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養老護理知識培訓范文

        養老護理知識培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養老護理知識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養老護理知識培訓

        第1篇:養老護理知識培訓范文

        近年來,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上升,如何提高老年護理服務水平成為全球關注熱點。而我國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劇也為我國養老護理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據統計,我國現有養老護理人員約有100萬,實際需要約為1300萬;與此同時,現有養老護理人員普遍存在學歷層次偏低,相關專業知識水平較低的特點。筆者培訓之余的調查隨訪發現,多數在職養老護理人員培訓愿望強烈,愿意接受分階段、分層次的養老護理相關知識的培訓。現將具體培訓需求分析介紹如下:

        一、無證人員職業資格培訓

        參照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養老護理員共設四個等級,分別為 :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 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 目前,我國現有養老護理人員中95%以上沒有執業證書,普遍缺乏專業護理知識[1]。養老產業人才的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嚴重滯后。要加快我國養老護理服務發展,首先必須加強養老機構在職人員職業資格培訓力度,提高持證上崗率。

        二、有證人員職業水平培訓

        目前我國養老機構部分護理人員為持證上崗,但是證書獲取方式不一,導致職業水平參差不齊,要想提高養老護理服務質量,確保有證人員高水平、高素質便成為重中之重。綜合近年來相關文獻報道,養老機構有證在職人員培訓需求大致如下:

        1.心理護理培訓:隨著社會的進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護理工作者的關注。但目前對養老院老人的心理關注、干預機制幾乎還處于空白狀態,2013年,黑龍江省海倫市聯合敬老院縱火案導致11人喪生。事件發生后,天津市社科院教授、老年問題專家郝麥收說,我國在政策上一直非常重視養老院的硬件安全,細致到如樓層高度等要求,此次事件當引起最大的反思還是在“軟件”方面,“養老更須養心”,“必須重視掌握老人的心理動態?!辫b于我國當前大多數養老院都沒有設置心理干預崗位的現狀,加強心理護理,提高養老護理人員心理護理水平便成為大勢所趨。

        2.急救知識培訓:老年人常見的意外救助有:心跳呼吸驟停、噎食、外傷出血等。隨著年齡增大,身體機能逐漸衰退,老年人發生意外傷害的可能性不斷增大。當老年人因意外受到傷害,存在生命危險時,養老護理員作為現場人員,在專業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前,若能為老人提供及時有效的基本救助,有助于老年人生命安全的維護。

        以心跳呼吸驟停培訓為例,因為各種原因,老年人發生心跳呼吸驟停比例遠高于普通成人,及時有效的心肺復蘇可以使生存率提高2-3倍。據報道,在美國,接受心肺復蘇的國民達到5000萬人口,即4人中有1人,每年有大約900萬人接受心肺復蘇操作訓練。我國雖然今年來一直在加強相關培訓教育力度,但仍顯不足。中國的醫療機構中,心跳呼吸驟停患者的康復出院比例普遍低于1%,而在美國個別城市這一比例高達30%以上[2],由此可見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異仍然非常顯著。

        從筆者接觸的培訓人員來看,目前,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對急救相關知識相比于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有顯著不足,有急切的培訓需求。而且此類培訓不可一勞永逸,應定期審核掌握現狀,并及時提供相關信息。

        3.老年人常見疾病基礎護理知識培訓:隨著年齡的增高,老年人生理機能逐步衰退,免疫水平低下,存在多種慢性病并存,多種藥物同時使用的特點。因此,作為養老護理人員,了解老年人常見疾病的護理知識,有助于用更加科學的護理方式為老年人進行全方位照護。限于當前我國養老護理發展現狀,從業人員可能通過短期培訓獲取了執業證書,但是對于相關疾病及護理知識了解不夠全面到位,這就可能為高質量的養老護理服務的實施帶來了阻礙。因此,不能忽視對于有證人員的相關培訓,尤其是某些常見病,多發病,如:心腦血管病變、癌癥、老年性癡呆等疾病的知識必須定期更新強化相關知識。

        4.職業道德、法律法規培訓: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持的行為規范的綜合。一個有道德的公民,應提高遵守法律法規的自覺性,養成遵章守法的習慣。對于養老護理員來說,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個人發展、社會良好風尚形成的基礎和保證;而法律法規是養老服務的依據,是自身行為的準則,還是維護服務對象和自己合法權益的有力工具。因此,加強養老護理人員職業道德建設,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培訓有助于養老護理服務質量的提升。當前培訓,雖然也設置相關課程,但大多數培訓機構或單位都是草草了事或者一筆帶過,有些甚至直接掠過不講,在今后的培訓過程中,相關單位應該對此加以重視。

        第2篇:養老護理知識培訓范文

        關鍵詞:民辦養老;護理;康復;措施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1-0102-02

        一、泰州市民辦養老護理問題的提出

        在現實生活中,養老方式可以分為兩類,首先是家庭養老,其次是機構養老。照料老人尤其是照料身體患病的老人已成為新的社會難題。中國的老人不再滿足于長壽,而是希望活得有尊嚴。在傳統的國家福利養老之外,老齡產業正在萌芽,市場提供的養老產品將給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中國帶來更多的養老模式。這樣,養老護理作為一門新興服務性行業便應運而生,作為家庭養老的補充,機構養老目前已成社會關注熱點。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服務的主體發生了變化,許多民辦養老機構也紛紛建立,并參與養老市場的競爭。但無論是家庭的孝道型養老還是機構的供給型養老都沒有客觀地認識護理的重要性。其實,養老護理產業在國際上發展已經超過100年,是國際上公認的一個專業。養老護理有專業的知識體系、獨特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被國際社會認同的職業準則。對此我國有很多院校紛紛響應和開設了相關專業,專門培養和教育具備老年社會工作、老年護理保健、老年服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規,能勝任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工作崗位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二、泰州市民辦養老機構護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1.民辦養老護理服務人員待遇和社會地位偏低

        目前,泰州市民辦養老機構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公益性色彩,給從業人員提供的待遇偏低。護理人員的每月工資普遍在1 000―1 500元,遠低于從事一般服務業的人員,比如醫院護工、餐廳服務等。同時由于傳統社會認為養老護理服務是伺候老年人的工作,社會地位較低,泰州民辦養老機構還處于數量稀少、層次偏低的程度,主要提供的是照顧老人吃飽睡好的所謂“保姆式”服務,以生活上的照料為主要內容,養老護理需求數量大,但是低層次、專業技術含量幾乎為零的護理工作也決定了從業人員社會地位的提升具有很大的難度。所以經過培訓的養老護理從業人員能堅持專業工作的只占一小部分,更不用說經過高校培養的專業人才在擇業和就業過程中承受的一些負面的影響。相較而言,具有較高素質和技能的養老護理專業人才難以發揮專業優勢作用,經過專業培訓的從業者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都不能得到有效承認。

        2.民辦養老護理服務從業隊伍素質偏低

        在泰州民辦養老機構護理中,存在一些護理素質比較差的情形。比如養老護理員事業心、責任心不強,工作熱情不高,缺乏敬業精神和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等等。從泰州民辦養老護理從業人員隊伍的建設狀況來看,職業化和專業化的進程很不樂觀。當然,現在相關職能部門已經注意到了這點,開始加強對養老服務人員,特別是護理服務人員的培訓,開始了推進養老服務化的進程,這是可喜的,但是整個隊伍建設和整體素質還是偏低的。據測算,在泰州市民辦養老護理服務人員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15%左右,近年來,招收聘用下崗女工及農村進城務工人員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一定要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作為一個強制性的職業認證的標準,在整個養老職業隊伍當中通行開來,這些都應該從行業規范的層面上加以改進。

        3.護理服務人員專業技能和培訓力度薄弱

        養老護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在泰州市民辦養老護理中存在著養老服務的專業性要求與職業培訓不到位的問題。一個合格的養老護理員應該具有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的職業素質,具備基本醫學知識、護理常識、心理療養知識和良好的溝通意識及交流能力,這些都必須通過系統、科學、專業的職業培訓來實現。而在現實中,嚴重供不應求的就業情況造成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準入門檻降低,全市很多民辦養老機構因為人手匱乏,原本的社工被迫兼職或轉行做護理員;而部分養老護理機構和從業人員培訓意識薄弱,往往制約了養老專業化服務的深入發展。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自2002年7月成立以來,在該所通過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鑒定的泰州市養老護理員比例堪憂,而在連續開辦的職業技能培訓班中,全市報名入學的學員不足1/8。報名培訓的更是以單位、團體居多,個人報名者更是少之又少。

        4.養老護理服務功能單一

        目前泰州市民辦養老機構的護理服務還停留在關注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方面,老年人身體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忽視。在精神和心理方面,老人有非常豐富的內心需求,如對增長個人才藝的需求、了解社會發展、追隨時代進步的需求以及情感需求等現在難以滿足。泰州市民辦養老機構收養的大部分是生活半自理老人,老年人有心理護理訴求的占多數。但是護理人員接受過心理護理知識培訓的只占極少部分。

        三、推進泰州市民辦養老機構護理服務的對策措施

        1.加強民辦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

        養老護理人才應是集大成者。從業人員應是具備一般護士的指導、咨詢和支持能力,能確保護理、照料和治療方面的質量安全,可以提供健康和營養咨詢,能給老年人獨立生活及社交活動提供保障,有聽取和采納老年人家屬等護理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的能力。然而,目前養老護理從業者存在非專業、非職業、非行業、非本土的情況。由于缺乏準入門檻,養老護理從業者文化程度普遍較低,開始從業年齡偏大,更談不上專業性。從業人員以外來打工者居多,與國外“讓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照護老年人”的目標相去甚遠,養老服務崗位的流動性也很大。泰州市應通過大力興辦能夠培養養老護理服務專門性人才的培訓機構,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由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為從業主體的局面。其次為鼓勵年輕人和城市居民從事養老工作,不妨借鑒國外經驗。護理培訓機構的學員本人不需要交納任何費用,費用由政府承擔,學員學成后需從事養老護理工作,通過為政府提供服務抵扣相應的學費。再次還應注意挖掘和吸收我市高等院校培養的護理專業的畢業生,特別是男生生源,豐富人才結構,比如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的護理專業畢業生有著較好的社會口碑;應該大力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開展養老、護理、醫療、保健、康復等方面的培訓,充實合格養老人才隊伍,在這方面泰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技術學院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2.加強養老護理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工作

        泰州市民辦養老服務機構養老護理員的持證率較低,大多數沒有配備專業護理、老年心理學、法律咨詢、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業人員,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要。在養老護理工作中應注重規范化服務。首先,護理工作要注重工作程序,護理的崗位是在老人身邊,老人的生活護理就是照料老人的日常個人起居、清潔衛生、飲食、洗潔、大小便處理甚至到一塊尿布、一根約束帶的使用,都要有詳細的流程,對哪一級別的護理要求提供哪些服務、內容都有明確規定,都要實事求是、不折不扣地完成,白天晚上一個樣,有家屬無家屬在一個樣。其次,要注重個人事情處理程序。對某些事情有些看法是正常的,有些思想情緒也是正常的,但是絕不可帶著情緒工作,任何事都要按章辦事。最后,要注重和家屬溝通的程序,家屬來院探視一般都會直接和工作人員溝通了解老人生活情況,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好度,該講的就講,不了解的就不要講,嚴禁私下打電話或以其他形式聯系家屬。從護理員本身來看,一是培訓與工作的矛盾,從短期來看,安排培訓必然影響工作;二是護理員隊伍老化及文化程度低,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逐漸減退,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應加強養老護理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工作。

        3.加強心理護理教育,轉變護理模式

        老年人由于社會角色的改變,身體日漸衰老,常出現孤獨、抑郁等一些特殊精神心理變化,影響著其老化過程、健康狀況、老年病的防治和預后。但在對泰州市民辦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的調查中發現,接近90%的養老護理員自認為可以發現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并給予了有效護理??梢娺@與老年人的實際心理狀態是不符的。這就表明,目前護理人員的知識技能水平難以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4.加強保障機制的構建

        泰州市應建立健全老年社會福利制度,發展適度普惠型的老年社會福利事業,推行政府為特殊老年困難群體購買服務;要進一步完善老年人優待辦法,堅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原則,積極為老年人提供各種形式的照顧和優先、優待服務;要求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向高齡老人、困難老人發放高齡養老津貼和養老服務補貼,促進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不斷完善老齡法規體系,推進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制化進程,聯合開展執法檢查和普法教育,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修訂、宣傳和落實工作,增強全社會老齡法制意識;做好老年人法律服務工作,重點在涉及老年人醫療、保險、救助、贍養、住房、婚姻等方面,為老年人提供及時、便利、高效、優質的法律服務。目前泰州市民辦養老機構的社會保障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機構內養老專職工作者應享有我國《勞動法》規定的休息、休假的權利和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只有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才能夠促進民辦養老服務的發展。

        “養老問題”已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探索科學合理養老方式和社會服務模式已經刻不容緩。民辦養老機構,是泰州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展尚不完善、公立養老機構發展和服務難以滿足社會養老需求的狀況下,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鼓勵和扶持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對緩解當前養老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了解民辦養老護理人員工作及生存狀況,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專業化培訓,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落實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培養切合實際、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已經迫在眉睫。相信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通過政策、法律、制度和保障體系的建立,泰州市的老年護理事業必將有著美好的前景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劉紅,張妍蕊.對我國民營養老機構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前景的探討[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2).

        第3篇:養老護理知識培訓范文

        員數量嚴重不足問題,是什么導致這一原因呢?在山區想做一名專業的養老護理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臨著世俗觀念、收入低、壓力重、沒有職業認同感等諸多困難,直接影響了福利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專業知識的欠缺養老護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不僅僅是簡單的日常照料,還包括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康復等方面的內容,需要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現實工作中護理員經過短暫的崗前培訓就上崗了,原則上是老護理員帶班1~2周就開始獨立工作,僅局限于實際操作的學習,一般都是邊做邊學,理論上的培訓很少。我院就存在養老護理隊伍中專業醫護人員不愿意進養老機構,而招進的養老護理人員中年齡普遍較大、文化水平低、沒有受過專業的日常生活和醫療護理技能培訓,出現了“專業的人不肯干,肯干的人不專業”。護理員對素質與行為規范、心理護理知識、一般護理知識、營養與飲食、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觀察、常見癥狀、老年病護理等知識掌握膚淺,不能全方位應對各種老年人的整體護理,提升服務質量就成了紙上談兵。

        社會地位的低下受傳統世俗、家庭觀念的影響,山區縣對養老護理員的職業存在著一定的歧視現象,大多數人不愿意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當前不僅護理學院的學生對養老護理敬而遠之,就連“4050”人員也對此退避三舍。很多人認為服侍老人又臟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收入低、壓力大、工作臟、社會地位低,稍有條件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不愿意從事護理老人的行當。因此,從事該行業的人主要是年齡大的下崗、失業人員和一些農村務工人員,女性占絕大多數,而男性少有問津。對護理員的職業歧視同樣存在于一些入住老人及其家屬的觀念中。不尊重護理員,當自家的保姆一樣對待。甚至遭受來自老人的猜疑、誤解和不文明行為的侵擾,以及老人親屬的斥責和上訪,這也是影響養老護理員隊伍發展壯大的最主要因素。

        工作責任壓力重大養老護理服務是一項長期、連續的工作,不僅工作量大,而且異常繁瑣。面對的是癡、呆、傻的肢殘、智殘、失能的弱勢群體,護理員每天的工作就是給老年人洗澡洗衣、清理大小便、喂飯、翻身、喂藥、打掃衛生等,為照顧好老人一天24小時他們都是忙上忙下,不敢有絲毫懈怠,加上老人的行為舉止、性格脾氣表現各異,護理員只有通過長期的觀察、接觸和溝通才能掌握。碰上老年癡呆嚴重的老人,會經常亂發脾氣,甚至還會打罵護理員。另外老人身體比較脆弱,突發性和不可預見性問題發生率高,護理員的神經隨時處于緊繃狀態,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覺,避免老人發生意外,特別是遇到老人正?;蛞馔馑劳黾凹覍贌o理取鬧時,護理員更要承受巨大的責任壓力和精神壓力,所以擔驚受怕成了這個行業從業者的一個心理特征。怕老人生病,怕老人受傷,怕老人在院里去世。養老護理員基本沒有節假日和八小時內外之分,五一、十一、春節等重大節假日,由于許多老人在福利院生活習慣了,都不愿回家,而有些家屬也不愿老人“侵占”他們得來不易的長假,于是,假日對養老護理員們來說就成了“奢侈品”,他們不得不犧牲自己與親人團聚的機會陪護老人們。在院里護理員沒有固定的假期,要休息還得履行請假手續辦好老人護理交接。

        1、轉變思想觀念

        養老服務是一項社會急需的新型職業,也是各級黨委政府應高度重視的社會事業,政府部門應大力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倡導尊老愛老的社會風氣,營造尊重老人,尊重養老護理員的社會氛圍,教育人們摒棄職業貴賤之分的觀念,樹立養老護理工作是平凡而偉大的,是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的崇高職業理念,把養老服務行業建設成為社會上一項受人尊敬、令人羨慕的職業,提高社會的認知度。另外福利院領導要注重提升養老護理員的幸福指數,在生活上對他們多關心,精神上多鼓勵,物質上多支持,才能使他們安心工作,并在為老服務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和諧社會建設中體現養老護理員職業的重要社會價值。

        2、加強業務培訓

        一是專業隊伍培訓。高度重視養老護理員教育、培訓工作,與人事、教育部門研討在當地職業院校開展養老護理專業,加快培養老年醫學、護理、營養和心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對在崗的護理員通過“送出去、請進來”方式讓護理員積極參加培訓,增強業務技能知識,定期組織開展養老護理技能競賽,激發員工學技術、練技能的熱情,促進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和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二是職業道德培訓。正確對待自己的工作崗位,樹立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鉆一行的思想??吹闷鹱约旱墓ぷ?,熱愛自己的工作,樹立職業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三是心理素質培訓。教育大家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要教育服務人員把老人當作親人那樣對待,通過思想政治工作,轉變大家鄙視看不起這項工作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平凡的崗位作出非凡的業績,只要是為人民服務,就是最崇高的理想。

        3、建立激勵機制

        建立激勵機制針對養老護理員隊伍難招人,難留住人的現狀,以及現有隊伍素質與當前需要不相匹配的問題,各級應加強養老護理激勵機制建設。一是物質激勵。物質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覺悟是從物質利益中產生出來的,物

        第4篇:養老護理知識培訓范文

        關鍵詞:老齡社會 養老問題 思考

        有研究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1.78億,近年來,老年人口比重將從13.26%逐漸增長至16.00%,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會正式進入老齡社會,對于老年人群首要解決的問題為呼吁社會對養老機構的幫助和照顧。因此本文中針對老齡社會中養老問題的幾個方面進行思考,并做了相關綜述,具體如下文。

        一、老齡人群面臨的主要問題

        老齡化社會的體系:人口老齡化社會屬于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而我國近年來仍屬于發展中階段,因此對于科學全面的認識老齡化社會問題相當重要。我國老齡化人口的比重主要受兩方面影響,一方面為我國經濟社會綜合飛速發展,一方面為生育政策的改變。就現狀來看,我國對老齡化相關知識仍較為局限,且部分人群將老齡人群視為社會負擔,忽略了老齡化屬于社會一種正常狀態,因此應加強社會、家庭、個人對老齡化社會的看法。我國在面對老齡人員社會保障水平、養老服務體系、社會物質財富積累等現象時,還未做到完善,因此現如今老齡政策體現仍處于碎片化。

        老齡化社會進展的不平衡:現有研究統計,我國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已超過50%,大城市達到70%,相比之下,農村空巢老人比例明顯高于城市空巢老人比例,主要是由于近年來,勞動人口大量涌進城鎮,導致城鄉人口的變動,且也造成農村空巢老人比例上升。研究統計,東中西部地區老齡人群比例差異仍明顯,老齡化最為嚴重的地區為東部地區,總而言之,應加強農村老年人群的經濟效益管理。

        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缺乏:經相關研究統計,我國養老機構共有4.2萬個,床位有381萬張,同時我國功能患者約為3300萬人,養老機構看護人員為1000萬人,相比之下,老年人和看護比例為1:3,比例明顯失調,使部分老年人無法得到相應完善的護理。同時本次研究,對老年護理人員綜合素質進行探查,發現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均較低,經3萬人持有養老護理資格證書,大部分看護僅為專職養老護理人員,因此使老年人無法得到相應的有效護理,相應的老年病醫生更是缺乏。

        二、老齡化社會的演進

        2008年老齡化概念已提出,但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從最初的提出發展至進行,逐漸應用于廣大人群。近年來聯合國提出,年齡≥60歲老年人占總人群的7%,則可判定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人口老齡化標準,其主要用意在于改進人口經濟、環境、資源等。與人口老齡化相比,健康老齡化強調的不僅僅是一個自然改變過程,更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貿易水平以及綜合素質。

        早期聯合國針對“健康老齡化”便提出了照料、參與、獨立、自我實現等原則,以保障、健康、參與作為三大支柱,不僅強調老年人群不會帶給社會負擔,其更是社會和家庭的財富,從而激發老年人技術、智力、體能等方面潛能,在實現老年人健康基礎上,做到老有所為,盡可能為社會提供自身一份微薄之力。

        隨著對老齡化社會知識的研究深入,有學者不斷提出新概念,更有學者認為老齡化的提出忽略了人口平均壽命時間,過于強調人身心的衰老,因此近年來形成了“人口長壽化”概念,且通過結合我國國情,有專家提出和諧老齡化、保障老齡化的概念。

        三、對于社會管理的國際經驗

        重視養老??谱o理人員的培訓:在德國,政府將老年人??谱o理人員分為老年護理助理和老年護理人員,其中護理人員資格證主要是指通過專業培訓,且不斷提供職業水平人員。中專職業培訓主要針對失業者、家庭婦女、應屆高中畢業生等10年基礎教育人群,通過1.5年專業知識學習基礎,加上重點培訓職業能力,從而考取老年護士助理資格證,同時通過臨床3年考試和學習,可獲得老年護理人員資格證。同時德國大學還設有專門的老年護理專業,且部分人群已完成碩士、學士的進修。

        在澳大利亞,其將養老護理人員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養老注冊護士、養老登記護士、養老護理助手。其中養老注冊護理人員需完成大學三年的進修學習,且獲得相關學士學位證書,并能夠在澳洲護士局注冊,能夠獨立完成老年人的護理工作;養老登記護理人員主要是指在技校完成的18個月非全職學習,可完成醫院患者或養老院的日常護理工作;養老護理助手主要是指在養老院或職業技術學院完成6~8周以護理為主的相關培訓,待考核成績通過后,才可進入養老機構。

        四、結語

        通過結合個人、家庭、社會,建立養老保障系統:對于國家養老保障體系可從不同層面分析,其主要和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領域相關,屬于國家長治久安和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因此在養老保障體系規劃的實施過程中,應根據我國農村、城市、中西部地區差異,再結合我國儒家傳統思想、人口流動、家庭結構變遷、宏觀經濟發展等因素影響,針對特殊老年人群,比如低生活保障老人、空巢老人、殘疾老人給予相應特別的關注。將家庭、社會、國家等因素全部納入養老保障系統中,從而解決老齡化到老的相關問題,重點強調部門合作,同時加強養老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

        參考文獻:

        [1]姚余棟,王賡宇.養老金融:應對超老齡社會之道[J].銀行家,2016,(04).

        [2]楊國才.少數民族老齡社會與養老政策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3).

        [3]陳永昌.中國養老面臨的問題及以房養老的可行性[J].北方經貿,2014,(11).

        [4]建立養老機構準入制度 推動社會養老服務發展[J].社會福利,2012,(04).

        [5]岳瑛.試析中國特色老齡社會中老年教育功能的拓展[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2,(03).

        第5篇:養老護理知識培訓范文

        1入住老人現狀

        從入住老人的身體健康情況來看,能自理的老人占總數的26.7%,而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所占比例為73.3%,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成了養老機構居住人群的大部分,這也加大了養老機構的工作困難,制約了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的提高。調查發現,老人選擇在養老機構養老,其主要原因是老人行動不便,不能自理,而子女需要工作養家,無暇照顧;或者是因子女身體條件不好,無力贍養;或者是因子女在外務工,無法長期照顧父母,這些主要入住原因雖有差異,但選擇養老機構養老都是外界因素迫使,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養老機構的發展具有前瞻性。無奈之中選擇到養老機構養老,這種消極情緒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極不利,這就要求養老機構更多的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提供親情式服務。2.3護理人員現狀調查發現,目前鄭州市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存在如下特征:首先,以40歲以上外地戶口女性為主;其次,護理人員勞動強度大,但薪資待遇低,一個護理人員一般需要陪護8個以上的老人,幾乎無自由時間,且多沒有勞動合同,自身權益難以得到充分保障;再者,護理人員文化水平不高,且缺乏護理專業技能,有近50%的護理人員沒有相應的護理證書,護理水平基本是簡單的崗前培訓后直接上崗。深度訪談發現,護理人員大多是家庭條件不是很好,閑在家,出來打工以增加家庭經濟收入。如果條件允許,他們中的大多數希望換工作以獲得更多收入,所以護理人員流動性較大,穩定性差,這直接影響到給入住老人提供的服務質量。

        2鄭州市養老機構發展障礙及對策

        2.1鄭州市養老機構發展障礙

        第一,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影響和制約了養老福利機構發展,機構軟硬件亟待改善。絕大部分養老福利機構規模小、功能少,便利設施不健全,如沒有安置輪椅客的電梯按鈕,沒有無障礙通道等。社區老年運動場所缺乏,設備也多陳舊落后。大部分養老機構沒有室內活動室,只設有簡單的戶外活動器械,而戶外設備使用時對氣候的要求比較高。第二,養老福利機構整體服務水平不高,專業人才匱乏,隊伍不穩定。當前,鄭州市的養老服務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護理人員是農民工或城市下崗失業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缺乏專門的護理知識,導致整體服務水平不高。另外,由于養老福利機構工作時間長、工資待遇低、勞動強度大、服務對象和家屬不理解等原因,護理人員流動性強,隊伍不穩定,行業整體缺乏競爭力和發展后勁。第三,養老服務的內容有待拓展。實地走訪發現,目前大部分鄭州市養老機構的養老服務的內容還僅限于生活照料、衛生保潔等基本服務內容,難以提供康復、興趣愛好、文化娛樂等其它服務,不能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

        2.2對策建議

        2.2.1政府加強引導,提高政策扶持和監管力度首先,應進一步強化政府的主導地位。各級政府和部門應該積極出臺優惠政策,采用政府補貼、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采購、以獎代補、購買服務等形式,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的扶持力度。其次,應加快制定和完善發展養老機構的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盡快修訂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明確養老機構的性質編制,保證正常運轉經費。第三,加快養老服務隊伍專業化建設步伐。通過院校培養、在職教育、崗位培訓等多種途徑,使為老服務人員都成為掌握專業社會工作知識和服務技能的專門人才。第四,引導廣大民間資本注入養老機構,支持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注重政策扶持引導,加大宣傳力度,使社會人士關注養老機構的發展并給予投資或資助,鼓勵社會興辦養老服務機構。

        2.2.2社會支持和責任媒體應注重發揮自身的輿論宣傳優勢,大力宣傳新型養老觀念,讓人們逐漸接受機構養老,轉變“進養老院就是沒人養”的傳統養老觀念。只有廣大社會民眾的理解、關注和支持,養老機構的發展才能更加順利的進行下去。廣大民眾有責任為養老事業的發展盡一點自己的力量,也是為國家的快速發展盡了力量。

        第6篇:養老護理知識培訓范文

        一、養老機構老年護理管理現狀

        我國現在的老年人,即60周歲以上的老人的人口總數接近2億,約占我國人口總數的六分之一,如何使這些老年人渡過一個健康幸福的晚年一直是困擾其子女的一大難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越來越多的商家將目光瞄準了養老機構,所以近些年來出現了很多各種各樣的養老機構,由于我們國家關于養老機構的承辦和運營等方面起步較晚,所以一直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導致這些機構經營管理情況十分混亂,不但管理水平不到位,更有甚者連護理水平都不到位,混亂的管理和護理市場急需統一的規范和強制的措施使其有效運行。

        二、養老機構老年護理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專業的護理團隊和專業的管理團隊

        在養老機構里生活的部分老年人身體狀況不是很好,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對其進行照顧。反思我國的養老機構,在我國大部分的養老機構中的醫護人員都沒有經過嚴格規范的關于護理方面的培訓,即使是接受過培訓的人員,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草草了事,對護理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得并不充分。而且這些醫護人員都沒有經過專業的資格考試和資格認證,他們對于護理工作沒有樹立正確地工作觀念,對待工作很多時候都是憑借著自己的經驗或第一感覺,護理工作中很多的工作技巧都是跟著自己的前輩或者同事學習的,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2]。在一個養老機構中,除了經驗豐富、專業素養強的醫護人員外,一支優秀的管理團隊也很重要,但是在我國很多養老機構中都沒有所謂的管理機構,管理工作都是由醫護人員兼做的,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和管理技巧的醫護人員很難做好一個機構的管理工作,影響機構的長期運行。

        (二)缺乏統一的行業管理規范

        中國是一個很崇尚家文化的地方,古人云:家和萬事興,所以一直以來我們國家的老人都是跟著自己的子女一起生活,由自己的子女贍養晚年,但是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家一直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鼓勵一個家庭只生一個孩子,兩個獨生子女家庭結合成一個新家庭后也就意味著一對夫妻要贍養四位老人,子女無法親自照料老人,只能選擇一些條件好的養老機構,所以養老機構只是近些年來在我國大受歡迎,也在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辦養老機構的風潮。由于我國的養老機構起步較晚,現在還屬于成長階段,國家也沒有及時地頒布相關的法律條約,整個養老機構的市場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從成立養老機構的申請到養老機構的管理整個流程都呈現出一種混亂的局面。

        三、對老年人護理管理的建議

        (一)建立統一的養老機構行業規范

        古人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想使我國的養老機構的發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要建立統一的養老機構行業的規范是必不可少的,用統一的標準規范養老機構的發展,首先要嚴格限制養老機構的承辦條件,對申請承辦養老機構的申請人的自身情況要進行詳細的了解、對該養老機構內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操作技能進行嚴格的把關、對該機構內的衛生情況要經常進行檢查、要對工作人員的健康情況進行定期抽查等,只有從源頭上進行嚴格控制,建立統一的養老機構的行業規范,才能真正改善我國養老行業混亂的現象。

        (二)提高養老機構管理隊伍素質

        為了養老機構長期穩定發展,首先要提高管理隊伍的素質,管理隊伍就好比羊群的領頭羊,控制著整個養老機構發展的大致方向。與此同時,管理隊伍還是養老機構領導和醫護人員之間溝通的橋梁,及時向醫護人員傳遞上層領導的工作指示,同時及時上層領導反映醫護人員對于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解決機構內部的矛盾。一支良好的管理隊伍可以有效提高一個養老機構的凝聚力,提高該機構的競爭力,增強醫護人員對機構的歸屬感,為機構今后的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管理隊伍的素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引進管理人才,通過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巧提高機構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引進相關人才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已經在職的工作人員的培訓,如定期開展管理知識培訓會、派遣部分工作人員去外校學習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能等,從這兩方面同時著手肯定能使機構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資格審核

        醫護人員是直接對老年人負責的群體,醫護人員專業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服務質量的高低,影響著生活在這個養老機構里的老年人的健康情況[3]。老年人由于年齡過大,身體機能開始出現一些退化,也逐漸出現一些慢性疾病,老年人的免疫力明顯低于年輕人,對老年人的很多疾病用藥時都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所以照顧老年人的醫護人員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耐心和細心,所以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的培訓,幫助醫護人員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念,促使醫護人員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除此之外,我國很大一部分醫護人員參加工作之前沒有接受任何資格考試和認證,這也為醫護工作埋下了隱患,為了老年人的健康考慮,國家應該加強對從事于護理工作的人員的資格認證,只有考察合格并取得資格證的人員才能上崗,而且政府要定期對醫護人員的技能進行考察,對于錄用不合格醫護人員的養老機構要予以重罰,絕不輕易放過。

        (四)加強養老護理風險管理

        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的老化和疾病等各方面的原因容易發生各種意外事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應該加強管理人員和醫護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要在養老機構的設計和建設中多多考慮老年人的出行問題,例如走廊的扶手要加固、洗手間和浴室的地板要注意防滑等等[4]。除此之外,還有關心老年人的心理問題,由于經常自己孤身一人沒有子女陪伴很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如抑郁、失眠等,因此醫護人員除了照顧老年人身體上的健康外,還要經常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同時要經常與他們的家屬溝通交流,督促他們的子女經常來陪陪父母,只有在醫護人員和子女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這些老年人渡過一個幸福安詳的晚年。

        第7篇:養老護理知識培訓范文

        關鍵詞:養老服務機構;護理員;香港;深圳

        中圖分類號:TU24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1-0275-02

        香港與深圳在地緣上比鄰而居,有著相似的文化傳統。雖然兩個城市的意識形態不同,但因為深圳是特區,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一切有利于深圳乃至全國經濟、政治和文化形式發展的模式都可以借鑒和學習。深圳市經濟的不斷發展,逐漸縮小了與香港在經濟領域的差距。因此,借鑒香港社會養老服務的優勢,為提高深圳市社會養老服務水平具有重要價值,本文主要從香港養老服務機構護理員的角度進行闡述和分析,以期對深圳養老護理員方面的改革發展提供參考。

        一、深圳養老護理員現狀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有著特殊的人口結構,據深圳市民政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深圳6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有15.4萬,占戶籍人口的6.1%,常住老人約有42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1%。專家預測,到2015年深圳市老年人口將達到48萬人,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65萬人。如此龐大的老年人口規模同全市僅有養老機構29家的數據是不相稱的。政府也關注到了這一問題,在會議上講到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今后5~10年重點推進的工作,目前正在加緊建設市一級的養老活動中心,到“十二五”期間將增加2000多張床位,還將整合街道養老院為社會服務,于是,未來將出現很多養老護理員的缺口,不光是機構養老缺乏護理員,目前主推的居家養老,也急需養老服務機構人員上門服務。通過對深圳市養老服務中心相關管理人員的調研,目前深圳有2000多家家政公司,但大部分主要以月嫂、保姆等為主。因此,大力培養具有專業技術能力的社會工作者是解決養老服務人員素質較低、專業水平不高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當前內地養老服務水平較低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香港養老服務機構護理員現狀及特點

        截至2010年,香港總人口達706.8萬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12.2%。由于香港的強制性公積金制度是2000年12月1日開始在全香港推行,所以現在的多數老年人并沒有國家保障的養老金。因此,香港社會在養老保障問題上的解決更多依賴于服務保障,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香港養老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服務體系。其中服務水平的專業化是特別重要的一方面。

        1.香港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在香港,社會福利署對于老年服務機構的各類專業人員,包括社會工作者、醫務人員、護士、護理人員、心理專家、康復以及理療師等的使用安排都有比較明確的規定。在不同的養老服務機構配備各專業人員的比例不同,其中以護理人員為主,并對各種專業服務都明確規定了要求,實現了服務隊伍專業化。同時,在社會福利署內部,對專業人員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在社會工作的教育培訓方面,香港大學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就開始了社會工作教育,發展至今,香港已經擁有了非常完善的社會工作教育及培訓制度,各個高校每年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專業社工。由于香港社會對社會工作者需求較大,并且要求有較高的專業服務技能,因此,社會工作者在香港社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較好的社會地位與收入,所以香港社會工作者隊伍較內地更加成熟和穩定,相應的制度安排也更加完善。社會工作者上崗以前,不僅要在高校接受全日制教育并獲得社會工作學位,還要有實踐經驗,即獲得社區服務的專業培訓;即使上崗后,也要根據社區服務的新要求,不斷接受再培訓,以達到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

        2.要求嚴格化。社會福利署自2000年11月起,開始推行“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是由認可評估員(均為專業人士,如社會工作者、護士、職業治療師和物理治療師等)采用一套國際認可的評估工具,評估委員會就申請人的自我照顧能力、身體機能、記憶及溝通能力等方面做全面的評估,從而識別申請人的長期護理需要,并編配合適的長期護理服務。統一評估機制的推行極大地增加了安老服務編配的合理性,成為香港安老服務的一大特色。

        三、香港養老服務機構護理員的實施對深圳市的啟示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香港的養老服務已走過50多年歷程,其水平可與世界許多經濟發達國家媲美,雖然香港與內地體制不同,但其老年社會福利服務的寶貴經驗無疑值得我們學習,其作為一個發展比較成熟的老年社會福利模式,對于內地來說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其回應人口老齡化壓力的種種理念和措施很多是可以直接用于內地的養老事業的。人員素質是養老保障機構管理和服務的關鍵。這里的人員不僅包括普通的護理人員,還包括管理人員,即從事養老保障服務行業的所有人員。要提供高質量、人性化、專業化的養老服務,做好對養老機構的人員培訓十分重要。這個培訓的目的不僅僅要讓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樹立良好的為老年人服務的意識和“服務出效益”的思想,做到熟悉和掌握本職工作中基本的醫療救護、日常生活照料、房間環境布置,還要做到能認真與老人談心、聆聽老人的傾訴、排遣老人心中的苦悶、幫助老年人開心以及對老年人進行正確的心理引導。第一,專業人員的教育與培訓。福利社會化和老年服務行業剛剛興起,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和職業人員極為短缺。老年服務是一個需要專業技術和熱情、耐心、愛心的行業,所有從事老年服務工作的人都需要接受全流程以及分類服務的專業培訓。第二,建立老年保障與服務的教育機制。老年保障與服務是各個國家都必須認真對待和從事的一項長期工作和任務,在全球老齡化的形勢下更顯得緊迫和必要。但是要真正做好這項長效的工作,首先要建立科學的教育機制,把養老保障的理論和科學知識的教育與專業化的培訓結合起來,讓政府和社會共同參與實施。做好養老保障與服務上游的老年保障的理論研究和專業及技能教育,中游的老年社會保障的機構建設及各類人員培訓及其下游的老年保障與服務的實踐和完善等各環節的規劃和實施。第三,開設老年保障的專業課程。從產業的角度看,要做好養老保障服務工作,培養合格的人才是關鍵。深圳地方政府組織與有關大學和科研機構聯合,研究開設《老年保障學》、《老年心理學》、《老年護理學》和《老年經濟學》等課程和其他與之有關的具體的專業課程,為養老保障服務培養高質量的合格的管理人員和專業人才。第四,做好養老保障服務人員的專門技能培訓。對于從事養老保障服務必需的知識和技能,養老保障和服務的主管部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規定,并對現在養老機構和社區從事養老工作的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進行一次梳理,要求他們定期參加必要的知識和職業技能培訓,并對其進行嚴格的上崗考核。

        養老是社會問題,也是一項產業,更是一項事業,如何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讓他們健康安享晚年,是近年來社會、政府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我們看到許多發達國家在對老年人的服務方面的確做得很好。深圳的養老服務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優勢明顯,鄰居香港已經很完善,我們可以向它學習,相信深圳的養老服務一定會取得較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第8篇:養老護理知識培訓范文

        [關鍵詞]遼寧??;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中國也步入了老齡化社會,同時養老問題也是擺在我們面前不容逃避的重大社會問題。遼寧省已經于1996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相比全國的人口老齡化進程提前了4年。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最好途徑是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是基本的保障。

        1遼寧省養老服務人才需求現狀

        截至2015年末,遼寧省戶籍總人口為42708萬人,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為8790萬人、占總人口的206%,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5672萬人、占總人口的133%;失能、半失能老人為1128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28%;空巢老年人為3756萬人,占老年人口的427%。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超過1000萬人,每4名遼寧人中就會有1名老年人。遼寧省省辦宣聯處2015年遼寧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EB/OL].[2016-06-06].http:///bsyw/240htm.可遼寧省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較為嚴重,大量的老年人口必將增加老年服務的需求,增加養老服務人員需求;由于存在較多的失能、半失能和空巢老人,就要求相應的服務需求,特別是需要專業層次較高的養老服務人員。

        2遼寧省養老服務業人才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養老服務人才結構不合理

        遼寧省近年來大力扶持養老機構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養老機構數量在不斷地增加。然而,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不容樂觀。究其原因,養老服務人員以下崗工人和農民工為主力軍,年齡一般也在40~50歲,性別比例以女性居多,存在著嚴重的人才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不愿意從事養老服務業,認為養老服務業就是伺候人的工作,既沒有較高的收入也沒有相應的社會地位,許多人都不愿意從事養老服務。即使有一部分人從事養老服務業,由于工資較低,又都是伺候人的臟活,干不了多久,好多人就辭職了,從業人員的流動性較強。

        22專業養老服務人才嚴重匱乏

        遼寧省養老服務人才專業化水平較低,由于服務人員并沒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據調查顯示,其服務人員的學歷一般以初中為主。只能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對于要求較高的專業護理需求基本做不到。專業的護理人員大都集中在各大醫院,大部分護理人員都不愿意在養老機構工作。遼寧省只有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和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等個別院校開設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學制為3年。李小杏,顧小夏沈陽養老服務人才缺口達80%[J].時代商報,2014(3).為養老服務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專業人才,呈現出專業人才嚴重的供不應求現象。目前遼寧省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基本沒有此專業。

        23從業人員多屬無證上崗

        養老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主要是養老護理人員和一般的家政人員。養老護理人員需經過國家的培訓,持證上崗。在遼寧省嚴重短缺護理人員的情況下,大都是無證上崗,養老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家政人員門檻較低,大都是相互介紹,監管難度較大。養老從業市場較為混亂,并且從業人員大都未接受專業化的培訓,不能達到國家要求的護理人員的基本標準。

        3遼寧省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路徑分析

        31逐步調整養老服務人才結構

        切實解決遼寧省養老服務人才結構不合理的現象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轉變傳統觀念,引導全社會形成愛老、敬老、孝老、養老的新風尚。通過公益廣告、平面廣告、電視欄目等宣傳愛老、敬老、孝老、養老、全社會服務老年人的思想。小學、中學、大學對學生加強思想引導、鼓勵學生關愛老人、扶助老人并愿意投身老年服務事業。其次,切實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的工資待遇。鼓勵長期從事養老服務業,對于在養老機構工作的人員,繳納五險一金,政府要對于長期從事養老工作的人員按工作年限發放補貼。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年輕人從事養老服務業。再次,鼓勵大學生、社會上的青年人參加志愿服務,把周末和假期去養老院關愛老人當成一種“新時尚”。最后,打破年齡、性別限制,招募各方面的人才,政府要定期對有從事養老意愿的人員進行免費的崗前培訓。

        32高校加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

        遼寧省高校應增加養老服務業相關專業的開設。在中職和高職中增加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開設,增加招生人數,滿足養老機構對于基本的服務人才的需求;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開設養老機構的管理和養老產品營銷的相關專業,滿足養老服務業的管理人才的需求。中職和高職中招收養老相關專業的學生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入學前測試,測試學生是否熱愛養老事業,是否愿意從事養老服務業,對于不感興趣的學生進行專業調換;招生宣傳工作應力求真實可信,以就業為導向進行宣傳,既可以解決學生的就業,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基本情況;學校對于養老相關專業探索實行定向就業的思路,學生做到在校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同時進行,學校也依據養老機構的需求調整專業所學知識,培養出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康復保健、健康咨詢、疾病照護等高級護理人才。對于本科和研究生應加強相關專業的投入,培養出養老相關產業的管理人才和高質量的護理人才。既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要具有一定的實踐學習,成為復合型的養老機構人才。

        33完善相關制度

        首先,省政府要制定相關的行業標準,持證上崗。將不同的工種分為不同的職業資格證,從事每個層次的養老服務人員都應持有相關的證書。對于基本的家政服務,可以采取短期的集中培訓,即可領取上崗證書。對于護理員可以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證書,按照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進行執行,對于具有證書且長期從業人員制定獎勵機制。其次,加強培訓的長期性,保持終生學習的狀態。政府要定期針對不同層次的養老護理員舉行培訓。對于新知識、新設備的學習舉行不定期的指導。最后,省政府要開放養老服務市場,鼓勵和扶持大學生創業,加強政策的支持力度。對于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進行指導,逐步建立30人左右的小型養老機構。例如,日本的養老服務機構多走小型連鎖策略道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建立適應多層次需要的養老院。

        總之,遼寧省的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制訂科學的人才規劃,使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更加職業化、更加專業化、更加年輕化,滿足遼寧省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謝強要素保障是健康服務業發展之基[J].當代縣域經濟,2016(7).

        [2]吳勇,韓品嵋,林文兄養老服務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J].社會福利,2012(2).

        [3]省辦宣聯處省老齡辦舉行“2015年遼寧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EB/OL].[2016-06-06].http://wwwlnll.govcn/bsyw/240htm.

        第9篇:養老護理知識培訓范文

        關鍵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人力資源 開發

        居家養老是一種以居家養老為基礎、家庭養老與社區服務相結合的養老方式,是浙江省重點發展的養老方式。居家養老的人力資源一般由兩大部分組成:專職工作者、兼職人員(職業社區服務人員或社會工作者)及“義工”(本文的研究對象不包含志愿服務人員)。本文根據在杭州、紹興、嘉興、寧波、湖州等的調研數據,擬對浙江省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進行實證分析。

        一、居家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的現狀分析

        截止2014年,浙江省已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308家、居家養老服務站2萬余個,專、兼職居家養老服務人員4萬余人。為了從整體上了解浙江省居家養老服務人力資源情況,課題組在杭州、寧波、紹興、嘉興、湖州等地對116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進行了問卷調研,基本情況如表1。

        表1顯示,浙江省城市社區養老服務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得到較大改善,仍存在工資收入水平低、教育培訓不足和服務內容層次低的現狀。

        二、居家養老服務的人力資源開發存在問題

        (一)居家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開發屬性

        1、教育性開發

        省政府非常重視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教育性開發:第一,入職獎補。多部門聯合發文,從2013―2015年,對入職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滿5年的大專院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六類專業的畢業學生,由省財政給予中職2.1萬元、大專(含高職)2.6萬元、本科以上4萬元的一次性獎勵補助;[1]第二,專業培訓。2011年浙江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強養老護理人員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要求到“十二五”末,城市居家養老服務各類組織和機構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達到8000名,持證率達到20%以上;[2]第三,職業培訓。2012年浙江省民政廳與杭州師范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設立培訓中心,開展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訓工作。

        2、政策性開發

        浙江省在政策性開發方面著力于保障性制度建設:第一,勞動工資制度保障。2011年,《浙江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在人員編制、辦公條件、工作經費上切實給予保證。201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定期養老護理員工資指導價位,建立養老服務崗位就業補貼和養老護理員特殊崗位津貼制度,提高工資福利待遇。第二,社會保障制度。政府在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中明確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應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對單位繳納的部分可給予社保補貼。就業困難人員以靈活就業方式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可按規定享受靈活就業社保補貼。

        3、使用性和服務內容開發

        目前浙江省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約4萬人,相對于龐大的897.83萬老年人口,居家養老服務人力資源嚴重不足;且服務內容局限于家庭衛生、買菜燒飯等低層次生活照料類服務,高層次的精神慰藉、心理輔導等服務人員較少。此現狀不利于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水平提高,也表明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開發有巨大提升空間。

        (二)現存問題剖析

        1、開發層次較低

        開發層次較低的首要表現是隊伍性別結構失衡。浙江省居家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的性別比為88∶28,比例嚴重失衡,表明人力資源開發工作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其次,主動就業意愿較差。51.7%的被調查者被動選擇從事工作,說明在實際工作中缺乏人力資源開發的激勵機制;最后,服務內容層次低。調查顯示,80%的居家養老服務人員所提供的服務僅為生活照料類服務,能夠顯示專業技術服務的高水平服務欠缺。這表明浙江省居家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開發的重點是提升專業技術服務水平。

        2、權益保障不完善

        浙江省65.5%的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為兼職人員,較少與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簽訂合同或服務協議,其工作時間、工資標準、休息休假等權益缺乏法律保障。雖然《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定期養老護理員工資指導價位,建立養老服務崗位就業補貼和養老護理員特殊崗位津貼制度,提高工資福利待遇。但由于缺少勞動合同的法律依據,難以維護從業者的權益。

        3、人力資源外溢

        浙江省居家養老服務人力資源外溢現象嚴重。居家養老服務對高素質人力資源的吸引力較小也可視為廣義上的人力資源外溢現象。全省30多所學校開設了相關專業,每年有10000多名畢業生,但主動選擇到養老服務領域的畢業生特別少。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引不來、留不住的問題,已經成為浙江省居家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開發的桎梏。

        4、培訓環節薄弱

        培訓是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重要環節。培訓環節存在的問題是:專業培訓機構少。雖然有浙江師范大學等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基地,但專業養老服務培訓機構較少,專業培訓師資少。居家養老服務是基于適度知識基礎上的重實踐操作服務,大學專業教師理論知識豐富但實踐技能欠缺,長期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人員實踐技能具有,但沒有相應的理論知識支撐;培訓內容不系統。在崗輪訓、心理疏導、志愿人員培訓等內容很少涉及。

        三、居家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開發影響因素分析

        (一)政府財政投入不足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一項常態服務工程,需要政府實行常態化管理,特別是服務人員的招募、培養,更是需要經費保障。2013年用于養老服務中心、敬老院、老年電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等項目建設1.59億元,連財政支出的1%都不到;[3]財政投入不足的另一個表現是浙江省還沒建立居家養老服務專項預算制度。致使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長效機制受到影響,人力資源的開發也發展遲緩。

        (二)權益保護制度缺失

        2011年,浙江省正式實施《浙江省居家養老服務與管理規范》,明確規定了各級養老服務人員的任職要求和工作職責,但服務人員各項權益卻沒有體現;其次,工資保障制度缺失。調查數據顯示,浙江省大部分居家養老服務人員每月工資1500―2000元之間,遠低于全省平均工資。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工資保障制度缺乏,使得薪酬提高無上升空間,且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薪酬等級缺乏科學評價機制和評價指標。

        (三)職業認同感不足

        雖然養老服務是現代社會分工中的重要職業,但由于社會偏見,至今尚未得到普遍認同。在社會事實中,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由于專業技能較低,學歷水平不高,一般屬于低階層群體,因此,大部分的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從主觀意愿上不愿從事此行業工作。

        四、對策建議

        (一)更新理念,觀念先行

        1、政府率先轉變思想

        轉變理念是人力資源開發的前提。應努力提高政府部門政策制定者、領導骨干力量的思想意識,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宣傳力度,逐步完善各項職能:依法整頓養老服務業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改善環境吸引人才、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和宣傳力度、建立信息平臺等,重視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重要作用。

        2、養老服務人員本身思想改變

        居家養老服務人員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觀念,認識到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提高人力資源開發意識,主動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工作。通過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參加必要培訓提升技能,增強自身勞動競爭力,提高職業認同感。

        (二)加強人力資源遷移性開發

        1、緩解人力資源壓力

        每年約2403萬的流動人口是龐大的、有待開發的人力資本群體。首先,應充分掌握流動人口信息,吸引他們進入養老服務領域。其次,開發養老服務業公益性崗位。生活照料類服務可作為公益性崗位開發,安排給下崗失業人員或“4050”就業困難人員。最后,大力發展志愿服務。面向企事業單位,特別是高校學生招募志愿者,鼓勵他們利用閑暇時間參與到社區養老服務中來。

        2、減輕人力資源外溢

        據調研,工資水平、工作環境、學歷是導致人力資源外溢的主要因素。養老服務人員工資水平是浙江省內各行業最低,而最高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的金融業是養老服務業的3.46倍。[4]省人事勞動部門應制定基本工資標準,落實崗位補貼制度,改善福利待遇,并能夠使得養老服務員的工資水平根據經濟增長而保持上升的空間;其次,工作環境是另一影響因素。居家養老服務組織應當為現有人力資源提供良好工作環境,讓其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完善政策制度體系

        1、專項預算,增加投入

        資金投入是居家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開發的經濟保障。浙江省政府應設立養老服務的專項預算制度,一方面加強居家養老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改善服務人員的工資待遇。專項預算應保持每年相應的增速,確保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開發的資金所需。

        2、政策制定,力促開發

        在政策方面,政府除了要出臺相應優惠政策和措施外,還應加強管理,規范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簽訂,使得服務人員的工資標準、工作時間等權益有法可依、有據可尋。同時針對養老服務人員法律維權意識淡薄,開設維權綠色通道,與律師協會協調,增加公益訴訟服務,降低維權成本。

        (四)加大教育培訓力度

        1、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從浙江省人力資本積累不足、專業人才短缺的實際情況出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當前行之有效的開發模式。目前浙江省30多所開設相關專業的學校,由于招生不理想,大多縮減規模或停辦。政府應給予優惠政策,鼓勵相關專業正常招生,為養老服務人力資源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給。另一方面,職業學校應做好相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培養其職業觀。

        2、加強職業培訓

        首先,人事部門應擴寬人力資源培訓渠道,積極利用浙師大等省內高等院校的教學優勢,在與高校聯合創辦人力資源培訓基地的基礎上構建“高校+專業培訓機構”的渠道模式,建立分層次、分類別的教育培訓場所,提供多樣化培訓服務;其次,要注重培訓的質量、模式和內容。可以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長訓、短訓與學歷教育相結合的培訓模式,通過專家講座、現場指導、示范項目參觀、技能比武等方式,提升培訓效果。

        (五)構建社會支持系統

        作為弱勢群體,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的開發必須構建一個強有力的社會支持系統,包括政府層面的支持、社會公眾的理解、微觀養老服務組織層面完善開發機制、個人層面自我開發等,必須依靠政府、養老服務組織、服務人員自身、社會公眾等多方合力才能實現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的整體性、系統性開發目標。

        參考文獻:

        [1]浙江省民政廳.浙江省老年服務與管理類專業畢業學生入職獎補辦法[EB/OL].

        [5]薛錚.黑龍江國有林區人力資源開發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2(6)

        [6]金易.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中國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研究[D].吉林大學,2012(5)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费播放 | 亚洲欧美在线看h片 |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婷婷 |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