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廬山云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廬山的景色十分秀麗。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變幻無常的云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在山上游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云霧。漫步山道,常常會有一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時,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飄風蕩漾的一縷輕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忽而是一匹四蹄生風的白馬,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霧罩的廬山,真是令人流連忘返。
六年級:碧小喵
我們坐車上山,兩旁風景迷人——花朵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似金,粉的如霞:許多參天大樹挺立在兩旁,枝條十分茂盛,順著山間小徑,來到了茶園。只見四周遠處群峰挺秀,林木茂密,近處泉水涌流,叮咚作響,大霧彌漫著遠處和進出,眼前的蒼翠欲滴茶園一片若隱若現。
這茶園里的茶為什么叫云霧茶呢?原來,這里經常大霧籠罩,不僅給云霧茶增加了養分,還讓害蟲無法生長。良好的環境使云霧茶十分茂盛。云霧茶就因此而得名.
正好,我們趕上了采茶葉的季節。我也模仿這采茶的姐姐一樣,把云霧茶的嫩芽掐下來,在一旁的姐姐看見了,趕緊過來,說:“小妹妹,云霧茶不是這樣采得,摘云霧茶必須是一芽一葉,而且不能掐,只能提,掐了之后,泡水時它就會泛紅,影響美觀、味道。”我按照姐姐說的,再次小心翼翼地把把茶葉摘下,不久茶葉就把我的框裝了一半了,這時,我才發現,一滴滴晶瑩的汗珠已經布滿了我的額頭。
我們來到炒制車間,把采來的茶葉交給炒制師傅,奇怪的是,里面只有幾個炒鍋,和一個烘干機,其他的都沒有。我看過的炒制車間,都有各種炒制機器。我一問炒制師傅,才得知,云霧茶都是嫩葉,用機器會傷到茶葉,手工炒制的香氣更濃郁,味道更鮮美。
關鍵詞:現代與傳統的關系;現代主義的特點;現代主義的評價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33-0053-02
美術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和學生對一些在美術史上具有一定影響的畫家和作品進行評論和賞析,這類學習活動對于學生們來說十分重要,因為通過欣賞過程,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知識面,還能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審美判斷能力。但在面對西方現代主義美術作品時,大多同學的反應都是“看不懂”或“不會看”,針對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作為教師就需要認真思考,賞析現代派美術作品時,應該做些什么,應該怎么去做,才能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它、理解它,并形成自己的正確的判斷。
上個世紀(二十世紀)西方美術影響最大并且成為主要潮流的就是現代主義美術(現代派美術),這一方面是因為二十世紀整個社會時展日新月異,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另一方面也源于19世紀下半葉產生的印象派、后印象派形成了現代主義美術體系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強調主觀意趣的表達方面,諸如“繪畫脫離自然”、“為藝術而藝術”等等)。這些理論正是現代派美術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引發了西方各國很多的現代派美術家從各個方面、各個層面進行創新的探索,形成了各種流派此起彼伏、層出不窮的局面。
盡管從習慣上人們把二十世紀美術統稱現代派美術,但應讓學生弄清楚的是現代派美術不是指某一個流派,而是一種藝術思潮在美術上的表現,它的明顯特征就是“努力突破以至完全擺脫或否定西方現實主義美術的傳統,強調表現美術家的主觀精神和藝術形式方面的種種探索”。其本質是強調表現美術家的主觀精神,在形式上、內容上以及在技法上力求出新,做了種種探索,并借助于此以表現其主觀精神,這一點是我們要求學生在理解分析現代派美術作品中必須把握的。
在現代主義美術作品的欣賞中,我們不能簡單限于對幾個作者、幾張作品的介紹和了解,而應設法從根本上讓學生理解、掌握其內在本質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領會和接受,并能以正確的審美方法和觀點去看待這種全新的藝術形式。
雖然現代主義美術強調打破傳統,擺脫傳統,但是從藝術的生命和歷史發展來看,任何藝術形式都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它必然和傳統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欣賞過程中,如果能夠借助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傳統寫實美術,把它和現代主義美術進行類比(如相似點或相異點),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那對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現代主義美術,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現代主義美術與傳統美術的關系
現代派美術不是憑空形成的,它與傳統美術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美術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描述或再現人們對現實世界或虛幻世界的某些方面的認識。從史前洞穴壁畫開始,到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歐洲早期的美術表現形式漸漸由某種“程式化”轉向“寫實”。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歐洲的傳統美術大多以寫實為主。在此期間,各個時期的美術家們無論如何變革創新,都僅僅是在風格流派上面的變化,未能脫離“寫實”這一傳統,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上半葉印象派產生后才有了重大的突破。其實準確地講,印象派畫家也同樣遵循“寫實”的傳統,只不過他們把原來傳統美術對“形體”的寫實轉向對“光”的寫實,同時他們強調的“重藝術形式輕內容”的創作傾向對后來的西方的現代主義美術產生巨大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印象主義可以被認為是西方現代美術的起源。
真正意義上對傳統寫實突破的是后印象派畫家,他們對物象的一切感受和態度已漸漸脫離客觀,在其作品中既不強調自然形體地表現,也不追求自然光影關系的表達,完全追求表現主觀感受和全新的藝術形式,這種創作方式正是后來各種現代主義美術流派所極力提倡和發揚的,它應該是西方現代主義美術的真正開端。
傳統美術的再現性特點與現代派美術的表現性特點實際上表達了兩種不同的追求目標(雖然在傳統美術中也有一些表現性的作品,在現代派美術中也有一些再現性的內容,但都未能影響傳統美術與現代美術的主流方向)。大多數傳統美術盡力去如實地表現客觀世界,他們表現的內容是欣賞者在日常中都能見到、感覺到的,這更能引起絕大部分欣賞者的共鳴;而現代派美術所表現的是創作者主觀內心世界,是他們自己對客觀事物的精神反映,它需要欣賞者首先理解其思維方式、思想形態,才能進一步領會其內涵,這一點也正是現代派美術欣賞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雖然傳統美術與現代主義美術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并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它們又有著共同的藝術特點――藝術創造的構思和意圖。我們從畢加索的《公牛》、蒙德里安的《樹》當中就能夠直觀地感覺到現代與傳統的聯系,從他們作品中的過渡畫面我們能夠領會到作者由具象到抽象的演變意圖及其思路。
二、 現代主義美術特點的認識
眾所周知,美術是一種有著自身特性的藝術形式,包含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
美術作品的創作是利用特定的物質材料,通過特殊的藝術語言去創造形象,這是其表象,是觀眾能夠直接感受到的東西。如繪畫的語言因素,基本上包括線條、輪廓、構圖、色彩、光影等,傳統美術運用的語言因素是綜合全面地考慮的,而現代派美術,則是把其中某一個(幾個)因素抽出來孤立起來看待,甚至加以絕對化,所以我們看待一件現代派作品就不能以對待傳統美術作品的眼光來看。不同流派,不同畫家都有其自身所極力想表達的對象,想追求的內容,在這方面來看,我們要求學生對現代主義美術的認識,就不能限于能了解幾個代表人物,分析幾件代表作品,而是要讓他們形成對相關現代美術流派特點的認識,形成他們自己看待這一問題的觀點。
對于傳統美術作品,我們能以我們的觀察和語言形成基本概念――“一只罐子”、“幾個水果”、“一組人物”等等,它們在畫面上被有序地安排,我們立即能夠獲得感性認識。但對于現代派美術我們如何去感受呢?藝術不是科學,不是通過發現更多的事實去回答問題,而是去感受、去思考我們所見的東西。例如賞析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如果僅僅對學生說是表現作者對戰爭的義憤是不能讓其真正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的。從畫面的表象來看是一個方面,而把握畢加索的藝術特色――利用創造抽象的形,來表現所謂科學的真實;立體主義的創作追求――用各種幾何形體來概括表現對象,力求讓觀眾在同一視點上同時看到對象的前、后和兩側,才是理解這一作品特色的根本所在。
所以,對欣賞現代主義美術作品來說,其表現的是什么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知道他們通過什么語言來表現他們怎樣的思想感 情,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認識現代派美術的特點。
三、對于現代主義美術的評價認識
現代主義美術流派眾多,如野獸派、立體派、表現派、抽象派、未來派等等,這些派別主張和實踐互不相同,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每一個流派,每一個畫家都有其特殊追求的東西,與傳統繪畫強調從內容出發相反,它們基本上大多強調從形式出發,主張美術形式的純粹性、主觀性。
每個流派的產生和流行不外乎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為客觀社會方面的原因,二為畫家主觀因素。從社會原因來看,科學進步,經濟飛躍,政治變化,哲學發展等等,都會形成新的社會思潮,在文藝上必然得到反映――形成文藝思潮,現代流派的產生、發展正是文藝思潮起落的表現。
對于現代主義的評論,批評家哈羅德?羅森伯格認為“要想準確地評價現代派藝術的得失,必須嚴肅認真、切合實際地研究相關藝術,同時必須敏銳地觀察、了解對藝術創作產生的情景,也就是變化中的社會,文化與政治情景”。他對藝術批評提出一些觀點,如“21世紀的藝術創作是在世界重構過程中政治、文化的戲劇性變化中發生的”、“與傳統藝術創作模式相比,現代藝術風格通常追求抽象的思想與思想活動”、“革新與翻新能力成為藝術的基本價值”等尤其值得我們注意,有助于我們正確地認識、評價現代派美術。
如何客觀正確地評價現代派美術?針對其特點,應當注重認識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不能以簡單的“好”與“壞”、“優”與“劣”來評價現代派美術
“美術”是一門表現“美”的藝術,但如僅僅用“美”來概括與衡量是不夠的,因為除了表現人類“真善美”的一面外,還有眾多的美術作品表現的是另一面(如戰爭、罪惡、恐怖、絕望等等),現代派美術不論以何種形式、何種手段來表現塑造,它表現是“美”還是“丑”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具有作者想要表現的直覺或理念。畫家根據特定藝術形式的媒介和技巧(材料、語言、技法等因素),來深思熟慮這些思想觀點并把它給表現出來,這種深層次的情感流露,我們不能簡單地以好與壞來界定它們。
(二)應當辯證地、全面地看待現代派美術,不要輕易否定,也不能一味推崇
現代派美術作品具有積極性和消極性共存的一面,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他們可取的積極性的一面是勇于創新,敢于突破傳統、反對傳統。任何藝術形式發展到一定程度都需要有人打破原有框架束縛,尋求新的發展,在這一點上,現代派的美術家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從另一面來看,有些現代派完全否定傳統,一味強調個性、自我,甚至走到極端(如有些帶有殘忍、頹廢、自虐的“行為藝術”等),對這個問題,就需要我們有所取舍的去看待、分析。應堅持具體作品具體分析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三)注重探討現代派作品的意識形態
傳統美術強調重視內容、情節性的描繪,使得欣賞者易于進入畫面情境。而現代派美術強調形式,輕視情節內容,甚至完全丟棄(如抽象派)。 我們欣賞這類作品,就不可能像傳統繪畫那樣順著畫面內容長驅直入,而需轉向探討其內在主觀世界的表現方法,這樣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把握作品的特點,引發欣賞者對作者和作品形式的共鳴。
任何美術作品都是美術家對所處現實生活中的客觀世界的主觀內心思想感情及其哲理觀點的表現。藝術就是創造,因襲和保守注定沒有發展。現代派美術只不過是秉承了這一事物的發展規律而已。對于流派紛呈、光怪陸離的西方現代派美術,我們完全可以把握它的脈搏,去感受他們、理解他們、欣賞他們,并可以通過它們認識到藝術創造的極其廣闊的天地,同時,也會進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維方式。因為“所有前衛藝術,與其說是藝術活動,不如說是一個哲學的探討和追求”。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能撥開固有的傳統觀念的“云霧”障礙,真正看清現代主義美術的“廬山真面目”。
參考文獻:
[1]常銳倫、李樸珉.中學美術教學.
1、引言
電力系統中造成污閃的原因很復雜,因此具體的防污措施應和輸電線路設備本身的抗污能力、當地的氣象條件、環境的污染情況、現場運行管理水平及施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結合起來,綜合防治污閃問題。
2、輸電線路污閃的主要原因
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電路的建設規模也在逐漸擴大,而污閃的事故也隨著這種發展而逐漸頻繁,嚴重影響了電網的安全運行,并對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從近年來的線路絕緣子污染狀況來看,大致可將其分為一下四種類型:
2.1絕緣子本身的結構及質量問題。絕緣子的結構、爬距等與其污閃電壓相關,爬距的增加會導致污閃電壓的增加,而絕緣子的形狀、結構和質量直接關系到絕緣子的防污能力。常見的絕緣子本身問題有材質問題、形狀設計問題、外部表面不夠光滑等等情況。
2.2氣候及地理問題。絕緣子污閃問題中有一類較為嚴重的類型,即覆冰、覆雪影響,當絕緣子在提前受到污染后,覆冰和覆雪會對污閃電壓形成影響,雖然其融化后對于耐受電壓無過大影響。但空氣污染是目前不容忽視的問題,冰雪在空氣中已經受到了污染,再凍結在絕緣子上時,會導致絕緣子耐受電壓大幅降低。而且一些過于潮濕的地區,大氣污染如果較為嚴重,也會對絕緣子形成嚴重的污閃影響。
2.3大氣污染導致的酸雨等問題。隨著全球污染的不斷加劇,酸雨、酸霧等現象頻繁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大氣中的酸性污物增加,酸性污物會導致電導率隨PH的降低而增加,大大降低了絕緣子的閃絡電壓。這實際上就是變相的降低了絕緣子的絕緣能力和耐受電壓。
2.4鳥糞、垃圾等的污染問題。鳥糞是線桿絕緣子上最為常見的一種污閃問題,由于在污染后很容易形成短路現象,從而導致絕緣子在正常電壓下工作還會產生污閃事故,但鳥糞也是上述幾類形成污染的因素中最不可控的一種,但其影響也是最為嚴重的,且突發性較強。另一類就是線桿附近的垃圾堆積造成的絕緣子污閃,類似于鳥糞污染的狀況,但可以通過嚴格的規范來進行控制。
3、防止污閃故障措施
污閃故障波及面廣且時間較長,有時造成幾十條線路污閃停電。解決防污問題十分嚴峻,為防止任何一條輸電線路的絕緣子在受潮或雷擊時不發生掉串事故,造成大面積停電,一般可根據本地區的運行經驗,采取以下防污閃措施。
3.1確定線路的污穢期和污穢等級。根據歷年記載線路發生污閃的時間和絕緣子的等值鹽密測量結果,確定本地區電力線路的污穢季節或月份和污穢等級,這樣可在污穢季節到來之前完成防污工作,同時對新建或大修改建的線路提供防污閃數據。
3.2定期清掃絕緣子。對線路進行定期清掃或清洗。在污閃或污穢季節到來之前,定期對瓷絕緣子表面的污穢物進行清掃或清洗。污穢嚴重地區至少半年清掃或清洗一次。事實證明,清掃或清洗僅僅是一種輔助手段,而且每清掃或清洗一次,都要用大量的停電時間,電量損失巨大,因此關鍵還是要從硬件上達到防污閃的要求。
3.3選用合適的絕緣子。目前常用的懸式瓷絕緣子型式有普通型、流線型(草帽型)、鐘罩犁和雙傘型等。絕緣子的形狀影響積污量。空氣流動速度和絕緣子外形,決定了絕緣子附近的氣流特性。在不會形成渦流的光滑表面上積污量少,相反在容易形成渦流和湍流以及使氣流速度降低的部位有利于污穢的沉積。有關實踐證明,我國通用的雙傘性防污絕緣子因具有光滑而傾斜的裙邊,渦流區小,積污量較小;而鐘罩型耐污絕緣子積污較快,防污效果差。
3.4增加絕緣子串的單位泄漏比距。根據高壓開關站電氣設備在線監測數據顯示,絕緣子表面泄漏電流越大,污閃越嚴重,例如可以把避雷器的泄漏電流值與正常值進行比較。而泄漏電流的大小與絕緣子串的單位泄漏比距成反比,因此可以增加絕緣子片數或改為耐污絕緣子來增加絕緣子串的單位泄漏比距。
3.5采用憎水性涂料。憎水性涂料是一種具有粘附性和拒水性油料。將它涂在絕緣子表面,當污穢物落在其上面,便被涂料包圍形成一個個孤立的細小微粒,因為這些枵穢物的微粒外面包裹了一層拒水性涂料,故使里面的污穢物質不易吸潮,即使吸潮后也是一個個孤立的微粒,而不能形成片狀水膜的導電通路。例如涂試防污閃硅油、硅脂或長效防污閃涂料,增強絕緣子表面憎水防潮性能,扼制絕緣子的泄漏電流,對有表面放電或電暈現象嚴熏的絕緣子和絕緣套管,涂長效防污涂料,達到提高設備防污閃能力,從而可以避免污閃發生。
3.6調爬。經過多次的大面積污閃后,通過分析研究,我們在部分線路上采取了調爬的補救措施,在原絕緣子串的基礎上增加l~2片絕緣子。即增大絕緣子表面的泄漏距離,限制泄漏電流,提高閃絡電壓。需要指出的是,調爬時不能出現遺漏,如跳線絕緣子串。根據運行經驗證明,調爬是解決污閃的最徹底的手段,若再輔以清掃等其他措施,污閃的發生機率將會大大降低。需要注意的是調爬后,帶電導線對桿塔最小空氣間隙的調整、帶電導線對下橫擔距離的調整以及調爬后對風偏的校驗等。
3.7選擇合適的環境進行架設并注重環境問題。上述對于絕緣子的污閃形成因素有一定的介紹,這類因素通過簡單的絕緣子處理和調整很難做到完全避免,因此在具體的線路架設過程中可以通過環境考察來盡可能的規避外界的影響。另外需要建議相關機構加大環境保護力度,酸雨、酸霧等的形成不但對絕緣子的污閃有形成作用,也會對社會環境和人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無論出于社會保護或者供電線路的保護,都應當加強這方面的管理力度。其次,在高壓供電線路的維護中,應當建立專門的線路維護隊伍,劉于一些鳥巢處理、線路周圍的垃圾堆放、線路監測等問題的管理力度加大,提前發現輸電線路的污閃隱患,從而有效的控制絕緣子污閃情況的發生。
關鍵詞:500kV輸電線路;沿海地區;防污閃運行維護策略
中圖分類號:TM726 文獻標識碼:A
500kV輸電線路是電網主網聯網工程的關鍵組成部分,沿海地區高鹽、工業廢氣、自然界鹽堿、粉塵等都會對工業區以及沿海區域輸電線路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輸電線路表面容易形成污穢層,潮濕天氣下,污穢層會導致線路絕緣性能下降,增加線路故障風險,研究沿海地區防污閃運行維護策略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污閃
(一)污垢閃絡
輸電線路直接暴露在自然環境下,絕緣子在大氣環境中在線運行,工業排放、灰塵、雨雪等人為與自然因素會使絕緣子表面沉積一層污染物,在潮濕天氣,如霧、雨、雪等天氣下,絕緣子表面的可溶性鹽類會溶解在水膜中,導致水膜導電,在絕緣子表面形成泄漏電流。工業粉塵主要有氧化硅、氧化硫、氧化鈣等成分,沿海地區鹽霧中的氯化鈉以及化工廠排放的氨氣和帶導電性顆粒的煙塵附著在絕緣子表面,會進一步破壞絕緣子的絕緣性能。污閃放電反應十分復雜,涉及到電、熱、化學和大氣環境,可以簡單概括為絕緣子表面污垢濕潤導致的局放進一步發展,局部電弧形成閃絡。
(二)鹽密閃污
電力線路絕緣子表面污垢有可溶解性和不可溶解惰性兩種類型,可溶解類污染物可以使用等值附鹽密度表示,在污穢試驗、污穢閃絡分析中都使灰密和鹽密表征。沿海地區絕緣子污垢中鹽密更大,因為靠海,水蒸氣鹽分大,絕緣子結露蒸發之后氯化鈉等鹽類污物固結在絕緣子表面,容易導致鹽密污閃。在鹽密度不變的情況,隨著絕緣子表面灰密的增加,絕緣子的絕緣性能將逐漸下降,閃絡風險增加,因為雖然不溶污染物本身不導電,但是污染物增加,污染物中保持的水分含量上升,溶解更多的可溶鹽類污染物,導致絕緣子表面導電率上升,誘發閃絡。
(三)鳥害閃絡
鳥類糞便導電率很高,如果鳥類的絕緣子懸掛點橫擔上排便,會導致部分空氣間隙短接,鳥糞即便沒有全部貫通通道,也會導致閃絡。如果絕緣子上已經沉積了一些污染物,潮濕天氣下絕緣子的絕緣性能下降,糞道末端和絕緣子串之間的絕緣間隙有可能擊穿。糞道閃絡作為一種突發性事件,發生之前沒有明顯的征兆,閃絡過程也極少被發現,需要通過鳥糞痕跡、閃絡痕跡的檢查來確定是否出現過糞道閃絡。
但是糞道閃絡有一定的規律性,鳥類排便大多集中在清晨,活動比較活躍,氣溫低,空氣濕度大,這一時段的接地故障中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鳥糞短接空氣間隙導致的。沿海地區冬季和春季鳥害故障多發,不同種類的鳥有著不同的棲息習慣,因此鳥害故障有著明顯的區域性。相關調查顯示,鳥糞污閃一般在丘陵、水田、水塘等地區多發,因為這些區域鳥類能夠獲得比較充足的食物。
二、防污閃運行維護
沿海地區輸電線路防污閃運行維護工作主要包括線路巡視與設清掃、鳥害防治、絕緣子絕緣性能增強、外絕緣噴涂等方面。選擇防污閃方法的關鍵在于尋求防污閃效果和經濟性之間的平衡,不同的方式有著各自的優缺點,需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盡量減少設備清掃工作量。
(一)線路巡視與設備清掃
污閃多發季節為當年12月至次年3月,在污閃多發季節,需要增加定期巡視次數,尤其是磷酸鹽水泥、紙漿、水泥、化工廠附近,巡視過程中需要關注沿線污染源的變化,同時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出現濃霧、小雨等空氣濕度超過95%的潮濕天氣,需要組織開展特巡和夜間巡邏,巡視過程中需要詳細記錄污閃位置、電弧長度以及當時天氣情況,設備外絕緣缺陷可以使用紅外線熱像儀熱譜圖準確判斷,如果電弧長度超過一半絕緣長度,需立即上報調度,視作緊急缺陷停電清掃并涂抹防污涂料,直流線路可以降壓運行。日常巡視中需要定期檢查絕緣子質量,存在質量缺陷的絕緣子和達到使用年限的絕緣子需要在污閃多發季節到來之前及時更換。
每年至少清掃輸變電設備一次,污閃多發季節所有交流設備都要做到逢停必掃,II級以上污區而逢掃必清;直流設備年度清掃逢停必掃,逢掃必清。重污染化工企業附近瓷絕緣子、玻璃絕緣子可根據巡視檢測情況以及鹽密度數據情況酌情加強清掃。復合型外絕緣以及放污閃涂裝設備理論上不需要清掃,但是重污染區域以及復合外絕緣等效系數不足的設備可進行清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電清掃。
(二)鳥害防治
鳥害防治基本可以總結為防、驅兩個思路。
1.防止鳥糞短接的形成
(1)使用大盤徑絕緣子。
(2)安裝鳥糞擋板、防鳥罩、防鳥網、鳥刺、感應極板。
應該注意到,絕緣子橫擔位置和絕緣子串中間安裝大盤徑絕緣子有一定的抗鳥害、抗污、抗冰閃作用,但是不能完全解決鳥害問題,因為大盤徑絕緣子雖然增加了空氣間隙距離,但是鳥糞形成了比較長的短接時,仍然會導致閃絡。
2.驅趕鳥類
(1)安裝驚鳥裝置,可在桿塔頂部懸掛閃光塑料帶,插小紅旗,安裝風鈴或者閃光鏡。
(2)安裝風車式驅鳥器。
(3)安裝恐怖眼驚鳥器或者聲光、超聲、脈沖電擊驅鳥器。
根據既往鳥害防治經驗,認為鳥害防治需要根據環境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方法,可以通過多種方法的組合來增強效果,但是要注意防鳥設施不能給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同時要方便現場安裝和拆卸,并且要具有很強的線路環境與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和較長的使用壽命,不妨礙絕緣子更換和上下絕緣子串,價格便宜。
(三)絕緣子
1.使用合成絕緣子
合成絕緣子一般用在輸電線路懸垂串,和瓷質絕緣子以及玻璃絕緣子相比,合成絕緣子有著更高的耐污性能,尤其適用于需要調爬但是桿塔間隙不允許爬距增加的線路,但是合成絕緣子也有著一定的缺點,其拉斷力低于其他絕緣材料,不適用于耐張串,而且合成絕緣子的造價要比其他類型要高。
2.加設玻璃絕緣子片
近些年玻璃絕緣子應用也更加廣泛,普通型玻璃絕緣子新產品憑借其更好的介電性能和較高的抗拉強度,獲得了耐老化、零值自破、自潔能力強等優點,積累了比較豐富的運行經驗。所以增加玻璃絕緣子片是一種防污效果比較理想的方法,其絕緣能力主要和絕緣子爬距有關。增加玻璃絕緣子片多根據鹽密度來確定增加數量,但是桿塔形式決定了絕緣子片數量不能無限增加,所以在一般污染地區可以適當增加玻璃絕緣子片數量,而重污染區數量增加絕緣子片數量會導致不定期清掃工作量隨之增大,不推薦使用這種方法。
(四)噴涂外絕緣
在輸電線路電力設備外絕緣上噴涂持久性就地成型防污閃復合涂料能夠顯著提高線路的防污閃性能,現階段在廣東地區的輸電線路上應用比較廣泛。防污閃復合涂料能夠顯著提高重污染惡劣氣象區域輸電線路的絕緣性能,因此適用于沿海地區的防污閃工作,在絕緣子的絕緣表面直接噴涂防污閃復合涂料,形成的涂層有很強的憎水性,能夠避免潮濕天氣下絕緣子表面潮濕,而且防污閃復合涂料內的游離態有機硅和其他小分子基團憎水性都很強,涂層內部游離態憎水物質逐漸擴散到表面,外涂層上沉積的污穢層也將表現出憎水性質,即便潮濕天氣下空氣濕度很大,絕緣子污穢層也難以濕潤,無法形成連續水膜,從而有效抑制了局放的出現和發展,獲得了更高的耐污閃電壓水平。但是防污閃復合涂料價格偏高,所以可以只用于耐張串噴涂,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抗污能力,無需清掃,尤其是重污染的水泥以及化工企業污染區,大量減少了設備清掃工作量,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
在輸電線路防污閃運行維護工作實際中,選擇防污閃方法的關鍵在于保證防污閃性能的同時減少經濟投入,獲得更高的綜合效益,以設備免清掃為最終目標,建立基于可靠性的檢修清掃策略,減少設備清掃的盲目性,減少人力投入的同時保證防污閃效果。
結語
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空氣污染加劇,給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污染造成的線路故障給供電企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系統深入地研究電氣設備絕緣物污閃機理和防污閃措施,對提高供電安全性和穩定性,降低輸電線路故障率十分關鍵。
參考文獻
[1]胡毅.輸電線路運行故障的分析與防治[J].高電壓技術,2014(3):1-8.
[2]舒印彪,胡毅.交流特高壓輸電線路關鍵技術的研究及應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36):1-7.
[3]蔡敏.特高壓輸電線路運行維護技術的研究現狀分析[J].湖北電力,2011(6):1-6.
一、創設趣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小學生具有喜新、好奇、求趣的心理特點,運用多媒體創設出與教材相適應的情境與氛圍,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
有位教師在《廬山的云霧》導入環節用多媒體出示廬山云霧美景:云霧籠罩在山頭,云霧纏繞在半山;云霧彌漫著山谷,云霧遮擋著山峰……
(生欣賞時目不轉睛,不時發出驚嘆聲。)
師:剛剛大家看到的是廬山云霧的美麗景色,誰來說說它的特點?
生1:廬山的云霧充滿了神奇色彩。
生2:我從屏幕上看到的廬山云霧好神秘呀!形態多種多樣,變化速度很快。
生3:在廬山游覽,伸手都能摸到這飄來的云霧,好像走進了仙境。
生4:廬山的云霧變幻無常,我真的好想去看看!
師:有位游客來到廬山,就被這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云霧陶醉了,回來后用生動的筆觸寫了下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廬山的云霧》。
(生迫不及待地讀起課文來。)
從欣賞美景到暢談感受,學生一直處于學習的亢奮狀態,盡管在描述廬山云霧特點時有些零碎甚或膚淺,但課文描繪的情境已入眼入心,極大地激發了繼續探究的興趣。
二、創設語境,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語言植根于文字之中,“咬文嚼字”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媒體對文字內涵的直觀呈現,可以讓學生通過比較鑒賞,揣摩其用詞的精當,真正領會語言文字的表達效果,不斷提高語言感受能力和鑒賞水平。
《廣玉蘭》一課文質兼美,語言生動,用詞準確。如對廣玉蘭花瓣色彩與質感的描述:“我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說它純白吧,又似乎有一種淡淡的青綠色滲透出來;我也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質感,說它玉琢冰雕吧,它又顯得那樣柔韌而有彈性。”我們看看下面的教學片斷:
師:讀了這段文字,大家一定想親眼目睹一番,就讓我們把目光先聚焦在廣玉蘭的花瓣上吧!(出示多幅廣玉蘭盛開的圖片,最后定格于花瓣的特寫畫面。)
師:看了圖片,你覺得作者的形容是否貼切?
生1:乍一看,廣玉蘭的花瓣是白色的,如果不是讀了作者的描寫,真的很難發現上面那一點淡淡的青綠色。
生2:從“滲透”一詞中,我感受到這兩種顏色不是簡單的添加,而是融為一體的。
生3:我覺得用“玉琢冰雕”來形容廣玉蘭花的質感已經很貼切了。
生4:我不這么認為,“玉琢冰雕”讓人覺得花瓣很生硬。你看圖中的廣玉蘭花,除了潔凈,還能看出它很柔韌、富有彈性。
師:是呀,這段描述讓我們感受到廣玉蘭花瓣色彩與質感真是妙不可言!
多媒體的介入,讓廣玉蘭花瓣變得栩栩如生,給了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他們的思維和想象隨之變化,對語言文字內涵的理解得更加深入,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創設思境,催生學生語言表達
多媒體為學習提供了生動的表象,猶如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些抽象內容具體化,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一個個特定的氛圍中去感受,去想象,去表達。
《望月》一文的教學,教師把小外甥的話轉換成詩句的形式用多媒體出示:
月亮像什么?/像眼睛,天的眼睛。/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一一/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大一次。
師:讀讀這首小詩,它寫出了什么?
生:月亮的形狀在不斷地變化。
師:讓我們來看看月亮在每個月當中所發生的奇妙變化。
(出示月亮由新月至圓月再到殘月的變化圖片,學生觀察。)
生:好奇妙的變化呀!我覺得月亮除了像眼睛,還像小船,像鐮刀,像圓盤……真是太多啦!
師:同學們不妨模仿小外甥的話創作一首關于月亮的小詩。
生1:月亮像什么?/像花瓣,盛開的花瓣。/這是一朵驕傲的花瓣。/它很喜歡炫耀自己的美麗,所以一一/每一次合上了,又――/忍不住大大地張開,/每個月都要大大地張開一次。
生2:月亮像什么?/像天使,天上的使者。/這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天使。/他一會兒把自己變胖,/一會兒又把自己變瘦/每天――/都在變幻著自己的模樣。
上述教學片段圖文對照,相映成趣,學生很輕松地踏入文字意境之中,不知不覺產生創作的沖動,主動投入語言實踐,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表達對生活的感受,課堂上不時閃爍出智慧的火花。
1、 廬山觀音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音橋是我國最早的公母榫結合石拱橋,又是上廬山的古道,古代名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蹤跡,觀音橋的景色是廬山的一個縮影,也是廬山美麗山水的一個代表;
2、碧龍潭瀑布,在注入碧龍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掛瀑,而每層分為兩條似白練般的懸瀑,連成數十米長,猶如雙龍倚天,俯墜潭中;
3、仙人洞,為廬山著名景點之一,位于錦繡谷的南端,有參差如手的佛手巖,在佛手巖的覆蓋下,一洞中開為仙人洞,是來廬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處;
4、云霧景觀,是廬山一大奇景,廬山處于一個盆地,四面山嶺聳立,南依鄱陽湖,北傍浩瀚的長江,大江大湖蒸騰大量不竭的水汽,形成滔滔的云霧涌向廬山,形成了美麗神奇的廬山云霧;
一、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生成語感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超強的模仿能力,教師充滿真情地范讀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激發他們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選擇一些精彩的語段,給學生范讀,在此之前,讓學生全神貫注,把握要點。要求學生從語音、語調、節奏、重音、停頓等各個環節引導學生充分感知、細心品味,并跟著老師一起練習。通過這樣的反復訓練,學生的語言就會變得自然和順暢,語言的感受力也能不斷得到提高。同時,教師精彩的示范,也能使學生在形象的語境中得到發自內心的體驗,強化他們的語感能力。如教學《西湖》一文時,我通過一組表現西湖美景的圖片,讓學生感受西湖之美,然后結合一段配樂朗誦,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祖國山河的美麗,從而讓學生在這種良好的情感體驗中感受語感的熏陶。
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豐富學生的語感
培養學生豐富的語感,必須將朗讀和想象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訓練開啟學生的形象思維,在朗讀中培養學生的良好語感。如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廬山的云霧》一課時,就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廬山的云霧》一文以優美明快的語言,運用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奇麗多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其中有這樣一段特別優美:“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在指導學生朗讀時,為使讓學生深入理解,充分體會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我適當變換語氣和節奏,為學生展開想象提供空間,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滋養學生的語感
學生語感能力的提高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學生外部語言不斷刺激下與內在知識能力相互交融的產物,它的產生是建立在長期對語言感知基礎上的。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良好語感,教師必須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機會,讓他們在對文章的朗讀中,反復體會、深入推敲,達到“文章讀之極熟,即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
四、讓學生反復背誦,積淀學生的語感
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平時的積累,要積累就必須進行必要的背誦。就小學語文學習的普遍規律而言,必要的背誦是學好語文的基礎。缺乏足夠的語言積累,語文能力的提高無異于空中樓閣,學生語感的形成更無從談起。心理學規律表明: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記憶的黃金時間,在這一時段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多識記一些詩文佳句,名人名言,日后的閱讀、表達就會多一些靈性,多一些頓悟,多一份文采。現行小學語文教材選題廣泛,內容豐富,文質兼美,猶如一道道美麗的風景,讓人陶醉,引人遐想。對于這些課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反復誦讀,不斷積累。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小學生,教師要充分研究他們的認知習慣,采用逐個指導、開展比賽等形式豐富的活動,讓學生背誦。如《秋游》一課:“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學生邊背邊做模仿小動物的動作,這樣既可調動學習興趣,又能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還能發展語感。
五、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增強語感
我懷著無比好奇的心情,隨車沿著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來到風景秀麗的含鄱口景點。眼前的景色如畫,風景迷人,我仿佛置身于畫中。爸爸不停地按下快門,我情不自禁地擺著陶醉的模樣,讓眼前的美景和我的歡樂盡收“相”底。
我們馬不停蹄地隨著潮涌般的人群,慢慢地移近索道,跨上覽車在云霧中穿梭,不一會兒就看見了瀑布。廬山瀑布一瀉千里,飄飄灑灑,氣勢非常壯觀。陰天的瀑布雖然沒有色彩,但遠遠望去,就像云霧一樣飄在空中,籠罩著整個山澗。聽人說有太陽的時候瀑布是七彩的,此時,我真想撕開云霧,揭開廬山的面紗,把陽光請進來投向瀑布,讓我美美地欣賞廬山的七彩瀑布,也感受一下詩人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境。
廬山真美,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