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素質差的原因范文

        心理素質差的原因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素質差的原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素質差的原因

        第1篇:心理素質差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 中等職業學校;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社會能力;學習能力;廣州

        中圖分類號 G4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3)17-0079-06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綜合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是華南地區的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最早改革開放和職業教育較發達地區。目前廣州市高中階段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比例(廣州戶籍生源)已達到5.5∶4.5左右,基本形成“大體相當”的格局。研究廣州市中職生的心理素質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管窺廣東省乃至全國中職生的心理素質狀況。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

        按照廣州市中職學校的結構和生源分布,采用兩階段抽樣方法。第一階段,先抽取廣州市5所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職業學校。這5所學校在類型上涵蓋重點和非重點,專業類型上涵蓋文理、工科和藝術科,地理位置上覆蓋市區和郊縣。第二階段,在每所學校的每個年級(職一、職二、職三)中各抽取3個不同專業的班級,總計1547名學生,詳見表1。

        (二)工具

        采用鄭希付編制的《中學生心理素質量表》,該量表共有98道題,包含四個分量表,分別從耐挫能力、社會能力及其傾向、個性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來評價中學生的心理素質。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并配有廣東珠三角地區的常模。

        (三)方法

        采用統一指導語,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紙筆測試,剔除無效和殘缺問卷,共得到有效問卷1482份,有效問卷的詳細構成情況見表2。采用SPSS13.0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總體結果

        由表2可知,廣州市中職學生“總平均”得分顯著低于常模(P

        從測量結果可以看出,廣州市中職學生總體的心理素質水平明顯低于珠三角中學生常模,具體表現為:中職學生的耐挫能力較弱;社會能力欠缺,溝通意識和能力不足,責任感有待加強,適應環境的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學習能力不足,注意力渙散,思維能力較薄弱。但在個性上他們卻極富特點,表現出比較自尊自信和樂觀進取,敢于嘗試但缺乏意志力,遇到困難容易退縮;與此同時,中職生的情緒表現和情感調控能力與同齡人大致相當。

        (二)性別差異比較

        由表3可知,中職男女生“總平均”、“耐挫能力”、“個性”、“學習能力”得分差異不顯著;女生“社會能力及傾向”得分顯著高于男生;在分量表的各個維度上,女生的“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責任感”、“注意”得分顯著高于男生,男生的“適應能力”得分顯著高于女生。

        由測量結果可知,廣州市中職生心理素質的性別差異主要體現在“社會能力及傾向”,具體表現為女生比男生更善于溝通與合作,也更富有責任感;男生比女生適應能力更強,更容易適應環境變化。此外,中職男女生在學習能力水平上沒有差異,只是表現出不同的優勢能力傾向,女生的注意力明顯比男生穩定集中,而男生的思維能力略微高于女生(邊緣顯著,p

        (三)年級差異比較

        由表4可知,不同年級“總平均”、“耐挫能力”、“社會能力及傾向”、“個性”得分差異不顯著,“學習能力”得分差異顯著。交叉比較表明:職三級的學生“學習能力”顯著高于職一級,其余年級之間差異不顯著。在分量表的各個維度上,各年級的“合作能力”、“人際溝通”、“適應能力”、“意志”、“思維”得分差異顯著;交叉比較表明:職三級的“合作能力”得分顯著小于職一級,“人際溝通”得分顯著小于職二級、職一級,而“適應能力”得分卻顯著高于職二級、職一級;“思維”得分顯著高于職一級;職三級的“意志”得分顯著低于職二級,職二級的“意志”得分顯著低于職一級。

        由測量結果可知,廣州市不同年級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發展狀況大致相當,在耐挫力、社會能力和個性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只有在學習能力上,高年級學生要顯著強于低年級。在具體維度表現中,職中生的適應能力和思維能力隨年級的升高而顯著提升;而合作意識、人際溝通意愿和意志力方面卻隨著年級的升高而明顯減弱。

        (四)專業差異比較

        由表5可知,不同專業中職學生心理素質的“總平均”、“個性”、“學習能力”得分差異不顯著;“耐挫能力”、“社會能力及傾向”得分差異顯著。交叉比較表明:文科專業學生的“耐挫能力”與“社會能力及傾向”得分顯著高于藝術類和理工科專業學生;在分量表的各個維度中,不同專業職中生的“合作能力”、“應挫能力”、“人際溝通”、“責任感”、“適應能力”、“意志”、“進取心”、“樂觀”等8個維度得分差異顯著。交叉比較表明:文科專業學生“合作能力”、“應挫能力”、“人際溝通”、“責任感”、“進取心”與“樂觀”6個維度得分顯著高于理工科或藝術類專業學生;理工科專業學生的“適應能力”、“意志”得分顯著高于文科或藝術類專業學生,文科與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得分差異不顯著。

        由測量結果可知,廣州市不同專業中職學生心理素質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耐挫能力和社會能力傾向等方面,具體表現為:文科學生明顯比理工科和藝術類學生更善于與人合作和人際溝通,也更加樂觀進取,具有更強的耐挫能力和責任心。但理工科學生的意志力明顯強于文科和藝術類專業學生,能夠更快適應環境變化。

        三、分析與建議

        (一)分析

        1.廣州市中職學生整體心理素質較低的原因分析

        從實踐經驗來看,中職學生選擇職業學校的主要原因:中考成績不理想,不能進普高或者進不了理想的普高;家庭經濟困難,不能支付高昂的擇校費;擔心普高學習壓力太大,考不上好大學。由此可見,從入校起,中職生總體上就屬于學習成績、家庭經濟實力、意志力等方面的弱勢群體,這是導致其心理素質落后于常模的根本原因。

        此外,廣州市中職生在心理素質的個性分量表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常模,并主要體現在自信、自尊、進取心和樂觀四個維度上。分析原因。首先,由于中職學生的成就動機不高,容易導致自我滿足和自信;其次,中職的學習壓力不大,有較多閑暇時間追求個好,因此更加樂觀進取,喜歡個性張揚;第三,“反向作用”心理防御機制發揮了作用。也正因為此,中職生渴望尊重與理解,尋求自信與尊嚴,希望進取與成功,遠離憂慮與悲觀的心理愿望也更為強烈。當他們面對與此有關的自我評價時,更傾向于對自己做出積極偏好的評價以維持內心平衡。

        2.中職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的性別差異分析

        由于長期傳統教養對性別的教化、期待不同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加上性別的智能優勢不同,女性的言語表達能力一般強于男性;女生的個性發展通常較為溫順、細心,所以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女生更能夠顧及他人感受,因此顯得比男生更善于溝通與合作;而對男生往往要求其比女生更獨立、勇敢、剛毅,從而使其應對新環境和突發事件的適應能力要強于女生。男女生在學習能力上的不同優勢也與以往許多智力測試所顯示的性別差異相吻合。

        3.影響中職學生心理素質年級差異的因素分析

        由測量結果可知,年級越高,學習能力越強,適應能力越強,這一方面歸功于由于年齡增長所帶來的生理與心智成熟,另一方面也是不斷學習和實踐的結果。

        本研究還顯示在“合作能力”、“人際溝通”、“意志”三個維度上呈現出明顯的“職三低迷狀態”,可以理解為職三學生的合作意識、人際溝通意愿和意志力顯著低于職二或職一學生。分析原因:首先,可能與中職教育“2+1”培養模式有關。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對于剛剛走出校園的職三學生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實習崗位工作的單調與辛勞,同事之間的隔閡與矛盾,管理人員的苛刻與責難,使得職三學生普遍出現一些不適應狀況。他們往往不懂得如何與實習單位的人合作溝通,不少學生因此對實習產生了強烈的抵觸心理,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其次,許多學生在進入職三階段都出現了選擇就業或繼續升學的迷茫和焦慮,越來越多的職三學生選擇參加成人高考或高職考試,這部分學生往往將精力投入到考試復習,也相對忽視同學間的人際溝通與協作。再者,由于大多數職三學生都去實習,學校也較少組織班級集體活動,同學間接觸的時間很少,從而導致職三班級的向心力和團結協作意識相對薄弱。

        4.不同專業中職學生心理素質狀況的差異分析

        中職生的“文科生優勢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中考志愿填報實現了學生的自動分流。中職“文科類”專業所對應的工作會更多地涉及與人交往,如酒店管理、導游、物業管理、商務英語等;中職“理工類”和“藝術類”專業所對應的工作更多側重于專業技能的應用,如機電、汽車制造與維修、美術設計、裝飾等。因此,在填報志愿時,同等條件下善于交往的學生會更樂意選擇文科類專業,而善于交往的學生自然有更好的溝通、合作能力,往往也更為樂觀進取、善于應對挫折,適應能力相應也會更好。二是專業學習對學生心理素質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文科類”專業的學習過程中會更加強調和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服務意識、人際溝通、合作能力與挫折應付能力等,如“顧客永遠都是對的”、“顧客就是上帝”等。與此同時,理工專業學生更多的與“物”打交道,強調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這一方面有利于他們形成細致、堅持、專注的心理品質,另一方面也可能忽視與人的合作交流。

        (二)建議

        1.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應以人為本,在強調中職教育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應該更多關注中職生的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改善和提升。首先,要堅持貫徹實施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并針對中職生心理素質的薄弱環節,開展系列化的心理教育,尤其要大力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人際交往訓練、情緒調適輔導、挫折應對訓練和責任感培養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其次,各學科教學要結合專業適當滲透心理素質教育,真正把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三維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最后,針對中職生學習能力不足的特點,要重視基礎文化課教學。

        2.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中職學生在同齡人中是一個更富有個性,勇于嘗試和表現的群體,他們在主觀感覺上更加自信自尊,樂觀進取。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重視發揮學生的特長愛好,揚長避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專業文化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鍛煉能力、實現價值的平臺。具體措施: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選擇專業的專門化方向進一步提升拓展;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心理素質優勢進行擇業;選拔和推薦有個性特長的學生參與相關專業技能競賽的訓練;創造各種機會和平臺,讓學生發揮和展示自己的個性特長。

        3.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不同性別、年級的中職學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素質差異和優勢傾向,這就要求要針對不同中職生群體的特點,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提高中職教育教學效果。中職學校一些專業班級經常存在男女生比例不協調的現象,在組織開展專業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盡量鼓勵男女生的協作參與,優勢互補,提高活動效能。在選拔技能競賽的人選上,也可以參考不同性別的心理素質優勢,提升訓練效果,提高競賽成績,針對職三學生出現的合作意識、人際溝通意愿和意志力下降的“低迷狀態”,學校應該高度關注并解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加強與實習單位的溝通與協調,加強對學生的發展方向指引與心理疏導;相關教育管理部門要注意加強對職三學生的實習、就業、升學指導,及時提供清晰、透明、準確的就業升學信息,解除學生的疑慮和困惑;學校層面要重視畢業班的教育管理工作,適當組織紀念性教育活動,增強畢業生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促進職三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專業技能協調發展。

        4.發掘不同專業學生的素質潛能

        廣州市中職生心理素質狀況調查揭示出不同專業學生確實存在不同的“專業優勢素質”,并且出現了“文科優勢現象”。為此,中職教育要更多關注理工科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在課程設置和日常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加強其社會能力和耐挫能力的引導和訓練;也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來彌補專業課教學的不足,改善學生的人際溝通與合作能力;同時要加強對理工科學生的人文教育,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和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中職學校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工學結合課程的研究開發,文科專業可以借鑒引進理工專業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等教學模式,加強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和意志品質;理工專業可以學習借鑒文科專業的小組研討、展示匯報等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和耐挫能力。

        不同專業類型的中職學校,可以遵循學生各自的心理素質優勢和傾向,充分發掘學生潛能,以培養具有專業技能優勢和心理素質優勢的中等職業技術人才。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發揮專業教學、德育管理、心理教育的多維合力,共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希庭.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周啟平,張志鋼,任世偉.中職學生心理素質調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2(14):127-128.

        [3]李永占.中學生心理素質差異分析[J].考試周刊,2009(38):199.

        [4]王立松,駱龍衍.仲元中學學生心理素質的測量和結果分析[M]//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開明出版社,2002.

        Investigation on the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Guangzhou

        SHI Fa-liang, CAI Jing-wen, LIU Dun-ming

        (Guangzhou Tourism and Business Vocation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80, China)

        第2篇:心理素質差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鋼琴;演奏;心理素質

        師范類音樂學學生在鋼琴演奏中,不僅要學會演奏的方法,更要學會如何克服緊張等心理活動。這就需要培養一定的心理素質,本文就此談一些看法。

        一、鋼琴演奏者的心理分析

        (一)鋼琴演奏練習過程的心理分析

        鋼琴演奏在練習過程中一般會經歷三個心理變化過程:1.練習初期的新鮮感鋼琴練習剛開始往往是很有新鮮感的,這一階段除了模仿還會進行技能的協調,對彈指熟練掌握,強調肢體動作的連貫性,但細節不豐富。在心理方面,起步期也不會很緊張,還處在一個學習和總結歸納的過程中,對鋼琴樂曲的理解力與技術的掌控力處于上升狀態,也鑒于剛開始對鋼琴演奏的這種興趣,練習者會很放松,注意力多集中在作品本身和技術層面。而隨著練習過程的進展,練習者在技術上、審美上、音樂表現力方面的進步促使他們追求更加層次深的內容。2.練習中期的穩態感練習者在經過一段周期的練習后,內心已經掌握了自己的一套演奏框架,對于技術和審美的提高也進入了一個穩定的狀態,不同的練習者對同一作品的理解和表現也會不盡相同。而這一階段,如果僅僅是為了追求演奏技巧的嫻熟度,那么鋼琴演奏也就失去了富有魅力的層面,創作和創造的意識也會被壓縮到最低。因此很多練習者會在中期出現單純的機械性練習心理,卻忽略了鋼琴演奏的真正價值,忽略了音樂作品所具有的特殊藝術潛質。同時也要看到,在練習中期有些能夠有希望成為鋼琴演奏家的練習者們會將重心和注意力放到對演奏作品本身的理解、感知和創新上,他們會思考如何從練習中得到升華,如何從心里駕馭作品。因此這兩種不同的心態都有可能在訓練的中期出現,兩種心態和追求的差異也會促使形成不同的練習高度。3.練習后期的超越感在經歷了訓練初期的熟悉和中期的強化之后,進入到訓練的后期。在后期中鋼琴的練習者基本已經掌握了演奏鋼琴的基本技能,也能夠在動作和心理上做到一定的協調。練習者的緊張感逐漸被這種對樂曲的熟練駕馭而沖淡,他們內心意識會抬高到一個對音樂信息和特色進行再加工再創新的階段。練習者會把在訓練中得到的總結和感悟實踐在這一階段的練習中,提高對作品審美、情趣方面的感知,希望將作品的最高感染力表現出來,同時練習者不僅局限于靈活結合這些東西,還希望能在樂曲中加入新的表達或者表現的成分,形成與其他人截然不同的風格體系。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絕大多數鋼琴練習者都會經歷從初期的新鮮到中期的穩定,再到后期的創新和突破。相應的在演奏技藝方面也會呈現出穩定的上升曲線,但由于個體的心理存在差異,對作品本身與鋼琴演奏的理解程度存在區別,也會影響到他們最后所表現出的演奏效果。

        (二)鋼琴演奏表演過程的心理分析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曾經說過,練習和表演是兩個概念,不可能同時存在。在表演中,演奏者面對舞臺環境、面對觀眾,此時的心理與練習的心理是完全不同的,且這些因素會影響到演奏者內心的變化以及作品最終的呈現效果1.表演中緊張心理的分析表演中,鋼琴演奏者容易出現“緊張”的心理表現,心理的緊張會導致技術上的跟不上,對不上點,反過來技術又會進一步影響心理緊張,如此相互影響,最終導致樂曲表現力的失控狀態。鋼琴演奏者在表演場合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心理,只是不同的人臨場對緊張的控制有差異。面對陌生的環境、舞臺和觀眾,表演者緊張常常表現在會出現心跳加速、表情不自然、眼神出現游離、注意力不集中、情緒高漲、呼吸急促等生理現狀。甚至一些心理素質不好的演奏者在表演中還會出現記憶空白、鍵盤分辨不清等情況,如果對緊張感不能瞬時控制,就會影響到正常發揮。2.引起心理緊張的原因表演中出現的緊張來自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來說,由于表演的舞臺和環境、觀眾和練習中會存在很大的不同,引起表演者的內心慌亂。表演場合人越多,越容易引發緊張,如果觀眾更加專業,表演者會更加緊張。第二,在鋼琴表演中,場地和環境比練習時要更加寬敞,氣氛也會更濃,燈光和音樂都比較正式,演奏者從練習到表演中的過渡和轉換比較快,表演者的適應不夠及時,就會產生緊張心理。從主觀來說,演奏者的性格、技術、演奏經驗和閱歷與出現的緊張程度關系很大,如果演奏者的性格比較開放,其在表演中反而會更加興奮,更有助于表演的效果。演奏者如果表演的次數多了,經驗豐富了表演會更加放得開。另外,表演者自身的技術水平對緊張的影響也比較大,一個技術水平不高的演奏者往往會對自己的表演不自信,尤其面對專業人士很容易緊張,如對自己的技術足夠自信的情況下,緊張感也會降低很多。

        二、鋼琴演奏心理素質培養所面臨的問題

        (一)演奏者心理的差異性問題

        在對鋼琴演奏者心理素質的培養方面,往往教師都不注重對于練習者個人性格方面的認知。大對數情況都是一刀切,即對不同性格的練習和表演者都采用同一種培養方法,不能做到“以人文本”。不同的人在生理、心理、審美、情緒控制、作品感知方面差異很大,如果對這些因素不能具體到個人,很難克服培養對象的心理素質。

        (二)演奏者的心理預期問題

        鋼琴演奏者有的越練越自信,有的對自己的技術和心理素質不自信,更不愿意在公開場合表演,對于這種不同的心理變化,教師往往沒有引起重視,采用一種急功近利或者消極幫助的方式去指導演奏者,而沒有從心理治療的角度提升他們對于鋼琴演奏的興趣和熱愛,顯然,對培養對象的心理預期要求越高,有可能會導致不愛練習的人更加厭煩鋼琴演奏,本來就懼怕表演的人內心更加緊張。

        (三)心理素質培養訓練問題

        鋼琴演奏心理素質的培養中,訓練的方式方法不當,也會影響預期的培養效果。練習和表演的環境有差異,觀眾有區別,對表演者本身的要求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師和培養對象會把練習過程和表演過程分的很清晰,這就心理方面給練習者造成一種心理暗示,讓他們很“自覺”的把訓練場地和表演場地進行了不同的“對待”,而真正表演的時候,演奏者一時很難從長期的訓練中走出來,對陌生環境無法短時間適應,就會出現緊張。這種下意識將訓練與表演分開,對表演者心理素質的培養很不利。

        三、對策

        (一)注重演奏者個體間心理的差異性

        教師在改善演奏者心理素質的過程中,要從演奏者個體角度出發,對演奏者的氣質性格、情緒調控、臨場發揮綜合考量,找出情緒失控的原因,加以針對性輔導。對不同性格和個性、不同專業技術水平的演奏者要進行針對性、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如果演奏者本身性格就很開放,對陌生環境適應快,就多從技術的角度進行心理指導;如果演奏者的情緒控制不穩定,臨場發揮容易失誤,就應多從疏導內心、樹立自信、鼓勵的角度提升他們對于鋼琴演奏的熱愛,時間久了,這種基于個體心理層面的培養就會出效果。

        (二)指導演奏者擁有良好的心理預期

        在指導演奏者進行練習的同時,需要與演奏者進行積極的溝通,使其在應對演奏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問題保持平穩的心態,認識到成功是需要多次努力嘗試,而對于多次失敗的演奏者則要糾正其消極的演奏心理。緊張分為積極緊張和消極緊張,積極緊張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穩定演奏者心理情緒、轉移注意力等方式讓他們在表演前得到放松;對于消極練習和消極緊張的情況,指導者不應對他們的預期值過高,要從鋼琴演奏的特點出發,循序漸進指導和培養他們在練習和表演每個階段出現的反應,讓他們逐漸熟悉表演的環境,增強自信。

        (三)從實踐訓練中提高心理素質

        基于在鋼琴學習過程中對訓練舞臺和表演舞臺的不同要求,指導者應在訓練中要求演奏對象通過不斷的舞臺實踐積累演奏經驗,或通過模擬舞臺演奏,設置突況來提高演奏者的舞臺應變能力。指導者不應過度強調表演舞臺的特殊要求,對演奏者心理的培養應建立在讓他們認識到每一次訓練都是一次表演,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普通的訓練,這種有意識的模糊兩種舞臺的邊界,隨著演奏者學習和演奏經歷的積累,他們就會游刃有余地在舞臺和訓練場合中切換并駕馭。同時在訓練中通過模擬舞臺演奏也可以讓演奏者較快地適應表演,克服緊張心理。總之,鋼琴演奏作為一門實踐性的藝術,對演奏者的心理素質的要求高,如果心理素質不好,對作品的呈現具有很大影響。

        參考文獻:

        [1]艾希.鋼琴演奏者心理調節與心理素質培養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3年.

        [2]劉小靜.鋼琴演奏的不良心理因素與心理素質培養[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9):274-275.

        [3]丁艷.關于鋼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培養的探究[J].音樂時空,2013,(12):186.

        [4]楊妙.鋼琴演奏中心理素質的培養[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34):262.

        [5]劉青.論鋼琴演奏者的演奏準備及舞臺演奏中的心理素質問題[J].西安音樂學院,2013,(08).

        [6]賴天舒.鋼琴演奏者的心理分析與心理調控[J].湖南師范大學,2010,(11).

        [7]張瑜.論怎樣培養鋼琴演奏者良好的舞臺心理素質[J].音樂時空,2014,(24).

        第3篇:心理素質差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心理素質; 市場營銷; 測評;大學畢業生;訓練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3)10-0156-03

        [作者簡介]葛曉鳴(1978-),女,漢族,遼寧大連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主要培養的是具有大學文化層次的應用型、實用型、操作型高級技術人才,畢業生在走入工作崗位后應該能夠迅速熟悉工作,并很好地承擔起社會職責。可是,從目前情況看,大部分畢業生的職業發展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學生在心理素質方面普遍存在較大的缺陷,主要表現為羞澀、怯懦、懶惰、容易氣餒、喜歡抱怨,存在易驕傲,甚至自負等心理問題。

        營銷專業的職業特點是壓力大、競爭激烈。畢業生在未來就業中所面臨的職業壓力較其他專業比更大,這種壓力來自于業績要求、管理工作、學習發展、溝通、工作與生活協調等方面。同時工作中始終存在激烈的競爭,使很多學生無法面對和承受,最終不得不放棄專業,轉入其他行業。這造成了極大的教育資源浪費,對學生本人也是一種巨大的損失,同時還會影響學校的聲譽。因此,心理素質的好壞,成為關系營銷專業畢業生事業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對營銷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心理素質的專項培養,提升其心理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最近幾年,高等院校圍繞學生專業素養的提高、知識體系建立和完善、動手能力的增強等方面都進行了切實可行的教改探索,成績顯著,但一些院校卻較少重視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方面的探索。因此,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特別是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心理素質,應該是未來教改探索的關鍵。

        二、研究內容

        (一)確立“實戰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提升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心理素質應該以確立“實戰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前提,以突出市場營銷專業的職業特征為主要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為落腳點,以專職教師構成為條件,構建切實可行的方法體系,使提升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心理素質方法的探索具有明確方向,真正做到提高學生綜合業務素質與實戰技能,以適應未來市場營銷實際工作的需要。

        市場營銷學是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在教學中必須以鍛煉學生實戰技能為出發點,所以不斷提高教學過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該學科教學中首先要實現的教學目標與課程目標。尤其在市場營銷專業基礎課的實踐中,設計一些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操作項目,是培養學生掌握市場營銷學各專業學科知識點的必然選擇。

        (二)運用陳湘赟心理素質模型選擇調查對象

        1.設定研究對象

        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09級市場營銷專業學生進行動員后,將其中積極要求參與此次研究的學生進行隨機分組,分成實驗組13人和對照組12人(如表1)。

        表1研究對象

        1實驗組1對照組性別構成1男:5 女:81男:3 女:9畢業后選擇1就業:10 升學:31就業:11 升學:1行業選擇1營銷:9 改行:41營銷:9 改行:32.問卷方式和心理素質模型進行調查和測評

        由于時間和能力所限,難以調查營銷人員心理素質與業績之間的關系,所以本研究直接選取了陳湘赟在《保險營銷人員心理素質研究與測評》中所使用的包含115道題的調查問卷。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調查問卷所反映的保險營銷人員心理素質4個方面14個測量項目具有普遍適用性,可推廣到所有營銷人員的心理素質研究中,在心理素質測評項目構成上具有一致性;陳湘赟的模型經過多次反復檢驗,在類似研究中被證實有效;陳湘赟的模型是對已就業營銷人員的心理素質的研究,剔除了與業績弱相關的心理因素,比對陳湘赟模型可以找到在校生心理素質上的不足。

        14一般創造性

        16直覺創造性陳湘赟在研究中驗證了保險營銷人員的心理素質模型與業績之間的關系,證明了保險營銷人員心理素質與業績之間呈正向強相關關系。本研究直接采用陳湘赟的調研問卷和心理素質模型,對在校營銷

        專業學生進行研究。

        3.對調查結果的分析

        為了找出在校大學生與營銷人員的心理素質差異,本研究以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為調研對象,對參與實驗的25名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使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通過t檢驗尋找出在校學生與營銷從業人員在心理素質方面存在4個顯著性差異,結果見表3:

        表3心理素質各分量表t值

        1f11f21f31f4t11.77312.954**12.451*12.586*注:*p<0.05,**p<0.01

        4.對學生心理素質t檢驗結果的評價

        (1)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會適應性兩項心理素質水平顯著低于陳湘赟對保險營銷從業者的測試水平。說明本校營銷專業學生在這兩個方面存在明顯的欠缺,可能將影響未來的業績水平發揮。

        (2)學生的創造性心理素質水平顯著高于陳湘赟當年的調查數據,陳湘赟之前的研究顯示創造性與業績間存在明顯正向強相關,說明營銷專業學生在創造性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并可以通過加強訓練將其轉化為未來從業的競爭優勢。

        (3)在就業動機這一心理素質上,營銷專業學生與陳湘赟的模型結果無明顯差異。

        5.針對營銷專業在校學生心理素質狀況確定項目研究重點

        陳湘赟在研究中提出:“自我調控能力占心理素質結構的核心地位,對其他三種心理素質起著調節和控制作用。”美國著名的推銷專家ferdinard在其著作中也提出:“營銷始于失敗,營銷員做的第一步就是推銷自己。”對于營銷人員來說,面對顧客的拒絕,最重要的心理素質就是“對挫折失敗的容忍性”、“目標的自律性”和不同情景下“正確的判斷能力”等心理素質。因此,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教弱,是制約營銷專業畢業生未來就業和工作績效水平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本項目的研究重點是“如何提高營銷專業在校生的自我調控能力”。 (三)“教、學、做合一”模式提高學生心理綜合素質

        營銷專業學生由于特定的知識結構層次,在就業中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突出表現在自我控制能力低下。本著以需求導向為主的教育改革精神,客觀上要求在校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實現動態的適應和有效的發展。在教學實踐中工學結合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體現高等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這就要求改革教學方式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

        1.教——教學生明確職業心理訓練的目的

        一方面,幫助學生進行自我了解和職業環境認知。了解自我包括對職業心理素質中的心理調節系統和職業能力系統的充分認知,了解職業特點、職業氣質、職業現狀和前景,提高學生對未來職業的適應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具備正確的職業態度,從而積極樂觀地接受未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挑戰,能夠自主調動積極情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擁有團隊合作精神等。同時,通過教學使學生把職業看成人生的一種體驗,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不斷自我提高的過程,學會動態地看待自己的職業生涯。

        2.學——學習幫助及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和技巧

        將模擬實戰教學的方法引入課堂,以推銷技巧課程為試點,強調學生邊學理論邊實踐操作,通過不斷的練習磨練性格,提高心理成熟度,從而提高心理素質。在實踐課上增加心理輔導,結合破冰式的團隊建設和團隊拓展訓練,強調學生自我控制心理素質能力的培養。并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心理動態進行實時監控,不斷調整心理輔導的頻率和方法。

        3.做——強調學生參與,積極分享心得

        在試點課程推銷技巧的教學中以及校內實訓中,強調學生參與,弱化考核,從而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對于實驗組學生,創造條件進行多次不同角色參與實踐,并針對他們的心理狀態進行輔導和小范圍的心得分享。使學生減弱心理壓力,增加自信心,同時積極分享心得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提高心理素質的作用。

        另外,利用校企聯合平臺,努力為學生創造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將實驗組部分學生選送到平安保險公司進行為期一周的寒假實習,利用保險公司提供的內訓和實踐機會,參與社會實踐,將心得體會進行總結并與實驗組其他同學分享。

        (四)心理訓練的組織和實施過程

        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心理素質提升訓練采取封閉式訓練方法,由項目參與教師采用經過精心設計的程序和方法進行。教師遵循認真、嚴肅的程序進行講授、引

        互動、干預和主控氣氛等活動。

        選取實驗組學生13人,采取自愿形式參與。訓練的方法以體驗式學習為主,穿插個人拓展訓練、團隊游戲、團隊競技、故事分享、頭腦風暴、音樂影視激勵等手段,具體訓練內容見表4。

        操作方法:

        1.經驗分享。由教師和有從業經驗的學生與實驗組學生分享從業心得,通過討論的形式,分析每個成員的性格特點和缺陷;由教師講解營銷行業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訓練積極性。

        2.團隊活動。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團隊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并對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進行干預。每次選取一個模塊的一個訓練,模塊間交替進行。在一次訓練結束后, 帶領學生進行自我反省和感受分享。教師對于情緒不穩定者進行個別輔導,引導他們如何管理和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

        3.反思內化。組織學生定期進行自我總結和經驗交流,通過思考、討論、分享、總結和互助等形式,把訓練的成果內化為自身的心理品質。學生通過不斷反思和強化,將有目的的性格培養變成學生習慣性的心理素質,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湘赟.保險營銷人員心理素質研究與測評[j].鹽城工學院學報,2001(6):58-61.

        [2]丁茂芬.創新“教學做合一”訓練方法,提高職業實戰能力[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8):172-173.

        [3]彭移風.大學生心理訓練及其效果研究[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5(2):74-76.

        [4]彭移風.大學生營銷職業心理素質訓練與效果研究[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46-51.

        [5]涂勇.市場營銷類大學生職業心理素質訓練初步構想[j].決策管理, 2005(17):51-52.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that the graduates give up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or fail to play to the best professional level, this paper carried on the grouping study on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using spss17.0 software for items questionnaire data of chen xiangyun to carry on t test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workers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ur aspects. 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n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tense train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eventually form examination system.

        第4篇:心理素質差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幼專生 思想政治教育 職業心理素質培養

        近年來,由于高職高專院校就業方式的改變,學生職業心理素質水平的不同,導致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如何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在幼專生就業素質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為幼專生就業素質培養服務,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學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如何解決幼專生擇業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國務院提出關于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頒布實施,凸顯了幼專生的職業心理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運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幼專生職業心理素質的水平是我們熱議的話題。

        本文試從幼專生職業心理素質的現狀出發,闡述幼專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心理素質培養的關系及其重要性。

        一、闡述職業心理素質培養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和重要性

        近幾年來,高職高專院校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也開始注重加強學生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和明顯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心理素質培養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心理素質的共同目的是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其有一個良好的擇業技能。同時,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學會情緒調控,培養良好的情緒,有助于學生擇業技能的提高。反之,擇業的成功不容置疑的會給學生們帶來好的心情,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加強幼專生職業心理素質,提高幼專生心理素質,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職業心理素質培養的重要舉措,是培養幼專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促進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生職業心理素質刻不容緩,它既是學生提高自身全面素質、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需要,又是社會全面發展對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探究幼專生常規管理工作中提高職業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

        (一)學生常規管理是建立良好心理素質的基石

        通過有效的常規管理工作,運用規范的學生管理守則,可以使學生在教育中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密切同學間的關系,遵守規章制度,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擁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學好文化知識的同時,鍛煉好適應社會的能力,擁有了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為職業心理素質的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創建多種多樣的專題活動 ,提升學生們對幼教職業的興趣和熱愛

        通過創建多種多樣的專題活動,用實踐去提升學生們對幼教職業的興趣和熱愛。在校期間,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專題班團活動,形式采取演講、詩朗誦、唱歌等多種形式來激發他們對工作崗位的熱愛,從不同角度詮釋對幼教職業的不同理解。活動人群要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的形式展開。主要目的是加強師生情感的同時,吸取教師職業心理素質的寶貴經驗。建議每次主題活動要有相應的活動策劃案、照片、視頻等素材存檔,方便學校的大學生創業指導教師可通過不同時期的活動素材,觀察學生們職業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過程。通過主題活動加強學生對要從事的職業的情感,轉變工作態度是我們研究思考的方向。

        (三)加強專題講座,創建培訓工作,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心理品質

        專題講座是學校教育的第一線,利用專題講座這一陣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教師應結合社會就業新形勢,挖掘其中的職業潛力以及所要求的職業素質,使學生明確職業心理素質的構成,從而提高學生職業心理素質水平。全國各大高校創建大學生創業就業培訓中心,利用專家講座集體培訓以及開辦SYB創業培訓班等多種形式來提升學生職業心理素質的水平。我校在此基礎之上還成立了大學生創業就業協會,加強高校之間的聯系,方便學術以及經驗上的交流,為提升學生職業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總之,剖析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素質培養的關系,分析研究提高職業素質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探究出更多的提高職業素質的有效途徑,促進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三、運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幼專生職業心理素質中存在的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為研究和工作對象的,當然離不開對人的心理、意識和行為的分析考察。當前幼專生就業素質存在著很多問題,人生價值觀定位不準確,就業觀念陳舊,誠信意識與法律意識淡薄,就業心理意識較差,創新精神與競爭意識缺乏,專業素質不強等方面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培養健康情磨煉堅強意志,科學自我評價,增強社會適應能力,開發創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源泉,堅強的意志則是一個人成功的保證。具有堅強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對于幼專生完成自己的學業,發展個人的全面素質,把自己培養成為職業心理素質較強的新人影響極大。

        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自我評價,是大學生職業心理素質培養的基礎。探究幼專生常規管理工作中提高職業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是我們主要的目標。運用好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利器,解決幼專生職業心理素質中存在的所有問題是我們的宗旨。

        【參考文獻】

        第5篇:心理素質差的原因范文

        1幼兒教師心理素質

        幼兒教師在學前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既要教授幼兒基本的學習生活技能,還要求幫助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常言道,教育是塑造靈魂的藝術,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自身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幼兒教師應愛崗敬業,具備崇尚的師德,通過恰當的心理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其次,幼兒教師須具有正確的心態與頑強的事業心;最后,幼兒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頑強拼搏,滿足幼兒不同層次的教育需求。

        2幼兒教師心理素質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

        2.1幼兒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需要

        在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和健康人格形成過程中,教師是包括父母在內的第三個發揮重要作用的人。由于幼兒心理狀況很容易受外界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可能關系到幼兒的一生。幼兒教師作為陪伴幼兒成長的核心人物,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發揮著積極促進的作用。如幼兒會向教師學習處理事情的方法等。

        2.2幼兒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夠保證心理健康,才能夠使人們正常學習、生活和工作。由此可見,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影響到人的很多活動是否能夠正常進行。尤其是幼兒教師,其教育對象遠不止一兩個,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多個幼兒群體,因此,幼兒教師的心理素質好壞會直接對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同的影響。

        2.3以豐富的感情感染幼兒

        熱愛幼兒是幼兒教師心理素質的核心組成部分,教師是辛勤的園丁,用愛澆灌他所培育的花朵,而愛的力量是相互的,幼兒在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后,也會回之以真誠的關心。因此幼兒教師應與幼兒建立深厚的感情關系,用自身積極的心理狀態影響幼兒,調動幼兒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如在上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真心贊美、擁抱幼兒等方式,讓幼兒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喜愛,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3有效提升幼兒教師心理素質的方法

        幼兒教師不良的心理素質也可能是幼兒產生心理障礙或者消極心理的原因。例如,教師不夠自信可能會讓幼兒也產生自卑或膽怯的心理;教師不穩定的情緒會讓幼兒形成愛發脾氣、說謊爭吵等行為。因此,幼兒教師應積極克服自身不良心理素質,具體途徑分為以下幾方面:

        3.1對幼教事業持續保持高度重視

        幼兒時期是其性格形成的關鍵期,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發展最快的時期,這個階段幼兒的性格都有較強的過渡性、模仿性和過渡性。身心健康發展的幼兒是我國未來的希望,也是21世紀的建設者,幼兒教師只有不斷提高對幼教事業重要性的認識,才能充分掌握幼兒的成長情況,幫助幼兒健康成長。幼兒教師應主動適應時代的變化,轉變自身對于幼教行業的認識,培養自身積極的心理素質。

        3.2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

        幼兒教育工作相對于其他的教育工作來說,更加繁瑣、單調和有差異。因此,幼兒教師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充分認識教師這一職業的特殊作用,隨時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一個良好的心境,與幼兒建立起和諧的師幼關系,爭取每一處都給幼兒帶來積極影響,其教師不能對幼兒有硬性規定,應該要耐心地、不嫌麻煩地對待和照顧幼兒,要能夠克制自己的情緒。同時,教師還要特別注意自身言行舉止,給幼兒樹立良好榜樣,以積極熱情的情緒去感染幼兒,用良好的心態去教育、影響幼兒,起好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輕松、歡樂的群體中健康成長。

        3.3注重自我修養

        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可以通過心理訓練形成的,心理訓練是指運用專業心理學的技能對教師的心理狀態造成影響,使其形成教師需要的心理素質。具體途徑有:①幼兒教師應該認真、堅持的學習,通過提升自我修養不斷進取,努力完善自我,進而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教育水平;②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學習當代心理學知識,再通過心理訓練等特殊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3.4創設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

        教師的心理素質問題產生的原因非常復雜,但是一般都是由教育環境所導致的,所以要提升教師的心理素質水平,就必須要給幼兒教師創設出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打造出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布置幼兒園的環境及裝飾品時需要盡善盡美并有教育意義。幼兒園的教師與教師之間、園?L和教師之間以及幼兒和教職工之間要尊重彼此、團結友好、平等互助,以形成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

        3.5健全幼師心理素質培訓與保障機制

        從根本上來說,要提升教師心理素質,第一必須注重培養高校師范生的心理素質,第二要更加嚴格把控師范生心理素質的鑒定工作,第三聘用幼兒教師時,要重視應聘者的心理測試環節,心理素質不合格的人堅決不能聘為幼兒教師,第四有關部門需要在進行教師資格證認證時增加測評教師心理素質的環節。以上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心理素質不合格的人成為幼兒教師,從源頭上提升了整體幼兒教師心理素質。

        第6篇:心理素質差的原因范文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在重視文化素質教育的同時,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也日漸豐富起來。重慶市理工類高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改革經驗。

        1.開設心理素質教育課程

        近年來,重慶市高校針對大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普遍開設了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大學生心理衛生、心理咨詢輔導以及情緒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心理素質教育課程,不僅進一步完善了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體系,而且在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增進學生自我認識、加強學生情緒管理、改善學生人際交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建立心理咨詢機構

        為了能給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校園適應環境,培養大學生適應能力,重慶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詢類的組織機構,成為深入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3.創辦心理熱線與廣播節目

        高校通過創辦心理熱線與廣播節目,向全校師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由專職心理學教師解答學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心理問題,使許多內向、自卑、不善于面對面表達的學生從中受益。

        4.興辦心理素質教育網站

        許多高校充分利用網絡便利、隱秘以及快捷的優勢,通過興辦符合大學生普遍性心理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開展師生網上咨詢和互動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有效促進了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5.成立心理素質教育的社團組織

        為了使心理素質教育得到全面推廣,許多高校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等社團組織,通過心理沙龍、心理情景劇比賽、心語講座、放映心理學電影以及進行團體心理咨詢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有針對性的活動,向大學生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養學生應對和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良性發展。

        6.實現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轉化

        為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素質教育以及服務工作,許多高校運用心理學專業軟件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建檔,并定期進行心理健康測評,以期系統了解學生心理狀況。新時期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也從單一的課程教育模式轉化為具有“點、線、面”全面教育特點的“校—院—班”三級心理健康教育結構。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主管部門及高校對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影響了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

        我國高校的現代心理學教育發展比較晚,且過程曲折,改革開放以后,心理學在我國才開始進入初步發展時期。當前,許多教育主管部門及高校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學生心理疾病的咨詢與治療上,對學生心理素質提高以及學生心理問題預防不夠重視,存在深入研究不夠、投入經費不足、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等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

        2.心理素質教育課程不規范,教學質量不高,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已經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并得到了全面的普及,但是效果還是有限。一些高校只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公共選修課,沒有統一科學的課程評估標準,任課教師缺少學科背景和專業能力,課程教學效果較差,課程建設和管理缺位,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3.心理咨詢機構建設不完善,心理咨詢老師專業化程度低

        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涉及心理學、教育學、醫學等知識,是一項專業性特別強的工作。盡管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詢機構,但從事心理咨詢的人員絕大多數由輔導員兼任,專業化程度低,具有高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的人員少,這極大地影響了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順利進行。

        4.應對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缺乏有效性,輕事前預防,重事后檢討

        當前,我國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中存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是大學生因為情感、升學、工作等壓力,自殺及心理犯罪事件頻發。目前多數高校僅僅以開展心理素質課程學習、開設心理咨詢中心等方式對大學生心理危機進行干預,但卻無法做出實效性檢驗、無法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輕視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從而使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1.教育觀念落后

        第一,社會教育。長期以來,社會發展在需要高知識、高技術人才的同時,忽視了人才的心理素質培養。社會在選擇人才的時候,重視重點院校或者重點學科的畢業生,認為學習好的學生能對社會做出更大貢獻,導致很多學生重視社會需求,忽視自己的心理需求。第二,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大都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重要標準,學校重視學生的文化教育,人力和財力都有重大投入,獎勵措施無不從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考察,很少以學生的心理素質優劣為考察標準,“重文化,輕心理”的現象較普遍。第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從遵循“學而優則仕”到“考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以成功人士作為孩子的學習對象,特別是有些專制的家長除了讓孩子學習應有的文化知識外,摒棄了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在心理素質教育上,很多家庭教育無法起到有效的正面作用。第四,個人教育。用人單位大都以學生的知識能力來招聘人才,為了贏取學校和家庭的贊譽,為了畢業能找到好工作,大學生在校期間不得不十分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忽視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發展,以至于部分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由于壓力過大而導致心理問題頻發。

        2.體制機制不健全

        第一,教育管理體制。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一般被納入學生工作管理體系,由學生工作處統一進行心理素質教育及管理。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這種教育管理體制以省時省力適應大學生的需要。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帶來的學生心理狀況的巨大變化,這種突出管理職能的體制無法對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進行整體有效推進,已經不能適應現在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第二,人才培養機制。高校的人才培養計劃中都會或多或少開設心理素質教育課程,但差異性明顯、實效性缺乏。文科類高校多,理工類院校少;本科教育多,研究生教育少;重課程開設,輕實踐培訓;重教學計劃完成,輕教育效果評估。第三,考核機制。高校在進行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過程中,只重視課程教育以及課外咨詢,想通過課程學習等達到學校心理素質教育的目的,卻缺乏有效的后期考核,這里不僅指課程結束后的課程考試,而且還包括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考核。

        3.保障條件缺乏

        第一,專業支撐。與文科類高校特別是師范類高校利用心理學、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等學科優勢相比,許多理工類院校缺乏與心理素質教育有關的學科條件支撐,僅僅以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建立心理咨詢中心等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較文科類院校,氛圍明顯欠缺、成效不如人意。第二,相關培訓學習。理工類院校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缺乏相關實踐培訓,不僅受教育學生缺少實際的心理訓練,教師也沒有定期開展心理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比專業課教師的培訓機會要少得多,在應對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上往往失去了先機。第三,心理素質教育整體薄弱。目前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與其他素質教育缺乏有機聯系和相互支持,難以發揮素質教育的整體效果。心理素質教育只是作為大學生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業壓力不得不把文化知識教育放在重中之重,而把心理素質教育劃入邊緣教育范圍。缺乏對心理素質教育進行有系統、有意識、有針對性的研究,應對學生心理問題采取臨時補救方式,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最終影響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三、對策建議

        1.切實發揮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作用,提高對心理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要深刻認識到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必須緊扣素質教育目標,明晰心理素質培養內涵,切實把心理素質教育納入到學校整體教育規劃中來。必須重視體制機制建設,加大經費、人員、設施等基礎建設的投入,將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到教學、管理和服務中,推動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建立健全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教學制度,加強教學基本條件和基本環節建設

        首先,必須把心理素質教育課程列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加強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使大學生能系統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其次,要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心理咨詢必須是有相關學科背景和相關認證資格的教師來承擔,并定期進行專業化、系統化培訓,加大政策傾斜和經費投入。再次,要進一步促進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規范化并提高教學質量,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考核評估機制。最后,要積極發揮心理咨詢的作用。加強對大學生在學習、生活、戀愛、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心理問題的研究,加強對獨生子女、理工科、邊遠農村以及單親家庭的學生的心理干預,切實幫助廣大學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促使他們認識自我和完善自我。

        3.積極拓展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促進心理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不能單靠咨詢輔導,也不能單靠課程教學,應當積極探索、拓展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實現素質教育整體發展。特別要通過心理素質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實現人才的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質的前提,而心理素質教育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基礎。

        4.完善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確保對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的有效預防和指導

        第7篇:心理素質差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 高考 心理 調節

        高考臨近,有希望的考生都在積極備考,不同的考生復習心理狀態有著明顯的不同,怎樣指導學生,使他們保持正確的復習心理狀態,能在高考時穩定地發揮,甚至超水平地發揮,這是高考前的一段時間,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都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一、高考前一段時間考生常見的復習心理狀態

        近一年的高三高強度的復習,數次高考仿真模擬考試,使得每一位學生對自己在班級中的情況及將要進行的高考情況有了一個默認的結果,老師及同學也基本認同這個結果。但是,高考后,我們發現,真正的高考結果與之相差不小,甚至很大。要分析這其中的原因,我們需要對學生平常成績和心態加以分類,細細分析。

        1.平常優生,認為高考一定能上者。

        在平常的學習與考試中,這部分學生脫穎而出,成為班上的佼佼者,大家公認的優生,將要成為高考的必勝者。但是,這部分學生,在高考中總有少數會敗得很慘,這是什么原因呢?其實,這部分學生考前心理是不一樣的,常見的有這樣兩種情況:

        (1)心態平穩,積極備考,心中有希望,腳踏實地,復習方法正確,努力向前。

        高考是這部分學生的天下,他們的高考必勝,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與扎實的知識積累,使得他們在不管什么樣的高考中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2)心態浮躁,認為自己一定能上。復習方法不確定,甚至不科學,考試時,遇到不如意的試卷,慘敗必然。這類學生,越臨近高考越不知道怎么復習,心中盲目地認為自己一定能上,不講究科學的復習方法,今年我班上有兩位平時成績還算不錯的學生,在臨近高考時,其中一位在高考前20多天,已不再做數學習題,而另一位,直到高考前一天還在到處找題做,而今年數學卷較難,這兩位同學今年高考都失利了。

        2.平常上中等生,對高考期望值不太高或不能確定者。

        這一類型學生,基礎不是很牢,平時成績在高考模擬線附近徘徊,經歷的打擊較多,越臨近高考,他們的心態分化越快,呈兩個趨勢。

        (1)心態穩定,對高考抱有一定希望,但對高考的期望值不是太高,復習有主見,有思路。這類學生給人心靜如水的感覺,心態淡定,只知付出,不計結果,這個群體恰恰是黑馬的發源地。

        (2)心浮氣躁,對高考結果看得很重,內心緊張焦慮,復習無主見,頭緒越到最后越亂,最后近乎崩潰。這類學生心理素質不好,高考的結果失敗是必然的。

        3.平常成績較差者,對高考結果不抱希望者。

        這類學生,基礎知識薄弱,歷經平常多次考試的打擊,對高考取得優異成績已不抱希望,絕大多數學生已不認真學習,但注意觀察,這部分學生中也還有少數在認真學習,這部分同學的心理值得我們關注。

        二、指導各類學生調節好高考前的復習心理

        高考的最后較量,應該是心理的較量,多年的教學生涯,見過太多的實例,智力、基礎、能力、投入…最后都要歸結到良好心理素質上來。最后的勝利者,必是心理素質優秀者。所以,對于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學生,我們要加以研究,找出原因并應用到對一般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上;對心理素質不好的學生,我們應當加以指導,讓其順利地渡過高考這一人生的關鍵期。

        對上面分析的幾種心理素質不好者,應當做好積極的指導工作:

        (1)成績優秀者。臨近高考時,對復習方法多加指導,要科學安排復習內容,制訂合理的復習計劃,統籌安排。復習中學會按綱織網,鑒別重點,學會重新組織課程材料,能靈活運用幾種常用的復習方法,如學習的周期法、列表法、比較法、排列知識點法、讀練結合法等。

        (2)成績良好者。讓其看淡高考目標,正確認識高考。明白考上大學固然前途光明,考不上也依然前程似錦,重要的是我們要以平常心態對待考試的成敗,認識到高考只是實現理想的重要途徑。從而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平靜而緊張地投入到高考中去。

        (3)成績中下者。老師要多關注關愛這些學生,不能因關注成績好的學生而冷落了他們。多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教育他們“一顆紅心兩種準備”。這部分同學心理狀態的穩定對整個班級的后期管理很重要。

        總之,心理工作是細活,做老師的來不得粗心大意,只有全力以赴地投入,才能讓更多的學生放揮出最佳的水平。

        參考文獻:

        第8篇:心理素質差的原因范文

        摘 要 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是巨大的,通過體育運動調節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是目前高校體育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宗旨。本文首先介紹了目前提高心理素質在大學生培養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大學生中通過體育運動開展心理素質培養的必要性。之后文章通過對體育運動與心理素質的關系探討,提出了提高大學生體育運動中的心理素質的主要途徑,包括:差異化開展運動項目,樹立學生體育運動的信心;加強師生溝通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情感;優化體育運動策略,塑造學生堅韌的毅力;深刻理解體育本質,促進良好的社會交際能力形成;發現自身的運動潛質,開展個性與自我的塑造。

        關鍵詞 大學生 體育運動 心理素質 關系 途徑

        一、引言

        學生體質是我國實現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的基礎條件,其健康的心態是其智能資本轉化的前提條件。因此,體育運動在高校中同樣十分重要,本身目前社會對于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比以前要提高的很多,換言之,我們可以說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應該是具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理性和良好的情商[1]。尤其是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行,社會對于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基本運動技能、堅毅不拔的性格、過硬的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多,因此體育運動在大學生中開展的基礎也越來越廣泛。研究顯示,新時期在反映人才綜合素質的各指標中,心理素質的權重越來越大,包括開朗樂觀、積極進取、堅忍不拔的個性心理品質,善于言談、豐富的情感等心理特征,都不同程度的決定了每個人未來的家庭、事業幸福與成功與否,因此,社會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期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實踐表明,大學生開展體育運動,提高的不僅僅是身體素質,或者說學會了一些基本的體育技能,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本文擬通過對大學生體育運動中心理素質問題進行分析,旨在探討如何通過體育運動來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為豐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人才培養觀念提供新的思路。

        二、體育運動與心理素質的關系探討

        關于體育運動與心理素質關系的探討已經進行過很長時間,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首先從體育運動的本質來講,體育運動就是以練習為手段,發展身體,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社會發展服務;從心理素質來講,心理素質是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素質之一,是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的“合金”。簡單地說,心理素質是以生理素質為基礎,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而逐步發展和形成的心理潛能、能量、特點、品質與行為的綜合。體育運動與心理素質之間存在關系是由二者的本質所決定的。因為,幾乎任何體育運動項目,都要求運動員有勇敢、堅持、自制、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愉快、同情等多樣的感情[3]。比如,體育運動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了解自我,有助于正確的自我教育,還可以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于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因此,我們說體育運動對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積極促進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或者手段、模式所無法代替的。尤其在目前社會中獨生子女比例不斷增大的社會背景下,許多學生的心理素質都不強,亟需通過體育運動來塑造較強的心理,完善目前的教育體系。

        三、提高大學生體育運動中的心理素質的主要途徑

        (一)差異化開展運動項目,樹立學生體育運動的信心

        體育運動與人的身體素質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因此,體育運動項目的選擇要因人而異,合適的人要配給合適的體運動項目,這樣才能發揮最大限度的能力,才能使運動的人獲得信心。因此,在高校的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身體特點,比如有的學生強壯,有的學生彈跳力好,有的學生比較高,有的比較矮,有的爆發力好,有的耐久力強,教師對這些不同學生的特點需要充分的調查了解,然后再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項目。我們之所以說要合適的項目與合適的人相匹配,其原因在于如果通過運動后不但獲得不了成功,還會讓別人感覺這個人體育素質太差,那么這個人的運動積極性會嚴重受挫,自信心自然就沒有了。而自信心在人的心理素質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較強的自信心才能使人面對問題時更加從容,才能有足夠清晰的頭腦去判斷。對于大學生而言,這些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高中,有過不同的體育運動背景,有著不同的愛好和興趣,教師更是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安排,力求通過最合適的體育運動不斷的塑造學生的自信心,進而形成較強的心理素質。

        (二)加強師生溝通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情感

        第9篇:心理素質差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素質教育的方針推行到今天有種感覺是雷聲大雨點小,因為素質教育包括專業知識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才能擔負起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責任,而今天大多數地方教育仍然以學生成績為杠桿評價學生、考核教師、評判學校,造成學生身體素質差,心理不健康指數偏高,我就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如下闡釋。

        一、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1.在青少年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對人才的需要。美國、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將健康的心理與健康的體魄、豐富的創造力并舉。

        2.在青少年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整體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總書記在十四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教育要符合小平同志的三個面向,既要選拔人才又要培養絕大多數的社會所需的普通勞動者。”從而看出教育要跳出書本的局限,要給學生減負,全面發展勢在必行。

        3.在青少年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途徑。人口質量的高低取決于生理與心理及知識水平的整體素質。

        4.在青少年學生中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的需要,同時對提高教師心理素質具有促進作用。

        二、心里健康的標準

        自我觀念、求知能力、適應社會能力、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確的價值觀等。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三、當前青少年學生心理素質的主要問題

        1.學習勞動方面:缺合理安排,學習能力差,勞動偷奸耍滑,拈輕怕重。

        2.人際溝通方面:自戀封閉意識強,不會主動與人交流。

        3.自我意識方面:自控力差,自我為中心,自卑加自私。

        4.應對方式方面:意志薄弱,抗挫力差。

        5.生活調適方面:迷戀網絡,追星擺闊,早戀懶惰。

        四、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

        1.遺傳,性情的孤僻與開朗,意志的薄弱與堅強、遺傳與血型與基因有緊密的聯系。

        2.環境,先天需要后天來塑造,良好的環境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遷,人為狼孩,都是潛移默化的結果。改革開放,父母外出,孩子留守,精神缺氧,需要寄托,也是早戀的原因之一。

        3.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鑒于此,后天的環境和教育對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人才的培養占絕對重要的地位。

        五、怎樣對青少年進行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

        1.家庭是中心,親情融洽,父母恩愛,家庭和諧是青少年健康心理形成的基礎。

        2.學校是主陣地,首先,學校應開辟各種渠道,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課、開心理咨詢室、設心理疏導指導員等。其次,校長要身體力行,帶頭做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再次,教師應更新觀念關注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要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意識、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良好的學習心理。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女同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专区 | 在线精品自在视频观看 |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 亚洲天堂在线2024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