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普及口腔健康知識范文

        普及口腔健康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普及口腔健康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普及口腔健康知識

        第1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識范文

        【關鍵詞】新戰士;口腔健康教育;口腔衛生指數

        【中圖分類號】R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3-0586-01

        隨著我國口腔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在社會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宣傳和普及,部隊的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有其特殊性,但在口腔衛生保健方面依然應當緊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為此,本次研究對武警某支隊2011年度入伍新戰士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口腔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比較,以期對部隊今后口腔衛生保健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和幫助。

        資料和方法

        1.研究對象:選擇武警某支隊2011年度新入伍戰士108名,均為男性,年齡18至22周歲,分別來自全國5個省及直轄市,初中文化程度19名,高中及相當文化程度78名,大專以上11名,所有新戰士都已經通過征兵體檢和入伍身體復查。

        2.方法: 在新訓開始前對108名戰士逐一進行現場口腔健康狀況檢查并作記錄,爾后有針對性的對108名戰士進行為期3個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口腔衛生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口腔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和發放口腔健康知識的小冊子,之后再對108名戰士逐一進行現場口腔健康狀況檢查并作記錄。并對開展口腔衛生健康教育前后108名戰士的平均簡化口腔衛生指數進行對比分析。

        3.調查標準和內容 :采用簡化口腔衛生指數(oral hygiene index-simpliflied,OHI-S)作為調查標準,即檢查具有代表性的6顆牙,包括16、26、11、31的唇(頰)面、36及46的舌面,簡化口腔衛生指數包括簡化軟垢指數(debris index-simplified,DI-S)和簡化牙石指數(calculus index-simplified,CI-S),檢查器械為自帶光源的光纖口鏡和口腔專用牙周探針。檢查軟垢以視診為主,按標準記分,檢查牙石的方法是將探針輕輕插入遠中面齦溝內,然后向近中輕輕做探診,根據視診和感覺到齦溝內牙石的量,按標準記分[1]。人群軟垢及牙石指數是全體受檢人軟垢及牙石記分的平均值,人群口腔衛生指數為人群軟垢指數與牙石指數之和。

        記分標準:(Greene 和Vermillion 1960)

        DI:0=牙面上無軟垢

        1=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1/3以下

        2=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1/3與2/3之間

        3=軟垢覆蓋面積占牙面2/3以上

        CI: 0=齦上、齦下無牙石

        1=齦上石覆蓋面積占牙面1/3以下

        2=齦上石覆蓋面積占牙面1/3與2/3之間,或在牙頸部有散在齦下石

        3=齦上石覆蓋面積占牙面2/3以上,或在牙頸部有連續而厚的齦下石

        4.質量控制 全部檢查診斷均由2名固定的經過嚴格培訓的口腔專科醫生檢查,并在檢查前進行標準一致性試驗,Kappa值為0.80。在每次檢查過程中,由組織者安排抽出10%的受試者作重復檢查,2次檢查的符合率為94%~95%。

        5.統計學處理 將檢查結果使用Microsoft Excel錄入計算機,采用SAS10.0軟件進行統計,應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差異比較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前,108名新戰士的平均簡化口腔衛生指數為2.384,其中的平均軟垢指數為1.25 ,平均牙石指數為1.134 ;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后108名新戰士的平均簡化口腔衛生指數為2.024,其中的平均軟垢指數為0.965,平均牙石指數為1.05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討論

        口腔健康教育是讓人們理解并認可接受各種口腔疾病預防措施的一種教育步驟。在口腔疾病預防和診治工作的開展方面,武警基層部隊由于專業口腔醫療人員的有限和專業口腔科室設置的缺乏,導致該項工作開展水平不高,普及率不夠[2],致使部隊官兵普遍缺少口腔保健的專業知識,造成他們自我口腔健康維護能力不足,給部隊口腔疾病預防和保健工作帶來很多困難,這就要求我們武警部隊的口腔醫療人員加倍努力去改善這種局面,以部隊為基礎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使新戰士的口腔健康知識、態度和行為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3],今后在武警部隊應有計劃、系統、長期地推廣口腔健康教育,更好地維護好廣大戰友的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 陶偉、蔣勇。 促進農村地區AIDS患者及HIV攜帶者口腔健康措施的研究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1年5月,第46卷,第5期:293-296頁。

        第2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識范文

        關鍵詞:系統口腔護理干預;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知識認識率

        [中圖分類號]R246.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028-02

        牙周病通常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發病率高,嚴重時會造成患者牙齒缺失,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損害。因此,有關的醫護人員需要格外重視患者的護理工作。系統化的整體的護理理念是以病人為中心,以現代的護理作為指導框架,將護理的各種環節系統化的工作模式。本文選取84例患者進行如下分析。

        1 方法與資料

        1.1臨床資料

        抽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84例牙周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齦緣炎并且無嚴重煙癮。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n=42)和對照組(n=42),對照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分布在25-66歲,平均年齡(41.2±3.4)歲。觀察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分布在26-67歲,平均年齡(42.6±3.5)歲。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臨床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以患者都知悉本次實驗目的,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系統口腔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口腔健康知識普及

        口腔護理人員對牙周炎患者進行口腔的健康知識普及,包括牙周病常見的臨床癥狀;保持口腔清潔的重要性,牙石、牙垢、食物嵌塞牙縫都是容易引起牙周病的誘因;菌斑、致病細菌與牙周病的關系;怎樣預防牙周病等。

        1.2.2牙菌斑的護理指導

        ①給患者示范正確的刷牙方法,提醒患者盡量選擇軟毛的牙刷,刷的時候刷毛同牙保持45°角,略微用力。令刷毛能夠充分深入齦溝和鄰面牙間隙,同方向上下刷動數次。按照這樣的順序將每個牙面刷干凈;②指導患者使用牙線:圈形法使用牙線,選擇牙面的一側貼緊后進入齦溝,呈曲線形的將鄰面纏繞,靠近牙面向切方來回刮動。反復的刮動后到達消除牙菌斑的效果;③指導患者正確的使用牙簽:適用于牙縫較大或有根分叉病變患者。將牙簽深入牙間隙或根分叉處,緊貼牙面或根面來回摩擦,以到達清除菌斑的效果。④對患者的用藥指導:牙周病屬于感染性疾病。常用的控制感染的藥有紅霉素、甲硝唑等。叮囑病人按要求服藥的同時觀察該藥有無副作用。⑤向患者宣傳定期檢查的重要性,定期檢查是一種良好的健康習慣,是自我保健的關鍵環節,能夠及時的發現患者存在的非傳染的慢性疾病,務必讓保證保持每個3個月進行一次口腔檢查的習慣。

        1.2.3預防交叉感染

        要求醫護人員操作前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操作前后要及時洗手。檢查病人使用的漱口杯、吸唾器等材料是否準備齊全。操作中使用的儀器如低速手機、潔治器等是否經過消毒。另外,診室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定時對空氣進行凈化消毒,避免在治療工程中患者發生交叉感染。

        1.3觀察指標及方法:

        觀察兩組患者對口腔保健知識認知度,由本院自制口腔健康問答試卷,共20題,每題5分,共100分。滿分為100分,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x2檢驗,P

        2 結果

        觀察兩組患者對口腔保健知識認知度,觀察組的合格率是100%,對照組為78.6%。可見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牙周病通常發生在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組織的牙齦病和波及深層牙周組織(牙周膜、牙槽骨)的牙周炎兩大類。是較為常見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牙周病的周期癥狀容易被人們忽視,形成牙周組織長期慢性感染,炎癥反復發作,不僅損害口腔咀嚼系統的功能,嚴重時對人的身心健康及口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該病屬于慢性感染性疾病,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保持口腔的衛生顯得尤為重要。

        第3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識范文

        目前,口腔病已成為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把牙齒健康列為人體健康的十大標準之一,把齲齒列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癥之后應重點防治的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而在我國,根據各地區調查,齲齒、牙周疾病以及口腔黏膜病、唇舌疾患、口腔癌的患病率都很高。

        我班按照學校政教處《關于全國愛牙日活動方案》的具體部署,以多種形式開展了愛牙日宣傳教育活動。窩溝齲影響兒童牙齒健康,而窩溝封閉又是預防兒童窩溝齲的有效方法,它對口腔健康甚至全身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性。目前,我國兒童與青少年中,后牙窩溝齲占齲病的8090%,如果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窩溝齲的發生,既能極大降低兒童與青少年齲病患病水平,又能降低個人經濟負擔和社會醫療資源消耗,面對學生日趨嚴重的窩溝齲發病形勢,我們必須提高學生對牙齒保健知識的了解程度,同時掌握預防牙病的相關知識和健康行為,學校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開展了愛牙日的宣傳活動。現將此項工作總結如下:

        一、根據政教處相關文件及會議要求,利用健康教育課時間,全班進行了愛牙健康教育課。

        二、活動開展

        1、首先利用手抄報的形式想全班同學宣傳口腔健康知識,對學生進行保護牙齒和預防齲齒的系列教育。

        2、聽六年級學生國旗下的演講《如何保持口腔健康 》。

        3、學生搜集關于保持口腔健康的文字、圖片及標語。

        4、觀看視頻,聽由牙科專家講解的關于口腔健康的相關知識,及如何預防齲齒,正確刷牙方法的示范,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哪些事項等,讓學生識記并實施到生活中去。

        5、張貼與愛牙日有關的標語和圖片。

        第4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識范文

        【關鍵詞】 口腔衛生;齲齒;因素分析,統計學;健康知識,態度,實 踐;學生,醫科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161.5 R 7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000-9817(2007)07-0588-02

        Oral Health Cond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Freshmen in a Medica l University/WANG Hai-lin*, SUN Ying, TAO Fang-biao.* Department o f Oral Medicine,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230032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oral health and the 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in freshmen of medical university,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or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Dental caries and periodont al diseases were a ssessed strictly by national survey table of dental caries and periodontal disea ses for 2 557 school student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carie s was 39.7%, the a verage decayed was 1.51, caries activity teeth accounted for 39.0%, the c aries missing teeth accounted for 3.7%, caries filled teeth accounted for 9.7%. Materia alba average zones were 2.07±0.92, the incidence was 85.2%. Dental calculus average zones were 2.24±0.75, and the incidence was 81.2%. Gingivitis average zones we re 2.72±0.92, and the incidence was 78.4%. The students had poor knowledge abou tdental carie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s or oral health care. Conclusion The prev alence of carie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is high and the treatment percentage wa s lower in those college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oral health care b ehaviors in freshmen.

        【Key words】 Oral hygiene;Dental caries;Factor analysis;Statis tical;Health 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Students,medical

        監測大學新生口腔健康狀況和口腔健康知識及健康行為,為制訂口腔保健教育規劃提供 科學依據,筆者于2004年組織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部分醫務人員為新入學的2 557名 大學生進行了口腔健康檢查,同時對口腔衛生習慣、衛生知識及口腔預防保健意識等進行了 問卷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4年9月某醫科大學新入學學生2 557名,年齡16~25歲,平均 年齡(18.88±2.73)歲。其中男生1 370名,女生1 187名;農村學生1 433名,城鎮學生500 名,城市學生624名。

        1.2 方法 口腔檢查依據WHO推薦的齲病檢查標準評價齲齒狀況[1] ;軟垢、牙石及牙齦炎評價參照第2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標準[2],檢查記 錄6個指定牙面,即右上第一磨牙(16)、右上中切牙(11)、左上第一磨牙(26)、左下 中切牙(31)的頰面或唇面、下頜左側第一磨牙(36)和右側第一磨牙(46)的舌側。

        參考第2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案18歲組口腔調查問卷進行調整與修改[2] 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1)被調查者的一般情況;(2)口腔衛生習慣;(3)口腔衛生知識 ;(4)口腔衛生預防保健意識。調查問卷當場發放、填寫、回收。

        1.3 質量控制 參加調查的人員均為附屬口腔醫院口腔執業醫師。調查前經 過學習與培訓,使用統一器械和染色劑,進行交叉重復試驗檢驗,符合規定后,正式進行調 查。調查結束后,隨機抽取5%的受檢者進行復查,結果相關系數達0.85。

        1.4 統計方法 各項數據由專人負責輸入,采取雙錄入方法。數據經SPSS 1 0.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大學新生齲患情況 由表1可見,在2 557名受檢者中,檢出齲病者1 00 0人,因齲失牙者95人,補牙者249人,齲失補總計1 016人,患齲率為39.7%。男生患齲率低 于女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檢出齲齒3 236顆,因齲失牙148顆,補牙483顆,齲失補牙總 數3 867顆。表2的結果顯示,2 557名大學生齲均為1.51,男生齲均低于女生,差異有統計 學意義。患齲者齲均為3.81。

        2.2 大學新生牙周疾病患病情況 軟垢檢出率為85.2%,平均區段(2.07±0 .08)個;牙石檢出率為81.2%,平均區段(2.24±0.75)個;牙齦炎檢出率為78.4%,平 均區段(2.72±0.92)個。由表3可見,牙石、牙齦炎檢出率男女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軟 垢檢出率男女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3 不同人口統計學特征大學生齲齒充填治療情況比較 表4顯示,被調查 患齲大學生中,齲齒充填治療率女生高于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城鎮和城市學生齲齒充 填治療率高于農村,3組學生齲齒充填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齲齒是否得到充填治療在父母 文化程度不同的學生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4 患齲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將性別、是否經常吃零食、是否睡前刷牙、是 否睡前進食、是否定期檢查、父親文化程度、母親文化程度與是否患齲齒進行單因素χ 2檢驗,結果顯示,是否定期檢查、父親文化程度、是否睡前進食在齲齒發病上差異無統 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4.531,8.490和1.978,P值分別為0.104,0.075和0 .160)。將患齲與否作為因變量,將性別、經常吃零食、睡前刷牙、母親文化程度作為自變 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Forward法)分析,結果表明,女性、經常吃零食、睡前不 刷牙是大學生齲病的危險因素,見表5。

        2.5 學生的口腔衛生知識及預防保健意識 口腔衛生知識共14題,答對一題 評1分,答錯評0分,平均得分(10.12±1.66)分。經Pearson相關分析,口腔衛生知識得分與 齲齒補牙數、軟垢、牙石、牙齦炎牙數無統計學相關性(r值分別為0.009,0.010, 0.008,0.012,0.008和0.028,P值均>0.05)。結果還表明,入學新生對多吃甜食 易患齲、刷 牙可預防齲齒發生等基本常識有所了解,24.5%的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其牙齦出 血的傾向與正確刷牙方法成明顯的負相關。入學新生獲取口腔衛生知識的主要途徑有:相關 書籍的占63.8%,新聞媒體(報紙、電視廣告)的占27.8%,醫務人員宣教的占8.4%。對專 業性較強的知識,如窩溝封閉防齲,全口潔治術防牙周疾病等,大部分學生的回答是否定的。

        3 討論

        調查結果表明,某醫科大學新生患齲率為39.7%,齲均為1.51,略低于2000年安徽省學生體 質健康狀況調查結果[3],也低于全國同一年齡段人群檢測結果[4]。男生 患齲率和齲均明顯低于女生。可能由于女生大多數家庭條件較好,食用致齲食物較多, 而生長發育時期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口腔保健宣教還不夠普及,沒有口腔預防保健意識, 導致女生齲患明顯偏高[5]。因此,現階段齲病治療仍是口腔醫生的工作重點之一 。

        結果還顯示,軟垢、牙石、牙齦炎檢出率和平均區段均高于全國同年齡組[4]。提 示應對安徽省大中小學生加強口腔衛生宣教,普及口腔衛生知識。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刷牙 方法,預防牙周疾病的發生、發展。

        調查發現,齲齒充填治療率(23.1%)遠低于陳德風[6]2002年的調查結果,且齲 齒充填治療在性別和城鄉分布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現為女生充填治療高于男生;城鎮治 療率高于農村。調查還發現齲病充填治療與父母的文化程度有關,說明齲齒充填治療與家庭 成員受教育程度和經濟收入狀況有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口腔保健的需求也在增 加,這就要求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政府要加大口腔衛生事業的投入,合理分配口腔醫學 資源,使口腔疾病得到早期預防、早期治療。青少年口腔衛生狀況不僅與口腔健康和全身健 康有密切關系,還體現了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7]。

        齲病相關影響因素分析顯示,母親不同文化程度在齲齒發病的差異上有統計學意義。Okada 等[8]的實驗性研究表明,家長的口腔健康行為可直接影響其子女的口腔健康狀況 , 或通過耳濡目染,影響子女的口腔健康行為而間接影響子女的口腔健康狀況。家長的行為對 子女存在持續的潛在影響。家長的健康觀念、受教育程度可以影響子女的口腔衛生習慣。因 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生活模式,可能是導致此次調查父親文化程度在齲齒發病上差異無統 計學意義的原因之一。家長的口腔衛生行為與子女的齲指數呈直接負相關[9]。調 查結果證實,經常吃零食這一不良習慣是齲齒的好發誘因,而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有效 地預防齲病。

        (致謝:感謝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的江崇英老師,感謝公共衛生學院的蘇虹 、王靜老師在研究的實施、數據分析中所給予的支持和幫助。)

        4 參考文獻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Basic methods.4th ed,Geneva ,WHO,1997:1-21.

        [2] 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第2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7:368-413.

        [3] 安徽省教育廳體衛藝處.2000年安徽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研究資料匯編.合肥: 安徽省教育廳,2002:43-49.

        [4] 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第2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 99:92-360.

        [5] 莊潤濤,羅京群.北京交通大學2002級新生口腔健康調查報告.北京口腔醫學,2003 ,11(4):218-219.

        [6] 陳德風.850名新入學大學生口腔常見疾病狀況調查.中國全科醫學,2004,7(11) :818-819.

        [7] 李剛.臨床口腔預防醫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西安公司出版,2000:222-268.

        [8] OKADA M,KAWAMURA M.Influence of parents' oral health behaviour on oral he alth status of their school children:An exploratory study employing a causal mod eling technique.Int J Paediatr Dent,2002,12:101-108.

        第5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識范文

        遺傳或環境因素的是糖尿病的主要誘因,家庭中有糖尿病史的,患糖尿病的機率較高。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遞增。糖尿病同高血壓一樣也是一種終身性疾病,需要終身服藥治療。糖尿病容易好發多種并發癥,容易造成多器官衰竭,所以說有效的控制血糖,不僅可以減少并發癥,還能減少患者的死亡率。該研究主要結合2009年3月―2011年11月西醫護理糖尿病患者的工作,對西醫護理在糖尿病中的作用進行探討,研究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對延長患者壽命、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1]。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確診為糖尿病患者132例,經過詳細的詢問和必要的調查,其中有72例患者進入同一組,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0例,其中年齡最小的為46歲,最年長的為70歲,平均為62.5歲,從確診到治療最短的有2年最長的有10年,設為護理組;還有60例患者沒有接受過護理, 其中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0例,其中年齡最小的為43歲,最年長的為69歲,平均為66.4歲,設為對照組。

        1.2 護理組西醫護理干預方法

        1.2.1 心理護理 心理上的護理與身體上的護理同樣重要。有些時候心理上的輔導和護理甚至比身體上的更必須。與患者多溝通,對于出現的問題針對性的解決。任何疾病的治療,患者本身的積極性和康復決心至關重要,所以說從心理上進行護理可以使患者加速恢復、對疾病的愈后有著顯著的效果。

        1.2.2 藥物護理 由于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所以長期藥物治療是不可避免的。西醫護理工作人員應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識普及,對于不聽取醫生囑咐不合理用藥者所導致的嚴重后果也要向患者給予警告,要讓他們從心底產生順從和治療的決心。對于需要口服制劑的糖尿病患者,藥劑量、服藥間斷時間、餐前或餐后服用等方面都是需要注意的,一次小的失誤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如何合理用藥、與飲食搭配得當等都是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了解的。對于在家里采取胰島素針劑護理的患者,注射方法、注射技巧以及危險處理方法都是需要患者和家屬嫻熟掌握的。在注射前,先要注意注射部位是否準確、針頭和皮膚是否消毒等,在細節上做到細心謹慎,可以減少感染和異常事故的發生率。要定期檢測血糖,針對血糖的高低及時調整護理方案,做到相對專一護理。

        1.2.3 并發癥護理 糖尿病會引發一系列的心、神經、泌尿、肺部等的并發癥。在護理過程中,要對患者的呼吸、脈搏、精神狀態等做為特別關注。當患者出現呼吸衰竭、心衰、肺部感染等并發癥時,就應當立馬采取西醫治療進行處理,防止并發癥的進一步發生和發展[2]。

        1.3 對照組護理方法

        不采取特殊的護理方法,僅僅是做平時臨床上的基本護理。例如僅做面部清洗、協助患者進食(水)、口腔護理等。

        1.4 統計方法

        采用 SPSS 17.0 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研究內容的實際情況,對其數字資料進行搜集、整理分析與推斷。

        2 結果

        兩組病例在并發癥發生率、二次入院治療情況對比結果,見表1。表中顯示結合實際情況得出的結果:護理組二次入院患者中有一名患者在參加宴席的時候,攝取過多的高塘和高蛋白,導致血糖急劇上升,情況危急,其他患者出現的不良現象少。對照組二次入院患者中有8例患者因飲食不當導致血糖急劇上升超出了正常值, 有4例患者發生嚴重的并發癥而二次入院接受治療。

        3 討論

        第6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識范文

        關鍵詞: 中小學生 齲齒預防 牙周疾病 干預方案

        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 青少年時期是牙齒發育的關鍵階段,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礎, 齲病、牙周病是少年兒童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影響少年兒童的健康和生長發育,世界衛生組織已把齲齒列為危害人體健康的非傳染性疾病之一,并把口腔健康列為人體健康的十大標準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僅威脅著成人的健康,同時也導致兒童齲齒等疾病的發生。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口腔衛生習慣的養成起著關鍵作用,也是患齲齒和錯頜畸形的高峰期,從青少年時期重視口腔保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減少和預防成年后的口腔健康問題。為此我們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調查和口腔狀況檢查,獲得基本的數據以制訂相應的口腔健康促進計劃,同時探討影響兒童口腔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評估其與兒童口腔健康狀況及兒童口腔相關生活質量的關系。

        1.中小學生牙齒健康的現狀

        1.1研究方法:選擇衡水市康復小學、人民路小學、勝利小學的2-4年級(7-9歲)528名小學生(下稱小學組),衡水市六中、八中12-14歲545名中學生(下稱中學組)為研究對象,參考《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和專業口腔醫生現場檢查。調查項目包括:細菌是引起齲齒的主要病因,常吃含糖食物或飲用含糖飲料可以導致齲齒,刷牙率,每日刷牙次數,刷牙方法(橫式或豎刷式),等等;檢查項目包括患齲率、齲齒充填率率、牙菌斑等。

        1.2結果顯示:小學組知道細菌是引起齲齒的主要病因的占69.4%,中學組為100%;知道吃含糖食物或飲用含糖飲料可以導致齲齒的小學組占58.7%,中學組占98.7%;刷牙率小學組為30.8%,中學組刷牙率為87.2%;每天早晚兩次刷牙人數小學組占28.3%,中學組為80.9%;刷牙方式小學組多為橫式,且持續刷牙時間短,中學組多為豎式,持續1-3分鐘。小學組乳牙患齲率為47.3%,中學組恒牙患齲率達33.4%;齲患充填率小學組為15.95%;中學組充填率為60.29%;小學組牙菌斑檢出率為21.1%,中學組為70.2%。

        調查情況表明,我市中小學生的牙周疾病患病情況比較嚴重,中學生健康知識比小學豐富,但有相當的學生表示知道應該怎樣做但實際行動中懶得做好,說明在小學階段口腔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口腔保健意識、普及有效刷牙方法等方面開展不夠,中學階段仍應加強宣傳和督促學生的日常行為。

        2.預防齲病和牙周疾病的主要方法

        牙周病預防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致病的危險因素,預防牙周病貴在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最好是每年進行二次口腔檢查),減輕已發生的牙周病的嚴重程度,控制其發展。

        2.1窩溝封閉是目前有效預防牙齒咬合面齲,預防齲病和牙周疾病的主要方法。

        2.2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刷牙,是清除牙菌斑去除致病微生物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使牙周支持組織免遭破壞,每天早晚各一次,還要按正確的方法刷牙將牙刷毛放在牙齒與牙齦交界處,牙刷毛與牙齒表面呈45度角,先水平短距離顫動后,再順著牙縫豎刷。

        2.3藥物防齲,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適量的氟可以增強牙齒和骨骼的結構預防齲齒發生,還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達到防齲的目的。最常用的方法有含氟牙膏、氟泡沫、含氟涂膜等。

        2.4合理的營養可促進牙周結締組織的代謝和生理性修復,可增強牙周組織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因此經常補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D、C及鈣和磷的營養物質如五谷雜糧、豆類,奶及奶制品,魚、肉、蛋,蔬菜瓜果等,少吃糖果、甜飲料和其他含糖的精致食品,減少對牙冠表面有琺瑯質的酸蝕作用。

        2.5定期口腔檢查。齲病和牙周疾病在早期時沒有任何疼痛和其他不適的感覺,只有口腔醫生用器械才能檢查出來。早期治療沒有痛苦,遠期效果好,費用低。醫生還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采取預防措施,保持口腔健康。

        3.有效的干預措施

        3.1以健康教育為基礎,增強牙周病預防的意識,提高自我口腔保健和維護牙周健康的能力,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模仿性強,求知欲強,可塑性大,是開展健康教育的黃金時期。學校應將口腔健康教育列入學校的工作日程, 通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動,向學生傳授齲病與牙周疾病的危害、預防等口腔保健知識,培養兒童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以提高學生的口腔保健意識,培養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改善口腔衛生狀況。

        3.2定期到專業口腔醫院查治口腔疾病,已發生齲齒的中小學生要及時去牙科進行齲齒充填,或采用機械去除牙菌斑的方法,如牙線等輔助用品。大量實踐表明,在定期作口腔保健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日常自我菌斑控制是預防牙周病發生和控制其發展的最有效方法。

        3.3密切學校與家庭教育的結合 家庭是學生重要的生活場所,尤其小學生口腔衛生行為的形成有賴于家庭因素,在家督促、指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少吃甜食,飯后漱口,家長本身的口腔衛生知識和行為習慣對子女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利用家長會或家長課堂對其進行口腔衛生知識宣傳、普及,提高家長口腔保健意識,從而帶動、督促子女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討論

        齲齒是少年兒童常見口腔疾患,由變形鏈球菌在口腔中遇到糖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酸腐蝕牙齒形成,對已鈣化的齒組織造成進行性的損害,如不予以處理,則齲齒最后可導致受累牙齒的全部破壞。牙周病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病程長,進展緩慢,因早期無自覺癥狀或癥狀較輕而容易被忽視不及時就診,使病情逐漸加重,最終導致牙齒喪失。廣泛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口腔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調查結果中有近14.12%的學生不知道正確的刷牙方法,更談不上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說明部分學生對刷牙缺乏足夠的認識,每次刷牙不到3分鐘的占79.12%,沒有達到有效刷牙的目的。要求學生養成飯后或吃糖果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習慣,特別要強調晚間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為重要,目的在于清除殘留食物,減少控制菌斑,目前已經明確牙周病的最大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控制是治療和預防牙周病的必需措施,通過正確刷牙可以機械清除牙面堆積物和牙菌斑,漱口能清除食物碎屑和部分軟垢, 是自我清除牙菌斑的主要手段,能有效減少牙周病的發生。

        另一個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學生乳牙患齲率較多,且充填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家長對孩子的牙齒特別是乳牙齲病重視不夠,認為乳牙始終要被恒牙替換,治療不治療無所謂,不知道乳牙齲會直接影響恒乳牙根下恒牙的萌出和牙頜骨的發育,導致恒牙發育不良,有的恒牙剛一萌出即已患齲齒,或由于患齲牙早期缺失,引起新萌出的恒牙排列不齊,這種嚴重的牙齒排列不齊臨床上稱錯頜畸形,它不但影響面部結構的美觀,而且是以后發生牙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李曉陽.論醫學模擬教育平臺構建與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7):68-69.

        [2]馮奕文.健康教育對兒童口腔健康狀況及其知識、行為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學,2008,15(5):1621-1623.

        [3]武劍,阮世紅,彭績,等.深圳市小學生口腔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效果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8):604-605.

        [4]鄒紅玉,諸運清.牙周病的臨床治療和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0,5(9):188-189.

        第7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識范文

        健康教育是要人們養成健康的行為,使之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健康教育工作,由于管理黨委、行政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積極配合,2006年5月18日正式成立了會寧縣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由會寧縣衛生局、會寧縣X1項目辦、會寧縣健康教育所等部門的負責人擔任,小組成員均為各科室的負責人員,縣健康教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要負責各自部門的日常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健康教育工作的回顧

        健康教育工作小組自成立以來,主要抓了如下工作:⑴建立和健全各級健康教育領導組織,使健康教育工作在全縣形成網絡,做到層層有健康教育領導組織,層層有人分管健康教育工作,上下一條心,搞好健康教育工作。全縣各醫院單位均成立了健康教育科,每個科均有3~5人以上的健康教育宣傳人員,具體分工抓好各自管轄范圍內的健康教育工作。⑵積極開展健康宣傳工作,努力提高全縣所有人員的自我保價知識,以增強戰勝各類疾病的信心與能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教育知識的逐步普及,廣大群眾已日益增強了衛生意識,迫切要求了解一些常見病慢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知識,特別是H1性病、腫留、心血管疾病、傳染病的預防知識等。為適應廣大群眾的需要,每個月均堅持健康教育專欄。內容有:①教育育齡青年優生優育。②預防接種。③傳染病防治。④兒童保健。⑤孕產婦保健。⑥老年人保健。⑦H1性病管理。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以及人們關心的熱點話題,作為重點宣傳,做到言簡意賅。圖文并茂,短小精悍,易于群眾接受。⑶大力宣傳衛生科普知識:發放30種疾病預防知識和10萬份宣傳資料,普及衛生科普知識,提高全縣人民群眾的工作知識水平。為了提高廣大群眾的衛生知識水平,通過視頻會議,電教請省級以上專家講課,公路兩邊大型宣傳健康教育牌。把群眾需要的衛生科普知識,送到全縣千家萬戶,增加衛生知識,還提高了對工作的興趣,自覺地改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從而增進了健康。⑷舉辦健康培訓學習班,狠抓各類人群的健康知識培訓,增強衛生意識,養成衛生行為,提高衛生水平。⑸結合節日開展形式多樣化的健康咨詢活動。進一步拓寬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每年均結合重大節日(如元肖節、五一、十一、元旦)和健康教育宣傳日(如無煙日、愛牙日、艾滋病日)等活動,組織健教所、縣醫院、中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人員,上街進行健康咨詢活動,同時展出健康教育宣傳牌、健康宣傳畫、健康書刊、衛生科普讀物等。向過往群眾和前來咨詢的人們,宣傳開展健康教育活動的意義,并為他們進行身體檢查(如測血壓、測血型、視口腔等和發放限鹽勺),在咨詢服務的同時,進行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和正常人體健康標準等健康教育宣傳,力求使前來咨詢的人們,達到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效果。⑹努力學習和借鑒外地健康教育工作的先進經驗不斷提高我縣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與水平。在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自始至終以中央、省、市有關部門,關于加強健康教育工作為方針,積極爭取上級健康教育部門的指導。努力拓展健康教育工作,并積極參加各種健康教育工作經驗交流和學術活動,吸取各地的先進經驗,以此推動我縣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同時注重院內健康教育人員的政治與業務方面的學習和培訓,增強健康人員的素質,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質量。

        健康教育工作的展望

        2006年以來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抓好以上各個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先進單位和上級對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還有相當的差距,如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度與廣度,都未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缺乏必要的設備,各單位的健康教育發展不夠平衡等。為此,根據健康教育工作發展的需要和先進單位的經驗以及個人的體會,提出幾點建議:①進一步發揮各衛生單位健康教育領導組織的作用,尤其是要充分發揮基層單位和班組這一級的作用。同時,還要更一步密切與新聞、宣傳、工會,教委等部門的聯系與協作。因為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關系到全民族健康的系統工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保護人們健康的問題就遠遠超過了健康教育部門本身的條件和權限,因此,必須依賴社會各種力量支持與配合,才能把健康教育工作提得更好。這就要求我縣各個部門和單位,要積極行動起來,通力合作,多為我縣健康教育事業的興旺發達做出貢獻。②為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質量,就要推行健康教育工作定量化管理,做到健康教育傳播形式規范化。應在全縣范圍內再選定一些公共場所(如娛樂場所,招待所,賓館,學校及學校食堂,托幼機構,住宅小區等),設立規范化的固定式健康教育宣傳欄,以進一步掀起健康教育,形成健康教育宣傳聲勢。③為進一步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廣大群眾的自我保健水平,就要做到培訓骨干制度化。即要求全縣各級健康教育領導組織,都要制定出分層培訓骨干的計劃,做到領導帶頭講健康知識課,健康教育專業人員負責具體實施咨訓計劃。層層負責對所有人群進行靈活多樣的培訓(如會議宣傳、專題講座、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和播放健康教育錄像等)。④為進一步鞏固健康教育成果,應要做到行為干預經常化,因為人們的行為轉變,即由不健康的行為轉為健康的行為,是健康教育是最終目標,我縣在這方面以往做得較少,今后要加大力度,力求通過健康教育活動把吸煙、酗酒、暴飲暴食、隨地吐痰等不良行為的發生率逐步減少,使全縣廣大群眾的健康進一步得到保障。⑤為使健康教育工作達到預期目標和效果,就要對各單位進行嚴格的考核評價,把各單位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指標與愛國衛生工作計劃指標一起下達,一起進行檢查考核。實行責任到單位,落實到各科室,并與經濟掛鉤,健康教育搞的不好的單位,不但要扣分,而且還不能成為愛國衛生先進單位,以促進全縣上下對健康教育工作的關心與重視。⑥鞏固健康教育成果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積極爭取領導、依靠領導和開發領導,使各級領導都自始至終地關心、支持、重視健康教育工作,幫助解決健康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如資金、人員、設備等),以使健康教育工作能沿著健康正確的軌道不斷向前發展,從而把健康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保障全縣廣大群眾的健康作出積極的貢獻。

        第8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識范文

        關鍵詞:患兒家長 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085(2008)5-0049-02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教育已成為整體護理中的重要內容。由于小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較差,兒科的護理工作非常需要患兒家長的配合。而父母出于對孩子的疼愛和對疾病知識的缺乏,在孩子患病時往往表現出緊張、焦慮的情緒。而帶給患兒的是更加的恐懼和不安,同時也給我們的治療、護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為了獲得患兒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我科于2005年10 月~2007年5 月開展了對住院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護理,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10月~2007年5月入住我科的500名住院患兒的父母,年齡20~39歲;男256人,女244人;職業:干部82 人;教師36 人;工人221 人;農民74 人;自由職業87;文化程度:大專以上學歷118人;高中114人;中專107人;小學161人。

        1.2 評估患兒家長對健康知識的需求

        1.2.1 緊張、焦慮的心理。家長認為,孩子患病主要是因自己照顧不周而引起,所以有內疚的心理。加之從門診看病到辦理住院手續的過程,他們認為太慢了,希望患兒立即得到治療。

        1.2.2 靜脈穿刺要求一針成功。年輕的護士給孩子扎針,他們認為是拿孩子練技術。看到同病房的患兒扎針困難,也使家長更加恐懼。很容易產生不信任護士的感覺。

        1.2.3 疾病和用藥知識的缺乏。醫生交代病情時,一般按疾病的發展規律交待了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家長認為醫生夸大了病情。因此對治療用藥不太信任。

        1.2.4 喂養知識的缺乏。由于對疾病知識的不了解,加之對孩子的嬌慣,孩子想吃啥就買啥。

        1.2.5 衛生常識的缺乏。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能吃能睡就是身體好,對患兒的個人衛生、食具衛生、尿布的衛生不重視。

        1.2.6 疾病恢復期知識的缺乏。為了不耽誤學習,孩子的病情稍有好轉,就去上課。或者因經濟困難,提前出院導致病情復發。

        2 方法

        2.1 對緊張、焦慮心理的宣教

        辦公護士采用人文關懷的理念,熱情接待患兒及家長。同時,主動介紹自己和主管醫生及病區的環境,次晨需做的各項檢查的目的、注意事項。如:采血患兒早晨必須空腹,教會家長正確留取大小便標本的方法等。讓家長在熟悉醫護人員和病區環境的同時緩解緊張、焦慮的心理。

        及時準確地給患兒實施治療、護理措施,用熟練的護理技術操作贏得家長的信任和理解,從而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使家長愿意傾聽我們的宣教內容。有利于全面評估患兒的健康狀況,了解家長對護理工作的需求。

        2.2 對靜脈穿刺要求一針成功的宣教

        護士首先要熟練掌握不同年齡、不同疾病患兒的靜脈穿刺技術,做好穿刺前的心理準備。冷靜面對家長的刺激性語言,主動安撫患兒,請求家長配合穿刺,在達到相互諒解和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靜脈穿刺。

        當遇到搶救危重患兒,如:呼吸循環衰竭、重度脫水、高度浮腫等血管條件差,穿刺難度較大的患兒,護士用手先摸清血管的走向,再行靜脈穿刺。

        如果穿刺失敗,護士應真誠地說:“對不起,讓孩子疼了”。這種禮貌性的語言不會引起家長的反感,再請有穿刺經驗的護士重新穿刺。并教家長學會觀察保持靜脈點滴通暢及保護穿刺固定部位的方法,提高一針成功率。避免因液體滲漏或小兒自行拔出針頭而引起的重復穿刺,減輕患兒和家長的恐懼感。

        2.3 疾病和用藥知識的宣教

        患兒突然發病,家長缺乏思想準備,加之對疾病知識的缺乏,非常想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護士針對家長的需求,根據家長不同的文化層次,采取靈活的宣教方式,進行宣教。他們會很認真地傾聽。如:對農民患兒的家長,就注重疾病知識的普及宣教。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適當放慢語速,耐心地講解。對文化水平較高的家長,就需要宣教更深層次的知識。如:發病原因、疾病的特征、病程的長短及疾病轉歸等方面的知識做詳細的介紹。對個別因翻看醫學書籍而帶片面觀點的家長提出的問題,就要用探討的形式、用熟知的專科知識和護理經驗來說服他,使他對疾病知識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從而信任我們的治療措施。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家長更關心藥物的價格以及不良反應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針對這一特點,護士就要把藥物的適應癥和用藥的知識告知家長,讓他們了解用藥原則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安全地使用。對經濟比較困難的患兒家長,針對想縮短用藥療程的想法,告知他們,現在治療用藥的目的是為了患兒早日康復,縮短住院的時間。如果停藥不僅會耽誤治療,加重病情;還可能發生合并癥,甚至危及到生命,延長住院的時間,不利于患兒的康復。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配合治療。

        2.4 喂養知識的宣教

        對高熱患兒家長的宣教,告知多飲水可以加快機體的散熱,有利于降低體溫。每天詢問患兒的大便是否通暢,對大便干燥的患兒鼓勵多吃水果和含有粗纖維的蔬菜,促進腸蠕動,利于排便。因排便也是降溫的措施之一。并檢查家長帶來的食物,告知發熱期間應食清淡的流食,不要吃雞蛋等高熱量食物,因高熱量會導致機體產熱,不利于降低體溫。

        對腹瀉患兒家長的宣教。①對4個月-1歲的嬰兒,要暫停添加輔食,以母乳或易于消化的奶制品喂養。配乳要現吃現配,剩余的奶不能重復喂哺。等大便次數恢復正常再添加輔食。②對幼兒要食清淡、低渣的流食,不吃不潔食物、油膩食物及瓜果。③對哺乳的母親也要求進食清淡飲食、暫停油膩食物及蔬菜、瓜果。

        2.5 衛生常識的宣教

        告知家長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對使用過的奶瓶、食具要清洗干凈后再用開水燙洗,并加蓋防塵、防蠅。哺乳的母親在喂奶前,先洗手,然后用溫毛巾擦凈,再哺乳,避免感染腸道疾病。

        飯后養成漱口的好習慣,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口腔潰瘍的發生。

        向高熱患兒家長告知,要勤換內衣,保持皮膚的清潔。教會腹瀉患兒家長每次大小便后用溫水清洗臀部,擦干皮膚涂抹凡士林。對把尿布隨意扔在地上的家長,教會他們用清潔的塑料袋存放污尿布,并及時清洗、晾曬,預防臀紅的發生。

        2.6 疾病恢復期知識的宣教

        告知家長出院后1~2 周內不要帶患兒去公共場所,避免呼吸道感染。氣候變化時,及時給患兒添加衣服,防止患兒受涼。

        加強體格鍛煉,進行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感染。

        教會家長合理喂養的方法。嬰兒告知添加輔食的時間和順序。養成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的好習慣,糾正偏食的壞習慣,使營養搭配均勻,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 如有復診的患兒,告知復診的時間和地點。 告知家長科室的電話號碼,24小時進行健康咨詢。

        3 結果

        我們利用健康教育的形式,采用人文關懷的理念,運用技巧性的語言與住院患兒家長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在護理患兒的同時,盡量滿足家長的要求,解除他們的焦慮,消除他們對護理工作產生的誤解。用豐富的專科知識和熟練的專科護理技術贏得患兒家長的信任,使家長愿意配合我們的治療與護理,減輕患兒的恐懼感。因此,健康教育是護患之間溝通的橋梁,是人文關懷與現代護理有機的結合,是減少護患糾紛的措施,是促使患兒早日康復的保障,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可靠保證。

        參考文獻

        [1] 左月然.對護理專業開展健康教育的認識和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6):325-327.

        第9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識范文

        【關鍵詞】 幼兒園;傳染病;兒童保健;健康宣教

        【中國分類號】 R1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44-5511(2012)02-0439-01

        幼兒園時群體聚集地,其中包含的人群以幼兒為主、而幼兒的機體免疫功能較低,其抵抗能力較低,因此更加容易被疾病侵襲[1]。因此,一旦發生傳染病,就可能會在幼兒園內廣泛地傳染開。因此,如何積極采取各種措施預防幼兒園內傳染病是一項重要的工作[2]。我們采用健康知識宣教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傳染病的發生,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天橋地區虎坊路幼兒園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以2009年1月~2009年12月為實驗階段,以2008年為對照階段。兩階段幼兒園的人數、學生年齡、教師、教師年齡等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實驗階段實施健康教育。加強幼兒的晨檢和午檢的工作制度,并切實落實到幼兒園的每一位幼兒中。對幼兒進行“摸、看、問”和檢查的工作制度。摸:對幼兒的皮膚進行觸摸,以判斷幼兒有無發燒,觀察其皮膚有無異常的紅疹等;看:觀察幼兒的精神狀態是否有異常,有無精神萎靡等情況,口腔內有無異常;問:詢問幼兒的飲食情況。一旦發現幼兒有異常,需要立即將幼兒送到當地醫院進行檢查。

        幼兒園內要定期開窗通風,并注意保持空氣清新。尤其注意活動室、臥室、更衣室、廁所的通風換氣。

        注意每日對虎坊路幼兒園內的物品進行消毒。消毒內容包括幼兒園內玩具、桌椅、門窗、把手及地面。消毒時要注意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消毒濃度,一般教室內可使用含氯消毒劑1:1000,但是衛生間要使用1:500[3]。幼兒使用的毛巾等要做到一人一個,用后消毒。而幼兒使用的餐具,更要求用完后及時消毒。被褥要在定期到太陽光下暴曬。對提供給兒童的瓜果要清洗干凈、去皮。每天及時傾倒幼兒園的垃圾。

        此外,由于傳染病往往有一定的潛伏期,其發病較快。而幼兒園要最好積極的防病工作,定期檢查幼兒計劃免疫的情況,一旦發現有漏種,要立即補種。

        積極開展各種講座,向幼兒和幼兒家屬講解有關防病和治病的知識并發放傳染病預防傳單手冊,普及健康知識的預防。將家長與兒童一同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注意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過多到的冷食,不吃零食,營養均衡。注意教會幼兒如何正確地吸收,并注意保持雙手的清潔衛生。此外,定期檢查幼兒園廚房衛生,和家長一起合理地給予幼兒充足的營養,并保持兒童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盡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1.3數據處理:將本次試驗所得數據錄入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取95%可信區間,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對幼兒機構的健康知識講解,幼兒、幼兒家長、幼兒園內工作人員均能夠積極采取各種方法,預防幼兒園內傳染病的發生,2009年內無一例傳染病出現。而2007年猩紅熱1人,手足口2人,腮腺炎2人。2008年該幼兒園水痘4人,手足口2人,猩紅熱1人。2010年,手足口3人(輸入型)。

        實驗階段與2008年比較,差異明顯,χ2=6.5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幼托機構是兒童較為集中的機構,幼兒在此期間接觸較為緊密,因此一旦出現傳染病,將會造成傳染病的流行。而兒童由于處于生長發育的時期,機體免疫力不夠成熟,面對疾病時更容易被感染[4.5]。

        因此,幼兒園預防傳染病至關重要。我們對幼兒園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方法,注重健康宣教內容。對教師講解常見幼兒傳染疾病的臨床表現、積極的預防方法,幼兒機構的注意事項等。做到早期發現傳染病患者,向的家屬提供健康指導,做好日間的各種檢查。控制外來人員,由門衛嚴格把關,外來人員不要隨便地進入幼兒園內,來訪者要做好登記,在家長送孩子時,只能將孩子送到幼兒園的門口。

        尤其在傳染病的流行期間,我們還協助幼兒機構制定書面健康指導,告知家長在近期內減少幼兒去公共場所,并不要與來自疫區的人員接觸。

        通過這些方法,幼兒園內的人員均能夠重視傳染病的發生,并積極采取各種方法,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進一步說明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蔡月華.杭州市西湖區托幼機構1996~2005年傳染病發病情況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07,19(6):26-26.

        [2] 江小虹,于洋,張桂芹等.幼兒園預防傳染病工作的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110-111.

        [3] 韓佳音,林立豐,黃仙鐘等.廣東省部分托幼機構傳染病預防及消毒現狀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9,26(3):293-296.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自在线二区 | 日本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无敌色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 | 宅男最新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