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礦產資源行業范文

        礦產資源行業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礦產資源行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礦產資源行業

        第1篇:礦產資源行業范文

        經調查,湘西很多礦產資源型企業未進行科學的職位分析,沒有按照企業自身的情況和企業的戰略目標來設置考核的標準,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績效經營和員工表現的真實情況。且各考核的指標相關性大,結構化不強,上級與下級、部門與部門、員工與員工之間的指標也缺乏內在的關聯與支持邏輯。各指標之間相互交叉,相關性比較大,且指標權重的設置很主觀。同時湘西大部分礦產資源型企業在指標設計上仍然以財務指標為主,而忽視了其他非財務指標的考核,這不利于礦產資源企業以及產業的長足發展。《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實施細則》中,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指標由二十二個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指標和八個管理績效定性指標組成,定性指標中包含社會貢獻,社會貢獻中反映了對環境和資源的考量,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很多礦產資源企業沒有設置科學合理的環境和資源方面的修正指標,有些根本就沒有把環境影響、資源效率納入到企業績效管理指標體系中去,因此不能夠客觀反映企業在這兩個方面的績效。

        湘西績效管理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湘西礦產資源型企業戰略確定

        根據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發展要求,我國經濟增長需要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實施成本領先戰略,意味著企業可以通過合并擴大企業規模獲得規模效應,通過產品縱向一體化可以獲得范圍效益效應,可以實現企業清潔生產、節約資源和降低環境污染,提高礦產資源回采率的同時擴大企業規模,實現產業經營多樣化。長期看來,采用低成本領先戰略有利于企業利潤率的提高和抗風險能力的提高,并使企業獲得長期競爭優勢。湘西礦產資源型企業的戰略目標確定后,利用平衡計分卡理論從財務、客戶、資源與環境、內部流程、員工五個層面確定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成功關鍵因素,然后確定這個五層面的目標。比如財務目標是增加企業的利潤;客戶目標是提高金旭集團的市場份額與市場占有率;資源與環境目標是通過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來減少資源浪費,從而降低成本,加大環境治理投入降低環境污染;學習與成長目標是通過構建企業文化、完善信息系統建設以及提高員工待遇來提升員工滿意度,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

        (二)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中的財務方面指標主要參考2006年5月國務院國資委出臺的《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環境和資源方面的指標將主要參考國土資源部的指標體系。作為礦產資源型企業,客戶會比較關注交貨時間、運輸成本、信用等,因此礦產資源型企業應該在此方面下功夫,盡量使顧客達到滿意,我們一般用客戶滿意度、客戶忠誠度,或者客戶保持率、客戶獲取率來評價。對于礦產資源型企業內部流程層面的指標主要是指涉及礦產開采、加工以及出售過程的一些指標,比如:科技創新能力、營運能力等指標。我們一般用員工滿意度、員工忠誠度、員工效率、員工流動率、員工生產率等指標來從員工這個層面來考核企業經營的績效水平。資源與環境維度從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及增強環境改善能力兩個方面來設置指標。

        (三)權重分析

        第2篇:礦產資源行業范文

        關鍵詞:會計準則;采掘業會計;會計

        自2013年以來,我國煤炭、鋼鐵、石油、鐵礦石及其它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采企業虧損面達到了80%,整個礦產資源開采業產業利潤大幅下降,產能嚴重過剩。截至2016年10月,礦產資源采掘業的生產價格指數(PPI)已連續40多個月呈負增長,PPI下降比例占我國工業企業的78%左右,成為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行業。與此同時,國際礦產資源資本市場一體化態勢正在逐步形成,我國已有一批采掘企業集團正在或即將準備“走出去”。無論是國家層面的宏觀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還是發揮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其前提都是采掘業企業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雖然我國2006年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一石油天然氣開采》(CAS27),對石油天然氣行業的會計核算進行了統一規范。但CAS27規范和協調的范圍只針對油氣行業,并不涉及煤炭及有色金屬等固體礦產資源開采(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當前國內由于各類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業會計主體核算沒有統一的規范,同業不同公司間會計信息橫向不可比,嚴重影響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的可持續發展。國際上,我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與趨同就更無從談起,嚴重影響我國采礦企業集團在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效率。可見完善和規范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會計準則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1.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會計準則制定的必要性

        1.1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的生產經營較其他行業具有特殊性

        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的主要產品是自然資源中的礦石,屬于耗竭性不可再生資源,可持續開采性不強。其次,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的經濟效益受礦藏地理位置、礦藏品位、開采難度等非經濟因素影響較大。隨著開采深度的加深,作業流程不斷增多,生產成本相應增加,而產量卻呈下降趨勢,經濟效益呈遞減趨勢。再者,與普通工業企業相比,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在開采過程中很可能對自然環境產生較大的破壞,如地表塌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為此采掘企業要產生更多的環境保護和治理支出。正因為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長投資回收期等鮮明特點,致使該行業的會計核算從內容到模式都不能等同于其他行業。

        1.2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會計處理具有特殊性

        1.2.1礦產儲量資產的確認與計量具有特殊性

        一般情況下工業企業擁有與控制的資產,主要是通過外購或自建取得,資產價值的構成明確且可驗證。但采掘企業最主要的資產是礦產儲量,發現儲量是其最主要的經濟活動,可礦產儲量價值的構成與發現該儲量的支出間并不存在配比關系,儲量資產的價值計量模式及減值確認等問題目前仍是當今會計理論界與實務界的難題。其次,工業企業可按年限、工作量等方式進行資產折舊獲得價值補償,而儲量資產價值的遞耗與地下儲量密切相關。當儲量價值與礦藏數量的計量仍處于探索階段的時候,儲量資產的價值補償也就有必要進入更深的研究。

        1.2.2承擔社會責任的特殊性

        礦產資源開采屬于地下作業,風險很大,所以采掘企業在生產階段需要提取多項風險儲備資金,如安全儲備資金、環境儲備資金等。儲備資金的提取標準、方式、方法和會計處理等問題目前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尚存在較大爭議。其次,當礦產資源開采完礦區被放棄時,井及相關設施的報廢也不能直接按普通固定資產清理處理,需要涉及礦區生態環境修復的環境會計問題。

        1.2.3計信息披露的特殊性

        “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供決策的會計信息”毋庸置疑這是采掘企業的會計目標,但因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較普通企業承擔著更為重要的安全責任和生態環境修復責任。因此,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還應增加反映大量的以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為主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

        1.2.4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較之油氣開采具有特殊性

        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石油天然氣開采》(CAS27)對我國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的會計核算進行了統一規范。但CAS27規范和協調的范圍只針對油氣行業,并不涉及煤炭、鐵、銅等固體礦產資源的開采。盡管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講解》中明確指出油氣以外的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參照油氣準則進行核算與披露,但固體礦在資產特征、開采方法、生態環境維護及安全信息披露等方面均與石油天然氣開采有著較大區別,故我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的會計核算與披露較之油氣行業具有特殊性,完全按照CAS27執行并不合理。

        2.我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會計核算現狀

        2.1缺乏全面系統的指導

        目前,我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業一般經濟業務的日常核算與其他企業相同的部分參照《企業會計準則》執行;采掘企業的特殊業務,則根據計劃經濟時代相應主管部門的《規定》或《辦法》來處理。原有《辦法》沒有規范的業務,如安全成本、礦業權成本、探礦權使用費等則參照財政部出臺的單獨規定。這些各自獨立的準則、規定、辦法由于過于零散,口徑不一,增加了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會計實務的執行難度,最終導致行業間會計信息不可比。

        2.2會計核算體系不健全

        2.2.1會計科目設置不完整。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與其他行業相比需要承擔更多的安全風險和生態環境修復責任,在會計核算上理應體現出風險儲備資金和生態環境修復資金的專項核算。但當前我國很多采礦企業并未設立風險儲備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會計科目,使得會計核算對象不全面,安全風險及環境保護等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缺少會計核算基礎。

        2.2.2會計核算方法不統一。由于缺乏統一的會計核算標準,在一些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特殊業務的處理上,不同企業間的會計核算方法存在較大差異。如對棄置費的核算,有的企業采用攤銷的方式,有的采用預提方式,有的則直接采用一次性計入當期費用的方式。不一樣的會計核算方式將對企業的經營成果產生不同的影響,直接導致企業間會計信息不可比。

        2.3計量模式亟待突破

        當前我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普遍采用歷史成本法計量礦產儲量價值,可礦產儲量的歷史發現成本與所發現的礦產儲量價值之間幾乎不存在相關性。故在歷史成本計量法下提供的采掘企業會計信息有可能既不相關又不可靠,進而達不到財務報告的目的。所以說這種傳統的會計計量模式在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資產計量中有待進一步完善。

        2.4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

        當前的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業財務報告對企業經營風險和非經營性信息披露較少,即便有所涉及也以籠統概括為主,信息可用性差,如在儲量價值的披露中并不涉及儲量分布、為探尋儲量所產生的支出、儲量變化等信息。其次在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特有的自然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信息基本不予披露。

        2.5與國際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會計核算存在較大差異

        我國礦產資源會計研究起步較晚,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會計理論與實務與國際會計準則中的相關規定還有較大差距,導致國際同業間會計信息不可比。如2009年,我國在香港上市的兩家煤炭公司按國內現有會計準則算出的利潤比按國際會計核算辦法算出的利潤要小很多,產生這種差異是因為兩次計算依據的會計準則間存在差異。按我國核算辦法,煤炭企業的股票定價不僅要比國外同類企業低而且還要在國際市場中折價發行,嚴重制約我國煤炭企業的國際市場拓展。

        3.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會計準則制定中的幾點建議

        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的生產經營分為上游和下游活動兩部分,其中下游活動屬于加工業,與其他行業沒有明顯區別,本文不做研究。而上游活動的生產特征則跟普通行業有著很大差異,跟同屬采掘業的油氣開采也有較大區別,本文將從如下方面提出建議:

        3.1界定采掘業專有概念

        由于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業的會計核算內容與其他行業有著較大的差異,為了增加財務報告的可理解性,會計準則制定時需要明確界定以下一些行業專有概念:明確勘探、開發和生產三個階段分別從哪開始到哪結束;礦業權、勘探、評價、開發及開采的含義。

        3.2完善會計核算體系

        3.2.1增設會計科目

        首先,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的會計核算科目體系要能體現出該行業的社會責任。對采掘企業應承擔的安全風險和環境修復支出應設置相應的會計科目,明確核算內容,將其納入采礦企業的會計核算體系。其次,會計科目設置要遵循兼容并重原則。如設置‘‘礦產資源”科目代替現有的“油氣資產”科目用于核算包含油氣資產在內的礦產資源資產,再在“礦產資源”總分類科目的基礎上增設二、三級科目,實現對礦產資源的分類核算。最后,補充一些具有行業特色的會計科目,如增加礦業權取得應計入的會計科目;礦業權減值、勘探資產減值、開發資產減值的人賬科目等。

        3.2.2明確規范會計核算

        對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中的礦區權益、勘探、開發、開采、棄置、資產折耗等環節的核算、折耗、減值等內容提供操作性更強的指引和規范。

        3.3引入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礦產儲量是采掘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但礦產資源的儲量價值與其勘探耗費無關,將礦產探明儲量認為是“企業自制的存貨”并不合適,因為采掘企業支付的并不是制造成本而是發現成本。這種礦產儲量發現成本與儲量價值相脫離的現象,使得礦產儲量的公允價值c其賬面價值的巨大差異給采掘企業財務報告的質量帶來了較大的不利影響。目前,我國CAS27已對油氣資產儲量和減值在報表附注中提出了現值披露的要求,CAS8也明確了公允價值的應用。在礦產資源資本市場逐步完善的同時,公允價值的應用環境也日漸成熟,采用歷史成本與公允價值相結合的復式計量模式將在礦產儲量資產的計量中被逐步采用。為此,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公允價值在我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會計計量中的具體應用,提高會計信息報告質量。

        3.4正確區分支出的資本化與費用化

        重點規范礦業權取得成本、勘探成本、開發成本、棄置成本中哪些支出應該資本化,哪些支出應該費用化,以及進行資本化和費用化的賬務處理方式和途徑。其次,對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企業上游活動中產生的各項管理支出和使用的設備與儀器折舊是否需要資本化,如果資本化將形成哪些資產,日后該如何計提折舊等問題也需要明確規范。

        3.5完善會計信息披露

        規范礦區權益資產、勘查與評價資產、開發資產等一些特殊項目在財務報告中的列示方式和披露途徑;礦產儲量價值信息、數量變動及原因,安全投入及成效、環境投入及成效等信息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的方式。尤其是要加強采掘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考慮在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財務報表中增設社會責任項目,并在附注里闡明該項目的確認與計量方式,以提高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財務信息報告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3.6充分考慮油氣業和非油氣礦產資源開采的差異

        第3篇:礦產資源行業范文

        關鍵詞: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合理開發

        隨著地質礦產資源的長期開發和應用,國內現有的礦產資源已難以滿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要不斷勘查及開發新的礦產資源,而在已經勘測的礦產資源中要做好對其的合理開發應用。就國內的現實情況來說,盡管有著相對豐富的礦產資源儲量,不過平均下來的人均水平就遠遠落后于世界各國。此外,國內還出口了許多的稀有礦產資源,不過卻沒有依據合理的價格,也就導致了國家資源的重大浪費,所以為了滿足我國經濟長期高速發展的目標,就必須做好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及合理開發應用工作[1]。

        1怎樣做好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

        國內當前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大多數情況下是通過國家組織開展,并不許可私營企業性質的礦產勘察,不過部分企業能夠委托地質部門實現找礦及開發工作,在進行勘查的過程中必須做好相關的資源保護工作,對部分開采難度較大而儲量又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實施不開采的保護,確保在將來的發展中國內的企業能夠有充足的發展資源。還要增強對各類地質的勘查工作,確保各地區礦產資源的儲量豐富。

        1.1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要優選作業單位

        當前,國內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領域在生產能力上表現著較為明顯的供過于求的情況,也就是說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測是一類買方市場。在這一形勢下,有效利用市場競爭機制,開展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較為有利。(1)只要可以招標的勘測項目都要進行招標,它代表了公平公正的競爭氛圍,避免了情況的發生。因此,要制訂招標、投標的方法或實施規范,實現規范化、合理化的管理和運作。(2)按照地質工作所具有的特性,采取定向委托承包的方法也是較為有效的,它能夠利用長時間的合約相對的穩定住發包單位以及承包單位的聯系,方便于創建一支勘測人員素養高、勘測設備優良的穩定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團隊。(3)不管是招標、投標或者委托承包,都能夠對承包機構給出相應的限制條件,有效的審核承包機構的相關資質,嚴格審查加入到投標以及接受委托單位的基本情況,在這一前提下選擇承包機構[2]。

        1.2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要公平定價

        一般來講,政府部門對相關工程招標及投標報價的核價,都是采取預算定額為根據的,這一情況也已變成合同雙方的相關共識。公益性質的、基礎性質的、戰略性質的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盡管有其自身的特殊之處,不過通過有效分解,也能夠通過采取預算定額來實現定價[3]。

        1.3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要抓好項目施工

        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要抓好項目施工,而監理是當前工程施工中通用的監察措施,可以有效確保勘查項目的工程質量和工程周期,最終提升整體效益,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項目的開展,也需要采用這種措施。

        1.4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要嚴把驗收關

        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之前的工作范例、驗收程序,都是在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來制訂的,很多方面都已很難符合當前工程的需要,必須要通過專門的機構來進行修訂。制訂新的驗收規范,要考慮到當前地質礦產資源勘查所面對的新形勢、新要求,要表現市場經濟的各方面要求,要表現相關技術飛速發展的需要,反應出新理論、新技術的運用。

        1.5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要與開發實現一體化

        以礦產收入為主并有著相應經濟實力的地質勘查機構,構建礦產勘查、礦產開發一體化的礦產公司,以勘查為基礎推動礦產資源開發,以礦產資源開發收益為目標加強勘查工作。地質勘查行業盡管在推動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不過困難仍然非常之多。公益性地質勘查工作不管是組織部門、體制以及機制都還是開始發起階段。商業性的地質勘查工作則屬于有價無市的情況,許多的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結果不能進入到市場。部分礦產質量不佳,可開發性較差,不但自己開發不了,就算強行開發了也難以獲益,對相關投資者完全沒有吸引力;有的礦產是能夠匯集少量投資投入后提高其商業性,通過市場機制,轉變為可經營性、可盈利性的礦產資源。

        2加強地質礦產資源合理開發的對策

        2.1要提高礦產資源開采企業的準入標準

        在國內確保礦產資源長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下,要增強礦產資源開發企業的進入標準,如此做能夠嚴格把關礦產資源開采企業的質量,確保礦產資源開采的企業規模要大,技術水平要高。大型礦產企業大多都有著完善的管理機制以及施工程序,對礦產資源開采的技術水準高,可以降低對礦產資源的浪費情況。一般來講,企業相關技術可推動礦產資源的深加工,有效提升單位礦產資源的最終收益。增強行業進入標準必然會排除部分規模較小,技術較不完善的小企業,因此,也就促使小型企業必須增強技術水平以確保自身不被排除在外。如此就提高了礦產資源行業的競爭性,有益于推動企業的技術競爭,助推了礦產資源開發企業的向上發展。

        2.2要完善有關礦產資源開發的法律法規

        當前,國內現有的相關礦產資源開發的法律法規文件中有著許多的不完善之處,而且執法力度也不夠,間接促使了相關企業的各類不正當行為,因此要迅速完善有關礦產資源開發的法律法規,在進行執法的時候能夠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從而嚴格規范企業的運營。國內在礦產資源開發中制訂的許多法律文件由于沒能較為嚴格的執行,導致了國家大量礦產資源的浪費現象,部分稀有礦產資源被偷偷出售,導致許多稀有資源流向不明,因此要加緊控制礦產資源的開發工作,對違規情況嚴厲處罰,在進出口的管理上也要嚴格把關,施行礦產資源開采的有效監管,有計劃有效率的開發礦產資源。

        3結語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礦產資源是非常重要的能源,它支撐起了國內的建筑、車輛等產業。為了確保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需要,就要做到對礦產資源的有效保護工作。同時,實現礦產資源的有效勘查,為我國未來的發展做好資源儲備工作,而且要限制相關礦產開發的數量,特別是對稀有礦產的保護,從礦產開發企業著手,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和資源整合,提高市場競爭力,并且實現向深加工方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瑞玲,李耀輝.試論新形勢下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J].河南科技,2014,31(15):48-48.

        [2]張明珠,劉新勝.淺談青海鹽湖礦產資源地質勘查與資源開發的若干建議[J].地球,2015(10).

        [3]趙澤龍,叢明磊.關于我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對策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5(2):320-320.

        第4篇:礦產資源行業范文

        [關鍵詞]礦產資源;儲量評估;現狀;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F4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8-0166-01

        引言

        礦產資源作為工業文明建設中的基礎內容,更是我國的國民經濟支柱,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資源支持,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眾所周知,礦產資源評估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戰略性與前瞻性,廣受社會各個階層的重視。其中的評價方法與評價手段也在不斷改革與創新。礦產資源儲量主要是采用地質勘查來完成的,資源儲量也是衡量礦產經濟價值的重要依據。基于此,我們在開展礦產資源儲量評估中,必須要保障評估的可靠性、真實性、完整性,從而推動我國礦產行業能夠平穩發展。

        一、我國礦產資源存儲量評估中的主要問題

        (一)評估機制滯后,缺乏法律的支持

        現如今,針對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名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行業法律,部分相關法律通常都出現在行政主管部門頒布的規章制度中。可見,由于缺乏法律支持,從而導致行業職業制約手段無法實施,監督管理機制也無法發揮自身的價值,嚴重影響了礦產資源評估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再者,由于礦產資源儲量評估機制不夠合理,其中還存在諸多有待完善之處,通過買方出資評估u方資源,勢必會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理性,這也不符合市場交換原則的基本內容。如果通過賣方出資委托,又有可能形成賣與評之間的利益鏈關系,再加上的當今評估機構缺乏相應的評估效果爭議判斷與有效推出機制等,這些問題都不利于礦產資源儲量評估,阻礙我國礦產行業健康發展。

        (二)評估主體不夠規范

        現如今,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并不完善,評估機構入門門檻相對較低,部分機構并沒有專職的礦業評估師,并且內部控制混亂,存在著高額的回扣關系,從而造成不公平競爭的現象。還有部分評估機構在工作中不負責任,評估結果也是根據拼湊、套現等形式進行。在市場經濟下,我國市場環境變化的非常頻發,很多評估機構沒有對評估師進行系統培訓與教育,對于一些新的知識也不夠了解,這不適合當今市場發展需求。此外,對于評估工作來說,很多評估機構為了能夠獲得短期利益,呆滯評估道德建設落后,社會信息形象差等問題,從而導致評估機構收到嚴重的信任危機,甚至會影響整個評估行業的發展。

        二、加強礦產資源儲量評估有效性的措施

        (一)以法律為依托,構建完善的評估機制

        對于礦產資源儲量評估來說,必須要有法律作為指導依據,并通過相關的評估機制規范評估環節與工作。對于法律層面來說,制定完善的法律我們無法干涉,但通過構建完善的評估機制,能夠有效提高礦產資源儲量評估質量,從而提高評估標準,充分發揮礦產資源儲量評估的積極作用。根據當前我國礦產資源儲量評估行業發展現狀分析,需要充分發揮行業人才優勢,也就是通過人才推動改革進程,積極參與行業法律與規范體系內容建設工作,并提出更加嚴謹的評估師與評估機構的準入門檻、人員退出機制、評估準則等。

        (二)構建責任追究體制,完善員工的培訓體系

        對于礦產資源儲量評估行業來說,評估質量的好壞與評估師的專業素養有著直接關聯。因此,評估行業協會需要構建評估機構執業自律、評估師執業自律、責任追究、違規懲罰、誠信記錄等內容,不斷完善失信懲戒機制與市場推出機制等。任何機制改革都需要在原制度基礎上進行創新,礦產資源儲量評估機制同樣如此。根據現階段的評估方法、評估理論、評估管理,找出其中有待完善支出,不斷對新的知識進行更新。與此同時,為了能夠提高評估師的專業素養,必須要構建完善的培訓體系,加強評估師的培訓工作,包括:專業培訓、基礎培訓、道德培訓、崗位培訓等,從而提高執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創新后續教育模式,形成一套完善的教育系統,通過靈活培訓形式,實現因材施教,最終保障的評估師的專業要求能夠滿足崗位要求,提高礦產資源儲量評估質量。

        二、礦產資源儲量評估方法分析

        (一)斷面法

        該種評價方法主要是通過礦床進行評測,該種評估方法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對開采條件、研究程度、礦產質量都有涉及。在具體實施中,可以將其分為若干小塊段,通過估算能夠得出不同類型的資源儲量。該方法主要通過勘探線剖面,將礦體分為不同的塊段,除了礦體邊緣部分之外,每一塊段兩側都要設置一個勘探線控制面,同行對塊段截面積、剖面垂直距離、工程資源分別計算出塊段體積,從而分析出資源儲量,同時該方法還能夠適用于礦床,特別是礦體厚度較大、結構復雜的情況下,由于斷層分割會產生重疊問題,礦體會呈現出褶皺狀態,通過該方法能夠綜合不同地礦情況,最終得出儲量評估。

        (二)地質統計評估方法

        地質統計評估方法主要是將變量理論作為基礎,采用變差函數為主要工具,不僅能夠對結構中的變量進行統計研究。同時也能夠作為較多樣本的個體為基礎,通過充分考慮品味空間變異性和礦化強度在空間中的分布特征,從而保障估算結果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其可信度更高。近些年來,國際各國與我國技術人員聯系相對比較密切,并且一些研究學者的礦產資源評價軟件也獲得了相關部門許可,在我國應用也愈加廣泛。

        (三)SD評價法礦產資源儲量評估的現狀與方法研究

        韓軍魁 石少堅

        (河北省國土資源廳 河北 石家莊 050056)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我國礦業投資與開采資本市場日見繁盛。同時,近些年來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間,社會各個階層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高,要求礦產相關企業必須要保障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工作。但是由于我國正處于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平谷市場發展還存在漏洞,包括評估機制不夠完善、評估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市場混亂等問題。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礦產資源體系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評估方法。

        [關鍵詞]礦產資源;儲量評估;現狀;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F4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8-0166-01

        SD評價法主要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該方法主要采用了SD動態分維度幾何學理念為基礎,從而實現一種幾何儲量評估方法。該方法具有極大的創造性,并且通過提出精準的概念,讓相關勘探人員根據礦床實際需求,從而控制工程的稀疏密度。SD評價法能夠針對不同的礦種和礦產勘查開發的各個階段,通過對幾何理論對礦產資源儲量進行估算,最終得出相應的結論。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表明,SD評價法非常適用于礦產資源儲量評估中,通過對勘查地區進行儲量計算,將所有的數據通過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夠有效降低礦產資源儲量勘查成本,從而提高了評估工作效率。從實際應用情況分析,SD評價法能夠根據定量劃分形式評價地質可靠性頂級,并且根據新分類標準自動確定礦產類型。并且SD評價法在幾十年的創新發展中,能夠動態測量礦產資源儲量精度,能夠計算絕大部分的礦種儲量。此外,由于SD評價法能夠勘測地質等級,因此該方法還能夠評估資源儲量探采風險,并且計算出不同段塊的儲量。

        結束語

        總而言之,礦產資源儲量評估的可靠性與精準性對礦產開發工作至關重要,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經濟發展。基于此,我們必須要充分分析礦產資源儲量評估中的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通過不斷完善評估制度、建立有效的評估體系、強化評估人員專業素質等,為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工作奠定基礎。此外,由于不同的勘探區有著不同的地址特征,需要選擇合理的礦產資源儲量評估方法,從而保障評估質量。

        參考文獻

        第5篇:礦產資源行業范文

        關鍵詞:固體礦產;礦產勘查;質量管理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居于世界第二,但是對于資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斷突破新的數據,其中自然也包括礦產資源的消耗。所以對于加強礦產資源,尤其是固體礦產資源的勘查管理,優化我國資源開發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礦產地質勘查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

        1幾個重要概念的明確

        1.1固體礦產資源和礦產地質勘查

        固體礦產資源在地殼內或地表由地質作用形成具有經濟意義的自然固體富集物,主要是特指固體形態的礦產資源,一般只要排除氣體和液體形態出現的資源的總稱。例如水和石油是液體資源,天然氣是氣體資源,而鐵礦石和煤炭都是固體礦產資源。礦產地質勘查主要是指地質技術人員利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對劃定區域內巖石、地層、礦產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尋找可以進行大量開發利用的礦產資源,滿足社會經濟發展、機器設備制造、科學實驗研究的需要而采取的收集和勘查活動。

        1.2礦產地質勘查的特點

        礦產地質勘查主要尋找礦產資源為社會做出貢獻,所以前期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查和研究,然后根據所獲得的信息和數據,進行歸納和總結,以取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為前提,確定某一地區的礦產是否具有開發性。首先,礦產地質勘查受到的自然環境影響比較大。由于進行礦產勘查的工作大都在野外開展,需要對當地的各種自然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判斷是否具有開發潛力的固體礦產資源,所以這項工作極容易受到野外的氣候和其他自然環境的影響。其次,對于礦產資源的勘查技術要求高。由于在產生礦產資源地區的地質結構一般比較復雜,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干擾,僅僅依靠勘查人員所攜帶的有限技術設備是不可能取得準確的數據和信息,所以需要技術人員經過周密安排,攜帶大量先進的儀器設備進行勘查,才有可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再次礦產資源的勘查具有很多不確定性。由于勘查地區復雜的地貌特征,再加上周圍的磁場等因素對于儀器的干擾,使得技術人員很難準確判斷礦產資源的準確分布和儲量,這就導致勘查工作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2我國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2.1投入的資金和人才不足

        由于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前期需要投入漫長的時間和巨大的資金,所以一般的政府部門和社會企業覺得效益不明顯,投資周期太漫長,而且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風險,故而,他們不愿意在這一行業加大投入力度。同時,進行地質勘查工作,入門非常困難,而且野外工作又是相當艱苦,所以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導致勘查隊伍后繼乏人,明顯的人才資源不足。

        2.2勘查技術的落后

        在勘查過程中,如果沒有先進的儀器設備,會比別人付出很多的艱辛,也不一定得到準確的數據信息。但是長期以來,我國主要集中開發的都是露天礦區或是淺層礦區,對于深層礦區一直缺少有效的勘查技術,在這一方面存在很多技術的欠缺。

        2.3國內沒有建立統一的質量評價體系

        在我國的勘查工作中,全國各地的技術研究人員一直都是分布在各地,缺少有效地溝通和交流,對于這個行業也沒有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地質勘查質量評價體系,使得很多研究成果得不到極好的應用,阻礙了成果的轉化。

        3提升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質量管理水平

        3.1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

        在進行礦產資源勘查的過程中,首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確定每套技術和操作的標準以及方案。這樣才能確保在勘查過程中,能夠有效開展工作。其次,建立堅強的領導核心。在野外勘查經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險,所以需要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來進行領導,確保大家在遇到危險情況下,可以從容應對。同時,在進行日常的工作中,有人組織領導,各項工作才會分工明確,循序漸進開展。

        3.2逐步擴大勘查工作的管理范圍

        領導一支勘查隊伍,不僅要對人員進行管理,分配各自的工作任務,安排設備儀器的使用,而且還需要對工作計劃、信息采集、信息研究等多方面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所以在勘查的管理過程,也是一個要逐步擴大勘查工作范圍的過程,就是要滿足當時情況不斷變化的需求,做好勘查工作。

        3.3逐步擴大地質勘查隊伍

        在勘查質量管理隊伍的建設過程中,要加大人才引進的力度,加大資金的投入,提高工作人員的待遇,做好勘查后勤保障工作,確保工作人員沒有太多的后顧之憂進入野外工作。同時,要定期對勘查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強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并且還要樹立敬業模范的作用,調動隊員工作的積極性。

        3.4引進先進的勘查技術

        為了更好地推動勘查質量管理的水平,利用手里的資金,應該大力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一方確保勘查數據和結果的準確性,擴展勘查的氛圍和領域;另一方面,降低勘查人員不必要的辛勞,保障他們的人生安全。例如,無人機技術的引入,就給勘查工作帶來了很多的便捷,不需要翻山越嶺進行繪圖、勘測,節省了許多的人力和物力,也降低了工作的危險。

        3.5建立統一規范勘查質量體系,加深理論研究

        由于地質勘查工作具有極強的操作性,研究人員容易忽略理論的深入研究,同時在這個行業也沒有建立一個規范的勘查質量體系,用同樣的一個標準來規范大家的工作。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鼓勵研究人員,在實踐基礎上,進行一定的理論研究,建立規范的勘查質量體系,使得這個行業更加科學、規范的發展。

        4結束語

        由于礦產資源的總體數量是有限的,并且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進一步加大對我國礦產資源的勘查,了解每種資源的分布情況以及具有的儲量,然后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實現對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國家和社會應該加大對于礦產地質勘查的投入,不斷引入新的技術和人才,鼓勵科技研究人員深入對于勘查理論的研究,建立規范的質量評價體系,促進這個行業的進一步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富研科.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質量管理中的若干問題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6:51.

        [2]李昂.固體礦產勘查的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J].西部資源,2015,6:149-150.

        第6篇:礦產資源行業范文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包含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地球科學大辭典》中給出了廣義概念,指將共生、伴生的礦產資源與開采利用的主要礦種同時采出,再通過選礦和其他手段,將綜合開采出的主、副礦產中的有用組分,盡可能地分離出來,產出多種價值的商品礦,即通過一物多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消除“三廢”污染的科學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方式。其內涵不僅包括共生、伴生、尾礦等廢棄物的合理利用,還包括主礦的開發利用。狹義的概念僅指對共伴生礦、尾礦及礦山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綜合利用的水平和程度可由綜合利用系數、綜合利用率(狹義)等多個指標反映。綜合利用系數指礦石中實際回收的有用組分個數與全部有用組分個數之比,綜合利用系數只反映了綜合利用的廣度,并不反映利用的深度。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指采選利用的共伴生礦產量(礦物量)占開采動用的共伴生礦產資源儲量(礦物量)的百分比。單一指標均只能反映綜合利用的一個側面,并不能反映礦山整體的綜合利用情況。

        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影響因素

        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受多種因素影響,突出表現在科技水平、思想觀念、地質工作程度、資源供需形勢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等方面。

        1思想觀念

        思想觀念決定和指導著人們的行為。在新型資源觀的指導下,礦山企業的管理者充分意識到我國當前面臨的嚴峻資源形勢,將企業利益同國家利益結合起來,就會以科技為引領,主動同科研院所聯合,積極探尋最為科學合理的礦山開采方案和選礦工藝流程,加大技術工藝的研發投入和裝備的升級換代力度,努力提高其開采回采率和選礦回收率,自覺開展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反之,在舊的資源觀指導下,礦山企業一味追求最大利潤,存在采富棄貧、采主棄富、大礦小開各種問題,甚至采用淘汰落后工藝私采濫挖、越界開采,不僅造成寶貴資源的巨大浪費,還破壞了環境,總體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比較低,造成儲量的快速消耗,這種粗放的發展模式不僅違背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方針,還限制了我國礦業可持續發展,消弱資源的保障能力。

        2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主要通過對礦山采礦方法、技術、裝備,選礦工藝、流程、設備、藥劑等的作用影響礦產資源的節約與綜合利用。總體科技水平提高,促進礦山企業采礦方法、技術水平的提升和裝備的升級換代,相同儲量消耗采出更多資源,提高采礦回采率。同樣,科技水平的提高促進選礦工藝的改造,流程的優化和藥劑的優選,相同入選礦石量選出的礦產品(精礦)更多,提高選礦回收率。除此以外,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可以使難采資源變為可采資源,難選礦變為可選礦,增加可利用資源的數量。

        3綜合勘查與評價程度

        綜合勘查與評價程度決定了對一個礦體的了解程度,勘查程度越高,對礦體形態及資源賦存情況掌握得越清楚,進而依據其布置的采準工程和巷道也就越科學合理,丟礦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從而采礦回采率也就越高;對礦山共伴生資源評價得越全面,選礦工藝流程設計也就越為合理,尾礦所含的有用組分也就越少,選礦回收率也就越高。因此,綜合勘查和評價是實現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必要條件。

        4礦產品供需形勢

        礦產資源的供需形勢體現的是市場對節約與綜合利用的影響。當某一礦產品市場上出現供不應求局面,礦產品價格高漲,礦山企業為獲取更多利潤,會自覺加強管理、更新設備,提高開采回采率,加大低品位礦的利用;在選礦環節,礦山企業會通過優化選礦工藝、流程和改進洗選設備、藥劑,降低入選品位,提高選礦回收率。反之,當市場上礦產品供過于求時,礦產品價格走低,礦山企業為降低采選成本,確保利潤空間,往往會采富棄貧、采主棄副,造成資源浪費。

        5礦山企業管理水平

        礦山企業管理水平對節約與綜合利用也有重要影響,如果礦山管理機構健全,設置有專門的地質、采礦、選礦管理機構和技術人員,建立起礦山儲量動態監測機制,各類資源儲量資料齊全,動用、采出、損失量和“三率”管理資料臺賬清楚、規范,在開采過程中,適時進行補充勘探,對資源賦存和開采狀況掌握清楚,將有利于及時調整開采計劃,提高開采回采率。反之,如果礦山缺乏地質、采礦、選礦管理機構和技術人員,未建立其儲量動態監測機制、臺賬不清,則開采的隨意性較大,易導致丟礦,降低開采回采率。

        6政策環境

        低品位礦、難選礦、尾礦同一般意義的礦產相比,有用成分少,選礦成本高,其利用與否與礦產品市場價格直接相關,存在較大的風險,國家對開展綜合利用的各種優惠政策則能極大降低其風險。主要包括財政補助、稅收優惠、貸款貼息以及用地和資源配置傾斜等相關政策。在較優惠的政策環境下,礦山企業開展節約與綜合利用的積極性就會高漲,有利于提高“三率”水平。

        我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主要制約因素

        1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盡管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在《礦產資源法》、《民法》、《循環經濟促進法》都有相關條款,但大多數法條都是原則性、政策性的規定,缺乏下位法的具體規定,可操作性不強。如《礦產資源法》中第3、7、29和30條均涉及節約與綜合利用,但都是原則性的要求,具體內容、程序、權利、義務規范及法律效力都沒有具體規定。另外,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同工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具有顯著的差別,其內涵不斷擴大,不僅包含共伴生礦、尾礦的綜合利用,還包含低品位礦、難選礦的綜合利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法律關系處于法律調整的盲區。由于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使礦山企業開展綜合利用無法可依,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積極性,同時也給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監督管理和執法帶來一定困難。

        2礦產資源節約意識不強,尚未樹立新型資源觀

        當前我國礦山企業經營者的節約意識整體還不強,采富棄貧、采主棄副、隨意丟礦等現象時有發生,小型礦山企業尤為突出。企業經營者未能深刻意識到我國嚴峻的礦產資源形勢,將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相結合,長期延續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掠奪式的開采。節約觀念的缺失嚴重制約了我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的開展。

        3缺乏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標準體系

        綜合利用工作雖然已倡導多年,但并未形成規范的標準體系,更未能對礦山設計建設形成重要約束,致使礦山企業綜合利用實施和考核過程中標準不一,制約了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的持續開展和有序推進。

        4基礎工作薄弱,缺乏數據支撐

        在我國經濟發展統計體系中沒有關于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基礎數據統計,國家層面尚未開展過全面的綜合利用現狀調查與評價,當前使用的數據資料不僅分類比較粗,而且數據質量不高,很多是早期的數據或者是估算的數據,不利于提出科學的政策措施,更不利于根據實際情況對政策措施做出實時調整。

        5礦產綜合利用技術攻關方向不明,投入不足

        由于尚未開展過全國層面的綜合利用現狀調查,對全國礦山企業整體的科技水平也未進行過深入分析,只是礦山企業同部分科研院所進行的個別項目合作,未能在全國層面統籌礦業科技發展,導致國家科研資金在礦業科技領域的支持方向不明,進而投入相對較低。同時,由于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技術研發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礦山企業缺少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的動力和積極性,在綜合利用的前瞻性技術開發方面投入不足,導致大多數資源綜合利用只停留在簡單易行的技術上,缺乏能夠使資源整體高效綜合利用和大宗高值利用的原創性技術研發。

        對策建議

        針對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影響因素和我國當前的主要制約因素,本文嘗試從政府層面、協會和企業三個層面提出對策建議。

        1政府層面

        1.1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使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納入法制軌道,明確礦山企業的主體責任和對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要求,明確廢石、尾礦等礦山廢棄物的所有權,以及開發利用低品位、難選資源開發的界定和要求。

        1.2廣泛開展礦情宣傳,促進礦山企業樹立節礦觀念

        礦山企業是節約與綜合利用礦產資源的主體,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區域內礦山企業經常性地開辦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專題講座和培訓班,組織中小企業到節約與綜合利用較好的企業學習經驗等。

        1.3建立完善相關標準體系,加強監督考核

        盡快形成出臺一批規范企業節約與綜合利用的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完善“三率”標準考核體系,強化政府引導和推動,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準入門檻。將“三率”標準作為礦山開發利用方案審查、礦產資源開采年度檢查、礦山督察等的重要依據,強制新建礦山采用高于規定標準的先進技術和工藝。

        1.4定期開展礦產節約與綜合利用調查評價,實現多庫銜接

        當前,我國正在組織開展重要礦產資源“三率”調查與評價工作,并建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數據庫。隨著工作的深入,應逐步建立綜合利用年度評估和信息機制,實現數據庫的動態更新,并實現同我國礦產資源儲量數據庫、開發數據庫的銜接,建立包涵儲量、開發、節約與綜合利用的完整數據系統,為礦政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持。

        1.5加大礦產綜合利用科技投入,解決關鍵共性難題

        在全國重要礦產資源“三率”調查評價基礎上,結合我國資源特點對礦業科技水平進行總結分析,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科技部門統籌礦業科技發展,準確把握制約我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共性關鍵問題,并應加大資金投入,組織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等方面力量,尤其發揮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機構的技術人才優勢,圍繞開發低品位、難處理礦產和尾礦資源的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等設立專項課題開展研究。礦山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加強同科研院所的聯系與合作,委托相關科研院所對礦山采選技術工藝進行評估,提出適應資源稟賦特點的最優采選方法和工藝。

        1.6設立礦山企業技改專項資金,加快先進技術推廣轉化

        2010年起國家設立了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獎勵了技術設備先進、節約與綜合利用較好的礦山企業,樹立了一批示范工程,總結形成了一批先進的技術工藝,大大提高了優秀礦山企業持續開展技術研發、實施節約與綜合利用的積極性。為進一步鞏固擴大專項成果,鼓勵規模小、實力弱、技術水平低下的礦山企業改進技術工藝,升級采選設備,促進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建議國土資源部門和財政部門聯合設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技改專項資金”,以資金扶持或貼息方式對進行技改的礦山企業進行支持,加快先進技術、裝備的推廣轉化。

        2行業協會層面

        行業協會是介于政府和企業之間、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之間的一種民間組織,具有了解行業、貼近企業的優勢,是聯結政府管理部門和企業的橋梁和紐帶。行業協會須加強行業自律和行業內先進適用技術的總結,并通過組織現場會、推介會、行業年會等多種形式積極推廣,引導和幫助礦山企業采用先進技術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

        第7篇:礦產資源行業范文

        一、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對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的重要意義

        礦產資源型企業以自然資源的開發為主,輔以初加工和一些后續工序,盡可能利用區域內的自然條件來實現經濟增長(王林清,2007)。這類企業對自然資源依賴性非常強,企業擁有礦產資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的競爭能力。由于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西方國家一向高度重視對全球礦產資源的控制,近百年來,他們不斷通過經濟、外交甚至戰爭對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掠奪和占領。

        就我國而言,在本世紀頭20年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資源短缺是重大的瓶頸。我國礦產資源總量大但人均貧乏,探明鐵、銅、鋁、鎳、鉻、鉀礦石基礎儲量居世界第4與第12位之間,人均擁有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2%、13%、10%、9%、0.3%和4.5%。不僅如此,我國的資源稟賦普遍不佳,礦產資源大型和超大型礦床比重很小,富礦稀少,貧礦、難選礦和共生礦多,開發難度大、生產成本高(康義,2005)。同時,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居民消費結構將加速升級,對重要礦產資源的消費也持續大幅增加。近年來,我國一些重要礦產品短缺加劇,鐵礦、銅礦、氧化鋁和鎳礦的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分別由1993年的22.3%、16%、34.8%和7.9%提高到2004年64%、72%、46%和47%,鉀礦和鉻礦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85%和90%(朱訓,2005)。我們如果不突破資源瓶頸,要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人均GDP再翻兩番的目標就有可能落空。我國礦產資源的基本情況客觀上決定了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必須從全球資源配置中尋求保障資源供給的有效途徑。因此,利用好境外重要礦產資源不單是提高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更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舉措。

        二、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在海外拓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行業政治敏感性高,面臨的政治風險大

        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在海外發展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政治風險。政治風險是指由于東道國政府或社會政局的不穩定和政策的不連續性而導致的跨國公司國際投資和貿易活動受到影響,并致使其經營管理績效和其他目標遭受不確定性(楊德新,2000)。當前的政治風險已由戰爭、征收、國有化等傳統型風險向更為復雜而隱蔽的風險演變,主要表現為東道國政策的變化、區域保護、經濟和政治報復、區域內部協調、第三國的干預、民族主義和宗教矛盾、各國內部的利益集團和非政府組織的政治參與等(童生、成金華,2006)。由于礦產資源企業投資對象都是戰略性物資,與國家利益、民族主義、地緣政治等復雜因素緊密相連,因此受政治影響極大、面臨的政治風險極高。我國資源企業在外投資就經常受到多方面的阻礙和干擾,使我國企業的海外拓展受到很大限制。

        2、缺乏國際化人才,對國際規則不熟悉

        在實際的對外經營過程中,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碰到的最棘手問題,主要是來自對礦業國際慣例和運行模式不甚了解或缺乏研究。由于信息不對稱、不熟悉國際慣例,不了解國外政治經濟和社會風俗、法律制度等,我國企業有過很多失敗的教訓。因此,他們開始認識到對外合作中涉外資源評估、商務信息、法律咨詢、仲裁調解的重要性,必須在標準、規范、礦業權評估、資源評價、獨立勘查、礦業經紀、勞務合同等領域與國際慣例接軌。目前,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缺乏了解國際社會經濟環境、精通國際市場規則、熟悉國際法與投資地法律的綜合型人才,以致在與外商的商談過程中,會出現提出嚴重背離國際慣例和礦業運行模式的要求和條款的情況,這嚴重阻礙了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全球拓展的步伐。因此,培養和造就一批適應全球化發展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是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的當務之急。

        3、企業規模小,國際綜合競爭力弱

        西方礦產資源企業一般都是規模巨大的跨國公司,而由于礦產資源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巨大影響,國家扶持力度日益加大,使得礦產資源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張。根據瑞典RMG統計,目前參與世界礦業經營活動的公司約有8000家左右,但礦山產量的大部分僅由少數幾家公司控制。在世界礦業公司排行榜上,32家礦業公司的礦產產值總額占全球礦產總產值份額的50.38%;最大的25家公司中,美、加、澳、英和南非的發達國家的礦業公司占19家,其控制產量占25家公司總產量的78%(周進生、鮑榮華,2004)。我國的礦業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盡管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和國際大型礦業集團相比依然有著巨大的差距。據2001年底的統計,我國有15萬多個礦山企業,其中大型企業500個,中型企業1254個。大、中型礦山企業只占全國礦山企業的1.15%,而小型礦山企業卻占98.85%(朱訓,2003)。礦產行業的規模效應十分明顯,大規模、長期合同式的交易始終處于市場的主導地位。規模偏小使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明顯劣勢。主要表現在:一是缺乏定價權,使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容易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抗風險能力差;二是造成企業銀行資信低,融資能力低,難以快速擴張;三是市場開拓能力弱,難以突破國際市場壁壘;四是容易受外部政策環境的影響,承擔不必要的發展成本。三、我國礦產資源企業海外拓展的對策建議

        1、充分利用國家外交優勢,支持礦產資源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權

        由于礦產資源的戰略重要性和分布不均衡性,對其爭奪已經突破了企業層面間的爭奪,導致國家層面參與資源爭奪。為了獲得支持經濟發展的有限資源,無論從企業利益還是國家利益來說,企業和政府間的結合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緊密程度。西方發達國家一直把控制海外的礦產資源作為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他們制定和實施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綜合運用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和科技優勢,支持本國企業進行跨國資源開發,加緊實施全球資源戰略,并控制了大部分優質資源。

        盡管越來越多的礦產資源為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控制,但在發展中國家仍有大量的機遇存在。近年來中國礦產資源企業與亞非拉國家合作資源開發項目不斷取得成功,這固然與這些國家資源豐富但缺乏開發能力有關系,更與我國在這些國家發展良好外交關系密不可分。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一直以來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同時,因為我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同屬第三世界國家,有著共同的利益和長期友好的雙邊關系,所以我國企業在這些國家的發展具備了獨特的戰略優勢。為此,我國的礦產資源企業應充分利用國家外交渠道積極拓展海外資源,獲取資源開發的主動優先權。一些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但勘探程度低、基礎設施落后,但與我國政治關系密切的新興國家應成為我國企業拓展資源儲備的重點目標。在資源擴張的進程中,我們應注意尊重當地的政治、宗教、文化習慣,少說多做,在爭取資源的同時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為長期的合作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礦產資源企業可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有針對性地拓展海外資源

        在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我國企業應緊緊圍繞國內短缺的重要礦產品種,綜合運用貿易、投資、對外援助等靈活多樣的形式,積極開發利用海外資源。

        通過國際資本市場參、控股境外企業是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全球化發展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在獲取國際礦產資源的同時還可以使他們在生產技術、營銷渠道、品牌經營等多方面的優勢資源為我所用,有助于我國企業學習國外公司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提升我國企業的全球化經營水平。這種方式風險小、效益高,適宜針對發達國家和國際礦產行業領先企業進行。在資源豐富、與我國關系友好的發展中國家,則應盡量爭取獨立投資或以我方為主建設及管理礦產資源開發項目。這些發展中國家受制于資金和技術限制,多希望國際企業能以直接投資方式參與到他們的礦產資源開發和生產上,并為之提供了各種優惠的政策。我們應充分利用自己在資本、技術、國家關系上的比較優勢取得資源開發的主動權。這種方式投資大、風險高,需要國家政治、外交層面的配合。除直接投資外,我國企業還可通過長期合同買斷海外礦山一定時期內的生產權或租賃經營海外礦山,這種方式節省投資、風險小但時效短,對于企業長期的資源保障作用有限。

        3、擴大企業規模,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

        當前,國外大公司為了應付世界資源開采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和挑戰,普遍實行強強聯合、機構重組,礦產資源企業并購風起云涌,產業鏈進一步完善,產業集中度得到提高。進入海外礦產資源市場面臨多種風險,而我國礦產資源企業海外開拓市場更多的是在單打獨斗,顯得勢單力薄。從目前世界各地資源開況看,跨國公司在資源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壟斷。因此,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的強強聯合,不僅可以憑借組合的實力減少企業海外投資的風險,還可以增強與國際跨國公司競爭的能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化的逐步完善,并購重組的經濟環境也日益改善。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完全可以通過并購重組集合各企業優勢的技術、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組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作為海外拓展的主體。在生產要素的重組過程中尤其要重視進一步充分利用國內外的資本市場,實現企業規模快速擴張。隨著我國國內資本市場本身的逐步完善、發展,礦產資源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獲取大量的融資已成為可能。隨著我國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寬,企業通過海外資本市場融資的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這些因素都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實力大企業的有利條件。

        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第8篇:礦產資源行業范文

        一、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對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的重要意義

        礦產資源型企業以自然資源的開發為主,輔以初加工和一些后續工序,盡可能利用區域內的自然條件來實現經濟增長(王林清,2007)。這類企業對自然資源依賴性非常強,企業擁有礦產資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的競爭能力。由于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西方國家一向高度重視對全球礦產資源的控制,近百年來,他們不斷通過經濟、外交甚至戰爭對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掠奪和占領。

        就我國而言,在本世紀頭20年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資源短缺是重大的瓶頸。我國礦產資源總量大但人均貧乏,探明鐵、銅、鋁、鎳、鉻、鉀礦石基礎儲量居世界第4與第12位之間,人均擁有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2%、13%、10%、9%、0.3%和4.5%。不僅如此,我國的資源稟賦普遍不佳,礦產資源大型和超大型礦床比重很小,富礦稀少,貧礦、難選礦和共生礦多,開發難度大、生產成本高(康義,2005)。同時,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居民消費結構將加速升級,對重要礦產資源的消費也持續大幅增加。近年來,我國一些重要礦產品短缺加劇,鐵礦、銅礦、氧化鋁和鎳礦的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分別由1993年的22.3%、16%、34.8%和7.9%提高到2004年64%、72%、46%和47%,鉀礦和鉻礦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85%和90%(朱訓,2005)。我們如果不突破資源瓶頸,要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人均GDP再翻兩番的目標就有可能落空。我國礦產資源的基本情況客觀上決定了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必須從全球資源配置中尋求保障資源供給的有效途徑。因此,利用好境外重要礦產資源不單是提高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更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舉措。

        二、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在海外拓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行業政治敏感性高,面臨的政治風險大

        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在海外發展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政治風險。政治風險是指由于東道國政府或社會政局的不穩定和政策的不連續性而導致的跨國公司國際投資和貿易活動受到影響,并致使其經營管理績效和其他目標遭受不確定性(楊德新,2000)。當前的政治風險已由戰爭、征收、國有化等傳統型風險向更為復雜而隱蔽的風險演變,主要表現為東道國政策的變化、區域保護、經濟和政治報復、區域內部協調、第三國的干預、民族主義和宗教矛盾、各國內部的利益集團和非政府組織的政治參與等(童生、成金華,2006)。由于礦產資源企業投資對象都是戰略性物資,與國家利益、民族主義、地緣政治等復雜因素緊密相連,因此受政治影響極大、面臨的政治風險極高。我國資源企業在外投資就經常受到多方面的阻礙和干擾,使我國企業的海外拓展受到很大限制。

        2、缺乏國際化人才,對國際規則不熟悉

        在實際的對外經營過程中,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碰到的最棘手問題,主要是來自對礦業國際慣例和運行模式不甚了解或缺乏研究。由于信息不對稱、不熟悉國際慣例,不了解國外政治經濟和社會風俗、法律制度等,我國企業有過很多失敗的教訓。因此,他們開始認識到對外合作中涉外資源評估、商務信息、法律咨詢、仲裁調解的重要性,必須在標準、規范、礦業權評估、資源評價、獨立勘查、礦業經紀、勞務合同等領域與國際慣例接軌。目前,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缺乏了解國際社會經濟環境、精通國際市場規則、熟悉國際法與投資地法律的綜合型人才,以致在與外商的商談過程中,會出現提出嚴重背離國際慣例和礦業運行模式的要求和條款的情況,這嚴重阻礙了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全球拓展的步伐。因此,培養和造就一批適應全球化發展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是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的當務之急。

        3、企業規模小,國際綜合競爭力弱

        西方礦產資源企業一般都是規模巨大的跨國公司,而由于礦產資源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巨大影響,國家扶持力度日益加大,使得礦產資源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張。根據瑞典RMG統計,目前參與世界礦業經營活動的公司約有8000家左右,但礦山產量的大部分僅由少數幾家公司控制。在世界礦業公司排行榜上,32家礦業公司的礦產產值總額占全球礦產總產值份額的50.38%;最大的25家公司中,美、加、澳、英和南非的發達國家的礦業公司占19家,其控制產量占25家公司總產量的78%(周進生、鮑榮華,2004)。我國的礦業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盡管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和國際大型礦業集團相比依然有著巨大的差距。據2001年底的統計,我國有15萬多個礦山企業,其中大型企業500個,中型企業1254個。大、中型礦山企業只占全國礦山企業的1.15%,而小型礦山企業卻占98.85%(朱訓,2003)。礦產行業的規模效應十分明顯,大規模、長期合同式的交易始終處于市場的主導地位。規模偏小使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明顯劣勢。主要表現在:一是缺乏定價權,使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容易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抗風險能力差;二是造成企業銀行資信低,融資能力低,難以快速擴張;三是市場開拓能力弱,難以突破國際市場壁壘;四是容易受外部政策環境的影響,承擔不必要的發展成本三、我國礦產資源企業海外拓展的對策建議

        1、充分利用國家外交優勢,支持礦產資源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權

        由于礦產資源的戰略重要性和分布不均衡性,對其爭奪已經突破了企業層面間的爭奪,導致國家層面參與資源爭奪。為了獲得支持經濟發展的有限資源,無論從企業利益還是國家利益來說,企業和政府間的結合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緊密程度。西方發達國家一直把控制海外的礦產資源作為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他們制定和實施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綜合運用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和科技優勢,支持本國企業進行跨國資源開發,加緊實施全球資源戰略,并控制了大部分優質資源。

        盡管越來越多的礦產資源為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控制,但在發展中國家仍有大量的機遇存在。近年來中國礦產資源企業與亞非拉國家合作資源開發項目不斷取得成功,這固然與這些國家資源豐富但缺乏開發能力有關系,更與我國在這些國家發展良好外交關系密不可分。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一直以來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同時,因為我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同屬第三世界國家,有著共同的利益和長期友好的雙邊關系,所以我國企業在這些國家的發展具備了獨特的戰略優勢。為此,我國的礦產資源企業應充分利用國家外交渠道積極拓展海外資源,獲取資源開發的主動優先權。一些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但勘探程度低、基礎設施落后,但與我國政治關系密切的新興國家應成為我國企業拓展資源儲備的重點目標。在資源擴張的進程中,我們應注意尊重當地的政治、宗教、文化習慣,少說多做,在爭取資源的同時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為長期的合作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礦產資源企業可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有針對性地拓展海外資源

        在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我國企業應緊緊圍繞國內短缺的重要礦產品種,綜合運用貿易、投資、對外援助等靈活多樣的形式,積極開發利用海外資源。

        通過國際資本市場參、控股境外企業是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全球化發展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在獲取國際礦產資源的同時還可以使他們在生產技術、營銷渠道、品牌經營等多方面的優勢資源為我所用,有助于我國企業學習國外公司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提升我國企業的全球化經營水平。這種方式風險小、效益高,適宜針對發達國家和國際礦產行業領先企業進行。在資源豐富、與我國關系友好的發展中國家,則應盡量爭取獨立投資或以我方為主建設及管理礦產資源開發項目。這些發展中國家受制于資金和技術限制,多希望國際企業能以直接投資方式參與到他們的礦產資源開發和生產上,并為之提供了各種優惠的政策。我們應充分利用自己在資本、技術、國家關系上的比較優勢取得資源開發的主動權。這種方式投資大、風險高,需要國家政治、外交層面的配合。除直接投資外,我國企業還可通過長期合同買斷海外礦山一定時期內的生產權或租賃經營海外礦山,這種方式節省投資、風險小但時效短,對于企業長期的資源保障作用有限。

        3、擴大企業規模,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

        當前,國外大公司為了應付世界資源開采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和挑戰,普遍實行強強聯合、機構重組,礦產資源企業并購風起云涌,產業鏈進一步完善,產業集中度得到提高。進入海外礦產資源市場面臨多種風險,而我國礦產資源企業海外開拓市場更多的是在單打獨斗,顯得勢單力薄。從目前世界各地資源開況看,跨國公司在資源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壟斷。因此,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的強強聯合,不僅可以憑借組合的實力減少企業海外投資的風險,還可以增強與國際跨國公司競爭的能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化的逐步完善,并購重組的經濟環境也日益改善。我國礦產資源企業完全可以通過并購重組集合各企業優勢的技術、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組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作為海外拓展的主體。在生產要素的重組過程中尤其要重視進一步充分利用國內外的資本市場,實現企業規模快速擴張。隨著我國國內資本市場本身的逐步完善、發展,礦產資源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獲取大量的融資已成為可能。隨著我國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寬,企業通過海外資本市場融資的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這些因素都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實力大企業的有利條件。

        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第9篇:礦產資源行業范文

        關鍵詞: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壓力;可持續發展

        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是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在中國,近20年來,戰略性礦產資源支撐了占我國GDP 70%的國民經濟的運轉,保障了300多個礦業城市的發展,形成了10 300個大型國有礦山企業,解決了2 100萬人口就業。但是,根據相關機構對我國礦產資源的分析和預測,對經濟增長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影響的戰略性礦產資源中到2020年將有9種出現嚴重短缺。

        如何緩解我國的戰略性礦產資源面臨的諸多壓力,從而保障我國的礦產資源的安全供應,用以支持我國的經濟高速有效地發展,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 戰略性礦產資源供需壓力分析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每個國家都在根據自身的特點發展礦業經濟,并通過國家間的交換,更好地促進礦產資源全球配置。在發展中國家,經濟的高速增長加快了礦產資源的消耗,近年來,我國的石油、鐵、錳、銅、鉀鹽等大宗支柱型礦產已經出現國內供給不足,儲量對消費的保障程度較低,礦產品消費依賴大量進口的現象。

        1. 戰略性能源礦產供需形勢。我國的人均能源量呈現出生產與消費齊頭并進的增長態勢,1978年人均能源資源生產量約為0.65噸標準煤、消費量約為0.59噸標準煤,略有富余,自1992年起出現缺口,2008年人均能源資源生產量約為1.96噸標準煤、消費量約為2.14噸標準煤(為世界人均能源消費量2.4噸標準煤的89.17%),缺口日益擴大。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的石油消費量會進一步增長,對外依存度也會隨著提高,石油的消費趨勢將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我國對于石油的需求持續增大,但是產量增速相對滯后,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將很快面臨資源枯竭的局面。

        我國的煤炭供需狀況較為穩定,生產與消費基本保持平衡。我國自從1986年起成為世界最大煤炭消費國、1990年起成為世界最大煤炭生產國。2009年,我國煤炭生產、消費量占世界煤炭生產及消費總量比例分別漲至43.9%與46.9%,為美國同期生產和消費量的296%及289%。中國煤炭的消費量在持續攀升,盡管我國的煤炭儲量較為豐富,但是長期無節制的粗放式開采必將導致我國煤炭資源的緊缺,且我國煤炭清潔使用技術仍然不高,導致了煤炭使用過程中浪費量較大。

        綜上,我國的原油、煤炭消費總量正在快速攀升,而這兩種戰略性礦產資源的消費增速高于其生產增速,供需缺口日益擴大。

        2. 戰略性金屬礦產供需形勢。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戰略性金屬產品的生產國和消費國。國內的戰略性金屬礦產的資源保障程度比較低,消費量卻持續攀升,使得部分戰略金屬產量的增長不得不依靠原料進口,使得這些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均呈逐年上升趨勢。

        2008年,我國精煉銅的產量達到378萬噸,但是國內礦產銅產量為93萬噸,國內回收供精煉銅生產用其他銅材也估計在50萬噸左右,2008年我國精煉銅原材料的對外依存度約為62%。2008年,我國進口鋁土礦達到2 500萬噸以上,同時進口氧化鋁在450萬噸以上,鋁原料的對外依存度超過50%,當年的電解鋁產量是1 138萬噸,但當年國內鋁土礦產量僅能夠滿足650萬噸電解鋁生產的需要。同年,我國精鉛產量是321萬噸,國內礦產鉛產量僅為140萬噸,國內回收供精鉛生產用的廢雜鉛估計也只在50萬噸左右,因此,2008年我國進口礦產鉛原料超過85萬噸,鉛原料的對外依存度超過30%;2008年我國鋅產量是391萬噸,國內的礦產鋅產量約在315萬噸左右,進口礦產鋅約為120萬噸,鋅原料的對外依存度也超過了30%。2008年,我國鎳產量是12.9萬噸,而礦產鎳產量僅占了7萬噸,國內鎳產品消費量高達34萬噸左右,國內鎳需求的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80%。

        二、 戰略性礦產資源國際貿易及進出口壓力分析

        世界礦產資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40個主要礦種中,13種礦產全球儲量的3/4以上集中在3個國家,有23種礦產3/4以上的儲量集中在5個國家,在40種主要礦產中,儲量排在前3位的國家,占世界總儲量的比例最低的為30.7%,最高是99.5%,前5個國家的儲量所占比例最低為45.8%,最高約為100%。這一資源特征決定了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礦產資源是能夠自給自足的。并且,世界資源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壟斷趨勢加劇;供需重心相分離,境外資源供應缺乏安全保障;中國成為資源高成本的最大受害者,資源安全面臨重大挑戰。

        全球礦業領域圍繞大宗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都在加緊對全球礦產資源的爭奪。全球礦業資本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被世界前八家跨國礦業公司所擁有。巴西、澳大利亞、印度三個國家鐵礦石占世界產量的60%,占世界貿易量的90%。智利、秘魯、印尼占世界銅產量52%,貿易量90%,同時,世界重要戰略礦產資源市場總體上出現了從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轉變的局面。以鐵礦石為例,鐵礦石的市場以高度壟斷為特征,在價格決定問題上生產者具有絕對的話語權。目前,世界鐵礦石的貿易主要決定者是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業的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公司,2003年~2010年8年間,這三家公司鐵礦石產能一直占全球產能的70%以上(圖3),雖然從2006年起,所占比例有小幅下降,但是對于三家公司在全球鐵礦石交易問題上的決定權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除了上述國家和企業外,印度現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巴西和澳大利亞的第三鐵礦石出口國,印度也一直是我國的主要鐵礦石進口國,進口額比例一直保持在20%以上。

        中國是礦產品消費大國,其上升的消費趨勢將隨著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如果供給一直受制于人,很可能會威脅到中國經濟的發展。以鐵礦石資源來看,中國和鐵礦資源寡頭的博弈已經成為左右全球鐵礦市場的主要力量,但中國在這一博弈中處于劣勢地位。可以說,全球礦產資源和礦產品市場的壟斷格局已經形成,而如何有利的開發利用境外資源是目前我國礦業應思考的問題。

        我國的境外重要礦產資源高度集中,2002年~2008年七年間,煤炭、原油、鐵礦砂、銅礦砂、鋁礦砂等戰略性礦產資源的進口集中度都約在50%以上,排在前五位的進口來源國較為固定。針對高集中度的進口趨勢,我國礦業企業也開始了向海外發展的計劃。對外開放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根據中央提出的“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戰略方針,相關企業開始勘查開發利用國外的礦產資源,但是,我國礦業“走出去”面臨許多問題,國家缺乏法律、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相關人才和技術力量不足,對外資源開發常常具有盲目性;礦產品進口貿易方式單一,抵御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國內企業沒有形成合力,對外談判常處于被動,礦產品進口價格受制于人;在礦產品出口中,也存在著相互壓價、利益受損的現象。

        三、 優勢礦產資源保護利用形勢壓力分析

        我國的優勢礦土長期在國際市場中處于被賤賣的境地,其中稀土資源的保護利用尤為重要。近年來無保護開采,使我國稀土等優勢礦產資源儲備大幅下滑,也對主產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而發達國家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一直對稀土采取限制性開采。目前世界90%的稀土資源都來自于中國,從1990年~2009年,中國稀土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儲量從十幾年前的占世界88%,降到了2008年的52%,廉價出口使得中國稀土企業從中獲得的利潤僅在1%~5%之間。“無序競爭、產能過剩”被視為中國稀土被長期賤賣的“病根”,在過去,相關政策法律的缺失,加之監管不力,導致了小礦主的私采濫挖現象比比皆是,使得這種優勢礦土通過非法途徑大量流失。2002年,相關部門曾籌劃組建北方和南方的兩大稀土集團,以包頭和江西為中心整合我國的稀土資源,在稀土整合過程中,如何分配利益、控制生產、是需要重點籌劃的問題,但是,稀土產業呼吁了多年的統籌整合始終未能實現。

        同時為挽救稀土國際話語權,2010年5月,國土資源部已經正試選定包頭作為首批稀土儲備試點地,這只是奪回中國話語權的一個開始。在我國對稀土嚴控資源、收緊配額的背景下,外資在中國稀土行業的行動都備受關注,業內人士認為,外資之所以進入中國稀土行業,目的就是繞開配額,獲得原料。

        實際上,自2010年5月20日國土資源部開展稀土礦區整頓活動后,國際輿論認為中國會進一步收緊稀土資源。國際社會之所以緊張我國的稀土資源,是因為隨著科技發展,稀土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出了“工業味精”的地位。我們可以從發達國家的稀土資源戰略看出,一方面,各國都在加強稀土儲備,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開發國內外稀土資源,以保證本國的供應,相比之下,我國的稀土資源的保護與行業的發展依然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和挑戰。

        四、 結語

        本文對我國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壓力進行分析,主要得到了以下結論:

        1. 從供需形勢上分析,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消費增速高于其生產增速,供需缺口日益擴大,同時,國內的戰略性金屬礦產的資源保障程度比較低,消費量卻持續攀升,使得部分戰略金屬產量的增長不得不依靠進口原料,這些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均呈逐年上升趨勢。在未來,我國除煤炭和鋅礦之外,主要戰略礦產性礦產資源都將告急。2020年~2050年前,煤炭尚能夠自給自足,石油供需缺口持續擴大,石油進口依存度不斷惡化,石油安全處于高危態勢;銅礦與鋁礦基本能夠自足,鐵礦供應安全將成為中國礦產供需安全面臨的最大挑戰,鐵礦供需安全呈現高危態勢。

        2. 我國境外重要礦產資源高度集中,一旦出現問題,涉及經濟安全的資源安全供應面臨嚴峻挑戰。其中,主要的礦產進口集中度保持在較高水平,2002年~2008年七年間,煤炭、原油、鐵礦砂、銅礦砂、鋁礦砂等戰略性礦產資源的進口集中度都約在50%以上,排在前五位的進口來源國較為固定,境外重要礦產來源地高度集中,并不利于風險的分散。

        3. 稀土作為我國的優勢礦產資源,近年來“無序競爭、產能過剩”被視為中國稀土被長期賤賣的“病根”。優勢礦土通過非法途徑大量的流失,這不僅僅造成了稀土礦產資源以低價舶入其他國家,還造成了國內稀土礦區環境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從1988年至今,中國始終在低價進行稀土原料出口,而在稀土應用技術方面,則長期被限制在西方國家設置的專利壁壘之外。

        綜上所述,基于目前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壓力狀態,應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來確保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安全利用,同時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儲備及綜合利用,只有多方入手。加強管理和調控,才能夠最終實現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巧生,成金華.中國工業化中的能源消耗強度變動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實證分析.財經研究. 2006,(6):75-85.

        2. 孟慶瑜.我國自然資源產權制度的改革與創新――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檢視與反思.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3,(1):56-60.

        3. 李澤紅,薛梅,郭文杰.論新的安全觀.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104-107.

        4. 中國稀土賤賣海外.資源博弈空前激烈.資源再生2009,(7).

        5. 王安建,王高尚.礦產資源與國家經濟發展.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6. 谷樹忠,姚予龍,沈鐳等.資源安全及其基本屬性與研究框架.自然資源學報2002,(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午夜少妇高潮在线看 | 亚洲五月花在线观看 | 久久重口味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久久久久 | 亚洲jizzjizz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