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知識和心理素質
隨著時代的變革,社會現(xiàn)象愈來愈復雜多樣,復雜的現(xiàn)實不但影響了成人,而且也對幼兒產生了復雜的影響,特別是心理健康的影響。幼兒心理呈現(xiàn)出的復雜現(xiàn)象,有健康純潔的,也有不良不端正的。如何才能發(fā)現(xiàn)幼兒這些心理現(xiàn)象,并對其健康加以激勵,對其不良的加以矯治呢?首要條件就是教師要懂心理知識,特別是幼兒心理知識,蒙臺梭利曾說過:要教育幼兒就要了解幼兒,幼教工作者為了幼兒的心理健康,應該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并將所學心理知識積極運用到幼教工作中。同時,幼兒教師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幼兒心理知識,而且教師本人也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因為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感染性,加之幼兒心理發(fā)展又有易感染性,他們很容易受到老師的影響。在老師和幼兒相互交往過程中,如果老師心理失?;蛐睦聿唤】?,那么就會在有意無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傳染給幼兒,進而影響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完善自己,自覺抵制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保持一份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做好幼兒心理健康的表率。
2.用愛心呵護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和必要的環(huán)境因素。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教師如何愛孩子。"實踐證明,一個充分受到教師正確而有理智的愛的孩子,總是充滿自信、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反之,被教師忽視的幼兒則經常自暴自棄,形成一種自卑感的心理。比如,平時有些孩子上課時"喜歡"搗亂,活動時常打人,這往往是由于我們對他付出的愛太少所致。他想通過"搗亂"、"打架"來引起教師對他的關注,進而獲得老師對他的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無論孩子美或丑,也無論聰明或愚鈍,我們一定要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用我們的愛給幼兒帶來自信、安全感、信任感,讓我們懷著一顆愛心走近幼兒,并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愛的策略,多給幼兒一些關懷與微笑,分享他們心中的快樂,分擔排解他們心中的憂慮與不安。同時教師對幼兒的愛需要貫穿于各類活動的始終,切忌忽冷忽熱、喜怒無常,讓我們以自己的愛和真誠鼓勵幼兒學習愛和真誠,用愛心呵護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3.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去
強調幼兒園教師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但不是要求教師對幼兒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樣不擔會增加教師的負擔,而且讓幼兒教師在無任何專業(yè)培訓的情況下?lián)未隧椆ぷ鲿m得其反。因此,切實可行的做法是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使其融入到幼兒園日常教育的有機體之中,以自然而然的方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3.1 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在幼兒園一日教育活動過程中,我們要為幼兒們營造一個溫暖、安全、信任、互助的情感氛圍,使幼兒找到培養(yǎng)積極情緒途徑。而良好的氣氛它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它能對幼兒身心健康產生感染和熏陶。尤其是孩子們,他們的情緒具有情境性和感染性,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環(huán)境氛圍可熏陶幼兒美好情感的追求。例如:在幼兒園里我們將環(huán)境布置地多姿多彩別具一格,使幼兒一進園就有愉快的心情。走廊上布滿每個幼兒自己制作的畫;墻壁上描繪著各種小動物;哈哈鏡的神奇變化;早上愉快的音樂等。讓幼兒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親身感染快樂,保持快樂的情緒,開始一天快樂的生活。
3.2 采取積極的教育態(tài)度,善于在一日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在幼兒一日活動過程中,要采取積極的教育態(tài)度,以鼓勵為主,多說說:"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或以微笑來肯定、鼓勵幼兒。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積極的情緒,使幼兒有一種充分的被重視和接納感。千萬不要以"笨死了"、"你怎么干什么都不行???"等語言來否定幼兒。否則孩子在負面影響下,情緒會變的消極。同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如在語言教學活動中,通過故事、兒歌,使幼兒明辨是非善惡,培養(yǎng)幼兒關心、愛護、尊敬等良好的情感素質,在健康、社會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美工、音樂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游戲活動中讓幼兒學會遵守規(guī)則、自我約束,幫助幼兒建立友好的同伴關系,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等等,當然,就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手段是多種多樣,我們可以把教學活動、游戲活動中內在、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根據(jù)幼兒的心理特點、發(fā)展需要,更好地發(fā)揮教學游戲活動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我們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滲透到幼兒每天的一日活動中,并做到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4.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積極培養(yǎng)和積極防治相結合
為了幼兒的心理健康,我們不但應該重視對幼兒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同時也要增強幼兒心理適應和承受能力,減少心理疾病的產生,做到培養(yǎng)與防治相結合。一些幼兒得到表揚時興高采烈,做錯事受到批評時就表現(xiàn)出極大的委屈,甚至幾天不說話。這種情況說明幼兒承受能力差,就應該引起我們教師的注意?,F(xiàn)在幼兒園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缺少與同齡小伙伴交往的機會,因此很容易養(yǎng)成任性、愛發(fā)脾氣、自私等不良性格特點,因此幼兒入園后,要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使他們學會關心他人、尊重他人、團結互助,學會與他人平等相處并通過集體活動來逐漸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心理,也可使幼兒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和錯誤心理觀念得以糾正。幼兒心理呈現(xiàn)出的各種不良預兆,教師要及時糾正,積極防治。如"問題家庭"的孩子,心靈上都受到過創(chuàng)傷,若缺少正確的引導,往往容易形成自卑、不合群、膽怯、多疑等消極心理特征。因此,對這一類幼兒要多施愛,從而有效地防治此類幼兒的心理扭曲。又如,身體發(fā)育畸形和有生理缺陷的幼兒。此類幼兒往往自卑、敏感、多疑,若我們不注意、不關心他們,就很容易使他們的心理發(fā)展偏離正常軌跡而變得仇視社會,淡漠人生。因此,對這一類幼兒千萬不能取笑、不能嘲諷。同時,對這類小孩子比較好的辦法是培養(yǎng)他們各方面的興趣特長,如樂器、畫畫、書法等等,并鼓勵他們不斷努力,取得成績,這樣他們因有了某方面的興趣或特長而會逐漸產生優(yōu)越感,性格也會在活動中因得到鍛煉而日益堅強、日漸開朗,從而形成一種積極正常的心態(tài)。
5.家園同步,共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家庭是幼兒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社會組織,家庭環(huán)境的教育功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發(fā)展。目前大多數(shù)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資,而不重視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的家長甚至教孩子"別人打你一下,你就還他兩下。"于是我們經??吹皆S多在幼兒園表現(xiàn)很好的孩子,到了家里卻對父母、長輩發(fā)脾氣,蠻不講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家長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可以通過家長會、半日開放活動、家園共育欄、家長學校講座等,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心理常識,掌握幼兒健康心理教育的方法、途徑,以便采取有利的措施,配合幼兒園做好幼兒心理健康的工作,真正達到幼兒園與家庭教育同步進行,共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1.加強兩者之間的整合,打牢一體化基礎
在促使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與師德教育一體化的過程中,不能以放棄任何一方為代價,在具體實施中,既要促使兩者有機結合,又要體現(xiàn)各自的獨特性。我們要以系統(tǒng)論為指導,高度重視系統(tǒng)中的每個組成元素。其實,促使教師師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如果將教師專業(yè)素質作為一個系統(tǒng),而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師德教育就是其組成元素。因此,在提升教師素養(yǎng)過程中,一方面,我們應該想方設法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不斷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yǎng)。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密切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切實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確保教師具有積極向上、陽光健康的心理素質,從而為兩者的一體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2.注重問題背后的剖析,抓住實質性問題
從師德教育來看,始終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理想高尚的人格魅力。但是,理想與現(xiàn)實總有一定差距,這種差距的存在就是引發(fā)教師心理問題的根源所在。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關注教師的師德問題,而缺乏對教師心理健康予以必要的關注,以致對教師的行為無法做出準確的評價。將很多屬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深層次問題簡單地看作是師德問題。如,對于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問題,簡單地歸結為師德問題,而沒有分享現(xiàn)象背后隱藏的本質。從體罰學生來看,與教師的心理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有的教師往往處于巨大的壓力之下,長期生活在焦慮憂郁之中,不善于自我心理調節(jié),久而久之,就會不自覺地將心中的不滿發(fā)泄到學生身上,轉化成對學生的體罰或變相體罰。因此,我們要注重問題背后的剖析,抓住實質性問題,加強對問題所屬的區(qū)分,不可將師德問題混淆為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可將心理健康問題錯解為師德問題。
二、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與師德教育一體化的建議
1.注重對教師的人文關懷,不宜拔高要求
在進行師德建設過程中,在承認教師職業(yè)特殊性的同時,必須注重以人為本,應將教師作為教育的第一資源。在進行師德教育時,不能拔高要求,對于當前師德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可以提出一些階段性的師德行為底線要求。如,提出不準亂收費、不準組織有償補課、不準體罰、驅趕差生等具有較強操作性的要求,從而規(guī)范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不斷提升師德水平。從心理健康方面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社會提出的要求是教師師德建設追求的方向,但不可作為普遍性的衡量評價標準。在中國古代,甚至將教師提高到與天地君親同等的高度,這種對教師的期望是過高的,沒有把教師看成一個平凡的人,而是看作了“神”,忽視了對教師的人文關懷,缺乏對教師在物質、心理等方面的正常需求。其實,對教師的人文關懷與學生的發(fā)展一樣重要。我們應該加強對教師的關懷,及時幫助教師解決心中的疾苦,為教師排憂解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使其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也應該高度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宜提倡帶病工作,而應該將教師的健康放在首位。只有讓教師保持身心健康,才能使其更好地為國家的教育事業(yè)做出更多的貢獻。
2.以心理健康教育為突破口,優(yōu)化師德建設
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必須從社會、學校和個人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宏觀的社會層面的支持是教師工作的保障。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對其有一個較公正的認可。二是學校要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huán)境,主動為教師排憂解難。三是面對心理壓力,不能怨天尤人,應以實際行動進行自我調節(jié),積極尋求問題解決辦法。教師要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對學生的了解、文化科學知識的學習,全面充實和提高自己。
【關鍵詞】高校;醫(yī)學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反思
自從我國各大高校推行擴大招生規(guī)模政策后,邁入高校門檻的學生數(shù)量越來越多,與此同時,高校貧困生問題十分突出,尤其是高校醫(yī)學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很多高校醫(yī)學貧困生所占有的社會資源并不多,經常頂著很大壓力來進行學業(yè),巨大的壓力影響著醫(yī)學學生學習的情緒,甚至出現(xiàn)了很多心理問題。所以,深入了解高校醫(yī)學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對其針對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了新時代一大重要任務。
一、高等醫(yī)學院校貧困學生的心理問題
高校醫(yī)學貧困生在長時間處于貧困環(huán)境中,很多都是來于落后農村的,每年都需要承擔過重的學費與生活費,經常都是靠社會資助與親友幫忙等渠道來維持。學校中有很多家境富裕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越感,無形之中刺激了高校醫(yī)學貧困生,使其心理失衡。所以,在承受巨大經濟壓力后,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自卑,封閉自我,進而造成如下心理問題:
1.焦慮感
焦慮通常表現(xiàn)為喪失學習自信心、損傷自尊心等而帶來的焦慮、不安的情緒狀態(tài)。高校醫(yī)學貧困生因為自身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存在著巨大的思想壓力,經常處于情緒低落狀態(tài)中。他們有的因為自身家中收入低而焦慮學費和生活費;有的擔心家里年邁多病的父母發(fā)生意外;有的擔心因為自己在校學習成績不理想,愧對父母拿著血汗錢而出現(xiàn)焦慮。因為長期處于焦慮中很容易影響著醫(yī)學貧困生日常心理活動,造成出現(xiàn)心理疾病,進而影響其正常的進行生活和學習。
2.自我封閉
處于大學階段的青年人,正處于愛交朋友的時期,但很多貧困生不愿意與他人交往,經常封閉自我。其實在他們內心深處是非常希望得到老師和朋友的認可,并處理好人際關系的。但我們看到的卻是醫(yī)學貧困生經常以逃避、抵制的態(tài)度來拒絕參與各種社交活動,將自我完全封閉。追溯根本,還是貧困生內心太敏感,太在于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所以,很多貧困生都刻意與他人保持距離,他們怕被人瞧不起,怕被人知道自己是貧困生。他們通常擔心同學不能正確理解自己而進行封閉自我,這種封閉自我的方式不但不利于自身成長,而且也影響著自我心理健康發(fā)展。此外,我們也需要明確意識到貧困生這種自我封閉方式也在無言抗拒學校內的“高消費”。當前,學校中生生之間聚在一起通常需要一些物質消費,這筆消費對于貧困生而言無疑是一筆很大的經濟負擔,對此,他們只好逃避。在行動上拒絕與其他學生交流,這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方式不但限制了他們自身個性的發(fā)展,并且也會引發(fā)很多人際關系問題,對于他們健康成長而言是百害無一利的。
3.強烈的自卑感
自卑是一種十分消極的自我評價,是自己有些瞧不起自己。自卑感通常來源于自身心理上消極暗示。每個人都有自尊,高校醫(yī)學貧困生正是因為具有高文化、高素養(yǎng),所以他們的自尊心更強,他們以“人窮志不窮”作為人生格言,而經濟上的不足是他們最想逃避的事情。醫(yī)學貧困生因為自身物質生活的不充裕,使他們從邁入學校門檻后就感覺到一種天生不公平的心理感覺,這樣也在無形中為他們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同時,自卑感也會油然而生,貧困生內心特別敏感、多疑,內心有很多道障礙,對于他人有著很強的戒備心。經常以為別人議論他、嘲笑他,自尊心特別容易受到傷害。
4.挫敗感
隨著當前大學生就業(yè)壓力越發(fā)加大,在大學階段中通過考證、考研等渠道來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廣大學生普遍選擇之路。而這些都需要一定經濟基礎,貧困生若是想要獲得同等機會,就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同時,醫(yī)學貧困生渴望薪資待遇高,這樣就能夠貼補家用,而自身整體能力還相對較弱、就業(yè)市場風氣不良等問題,這些都會讓貧困大學生出現(xiàn)心理挫敗感。
二、高校醫(yī)學貧困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原因
其一,與普通高等院校對比,醫(yī)學院校學費要高出很多,貧困生的學費、生活費以及住宿費等費用通常都是父母貸款或者節(jié)約家庭開支而來,雖然當前各大醫(yī)學院校推行“獎、貸、勤、助、減、免”等措施來資助醫(yī)學貧困,但不健全的資助體系,使很多貧困生學習與生活中缺乏可靠的、穩(wěn)定的經濟保障,他們一般需要奔波于巨額的生活費與學費中。同時,醫(yī)學院課程相對而言很多,學生面臨著較重的學業(yè),在經濟壓力與學業(yè)壓力下,他們經常出現(xiàn)恐懼、焦慮等問題。其二,貧困的認知方式有問題。經濟貧困導致貧困生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壓力,而多年教育教學下,很多高校只以學生學業(yè)成績?yōu)闇?,只以教育他們如何學習好,而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如何正確調節(jié)自我、戰(zhàn)勝困難等,這些問題都缺少關注。其三,醫(yī)學貧困生很多都是來自偏遠農村地區(qū),在城鎮(zhèn)中,他們生活經歷并不豐富,甚至很單一,他們能夠共享的學習資源也并不多,人際交往能力、英語能力以及計算機能力等都不能與城市學生相對比,這些差距很容易讓貧困生出現(xiàn)自卑心理,進而造成很多心理健康問題。
三、相關措施
1.構建積極的幫扶理念
學生工作者需要主動與醫(yī)學貧困生共同解決貧困問題,轉變貧困生的認知,他們并不是被同情的對象,而是整個醫(yī)學院中重要的一份子。轉變醫(yī)學貧困生不健康的思維方式,引導他們主動探索新時代生活方式,培養(yǎng)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醫(yī)學貧困生獲得謀生知識技能后,需要強化對其開展生命教育,讓他們明確意識到人生與工作的意義,確保幫扶活動落實到實處。想要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以輔導員為主的學生隊伍從以人為本理念入手,關注實現(xiàn)貧困生的人生價值。在與貧困生平日交往過程中,在不知不覺中引領其正確認知貧困。
2.多方位進行經濟資助
高等醫(yī)學院貧困生面臨的心理問題,究其根本就是家庭經濟困難帶來的。所以,想要對貧困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各大醫(yī)學院需要結合具體情況來針對性采用方法,幫助貧困醫(yī)學生解決面臨的困難。如開設一條專門針對于貧困生的“綠色通道”,加大力度擴大獎學金覆蓋面,動員社會積極參與其中,構建形式多樣的保障基金,探索專門用于貧困生的獎學金與助學金,成立專門的勤工儉學辦公室,專門管理貧困生工作,健全相關機制。使學分制能夠成為一種靈活的、多樣的學習方式,對于貧困生允許他們中途休學來參與勤工儉學,以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在幫助貧困學生中完善激勵機制,從整體上擴大獎學金管理制度,提高貸款數(shù)量,為減輕貧困生心理負擔,促進高校順利開展醫(yī)學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3.真正關心貧困生實際生活
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此來開發(fā)醫(yī)學貧困生各種能力,但前提是免費的,進而來提高貧困生的發(fā)展能力。高校鼓勵貧困生打造自身團隊,主動發(fā)揮自我管理與教育能力。在支持這些團隊中,以關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為主。同時,高校醫(yī)學輔導員需要積極參與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主動深入貧困生日常學習與生活,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引導貧困生能夠在真實的醫(yī)療環(huán)境中,提高社會責任感,以此來不斷加強綜合素養(yǎng),學會自我完善與自我發(fā)展,為成為一名心理健全、具有經濟理性的現(xiàn)代醫(yī)學人員而不斷努力。
4.加強教育引導
高等醫(yī)學院要注重引導非貧困生教育,使學生之間要做到換位思考,互相包容。努力讓貧困生融入于群體中,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學校環(huán)境,使他們日后能夠自信的、積極的走入社會中。唯有引導貧困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引導貧困生主動戰(zhàn)勝心理問題,才能夠使他們真正意識到貧窮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不去改變貧窮的自己才是可恥的。唯有貧困生勇于樹立自立、自尊的意識,艱苦奮斗,學好專業(yè)知識,就一定可以轉變貧窮的狀況。
四、結語
1 表揚與批評相結合,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縱觀現(xiàn)代家庭,三口之家逐漸增多,獨生子女成了主流,孩子成了家中寶貝、掌上明珠。父母對孩子的成長、發(fā)展、學習等都行得很重,尤其是在身體健康和學習上,更是無微不至。為了孩子長身體,加營養(yǎng),促鍛煉;為了孩子學習,請家教,配電腦……只要是孩子所需的,家長是聽之任之,說一不二。孩子的健康有了保障,成績也上去了,而孩子的脾氣――孤僻、倔強的性格也逐漸形成。面對這一批嬌生慣養(yǎng)的獨生子女,學校教育的重任――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心理健康教青勢在必行。
為了與索質數(shù)育的要求相一致,與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這一新理念相吻合,一味的夸獎式的教育給了當今學生甜頭 低年級學生只喜歡聽好話,希望每時每刻能聽到老師和家長的夸獎。老師稍微說個不字,臉上少帶些笑容,孩子心靈就蒙上了陰影,表現(xiàn)出不痛快,說一些“老師不喜歡我”之類的話。岡此,從低年級開始就應正確開導他們,要培養(yǎng)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錯就指出,該批評時就要批評,使他能知錯就改,這樣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2 及時矯正學生逆反心理,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逆反心娌加重。在家不聽家長的話,事事與家長反著做。住校呢?表面是怕老師。實際呢?是背地與老師對著干。如三四年級的學生,可以說是人小鬼大,有的孩子可以說是家庭管得挺嚴,父母動輒棍棒相加。結果孩子打皮了,根本不吃這一套,在學校里處處與同學為敵,因為他在家得到的是父親動不動抬手就打,所以他對班級同學動手就是打,造成班內學生頻頻向老師告狀。此時,如果教師再批評,可能會適得其反,加重學生的逆反傾向。于是,班主任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找機會和他談心,并運送《少年犯》影片中的事例,讓他回憶、講青少年兒童遵紀守法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從小樹立法制觀念,使其不偏不倚地守家規(guī)、遵校紀。通過一番溝通,孩子的逆反心理消除了,有了積極、奮發(fā)向上的表現(xiàn)。
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展和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甚至使學生出現(xiàn)行為障礙或導致人格缺陷。因此,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幫助他們掌握調控自我、發(fā)展自我的方法與能力。
3 運用班隊活動,調節(jié)學生心態(tài),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隨著年級的升高、年齡的增大,學生的自尊心和嫉妒心越來越強,男女生之間的矛盾也開始產生了。此時,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調節(jié),使學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聯(lián)系區(qū)別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加深,我國各階層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地位愈顯重要,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本事是一種社會意識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它被生產關系決定著,又反作用于生產關系。社會經濟進步的同時也使人們的思想和觀念發(fā)生了轉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大學生應該重視的一個課程,社會的轉型和發(fā)展每每會沖擊著大學生的心靈與觀念,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為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提出相應的對策以解決部分心理問題。因此,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對社會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qū)別。
大學生是國家最重要的人力資源,而他們的思想與心理也是社會極需重視與關注的方面來的。在大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他們也許會遇到思想與心理的沖擊,而兩方教育都有其特點。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1、強烈的政治性和普遍性。這一般表現(xiàn)為要求大學生要與主導思想達成一致,堅持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和世界觀,要與黨的理念走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強調個人的價值觀念與國家的需要結合。
2、教育目標高,理想定位明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重點是以為指導,用科學發(fā)展觀幫助學生逐步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最終達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標準。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
1、心理學是一門專業(yè)性較強的學科,也是一門較為古老的學科。它涉及人的心理、生理、社會各個方面,研究人們的心理活動及產生這些活動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2、心理教育的研究層面比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廣泛、具體。心理教育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進行不同的輔導,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是以全體學生為對象。
3、心理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心理教育其實并不只是單純的心理咨詢,它可以改變教育方式,從生理上進行觀察,再判斷其心理疾病,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單靠思想認識問題而產生的錯誤指導。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聯(lián)系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它們擔負著各自的特點又相互融合,在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總大綱中起到了互補的效果。
(一)研究的主體和客體都是人。兩種教育它們的研究主體和客體都是人,而人的根本屬性在于社會性。人的思想和心理很容易跟隨社會的發(fā)展、轉型、變遷而受到沖擊或者碰撞,特別是當代大學生,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心理健康教育同樣重要。要掌握大學生的思想發(fā)展規(guī)律和心理變化情況,這樣才能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二)具體研究的內容不同,但學科交叉性強。兩種教育各自的研究內容都是各不相同的,好像思想政治教育的觀點理念都必須要正規(guī),在教育過程中難免枯燥無味,學生也難以接受。而心理教育更偏向于人的內心深處,對情緒、態(tài)度都起著調整作用。因此,兩者盡管研究內容不同,但是它們所追求的目的和堅持的觀念是相同的,互為補充,交叉性比較強。
(三)教書育人的出發(fā)點基本一致。兩者的教育目的其實都是一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思想與心理問題都具有重要的溝通作用。教育者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曉之以理,通過心理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礎,在兩者結合的時候能增強彼此的作用,并更顯效果。
(四)教育的理想和目標一致。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都是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成為人格健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在教育中,大學生也許能夠樹立正確的社會觀和價值觀,但是并非都能從心理上配合人格的塑造。因此,兩種教育的結合能夠使大學生在思想和心理上以不同層次的教育確立信念和理想,在接受教育的同時解決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
(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響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從高校素質教育的角度分析,二者都是為塑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都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思想政治教育蘊含著心理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和訓練,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依靠心理健康教育為基礎,沒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培養(yǎng),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夠全面。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會對大學生個性心理品質和性格塑造產生內化作用。大學生很多思想問題的解決都必須要根據(jù)受教育對象的實際生活,經歷和性格來給予引導、啟發(fā)和建議,以改變其不正確的思想傾向,這些方法就是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有區(qū)別也有聯(lián)系,心理健康是其思想品德良好的基礎前提條件,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無論從區(qū)別和聯(lián)系中看來,無疑是對大學生一種精神上的補足,兩者的結合可以增強各自的教育效果,同時也能改善和提高教育的質量與結構,并對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成長的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素質基礎。正確的把握好而這的契合點,才能真正的從整體上提高教育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魏琳, 任景敏, 劉燕, WEI Lin, REN Jing-min, LIU Yan,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J],西南大學學報,2011,37(1).
關鍵字高職大學生;家庭環(huán)境;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718.5
本文是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政課題《高職大學生家庭環(huán)境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成果,課題編號NZ11060S。
國內對高職大學生家庭經濟因素與心理健康關系的專門研究雖然較少,但已有研究都顯示了家庭經濟因素對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如謝虹等[1]對高中生的調查發(fā)現(xiàn),與心理健康因子總分相關最高的四個家庭環(huán)境因素為知識性、親密度、道德觀、娛樂性;針對單親學生、貧困家庭學生等的研究[2][3][4]也發(fā)現(xiàn),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家庭因素密切相關。本研究擬調查高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和家庭環(huán)境現(xiàn)狀,分析家庭環(huán)境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為大學生更具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論依據(jù)。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發(fā)放問卷2850份,剔除無效問卷42份,得到有效問卷2808份。其中男生1508人,女生1300人,平均年齡19.5歲。
研究工具
癥狀自評量表SCL-90[5]是由L.R.Derogatis于1975年編制而成的,效度系數(shù)在0.77-0.90之間。量表有90道測題,分九個大類問題: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SCL-90采用1-5分評分制,分越高表示越嚴重。
家庭環(huán)境量表FES-CV[6]由美國心理學家R.Moss與B.Moss于1981年編制,用于描述不同類型的正常家庭的特征和危機狀態(tài)下的家庭狀況,評價家庭干預下的家庭環(huán)境變化,并可比較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生活的其它方面內容。該量表有90個是非題,用于評價10個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特征:親密度、情感表達、矛盾性、獨立性、成功性、知識性、娛樂性、道德宗教觀、組織性和控制性。
1.3研究過程
集體施測,主試是課題組成員,數(shù)據(jù)用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為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我們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高職院大學生心理健康各因子與家庭環(huán)境各因子均顯著相關。心理健康各因子與家庭環(huán)境親密度、情感表達、矛盾性、知識性、娛樂性、道德宗教觀和組織性均存在顯著相關,與家庭環(huán)境中的獨立性、成功性和控制性不存在顯著相關。如果學生的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親密、互幫互助、情感表達真摯直接、樂于參加社會、文化和娛樂活動、有正確的道德宗教觀、家庭事務有組織、家庭成員間矛盾少,學生就可以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學會如何與人溝通、表達情感、遇到問題愿意尋求父母的指導和幫助、容易與他人建立信任關系,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概率降低。相反,如果家庭成員相互之間缺乏關愛和交流、情感表達晦澀、家庭矛盾糾紛繁多、家庭成員遠離娛樂和社交活動、低道德宗教觀、家庭活動缺乏計劃組織性,學生容易形成消極敏感、猜疑、沖動、孤僻、冷漠等個性。
3高職大學生家庭環(huán)境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對高職教育教學的建議
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積極關注高職院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別是在心理普查中發(fā)現(xiàn)的特殊家庭學生(單親家庭、留守家庭、貧困家庭等),通過心理咨詢、專題講座等幫助他們盡早地適應大學生活,培養(yǎng)高職院大學生正確的自我意識,幫助學生了解自我、悅納自我,幫助學生學會管理情緒,學會自主管理和適應社會,這可以通過心理健康課程和職業(yè)生涯指導課程完成。除心理健康宣傳陣地外,學校還可以利用思政、人文教育課堂,利用校園網、宣傳欄、校刊、廣播等途徑加強宣傳.
發(fā)揮大學生作為成年人的身份優(yōu)勢,作用于其家庭,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家庭帶給他的優(yōu)勢和問題,學會感恩父母和家人,學習為家庭承擔責任,感受由于自身的成長帶來的家庭變化,提高學生的責任心,減少對出生家庭的抱怨,形成積極的應對機制,促進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謝虹,艾憲淮,朱寶俊.家庭環(huán)境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J].2009(12):95-119.
[2]劉麗,劉立娜.單親高中生家庭環(huán)境與心理健康特點的研究[J].長春大學學.2011,21(2):81-83.
[3]王玲.珠江三角洲地區(qū)不完整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與家庭的態(tài)度和評價的關系[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2):43-45.
[4]劉秀芬,楊炳麗,張麗娜.家庭環(huán)境對西部貧困地區(qū)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7,23(5):461-463.
一、種植愛心,培育他們寬容心理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每一位學生是教師必備的美德。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但是教師傾注在單親學生身上的愛應比傾注在普通學生身上的愛多一點,教師要用真摯的愛對待離異家庭的學生,讓他們在家庭里受到的傷害可以在教師這兒得到撫慰。首先,教師應多觀察離異家庭的學生,從細微處入手。比如有一位學生,父母離異后,她跟外婆一起生活。有一天上課時,這位學生心神不定,東張西望,經過詢問,原來她父親給她寄了一百元錢,她想取來自己用,不讓外婆知道,又覺得這樣做不好。我了解后,耐心地告訴她,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以及親情、孝道等問題。通過交談,她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議。關注這樣一些小事,往往比關注“大事”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謂春雨潤物細無聲。
離異家庭的學生一般心胸較狹窄。比如班里的一位女生,其父母離異,她長期跟奶奶住在一起。有一次,她和同桌發(fā)生了矛盾,同桌罵她:“你媽要死?!本蜑檫@一句話,她就進行了讓人想象不到的報復:她把同桌的三本書扔到廁所的糞池里。盡管這種行為讓人覺得生氣,但我并沒有對她嚴厲地大聲呵斥,而是和她以談心的形式進行交流。我指出她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屬于心胸狹窄,并給她講關于寬容謙讓的故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她明白:一個人活在這世上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也免不了和其他人發(fā)生沖突,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寬容待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聽了我的話后,她不僅主動承認了錯誤,而且從此以后和同學們相處得十分融洽。
二、動之以情,改善他們的情感世界
離異家庭子女多較自卑,對人對事都比較敏感,對任何人都有戒心,善于覺察別人不易覺察的細節(jié),別人也很難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運用情感的力量,采用耐心和寬容的態(tài)度,正面誘導,逐漸消除他們的疑懼心理,在師生間架起感情的橋梁。同時,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要特別關心他們,同情諒解他們,與他們交朋友,使他們說出心里話。在疏導方面,開展學生自我情感教育很重要,我們可以避實就虛,先避開其父母離婚的事實,從男女之間的感情談起,讓他們明白父母離婚并不是不愛他們了,而是因為父母的感情有了變化。感情的問題絕對不是他們想的那么簡單,也許其父母結婚的時候是很相愛的,因為根據(jù)最新調查表明,愛情一般只能維系一年半到三年的時間,然后,愛情就變成了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對婚姻和愛情存在幻想或者一方過于關注干事業(yè),或者雙方的老人參與等都能導致婚姻的破裂。但是他們不應該對這段感情的破裂付出自己的成長代價,如果一味地陷在父母離異的陰影里,自暴自棄,不求上進,那么最后受傷的就只是自己,難道真想因其父母失敗的婚姻而葬送自己的一生嗎?類似的教育不僅對離異家庭子女的現(xiàn)在有幫助,對于他們今后的愛情和婚姻觀也很有教育意義,使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就明白瓊瑤式的愛情根本不存在,生活除了愛情外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而且愛情并不是一廂情愿的天長地久,它是短暫的,維系家庭的更多的是介于愛情和友誼之間的親情
和責任心。
三、公正評價,維護他們的人格尊嚴
離異家庭學生喜歡離群獨處,被孤獨感所左右、掩蓋,不能正確對待事物,也得不到公正的評價,這又使其更加孤僻、怯懦,造成自尊心扭曲。因此,教師必須尊重人格,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對其學習和生活給予公正評價,以此激發(fā)他們學習、生活的勇氣,引發(fā)他們積極的心理效應,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同時,教師要創(chuàng)造教與學的最佳環(huán)境,協(xié)調他們與同伴的關系,給他們一個表現(xiàn)自已長處的機會,為他們點燃進取的火花,激發(fā)他們的進取
心,使他們享受進步和成功的歡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四、活動矯正,激發(fā)他們的集體意識
部分離異家庭學生往往以敵對的心態(tài),蠻橫、冷酷的性格和同學進行交往,這直接影響人際交往,造成人際交往的障礙。因此教師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鼓勵他們參與,幫助其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減輕、消除他們的不良的情緒體驗和敵對心理,使他們意識并體驗到自已在集體中的地位,感受集體的溫暖,增強其集體意識。同時,通過活動對他們進行情緒疏導,有意識地轉移他們的注意,使其改變對周圍環(huán)境的偏執(zhí)的認知和情緒反應,為其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已和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使他們正確認識和對待周圍的人和事,走出因家庭所造成的恐懼和抵觸,戰(zhàn)勝孤僻、抑郁,愉快、舒暢地生活、學習和交友。
五、激發(fā)信心,挖掘他們的閃光點
一、正確看待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發(fā)展處在一個萌芽階段,還不能準確地辨別好壞,這一階段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往往是因為心理不平衡導致的,或者有一些品德形成過程中的問題行為。班主任要注意區(qū)分學生行為的不同,正確看待學生的心理問題,運用適合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問題。因此,班主任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要盡量關注每一個學生,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防止因對于個別同學缺少關注而導致學生心理不平衡。同時,班主任要有專業(yè)的心理學知識作為基礎,能夠了解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變化,密切學生心理變化情況,及時了解問題,與學生進行密切的交流,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主性較低,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生影響最大的是班級環(huán)境。同時,學生又有向師性,對于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去模仿,而本身沒有太多的分辨能力,作為和學生接觸最多的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因此,班主任教師注意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逐漸行成健康的心理。
1.與學生進行溝通,共同創(chuàng)設良好空間。小學階段的學生處在身心高速發(fā)展的階段,對于外部事物有極強的好奇心,活躍的思維,多動的身體是他們最顯著的特點。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對于新鮮事物的接觸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表現(xiàn),班主任教師要注意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心理發(fā)展和變化。班主任教師要注意和學生進行情感上的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能夠通過對于不同學生的了解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了解學生內心變化。犯錯是學生發(fā)展必經的過程,班主任要意識到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復雜性和行為養(yǎng)成的反復性和長期性,要能夠容忍學生的錯誤,針對不同學生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與學生一起構建起適合學生的學習空間。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交往觀念,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心理。人與人之間良好的關系建立需要溝通作為橋梁,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語言的使用并不十分嫻熟,同時,對于如何與他人交往會有一些迷惑。同時,現(xiàn)階段一些家長對于孩子的溺愛可能導致一些孩子不能夠很好地同別的學生交流,出現(xiàn)被孤立的情況,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班主任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讓學生們能夠學會與同學交往、溝通、分享,將課堂變成合作的課堂,有愛的集體。這樣對于良好的班集體的構建,也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們形成友好交往的習慣,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形成積極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正向的心理品質形成。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必須注意自身形象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注意以教師優(yōu)秀的人格力量去培養(yǎng)和塑造學生健康人格?!崩媒處煹娜烁聍攘M行身教來影響學生是無形的。這種無形的教育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人格、心理等卻會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健全了學生的人格。因此,我們各位教師必須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標準來規(guī)范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當代的教師職業(yè)決定了教師要承擔這樣幾種角色——家長人、知識傳播者、楷模公民、學生的朋友和知己、紀律的執(zhí)行者和監(jiān)督者、心理保健醫(yī)生……所有這些角色都要求教師有很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沒有很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就難以勝任這些角色。因此,只有首先重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才能用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關愛學生,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
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通過校園環(huán)境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能夠感染學生。學生進入學校,干凈整潔,花香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加上幾副讓人看了精神抖數(shù)的大幅標語,再加上教師的微笑和同學們的問候,學生們的心情會很不錯,產生心理問題的機會就會減少。
2、利用班會課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老師可利用班會課、活動課等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感恩教育),讓他們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培養(yǎng)和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和目標。
3、結合學科教學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各科教師都可以從實際出發(fā),挖掘本學科教材里的德育因素,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數(shù)學教學中以中國數(shù)學的光輝歷史和杰出成就,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我國數(shù)學家們的光輝事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利用數(shù)學課的特點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⑴實事求是,言必有據(jù)。數(shù)學來源于生產實踐,因而是最講真實的一門科學,數(shù)學的基本特點是嚴密和抽象。⑵堅韌不拔,頑強拼搏。通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他們刻苦頑強的精神。⑶一絲不茍,嚴肅認真。教師要通過備課與講課、作業(yè)的批改與講評、測查命題與閱卷、課外輔導等教學工作中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去影響和感染學生;同時,嚴格要求學生書寫整潔、認真練習、質疑問難、有錯必改;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科學作風。在作業(yè)方面,我要求學生都統(tǒng)一格式,字跡認真。 ⑷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教育學生對每一個數(shù)學結論或結果都不要盲目接受、死記硬背、生搬硬套,而要想一想為什么成立、是不是確有道理,搞清來龍去脈,使學生了解一個數(shù)學概念出現(xiàn)后還會不斷發(fā)展、不斷完善,一個數(shù)學問題往往有多種解決途徑。通過對數(shù)學概念、內涵與外延的深入鉆研和探討,通過將一個數(shù)學問題經過各種變換、轉化而引入另外問題的做法;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4、用心關愛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⑴尊重、關愛學生是前提條件。馬卡連柯認為:對學生教育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永遠盡量地要求每一個學生,也永遠盡量地尊重每一個學生?!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更何況這些十幾歲的孩子。“希望學生不犯一點錯誤”本身就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所以,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們不應用簡單、粗暴的方法來解決,而應該給面子,留有余地;給臺階,講方式;給機會,求實效。要知道,師生之間是一條感情的河流,只要感情河流不干涸,那么愛的風帆就會永不落。⑵激勵贊揚學生是關鍵。中學生之所以出現(xiàn)自卑、孤僻、憂郁等心理問題,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信心之火已熄滅。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同學,一旦遭受幾次失敗的打擊,就極易喪失信心,可能從此就自暴自棄、游戲人生。正是因為中學生的耐挫能力較差,我們教師更要注意呵護學生,不應該在其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打擊、挖苦、諷刺,而應及時鼓勵,幫助其樹立信心。當他們取得成績(哪怕是很小的成績)時,也不要忘記表揚,因為此時的表揚會更加堅定他們對生活和學習的信心?!岸啾頁P,少批評”也許是教育中最簡單而又最深刻的道理。⑶用真誠和微笑來對待學生是基本。長久用真誠和微笑來對待學生的教師是最優(yōu)秀也最值得尊重的教師,因為這樣的教師完完全全做到了“愛學生”,他們的心胸能夠包容學生的一切錯誤,使學生永遠處于自由、活潑祥和的空間里。在這樣的天地里生存的學生又怎會產生那么多心理問題呢?所以我認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就需要每位教師學會“愛學生”。
5、提高家長心理素質,創(chuàng)建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