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想象力的含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所謂抽象函數,它沒有具體的解析式作為載體,用符號表示,經常只給出某些特征或性質,因此理解與研究起來較為困難,如,抽象函數的軸對稱,點對稱,周期等性質,在教學中我們常要求學生要記一些常用結論,以便快速解決一些問題.
幾個重要定理:
定理1:函數y=f (x)滿足
f (x+a)=f (-x+b)的充要條件是y=f (x)的圖象關于直線
x=a+b2對稱.
定理2:函數
y=f (x)滿足
f (x+a)=f (x+b)(a≠b)的充要條件是y=f (x)的周期是
T=|a-b|.
定理3:函數y=f (x)滿足
f (x+a)=-f (-x+b)的充要條件是
y=f (x)圖象關于(a+b2,0)對稱.
定理4:函數
y=f (x)滿足
f (x+a)=-f (x+b)的充要條件是半周期是
T2=|a-b|,
則周期是
T=2|a-b|.
以上幾個定理證明略.
定理5:函數
y=f (x)關于x=a對稱,且又關于x=b對稱
(a≠b),以下都不妨設b>a,則函數
y=f (x)的正周期是
T=
2(b-a).
證明:因為函數
y=f (x)關于x=a對稱,所以
f (x+a)=
f (-x+a),即
f (x)=f (-x+2a) ①
又函數y=f (x)關于x=b對稱,所以
f (x+b)=f (-x+b),即
f (x)=f (-x+2b) ②
所以由①②得f (-x+2a)=f (-x+2b),所以函數
y=f (x)的正周期為
T=2(b-a).
推論1:若函數
y=f (x)關于
x=a對稱,且正周期
T=2(b-a),則函數y=f (x)還關于x=b對稱.
證明:因為
y=f (x)關于x=a對稱,所以
f (x+a)=f (-x+a),即
f (x)=f (-x+2a),
又y=f (x)周期T=2(b-a),所以
f (x+2(b-a))=f (x)=f (-x+2a),
所以
y=f (x)關于
x=2(b-a)+2a2=b對稱.
定理6:函數y=f (x)關于點
(a,0)對稱,又關于(b,0)對稱(a≠b),則函數y=f (x)的周期是T=2(b-a).
證明:因為函數y=f (x)關于點(a,0)對稱,所以
f (x+a)=-f (-x+a) ①
即f (x)=-f (-x+2a),同理,函數y=f (x)關于點(b,0)對稱,
所以f (x+b)=-f (-x+b) ②
由①②得:
f (x)=-f (-x+2b),
所以f (x+2a)=f (x+2b),所以正周期T=2(b-a).
推論2:函數y=f (x)關于點(a,0)對稱,且正周期為
T=2(b-a),則函數
y=f (x)還關于(b,0)對稱.
證明:因為函數y=f (x)關于點
(a,0)對稱,所以
f (x+a)=-f (-x+a).
即f (x)=-f (-x+2a) ①
又函數y=f (x)的周期是T=2(b-a),
則f (x+2(b-a))=f (x)②
所以由①②得:f (x+2(b-a))=-f (-x+2a),
所以函數y=f (x)關于點
(2(b-a)+2a2,0)即(b,0)對稱.
例1
f (x)是定義在
R上的以3為周期的奇函數,且
f (2)=0,在區間(0,6)內解的個數的最小值是( )
(A) 2 (B) 3 (C) 4 (D) 5
解:因為f (x)是奇函數,所以
y=f (x)關于點(0,0)對稱,所以
f (0)=0,又因為周期
T=3,
所以根據推論2,知道y=f (x)還關于點
(32,0)對稱,所以
f (x)=-f (-x+3)
令x=2,則f (2)=-f (1)=0,所以
f (1)=0.
令x=32,所以
f (32)=-f (32),所以
f (32)=0,根據周期T=3,且f (2)=0.
所以在(0,6)內的解,f (1)=f (4)=0,f (2)=f (5)=0,
f (0)=f (3)=0.
f (32)=f (3+32)=0,所以x=1,2,3,4,5,
32,92,
共有7個,無答案.
例2 已知定義在
R上的奇函數f (x),滿足
f (x-2)=-f (x),且在區間
[0,2]上是減函數,則( )
(A) f (40)
(C) f (25)
解:因為
f (x)是定義在
R上的奇函數,所以f (x)關于(0,0)對稱,又因為
f (x-2)=-f (x),所以周期
T=4,由推論4得,
y=f (x)還關于點(2,0)對稱,且存在對稱軸x=1,
y=f (x) 關于x=1對稱,這與已知函數在區間[0,2]是減函數矛盾,所以此題錯誤.
例3 已知函數f (x)是定義在實數集
R上的偶函數,若對任意的
x∈
R,都有
f (x+2)=f (x)
,且當
x∈[0,2)時,
f (x)=log2(x+1),則
f (-2011)+f (2012)的值為( )
(A) -1 (B) -2 (C) 2 (D) 1
解:因為函數
f (x)是在實數集
R
上的偶函數,即關于
x=0對稱,又因為
f (x+2)=f (x).
所以周期
T=2,由推論1知,
y=f (x)還關于x=1對稱,這與已知當
x∈[0,2)時,
f (x)=log2(x+1)矛盾,因為x∈(1,2)時的函數是
y=log2(3-x),所以此題錯誤.
例4 已知
f (x)定義在
R上的奇函數,其圖象關于點
(-1,0)成中心對稱,當
x∈[-1,0]時,有
f (x)=x3,求
f (x)在
[-2,2]上的解析式.
解:因為
f (x)是奇函數,所以
f (x)關于(0,0)對稱,又關于(-1,0)對稱,所以周期
T=2,
所以f (-1)=(-1)3=-1,又因為
T=2,所以f (-1)=f (-1+2)=f (1),
又因為f (x)是奇函數,所以f (-1)=f (1),所以f (-1)=f (1)=0,
這與f (-1)=-1矛盾.此題錯誤.
例5 定義在
R上的偶函數y=f (x)滿足:(1)對任意
x∈
R都有
f (x+5)=f (-x)+f (3)成立;(2)f (-3)=-1,
則
f(2013)=?
解:取x=-2.5,則
f (2.5)=f (2.5)+f (3),所以f (3)=0,所以f (x+5)=f (-x),
又因為y=f (x)是偶函數,所以f (x+5)=f (-x)=f (x),所以T=5,
【關鍵詞】 中醫;醫德;倫理思想
1 “道”和中醫醫德宗旨
道德倫理的立足點是在“道”上。“道”代表著世界上的最高原則和根本規律的意義。我國古代哲學家將自然界中物質的運動規律稱之為天道,在整體上包含在自然科學之內。而將人類社會中的運動規律和行為規范稱之為人道,包含在社會科學之內。人道是從天道演變而相應的來的,要理解中醫醫德倫理思想,就需要遵循相應的原則和規范,也就是從中醫道德的起源開始。
中醫的道德觀念基礎來源于天道觀,所具有的最顯著的特性是“生生”。中醫所向往的人道精神源于天道觀的“仁德”,而仁德需要通過效法和輔助天道來得以實現。人和自然和而為一是中醫的道德觀念,天道精神的執行要符合“中和”思想,從而達到科學和道德價值合而為一的要求。但醫術和道德之間沒有必然聯系。
中醫醫德的宗旨表現在“仁”和“和”中。“仁”即關愛生命,愛人愛己,濟世救人,還需要一顆仁德之心的輔助。“和”表現在整體觀,健康觀,治療觀,道德觀上,是和諧之美的體現。中醫醫德倫理思想的方法,手段以及目標均統一體現在“和”上。
2 “德”和中醫醫德修養
周人在對天命的感悟中,領會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到“道生之,德畜之”。自然界中所有事物都是“依道而生,依德而養”的,朱熹認為德就是要做到心中有道,行為也就不能脫離德。故“德”是行道的心得,道是人們行為的準則,而德則是人們行為的具體體現。是我國中醫醫德修養的理論體系范疇中,“道”即醫師,而醫師的行為規范以及精神修養的外在體現就是醫德。
德是道之所得,德的內涵主要包含有有兩方面,其一是外得于人,其二是內得于己。故中醫醫德修養的學習也應該融入到這兩方面中,具體而言,一方面是為人倫關系的修養體現在外,即對別人有益,對別人有恩澤,實現和他人之間的關系和諧相處,比如仁愛、義氣等等。另一方面則是身心性命的修養體現在內,也就是讓自身獲得身心上的滿足感。中醫醫德修養與“德”是密不可分的,比較普遍的修養方式是見素報樸,少私寡欲,都是實現清凈無為的“德”的必由途徑。
3 “禮”和中醫醫德規范
“禮”的源泉是要克制人望,荀子說欲是人與生俱來的,但人也要有所追求,“欲”和“求”相互相持相長中,“禮”的地位才得以體現。“禮”的方法是求和,使人自覺遵守社會的法則。“禮”是人們內心的一種道德信仰,是辨別是非善惡的依據和尺度,是外在道德準則,因此“禮”是中醫醫德修養的必經之路。
在歷代的中醫醫德的文獻中,從中可以了解中醫醫德修養的規范,也就是禮的體現。行醫施就是要符合規范,醫者與患者間有規范,醫家的規范如問病,情態,交流,守秘,禁忌等,也需要病家的規范的配合,如戒諱疾,慎藥石,戒醫規等。禮在醫德中的要旨是正義,有愛,謙讓,寬容,一體,戒除。著述中要遵循真言,錄用其確定有效的,勿私藏,切勿違背和篡改其中的原則。達到“禮”和中醫醫德修養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4 “法”和中醫醫德約束
法論倫理思想提出的基礎是“人性本惡、人性利己”的思想。荀子認為人類道德中宣揚的禮義忠信等等好的道德品質都是在后天中逐漸培養的,如果僅僅是根據人性進行推導是無法得到這些品質的。而韓非子將“法”建立在人際利害關系之上,無論是君臣、父子還是夫婦,都是兩者之間相互利用的關系。因此韓非子所支持的“以法為教”。在后面的《呂氏春秋》中,和韓非子的極端型法制有著一定的區別,主張的因勢利導的方法,將德治和法治結合起來。
法制在根本上說是對于人性中避害的因素的利用,來強制人們并不去行惡,是一種外在的監督機制,并不能夠實現由內之外的道德提升。法在中醫醫德體系中,主要起到的是一種導向作用,通過法律的約束來加強醫者的責任心,促進他們對于自身工作的重視和規范化,尤其是我國當前處于社會轉型期,法律能夠引導社會整體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正確形成。
總之,和西醫比較而言,中醫自身并沒有形成符合自身特征的評價方式,在過去的發展中通常采用的是西方醫學的行為規范,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中醫的發展,因此構造中醫醫德體系對于中醫的發展有著非凡的意義。要構建中醫醫德體系,首先需要保證醫務人員對于道德的內在信仰,逐漸發展到全身心的修養,再加入外在的行為規范制度以及強制性的法律體系,幫助中醫樹立自信心,明確醫德的正確發展方向,構建符合我國具體國情的中醫醫德倫理思想體系。
參考文獻
[1] 程雅君;中醫哲學的唯物自然觀芻議——五行學說與中醫學的結合[J];天府新論;2009年04期
[2] 周曉菲;中醫醫德倫理思想根源及其內涵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0年
關鍵詞:漢英習語 形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49(2005)-10-049-02
習語翻譯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翻譯的質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因此如何保證原語習語文化信息傳遞的信息度,同時保證習語文化信息傳遞的有效度,這是翻譯的關鍵。(包惠南,2001:148 )筆者認為,這里的信息度體現在習語喻義的傳達上,有效度則體現在對習語形象的處理上。喻義的傳達固然重要,而形象的處理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形象處理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能否保證原語習語文化信息傳遞的有效度,從而影響到習語翻譯的成功與否。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家奈達提出的“動態對等”的理論可用來指導習語的翻譯。他指出“……動態對等可按照接受語信息接受者對譯文的反應基本對等于原文讀者對原文的反應的程度加以定義。他們的反映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因為文化和歷史背景的差異是很大的,但是他們的反應應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某種對應,不然的話翻譯也就無法達到其目的了。”(轉引自李運興,2001:27)譯文讀者與原文讀者的反應是指他們對作品中所描繪的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所產生的聯想和感受。就習語而言,如果譯者對其鮮明生動的比喻形象處理得當,在保證其意義不變的情況下,在譯語語言中找到最貼切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能引起譯文讀者與原文讀者相同或相似的聯想和藝術感受,那么我們可以認為習語的翻譯再現了原文習語的效果,是成功的。因為翻譯的最終目的不但是傳達原意,而且必須“再現”原文“所造成的效果”。(王佐良,1980:166)這與林語堂先生所提出的“譯文須忠實于原文之字神句氣與言外之意……不但只求一意之明達,亦必求使讀者有動于中”一致,因為能使讀者“有動于中”指的就是“效果”。翻譯時,譯者如果僅僅譯出習語的比喻意義,即譯出作者說了什么,而把它的形象放置一旁,即不管作者是怎么說的,其效果便會如奈達所說:“不考慮形式只求達意的譯文往往失去原作的風格,味同嚼蠟。”(轉引自陸云,2000:62)
基于上述翻譯理論和原則,漢英習語的翻譯應力求達意與傳神,形義兼備,讓譯語讀者產生與原語讀者大致相同的反應。那么怎樣處理習語的形象才能確保習語翻譯達到這一效果呢?下面通過譯例分析來介紹幾種對習語形象進行靈活處理的方法。
1 保留形象
人類文化的相似成分遠多于相異成分,文化的民族性不同程度地蘊涵著人類的共性,這是民族文化能夠為他民族文化認同和接受并成為人類共同財富的基本原因,這也是翻譯之所以可能的基礎和本原。(張柏然,2002:58)鑒于此,在翻譯彼此在喻義上對等,形象上巧合的漢英習語時,可采取保留形象直譯的方法,用譯語的形象再現原語習語的形象,使譯語讀者獲得與原語讀者相同或相似的聯想和感受。如:
(1) You know I would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Elizabeth, to be with you.
―― 你知道,伊麗莎白,就是赴湯蹈火我也和你在一起。
上例中的習語可視為漢英習語彼此在喻義上對等,形象上巧合的典型例子。這類習語的形象都較樸實,無突出民族色彩,宜于相互借用。對一些帶有特定民族色彩的習語,盡管在譯入語中能找到含義相同或相似的習語,但為了不讓原語中習語的文化意象失落,翻譯時也應保留形象直譯,盡量追求等效,把原作效果在譯文中再現出來。
2 移植形象
當譯語中無現成的習語形象與原語中習語的形象相對應,但為了保持原文的風格和效果,讓譯語讀者獲得與原語讀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可采用直譯法將原語的習語形象移植到譯語中去,但要確保移植的形象不至于引起錯誤的聯想,并能為譯語讀者所理解和接受。習語形象的移植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起到輸入異國情調、豐富本國語言、增強不同語言的融合的作用。
(2)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曹雪芹,《紅樓夢》)
―― One is the moon reflected in the water, the other but a flower in the mirror.(包惠南,2001:151)
“水中月,鏡中花”在英語習語里找不到相應的形象,但它的意象能引起不同民族人們相似的聯想和感受,移植到譯文中能有效地傳達原文意義。
(3) People considered that what he had played on that occasion was no more than a Judas kiss.
Judas kiss 是出自一個有名的圣經故事的成語,說的是Judas(猶大)以親吻耶酥的方式出賣了耶酥。詞典上通常解釋為:假親熱,口蜜腹劍,陰險的背叛,……如果用這樣的詞語意譯,就會平淡無奇,有失原文特色,但如果把形象移植過來,直譯為“猶大之吻”,再略加引申,就會生動形象得多。此句可譯為:“人們認為他在那種場合所表演的不過是猶大之吻,居心險惡。”
3 轉換形象
當無法在譯語中再現或移植原語習語的形象時,可用符合譯語表達習慣并為譯語讀者所熟悉的形象替換原語習語的形象,借助譯語中相應的形象,使譯語讀者產生與原語讀者相同或相似的語義聯想并獲得大體相同的藝術感受。如:
(4)“土埋半截了……”(周立波,《暴風驟雨》)
―― I’ve got one foot in the grave.(張培基,1979:105)
俗語“土埋半截”即“離死不遠”之意。原句如保留形象直譯成“I’m already half buried in the earth”,譯語讀者會不知所云,所以譯者借用英語同義習語to 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一足在墓中),將原習語形象轉換為譯語讀者熟悉的形象,既保持了原文引用俗語的風格,又通順易懂。
4 舍棄形象
某些習語在譯語中既找不到合適的對等習語,其形象也無法轉換或移植到譯語中,翻譯時唯一的辦法就是舍棄原語習語中的形象,但舍棄形象并不意味著“跳過”原習語不譯,對它的文化意象視而不見,而是要在透徹理解原習語的基礎上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譯出它的含義,盡可能縮小譯語讀者與原語讀者所產生的語義聯想和藝術感受的差距。
(5)Among so many well-dressed and cultured people, the country girl fel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 同這么多穿著體面又有教養的人在一起,這位鄉下姑娘感到很不自在。(張培基,1983: 162)
原文中的“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如保留形象直譯為“感覺像魚兒離開了水”,容易引起錯誤的聯想“魚兒活不了”;如轉換形象譯成“如坐針氈”,又顯得不太忠實原文。因此要舍棄原形象,而取它的確切含義。
漢語有不少習語帶有濃厚的中華民族文化色彩,來源于歷史事件或寓言故事,在比喻部分包含有中國古代人名、地名,由于沿用已久,人們或多或少忘記了它們的出處,多把它們當成代表某種固定意義的語言成份使用。如直譯,譯文不僅繁冗晦澀,對于不了解漢文化背景的譯語讀者還很難理解。舍棄形象意譯,譯文反而會顯得言簡意賅。如:
(6)三個臭皮匠,湊個諸葛亮。(漢諺,含有中國古代人名)
――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5 增添形象
漢英有些習語語義相同或相近,翻譯時可以相互套用,但由于漢英語言和文化的差異,出于表達的需要或便于譯語讀者的理解和接受,套用譯語習語時有可能會增添形象。有的原語習語本身沒有借用比喻,但譯語同義習語卻有比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后者的比喻形象比較樸實,不帶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我們可以根據上下文語境及習語內涵,恰當地增添習語形象,從而更有效地表達原作的思想感情。如:
(7)……兵是三頭六臂呀?(吳強,《紅日》)
―― …soldiers are not three-headed monsters with six arms! (張培基,1979:164)
其中,“monster(怪物)”是譯者增添的形象,它不但引申出“厲害”的含義,并有助于譯句的句法,更能為譯語讀者所接受。
綜上所述,習語翻譯的好壞對整個譯文的質量有直接的影響。由于漢英習語大多具有鮮明的形象,所以可以說習語翻譯中形象的處理是習語翻譯成功與否的關鍵。要使漢英習語的翻譯達到傳神達意、形義兼備的效果,譯者就要充分考慮兩種語言的表達形式和文化因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習語形象的處理要反復推敲,權衡得失。不論是保留形象或移植形象直譯;還是轉換形象或舍棄形象意譯;亦或是根據表達需要,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增添形象;譯者既要在忠實原語習語的確切含義的前提下,形象、生動地傳達原文意思,又要確保所譯習語通順易懂、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力求讓譯文讀者獲得與原文讀者的等值反應,即讓譯文讀者獲得與原文讀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參考文獻:
[1]包惠南:文化語境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2]張培基:習語漢譯英研究(修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3]王佐良:英語文體學論文集[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0。
[4]李運興:語篇翻譯引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5]陸云:論翻譯中的形式因素[J]。外語教學, 2000(2)。
[6]張柏然:全球化語境下的翻譯理論研究[J]。中國翻譯,2002(1)。
課前讓學生分別在兩個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函數(1)y=3x+3,y=2x,y=x-2和函數(2)y=-4x+4,y=-2x,y=-x-1的圖像。
【點評】設計畫一次函數圖像既復習了上節課的內容:如何畫一次函數的圖像。又為本節課學生合作與探究提供了素材。
溫故而知新
1.作函數圖像的步驟是什么?
2.一次函數圖像是什么?如何快速作出它?
合作與探究
我先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課前畫的圖像,讓學生互相糾正錯誤后,展示正確的圖像。
我讓學生帶著以下三個問題進行合作與探究:(要求小組合作時記下討論結果)
(1)你發現一次函數圖像的變化趨勢有幾種?何時會有你說的那種變化趨勢?
(2)圖(1)中:自變量x增大時函數值y有何變化?圖(2)呢?
(3)你能說出圖(1)中的三條直線分別經過哪幾個象限?為何它們經過的象限不同?圖(2)呢?
【設計意圖】這種設計可以讓學生明確所需合作的內容,避免學生無所適從。
在上述問題中,問題(1)學生很快就能答出來,變化趨勢有兩種上升和下降。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對于同一條直線從左往右看可能是上升的而從右往左看就是下降的,該如何完善你的結論?由學生總結得出當k>0時,從左到右看函數的圖像是上升的;當k
問題(2)學生討論得出k>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我趁熱打鐵再拋一個問題給學生:圖(1)中:自變量x減小時函數值y有何變化?學生很快得出k>0時y隨x的減小而減小。在此基礎上我總結出k>0時,xy的變化相同。由圖(2)學生很快就能得出k
由學生總結得出一次函數y=kx+b的性質1:
(1)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從左到右看函數的圖像是上升的;
(2)當k
板書設計:
一次函數y=kx+b的性質1:
(1)當k>0變化趨勢:?坭 x?坭y?坭或x?坨y?坨變化相同,
(2)當k
【點評】這種板書較為清晰、形象,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特別便于學生發現兩者變化是相同還是相反。
合作與探究
已知點(-1,a)和(0.5,b)都在直線y=2x+C上,你能比較a和b的大小嗎?
【教學反思】本題是這節課的難點,但是因為一次函數y=kx+b的性質1是學生自己總結發現的,學生很快就說出答案,并說出理由:k=2>0,xy的變化相同,-1
變式訓練:
(1)已知點(-1,a)和(0.5,b)都在直線y=-2x+C上,你能比較a和b的大小嗎?
(2)已知點(a,-1)和(b,0.5)都在直線y=-2x+C上,你能比較a和b的大小嗎?
繼續回到引入的兩幅圖,解決問題(3),學生回答出它們與y軸的交點不同故而它們經過的象限有所區別。我繼續設疑:圖像與y軸的交點由什么決定?學生討論總結得出一次函數y=kx+b的性質2:
(1)當b>0時,一次函數的圖像與y軸的交點在y軸正半軸上;
(2)當b=0時,一次函數的圖像與y軸的交點在原點;
(3)當b
板書設計:
一次函數y=kx+b的性質2:
b>0b=0b
【點評】這種板書和前面的一樣較為清晰形象,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講完兩個性質后,我和學生一起總結得出k、b結合在一起就可以決定一次函數的大致圖像了。
合作與探究
(1)你能快速作出y=4x+5的大致圖像嗎?并說出它經過哪幾個象限?
(2)你能快速作出y=kx+b(k
【設計意圖】由特殊到一般,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變式訓練:k的符號有兩種情況,b有三種情況,共有六種組合。請單數列同學給偶數列同學出題(任一種組合),畫出大致圖像并說明y是怎樣隨著x的變化而變化,圖像經過的象限,然后偶數列同學給奇數列同學出題。
【教學反思】在學生互相出完題后,我并不讓他們直接報出答案,而是讓一名學生說出他出的題目,別的同學立刻動手解決,然后請剛才那位學生的同桌公布答案,讓別的學生來判斷他的答案是否正確。這樣幾個來回學生就能夠熟練掌握一次函數的圖像的兩個性質了。
合作與探究
1.根據下面的圖像,確定一次函數y=kx+b中k、b的符號。
2.一次函數y=kx+b中,kb>0,且y隨x的增大而減小,則它的圖像大致為()。
ABCD
3.已知一次函數y=(m-2)x+m-4。
(1)當m=時,直線經過原點,此時y隨x的增大而。
(2)當m=時,直線與x軸交于點(1,0)。
(3)當m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
(4)當m時,圖像與y軸的交點在y軸負半軸上。
【點評】本題全由學生合作完成后再講評。(1)、(3)、(4)題學生很快就解決了,且正確率很高。但第(2)題學生卡住了,不理解題意。我設問:(1,0)在x軸上嗎?在直線y=(m-2)x+m-4上嗎?當學生明白點(1,0)在直線y=(m-2)x+m-4上,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知識大盤點
一次函數的圖像的形態有幾種?
一次函數y=kx+b圖像的大致位置跟k,b的關系。
作業布置
《補充習題》5.3(2)《合作學習》5.3(2)
教學反思
【關鍵詞】韓非;功利主義;人性;仁;利
一、何為韓非眼中的功利主義
在韓非看來,人性與人情等同,人的愛、憎都是基于功利目的,并且沒有超越功利的“天性”。而韓非的局限便在于割裂了自然本性與社會本性的聯系,不承認道德良知對人的影響,將功利單純的理解為物質利益,將道德快樂排除在功利范圍之外。有趣的是,在人性的自然本性論證中,韓非顯然是認同道德良知的影響力的,并提出仁者欣然愛人的觀點,韓非曰:“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惡人之有禍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報也。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i從引文中的“生心之所不能已,非求其報”可以看出顯然韓非是認同道德良知的,與孟子所說惻隱之心有類似之處,甚至韓非還將還將這種仁的本性定義為最高的仁,即上仁。但一旦進入社會實踐領域,韓非則拋棄道德良知的影響作用。
仁的喪失與利的淪喪,在韓非看來是由于是由于道的變化所致,上古的歷史環境一去不返,基于上古歷史環境的仁之本性,也隨之消亡。這是韓非唯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而他的歷史觀似乎可以對其功利主義思想的轉變做出說明。但是考察分析韓非的歷史觀,就會發現韓非的歷史結論的推理則剛好是建立在功利主義思想的前提之下。韓非曰: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民食果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近古之世,桀、紂暴亂,而湯、武征伐。ii
二、韓非的功利主義思想產生的背景淵源
歷史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而推動歷史發展的原動力則來源于人類對利益的追求,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狀況,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進而推動著歷史向前發展。而當人們對功利的追求與社會發展出現了利益沖突,矛盾爆發,人與人便從合作狀態進入到對抗狀態。不難理解,這是生在亂世的韓非對于他所處的大時代的思考與反思。人有道德良知的自然本性,但當人處于社會時代的大環境之下,自然本性便會受到社會本性的影響,當矛盾爆發,自然本性受到遮蔽,道德良知被蒙蔽,人與人走向利益的對抗。這既是韓非的功利主義思想邏輯,更是韓非的歷史觀邏輯,其本質都是韓非功利主義思想的延伸。
既然人性的自然本性戰勝不了人性的社會本性,那么在政治社會生活中又如何能達成個人與社會的利益統一?社會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模式,更是韓非對功利最大化追求的主要載體,在否認人與人基于道德良知合作的前提之下,韓非拋棄對人性的希望,將功利最大化的實現寄托于社會這一主體之中。韓非對個人利益的否定,對社會利益的追求,本質依舊未能逃脫道德良知的影響,他內心深處對道德良知是持肯定態度,只是韓非認為單純的依靠道德良知無法達到社會利益最大化,只有依靠國家、社會、君主才能協調好社會成員間的利益達到社會利益最大化。只是這種思想邏輯在春秋戰國的戰亂時期被扭曲,形成了極端的人性自利思想。
三、韓非的功利主義思想對于現代社會的啟示
從微觀上講,一方面,韓非提出“七術”、“六微”的君主御下治吏的權“術”,從政治上講,術德是君主的陰謀手腕,撥開君主這一主體,若是以國家機關為主體,運用“術”來防范官員的腐敗,在保障人權的前提下,采用秘密手段監控官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這種“術”的手段是正當的。比如設立獨立的反腐政府職能部門,加強廉政工作效率,術德都有不容忽視的參考意義。另一方面,韓非認為個體皆是以“自為心”、“自利”,持理性的自私自利的目的舉止行為,并將功利等同于物質利益、等同于財富,實際生活中,功利是一個多元概念,人們不僅有物質財富上的功利目的,更有物質財富以外的追求,例如審美、愛情、興趣、慈善等。不可否認的是,以物質財富為目的的功利追求是現代社會中最普遍的功利追求,更是經濟社會的價值原則。而韓非的功利主義思想,為經濟領域中個人追求物質財富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了道德上的依據。創造財富也應是受到鼓勵的道德行為。從國家的角度看,個體無需承擔社會的道德義務,以獲得財富最大化為目的合法范圍內經營活動可以受到鼓勵,鼓勵人們積極創造財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當然,政府可以通過稅收等方式對財富進行二次分配,以確保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這樣,個體利益與社會正義不僅可以和諧共存,更能互相促進發展。
而從宏觀上看,立足于法家功利歷史觀,韓非強調人性中“仁”與“利”,道德作為人類最原始的行為規范,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價值評判方式,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本質屬性。誠然道德會隨著歷史的變遷而不斷發展變化,但是仁與利的道德本質則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韓非的功利主義思想恰好能對如何面對道德問題提供一個新的視野。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社會是由傳統社會與現實社會兩部分構成,因此,人既受到現實社會的影響,又受到傳統社會的影響。透過法家的功利主義思想,即便是現代社會,變化的只是仁與利的外在表現形式與行為方式,法家的功利歷史觀在現代意義上仍有可用空間,歷史是有聯系的,不再是斷裂的。仁的范疇不僅是原始狀態下的自然本性,更是社會狀態下的自然本性;利的范疇不是人的唯一本性,而是社會狀態下需要與仁結合的經驗本性,如此,可以使法家功利主義思想的功利標準多元化豐富化。其實,超越原始法家的功利主義思想,實質便是豐富其功利標準,多元化功利標準關鍵在于仁與利的結合。利無外乎“自利”、“利他”兩個方面,人是自私自利的,這點無需置疑,但是人的自私本性并非時時刻刻、由始至終覆蓋著人性的本性;受仁的本性的影響,人在很多時候是有追求“公利”的“利他”行為。
不可否認,仁是人在社會狀態下的本性之一,對“仁”的追求,也是人對功利追求的一部分。將“仁”的引入“利”,并與“利”相結合,擴大了“利”的內涵。韓非將“利”解釋為自利,引申為趨利避害、好逸惡勞,對“利”的理解稍嫌單一化,自利還應包括對仁對精神層面的追求,比如同情心、公正心、愛與被愛之心、審美心、慈善心等等的自我精神滿足,仁與利相結合,功利主義思想內涵便更加豐富,也算是以一種現代方式實現了真善美。
注釋:
i 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ii 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參考文獻】
Abstract: Rolle's theore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study of one differential calculu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Rolle’s theor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ng function.
關鍵詞:羅爾定理;構造函數;連續;可導
Key words: RollTheorem;constructingfunction;continuous;derivatives
中圖分類號:O1-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1-0140-02
1知識準備
羅爾定理:設函數f(x)在閉區間[a,b]上連續,在開區間(a,b)內可導,且f(b)=f(a),則在(a,b)至少存在一點ξ使下式成立:
f′(ξ)=0
2如果有條件f(x)在一個端點上的值為 0,并且證明的等式有自然數m和n,則要借助fm和fn構造輔助函數
例1:若函數f(x)在[a,b]上連續,在(a,b)內可導,且f(x)?酆0,x∈(a,b),f(a)=0則對任意自然數m和n,存在x1∈(a,b)和x2∈(a,b)使= 成立。
證明:令g(x)=fn(x)fm(x)(a+b-x),因為f(a)=0則g(a)=g(b)=0
由羅爾定理,存在ξ∈(a,b),使g′(ξ)=0
即nfn-1(ξ)fm(a+b-ξ)f′(ξ)-mfn(ξ)fm-1(a+b-ξ)f′(a+b-ξ)=0
令ξ=x1,a+b-ξ=x2
整理得:=
命題得證。
又如:若函數f(x)在[a,b]上連續,在(a,b)內可導,且f(b)=f(a)=0,f(x)?酆0,(x∈(a,b))則對任意的自然數n,存在ξ∈(a,b),使nf′(ξ)+f(ξ)=0成立。
令g(x)=fn(x)ex,即可得證。
3如果在要證明的等式中同時出現函數及其導數,可以想函數ex的特性(ex)′=ex,應用羅爾定理的時候ex可以約去,在這里只起輔助作用
例2:若函數f(x)在[x1,x2]上連續,在(x1,x2)內可導,且f(x1)=f(x2)=0,則存在ξ∈(x1,x2)使f(ξ)+f′(ξ)=0。
證明:令g(x)=f(x)ex,由于,f(x1)=f(x2)=0可知g(x1)=g(x2)=0,由羅爾定理,存在ξ∈(x1,x2)使g′(ξ)=0,即,因此,即可證明。
例3 若函數f(x)及g(x)在[a,b]上連續,在(a,b)內可導,且f(b)=f(a)=0則存在ξ∈(a,b)使f′(ξ)+f(ξ)g′(ξ)=0
證明:令p(x)=f(x)eg(x),f(b)=f(a)=0可知p(b)=p(a)=0,由羅爾定理,存在ξ∈(a,b),使p′(ξ)=0, 即f′(ξ)eg(ξ)+f(ξ)eg(ξ)g′(ξ)=0
因為eξ≠0,即可證明。
另外如:若函數f(x)在[a,b]上連續,在(a,b)內可導,且f(b)=f(a)=0則對任意自然數n,存在ξ∈(a,b),使f′(ξ)+nf(ξ)=0
這是例2的特殊情況,令g(x)=enx,即可證明。
4利用不定積分法構造輔助函數
例4:設函數f(x)和g(x)在[a,b]上連續,在(a,b)內可導,且對任意的x∈(a,b)有g′(x)≠0,證明:
①對于[a,b]上任意不同的兩點x1及x2有g(x2)-g(x1)≠0。
②至少存在一點ξ∈(a,b),使=
分析:要證明的②屬于中值ξ的存在性,要證的結論中的ξ換成x且變形為[f(x)-f(a)]g′(x)=[g(b)-g(x)]f′(x)
積分得[f(x)-f(a)]g′(x)dx=[g(b)-g(x)]f′(x)dx
上式左端用分部積分法,右端拆成兩個積分,得:
[f(x)-f(a)]g(x)-g(x)-f′(x)dx=g(b)f′(x)dx-g(x)-f′(x)dx
從而得[f(x)-f(a)]g(x)=g(b)f′(x)dx
故[f(x)-f(a)]g(x)=g(b)f(x)+C
取C=0,并移項,使等式右端為零,等式左端就是所構造的輔助函數。
證明:(1)由題設知,函數g(x)在以x1和x2為端點的閉區間上滿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條件,故有:g(x2)-g(x1)=g′(ξ)(x2-x1)(ξ在x1,x2之間)
又因為g′(ξ)≠0,X2-X1≠0所以g(x2)-g(x1)≠0
(2)設F(x)=[f(x)-f(a)]g(x)-g(b)f(x)
由題設知,F(x)在[a,b]上連續,在(a,b)內可導,且F(a)=F(b)-f(a)g(b)
由羅爾定理,至少存在一點ξ∈(a,b),使F′(ξ)=0,即:
f′(ξ)g(ξ)+[f(ξ)-f(a)]g′(ξ)-g(b)f′(ξ)=0
亦即=
又如:設f(x)在[0,1]上有連續導數,在(0,1)內二階可導,且f(0)=f(1)=0,
證明:至少存在一點ξ∈(a,b),使2f′(ξ)+ξf″(ξ)=0。
將要證明的結論中的ξ換成x,積分可得。
5利用三點確定二次拋物線的方法構造函數
例5:設f(x)在[-1,1]上有二階連續導數,且f(-1)=0,f(0)=0,f(1)=2
證明:存在ξ∈[-1,1],使f″(ξ)=2
分析:若令p(x)=ax2+bx則p(0)=0=f(0),
只要使p(-1)=a-b=0=f(-1)及p(1)=a+b=2=f(1),則p(x)與f(x)在x=-1,0,1三點處的函數值相等,求得a=1,b=1作F(x)=f(x)-x2-x,則有F″(x)=f″(x)-2,于是可對F(x)及F′(x)用羅爾定理證,上述的p(x)就是過三點(-1,0),(0,0),(1,2)的拋物線。
證明:過三點(-1,0),(0,0),(1,2)作拋物線p(x)=ax2+bx
令a+b=2a-b=1解得,a=1,b=1
作輔助函數F(x)=f(x)-p(x)=f(x)-x2-x
則F(-1)=F(0)=F(1)=0,
對F(x)在[-1,0]和[0,1]上分別用羅爾定理。
存在ξ1∈(-1,0)和ξ2∈(0,1),使F′(ξ1)=F′(ξ2)=0
再對F′(x)在[ξ1,ξ2]上用羅爾定理,存在ξ∈[ξ1,ξ2]?奐(-1,1),使F″(ξ)=0即f″(x)-2,命題得證。
6常數K值構造函數
例6:設f(x)在[a,b]上連續,在(a,b)內可導,0?芻a?芻b
證明:存在一點ξ∈(a,b),使f(b)-f(a)=ξf′(ξ)ln
分析:欲證f(b)-f(a)=ξf′(ξ)ln
即=ξf′(ξ)
令=k(k≠0)
則只要證k=f′(ξ) 即f′(ξ)-k=0
亦即[f(x)-klnx]′ =0 顧可考慮
選擇F(x)=f(x)-klnx在[a,b]上用羅爾定理證。
F(x)是否滿足羅爾定理的三個條件?在(a,b)可導,很顯然,關鍵F(a)=F(b),即f(a)-klna=f(b)-klnb是否成立,也顯然。
證明:將要證明的等式化為=ξf′(ξ),
令=k(k≠0)?圯f(a)-klna=f(b)-klnb
將上面等式的一邊的a(或b)換成連續變量x得到表達式即為輔助函數,即設F(x)=f(x)-klnx=f(x)-lnx
在F(x)在[a,b]上滿足羅爾定理的條件,故在(a,b)至少存在一點ξ,使F′(ξ)=0
即f′(ξ)-•=0
亦即f(b)-f(a)=ξf′(ξ)ln
參考文獻:
[1]姚云龍.數學分析[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初識阿飛是在3年前的國慶讀書會,聽老馬他們講述阿飛的經歷,很是佩服,很是羨慕他在初中就遇到了老馬和廉老師他們。他是最早的支農人,準確的說是受支者,每每遇到志愿者下鄉時對下鄉的意義疑惑時,我總是拿楊飛來現身說法,鼓勵大家。他從一個志愿者下鄉時支教的對象,持續參與志愿者活動考上大學繼續走在這條理想主義大道上。他是陜西支農人里的小前輩,參與下鄉近10年,而我上大一才認識他們,才一起同行在鄉村建設的大道上。
阿飛和我還有其他幾位同學搭檔組合,成為中心第三屆執委會。在這些人里阿飛資歷最老,因為阿飛學校在臨潼距長安區太遠所以讓我領頭做了總干事。大二那一年我們在一起謀劃和舉辦了不知多少次社會實踐,我們的身影和足跡遍布陜南、陜北、關中。他也去外省游歷過,結交了很多朋友。我們一起做調查,或者各自帶隊做實踐,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培養人,引導人,發現人……吵過,鬧過,歷歷在目。
他每次和他那邊的同學坐車近3小時從臨潼趕來,參與讀書交流活動。他在那邊也找了幾個志同道合者成立恰同學少年讀書會,和那邊同學一起進步成長。每次中心有事,我遇到問題都會找他,只要我找他說中心有事,他都是有求必應。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總能做到大局為重,而我從未顧及過他的感受。他的學校離我們這很遠,我去過一次,后面再也不想去,坐車近三小時,還不一定有座位。他從未計較過,對此我總是很歉疚。
我們一起追尋自己的理想,一起探討過畢業后的打算,也曾和他說過一起做一些事情,實現我們的理想。他也動員和我們一樣的同學畢業一起去開拓我們的事業。我一直想著和他一起去做些事情,一直……
“史圣”司馬遷曾在2000多年前對“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發問,他說伯夷叔齊積仁潔行而最后餓死,孔子認為顏回最好學,簞瓢屢空竟早卒。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他最后有以下論斷“若至近世,操行不軌,事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余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我們最敬愛的劉老石老師,也是正值壯年,他為鄉村建設事業,支農的事業,培養著著我們這些后生晚輩,嘔心瀝血,卻早去了!我們大家都很痛心!兩千年后今天我也也有此問,為什么好人沒有善果,而壞人卻得善終。當今之世,亦是如此。惡霸橫行鄉里而占據一鄉財富,黑幫團伙殺人越貨而名利雙收。這與盜跖何異?而那些憂國憂民的寒門書生,一心為天下謀利,飽受世人嘲笑,生活的拮據,秉承高潔之行,為什么多災多難?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天道到底是什么?我不明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都難逃一死,但是我們在死后我社會留下了什么?我們又做了哪些為人稱道的事情?死,我相信阿飛不怕,但怕的是“業未竟,身先殞,空負報國之志。”而我們身邊也不乏另一種人,他們正如那個杞國的人,整天擔心自己身體出現什么狀況,哪怕長個痘,都懷疑是否患上腫瘤。坐立不安,非要去醫院檢查,最近感到身體不適,失眠多夢,睡不著也覺得自己會不會有問題,而非要去醫院檢查,自己在折磨著自己。他怕死是因為自己還沒享受過那些所謂的榮華富貴,自己還要奮斗去爭取。可阿飛不同,更擔心“業未竟”。這是值得我們贊美的,他只嘆“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有這樣一個故事。甲乙二人,同時被醫院診斷為癌癥。甲覺得自己時日不多,便去云游天下,看著世界的風景名勝。乙卻天天吃藥養病,而且情緒不好,動輒嚎啕大哭。一年后,二人再次相遇于醫院,甲神采奕奕,乙卻病怏怏的。甲病情轉向良性。醫院卻對乙說診斷證明弄錯了,乙不是癌癥。而乙因為害怕擔心憂郁成疾。故事雖有些夸張,但是道理卻很真。沒病的人總擔心死于非命,結果憂郁成疾。而樂觀,積極向上的病人往往能好轉。希望上天這次能眷顧他。
阿飛從沒有想過那些人想過的問題,沒有擔心過,可是病魔卻襲擊了他,但是他很樂觀,心態很好。阿飛自上大學之后積極踐行我們的理想,在他的感召和帶動下,培養和引導了多少有志青年,至今他們還在理想主義大道上。“身無分文,唯士為能。”我想他是合格的青年,是我們青年學生的榜樣,不因經濟困頓走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大路上。正值大好年華,我們正準備去大干一場,可是他被攔了去路,只能暫時休整。我想他會想很多想很多,他還有很多事情未做,還有自己的報負沒有實現,他只會為此而心急。但是他卻在病中依然表現出積極樂觀的心態,關心著中心,關心著我們的事業。他是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我想這也是我們這些人的特色吧,畢竟我們的青春放過光芒,青春沒有虛度,煥發過絢麗的色彩,我們沒有在吃喝睡中度過,我們沒有渾噩過,我們活得精彩而幸福。讓我想起《鋼鐵鐵是怎樣煉成的》里面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我想他做到了。他是我的戰友,他和我一起并肩奮斗,他鼓舞者我,感動著我,也感動大家。卻不幸染疾,我深感老天不公!但我相信我們絕不屈服,我們會笑對這些人生的磨難。
阿飛,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堅信!他不是一個人在與病魔斗爭,而是和我們大家一起,和我們分布在天下的理想主義者一起奮斗。
阿飛,自信,樂觀的心態一定會降服病魔君,我們大家是阿飛的強力后盾。他不僅有家人,還有我們這些志同道合者與他同在。
Nida說 “翻譯是在接受語中制造出原語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義方面,其次是在文體方面。”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符號的轉換,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會發展、歷史衍變的產物,作為文化的載體、信息傳遞的工具,地位舉足輕重。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歷史文化和宗教文化,這些文化差異導致英漢表達法的不同。要掌握一種語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差異。為使譯文讀者得到和原文讀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譯中遇到兩種文化的差異時,譯者就要仔細在兩種文化中尋找對應的表達方式,做出各種必要的轉換,以傳遞原文中真實的文化信息。
1.1 歷史文化差異
歷史文化是由特定的歷史發展進程和社會遺產的沉淀而成。不同的歷史淵源使各民族間形成了相互不同的性格氣質和生活方式。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豐富的具有濃厚民族色彩和鮮明文化個性的成語和歷史典故。如“三個臭皮匠,抵上一個諸葛亮”, 諸葛亮在中國家喻戶曉,他是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若直譯為“Three cobbles equal Zhuge Liang.”譯文讀者就會很迷惑,因此,應采取直譯和增譯相結合的方式,譯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 ” 或者采用意譯的方式譯為,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與英語中的“Two hands are better than one.”相對應。
西方也蘊藏著大量的歷史文化典故。如Achilles’ heel、Penelope’s web、a Pandora’s box等。
1.2 宗教文化差異
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國的三大宗教,在中國民眾中有深遠的影響。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認為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翻譯時應注意。如,《紅樓夢》中劉姥姥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Hawkes譯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謀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 這就把劉姥姥的宗教錯認為是基督教了。楊憲益的翻譯“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則更為貼切,更符合劉姥姥的信仰。
1.3 習俗差異
風俗文化是指貫穿于日常社會生活和交際活動中由民族的風俗習慣形成的文化。中國人見面寒暄多問“你到哪兒去?”“你干什么去?”。這在英美文化中則屬于隱私。他們會想,我去哪里與你無關,別來干涉我的事情。美國人打招呼時,經常說“Hello”,“Hi”,見面時喜歡談天氣、運動等比較中性不容易引起沖突的話題, 如“Lovely weather, isn’tit ”。外國人告別時通常說“bye-bye”或“See you later”,“See you around.”。而中國人卻通常說:“慢走”、“走好”。在翻譯時應該注意轉換成譯文的寒暄用語。
在飲食習俗上,中國人熱情待人喜歡幫客人布菜,勸客人多吃、多喝,英美人則習慣“Help yourself”。
在家庭關系上,中國人注重的是父子、兄弟的關系。男方的兄弟是親人,兄弟也叫手足,姐妹則是親戚,而女方的兄弟姐妹都是親戚。從稱呼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對父系的親和對母系的疏。叔伯的孩子稱為堂兄弟、堂姐妹,而姑姑、舅舅的孩子為表兄弟、表姐妹,姨則更遠一層,姨的孩子稱為姨兄弟、姨姐妹。而英美人家庭的主要關系是夫妻關系,父母親的兄弟姐妹不分遠近,都是親戚,統一用uncle、aunt稱呼。 社會是發展的,習俗也隨之變化。由于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一個家庭只生一個孩子,中國家庭結構在簡化,隨之稱呼也在簡化,如姑父、姨父現在也被稱為叔叔,不再有親疏遠近之分了。
1.4 思維觀念的差異
首先,中國人以人為本,以“我”為中心,中國古代的帝王自稱“孤”、“寡人”、“朕”。反映在語言上則表現為,中國人喜好采用主動語序,而英語中注重客觀事實、人所處的客觀環境、所做的事及外在的邏輯關系,常用被動語態。如:
他與此事有關。He is involved in this matter.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應該重視環保。
其次,在審美情趣上,中國人愛歡聚一堂,喜歡詢問別人的情況,西方人則注重隱私、討厭嘈雜。中國人喜歡遷往大城市,西方人向往寧靜的鄉村。中西作家在對美的描述上也有不同。中國人欣賞含蓄內斂的儒雅美,西方人則欣賞強壯野性的外在形體美。
簽于以上歷史、習俗、思維和宗教多方面的差異,導致英漢表達法的不同,因此,在翻譯時不僅僅要注重語言符號的轉換,更要轉換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這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
參考文獻:
[1]朱耀先.淺談中西文化差異與翻譯.[J].
[2]馬文霞.文化差異與翻譯.[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三期.
關鍵詞:歧義容忍度 漢語口語能力 準確性 流利性
一、引言
口語表達是漢語學習中的一項重要技能,口語表達中的復雜情景是影響漢語口語學習諸多因素中較為突出的一個。由于二語產生過程本身的復雜性,且不同語言在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等方面存在不完全對等而產生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外國留學生在漢語口語表達中經常會遇到陌生的、模糊的、復雜的語言歧義現象。比如,留學生在用漢語交談時,常常會因為對所談的話題不熟悉,或者對話題所涉及的文化背景不了解而面臨陌生的歧義情景。同時,很多留學生由于漢語詞匯量缺乏、語法功底薄弱和句型積累不足,經常無法確定某一個詞或短語是否可以準確地表達意思,或者不知道應該使用何種句式來更好地表達思想。此外,留學生還可能因為不同語言在發音方面的巨大差異對漢語語音的掌握似是而非、模棱兩可,在某些詞語的發音上感到困難。面對語言歧義情景,歧義容忍度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表現。歧義容忍度是學習風格的一種,主要指學習者對具有歧義性、陌生性、異質性的學習材料或對象所持有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涵蓋從主動接受到消極抵制之間的不同層面。Chapelle和Roberts認為,在有歧義的情形下,歧義容忍度高的人能夠接受模糊不清的事物,而歧義容忍度低的人則無法忍受模糊不清的事物,因為這些事物往往使他們感到不安。
20世紀80年代,國外語言教學界開始重視學習者“歧義容忍度”因素的研究。其中主要有Chapelle和Robert的《歧義容忍度和場獨立作為第二語言――英語水平的預測因素》,Naiman等的《優秀的語言學習者》,Ely的《分析外語課堂上的不安、冒險、交際和動機》和《歧義容忍度與非母語教學》等。在國內有張慶宗的《歧義容忍度對外語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張全生的《歧義容忍度對中亞留學生漢字學習效果的影響》等。由此可見,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有關“歧義容忍度”的研究都日益受到語言教學界的關注。本研究通過分析留學生口語考試材料和問卷調查,從準確性、流利性、句法復雜性三方面探討“歧義容忍度”對留學生漢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影響。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參與本研究的是某綜合型大學三個漢語教學班的56名外國留學生,其中男生31人,女生25人,接受調查的學生平均年齡為20.1歲。
(二)口語考試
為得到必要的口語語料,本研究的口語考試分為三個部分:1.考前熱身問答(Warm-up Questions);2.就某一話題進行連貫正確的談話(Continuous Speaking);3.分組討論(Group Discussion)。56名學生的全部口試內容先按“語言準確性和范圍”“語言的長短及連貫性”“語言靈活性及適切性”三個方面給出小分,然后得出每個受試的綜合分數,再按三位主考教師給出的平均分作為口試成績。
(三)歧義容忍度的測量
口語考試之后,采用Ely的SLTAS(Second Language Tolerance of Ambiguity Scale)問卷,調查了學生的語言歧義容忍度。該問卷共有12個項目,反應方式分為四個等級,從“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問卷在統一時間內由學生填寫并當場收回,共收回有效問卷56份。
(四)口語能力的測定
口語是一項語言綜合技能,口語測試“應綜合考慮語言的準確性、運用語言的流利程度和適切性”。參照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對口語能力的測量方法,本研究采用三類共七項指標,從準確性、流利性、句法復雜性三個方面對受試的口語能力進行測定。考察口語準確性的指標,采用“無錯誤T-單位與全部T-單位之比(ration of error free T-units to total T-units,REFT)”,表示無錯誤T-單位數量占全部T-單位總數的百分比。Lennon將T-單位定義為包含所有復句,研究中對錯誤的辨認以標準漢語為基準,將研究者觀察到的違反語法規則或用詞不當的現象視為錯誤。測定口語流利性參照的是國內外多位學者的測定方法,具體有以下四種指標:1.語速(speech rate,SR),即平均每分鐘話語的漢字數量。2.停頓(pauses,UP),即平均每分鐘話語內的停頓次數。3.平均停頓長度(average length of pause,ALP),即所有達到或超過0.3秒停頓的時間總量與停頓次數之比。4.無間斷語流單位的平均長度(mean length run,MLR),指的是在兩次停頓之間的無重復、無自我修補的語段的平均漢字數量。研究中對停頓的界定參照Raupach的觀點:凡是達到或超過0.3秒無填充詞為停頓。考察句法復雜性使用的指標為“T-單位平均所含復句數(subordinate-clauses per T-unit,SCT)”和“剔除后c-單位的平均長(mean length of e-units after pruning,MLCP)”。“T-單位平均所含復句數”表示為復句總數與T-單位總數之比。“剔除后c-單位的平均長”表示為剔除后c-單位漢字總數與c-單位總數之比。剔除的對象為無助于理解言語意義的成分,包括被改述、被替代、被重復的漢字、錯誤啟動和猶豫現象。本研究采用Mehnert的定義,將c-單位界定為“語法上獨立的述位結構或就問題所做出的回答,這種回答形式上不是述位結構,只不過沒有重復所提問題的成分而已”。概括起來,本研究所采用的三定量指標如表1所示。
參考文獻:
[1]Chapelee,C.C.Roberts.Ambiguity Tolerance and Field Independence as Predictors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Language Learning,1986,(1).
[2]Ely C M.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the Teaching of ESL[A].In Reid J(ed.).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3]Ely C M.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Use of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Strategie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9,(22).
[4]Nuiman N etal.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M].Toronto: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1978.
[5]Mc lain DL.The MSTAT-1:A New Measure of an Individual's Tolerance for Ambiguity[J].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1993,(53).
[6]朱蕾.模糊容忍度c初中級留學生漢語聽讀技能的相關研究[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7]張慶宗.歧義容忍度對外語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6).
[8]霍佳漩,夏慧言.模糊容忍度與二語習得[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