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土文化調研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海西城市化 鄉土景觀 傳承 應用
0 引言
所謂鄉土景觀,是指在山坳和平地以及低洼處等可以耕作的地方,農民用自己的雙手,靈活地掌握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情況,巧妙地應用地形、水利條件,精心構筑的自然景觀。閩臺鄉土景觀研究針對閩臺區域,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特點,它涵蓋城市規劃、建筑學、景觀學、地理學、文化學、藝術學、社會學等學科專業知識,是一個較新的課題。西方有關鄉土景觀的研究起步于20世紀40~50年代,它是建筑學和考古學攜手并進的產物。主要集中在鄉土景觀演變與評價、鄉土文化遺產及實物的保護、鄉土景觀實踐應用等方面。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鄉土景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引起了有關學者的研究注意。目前對該課題的有關理論和實踐研究主要集中在鄉土景觀研究、閩臺鄉土景觀研究、實踐應用研究等方面。國內很多規劃師、建筑師、景觀設計師也參與到地方鄉土景觀保護和利用的實踐中,涌現出一批先進的設計師和優秀的設計作品,如由俞孔堅先生主持設計的廣東中山歧江公園、昌都鎮步行街設計;建筑師王澍主持設計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校園景觀設計。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與此同時,我們的城市卻在快速城市化中失去了城市的記憶與地域文脈特色。隨著福建省《海峽西岸城市群發展規劃》、《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以及國務院最近批復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的相繼實施,海西城市化建設的進程必將加速,迅猛的城市化進程將不可避免,這必將導致閩臺地區鄉土景觀特色在海西城市化進程中的快速流失。如何保護、傳承閩臺鄉土景觀特色已經成為海西快速城市化進程中迫在眉睫的重要理論與實際問題。
本研究試圖從景觀視角研究海峽西岸城市化進程,并以鄉土景觀為切入點探索海西城市化進程中地域文脈傳承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從景觀視角研究閩臺鄉土景觀特色在海西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對于增進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極具前瞻性和現實意義的。福建和臺灣距離較近,氣候略同,可發揮地緣的影響力,借助風俗、信仰、文化、語言的淵源拉近兩岸民眾的距離,臺灣民眾前往福建時,無形之中產生自然的歸屬感,加上優惠利多的誘因,與臺灣民眾強化更緊密的聯系[1]。對閩臺鄉土景觀文化的系統研究,可以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同時有利于增強兩岸同根同源的地域文化的向心凝聚力。
2 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思路、方法及技術路線
2.1 主要內容
⑴ 海西城市化進程中的閩臺鄉土景觀特色的傳承與應用研究概述。
⑵ 鄉土景觀傳承與應用對城鎮特色建構的成功案例研究。
⑶ 閩臺鄉土景觀特色的綜合構成研究(如結合鄉土景觀建筑、構造、材料、工藝、細部等進行分類研究與分析)。
⑷ 海西城市化進程中的閩臺鄉土景觀與城鎮特色理論建構體系研究。
⑸ 研究海西城市化進程中的閩臺鄉土景觀在城鎮特色建構中的傳承與應用,并試圖建立在海西快速城市化進程中操作的方法、程序,從發行鄉土景觀的指導性手冊直至建立相關的建設規范。
2.2 研究基本思路
⑴ 先進行相關理論資料收集、整理。
⑵ 對閩臺鄉土景觀進行實地調研、考察,以形成初步的調研成果。
⑶ 最后以考察、調研成果為基礎,結合相關理論進行整理、分析。
2.3 研究方法
理論結合實踐,本研究綜合運用實地考察、問卷調查以及比較法、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用海西城市化進程中的實際案例進行閩臺鄉土景觀傳承與應用對于城鎮特色建構的實踐探索,在實踐中檢驗和進一步發展、檢驗、提升所得出的成果。
2.4 研究的技術路線(見圖1)
3 主要研究結論
在全球化進程日趨緊迫的今天,鄉土景觀特色正面臨嚴峻的考驗,海西在城市化的快速進程中同樣也面臨著鄉土景觀與城鎮特色的快速喪失并日益趨同這一極為嚴重的形勢,在海西城市化迅猛發展的城市景觀空間中,如果我們不能讓閩臺人民在海西城市化迅猛發展的城市景觀空間中感受到閩臺文化的“根”與“源”,又何以能吸引臺灣同胞在此長期生活、工作直至取得海峽西岸經濟持續發展的巨大成績?從鄉土景觀這個傳統文化資源極為豐富的領域切入城市特色研究應該說將能夠填補國內城市特色研究的一大空白,為海西城市化進程和城鎮地域文脈的傳承作出重大貢獻,應該采取如下措施:
3.1 在海西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特色、風貌建設中引入景觀學
試圖在景觀的宏觀視野之下,以鄉土景觀特色的傳承及應用作為切入點,從宏觀至微觀探索海峽西岸城市化進程中具有地域文脈特色的閩臺鄉土景觀設計、管理、建設的有效途徑。將城鎮特色建設落實到實處,避免“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因經濟快速發展而迅速消解城市特色的發展道路。
3.2以福建高校和福建省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為依托,聘請國內一流景觀學專家主持創建閩臺鄉土景觀特色的傳承與應用研究中心,開展相關研究與實踐
關鍵詞:黃檀硐;民俗;建筑;鄉土
引言
在溫州的樂清地區和楠溪江流域分布著眾多的鄉土建筑村落,研究這些鄉土建筑的目的就是研究該地區的文化構成,促進地方文化建設,也是弘揚傳統文化精髓的絕佳機會。鄉土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剖析和研究鄉土文化的作用,并使之在現代社會繼續綻放光彩,有助于繁榮地方文化和促進地方文化的多樣性。
溫州樂清和楠溪江地區的鄉土建筑大多以血緣型村落分布在各個鄉鎮,現存村落歷史悠久,建筑大多是明清兩代的,甚至有宋代的遺跡,多年來由于不發達的經濟和不便利的交通,古村落建筑得以很好地保留。但隨著經濟開發的沖擊、交通的日益發達和商品市場的滲透,古村落的破壞也日益嚴重。一方面是農村人口在近幾十年迅速增加,增加的家庭成員一到成年就要分家,分家就必須造新房,在古村落中建造新房勢必造成建筑生態的破壞;另一方面是旅游,各種以刺激地方經濟增長為目標的旅游名目都喜歡把舊的拆掉,再按舊的樣子重新蓋一個仿古的。無節制的旅游開發不僅沒有起到保護的目的,更加速了鄉土建筑的破壞,甚至歪曲了鄉土社會的文化內涵。為了更好地分析和了解鄉土文化的構成元素,所以選擇黃檀硐村作為案例進行了考察。黃檀硐有著其他古村落不具備的三個特點:1.自然環境獨特,山水相連,格局緊湊,空間封閉幽靜;2.新建筑極少,建筑群體性甚好;3.鄉土氣息極濃,駁岸、房屋及跨溪小橋就地取材,原汁原味,具有浙南農耕文化的氤氳氛圍。
以下是考察實錄和思考。
一、村落概況
處于青山環繞的狹長山谷地帶的黃檀硐村,始建于宋代寶慶年間,有確切記事的年代遠在明朝永樂年間。全村面積20.7公頃,海拔400余米。全村350戶人家,1400多人除一戶人家姓黃,其余都為盧姓,是一個典型的血緣型組織村落。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交通運輸的不便,逐漸遷居到樂清市區。如今村內僅剩一些老人家,守著老房子,享受寧靜的鄉村生活,從而也使得大部分的鄉土建筑沒有受到鋼筋混凝土式的現代主義建筑的侵蝕,保留了其鄉土本色,為研究該地區的鄉土建筑留下了寶貴的資源。
黃檀硐村由寨門、村口、村巷網絡、溪流溝渠、宗祠、廟宇、院落等構成,除了1958年時發生火災燒毀部分建筑,其余建筑都較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村內的100多幢房子內部梁柱為木結構,其余部分都是石材壘積的,乍一眼看去儼然一個石城,風格整齊劃一。深淺參差的灰色蠻石建筑與綠意盎然的農田、郁郁蔥蔥的翠竹山林相映成趣,呈現一種鮮活樸實的鄉村景色。
黃檀硐村建村的歷史眾說紛紜,一種說法認為始祖是當時任溫州通判的盧堯盛,在南宋年間舉家由福建遷入村里避難,由此建村;另一種說法認為明朝永樂年間,清江蔡岙的一位叫盧柯穆同樣因為逃難而遷入此村,在村東口,如今尚有一座盧柯穆的墳墓。據對族內歷史頗有掌握的盧堯林稱,村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基本上認定就從盧柯穆開始。關于村名,目前比較公認的說法是,村莊對面的山上,有一片黃檀樹,于是叫黃檀硐。這些黃檀樹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期間被大量砍伐用于燒炭,如今不復再見了。
在清末民初時,黃檀硐曾經聚集了不少的財主。現在樂清的柳市、虹橋、白石、樂成等地,當年均有相當一部分田地系黃檀硐村的財主們所有。黃檀硐村的財主們在社會上的地位不高,在那個變革的年代里,他們大量置辦田產。出于防患需求,他們還在村里修建城門,逐漸形成現在看到得村落的規模。
二、遺存現狀
1. 村落布局
黃檀硐村群山環抱,東有五龍瀑布和關公洞,西有西龍瀑和古城門,南北兩邊均為高聳百米的陡峭石壁,形成“雨溪穿村,石橋橫臥,巷道縱橫交錯,院落毗鄰相接,村口寨門險要狹隘”的肌理形態。
村子原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現如今南北城門已不可考跡,只留東西兩道城門舊跡。從東西城門的位置依稀可以勾勒出當初村落的范圍。城門所在四面山體猶如四個出海神龜,四龜神態各異,或翹首以待,或匍匐前行,常年守護著村落的寧靜生活。從北面的陡峭山腰俯視整個村子,可以看到整個村落的布局呈L形,向東北面和西面兩個方向舒展開來,一條龍溪自東向西緩緩流向村子的西面,在狹長的谷口形成瀑布,飛瀉而下,形成西龍瀑。水流在谷口蠻石上的圓形落水口盤旋而下的時候,龍的形態豁然明朗,景象甚為壯觀,想必這就是西龍瀑的由來。在瀑布口邊矗立著古城門的西門,西城門所在位置易守難攻,城門旁邊皆是懸崖峭壁,地形極為險要。即使是在戰亂頻繁的抗戰時期,村落也鮮有禍事,可見始祖始遷之時對選址考慮甚全。城門在經歷了千百年的風吹雨打后,只剩下石砌的門洞和門框橫石。東城門是整個村子的主入口,1990年在東南方向修了盤山公路之后,城門也形同虛設了。村口的古關隘、古石刻、古山道和5棵有著500年歷史的古羅漢松、抱石樹是中國古村入口的經典象征。
村落的選址和總體布局反映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崇尚自然和諧、因地制宜。整個古村落的建筑布局不是以傳統的方格網為基礎,而是順應自然,依山就勢,看似信手拈來,卻別有一番獨特景色。這種自然觀還體現在,前人就地取材不加任何雕琢地運用周邊石材砌墻、鋪路。距今已有200余年歷史的位于村落西部山坡高臺上一座名為“盧福濤家宅”的院落,也極其真切地再現了“天人合一”的觀點。此宅依山而建,西邊有條小澗,屋前為陡坡,屋后為較緩的山坡,比較符合風水中所謂的“枕山、環水、面屏”的原則,把“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思想演繹得非常到位。
2. 建筑型制
黃檀硐村的建筑年齡大多在300至700年間,最早的可追溯至元代。村內主要建筑為民宅、宗祠、書院、作坊等。其中又以盧氏宗祠、下大宅、盧(財主)家宅、盧孔華家宅等13座古建筑較為出名。建筑的風格平淡天然,就像它們的建造材料原木、蠻石一樣彰顯自然色彩,表現出居民對山川自然的親切感和樸素的審美能力。
(1)民宅
村落內民宅依山而建,因勢而造,就地取材,多為上百年的三合院,墻用山石疊砌,上面采用抬梁與穿斗結合的木構架,頗具氣勢。屋前有古色古香的石料院門,上有石刻斗拱作裝飾,屋檐上的瓦當花紋各異,雕刻精美。屋內保留明清時期的木刻、窗花及雕飾,蘊涵著木石的天然本色,極具明清建筑特色。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宅子有盧文周宅、東不大宅和下大宅,其中下大宅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距今二百多年。大宅坐北朝南,院落宏大,為典型的三合院建筑,木結構石墻立面。正房為五開間,東西兩側廂房有樓閣,屋內門窗上的明清時期的木刻、窗花及雕飾做工精美。此宅曾經居住過12戶人家,63個人,改革開放后,住戶逐漸棄農進城,現為空宅。
(2)宗祠
村內大小古宗祠廟宇共有六處,其中始建于清朝咸豐年間的盧氏宗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宗祠坐南朝北,坐落于龜穴風水寶地處,前有龍游溪,溪岸古樹相望,后為山體,山頂形似靈龜,山腰有“流米洞”,山腳為竹林。宗祠為一四合院院落,其布局緊湊,構建合理。中堂前立盧公牌位,供奉始祖畫像,院內門拱、柱礎、木雕、彩畫、戲臺等頗具特色。每逢農歷三月十六日,這里都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擺設香案,演出做戲等。在盧氏大宗里保存完好的一座古戲臺上,還有兩箱戲服行頭。據說,在上個世紀80年代,這個僅有1000余人口的小村,曾有過兩個小型的越劇戲班。時期,宗祠的一些古物、建筑構件雖然被損,但是整體上還保留了原貌。
3. 民俗事象
黃檀硐村民風淳樸,閉塞的交通并沒有讓他們變得冷漠孤立,黃檀硐人熱情好客,在和一些當地的居民的交談中我們發現,村內蘊涵著豐富的鄉土文化和民俗風情、傳統手工藝、民間雜祀、戲曲傳統、飲食文化等。
(1)民間工藝
古村落里有眾多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夾纈、織布、釀酒等傳統制作工藝,更為難得的是擁有從靛青提煉到印染工藝的“活化石”――夾纈生產最為完整的一套工藝流程。
黃檀硐歷史上盛產靛青,村外小道田間遺留的大大小小地缸(地缸,在田頭挖的專用于制靛的土坑,深1米許,直徑2米多,內用石灰或水泥抹平),讓人感受靛青傳統制作的工藝。在黃檀硐村可以看到從生產靛青到制作夾纈的中國最古老的印染文化的遺跡,村民們生產靛青止于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而印染夾纈則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據傳,溫州地區的靛青以黃檀洞村的為上乘,原因一是這里山高、水清、風涼,生產靛青的自然環境好;二是在打漿時,黃檀硐人能夠用舌頭非常準確地把握靛青水的酸堿度。夾纈原是浙南民間的婚嫁必備用品,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曾經為該村帶來了滾滾財源,加上這里交通偏遠,遠離戰亂,吸引了更多的商人來此投資,歷史上這個閉塞的村莊曾經富甲一方,顯赫一時。
在村子的東不大宅里,還收集著數十件先人的生產生活用品,和一些歷史久遠、有收藏價值的婚喪嫁娶用品,全部為木制品,制作極其精致,雕刻細膩。時間跨越明清時期、民國時期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應俱全。這些工藝品很好地展示了黃檀硐村的農耕文化。
(2)節日風俗
每年的正月初二開始一直到正月十六在樂清地區流行一種古老的習俗――劃龍舟,黃檀硐地區也不例外。龍舟的形式很多,黃檀硐的是檔龍,檔的兩頭分別裝有鏤雕、浮雕和漆繪兼施的龍頭龍尾。檔身下裝木柄,供人握持。
龍舟是人們在新年里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口太平、六畜興旺、生意興隆,以及道賀各種喜事的傳統儀式。黃檀硐大致的儀式是,先從村子西城門處的佛光先師廟請來龍舟,然后沿著龍溪往村內人家移動,有的人家會在門前擺設供桌,奉上米塑(用煮熟的米粉團為原料,通過揉、捏、掐、刻等多種手法,制成各種人物、走獸、花鳥,不僅色彩艷麗,而且具有生動的形象和鮮明的性格。米塑大都用于喜慶節日和慶祝壽辰等)、糕點、香燭等,龍舟會在擺設香案迎接的住戶門前停留。有專門的領龍船先生在鑼鼓配合下吟唱祝辭,祝辭的內容大致是唱賀村內的喜事,祈禱農事順利、人畜平安、門第興旺等內容。
(3)喪葬儀式
在黃檀硐一個老人的喪葬儀式中,我們看到基本上目前居住在村內的男女老少都會參與喪事的舉辦。哪些人負責哪部分工作都有明確的分工,還有專門的帳房負責喪事相關事宜的經費支出。女人基本上被安排準備食物、茶水等,男人則準備酒席上的桌椅用品,以及送葬物品的籌備。在還山――即靈柩下葬,儀仗隊奏樂、鳴炮回來之后,要舉辦宴會,俗稱“送葬酒”。邀請親戚、友人、儀仗隊人員以及協助辦理喪事的人入席,宴會氣氛靜默。由于樂清地區靠近沿海,酒席上的菜式也都以海產、水果類為主。儀式的過程在一個肅穆氛圍中渡過。
三、小結
為了能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多方比較尋找保護黃檀硐地區鄉土建筑保護的可靠方法,之后我們又走訪了楠溪江流域的芙蓉村、巖頭村和坦下村。之所以選擇該地區作為比較對象,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楠溪江地區與樂清地區的鄉土建筑聚落在社會背景、組織關系、建造工藝、風俗習慣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對于深入研究黃檀硐地區的鄉土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而且,早在80年代清華大學的陳志華、樓慶西、李秋香等一批從事鄉土建筑研究的資深教授就在楠溪江流域作過比較系統的調研,為后來從事鄉土建筑調研工作的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調研方法。其次,楠溪江鄉土建筑保護走的是以旅游促保護的路,雖然把楠溪江的鄉土建筑推到眾人的視野之中,但是這種模式所帶來的效應還是有待商榷的。一方面,旅游經濟提高了居民收入,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但是另一方面旅游所帶來的人流超過鄉土環境的負荷,嚴重污染了當地環境,并且為了迎合旅游效益而盲目擴建所謂新的古建筑,使各種“假古董”泛濫。走訪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景象是觸目驚心的,有很多建筑因年久失修倒塌而變成了垃圾場;有些居民自發“老改新”的建筑安上了鋁合金窗戶,完全破壞了鄉土的本色;還有很多現代的新建筑穿插在中間,新舊面貌反差強烈。眾多的前車之鑒是我們在進行黃檀硐鄉土建筑研究的過程中不得不深思熟慮的。
值得慶幸的是黃檀硐村的鄉土建筑保存得還是非常完整的。一則黃檀硐村距離樂清市區路途遙遠,交通極其不便,自給自足的生產狀況限定了村子規模的發展,即使后來修建公路,改善了交通條件,若無人帶領也很難發現這個世外桃源。二則由于80年代的大遷移,村內除了少部分老人外其余居民皆已搬遷到樂清市區,很多建筑因此而閑置下來;最后一個原因是黃檀硐的建筑外立面、圍墻、道路等都是蠻石所建,有效保護了內部木結構的梁柱,免受風吹日曬。眼下最讓人憂心的不是自然因素的對建筑的風化侵蝕,而是人為因素。近年來有一大批古鎮古村落被開發成旅游景點,黃檀硐也正在蠢蠢欲動。在它還沒有變成一個眾沓紛至的 “公園”的時候,迫切需要對其建筑環境進行研究記錄,為以后的研究工作留下詳實的資料,同時能夠為鄉土建筑保護工作提出有效的保護和整改措施。針對黃檀硐的鄉土建筑保護應該秉持以聚落為單位,把物質和非物質的保護結合起來的原則,不僅要保護村落內鄉土建筑本身,更要注重建筑群內的鄉土文化藝術的傳承,建立科學有效的民俗民藝的傳承機制,聘請專業的研究人員對村落保護和發展提供指導意見。此外,還要把保護和傳承鄉土文化藝術和發展地方經濟結合起來,利用獨特的地域文化優勢樹立地方藝術品牌,可以開展一些民間藝術的表演、交流等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逐步建立起新農村的本土文化體系。保護鄉土文化并不是保留其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對居民落后的生活水平置之不理,而是促使鄉土文化在迅速發展的市場經濟下合理地轉型,保留其健康、多元性的一面。
參考文獻
[1]:《鄉土中國》,三聯書店社,1985年。
[2]陳志華,《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
[3]南偉然:《樂清傳統民俗》浙江攝影出版社,2004年。
[4]丁俊清:《溫州鄉土建筑》,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 年。
[5]陳志華:《鄉土建筑研究提綱――以聚落研究為例〔J〕》,建筑師(81)。
[6]王其鈞:《宗法、禁忌、習俗對民居型制的影響(J)》,建筑學報,1996 (10)。
[7]樓慶西:《中國古村落:困境與生機――鄉土建筑的價值及其保護》,中華文化遺產,2007(2)。
[關鍵詞]河南鞏義;地方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14-0097-02
1 存在問題
第一,對鞏義地方文化的特色優勢挖掘不足。鞏義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在各方面都很獨特很優秀,如地方曲藝河洛大鼓、民間工藝水滸英雄臉譜、口水畫、潛彩畫等。但現在得到較大開發利用并成功推向市場的只有一些地方風景點旅游、文物古跡觀賞旅游等產品,品種不多,形式單調。鞏義文化產業在發展中尚未充分發揮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優勢及其蘊藏的巨大經濟價值及社會效益,在保護、開發、宣傳、利用的力度上均顯不足,對特色文化資源優勢的挖掘尚處在起步階段,對其整合開發利用很不到位。
第二,缺乏文化品牌意識。由于鞏義市在文化特色資源上挖掘力度不足,大大降低了文化產業自身的影響力,削弱了文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制約了大眾高層次文化消費的熱情。目前,鞏義市對康百萬莊園、宋陵等地方資源的旅游開發力度較大,但開發利用的過程中沒有注重文化資源的利用,缺乏文化附加值的注入,僅僅處在旅游開發的最淺層次。
第三,開發地方文化資源的整體環境有待優化。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鞏義市的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意識不濃。比如,對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及工作,雖然進行的力度很大,但市民們的普遍反映是,這只是政府的公益行為,大多數人并沒有對文化傳承有危機意識。
第四,對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缺少專業的工作人員。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目前鞏義市極其缺乏文化人才,尤其是缺乏高層次的專業文化人才。對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需要大量的既懂技術又善于管理,既掌握傳統工藝技術又能不斷創新的復合型人才。鞏義市目前此方面人才非常短缺,很多地方文化資源開發整理的工作無法有序進行。
2 開發思路
(1)鞏義民俗民風文化資源的優化整合思路。民俗民風分布在地方文化之中,地方文化又由諸多具有個性特征的民俗事項支撐著,資源整合是特色文化資源開發的前提條件,對鞏義民俗民風文化資源的開發要秉承優化整合的思路。一是地方民俗文化資源向旅游文化資源的轉換。在這方面鞏義具有很強的優勢,鞏義土特產種類繁多,飲食品種多樣,地方特色節日、特色制度保留傳承得較完整,民間曲藝、舞蹈、體育活動有很強的地方特色,這些都是豐富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的有效資源。二是地方文化價值向經濟價值的轉換,這里主要指對民間藝術和民間工藝的開發。鞏義民間工藝品種類較為豐富,通過調研統計,現鞏義民間手工技藝包括根雕、織布、印染、剪紙、編織、篆刻、刺繡等31項。其中鞏義的唐三彩、潛彩畫、剪紙都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因此,要積極主動地利用這些傳統的地方民俗文化資源,使這些資源優勢得以優化整合,充分認識到地方民俗民風文化資源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提升地方文化的發展能力,進而推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2)鞏義鄉土建筑文化資源的科學保護思路。鞏義鄉土建筑文化資源凝聚了當地人民的辛勤勞動和無窮智慧,沉淀了地方民族世代相傳的文明資源和信息。鞏義市最原始、最普遍的建筑類型就是“窯洞建筑”,此建筑類型具有就地取土、臨壁掘洞、冬暖夏涼、堅固耐用等優點,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鞏義市應全面考慮鄉土建筑文化資源的價值和現狀,建立一套有規制標準和規范約束的完整保護體系,強化制度化、規范化保護和管理。
對鞏義鄉土建筑文化資源的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保護工作中一定要堅持科學原則,遵循文物保護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動員和依靠全社會的力量把這項工作做好。例如,康百萬莊園,在開發旅游業時加大宣傳力度設置了許多宣傳標語、版面,這些新時代特征的物品在康百萬莊園內出現非常有礙傳統建筑風貌的展現,此時可以考慮設置臨時展板,放置于專門開辟的不妨礙整體景觀的場所等方法加以協調。另外,要提高當地廣大群眾對建筑遺產價值的認知,調研時經常能碰到這種情況,當地群眾對舉著相機的參觀者很是不解:“那么多新樓不拍,拍這破房子干啥!”由此可見,廣大群眾對建筑遺產的價值的認識非常不足,而大量存在的建筑遺產多數為群眾所占用,他們的認識直接決定著建筑遺產的命運。這些做法既可提高建筑遺產的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同時也使建筑遺產發揮出了價值作用,具有了鮮活的生命力。
(3)鞏義地方旅游文化資源的合理開發思路。在對鞏義地方旅游文化資源開發時,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開發保障體系。一是優先開發;二是重點開發;三是限制開發;四是禁止開發。這樣可以根據不同開發要求而把握好開發的規模、速度、質量、效率。開發的過程中,注重培育地方文化的特色資源自身的承載力和再生能力,合理有序的進行,堅決杜絕濫開發、濫利用的現象發生。
(4)鞏義非物質文化資源的傳承人保護思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依附于個體的人、群體或特定區域或空間而存在的,是一種“活態”文化。據了解,鞏義市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15個門類,360余項。全市目前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老藝人)200多人,掌握了極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但是,調查中發現也有許多老技藝老百姓不喜歡,有些傳承人的兒子、孫子也不愿意再學習這項技能。對于瀕臨絕跡的非物質文化地方政府就必須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如,普查建檔、資助保障、宣傳、引導等,努力提高這些遺產項目的地位,使老百姓能夠接受這些遺產并重新找到它們的現代價值與意義。
在對鞏義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中要充分考慮開發對當地文化遺產和社會生活的影響,適時制訂地方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總體規劃,通過這些綜合的開發思路來完善中原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形成一種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局面,達到提升河南文化發展能力的長遠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春麗.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及其開發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6.
[2]肖曾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的互動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
【關鍵詞】高職學生;社會實踐;鄉村文化振興
文化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根”和“魂”,它不但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而且為鄉村振興始終沿著持續健康的發展道路定位導航。沒有鄉村的文化振興,難以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使命。作為與地方經濟發展最緊密聯系的高職院校具有服務鄉村振興的優勢,高職院校每年暑假都要組織數量龐大的學生開展“三下鄉”志愿者服務社會實踐活動,其中送文化下鄉是“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重要內容之一,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發動學生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探索繁榮鄉村文化的各種途徑,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一、鄉村文化振興的內涵
關于鄉村文化振興,學術界對此進行多方面的探討,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如范建華、秦會朵從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角度出發提出鄉村文化振興是在繼承原有優秀鄉土文化基礎上,與當今社會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有機融合,形成為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作出貢獻的具有中國特色鄉土的文化。李軍明、向軾認為鄉村文化振興是對原有鄉村文化進行重新整合構建成符合當今時代要求的新型鄉村文化。孫喜紅、賈樂耀、陸衛明從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角度出發提出鄉村文化振興是滿足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需要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現實需求。沙垚、王昊從主體、空間、時間、實踐的四維框架出發認為鄉村文化振興是以農民為主體的文化、能夠激發鄉村內生動力的文化、能重新鉤連歷史和當代的文化、也能超越職業化的文化實踐。從上述所列的內涵可以看出,學術界對于鄉村文化振興內涵的表述雖然不同,但是他們所表述的都體現了共性的東西對原有文化的重新構建。綜上觀點,筆者認為鄉村文化振興是對原有傳統鄉土文化的重新構建,在重構的過程中通過剔除其不合時宜的傳統鄉土文化因子,順應時展潮流,融合現代優秀文化因子,從而把鄉村文化打造成具有獨特韻味的與時代潮流相適應的優秀鄉土文化,從而使傳統的鄉土文化得以振興。
二、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意義
(一)鄉村文化振興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價值引領。鄉村振興包括產業、人才、文化、組織、生態五方面統一協調發展的全面振興,其中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在鄉村振興中起價值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通過挖掘鄉土文化資源形成鄉村文化產業拉動鄉村產業振興。我國在幾千年的農業耕作實踐中,形成了許多各有特色的鄉土文化,這種經過長期改造、傳承和發展積淀而成的文化資源形成鄉村文化產業,以此拉動鄉村產業振興。二是通過挖掘鄉土文化中蘊含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生態理念,幫助農民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優化鄉村生態環境促進鄉村生態振興。三是通過挖掘傳統鄉村社會中長期形成的治理智慧,如鄉規民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德規范和準則、淳樸民風等促進鄉村組織振興。四是通過挖掘古代商人長期在外闖蕩過程中形成的“注重誠信”、“敢于打拼”、“勤儉致富”等的優良品質激發農民創業活力促進社會振興。(二)鄉村文化振興是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要求。總書記強調:“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1]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在幾千年漫長的農耕社會所積淀的農耕文化基礎上孕育出來的,傳統的農耕文化是整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和源泉,是中華文明流傳至今生生不息的靈魂,傳統的農耕文明在凝聚鄉村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代表傳統文化傳承的農耕文明不斷受城市文化的沖擊,廣大鄉村地區田園牧歌式的鄉村生活不復存在,淳樸、敦厚的民風逐漸衰落,這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但造成了一定的沖擊,而且導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在鄉村的逐漸流失。因此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是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要求。(三)鄉村文化振興是滿足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內在要求。總書記強調指出:“人類社會與動物界的最大區別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時時刻刻都存在。”[2]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鄉村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農民對物質需求基本得到滿足,隨著農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期盼有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但從總體上看,當前我國鄉村文化建設步伐滯后,跟不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難以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改變落后的農村文化面貌,是廣大農民的迫切期盼和需求。
三、高職學生社會實踐助推鄉村文化振興的途徑
(一)助推鄉村思想道德建設,提升鄉村文明水平。思想道德建設在鄉村文化振興進程中起著引領和指導作用。因此,鄉村文化振興首先要大力推進村民思想道德建設,切實提高廣大村民和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高職學生可以利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社會實踐活動,借助于高職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優勢,積極參加到鄉村思想道德的建設中去。一方面,高職學生可以通過掛職鍛煉等方式與深入各鄉鎮黨支部,并與之結對共建,還可邀請本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為他們作新時代黨的最新方針政策的專題報告,提高村民特別是黨員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理論素養。另一方面,高職學生通過參與舉辦一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幫助廣大鄉村群眾樹立正解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明辨是非,在傳承優秀地方文化的基礎上去其陳觀陋習,全面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跟時代步伐,真正做到“聽黨話,跟黨走”。(二)助推拓展鄉村文化資源,推動鄉村文化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鄉村基層文化機構的建設與發展,這給鄉村文化帶來了新的活力,為鄉村文化建設開啟新征程,但還存在著文化資源缺乏、文化內容單一、文化建設可持續性不強的問題。高職學生社會實踐的加入,可以拓展鄉村文化資源,推動鄉村文化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一是高職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豐富的文化資源,給予鄉村文化建設的直接的幫助。二是高職學生通過開展以鄉村文化振興為主題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深入農村并協同鄉村文化人員共同挖掘當地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鄉村文化內涵,增厚地方文化底蘊,增強地方文化自信。三是高職學生可以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幫助鄉村建立電子圖書館,集合網上文化資源,這不但實現高職院校與鄉村基層文化機構可共享圖書資源,而且還能引領村民健康學習,拓展網絡文化資源。四是高職學生利用自身社會活動面廣和活動能力強的優勢,向社會各界宣講鄉村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向鄉村文化機構捐贈、捐購其所需要的書刊資料,聯系城市各類文化組織給鄉村基層文化機構傳經送寶,不斷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新活力。(三)助推開展鄉村文化活動,提升鄉村文化品位。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一系列的鄉村文化活動進行,因此鄉村文化活動是鄉村文化發揮作用的主渠道、主陣地,對于提高鄉村群眾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高職學生社會實踐助力鄉村文化活動具有天然優勢。一是高職學生既可以為鄉村文化活動出謀劃策,也可以出人出力,協助鄉村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具有朝氣活力高職學生的參與不但為這些活動增光添彩,而且大大增強活動效果。二是高職學生發揮高職院校自身文化優勢,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獨立為村民舉辦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宣傳活動。三是提升鄉村文化活動品位,促進鄉村文化活動繁榮發展,從“送文化下鄉”到“種文化下鄉”,發揮高職學生較高的文化活動能力,通過言傳身教,幫助鄉村黨員干部和群眾提升組織和參與鄉村文化活動的能力。(四)助推創建鄉村特色文化,培樹鄉村文化品牌。鄉村特色文化,既是鄉村文化品牌的源泉,也是鄉村文化中的精華,更是鄉村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挖掘和創建鄉村特色文化,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高職學生可以借助本校具有文化研究資料和自身人才的優勢,在開展社會實踐時,協同鄉村文化干部和當地有較高文化修養的行家里手,從歷史、地方、經濟、人文、區位等方面入手,挖掘或策劃鄉村文化品牌,尋找可以打響鄉村文化品牌的路徑和內容。具體可以通過查閱當地鄉村文化的歷史文獻資料,通過文獻資料疏理并挖掘當地鄉村文化的特色和亮點,著力打造鄉村特色文化名片。也可以通過實地調研和走訪相關人物,深入了解鄉村特色文化傳承,形成相應的調研報告,為創建鄉村特色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議。同時加強宣傳推廣,實現鄉村特色文化與文化旅游、文化產品相結合,打造響亮的鄉村特色文化品牌。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學生社會實踐參與鄉村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前景廣闊。為了進一步地發揮高職學生社會實踐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作用,還需要高校、地方政府與鄉村的通力合作,進行無縫對接,資源共享,并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1]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N].人民日報,2018-9-23(1)
[2].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4
[3]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與“魂”[J].山東社會科學,2019,4:176~181
關鍵詞:都市社區;景觀;華僑園;人性化;民俗
城市化的腳步加快,如今的景觀的范圍很廣泛,既涉及到環境,又涉及到建筑的空間感受以及該區域所體現的文化氣息。它所體現的不僅僅是一種實物,更是一種想象和精神內涵的提升。結合“龍巖印象”―福建龍巖市華僑園規劃設計的理念和細節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都市社區景觀設計要素和原則進行概述。
1 綠化
綠化是環境景觀的基本要素。人們在使用的社區花園僅僅是滿足了低水平的綠化設計,只是綠色的樹和草地等等。而現代居住環境的綠化則顯示為下面幾個發展方向:空間層次豐富的植物搭配,平面顏色變化的花卉組合,標志性植物的種植以及參與性與教育性并行的植物開發等。與此同時,更加注重適地適樹,將具有區域特點的植物種類作為綠化基礎。在“龍巖印象”的設計中,經過充分的調研,了解到當地院落附近具有明顯福建代表的果樹,例如枇杷樹、香蕉樹、木瓜樹等。還有茂密的榕樹和杜鵑花等。這些標志性植物種類即是體現了龍巖的植物風貌。也是方案設計中的植物重點。
2 水
充分利用水的特點,例如水的流動性,改變性、穿透性和易蒸發性。在相對完美功能的一個大的社區,綠色設計加入水的設計至關重要,動靜互補,其匹配元素也是層次豐富,如水、老樹、亭子、巖石充分體現藝術的魅力。在設計中,我們也會設計其他元素:比如路堤的設計,水池底部的設計,橋的設計也必須考慮。與此同時通過水的寬或窄,還有形態的改變以及現代自動化技術測量去控制水流的速度。快速、慢速、流體、靜水,形成靜態和動態的結合,很好地平衡自然和人造的水景。通過燈光、基座、欄桿和其它裝飾物的補充,營造舒適的環境。
3 建筑
不同風格的建筑設計同樣也是景觀設計的重點。建筑的獨特性在于它們之間或圍合或開放所營造出的空間感受。這樣的景觀建筑對瀏覽者來說也是一種重要的觀賞體驗。
在了解了一些景觀設計的主要要素之后,結合“龍巖印象”方案中的設計理念闡述都市社區的景觀設計原則。
4 空間概念
不同的都市社區設計風格產生不同的景觀構造。比如,適合于現代社區景觀園藝的現代風格,本地風格的社區更適用于本地的特色和歷史語言。在“龍巖印象”的設計調研初期,了解到當地最具有特色的也是居民最希望的空間形式就是舊時的中山街。繁華的景象、異國風情的騎樓。前店后院就是人們生活最主要的空間形式。
區域中心的街道式空間序列,展現中山街風情。兩側是以圍合和半圍合院落組成的鄉土建筑的空間序列,展現當地的鄉土和華僑民居風格。加以鼓樓廣場的連接和貫穿,形成地域風格濃厚的商業文化區。同時,景觀的設計需要根據不同開放程度進行空間的組織。在整體方案中,既有中部的開放空間又有以院落為代表的私密性空間,彼此貫通并有所分離。
5 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這是對于環境設計概念的一個重要轉變。大多數人類居住環境,無論年代、尺寸、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綠色空間的存在也許是與居住環境一樣久。以人為本的精神有豐富的內涵,它強調綠色景觀設計和環境功能是要改進生活環境,以至于達到最好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人的功能使用意愿和活動交流空間形式是該方案設計的重點。
關鍵詞:城鄉結合部;環境景觀;生態;規劃
城鄉結合部最早的定義來源于1968年提出的“城市邊緣區”的概念,在引入我國初期,有一系列的術語來表達,雖然表達的含義不盡相同,其實質也大都相同,但使用起來較為混亂。20世紀80年代中期,相關部門旨在統一群,更好地便于城市規劃與土地的集中管理,提出了“城鄉結合部”的說法。其核心內涵主要指“規劃確定為建設用地,國有土地和集體所有用地混雜地區以及規劃確定為農業用地,在國有建設用地包含之中的地區”。
我國城鄉結合部的環境景觀規劃要立足于時代背景,同時,科學地結合相應的生態理念,通過大量的環境調研,依托景觀設計理論,輔之以相應的設計技術作為支撐對城鄉結合部進行規劃與設計。這種發展方向才是其應有的特征和發展方向,才能使區域結合的地帶發揮其合理的價值,力求達到環境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1.城鄉結合部景觀類型
城鄉結合部的景觀類型依照不同的分類原則其種類很多,總結起來,大概有以下3種主要類型:鄉村農業景觀、交通線性景觀以及自然景觀。
鄉村農業景觀是一種以農業為載體,農村為依托的一種人文景觀系統,與城市景觀中的現代化科技為導向原則不同,鄉村農業景觀主要包含生態類農村人文景觀為主,例如,鄉土建筑,鄉土文化、生態農業、生態田園等較為復古的一種自然景觀形態。但需要提出的是,相較于傳統的農業耕作環境,城鄉結合部的生態景觀更多的是對現代農業的一種新的詮釋,土地的粗放式耕種、鄉土文化氛圍的營造、特色生態田園生活的打造,讓人們更好地感受到傳統鄉村環境帶來的淳樸與恬靜的休閑生活。
城鄉結合部是城市與鄉村的交匯點,具有重要的地域要素,交通的發展加速了城市的擴張,也改變了城鄉結合部的形態,成為社會經濟賴以發展的重要脈絡。城鄉結合部的交通脈絡不僅起到連接和組織空間的作用,還發揮著生活作用,這種作用主要是服務周邊居民生活,同時,將碎片化的景觀進行組織與連接,更好地統一周邊景觀。這是一種復合性的生態景觀系統,在具有交通功能的同時,兼顧了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的多重含義,為周邊居民及過路者帶來重要意義。
自然景觀主要是指不包括人為干預而自然形成的景觀元素,如地形地貌、氣候,植被等元素。人們渴望自然的原因是人們始終想根據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未受干預的環境逐漸減少,城鄉結合部作為一種自然載體,不僅承載了人們對于自然的感知,更是生態和自然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自然形態的天然形體是形成鄉土風貌的重要元素,這種自然景觀:一方面可以豐富空間層次;另一方面為各種生物提供棲息之地,2方面展現出自然的鄉土風貌,形成不一樣的風土景觀。
2.城鄉結合部景觀建設存在問題
根據資料的收集與建設情況調研,發現建設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2.1格局混亂
城鄉結合部建設最大的問題在于其建設的整體性沒有很好地納入到城市規劃序列中,建設的方式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定位自由發展,既沒有考慮景觀和城市格局之間的關系,也沒有考慮資源的合理利用,最終導致景觀系統的混亂,同時,內部空間及線性景觀沒有秩序,缺少統一的布局和序列,造成整體格局的混亂。
2.2生態失衡
城市化進程不僅影響城市建設,同時,對鄉村的建設也具有影響意義,由于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使得原本自然農業格局被打破,在農業內部調整的影響下不僅使農業建設受影響,還影響了農業景觀的形成,整體空間缺乏層次的同時,降低了整體空間的舒適性。
2.3過渡生硬
城鄉結合部的整體景觀缺乏良好的空間過渡,城區與鄉村結合的景觀不能結合成整體連續的有機體,不僅影響了城市整體的空間秩序,還使得周圍的生態網絡和生態構架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效率,致使景觀在視覺上缺乏一定的過渡和連續性。
3.造景失調
由于科技手段的日益進步,在人工干預下各種造景元素日益豐富,在這種人造美景下出現的是傳統的景觀和現代新型經管失調現象。許多鄉村盲目地進行城市化發展,忽略了鄉土文化的建設和傳統文脈的保護,使得整體的鄉土景觀無法和周圍環境相適應,影響了整體景觀效果。
4.結論
[關鍵詞]鄉土歷史教學;區域文化優勢
[中圖分類號]G2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09)18―0124―02
歷史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特定歷史的形成和發展與區域文化更是不可分割,因此,如何在鄉土歷史教學中突出和發揮區域文化優勢就成為擺在歷史教師面前的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正確認識區域文化的構成、功能和特點
區域文化從構成上可分為城鎮區域文化和鄉村區域文化。城鎮區域文化是以城鎮為依托而形成的集中反映該區域文化特征的文化,其作用在于:一方面,城鎮區域文化對內具有文化的凝練和提升作用,對外具有文化的展示和交流作用,并升華為一定區域的文化標志或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城鎮區域文化對鄉村區域文化的發展又有帶動、輻射和促進作用。相對于城鎮區域文化而言,鄉村區域文化是在廣大農村形成的分散反映區域文化特征的文化,它具有分散性、單一性和持久性等特點。鄉村區域文化既是城鎮區域文化的源頭,也是城鎮區域文化的流變。所以,城鎮區域文化和鄉村區域文化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因此,在鄉土歷史教學中,有必要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在歷史教學改革中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前提就是創新,而創新的基礎則是立足現實。對歷史教學來講,立足現實的重要一點就是利用區域文化優勢進行鄉土歷史教育,培養和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進而激發起他們將來建設祖國、建設家鄉的熱情和決心。
二、有效利用區域文化優勢的基本要求
(一)始終堅持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
在鄉土歷史教學中,必須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必須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是鄉土歷史教學的指導思想,也是正確利用區域文化優勢的政治保證。在突出和發揮區域文化優勢的鄉土歷史教學過程中,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開拓創新,既要力行改革,又要講求實效,努力使鄉土歷史教學和區域文化優勢達到有機統一。
(二)正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就鄉土歷史教學而言,在突出和發揮區域文化優勢的過程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具體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引導和教育學生熱愛和尊重勞動人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文化發展中處于主體地位,起著主導作用,是他們創造了豐富多樣的區域文化。所以,在鄉土歷史教學中要引進當地造福桑梓、建立功勛的歷史人物,讓學生認識到前人是怎樣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和創造的,讓他們對自己的祖先和父老鄉親產生由衷的愛戴和敬佩。二是把教學實效落實到學生的發展上面。人是社會的細胞,社會發展如果沒有了人的內涵,或不能落實到人,那么社會發展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礎和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更是突出了人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斷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提升人的品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是從價值取向上增強人民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途徑。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起指導作用的社會意識形態,對整個社會發展具有引導作用。因此,鄉土歷史教學在應用區域文化優勢中,不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背,必須要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要求,維護中華民族文化的完整性、統一性;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使他們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和改革開放信心,自覺抵制和反對各種有損于國家利益和民族團結的意識與行為。
(四)因地施教、突出特色是發揮區域文化優勢的基礎
由于諸多主客觀原因的存在,鄉土歷史教學不可能面面俱到,對于所涉及到的區域文化資源,也必須有所鑒別和取舍,而依據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有利于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有利于學生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來分析和評價歷史,有利于保障教師教學的正常進行和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切不可求大求全、脫離實際。例如,根據蘭州各縣區的經濟、政治、文化、地理、歷史特點和狀況,蘭州區域文化可劃分為這樣八種基本類型:基于農業特點,以安寧的桃子、七里河的百合、皋蘭的白蘭瓜、紅古的蘋果等以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依托的農業產業型文化:基于工業特點,以西固為中心的工業產業型文化;基于商業特點,以城關區為龍頭,七里河區為延伸的商業貿易型文化;基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以五泉山、黃河風情線、興隆山、吐魯溝等為代表的旅游型文化;基于革命紀念場館,形成八路軍駐蘭辦事處和烈士陵園為基地的革命傳統型文化:基于回族人口較多,且集中的特點,形成從西關什字到小西湖為中心的民族宗教型文化:基于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多的特點,形成以科技一條街和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為紐帶的科教型文化;基于名優小吃,如蘭州牛肉面、釀皮、灰豆等,民間藝術,如刻葫蘆、太平鼓等而形成的民俗型文化。因此,蘭州地區各學校,在進行鄉土歷史教學時,可就近取材,盡可能選取讓絕大多數學生都能親身感受到和體驗到的區域文化資源,這樣既可以加深他們的認識,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突出和發揮區域文化優勢的具體做法
(一)提升對區域文化重要性的認知度
文化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欠缺會嚴重影響到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同樣對于一個地區而言,需要有這一地區所特有的區域文化。由于客觀條件的制約,特別是主觀認識不夠,學生對區域文化重要性的認知度還不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精神上越來越迷茫,產生了程度不同的文化認同偏差。所以,讓學生認識到文化,特別是區域文化對自身和社會的重要性是培養價值觀,提高文化素質,激發愛國愛鄉精神的重要形式。要做到這一點,從事鄉土歷史教學的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區域文化的學習和研究。
(二)將區域文化納入到泛鄉土歷史教學中
泛鄉土歷史是指一個地區所在的地理范圍內的省域、國別歷史。事實上,文化是相通的,對區域文化的研究,并不意味著只是對某一地區文化的研究,而是通過它的研究去了解更大范圍(背景)下的文化,掌握更深刻的文化本質和內涵。例如,蘭州區域文化是甘肅區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蘭州區域文化的研究不僅是對蘭州區域文化本身的認識和反思,還是對甘肅區域文化的認同,對隴原兒女自信心不斷提升、凝聚力不斷增強的內在探尋,從更大的范圍來講也是對中華文化和中國歷史的具體認同過程。
農村自辦文化活動調研匯報范文農民自辦文化,是指農民個體或群體依靠其擁有的各類文化資源,而進行的以滿足自身或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質利益需要為目的的各類文化實踐活動。農民自辦文化是反映當地的經濟基礎、文化氛圍及農民自身的素質的一個重要表現。近年來,區文化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配合“四區”建設為著力點,積極扶持和關心農村自辦文化活動,大力開展農村三項活動,全區各鄉鎮農民自辦文化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全面了解我區農民自辦文化活動情況,近期,區文化局組成農民自辦文化活動調研組,深入各鄉鎮和農村,采取聽匯報、看材料,現場考察等形式,開展農民自辦文化調研活動。現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1、凈化農村文化市場,樹立鄉村文明新風。農民自辦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實踐活動吸引力強、內容比較健康、參與者身心滿足感強的特點。這也就意味著,在鄉村社會,農民自辦文化越多越普及,則深度參與其中的農民群眾必然越多,相應地,留連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農民群眾就會越少。從而為形成文明鄉風提供健康的養料和良好的導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多了,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動的少了,聚眾賭博的少了。
2、傳承鄉土文化,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相當一部分農民自辦文化源自鄉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對鄉村民俗文化的繼承。這是由于鄉村民俗文化在時間安排、內容和形式上往往與農民群眾的生產互補和平衡,與其生活相適應和相融合,容易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成為農民群眾豐富的文化資源,因而,鄉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農民群眾在生產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襲、所采用,很容易轉化為農民自辦文化。因此,農民自辦文化因具有文化的傳承功效,將為當代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3、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增強農民致富能力。在豐富的農民自辦文化中,以開啟民智為主要目的和主要內容的農民自辦文化不在少數,如,農民讀書社、農民書屋、農家文化大院、農民故事會、農民電影放映隊(放映各類科教片)等。此類農民自辦文化開展得越多、越普及,則越有助于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助于農村的經濟發展。
4、增加溝通交流,促進農村社會穩定的聚合功能。由于農民自辦文化一般伴生著農民群眾的聚合現象,從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農民群眾互動、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其結果往往是有助于促進鄰里、婆媳、黨員干部與群眾之間關系的和諧,有助于實現農村社會的穩定。有助于農村和諧社會的構建。
事實上,諾大的城市,居住在不同地點、從事著不同職業的人們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捍衛自然的尊嚴。冒昧地選擇自然之友的核心價值觀作為標題,只因為這群人:身體力行,真心實意。天下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還記得去天下溪那天陽光很好,與同去的志愿者李慧妍一起找了好久,才在某核研究所的角落里發現了搬了新址的天下溪辦公室。大概20m2的屋子被隔成兩間。大一些的居中是格子狀的辦公桌,左邊一排高大的書架上整整齊齊地擺著生態學等各種書籍,還有些小蒙古包之類的手工藝品,右邊一個小書架,墻上掛著民族風格濃郁的掛畫,門后擠滿了《天下溪年報》、天下講壇資料等印刷品的包裹,里面的小間則做成會議室,窗邊的一排盆栽將小屋裝點出些許春天的氣息。
接受采訪的是天下溪的項目干事張娟,嬌小靈動的女子,眼中總含著溫暖的笑意。作為在天下溪成立之初就參與其中的志愿者,張娟將天下溪的項目和自己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
“坐而論道,起而行之。通過理論探討、教育探索和公益行動,豐富鄉村教育資源,保護地方及民族文化多樣性,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促進公民社會的形成。”天下溪的宗旨透出濃郁的道教韻味。她從天下講壇到鄉土教材,天下溪秉承踏實無爭的態度默默工作講起。張娟說,天下溪的文化是滋養人的文化,鼓勵將工作與自己的特點相結合,鼓勵合作,幫助志愿者找到自己的動力――這樣,即使是離開天下溪,也不會迷茫。
在天下溪現今優先開展的鄉村教育方面,一方面支持當地的建設,一方面通過鄉土教材增加鄉土價值的理解和認同。最初聽到鄉土教材,以為是可以和民俗保護等同起來的事情,卻在翻看草原故事的小冊子和張娟的講述中慢慢改變了認識:鄉土教材的意義,不只停留于挖掘鄉土智慧,也不止停留于提高當地孩子的自豪感,更在于“找到自己的根”的文化傳承,在其中可以找到自己成長的力量――或許這動力來自人性共通的對美好的東西的追求,為天下溪。
提及在NGO的工作特點,張娟有些不以為然地笑笑,說自己覺得這樣的事情有意義,與自己的個性相符,是自己想過的生活也是自己想走的路,這樣就夠了。NGO不是避難所,也不是沒有黑暗的東西,知道自己為什么來,來了要做什么,把事情做好。選擇了NGO的價值認同,就要學會接受這個職業帶來的其他東西。或許這是在挑戰人生,但終歸追求自由和獨特的生活也是人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心里踏實,就夠了。”不變的溫暖笑容,透出堅定執著的力量。
“人總會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不過于要求工具式的理性,保持團隊能力的提高,在踏實無爭的工作中踐行自己選擇的生活的姿態: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不虛言。
綠家園:媒體交流,綠色視野
正巧趕上綠家園每月一次的記者沙龍,中青記者之家飯店十樓的會議室坐滿了心系環境的同仁。起初以為在座都是媒體記者或編輯,悄悄問了身邊幾位才知道,除了媒體工作者,還有生態研究所的研究員,僑居海外的知識分子,低碳經濟的推動者,退休教師……也是在那一瞬,深切地體會到“我們從不孤單”。
當天邀請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科學哲學與科學社會學系的肖顯靜教授詮釋科學和環境的關系,以及自然之友調研部主管張伯駒《中國公民社會組織如何參與應對氣候災害》調研報告。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坐在一起,聆聽,討論,為著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夢想。
理論上5點結束的沙龍,還有些同仁留下聊到快6點,有感于汪永晨老師的嚴格要求,和現場激烈的對事不對人的討論氛圍,每個人都在思索,在行動,仿佛聽到激昂的進行曲在耳邊奏響一一前進,不需要彷徨。
因著幫忙拿了些東西,隨綠家園的兩位專職:王小娜和李笑波走曲曲彎彎的小胡同回辦公室。拐了不知道多少個彎,終于來到位于雍和宮后面的綠家園辦公室。鄰著尚在整修的古建筑,有些古典沉郁的意味。一路上聽笑波講工作后的三個月是怎樣“神經病似的”想追逐小學課本上和動物、自然朝夕相伴的生活,又是怎樣誤打誤撞進了綠家園;之前小娜姐姐一個人做了兩年專職,多大的壓力和挑戰;怎樣一點點成為半素食主義者,見到新開的素菜館就要興奮半天……而小娜姐姐只是靜靜地走著,時不時提醒一句“小心車”,淡然而從容。
“發揮媒體的獨特力量”,綠家園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除了記者沙龍,還有定期的英語培訓之類交流并提升自身的機會,圈子一點點擴大影響。于組織,綠家園則盡量減少專職數量,以更多的兼職和志愿者職位邀請大家加入。行走江河,在關注中注入行動,將民眾的聲音放大成響亮的力量。綠家園,綠色與你同行……
地球村:這是一個關于樂和的故事
地球村大概是我最早知道的NGO了,不記得是因為垃圾分類抑或是26~C空調計劃――大概最初的認識總會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在做準備工作時,發現網站上的資料頗有些厚重的感覺,于是細細地做了筆記,準備迎接一餐精神盛宴。
地球村的辦公室有三間,面積很大。專職人員的辦公桌和書架占了最大的一間屋子,一間小一點的儲物室,還有一間中等大小的會議室。已經是臘月二十六,辦公室內還有四名專職人員工作。在堆滿四川彭州通濟鎮大坪村重建資料的會議室,開始了此次采訪。
地球村有綠色媒體、樂和家園、綠色社區、有害化學品及公平交易五個常設項目,提倡人內心對珍愛健康、珍愛生命的認識,而不僅僅是環境治理。在這個意義上,地球村努力探尋適合中國的環保之路。綠色媒體項目持續舉辦記者茶座,為記者提供生態學和傳播學方面的培訓以及公眾信息服務;樂和家園項目旨在推動中國可持續能源政策,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和參與意識;公平交易創建鄉村產品的銷售平臺,保護弱勢群體t有害化學品項目推動了中國草根組織對化學品問題的識別能力和實踐能力;而綠色社區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為主導的社會公益基金資助下,在受災嚴重的四川彭州通濟鎮大坪村與村民一道重建樂和家園。
在大坪村,NGO和政府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重建后的大坪有村民自主成立的環保生態協會,亦有地球村的工作小組進駐。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NGO和政府關系的積極方向:合作,溝通和交流,為著更和諧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