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邏輯思維能力訓練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圖形設計 教學 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 培養(yǎng) 訓練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促進了人們對于社會的多樣化認識和理解。而圖形設計作為其中的一種重要的信息傳播方式,也開始越來越受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平面設計專業(yè)中,圖形設計可謂其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正是由于其獨特的信息傳播方式,因此,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從藝術創(chuàng)作視角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方式,以便為學生日后專業(yè)學習及發(fā)展奠定基礎。
1圖形設計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培養(yǎng)與訓練的重要性分析
創(chuàng)新思維與圖形形象設計之間的關系緊密,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能夠引領學生準確地把握圖形藝術形象及其信息量,充分展現設計內涵與藝術構想。因此,圖形設計過程不能單純地借助于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形象思維,還需要借助于創(chuàng)新思維,賦予圖形視覺流轉過程中的邏輯關系。由此可見,圖形設計過程離不開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因此,在圖形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有效的訓練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確保其能夠充分之,使創(chuàng)新貫穿在自我設計作品的始終。
2圖形設計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方法分析
圖形設計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途徑很多,主要包括如下幾種:
(1)思維導圖訓練法。在圖形設計教學之初,也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的訓練開始,教師應借助于某些具體或抽象元素,引導大家發(fā)散思維,轉變傳統(tǒng)固定思維模式,以激發(fā)其靈感。該階段的訓練通常需要在課堂中實現,且注重限制時間,使學生能夠迅速完成訓練,增強其思維活躍程度。在訓練之初,可采用思維導圖訓練方法,教師可提供給學生某項具象或抽象元素概念,使其結合主題采用圖形方式開展發(fā)散性聯(lián)想,可從形狀、文字、功能、材質、概念、文化等不同方向出發(fā)進行擴散,各擴散點同時作為下個主題詞,繼續(xù)開展擴散,如此正如思維導圖法一般,實現了思維的發(fā)散,并使學生腦中積淀大量圖象資源,不僅拓展了學生思維聯(lián)想的廣度,還擴大了觀察的范圍,轉變了學生傳統(tǒng)單一化的思考方式。
(2)默寫式智力激勵訓練法。在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的訓練過程中,有時可能會忽視開展邏輯思維培養(yǎng),但其實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必不可少。在設計初始階段,學生要探尋的并非多樣化的設計方案,而是最佳方案,因而勢必需要邏輯思維能力的支持。因此,教師可采用默寫式激勵訓練法,將學生加以分組,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循環(huán)式聯(lián)想思維的訓練。教師應提前為每個學生準備一張圖紙,將學生加以分組,各組成員數量即聯(lián)想步驟。每步完成時間3-5min,所采用的圖形,可由簡單幾何圖形入手,以便掌握,然后循序漸進。訓練之前,以各組人數為依據,在圖紙上將對應空格畫出。訓練時,學生在規(guī)定圖形范圍內將所需繪畫的形體自由畫出,作為起點,隨后將圖紙傳遞給下位同學,由其結合該圖形的內容,展開聯(lián)想并對圖形進行繪制,隨后下傳,直至圖紙回到第一位同學手中。該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逐步由“發(fā)散”向“收斂”方向發(fā)展。這同圖形設計過程中人的思維活動規(guī)律一致。
(3)希望列舉訓練法。在圖形設計教學中,必須培養(yǎng)學生科學地運用自己的想象力,開展有效的圖形設計和構想。因此,可采用希望列舉訓練等方式,有意識地對學生想象力加以引導,打開其想象之門。教師可以采用希望列舉訓練法,先對小組進行分組,使各小組成員合作式開展訓練,營造一個良好、輕松的氛圍,對希望點進行收集。例如,可以“單元素功能再造”作為訓練事例,以平時常見的鞋子、襪子等物品出發(fā),借助于學生的想象力,實現該物品的功能再造。要求學生對物品功能加以想象,轉變其傳統(tǒng)用途,對其新功能進行開發(fā),借助于圖形方式加以展現。然后各小組分別進行希望點列舉,各成員進行討論,提出各自列舉的希望點,借助于文字方式加以記錄。再對物品元素的功能進行想象、再造,創(chuàng)新其功能,并借助于圖形方式加以表現。教師應注重引導大家不斷完善,如此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結語
一言以概之,圖形設計教學過程中應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與能力。因此,在圖形設計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找準突破口,采取有效的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方法,發(fā)掘多方有效信息,力求實現同設計主題的有效吻合,這方為圖形設計的主要目標。
參考文獻
關鍵詞:空間想象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空間概念;特殊能力二維平面圖形;三維空間形體
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是制圖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制圖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還是圖學教育工作者普遍研究的課題之一。
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古今中外在科學技術上有所進步的人,除了有淵博的知識以外,他們還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而科學技術上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又都離不開空間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世界上科學技術發(fā)達的國家,從小就注重孩子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都普遍重視圖和圖樣知識、技能的普及和提高,以及通過它們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教育。
人的能力可分為一般和特殊能力兩類。所謂一般能力是指各種活動都需要的一些共同能力,如觀察、思維、語言、記憶能力等。所謂特殊能力是指各種活動所需要的專門能力,如表演、繪畫、計算、設計能力等。空間想象與思維能力對工科學校的學生來說是一種特殊能力,但它們又不同于一般的想象和思維能力。
人們常說的想象能力,就是形象思維能力。心理學指出,想象是人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過程。因此,想象并不是單純的表象再現,重要的在于加工改造,沒有加工改造,就談不上想象,更談不上創(chuàng)造發(fā)明。
制圖中的空間想象能力雖然有其獨特的內涵,但就想象的心理過程來說,它與通常所說的想象能力是一致的,它也是對過去感知得來并通過記憶保持下來的表象,實行加工改造,從而進行“再造想象”及“創(chuàng)造想象”。所不同的就在于空間想象所采取的方法是與眾不同的,它要根據二維平面圖形想象出三維空間形體。正是在這點上,空間想象能力有其獨特的內涵。
空間思維能力又具有什么含義呢?
思維是人腦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事物之間的規(guī)律性聯(lián)系,以及對已有知識為中介進行推斷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人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實現的,其中邏輯思維能力是以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來進行思維的能力,是人類認識事物的本質特征和規(guī)律的能力。我們所說的空間思維能力也正是這種邏輯思維能力。然而,由于我們的研究對象和方法有其獨特性,因此這種邏輯思維能力是在三維空間中進行的。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必須堅持由空間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空間的反復過程,也就是由實物到投影圖,由投影圖到立體的雙向過程。
應該指出,空間想象能力與空間思維能力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它們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空間想象能力是借助于“想象”,空間思維能力則更多的借助于“推理”,當然在推理過程中也有想象。
在制圖教學中,究竟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空間思維能力呢?為此,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一、適度運用直觀教具留有抽象思維余地
要學習、掌握制圖這門課程,需要一定的空間概念,而大多數學生在初中階段缺乏這方面的感性認識,高職校學生均在剛進校的十五、六歲年齡開始學習制圖,而這時還沒學過立體幾何,因而他們初學時就感到難以理解,在多年的制圖教學中發(fā)現學“點”時學生是最茫然的。由于制圖中是用二維平面圖形來反映三維空間形體,解決問題是在空間進行的,這更增加了思維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遵循認識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進行認識,正確貫徹直觀教學原則,適度運用直觀教具。
如點的投影規(guī)律貫穿于整個畫法幾何的始終,是學習其它內容的基礎,也是學生開始建立空間概念、掌握投影規(guī)律的起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可以借助于教室中的黑板、地面及墻面所構成的三個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加以說明,還要應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演示,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得到三個互相垂直的投影面的直觀印象,加深對三維空間的認識,然后再利用直觀教具論證點的投影規(guī)律,并要求學生能根據點的空間位置,準確地畫出點的投影圖,反之根據點的三面投影圖又能正確地想象出點的空間位置,進而再將這些點放到簡單的形體上進行投影分析。這樣就使得學生初步認識了二維平面上的圖形和三維空間上的實物之間的轉化規(guī)律,即開始建立了空間概念。
當然運用直觀教具不是教學的目的,只是一種手段,在于幫助學生建立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借以培養(yǎng)和擴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直觀教具一般用于初學階段,初學時還可自制簡易模型,幫助理解空間與平面的關系。但要有選擇地運用直觀教具,不能濫用直觀教具。
二、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為空間想象作準備
觀察是知覺的特殊
形式,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比較持久的知覺。觀察力就是觀察能力。前蘇聯(lián)生物學家巴甫洛夫認為:“觀察力的完善具有很大意義,它是研究人員和學者在日?;顒又械谋貍淦焚|”。就制圖教學而言,培養(yǎng)觀察力的重要任務是訓練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以及對物體形狀、大小、方位和結構等特征的知覺能力,使學生充分地了解三維空間幾何關系,并能夠通過各種形體確定組成形體的基本單元、數量、相對位置和組合形式,進而能夠了解各類物體的形狀和組成的規(guī)律性。同時還應使學生善于從物體視圖中確定特征視圖(繪三視圖時應先畫特征視圖),并能從視圖中分離出各個線框和圖線的對應關系。
學生進行觀察時,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進行觀察分析,進而掌握其投影規(guī)律,比如,對同一個問題,為什么有的人看得比較膚淺,而有的人卻看得比較深刻呢?這是因為有的人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有的人卻透過現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質。學生在觀察實物繪制投影圖時也是一樣,有的學生能通過觀察分析總結出物體的結構特點,而有的學生則以偏概全,一無所獲。這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特別是進行圖物對照觀察時,更要求學生細心領會圖形是如何反映物體的。如果教師能夠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觀察大量的形體,使學生將觀察的形象儲存于腦海中,并記住一些典型實物及圖形,能夠從紛繁復雜的形體中分辨出各自的形狀特征,這樣就為學生進行空間想象奠定了基礎,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然而,一個人知識面的寬窄將會影響想象力的高低,一個剛踏進高職校的初中生,知識面是有限的,這直接影響他的想象力。因此,作為制圖教師,在教學中就不能僅局限于制圖本身,而應該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學生傳授一些機械、建筑等知識,有步驟有選擇地講解一些企業(yè)生產知識。此外,教師還應及時地將制圖方面的新動態(tài)、新理論向學生進行介紹,以開拓他們的視野,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使其張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飛翔。
三、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律,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
邏輯思維是按照邏輯規(guī)律,逐步分析推導,最后獲得合乎邏輯的正確答案或合理結論的思維,在制圖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遵循邏輯思維的基本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使學生既能夠利用積存的空間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來解決空間形體的構思和表達,也能夠利用投影概念、空間幾何關系及投影規(guī)律進行合乎邏輯的設想、推理、判斷來解決空間較為復雜的構思和表達。如在進行讀圖教學時,可以采用看圖搭積木,看圖畫立體草圖,根據兩視圖補畫第三視圖等方法,進行思維訓練,尤其是據兩視圖補畫第三視圖的訓練對學生特別具有挑戰(zhàn)性,是最好的思維訓練方法。據一視圖補畫另兩個視圖的練習,也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因為可能每題會得到十多種正確答案。
關鍵詞:口才;訓練;模式
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越來越意識到口才能力的重要性,從日常的溝通協(xié)調到畢業(yè)時的求職應聘,口才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從職業(yè)院校辦學宗旨來講,建構與社會要求相掛鉤的口才訓練模式既是立足于市場的考慮,也是立足于教育消費者自身利益的要求。如何在職業(yè)院校中建構具有科學性、專業(yè)性和可操作性的口才訓練模式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培育教育大環(huán)境,開設相關課程
口才就是人的口語表達能力、技巧和這個人的知識、智慧相結合而形成的才華和素質。口才的培養(yǎng)需要良好的素質教育大環(huán)境,需要各種人文知識的儲備、邏輯思維的訓練、個人心理素質的強化、人文美學的培養(yǎng)等相關素質教育的支撐。如我院開設了相關的素質教育選修課程,比如《成功心理學》、《思維與智慧》、《社交禮儀》、《美學欣賞》等。只有在各項素質教育營養(yǎng)均衡的土壤中,才能培育出優(yōu)秀的人才。
研究訓練方法,優(yōu)化教學模式
(一)科學安排程序,明確教學目標
第一階段,初級訓練階段。(1)勇氣訓練。訓練學生突破心理障礙,能在正式場合當眾表達自己的見解。(2)發(fā)音訓練。通過氣息控制訓練、“吐字歸音”訓練、語音規(guī)范訓練、語調純正訓練,要求學生做到聲音洪亮、口齒清楚、四聲準確。(3)態(tài)勢訓練。向學生傳授頭部動作、面部表情、眼睛動作、四肢動作等態(tài)勢語言知識,及坐、立、行、走等方面的身體姿勢知識。做到不僅會控制自己的態(tài)勢語言,而且會根據別人的態(tài)勢語言判斷傳達的情感。(4)思維訓練。通過訓練形象思維、比較思維和創(chuàng)意思維等,要求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廣度、深度、精確度、敏捷度。(5)技巧訓練。針對聽眾心理,進行口才話題選擇訓練、口才集中性訓練、口才應變性訓練等,要求表達內容符合聽眾的判斷標準。
第二階段,高級訓練階段。(1)即興發(fā)言訓練。給出一個熟悉的話題,稍許準備,讓學生進行發(fā)言。要求學生大方得體的走到臺上,與臺下進行目光交流,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見解。(2)演講訓練。掌握演講稿的寫作技能,學會確定演講基調的風格、控制語調、營造等技巧,能夠自然地運用手勢和表情,初步進行有效的演講。(3)辯論訓練。在了解辯論的基本特征、作用及分類的基礎上,重點掌握辯論賽的戰(zhàn)略設計和實踐戰(zhàn)術技巧,組織學生觀看辯論賽并進行模擬,體驗賽前、賽后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逐漸領悟辯論的精髓。
第三階段,綜合應用階段。(1)交往口才訓練。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以及各種人際互動場合中言語技巧的運用。對交談、贊美、說服、拒絕、道歉等情境模式進行判斷和分析,提高有效交談的能力。(2)應聘口才訓練。了解口才與求職的關系,通過案例分析及模擬招聘,掌握如何運用口才成功推銷自我。(3)管理口才訓練。初步掌握管理中的語言表達技巧,包括表揚與批評、激勵,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藝術。(4)推銷口才訓練。掌握推銷的基本語言藝術,通過學習,懂得如何成為一名銷售顧問。(5)談判口才訓練。通過談判口才技巧分析、錄像觀摩和案例分析,初步掌握談判活動運作的特點、過程和語言表達技巧。
(二)優(yōu)化訓練方法,調控訓練過程
知識積累法語言的內容和內涵是講話一鳴驚人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在講話過程中就會捉襟見肘、漏洞百出。此法的關鍵是要提高學生的認識。季羨林先生曾提出“三貫通(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才是21世紀的青年”,類似這樣的名家名言要不斷滲透、灌輸,要學生養(yǎng)成自覺的讀書習慣。其次要教授必要的信息檢索方法。最后要積累必要的相關職業(yè)知識。
記憶訓練法沒有基本的記憶,口才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具體的訓練方法有:(1)強烈刺激訓練法,重視新鮮事物對大腦皮層的首次作用。(2)并用記憶法。在記憶某事物的時候,使眼、耳、手、嘴等多種感官同時工作,使大腦處于積極綜合的運動狀態(tài)。(3)歸納記憶法。對不同內容進行分類和整理,理清大腦的記憶線條。(5)聯(lián)想記憶法。把所有的事物事先用聯(lián)想結合起來,形成一條形象的“項鏈”。訓練記憶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表達力和創(chuàng)造力大有益處。
朗誦訓練法首先要做到發(fā)音標準,學習聲母、韻母的發(fā)音及注意事項,練習聲調及與普通話發(fā)音有關的語流音變。同時訓練發(fā)音過程中的呼吸方法、發(fā)聲方法,通過繞口令比賽綜合檢驗學生的口齒和四聲準確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講授語調的輕重、快慢、高低、停頓技巧,通過聽示范朗誦體會文章的感情。最后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指定的文章。
態(tài)勢訓練法態(tài)勢語言又叫身體語言、動作語言。在交際信息傳遞的過程中,45%通過有聲語言傳遞,而55%則是通過態(tài)勢語言傳遞。在課堂訓練時,要求學生根據出示的表達目的做出相應的態(tài)勢語言,根據模特表演的態(tài)勢語言分析模特表達的含義;日常應用時要求學生觀察身邊的人,模仿舉止高雅、大方、有教養(yǎng)的人,提高修養(yǎng)。
觀摩訓練法通過電視錄像、錄音讓學生直觀地體會口語表達的特點。如通過觀看《亞洲大專辯論賽》學生們知道了辯論的規(guī)則,辯手應具有的風度、氣質、手勢運用等。通過聽一些名人的演講錄音,讓學生去體會演講的風格,演講中的開頭、、結尾的安排等。實踐中他們往往會模仿這些范例。
心理訓練法心理素質是否良好,決定了人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應有的展現。訓練方法如下:(1)消除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創(chuàng)設寬松、隨意的說話氛圍,解決學生開口的問題。也可主觀消除不良環(huán)境,有意識地回避目光的對視和對方言行的影響,以保持良好的心境。(2)創(chuàng)設正式情境,讓學生互相嚴格挑剔每個人的缺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組織學生參加模擬口才競技賽事,積累臨場經驗。
思維訓練法口語表達者的思維能力主要包括直覺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及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針對前三者可通過即興朗讀訓練,訓練學生靈敏、準確地傳遞信息;通過復述訓練,訓練學生快速接受信息、領會重點、思路清晰、邏輯準確;通過討論熱點話題,訓練學生學會全面深刻地分析問題;針對后兩者可組織“串詞聯(lián)想成文”、“限時說用途”、“腦筋急轉彎”等智力游戲激活學生的思維,通過辯論進一步加深思維的新穎性和深刻性。
模擬訓練法讓學生在假定的情境中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和已學的技巧進行模擬。主要運用兩種方式:(1)運用案例。從有關書籍和工作實踐中搜集大量事例,拿到課堂上,通過講述,讓學生分析后得出對策,然后有針對性地指出對策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大家討論修改后得出最佳方案。(2)運用情境。對演講比賽、辯論比賽和招聘會等進行實景模擬,不僅模擬會場的布置,還要設置各角色的扮演,營造真實的氣氛,讓學生投入地運用所學解決問題。
口才訓練課的模式建構可根據各職業(yè)院校的實際情況調整綜合應用階段。只有遵循由淺入深、可操作、實用性強的原則設置課程,才能適應社會需求,受學生歡迎,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方位津.實用口才訓練教程[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
[2]艾華.思維訓練與口才訓練同步進行嘗試[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20(6).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不少學生數學學習不好,不是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的不良影響所致,要實現中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培養(yǎng)數學能力,應從非智力因素入手,一方面根據各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耐心啟發(fā)誘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知識價值觀,熱愛學校生活,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動機,增強學習數學的動力,另一方面,通過介紹古今中外數學家的成才之路和數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開展不同形式的數學活動等,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第三方面,關心愛護學生,建立深厚的師生情感,使學生熱愛老師,進而熱愛老師所教的數學,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的指導也才能通過學生的主觀努力發(fā)揮作用。
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能力
有的人認為數學教學就是數學理論的教學;殊不知單純傳授知識的注入式教學,學生無從了解數學知識如何通過思維活動而得到的過程,僅能通過機械的重復和訓練去識記和再現老師提供的教學結論,這樣的教學又怎能促使學生的能力獲得,創(chuàng)造力的形成和素質的的提高呢?數學旨在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數學能力。
數學能力是由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分析性、敏捷性所組成的開放性動態(tài)系統(tǒng)結構。
能力的核心是思維、思維的基礎是概括,思維的核心是思維品質,中學數學教學要在抓好“雙基”的基礎上突出“三大能力”的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好概括能力的前提下,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分析性和敏捷性等思維品質,最終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近年來,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能力方面,嘗試了直覺性、判斷性、區(qū)別性、歸類性、猜想性、變式性、變圖性、多解性等思維訓練方法以及探究數學、啟動教學;發(fā)現數學、創(chuàng)造教學;問題教學等方法,我們不能墨守成規(guī),不要把某一種方法當成固定模式去機械套用,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教學內容,指導不同的學生,從培養(yǎng)自學能力入手,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問題的解決,了解數學家們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的思維過程,或自己去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實現對知識的獲得和掌握,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轉貼于
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途徑、手段和方式的總和,在發(fā)展數學能力教學中,首先必須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數學知識蘊含著哪些數學思想,運用了哪些數學方法,其次,還應讓學生知道每一數學思維方法又具體分散在哪些知識點中,再次,要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掌握的思想方法解決有關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提高學生的思想觀念
關鍵詞:初中數學;訓練方法;理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0-0182-01
數學知識與數學思維密不可分,知識是數學思維的基本要素,是數學思維存在的基礎,是數學思維的載體,離開了數學知識,就談不上數學思維,更談不上數學思維教學.由此可見,數學教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知識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思維教學呢?
1.進行說理和操作訓練,推動學生思維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外殼,加強數學課堂的語言訓練,特別是口頭說理訓練,是發(fā)展學生思維的好辦法。皮亞杰曾說過:動作是智慧的根源.對于生來說,動手操作更有利于他們快速地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中,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先通過目測,說出這個圖形有哪些特征,再說說準備用哪些方法和工具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來驗證平行四邊形的確具有這些特征,然后在班級中介紹自己的驗證方法和得出的結論。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假設——驗證——結論整個過程,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又推動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2.數學思維訓練與數學教學是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的
現化數學家對數學教育的認識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蘇聯(lián)數學教育家斯托西爾干脆把數學教學定義為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他認為數學的含義有兩種理解:一種理解成一種思維活動,另一種理解為思維活動的結果。于是對數學教學也相應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一種是數學理論(即數學知識)的教學。這兩種不同的理解,反映了傳統(tǒng)教育理論與現代教育理論在對待知識與能力、結果與過程的認識上的分歧?,F代教育教學理論從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人才的需要出發(fā),更加強調教學的過程(學習的過程、獲取知識的過程歸根到底是思維的過程),更加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
在皮亞杰看來,數學思維結構十分相似。他認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從一種思維結構過渡到另一種思維結構的過程,而數學知識是進行思維訓練的結構材料。于是,數學教育的任務在于使學生形成完整的思維結構,即認識數學本身。因此,尋找數學結構和思維結構的相似點,就成為數學教育者的重大研究課題。
3.成功心理是進行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的動力
教師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目標,且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看到天天有小進步,月月有大進步,讓學生在成功中體驗到快樂、增添學習的自信心,為創(chuàng)新思維的訓練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學生有了自信心,就會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性高,具有自我犧牲精神,具有勇于克服困難的勇氣,創(chuàng)新的意識不斷涌現,創(chuàng)新的能力不斷提高。
在學習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時,教師提出:先畫出一個圓,把直尺的一邊看作一條直線,移動直尺,從交點的情況上看,你會發(fā)現有幾種情況。學生人人都會動手,就讓學習困難的學生演示過程,為他們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并給予適當的鼓勵,讓學生增添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探索直線與圓的位置和直線到圓心的距離、園的半徑之間有什么關系時,大部分學生通過畫圖、測量、比較等方法找到了答案,為基礎中等的學生提供機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學習在良好的氛圍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應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如臺風是一種自然災害,據氣象觀察,在距離城市A的正南方180千米海面B處有一臺風中心,其中心最大的風力為12級,每遠離20千米風力就減弱一級,該臺風中心現在以15千米/小時的速度沿北偏東30度方向移動,且臺風中心風力不變,若城市所受到風力達到或超過四級,則稱為受到臺風的影響。問該城市是否受到這次臺風的影響?說明理由。一般學生感覺有一定的困難,讓優(yōu)秀的學生敘述思路:把臺風的中心看作圓心,受到臺風的影響的半徑為160千米,實際上就是看運動的圓的圓心移動到過A 點的垂線與直線AB的交點時,和直線AB的位置關系。教師重在點評獨到之處,使優(yōu)秀的學生獲得心理上滿足。學生在不同的層次上得以展示自我,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有信心去克服困難,更加努力地去投入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中。
4.中學數學思維訓練是提高全民素質的有效途徑
中國科協(xié)高士其同志指出:“科學普及的三個層次是:科學知識的普及、科學技術的普及和科學思維的普及?!岸笨茖W思維的普及是普及的最高層次,它把知識的普及、技術的普及、人的發(fā)明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發(fā)展機制和體系?!?/p>
其實,在每個人的思維中都存在某種思考與做事的方式方法,只不過在一般人思維中它們經常處于朦朧的狀態(tài),從未清晰地形成明確的概念與范疇。人在認識事物時,所獲取的信息都不自覺地被大腦加以分類、歸納、綜合、整理以至銘記與遺忘。人的思維在不自覺地合乎客觀世界的分類與組成,從而形成各種知識門類與領域。同時,人的思維在不斷地趨向自然規(guī)律,并在最大限度上與其契合。但這有利于科學的思維方式與方法??茖W思維就是指在思考問題時,從客觀實際出發(fā),遵循科學規(guī)范得出結論,而不是主觀唯心的做出判定。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語言;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4-282-01
一、培養(yǎng)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
理解是表達的基礎,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先培養(yǎng)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經過長期自覺的訓練,這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說的條件,需要學生說的,教師絕不代替;多給學生留下交流的空間,需要學生探討的,教師絕不灌輸;多給學生發(fā)表觀點的機會,需要學生獨立思考的,教師絕不包辦。此外,教師應關注課堂上偶爾出現的數學語言的瑕疵,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將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同時,教師還可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運用的語言訓練方法,對學生加強訓練,如理解和、差、積、商、擴大、縮小、質數、合數等概念。對學生語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點疏忽,如問:“什么是指質數?”有的學生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數叫質數。”再問:“4能被1整除嗎?能被他本身整除嗎?4是不是質數?”學生立即意識到自己錯了,應該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數叫質數”。
二、教師要用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對學生起到模范作用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求教師語言要規(guī)范,給學生做出榜樣。在備課時,我總注意備教師的數學語言,做到準確、精煉,思路清楚,敘述有條不紊。課堂提問要有目的性,所提的每個問題必須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動腦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來探索新知識。例如在教學第10頁“算一算”時,我出示情景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請用你的話說出這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用什么方法計算?”像這類應用題我都是先請學生審題,用自己的話說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目的是弄清條件與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然后思考解題方法。一年級的學生還比較小,說時語言不完整,這時我就引導他們用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學生列出算式后,我讓他們自己試著動手擺花片計算,然后交流各自的做法。這樣引導,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思維的能力。
三、學生在動手、動口中進行數學語言的訓練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的結果,思維的發(fā)展與語言的發(fā)展是密切聯(lián)系的。從一年級起,筆者就注意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進和訓練,給學生多說的機會,鼓動學生動口說,通過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例如:教學9+幾時,出示:9+3=?不僅讓學生動手作學具,而且讓其口述操作過程。首先給操作小棒的過程表達“湊十”的思路,因為9根和1根湊成10根,所以把3根分成1根和2根,9根和1根湊成10根,再加上剩下的2根,共12根,引導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因為9和1湊成10根,所以把3分成1和2,9和1相加得10,10加2得12,所以9加3等于12。再如:“教學兩位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時,出示例題:34+2=,34+20=,讓學生擺小棒找出它們的答案。然后比較這兩首題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兩位婁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時,出示例題:34+2=,34+20=,讓學生擺小棒找出它們的答案。然后比較這兩道題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兩位數加一位數,要先將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兩位數加整十數,光將十位上的數與十位上的數相加。這樣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進行數學語言的訓練,從而提高了學生做題的準確性和速度,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教師示范,形成數學語言
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小學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后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通過教師語言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如有的學生說:“8是倍數,2是約數?!薄皥A錐體的體積等于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边@樣說都不準確。其次,說話要有根據、連貫、通順。如:“19是質數還是合數?為什么?”要求學生回答:“因為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的數是質數,又因為19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所以19是質數?!?/p>
五、整合各學科,利用數學課培養(yǎng)寫的能力和語文課結合起來
在教因數和倍數時,想法設法培養(yǎng)學生說寫結合,由于本單元概念較多,不好理解,就利用語言每上一節(jié)課讓學生根據本節(jié)課學的內容寫一句話,最后整理和復習本單元時讓學生讀出自己寫的對本單元整理,學生非常樂意。對本單元的知識理解的比較透徹。比如;我班的龍飛同學,他學號是50,他這樣寫,我的學號是50,1×50=50,2×25=50,5×10=50,2和25是50的因數,50是2和25的倍數,50的因數有1、2、5、10、25、50.50的最小因數是1,對大因數是50.50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50的倍數有50、100、150......,50的最小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所以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50是2的倍數,因為它個位上是0,50是偶數。50是5的倍數,因為它個位是0.50是合數,因為它的因數除了1和50還有5;50還能分解質因數。證明學生很好的掌握了本單元內容。說寫結合,既學會數學,又提高了寫作能力和語文結合起來。
總之,數學語言訓練要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點到面,長期進行,挖掘教材優(yōu)勢,以科學嚴格的語言訓練來調節(jié)思維,來達到訓練的目的,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靈活性,教學中要把握時機,適時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循循善誘,導之以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科學使用數學語言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 杜本霞.淺議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 小學教學研究, 2011年01期
關鍵詞:新課標;科學備考;提高;復習效率
高三數學復習量大面廣、思想方法多,聯(lián)系緊密,內涵豐富,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內容抽象,邏輯嚴謹。因此不少學生既感到畏懼,又無從下手。另外高中數學內容多,復習時間緊,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較重。如何提高高三數學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呢?因此在數學備考復習時,需要講究方法,注重實效,老師要引領到位、不做無用之功,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一、回歸教材,立足主干,知識與能力并重
教材是考試內容的媒介,是高考命題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思維能力的生長點。只有吃透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才能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及基本思想,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網絡,以不變應萬變。數學的基本概念、定義、公式和數學知識點的聯(lián)系,基本的數學解題思路與方法是第一輪復習的重中之重。
回歸教材,自己先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個例題、習題再做一遍,確?;靖拍睢⒐降壤喂陶莆?,要扎扎實實,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則不達。因此,對基本數學問題的認識,基本數學問題解法模式的研究,基本問題所涉及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的理解是數學復習課的重心。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刻體會到:基礎題、中檔題不需要題海,高檔題題海也是不能解決的。因此在第一輪復習中,切忌“高起點、高強度、高要求?!?/p>
二、構建知識網絡,強化知識交匯點問題的訓練
知識網絡就是知識之間的基本聯(lián)系,它反映知識發(fā)生的過程,知識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構建知識網絡的過程是一個把厚書(課本)讀薄的過程;同時通過綜合復習,還應該把薄書讀厚,這個厚,應該比課本更充實,在課本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更宏觀的認識,更個性化的理解,更具操作性的解題經驗。數學備考復習基礎知識要抓住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與綜合進行重新組合,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結構。在第一輪復習中應“低起點、中強度、細要求”。在復習過程中,必須再現主干知識形成的過程,注意知識結構的重組與概括,揭示其內在聯(lián)系與規(guī)律,重新全面梳理知識,提煉方法,感悟思想。強化基本技能的訓練要克服“眼高手低”現象,主要在速算、語言表達、解題、反思矯正等方面下工夫,盡量不丟或少丟一些不應該丟失的分數。復習中考生對知識交匯點的問題應適當加強訓練,實際上就是訓練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性的問題往往是可以分解為幾個簡單的問題來解決的,這幾個簡單問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要解決這類考題,關鍵在于弄清題意,將之分解,找到突破口。
三、注重通性通法,提高數學素養(yǎng)
高考數學試題堅持新題不難、難題不怪的命題方向,強調“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重視高中數學的通性通法,倡導舉一反三、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努力培養(yǎng)學生“五種能力、兩個意識”,即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以及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能力的分類和要求與以前有不同,必然要反映在命題中。特別應注意新增加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前者與統(tǒng)計有關,后者與應用問題有關。另外“推理論證能力”有別于先前四大能力之一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注重是演繹推理,“合情推理”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它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正是新課改大力倡導的。寧夏和陜西的試題中在“數據處理能力”方面體現得很明顯,所以我們要引起重視。
四、精選習題,優(yōu)化訓練,提高備考復習的有效性
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績,取決于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解題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適當有效的練習才能實現。第一輪復習應特別針對學生基礎較差,動手能力不強,知識不能縱橫聯(lián)系的問題進行復習,達到重難點的突破,使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要側重于訓練客觀題和中檔題,訓練速度和正確率,也要適量做一些綜合題,提高解題思維能力。并及時總結、記憶,內化提高。要強化解題技能的形成。解題技能主要包括:計算、推理、畫圖、語言表達,這些必須做得非常規(guī)范,非常熟練,做的時候要再現數學思想,也就是要明白每一步為什么要這么做。
五、以考代練,重視強化訓練
備考復習中進行模擬考試,可以進一步鞏固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解題速度。備考復習時要抓好以下三個方面:①強化客觀題的訓練,結合專題復習,采用定時定量的訓練方法,尋求合理、簡潔的解題途徑,力爭“保準求快”,拿足基礎題的基礎分;②強化中等學生的輔導,使班級均分水漲船高,通過專題性的題組訓練,旨在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轉化為成績;③強化考試試卷的講評,讓學生知道正確的標準,每一次考完后,要讓學生自己認真總結。
[關鍵詞]初中數學 動眼 動腦 動手 動口
1 激發(fā)濃厚的觀察興趣,培養(yǎng)動眼能力
學習是由內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內在的動機比外驅力更活躍、更持久、更具有主動性,而興趣則是內在學習動機的集中體現。激發(fā)學生對觀察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動眼能力,教師可采用許多方法。
1.1 以美引趣。學生對美具有一種近乎天然的向往。數學具有自身的魅力,數學美集中在數學的簡單、統(tǒng)一、對稱、奇異等方面。數學圖形所展現的外在形式美、數學的抽象概括性所體現的簡單統(tǒng)一的內在美、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所呈現的對稱美、數學思想所表現的奇異美的原則,充分利用數學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并發(fā)掘數學中的美,就能激發(fā)學生對觀察的濃厚興趣,激勵學生求知的強烈愿望。
1.2 以用促趣。引導學生觀察并解決實際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真正認識觀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重要作用,更能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觀察興趣。
1.3 以成導趣。成功的體驗,能使學生產生愉悅的心情,使其增強學習的信心。在數學教學中,學生觀察的對象是圖形、數量關系、邏輯過程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鼓勵學生主動觀察,為學生創(chuàng)設獲得成功的機會和條件。
2 動腦思考,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思維
由于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因此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和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數學活動的開放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主動參與條件,給他們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學生活動參與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運用變式教學,確保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變式教學是對數學中的定理和命題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形的變式,以突出問題的本質特征,揭示不同知識點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一種教學設計方法。通過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一題多解、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熱情。
3 動手操作,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通過動手操作,既使學生理解概念、性質,又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實驗來研究數學規(guī)律,既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又培養(yǎng)了良好的研究問題意識。例如:在教學:“圓與圓的位置關系”中,引導學生分別在兩張透明的紙上畫兩個半徑不同的圓,把兩張紙疊合在一起,固定其中一張而移動另一張,通過學生親身動手實踐,參與數學活動,用運動變化的觀點觀察兩圓的位置的變化及兩圓公共點個數的變化情況。以此替代教師苦口婆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不是一味地“授課”而是學生在一次次的自我發(fā)現,自我探索中,掌握了新的知識,同時也掌握了一種可貴的學習方法――“發(fā)現”。再比如:等邊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對稱性是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很多學生會認為等邊三角形是中心對稱圖形,而對平行四邊形的中心對稱性也不容易理解。這時我們可以設計讓學生動手操作。老師可以讓學生每人準備2個全等的等邊三角形和2個全等的平行四邊形紙片,讓他們先把2個等邊三角形重合在一起,然后將上面一個等邊三角形旋轉,在學生旋轉三角形的過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等邊三角形繞著它的中心旋轉120°,240°,…才能和自身重合,而中心對稱圖形是繞著某一點旋轉180°能和自身重合的圖形,因此,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很容易理解等邊三角形不是中心對稱圖形。同樣,通過操作可以輕易地得到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另外,要鞏固數學知識,還需要學生動手去做一些適當的課堂練習才行。因此,教師要精心設題,每節(jié)數學課上要敢放手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動手去做一些課堂練習,讓學生獨立書寫解題過程,最終獨立走向成功的彼岸。
4 多加強訓練,提高學生動口能力
關鍵詞: 中職生 口語教學 教學策略
職業(yè)教育是應用型教育,培養(yǎng)具有綜合職業(yè)能力的從事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在中職生必須具備的職業(yè)能力中,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眾的口才可以適應崗位需要,提高成功的幾率。
由于受“重寫輕說”的傳統(tǒng)觀念,以及考試指揮棒的影響,口語訓練在職校語文教學中一直不受重視。因為缺乏訓練,中職生的口語能力難以達到要求,突出的表現為不敢講,緊張、怯場,再就是不會講,口齒不清,條理混亂,詞不達意。因此,要充分重視口語教學,積極探討教學策略,努力提高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以適應未來就業(yè)及生活的需要。
一、壯“膽”,讓學生敢說
1.端正認識,激發(fā)興趣。由于受傳統(tǒng)特別是應試教育的影響,重讀寫、輕聽說的情況仍然存在。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口語能力的重要性,了解新的信息時代對口語能力的新的要求,可以提供以往畢業(yè)生成功或失敗的應聘案例,加深學生的切身體會;展示名人口才的經典范例,激發(fā)學生的模仿欲望,調動學生說的興趣。
2.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參與。在課堂上,教師要營造溫馨寬松的氛圍,創(chuàng)設真實自然的情境,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引導學生大膽參與。選擇話題時要盡量切合學生的實際,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讓他們有話可說。學生在情緒上放松,在思維上積極,沒有壓抑感、緊張感時,就能愉快地敞開心靈,展開思想的翅膀。
3.降低難度,循序漸進。中職生的表達能力欠佳,教師在安排訓練時要注意降低難度,從最基本的要求開始,先說普通話,其次是語音、音量、態(tài)度的要求,最后才是語句連貫,意思明白完整,等等。在訓練方式上,也應注意循序漸進,從照讀到脫稿,從幾句到成篇,從有備到即興,從對話到論辯,逐漸提高難度,讓學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樹立信心,敢于說話,其潛能才能得以發(fā)揮。
4.注重激勵,面向全體。學生能主動參與發(fā)言,本身就值得肯定,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講評應重在鼓勵,要善于發(fā)現學生講話中的閃光點。這樣既可以使講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聽者深受啟發(fā)。教師要尊重善待每一位學生,給每個學生發(fā)言的機會,讓學生能充分展示自己,并從中獲得自信和交際的樂趣。
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就能培養(yǎng)自信,敢想敢說,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膽量和自我表現意識,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養(yǎng)“氣”,讓學生想說
如果將口語表達看做單純的技巧,那就太膚淺片面了。語言的內核是思想,它要以高尚的品德、豐富的學識、真摯的情感做底氣,以邏輯思維能力、詞句的組織力、反饋力為基本要素,因此,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只傳授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培養(yǎng)底氣入手。
首先,指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指定書目,文學、歷史、經濟、政治等各方面廣泛涉獵,擴大知識領域、豐富學識,開闊眼界、發(fā)展智力,養(yǎng)成留意外界事物、思考問題的習慣。其次,講授必要的邏輯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使之學會進行縝密的歸納、分析、綜合、推理,進而作出判斷。此外,可以多補充口語交際方面的經典范例,如林肯的演講、的外交辭令、王志的精彩采訪、國際辯論賽上的唇槍舌劍……經過長久的熏陶漸染、搜集積累,學生對語言表達會有比較深刻的領會感悟,也會積累豐富的語言資料。
三、煉“技”, 讓學生會說
對語言基礎相對薄弱的中職生來說,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技巧還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谡Z交際是一項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活動??谡Z交際能力的形成必須通過大量實踐鍛煉。教師要合理設計系統(tǒng)的口語訓練活動,扎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1.培養(yǎng)聆聽能力。聆聽是表達的前提,要準確領會發(fā)言者要表達的意思,辨別出其中的不同觀點,并能聽出弦外之音。訓練方法:教師提供聽的資料,讓學生輪流充當聽者的角色,然后按要求復述資料所表達的意思,要求準確、簡潔、有條理。通過反復訓練,提高他們聽的能力。
2.培養(yǎng)表達能力。表達能力是口語交際能力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口語教學中的難點。首先,它要求先有明確的思想,緊接著快速選擇合適的詞匯,按一定的方式構成句子,再轉換成口頭語言,并不斷根據聽者的反應調整講話內容。訓練表達能力,首先要合理設計訓練的系列。從吐字清晰、聲音響亮開始,到表達得準確、通順,再到條理清楚、表達流暢,到文明得體、自然大方……按照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情的順序,采用螺旋遞進式的訓練方式,逐步提高要求。
其次要豐富訓練的形式??梢詮褪龉适隆⑥D述事件,可以簡單地自我介紹,有準備地就某個話題發(fā)言,可以作專題演講,或即席發(fā)言,可以展開專題討論,組織論辯,還可以借鑒電視綜藝節(jié)目的新穎形式,如主持、訪談、競猜等,豐富的訓練形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思維。
最后要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生動、逼真的情境展現,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他們強烈的表達欲望。教師要善于捕捉現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實踐證明,科學開展口語交際訓練,不但能使學生掌握日常交際技巧,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能取得活躍思維、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和應變能力的效果,對提升中職生的專業(yè)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就業(yè)有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倪文錦,歐陽汝穎主編.語文教育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余文森,吳剛平主編.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