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范文

        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

        第1篇: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力度

        引言

        實驗教學是為了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所出現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當前我國高中生的學習特征主要表現為理論功底扎實,與之相應的實踐能力卻比較低下。針對這一現狀,加大實驗教學的力度也就成為必要。同時,教育工作者還需要不斷在實踐中總結和分析實驗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趨于完善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1.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問題

        1.1設施器材缺乏

        當前我國高中化學實驗活動課程所需的藥物、器械等器材存在著普遍匱乏的情況[1]。從廣義的角度上來說,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導致了教育資源和教育資金投入的不均衡,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教學條件異常艱苦,嚴重影響化學實驗教學;從狹義的角度上來說,由于實際的教學質量和社會效益,每個學校對于化學學科的資金投入也不盡相同,偏理科類學校設備較完備,偏文科類學校則相反。

        1.2學生操作不規范

        在化學實驗中,學生不規范操作的情況層出不窮。然而在實際上,由于完全不了解實驗過程所造成的操作不規范的現象幾乎很少,大多數學生或者沒有注意相關操作細節,或者在實際操作中過于緊張,導致狀況連連。

        1.3教師監督指導不力

        實際操作中,教師往往占主導地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至今仍時有出現,不顧及學生接受能力而一味進行個人實驗教學,很容易造成學生實驗能力良莠不齊、兩極分化的問題。

        2.加強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力度的具體措施

        2.1發揮學校自身優勢,促進設備器材的優化使用

        針對學校相關化學實驗設施器材缺乏這一問題,學校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進行優化處理。主觀方面,學校在可允許范圍內加大對化學實驗室和化學器材的撥款投資力度,積極與相關政府單位、化學器械生產廠家進行協商,同時也要盡可能發揮自身優勢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外部助力,例如社會福利機構等;另一方面,學校要對現有的設施器材精心維護,相關器械和實驗室的維護工作嚴格依據相關規范進行實施,切實提高器械的使用壽命和使用效率,達到資源的最優化配置[2]。以主觀優化為例,在“污水凈化”這一知識點的掌握學習過程中,學校缺乏相應的實驗設備,無法讓學生直觀理解污水處理的具體過程。但學校可以積極聯系本地區的污水處理廠,通過與相關廠區負責人進行協商,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學習活動,邀請工廠專業人員向學生講解污水處理流程并進行實際操作。通過這一進廠參觀學習的實踐活動,既確保了學生們對于污水處理原理、過程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同時又在最大限度節約器械成本的前提下創新發展了化學實驗教學活動,拓展了教學的領域和范圍。

        2.2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針對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操作不規范、綜合能力不強這一問題,教師應首先培養起學生對于化學課程的興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通過大量的實驗演繹、多媒體展示等方法,把看似枯燥無味的化學理論指導轉化為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才能真正激發起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3]。成功培養學生興趣后,教師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所謂化學思維,即一種嚴謹認真的實驗態度和操作能力。化學是一門精密的學科,需要精確的計算和操作,任何失之毫厘都會造成差之千里。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注意細節,及時指出學生在操作當中的問題,同時還要積極引導學生獨立進行簡單實驗,并在簡單實驗中獨立歸納總結出操作規律和技巧。例如在“砝碼的測量”這一實驗過程當中,教師不妨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測量,并將細節問題記錄下來,在學生完成測量實驗后要求學生自我總結和評定,并與自己所記錄的問題想對應,讓學生在自省中切實提高操作水平和思考能力。

        2.3教師能力的培養提升

        針對教師監督管理不力這一問題,教師應著重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教師能力的培養提升主要體現在教師監督指導能力和掌控課堂能力的提升上。首先,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監督指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其次,化學由于實驗活動占課堂時間比例過大的特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時間太緊迫的問題,這就對教師的課堂時間掌控力度提出了挑戰。教師只有不斷進行實踐演練,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才能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推進課程進度。

        3.結語

        實驗教學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高中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出現了設施器材、學生操作不規范、教師監督指導不力等一系列問題,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成功完成和學生能力的培養提升。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發揮身邊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優勢,從學生自身素養的增強入手,進一步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課堂掌控能力,才能確保一堂科學、優質、高效的高中化學課有條不紊地進行。

        參考文獻

        [1]梁光明.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J].中國教育裝備,2010,5(11):141-142.

        第2篇: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范文

        關鍵詞: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處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X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5)12-0210-02

        1引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企業的增多、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環境監測實驗室的標準化建設、國家實驗室認證制度的完善以及實驗室能力的也不斷提高,各級環境監測實驗室面臨的樣品越來越多,實驗室在樣品分析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廢氣、廢液及固體廢棄物等環境污染物,不僅含有酸、堿、化學需氧量、氨氮等一般污染物,還含有汞、砷、鉛、鎘、鉻、鈹、鉈、氰化物、有機溶劑等危險廢物[1],如果管理與處理不當,被賦予環境保護職能的機構就可能演變為不容忽視的污染源,與其環境保護的職能相違背。由于目前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廢液管理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辦法,廢液如何處理已引起了高度的重視。

        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2]及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實驗室類污染環境監管的通知(環辦[2004]15號)均有對實驗室產生的廢氣、廢液、固廢等處理達標的規定,然而由于具有實驗室廢棄物處理資質的企業相對較少且收費偏高,市級、縣級監測站經費有限,又缺少合理的監管機制,導致環境監測站實驗室廢液處理現狀不容樂觀。本文簡要介紹環境監測站實驗室廢液產生來源、種類、處理現狀及處理對策。

        2環境監測站實驗室廢液的種類及來源

        環境監測實驗室產生的廢液種類按不同標準可分為不同種類,如按廢液的性質可分為有機廢液和無機廢液;按廢液的毒性可分為劇毒、高毒的危險廢液和一般廢液;按廢液的濃度高低可分為高濃度廢液、低濃度廢液等。其來源一般有以下幾種。

        2.1分析樣品的剩余水樣

        環境監測站所分析的水樣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較為清潔水樣,如地表水、地下水、降雨等;另一類為各類企業廢水,如屠宰廢水、印染廢水、化工企業廢水、污水處理廠廢水等。根據地表水和污水采樣技術規范,環境樣品的采集體積一般要比實驗室分析需要的多,因此,分析的剩余水樣,是實驗室廢液產生量最多的廢液來源。但是由于監測站所排廢水最終排往市政污水管網,而此類廢液一般危害性不大,故一般為了反復利用盛水樣的容器,可將此類廢液自行處理后傾倒(除特殊超標廢液除外),最終將流向所在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

        2.2前處理產生的廢液

        廢水、土壤等環境樣品經消解、萃取等前處理操作時,會產生一部分廢液,這類廢液多為酸類和有機物,濃度較大,危害性較強,需要進行預處理后再分類收集,如消解廢液酸性較大,可在通風櫥下的廢液容器里加入堿性物質如氫氧化鈉等進行預處理至中性。而有機廢液自行處理難度較大,建議分類收集后密封存儲于通風干燥處。

        2.3分析過程產生的廢液

        一般樣品分析方法分為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重量法、電化學分析法以及大型儀器法(如原子吸收、離子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原子熒光、氣相色譜、液相色譜等)。這些分析方法分析樣品的同時一般均會產生廢液,如:顯色后測定剩余液、滴定后溶液及大型儀器分析產生的廢液等。這類廢液產生量也較大,有一定的危害性,此類廢液收集前可用pH試紙測其酸堿性,然后進行簡單的中和預處理至中性,再分類收集。

        2.4過期和殘余標液

        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熒光法、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法、氣相色譜法及液相色譜法等多種分析方法,均需要配制標準溶液,這些標液(特別是母液)濃度較高,毒性較大,需要將這些高濃度高毒性的殘余標準溶液按照不同的元素及種類分別收集在不同的廢液瓶里,以方便委托有資質的公司處理。

        3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處理現狀及存

        在問題3.1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處理現狀

        環境監測站實驗室廢液種類多,成分復雜,危害性大,處理難度大,目前許多監測站(特別是市級和縣級監測站)對實驗室廢液的處理方式極其簡單,甚至不加處理或者稀釋后直接排放,特別是有機廢液、含高毒重金屬的廢液、含劇毒物質的廢液等,直接排放將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加強對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處置和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3.2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處理存在問題

        3.2.1環保觀念需要進一步加強

        環境保護因為其具有他效性和后效性[3],對行為人的當前行為的影響不會即時顯露,因而違規排放的現象時有發生。雖然大部分環境監測實驗室均制定了實驗室廢液處理辦法,實施了廢液集中回收等措施,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實驗室仍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環保的責任心和自覺性不強。

        3.2.2實驗室廢液排放管理難度大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企業的增多,環境監測實驗室樣品量大,排放難以管理;其次,環境監測實驗室開展的項目日益增多,有些項目產生的廢液總量雖少,但品種繁多,收集起來比較麻煩;再者,由于所受環保教育程度不一、監測人員不自覺等原因,造成實驗廢液隨意排放。

        3.2.3實驗室廢液處理配套設施不完善

        許多環境監測實驗室沒有專設的收集和保管的地方,有些實驗室將廢液直接導入下水道;有些實驗室雖然設置了廢液收集桶,但是分類不夠細化,處理也不夠及時,常年放在實驗室成了擺設。

        3.2.4實驗室廢液處理費用高

        廢液處理企業相對較少,特別是危險廢液處理企業更是稀缺,導致實驗室廢液處理費用較高。普通實驗室廢液價格一般是25元/kg左右,危險廢液、高毒、劇毒廢液的處理價格更高,按克收費,根據危險廢液性質,收費從幾角到幾元每克不等,另外加上高昂的運費成本,往往使委托單位望而卻步。

        4環境監測站實驗室廢液的處理對策

        4.1建立實驗室廢液收集處理的制度

        通過集中培訓環保教育[4]、建立與實驗室廢液收集與處理的規章制度[5],加強監管,建立實驗室廢液處理的制度。同時落實處理實驗室廢液的專項經費,保證建立與資質的廢液處理企業合同,定期處理實驗室日常廢液。

        4.2實驗室廢液分類收集

        首先,收集廢液的容器需放在指定位置(要求通風、安全、有明顯標識),收集桶只收集廢液,不能把固體廢物、玻璃容器等放入收集桶。廢液容器須貼上專用的標簽紙,明確注明每個廢液桶用于收集哪種類別的廢液。標簽上應標明廢液名稱、廢液特性、產生單位、貯存時間等信息。其次要分類收集[6,7],按廢棄物的類別性質和狀態不同,分門別類予以收集。如固體廢物、液體廢物、危險性廢物等分別收集。根據實驗室廢液的分類標準,其簡易鑒別原則如圖1。

        4.3實驗室廢液的處理

        實驗室按照上述分類方法進行分類收集后,對于濃度極低的洗滌廢液、分析樣品殘留樣等有能力自行處理的廢液,可按照本實驗室質量體系文件規定的程序進行處理。對于有機廢液、含重金屬廢液、含氰化物廢液、過期標準樣品等有毒廢液,委托有資質的處理企業進行定期處理。

        5結論

        環境監測實驗室的最終目的是保護環境,而如果其實驗室廢液處理不當,不但會污染環境,而且與其環境保護的職能相違背。所以,環境監測實驗室要以身作則,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好廢液。 分析樣品的剩余水樣,由于其污染物含量一般很低,實驗室可自行處理。而實驗室產生的有機廢液、含重金屬廢液、含高毒劇毒物質的廢液等由于其成分復雜,危害性大,自行處理難度較大,特別是危險廢液由于其自身的高毒性、危害性、“三致性”等多種危險性,故本文建議各級環境監測實驗室分類收集后,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

        參考文獻:

        [1]韋連喜,尹玉先.化學實驗室的環境污染特點與防治[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7(3):44~46.

        [2]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第二版)[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10:5~6.

        [3]盧少然,羅學柳,蔡曉輝.實驗室廢液處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3):279~281.

        [4]艾爾肯?依布拉音,張慧.提倡化學實驗廢液分類及處理方法列入實驗教科書內容[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1):56~57.

        [5]石華東.關于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管理預處理方法探討[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6):99~101.

        第3篇: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范文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Cr(VI);耐鉻菌;環境教育;環保創新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09―0064―03

        一、研究性學習小課題研究的意義

        21世紀全球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由主要依靠物力資本轉到主要依靠人力資本。在這種背景下,整個國際社會對優秀人才的需求劇增。國際化的大競爭大發展的環境下,一切競爭都歸結為人才的競爭,創新性人才是國家和民族在全球性競爭中勝出的關鍵。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也對新時期的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是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思維方法,發展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學會提問,掌握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參與科學探究中獲得親身體驗,培養社會責任心及使命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的、主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有獨特的作用,應最大限度開發研究性學習的潛能,為創新人才培養服務。

        二、如何選擇恰當的研究課題

        中學創新性實驗是培養人才的基礎。開展有毒化學危險品的轉化方法小課題探究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所掌握的知識方法解決某種化學污染物的降解問題,此研究的開展不僅讓學生在實驗探究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團隊協作、解決問題、學會交往,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的實踐研究讓學生感受到環保的意義和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并由此產生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更多人關注環保的愿望。這不僅是中學實驗的一大創新,更是體現研究性學習成效的一次嘗試。

        化學危險品種類繁多,而中學的化學實驗廢水受條件限制大多沒有處理,直接排放,鉻(VI)化合物是中學化學實驗經常用到的一種。含鉻廢水是公認的環境危害最嚴重的污染物之一。隨著冶金、耐火材料、化工、電鍍、制革等工業的不斷發展,工業廢水、工業廢料的大量排放,人們生產生活中鉻的含量不斷上升。水體鉻污染的結果可引起水生生態變化,嚴重的水污染可以使水生生物死亡,輕度的水污染也會影響生物的生長。高濃度鉻會影響植物對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而對于人體來說,鉻具有致突變性和潛在致癌性。鉻中毒事件已經開始從工業范圍擴大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2006年江都某電鍍有限公司發現7名鉻中毒職員,主要癥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鼻黏膜糜爛、鼻中隔穿孔、潰瘍。研究還表明鉻(VI)DNA損傷程度存在劑量-反應關系,低劑量時會導致DNA輕微損傷。因此,嚴格控制鉻(VI)的排放在環境檢測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人們對鉻離子的危害及轉化處理方法并不了解和清楚,需要更加簡便有效的方式來處理生活、工業中含有鉻(VI)的污水。

        當前關于對鉻(VI)吸附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磁性納米粒子吸附、鋼渣、超細粉煤灰等吸附法,還有化學還原法、電鍍法、生物吸附法等。其中微生物法以其操作便利,經濟實用,效果良好,同時又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而成為污水處理技術中的佼佼者。

        含鉻廢水的微生物轉化實驗研究需要掌握化學、微生物、污水處理、環境科學等多學科知識,學生要走進大學實驗室開展實驗研究,對學生的專業素養及實踐能力提出較高要求。若能完成篩選出高效耐鉻菌,研究其最大耐受量及降解特性,處理后的含鉻廢水達到國家標準排放值后排放,并將獲得的菌株整合到中學化學實驗廢水的微生物處理方法中去這一目標,這將是對學生自我價值的極大肯定,也將成為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的一種有效途徑。

        三、高效耐鉻菌分離及鑒定實驗研究

        1.材料和儀器

        菌株來源:校園內肥沃土壤

        實驗藥品:重鉻酸鉀溶液,瓊脂,酵母浸出粉,氯化鈉,胰蛋白胨

        主要儀器:搖床,移液槍,超凈工作臺,電子天平,生化培養箱,滅菌鍋。

        2.實驗內容

        (1)采樣

        在學校科技館前開墾出一塊0.5m2的實驗田作為樣土采集地。在實驗土壤中加5ml的重鉻酸鉀溶液,暴露兩天后采樣。

        (2)樣液制備。稱取土壤樣品1.0g,于99ml無菌水中,然后于搖床振蕩20min,使土樣均勻分散成懸濁液(10-2)。靜置3min的土壤稀釋液中吸取100μl樣品溶液,注入裝有900μl無菌水的試管中振蕩均勻(10-3)。

        (3)LB培養基制作

        瓊脂2g,NaCl 2g,酵母浸出粉2g,胰蛋白胨2g,蒸餾水200ml。

        (4)菌株的篩選和純化

        將不同濃度的土壤稀釋液通過涂布棒均勻涂抹于制作好的LB培養基上,于37.5℃恒溫培養24h。選擇生長較好、清晰的菌落在平板上劃線(三線法),制作兩個平板對照,培養過夜。重復此步驟3次,最后選擇出兩株長勢最好的菌落作為實驗菌。

        (5)耐受性實驗

        在LB培養基中加入重鉻酸鉀溶液,使之成為含鉻離子濃度分別為20mg/L、40mg/L、60mg/L、80mg/L、100mg/L的LB培養基。將兩種菌株分別接于平板,于37℃恒溫箱中培養18h。

        (6)菌株的16S rRNA序列鑒定

        取LB平板長出的單菌落為模板,抽提基因組,通過PCR擴增其16S rRNA基因,得清晰條帶。

        反應體系:

        無菌水:17ul;10×Buffer:2.5ul;dNTP:2ul;引物1(27F):1ul;引物2(1492R):1ul;Taq酶:0.5ul;模板:1ul

        兩條引物序列:

        27F: 5’-AGAGTTTGATCCTGGCTCA-3’

        1492R:5’-GGTTACCTTGTTACGACTT-3’

        3.實驗研究結果

        (1)耐鉻菌種篩選

        尋找到兩株對鉻離子具有較強耐受性的菌株C1,C2。

        (2)耐受性實驗

        國家規定污水中鉻離子的最大含量為0.5mg/L,兩株菌株在高于此濃度的樣液中仍能正常存活。C1,C2在鉻離子濃度為100mg/L條件下均能存活,其中C1在濃度為100mmg/l時幾乎不長(見圖1)。而C2則相反,濃度愈大反而長勢更好,在濃度小于20mg/l時幾乎不長,對鉻離子表現出一定的依賴性,推測是否為噬鉻菌,且100mg/l還沒有達到它的最大耐受量(見圖2)。

        (3)菌株的形態學鑒定

        菌落形態:兩者都為白色,不透明,周邊圓滑,用肉眼觀察區別不大,在顯微鏡下觀察都為短桿形菌。用番紅復染后呈紅色,都為革蘭氏陰性菌陰性,顯微鏡拍照(見圖3、圖4)。

        (4)菌株鑒定結果

        通過PCR 反應擴增其16S rRNA 基因序列,經瓊脂糖凝膠電泳得清晰條帶,結果見圖5,產物送上海英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測序。比對結果C1與乳桿菌的一致性達92%,C2與梭菌的一致性達89%。

        四、小結

        1.微生物凈化含鉻污水方案切實可行,這種凈化方法簡單實用,環保且成本低廉;C1,C2這兩種菌株易于培養繁殖、可持續利用,具有推廣的價值。學校實驗室、化工廠也可以建立污水處理池,進一步研究影響其轉化效率和能力的因素,提高菌株對鉻離子的吸收能力;在農業生產中,亦可運用其來凈化灌溉用水,有效防止農作物鉻中毒。含 Cr(VI)廢水廢渣的綜合治理是全球環保的重大課題。微生物還原 Cr(VI)是一門徹底解決含鉻有毒物的環保新技術,對微生物還原 Cr(VI)機理的研究同樣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其結論不僅可為含鉻廢水、廢渣生物處理提供理論依據,還可為毒性大的同類冶煉渣(砷渣、汞渣等)和其他有害化學品提供相關的研究思路與方法。

        2.在科技教育活動中教師要起到見微知著的作用。在小課題研究活動中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教師并不是旁觀者,而是軍師。在開題之初教師應給予學生前瞻性的指導;在學生遇到方向性問題時能及時撥亂反正;在面對眾多龐雜的資料資源感到毫無頭緒時,教師要整合各種資源,充分發揮各單元能效,物盡其用;并督促建立階段性考查制度,自查各階段任務完成的實效,以保證總體計劃順利完成。

        3.參與六價鉻離子的微生物轉化實驗研究的同學們素質優秀,該研究在全國中學生水科技比賽中獲得三等獎。作為中學生能自己動手,利用微生物學技術方法對我們身邊的有害物質進行無害化處理,這一想法和做法不僅是中學實驗中的一大創新,更是創新科學教育的一種探索。讓中學生走進大學實驗室,給他們發揮聰明才智的空間,他們一樣能創造出優秀的成果。同時,在自信心的建立、學習興趣的激發、科學素養養成、思維及能力訓練等方面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劉媛媛.江都鉻中毒事件致7人中毒[N].揚州時報,2006-12-27.

        [3]Pritchard DE, Ceryak S, Ha L, et al. Mechanism of apoptosis and determination of cellular fate in chromium-(VI)-exposed populations of telomerase-immortalized human fibrolasts[J]. Cell Growth Differ,2001(12).

        [4]Liu KJ, John H, Ye JP,et al. On the mechanism of Cr(VI)-induced careinogenersis:dose dependence of uptake and cellular responses[M]. Mol Cell Biochem,2001.

        [5]褚效中,趙宜江,徐繼明等.高比表面積活性炭的制備及對Cr(Ⅵ)吸附的研究[J].環境工程學報,2010(02).

        [6]王樂屏,趙永綱,沈昊宇等.負載Cr(VI)納米Fe3O4磁性高分子材料的催化性能[J].中國科學(化學),2010(11).

        [7]楊慧芬,傅平豐.鋼渣顆粒對水中Cr(VI)的吸附與還原作用[J].過程工程學報,2008(03).

        [8]呂曉軍,何嬋.超細粉煤灰對含鉻廢水的吸附性能和機理研究[J].潔凈煤技術,2008(03).

        [9]王天貴,余錫孟,蔣世偉等.堿性溶液中N2H4還原Cr(VI)的反應動力學研究[J].化學工程師,2008(01).

        [10]劉錚,韓國成,王永燎.鈦-鐵雙陽極電絮凝法去除電鍍廢水中的鉻(Ⅵ)[J].工業水處理,2007(10).

        [11]李會東,彭智輝,康健等.根霉吸附水體中重金屬鉻與吸附機理的研究[J].生命科學研究,2010(03).

        第4篇: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范文

        【關鍵詞】化學實驗室;污染;對策

        目前,隨著兩基驗收工作的督促,我市中小學校化學實驗室的藥品基本上都配備在100種左右,所購買的化學藥品從強酸(如硫酸、鹽酸、硝酸等)、強堿(如氫氧化鈉等)到各類含有重金屬元素的藥品,實驗之后所產生的強酸、強堿、重金屬元素、有毒有害氣體(如氯氣等)也非常之多。假設一個中學生從初中至高中因實驗產生廢水、廢液量約60升,固體廢棄物約0.5公斤,各類廢氣約2升。我市中學100多所 ,所有有化學實驗的學校計算在內的話,其污水、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量相當于一家小型化工廠排放量,特別是新教材的使用,實驗做得越來越多,且很多實驗都會使用或產生氯氣、硫化氫、二氧化硫、溴氣和苯酚等有毒氣體或液體。這些有毒物質對學生呼吸道的影響最為明顯,嚴重的還會造成厭食、精神不振、慢性中毒等情況 。例如,了解苯酚的特性是高中化學實驗中的一項有關有機物的實驗,苯酚的毒性非常強,極少量就會造成湖泊里的魚類大量死亡。但實驗過后,絕大多數學校的苯酚未經處理就被沖入下水道,污染可想而知。

        為此,我們根據調查事實,認為造成實驗污染現象嚴重的原因有幾點:

        1.實驗源頭上的原因:

        這包括實驗教材的編寫、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安排及教學計劃等等不合理,其本身就有導致污染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做實驗,就會帶來污染。雖然中學教材更新較快,但一些職校專業用書還是10年前老版本教材,知識陳舊,實驗設計不合理,必然導致污染。目前,化學教科書和實驗要求上對于化學試劑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及如何避免,有的教科書上幾乎只字未提,缺乏人文關懷和環保意識。

        2.實驗過程中的原因:

        這包括實驗儀器陳舊,實驗藥品種類和量的設計不合理以及操作中的不規范、不科學等。

        3.實驗處理的原因:

        這主要指對實驗中生成物及反應物的不當處理,如隨意傾倒,亂拋亂棄,或對污染物的不合理、不科學處理,這是造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4.與實驗室管理以及實驗室指導教師和學生的環保意識有關的原因。有些實驗室缺乏科學的管理,在藥品的管理,學生實驗過程管理上有很大漏洞,有部分實驗員的環境意識還十分薄弱,甚至認為實驗室產生的這點污染對環境來說算不了什么,而學生在實驗中也沒有相關的意識,操作中違規的現象普遍存在,如亂倒廢液,亂丟雜物,用流水沖洗試管等,甚至認為這是應該的事情。

        5.工業發展相對落后,

        對于化學試劑廢液的處理,雖然在前幾年出臺的《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法》中有明文規定,但基本上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并最終給污水處理廠、河湖等承受者帶來了問題與污染。而且,我國環保工業發展的滯后,也是造成化學廢液隨意排放的一個原因,因為建專門的處理工廠需要巨大投資,再加上處理的費用也很高,想處理也找不著廠家的情況也不少。

        我認為,應盡快解決學校化學實驗室污染源問題。建議如下:

        5.1實行儀器的微型化,藥品的微量化

        許多教材都提到適當減少藥品用量應是減少污染的一個最佳途徑,各中學應推廣"微型化學實驗"和"少量化學實驗"。

        前者是80年代在西方高校興起的一種新實驗方法,其試劑用量通常是常量實驗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后者則將試劑用量減少到原來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這兩者配合使用將有助于減少污染。中國化學學會就曾召開過"全國中學微型實驗研討會",討論微型實驗在我國的發展,而北京師大和遼寧師大更是已經研究出了"初中微型實驗儀器盒"和"高中微型實驗儀器盒 等專用微型教具 。微型化學實驗操作簡單、快捷,環境污染小,實驗安全可靠,現象明顯,節約試劑,實驗費用低,同時微型儀器又有便于攜帶等特點,近年來在國內外日益發展,被廣泛應用。教育專家指出,微型化學實驗已經成為引人矚目的化學領域重大變革之一。

        5.2教師要言傳身教,規范操作過程,把環境教育和化學實驗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觀念,減少實驗污染。

        化學教師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須加大力度。利用化學實驗教學進行環保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觀念和環保意識。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觀念,必須把實驗課作為環保教育的主戰場。如何把課程內容教育和環保教育有機起來,達到一石二鳥的作用,則需要教師的言傳身教,而教師的規范、正確的演示實驗操作,則環保教育的關鍵之所在。這就需要教師有扎扎實實的基本功,嫻熟的實驗操作技能技巧。 5.3實行垃圾分類從校園開始。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化學教育是消滅環境污染的根本途徑,學校是培養未來接班人的搖籃,學生良好的習慣的培養學校首當其沖。學校應大力提倡學生分類收集拋棄垃圾,減少使用一次性制品, 在學校應設置分類垃圾收集的宣傳品,將廢塑料、廢紙張、廢玻璃、廢金屬、廢電池等加以分類回收。另外,還應規定設立使用回收標志,標注在那些使用后需回收的商品及包裝上。在中學實驗室更應該做到垃圾分類原則,化學試驗室特別要做好廢液的分類回收和再利用工作,物理實驗室設立"廢電池回收",這些扔棄的廢電池將集中起來,最后由有關單位取走。

        5.4推廣連續合成實驗和回收再利用。這種方式在技術上并不難,但需要人力、財力和場所等方面的較大支持。開展系列化,開放性的實驗。實驗后廢棄物的處理,是一個讓實驗員頭痛的事情,而建立系列化實驗,可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系列化"即:上一實驗的生成物是下一實驗的反應物。這樣做有可能節能、節省藥品,減少污染。譬如,實驗室制氫氣后的溶液可回收做其它實驗,高一化學實驗《氯、碳、碘的性質》中,用四氯化碳從碘水中取碘,實驗后得到大量的碘--四氯化碳溶液,若直接排放,既造成浪費,又造成環境污染硫代硫酸鈉是很好的還原劑,用少量硫代硫酸鈉就可回收到大量四氯化碳,而且用此法收集到的四氯化碳較純凈,可再次用于萃取實驗。目前,水污染日益嚴重,本實驗可為實驗室廢液的回收利用提供一個可行辦法,這種方法既可以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污染,又可以節約開支,減少浪費,同時還可以對學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培養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和環保意識。。

        5.5適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我們可以把那些涉及大型儀器,高污染及較大危害的實驗,通過教師演示以及制成課件給學生觀看的形式,同樣具直觀形象特點。例如氫氣的爆炸實驗,硝酸、濃硫酸的性質實驗等。

        5.6化學試劑廢液全部回收處理,加強回收處理,實行重復利用,制定實驗室廢液管理辦法。由于將各種化學試劑的廢液隨意排放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們在每間實驗教室前準備所需回收藥品的廢液杯,因此實驗結束后,將當天產生的廢液按類別重新回收(廢液分為酸性廢液,堿性廢液,重金屬廢液,含氯有機廢液含氯有機廢液及其它等六類,廢液用聚乙烯容器儲存),達到一定數量后,按化學實驗室廢液廢氣處理辦法統一處理或統一交有關部門處理。

        5.7進一步進行化學教材改革

        這一問題新教材已體現出來了。新編教材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注意反映化學的發展和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化學問題。把有些問題放在社會的大背景下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了解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等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經濟效益觀念,以有利于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和學以致用。 盡管新教材對環境教育加強了,但是,我國學生與外國學生對環境問題的認識還有差距,所以教材與國際接軌已迫在眉睫。

        第5篇: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范文

        關鍵詞:教學思路 高中化學 實驗能力 培養

        一、引言

        化學,可以培養學生進一步的認識自然和了解自然,而且對于學生形成一定的科學素養,進一步緊密聯系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實驗,是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具體途徑,是培養學生由知識型人才向應用型人才過度的主要環節,因此,強化學生實驗操作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與人類實踐操作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化學本身就是一堂生動的實驗課,離開實驗的化學是無法持續發展的。所以,在高中的各個年級,強化化學科目中的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都得到了非常的重視。而且新的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通過實驗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和方法,進一步體驗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認識實驗在化學科學研究和化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學實驗能力。[1]”因此,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進一步拓展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化學實驗的創新和化學實驗手段改進的研究,對提高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十分重要。

        二、拓展教學思路,培養高中化學課程學生實驗能力的主要途徑。

        1、充分利用趣味實驗,培養學生動手實驗的興趣

        人們要對一件事情愿意去學習,那么首先要對這件事情感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對事物有興趣時,他的大腦就會興奮起來,對事物的記憶的時間將大大延長。反之,當人對事物毫無興致時,他的大腦細胞就會越來越疲勞,即使當時記住了,印象也很模糊。因此,通過激發學生的對化學實驗的興趣,來培養學生進一步動手參與和主動思考實驗具體細節對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有重要作用。學習金屬鎂時,教師可以先設計一個“星光飛舞”的實驗,原理為:當膽礬粉末、鎂粉和還原鐵粉落在火焰上時,膽礬的銅離子使火焰呈現綠色,鎂粉和鐵粉因體積很小,與空氣的接觸面很大,容易被火焰灼熱,所以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化合生成氧化鎂和四氧化三鐵[2];學習氯化鐵知識時,可以先設計一個“噴霧作畫”的實驗,原理為:利用氯化鐵溶液遇到硫氰化鉀溶液顯血紅色,遇到亞鐵氰化鉀溶液顯藍色,遇到鐵氰化鉀溶液顯綠色,遇苯酚顯紫色,氯化鐵溶液噴在白紙上顯黃色。通過類似的趣味實驗,充分吊起了學生學習的“胃口”,再加上高中學生特殊的年齡特點,大部分學生學完相應知識后,都會主動的去自己動手做相關的家庭實驗,這種自發的意識對于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大有裨益。

        2、加強課堂典型實驗演示,深化學生的探究意識

        演示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教學形式,它生動、簡捷、有效,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最好的教學手段之一,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有助于認識變化的實質,借以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達到教學目的。 對典型化學實驗的演示,比如氧氣、氨氣、甲烷的制取,要突出實驗原理、操作環節、儀器使用、現象觀察、實驗總結等幾個環節,都要起到演示和示范的作用,力求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首先說傳統的演示實驗,一般是都“驗證性”的,通過此類實驗的演示,重點讓學生掌握相關化學實驗操作的基本過程,培養基本的化學實驗素養,尤其注意在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和實驗操作三條“線”的基礎上,向“原理+儀器”、“儀器+技能”、“原理+技能”三個交叉。第二,通過改進,使原有化學實驗的“驗證性”為“探究性”一般程序是:實驗觀察提出問題討論分析比較得出結論[3]。比如學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教師可以同時讓學生看雙氧水與二氧化錳制氧氣的過程,再看高錳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加熱制取氧氣的過程,然后類比三套裝置的異同,看二氧化碳制取的時候可以和哪個實驗用同一套裝置,為什么。通過分析,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和探究各套實驗裝置之間的區別,培養對化學實驗更深層次的認識。

        3、加強與生產生活聯系,構建學生實驗學習平臺

        新課改的實施,使得高中化學實驗內容的開始逐步的擺脫理論化、模式化的特點,開始逐步的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緊密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只有這些緊密結合生活,聯系生產實際的案例才能更加深刻的在學生心目中構建一個真實的平臺,這樣學生就會感覺知識很貼近自己,學習也就有了著力點,尤其一些貼近生活的實驗解決了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那更會非常有效的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實驗的能力。比如人教版高中化學中的“污水處理——電浮選凝聚法”、“比色法測定抗貧血藥物中鐵的含量”、“飲料的研究”等實驗案例的選用,都可以非常有效的做為連接課堂知識與生產實際的紐帶,去激發學生動手實驗的情緒[4]。尤其是在一些水資源污染嚴重的地區,學生必然十分重視電浮選凝聚法處理污水,而且學完后還會親自在動手利用其它的一些化學原理來處理污水。所以,教師結合各地的生產實際,因地制宜的采用一些聯系當地情況的案例做為化學課堂的素材,這對于培養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新課標》立足于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著眼于提高21 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以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所以說,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使得化學實驗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進一步常突出,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拓寬思路,強調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這就要求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必須要進一步創新教學方式[5]。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為化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和發展提供更為寬闊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EB].

        [2] 高中化學趣味實驗[EB].

        [3] 楊光輝. 《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化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開

        展[J] 化學教學,2004(9).

        第6篇: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范文

        源;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22—0043—01

        新課程要求教師應在高效課堂下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怎樣才能做好化學課堂教學,高效完成教學目標呢?我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在此談一些個人體會。

        一、走近學生是生成高效課堂的前提

        1.讓學生喜歡上化學教師。如果學生喜歡上某位教師,那么,這門學科的教學成績就會明顯提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教師的魅力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知識的淵博方面。教師欲在學生面前樹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淵博的知識,課堂教學有深度、廣度。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備好每堂課。其次,轉變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與學生平等交流、合作學習,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

        2.讓學生喜歡化學。化學是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有很多獨特的魅力。學生剛學化學時,常常被化學實驗的各種現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實驗讓學生喜歡化學,比如“燒不壞的手帕”、“魔棒點火”等。其次,要注意把化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事實證明,學生對于聯系生活的知識最感興趣,比如,怎樣進行滅火、胃酸的治療、水污染的防止、鐵制物的防銹,制防彈衣的原理等。如防彈衣最關鍵的一環是選材。根據防彈衣有硬體、軟體和軟硬體復合式三種類型,目前采用的材料可分為硬質材料和軟質材料兩種。硬質材料有鋼板、鈦合金、鋁合金及氧化鋁防彈陶瓷等;軟質材料則多為高分子聚合物,如超高分子聚乙烯、尼龍、高強聚乙烯、芳香族聚酰胺以及無機纖維如高性能E、S、O型玻璃纖維等。近年,又在研制仿生防彈材料,如防彈蜘蛛絲和防彈野雞毛及納米復合材料等。這種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化學概念的教學

        在現行初中化學教材中,許多化學概念是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出來的,常包括定義、原理、反應規律等。其中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每一個注釋都是經過反復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義,以保證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準確地理解概念對于學好化學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講清概念,教師就要做到以下幾點:1.聯系生活,從實際出發辨析概念。2.注重實驗,用實驗引出概念。3.抓住關鍵字詞,講清概念。4.解剖概念內容,幫助學生理解。5.強化訓練,加強知識鞏固。

        三、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課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認識化學科學知識的重要環節。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覺得在實驗教學中必須正視和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1.實驗內容的選擇。教師要學會選擇,寫好計劃,有步驟地去實施。在課外,可適時讓學生做一些“綠色化學”實驗、“微型”實驗、家庭小實驗、趣味小實驗。2. 實驗人員的組織。演示實驗大多由教師完成。科學探究實驗,大多以學生分組實驗的形式進行,任命好組長,負責小組的管理、實驗報告的填寫和收發。3.實驗中的安全問題。包括儀器、藥品、操作、實驗室設施等的安全。4.充分利用多媒體,做一些化學演示實驗。

        四、在化學教學中注重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在教學中將鄉土資源和化學課程有機整合,對提高農村中學化學教學質量有著深遠的意義。鄉土課程資源與化學教學相結合的優勢在于:鄉土資源為學生學習化學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如研究我校周邊的瑩石礦、水泥廠等的加工方法、原理,開展“空氣和水質污染的防護”、“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的工作原理”、“各片區土壤酸堿性的測定方法”、“周邊農村使用沼氣、秸稈、煤等燃料對環境的影響”、“當地農業生產中的農藥、化肥、地膜的科學使用”等課題調查和研究。學校和化學教師要充分開發和利用鄉土化學教學資源,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自己身邊。

        五、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第7篇: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范文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是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主渠道,教師要積極創造綠色化學教學條件,構建綠色化學知識體系,不斷充實化學課本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在介紹化學史時,教師可從正反兩方面滲透綠色化學思想教育。講解放射性元素時,教師要對居里夫婦的精神及堅決反戰的人格表示欽佩,但也要就海灣戰爭中使用貧鈾彈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提出批評。介紹環境問題時,教師可著重于介紹20世紀發生的公害事件,指明工業及傳統化學是造成公害的主要原因,使學生明確綠色化學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教育,激發起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不斷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綠色意識。

        2.在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最大限度地實現實驗的綠色化,引導學生樹立綠色化學思想和環境保護意識,具體教學策略如下:(1)改進化學實驗。首先,采用無毒原料、溶劑、催化劑進行化學實驗。例如,做完銀鏡反應后,可將清洗試管的硝酸替換為三氯化鐵溶液,避免產生二氧化氮有害氣體;在萃取碘單質實驗中,可將四氯化碳替換為二氯甲烷作為萃取劑,消除刺激性氣味,保證室內空氣質量;在乙烯的制備實驗中,可將硫酸替換為氧化鋁作為催化劑,避免濃硫酸造成污染;其次,優化化學實驗方法。又如,在海帶碘元素的檢驗實驗中,可將灼燒提取法改進為煮沸提取法,簡化實驗操作程序,縮短實驗時間,減少因灼燒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再次,改進化學實驗裝置。再如,利用密閉的裝置減少實驗敞開操作,可將注射器作為密閉的反應容器,進行銅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制備與性質等實驗,將污染物消除在密閉裝置內。(2)開展微型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實驗中,可在保證實驗教學效果的前提下進行微型化學實驗,以達到降低實驗成本、提高環保效益的目的。微型化學實驗多采用點滴板、小試管、井穴板、多用滴管等微型化儀器,使用最小化的試劑用量,一般液體用量不超過1mL,甚至一些現象明顯的定性實驗可在試紙或濾紙上完成,如碘顯色反應、溴水褪色、苯酚的檢驗、驗證鹽類溶液酸堿性等實驗。(3)“三廢”的綠色化處理。在高中化學實驗中,要及時對必須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和生成的污染物進行綠色化處理,從源頭處控制“三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在廢氣處理過程中,可采用封閉的實驗操作方法,減少有害廢氣的產生量,并對廢氣進行有效處理或用氣囊收集。在廢液處理中,可利用中和反應處理含酸堿的廢液,使溶液pH值達到6.5~8.5之后再排放;也可用碳酸鹽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等方法沉淀、分離含有重金屬離子的廢液。在廢渣處理中,可回收一些化學實驗中剩余或產生的金屬進行再利用,如銅與硝酸反應剩余的銅片、銀鏡反應生成的銀等。對于不能綜合利用的固體生成物則要進行無毒化處理。(4)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高中化學實驗中,教師可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輔助實驗教學,尤其對于危險系數大、污染嚴重的實驗而言,可通過電腦模擬、實驗錄像等對實驗過程進行演示,實現廢棄物的“零排放”。同時,教師也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模擬錯誤的實驗操作,將不良的實驗后果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認清實驗操作不規范帶來的嚴重后果,以及實驗室“三廢”對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加深學生對綠色化學的認識。

        3.在課外實踐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

        在高中化學教育中,教師要積極組織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和感知傳統化學對環境造成的嚴重危害,認清利用化學手段進行末端污染治理的局限性,引導學生關注綠色化學,理解綠色化學的重要意義。教師可根據化學教學內容,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如實地調查、環保知識競賽、探究性學習、文獻研究等。在實地調查中,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觀污水處理廠、化工廠、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生態農業示范區等,對當地水資源、空氣質量、環境污染情況進行調查;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可開設相關課題,組織學生進行課題研究,如研究生物催化劑的優點、研究高效低毒農藥等,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達到課題研究的預設目標;在文獻研究中,既可讓學生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源和互聯網資源,收集有關綠色化學和環境保護的文獻資料,也可邀請有關專家學者來校進行講座,使學生獲取最新的科研信息。通過開展多樣化的課外實踐活動,促使學生更加關注綠色化學,能夠運用已學的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第8篇: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范文

        關鍵詞:實驗教學;學生;探究能力;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2-0173-03

        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實踐活動,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科學探究是讓學生運用觀察、實驗、調查等方法廣泛獲取信息,從日常現象和化學學習中提出問題,做出猜想或假設,設計實驗或有關的活動方案,學會解決問題的依據或證據,定性或定量地處理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從而提高解釋問題的合理建議。關于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教師應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做好學生探究的表率,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著力提高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

        1.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開展實驗教學之初,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將他們的興趣點吸引到化學知識上?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創設出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情境,在課堂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帶領學生探索新的教學領域,將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有效轉化為學習化學的動力,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啟發思維,提高各方面能力。

        2.教師要做探究性學習的先行者

        所謂探究性學習,簡單的說就是學生以類似或模擬科學研究的方式所進行的學習。沒有探究精神的老師無法培養有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做探究的先行者。可以說,并不是任何一個問題均有深入探究的價值,也不是任何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都顯而易見,有時需要教師挖掘有價值的題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教師首先要對學校周圍的環境、資源、能源了解摸底,并在教學中發揮有效的功能。例如,組織學生參觀附近化工廠、造紙廠、污水處理設施,參觀科研部門的實驗室、天氣環境監測站,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如調查學校所在地的空氣、水質、垃圾狀況,化肥農藥的使用情況,學校寄宿生的飲食狀況等。使學生逐步認識化學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培養學生形成綜合的科學觀。

        3."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征

        而化學實驗過程本身既是一個創造性探究學習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在化學教學中虛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探究性學習,充分挖掘化學實驗在探究性學習中的功能。

        3.1 以化學實驗形象生動的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引發學生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和深刻的思維能力。例如,有關"原電池"學習時,組織學生完成"將一根銅絲和一根鐵絲放人稀硫酸中,觀察實驗現象并與同學交流"的實驗,由于鐵絲和銅絲放置的位置問題,可能有的同學觀察到鐵絲上產生氣泡,銅絲上沒有,有的同學觀察到鐵絲和銅絲上都有氣泡。而從觀察到鐵絲和銅絲上都有氣泡的現象產生"為什么銅絲上也會有氣泡產生"的問題。

        3.2 以化學實驗對提出的猜想或假設進行驗證,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演繹的思維方法和批判思維能力。

        如進行質量守恒定律學習時,可能提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會增大、不變和減少三種不同的假設,并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驗證方案進行驗證。在驗證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計一些"反常"的實驗方案,如"鎂條在空氣中燃燒質量增加","木炭在空氣中燃燒質量會減少"等,化學實驗以它特有的魅力在探究性學習中占有一席之地,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探究功能,從生產、生活實際中挖掘素材不斷研發適于探究性學習的化學實驗,以最大程度的讕動學生探究的主動性,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學習,從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4.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加強探究方法的指導

        教師通過設疑形成問題空間,促使學生為"問題"而思,為"問題"而學,為"問題"而創。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形式,誘導學生一題多問,特別要注意設計一些非常規性的而對啟迪智慧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欲望。作為學習方式的一次重要變革,探究性的學習更具有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能極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也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探究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現象和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大膽質疑,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依據和途徑,引導學生在探究中交流、合作,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共同克服探究中的困難,分享探究的成功與快樂,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探究精神。"

        5.教師演示與學生練習相結合

        第9篇:化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范文

        【論文摘 要】民辦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崗位的高技能人才,他們肩負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任。該文結合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教學實踐,從提高學生興趣、構建新的實驗教學模式、設立定點實習基地等方面,對民辦高職環境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進行了探索和思考。

        環境科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在近二三十年來發展極為迅速,它幾乎與自然、社會的一切學科都有聯系,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更加密不可分,因此需要大批具有環境科學專業知識的人才。民辦高等職業院校不但是我國民辦高校的主體,而且是我國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1]民辦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環境科學專業實驗教學針對民辦學生的特色,以強化能力為主,開展具有開闊視野、提高認知能力的實踐教學,關注學生可持續發展觀教育,以適應海峽西岸在人才需求上層次多樣化、專業多樣化、能力綜合化等特點。

        一、轉變環境科學專業實驗教學觀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大多數民辦高職院校受師資、教學場地及其它教學資源的限制,在課程和教學安排上往往忽視了以生為本的原則,沒有根據學生入學時的基礎加以區別對待,而是將他們看作同一起點,按照同樣的目標和方式實施教學。[2]再加上我國大部分高校所設立的環境科學專業的理論知識一般讓學生感覺比較抽象,而實踐課一直作為理論課的輔助課程,實踐內容基本上是對理論課的內容進行驗證,起加強理論學習的作用。通常課本中已有的驗證性實驗教學很難讓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觀念,結合民辦學生的心理特征,將這種驗證性實驗轉變為創新型和研究型實驗。

        我院在實踐課程中讓學生接觸實際、掌握知識的前提下,不斷的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對專業課學習的興趣和理論知識的強化。例如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堂課就由專業教師做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專業介紹講座,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環境專業的作用和就業前景,另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本專業必須理論結合實踐。有了這次學前教育,我院環境專業學生就會自主地開展各種環保主題活動。學生首先建立了綠心環保協會,該協會的宗旨是:“環保每一天,行動在身邊”;并在大家的努力下創辦了“綠心會刊”,該會刊的全部內容從設計到定稿都是由學生獨立完成的。在不斷學習和宣傳過程中讓本學院更多的教師和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二、加強實驗室建設與管理

        由于我國政府基本上沒有向任何形式的民辦高校提供財政性資助,民辦高校主要依靠向學生收取的學費運行和發展。由于資金不足,這就使環境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存在很大的困難。[3]

        1.建立環境專業實驗室

        我院自建校以來以文科教育為主,理科教育基礎薄弱,存在經費不足、實驗室建設滯后等情況。自2008年環境監測與評價專業建立以來,學校加大了實驗室建設和學生實踐教學的力度。學院對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以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為宗旨,增加經費的投入,改善教學環境,提高辦學能力,并盡量提高實驗教學水平。隨著學校的教學水平的提高,學院領導認識到要提升學院的綜合水平,以實驗為支撐的教學顯的尤為重要。因此,2009年學院又成功申請了環境工程技術專業,為促進我院環境科學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我院環境實驗室建有多媒體教學、基礎化學實驗設備、監測分析儀器、專業實踐所需精密儀器等。

        2.建立嚴格的實驗教學管理體系

        實驗教學質量是環境科學專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實驗教學質量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關鍵。其中包括教材、教學大綱、教案、實驗方法操作手冊、實驗員培訓、儀器、試劑、試樣、樣品、實驗記錄以及實驗報告等。因為資源有限,現有實驗藥品和儀器不一定能進行所有的實驗教學要求。因此,每學期初按照教學大綱,制定本學期實驗項目,然后根據擬定的實驗項目購買所需實驗耗材。系主任作為教學正常運行的負責人,每學期定期組織質量檢查和評審,并根據發現的問題及時組織整改。教研室主任應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各專業課程的實驗教學質量檢查工作,定期將實驗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匯報給系主任。任課老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和相關教學課件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教學活動。

        為了確保實踐教學的正常進行,還必須針對實驗室人員、儀器設備、各類耗材、檢測方法和校準方法的確認、采樣、樣品前處理、實驗室環境及安全等建立完善的文檔。

        三、構建新的環境專業實驗教學模式

        高職階段傳統的環境專業的實驗課是由基礎性、綜合性實驗構成,導致一些實驗內容重復、陳舊,學生從實驗中獲得的技能和知識很難滿足目前科技日新變化的需要。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實驗教學模式,開展多層次的實驗教學,幫助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充分展現學生的創造性。  1.開設自主性和研究型實驗課程,提高學生研究興趣。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環境專業實驗課程設置以驗證性實驗為主,主要是要求學生通過實驗觀察預期的現象和結果。但是在這種方法下的學習缺乏主動性,[4]機械地按照老師要求步驟進行操作,不能積極地去思考和改進。因此在民辦高職環境專業實驗課程中,應增加自主性實驗和研究型實驗。例如在分析化學提純實驗中,可以由學生自己選擇提純對象,在老師的指導下查閱相關資料,設計相應實驗步驟,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思考發現問題,并找出最佳實驗方案。

        環境監測實驗是整個環境專業最重要的實驗課程之一,教材中給我們提供的實驗基本是按照國標的要求設定的常規檢測。雖然準確度高,但也存在效率低、操作繁瑣、監測項目有限等缺點。為了適應現代科技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新的環境問題的不斷出現,在教學過程中應增加一些研究型實驗課程,由學生收集資料,找出目前環境中出現的新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研究出新型的檢測方法。雖然這些方法不一定真正實用,但能提高學生的研究興趣。

        2.結合學校條件,設置實地監測,開展多種形式的實驗教學。

        由于學校資源有限,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現有教學資源開展實地監測實驗。每學期都開展一次實驗技能競賽,不僅訓練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環境問題的嚴峻性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急迫性。通過親自對身邊一些環境污染指標進行監測,學生會留下有關環境問題的直觀印象,同時,多次動手實地操作監測儀器,熟悉儀器使用,觀察和記錄實驗數據,可以讓學生在日后走上工作崗位后能更快的適應崗位要求。

        除了現場監測外,我校學生還利用自創的環保協會組織全校學生一起感受環境污染給社會帶來的危害,提高環保意識。邀請專業教師做節能減排的講座、觀看例如《后天》等關于環境問題的影片。

        此外,《環境學概論》、《環境監測》、《生態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處理工程》和《環境化學》等課程均設置了課程實踐內容,安排學生到污水處理廠、食品加工廠、垃圾填埋廠、化工廠和海峽西岸環東海域等地進行實地參觀,認知內容緊密聯系實際、應用性強,學生興趣濃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建立定點實習基地

        民辦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具有明確的針對性。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綜合發展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意義。

        畢業實習是學生走向工作單位的第一步,關系到學生日后的就業和發展,所以畢業實習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雖然學校剛剛起步,但校領導一直在積極尋找實訓基地,例如與污水處理廠、環評公司、環保企業等單位進行合作,力求妥善安排學生掛靠實習的單位。

        我校學生80%畢業后將留在廈門工作,其中一部分會在不同行業或部門中成為不同層次的技術員、管理者或執行者。因此,民辦高等職業教育正面臨更高的要求。在教學方面,需要加快實驗教學改革,突出創新教育,加強實驗教學的創新和實驗教學手段的創新,在實驗室管理水平方面要求更高,要高度開放,體現資源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室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 宋愛平.民辦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08(9):19~20

        2 劉自團、楊旭輝.淺析民辦高職院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8.17(1):19~2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 午夜福利波多野结衣黑人网站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va播放同性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综合一区 |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偷拍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