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師范生;從教準備;教師職業能力;教學技能
科教興國,教育為本,其關鍵是人才培養。師范專業從事者對師范生的教師教育工作,而師范生則是未來合格的中小學教師,將肩負著人才培養基礎教育的重擔。對師范生的培養及其從教前的教師職業準備,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一個重要環節。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堅持以德為先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堅持能力為重是搞好人才培養的突破口。
本文在此僅以玉溪師范學院化學專業為例,對師范生從教前能力準備進行討論。
師范生從教前的能力準備在此是指,在教師教育過程中如何培養師范生的教師職業能力。
一、教師職業能力
所謂教師職業能力是指教師能夠順利地、完美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為特征的職業活動能力?;瘜W教師要想能夠順利地、完美地完成化學教育教學任務,應該與其科學素養、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修養有著直接關系。
1.科學素養。科學素養一般是指,對科學知識、科學探究過程與方法、科學技術對社會及人類發展的影響等方面的認識程度。顯然,在教師教育過程中,知識結構與課程的設置對師范生的教師科學素養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教學技能。所謂教學技能是指,教師要順利地、完美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所必須掌握和運用的一系列教學行為和方式。應該包括教學設計、授課、課后輔導、教育評價及教育研究等方面。教學技能訓練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只有通過“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等過程,師范生的教學技能才可能很快提高。
3.教學藝術。教學藝術通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遵照教育教學原則和美學尺度的要求,靈活運用語言、表情、動作、心理活動、媒體組織調控等手段,充分發揮教育教學的情感功能,為取得最佳教育教學效果而實施的一套獨具風格的創造性教學活動。雖然,師范生在校期間通過試講活動、教育實習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中的代課工作,已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一定的實踐和總結,但基本上是憑借他人多年形成的經驗進行教學活動,屬于經驗型教學。要想使廣大師范生在將來的教師生涯中盡快成長為科學型教師乃至藝術型教師,對師范生進行“美”的熏陶很有必要。
二、從教前的能力準備
從前面的討論中不難看出,不論是專業科學知識的學習,還是教學技能的訓練及美的熏陶都將占用大量的學習時間。如何提高學習效益,在規定的學習時間內(四年)較好地完成師范生從教前的能力準備,可能較好的、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從課程設置入手,優化知識結構;從教學管理機制入手,重視教學技能訓練和“美”的熏陶。
1.優化知識結構。教師職業的知識結構可分為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化學專業師范生的本體性知識主要指專業知識,條件性知識主要指教育理論知識,實踐性知識主要指教育教學實踐知識(包括實驗技能)。
玉溪師范學院化學專業課程設置統計表
■
由玉溪師范學院化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及知識結構模塊,我們認為優化師范生的知識結構應凸顯教師職業,使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個合理、相對靈活的比例。優化知識結構是師范生從教前能力準備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2.強化教學技能訓練。教師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特定的職業教育,重視、改進、加強教師技能實踐性教學活動,讓師范生有一技之長。強化教學技能是師范生從教前能力準備的重點,也是強化師范生能力培養的一種具體體現。
3.重視美的熏陶。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重視在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中滲透美學教育,讓師范生在美的熏陶下感悟教學藝術,逐步提升師范生的教學藝術修養。教學藝術修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師范生從教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是由經驗型教師盡快向科學型教師轉變的關鍵。
綜上所述,師范生從教前能力準備的充分與否,直接反映著學校教育教學的知識結構、能力培養和美的熏陶是否符合教師職業教育的要求。在教師職業教育中,知識結構的優化師范生從教前能力準備的前提和基本保障,強化教學技能是師范生從教前能力準備的重點,教學藝術修養是師范生從教前能力準備的關鍵點。
關鍵詞: 實習報告;就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3)02-0049-02
“《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中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自覺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在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顯然,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目標已經由過去的“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調整為“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一 培養目標的分類
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可分為三類:工程型人才、技術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決定了教育類型、教育層次的不同。目前,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的一般是工程型人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主要是技能型人才,而培養技術型人才的任務就落在了高職、高專教育身上。
技術型人才也被稱為中間型、工藝型、執行型人才,它們的工作崗位在施工現場或生產一線,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工程型人才的設計、規劃、決策等只有通過他們的努力工作才能對社會產生具體作用,轉換成物質形態。技能型人才還被稱為操作型人才或技藝型人才,他們主要應該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能及必要的專業知識,是在生產第一線從事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的工作。兩技術型人才與技能型人才之間既有分工的不同,又有層次的差別,當然不可否認兩者也有交叉重疊之處[1]。
二 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決定了教育類型和教育層次
教育類型的不同有兩個標志,一是培養目標的不同,二是課程內涵的不同。對于高等職業教育而言,它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這種基于職業屬性的教育其教育規律在宏觀層面上體現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融職業性的社會需求和教育性的個性需求于一體。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出的“國際教育分類”中,將面向“理論基礎、研究準備、進入需要高技術要求專門化”的普通高等教育稱為5A教育,和它相對應的是基于知識儲備的課程結構;而“實際的、技術的、職業的”即“定向于某個特定職業”的高等職業教育被稱為5B教育,其教育規律集中體現在致力于實現教育培養目標的實施計劃——基于知識應用的課程結構之中。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職教育更注重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即學生的職業屬性的培養。
教育層次的不同在于教育功能的差別與教育內容的差別。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具有鮮明的職業屬性,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這種職業屬性明確了職業教育與勞動分工的層次之間天然而緊密的聯系,詮釋了職業教育的教育功能層次。伴隨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職業活動對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這就使得工作崗位對從業人員能力的要求呈現出層次性,這種層次性就集中表現為工作過程的復雜程度。高職教育的畢業生與中職教育畢業生層次的差別在所從事的工作崗位上表現為其綜合性、全面程度、顯現的責任、價值功能等的不同,即高職畢業生從事的工作崗位的工作過程復雜程度更高,從本質上說,這是真實職業活動功能層次的本源性映射。這種教育功能的差異決定了其教育內容的不同,職業教育的課程內涵具有鮮明的職業屬性,教育內容的層次與其受教育者未來工作范疇的層次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具體的聯系,職業活動的作用范圍與集成度表現為工作崗位對其從業人員的活動范疇呈現出層次性要求,集中表現為工作過程的深度與廣度。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了高職畢業生要有能力駕馭策略層面的工作過程,常常是“面”和“體”的職業活動;中職教育培養的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崗位一般只需要有能力把握經驗層面的工作過程,通常是“點”和“線”的職業活動。這種職業活動范疇的不同,實質上反映了工作過程中深度與廣度的差異,在教育活動中表現為教育內容層次的差別,其本質上是真實職業活動內容層次的整合性遷移[2]。
三 畢業實習報告是對教育類型與教育層次的具體反映
實習是高職教育中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和必要過程;實習報告就是實習完成后進行的總體性總結和概括。學生在實習結束后,應對整個實習過程、實習內容、實習方法等進行系統而概括地總結,結合自己在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且是如何解決和克服的,總結實習獲得的經驗、解決問題的方法、收獲和體會,撰寫成實習報告。實習報告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幾點:
1.實習報告必須有實習情況的概述和敘述,其中有些比較簡單,有些比較詳細,它主要是對實習過程中主客觀條件、有利與不利條件,以及實習的環境等進行分析。
2.實習報告要有對成績和不足的敘述總結,總結的目的是要肯定成績,找出不足所在。成績有哪些,有多大,怎樣取得的,表現在哪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多少,是什么性質的,怎樣產生的,表現在哪些方面;這些都應當在實習報告中講清楚。
3.實習報告應有對實習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的概括和總結。我們經歷過任何一件事情后,總會獲得一些經驗或者教訓,無論經驗還是教訓,只要我們進行認真地分析、研究、概括、總結,并將它上升到理論的層面來認識,這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會是獲益匪淺的。
4.實習報告還應包括對今后打算的概述。通過實習,對所學專業和將來的職業活動范疇有了直觀的、感性的認識,從而明確了努力方向和目標。
一份合格的實習報告,通過對實習環境、實習過程、實習內容的敘述,如實反映出學生實習期間的職業活動范疇,工作過程的深度和廣度;另一方面,從實習報告對實習中成績與缺點、經驗與教訓的分析和總結,反映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等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合格的實習報告很好地詮釋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具體反映出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類型和教育層次。
四 實習報告對就業能力的體現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是指高職院校學生在校期間通過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開發而獲得的能夠實現就業理想、滿足社會需求,在社會生活中實現自身價值的本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包括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和發展能力三方面內容?;灸芰Π▽W習、人際關系處理、適應社會環境能力等;專業能力指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掌握和應用;發展能力包括個性創新與職業觀等。其中,基本能力是基礎,發展能力是核心,專業能力是保證[3]。
實習是高職學生步入社會,參與社會活動的第一步,也是客觀了解本專業職業活動范疇的開始。如何處理周圍的人際關系,盡快將自己融入新的集體,成為這個集體中的一員,是一個高職學生能否適應工作環境,完成實習任務的基本保證。
實習報告中對實習時工作的主客觀條件、工作環境的描述,工作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的分析等,是學生對實習期間處理人際關系,適應新的社會環境的一種反映;也反映了學生對未來將從事的職業環境的認知程度。正確的處理方式,可以將一些客觀存在的不利因素轉化為可利用條件,反之會感到無所適從,無法適應所處的工作、生活環境;同時,在實習過程中也可以自我縮短和化解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之間的距離與矛盾,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使高職學生有一個切合實際的就業期望值,這對高職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是至關重要的。
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高職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主要是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和對專業技能理論上的認知,要達到“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必須通過到生產一線的工作環境中親身實踐,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并加以靈活掌握應用。對實習中取得的成績,獲得的經驗,從專業的角度進行總結,同時,用專業知識對實習中發現的不足和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分析、研究、總結,學生可以將在課堂上學到的抽象的概念和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了解掌握專業知識在生產中實際的使用方法;對所遇到問題的分析、研究、解決,是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理解掌握程度的檢驗和升華,是對高職教育的教育類型和教育層次的最佳詮釋。從理論層面對實習中的經驗、教訓進行的分析總結,對高職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為高職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提供了專業基礎。
發展能力體現在對實習中遇到的問題是否有獨到的見解、較好地解決方案,以及對今后的職業規劃等方面。在實習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必然的,是否能夠利用所具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找出較好的較先進的解決辦法,對于一個高職生來說,是他是否具有良好職業發展潛力的最好證明。制定一個具備可行性的良好職業規劃,是一個高職生對自身職業能力和職業發展具有正確認識的表現,能夠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盡快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
總之,一份完整的、合格的實習報告,不僅僅是簡單的對實習過程的描述,它可以反映出一個高職生對所學專業的認知程度,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掌控能力,也是一個高職生的職業觀、處事能力等方面的客觀反映,是高職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
參考文獻
[1] 匡瑛,石偉平.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轉換-從“技術應用性人才”到“高技能人才”[J].職業技術教育,2006年第22期第27卷
一、幼兒教育學基礎教學的特點
1、缺乏實踐性
《幼兒教育學基礎》一書是幼教專業的基礎課程,內容涉及較為廣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幼兒教育概論和基礎知識、幼兒園教育中的各種要素和幼兒園教育的相關實施路徑,通過遞進的方式把這三個方面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幼兒教育學的主要內容。從這三個方面的內容來看,主要以理論知識介紹、教育教學方法為主,而較少的涉及到實踐性的內容,因此,在幼兒教育學教學中,該門課程教學呈現出缺乏實踐性的特點。
2、教師容易把握教育對象的規律
《幼兒教育學基礎》一書的教育對象是中職生,該書根據中職生的特點,對幼兒、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等都進行了一定規律的概括。因此,在幼兒教學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總結出來的規律合理的開展教學活動,降低了教學中的難度。因此,呈現出了容易把握教育對象規律這一特點。
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方法
1、把教材與學生培養目標相統一
《幼兒教育學》是一門缺乏實踐性的課程,教師把教材與學生的培養目標巧妙地統一起來,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實踐在提高教學能力中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和實踐性。中職生的培養目標涉及到人際關系的培養、崗位勝任的能力等。因此,在幼兒教育學的教學中,可以把教材中的知識充分結合學生的培養目標來開展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在講授“幼兒德育”這一內容時,教師不但要講授到幼兒德育的培養方法,如多參加勞動,增進與勞動人們的感情,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等。教師還可以把這些方法正確地應用到對中職生的德育培養中去,讓學生在接受幼兒德育教育方法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道德認識。這種教學方法就達到了教材授課與學生培養目標相一致的目標,最終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2、開展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就是把學生身邊的人和事系統整編出來,用生動的案例模擬教學過程,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性調動起來的教學模式。在案例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主去嘗試扮演各個角色,因此,案例教學法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開展《幼兒教育學》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有條理地進行:
一是系統整編教學案例。在幼兒教育學教學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都需要教師進行系統的整編,比如可以把《幼兒教育學》中出現的案例進行收集,還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整理等。
二是對案例進行分析。教師根據收集到的案例,給予學生講解,在講解《幼兒教育學》中出現的案例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教材了解案例,引導學生正確思維,分析解決,學生在解決案例的過程中,要正確的運用教材中所學到的基礎知識。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讓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
三是對案例進行總結和回顧??偨Y和回顧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內容。教師不但要總結案例,而且還要及時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差異性。在總結和回顧的過程中,教師要以鼓勵的態度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不要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通過對案例的總結和回顧,不但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加深基礎理論知識,而且能夠有效地指導知識的深化,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性有重要的作用。
3、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
校內外實訓是開展學生實踐能力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教學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實訓教學卻充滿生機活力。對此,學校和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這一需求,建設好校內外實訓基地。
一是建立校內實訓基地??梢园研@內的空教室改幼兒園仿真實訓室,以學生自身為對象,一般情況下,可以采取輪流模擬教師,其他學生模擬幼兒的方式進行。比如,在開展“幼兒游戲”這一環節的教學時,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模擬成幼兒去開展各種活動的游戲,也可以讓模仿能力較強的學生去充分想象幼兒的特點去模仿他們在游戲過程中的各種表現、表情等。通過這種模仿幼兒的游戲教學,學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幼兒的情感,體會到理論知識轉化成實踐內容的重要性,而更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是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的建立,一般是以本校附近的幼兒園或者是與本校關系較為密切的幼兒園為主,這類幼兒園可以為學生提高實踐能力提供實戰性場所。對此,學校和教師要廣泛聯系建立學生的實訓基地,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指導學生在幼兒園實際教學過程中切實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比如,在開展“幼兒園課程”內容的教學時,先讓學生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然后再根據幼兒的整體情況、個體差異等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最終確定選定幼兒教育的相關內容。
4、課后布置具有實踐性的作業
課后作業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每一小節的課程教學完成之后,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布置一些具有實踐性的作業,以便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是要布置探究性的作業。探究性的作業有助于學生自主去探究問題,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收集各方面的資料,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比如,在講授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布置一些學生家訪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獲取調查信息后進行探索總結。通過這種形式的鍛煉,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利用所學知識去提高探究意識、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用所學理論知識去分析現實問題,因此,這樣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是要布置實踐性的作業。比如,在對幼兒園教學環境這一部分講授完畢后,先讓學生去調查當前幼兒園環境中的問題及不足等現狀,再讓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教師再給予必要的指導,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再如,可以布置學生一些合作型的作業,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去,針對教學中教師留下的問題采取集體討論的方式予以總結、探索,這種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踐性。
在經過了一定的專業知識積累后,每個專業課都要附加實驗教學,實驗能夠很好的培養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了解到各種儀器的操作方法,并對實驗原理、過程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這無疑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專業課的實驗課題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使使學生感到有興趣,并能全身心投入到實驗探究中來,通過實驗探究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實驗講解改變學生的一些錯誤的操作方式,為以后的廠房實訓奠定基礎。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我校曾多次建立創新小組團隊,由責任老師負責管理,以本專業的相關知識,進行有意義的實驗探索。
2廠房參觀、廠房實習
外出參觀往往會給學生一種新鮮感,離開熟悉的學習環境,來到一個新的地方進行參觀學習,往往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堂教學與實驗探究的雙重教學后,本專業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可以接受一些實際操作過程中的相關專業知識。通過在污染物處理廠的參觀,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與廠房的實際操控技術相聯系,可以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結束廠房參觀后,可組織學生做參觀演講,讓學生總結在參觀中所學到的知識,通過總結和交流達到強化專業知識的目的。廠房參觀能夠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強化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承接作用,通過廠房參觀,學生將對廠房的一些儀器操作有一定的了解,為以后的廠房實習奠定了基礎。通過廠房參觀以及專業知識的學習,學生會對本專業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廠房實習可以強化學生對本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實習是將書本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基本技能訓練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生產實習是環境工程本科教學的一門重要實踐課,通過該教學環節不僅能使學生掌握環境工程專業設計、廠房實踐、組織管理的基本技能,還能使學生了解環保治理設施以及設備的運行管理知識。學生的廠房實習需要通過學校聯系實習單位,由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做好實習計劃,針對實習內容有目的地選擇實習指導教師,選擇所帶核心課程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在實習中遇到相關專業知識,指導教師可把書本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來進一步講解,豐富實習內容。通過生產實習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要求學生做好生產實結,確保學生在廠房實訓過程中學到了真本領,同時促進理論知識的升華。
3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是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系統的全面的歸納、總結、應用和提高的重要環節,即是總結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到的專業知識,也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情況選擇畢業設計導師,導師則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為學生確定論文題目,論文題目采用一人一題,畢業課題要來源于科研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并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畢業課題確定后,由學生在接下來的一學期內,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知識通過實驗等方式進行畢業設計的探究,最終獨立完成畢業論文。要嚴格要求畢業論文的質量,要求由負責課題的老師之外的教師參加論文的評定,從學生的選題、查詢資料、開題、實驗設計、開展試驗、撰寫論文、答辯等環節嚴格要求,嚴令禁止論文抄襲的現象,最后綜合各個老師的意見,給出畢業論文的最終成績,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
4考核方式
專業課傳統的考察方式為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的形式,為了避免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可適當的增加期末考核中平時成績的比重,根據學生的平時表現綜合考慮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做出最終的期末成績評定,避免學生因考試而學習,最終導致學生“學得快,忘得快”,無法掌握專業相關知識的問題,將傳統的“應試型”教育理念轉化為以注重學生能力為主的“能力型”教育理念。
5結語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干療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
目的:探討低年資護士對老年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方法:針對老年病科低年資護士健康教育存在問題,采取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病房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結果:培訓后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滿意率顯著提高。結論:健康教育能力培訓提高了低年資護士健康教育能力,提高了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滿意率。
關鍵詞 低年資護士;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患者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192.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9561(2015)07-0158-01
隨著優質護理服務在我院的深入開展以及近年來醫院的快速發展,我科的護士日益呈現年輕化趨勢。我科住院患者平均年齡80歲,均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并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上升,預后差 ,死亡率高。臨床工作中低年資護士與老年患者護患溝通能力普遍欠缺,存在不少問題, 為滿足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現將存在問題及對策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4年5月一2015年7月住院患者257例,其中男性181例,女性76例,平均年齡82歲。
1.2方法:利用醫院統一的“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滿意度調查。住院周期短的患者在出院時進行調查,長期住院患者每月月末進行調查。
2存在問題
2.1老年病科患者特點
2.1.1生理特點:大腦功能衰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記憶力和聽力下降、聯想速度緩慢。接受健康教育知識緩慢,易遺忘。
2.1.2患病率特點:隨年齡增加與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發病率顯著增高,病情復雜、病程長,大量復雜的??浦R,使病人難以掌握。
2.1.3心理特點:有一定的自我保健意識、易產生焦慮、抑郁孤獨等心理問題。老年患者易形成依賴行為,不易接受先進科學的健康教育知識.[1]
2.2低年資護士特點:
2.2.1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不扎實:知識面窄、理論與實際不能有機結合,健康宣教沒有內涵。
2.2.2缺乏臨床經驗:病情觀察中缺乏判斷力,健康教育形式單一、沒有體現個性化。
2.2.3溝通交流能力欠缺:語言貧乏、宣教照本宣科、無法體現宣教重點、不能及時解決患者的疑問。
2.2.4不能正確使用護理程序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對護理程序的步驟、方法、優先原則、循環等了解較少。
3對策
3.1理論知識培訓
3.1.1健康教育理論知識:積極參加院內外的健康教育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實施程序和方法的理論學習。
3.1.2疾病相關知識:強化學習??浦R、心理護理、康復護理、疾病預防、藥理學、營養學等。
3.2實踐技能培訓
3.2.1情景模擬法:一名護士扮演患者、在高年資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模擬訓練。接著在病房進行“實戰演練”,科室護士長督促、高年資護士現場指導。鼓勵低年資護士積極利用每月科室健康教育講堂,根據需要集中講授教育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鍛煉溝通能力。[2]
3.2.2案例分析法:由老師根據事實再現臨床典型案例的發生經過,圍繞案例展開討論,低年資護士輪流分享自己在臨床工作中的相關經驗,最后一起分析,進行歸納總結。全程不斷互動,調動護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低年資護士的批判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不斷總結與思考。[3]
4討論
通過理論知識培訓,實踐技能培訓,并教會護士充分利用護理部提供的健康教育資料、健康教育處方、內網藥典等資源對我科老年患者進行重點突出,反復強調,簡單易行,書面總結的健康教育。使我科“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中關于健康教育的調查知曉率、滿意率由86.9%上升到92%。
臨床低年資護士是護理隊伍的新生力量, 其素質不僅直接影響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而且也影響著護理質量的提高。老年患者由于生理、病理等影響因素,對于先進科學的健康理念不易掌握。因此,加強低年資護士健康教育理念、實踐的培訓,提高臨床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才能切實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學科發展。
參考文獻
[1]辛少芬,李順燕,黃愛英.開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中華護理雜志,2000,35(6):376.
[2] 季聯群.情景模擬急救演練對提高低年資護士應急能力的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3):1211.
關于防震減災活動總結社區2021
一年以來,我社區防震減災工作,在區委、*的指導下,按照年初制定《***社區防震減災工作計劃》認真貫徹落實,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加強組織領導,發揮基層作用
成立了領導小組,將我社區防震減災工作納入了本年度社區工作目標考核,并加強防震減災工作,做到人員落實到位。
二、創新宣傳方式,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一是按照上級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4月1日組織社區干部、工作人員、居民參加了***社區組織的防震減災知識講座,并結合本社區實際,認真組織開展學習相關文件及相關法律法規,在社區醒目區域懸掛宣傳標語橫幅,積極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增強民眾防災減災意識;二是傳達上級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務,傳達學習了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對防震減災工作進行強調,要求:一是要有意識。要有預防各種災害的意識;二是要有措施。要加強各方面的措施和準備;三是要有責任。要認清防災減災形勢,加強責任心,相關工作人員要增強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責任意識,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僥幸心理。防災減災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內容,關系*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是大家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調動了全民參與的積極*,強化了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了民眾的防災能力,防震減災知識得到了大力普及,為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我社區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三、充分發揮基層作用,努力推進防災應急工作
為全面貫徹上級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加強社區防震減災工作,一是制定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立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二是制定社區《防震減災應急預案》,建立健全了防震減災應急機構。三是抓好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基本籌建起一支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和志愿者隊伍,積極開展了志愿者隊伍的地震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四是制定了防震減災緊急疏散應急預案并開展了應急疏散演練,通過演練不斷完善了預案。
四、切實加強防震減災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業務培訓,搞好自身建設,不斷適應防震減災工作需要
在社區的組織下,進一步加強了相關人員的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學習。一是組織各類相關法律法規的專題學習和業務知識培訓,不斷提高防震減災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二是加強防震減災工作業務指導,搞好震害防御、應急管理業務培訓。通過不斷學習,不斷適應防震減災工作需要,促進我社區防震減災工作的發展。
在5.12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樹7.1級地震,使許多鮮活的生命瞬間被無情地吞噬了,災難給我們敲響了*鐘。普及防震自救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市、區教育局《關于在全市中小學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的安排意見》文件精神,以增強師生防震減災安全意識、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為目標,我校于5月份在全校范圍內廣泛深入地開展了一次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普及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開展地震應急模擬演練等活動。增強了學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自覺*,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了學生地震災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進一步探索了學校防震減災教育工作的新思路。現將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組織領導,成立了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負責,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廣泛宣傳動員,提高了學校師生對防震減災教育意義的認識,激發了師生積極參與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的積極*,有力提高了師生對防震減災的認識,深刻認識到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常抓不懈。
二、多渠道廣泛宣傳防震減災科普知識。
以加強師生公共安全教育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目標,根據《中華*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充分整合學校科普教育的資源優勢,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學習科普知識,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增強學生安全意識。防震減災教育重視活動體驗原則,開展了以防震減災為主題,以災害防御科普知識教育為主線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動,增強師生的防災抗災意識和自覺*,提高災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首先,把震減災科普知識教育作為學校安全教
育的重要內容,并列入教學計劃,重視學科滲透,將防震減災知識引入課堂教學,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在每周校本課程時間開展防震減災知識教育。其次,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宣傳:利用黑板報、手抄報、橫幅、展板、標語、主題班隊會等形式,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并組織學生觀看了《唐山大地震》、《蟾蜍》、《地震揭秘》、《直面地震》等防震減災錄像,使學生一方面了解了地震小知識、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識,拓寬了知識面,另一方面看到了地震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第三,組織防震減災專題知識講座和知識競賽,使學生對防震減災和自救互救知識有了較系統全面的了解。
三、開展地震應急模擬演練。
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地震應急模擬演練實施方案,成立演練指揮部,確定了科學詳實的活動流程、疏散路線及人員分工。于5月12日下午3時分別在羅坊中學、羅坊希望小學、下山橋小學三校進行了地震應急模擬演練,校長親自指揮,班主任及課任教師協同配合,順利有序地完成了撤離疏散、安全保障、醫療救助等過程,結束后校長對演練過程進行了總結。進一步增強了師生防震意識,真正掌握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抵御和應對地震事件的能力,整個演練過程井然有序,歷時三十多分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通過此次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了全校師生防震減災安全意識,我校將以這次活動為契機,以保障師生安全,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為目標,把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繼續開展下去,創建*校園。
關于防震減災活動總結社區2021
打造社區減災平臺,構建和諧美好社區。在“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根據區委、街道辦事處的要求,結合我社區工作實際,從防災搶險演練活動、開展社區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建立防災減災長效機制三方面進行入手,現將活動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開展火災現場搶險演練
為引起社區全體居民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進一步增強災害風險防范意識,廣泛普及災害自救互救知識,結合本地防災減災工作實際和我社區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火災現場搶險實施方案,細致安排部署活動的實施步驟和操作辦法;假定演練背景,根據活動總體要求,明確指導思想、社區及駐街單位在活動中的具體職責。
我社區高度重視此次演練活動,預設一居民樓發生險情,演練開始:報警器響起、社區的擴音喇叭播放、敲鑼報警,緊急通知居民進行疏散轉移,通知消防隊進行救援,派出所實施交通管制,開展應急搶險工作。演練總體情況良好,群眾順利轉移、疏散,但是也體現出一些具體問題,如群眾和搶險隊伍配合默契差影響轉移速度等。
二、開展社區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周活動
為進一步深入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我社區通過展板、宣傳欄等形式面向轄邊居民進行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
面向不同人群進行了宣傳,司機朋友應如何面對濃霧天氣;家中老人和少年兒童面對火災應如何自救。針對轄區居民開展關于地震等災難的相關知識。
通過宣傳,使居民不斷增強防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動員廣大居民相信科學,不聽信謠傳,當好聯絡員,一旦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形成全社區廣泛參與的群防體系。
三、建立防災減災長效機制
防災減災工作是關系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民生工作,必須在集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的基礎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度化、經常化,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及其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我社區通過此次活動加強了對居民的防火知識宣傳,增強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避災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形成全體居民共同關心和參與防汛減災工作的良好局面。另外我社區通過加強責任制建設,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建設,為防災減災工作做好了準備。
四、存在問題
這次“防災減災日”活動是比較成功的,但同時通過活動也體現出來一些問題。
1、居民防災減災意識不強。通過調查、宣傳,我們發現一般群眾的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都有待大幅度提升。
2、防災減災活動不勤,訓練時間明顯不足。
關于防震減災活動總結社區2021
今年5月12日,是國家第x個“防災減災日”。為進一步深入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我社區于5月x日至x日向居民大力宣傳防災減災基本知識,現將活動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開展社區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周活動
通過展板、宣傳欄等形式面向轄邊居民進行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面向不同人群進行了宣傳,司機朋友應如何面對濃霧天氣;家中老人和少年兒童面對火災應如何自救。針對轄區居民開展關于地震的一些相關知識。通過宣傳,使居民不斷增強防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動員廣大居民相信科學,不聽信謠傳,當好聯絡員,一旦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形成全社區廣泛參與的群防體系。
二、建立防災減災長效機制
防災減災工作是關系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民生工作,必須在集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的基礎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度化、經常化,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及其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
我社區通過此次宣傳教育活動,增強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避災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形成全體居民共同關心和參與防汛減災工作的良好局面。另外我社區通過加強責任制建設,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建設,為防災減災工作做好了準備。
三、存在問題
這次“防災減災日”活動是比較成功的,但同時通過活動也體現出來一些問題。
1、居民防災減災意識不強。通過調查、宣傳,我們發現一般群眾的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都有待大幅度提升。
關鍵詞: 體驗教學 師生關系 創造過程 探索方法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孩子們玩耍時,趁其不注意,將一個盛滿水的玻璃杯放在桌子邊角上,孩子們不小心將玻璃杯打碎了;第二次又將杯子放在桌邊上,孩子們在玩耍時,就會注意到放在桌上的杯子,將杯子放到安全的地方。從這個實驗當中可以看出,學生在切身體驗后能夠形成對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有重要指導和借鑒意義的經驗和體會。學生學習知識,形成學習習慣和生活經驗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親生經歷和實踐中獲得的。教育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通過教學方法傳授基礎知識,學生主動接受,進行知識重新創新和消化吸收的過程。德國教育學家波利亞曾經對學校教育中的體驗教學進行了深刻的闡述,他指出:“學生學習任何知識的主要途徑即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一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培養學生探索知識、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作為主要目標之一,創新教育理念,建立新型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地位,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知識,探索內在規律,形成學習能力和數學品質的過程中,體現思維水平,發揮創造潛能,發展能力水平,實現學生體驗數學內容的精彩、探究知識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這一目標。我根據教學實踐體會,就進行體驗教學談談一點看法和體會。
一、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學生體驗探索知識的學習氛圍
俄國著名教育學家羅杰斯曾經明確提出:“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睂W生學習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知識的內在追求性。這就要求教師要將學生進行知識體驗的能動性充分激發出來,凸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轉變過去那種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角,學生是學習活動的配角,教師一味地講,學生只需認真聽的傳統教育舊模式,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尊重學生的個人愛好、獨特個性和品質人格,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通過與學生真誠交流談心,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實際和內心世界,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與學的活動中,做課堂教學的主人,形成寬松、愉悅、和諧的教育環境,發揮學生體驗知識內容的主動性和內在動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離不開班集體和同學的幫助。因此,教師要創造學生能夠進行合作教學的環境,設計適宜學生集體討論、進行有效查缺互補、方便分組操作實踐等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與眾不同的見解,在交流觀點看法的過程中,找出自身在體驗學習活動中所出現的不足和差距,利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尋求進行體驗知識的最佳方法和途徑,從而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體驗效率,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
二、注重學生體驗創造過程,增強學生體驗學習活動的實際效率
創造是一個國家和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學生創造能力的形成和發展,依賴于學生自身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能動表現。它是學校教學中進行體驗式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體驗式教學活動的直接實施者,教師要提供給學生進行創造體驗知識的平臺。教師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從心理層面上進行知識的感知體驗。如在學習路程、密度等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形象直觀的教學多媒體技術,通過讓學生觀看一些實驗演示操作和講座,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清楚直觀的印象。為學生以后進行知識體驗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另一方面,教師要做好學生實踐層面的實際知識體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開展學習體驗活動,向學生提出體驗活動的目標和要求,讓學生帶有目的性地進行體驗,同時要做好活動過程的指導工作,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體驗實踐活動,對學生在體驗活動中的做法和步驟進行實施科學的指導,提高學生學習體驗探究知識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學時,在學生掌握判定定理的基礎上,我提問:“如果有兩個三角形,要使它們全等,必須具備什么條件?”讓學生進行知識的前后聯系,從而找出判斷三角形全等的相關條件。
三、指導學生體驗探索方法,提高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能力水平
1.鼓勵學生善于質疑?!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能夠積極地體驗知識,源于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質疑,對教師講解的質疑,對同學觀點的質疑。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在教學的關鍵之處設置一些問題和觀點,讓學生進行質疑活動,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適當的探究活動,探尋出問題的正確答案,并勇于實踐、驗證,尋求解決的途徑。
以地理教學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為依據,圍繞“全面貫徹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這一宗旨組織實施教學,充分利用地理課的學科功能,努力探討、改進教育教學手段,完滿完成教學任務。
工作目標
努力提高學生的地理各方面的素質和技能,著力培養學生讀圖、理解、綜合分析和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文科綜合考試中嚴保地理這一關,高考成績力爭使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各方面都滿意。
工作措施
1、堅持集體備課,理論聯系實際,加強交流,探索適應本校校情、學情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教學新模式,做教研的帶頭人。
2、復習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如“一課一練一結”。及時總結教改教研成果,在省級教育刊物上爭取1——2篇。
3、認真學習先進教育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科學的教育理論、方法來提高地理教學水平,做教育改革的先鋒。
4、努力做好資料的準備工作和教學檔案建設,精選、精編教學資料,建立高三學習、高考課題研究的教學檔案,使教學具有連貫性、整體性。
5、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做到定期自查。
6、講:串講知識要點,梳理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強化記憶,拔升能力,如區域地理講授順序:①弄清本區在全球的絕對位置(經緯度)與相鄰區域的區位關系;②本區內地形、氣候的特點及分布,并以此為成因推斷水文、土壤、自然帶、工農業特點、交通等;③相似區域的比較。
7、練:精選精練,要求對每個知識點都力求重現一次,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8、評:針對性的評講,“打蛇要在七寸,用鋼要在刀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強調得分點,同時由個到類 ,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如:中亞的干旱與西亞、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東側等地干旱成因特點比較分析,進行普遍性規律和特殊性區域差異比較訓練。
9、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多年來的備考經驗,研究高考考題導向、特點及其答案和評分標準,組編考題,合理安排訓練量,難度系數控制在0.5左右。
10、結:沒有總結,就不會有能力的提升,僅僅只是知識的再現,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題就會不知所措,因而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很重要。
能力培養總要求:
一、先預習:
1、先認真按提綱提前預習教材,完成提綱所留內容。
2、完成提綱后的基礎訓練。
3、總結:哪些地方還不懂,記錄下來。
二、再聽課:
1、帶著預習的問題認真聽課,作好筆記。
2、如沒聽懂,應舉手詢問或課后詢問。
3、同老師一道完成課堂總結,理清知識脈絡,掌握基礎。
三、課后鞏固:
1、整理筆記,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關鍵詞:小學數學;農村教育;復習課實效性
復習課課堂能夠對學生的知識體系進行相對完整的構建,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關鍵性的一環。教師對這個環節的操控程度直接影響到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以及教學質量。
一、農村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現狀
就目前的農村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而言,存在著“內容渙散,針對性不強”“復習模式死板單一,學生缺乏復習興趣”“知識點過于拘謹,缺乏知識的連接性與延伸性”等相關問題,對數學教育教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二、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復習課的教學實效性
1.改善小學數學復習課的策略
(1)學生自備復習菜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數學復習的主人公,對學習的操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學生也是最了解自身學習情況的人,因此由學生自備復習菜單對其復習具有指導意義。
比如,教育者往往針對“簡易方程”“分數的乘除法”等小學階段的重點、難點組織復習,而這些知識點的復習無法顧及所有學生。一些學生可能對“方程”“分數”等章節掌握程度較好,而對“統計”“因數”知識卻存在疑問。學生自備復習菜單有利于學生在數學復習中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復習實效性。
(2)構建知識體系,整理與練習相結合。小學數學復習課的本質就是“查漏補缺”,即對相關知識進行一定的匯總以實現綜合應用。數學知識點之間往往是存在聯系的,沒有孤立的知識要素。教育者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就應該帶領學生摸清知識點的聯系,對知識體系加以重造,同時要注意將體系的整理與數學知識的練習相聯系,提高復習實效性。
比如將“1~5的認識和加減法”“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個數的認識”這三節小知識總結構造為“認識數與整數的簡易運算”,通過知識的整合,讓學生對幾個知識點有了一個總的認識。從這個知識體系中學生能對同類型的知識實現一個梳理,能通過解題法的比較歸納出加減法的運算技巧。
(3)注重復習課的拓展延伸。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對數學教材上的知識進行講解,還需要帶領學生進行知識的延伸探索,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比如我們在進行“九九乘法表”這一知識復習時,就需要帶領學生進行“乘法表”以外的規則運算總結;比如帶領學生進行“整數的乘方”“乘方的整合”等相關探索,就需對“乘法”知識進行拓展延伸,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以幫助其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對學生進行復習訓練時要注意講究策略
(1)在指導學生練習時,堅決避免機械地重復。學生的思維是發展的,一味地進行知識的機械重復不僅會浪費學生寶貴的復習時間,還會為學生帶來枯燥的感受,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教師在復習時就“整數的加減法”知識不停地采用“3+2=?”“9-3=?”“8-5=?”這類問題進行簡單的機械重復,就會讓學生產生復習的抵觸情緒,不利于復習的順利進行。
(2)訓練內容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就我們數學考試的題目而言,近年來創新題意題越來越多,考試已經不是死板的考查某一個知識點,而是通過新型的出題方式將幾個知識點進行有機整合,這樣的題目具有開放性強,涉及面廣的提點,也更加大了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與思維轉換能力的要求。因此,教育者在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過程中要加大對數學知識的開放性講解,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提升復習課教學實效性。
(3)訓練內容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同時還要注意把握好綜合性。復習內容要具有針對性,以便于讓學生對具體知識進行具體學習,而數學知識復習同時又要注意綜合性,從宏觀的角度進行知識整合。因此,教育者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要注意將知識的針對性與知識的綜合性加以協調,全面提高復習的實效性,增強復習效果。
復習課的實效性往往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影響,對于復習課教學的有效利用可以幫助學生在考前實現對以往知識的歸納總結,對新近知識的查漏補缺,以此達到鞏固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成績,實現數學的高效復習,有效學習的效果。因此,教育者在復習課階段要注重教學模式的優化改革,使得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復習需要,全面提高小學數學的復習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李艷輝.優化教學手段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時效性[J].華夏教師,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