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生學英語培訓范文

        小學生學英語培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生學英語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生學英語培訓

        第1篇:小學生學英語培訓范文

        關鍵詞:英語教學 有效訓練 示范性 直觀性 簡筆劃 創設性

        新課程具有全新的理念:“自主、合作、探究”是其主旋律和精髓,強調創新能力的培養與表達。英語語言教學實踐表明:要使學生掌握運用好一門外語,就必須持之以恒地對其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創設愉悅的氛圍,把課堂變為學生樂學的天地,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那么怎樣訓練有效,怎樣訓練才能達到目的呢?

        一、示范性訓練

        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必須通過學生才能得以實現。然而學生生性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師采用示范性訓練,往往能激發學生興趣,引起學生注意。老師首先介紹新的對話材料并和一位學生聯合示范,接著指定兩位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給全班示范,最后通過集體訓練,分組訓練,達到熟練程度,這樣既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很快進入角色,又能準確地根據老師與學生示范、學生與學生的示范,模仿說出每個情境對話,這樣新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掌握。

        二、直觀性訓練

        運用實物、圖片、投影儀等教具進行訓練。教具是英語課堂教學中必備的工具,它能使抽象的東西直觀化、真實化,增強語言訓練的真實感。語言的交際是一種創造性的語言運用過程,在交際過程中,我們不可能將事先背好的句子用于復雜多變的情境中。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實物、圖片、投影等教具展示出物品的特色及其精彩的情境。當情境一旦創設并顯示出來,學生心理障礙即刻消除,此時教師加強創造性的語言訓練,即在訓練中充分給予學生思考并根據情境造句的機會。這樣,老師每提出一個問題,學生都爭著回答。例如:

        ① A:How much is the meat?

        ② A:How much are the eggs?

        B:It’s 16 yuan a kilo.

        B:They are 7 yuan a kilo.

        A:Oh,it’s too dear.

        A:OK. I’ll take three kilos.

        (It’s too expensive.)

        Here’s the money.

        B:Thank you.

        漸漸地,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得到充分訓練,知識不斷豐富。

        三、運用簡筆畫進行訓練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簡筆畫進行訓練不僅同樣能引起學生注意,而且能促使學生把英語和客觀事物相聯系,培養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

        例如:(1)T:Can you play football ?

        S1:Yes,I can.

        (2)T:Can you play basketball ?

        S2:No,I can’t.

        然后再問一些其他的東西,如跳高、游泳、畫畫、同外國人說英語。接著叫同學自己來舉例,來啟發他們自己的思維。

        四、創設性訓練

        1. 借助舞蹈音樂藝術手段進行訓練。

        寓音樂舞蹈于藝術教學訓練之中,是一種具有靈活性、藝術性的訓練,它使音樂舞蹈與課堂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一種扣人心弦的歡愉的訓練方式。它不但能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健康向上,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例如教“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學習人體部位我要求學生配合老師的指示,快速準確地指出自己身體各部位,指示如下:Where is your nose? Touch your face. Open your eyes. Put your hands on your head. Show me your right hand ... 為方便學生記憶、理解,幫助其運用,我為教學內容譜曲后填入單詞、句子,教學生邊唱邊跳,學生通過唱、跳、演,在訓練中輕松地獲取了知識。還可以通過下面的游戲來加強單詞的記憶:

        e.g. Buckle your shoes.(系上鞋帶) Nod your head.(點點頭)

        Shake your head.(搖搖頭) Blink your eyes.(眨眨眼)

        Clap your hands.(拍拍手) Wave your hand.(擺擺手)

        Stamp your foot.(跺跺腳) Snap your fingers.(打響手指)

        2. 借助課外活動進行訓練。

        利用課外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游戲,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在游戲活動中廣泛進行英語訓練,為學生創設愉快的有競爭意識的訓練場所。根據學生好強好勝的特性以及愛表現自己的心理,提供語言交際的機會,讓學生在聽聽、說說、玩玩、做做、跳跳、唱唱中歡悅地接受了新知識,還可學到諸多的課外知識。語言是一種技能,它必須通過學習主體的大量練習和使用才能形成,因此,英語教學中有效訓練就能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運用好英語交際。

        3. 進行猜謎語比賽。

        在學習了alone之后,教學生格言:One swallow alone does not make the summer. (一燕不成夏),先讓學生動腦筋猜句意,鼓勵學生大膽猜測,看誰的回答最接近。在學習了bridge之后,讓學生猜謎語:What is the shortest bridge in the world?(The bridge on your nose / Nose bridge)。再如go away這個詞組可通過問題來引出:e.g. A doctor and a lawyer loved the same girl. The lawyer went away for a week and gave the girl several apples before he left. Why? ( Because of the old saying: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個蘋果,身體保健康。)這樣既引出了go away,又讓學生明白:Apples are good for our health.

        參考文獻:

        [1]楊陽.詞匯教學方法新探(三).中小學外語教學,1999.5.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第2篇:小學生學英語培訓范文

        關鍵詞:國培計劃;問卷;骨干教師;中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2)11-0143-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4.043

        1.引言

        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即專業新手到專家型教師的過程。隨著國家對教師專業認識的不斷深入,國家教育部在2002年2月頒發的《關于“十五”期間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意見》中,對教師專業發展劃分了三個階段:職前培養、入職教育、在職培訓,明確提出了要加強教師的在職培訓(王曉萍,2010:22-23)。其中,“國培計劃”就是為教師深入學習和使專業不斷發展的在職培訓項目之一。國培計劃,即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是教育部、財政部實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這一培訓計劃不僅可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也可以給來自不同地區的教師與從事教育事業者之間經驗交流等教學行為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從2007年以來,教育部對西部地區實行了教師國培計劃,給各學科教師搭建了學習和提高的平臺。2009年江西省承擔了“國培計劃”旨在全面提高我省農村師資力量,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培養他們教授知識與技能的能力。這次中學骨干教師培訓了什么?這些一線教師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培訓?培訓的效果如何?對培訓提出了什么要求?因此,筆者對2011年在江西師范大學接受培訓的中學英語骨干教師做調查,以期回答上述問題。

        2.研究設計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是2011年國培計劃——江西省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的80位參訓教師,分別來自江西撫州、上饒、萍鄉、鷹潭、吉安、景德鎮等10個地區的縣、鎮、鄉中學,男女比例分別為24.7%和75.3%。工作五年以下約為43.2%,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約為21.6%,20年以上的約為5.4%。獲得本科學歷占77%,大專學歷占23%。這些參訓教師的年齡都集中在21~30歲以及31~40歲和41~50歲,分別占總人數的56.8%,32.4%和10.8%。14.9%的英語教師都是普通教師,85.1%的教師都在學校擔任主任、副主任、年級組長以及其他職務。

        2.2 研究方法

        筆者對參加江西農村中學英語培訓的80位教師每人發放了一份問卷,該問卷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了解參訓教師的基本素養,如培訓經歷、培訓態度、參訓原因等;第二部分旨在了解參訓教師對培訓的看法,如對培訓模式類型的看法、對培訓時長及形式的要求、對授課者類型的要求;第三部分是了解參訓教師對培訓的考核及效果的看法;第四部分是了解教師們對“國培計劃”的滿意度及建議。共收回了74份問卷,經過甄別74份均為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92.5%,并用spss13.0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參訓的英語教師的基本素養

        80%以上的教師希望能讓更多的教師得到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參訓英語教師中,60.8%的人認為能順利完成專業知識教學任務,39.2%的人認為有一定難度。有33.8%的人只教英語一門課程,而66.2%的人都教除英語以外的其他學科的教學。大部分英語教師都有至少兩門以上的課業壓力,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這些教師對教英語或其他學科的備課、上課、課后解答等方面的問題。再者,教師要深入思考與研究如何有效地把各種不同基礎的學生教好。

        此外38.4%的教師是第一次參加省農村中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57.5%的教師平時很少參加或偶爾參加此類培訓,只有4.1%的教師經常參加此類培訓。可見,大部分教師沒有機會或很少有機會參加此類培訓。因此,教育部門或學校應該多舉辦類似的培訓,重心應放在農村,以提高這些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知識、技能和教育管理等各方面能力。

        至于參加培訓的態度,81.1%的英語教師期待此次國培,16.2%的英語教師抱著平常心參加,而2.7%的英語教師則不期待。總的來說,這次培訓是大部分英語教師所期待的。91.9%的英語教師是抱著提高技能和水平來參加培訓,2.7%的教師是為了獲取證書、評職稱,6.8%的教師是為完成學校任務而來。大部分教師的學習態度都比較積極主觀。

        35.1%的英語教師是自己爭取來參加此次培訓,23%的教師是因教學成績突出選拔來參加培訓,41.9%的教師是校長、教務主任被要求來參加培訓,1.4%的教師是應付任務來參加培訓。因此,積極主動爭取培訓機會的參訓教師只占總人數的35.1%,顯然主動參加培訓人數還是不多。

        3.2 參加培訓教師對培訓的看法

        3.2.1 對培訓模式類型的看法

        4.1%的英語教師希望得到系統理論講授的培訓,60.8%的教師喜歡經驗交流的培訓模式,12.2%的教師喜歡專題理論學習,9.5%的教師喜歡遠程培訓,31.1%的教師喜歡考察實踐模型,即實地跟班學習培訓。可見,大部分教師不喜歡理論型培訓,而是融合于實踐教學中的理論升華。英語教師應扎實掌握專業知識和教學理論及技能,更好地實踐英語教學。同時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考察實踐、遠程培訓等模式也是教師成長和學習必不可少的途徑。

        3.2.2 對培訓時長及形式的要求

        對于培訓時長,8.3%的英語教師認為培訓10天為宜,34.7%的教師認為培訓10天~1個月為宜,26.4%的教師認為培訓1~2個月為宜,30.6%的教師認為2~6個月為宜。對于培訓形式,24.3%的英語教師選擇短期業余培訓,67.6%的教師選擇平時集中脫產培訓,10.8%的教師選擇寒暑假假期集中培訓。

        3.2.3 對授課者類型的要求

        14.7%的英語教師希望教育專家給他們授課,73%的教師希望優秀中學教師授課,6.8%的教師希望大學師范類教授授課,5.4%的教師希望非教育界知名人士授課。這說明參訓教師中大部分都希望優秀中學教師給他們授課,認為實踐更重要。

        3.3 教師們對培訓的考核及效果的看法

        首先,從回顧與思考培訓內容方面來看,35.1%的英語教師每天都會,43.2%的教師經常會,17.6%的教師偶爾會,4.1%的教師不會。可見,每天培訓結束后,大部分教師都會回顧與反思培訓的內容;但是還是有少部分的教師不回顧、不反思。眾所周知,教學相長,教師的回顧與反思是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種方式。

        其次,從寫研修日志以及教學反思方面來看,83.5%的英語教師認為應該寫,13.7%的教師認為沒有必要寫,2.7%的教師認為不應該寫。結果表明80%的教師認為應該寫研修日志,因為寫研修日志既可以概括培訓的知識便于日后使用知識的提取,又可以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56.8%的英語教師愿意每天寫教學反思,43.2%的教師不愿意每天寫。50%多的教師愿意堅持每天寫教學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學反思是汲取經驗教訓的有效手段,是教師自我成長和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可以從名人名言中得知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因此,應提倡教師堅持寫教學反思。

        再次,從培訓結束后是否應該有相關結業考核方面來看,25.7%的英語教師認為應該有,62.2%的教師對此持中立態度,12.2%的教師認為沒有必要。考核是培訓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檢測參訓教師培訓效果的一種評價手段。整個培訓是個學習和提高的過程,應該采用多種形式的結業考核,來檢測每位老師學習的效果。至于結業考核方式,4.1%的英語教師希望采用上課的形式作為結業考試的方式,6.8%的教師希望采用說課的形式,31.1%的教師希望通過上交培訓反思的方式,59.5%的教師希望通過結束后談論培訓感受作為結業考試的方式。從這些參訓教師對考核形式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希望通過上交培訓反思的方式和談論培訓感受作為結業考試的方式。但是這兩種考核方式無法全面反映培訓效果。目前,我省“國培計劃”項目考核采用了綜合評價考核的辦法,其中考核指標有學習時間、作業、教學設計與反思、研修日志、論壇研討。

        最后,從“國培計劃”培訓效果方面來看,2.7%的英語教師認為完全達到目標,29.7%的教師認為達到目標,36.5%的教師認為幾乎達到目標,31.1%的教師認為未能達到培訓的目標。由此可見,此次江西省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國培計劃”的效果良好,但是還是有待于提高。至于培訓的效果,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56.8%的英語教師認為理論和實踐上都提高了,2.7%的教師認為只在實踐上提高了,33.8%的教師認為只在理論上提高了,6.8%的教師認為沒有提高。因此,參訓教師,尤其那些認為沒有任何提高的人,應探究其原因。

        3.4 對“國培計劃”的滿意度及建議

        3.4.1 教師對“國培計劃”方案實施的意見

        63%的參訓教師對“國培計劃”方案實施持支持態度,然而有15.1%的教師持反對態度。因此,培訓的組織者和授課者應在培訓后期通過網絡或電話訪問參訓教師,探尋其持否定態度的根本原因,再分析總結,以便“國培計劃”更好地實施。

        3.4.2 對此次培訓內容的滿意度

        65.8%的英語教師滿意,34.2%的教師不滿意。85.1%的教師認為理論聯系實踐太少, 9.1%的教師認為培訓時間過長,8.1%的教師認為授課教師水平有限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這次培訓內容,理論型培訓過多,以后類似的培訓應多讓授課者把理論結合實踐教學,并且應把部分主動權交給參訓教師。讓他們經過理論學習和演示學習后,參訓教師自己反思后再講述自己理解的理論,應用于實踐;接著可以讓授課者和其他參訓教師進行點評,再讓演示者反思并且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根據演示者提出的想法,讓全體參訓教師與授課者進行討論和探究,讓授課者和參訓教師都更真實地領略到實際情況中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總之,為使以后此類培訓更好地開展,組織者和授課者應考慮到參訓教師的需求,應在培訓前對這些參訓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然后進行分析,系統科學地設置培訓內容,再與授課者探討選擇何種課程以及如何有效實施此類培訓。

        此次培訓的目的在于提高我省農村中學英語教師教學上的各方面專業能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并通過這次調查問卷來分析該培訓的效果。但是部分參訓教師對此次培訓的滿意度不高,未能完全達到培訓目的。其部分原因在于部分參訓教師并非主動來參加培訓,而是被校長、主任或因教學成績突出或為完成任務被派送來培訓,所以這些參訓教師的積極性不高。這固然會成為滿意度不高的因素之一。還有部分原因在于培訓內容,理論型培訓過多,從而影響培訓的效果。因此以后不僅要做好參訓教師的派選工作,也要優化培訓內容以提高培訓的有效性。

        4.展望與建議

        本文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教師渴望得到類似提升與進步的機會。所以,“國培計劃”這一方案得到大部分教師的支持,希望以后每位教師都能得到類似進修培訓的機會。無論是新教師還是資深教師都可以接受培訓,教師應始終保持積極學習的心態,依據所教學生的特點和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及時吸納新的或更新舊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不斷讓學生看到教師所呈現的新面貌,引導學生想學、愛學、會學。

        此外,這些參訓教師期望未來會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培訓,如出國培訓、提高英語專業知識、學生德育方面、短期業務、班級管理及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指導、英語口語能力、系統優質課講解的培訓、開展與頂崗生一樣到其他學校跟著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的培訓、讓參訓人員上課—說課—優秀教師點評的培訓等。

        然而,教師培訓可以為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提供豐富的理論知識,重要的是需要教師靈活運用這些理論。其中有少部分接受培訓的教師,對培訓的理論知識嗤之以鼻,認為理論知識對他們的英語教學起不了多大作用。筆者不贊同這種想法,理論既為實踐服務,又為實踐所用,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但理論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且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實踐經驗與理論知識是相輔相成的,兩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功效。希望英語教師們能盡可能地發揮兩者的優點,更好地為教育事業服務。除此之外,如何使以后的“國培計劃”取得更好的成效呢?希望以后類似培訓的策劃者、培訓的授課者或教育主體部門應考慮一線教師的真實所需,在培訓前對接受培訓的教師做些調查。例如,對這些一線教師所需要培訓的內容、培訓類型、培訓時間的分配、培訓的管理、培訓的考核、培訓所需達到的目標等等做一個系統的調查或訪談,了解教師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使“國培計劃”落到實處,取得好的效果。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國培計劃”的受益者分享他們所學的知識,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完善教育事業的行列當中,也希望會有更多更好的培訓,讓每位教師都能受益。

        參考文獻

        Chao, An Che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Language Training Program in Hotel Industry[D]. Stout: University of Winconsin, 2000.

        Fishman, B., et al. Linking teacher and student learning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ystemic Reform[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3, 19(6): 643-658.

        Garet, M., et al. What mak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ffective? Results form a national sample of teachers[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01, 38(4): 915-945.

        Herlina, W. The effectiveness of Indonesia English teachers training programs in improving confidence and moti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 2011, 4(1): 79-104.

        第3篇:小學生學英語培訓范文

        [關鍵詞]小學英語;認讀能力;認知規律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7-0009-01

        1、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小學生在剛開始接觸并學習英語的時候,應該是強調聽說,然后再逐步過渡到讀寫,因此在小學低段年級(一二年級)應該開始認讀能力的培養,而且認讀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認讀是要從初級階段就開始培養的,從一年級就可以開始滲透了,用有效的方式去引導學生認讀英語的單詞,在教學過程中應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與游戲來培養學生的單詞認讀能力。認讀就是說學生應該能聽懂這個單詞而且看見這個單詞,或看到一張圖片就能說出這個單詞,所謂認讀單詞就是給出一個單詞,這時候不是圖片,學生也能知道這個單詞的意思,這個要求小學低段年級的學生都是要做到的。如何檢測學生能不能認讀單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比如說發給學生一些單詞卡,讓學生上前找出相對應的圖片。或者要求學生把圖片和單詞連線,就可以反饋出學生是否能準確地認讀這些單詞。

        2、研究與實踐過程

        2.1 認讀能力首先是一個快速準確的識字能力,那么認讀課文,應該是在認讀字詞的基礎上逐漸過渡到認讀課文,就是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從句到篇。認讀的核心是強調最開始的識字的過程,認讀不僅僅指認讀一個單詞,還有認讀意群,逐步過渡到認讀句子,能夠把句子連起來,然后才過渡到對語篇的理解。有時可以通過朗讀的方式去檢測學生是否認識了這個詞或是理解了這個句子。

        2.2 認讀單詞最簡單的是指見到單詞就明白它的意思,認讀單詞更多的是要求學生能懂得意思,還有懂它得發音。記單詞或是背單詞就是要求學生不僅記住單詞的意思,還要記住單詞的讀音,包括單詞的拼寫以及發現單詞的拼寫規律。

        2.3 認讀主要是認讀單詞,認讀句子,包括認讀意群。小學生英語認讀能力的培養應該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小學生在認讀過程中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不能一蹴而就。千萬不可急于求成,否則會適得其反。猶如我們學母語一樣,首先應具備一定的聽說能力(習得而成),其次在后來的學習中逐步認讀單詞和句子(學得而成)。小學生學習英語也應該具備一定的聽說能力之后再進行認讀能力的培養。

        3、成果主要內容

        我比較贊同專家教師的觀點,在小學階段學習應遵循音、義、形的學習規律。尤其在中、低年級階段,不提倡讓學生拼讀單詞。而應將重點放在整體認讀上。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認讀能力的培養要遵循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習性。而非機械的認識或記憶。而是在教學中設計各種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教師可設計一個活動,先出示單詞卡片帶著學生讀,比如:jump, hop, run, walk等等,然后把這些卡片發給學生,接著教師再說一句話,比如:Lucy , Lucy, jump to me.于是拿到jump這張卡片的學生就跳到老師跟前并將卡片遞給老師,老師再帶著學生們分別將這些卡片貼到相應的圖片的旁邊。

        英語認讀能力作為小學生英語學習的一項重要技能,在《英語課程標準》中有明確的界定:能看圖識字;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的詞語;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簡單的小故事或短文。(一級技能目標);能認讀所學詞語;能根據拼讀規則讀出簡單的單詞;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和指令;能看懂簡單的語言信息;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和小短文(二級技能目標)。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受到一定的英語熏陶,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習慣,即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而“讀”是增加英語輸入量,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多讀,把無聲的表達變為有聲語言,入于眼,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只有讀到了、讀懂了才能綜合運用語言。小學生認讀能力的培養應從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開始,并與聽說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

        4、教學實踐成效

        4.1 利用實物或者圖畫出示認讀、記憶單詞。教師用很自然的方式把一些單詞介紹給學生,使認讀的學習很自然。單詞像圖畫一樣,只是現實中事物的符號。比如,蘋果(apple)的圖畫是一只蘋果的 象征符號,“apple”的發音和“apple”的拼寫也是如此,所以,如果學生能聽到和看見,且能嘗到,嗅到 和摸到蘋果,他們很快就會說和讀“apple”。

        4.2 能在聽、說、唱、做中鞏固記憶單詞。比如通過Let's chant讓學生在說唱中鞏固 pen and pencil等文具詞匯。并通過觸摸或出示文具來進一步感知和學習詞匯。通過say and do活動,如:Touch your nose. 等來學習和鞏固身體部位的詞匯。可以通過唱英語歌曲I can sing a rainbow. 來協助記憶顏色類詞匯。

        4.3 能用重要的單詞做游戲記憶。可以把學過的單詞讓學生做成卡片,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出示卡片,相互拼讀,并用單詞說一些簡單的句子或對話。

        4.4 給所能看到的物品貼上詞匯標簽復習單詞。盡可能多地給身邊的物品打上標簽,可以從所有重要的物品開始,如學習用具、生活用品以及屋子里的每一樣東西。這樣,見得多了(輸入),在頭腦里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就會有一種說的欲望(輸出)。

        4.5 通過做動作加深單詞印象。可以讓學生自已畫一些簡單的圖畫,來表示走、坐、跑、說、看 等動作,然后寫上英語單詞。學生通過這種形象地理解、記憶,就會很自然的把它說出來。

        4.6 設計游戲活動。如將一些單詞小卡片裝入一個信封內,讓學生抽出并說出該英語單詞。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進行造句等。如:抽出“football”就可讀出這個單詞并造句“I like football.”。在復習詞匯時,可設計單詞炸彈游戲,用于小組比賽活動。教師指定某個單詞為炸彈,那么學生在讀單詞時必須要跳過這個“炸彈”單詞,否則就會丟分。這個游戲要求學生注意力相當集中,同時又具有挑戰性,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符合兒童學習心理。

        4.7 能通過多媒體課件逐步呈現記單詞。比如教師在教刀、叉、盤子、勺子時,就可以將這幾樣物品逐步呈現出來,先讓學生按播放的順序搶記單詞,然后讓學生按順序回憶,學生能自己畫簡筆畫記憶。比如一些水果、動物、文具、服飾等讓學生自己畫簡筆畫,也可以教師點第幾個單詞是什么?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被激活。

        第4篇:小學生學英語培訓范文

        因為有了80后家長這個龐大的消費團體,社會上各種英語培訓機構擴張的步伐也越來越大,在很多大城市,幼兒學英語培訓班已經很普遍了,有的英語培訓機構甚至把目光瞄準了3個月大的小寶寶。

        “上班”并非越早越好

        0-6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敏感期,但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非常大,有的語言能力發展得快一些、有的則慢一些。通常,4歲以內更為關鍵,這時最好不要給孩子太復雜的語言環境,父母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要先學好母語,在孩子有了一定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之后,再開始讓他接觸外語,否則會攪亂其語言系統,造成孩子混淆語言概念,導致語言發育遲緩。

        劍橋大學出版社和牛津大學出版社暢銷少兒英語教科書作者、香港大學教授大衛•諾南最近在劍橋大學考試部舉辦的少兒英語教學國際論壇上提出,歐洲一項針對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少兒學習者的跟蹤調查發現,從成年后的英語水平來看,7歲前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和7歲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水平并沒有差距。也就是說,7歲是少兒學習第二語言的一個合適的年齡。

        當然,孩子4歲以后,語言發育已經比較成熟,家長可以適當地創設一個學習外語的環境,讓孩子接觸英語,比如給他聽一些錄音、兒歌、看原版動畫片,能聽進去多少就聽多少,如果孩子有興趣跟著模仿,家長可因勢利導,不過這完全是游戲性的;5歲以后,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英文故事書,也可以試著讓他跟著錄音說說,記住畫面上的內容,不要求孩子真正認識每一頁上的單詞和句子。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培養孩子聽、說英語的能力,但學習的過程,是比較隨意的。學齡前的孩子,仍不適合進行正規的課堂學習。

        孩子學英語早,并不一定能學得好。不過,孩子的發音一般在8歲之前形成、12歲左右定型,如果孩子從一開始就能接觸到純正的發音,那么他接觸英語越早,越有利于語音純正度的提升,提高語言的敏銳度和準確性,減少“口音”問題。

        外教也有分別

        考慮到孩子將來有可能出國深造,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英語發音,希望孩子能說一口純正的、地道的英語,跟著外教學英語因此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很多培訓機構也主打外教品牌,開出小班課程或一對一的口語課程;也有家長請外國留學生給孩子做洋家教。

        實際上,家長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外教的教學水平。一般來說,家長們認為外教的發音是無可挑剔的,其實卻不盡然。家長為孩子選擇外教的時候,一定要把好兩個關:一是語言關,驗證外教的出處,比如是否來自北美或英國;二是教育能力關,看他是否具備教師資格,是否懂得幼兒成長發育的很多知識,懂得幼兒心理學,才能很好地施教。

        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外教時,首選正規的培訓機構,并要求機構出示教師的資格證以及外教的任教經歷。切不可盲目地以為,給孩子報了外教班或請到了洋家教,就一定能學好英語。就目前而言,少兒學習英語,最佳的老師絕大多數是有過海外求學經歷的中國教師。

        別迷信高價課

        近兩年,無論是幼兒英語還是中小學生英語培訓都有向高端發展的趨勢,每年1-2萬元的學費,一些傳統的培訓機構,也逐漸增加高端的英語培訓課程,如外教一對一課程,報價每節課300-500元。

        我國目前的教育評價體系以及就業壓力的增大,持續的出國留學熱,使英語培訓市場不斷升溫,“高價”培訓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種市場需求。那么,“高價”英語培訓效果一定好嗎?家長們的付出到底值不值?

        第5篇:小學生學英語培訓范文

        在武漢市,大家比較熟悉的綜合類的英語培訓機構有:新東方、新動態、韋博英語、環球雅思、海德英語等等。這些英語培訓機構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發展空間呢?今年暑期,作者本人懷著為自己充電的心態再次來到了新動態國際英語中南校區,很吃驚的是,這里的學員非常之多,有中小學生、有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有、還有待業的大學生)、有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有四五十歲的叔叔阿姨們等等各種不同經歷不同層次的學員,見到此景令人感嘆。

        在這學習期間,我一直在想一些問題——培訓機構吸引學員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十來年的英語學習難道就趕不上這短短兩個月的英語急訓?為什么我們都愿意掏出這昂貴的學費呢?

        隨著本人在新動態課程的結束,我找出了一些說服自己選擇培訓機構的理由,同時將其與學校的英語教學進行比較,希望能有些許啟示,為我們的學校英語教學提供某些參考和借鑒。

        一、英語培訓機構與學校英語教學的相同點

        首先,宗旨相同。不管是校外的英語培訓還是校內的英語教學,最終的宗旨都是培養國家需要的英語人才。盡管個人參加的各種英語培訓班是出于個人的需要,是為了個人的目的而學的,但是這種需要是順應時展和國家乃至世界人才需求標準的,因此最終宗旨是一樣的。

        其次,教學目標相同。盡管學校的英語教學多多少少還有應試的味道在里面,但是其主流仍然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基本的聽說讀寫技能,培訓機構雖然用的是與學校不一樣的教材、不一樣的教學形式,但最終也是讓學員如何去運用英語,如何使之成為一門技能。

        二、英語培訓機構的不同點

        一是師資不同。不管是小學英語老師、初中英語老師、高中英語老師還是大學英語老師,他們都是經過專門的教師培訓經合格后才錄用的,大多數是師范院校畢業的。而培訓機構的英語老師卻不同,一方面是因為其教師群體有兩個部分:中教和外教,外教當然是吸引學員的一個閃眼的理由,這里的中教輔導老師也有很大不同,他們不見得都是英語專業出身但都是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的愛好者,他們熱情、有耐心、有魅力、有極強的溝通能力和交際能力。從某種角度來講,學校的師資力量要強于校外的英語培訓機構,因為學校的英語教師隊伍是穩定的、是經過嚴格培訓過的、都持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等,可是筆者認為兩支教師隊伍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以及工作熱情是有很大不同的。這也是有很多孩子寧愿去培訓機構上課而不愿去學校的原因之一。

        二是“一對一”的個性化教學。中教老師分成不同的群組,每個群組有一個老師負責,相當于學校的班主任老師,負責記載不同學生的學習動態。老師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溝通與交流,其中有提醒、有表揚、有鼓勵還有生活中的切磋,這種師生關系失去了學校的那種嚴肅感,完全是一種友好的朋友關系,因此感覺很輕松,這也是我們學校教學應該借鑒的,有多少學生在老師面前能夠輕松自如、表現出真實的自我呢?這種個性化的教學及管理模式,給了每個學員極大的關注,使得每一個學員不會去在意自己的英語底子是怎樣只會最大限度地追求進步。

        三是最大限度地鼓勵每一個學生,培養自信心。也許正是培訓機構的盈利目的,它不會去歧視不會去傷害英語底子差的學員,也許這些英語差的學生也只有到培訓機構才能找回自信。作者本人在學校也學了十年英語,可是為什么最終還是不敢開口講英語,為什么遭受的全是打擊?老師有心無力,哪能挨個挨個去鼓勵去幫忙樹立信心,所以只能在打擊中沉默。而如今為了挽回自信為了提升自己來到英語培訓機構,確實與當年有極大不同。因此,學校的英語老師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去鼓勵每一個學生,去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

        四是靈活但又不亂的課程安排。新動態國際英語里面的課程安排跟學校里面的確實不一樣,非常自由,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定所上的課,如果是脫產學習整天都有課上,上午除了早讀剩下的時間都是做課件或是復習。所上課都是電子課件,通過聽、跟讀、對話的形式掌握教材,而沒有紙質的傳統教材,這樣可以讓學員擺脫對書本的依賴而影響聽說的效果。課程主要分為小班課、沙龍課、英語角、英語吧、電影課、文化課、職場課、中教輔導課,分得很細、很明確,這樣最終讓英語成為一個整體,在了解英語國家背景的同時提升語言運用能力,打破了傳統的死背單詞、記語法的學習模式,不再啃教材,而是活的教材,生活中的話題以及時事就是上課的話題,學生不僅感興趣而且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觀點,當然也找回了自信。

        五是外教為主中教為輔的授課模式。這一點當然是吸引學員的最重要的一點,大家都會認為要想學地道的英語就必須跟著老外,特別是在口語方面。英語培訓機構的課程大多是外教上的,這也是學費昂貴的原因之一。但由于學習的層次不一樣,因此也有中教輔導,非常有針對性。外教授課、中教輔導的模式在大多數估計很難實現由于受多方面條件的限制,但確實值得推廣,在有條件的學校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第6篇:小學生學英語培訓范文

        關鍵詞:新東方;三一口語;英語培訓市場;教育政策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2-0-01

        一、英語培訓市場的現狀

        從90年代末至今,我國英語培訓市場呈現飛速發展的氣勢,尤其在課堂英語教學無法吸引學生,而學生在校時必須考到相應的英語等級證書的情況下,以新東方為首的英語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快速成長起來。在這樣一個龐大而復雜的英語培訓市場中,是不是所有的培訓機構都可以贏利呢?他們的發展前景是一片大好,還是也會和其他行業一樣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呢?通過對英語證書的分類和學習者的學習目的,是可以大致了解我國英語培訓的前景。

        市場營銷學的第一要素就是需求。五花八門的英語等級證書,每一個都迎合了入學和就業的要求。一些重點小學或中學需要三一口語等級證書,大學畢業升需要通過國家4,6級英語考試取得相應的證書才能拿到學歷學位,出國需要托福,雅思,GRE,GMAT,找工作除了4,6級,還需要BEC商務英語等級證書,更不用說還有各種和職稱掛鉤的職稱英語。不難看出,不是學習者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推動了英語培訓市場,而是整個教育體制和社會需求推動整個英語培訓市場。正是從上到下的要求,造成了廣大學習者對英語學習的需求:證書類英語學習。也就是常說的技術性語言學習,以考證為目的的學習。

        二、英語培訓市場發展的過程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以新東方為主的考試性培訓機構迅速發展起來。新東方開創了套題學習的培訓方式,就是以題型種類歸納為主,通過突擊學習高頻語法高頻詞等針對性學習的培訓方式使廣大考生在短時間內提高了考試分數,嘗到了甜頭。這樣的短期見效的針對性語言培訓方式在新東方很快包含了4,6級英語,雅思,TOEFL,GRE等各種證書類考試。這個方式幫助很多考生通過了各種考試,拿到了證書,新東方是最早引進劍橋雅思真題的培訓機構,并針對真題推出了相應的答題和猜題技巧,那時候雅思的培訓市場幾乎是空白的,這讓更多的英語學習者涌進了新東方,甚至出現了報名滿額需要提前預約的情況,使新東方在英語培訓的行業中迅速成為領軍機構。

        中國的英語培訓市場曾因為英語學習潮變得非常活躍,除了新東方,戴爾,環球雅思,從新東方走出來的胡敏老師開創的新航道等英語培訓機構也迅速成長起來分到了相當大的份額,尤其環球雅思此類專屬性強的英語培訓機構更是打破了新東方最初打造的獨享雅思培訓的局面。一時間,各類的英語培訓機構百花齊放,學習者的選擇一時間變得非常多。我們校園里經常看到告示欄里經常貼著各種英語培訓機構的廣告,一個學生一天可以收到4張多的英語培訓宣傳單。不得不說,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英語培訓市場發展是迅速的也是混亂的。

        在成人英語培訓日見飽滿的情況下,少兒英語市場開始受到廣泛的注意,新東方的泡泡少兒英語,戴爾的少兒英語,甚至還有針對幼兒英語的培訓機構,瑞斯馬特,愛閱,優卡等幼兒英語培訓機構也吸收大量的小小學生接受英語母語是教育。同時,重點中學的面試里增加了提供三一口語考試等級證書的要求也迅速成少兒英語培訓結構火熱的原因。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英語培訓市場主要受到兩個因素影響,一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沒有4,6級英語證書學生不能拿到大學學歷學位證,沒有三一口語證這樣的“奧數英語”就會失去進入重點中學的機會,還有很小一部分職稱評定中需要提供相應的職稱英語,這是政策帶來的英語學習需求。二是社會需求,各種門類的出國考試,很多用人單位希望招聘者有BEC商務英語等級證書構成了另外一部分英語學習需求。

        三、英語教學改革后對英語培訓行業的影響

        政策決定得市場會比社會需求決定的市場更脆弱更容易受到影響,當國家的外語教育計劃和政策有所變動的時候,相應的市場格局也會立刻跟著改變。四六級英語題型一步步升級改革,會造成4,6英語培訓機構相應改變其培訓方式和內容,這就會影響部分學習者對培訓機構的選擇。教育部對中小學英語學習計劃的重新制定,對高考英語分值的重新規劃,也會立刻影響此類英語培訓機構的招生,市場格局也會隨之改變。

        三一口語等級考試是個非常好的例子。三一口語等級考試全稱是:英國倫敦三一學院英語口語等級考試(GESE-Graded Examinations in Spoken English),是經英國文化委員會提議,專門為非英語國家設計的英語口語等級考試體系,公分9級,1999年由北京教育考試院引進成為我國有官方背景的英語口語登記證書,后來成為“小升初”的重要參考,相應此類針對三一口語的培訓機構也越來越多,如遠航三一等培訓機構。不得不說是“小升初”捧紅了三一口語,成就了這些培訓機構。但在2013年年底,教育考試院規定了12歲以下不能參加三一口語等級的考試,這意味著三一口語考試將不能再和中學入學掛鉤。一時間,立刻出現了三一口語培訓無人報名的現象,相當多的家長表示,如果不是為了“小升初”,是不會讓孩子報培訓班的。

        這樣的連鎖反應從上到下是迅速的,政策的變化隨之帶動的英語培訓市場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甚至會出現一些悲觀的說法:英語已經不重要了,英語培訓機構也會隨著時間慢慢的消失,它本來就是特定時間的產物。但不得不說下這個定論還早。

        現在的英語培訓市場并沒有降溫,畢竟還有很多人要出國要找工作要評職稱,和社會需求掛鉤的培訓機構似乎沒受影響。

        但未來,英語培訓市場會在格局上因為教育政策的改變而改變,可以分成兩條線。政策相關的證書類英語考試如大學英語4,6級,三一口語等級考試,會受到影響,他們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會縮小或改變相應的課程機制。但另外一些針對國外考試的培訓機構,如托福,雅思,GMAT,GRE,等出國類考試的英語培訓機構短時間并不會受到影響,但未來其實也不輕松,當英語需要種類變少,英語培訓反而會變得更激烈。但英語培訓市場的競爭格局還會繼續改變下去,從教委逐步出臺文件不難看出,我國的英語學習正從證書類學習逐步轉型為語言類學習。語言類學習更貼近英語的實用性,方向性,在西方語言學中,一個學校會開設多門類語言供學生選擇,法語,中文,西班牙語,俄語等,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要選擇相應語言種類學習。英語學習的目的改變了,英語學習的方式也會改變。與其說教委在弱化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不如說教委在改變英語學習的目的性,所以如果有人認為英語培訓市場會變小,這個定論還早。

        在全球化的影響在,英語應用的需求只會增加。我們只能說升學類英語培訓會減少,可如商務英語,辦公室英語,專業英語,英語口語只會隨著市場國際化而穩步發展。隨著英語學習方向和目的改變,英語學習的內容也會改變,固定的套路會被改變,應用性學習方法漸漸被校園英語教育所接受,那英語培訓發展道路不是走多遠,而是怎么走的問題。相信未來英語培訓應該是提供課外英語和提高英語的應用性而不是重復課程英語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王巍,李艷.對當前語言培訓行業的調查與思考[J].語言文字應用,2012,8.

        [2]王雨佳.消費新趨勢助推少兒英語培訓市場[J].中國經營報,2012.

        [3]胡軍.高考降分英語培訓仍難降溫[J].中國消費者報,C03.

        第7篇:小學生學英語培訓范文

        【摘 要】 本文主要根據故事教學法的界定來論述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及其意義,并且根據江蘇牛津小學英語的實際教學案例進行分析闡述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

        關鍵詞 故事教學法;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應用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經常會應用故事來向學生說明一定的道理來幫助學生對知識點加以鞏固,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這更是教學樂于應用的教學素材。英語故事不但是小學生喜愛的閱讀資料,更是教師搜集教學資料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講授故事或者通過表演的形式展示故事的情節不但可以有利于課堂授課的順利開展,還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更重要的豐富課堂的知識與教師的教學方法。

        一、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優點

        故事教學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其優點日益凸顯,尤其是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下面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對其進行論述:

        (一)加強小學生語言表達力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表達和使用知識,在我們的概念里很容易扭曲“學”與“用”的真正意義,認為只有學會了知識,才能夠對其進行應用。但是,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與“用”是結合在一起的,小學生正處于對各種事物的初級認識階段,會將所學的語言應用到日常的表達上。故事教學法培養了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教小學生學會認識方位詞in/on/behind/near的時候,小學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其讀音,但是要學會應用卻不容易,這是教師可以采用狼來了的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在小孩第一次欺騙的情節中采用“There is a wolf in the cave.”,在第二次可以把句子適當改成“There is a wolf behind the tree.”,使小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區分方位詞之間的差別。教師在教學的在過程中采用表演故事的形式來進行對話使小學生融入到故事的角色當中,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方位詞的意思及表達形式,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滲透文化意識

        語言與文化知識是互為統一的有機體,豐富的文化知識與文化素養通過語言來表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文化意識培養的意義在于了解本國文化的精粹,領略外國文化的意義,培養小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文化意識的培養高度重視,讓小學生明白中外文化意識的差異,掌握正確的交際方法,培養自身文明的好習慣。故事當中所涉及的文化可能會涉及日常生活常識、地理人文等各個方面,所以在故事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教育。

        二、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實施條件

        故事教學法在課堂上的應用需要根據教師自身的教學方式與課堂所講授的內容息息相關,下面根據以下兩個方面來對故事教學法的實施條件進行說明:

        (一)對教師的要求

        評價故事教學法取得成績的好壞的關鍵在于教師選取的故事類型與教師的表達。在對故事的設定與引用方面看教師本身對故事的理解以及課堂的講授的氛圍。如果教師在情節設定過程中以學生理解的角度為主,那么其設定的故事情節必定是受學生喜愛,在表達方式上對情節加以生動形象的描述其課堂效果必定是成功的,所以,教師的想象力與童趣是故事教學法在課堂上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二)課堂的氛圍與渲染力

        故事教學法的主要是靠教師對故事故事的展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故事的氛圍中。比如在動物單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用“Who is coming”來使學生快速融入課堂的氛圍中,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將食指放到嘴邊神秘的“噓”一聲,這時學生便會豎起耳朵仔細聽并且思考到底是誰來了,老師的情感感染著孩子,在這時教師帶領學生講目光聚集在屏幕上,這是孩子便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說出各種各樣動物的名稱來,教師在學生的熱烈反響中公布答案,在公布答案的那一瞬間小學生會做出各種各樣的肢體語言及表情。肢體語言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內容之一,這時教師便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靈活的示范,如對“run/jump”的展示時,教師可以在講臺上跑一跑,跳一跳來使學生融入課堂氛圍[3]。再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瞪大眼睛,張開嘴巴來向學生詮釋“strange”,皺著眉毛以示“no”,微笑的點點頭表示自己的“agree”。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將故事情節展現的淋漓盡致,也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狀態。

        三、小結

        故事教學法的作用在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故事人物的情感,使學生不知不覺中體會到情感的感染效果,將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最重要的教學不是完成給定的教學任務,而是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使學生主動的去學習。想要使學生感到英語好學(easy to learn),讓學生體會學習中的樂趣(enjoy oneself),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秦大俊,李麗雪,常麗穎.淺談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北京江蘇師范學院研究教育學院學報,2013,

        121(13):1324-1331

        [2]黃梅英,荔萍萍,宮小宇.探究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的作用[J].河北石家莊英語培訓機構,2013,10(16):2446-2447

        [3]史麗媛,鄒義明.關穎.應用故事教學法,優化小學英語詞匯教學[J].湖南長沙師范學院教育學院雜志,2013,18(125):

        第8篇:小學生學英語培訓范文

         

        人們學習和運用英語教學的過程,就是信息傳遞、理解、吸收、分析、處理、交流、表達和展示的過程。一般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輸入并通過內部語言系統進行理解、吸收和加工,進而轉化為一定程度的外部語言。其中閱讀是大量信息輸入的主要渠道,也就是說閱讀是學好英語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1.城鄉小學生英語閱讀的必要性和意義

         

        在小學階段,閱讀是必不可少的。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從小培養學生英語的閱讀能力和技能,有助于發展學生說與寫的能力。大量的閱讀有助于口頭語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為其提供詞語、語言手段的表達方式等元素。因此,無論在課堂教學還是在課外活動,在語言交際方面也應該抓好閱讀能力的培養。兒童在學習英語時,開展閱讀活動,了解外國文化的相關知識,這有利于豐富他們的英語詞匯,提高智力水平,增加情緒體驗,帶來學習樂趣。城鄉小學生由于生活中的英語實踐機會少,要真正掌握好英語,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就顯得更為重要。

         

        2.城鄉小學生英語閱讀現況

         

        城鄉小學生英語閱讀的狀況可概括為四個字:不盡人意。其產生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課外英語知識閱讀量較少;二是英語閱讀學習實踐機會少。

         

        原因一的產生是在城鄉中相當多的學生家長不夠重視所致。雖然筆者所工作的城鄉學校毗鄰廣州城區,與之一河之隔,但是學生家長的育兒態度和意識還是處于相對落后甚至封閉的狀態。

         

        原因二的產生與城鄉小學生所處的環境有關。在城市的小學生能接觸到的日常生活英語較多。身邊大量光怪陸離的影視、廣告等多方位的英語“攻略”,并且家長具有相對好的英語素質及育兒態度,很多家長都會送孩子到一些英語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再加上有很多的外國友人在城市旅游觀光,城市小學生的英語或多或少都會得到實踐的機會。但在城鄉結合地區的小學生,由于客觀環境的原因,他們能在生活中接觸和應用到的英語少之又少。

         

        3.提高城鄉小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綜合策略

         

        古人曰:授人一魚,只可救一時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由此可見,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方法,對小學生的閱讀有著很大的幫助。

         

        3.1積極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3.1.1充分發掘教村有效資源,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應將課內精讀與課外泛讀、快速閱讀相結合。僅僅強調課外泛讀而忽略課本的精讀,學生的基礎知識是不扎實的。對所閱讀的材料理解不透,就不能達到明顯的閱讀效果。因此,充分利用教材內容進行閱讀訓練,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是很重要的。

         

        3.1.2根據學生的學習環境,開發相應的英語課程資源

         

        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材以及有利于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英語教學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

         

        3.1.3強化學生閱讀的基礎訓練,形成英語閱讀習慣

         

        閱讀目標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開始,在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的訓練中,逐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實現閱讀的終極目標——發展智力,豐富心靈。城鄉小學生由于沒有養成英語閱讀習慣,感受不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自然也提不起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要讓城鄉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要從學生的興趣閱讀訓練抓起,在幫助學生選擇閱讀材料的同時,注意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及文章的深度。三、四年級可以選擇小詩,兒歌,配圖的短篇故事;而五、六年級則可以選擇一些描寫兒童生活感受,富有故事情節的閱讀材料,又或是一些描寫名人為主要內容的故事。在閱讀活動中,學生會遇到種種疑難,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導,首先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處理文章中出現的新詞語。

         

        3.2結合校園宣傳閱讀環境,開發建設英語閱讀隱性資源

         

        首先,課室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所以課室的布置是加強英語閱讀氛圍的一個很好的手段。筆者充分利用班內墻報和其它墻壁開拓英語閱讀陣地。首先每一個班選出兩個英語墻報布置小組,每組四個人。課室英語墻報每兩個星期出一期,兩小組輪流進行。英語墻報的內容是通過各組員的抄錄、撰寫等形式進行制作。

         

        其次,學校走廊是學生必經之路,因此走廊的宣傳作用也不容忽視。在走廓的墻壁可以隨處看到一些名言警句如:A day’s plan starts with morning.(一日之計在于晨)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 (兩人智慧勝一人)。另外在校園的各種設施牌上,盡可能是中英文標注,如Computer Room (電腦室)Keep off the grass !(請不要踐踏草地)等,盡可能創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

         

        再次,聽與讀都是語言信息輸入,聽有助于學生準確地說與讀英語,所以筆者利用校園廣播使校園英語氛圍更濃厚。筆者還鼓勵學生自寫簡單的英語日記,投稿到校園英語廣播時間進行廣播,使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學習競爭氛圍。

         

        3.3創造課外英語閱讀的機會,提高學生自學意識及能力

         

        學生在校的時間與在校外的時間幾乎是相等的。因此除了讓學生在校期間進行英語的學習,教師也應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校外積極進行英語閱讀的訓練。

         

        ⑴ 鼓勵學生訂閱英語報刊雜志,如《英語周報》、《學英語》、《隨堂閱讀》等。這些英文報刊雜志都是有針對性地分年級知識水平出版的,具有學習的目的性、階梯性;能加大小學生閱讀范圍,拓展英語知識面,是適合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材料。

         

        ⑵鼓勵學生根據閱讀的內容開展故事拓展或改寫的比賽活動,學生通過比賽的形式參與這個閱讀活動,看誰更能深入閱讀,理解故事,也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

         

        ⑶組織學生建立班級圖書角,多制作英語海報等活動。

         

        ⑷多鼓勵學生利用身邊英語閱讀信息資源,充分開拓英語閱讀的渠道。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為學生以后進一步學習英語鋪平了道路。而如何更好地開展城鄉小學生英語閱讀教學,逐步提高廣大城鄉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是我們城鄉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目標。

        第9篇:小學生學英語培訓范文

        關鍵詞: 農村小學 英語教學 存在問題 應對策略

        教育部關于小學英語課程規劃的實施至今已有十余載,成果豐碩,但仍有不少問題。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條件限制,問題更是突出。筆者通過調查研究,結合一線教學實踐經驗,總結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策略。

        一、存在問題

        1.英語課不受重視及師資缺乏

        英語課不是小升初考試的必考科目,因此很多學校英語課課時不足,上課時間也不合理。教育部的課程標準要求英語課時每周不少于四次,而根據筆者調查,開設了英語課程的多數農村小學每周只有兩課時。此外,排課也不合理,多數農村小學將英語課排在上午的后兩節或下午,這樣的安排不符合語言認知的基本規律。早晨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機,而把適合邏輯思維發展的時間用來上英語課,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

        農村地區小學英語師資力量匱乏。農村地區小學開設英語課的時間有先有后,鄉鎮所在的中心小學較早,而其他農村小學則相對滯后,主要原因就是師資不足。筆者所在小學共八個教學班開設英語課,每班每周兩次英語課,只有一名英語教師。有些偏遠地區只能讓其他學科教師兼任英語教師。此外,英語教師素質差異也很大,筆者對本地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調查顯示,農村英語教師20歲~35歲占19%,36歲~49歲占59%,50歲以上占22%;學歷專科54%,中師42%,本科4%。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學歷整體偏低,年齡偏大。教師基礎薄弱的現實狀況,導致農村小學英語教育質量難以提高。

        2.小學英語教材建設薄弱

        農村地區使用的小學英語教材多為人教社出版,這種教材符合中國國情和教學實際,但形式不夠靈活,趣味性也不夠強,不是非常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此外,課外教學資源不足,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資料,市場上各類英語教輔質量參差不齊,與教材同步性不強。各類英語培訓教材對學校教材沖擊很大,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再者,雖然《基礎教育國家英語課程標準》規定了從小學到高中的不同級別的要求,試圖將小學和初中教學順利銜接起來,然而,并不是所有農村小學都開設了英語課,當來自不同小學的學生匯集于一所中學,對有基礎的學生來說容易接受,但對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學生來說,入門并非易事,這既會造成資源浪費,又會加重學生負擔。

        3.教學理念和方法陳舊單一

        從筆者的教學實踐和調查來看,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嚴重滯后。農村小學英語教育起步晚、推進慢,多數教師沿襲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表現為教學觀念陳舊,方法單一,“領讀,跟讀,背單詞”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調查發現,本地區70%以上的教師在處理教材時,關注點單一,只強調語言點的輸入,忽視了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忽略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始終逃離不了啞巴英語的窘境。造成此結果的原因之一是考核方法單一,單一的筆試考核導致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設備落后,缺乏電腦和多媒體語音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嚴重制約了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發展進步。

        二、應對策略

        1.建設高素質的英語教師隊伍

        首先,建議各級師范、教育學院設置相關專業,定向針對農村小學培養英語教師。其次,強化小學英語教師的技能培訓。筆者調查發現,不少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技能薄弱、教學理念陳舊、對課程標準認識模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建立針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長效培訓機制,既要開設實用性強的課程,例如語音教學實踐、外語教學方法、英語課堂設計、科研論文寫作等課程,又要加強英語專業知識、跨文化交際、外語習得、語言測試等方面的培訓,才能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能力,并引導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要特別注意的是,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科研能力亟待提高。筆者調查發現,超過40%的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從未發表科研論文,或者對科研不感興趣,另有40%的教師有這方面的意愿,但是缺乏相關資料和培訓,有心無力。教育管理部門應該加大這方面的培訓和投入,加強與當地的大專院校合作,給予農村小學英語教師這方面的培訓,分享相關數據庫資料,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科研能力,有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改善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條件

        教育管理部門應該加大投入,不斷改善教學設施和豐富教學資源,積極為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創造良好條件。購置必需的教學設備,如電視,投影,電腦,音響,等等。有條件的學校應建設語音室和多媒體教室,改善英語學習環境,激發學生興趣。此外,開展多種多樣的英語活動,建設校園英語文化。學校應適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如朗誦、英文歌曲大賽、英語文化知識競賽、英語角、圣誕節英語晚會,等等,擴大英語在學生學校生活中的比重和影響。有條件的學校應該帶領學生走出去,或者把外教請進來,增加學生在英語環境中的曝光率,培養學生的良好語感,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可謂事半功倍。

        3.教材與教學方法的改善

        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包括其他版本的教材,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充分發揮自身特長,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游戲、唱歌、表演等)激發學生興趣,始終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課標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兩級目標要求,一級針對小學三四年級,其教學目標要求為:“聽做、說唱、玩演、讀寫、視聽”。二級針對小學五六年級,其教學目標要求為:“聽、說、讀、寫、玩演視聽”。兩級要求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玩”,可見,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是以學生的行為表現為依據而制定的,興趣是第一位的。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發展為出發點的基本思想。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習慣,建立以活動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吸引學生參與,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妇 |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212 | 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日本一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