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

        第1篇: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黨的十報告強調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現代的科技競爭是立足全方位的競爭,包括市場、資源、人才、信息、政策等諸多因素,是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綜合實力的較量。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是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內容。

        創新概念最早由奧地利裔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認為創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應用從而創造出新的價值的過程。創新最初并不是科學或技術概念,而是一個經濟的概念。因此科技創新不是僅僅以科學上的新發現或技術上的發明創造作為標準,而需要以實現市場價值為其判斷標準,如果發明的成果沒有轉化為新產品、新服務,沒能創造出新的價值,它就不能屬于科技創新,而只能稱之為科技進步。

        當今社會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科研成果轉化的周期大幅縮短,產業升級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明顯。科技創新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世界各國紛紛把提高創新能力作為提升國際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的核心要素

        在中國經濟總量高速增長的同時,缺乏核心技術已成為中國的“軟肋”,在信息、材料、生物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中國基本上受制于人;在航空設備、醫療設備、精密儀器等重大裝備制造業中國主要都是依賴進口;甚至在某些國家安全領域,一批重大武器裝備和關鍵元器件也依賴他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缺乏關鍵技術、核心知識產權不僅會影響國家競爭力的提升,還使我國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發展受到威脅,所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目前我國的科技創新質量和效率均不高,導致這種結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發資金不足是抑制我國科技發展的主要原因。例如2011年我國研發經費支出占 GDP 的比重僅為1.84%,這與美國的 2.90%、韓國的 3.74%、日本的 3.26%有較大差距。與創新型的國家相比,我國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也較低,科技型企業普遍出現的融資難問題就是很好的證明。

        由于受到計劃思維的影響,我國科研管理體制的轉變明顯滯后,已經成為制約創新體系建設的關鍵因素。目前在科研項目評審方面仍然存在條塊分割、效率低下等現象,“立項評價組織程度高,結題評價組織程度低”,“爭取項目有組織,實施項目無組織”等問題較為常見。

        我們科技創新中還存在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科技企業創新最根本的動力在于對利潤的追逐。國企容易得到國家政策資金上的優惠從而獲取較大利潤,這種非市場因素導致的超額利潤使得企業不再積極關注市場需求,雖有創新的實力但是缺乏創新的原始動力。民營企業雖然存在創新的壓力,但行業準人、融資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們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科技創新的意義,盡快實現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發展戰略的轉變,從依靠國外技術向自主創新的轉變。

        一、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創新環境

        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解決創新體系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科技管理機制;制定和完善促進科技創新的政策法規,加強科技政策與經濟政策相互協調;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促進科技要素與其他生產要素有機結合。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是政府的應盡的職責。

        二、建立長效的投入機制,搭建科技創新的投融資平臺

        政府應該把科技投入作為重要的戰略投資,通過政策引導等多種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資長效機制。科技管理部門要調整財政性科技投入的結構,重點支持關鍵技術研究和重大戰略產品研發。同時也要鼓勵企業對科技的投入,培育創新型企業,突出創新活動中企業的主體地位。政府要采取有力的措施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發投入、技術創新和成果應用的主體。應該鼓勵大型國企加快研發機構的建設,針對重大關鍵性技術難題攻關和創新,引領科技創新活動;重視和發揮民營科技企業在自主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中的作用,支持其成長壯大;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綜合服務體系,激發創新活力,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

        政府需要大力發展現有的金融機構的機制以及產品創新,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不斷擴寬中小型科技創新企業融資的渠道以實現金融社會化。應該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提高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三、把知識產權戰略納入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樹立國際信用的需要,更是激發科技創新的需要,因此要健全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加大對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制定要以鼓勵自主創新、優化創新環境和公平競爭環境為宗旨,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完善知識產權侵權判斷標準,強化知識產權的執法力度,提高知識產權的保護水平,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堅決打擊知識產權侵權等違法行為。

        參考文獻:

        [1]張來武,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國軟科學,2011年第12期

        [2]許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北方經濟,2008

        第2篇: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關鍵詞:科技投入系統;科技型人才;人才聚集效應

        中圖分類號:F2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09)21-0076-03

        20世紀60年代初期,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舒爾茨就明確指出,高技能的人力資源對知識的開發和傳播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技術發展與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之間的重要環節。科技人力資源是優秀的人力資源群體,它作為科技知識生產、擴散和應用的載體,體現在創新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科技型人才作為科技人力資源的核心已經成為科技競爭的關鍵因素。目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科技投入作為一項戰略性投資,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大量培養與吸引科技型人才,提高本國科技競爭能力。可見,科技型人才的競爭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

        科技型人才在流動基礎上會出現局部集中的現象,并在一定的作用下產生人才聚集效應。人才聚集效應的產生與提升和科技投入息息相關。區域科技投入是科技創新的物質基礎,對科技型人才的流動,科技型人才聚集現象到人才聚集效應的轉變具有重要的影響。

        科技投入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是由多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子系統構成,各子系統的良好運行是產生科技型人才聚集經濟性效應的基礎。因此,優化科技投入系統,合理配置科技資源對于人才聚集效應產生與提升尤為重要。

        關于科技投入的研究,國外學者主要從科技投入與自主創新、經濟增長關系的角度對科技投入進行了研究。國內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地區的相關科技投入以及中外科技投入的對比等方面。就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從科技投入系統的角度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應的影響研究的不多,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一、科技型人才聚集效應分析

        在區域要素邊際利益差異和自我價值實現等因素的引領和驅動下,科技型人才會從區域邊際收益較低的地區流向區域邊際收益較高的地區,呈現局部集中的特征,形成人才密度大于其他地區的聚集現象,即科技型人才聚集現象。所謂科技型人才聚集現象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隨著科技型人才的流動,大量同類型或相關人才按照一定的聯系,在某一地區(物理空間)或者某一行業(虛擬空間)所形成的聚類現象。

        與其他經濟現象一樣,科技型人才聚集現象會產生兩種效應:一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經濟性效應;二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經濟性效應。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經濟效應是指具有一定內在聯系的科技型人才,在一定區域的聚集過程中所產生的人才聚集作用低于各自獨立作用的效應。人才聚集沒有形成人才之間的內在聯系,人才聚集環境的不理想,人才流動性不夠,人才聚集中沖突的產生等都是產生科技型人才聚集不經濟效應的主要原因。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經濟性效應是指具有一定聯系的科技型人才,在一定的區域內以類聚集,在和諧的內外環境作用下,發揮超過各自獨立作用的加總效應。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經濟性效應的特征主要有:信息共享效應、知識溢出效應、創新效應、集體學習效應、激勵效應、時間效應、規模效應、區域效應。

        二、區域科技投入系統組成要素分析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學者們對科技投入系統的界定不一。董麗婭等認為科技投入是由眾多投入主體,眾多科技活動執行主體以及相應的規范構成的復雜的巨大系統。陳俐敏、姜萍從政府、銀行、企業、社會籌資等四個方面,論述了我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系統。目前,科技投入系統還沒有統一的定義,本文從人才聚集效應的角度,將科技投入系統劃分為科技人力、科技資金、科技基礎設施、科技投入政策、科技信息五個子系統,前三者為系統中的硬環境,后兩者為系統中的軟環境。如圖1所示:

        科技人力是實際從事或有潛力從事系統性科學和技術知識的產生、發展、傳播、應用活動的人力資源。科技人力尤其是科技型人才作為技術創新的源泉,是系統的核心要素。

        科技資金是與科技活動相關的一切費用,是系統的關鍵要素。

        科技基礎設施是專屬于開展科技活動的基礎設施,是進行科學研究、科技管理等活動物質與信息保障,涉及科研活動所需設施的提供和運行、信息數據的獲取、處理、使用等方面的內容。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物質承擔者,是進行科技活動的基礎條件。

        科技投入政策是各級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對科技活動進行的科技人力、物力、資金等投入的一系列條例、法規的總稱。它對科技型人才的流動、聚集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科技信息是存儲科技成果與科技知識的主要載體,是有關科技的生產、建設、科研等活動的描述與反映,為科技型人才的聚集及效應的產生提供信息支撐。

        三、區域科技投入系統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應的影響分析

        (一)科技人力投入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應的影響分析

        科技人力是科技活動執行的主體,是科技投入系統中的核心要素。科技型人才作為科技人力資源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并在流動的基礎上形成人才聚集現象,在內外作用下產生一定的人才聚集效應,即科技型人才聚集效應。因此,科技型人才投入的數量、質量、層次結構對于人才聚集效應的產生與提升至關重要。而人才的投入又取決于科技型人才的開發,它是生產科技型人才的基本工程,是科技型人才脫穎而出最關鍵的環節。同時它為科技型人才的聚集提供了人力基礎與人才儲備,豐富了人才的結構,鞏固了人才聚集的基礎。

        (二)科技資金投入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應的影響分析

        科技資金的作用貫穿于科技投入系統的整個過程,科技人才的吸引、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各種科研活動的實施等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沒有資金的支持,科技型人才聚集現象及效應便無從談起。

        科技資金投入影響著人才聚集效應的各個方面,其中投入強度是較為重要的一環。而且強度的大小對人才聚集效應的影響也不同。若投入的強度太小,一方面,難以留住與吸引科技人才,削弱科技型人才群體的攻堅能力;另一方面,資金的短缺導致一些科研項目無法實施,阻礙科技型人才聚集現象的形成,制約著人才聚集效應的產生。若投入的強度太大,容易造成資金浪費,難以產生高效率的人才聚集效應。

        (三)科技基礎設施投入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應影響分析

        第3篇: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一要把政府引導支持和企業主體作用有效結合。財政資金積極支持基礎前沿、戰略高技術、社會公益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建立財政投入與社會資金搭配機制,發揮“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對市場導向類項目突出以企業為主體,自主決定研發方向、要素配置等。鼓勵企業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既搞基礎科研,又搞應用研究,促進科學與技術、科技與產業融合,推動成果產業化、市場化。

        二要簡政放權,簡化審批流程。建立公開透明的申報、立項、評審和批準制度,健全績效評估、動態調整和終止機制。強化資金監管,建立科研信用“黑名單”制度,杜絕一題多報、重復資助等現象,消除行政化定項目、分資金的弊端,把資金用到刀刃上。

        三要著力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完善科研人員收入分配政策,健全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的分配激勵機制。推進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改革,鼓勵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創新人才雙向交流。完善和落實促進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的收益分配政策,落實激勵科技創新的稅收政策,讓創造性智力活動得到應有的回報,讓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真正活起來。

        會議指出,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具有高知識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依靠創新,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新型、高端服務業發展,促進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改善產品和服務品質、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業態、帶動就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會議確定了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加強創意、設計知識產權保護,健全激勵機制,推進產學研用結合,活躍知識產權交易,為保護和鼓勵創新、更好實現創意和設計成果價值營造良好環境。

        二是實施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人才扶持計劃,支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創意設計與經營管理結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讓更多人才脫穎而出。

        三是以市場為主導,鼓勵創意、設計類中小微企業成長,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文化創意、設計服務領域,設立創意中心、設計中心,放開建筑設計領域外資準入限制。

        四是突出綠色和節能環保導向,通過完善標準、加大政府采購力度等方式加強引導,推動更多綠色、節能環保的創意設計轉化為產品。

        第4篇: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資本天生是嫌貧愛富的,正是因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資本才紛紛涌入,這沒有任何問題。然而資本也是一只千年的狐貍,搞不好也會讓你云山霧罩而不知所蹤。所以,厘清資本與發展間的關系,警惕資本泡沫,擅用資本的正能量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資本就是Money,這是最精準且簡單的理解。

        Money是什么?是社會各種資源等值量化的交換工具。

        資本=Money=資源。

        資本進入,等于你有了錢,有了錢,你就可以擴充人手,也可以引進技術設備,當然也可以像新浪一樣買塊地皮蓋大樓。資本就是個工具,它本身不產生任何價值,觀察資本力量必須要觀察資本的使用,這樣才能掀開面紗、看個清楚。

        避免踏入“加法并購”的陷阱

        在商業江湖中,“加法并購”是最常見的資本運作方式。所謂“加法并購”,簡單地說就是“用錢買幾個企業進來”。買進來以后,基本上不插手被購買企業的任何經營管理活動,被購買企業仍然按照自己的軌道前行。這種資本策略應用的最大價值在于可以迅速獲得相應市場占有率的提高。

        舉個例子,同行業中A企業市場占有率為40%,B企業占有率為20%,C企業為15%,D企業為10%。在這樣的行業排名中,B企業超越A企業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收購C企業和D企業,即B+C+D(45%)>A(40%)。

        “加法并購”的假設前提是“如果B企業獲得了行業話語權,則B企業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好”。一般如此使用資本的企業都屬于資源導向型的行業,目前的中國互聯網產業中,電商行業最為明顯。

        從艾瑞所公布的“2013年Q1自營B2C市場排名”來看,位居第二的蘇寧易購市場占有率為11.2%,比老大京東差30多個點(京東:43.4%)。如果張近東把易迅、當當、卓越等都買了,那么超過京東躍居行業第一就指日可待了。超越了京東,就掌控了話語權、控制了供貨商,就可以玩蘇寧一貫的“類金融”業務了。

        當然,理論上可行的,實際中一般都不靠譜。“加法并購”應該發生在老二與老大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如果差距很大,是沒法玩這種游戲的。因為你總不能有錢到可以把整個行業的企業都買了吧,即使都買了也不一定能夠達到既有的目的。

        比如在整個B2C市場中(包括自營和非自營),天貓已經占據了51%的市場份額,就是劉強東再能忽悠錢,也不可能富裕到把其它的都買了。再比如搜索市場,百度已經占了近8成的市場,即使周鴻祎把搜狗、SOSO甚至人民搜索等雜七雜八的都買了,也才不到百分之二十。

        總之,加法并購是差距不大的老大與老二間的游戲。

        “內生增長”最重要

        無論是什么方式的資本運作,都需要尊重基本的商業規律。互聯網產業的核心驅動要素并不是資本,而是科技。“貿工技”的路數只適合傳統產業,在互聯網產業中“技工貿”是永遠的王道,如果將資本投入到了科技創新方面,這是花對了錢的。

        互聯網是科技導向型的產業,每一個新技術的誕生就可能誕生一大批優秀的企業,當然也可能會死掉一大批企業。因為互聯網的科技創新是有時間概念的,而且隨著全球信息鴻溝的徹底消失,這個時間會變得越來越短,基本上是“三年河東,三年河西”。

        三年前開心網風生水起,三年后微博一統江湖,而現在則進入了微信時代,你今天所收購的某個企業可能明天就會被淘汰!

        拋開資本不說,企業發展基本有兩個路數:外延式和內生式。

        外延式增長的途徑主要依靠增加資源(人財物)投入,在擴大企業規模、建構強大市場影響力的基礎之上實現盈利的一種方式,其中阿里系是典型。外延式增長可以通過資本的力量盤活除創新外的其它社會與自然資源,并以此為核心要素帶動市場發展。這類企業往往都是資本市場、并購市場的常客。

        內生式增長則主要依靠科技創新、人才發展等要素實現企業發展。此類企業在科研上的投入往往占非常大的比例,資本的利用主要會集中在科技創新與人才引進方面,谷歌、蘋果包括國內的百度、騰訊都是內生增長的代表。

        外延增長和內生增長,各有利弊,在資源導向型的產業當中,外延發展是主要模式,而在互聯網行業中,內生增長應該成為主流。

        目前在國內互聯網產業幾百億美金的資本交易中,用在科技創新上的少,砸在“擴充地盤”上的多,謀求外延增長遠大于內生發展,這是不正常的。更不正常的是,如果任由這種風暴延續下去,強大的資本力量會吞噬原本基礎就非常薄弱的科技創新力量。

        第5篇: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關鍵詞:自主創新 創新型國家 內涵 必要性 措施

        一、自主創新戰略和創新型國家的基本內容

        (一)自主創新的內涵

        所謂自主創新,是指依靠自身的技術力量進行研究開發,并實現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最終獲得市場的承認。我國’在21世紀的新形勢下提出的自主創新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2006年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給自主創新規定了特定內涵,指出自主創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加強原始性創新。原始性創新是指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最初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和創造,它被認為是決定國際產業分工地位的基礎條件。二是加強集成創新。把各種已有的相關技術融會貫通、有機融合,形成一種新產品或經營管理方式,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積極促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

        (二)創新型國家的基本內涵

        1 創新型國家

        目前,世界上尋求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國家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依靠自身豐富的自然資源增加國民財富,如中東產油國家;第二類主要依附于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和技術,如一些拉美國家;第三類是把科技創新作為基本戰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形成日益強大的競爭優勢。國際學術界把第三類國家稱之為創新型國家。

        2 衡量創新型國家的標準

        具體來說,創新型國家至少應具備以下四個基本特征:一是創新投入高,國家的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目前我國研發投入占GDP的1.3%左右,而發達國家大都占到了3%左右。二是科技進步貢獻率高達70%以上。三是自主創新能力強,國家對外技術依存度通常在30%以下。四是創新產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認的20個左右的創新型國家所擁有的發明專利(指美國、歐洲和日本三方授權的專利)數量占全世界總數的97%以上。

        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科學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就把握不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2007年10月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

        2002年,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出到2020年使我國的GDP比2000年翻兩番。2007年10月,十七大報告又首次提出實現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按照這個目標,到2020年我國的人均GDP將超過3000美元,相當于那時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而傳統技術體系下的工業革命在為人類帶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人類付出越來越難以承受的代價。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GDP年均增長率高達9.7%,但為之也付出了很大代價。目前,我國水資源、能源短缺以及環境惡化等問題日趨嚴重。人均能源資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不包括香港、臺灣和澳門,僅大陸每年能源消耗就占世界消耗總量的11%以上,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2。我們的目標是要翻兩番,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時,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如果不依靠創新推動技術進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還按照這種傳統的工業化模式,就意味著資源消耗要翻兩番,環境損耗要翻兩番,這是我國的生態環境無法承受的。因此,特定的國情決定著要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不可能選擇資源型或依附型的發展模式,而必須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道路。依靠體制創新、發展模式創新和科技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又指出:要“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堅持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實現科學發展,必須轉變發展觀念。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創新發展模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的途徑和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特別是“九五”以來明確提出要轉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2003年以來,能源消耗與GDP增速又明顯加快,都達到10%以上,尤其是2003-2005年,能源消耗增長速度還超過了GDP的增速。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為特征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轉變,環境壓力日益增大。與此同時,我國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因此,要繼續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如果不轉變發展方式,資源將難以支撐,環境將難以承受。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推動經濟增長由資源驅動、資本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戰略性轉變,實現科學發展。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當今世界,國際競爭本質上表現為科技的競爭,特別是自主創新能力的競爭。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紛紛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提升國際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和未來發展的核心要素和戰略基點。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業發展。2006年2月,美國“美國競爭力計劃”,大幅增加對研發、教育與創新的投入,促進知識增長,提供開發新技術所需的工具,以保障美國在各科技領域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保障美國的強大與安全。加入WTO以后,我國的經濟安全面臨著更加嚴重的威脅。許多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薄弱、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處于產業垂直分工的低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使我們在發展中難以掌握戰略主動權。缺乏自主創新核心技術已是中國的“軟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現狀更令人擔憂。比如:在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的核心專利上,中國基本上受制于人;在一些關鍵技術,尤其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裝備制造業,如航空設備、精密儀器、醫療設備、工程機械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中國主要都是依賴進口;在國家安全領域,一些重大武器裝備和急需的關鍵元器件只能依賴進口,處處存在被別人“卡脖子”的危險。在今天的國際環境下,技術依賴遠比資金依賴、市場依賴更加深刻

        和難以擺脫。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缺乏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創新能力,不僅會使我國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發展受到嚴重威脅,還會影響國家競爭力的提升,使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處于不利地位。所以說,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我國面向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措施

        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使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立足我們當前所處的國際形勢和我國的實際國情,要想實現這÷偉大目標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在人才,尤其是創新型科技人才。沒有一支宏大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作支撐,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是不可能的。當前,人才競爭已成為國際競爭的一個焦點。發達國家普遍加大了在全世界搜尋、吸引、利用人才的力度。雖然我國人才總體規模已近6000萬,但高層次人才十分短缺,能躋身國際前沿、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科學家更是鳳毛麟角。全球范圍的人才爭奪,我國高層次創新人才的缺乏,要求我們必須以國際化的眼光來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營造良好的體制、機制和社會環境,使創新型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充分發揮作用。

        創新是多層次的,既包括科研院所進行的原始性創新、企業進行的技術創新而且還包括廣大工人農民開展的群眾性創新。因而,創新型人才也是應是多方面的,蘊藏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為此,我們必須著重加強科技創新文化建設,營造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加強各個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特別是以中青年為主體的創新型領軍人才;二是加強黨政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三是加強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相信有了這樣一支規模可觀、結構合理的創新型人才隊伍,我們實現科學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就有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加快科技體制改革,特別是要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深化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要把中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就必須根據我國國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創新體系。在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加快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二是要建設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以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資源,穩定支持從事基礎研究、前沿高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研究的科研機構,在產學研結合的基礎上集中力量形成若干優勢學科領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隊伍。三是要建設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加強軍民科技資源的集成,形成軍民高技術的共享和相互轉移的良好格局。四是要建設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創新體系,促進中央與地方的科技力量有機結合,發揮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重要作用,增強科技創新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度。五是要建設社會化、網絡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引導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向專業化、規模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

        (三)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

        胡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自主創新不僅在于能產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成果的轉化、產業化應用和市場的開拓。在市場經濟下,企業具有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的先天優勢,有直接面向市場并了解市場需求的靈敏機制,有實現持續的技術創新的條件。因此,企業必然會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優化環境、深化改革,切實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和活力,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一要發揮經濟科技政策的導向作用,使企業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投入是企業創新的物質基礎,必需的資金投入和智力條件相結合,才能推進科技創新,取得創新成果。越是開發科技含量高的技術,投入就越大。美國的產品技術含量高,競爭力強,擁有最具優勢的專利技術,得益于美國企業和政府長期、持續地投入。二要改革科技計劃支持方式,支持企業承擔國家研究開發任務。國家科技計劃要更多地反映企業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納企業參與。三要完善技術轉移機制,促進企業的技術集成與應用。大力發展為企業服務的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促進企業之間、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要向企業擴大開放。四要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把技術創新能力作為國有企業考核的重要指標,把技術要素參與分配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五要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扶持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富有創新活力,但屬于承受創新風險能力較弱的企業群體。因此要為中小企業創造更為有利的政策環境;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的科技融資;加快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服務。

        (四)創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

        科技與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結合最主要的是要通過政策的協調,創造一種平等的競爭環境,在稅收、投資、貿易等方面,全面促進科技發展。首先,要加大對自主創新的財政投入,實施激勵自主創新的稅收政策和支持自主創新的金融政策。我國目前的科技投入總量明顯不足,據有關資料統計,2002--2007年5年我國中央財政用于科技的投入總共是3406億元。而美國政府僅2007年1月的研發支出就達1410億美元,按當時匯率折合人民幣約11300億元。其次,還應通過政策和資源配置來培育我國的科技產業,進行自主創新。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投入方式、科技計劃、宏觀管理的具體制度等,都應按照有利于科技創新的原則進行調整。再次,應進一步完善科技評價體系。近年來,我國學術界開展了各類創新能力的評價和研究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但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少。主要表現在:一是科技創新效率指標的選取忽視了科技投入和產出的獨特性。科技投入特別是基礎研究方面的投資具有回收期長、見效慢等特點,需要實行超前投資,且年際間投入又往往存在高低不一的波動現象,因而以當前某一年度的投入額來度量是不科學的。二是評價指標的選取側重于科技創新的數量指標而相對淡化其質量指標。一般而言,自主創新可分為原始創新、集成創新、二次創新三個層次,它們之間存在層級差異,不同層級

        的創新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不同,因而在確定評價指標及其權重時,必須反映出創新的質量差異。三是評價指標的選擇偏重直接效應指標而忽視間接效應指標,偏重經濟效益指標而忽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指標的現象較為突出,特別是技術創新的負面效應往往被漠視。

        政策措施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保證。應盡快制定一批完善、系統、相互銜接、互相配套激勵創新的政策,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

        (五)增強知識產權意識,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

        第6篇: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關鍵詞:經濟發展方式;科技觀;轉型升級

        中圖分類號:F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4-0025-03

        中國經濟運行的穩定與發展方式的有效轉型密切相關。我國的發展條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經濟已經到了通過轉型升級消解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階段。在中國過去30多年的發展中,主要依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資源環境成本成為世界工廠,產品缺乏科技含量、沒有核心競爭力。隨著人力、資源、環境等成本上漲,我國制造業依靠資源要素低成本的傳統優勢逐漸消失,越來越受到資源環境的挑戰和增長效率的制約,以往發展模式被忽視和掩蓋的深層次問題產生了種種危機對發展方式的轉變形成“倒逼機制”。科技發展的目的就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以較少的資源環境代價積累更多的財富,加快從要素驅動發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形成與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增長模式,使當前的發展為后續的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

        一、產業結構不合理,缺乏科技含量

        以科技為驅動的產業結構的調整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礎。但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突出。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投資拉動,過度重視經濟規模擴大和量的增長,沒能充分發揮科技在轉型升級的中的作用。產業競爭主要依靠生產要素的低成本,發展的多是產能分散和層次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行業嚴重依賴國際市場,面對風險時規避空間狹小。大多數制造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產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隨著中國經濟步入轉型升級新階段須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而非一味追求速度和數量,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發展創新型經濟,推動社會各方面協調發展,促進經濟升級版的打造。

        當今經濟的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科技的發展促進新型產業的調整,搶占經濟增長的制高點。中國許多企業缺乏科技創新意識和技術創新能力,對外技術依賴嚴重,創新能力不足以支撐龐大的經濟規模,已成為制約我國產業發展的瓶頸。實際上,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完全是一個依靠廉價資源環境要素的純生產大國,企業發展只是從事了產業鏈中附加值最低的一個環節,大都停留在來料加工的階段,創新產業不足,即使有部分高新產業其產品也往往處于產業鏈低端,尚未改變要素驅動型和投資驅動型的產業結構。產品的制造也有一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原料供應、銷售、運輸倉儲等多個環節,其中,“在一個產品從研發到零售的過程中,制造環節所創造的價值不到5%”[1]。我國雖是制造業大國,蘋果iPhone4的屏幕、處理器、存儲器、電池等主要零件卻都是由韓國廠商提供的,而我們只是拿鋁板過來切削刨光為其加工手機殼。再說電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生產基地,但是,iPhone根本不用中國的電池,因為韓國三星的電池和基層陶瓷電容器可以讓iPhone的續航時間大幅提升”[2]。

        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愈益成為現代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和產業結構調整最主要的推動力量。事實上,我國將科技發展融入經濟建設,大力發展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充分發揮科技在經濟增長中的驅動作用的意識遠遠低于通過大量的投資來推動經濟增長的理念。在經濟發展中習慣于將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區別開來,沒能很好地運動科技在產業結構調整的中作用,經濟的增長缺乏科技要素的支撐,企業發展缺乏自主技術來源和技術判斷能力的保障。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是靠固定資產投資,追求產業的規模擴大化,而大規模投資計劃帶來了一個嚴重后果就是出現了幾乎全國性的產業結構趨同化,有相當多的省份都提出要實現重工業化,投資效益下降,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高消耗、低效率的投資。一些企業固守產業鏈低端,盲目性地追求以規模的擴大化來推動產業的增長,忽視將資金運用到生產技術的創新和研發活動,錯過了在科技自主創新和升級產業結構的機會,被低成本競爭和巨大的存量資產所套牢,導致產能過剩,能源資源消耗過大,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最終強化了粗放型經濟增長,阻礙了科技型經濟的發展。這種“濫用化肥”的經濟增長并不是健康的成長,是不能夠解決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問題。指出,“單純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對經濟大規模直接干預的增長,只治標、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基礎上的增長則更難以持久。要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避免單純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3]。我國依靠大規模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已經沒有多大的前途,經濟發展面臨化解長期粗放增長積累矛盾的嚴峻考驗,必須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為經濟轉型謀求長遠發展。

        可見,在新階段,受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和我國最為依賴的成本優勢不斷減弱的影響,經濟增長依賴低要素成本,靠拼資源和勞力,無視環境的方式正日益受到挑戰,形成了倒逼中國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升級的環境。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是調整產業結構的核心力量,生產方式優化轉型必須以科技創新發展為驅動,突破資源和環境瓶頸,堅持自主創新,依靠科技的力量謀求全球產業競爭的新格局,以自主創新力支撐中國產業長期發展的新平臺,尋求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和民族品牌

        “創新不僅是企業生存發展、長盛不衰的生命線,也是內需擴大、產業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引擎”[4],科技創新還是經濟發展的最大活力,依靠創新驅動能夠帶來更有質量、更有競爭力的發展。中國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變為經濟強國,僅靠技術跟蹤是難實現的,必須將科技創新擺在經濟發展的核心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掌握核心技術,創建民族品牌。事實上,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物質資源和低成本比較優勢,而工業增加值和社會財富卻遠沒有增加得那么多,對資源的需求遠遠超過對技術創新的需求,“珠三角生產出口的科技生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足10%”[5]78。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和能在國際市場上參與競爭的頂級民族品牌,缺乏創新能力,高新技術發展較慢,傾向于加工的簡單工作,嚴重制約創新驅動型經濟的發展,無論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還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都需要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挖掘企業創新發展的潛力。

        企業發展模式實質就是經濟增長方式的縮影,企業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科技創新應用的主體,科技是企業是發展的靈魂。我國企業在生產和需求方面卻熱衷于技術跟進,將引進外來技術看成縮短技術創新時間,提升競爭力的捷徑,企圖依靠外來技術創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用于技術開發的經費,基本用于引進技術,甚至干脆放棄自己的技術和品牌積累,與外商合資,認為可以從對方持續獲得技術。世界上關鍵技術是核心競爭力的精髓是買不來的,中國企業要擠入世界強者之林,必須立足于自主技術能力的基石之上。但我國企業大都不重視自主開發,而重點放在產業集中度和單個企業的規模上,對技術的獲得寄希望于通過所謂的市場換技術及合資的方式,結果卻是市場給人家了,但技術沒換來。如我國的汽車產業,盡管產業規模上去了,但缺乏自己的創新能力,合資30年連一臺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都造不出來。我國合資汽車企業處在有制造無創造,有產權無知識的狀態,成為替外國汽車企業打工,“這些企業還不如富士康,不僅渠道、售后服務的利潤讓外資企業拿走一半,就連加工生產部分的利潤也讓人家拿走一半”[2]77。而我國那些沒有采取這種合資政策的企業,而是在聚集研發人才基礎上,堅持自主創新,反而連發動機都制造出來了,掌握了核心技術,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

        “沒有技術能力和品牌影響力支持的龐大生產能力,是建立在沙灘上的高樓大廈,規模越大,風險越大。在新一輪技術升級時,如果跟不上步伐,甚至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5]180。科技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就集中體現在將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企業創新的成果,提升自身發展水平,掌握核心技術,打造自主品牌。事實上,我國企業技術水平相對還是較低的,自主創新技術難以滿足產業規模擴大生產的需要,缺乏技術儲備的戰略眼光,忽視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產品的增加值率只有日本的4.37%、美國的4.38%、德國的5.56%。出口商品中90%是貼牌生產,每部手機售價的20%、計算機售價的30%、數控機床售價的20%到40%,都要支付給國外專利持有者”[6]。這種發展方式嚴重抑制企業技術能力的發揮,難以實現技術能力的跨越,將永遠無法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世界上幾乎沒有哪一個國家和地區向我們這樣,消耗如此之多的資金、引進如此之多的技術,而主要技術仍受制于人、技術對外依存度高達50%左右”[5]99,特別技術當出現重大變革時,由于企業沒有核心技術,就會因受制于人難以建立自主品牌,而處于競爭的劣勢,甚至會遭遇滅頂之災。也就是說,我國迫切需要加快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攀升,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推動高科技產業的整體提升,把科技自主創新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創建民族品牌。

        三、科技人才不足,經濟發展缺乏創新動力

        科技為經濟建設服務,其發展與社會經濟緊密結合關鍵在人才,唯有擁有大量的科技人才能獲得核心技術,在科技發展中占領制高點。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培養了大量的高新人才,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著一些障礙,如創新人才和其他專門人才的培養以及新技術產業化的制約因素。事實上,學校教育將學生固定在學校進行培養,而企業過度重視科技的利用,較少地參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科技人才和社會結合緊密度不夠,學校所教與社會所需嚴重脫節,導致科研人員自主性較差,眼界具有局限性,難以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產業發展缺乏科研人員,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科技快速轉換化為經濟增長力就是產學研相結合的過程。但科研人才大量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成果在立項及實驗室研究過程中沒有盯住市場需要及經濟效益,僅是追求技術上的先進性及水平的高低,沒有和企業發展密切結合,難以被企業應用迅速搶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使其技術創新成果市場適應性差,成果轉化率較低,造成了許多國家投入巨資的研究項目不能產生效益,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以高校為例,1985―2005年的20年發明專利申請量居前列的高校――清華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天津大學等院校中,數量最多的達到1000多件,最少也有200件,但科技成果實際轉化率只有10%左右,從而導致我國極為有限的科技資源的巨大浪費”[7]。亟待以科技觀為指導,進行發展方式的轉變。

        科技發展的核心是人才的發展,也是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將科技轉化到生產過程中需要科研人員。科技思想強調,科技人員是推進以科技創新為主的生產方式發展的核心要素,重視人的發展和高新人才的培養是掌握核心生產力的關鍵,必須重視和尊重科技人才,為科技人員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積極性。但由于我國粗放型的增長方式,經濟發展本身并不需求大量的先進生產技術和高水平人力資本,科技人才的創造性貢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相對較低,經濟社會對專業化人才的需求與經濟的高速增長并不對等,進而科技人員的價值在收入中也沒能體現,沒能解決好科技人才的地位問題,使其創造性的工作不能得到承認,造成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并未完全發揮以及人才的外流,產業升級的困難。

        四、未能把握科技發展的規律性,資源環境因素對經濟發展模式的挑戰

        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是相一致的。人利用科技改造自然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時候也應把握科技發展的規律性,尊敬自然。但我國粗放型增長方式沒有能夠切實轉變,仍是以制造業和重工業為主,產業結構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挑戰,急需轉變發展模式。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都離不開自然環境,運用科技改造自然是人的本質,但改造必須以尊重為前提,不能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在新階段,我們不斷強調把握科技發展規律,建設生態文明。可我國產業發展卻忽視自然成本,忽視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來片面追求經濟生產總量的增長和規模的擴大,使我國生態問題仍舊十分突出。企業對資源環境的需求遠遠超過對技術創新提高質量、降低污染,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需求,經濟增長中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忽視技術對環境構成的影響,即使部分企業在污染治理過程中,也僅只重視末端治理,對我國的空氣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2013年1月,我國中東部地區已出現4次階段性的嚴重污染天氣,PM2.5數值一直較高。據國家氣候中心資料顯示,1月1日至29日,全國霧霾平均日數為4.0天,較常年同期偏多1.2天,為1961年以來最高。華北中部和南部、黃淮、江漢中東部、江淮、江南北部、華南中部以及四川東部、云南東南部、黑龍江西北部和中部等地霧霾天氣有5天至10天,河北中部、河南中部和西部、江蘇、安徽、浙江、湖北中部、江西中部、廣東中部有10天至20天,江蘇部分地區在20天以上”[8]。毫無疑問,造成空氣質量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根源所在就是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夠,仍然存在著一些化工等高污染的行業,產業層次低且布局分散,而且一些企業在發展中技術水平落后,完全忽視技術升級,污染物排放規模巨大。由此可知,我們在經濟發展中做的許多事是得不嘗失的,弱化了科技發展的生態支撐力,導致了生產與資源、發展與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為后續發展設置障礙。資源環境約束問題不解決,發展就會“斷糧”,民生就會“打折扣”,這也是轉型升級必須破解的難題。我國經濟發展亟待把握科技發展規律,優化結構和自主創新,把自然生態環境的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到社會發展中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形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經濟升級版。

        經濟問題從來都不是孤立的,經濟領域的所有問題,最終會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傳染,對我國的改革形成倒逼。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增長方式調節轉型的關鍵期,以科技驅動轉變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領域的深刻變革,關系到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的大局,關系到我們黨的執政能力的提升。正是這一緣故,新一代黨的領導集體順應時展的要求,立足于國家發展的全局,明確提出了實施創新戰略,以科技創新發展優化經濟增長方式的,在保持經濟發展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參考文獻:

        [1]郎咸平.讓人頭痛的熱點問題[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3:201.

        [2]郎咸平,孫晉.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56,77.

        [3].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EB/OL].新華網.[2013-09-05].

        [4].加快經濟戰略性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EB/OL].人民網.[2012-02-19].

        [5]陳清泰.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78,180,99.

        [6]吳邦國.充分認識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J].求是.2010,(19).

        第7篇: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關鍵詞:創新能力 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31

        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學術界普遍認為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普拉哈拉德((G.K.Prahalad)和哈梅爾(GaryHamel)提出的。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是其綜合索質的集中體現,隨著社會發展變化和人才需求,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需求也越來越明確,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應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扎實的科學文化素質,較強的學習和創新能力,較強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和交往能力,一定的工作經歷和實踐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就業心態,環境競爭力包括學校、家庭和社會條件等。

        1 創新能力是當代大學生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要在競爭中取勝靠的是人的內在素質和發展潛質,這種內在素質和發展潛質又必然外化為一種創新的能力,一個大學生如果沒有自己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創新能力和潛力,沒有“你無我有”的優勢,就很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成為可替代的人。大學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顯身手,就必須注重自身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與創新意識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但同時,創新不是空想,是建立在一定知識基礎之上的,是各種能力綜合的體現,是學習能力,專業能力,個人品質和思維能力的外化,正是從這個角度,創新能力是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要素,是主線和動力,而學習能力是中心和源泉,專業能力是基礎和根本,創業能力是歸宿和目標。大學生構建以創新能力為主線的核心競爭力,是大學生發展性學習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

        2 創新能力培養的內涵和價值

        1912年,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創新”概念,對創新的定義做了闡述,他說“創新實際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將新的思想、方法引入到經濟活動中,以實行生產要素新的組合”。現代創新理論認為:“創新是指人的思維活動具有創造性、實踐活動也具有創造性、表現出不同于別人或超越自我的獨特方法和途徑;創新既是一個發明與發現的過程,更是一種改進和再創造的過程。”

        大學生是一個具有較強學習能力和專業基礎的群體,從創新能力的內涵分析,大學生創新能力有以下幾個維度:

        第一,從構成要素來看,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由敏銳的思維能力、全面的智力發展、良好的人格品質、豐富廣博的基礎知識和強烈的研究動機構成。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重在激發大學生德才兼備,學以致用的本領,成為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主線。 第二,從表現形式看,大學生創新能力是一種探索精神、強烈愿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表現在當代大學生活躍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在培養過程中,注重發揮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和優勢,引導其在專業的基礎上思考和創造,實踐和探索。

        第三,從基本特征看,大學生創新能力是大學生受外在環境和自我因素的影響,表現出主動性、協作性、發展性、實踐性的特點。在人才培養中必須通過構建外界環境,完善培養機制,從而激發學生的自我認知,發揮其主動性完善其獨創性和可持續競爭力。

        3 構建以創新為主線的大學生核心競爭力培養機制

        創新的本質是實踐。創新的哲學基礎強調,創新與實踐有著密切的、本質的聯系,創新的規定性與實踐的規定性相互包含。創新是實踐活動,是實踐的創新;實踐是創新活動.是創新的實踐。

        在人才培養中,運用靈活的方式方法,將創新能力為主線的學生核心能力培養融人到大學生人才培養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滲入自主學習的方法和理念,以問題解決的模式給學生提供多樣的思維創新的空間,有利于達到大學生人才培養目標。

        第一,核心能力管理:指導學生給自己的大學規劃和職業發展設置預期目標,將目標細化,結合專業和興趣,建構個人核心能力素質表,并將其付諸實踐,將專業學習,品格塑造,實踐鍛煉相結合,實現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根本目的。

        第二,自主學習培養:從核心能力構建出發,通過課程設計,讓學生自主規劃,明確學習目標,發揮學習的自覺性,能動性,創造性,自覺尋找學習的方法和路徑,不僅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而且也拓展創新思維。

        第三,創新思維錘煉: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培養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是核心競爭力的主線,也是能力發展的關鍵。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是創新思維的鍛煉,需要大學生主動探求知識和問題解決的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團隊活動和小組討論,不僅激發學生的思維碰撞,鍛煉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反向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能力。

        第四,創業設計實踐:創業是新時期市場發展的需求,創業者需具有更高的能力和素質:強烈的成功欲,自信積極,抗壓能力和較好的心理素質。在核心能力構建中,組織學生以創新創業項目為基石,從項目的探討、調研、思考、實踐中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培養自主創業需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和需求,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2010-202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升創新能力,為提升我國綜合國力貢獻力量。”為人才培養明確了方向,構建以創新能力為主線的大學生核心競爭力培養體系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熊彼特,何畏等譯.經濟發展理論:對利潤、資本、信貸、利息和經濟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86.

        【2】王章豹,徐橄嵌.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綜合評價:原則、指標、模型、方法【J】中國科技論壇,2005,(2):55-59.

        第8篇: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關鍵詞:高校;協同創新;影響因素;解決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2-0276-02

        多年來,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一直處于較為薄弱的狀態,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也相對匱乏,這些因素都嚴重制約了自主創新能力的進一步發展。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通過創新來提供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的轉型升級能力,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已變得越來越緊迫。

        科技發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來自創新。協同創新是一種新的創新組織模式,是圍繞著創新目標,在多主體和多種創新資源的相互補充、協作配合下共同完成既定創新目標的一種協作方式。這種組織模式是以高等院校、企業、科研院所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科技平臺和中介機構等為輔助要素的多元主體協同互動一體的動態網絡創新模式。通過知識創造主體、技術創新主體和輔助要素間的資源整合和深入合作,形成系統的效用疊加。

        一、高校協同創新的內容及意義

        1.高校協同創新的內容。長期以來,由于機制體制障礙,我國的教育、科技、經濟、文化等方面各成體系,創新力量和創新資源分散,難以形成合力,導致創新效率極低,為推進社會各類創新力量的整合,提高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教育部、財政部于2012年聯合了“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11計劃”),旨在推動我國教育與科技、經濟、文化的緊密結合,探索促進協同創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協同創新機制與體制。“2011計劃”為高校協同創新、改革創新吹響了新號角。高校擁有科學、技術和豐富的多學科人才資源優勢,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在國家創新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獨特作用[1]。高校作為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知識創新執行的主體,在技術創新系統、制度創新系統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創新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靈魂,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轉變成生產力的重要途徑。因此,高校如何搶抓機遇,順勢而為,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體制機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國際交流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一部分,與國家和區域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進行“對接”,完成國家賦予的新使命,這是擺在高等學校面前的一項新課題。

        2.協同創新對高校發展的意義。從高等教育發展的角度來看,協同創新是新時期非常重要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戰略,有利于高校發揮多學科的優勢,整合國內外、校內外一切創新資源,構建協同創新的新模式與新機制,全面提升和融合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職能,解決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瓶頸和難題,極大地提高了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了新時期高等教育的內涵建設和發展水平,推動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區域創新的戰略融合,成為國家創新體系有效的一部分,支撐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二、高校協同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高校未能充分顯現在創新體系中的核心作用。高校是社會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主陣地,是創新的源頭,是國家協同創新體系中的主力軍,但就目前高校的現狀來看,只有個別大學能承擔如此重任,大多數高校在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的表現并不理想。高校在科研、技術和人才的“生產”上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脫節,科研和人才“產品”不適應企業和社會的發展需求,或成了“廢品”,或成了過時“產品”,即實用性和時效性都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這也是多年來高校只重視理論而輕應用;只關注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的級別與數量,不重視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的結果。如畢業生畢業即失業現象,畢業生再“回爐”現象;科研成果成“擺設”或僅成個人升遷、升職的工具現象。諸如此類,皆與多年來高校“閉門造車”或深鎖在“象牙塔”內是分不開的。

        2.高校參與區域創新體系的動力不足。現代大學的職能除了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之外,也承擔著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功能。但是,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參與區域創新體系的動力不足,常常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產―學”合作的順利開展。影響大學生行為實施的因素很多,包括價值觀念的沖突、知識產權保護困難、技術供給與技術需求不平衡等方面[2]。尤其缺乏基于利益驅動的自愿協同創新機制,合作各方怎樣進行分享取得成果和利益,目前缺少相應的政策制度和法規。參與協同創新各方的人員,利益訴求不同,并且又缺乏平衡各方利益的有效機制,在利益分割的標準制定時比較隨意而且經常更改,如何界定“主角”和“配角”以及兩者的貢獻度,或者只重主角而忽略配角的貢獻度等因素,從而使協同創新群體內部發生分歧甚至因矛盾激烈而解散。

        3.高校缺乏有助于推動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各協同創新的單位、各位參與者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想法,各自在自身的領域都有一技之長,但需要通過創新體制和機制,將這些創新要素進行整合,需要頂層的設計和引領,通過有實力、有分量、有影響力的領軍人物將他們組織起來。以往在這方面的操作上,有過很多的經驗和教訓,比如在協同創新的項目機構中或項目中,由于沒有絕對權威的領導者,導致在許多重要決策上議而不為,決而不行,效率低下,錯失發展機遇甚至半途而廢[3]。

        三、提高高校協同創新水平的途徑

        1.以協同創新為引領促進觀念更新。高校要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必須改變傳統的個體研究和單兵作戰的舊模式,轉變觀念,瞄準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學前沿,以協同創新為引領,大力倡導聯合攻關和兵團作戰的新觀念,主動走出校門,與相關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政府部門積極溝通,組建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協同創新戰略聯盟。通過協同創新、推進資源共享和整合,促進創新要素有機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科創造能力和科研成果創新水平,進一步推進我國高等教育向內涵式發展方式的轉變。以深化改革,促進開放,服務于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能力的全面提升,進而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將創新精神貫徹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實踐之中。

        2.明確高校協同創新的目標。以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關注國家重大需求和重大問題,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找準協同創新中的結合點和合作伙伴,探索建立適應不同需求、形式多樣的協同創新模式[1]。高校作為創新主體,必須明確協同創新的目標,瞄準目標,確立內容。目標既有宏觀的也有具體的,主要面向以下四個方面:面向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面向重大科學技術發明創造為導向的協同創新;面向科技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協同創新;面向優秀文化不斷傳承與創新。

        3.打造協同創新的領軍人才。目前,高校大多數教師滿足于小項目、小團隊、小成果,愿意在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和封閉的人際環境里開展科研。但是,現代科學研究的發展,迫切需要能夠開創協同創新工作的領軍人才。這些領軍人才既要懂得社會發展規律,具有戰略眼光,能夠總攬全局和協調各方的管理能力,又要富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既要懂得科學研究的規律,又要熟悉市場經濟規律并善于抓住市機機遇;既要在本研究領域取得卓越成就而德高望眾,又要能夠跨領域或跨地域,乃至跨國界整合資源,推動高校科技的進步和全面發展,為經濟發展需求服務。

        4.構建提升高校協同創新的體制和機制。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打破高校與其他創新主體之間的體制壁壘構建提升高校協同創新能力的機制,做好頂層設計,認清特點,遵循規律,把人才作為協同創新的核心要素,通過系統的改革和創新環境氛圍的營造,優化組合創新鏈上的各要素,有效鏈接創新鏈條上的各環節,緊密協同創新體系中的多元主體,充分調動各方面的活力和積極性。高校應該大力變革學校內部的治理結構,積極開展組織結構創新,創建新制度,使得資源按照協同創新的內在規律要求,在協同創新群體內部無障礙地流動,探索協同創新的路徑和支持環境。高等學校要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加大對學科交叉研究項目的立項支持力度,搭建不同類型的協同創新平臺[3]。一是與行業企業科研機構、科研院所建立重大研發與應用平臺,面向行業和產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共性問題,為產業結構調整與行業技術進步提供技術支撐。二是與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等進行實質性合作,面向科學技術前沿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通過集聚優秀創新團隊、共同攻關,產出重大原始創新成果。三是與所在區域內的重點企業、科研院所共建聯合研究院、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推動高校服務方式轉變。四是與科研院所、政府機構等,構建多學科交叉研究平臺,面向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迫切需要,探索建立文化傳承的創新模式,發揮文化引領功能。

        參考文獻:

        [1]劉智勇,孫寧,吳南云,達潭輝.協同創新下的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路徑選擇與實踐探索[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10-13.

        第9篇: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編者按:

        美國是世界上創新水平最高、成果最多、轉化應用能力最強的國家。目前,美國正在加速全數字化轉型,加快培育平臺經濟和數字經濟,持續更新創新發展新模式,培植獨特創新生態系統,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商業創新、融資創新、人才激勵等方面,都有可資借鑒的做法。

        日前,國務院研究室工交貿易研究司副司長張泰先生參加了國家發改委組織的第八期政府工作人員創新領導力研討班,在美國創新要素最為密集的圣何塞、波士頓等地參加培訓,深入思科等著名高技術公司調研,集中了解美國的創新生態系統,形成了報告。從本期起,該報告將分上、下兩篇,連續在《中國經濟周刊》刊發。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以數據為生產要素的新經濟模式正在重塑全球經濟格局和競爭優勢,全數字化成為顛覆性創新的重要支撐;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信息經濟快速興起,形成經濟新增長點和發展新模式。在這一過程中,美國引領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分享經濟等新技術、新模式發展,始終處于創新的前沿。其主要原因是,美國把人才、教育、資本、技術、理念、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與聯邦政府以及州等地方政府的扶持與引導,有效融合形成了獨特的良性運轉的創新生態系統,為創新活動以至技術和產業變革持續提供強大動力。

        美國創新生態系統的主要特點是:

        第一,高度關注創新商業價值實現。創新本質上是以企業為主體、以技術為基礎、以盈利為目的的活動,創新特別是重大關鍵創新能夠在什么方向突破、創新成果能否順利轉化為新產品、創新產品能否取得商業成功等,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也是政府難以有效控制和引導的。美國特別是以硅谷為代表的高技術活躍區域,企業始終是創新活動實施的主體,主導著從科技創新到商業創新和產業化的全過程。美國的高技術企業與高校聯系緊密,高校的原始基礎創新,經過企業進一步的商業創新(包括顛覆式創新和改良式創新等),研發出新產品新服務,培育出新產業新業態,有效促進科研成果的商業化,實現了科技與經濟、創新與商業的緊密結合,確保創新活動在每一個環節都創造新價值,形成良性循環,可以持續開展。

        第二,擁有完善的創新資本體系。健全的創新資本體系,是確保美國創新生態系統活力和效率的核心要素。

        一是構成多元。美國創新資本體系構成多樣,各具功能和優勢。例如,硅谷信息產業的騰飛以及世界級IT企業的不斷涌現,主要得益于以市場為主導的風險投資體系;波士頓的生物醫療等新產業的蓬勃發展,則主要依賴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組成的創新資本體系。

        二是民間資本“唱主角”。美國民間資本實力雄厚,在科技研發資助、初創企業培育等方面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提供豐富多樣的投資品種,可以有效滿足投資者和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資金需求,實現資本與創新的有機融合。

        三是形成完整鏈條。在美國創新生態系統中,公共和私營研究機構、企業、風投資本、專業配套服務,以經濟利益為基礎緊密合作,形成一條獨特的價值鏈。高校、研究機構和創新型企業是創新活動的“發球手”,風投資本則是“接球手”。美國2015年風險投資的金額達到600億美元,其中47%投向硅谷。特斯拉、臉譜、谷歌等著名企業,在發展初期都得到了風險投資家的青睞,經過多輪融資發展成為國際大公司。風險基金、投資基金的介入,大大推動了創新技術轉移和技術成果轉化。

        四是投資方深度介入。投資方積極參與從科技創新到商業化和產業化的全過程,這既可以促使創新活動盡快出成果,創業企業能夠快速成長,也能夠顯著縮短創業投資回收周期。思科、特斯拉等大型企業不斷收購發展前景良好的初創企業,或通過投資新的企業開展專項技術或者產品研發和攻關,一方面增加了尖端技術來源,另一方面擴大了管理和技術人才來源。

        第三,實施靈活高效的激勵措施。目前,高端人才已經成為國際創新競爭和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力量。硅谷創新發展領先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吸引和集中了全球頂尖創新人才,這主要得益于其有效的人才激勵政策,包括收入高、發展空間廣、成長機會多、創新氛圍好等。我們在硅谷看到,支撐科研人員和工程師夜以繼日工作的基本推動力,仍然是獲取更高經濟收入,優秀人才除高工資外,還可以通過技術入股、股權獎勵等獲得持續收入。

        此外,硅谷還建立了鼓勵創新人才合理流動機制,既支持創新人才在不同企業間流動,也鼓勵員工離開企業自主創業。創新人才合理流動,既提升了人才自身價值,也實現了人盡其才,有效配置人才資源。硅谷擁有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硅谷的公司對新員工、新理念、新機遇都持開放態度,企業普遍認為,大多數企業家第一次創業往往會遭遇到失敗,并將失敗經驗作為風險投資評估的積極影響因素。硅谷形成了開放人才理念,面向全球廣聚英才,據思科公司估計,硅谷創新人才近80%來自其他國家,其中印度占40%以上,占比最高,并正在帶動印度本土IT產業發展。

        完善的法律法規直接為美國創新活動保駕護航。例如,美國注重平臺經濟的法律保障,賦予了其法定優先豁免權,如《美國法典》明確規定“網站對第三方內容不承擔任何責任”(第47編第230條),這為美國平臺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律環境,成為其平臺經濟領先全球的關鍵因素。目前美國平臺經濟迅速擴張,已經涌現出若干如搜索領域的谷歌、社交領域的臉譜和推特、電子商務的亞馬遜等世界級的平臺企業,幾乎控制了全球絕大部分相關領域的市場,擁有難以撼動的經濟和技術地位,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第四,不斷更新創新發展模式。近年來,美國的創新發展模式呈現多元化、多樣性趨勢,涌現出大企業孵化、創新中心培育等多種新模式,進一步促進了創新成果的轉化。

        思科公司根據企業發展特點以及技術發展趨勢,及時制定了全數字化轉型戰略,推出了大企業孵化的創新模式,建立企業內部創業機制,支持員工成立類似附屬公司的小型自主創業團隊,思科公司以投資者的身份幫助附屬公司發展,如果創業團隊失敗,思科公司只損失有限的投資資金和資源;如果創業成功,思科公司有收購附屬公司及其技術的優先權,使它成為內部的研發團隊。這一機制激勵了思科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進一步提升了技術研發能力。近幾年來,思科公司員工外出創業的成功率達到70%以上,遠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

        劍橋創新中心位于麻省理工學院校園附近的一個創業園,是校友租賃學院房產建立的創業基地。劍橋創新中心匯集了800多家公司,每年吸引風險投資20億美元,相當于整個英國的風險投資。劍橋創新中心內部創業者包括個人、初創公司、大型企業和跨國企業,也有創業工坊,還包括創司和國外領事館等。劍橋創新中心的做法,一是形成了大科學大技術時代個體創新創業者協同創新的機制,有效促進了個體創新、協同創新。二是深化了大學引領產業發展的新途徑,加深了科研成果和產業應用的結合。三是建立了高投入創新與低成本社會應用的新模式,有效促進了創新成果轉化。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极速 | 亚洲人碰在线视频 | 日本一特黄在线观看 | 亚洲理论在线中文字幕a | 亚洲gv不卡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