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鄉一體化進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城鄉一體化背景
(一)城鄉一體化內涵
城鄉一體化指的是基于高度發達的生產力條件,將鄉村與城市結合,實現以城鎮帶動鄉村的發展、城鄉資源環境以及市場為彼此所利用,從而完成城鄉兩地經濟、空間、社會以及生態協調發展的進程。進一步來講,城鄉一體化并非是指城鄉之間要達到無差異,而是要將區域的各生態群落進行合理的布局,實現生活、生產活動的合理分配。雖然城鄉之間的收入、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別,但是城鄉一體化的目的在于使得農村和城市在經濟發展、政治權利以及生活質量等個方面在整體上相差不大,并最終實現城鄉的各要素在兩地之間自由、平等的互換,形成以工惠農、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城鄉關系。當下,我國已經在整體上進入以城帶鄉、以工促農進程時期,同時,進入了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的關鍵時期。
(二)我國城鄉一體化現狀
首先,在城鎮化方面已經取得顯著成績。城鎮化是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關鍵的過程,目前,我國的城鎮化水平已經明顯提升,對于城鄉一體化進程來說,無疑是一大推力。截至到2010年年底,我國的城鎮化水平已經超過49%,城鎮的人口數為6.6億,較之歐盟要多1/4,是美國全國總人數的兩倍之多,城鎮化的規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國的城鎮化水平目前已經近中期水平,且其發展的速度還在不斷加快。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民生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和政府的關注,百姓的生活質量和水平都有明顯提升。公共交通以及軌道建設等基礎設施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住房保障和住房制度改革速度加快,居民居住環境和住房質量也得到了明顯提高,城市住宅的成套率現已高于80%。其次,新農村建設戰略實施已初顯成效,農村面貌大大改變。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以快速發展,自2006年起,中央在農村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上投資了590億元,很大程度上解決了2.15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問題。“十一五”期間,農村的公路新改建總計達156萬公里,至此農村的公路通暢程度得到大幅提升。電網覆蓋率方面,農村現已大于了95%,基本上實現了城鄉居民以同等價格用電。此外,在能源節約、危房改造、義務教育普及以及新型醫療覆蓋等方面,均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城鄉一體化與城鎮空間結構分析——以山西省為例
(一)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城鎮空間結構建設現狀
首先,當下城鎮離散的空間結構不能夠適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我國的空間結構主要有域面、通道和節點三個要素。其中,域面主要指的是經濟作物以及農作物;通道主要包括信息網絡以及交通網等技術設施建設;而節點包括有鄉鎮、城鎮企業的聚集地以及鄉村聚落處。這三大要素的自身在空間上的排列以及相互間的作用形成了城鎮空間結構的主要特征。對我國的城鎮空間結構進行分析,不難發現,當下城鎮離散的空間結構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城市一體化的進程,使得對城鎮的空間結構進行創新尤為必要。空間節點是城鄉一體化進程推進的重要保證,并要求各區域內的節點要有一定功能分工以及等級規模。但是,我國目前的大部分鄉村地區仍舊保持著絕緣配置局面,彼此之間關聯很小,約束了農村的節點規模,使得城鎮與農村二者之間不能夠均衡發展,弱化了城市帶動農村發展作用。其次,村落的在空間面域上呈現碎片化。由于我國土地承包責任制是按照農村戶口來對土地進行平均分配,使得農村的可用土地被進一步碎化。數據顯示,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大約是0.14公頃,如果按每戶四口人來計算,那么每個農戶的耕地平均少于0.7公頃,且這0.7公頃的土地還會分布在4、5處。農村生產的這種分散化以及小規模化,使得農村的現代化發展受到很大阻礙。一方面,土地的分散不僅不利于機械化操作,同時由于地少,農戶對于新技術的需求很低,加大了農業類新技術的研究動力和推廣的難度。另一方面,小面積的土地分布使得農戶普遍形成候鳥式在鄉間和城市之間的遷徙,以求土地勞作和打工兩不誤,農戶勞動力沒有辦法無顧慮地順利轉移向第二、三產業,阻礙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此外,當下的城鄉之間的空間通道聯系仍不夠密切。由于城鄉二元化的發展,我國目前的村鎮存在較多的歷史欠賬。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仍有約半數的行政村沒有通自來水,67%的農戶還沒有配有衛生間,2%的村莊還沒有通上電,57%的行政村還沒有公路通達。另一方面,城鄉之間的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通信以及道路設施大多只與一等級的城市和網絡形成銜接,而忽視了城鄉之間的相互聯系。
(二)城鎮空間結構分布現狀及存在問題——以山西省為例
山西位于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之上,輪廓分明,山西省全境總面積為15.6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1.6%。山西省南北間距較長,最南端為芮城縣張村南,為北緯34°34′,最北端在天鎮縣遠頭村北,北緯40°44′,東西間距較短,寬約385千米,最東端在廣靈縣南坑村東,東經114°33′;最西端在永濟市長旺村西,東經110°14′。同時山西省也是我國典型的資源型地區,山地型地貌是山西省的特征,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當前山西省共有11個市,119個縣(市、區)以及1215個鄉(鎮、街道)。根據抽樣調查推算,山西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962.32萬人,占常住人口的53.7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685.64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6.21%。由此可見,當前山西省的居民更多的分布在城鎮當中,城鎮化率達到53.79%。由城市常住人口分布及城鄉人口分布情況數據可說明山西省已經初步形成了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格局。表明山西省已經逐步向城市型社會的社會格局進行轉變,城鄉一體化進程得到了較為深入地推進。1.受地勢影響,城市呈分散式布局,影響流通效率。山西省的特征是山地型地貌,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二分川,八分山”,由于受到地形地勢的影響,山西省的空間布局呈現南北長、東西窄的情況。山西省山脈多,地勢不平坦也對山西省的空間結構布局形成阻礙。山西省全省75%的城市分布在中部的盆地中,而東部和西部雖然占地面積大,但是由于多為山區,而只分別有3個地級市和1個地級市。全省城鎮分布呈現出東部、中部和西部分散型的分布形式,中部區域流通節點密集、東西部流通節點少,極大地制約了城鎮商貿信息流、物資流和物流的相互流動和發展。2.人口分布不均,城鎮發展水平各異。根據山西省政府2014年進行的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山西省2014年底鄉鎮人口分布和各地級市常住人口分布如圖1、圖2所示。由山西省各地級市常住人口數據看出,當前山西省11個市人口分布略有不均,運城市、臨汾市、太原市常住人口分布最多。其中忻洲市、朔州市、陽泉市人口分布最少。因這三市所分布的區域正好位于山脈多發之地,因此常住人口大大少于其他位于平原、盆地或地域相對平坦的城市。山西省是能源大省,這些大中城市多為工礦業城市,因此人口多,城鎮建設快,商貿流通快;而中小城鎮的發展水平較低,商貿流通業也受到極大影響。尤其在農村地區,商貿流通發展極其落后,甚至沒有。3.鄉鎮交通設施十分落后,空間通道建設不足。受到山地丘陵山區地形地勢的影響,山西省主要以公路交通為主要交通方式。相比中小城鎮而言,山西省大中城市的城市交通建設較為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和完善,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而對于地處東部和西部的城鎮以及鄉村來說,交通道路建設存在極大的不足,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從2014年山西省公路貨運輸量來看,2014年太原市貨運量達到14206萬噸,臨汾市貨運量達到12877萬噸,晉中市達到9911萬噸;而晉城市只有5042萬噸,陽泉市只有4489萬噸,朔州市僅有2253萬噸,各個城市的公路貨運量差異十分大。
(三)城鎮空間結構再造的建議
1.著手城鄉整體規劃,對城鎮的空間節點進行重構。立足于區域視角對城鄉進行整體的規劃是推進城鎮空間布局的要點。與傳統城市規劃不相同的是,城鄉的整體規劃方案中應當要同時包含鄉村和城市,而不是僅僅將鄉村作為城市規劃的背景;也不僅僅是對城鄉用地的進一步建設規劃,還要同時對生態敏感區域、農田以及綠化隔離區等各類土地的統一規劃。針對當前農村用地的特點,對于農村空間結構的創新應主要著力于集中建設方面。首先,在市域或縣域層面上,要對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村莊發展進行研究,并就此對城鄉之間的發展進行統籌、對相鄰的村鎮進行協調,從而構造中心城鎮——一般性城鎮——中心村落——基層村落的網絡體系;而在鎮域的層面上,要對村莊的布點進行系統的規劃,以因地制宜為原則,從中選取發展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的中心村,同時兼顧周遭的零散村落,從而從根本上改變鄉村居民規模小、密度大、服務對象分散、浪費土地的局面。2.以城鄉的產業分工為基礎,對城鎮的產業空間體系進行重構。空間結構中重要的要素流和商品流,主要是取決于產業空間的配置。城鄉一體化對村鎮的空間配置提出要與中心城市形成互補又錯位的要求,從而形成產業結構的有機整體,從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來看,我國城鄉分工逐漸體現出工業由中心城市向衛星城市擴散,農村分散工業向中小型城鎮集中的趨勢。第二產業逐漸會由中心城市轉移向廣大的農村地區,這樣,不僅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村病和城市病,同時還可以將城鄉之間過度競爭和產業同構的問題有效解決,從而在城鄉之間形成相互支撐的技術、經濟聯系。中小型城鎮的功能主要體現為生產性,并扮演者中心城市將技術及經濟力量向農村轉移的中介和農村要素向城市集聚的節點。同時,農村以連片種植和規模化的農產品生產方式來滿足周邊城市對農村要素和資源的需要,從而取得農業的經濟效益并更進一步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在這一趨勢的基礎上,原則上農村不再在農村進行工業相關布置,而是積極地將工業引向城鎮。3.城鄉共建為基礎,對村鎮的空間通道體系進行重構。要想實現城鄉一體化,必須要有能夠滿足其需求的交通系統能夠與之適應。公路是目前村鎮只要采取的運輸方式,而村鎮中可用的高速公路和省干線等主要是在考慮大區域的需求角度而建設的,這些主要的公路干線作為帶動區域路網骨架而存在,帶動該片區域的發展,但是從城鄉一體化的角度來看,其建設卻不足以起到預期中的效果。村鎮公路建設是能夠保障村鎮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對于方便居民出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帶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從城鄉一體化的具體要求來看,村鎮公路的規劃和建設必須要以滿足基本的運輸需求和交通連貫性為基礎,向著等級化、網絡化、標準化發展。同時,要考慮到其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模式一致,建立與發展模式匹配的場站層次和路網結構。
城鄉一體化下商貿流通業分析——以山西農村為例
(一)山西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現狀分析
山西農村的流通主體趨向多元化。目前,流通領域的主體以個體農戶、供銷合作社、經紀人、龍頭企業、批發零售商等為主。這些流通主體在農村市場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的對接(見圖3)。截至2009年,山西省的農村經紀人就有50萬,其中,已初具規模的超過10萬人。農村合作社的資產總額超過163億元,收入總額超過73億元,年盈余額達17.5億元。農村的流通客體規模逐漸擴大,流通市場的體系已經基本上建成框架。此外,當前山西省“三縱十一橫十一環”高速公路網基本成型,108個縣(市、區)通了高速公路;干線公路技術狀況明顯提升,96.3%的國道、85.5%的省道達到二級以上公路標準。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村交通“兩通一硬化”,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實現了通水泥(油)路、通客車和街巷硬化“全覆蓋”;13%的鄉鎮政府所在地、6%的行政村通了公交。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利于山西省商貿流通發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商貿發展中“賣難”“買貴”等問題。
(二)山西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
1.流通體系落后。一方面山西農村的基礎設施在建設上初具成效,但是同城市相比,還存在較大的距離。尤其是山西省中個別省市由于地勢原因,流通體系建設受阻,造成了流通市場的發育還不健全,在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不能夠滿足商品在城鄉之間雙向流通和農村流通市場現代化建設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山西省的城市分布零散,而當前山西省流通體系對信息資源的利用和整合程度不高,農村市場的信息來源和信息質量需要進一步提高,以提高信息的實用性和指導性。尤其是山西省南北兩端的農村市場需要有效地信息交流和溝通,才能夠避免北部山脈多發的農村處于信息孤島的情況。此外,農產品的交易場所主要是集貿市場,市場中多采用攤位式的運營方式,由于現代化設施缺乏,市場中加工、物流配送、保鮮等服務還沒有配備。粗放式的運營模式使得農產品無法實現大規模交易。2.流通主體與市場銜接程度不高。山西省的流通主體主要是單個批發商、經紀人以及個體的商戶,而山西省的農村人口數量少,個別農村地區的農民甚至沒有能夠走出大山,因此這些流通主體的文化素質不高、信息不暢通、專業化水平低、組織化程度也不高。我國的農村目前采取的仍是家庭聯產承包制,農戶通常是獨自生產、耕地的面積也較小,農民以個體的身份參與到農場品的交易中,而不能夠直接與運營商、批發商等中介結構達成協議,在流通市場中沒有主動權,議價能力不足,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權益。運營商和批發商管理水平較低,規模小,遠不能扮演農村流通主體的角色。由于流通過程和信息技術不能夠實現有效的結合,流通各環節不能夠有效暢通銜接,流通的成本高,效率低。由于農產品的流通主體組織化程度不高,農民還沒能真正成為流通主體,使得市場需求與流通的農產品不能夠有效銜接,不能對市場的需求進行滿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城鄉一體化進程的發展。
山西城鎮空間結構創新與商貿流通業再造建議
(一)加大對農村流通業的基礎設施投資力度
要從山西省農村的基本條件著手,完善并加強其信息化建設,從整體上提高流通信息的利用水平和帶來的附加效益。首先是要加大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根據各農村的具體情況,建立村級的網站,將農產品的市場信息及時、準確地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并積極吸收外界有關日用品和農資的信息。對農村現有的網絡進行升級,避免重復建設,改變分布分散的局面,從根本上提高農村信息網的信息質量。其次,要根據流通市場的多層次主體,對信息的主體進行多層次的培育,并由于建立更為高效的流通信息體系。對于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要努力為交易雙方提供更為全面的商品和交易信息,避免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損失。通過自動化操作、電子化的交割形式,從而提高基礎設施的實用性。最后,要對農村流通網的物流網進行升級,對第三方物流、網上訂單等更為先進、便捷的方式進行推廣和普及。
(二)引進先進流通方式以縮小城鄉差距
要將先進的城市流通方式向農村引進,進一步縮小城鄉流通方式上的差距,從而進一步推動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政府應當要鼓勵企業進行技術上的創新,并將城市的先進物流手段引進農村,從而促進農村流通市場的自動化、信息化、標準化技術的水平進一步提升。同時,鼓勵農村的流通企業抓緊接觸并應用訂單農業、電子商務、連鎖市場等現代化的營銷手段,實現流通交易市場的現代化建設。同時,要鼓勵發展農超對接模式,進一步便利農產品向社區菜場以及便利店的產品配送,實現農產品的組織化、規模化,鼓勵大型的流通企業在山西農村發展特許經營和直營連鎖,將當地傳統的小店進行改造,使其能夠通過加盟來實現連鎖經營,為農村小型的流通企業提供統一管理、采購、核算以及配送,從而從整體上提高農村日用品流通的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了流通對服務質量和盈利能力。綜上,城鄉一體化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打破城鄉之間二元結構、加快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為農民創收的根本途徑之一。城鎮空間結構創新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基本條件,而城鎮的流通業是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戰略產業和先導產業,對于推動城鄉發展來說,都是關鍵性的支撐力量。當下的城鎮建設流通業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關鍵在于從自身探索和他人的先行實踐中汲取經驗,進而更好地對自身的發展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加藤弘之等.城市化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C].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
2.馮明.我國農村商品流通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消費導刊,2013(10)
3.孫久文,葉裕民.區域經濟學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鐘鈴.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城鄉物流體系構建[J].商業時代,2012(22)
5.高柳珍,呂文鵬.渠道創新視角下的農村商品流通模式[J].改革與戰略,2012(5)
關鍵詞: 城鄉一體化,農村文化,建設
前言
新一代黨的政策出臺,黨的十指出,走進基層、服務群眾、重點推進發展農村文化建設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責任和義務。農村的發展迅速與否與我們的文化建設,文化傳播有著不可分割的作用,更是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老百姓正常的生活及思維方式。最近幾年以來,城鄉的一體化建設在我國已經大力推行,無論是在哪個角落,我國的農村建設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有些可能還處于落后階段,究其原因還是文化的滯后導致的。
一、 對農村文化細微剖析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還是處于原始的傳統意義上的農村,祖祖輩輩世世代代耕田種地,隨著現代化的建設,有了良好的耕種機器,收入也是年年高升,而且,就連同他們的生活也在發生著改變,而真正發生改變的原因,追根究底還是我國大力倡導發展城鄉一體化建設導致的[1]。
(一) 農村文化獨有的內涵 。如果說到內涵,我們必須要問什么是內涵,農村文化的內涵又是什么,農村文化簡單來說在這幾個方面,一個是當地文化的基本素質,還有就是我國不同農村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最重要的就是代代相傳的民俗民風和質樸的生活習慣。在當代社會中,多元化的沖擊使得很多東西無法清楚的分辨出來,土地是農民祖祖輩輩守護的,沒有了土地就沒有了農民的根本,沒有了精神上的寄托,更不用談什么風土人情,鄉村文化。實際上他們擁有的是最難割舍的也是最深刻的,像是民間文化、民歌民謠、民間曲調,這些都具有典型的鄉土氣息。這是祖祖輩輩的沉淀,是歷歷代代的精髓,是人們文化傳承的根本[2]。幾千年來綱常禮教深入人心,貫穿著歷史變遷的各個年代,可以看出,農村文化獨有的鄉土風情,總體上缺少城市中表現出來的理念特征,所以,傳統文化的改良是必須的,但還是要保留最基本的美好,除舊革新,賦予它新的內涵。
(二) 農村文化的特點 。通過我們之前對農村文化的解讀,我們更加細致的了解了什么是農村文化,然而不管怎么說都逃不出這幾個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物質文化。像是種地,生產等,這些文化都具有它獨特的韻味,還有就是精神文化,也是農民不可缺少的。無論是哪種文化積淀,都是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的,他們具有傳統的保守意識、小農思想、知足常樂的簡單需求,這種思想也是老一輩典型的表現特征。然而作為新型農民,有著敢想、敢拼、敢做、具有學習性、冒險性、探索性的精神,所以面對從城市帶來的種種沖擊是他們更加向往,所以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放棄傳統的男耕女織想要跑到大城市闖一闖的人,想要在新的天地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就是因為出現了越來越多這樣的年輕人,使得城鄉文化更加快速發展,得以融合。還有就是制度,我們的鄉村管理制度很多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想要有更好的發展,有些制度就必須被廢除或者是更改,這對于農村的發展傳承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新一代城鄉發展的必然結果[3]。
因此,在當代的農村,這里的文化秉承這傳統的觀念和現在社會的沖擊,創新與保守并行,但是這樣也使得城鄉發展得到融合,現在正是處于這種轉型的關鍵時期,對農村文化的引導與熏陶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更是政府當務之急需要重點解決的事情。
二、 農村文化建設的阻礙因素
(一) 政府的投入不足 。農村文化想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指引,在政府大力引導的前提下必須要讓農民們自己意識到改變的重要性,要讓他們自發的形成一種良好的文 化氛圍,在這其中政府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面對這樣的現狀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更將成為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阻礙。在農村,文化無法達到產業化,有些人對文化的認識還很少,甚至非常少,所以就更不愿意自主建設學習文化知識。然而有良好的文化建設的引導,會使農村文化得到良好的發展,這也是阻礙的重要因素之一。讓狹隘的小農思想轉變為懂得進取、懂得創新,有一個良好的科學發展觀,最終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對農村的經濟文化也會得到應有的保障。
(二) 對新形勢下的文化建設認識不足 。在大部分農民的心里,經濟基礎的提高被放在首要的位置,主動參與到文化活動中的農民群眾甚至會被譏笑不務正業,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農民文化意識的淺薄性。除此之外在消費水平上也體現的很明顯。我國現在還處于發展階段,對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還有一段差距,而且根據調查顯示,城鄉在文化上的消費水平差距甚遠,很多農民不注重自身文化修養,不重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正是這些非物質遺產延續了我國幾千年來的歷史[4]。對這種想法或許知道的人很多,但是實際做起來的卻很少。
(三) 農村文化設施貧乏 。近些年來,我國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要性越來越重視,對農村文化的建設方面也進行了較大的投入,雖然目前來講發展并不均衡,但是對于文化的建設是不能少的,有很多經濟落后的鄉村,我們還沒有來的及將先進的文化建設帶到其中,這也是阻礙城鄉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 對農村建設的思考
(一) 加大文化建設投入 。國家大力倡導農村文化建設,各個政府之間也要對此高度認識,對文化建設的大力投入也是使農村走近新社會的標志之一,在政府的經費投入使用之后,還要對其增大監管力度,做到健康積極的普及文化知識,以各種農村喜聞樂見的方式從細微的小事來引導,這樣農民對新型的文化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會比較容易,讓老百姓自己加入到其中來。
(二) 打造農村文化 。目前,農村文化和城市之間還是存在著差異,其最主要的特點還是農村的鄉土文化氣息繁重,無論是從哪個方向進行發展,政府的大力引導教育還是必不可少的。每個地方都有它自己的文化特點、文化氛圍,我們要根據不同情況不同對待的心理,來為每一個地方打造出只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氣氛當中。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5]。政府要加大力打造農村文化的先進形象,讓傳統優秀的文化繼續傳承,讓古老固化的文化改革創新,發揚農村建設,帶動當地文化,創建品牌意識,這樣可以對周邊地區產生相應的輻射作用,即使品牌又是文化,這樣的轉化姿態,何嘗不會快速發展。
四、 總結
黨的十指出,加強新農村建設,保證農村文化的快速發展,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政府的扶持必不可少,建立良好的新農村文化,有力整合,展現自己的文化氛圍,享受自己的風土風情。展現自身的功能與活力,實現戰略化轉型,以適應市場經濟帶來的快速發展,我們黨及人民正在嚴而有序的進行。加強文化構建,鞏固黨的地位,夯實基礎,才能真正做到發展現代化,推動全中國的科學使命。 (作者單位:吉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 曾世芳.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農村社區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2] 成杰.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農村社區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3] 張衛靜.城鄉一體化視域下農村社區建設研究[D].山東大學,2013.
1.1城鄉二元戶籍固化了農民工社會身份
由于二元戶籍制度形成,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是講,擁有不同的戶籍就擁有不同的社會身份。并且這種制度有很大的滯后性,因此也就帶來社會身份的繼承性。使得農民工(農民工)很難改變自身社會,二元戶籍制度的出現,盡管同屬一個國家的公民,卻出現農民戶口和城市戶口兩種不同戶口,隨之就把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一分為二,也就是在法律意義上同一國民分成了兩種不同身份的人,在社會學意義分為比本地人與外鄉人,限制了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自由流動,也限制了不同地域人口的流動,使得農村遠離城市文明,使得城市人更加裸的排斥農村人,使得本地人排斥外地人。尤其是,在大程度限制了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自由,當隨著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農村出現更多的剩余勞動力,而城市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此時農民工恰當地補充了這一空缺。農民工群體為整個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卻不能像城市人一樣成為城市的主人,而是始終是被稱為農民工,也就不能改變原來的農民身份,嚴重固化了其社會身份,這正如費正清所說的:“自古以來就有兩個中國:一是農村中為數極多的從事農業的農民社會……另一方面是城市和市鎮的比較流動的上層,那里住著地主、文人、商人和官吏———有產者和有權勢的家庭”。使得兩種人類居住狀態的對立,更是使得城市人與農村人的對立。
1.2城鄉二元戶籍捆綁農民工經濟利益和限制政治權利
城鄉二元戶籍把戶籍分成城市戶籍和農村戶籍,同時也就直接限制了農民工無法在城市里無法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國民待遇,而只有那些具備城市戶籍的人才能擁有農民工沒法獲得的權利和能力,使得農民工沒有資格獲得基本公共服務,列如農民工子女教育很難在城市里就讀,醫療衛生沒有城市醫保條件,由于農民工依然是農村戶籍不能享有和城市人在城里同等的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力,沒有權利參與城市社區基層自治權利。也不能自由遷移到城市社區,難以獲得城市戶籍,只是城市里的次于市民的“二等公民”,因此在政治權利直接被限制。
1.3提高了農民工市民化準入門檻
目前國內各大中國小城市落戶政策相繼出臺,但是都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農民工這樣的群體很少能滿足其落戶條件,這無疑在根本上又設置了障礙,無論是投資型落戶還是技術型、還是限定了學歷標準,這種戶籍制度并不有利于農民工,強化了農民工入市的物質基礎,對于在一線城市落戶只是在理論的可以實現,這種城市夢對于農民工來說是不現實的。很多城市對落戶條件至少是購買住房,這無疑加大了負擔,只有投資買住房才能遷移戶口,而其他方式難以落戶。加之目前全國各地高房價,對于收入較低農民工來說,積蓄有限無力承擔自購住房,住房成為實現城市戶口難以逾越的鴻溝,使他們市民化進程受阻,高昂的市民化成本更是一部分農民工成為市民的一個關鍵的經濟困。
2城鄉二元土地制度對農民工市民化的制約
2.1產權不明晰制約農民工市民化
產權不明晰是農村土地在制度上最大的缺陷,使得農民工的土地權益得不到法律的支撐的根源,大大的影響了農民工市民化能力,影響力整個市民化進程,影響了城鄉一體化發展。農村土地的確權,在《憲法》《民法通則》《物權法》《土地管理法》都明確規定了農村土地屬于集體所有,但是事實上,這個“集體法人”在實踐上和現實生活中很難被法律意義上確定下來,只在理論上存在著,就農村的具體情況和實踐上看,這樣的“法人”是難以成立的。盡管農村有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等都是不能作為集體所有權的“法人”。因此這就使得農村土地的所有權被架空,成為“模糊”或者“空殼”的狀態,所有權的法人被“模糊”或者“空殼”直接導致了農村土地在法律事實上缺乏保護性,這樣的后果就是農村土地很難成為農民工的財產。
2.2產權不明晰,難以形成土地市場,制約農民工市民化能力
當隨著整個現代化、城鎮化加速推進時候,城市用地不斷向周邊農村擴展,許多政府通過城市規劃,擴大城市用地需要,加大了整個城市的版圖時候,政府完全控制了土地進入非建設用地的通道,替代農民集體成為土地的所有者和城市土地的經營者,這種所有權的轉化在法律上是很大程度上也是含糊不清的,因此這種非市場的資源配置方式,阻斷了土地擁有者和使用者直接交易的機制,很難形成土地的市場價格,而是行政主導下的利益博弈,容易造成土地價格的扭曲。使得農村土地資源難以進入統一、公平、自由、法治、開放的土地市場,從而降低了農民工群體的市民化能力和市民化進程。
2.3土地流動性差,土地資源的聚集難以形成,制約農民工市民化
現行的農村土地制度流動性困境,嚴重阻礙了農民工市民化,農民工市民化就是要轉移農村人口,現實向城市永久性遷移,行最終實現人地分離。這就涉及到進城農民工對土地的處置問題。但是,在目前土地制度下,由于土地權利幾乎不具有流動性,很難實現土地資源的聚集效應,因為農村土地被劃分一個個碎片,而且這個土地每一個碎片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拼圖,不像人可以自由流動,自由組合,最終聚集成為一股強大社會力量和資源,在這種流動性很差情況下,對于農民工來說是陷入兩難境地,使得農民工進退維谷。既不能自由離開農村土地,又不能實現農村土地資源科學合理高效利用。農民工要真正實現向城市的永久性遷移,就必須無償放棄在農村承包的土地和擁有的房產,這就造成了農民工直接的物質利益損失。也就是直接影響農民工市民化的機會成本。現行土地制度對農民工影響是巨大的,基于這種土地流動機制不健全,和土地資源的市場體系不完善,農村土地很難得到合理高效利用。不利于農民工對土地的投資和實現規模化經營,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同時也大大打擊了農民工進城的積極性,農民工在農村的土地大多數被撂荒或者低價轉包給他人,因此農村土地很難成為農民工的財產,僅僅是被閑置在農村地區的資源而已。盡管出臺了《農村土地承包法》,賦予農民土地使用權在承包期內可以自由流轉的權利。但是,由于我國農村土地產權的界定并不清楚,因此農村土地制度在立法上的不科學導致進城農民工不能進行合理化處理在農村的土地資源,而為向城市的永久性遷移獲得必要的資本積累。也不能實現土地規模經營,最后也就難以實現農業的現代化。
3城鄉二元就業制度對農民工市民化的制約
城鄉二元就業制度作為城鄉二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造成這一現象的產生是傳統體制的產物,在改革開放前實現優先發展工業,而改革開放之后并沒有完全打破這一格局,依舊沒有實現真正的統一的城鄉勞動力市場,不僅在不同的城市與城市之間也不能實現自由流動,而且在農村與城市之間不能實現剩余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推動城鄉勞動力市場一體化步伐依然艱難前行,而要全面、系統、廣泛的實現勞動力市場一體化,首要任務就是要解決城鄉就業問題。目前城鄉二元就業制度依然制約著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因為把兩種勞動力市場割裂開來,一種是首屬勞動力市場,另一種是次屬勞動力市場,因此帶來的巨大差異和比平等。而農民工在次屬勞動力市場上就業,也被稱為“非正規就業”。城鎮居民在首屬勞動力市場上就業,也被稱為“正規就業”這種就業方式所引起的就業標準、就業培訓、就業服務和勞動待遇上差異和不公正不亞于城鄉二元戶籍帶來的差異和不公正。
3.1“正規就業”與“非正規就”的準入標準不同,就業準入不平等,限制了農民工市民化的意愿
農民工就業屬于非正規就業,農民工群體會遇到重重阻礙和限制,這無疑加大了農民工市民化的難度,不能與城市社區對接,就算了離開農村,也不能在城鎮永久性立足,沒有解決農民工在城市里的生存之本,正規就業對農民工是最有力、最有效、最根本的動力所在,因為在次屬勞動力上實現的非正規就業,主要是工資低、工作條件差、就業不穩定、福利較低的特點,這不僅歧視農農民工,更重要是增加了農民工市民化的難度,經濟成本與社會資本都被提高,而由于非正規就業嘗嘗面臨一些缺乏法律的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很難保障,次屬的勞動力市場監督機制和不健全,市場的法制化、規范化、統一化和自由化程度不高。欺詐農民工、拖欠農民工工資時有發生,造成了農民就業風險增加,因此對于農民工流向城鎮的流動阻力依舊巨大。規范農民工就業的次屬市場運行機制,則更加有利于農民工市民化,也就增加了農民工市民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2城鄉二元就業制度弱化了農民工市民化的能力
首屬勞動市場與次屬勞動力市場的分割,也就造成了農民工與城鎮居民的職業分割,而職業分割帶來的嚴重后果就是收入差距不斷拉大,造成積累性的貧富差異。實現農民工市民化的根本還在于“樂業”,職業上的差異性使得農民工收入水平遠低于城鎮居民。農民工就業的方式主要是臨時就業,這樣農民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職業技能培訓缺乏技術支持和資金短缺。對于增強農民工技能,改善農民工的就業能力對于增加農民工收入和提高市民化能力是重要路徑選擇,但是在目前城鄉二元就業制度下,政府提供的就業培訓機會與資金投入是微不足道的,比如農民工培訓面臨培訓體系不完善、培訓經費不足、培訓空間與時間上都受到限制,培訓的質量難以保證,缺乏系統化的培訓,這在很在程度上影響了非正規市場轉向正規市場的發展。所以農民工職業能力得不到提升,也就制約了農民工就業能力,最后也就削弱了農民工收入和市民化能力。
4城鄉二元社會保障制度對農民工市民化的制約
4.1社會保障水平低,無法抵御農民工面臨的風險
制約農民購買保險的積極性。目前的農民工社會保障分擔主要是由政府、企業、農民工自身負擔,為了提高農民工參保的積極性,政府給予企業鼓勵,積極幫助農民工購買社會保險,進而給予企業優惠補貼,同時政府也降低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標準和社會參保費率。盡管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農民工整個群體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但是同時也就降低社會保障的質量和水平。
4.2社會保障門檻高,提高了農民工市民化成本,制約其市民化進程
目前的城鄉二元保障制度主要是按照屬地原則管理,以農民工的參保登記地為標準,按照一定的基數和費率進行。而參加社會保險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和地域限制,需要連續繳納一定的年限方能提取社會保險金,但是基于農民工流動性和農民工作面臨的風險性考察,農民工很難實現連續性的一定年限的繳納社會保險,很難在時間和空間上達到繳納社保保險的標準,因此這倒連續性繳納社會保險的時間限制和地區之間不同標準的限制無疑加大了農民工市民化的有一個難度。
4.3城鄉二元保障制度轉換程序繁瑣,地區之間差異大,增加農民工保障成本,不利于農民工市民化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 認識誤區 發展 思考
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在實踐中,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推進,問題也凸顯出來,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對城鄉一體化內涵的認識存在著誤區。
城鄉一體化的認識誤區
對城鄉一體化的認識誤區,已有不少專家、學者不同程度地進行了闡述,但總體感覺深度不夠,對其相互關系的分析不夠清晰,很有必要進一步加以明確。這些誤區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
誤區一:城鄉一體化就是城市化。城市化發端于19世紀中上葉以英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時期,是由于工業化引起的人口自發遷移到城市,是由工業“積聚效應”引起的農村居民變為城市居民的人口集中過程。城市化是工業化和產業分工的結果。而城鄉一體化是指統籌城鄉這兩個系統的經濟社會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共同發展,不是忽視城市與鄉村在空間發展和經濟基礎上的區別,盲目地把農民轉非變為市民,把農村變為城市,不是簡單地提高了“城市化率”就代表推進了城鄉一體化。這種認識不僅曲解了城市化,更曲解了城鄉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發展必然會推進城市化進程,城市化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結果,而不簡單地等同于城鄉一體化。
誤區二:城鄉一體化就是新農村建設。縱觀當前國內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關于城鄉一體化的措施、報道,認為城鄉一體化就是簡單的城市反哺農村,在物質和資金上給農村大力支持,幫助農村修路蓋樓,解決農民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就是在搞城鄉一體化,把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文件、措施稍加改動就變成了城鄉一體化的政策、文件、措施,這顯然是片面的。城鄉一體化與建設新農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二者的聯系在于,城鄉一體化包涵新農村建設,是整體和局部。城鄉一體化發展了,新農村建設也必然發展了;新農村建設工作做得好,必定能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二者的區別在于,城鄉一體化是更高層面更大范疇的旨在打破城鄉二元體制、統籌城鄉協調共同發展的重大戰略。而新農村建設的著眼點是“鄉”,基本不包括“城”,主要是針對“三農”問題提出的,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要低于城鄉一體化。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首先應該把重點放在“鄉”,應該通過提升“鄉”的地位、作用,逐步打破分割壁壘,縮小城鄉差別,實現城鄉要素合理流動和分工優化,協調發展,而不能用新農村建設代替城鄉一體化。
誤區三:城鄉一體化就是城鄉一樣化。這個觀點主要體現為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實際工作中,將城市建設照搬照抄到農村,只要是城市有的,農村也一樣復制,修大馬路,建大廣場,蓋高樓,追求外在形態的一樣化,而農民的生活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是增加了不少負擔。這是片面的靜止的觀點和做法,是一種形式主義。城鄉二元結構主要是由于我國長久以來非均衡發展形成的,有其一定的歷史必然性和客觀性。城鄉一樣化根本目的和出發點是為了打破城鄉二元經濟和社會結構,逐步縮小或消除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協調、和諧發展,并不是鄉村仿造城市、鄉村看上去和城市一樣就是城鄉一體化。現階段,城鄉并存是客觀存在的,只不過鄉村將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推進,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優化變遷會漸進地發展為城市。城鄉外在形態的一致是城鄉一體化發展形成的但不是必需的,更重要的是城鄉權益地位、文化、社會等內在差異的縮小和趨同。
誤區四:城鄉一體化就是要抑制城市、發展農村。對城鄉一體化還有一種較為典型的誤解是:推進城鄉一體化要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勢必要城市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就會抑制城市的發展,城市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扛著沉重負擔等,相應地在城鄉一體化措施上只注重如何發展農村而基本不關注城市。這顯然是有問題的。現在確實是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時候了,但不能割裂城和鄉來談城鄉一體化。城鄉發展是互為基礎,互相促進的。城市發展了才能給鄉村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鄉村發展了,糧食充足保障了,農民收入提高了,從事二三產業的人增多了,就能更進一步地促進城市的發展。
城鄉一體化的內涵和特征
(一)城鄉一體化的內涵
據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城鄉一體化(rural-urban integration)的定義,城鄉一體化是以城市為中心、小城鎮為紐帶、鄉村為基礎,城鄉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筆者認為這個定義還是比較準確的。它站在城和鄉兩個系統的角度,指明了二者的普遍聯系和協調發展,并指出城鄉一體化是一種新型城鄉關系。但是,它沒有說明由鄉到城的發展轉化,沒有揭示城鄉一體化是一個存在不同階段和目標、是一個城鄉逐步接近的動態過程。
社會學者、經濟學者、規劃學者、生態環境學者等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如社會學和人類學者從城鄉關系的角度出發,認為:“城鄉一體化是指相對發達的城市和相對落后的農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壘,逐步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促使生產力在城市和鄉村之間合理分布,城鄉經濟和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與協調發展,逐步縮小直至消滅城鄉之間的基本差別,從而使城市和鄉村融為一體”;經濟學者則從經濟發展規律和生產力合理布局角度出發,認為“城鄉一體化是現代經濟中農業和工業聯系日益增強的客觀要求,是指統一布局城鄉經濟,加強城鄉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協作,使城鄉生產力優化分工,合理布局、協調發展,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結合各家觀點,筆者認為,城鄉一體化是以承認并適度保持城鄉并存為基礎,以逐步改革城鄉二元經濟體制及其弊端為出發點和目標,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按照系統的辯證的科學思路和方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通過生產力的發展和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的變革創新,在城鄉規劃建設、產業布局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城鄉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采取措施,穩定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促進政策措施在城鄉之間平等一致、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流動,發展成果在城鄉之間平等共享,促進城鄉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逐步形成以城市為中心、小城鎮為紐帶、鄉村為基礎,城鄉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的過程和結果。
(二)城鄉一體化的特征
1.城鄉一體化的階段性。城鄉一體化客觀上存在著不同的階段。城鄉一體化是不能脫離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現在大家所談的城鄉一體化大多是城鄉關系進入高級階段后所呈現出的狀態。現階段的城鄉一體化只是城鄉分離、對立仍占主導地位時的一體化,現階段采取的城鄉一體化措施可能就不適用于來推進未來階段的城鄉一體化。城鄉一體化必然促使城鄉關系發生由分離對立到相互促進轉化再到趨同融合的漸變。認識城鄉一體化的階段性,可以指導我們在城鄉一體化的不同階段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2.城鄉一體化的過程性。城鄉一體化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這個觀點也是絕大多數人認同的。所謂“化”,本身就是一個過程。城鄉一體化就是要逐步打破城鄉二元結構,逐步縮小或消除城鄉差別,使城鄉逐步接近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連續的,由量變到質變的,有因果關系的。我們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跨越”。
3.城鄉一體化的系統性。城鄉一體化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空間景觀等多方面的內容,涉及自然、經濟、社會等各個系統,是一項涉及社會深刻變革、利益重大調整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城鄉一體化,是一項重大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僅是思想觀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變化;不僅是發展思路和增長方式的轉變,也是產業布局和利益關系的調整;不僅是體制和機制的創新,也是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進。” 所以不能單純從某一個角度看待城鄉一體化,而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4.城鄉一體化模式的多樣性。在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均衡的中國,不可能有統一的城鄉一體化模式。即使在省域范圍,也存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不可能套用一個模式。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均衡和發展水平的差異決定了城鄉一體化模式必定是多樣性的。各地只能在大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指導下,因地制宜,科學創新,走一條適合本地發展的城鄉一體化模式和道路。
5.城鄉一體化指標的相對量化性。城鄉一體化是一個動態過程,是一種結果,是一種城鄉狀態。制定或評價某地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目標和成果,可以設計出規劃建設一體化指數(指標),產業發展一體化指數(指標),公共服務一體化指數(指標),社會管理一體化指數(指標)等多個指標體系,還可以進一步細化出基礎設施投資占比、村內道路鋪裝率,排水管道覆蓋率,二三產業就業人員占就業總人口比重、從業人員占總人口比重等更多的指標,但這些指標只能是相對的,是與一定的城鄉一體化發展階段相對應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到某一階段必須要有對應的指標和目標;但是,城鄉一體化更多的是定性的、描述性的,城市與鄉村、城市居民與鄉村居民在政策、文化和文明、地位以及身份的實質平等、社會心理等方面是否一體化是不可能量化的。
加快推進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須關注的問題
一是要重點關注農民增收問題。在現階段,消除城鄉差距,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是要解決好農民問題,而農民問題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問題。我們要緊緊抓住農民增收這條主線,深化農業結構調整,逐步建立起以現代科技為基礎的多元化多形態的都市現代農業和適合區縣功能定位要求的各類產業,提高農業經營效益;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農業集約化產業化來增加農民收入;要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提高農民的非農收入;要加強教育培訓力度,提高農民創業就業能力,鼓勵農民創業;要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和低收入農戶增收幫扶制度,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解決民生問題,提高農民社保、醫療、救助等水平,使農民實實在在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二是要重點關注戶籍制度的改革創新。泛泛來講,改革戶籍制度、廢除現行的人口流動管制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建議重點關注兩個方面:一是積極探索建立全國城鄉統一的一元化的戶籍制度,取消農業與非農的戶口性質差別,實行以居民身份證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從根本上消除由于我國居民身份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權益的不平等。二是研究探索流動人口管制制度。人口是隨著就業和福利在流動的,應該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導,解決因人口流動產生的在能源、交通、就醫、就學、就業、居住、治安等方面的問題。
三是要重點關注農村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資金問題。從西方經濟學的角度看,城鄉一體化所要求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包含的水、電、郵政、市政、公共交通、教育、文化、體育、醫療、生態等基本都屬于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范疇,都需要大量的建設和運營資金。這些資金怎么解決?按照經濟學理論,公共產品的提供主體是政府;準公共產品一般由政府承擔部分成本,受益人承擔其余的成本。在城鄉二元經濟體制下,城市的公共產品一直由國家承擔,準公共產品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企業提供,而在農村卻由農民自己解決,所以也就導致了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嚴重缺乏和滯后。因此,加快推進我國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一體化,必須重點關注資金問題,實際上也是可操作性的問題。在現階段,農村公共產品和服務完全由財政投入并且還要加快一體化進程,應該還存在難度,需要通過機制創新來實現。
參考文獻:
1.宋戈.城鄉一體化問題的反思.農機化研究,2005(2)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二元經濟結構;對策
0.引言
黑龍江省作為建國初期重點建設的省份,受傳統的計劃經濟影響比較深,城鄉二元結構特征明顯。近年來,我省的社會經濟緩慢發展,在城鄉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農村和城市的居民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的差距仍然很明顯,并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黨的會議不斷強調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但實施起來遠比預想要困難得多,徹底破除二元結構體制,促進城鄉和諧、共建小康社會任重而道遠。
1.黑龍江城鄉一體化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黑龍江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現狀
在國家加大對“三農”支持力度的政策扶持下,黑龍江省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穩步推進,大力發展畜牧業和綠色食品生產產業,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業和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新成就:
1.1.1城鄉建設規模同步發展
全省各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各鄉鎮經濟不斷興起,形成了統籌城鄉發展的良好態勢。據統計,2009年全省12個市區建成區面積由1135.6平方公里增加到1779.7平方公里,增加了644.1平方公里,農村公路建設實現“鎮鎮通”。2000年全省的城鎮人口和鄉村人口之比為51.9:48.1,2008年進一步升至53.0:42.6。
1.1.2城鄉經濟基本實現均衡發展
近年來,黑龍江在城市地區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出現了全省城鄉經濟比較均衡發展的良好趨勢。2009年,全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8288.0億元,比2004年5303億元增加2985億元,年均增長14.07%。
1.1.3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200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66元,比2004年的7471元增加了5095元,年均遞增17.05%;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207元,比2004年的3005元增加了2202元,年均遞增 18.32%;鄉村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也由2004年的40.9%下降到2009年的37.4%。
1.2 黑龍江城鄉一體化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黑龍江城鄉統籌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城鄉二元結構尚未從根本上改變,城鄉之間的發展仍存在許多不協調、不和諧的地方:
1.2.1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多年來黑龍江城鄉經濟保持了相對協調的發展態勢,但城鄉之間、縣與縣之間也還存在著不平衡性,有的還較嚴重。如以城市比較,2009年哈爾濱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達43351元,而最低的綏化市僅有5983元,只是哈爾濱市的13.8%;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滯后于城市地區。2009年12個城市以48.5%的總人口創造了占全省58.03%的生產總值(GDP),人均GDP達32103元。
1.2.2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差異較大
據統計,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1990年為1: 1.59,2000年1: 2.29,2008年仍達1:2.58 。
2009年黑龍江省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與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相差500.4元,占總收入的97.2%;城鄉居民生活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相應的消費水平也在提高,但是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在消費結構上,城鄉居民在人均消費性支出中用于居住、食品、衣著和娛樂教育上面的支出城鄉仍相差懸殊,分別相差11.6%、4%、6.4%和1.8%,農村居民將收入消費在改善居住條件和文化教育上面,占總消費的34%,農村的生活條件和農村教育問題仍然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任務。
1.2.3城鄉的社會事業發展明顯不協調
我省城鄉居民在受教育程度上差別很大,農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城鎮少3年,農村居民子女中輟學現象仍然很嚴重,有的僅能勉強讀完義務教育;社會保障事業也存在著嚴重的不協調,城鎮居民享受退休養老和公費醫療保障,而農村居民只有極低水平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障。近年來,在農村建設社會保障事業的試點,但就其籌資水平而言,農村居民醫療保險每年30元/人,還遠不及城鎮職工醫保的籌資水平,由此可以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相對于城鎮職工的醫療保障制度還很難談得上是真正的醫療保障制度,只是在農村建立醫療保障的一個方向。2009年縣域每萬人擁有的衛生技術人員數為27.6名,不及全省平均水平41.3名的66.82%,與城市的水平差距很大。
2.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對策建議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城鄉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利于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的流動,但城鄉差距過大,就會成為發展的障礙。針對我省城鄉發展進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2.1深化城鄉分割制度改革,排除城鄉統籌發展的體制
首先,推進教育制度改革新突破。必須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教育與城鎮教育的差距,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改善農村教育設施和農村教師待遇,吸納有志于農村教育的大學生加人農村師資隊伍,合理分配城鄉的教育資源,使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享受同等條件的教育;其次,深化戶籍制度的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流動的戶籍制度;三是推動城鄉就業制度改革新進展。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形成無歧視的就業競爭模式,完善勞動法律保障制度;四是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制。對城鄉居民一視同仁,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建立和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擴大城市社會保障覆蓋面,使城鄉居民共享社會保障事業。
2.2制訂和完善城鄉建設規劃,加強對城鄉社會經濟統籌發展的指導
合理規劃土地利用,科學修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土地利用功能,進一步完善總體規劃,為將來發展留下空間,并大力打造新型小城鎮建設,形成功能協調、布局合理,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中心城鎮;城鎮與鄉村同步規劃建設發展,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2.3統籌城鄉產業布局,建立合理的城鄉產業結構
依城鄉不同資源技術優勢,建立合理科學的城鄉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建構以城帶鄉、產業轉移的發展載體,制定合理產業政策,引導城鄉工業根據各自的成本優勢確定自己的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城鎮著力建設優勢產業集聚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而農業中要體現高效生態農業的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和區域化布局,以現代農業的發展促進二、三產業升級。
2.4提高社會生活水平,調整城鄉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首先,發展勞動密集型鄉村加工業。大力發展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初級或深加工鄉村工業,積極發展農村第二、三產業,吸納農村勞動力在農業區域內轉移就業,以增加其收入水平;其次,整合教育資源。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提高勞動力素質,實現勞務輸出轉移,力爭使農村勞動力市場具有一定的優勢勞動力資源;再次,鼓勵發展鄉鎮民營企業。以政策為導向,健全法律機制,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從而吸納農村勞動力資源,進而增加農村勞動力多途徑就業收入,降低與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
【參考文獻】
[1]邢艷霞,張德紅.二元經濟結構理論與現實的悖論[J].當代經濟研究,2005,(11).
[2]吳大付等.新鄉市統籌城鄉一體化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1):90-92.
關鍵詞:城鄉文化一體化;功能:鄉村圖書館
一、問題的提出
所謂城鄉文化一體化,就是消除城鄉文化發展差距.瓦解城鄉文化二元結構,實現城鄉公民文化權益平等,城鄉文化資源自由雙向流動,城鄉各自優勢文化互補互惠共贏,從而達到城鄉文化協調發展。農村的文化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基礎和前提。但當前城鄉文化差距明顯,還存在諸多不足和問題:
1.農民文化權益保障乏力。文化權益是人民創造文化和滿足文化精神需要的權利。包括享有文化教育、參與文化活動和文藝娛樂活動,享有社會精神文化成果和文化服務等內容。雖然農民物質生活有所提高,且有更多的閑暇,但是由于文化設施不足,國家提供的文化產品偏少。農民的文化權益難以實現。
2.農村文化傳承堪憂。農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兩者一動一靜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厚重與靈動。學界形象的將農村文化視為中國文化蓄水池。但是當前由于農村傳統文化資源的流失、農民中的文化中堅迫于生計流入城市、文化觀念滯后等,農村文化“蓄水池”的水位迅速下降。
3.農民文化需要實現困難。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農民精神需要的滿足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農村文化書籍的缺漏、農民文化自覺意識不足、文化體制機制不到位導致農民文化需要不能轉化為農村文化發展的動力。
二、鄉村圖書館在城鄉文化一體化中的功能
1.溝通城鄉圖書館的橋梁。城鄉文化一體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文化資源在城鄉間自由流動。作為知識載體的書籍是文化資源的當然組成部分。鄉村圖書館的存在就為城鄉書籍資源的流動提供了對應點。也方便了城鄉圖書館在館藏信息、管理信息、社會效益、更新需求等方面的交流溝通。目前,由于城鄉文化鴻溝,城鄉圖書館之間資源流通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單向度。城鄉圖書館之間的信息交流尚待建立,但即使信息能正常交流,由于目前條件所限。基于信息交流所反饋問題的解決不可能立刻進行,這既受限于機制不健全,更受限于資源匱乏。當前,應統籌城鄉圖書館,建立相關平臺,通過常態化和非常態化的機制:如網站、討論會、電視會議等方式進行溝通與交流。
2.衡量城鄉文化差距的晴雨表。媒體常用“巨大差距”“文化鴻溝”等來形容城鄉之問的文化落差。這些定性描述,有些是從“城鄉差距”中想當然推導出來的,有些是從所謂的城鄉二元結構中想象得到。這種沒有實證基礎的推導或想象。與唯物主義的一個常識相違背:經濟的落后并不必然對應文化的落后。當然,我們并不否認城鄉文化差距是城鄉之間文化事實的客觀的定性的描述。但是僅僅滿足于定性描述是不夠的。為了進一步縮小城鄉文化差距、促進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不能止于定性,必須有基于數據的定量動態分析。而鄉村圖書館的存在為城鄉文化差距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平臺。為收集城鄉公民人均公共圖書、人均文化設施、人均公共圖書有效使用等數據提供了便利。進而為城鄉在圖書館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數字支撐。令人欣慰的是,鄉村圖書館已于2012年達到了全覆蓋,滿足了全國“書有所閱”的要求。也使不同范圍不同層次的城鄉圖書館的定量比較成為可能。為具體分析城鄉圖書公共資源差異、原因、存在問題提供了數據基礎,為實現城鄉圖書資源的基本平等,保障農民的讀書權益提供了條件,從而給打造城鄉文化一體的公共閱讀網絡展現了希望之光,預示全民閱讀全新時代的到來。
2.為城市文化資源傾斜提供文化容器。實現城鄉文化的一體化,必然要求從城鄉一體化角度統籌安排和宏觀規劃文化資源。因此,加大資源傾斜、合理配置文化資源、增加農村服務的文化資源總量是“識時務”之舉。文化資源有不同的分類,其資源的傾斜應該最終流動到作為文化主體的農民手上才能契合初衷。一些無形的資源譬如在媒體中增加農村節目、欄目和播出時間相對來說較為簡單。但是對有些資源的傾斜,就不那么簡單。譬如對于農村題材的優秀劇本經改編由農民自己演出,就要看自身情況而定。即農民有閑暇、有興趣甚至有一定的文藝細胞,否則此類資源的傾斜如無對應的合格容器,只能空懷一腔熱血而已。同理.圖書管理人才、圖書管理經驗、書籍、經費如果沒有相應文化容器,也將落得同樣的下場。有志于鄉村書屋建設的文化志愿者也將發出空有一身抱負而發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慨嘆。
3.為以城帶鄉文化聯動機制提供支撐點。在文化資源方面,在城鄉二元結構固化的典型表現是,把城市和農村當成各具自身特點的文化區域來看待,在兩者的態度上,就是重城市輕農村。城鄉文化一體化就是要打破文化利益分配格局固化的藩籬。但是城鄉文化一體化需要相應的理念、人力物力、體制機制的要素才能運行和落實。其中以城帶鄉的城鄉聯動機制就是相關體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本論題的思路而言,城鄉聯動應包括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生態的以及文化的,即城鄉文化聯動是城鄉聯動的重要構成部分,鄉村圖書館建設為城鄉文化聯動提供了物質支撐點。使體制機制的運行有了文化設施保障。鄉村圖書館在農村遍地開花后,充實了農村文化設施,使農村文化設施結構更加合理,為城鄉圖書館的聯動提高了聯動所必須的兩極中的另外一極。
4.為城鄉文化幫扶提供抓手。在當前市民在文化消費水平、文化權益保障都遠高于農民的背景下,城鄉文化聯動就有其目標傾向性。就機構來說,有民間組織和官方機構。就對象來說,打造農村基層文化管理隊伍、帶薪培訓農民、輪訓文化骨干等;就幫扶的內容來說可以是無形的精神鼓舞、經驗分享、理念灌輸,也可以是經費支持、物質捐贈、演出下鄉、農村題材劇本贈送、文藝隊伍的組織、文藝人才的選拔與培訓等等。其實,不管就機構、對象或者內容的文化幫扶來說,鄉村圖書館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鄉村圖書館可以根據自己的定位和本身就是農村圖書館體系末梢的優勢,掌握農民受教育程度、年齡分布、文化需求結構、農民文藝組織隊伍的現狀、農民的文藝愛好等等。為城鄉文化幫扶提供必要的資料、場地以及中介,從而起到文化幫扶抓手的作用。
5.為城市的文化輻射帶動作用提供文化接受器。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輻射都是受歡迎的。特別是在強國與弱國相鄰時,所發生的文化輻射可能會導致弱國的文化安全問題。但是在文化同源且文化輻射可控的條件下,則文化的輻射是必然且應受歡迎的。首先要控制輻射的程度,農村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輻射農村文化,不等同于代替農村文化,農村文化中傳統的手工藝、民俗風情以及歷史人文遺跡是重要的文化資源應予以保護和發揚。其次,引導輻射內容,不要將鋪張浪費、破壞生態等城市病態文化當成城市常態文化輻射進農村。只有這樣城市文化對于農村的輻射才不殃及農村文化的獨立與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起到真正的帶動作用。當然城市文化輻射并不必然引起所期待的文化結果。理想結果的發生需要離不開輻射對象的開放性、文化素質現狀以及對文化本身缺失的意識,也需要與此關聯的文化氛圍、文化機制以及文化機構的健全性。文化站、書屋、書室、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等不僅可以接受文化輻射的影響、固化輻射成果,而且能作為輻射的中轉站進一步向周邊輻射,達到城市文化輻射的最佳效果。
三、城鄉文化一體化進程中農家書屋的建設路徑
1.建立點對點幫扶機制。作為農家書屋的鄉村圖書館為數幾十萬,加上鄉鎮圖書館、圖書室應有上百萬之多,而城市圖書館數目也為數不少。如何真正落實城鄉圖書館之間的幫扶得“費思量”。可以采取包干、劃片、點對點的方式展開。所謂包干,一般而言,中國的城鄉地理分布結構大體是“農村包圍城市”,譬如A農村包圍B城市,則A農村由B城市負責,然后將A農村劃分為甲乙丙丁等片,城市以其自然區劃為主,CDEF區等。相應的,C負責甲區、D負責乙區、E負責丙區、F負責丁區……,依此類推。相應的區對應相應片內的鄉村圖書館。當然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是一對一。但大都是一對多。在點對點的幫扶原則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采取雙向選擇機制。根據雙方的實際情況,文化資源的余缺程度等實際,來決定幫扶對象。然后確定分階段的計劃、責任主體、責任內容等。
2.建立相互開放資源機制。不管是鄉村圖書館還是城市圖書館都存在圖書流轉遲滯,利用率不高等問題。而城鄉公民一定程度又具有求異心理。因此,相互開放圖書館就有可行性和現實基礎。所謂的相互開放,就是城市圖書館,對農村讀者來者不拒,為其提供同等服務。而鄉村圖書館因其新生事物和館藏的特色,也能一定程度的吸引市民的駐足,因此,農家書屋也可以對非本村人尤其是城里人開放。為了促進城鄉圖書館的相互開放尤其是城市圖書館對農民的開放,可以引進評比機制,通過單位時間內圖書館的農民閱讀量來劃定名次,以促進城市圖書館的更加開放。這既可以提升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也間接的促進了交流。使用過城市圖書館的農民會將曾經的體驗、感受、意見和建議帶回農村,對于農家書屋的完善和發展不無幫助。
3.建立城鄉圖書館聯動機制。城鄉圖書館聯動是城鄉圖書館一體化的重要內容。不管是幫扶也好、溝通也好,都需要常態化,否則就是一陣風,在兩者間建立聯動機制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就機制的具體內容而言,當前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管理人員對流鍛煉機制,即城市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可以到鄉村圖書館參與管理,鄉村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到城市圖書館學習鍛煉。通過這種對流鍛煉機制,促進雙方相互了解,提升農村書屋管理員管理水平。其二,圖書資源共享機制,當前,主要是用城市富余的圖書支援鄉村圖書館,待農村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將一部分有鄉村特色的書籍充實城市圖書館,達到城市圖書的多元化。此外,還有管理經驗分享機制、農家書屋館員培訓機制等等。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新農村;農民;鄉村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1-00-02
一、我國鄉村文化建設的現狀
(一)文化設施得到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對鄉村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使農村的文化建設得到了保障。 “十一五”期間,國家在文化部與國家發改委的努力下,編制完成了文化站建設規劃內容,繼續扶持鄉(鎮)文化站設施建設。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以鄉(鎮)為依托、以村為重點、以農戶為對象,大力開展縣(市)、鄉(鎮)、村級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的建設規劃,將完善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作為新的建設發展目標[1]。
(二)活動形式日益多樣化
近年來,在農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農村自辦文化活動在各地也逐漸發展起來,各村莊充分發揮自有的文化人才,在農村組織了很多有益的文化活動,使鄉村文化活動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越來越新穎。在農村自辦項目廣泛開展的同時,各地區政府為了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從各個地區自身的特點出發不斷拓展形式多樣的鄉村文化活動內容。隨著鄉村文化建設重要性的日益凸顯,各地政府及農民本身也逐漸意識到文化建設對于自身的價值,因此各地政府積極加大鄉村文化活動的開展力度,使得文化活動逐漸豐富,農民參與文化活動的頻率逐漸增強,文化活動的日益多樣化可以為農民參與文化活動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對于推進鄉村文化建設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
(三)文化信息資源獲取的多渠道化
在我國,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鄉村文化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鄉村人口獲得日常文化信息的方式主要有網絡、電視媒體、廣播傳媒、書、雜志、電影及參加培訓等渠道,隨著農村文化媒介的增多,獲取信息渠道的不斷拓寬,使得農民能夠更快更全面的獲取文化信息。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互聯網學習新知識、獲得新信息并通過網絡結識更多的社會關系,網絡作為一種新的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受到農民的重視和歡迎。
二、鄉村文化建設的問題調查與分析
我國鄉村文化在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同時也存在城鄉文化發展不平衡、鄉村文化建設邊緣化、主體缺失等問題存在。
(一)城鄉文化發展的不平衡
由于我國長期采取的是城鄉分割的二元化的經濟政治結構,致使由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而產生的文化水平的差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對經濟及文化建設重視程度的不同,以及地理環境、民族差別、風俗習慣、干部群眾文化素質的不同等諸多因素,我國文化建設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性。
(二)鄉村文化建設的邊緣化
首先認識邊緣化。在傳統觀念中許多人認為只有生產部門才能創造財富,而文化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只能作為一種無形資產,不能作為生產給人們帶來財富的收益,因此更不能充分認識到發展文化產業是繁榮社會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這種認識上的誤區使得人們對文化產業重視程度不夠。
其次,引導邊緣化。由于權屬不明確以及監管滯后等因素的影響,文化體制改革變得十分困難,目前,我國鄉村文化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大多由政府決定,工作人員也由政府任命;鄉村文化隊伍人員年齡較大、代表性不強、技術偏低。文化隊伍建設方面也存在一些現實問題,由于缺乏長久發展的持續觀念,安心在農村進行文化工作的人員后繼乏人。
(三)鄉村文化建設的主體缺失
在我國的鄉村文化建設過程中,農民是文化建設的主體,農民對于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全社會協調發展的動力。農民的主體作用是否能夠體現是文化建設發展進度的關鍵問題。但是由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傳統觀念的存在,加上農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溝通不暢等原因的存在,使得一部分農民難以擺脫小生產意識的束縛,對文化建設缺乏戰略眼光,對于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認識不足,使得農民自身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身份不明確。
三、鄉村文化建設的成果及影響因素
(一)成就與問題共存
在鄉村文化建設方面有很多地區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我國鄉村的文化建設同時也存在著很多的現實問題。
1、資金投入不足。鄉村文化建設缺少資金的支持。由于政府的財政支持有限,缺少必要的活動經費,完全靠農民的自給自足來完成文化生活,缺乏政策的引動,致使文化建設本身出現內部不足的狀況,嚴重制約了農村文化工作的開展。
2、文化資源配置失衡。現有的文化設施由于維護和使用不當等問題,導致基礎文化社會其功能逐漸缺失,像很多的電影院、戲院等文化活動設施逐漸被遺棄。“在政府統一配備的文化設施出現文化資源配備不平衡,結構不合理,很多地區甚至出現文化資源配置與農村文化需求相比過剩的情況有些還遠遠超過了農村現有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出現文化供給過剩的情況”[2]。
3、鄉村文化管理機制和運營模式不完善。由于鄉村文化管理機制和運營模式不完善的原因,導致政府支持經費不能在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作用,出現經費挪用的情況,監管機制不能發揮其真正作用,基層文化工作者和辦公場所經費不足,基層人員的積極性不高,致使村級文化室無人管理運營,職能部門沒有很好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機制,導致出現問題無人管理,文化設施浪費的問題出現。
4、文化建設組織機構不健全。由于很多地區政府對于文化建設的認識不足,政府部門只關注經濟的增長和個人政績的提升,文化建設部門職責不明確,組織機構不健全。另外在農村的文化組織機構中,還存在從業人員年齡偏大的、觀念陳舊落后的問題。多數鄉政府文化部門,沒有良好的人才引用機制、人才培養機制和人才獎懲機制。沒有良好的人才引用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使很多農村文化組織機構人員的文化素質偏低,直接影響了文化活動的質量。缺乏良好的人才獎懲機制,文化工作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效率低下。所以,改善農村文化從業人員的待遇、加大農村文化隊伍的資金投入和完善各種文化組織機制,成為提高農村文化隊伍整體素質的必由之路[3]。
(二)影響鄉村文化建設的因素
首先,經濟因素的影響。經費的投入不足導致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及完善難以繼續,文化建設的進程受到阻礙。“2004年, 全國共有720個縣級圖書館無購書經費, 占公共圖書館總數的26. 4%。多數縣級電影公司難以正常運轉, 縣級劇團有名無實。2005 年, 國家對農村文化共投入35. 7 億元, 僅占全國財政對文化總投入的26. 7%; 對城市文化投入占總財政投入的比重高達73. 3% , 超過對農村投入比重46. 6個百分點。扣除對縣級文化單位的投入, 2005 年全國財政直接對農民提供文化服務的鄉鎮文化站投入經費僅91. 4 億元, 每個農民一年僅能享受1. 127 元的文化投入”[4]。
其次,文化和落后的觀念的影響。農民的文化素質決定著鄉村文化建設的進程,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農村居民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農民對于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忽略文化建設對于鄉村發展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對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些地方政府片面的認為抓經濟才是至關重要的任務,文化的建設只是經濟建設的附屬物,只有經濟的發展才是政績的硬指標。從而造成很多的地方政府對于鄉村文化建設的理解出現偏差,把文化建設錯誤的理解為廣播電視、戲曲、電影、報紙雜志等休閑娛樂項目,而忽略了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由于這種文化觀念的存在,造成文化活動形式沒有創新性,基礎文化設施單一等情況的出現。
參考文獻:
[1]王青;關于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思考[J].群文天地,2009年9期(15-17).
[2]桂玉;新農村視角下的文化建設問題[J].前沿,2009,(29-31)
[3]周密;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
關鍵詞:農民工文化權益;保障體系;政府供給;政府職能
近年來,農民工問題日益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其問題的方方面面幾乎都已被納入人們的視野之內,但對農民工文化權益的關注尚少。而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農民工群體作為聯結城市與鄉村的特殊群體,尊重和有效保障他們的文化權益,是一項關乎我國長治久安、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對提高國民素質,推動現代化城鄉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民工文化權益保障面臨的困難
農民工作為人類群體的一部分,對于文化需求的日益旺盛和社會文化供給相對匱乏之間的矛盾,就是現階段農民工文化生活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需要社會以及政府嚴肅的對待和合理的解決。
1.農民工文化生活單調貧乏
近年來農民工的文化需求來分析,就現階段單一枯燥的文化生活現狀已經無法滿足農民工對于文化生活的需要。據了解,大多數農民工在文化生活領域方面對政府和社會更有著很高的寄托,希望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業余休閑娛樂活動。在近年來對該地區農民工文化生活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農民工不僅保持著對打牌、麻將、低價或免費文藝活動等消遣性、娛樂性強烈的需求之外,也保持著對參與比賽性活動、人力資源培訓等能夠實現自我價值、提升個人素質的文化生活方式的需求。
2.地區文化基礎設施薄弱
通過農民工對該地區社區環境、個別單位生活娛樂設施、商業配套等方面的主觀感受的咨詢和調查結果顯示,有66%的人表示并不知道或尚不了解自己的住處附近有向群眾公開的公園和公共健身設施,48.3%的人表示不認識或不熟悉所住地區的社區管理服務人員,60%的人反應不知道自己的住處附近有沒有供大家閱讀的報刊欄和公共信息服務欄。而還有將近50%的人表明他們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企業或公司是否向員工提供報刊、雜志、讀物等文化品。大多數的人表示現如今城市對農民工文化生活的供給達不到他們心目中的期待,還應該繼續提高,對如何提高這個問題,通過資料顯示現階段農民工期待多開設文化娛樂場所,例如網吧,圖書館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政府應向他們多開設專家教學講座,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和知識素養。
二、進一步保障城市農民工文化權益的對策
1.完善政府保障體制
政府應該積極發揮機關職能,建立起以政府主導、企業共建、社會參與的農民工保障機制。并在其基礎上不斷結合各地農民工對于文化的不同需要,及時完善農民工文化權益保障體制。農民工的文化工作與城市工人階級一樣,都屬于基本的公共服務范疇,而該服務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須依靠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主導,形成權威性有效力的工作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各級黨委、文化宣傳部門等機構應該積極加強對城市農民工群體文化服務工作的協調和統籌,在不斷地調查了解中搜集整合各類有關的資料和信息,通過一系列合理的手段保障農民工的基本文化服務。與此同時,各地企業和單位也要積極發揮自身在文化宣傳發展方面的作用,合理合法的維護每一個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在此基礎上,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還應根據各地區不同情況強化立法的工作,用法律規范和提高全國各地企業對農民工服務的自覺性和質量水平。
2.加大政府和社會投入
加大政府和社會對于農民工文化建設的投入,這一舉措必須要建立在不同地區已經建立起“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農民工文化工作經費保障機制”上,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于農民工文化工作日常經費納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務經費的通常考慮。不同地區,還應該理性客觀的結合農民工群體對于文化的不同需要來建立其文化生活建設的專項經費,提高對于該群體成員文化需求的滿足程度。與此同時,政府各大行政主管部門和文化宣傳部門等,還應當加強彼此之間工作和思想上的聯系,通過彼此協商討論,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加大有關部門對于加強農民工文化生活建設經費的統籌和整合力度。有針對性的決策,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該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這關乎到農民工文化權益保障是否能夠做到根本。
3.提高自我保障意識和能力
通過運用法律率對自己進行保護,政府在面對眾多農民工各類工作糾紛案件,應當建立一個更具有實際意義的咨詢機構來完善并保障農民工在勞務工作中對自身安全以及利益的維護,但卻在很大程度上眾多農民工在自身權益收到侵害時不會動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所以,提高農民工群體自我保障的意識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分為政府幫助和農民工自主兩個途徑來完成,首先對于政府而言,可以積極的開展維權講座,公益展覽,或是借助報紙雜志電視等多種媒介為廣大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電話或參與活動,提高他們自我保障的意識。對于其自身而言,他們可以借助參與學習,閱讀報紙書籍和相關資料的方式完善自己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方面的意識缺失,從而真正的樹立起維權意識,為自己的文化權益負責。
關鍵詞 城鄉一體化;現狀;要求;高職教育;問題;對策;安徽省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11-0334-02
城鄉一體化就是把城市與鄉村、工業和農業、城市居民和農民作為一個整體,通過統籌謀劃,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運作、生態保護、社會事業等方面一體化發展,以改變我國長期以來的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在政策上平等、經濟發展上互補、居民待遇上一致,讓農民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現代文明和改革帶來的實惠、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1-2]。
城鄉一體化對于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加快農業、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富裕和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3]。近年來,隨著安徽省城鄉一體化進程日益加快。城鄉一體化對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然而,由于安徽省高等職業教育在發展中存在著專業設置不合理、教育內容滯后、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高職教育經費投入不高、高職教育管理體制不健全等諸多問題,與快速發展城鄉一體化的步伐不相適應。
1 安徽省城鄉一體化發展現狀
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安徽省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將城鄉一體化作為社會發展的主攻方向和必由之路,全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向縱深發展。安徽省自南向北分為皖南、皖中、皖北3個自然區域,全省建制鎮908個,10萬人以上人口的鎮47個,20萬人以上的鎮1個。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安徽省城鄉一體化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1 城鄉差距逐步縮小,二元經濟結構轉換加快
隨著農村勞動力流轉戶籍制度改革的逐步推進,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不斷完善,農業勞動力非農化轉移速度加快,農業就業比重下降,城鄉恩格爾系數差異度逐步減小,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被打破,安徽省城鄉一體化水平一直呈穩步上升的態勢。根據2011年《安徽統計年鑒》統計資料,2010年安徽省城鄉恩格爾系數相差度0.013,非農產業比重 86.01%,城鎮化率達43.2%,二元生產率對比系數為0.2。
1.2 城鄉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明顯
城鄉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大了安徽省城鄉交通設施建設的力度;二是加大了農村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三是加大了農村社會事業設施的建設力度。目前安徽省行政村通汽車比重達99.6%,農民生活信息化指數為0.6,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47.8%,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比例為84.2%。
1.3 以民生工程為抓手,城鄉一體化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明顯加快
安徽各地政府應大力做好民生工程,形成城鄉一體化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體制機制,進而促進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方面均衡發展。目前,全省已基本實施了城鄉醫療保險制度并軌。1萬人中農業科技人員數達3人,6歲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7.6年,每1 000人農業人口鄉村醫生和衛生員達1.06人,農民文化娛樂消費支出比例9.1%,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54.8%,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9.6%。
1.4 城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近年來,安徽省加大農村污染治理力度,嚴格控制農村地區工業污染,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控制,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目前,環境質量綜合指數64,城鄉安全飲水衛生合格率93.4%,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7.55%,森林覆蓋率27.53%。
1.5 農村產業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來,安徽省各地因地制宜,優化城鄉產業布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壯大特色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較好地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和人口就業,農村產業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
2 安徽省城鄉一體化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
安徽省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給高職教育的發展帶來了生機,但對高等職業教育也提出了更新、更多要求。
2.1 加強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
從目前來看,安徽省農村勞動力的整體文化水平較低,農村勞動力缺乏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勞動生產能力還處于簡單的體力勞動階段,遠遠不能適應城鄉一體化對農村勞動力質量的要求。嚴峻的形勢和狀況迫切需要加大高等職業教育建設,不斷加強農村勞動力的培訓,提高勞動力的素質和文化水平。
2.2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復合型人才
隨著安徽省城鄉一體化的深入推進和農村產業結構的升級,勞動力結構需要與之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便使農村勞動力能夠適應多個領域、不同的工作需求。隨著農業功能的增多和強化,社會對農村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并且要求勞動力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要面向增長型產業,開拓新的就業領域。因此,必須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面向市場、企業和農村的多種功能,培養、培訓大批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村實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以推進城鄉一體化向縱深方面發展。
2.3 構建終身職業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