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范文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第1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保護;中職學校

        1保護與傳承的現實意義

        2014年學校結合縣域經濟的發展,調整了學校未來發展的思路,把保護和傳承彭水縣少數民族文化作為學校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讓一些即將失傳的文化進入校園,把彭水縣非物質文化根植于課堂,讓我們從未經歷少數民族文化熏陶的學生在校園接受少數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召,同時把少數民族文化作為中職學生素質的一部分,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氛圍。彭水縣定位于重慶市生態保護區,發展地方經濟重心落在生態旅游這個產業上,如何做好生態旅游,其核心就是把我縣少數民族文化做成亮點,在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同時經濟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職業學校正好成為了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2保護與傳承的規劃

        為了做好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學校成立了專門的團隊,對我縣少數民族文化進行調研,同時展開了周邊相關民族文化的考察與學習。根據調研制定出了我們要保護與傳承的內容,同時做好未來發展規劃。根據調研報告,我們發現首先要傳承與保護是語言,彭水縣是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苗語是一門古老語言,唯一遺憾的是這個民族沒有文字,語言主要是口口相傳,隨著漢語不斷深入人心,這門古老語言正在失去其陣地,全縣會苗語的人數約占這個民族人數不到1%,這1%的比例平均年齡在65歲以上,意味著再過20年,苗語將在我縣絕跡。因此我們將苗語列為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的重要對象,并對其進行了規劃。我們將在全校所有班級把苗語作為必修課,在旅游服裝類專業,我們對這門語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對整個校園文化進行了整體規劃,逐步實施,民族元素將合理的出現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不僅有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主題雕塑,還有少數民族文化長廊、民族文化展覽館,同時將一些符號化的民族元素融入校園環境中。通過三到五年的建設,將形成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育人環境。蠟染是苗族文化的重要內容,我們將蠟染的原始技藝與現代文化相結合,開發出不同類型的產品,將這些產品通過不同的平臺推向市場,讓這門原始的技藝煥發新的生機。苗族刺繡是苗族的另類文字,它記錄了苗族變遷歷史,這為我們了解這個民族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將苗繡帶入課堂,讓同學們在一針一線之中接受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剪紙文化在苗族文化中有其特殊意義,剪紙不僅記錄了苗族歷史,還是苗族對外交流的重要組成,因此我們規劃將剪紙作為非遺文化和校園文化相互融合的主打產品。苗族歌舞也是苗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規劃讓淺談少數民族文化在中職學校的傳承與保護黃勝利(重慶市彭水職業教育中心)苗歌進入課堂,同時把漢化的苗歌翻譯成苗語,變成真正的苗歌,將舞蹈通過精品歷史舞臺劇形式展現在民眾面前。少數民族體育也納入了我們規劃,一是把現代禮儀與傳統禮儀結合,開展大課間禮儀操;二是結合我縣是少數民族射弩基地縣,把射弩作為一項傳統民族體育項目深入打造,為我市少數民族體育發揮示范作用;三是開展土家族竹鈴球活動,讓課余活動豐富多彩。結合我縣的民族特色,把少數民族菜系引入烹飪專業,發揚我縣特有的飲食文化。

        3保護與傳承的實施

        做好規劃,重在實施,學校通過把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項目納入重慶市示范校建設,其目的就是不遺余力推進和保護少數民族文化。首先學校聘任了一名苗語教師,開始在全校進行苗語教學,不同班級要求層次不一樣,未來會進入窗口行業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學會苗語,還要學會將漢語翻譯成苗語,會用苗語進行歌唱等技能。其他班級要求日常用語和日常交流。同時鼓勵其他專業教師學習苗語,培養自己的苗語教師,為苗語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建成的展覽館收集了大量少數民族作品和日常用品,為同學們了解自己民族文化提供了基地,了解到自己民族的歷史,這對同學們學習民族文化提供了興趣的起點。學校根據規劃將在未來五年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示范校。通過將刺繡、蠟染、剪紙、民歌、民舞、體育、菜系等引進課堂,將這些文化納入必修課程,不僅起到了保護與傳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學校將通過電商平臺、進入景區等方式將學生和產品進行市場化推銷,將學習與產業進行對接,學生得到一部分收入,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與單純的學習相比,對保護與傳承將起到更好的推進作用。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學校通過各種資金渠道來保證各個項目推進與實施。當然這個項目繼續推進還要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市場化運作,這樣少數民族文化的延續才具有生命力。

        4保護與傳承的未來

        第2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范文

        文化全球化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傳承“如果人類要了解自己,就必須研究文化,必須研究他自己為自我培養而做的努力。”泰勒在書中如是闡述文化對人類的重要性。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卻在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而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我國的現代化進程必然使少數民族社會發生轉型,少數民族文化如何在轉型中得以繼承和發揚正在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思考。

        一、文獻綜述:通過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傳承與保護相關的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發現,我國目前在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傳承與保護方面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無論是哪一學科的學者在研究中,基本都強調了文化是環境的產物,與之相對應的是,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與保護要與少數民族所存在的自然、社會、人文環境相適應;其次,有的學者也強調在逐漸現代化的社會中,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也會受其影響,并提出在現代化的發展中,要注意保護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以及保護文化多樣性的必要性和措施;最后,我認為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在多數學者的著作中,關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方式多是以外界保護為主,如政府的立法保護、公益組織的保護,甚至是將少數民族的文化與大眾文化隔離等方式,很少有學者著重于文化的創新。基于以上相關研究內容的分析,我在文章中著重于強調在文化全球化的發展條件下,少數民族本身應該強化對本民族文化的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應該主動適應現代化、全球化給文化變遷帶來的影響,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令民族文化陷入“僵而不死”的狀態,使少數民族的文化更能表達少數民族人民的意愿,更加充滿活力。

        二、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現狀――以蒙古族服飾文化為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問題,引起了廣大專家學者及大眾越來越多的注意,各種關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層出不窮。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的文化瑰寶多如星辰,不同的文化反映著不同民族的生活環境。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蒙古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出了獨具本民族特色的蒙古族文化。文章之所以選擇蒙古族的服飾文化為例,一是因為筆者所在地為內蒙古地區,二是因為服飾文化作為一個民族具有表象性的傳統文化,其發展演變更易于被記錄、接收。“蒙古族服飾,伴隨著蒙古民族的發源、形成和發展,歷經滄桑,最后以現代服飾嶄新亮麗的面貌,雨后春筍般地呈現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為廣大蒙古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增添了時代所賦予的風采。”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蒙古族的服飾正在發生著許多改變,據筆者所觀察到的周圍的蒙古族人民所穿服飾來看,其樣式、形貌已與記載的“近代蒙古族服飾的樣式、形貌”有了很大的不同。蒙古族的服飾變的或更加貼近生活、或更加華麗用于隆重的場合,蒙古族服飾的變遷不僅表現在服飾材料的革新、服飾造型的變異、技術手法的創新等,而且與其相應的服裝功能、服飾習俗、審美心理也在發生著變化。盡管蒙古族的傳統服飾的款式等發生了巨大的變異,但它卻正在越來越多蒙古族人民的悄然接受。服飾不僅是民族外觀的標識,而且是民族文化最直接最表象化的體現。如蒙古族的服飾文化一樣,我國多數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服飾文化,大部分也正在或已經發生了變異,但它們都受到了本民族人民的接受。在其他文化領域中,這種情況也正在發生著,少數民族的人民接受著正在變遷的文化。但無一例外的,這種變遷的文化給少數民族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方便。

        三、文化全球化全球化并不是一種新出現的現象,如果要追溯的話,可以追溯到1492年的哥倫布船隊航海發現美洲新大陸,把東半球和西半球連接在一起,人們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間確實都處在一個不可分割的圓形球體上,這就揭開了人類全球化進程的序幕。美洲新大陸發現之后的幾百年里,人們對所生活的地球進行不斷地探索,迄今為止,幾次發生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雖然結果有好有壞,但毫無疑問的,這些全球性的事件都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正是在各群體不斷的摩擦、碰撞中,全球才呈現出了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局面。在我們的印象里,每當說起全球化,似乎總是與經濟、資本聯系在一起,那么,全球化是否只是經濟領域的全球化呢?很顯然,現代社會的發展現狀表明,全球化已經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并且以一種無可阻擋的趨勢繼續發展。文化的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正在產生著重要影響。文化的全球化對民族文化的影響概括來說可以有兩個方面:一是文化全球化的消極效應會給民族文化的發展帶來挑戰;二是文化全球化的積極效用是可以增強民族文化與國家認同。

        四、發展理論下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問題的幾點思考文章一直在強調傳統文化,那么“傳統”究竟是什么呢?據日本現代民藝家柳宗悅先生所述,“傳統是指我們的祖先經過長年累月、通過各種各樣的經驗累積起來的文化命脈……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傳統的力量給予我們的文化以固有的性質。所以,傳統對于一個民族的存在來說,是多么重要。”傳統文化對一個民族的重要性不可小覷,文化全球化的發展同樣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那么在文化全球化的發展下,我們該如何協調文化全球化的影響與民族文化的發展呢?基于此,文章認為少數民族需要樹立以下幾點觀念:(一)少數民族文化仍然具有以下價值少數民族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對于其他民族來說,是一種區別與標志;對于本民族來說,則是一種相互認同的符號,是把本民族的人民集結在一起的紐帶。即使在全球化不斷擴張的當代,少數民族的文化仍然具有很高的價值:1、少數民族文化具有凝聚民族的價值如很多學者所強調的一樣,少數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環境、生產環境、社會交往環境等。正像老話所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于民族文化亦是如此,特定的環境養育了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具有增強和維護本民族的團結、振奮本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認同的民族一體化與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時,少數民族文化作為少數民族熟悉的生活基礎,為少數民族的人們提供了自己所熟悉的社會環境、生活環境和技能以及精神上的滿足感等。2、少數民族文化具有文化交流價值少數民族文化不僅具有反映本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而且可以在少數民族的對外交流中起作用。因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所以往往一種文化就可以代表一個民族,因此文化對于民族來說通常具有形象價值,它可以幫助促進外界對本民族的認識并進而加以關注,同時可以促進少數民族的對外交流與發展。在當今社會,民族的文化資源甚至可以發展為經濟資源,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歌舞、手工藝作品、服飾等都是民族文化可以轉化為經濟資源的具體表現。3、少數民族文化在人類文化中的價值民族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共同財富,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同樣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這一點在全球化不斷發展的當今社會愈加突出。人類社會是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所構成的,文化全球化使這些文化之間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相互融合卻又相互抵制、相互依靠卻又相互排斥的狀態。但正是在這種狀態中,不同民族的人們更加容易吸收到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促使本民族進步。“在人類社會中無數的文化因子已使人類共同受益,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將是對文明進程的貢獻,”這一點在人類社會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二)全球化狀態下少數民族人民的文化觀念需要有所改變全球化的不斷擴張,對人類文化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既有積極的,同時也伴有消極性。但是對于我國來說,少數民族的文化由于其文化的傳統性、范圍局限性、傳承方式有限性等原因,似乎更容易受到影響,甚至可以說是沖擊。同時由于少數民族往往人口較少,加上族際通婚、民族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少數民族的人口在數量上雖然呈上升態勢,但是真正的同一少數民族“血統”的人口是在減少的,通婚或者政策下的少數民族后代往往不具有少數民族意識,不在意少數民族文化是否發展。這種條件下,大致會形成兩種截然不通過的民族文化觀:一種是“不在意”的文化觀,即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存在與否與“我”沒有多大關系;一種是“抵制”的文化觀,即部分少數民族人民抵制其他民族文化,甚至試圖抵制文化的全球化影響本民族文化。文章認為,上述兩種文化觀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即少數民族人民既要重視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又要積極地、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全球化的影響。少數民族人民應該明確這樣一種觀念,即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必須得到保護,但是全球化也是不可逆轉的,應該積極的接受,同時,自身的文化不夠用也是可以引用的。(三)全球化下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方式需要有所改變在某種程度上,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方式與少數民族人民的文化觀念是息息相關的。對于上述兩種較極端的文化觀就會出現對文化傳承方式的不同態度:“不在意”的文化觀影響下的少數民族人民,會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也持有放松的態度,很少注意到全球化對民族文化的影響,或者并不認為民族文化是需要被“刻意”保護的;相反的,對于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有所地址的少數民族人民來說,他們往往會偏向于采取強制措施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文章認為,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不可避免的要接受現代化的滲透,所以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要接受全球化的影響也是十分必要的。少數民族接受全球化,絕對不是全盤接受,而是要有所選擇,既要保存自己的民族意識,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又要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學會正確的借鑒、引用其他民族的文化精華。當然,這種與意識形態直接相關的保護方式是十分脆弱的,所以,政府的政策支持、對相關傳承人的培訓、文化的產業化等工作還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們常說對民族文化進行保護,但是保護不等于原封不動、畫地為牢式的全盤保留。我們要學會積極的接受文化的全球化帶來的影響,但絕不是要拋棄本民族的文化。只有少數民族的人們有了文化保護的意識,并且能夠正面的、正確的面對文化全球化的沖擊,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才能長盛不衰。

        參考文獻:

        [1]曹莉.對蒙古族傳統服飾文化傳承問題的思考

        [J]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2(2).

        [2]鄧紅順.全球化語境下的翻譯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樣性

        [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2).

        [3]何星亮.文化多樣性與全球化

        [A].民族文化與全球化

        [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

        [日]柳宗悅.張魯譯.日本手工藝

        [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泰勒.原始文化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6]王玲.文化全球化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及應對

        [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1(4).

        [7]王尚楠.內蒙古通遼科爾沁地區蒙古族服飾的保護與傳承

        [D].中央民族大學.

        [8]魏美仙.文化生態:民族文化傳承研究的一個視角

        [J].學術探索,2002,(4).

        [9]刑莉.蒙古族近代的服飾

        [J].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3,(6).

        [10]鄭曉云.論全球化背景下少數民族文化權的保護

        [A].民族文化與全球化

        [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第3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鍵詞:傳統工藝;文化傳承;白族扎染;大理周城

        中圖分類號:J523.2 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959(2008)06-0042-06

        由于民族文化自身的不可復制性和再生性,決定了它是一筆具有絕對優勢的文化經濟資源。在面臨對民族文化開發與保護并重,民族經濟與民族文化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相得益彰的挑戰面前,大理周城白族的扎染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把傳統的民族服飾文化作為經濟的靈魂和精髓所在充實到扎染業中,使扎染成為民族文化的物質載體,民族文化成為扎染的內在精華,實現了保護開發民族文化與發展民族經濟二者的有機結合。白族服飾文化成為扎染業的一大賣點,扎染成為彰顯白族服飾文化的一個亮點。

        一、社區情況及研究對象

        1 社區的基本情況

        城地處蒼山洱海之間,位于大理市喜洲鎮北端,周城村北面是著名的蝴蝶泉,南距大理古城25公里,距州府所在地下關39公里。穿村而過的是“滇藏公路”即214國道,新建的大(理)麗(江)公路位于村莊東面,沿兩條公路往北可抵達洱海、劍川、鶴慶、麗江、中甸等地。周城或稱村、或稱鄉、或稱鎮、或稱為辦事處,名稱各異,但其性質上一直保持著自然村為建制的格局。周城村是大理河谷平原的一個重要農村集鎮,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最大的白族聚集村落。根據當地的人口的統計顯示:2008年周城村總人口9989人,其中白族人口9815人,占總人口的98.26%。此外,與周邊村落的白族人口相比。仁里邑村4700人、桃源村1871人、上關村1383人,由此可見周城村確實是擁有白族人口最多的村落。

        周城在歷史上也曾經以農業作為支柱產業,主要種植水稻、小麥、蠶豆,偶爾也種植少量的土豆、豌豆,以及一些經濟作物,如油菜、藍靛、摸摸香等。但是,由于周城素來地少人多,耕作技術落后,水利灌溉極差,旱、澇、洪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以上諸因素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畝產量非常低,農業收入少。解放后,實行,周城白族人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同時,廣泛地采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進行農業生產,糧食產量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整個社區人多地少的矛盾仍然難以解決,糧食產量的提高仍然趕不上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減少。從20世紀初到1984年,由于國家和集體征地、修筑道路占地、私人建房占地等原因,周城的耕地面積日益減少。面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周城村民只得對傳統的生存方式進行自我調適。村民已經認識到單一的產業模式很難再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于是,鄉鎮企業、工商業、旅游業等行業開始出現并蒸蒸日上,它們在整體經濟中所占比重逐漸超過了農業。1983年和1978年相比,總收入中農業的比重從51.8%下降為23.3%,而手工業、商業、服務業的比重則從48.7%增加到76.7%;1984年,農業、工業等的總收入為32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70萬元,僅占總收入的21.5%。至此,農業經濟已不再是周城的骨干經濟,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已逐漸被現代經濟所取代,周城逐漸發展成為了“以工為主,以農為輔,多種經營,共同發展”的社會經濟新格局。

        2 大理周城扎染業的發展概況

        追溯周城扎染的歷史,目前尚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公元4世紀就已經有了扎染工藝,大理地區的扎染工藝歷史也長達千年,周城地區的扎染則最先開始于明末清初時期,代代相傳,至今已經有約三百年的發展歷史。周城村歷史上就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地方,其可耕種的土地有限,所以當地的村民都是倚仗“亦耕亦織”的雙向勞作方式來維持生活,扎染業就是周城歷史上村民維持生計、養家糊口的一項重要的傳統產業。從歷史上看,周城的扎染業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解放前,扎染業就是周城地區的主要行業之一,由于當時生產方式的落后,那時的扎染生產一直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進行,并逐漸成為當地農戶維持生計、養家糊口的傳統產業。德信和、得義和、復鎮祥、裕金和、復玉和都是當時扎染行業中的一些著名商號,這些扎染商號的創立都凝結著創業者的艱辛。其中較為著名的德信和是一個叫YMS的村民創辦的扎染作坊,YMS家數代從事扎染行業,他們家的扎染生產規模以及所生產的扎染商品的數量和質量均居于全村首位。剛開始,他們沒有固定的銷售商鋪,只能采取沿街叫賣的方式。YMS從喜洲按一定標準買回布匹進行加工,自己設計圖案,染成后將成品銷往附近的劍川、蘭坪等縣。全家九口人,染布的就有三四人,用三個染缸輪流浸染,染成后用馬馱到異地銷售,馱運的過程也十分辛苦,到劍川往返大概需要四天,到麗江則需要十天,所以常常需要在外夜宿數天。為盡量節約路上的時間,YMS有時候會選擇抄小路走,但是卻不得不提防沿路可能出沒的土匪。總的說來,扎染生產雖然歷史悠久,起步較早,但早期的扎染卻是贏利不多,像YMS家這樣,在扎染上投入本錢近七八百大洋,而一星期的營業額約為八九百塊,實際上一星期的純收入是七八十塊甚至最少時才二三十塊,遇上白布價格上漲的時節,甚至還會有虧本的可能。雖然扎染生產回報不樂觀,但它還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存活了下來。

        第二個階段:1962―1984年,周城實行化以來,扎染作為周城境內擁有悠久歷史、表現民族風格的傳統民族工藝受到鄉鎮企業的重視,于1984年5月,周城民族扎染廠的前身“蝴蝶牌扎染廠”正式成立,由此開始了周城扎染生產的工廠化時期。扎染廠成立之初條件相對較差,設備簡陋,全廠僅有五個染缸,主要生產扎花布、平板布和兩面布等,生產的產品也大多經由云南省外貿局遠銷香港、日本以及美國等地。1987年以后,隨著生產的發展,工廠效益的提高,機械設備得到不斷完善和改進,民族扎染廠內部的生產運作機制也相應建立和完善。扎染廠采取統一下料、統一印樣、分戶扎花、統一浸染、分戶拆線、統一漂洗、統一銷售的方式組織生產,整個扎染生產過程牽連著工廠和各家各戶的村民,這種生產方式曾經被記者形象的稱為“沒有圍墻的工廠”。扎染廠在對白族傳統藝術的發掘、整理以及改進方面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周城民族扎染廠自建廠以來,陸續獲得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承認,尤其值得強調的有兩件事:1996年周城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民族扎染藝術之鄉”;1998年周城扎染廠被國家民委等五部委列為“九五”期間全國少數民族產品定點生產企業。

        第三個階段:雖然扎染廠的出現某種意義上代表了扎染生產的進步,但是,發源于落后生產力狀況下的家庭作坊式生產并未像當初的馬幫文化一樣消失殆盡,而是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在扎染民族文化的傳播和周城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漸行漸遠并且生機盎然,形成了這個時期扎染作坊式生產與工廠化生產并存的特殊局面。首先從實際表現來看,手工作坊如今已經能與周城扎染廠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競爭市場,并憑借其自身靈活開放的組織結構優勢取代周城扎染廠成為云南省外貿局的主要合作伙伴。YJ是周城村委會七社一家扎染作坊的負責人,他簡要地向我解釋了云南省外貿局與周城扎染廠以及私營作坊之間的關系。“1992年,云南省外貿局到周城來采集出口到境外的扎染商品,本來他們這些經營私營作坊的村民也想通過這次機會把自家的扎染商品賣出去一些好賺筆錢,但是,當時的手工作坊受到了集體企業的排擠而沒能接到任何訂單,所有的訂單都被周城扎染廠壟斷了。”“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巍山縣那邊得到省外貿局的訂單忙不過來時會將部分訂單交由他們周城的私營作坊完成,通過這種相互提攜的方式,他們每年也都能拿到一些國外的訂單,現在他們家的作坊生產出來的扎染桌布已經出口到泰國、巴西、日本等地。”

        從理論上來講,周城村的扎染手工作坊從傳統走到現代,經受住了各個時代的嚴峻考驗并最終成為當地的主要致富產業的發展過程,實質上也是民族經濟的一個自我累積、自我適應的過程。一方面,扎染手工業作為一種典型的民族經濟,本身不是一蹴而就的經濟模式。因為民族經濟是一種分散的、最為民族地區群眾深刻自主性發展的社會行為,所以它的發展并不能靠龐大的、完整的經濟發展方略就能解決,而是要靠民族經濟的實踐者們通過長期不斷的實踐累積而最終發展成為一種平穩發展的經濟模式。另一方面,民族經濟是最直接面對市場的經濟模式,它依靠接受市場微量的經濟因素進行自我調控,面對不可測量的經濟現實進行靈活的生產經營,所以,它有可能一下子就打進國際市場,也可能長時間只能在本鄉本土流通和運轉。由此可見,扎染生產呈曲線型發展道路是由其自身屬性來決定的,任何想做超越式、跳躍式發展的想法都是不能實現的。也正是因為扎染生產經受住了各個時代的艱難考驗,自身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做了太多的自我調試以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所以如今才能在白族文化傳播和當地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如今周城的扎染生產仍然繼續著家庭作坊這種古老的經營方式,而且周城農戶經營扎染業的具體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其中,絕大部分農戶只是將扎染業作為農業生產之余的副業行為,屬于家庭副業范疇。由于要兼顧農業生產,農忙時候往往無瑕顧及扎染生產而暫時性停產,所以,扎染生產在這些兼業農戶家庭中也呈現出季節性的特點。而在這部分兼業扎染的農戶當中,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兩種:一種農戶家庭是既生產扎染又銷售扎染;另一種農戶家庭則只經營銷售環節,扎染成品也直接從當地其它扎染生產作坊現成取得,自身只用在周城街道上租用店鋪來銷售扎染商品。這些只管銷售的農戶還可以根據自家的特殊情況,增加一些扎染以外的經營項目以增加家庭的經濟收入。比如在周城隨處可見的家庭旅館就是充分利用白族民居獨特的建筑風格這一民族文化亮點作為經濟賣點的。店鋪后方的自家廚房和院子可直接利用來經營家庭式餐館,白族民居的天井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飯廳,客人在品嘗地方風味的同時還能親身體驗到白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文化,所以很受游客的喜歡,有些游客還特地慕名前去這樣的家庭式餐館就餐,而對于餐館老板而言,在家里開餐館,不但節約額外租用店鋪的成本,還能就近使用家庭內部的勞動力,何樂而不為呢!

        二、扎染中蘊含的文化內涵

        扎染,它的美妙之處不止于其做工之精巧、設計之獨特,更顯于其用料的自然天成,紋飾圖案的古樸象征意義及背后所蘊藏著的厚重的白族歷史文化。白族用取自自然的染料,渲染出一塊塊在藍白相間的天空下,多彩的蝴蝶在快樂地飛翔、歌唱的色調諧調、意蘊雋永的扎染布,以此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和認知,也蘊含著他們對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同時,這也是民族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折射。

        1 以藍、白為主的色調

        周城白族的扎染以藍、白二色為主調和基礎,兩種顏色之間過渡自然。這種過渡一方面是靠扎花時掌握針法的松緊以使圖案相間處有緩沖地帶,另一方面是由于扎染采用植物染料,經過漂洗后略有脫色,色彩的對比淡化,反差趨于緩和,藍白相間中透出一種朦朧、柔和的美感。藍、白兩種顏色在色系上均屬冷色調,給人的感覺是寧靜、平和、淡泊,這與白族人民傳統以來善良、平和的民族性格和開放、寬容的心態是一致的。白族是一個尚白的民族,認為白色是吉祥的象征,把“白”作為自己的族稱,以白色為服飾的基調。而青色(包括藍色)則有希望、純樸、真摯等意。青白結合即表示“青青白白,光明磊落”。周城扎染的色彩偏向實際體現了白族人民內心的平和及對淡泊寧靜的追求。有人曾經這樣說周城的村民和他們的扎染:“若不是一個淡泊和寧靜的民族,若不是一個勤勞和智慧的民族,是決不會有閑心和耐心來做這樣一件極需耐心和細心的工作的。而現在的周城人民,正是憑著這種細心和耐心,加上勤勞和勇于創新的智慧,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

        2 蝴蝶紋飾

        盡管周城白族扎染的圖案十分豐富,但是,徜徉在周城扎染工藝品的海洋里,很多人都會發覺在眾多的扎染圖案中周城人似乎對蝶蝴圖案傾注了更多的熱情。白族扎染之所以如此鐘情于蝴蝶花紋圖案,有著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內因。金少萍女士在《白族扎染――從傳統到現代》一書中對白族扎染中喜用蝴蝶母題作了幾種解釋,一為蝴蝶象征多子和生命繁衍,二為蝴蝶是美麗的化身,三為蝴蝶是忠貞愛情的象征,四為花與蝶的共生。蝴蝶雌雄后一次擺子無數,因而往往成為多子和母親的象征。寓意生命繁衍、人丁興旺。白族地區的孩童至今仍恪守著“不能打蝴蝶,否則母親的會疼”的古規。結合白族自古以來即存在的生殖崇拜之俗,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了。劍川石寶山石窟中的“阿央白”崇拜、大理白族的繞桑林會,也都是這種生命意識的體現。與此相關聯,凡是多子、生命力強的動植物也都成為人們崇拜或喜愛的對象,蝴蝶的多產正適合了人們延續生命的意識和心態,故蝴蝶成為周城白族扎染圖案中一個常常出現、恒久不變的紋飾,寄托了人們對生育的一種希冀和追求。

        3 共同的染神信仰

        在漢族民間廣為流傳著梅、葛染神的傳說故事。在周城白族村中,原來在北本主廟中有梅、葛的塑像,與杜朝選本主供在一起。可見,扎染已從滿足生活需要的物質領域上升到了白族人的精神境界,從日常用品升華為精神信仰,構成周城白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事象。

        三、發展扎染業與保護、傳承白族服飾文化并駕齊驅

        扎染之于白族傳統服飾的關系就是生產方式與生產對象的關系,扎染工藝是一種生產的方式技術,而白族傳統服飾就是這種生產技術的載體。在周城漫長的歷史文化中,扎染與當地白族人家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融為一體。在傳統的周城白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扎染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日用品,用扎染布 制作的門簾、窗簾、桌布、挎包以及各類床上用品在白族家庭中隨處可見。但扎染的社會功能最顯著的表現還是其在當地婦女傳統民族服飾上的裝飾性運用,這種裝飾作用首先體現在頭飾上。在周城,中老年婦女的頭飾大多用扎染頭巾作為裝飾,這是該地中老年婦女最具特色的服飾特點之一。作為頭飾的扎染布料多是純棉布,有的還是手織土布,有的則是毛巾布。規格一般是40厘米×40厘米或者是40厘米×60厘米。布料底色均是藍色或湛青色,花紋是小碎花,其中尤以蝴蝶花樣的居多。作為頭飾的扎染頭巾,一方面是周城白族中老年婦女服飾的一個鮮明特點,另一方面也是周城白族地方文化的特色在服飾上的一種體現和象征。過去這種頭飾裝扮只在周城婦女中流行,所以看到這樣的頭飾就可以斷定是周城的白族婦女,現在由于周城白族與大理地區其他村落的白族的經濟交流,這種服飾文化也隨之在其他白族社區中擴展開來,如洱源、挖色等一些地方的白族婦女也采用了與周城婦女同樣的頭飾裝扮。其次,扎染工藝還被運用到了白族服飾中衣袖部位的裝飾。周城中老年婦女傳統民族服裝的衣袖上往往都會鑲有一道扎染布,花紋也多是蝴蝶圖案之類的小碎花,用于上衣的裝飾和點綴之用。再者,白族服飾中的圍腰的腰帶也多是用扎染布縫制,再在扎染布上用機器繡上各種圖案和紋樣做點綴,白族圍腰帶的裝飾豐富多彩,有繡花、挑花、貼花、梭花、納花、色布貼花等。如今周城村內有的人家專門加工這種腰帶,周城出售白族服飾的店鋪內也都有銷售這種款式的腰帶。用扎染布縫制的腰帶既結實,紋樣又有層次且素雅大方,不僅深受中老年婦女的喜愛,也吸引了一批年輕的女性使用,以至于這種用扎染布縫制并機繡有各種紋樣的圍腰帶成為了周城白族婦女圍腰帶的一種固定式樣。在現在的周城村,興起了一類專門從事機械繡花的服裝加工店鋪,據當地人介紹, “這種店鋪也是近幾年才取代手工繡花而逐漸增多的”。店鋪以加工民族服裝上的裝飾圖案、扎染小商品,如挎包和壁掛布袋上的花樣刺繡、帽箍上的繡花等為主。一臺繡花機長約4、5米,兩邊均有操作臺,開動機器時可以兩邊同時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這種店鋪的機械化生產適應了扎染服裝批發的數量多、時間緊的實際需求,所以能夠大勢流行開來。

        周城地處交通要道,通達四方,由于其天然的旅游資源優勢,旅游業起步較早,早在80年代就是大理地區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因而周城村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多年。但是,為什么周城村絕大部分的白族婦女仍能保持著傳統的民族服飾呢?在許多少數民族地區,婦女的服飾變遷幾乎都是朝著傳統服飾逐漸消失的方向發展的,民族的傳統服飾也被偏見地認為是經濟文化落后的表現形式而遭到本民族審美觀的摒棄,傳統的服飾審美意識逐漸被現代的審美意識代替。尤其是像周城這樣經濟相對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經濟貿易的客觀需要,與漢族地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文化和價值觀方面都不可避免地會深受漢族文化和價值取向的沖擊。按理說,周城地區的白族婦女是最有可能摒棄白族服飾而選穿漢族服裝的,而現實的事實是,在周城村境內的婦女,在穿著服飾的取向上表現為傳統服飾和現代服飾的結合。具體表現在:周城中老年婦女仍然保持民族傳統服飾,一些年輕女孩則選擇漢族的現代服飾。很有趣的一個結合便是:在周城從事扎染作坊的成員基本上都是中老年婦女,年輕女性一般不會選擇這項職業。由此可見,扎染業的發展與當地白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確實存在一定的聯系,換而言之,扎染業既是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同時它又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著自己的努力。相比較其他的白族社區,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出扎染業的發展在周城白族傳統服飾傳承中的特殊作用。在下關至大理之間的太和村,也是有著上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的白族村寨,同樣擁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如今該村的村民中白族人口占97-8%。但是存在與周城村截然不同服飾取向,太和村的婦女平時基本不穿白族傳統服飾,甚至是中老年婦女也選擇漢族的服飾,只有在火把節這樣白族隆重的傳統節日中才看得到穿著白族服飾的婦女。不僅僅是太和村,下關到蝴蝶泉沿線的村落都很少見到像周城村這樣密集地穿著傳統白族服飾的景象。

        周城婦女利用扎染業保護白族傳統服飾文化,具體表現在:

        第4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范文

        摘 要 本文對重慶民族地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為有關部門了解重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動態,制定有效的發展政策提供理論支持,從而推動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

        關鍵詞 少數民族 傳統體育 傳承 現狀 影響因素

        重慶市是我國唯一擁有眾多少數民族的直轄市,共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滿族、壯族等5O多個少數民族,以土家族、苗族為主,多居住在渝東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縣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黔江等區。重慶有著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有著深厚的根基,由于多種原因,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處境逐漸尷尬,很多項目已瀕危消亡,且呈現出單一化的傳承形式。

        一、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現狀

        由于重慶民族區地勢奇特,經濟落后,在原始的生產勞動過程中,便傳承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各民族人民在勞動實踐中創造的,從生產生活中發展形成的,體現著少數民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特點。目前重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方式主要有方式的傳承、節慶習俗方式的傳承、生產生活方式的傳承、學校體育教育方式的傳承、小范圍的師徒“傳幫帶”等傳承方式。絕大多數學校目前未普及傳統體育項目。

        (一)方式傳承

        重慶少數民族聚居地,宗教極為盛行,宗教祭祀活動把大量的古代文化遺產繼承下來,為宗教服務。現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種。全市有宗教信徒100多萬人活動場所400多個,活動范圍廣,影響大。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宗教祭祀活動緊密結合。如“社巴節”是土家族最古老、最有影響,也是規模最大的宗教節日。整個過程分迎神、敬神、送神回山,期間就有大量的傳統體育項目表演。如跳“擺手舞”、“魔術”、“打秋千”、“武術”、“打靶”、“射箭”以及“舞龍燈”等,擺手舞是一項優雅大方的活動。在雄渾歌聲與簡潔的一鑼一鼓的伴奏中練習擺手舞,有一種仿佛來到了田園牧歌般的自然環境,使人的心靈獲得強烈的激情、美好的向往、審美的愉悅。因此,無論是觀看表演或是親自體驗,人們都能從中得到愉快情感的體驗、美的享受。所以當地有些學校納入了體育教學項目,瑤族的祝著節,是祭祀祖密洛陀的儀式活動,節日期間,人們載歌載舞、吹嗩吶、射弩、賽馬、斗雞、打陀螺,場面氣氛熱烈。宗教這種特殊的文化,以其獨特的方式,為重慶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發展對重慶市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民俗傳統節日傳承

        重慶市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民俗和傳統節日中經久不衰的得以傳承。民俗以“跳喪”為例,跳喪是2人一組,目的是為死者家屬驅邪祈福,各組踏著鼓點,模仿“猛虎下山、犀牛望月”等動作,其中許多動作存在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并流傳至今。由此可見,武術、鑼鼓是重慶少數民族地區慶祝或紀念大事的主要方式。傳統節日以“賽龍舟”為例,端午節的龍舟會是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秀山苗族土家族廣泛盛行。每逢每年的端午節,沿江各場鎮都要舉辦“龍舟會”,一是龍舟搶江,二是龍舟搶鴨,熱鬧非凡,群眾對傳統節日的熱潮使豐富的、優秀的部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更更穩定、更廣泛、更大規模的得以傳承。

        (三)生產生活方式傳承

        少數民族文化始終以歌唱生產勞動為主,在農耕生產生活方式中形成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如黎族的“跳竹竿”,苗族的“走獨木橋”,土家族的“擺手舞”、“秧歌舞”。重慶少數民族地區地形奇特,高山、湖泊資源豐富,民族區漁業很發達,一般都設有打獵、釣魚、游水捉鴨、獨木舟等傳統體育項目。“武術”和“射弩”也是人們在大自然中同野獸搏斗中演繹出來的體育項目。民族地區人民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傳承著眾多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二、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影響因素

        (一)相對落后的經濟制約了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

        重慶是一個多山的地區,而重慶市的少數民族大部分都集中聚居在渝、湘、鄂、黔四省交接處的渝東南地區,位置偏遠,這些地區交通不發達,地理位置不優越,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所以影響了經濟的發展。落后的區域,勢必造成本地區民族體育經費不足,場地、器材不夠,限制了民族體育的產業化發展。

        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相對落后,為了改變家庭經濟狀況,鄉鎮里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根據對少數民族聚居區農村留駐人口現狀統計,家家戶戶均是老人孩子留守在家,90%的年輕人都出外打工掙錢去了,社區呈現出很蕭條的景象,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開展得很少。

        (二)現代體育全球化的發展,對民族傳統體育形成沖擊

        現代體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西方奧林匹克精神,鼓勵競爭、崇尚身體運動能力的最大發揮,而民族體育講求“順應自然、天人合一”,以健身娛樂為最高活動境界。“洋”運動開展普及,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就更少人問津,甚至已被遺忘。民族傳統體育被現代競技體育排擠,失去民族特色。據調查資料顯示,重慶市及各區縣很難組織一次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從國外引進的“洋”運動項目,如網球、臺球、高爾夫球等,盡管投資大,消費高,卻在各地開展得十分普及。而我國獨有的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雖然場地要求不高,便于開展,卻很少人問津,從而影響了重慶市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開展,要能走向世界更難。

        (三)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重視不夠

        民族體育項目所需基礎設施的建設,政府的參與和投入是關鍵,同時還應積極鼓勵社會力量投資開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如果政府不能投入資金,那么這些項目的開展以及發展就面臨很大的困境。許多民族項目的器材造價比普通的籃球、足球競技體育項目的器材貴,而政府經濟支持不夠,沒有一個明確的文件導致在學校沒有專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場地和器材。調查的區縣相關部門對民族傳統體育工作發展普遍不夠重視,經費支持力度不夠。每年都有經費撥款但數額很有限,根本就不夠。

        (四)學校體育教育未普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部分民族地區學校也開展了少數的傳統體育項目,如武術,太極拳。但大多數學校開展的也僅僅是純現代體育項目,沒能體現民族體育特色。在追求升學率的教育現實影響下,體育課程項目的開設也沒有系統的規劃。絕大多數項目,沒有成為各級各類學校開設的體育課教授的內容,甚至體育課在課程教學中大部分學校都流于形式,大綱中幾乎沒有傳統體育項目體現。同時,民族傳統體育方面的師資嚴重缺乏,僅20%的學校有民族傳統體育方面的師資。52%的學校開展傳統體育活動獲得了政府的經費支持。由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難度低、趣味性強、調查得知,學生依據對長輩的傳授和民間的觀摩,對傳統體育項目有一定的認知和興趣,也希望學校開設一些簡單的項目,如踢毽子、跳格、踢毽球等。

        (五)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人才匱乏

        少數民族地區研究和調研人員不夠,各地區文體局部門的二到三人專職負責其資源的整理、開發與利用。專門從事民族體育工作者較少,如民族傳統體育高級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以及民族體育經營管理人才和民族傳統體育社會指導員。特別是民族傳統體育指導員,學校民族體育的教學師資,目前僅依靠體育院校少量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方面的畢業生,重慶地區乃至全國對從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人才的培養機制還不健全,尚未有專門的培訓機構。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和體育產業化進程中,既熟悉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又懂得市場經營之道的人才匱乏,嚴重制約了重慶市傳統體育的發展。特別是隨著老一輩的民族傳統體育大師的衰老和死亡,一些傳統體育技藝瀕臨失傳,人才缺乏己成為制約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關鍵。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現狀不容樂觀,目前單一的傳承方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現代體育對民族體育的沖擊,應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傳承體系,讓民族傳統體育的瑰寶得以保護和健康發展。

        項目編號:13SKD03(重慶市人文社科項目)。

        參考文獻:

        [1] 蘆平生,陳玉玲.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演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

        [2] 田祖國,白晉湘,鐘海平.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現代變遷與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3.4.

        [3] 劉靖,劉同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特點與發展現狀[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6.2:12-13.

        [4] 易學.重慶市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走廊基礎建設構想[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4):458-460.

        [5] 毛景廣.民族傳統體育可持續發展探討[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2(6):59.

        第5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鍵詞 期望理論 序數效用理論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 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C95 文獻標識碼:A

        少數民族多數居住在祖國的邊陲地帶,這些地區雖然沒有像沿海、中部和東部的變化那么大,但是已經基本上進入了“市場經濟”的體制范圍之內,并且發生了相應的社會生活轉型,這種轉型使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處于一個相對弱勢的狀態。①盡管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上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對文化傳承認識不足,措施所達到的效果不令人滿意。然而從文化起源于實踐的本質來看,相應的文化主體才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根本力量,從這個角度分析,引導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主體自覺傳承本民族文化才是解決少數名族文化傳承的關鍵。而本文則是基于期望理論和序數效用理論來建立關于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主體的獎勵模型,并根據獎勵模型提出了相關的對策來激勵文化傳承主體自覺地進行少數民族文化傳承。

        1 理論介紹

        1.1 期望理論

        期望理論,又稱“效價-手段-期望理論”,由維克托?弗魯姆在《工作與激勵》一書中提出,該理論認為人們是否努力去實現目標主要取決于目標對人們的吸引力以及這個目標在努力能達到的可能性,只有當吸引力和實現的可能性都很高的時候,激勵的力量才會突顯。②

        1.2 序數效用理論

        序數效用理論是由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希克斯在《價值理論的再思考》提出的,該理論認為效用是無法計量的,也不能加總求和,只能表示滿足程度的高低與順序。③

        1.3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概念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指的是少數民族在語言、生活方式以及精神財富領域的傳遞和繼承過程,其主要媒介為典籍和現代聲像資料、宗教儀式、大眾媒體,主要傳承場所為家庭、學校及村寨中的文化活動場地。④

        2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存在的問題

        少數民族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然而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少數民族的生產和生活發生了重大轉型,這一“轉型”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方面帶來了許多的問題。總的來說,這些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

        2.1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者對傳承本民族文化傳承重視不足

        少數民族文化是在少數民族不斷實踐過程中創造和形成的。因此,對于少數民族文化而言,相應的文化主體才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根本力量。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者出現“經濟短視”的現象,他們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短期的經濟利益上,盲目地進行物質追求,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巨大價值。再加上少數民族對本民族文化傳承所面臨的危機在認識上缺乏自覺性,這使得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陷入困境。

        2.2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外部激勵機制缺失

        盡管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保護上已經采取了許多措施,但是由于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認識不足,這些措施主要集中于通過外部力量來幫助少數民族進行文化傳承,而忽視了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主體才是文化傳承的根本力量,沒有調動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主體的自覺性,這損害了少數民族文化原生態的傳播過程,盡管在短期來看,這些措施有明顯的效果,但是從長期來看,并不能真正使得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脫離困境。

        3 基于期望和序數效用理論的模型構建

        3.1 總模型

        情況二:令從事民族文化傳承工作后所得物質總獎勵為、精神總獎勵為,因為點處于曲線上,此時傳承者滿足感相對下降,故其不會選擇從事民族文化傳播事業。

        情況三:令從事民族文化傳承工作后所得物質總獎勵為、精神總獎勵為,因為點處于曲線上,此時傳承者滿足感相對上升,故其會選擇從事民族文化傳播事業。

        情況四:令從事民族文化傳承工作后所得物質總獎勵為、精神總獎勵為,因為點處于曲線上,此時傳承者滿足感相對上升,故其會選擇從事民族文化傳播事業。

        就與比較而言,從傳承者在滿意度角度上分析,因滿意度相同,故不存在選擇難題。但從獎勵給予方分析,應按照子模型二比較兩種獎勵方案所需成本,選擇所對應的點,即

        4 基于期望和序數效用理論模型的文化傳承對策研究

        根據上述模型的構建,我們提出了以下關于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對策:

        4.1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激勵機制的目標設定要具有公平性和挑戰性

        目標的公平性是設定目標的重要特征,我們建立目標就是為了激勵傳承者進行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如果目標的設定缺失公平性,就會導致對傳承者的激勵力量變得很低,影響了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積極性,最終影響文化傳承目標的實現。

        4.2 實行多元化的獎勵機制,合理組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

        不同人對于這些獎勵的期望是不同的,因此在獎勵方案的制定時,應首先對傳承者的偏好進行調查,進而再進行獎勵方案設計,這樣才能產生更好的激勵效果。

        另外,由于人們成就的需要和精神成本較低,故在激勵力度一定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更多地注重精神獎勵機制,例如,更多地運用表揚、稱號、榮譽等精神獎勵方式。

        最后,在獎勵方面,我們不但要獎勵做出貢獻的傳承者,還要注意為那些具有潛力的傳承者設置獎勵方案,這將會為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活動培養后續人才。 (下轉第228頁)(上接第194頁)

        4.3 建立良好的反饋機制,不斷完善激勵方案

        考慮到方案的時效性與偏好調查偏差會影響到最終激勵效果,所以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反饋機制,不斷完善激勵方案。具體流程見圖4。

        通過對傳承者進行激勵方案滿意度調查,若傳承者對獎勵方案滿意,則繼續執行原獎勵方案;若傳承者對獎勵方案不滿意,則需對獎勵方案進行再設計。

        注釋

        ① 劉宗碧.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機制的當代變遷及其因應問題――以黔東南苗族侗族為例[J].貴州民族研究,2008(3).

        ② V.H.Vroom.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M].Wiley,1964:21-23.

        第6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范文

        一、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師專審美教育理念的學理依據與政策依據

        “桂中”是一個概述地域方位的名詞,是廣西中部地區的俗稱。桂中民族地區擁有豐富多彩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如有首批入選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族四絕”———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樓,還有具有深厚歷史內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紅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這些民族文化藝術為高校的審美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將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師專的審美教育中來,推進學校中文學科的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將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師專的審美教育也有著一定學理依據和政策依據。

        (一)學理依據

        民族文化與學校課程教學之間有著非常密切內在關系,高校課程的設置、教學改革與高校傳承民族文化的職能的內在關聯也有著深層的理論依據。在人類學家的視野中,學校“課程”是“課程是人類文化的精華,是人類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縱觀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民族都創造發明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人們將其認為“精華”的部分編寫成教材,放到學校中作為“課程”,以便能夠進行代際“文化傳承”。可見,課程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傳承形式,它在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數民族文化是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民族交往、民族發展和民族教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現代社會中,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其生存與發展受到了極大地威脅。高校特別是民族地區的高校作為傳承民族文化主要機構和場所,應當義不容辭的承擔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神圣職責和艱巨任務。課程作為高校傳授文化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素質的主要工具,總是體現著一定社會的文化,將一定社會的文化轉化為適合學生接受的方式,使學生在課堂學習與教師的日常交往中,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習得了這些文化。高校審美教育是高校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目標,教師通過選擇一些具有豐富審美意蘊的藝術文本和藝術樣態作為教學資料,在教學過程中培育學生感受藝術美的生成、理解藝術美的內涵、把握藝術美的價值等各種審美能力,進而培養他們積極的審美態度,引導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作為高校特別是民族地區高校的一種特色鮮明的優質審美教育資源,既要傳承發展,又要應對文化現代化的矛盾,因此,科學合理的設置既能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又能適合學生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的課程,處理好民族文化差異與學校課程多樣化的關系,是當前民族地區高校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所面臨重大問題。

        (二)政策依據

        2004年,文化部、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實施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通知》,呼吁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加強對我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護,并在《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實施方案》中指出:“當前,面臨著來自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我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存環境急劇惡化,保護狀況堪憂:大批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文化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壞;一些依靠口頭和行為傳承的各種民間文藝、技術、禮儀、節慶、游藝等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后繼乏人,一些傳統技藝瀕臨滅絕;許多珍貴實物和資料流失境外;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法律體系尚未建立,民眾的保護意識淡薄,保護工作資金短缺。”要求“各級文化部門和財政部門要密切配合,切實擔負起責任,并積極主動地與民委、文聯等各有關部門加強溝通與合作;同時,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鼓勵、吸納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充分發揮文化系統、民委系統、文聯系統、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以及有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各個方面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時,“鼓勵和支持大專院校開設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專業,大力培養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和研究的專門人才,特別是培養一批懂專業、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鼓勵和支持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優秀民族民間文化的教學、研究活動。普及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知識,增強全社會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樹立主動為社會服務意識,全方位開展服務”,“大力推進高校特色辦學,強化高校為地方政治、經濟、文化服務功能”。《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實施意見》中也指出:要加強民族地區高校特色學科建設,特別是民族藝術學科建設。因此,將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師專審美教育是有著一定的政策依據。

        二、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師專審美教育的現實可行性

        柳州師專地處桂中少數民族聚集地區,這里少數民族文化非常豐富,不僅擁有被首次列入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族四絕”———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樓,而且還有具有深厚歷史內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紅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這些鮮活的少數民族審美文化為學校的審美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學資源。然而,這些具有深厚歷史內涵、獨具民族特色和極具藝術特色的民族藝術,在現代“工具理性”的沖擊下正逐步消失。柳州師專作為處于少數民族聚集區的地方高校,目前在其課程設置和教學科研中,都缺乏對這些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傳承和研究,特別是對于以文學藝術為教學重點的中文系,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等方面沒有對這些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給予足夠的關注,教師在上一些專業基礎課如《文學概論》、《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美學》等課程時,更是缺乏對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知識內容的介紹,這大大削弱柳州師專在傳承地方少數民族文化和服務地方文化社會發展的功能,也制約了其特色學科建設,特別是民族藝術學科的建設。因此,將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學校的審美教育中來,是豐富柳州師專審美教育文化資源,充分發揮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作用,強化其傳承地方少數民族文化和服務地方文化社會發展的功能,進而打造其特色學科建設,特別是民族藝術學科建設的迫切需求。

        三、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師專審美教育的路徑與策略

        民族地區的高校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是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是少數民族人們久遠歷史記憶的積淀,是其靈魂與精神集體表征,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民俗性、傳承性和民族性。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是地方高校文化教育教學的重要資源,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應依托、開發和利用地方少數民族文化教學資源,將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審美教育,培育和突出高校的辦學特色。這不僅是促進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開發與高校審美教育和諧共生發展的需求,也是保護我國民族文化多樣性和增強少數民族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使命感的需求。民族教育理論研究專家滕星教授指出,在挖掘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作為學校的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各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民族學校的教育目標與任務:一是讓少數民族學生學會溶人現代化主流文化社會所需要的基本知識、技能、態度與行為方式;二是保持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缺一不可。要在學制、教學內容、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校園文化等方面具體落實這一教育目標與任務,要做到將二者有機結合。少數民族學校應成為文化多樣性的傳播與培訓中心”[2]。柳州師專是桂中地區唯一的一所師范類高等學府,學校享有“桂中基礎教育師資搖籃”的美譽。作為一所民族地區的高等學府,柳州師專不僅要為桂中基礎教育的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師資保障,更要為桂中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因此,在柳州師專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中,將桂中地區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到具體的教學實踐,無疑是拓展和創新柳州師專審美教育的良好路徑。對于如何將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師專的審美教育實踐中來?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路徑進行嘗試。

        (一)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

        對桂中少數民族文化進行收集、挖掘和整理是一個全面系統的工程,它需要一個長期持續不斷完善的過程。在現階段,我們對桂中少數民族文化進行收集和整理,主要可以采取網絡收集和田野調查兩種路徑。在現代社會中,互聯網無疑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主要來源之一。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查閱和收集到一些關于桂中少數民族文化的資料,如桂中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資料、桂中壯族歌謠和瑤族舞蹈的視頻、桂中苗族服飾和侗族鼓樓的圖片等。通過對這些資料的收集整理,我們可以了解目前有關桂中少數民族文化研究的現狀和一些基本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形態。在充分利用互聯網收集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資料的同時,我們應該意識到互聯網所提供的信息不僅極其有限,而且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因此,我們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數民族文化的過程中,要深入到少數民族族群的地進行實際的田野調查。在田野調查中不斷的收集、挖掘、整理桂中地區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藝術,如來賓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瑤山文化,以及壯族的歌謠、瑤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飾、侗族的鼓樓等藝術形式,并整合互聯網所收集的資料。同時,將所有資料分門別類建立數據庫,為提煉桂中地區民族文化藝術表征提供必要的資源。

        (二)凝煉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表征形態

        同志指出:“中華民族是有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偉大民族。我們的文化建設不能割斷歷史。對民族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結合時代的特點加以發展,推陳出新,使它不斷發揚光大。”[3]桂中地區少數民族眾多,其文化藝術豐富而龐雜,因此,我們在對桂中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進行全面挖掘、收集、整理之后,必須還要對其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凝煉出最能代表各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態,使之成為柳州師專課程教學資源的一部分。比如,桂中地區忻城縣所保存的土司建筑是全國保持最為完整的土司文化遺址,是桂中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文化形態之一,享有“壯鄉故宮”的美譽。然而,土司文化是集“精華”與“糟粕”于一體的民族文化,從建筑藝術和繪畫藝術來考察忻城土司文化,無疑它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中的精品之一,而從土司制度的內涵而言,它確實存在著諸多“糟粕”之處。因此,我們挖掘、整理、提煉桂中土司文化藝術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做到深度挖掘,全面整理,另一方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桂中土司文化中的具有很強民族性和時代性的民俗文化、建筑藝術、繪畫藝術等作為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的重點。正如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到“要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時所說:“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又如,桂中地區的苗族和侗族都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藝術,在課堂教學課程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對其進行面面俱到的講解和分析,只能選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精華部分。因此,在全面挖掘、收集和整理桂中地區的苗族和侗族文化藝術的過程中,要提煉出既能彰顯它們各自身份又具有藝術美感特征的民族文化藝術形態。無疑桂中地區苗族絢麗多彩的服飾藝術和侗族獨具特色的鼓樓建筑藝術和蘆笙藝術成為了這兩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表征形態。

        (三)多維度論證將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師專審美教育的可行性

        桂中地區擁有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為柳州師專中文學科進行審美教育提供豐富教學資源。而如何將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融入到具體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中來,并形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教學模式加以實施和推廣,則需要在理論上對其進行嚴謹、充分的論證。諸如中文學科課程建設與少數民族文化之間內在關聯、高校審美教育與少數民族文化開發相融合合理性、高校教學科研與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之間必要性、桂中少數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殊性與柳州師專中文學科建設現實性的契合關系,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從學理上做出深入明晰的闡釋,才能為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師專審美教育的可行性提供學理上的依據。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然而,理論的前瞻性與現實滯后性和特殊性之間有時可能會存在一定的沖突,因此,從在學理的維度論證將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審美教育可行性的同時,還必須從國家現行法律法規、教育方針政策與規劃綱要等方面進行論證。此外,我們還要對柳州師專所處的現實境遇、學校的辦學的指導思想和辦學特色、中文學科的課程設置與學科優勢等方面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從而為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師專審美教育提供現實依據。

        (四)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師專審美教育實踐

        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數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凝煉出能夠表征桂中各少數民族文化的藝術樣態,將為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師專審美教育的具體實踐提供了教學資源上的保障;而從學理、政策、校情等多維度論證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師專審美教育的可行性,將為其教育理念的實施提供有利的支撐。就桂中少數民族文化如何融入柳州師專審美教育實踐而言,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來展開。

        1.將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到傳統的課程教學中來。高校的課程教學是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主要路徑之一。目前,在我國高校中文學科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各高校都會開設“文學概論”、“美學”、“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等傳統課程,盡管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有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由于這些教材的編寫者考慮到“全國通用”的視域,他們在教材內容的編排和教學內容的選擇等方面卻是大同小異,在這些傳統的教材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往往處于一種“缺席”的地位。柳州師專作為桂中民族地區唯一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有著得天得厚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挖掘和傳承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然而,就目前學校中文學科的教學實際而言,缺乏對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應有的關注。例如在“美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一般是按照美學理論的既有的基本體系,著重對“美的本質”、“審美經驗”、“形式美”、“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審美范疇”、“美感”、“審美教育”等一些基本理論概念進行學理上的分析,再結合教材中列舉的一些典型的藝術形象對它們進行講解,很少結合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進行分析和解讀。這種“美學”課程的教學方式無疑會游離于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審美體驗之外,學生除了了解一些艱澀的美學概念和“古典”的藝術形象,很難從“美學”教學中獲得切身審美藝術的“美感”,從而導致“美學”課堂教學缺乏生機與活力,無法真正實現審美教育與審美交流的目標。如果我們在“美學”課程教學中能夠“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將桂中地區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融入到“美學”教學中來,適當的選擇一些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案例對一些基本的美學理論的內涵進行具體闡釋,同時又能從理論上對一些具體鮮活的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進行學理分析,這樣一方面使得一些晦澀的美學概念不會顯得空洞無物,另一方面使得學生能夠切身的體會到身邊鮮活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是作為一種美的存在,形成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深度審美交流,使學生在感受美、體驗美、認知美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美學”教學的審美教育,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保護傳承意識。

        第7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范文

        少數民族文化在現代傳播中被鮮明地解構與建構

        1954年,傳播學家威爾伯·施拉姆在《傳播是怎樣運行的》一文中,提出大眾傳播過程模式,指出構成傳播過程的雙方分別是大眾傳播與受眾,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傳達與反饋的關系。

        今天,新媒介帶來新的技術手段、新的傳播渠道和新的娛樂方式,少數民族文化在現代傳播中,通過大眾傳媒與受眾之間的傳達與反饋關系,不斷被鮮明地解構與建構。作為我國唯一轄有少數民族自治縣的直轄市——重慶市,少數民族文化也不例外。

        重慶市現有少數民族人口197.36萬,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石柱、秀山、酉陽、彭水自治縣和黔江區是重慶市少數民族聚居區,共有少數民族人口183萬,占全市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2.7%。長期以來,重慶少數民族大多聚居于遠離城市的農村山野,過著封閉農耕的鄉村生活,保留著大量的傳統習俗。近年來,隨著城鄉統籌戰略的實施,城鄉高速公路及信息高速公路的開通,重慶農村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也面臨著沖擊與轉型。從當地少數民族物質文化傳承來看,一個真實的現狀是:土家吊腳樓、苗家木屋,逐漸被鋼筋水泥鑄成的小洋樓、小平房所取代,苗家搓衣板、鼎罐、草凳被現代化的洗衣機、電飯煲、沙發所代替。從當地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傳承來看,一個典型的現象是:苗家青年男女談戀愛已經不再唱苗家山歌,而是到電影院卿卿我我;土家青年男女也不再跳起歡快的擺手舞歡迎遠方來的客人,而是到歌廳與客人k歌狂歡。嫁娶習俗更是和現代都市人無異,車輛迎送,婚紗西服,現代感十足。種種現狀與現象表明,在先進的傳媒技術及現代化進程的影響下,少數民族文化在現代傳播中正在被鮮明地解構與建構。

        現代建構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保留特色的物質載體和精神載體,在全球化的今天,保留自身文化特質與精髓,就是保留自己賴以生存于這個多元文化世界之中的根本。因此,少數民族自身必須慎重選擇自身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路徑。在這一思考和實踐中,有人主張,少數民族文化應當保持傳統不變,否則就會失去其獨特性;也有人認為,少數民族文化應當大膽創新,否則就會失去其生命力。這兩種觀點都有一定合理性,但易走極端。理性的做法是反對“一刀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無論哪種模式,任何一項具體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路徑,都應當有一個基本的準則和宗旨,即滿足當地少數民族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要。要滿足這一需要,除了現代化,少數民族別無他路。

        根據馬格納雷拉的定義,現代化是發展中的社會為了獲得發達的工業社會所具有的一些特點而經歷的文化與社會變遷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過程。對中國而言,現代化的實質是提高全民族、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現代化對少數民族而言,尤其具有雙刃性,一方面,現代化帶來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可以改善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現狀;但另一方面,伴隨而來的先進文化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會形成極大沖擊和影響,會使少數民族弱小的文化在某些層面上“均質化、淡化和湮沒而處于社會上裝飾性的、殘留的或邊緣性的地位”。①因此,如何面對不可回避的現代化趨勢,建構適宜自身發展且兼具本民族文化特質的生活方式,是少數民族必須解決的難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建構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過現代建構,才能實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才能使其真正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獲得更好的發展,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其價值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實現。

        少數民族文化現代建構策略

        1998年,美國傳播學家鮑爾·洛基奇以多種研究手段對網絡化時代傳媒轉型背景下傳播系統和社區歸屬(感)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在其研究成果《傳媒轉型:改變社區粘合紐帶》一文中,從生態學構架的視角提出“傳播基礎結構論”,認為傳播基礎結構由兩部分組成:鄰里趣聞軼事講述系統和傳播行動的環境(見圖)。

        鄰里趣聞軼事講述系統包括宏觀的趣聞軼事講述者:主流媒體(主流媒體主要講述的是整個城市、國家甚至是世界的故事,講述對象可以是這個城市、縣或是地區的所有人口);中觀的趣聞軼事講述者:當地媒體和社區組織(對象是這個城市的某個特定地區);微觀的趣聞軼事講述者:居住在某些地區的居民本身。傳播行動的環境是指存在于傳播行為周圍的所特有的情況和條件的總和。鮑爾·洛基奇的“傳播基礎結構論”對于新媒介環境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與建構,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結合重慶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現狀,筆者對少數民族文化現代建構提出如下三點策略:

        一是宏觀、中觀、微觀三層推進少數民族文化現代建構,即主流媒體、當地媒體和社會組織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居民本身應對自身所擔負的民族文化傳承使命應有著清醒的認識,并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播與傳承過程中,少數民族群體自身應當居于主導地位,主動傳播,主動反饋,利用網絡、手機等新媒體提升本民族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

        二是少數民族文化現代建構過程中,有關各方應當對傳播行動的環境有著全面而正確的認識,分清阻礙或鼓勵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各種因素,如少數民族地區的地域特征、交通狀況等,辨識促進或阻礙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社會文化特征,如低俗文化、落后文化等,從地理上打通閉塞的交往環境,從心理上構建一個開放的溝通環境。

        三是在整個傳播過程中,在任何一個環節,少數民族文化現代建構必須在著眼于當前實際且兼具長遠規劃的基礎上,基于滿足當地少數民族居民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基本需要和更高需要這一核心理念。這里的物質需要,不是短期內的經濟提升,而是因地、因時制宜,形成可持續增長;這里的精神需要,不是隨大流,走媚俗路線,而是應當有本民族精神內涵。

        【本文為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青年項目“新媒介環境下信息傳播與重慶少數民族文化的現代建構研究”(項目批準號:2010QNRW48)以及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開放基金項目《烏江流域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從傳播學視閾看民族文化解構與建構》(項目批準號:2012Y 04)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美】德尼·古萊:發展倫理學[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頁

        參考文獻:

        ①蔡騏:《文化·社會·傳播》[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②張舒予:《論網絡時代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傳播》[J],《復旦學報》,2003第4期

        ③牟岱:《論國家民族文化的建構》[J],《社會科學輯刊》,2004第5期

        ④張志 王曉英主編:《新媒體與民族文化傳播研究》[C],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年版

        第8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鍵詞 民族地區 職業教育 民族文化 傳承與創新機制

        Abstract The so-called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immersion of culture, culture is the baton of vertical handover process in a community of members of society. Each n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culture, in order to retain, continue down, the need to choose the way of inheritanc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form.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innova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eritage,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n the path of shallow exploration.

        Keywords ethnic regions; vocational education; na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民族文化指各個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產生和創造出來的能夠體現本民族特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財文化的總和。民族文化傳承是指本民族共同體內的社會成員做交接棒似的縱向傳播的過程,這個過程受生存環境和社會背景的制約而具有強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終形成傳承機制,使本民族文化在歷史發展中保持其穩定性、完整性、延續性等特征。

        1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與民族文化傳承概述

        1.1 基本現狀

        在我國幾乎所有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而且本民族的語言主要用于其內部間的交流。從當前職業教育來看,為了教學上的方便和傳承這些少數民族語言,我國在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施行雙語授課。對于民族地區學校來說,其教學內容的選擇可以充分結合本民族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等,以武陵山區為例,其結合本地區少數民族的文化特點,開設了一些如侗族大歌、蘆笙、土家織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但這樣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在武陵山區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所占比例卻很少。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民族間的交流不斷加深,在這樣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與漢族的文化卻正在日趨一致,部分民族地區的一些民族文化正在逐漸消失。在民族文化中語言是最為核心的,但目前一些青少年已經不會講自己民族的語言。以武陵山區為例,在一項針對本地少數民族中職學生對本民族文化掌握程度的問卷統計結果中顯示,在其父母一代,民族相融的情況已經比較深入了,其本民族的家庭傳統文化氛圍逐漸淡去,到了學生這一代,民族融合的情況更加明顯,更加深入,更加普遍,尤其是對一些城鎮家庭來說尤為如此。可見,當前我國少數民族漢族化的現象正日益加深。

        1.2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與民族文化傳承的關系

        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而言,當前最有效也是普遍采用的方式為發展職業教育。但由于當前社會對職業教育認知上的淺薄,大多數的人只是片面認為職業教育就是學習職業技能或職業知識的地方,未能清楚地認識到職業教育的作用、意義及其深層次的含義。作為一個民族精神延續與發展的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要想使其更好地延續下去,不得不選擇職業教育這條最有效的途徑。但在發展職業教育的過程中,為了能使職業教育得到更好地發展,就必須根據本民族的特點,以及職業教育的獨有特點,并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改革職業教育,進一步增強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之力。

        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延續需要職業教育的幫助,同樣職業教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民族文化的促進,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民族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形成的,因此職業教育的發展應當緊緊圍繞民族風俗習慣以及特點的工藝進行,以使學生對本民族的起源、發展過程、人文理念、文化特性、地理特征都有一定的了解與認知。所以就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而言,其承擔著兩個重要的意義:一是要很好地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二是要將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感情作為一種職業,不斷推動民族文化產業鏈的形成,進而促進民族經濟的快速發展。

        2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與民族文化傳承面臨的問題

        2.1 文化沖擊對職業教育中民族文化傳承的挑戰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化基本在當地范圍內傳承,幾乎很少受西方文化的沖擊,即便有他民族一定同化,也有益于民族文化本身l展。但在全球化不斷加深的趨勢下,文化產品的自由流動、擴展,以及文化價值的不斷碰撞,逐漸威脅到了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化安全。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大多在特定的民族間延續與流傳,且其所使用的語言也有很強的民族特性。但在全球化不斷加深的趨勢下,傳統意義上的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正逐漸失去其固有的空間,民族、國家的邊界正逐漸消解。當前民族文化傳承的空間及其途徑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給職業教育中民族文化的傳承提出了挑戰。

        2.2 文化沖突對職業教育中民族文化傳承的挑戰

        在全球化及現代化的不斷沖擊下,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突愈發明顯,尤其是少數民族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間的沖突越發激烈,使少數民族的歸屬感、忠誠心受到了挑戰。通常來講,在教育事業中民族文化傳承面臨著排斥與接納兩種選擇。假如特定的少數民族文化環境相對封閉,且在外來文化沖擊較弱的情況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勢必會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響,這時不易接納外來文化,因而常選擇排斥;假如特定的少數民族文化環境相對開放,且在外來文化沖擊較強的情況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勢必會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這時容易接納外來文化。

        3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中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路徑

        3.1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入手,創新職業教育形式

        在民族文化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來,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日益重視。比如:我國對傳統的清明節、端午節等這些習俗進行法律和政策上的保護。職業教育也要順應國家政策,對職業教育進行優化創新,讓職業教育和民族文化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例如,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在教學的內容中加入一些民族風俗、民族特有的工藝以及民族的舞蹈藝術等,把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對民族文化產生興趣。同時,教師在講解民族文化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針對武陵山區的某一民族的傳統服裝、節日以及風俗進行深入的研究,找到自己喜歡的民族文化,把自己感興趣的民族文化做成PPT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并和同學講解自己喜歡的原因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了解了武陵山區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也對武陵山區長期生活過程中積淀下來的文化特色更加重視,更有效的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3.2 聘請民族藝人或專家進校園,促進民族文化傳承

        民族藝人和一些研究民族文化的專家,對該地區的民族文化是最清楚,也最了解的。民族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精神的延續和發展,要想更有效的延續下去,職業教育是最有效的渠道。因此,武陵山區職業教育就可以把這些民族藝人和研究民族文化的專家聘請到學校作為講師,給學生講解民族文化。同時,定期組織一些活動,讓學校教師和這些民族藝人和專家進行溝通交流,從而讓學校教師的知識水平得到提高。例如,在講解一些關于武陵山區民族文化傳承的項目時,就可以讓學校內部的教師在知道理論文化的基礎上更加深入的理解民族文化,把理論運用于實踐,讓教師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促進民族文化傳承。

        3.3 加強職業院校“雙師型”培養,提高傳承民族文化能力

        在職業教育中要想有效的對民族文化進行傳承,必須加強“雙師型”師資培養,以此來提高教師傳承民族文化的能力,職業院校根據學校專業的建設以及發展的需求,定期組織學校的教師進行民族文化的培訓,讓教師在培訓中更加理解民族文化傳承的意義及重要性,共同開發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民族文化傳承相關的科研項目,讓民族文化能夠得到世代相傳,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同時,學校也可以安排教師到傳承民族文化相關的行業、企業參與具體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可以言傳,還可以身教。

        3.4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的培養

        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的保護和培養。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國家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現存傳承人進行保護,同時強化后繼傳承人的培養,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傳統手藝、民族文化、民間藝術等為內容,將民族文化融入到職業教育之中,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的文化、風俗以及習慣,自覺的進行民族文化的傳承。并且職業教育要改變以往“口傳身教”的傳承模式,要積極進行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充分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制定出全面、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人才保障,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

        3.5 加強政策支持、經費投入以及行業間配合

        職業教育作為傳承民族文化最為有效的渠道,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經費的投入以及行業間的配合。所以,政府要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出相應的政策,把傳承民族文化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中來,讓行業間進行協作配合,履行各自的職責,落到實處,讓民族文化的傳承順利進行下去。此外,職業教育要加強相關民族文化專業的建設,營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圍。同時,職業院校也要充分發揮出校內現有的財力、物力作用,對校內的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傳承、弘揚民族文化的合力。

        參考文獻

        [1] 井祥貴.納西族學校民族文化傳承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1.

        [2] 肖麗萍.武陵山區少數民族道德教育研究[D].中南大學,2014.

        [3] 李麗敏.全納教育理念下民族高等教育與民族文化傳承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2.

        [4] 冉紅芳.教育傳承場域下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機制探究――基于鄂西南職業技術學校的調查分析[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184-188.

        [5] 楊建忠.論民族地方高校的民族文化傳承創新價值與方式[J].黑江高教研究,2012.10:69-72.

        [6] 黎衛.論高職教育推動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責任與使命[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4.4:100-102.

        第9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鍵詞】黑龍江 少數民族民歌 傳承 發展

        一、傳承保護和發展黑龍江少數民族民歌的意義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受到強烈的沖擊,甚至在慢慢消失。如今,外國歌曲和流行歌曲傳遍中國的大街小巷,黑龍江少數民族民歌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瀕臨消失。黑龍江少數民族民歌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就需要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發展,順應新時代的需求。

        黑龍江少數民族民歌是黑龍江省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黑龍江少數民族民歌包含了少數民族人民從古到今的歷史文化和生活習俗,是一座巨大的原生態資料,有重要的科學和文獻研究價值。黑龍江少數民族民歌的傳承和保護需要專業人士有意識地去從事本民族本地區傳統文化、專項記憶、專門知識的學習,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運用和繼承。在現代教育的體系中,納入或安排傳統民間文化的教與學是十分必要的。

        二、黑龍江少數民族民歌保護和傳承的幾點建議

        (一)在傳承中對其生存環境的保護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與網絡的普及,原生態文化和少數民族民歌都遭到了侵蝕。在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民歌的傳承中,要重視全面搜集資料、傳承人要忠實地記錄、慎重地整理資料三個方面。

        全面搜集是指在可能的情況下,對黑龍江省各個地區的少數民族民歌的歌詞、曲譜搜集要全面;對大同小異的作品搜集要全面,口頭流傳的要搜集,已經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民間抄本也要搜集;傳統的要搜集,新創作的也要搜集。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民歌在內的非物質文化,具有集體性、口頭性、變異性和傳承性等特征。忠實記錄是指忠實的、原生態的記錄,既是科學研究的初步作業,又是推廣優秀民歌的根本依據,是一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在全面搜集和忠實記錄的基礎上,在尊重民間歌手口頭創作的前提下,為了推廣普及和利用而對一部分基礎較好的民歌作品進行適當調整和修補,并以圖書或音像資料的形式保存下來,是傳承和保護壯族民歌的一個好方法,把握好這三點才能為后期的發展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黑龍江省文化政策的保護

        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影響等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無疑是一種挑戰。如今“保護民族文化”“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成為文化發展的重頭戲。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對于即將瀕危的這些民族藝術實施開發性的搶救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民眾的積極性,喚起了人們對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在感情上的回應。同時,為了使黑龍江少數民族文化更好地發展,黑龍江省文聯的“龍歌”行動做了具體的宣傳和推廣,激發民眾對于黑龍江文化的熱愛。

        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少數民族民歌的傳承,必須要借助政府的扶持和相關文化政策的保護,使其有所依靠,才能有施展魅力的空間。此外,政府要重視與高等音樂教育相結合的扶持政策,在高校中開設少數民族音樂的課程,恢復傳統的藝術形式和民歌會的比賽。在這一點上,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少數民族民歌教學有著非常好的體現。

        (三)注重學校教育與少數民族民歌的共榮

        近來,黑龍江省啟動高雅音樂進校園活動,是由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主辦的藝術交流活動。從中我們得到不少啟發,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要與教育緊密結合到一起,我們也要舉一反三做到讓少數民族民歌進課堂,借鑒這種形式發展民族文化。

        對高等院校的音樂教育來講,少數民族民歌進課堂尤其重要。高等院校為我們音樂教育培養大量的優秀教師,這些未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們精神煥發、對教育對事業充滿著熱情和渴望,我們要培養學生愛民族文化的意識,待將來他們工作時也能滿腔熱情地傳遞民族文化,一代傳一代傳承民族文化,讓傳統文化依舊輝煌,教育永遠是走在時展前沿的,只有把少數民族文化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

        結語

        黑龍江地區少數民族民歌在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我們相信在黑龍江政府的保護下以及高等音樂院校的重視下能夠得到更好的庇佑。尤其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浪潮中,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勢不可擋,黑龍江少數民族民歌定會有更好的未來,這也是我們所期待的。

        (注:本文為黑龍江省文化廳2013年度藝術科學規劃重點課題項目,項目編號:13A0014)

        參考文獻:

        [1]伍國棟.20世紀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的拓展(下)[J].黃鐘,2005(2).

        [2]祁惠君.馴鹿鄂溫克人生態移民的民族學考察[J].滿語研究,2006(1).

        [3]李文波.傳承與發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4]李冰.淺析中國民族音樂教育的現狀[J].科技創新導報,2009(25).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精品双飞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婷婷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拍 | 日本中文字幕一二区视频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偷拍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