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臨床護理的意義范文

        臨床護理的意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臨床護理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臨床護理的意義

        第1篇:臨床護理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腎移植;臨床護理;準備

        腎移植是將同種異體腎臟移植到病人的體內, 代替已喪失功能的腎臟,使腎臟恢復血液供應,并能發揮功能。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迅速發展,新型免疫抑制藥物不斷出現,實驗室及特殊檢查新技術用于臨床,使腎移植手術適應證有所放寬, 原則上任何腎臟疾病引起的不可逆的腎功能衰竭者均可考慮腎移植;甚至在糖尿病腎病終末期可采用單純腎移植或胰、腎聯合移植治療。受者年齡盡管有高于80歲或出生后1年內施行腎移植的報告,但這均屬于特殊情況個案病例;目前對受者年齡無絕對限制,但理想年齡為1.5~45歲。慢性腎功能衰竭是臨床常見疾病,雖然采用同種腎移植救治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已取得最佳效果但還有很多患有其他病癥者不能接受腎移植治療,比如:嚴重心血管病變、全身有散在性惡性腫瘤和活動性結核病灶等。腎移植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護理,本文就腎移植的適應證、免疫抑制劑的應用、術前準備、術中和術后臨床護理做如下綜述。

        1 術前護理

        1.1 患者的準備 采用心理術讓患者了解有關移植的正確知識,減輕對手術的不安, 并使其在移植前具有良好情緒和精神準。護理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因長期受疾病折磨,身心非常痛苦, 對腎移植手術十分迫切, 同時寄予很高的期望,但又擔心供腎質量及手術是否成功,擔心長期服藥費用,心理非常矛盾,往往出現情緒過度緊張,煩躁不安,甚至產生悲觀情緒。我們針對患者的心理變化,根據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及心理特征進行心理疏導,做好病人及家屬的思想工作;告知腎移植術已是非常成熟的手術,手術安全性高;減少其顧慮及恐懼心理,取得病人及家屬的配合和支持。講解術前術后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腎移植的相關知識,減輕對手術的恐懼和不安,保證在移植前具有良好的情緒與精神準備,取得病人的充分配合。

        1.2 醫生的準備

        1.2.1 除了一般外科應進行的血、尿、X 線及生理檢查等, 還要做心肺功能、血液生化檢查和配型, 以了解術前狀態和觀察術后的恢復情況。

        1.2.2 術前備皮范圍, 手術將異體腎置于患者骼窩, 故備皮范圍要大, 上界胸前劍突下水平線,下界達大腿中段, 術側至腋后線, 對側到腋前線, 剃凈。

        2 術中護理

        2.1 監護病情發展狀況,抗淋巴細胞(ALG)或抗胸腺細胞(ALG)制劑8 使T細胞和B細胞減少。可能出現過敏反應、發熱、寒戰等, 長期使用可抑制骨髓, 還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長期使用Pred及CsA者,有發生高血壓、冠心病、骨質疏松和腫瘤的潛在危險,必須定期進行檢查。他克莫司(FK506)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免疫抑制劑,已應用于臨床多種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效果良好。其副作用不明顯,因此,作為醫護人員要多注意觀察病人狀況,主要有腹瀉、嘔吐、納差、頭痛、感染率增加等。

        2.2 加強基礎護理,類固醇有抗炎作用。長期使用的病人對感染呈易感性,還可能引起體重增加、生長遲緩、高血壓、多毛、痤瘡等。此外還有胃腸炎、饋瘍、情緒改變以及糖尿病。護理注意生命體征、體重、皮膚的變化, 定期測血、尿糖,最好與飲食或制酸藥一起服用。

        3 術后護理

        腎移植術后病人一般隔離期為一個月, 目前多為術后7~10天入隔離病房,設專人護理, 保持安靜臥床一周。醫護人員進出病室應著隔離衣帽, 戴好口罩, 換鞋。腎移植術后感染是病人致死最常見的原因, 死亡率高達40%-78%,預防感染對確保腎移植成功十分重要,綜合預防感染的措施有:術前控制易感因素(如糾正血糖、改善營養等),要求痰、血、尿、便、咽試子培養無病原菌生長;術后監護病房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一切物品、食品、醫療器械等均要徹底消毒滅菌;調節免疫抑制劑量,將其毒副作用降至最低;選擇有效的抗菌素治療方案;加強基礎護理。近年來, 由于組織配型的進展, 減少了免疫抑制藥物劑量,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以及對反復發生的嚴重排斥反應者采取了較積極的摘腎保命原則, 使感染引起死亡率有明顯下降, 盡管如此, 感染仍是引起移植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 其中以肺部感染和敗血癥的病死率最高, 但81%感染出現在術后第一年, 對排斥反應的治療進一步抑制了病人的免疫力。常見感染有:細菌性、病毒性及其真菌性感染。最新研究證明:CsA不能激活潛伏性感染, 但能促進重要感染;抗淋巴細胞單克隆、多克隆抗體是潛伏性病毒的強力激活劑, 但對重復感染促進作用較弱, 提示了不同免疫抑制劑在感染過程中的不同作用, 尤其應采取嚴密保護性隔離措施及無菌技術操作。

        結語:病員入院施行腎移植手術, 即是挽救其生命的治療過程, 也是創傷至康復的過程, 腎移植又是一項新手術, 在這段時間里, 特別是術后, 病員們常會由于病痛, 臥床不適, 排斥反應, 以及病情反復而引起思想不安, 有顧慮, 精神苦悶, 繼而出現一系列不應有的癥狀, 如食欲不振, 睡眠差, 血壓升高等等, 即影響治療, 又不利于機體的恢復。因此作為醫護人員,一定要認真注意做好他們的思想,對于癥狀變化和形態反應要, 做到及早發現,及時反映和及時采取措施, 及時處理,,使病員與醫療護理密切配合共同同疾病作斗爭, 以充分發揮護理工作在醫治疾病中所應起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林娟,韓健美4同種異體腎移植術患者圍術期韻護理4海南醫學,2004,15(12):143~144.

        第2篇:臨床護理的意義范文

        【摘要】目的:討論總結多發性創傷的急救和護理措施,提高多發性創傷急救的護理質量。方法:對本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85例多發性創傷患者采取及時、準確、快速科學的救護措施,并且觀察患者救護后的生命體征及健康狀況。結果:有169例創傷患者因為搶救及時,救護措施得當,傷情恢復而痊愈;未得到及時有效救治死亡16例。結論:及時、有效、合理的創傷急救和護理,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創傷引起的傷亡。

        【關鍵詞】多發性創傷;急救護理;救治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5-1021-01多發性創傷患者傷勢重、病情發展快、容易感染、病死率高。所以,急救醫護工作人員要在最短時間內及時開展急救工作,為患者贏得搶救時機,從而降低死亡率和并發癥的發生。多發性創傷病人多數因車禍、高空墜落、刀傷、擠壓傷等所致,患者病情危急,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在普外科是非常多見、普遍的病例,能否及時、有效的救治和護理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關鍵,為預防并發癥和提高搶救成功率取得了很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治療185例多發性創傷患者,均給予其進行精心的護理,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185(男128,女57)例,年齡7-65歲;患者的臨床癥狀:86例患者有臟器出血的表現,146例患者為骨折,18例患者有呼吸衰竭的表現,126例患者發生休克,72例患者出現意識障礙。37例患者有4處以上的損傷,81例患者有3處損傷,67例患者有2處損傷。15例患者為擠壓傷,17例患者為鈍器傷,35例患者為墜落傷,49例患者為銳器傷,69例患者為車禍傷。

        1.2方法:患者入院之后要馬上進行病史的采集,并對其的疾病情況進行初步評估,給予其進行急救措施,給予其輸血、吸氧、輸液等治療,注意觀察患者的一般情況。2.結果

        所有患者經治療后16例患者死亡,169例患者搶救成功,搶救成功率91.35%。3.體會

        3.1迅速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患者多有休克的表現,故在急救時應首先建立靜脈通道,可建立2條,給予其快速補充液體。首先輸入平衡液,并根據血壓、尿量、CPV調節滴速,晶體液與膠體液的比例為3:1,使其快速恢復血容量,補充功能性細胞外液,又能達到稀釋血液,改進血液動力狀態的目的,有利于氧的輸送。休克復蘇時,快速建立多條靜脈通道,并迅速擴充血容量,對穩定循環起著重要作用。

        3.2控制活動性大出血最常用有效的辦法是用手指壓迫出血傷口或肢體指端的主要血管,然后迅速加壓包扎;并根據情況及時給予清創縫合;對懷疑有腹腔大量出血的,進行床旁B超,確定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為手術爭取時間。

        3.3保持呼吸道暢通。應保障給予患者的吸氧量,注意患者的呼吸道的暢通情況[1]。對舌后墜患者用舌鉗將舌拉出,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糾正缺氧狀態,保證肺的有效通氣。

        3.4嚴密觀察心電監測。多發性創傷患者生理紊亂嚴重,病情變化快,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詳細記錄每15-30分鐘一次的生命體征變化,給昏迷病人予以導尿并記錄患者24小時的出入量,嚴格記錄每小時的尿量和顏色,發現病情變化及時采取應急措施。

        3.5患者的轉運應確保其安全性。患者在轉運到醫院時應保障其的安全性,由經驗豐富的護士護送病人進行拍片、CT掃描及住院轉科。此類患者可用平車來運送,平車的周圍配有護欄可保障患者不能出現墜落的情況。患者應保持平臥位的。如患者有嘔吐、惡心的表現則需要使用側臥位的,避免其出現阻塞氣道。在進行運送過程中可進行各項物品的準備,并注意如果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給予處理。

        3.6給予其進行心理干預。此類疾病多為突然發生,患者及家屬都很難接受,故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安慰,給予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干預。告知其治療應注意的各項事項,并給予其治療的信心,讓其有勇氣面對治療。現今交通傷害是此類疾病的主要發生原因,其死亡率也很高,可達到7%左右[2]。做好多發性損傷病人心理干預對治療有積極的作用。護士應運用非語言手段,用從容鎮靜的態度、熟練的技術、整潔的儀表、穩重的姿態,給病人以信任和安全感,同時要同情關心病人家屬,主動與其交流,力爭減輕家屬的心理負擔,取得理解和支持,提高急救護理效應。同時醫護人員在急救過程中也承受著較大的壓力,一言一行影響著病人的心理反應,因此積極做好醫護人員的心理疏導也是提高救治水平的一方面。

        護理人員的各項急救技術應熟練,在進行急救時應爭分奪秒,如技術不熟練會影響搶救成功率。本組資料以休克為主要的臨床癥狀,故在進行急救時應首先處理患者的休克狀態,進行休克搶救,這需要護理人員在業余時間多進行此方面的練習,熟練掌握各項技術,提高急救的成功幾率。這對多發性創傷性患者的急救有重要的意義。參考文獻

        第3篇:臨床護理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優質服務;基礎護理;臨床意義

                 基礎護理主要包括生活護理、壓瘡護理、晚間護理、晨間護理、口腔護理等,這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醫生對患者進行診療過程中的的主要內容。醫生對基礎護理的認知是影響基礎護理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護理人員一定要提高基礎護理的質量。本文將就五種基礎護理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做簡單的分析,現報告如下。 

                1   基礎護理的研究對象

                 2011年1月,某鄉鎮醫院按照比例選取了96名醫護人員進行調查。調查的主要內容是醫護人員的基礎護理水平以及醫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待患者的態度等。其中,共有醫生35名,護理人員61名。調查中發現,醫護人員對基礎護理都保持著科學的態度,這表明醫生與護理人員的職責分工極為明確。調查結果證明,加強醫護人員對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能力,是理清基礎護理與生活護理的關系,提高醫護人員掌握基礎護理知識的準確性,以及提高基礎護理質量和服務的重要因素。

                2   五個護理在基礎護理中的含義

                2.1 壓瘡護理是基礎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指標,護理人員應時刻防止壓瘡的緊急發生,這也是急診科科室護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2.2 晚間護理是為患者提供良好睡眠的主要因素,醫護人員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在護理的過程中進行操作。而要想使晚間護理的服務效果達到目標及需求,要想滿足患者的要求,就要在護理過程中找到問題所在,并據此制訂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再認真地加以實施。

                2.3 生活護理是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的一項最基本的護理工作,其內容包含了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在整個診療期間,患者都是需要被關懷和照顧的。護理人員應該在患者從患病到痊愈的整個過程中,對患者的飲食、環境、衛生、睡眠、活動等生活內容進行精心合理的安排。

                2.4 晨間護理是為了防止患者并發癥的再次發生,使患者在護理中體會到清潔感和舒適感。醫護人員應該在對患者的病情加以了解和觀察的情況下,為患者提供治療和診斷。晨間護理的主要內容便是保持患者病床和病室的清潔衛生。

                2.5 口腔護理對于患者來說,是有利于其進行住院治療及恢復健康的,應積極應對。口腔護理一般采用含漱與刷牙的方式,來預防口腔內微生物的增長或抵觸細菌在口腔內的繁殖生長,從而達到清除口腔異味,使口腔內部清新與舒適的目的。

                3   分析與討論

                3.1樹立新理念,拓展新內涵  護理服務不僅體現護理學科的價值,更是鄉鎮醫院贏得患者信賴的基礎。護理部要積極宣傳護理服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導全院護理人員更新觀念 ,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務。

                3.2 塑造新形象,提升綜合素質  醫院應積極開展素質教育,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利用工余時間進行職業道德、禮儀、心理、護理理論、技術操作等方面的學習,使醫護人員自身的儀態、語言、溝通技巧、專業知識、操作技能等有明顯的進步,從而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整體形象,促進專科護理的發展。

               3.3 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措施

                3.3.1 營造溫馨的氛圍  注重鄉鎮醫院的文化建設,將現代人文文化融入環境中,營造高層次的服務理念和人文關懷。營造舒適的環境,使患者身心愉悅。

                3.3.2 提供優質的服務  把患者的需求作為首要任務,以優質的服務流程來完成患者的需求,以患者對服務的滿意度為目標,用以檢驗服務的實際效果,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

                3.3.3 注重細節服務  在細節上做文章,讓細節成就精品。堅持推廣人性化的服務,讓每一份真情填滿服務的每一個細節中。例如,在各科的看診室放置飲水機和一次性水杯,提供給患者使用;在每個看診位提供患者放置私人物品的空間。

                3.3.4 加強溝通和理解  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要積極溝通,護理人員要多理解患者的痛苦,給予患者除治療之外更多的服務,在心靈上多加關愛及慰藉患者。

                4   結論

                4.1 創新護理模式,提高專科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4.1.1 我們現有的護理模式與世界先進的護理模式尚存在一定的距離,這并不符合我們對于護理質量的追求理念。思想觀念對護理實踐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們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鄉鎮醫院制定出嚴格的規章制度,建立獎懲制度,把基礎護理放入護理工作的概念里,這也是對基礎護理質量確切有效的保證。

                4.1.2 加大對生活護理的管理力度,將基礎護理列入各級護理管理者的質量監控之中,強化基礎護理的質前控制、環節控制和終末控制。

                4.1.3 實行人性化服務護理模式,拓展護理服務新內涵,對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并激勵護理人員通過多種途徑熟練掌握專科知識和技術,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豐富相關學科和邊緣學科知識,尤其是心理學、倫理學、交際學、人文科學和管理知識等,進一步提高個人修養、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能力、溝通技巧等綜合素質,從而提升專科護理的質量。

                4.1.4 低投入高產出,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介于當今社會醫療事業的發展及醫療機構的日益增加,醫療系統的競爭極為激烈,在這樣的情形下,只有取得患者的信任,鄉鎮醫院才有深度發展的希望。為了在激勵的競爭中取得勝利,鄉鎮醫院必須扎實穩打,保持和諧發展,讓人性化服務為鄉鎮醫院注入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成為鄉鎮醫院異軍突起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米繼民.從患者生活護理的落實看護長的管理效應[j].中國醫院管理,2002,18(1):56.

        [2] 徐筱萍.醫院現有條件下實施整體護理的探索[j].上海護理, 2004, 2 (2): 57-58.

        [3] 陳福春.淺談醫院的人性化服務[j].中國醫院, 2004, 7 (12): 35-37.

        [4] 濮品潔.實行“人性化”服務提升整體護理水平[j].現代護理, 2005, 9 (11): 87.

        第4篇:臨床護理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嚴重創傷; 急診; 護理; 院前創傷評分; 價值

        Clinical Significance on Application of Pre Hospital Trauma Scor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 Patients/ZHENG Shao-h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2):071-074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 hospital trauma scor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 patients.Method:The hospital received 120 emergency telephone,suffered serious injury traffic accidents or other unexpected 200 cases of hospital emergency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had 100 cas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uma index scor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examination,the success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of two groups,transport situation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of the treatment site were compared,two groups of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y us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Result:The mortality rate of severe injury and serious injur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2.38% and 31.25%,which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evere trauma; Emergency; Nursing; Pre hospital trauma score; Value

        First-author’s address: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hai District in Foshan City, Foshan 52825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2.019

        院前急救作為一種有效的急救方法,不僅是急救醫學里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急救的首要環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院內急救的成功與否,具有積極意義[1-3]。但是,由于院前創傷具有突發性較強、傷員數量較多及傷情較為復雜的特點,而且患者的傷情還可能表現出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嚴重創傷患者的救治中,建立健全院前創傷評分體系具有積極的意義[4]。院前急救創傷評價系統具有簡便實用和易于掌握的特點,而且具備一定特異性、靈敏度與準確性,能夠在短時間內給醫護人員提供患者的相關傷情信息,從而幫助醫護人員及時準確對患者的傷情作出評估并確定救治方案[5-6]。本院以200例遭遇意外傷害事件的傷員為研究對象,探求院前創傷評分系統在救治嚴重創傷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急診科收治的200例嚴重創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50例,女50例;年齡18~49歲,平均(33.5士0.8)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00例(50.0%),墜落傷29例(14.5%),跌傷15例(7.5%),壓傷、砸傷20例(10.0%),打擊傷20例(10.0%),銳器傷9例(4.5%),其他7例(3.5%)。損傷部位:顱腦傷60例(30.0%),四肢傷68例(34.0%),脊柱傷25例(12.5%),腹、胸部傷20例(10.0%),四肢傷合并顱腦傷10例(5.0%),四肢傷合并腹部傷5例(2.5%),四肢傷合并胸部傷5例(2.5%),其他7例(3.5%)。嚴重創傷患者入院接受創傷評估的時間為1~16 h,平均(8.5±1.3)h。所有患者均排除智力障礙、血液系統類疾病與精神類疾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每組配置15名醫護人員,兩組性別、年齡、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創傷評分方法 嚴重創傷患者的創傷評分可以分為以下部分:(1)呼吸:計錄下嚴重創傷患者在30 s內的呼吸次數并乘以2;(2)收縮壓;(3)呼吸幅度(呼吸幅度淺為患者的胸廓換氣與呼吸運動有明顯的減弱情況,呼吸困難則指輔助肌肋間肌出現收縮現象);(4)昏迷等級劃分:按照格拉斯哥的昏迷評分(GCS)標準進行記分;(5)毛細血管的充盈度:按壓甲床后,如果在2 s內再度恢復充盈則說明患者毛細血管的充盈程度正常,若是充盈時間大于2 s則表示遲緩。將這五項參數進行賦值、加權,這5項數據所得的總分就是院前創傷評分的評定分值。分值1~16分,患者的評價得分越高,則說明患者的情況越好;分值越低,則表明患者的傷情越嚴重。患者入院與搬離急診室時,醫護人員采用該創傷評分系統對創傷患者進行評分,以便更好地制定救治和護理方法,提高護理滿意度。

        1.2.2 創傷救治方法 實施院前急救時,注意掌握正確的救治方法:(1)令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暢,避免患者出現窒息的情況。對于部分氣胸、連伽胸與急性的心包填塞等容易危及生命體征的情況僅進行緊急處理;對于一些心搏和呼吸驟停的患者,必須立刻實施心肺復蘇術;(2)循環支持與抗休克治療需開放2條或2條以上的有效靜脈通路,并立即實施液體復蘇,靜脈輸入膠體溶液與平衡液進行積極擴容,其中晶膠的比例為3∶1,爭取有效安排確定性的手術搶救;(3)對于部分腦外傷的患者,需用20%的甘露醇進行脫水,對于四肢或體表傷口有活動性出血現象的要及時進行清創縫合。所有創傷患者都必須進行影像學檢查,從而有效提高診斷水平。在救治患者的過程中,要同時進行心電、血壓、呼吸幅度、脈搏與氧飽和度的監測。如果患者的創傷評分小于10分,醫護人員應建立起循環支持和抗休克治療,并進行脫水治療、清創縫合及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度等治療,同時要在救治過程中對心電變化、血壓大小、呼吸幅度、脈搏與氧飽和度進行監測;如果患者的創傷評分大于10分,則只需進行常規救治。

        1.3 評定標準 創傷評分的分值為5~37分,其劃分標準分別是:≤9分,為輕度傷;10~16分,為重度傷;≥17分,死亡率50%,為嚴重傷;≥21分,則患者的病死率猛增;≥29分,則80%的創傷患者可能會在7 d內死亡。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數據收集,得出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滿意度,分為3個等級,即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救治存活率與死亡率比較 試驗組重度傷84例,其中存活率為97.62%(82/84),死亡率2.38%(2/84);嚴重傷16例,其中存活率為68.75%(11/16),死亡率為31.25%(5/16)。對照組重度傷90例,其中存活率86.67%(78/90),死亡率為13.33%(12/90);嚴重傷10例,其中存活率為40.00%(4/10),死亡率為60.00%(6/10)。

        2.2 救治現場轉運情況比較 在救治現場的轉運情況中,試驗組成功轉運96例患者,轉運率96.0%;對照組成功轉運84例,轉運率84.0%,兩組轉運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急診救治情況比較 在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救治中,試驗組搶救成功率95.83%(92/96),搶救失敗(即患者死亡)率4.17%(4/96);對照組搶救成功率86.90%(73/84),搶救失敗(即患者死亡)率13.10%(11/84),兩組患者急診救治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兩組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與護理資源配置滿意度比較 調查結果表明,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5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86%,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5 兩組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配置的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醫護人員對護理資源配置的滿意度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現階段,院前急救作為急診救治服務體系的首要陣地,為部分危急重癥患者的救治爭取了一定的搶救時間,有利于對患者實施搶救[7-9]。當到達現場之后,急救人員應立即了解病因,并作出初步性判斷,掌握患者的情況并找出原因,從而有效的進行傷員分流,提高救治成功率[10-14]。院前急救是否真正有效,則是由急救者的醫療思維和急救技術水平來決定的,因此,要想真正發揮院前急救的重大作用,就必須充分提高急救者的急救意識與急救水平[15-17]。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對試驗組的100例患者采用院前創傷指數評分進行急診救治,并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在兩組患者的救治效果比較中,試驗組患者重度傷和嚴重傷的死亡率分別為2.38%和31.25%,對照組患者重度傷和嚴重傷的死亡率分別為13.33%和60.00%,試驗組患者的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在救治現場的轉運情況中,實驗組成功轉運96例,轉運失敗4例,對照組患者轉運成功84例,轉運失敗16例,試驗組的轉運成功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轉運成功例數。在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救治中,實驗組成功搶救患者92例,對照組患者中搶救成功的有73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院前創傷評分系統能夠有效確定患者傷情,進行合理分流并迅速確定救護措施,能夠有效優化醫院的救護流程,進一步改進護理質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院前創傷評分能利用量化與權重對患者的受傷程度進行快速準確判斷,提高醫院的急診救治質量[18-20]。因此,在臨床急診救護中,大力建立院前創傷評分體系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高勁謀.創傷急救的幾個重要問題[J].創傷外科雜志,2013,14(1):1-4.

        [2]張佳樂,夏海鷗.創傷評分在護理研究中的應用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278-280.

        [3]林一丹,楊曉妍,石應康.修正創傷評分在急診軀干損傷救治中的應用與改良[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3,19(2):181-184.

        [4]張連陽,譚浩,李陽,等.我國醫院創傷救治能力建設現狀[J].醫藥雜志,2013,24(7):6-9.

        [5]唐月紅,王新.創傷評分系統在急救護理評估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13,33(26):3718-3719.

        [6]裴輝,羅志毅,劉保池.四種院前創傷評分對急診創傷患者的評估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1,15(9):4394-4400.

        [7]李國輝,浦踐一.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創傷性失血休克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工程,2014,12(4):175.

        [8]沈黎文,魏薇萍,朱曉燕.創傷評分對嚴重創傷患者傷情反應及急診救治效果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9):38-40.

        [9]劉彩霞.創傷性嚴重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4,23(29):151-152.

        [10]張文燕.構建創傷急救體系專訪美國邁阿密大學醫療系統杰克遜紀念醫院外科副教授Dr.Antonio Marttos[J].中國醫院院長,2014,12(9):49-51.

        [11]薛姣婧,胡海,張蜀,等.三種創傷評分對于蘆山地震傷員在一線醫院的院內檢傷分類應用價值[J].臨床急診雜志,2014,10(14):609-610.

        [12]張會文,朱福君,陳海英.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護理探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2(29):262-263.

        [13]秦胤鵬,劉佰運.顱腦創傷數據庫的初步建立[J].中國醫刊,2013,62(4):70-72.

        [14]李敏.64例創傷性失血休克患者中西醫麻醉處理治療[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19(30):66-67.

        [15]韓明對,陳素燕,陳郁強,等.汕頭市創傷患者院前急救的現狀及分析[J].現代醫院,2015,11(14):141-143.

        [16]汪業方,陳茂剛.CRAMS評分法在院前急救創傷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31(12):39-40.

        [17]田亞敏,陳維生.院前創傷生命支持和限制性液體復蘇對骨科多發傷合并低血壓患者血流動力學和ISS評分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2(9):1158-1160.

        [18]陳小紅,胡海,曹鈺.三種創傷評分法對群體傷患者死亡危險的預測價值[J].華西醫學,2013,27(9):1329-1332.

        [19]張鳳蓮,趙開亮,麥泉云.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結合休克指數對創傷患者院前急救的護理指導價值[J].中國醫藥導刊,2013,14(S1):12-13.

        第5篇:臨床護理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延續護理;臨床意義

        糖尿病屬于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所致的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代謝性疾病。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種新型的糖尿病延續護理方式,有助于患者健康行為的改善,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各項臨床并發癥的發生率。本次醫學研究就對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延續護理中應用的臨床意義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延續護理患者為觀察對象,男性與女性比例為45:35,年齡47歲~81歲,平均(62.3±12.4)歲,病程1年~16年,平均(8.4±3.4)年,所有觀察對象均經血糖檢查確診為糖尿病,且符合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對于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實驗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63.3±11.7)歲,平均病程(8.0±2.5)年,對照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61.0±10.9)歲,平均病程(8.8±1.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觀察對象接受常規臨床護理,具體方法:①對患者實施包括健康行為和糖尿病相關知識等內容在內的群體性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和解答患者存在的問題。②患者出院前接受實驗室檢查,了解患者護理滿意度、飲食自控依從性、健康行為和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等情況。③患者出院后每月接受1次電話隨訪,出院半年后接受實驗室檢查,評定患者的健康行為、飲食自控依從性和患者滿意度。

        實驗組觀察對象接受聯動式健康教育,具體方法:①個體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根據《糖尿病自控飲食實用手冊》的指導,為患者制定和實施健康飲食計劃,宣導健康飲食和飲食控制的相關知識。②群體健康教育。通過現場問答的方式,向患者集中講授健康行為和疾病相關知識等內容,并對糖尿病患者群體健康教育的效果加以評定。③患者出院前接受實驗室檢查,了解患者護理滿意度、飲食自控依從性、健康行為和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等情況。④患者出院后每月接受1次電話隨訪,出院半年后接受實驗室檢查,評定患者的健康行為、飲食自控依從性和患者滿意度。

        1.3療效標準和觀察指標 兩組觀察對象均于治療6個月后進行臨床療效評定,其中,理想為FPG在3.9~6.0 mmol/L,餐后2 h血糖在4.4~8.0 mmol/L,良好為FPG在6.1~7.0 mmol/L,餐后2 h血糖在8.1~10.0 mmol/L,差為FPG在7.0 mmol/L以上,餐后2 h血糖在10.0 mmol/L以上,總有效率=(理想+良好)/病例總數×100%。同時,對比兩組觀察對象體重指數(BMI)、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FPG)等觀察指標結果。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使用(x±s)加以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方法加以表示,如果數據間比較結果P

        2結果

        2.1臨床療效 40例實驗組觀察對象血糖控制的總有效率為95%,40例對照組觀察對象血糖控制的總有效率為70%,兩組糖尿病延續護理患者血糖控制的總有效率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

        2.2觀察指標 兩組糖尿病延續護理患者健康教育前觀察指標結果對比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觀察對象健康教育后,體重指數、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等觀察指標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糖尿病延續護理患者臨床觀察指標結果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

        3討論

        在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療過程中接受全面、深入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其日常健康行為的改善以及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通過建立社區健康檔案的方式,在社區和醫院之間建立信息溝通平臺,形成社區-家庭-患者-醫院共同參與的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加強患者與護士,社區護士與臨床護士、醫院與社區之間的良性互動,從而增強糖尿病患者對于疾病治療和防控知識的認識。在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過程中應用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使其能夠充分認識到糖尿病并發癥的危害、表現和防治方法,從而形成合理健康的運動和生活習慣,促進血糖水平的控制和病情的延緩[1]。專業護士和醫師的指導和建議都十分重要,患者住院治療期間,也是傳播健康教育知識的最佳時間,通過經常性的接觸與互動,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各項健康教育的內容,由此可見,在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中應用聯動式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具有較高的可行性,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掌握包括口服降糖藥物、注射胰島素、血糖和尿糖檢測等自我護理技能。同時,患者出院前需要對其各項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護理效果進行評定,對于患者掌握不良的內容加以強化[2]。

        參考文獻:

        第6篇:臨床護理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塞;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58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658-02

        1 臨床與資料

        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共收住AMI患者90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26例,年齡37-80歲,平均61.7歲。患者經動態心電圖、心肌酶譜,檢查后確診。經嚴密觀察,積極搶救治療、精心護理,除4例死于嚴重心律失常,2例死于再次MI、心源性休克外,其余均臨床治愈出院。

        2 病情觀察

        2.1 部分病人疼痛部位不典型,以牙痛、頸痛、咽痛、喉痛、背部疼痛為首發癥狀。

        2.2 無痛癥狀 無痛性心肌梗塞約占心肌梗塞病人的1/5-1/3,可能與病人心臟植物神經有不同程度的變性,痛感增高及敏感性反應性差有關,導致部分病人在心肌梗塞時無胸痛發生,因此,對于近期內多次發生胸背疼痛部憋悶,沉重短期,或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不能平臥者,以及原因不明的血壓下降等表現,應高度懷疑無痛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2.3 胃腸道癥狀 部分病人表現惡心、嘔吐、腹瀉及上腹痛,檢查時甚至可有上腹壓痛和腹肌緊張等,往往誤診為急性胃腸炎,膽石癥,對患者上述癥狀就診時尤為應注意是否有下壁心肌梗塞的可能。

        2.4 由于心功能不全,患者表現不明原因的突發性呼吸困難、憋、喘、胸悶心慌等癥狀者,應考慮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的存在。

        2.5 精神意識障礙 如病人出現一反常態的意識改變,或驟然發生意識不清、模糊、昏厥、抽搐等精神意識方面障礙,也應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的存在。

        2.6 心電圖記錄對心跳停止有確診作用 心跳驟停時,心肌完全處于靜止狀態,心電圖呈一直線,心臟顫動,心室呈快速不規則不協調的蠕動。無論是心臟停頓或是心室顫動,其結果是心臟上喪失有效的收縮功能,故都應果斷正確地進行搶救。

        3 搶救措施

        3.1 氧療 保證呼吸道通暢消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管道通暢以保證氧氣順利進入肺內。

        3.2 建立靜脈通道 必要時24h小時保持輸入液體,擴冠以治療心梗。做好隨時搶救用藥的準備。

        3.3 觀察生命體征的病情動態變化 護士從事各項操作治療護理病人時,應耐心細致做好生命體征和病情動態變化的觀察,及時發現并發癥的征象,采取相應的治療護理措施。

        3.4 避免搬運病人,以就地就近搶救為原則 患者心臟受到嚴重損傷,心肌電活動功能均處于不穩定狀態。極易導致病情突變,甚至猝死。因此,就近就地搶救是為避免搬動病人不當,造成延誤和病情變化的危險。

        3.5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應立即口服或含服擴冠狀動脈藥物,如硝酸甘油片,潘生丁。

        3.6 保持病室安靜,患者盡量減少與人交流,臥床靜養,防止活動量大,心肌氧大量消耗。如出現心臟驟停,護士應及時待病人平臥與硬板床上,進行胸外心臟擠壓搶救,要點為觸摸大動脈的波動為止,恢復自主循環。應用藥物首選腎上腺素1mg靜注,必要時5min重復使用,直至到自主心律恢復。據病情可選用阿托品、利多卡因等搶救藥物,搶救超過10min,應堅持血氣分析,糾正酸堿紊亂。

        4 心理分析

        4.1 疾病疼痛,環境,對死亡的恐懼,懼怕等因素形成心理恐懼,是心肌梗塞患者病態非適應性的共性反應。心肌梗塞病人發生心絞痛,多劇烈而持久,極易產生溺死的恐懼感,使植物神經興奮,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加重心絞痛,形成惡性循環。此外部分病人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病死率高,恐慌恐懼的情緒附與體內,長時間維持應激狀態也可使疾病復發。

        4.2 焦慮心理也是一種非適應性的情感障礙,持久的緊張不安和憂慮,表現為煩躁、易怒、抑郁、自卑、情緒低落等。焦慮是負性情緒,能增加心肌耗氧量,誘發心梗。

        5 護 理

        5.1 予以精神支持,消除恐懼心理,心梗病人入院后,護士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細心分析患者心理狀態,若因疼痛引起恐懼配合醫生用藥止痛外,還應根據心理學知識進行心理調整,若因環境引起緊張懼怕,護士耐心解釋,告知病人一切治療及搶救物品準備都是必要的,消除病人的顧慮和恐懼,穩定情緒,增強病人對醫護人員的信賴感。

        5.2 消除焦慮,對于治療過程中病人出現焦慮不安,煩躁等心理障礙,護士要多與病人交流溝通,了解顧慮原因,采取針對性心理疏導,以同情體貼的狀態向病人說明疾病治療的有效性,樹立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5.3 飲食及排便護理 心肌梗塞的病人忌煙酒,少吃或禁吃辛辣刺激食物,少食,飲食過飽容易誘發心絞痛。給予低鹽、低脂肪、高維生素,產氣少,無刺激性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排便通暢,老年性患者叮囑其切勿用力排便,必要時給予口服或外用緩瀉劑。

        5.4 對癥護理 注意觀察病人脈搏心率、節律的變化,經常與醫生取得聯系,利于病變及時搶救。觀察心絞痛注意疼痛部位性質、程度、持續時間,劇烈疼痛時間超過15min以上,因考慮有心肌梗死,備好急救物品與藥品,及時救治。

        5.5 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病人持續性胸疼,提示有心肌缺血嚴重或有病變,如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理衰竭要根據病人自述癥狀,做好心理安撫減輕負面情緒,引導病人積極反應,有利于緩解疼痛,減少并發癥。

        6 討 論

        急性心肌梗塞發病急驟,死亡率高,在搶救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過程中,及時、正確恰當的護理是搶救心肌梗塞成活的關鍵。護士與患者做好良性溝通,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患者建立有利于康復的良好心態,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叮囑患者心肌梗死具有復發性,要做好自我防護,適宜鍛煉身體,生活飲食起居有規律,清談飲食,控制體重,保持二便通暢,家庭監護,隨時做好藥品備用,放置固定地點,突發病變要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

        參考文獻

        [1] 陳文慧.老年性心肌梗塞患者觀察與護理.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09卷09期:381頁.

        第7篇:臨床護理的意義范文

        優質護理服務是以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為核心,努力達到讓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的優質護理服務活動,自2010年5月“優質護理示范工程”活動之春風溫暖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服務機構之后,作為基層醫院各級管理人員同樣認識到“示范工程”活動是優化醫院服務、加強內部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促進醫患和諧的切入點,是推動護理事業發展的契機,是醫改“護理先行”的重要舉措,是涉及醫院管理的一項重大改革。作為基層醫院要開展創優工作并不容易,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所以首要的任務是改變護理人員的工作理念,現將創優護理理念在我院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總結如下:

        1讓全體護理人員知曉護理理念的概念

        護理理念,即護理人員對護理的信念、理想和所認同的價值觀。是護理專業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發展的框架概念。是指導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護理科研和護理科普等臨床日常護理工作的思想基礎。要樹立從事基層臨床護理工作護理人員的指導思想,要她們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和良好的職業規劃。

        2宣傳創優護理理念的意義

        宣傳基層醫院創優護理理念工作的意義:醫院生存的制勝法寶與利潤之源;優化護理服務理念,幫助護士完成護理工作,實現護理目標,取得成功的關鍵;最大的獲益人群為患者;醫院護理專業文化精神傳承。

        3收集其它醫院的創優理念介紹給本院的護理人員,引發共鳴與觸動

        1.北京協和醫院護理理念:與世界接軌,容納國際上更多先進的技術與文化。

        2.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護理理念:以人為本嚴謹求實;仁愛奉獻開拓創新;護理隊伍提出“三從”護理服務,即從清晨第一聲問候開始,以良好態度、禮貌性語言對待病人和同事;從晨交班開始,以飽滿精神面貌、端莊儀表、優雅行為舉止進入工作狀態;從病人第一次提問開始,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對病人提出的問題不推諉,給予圓滿答復和解決。

        3.湖南湘雅醫院護理理念:嚴謹、創新、責任、專注;創新是湘雅醫院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注重細節成為湘雅文化不可復制的競爭力。

        4.形成本院的護理服務服務理念,引入快樂,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做實細節護理服務。“對病人負責,對崗位盡職”的護理服務理念。

        4學習創優護理的兩個特征

        程序特性-至關重要,是指提供護理技術質量的方法和程序;個人特性-是指與患者打交道時采用怎樣的態度、行為和語言技巧。

        5組織實施創優護理的步驟

        1.對患者顯示積極的態度:態度是心靈的表白,這種心靈的表白受感情、思想和行為的影響;作為護士應重視自己的外表,如給病人留下美好第一印象,要做到舉止端莊、文雅大方、溫和、善良、仁愛;要注意自己形體語言的表述:動作、手勢、眼神、面部表情、談話的語氣,談話的語氣往往比說話的內容更主要;這一點應貫穿臨床護理工作的全過程。

        2.識別病人的需求:了解優質護理服務的時間需求,保證護理工作滿足患者需求的時效性;領先病人一步,在病人需要時已將各項工作安排妥當;善于傾聽,應該經常聽聽患者說什么,根據問題反饋,改進工作。

        3.確保病人成為你永久的服務對象:始終喜歡病人;歡迎病人對如何改善你的工作提出建議;和藹的接受并處理任何抱怨的問題;即使你不高興時,也面露微笑;調整心態,平靜地接受壞消息或別人不愉快的時間安排;提供超出病人預料的服務;當你得到病人需要時,就向病人提供有幫助的建議和指導;詳細解釋你提供的服務所具有的特征和利益;追求患者的稱贊。

        6創優理念的培養與護理文化建設

        護理專業關注的是人的生命與健康,護理人員僅需掌握特定的知識及專業技能與實踐?回答是否定的。

        在國外,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中,醫院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都具有較強服務意識,領導為員工服務,醫務人員為患者服務,護士的服務理念是“我在為患者工作”,護士經常思考“患者現在感覺如何?”她們能適時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并予以滿足。

        據國內研究調查顯示:病人對優質護理的需求可歸納為:對病人態度好;業務技術精湛責任感強;對病人的關懷;講解與疾病有關的護理知識;及時提供滿足需要的護理;病人住院期間獲得的良好感覺。人受生理、心理、社會、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影響,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運用整體護理模式的今天,我們更應充分關注病人的情緒與感受。所以,關懷是護理的核心概念與中心任務,護理人員情商、共情能力的培養是重點。應關注護理人員情商培養的著力點尤其是各級護理人員(護理管理者、護士)對情商的認識水平;各級護理管理者對護士的情緒誘導識別在出現問題后能否有效運用對策教育管理或關心體恤護士。

        護理文化培育與建設是一系統過程,不是短期行為是一個不斷創新完善的過程、需沉淀、熏陶、積累,各級護理管理者應重視培育護士人文理念:首先應創建充滿關愛的護理團隊文化,護理部主任關懷-護士長關懷-護士將感受到的關懷-傳遞給患者(關愛傳遞鏈);其次護理教育從每一個護理人員接受教育的第一天就懂得滿足患者的需求,為患者服務是護士永遠追求的目標;臨床護理人員要將這一目標植根于所有日常護理活動中來;生命相托,信莫大焉;真誠奉獻,德莫大焉。每一位護理人員都應具有這樣一種工作目標,同時每一位基層護理工作者也都應對護理文化建設負責。

        7體會

        第8篇:臨床護理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護士;分層管理;模式;臨床意義

        349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283-02

        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是根據護士的學歷、職稱、年資、能力、特長等要素,賦予其相應的崗位和職責,結合作用發揮的大小進行績效考評,從而全方位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提升護理水平,更好的為患者服務。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是規范護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是促進護理專業隊伍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是提升醫院護理管理科學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是新時期新階段護理管理者應該不斷探索的課題。

        1分層管理的模式

        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模式是將護士職責根據需要進行組織層次劃分,建立新型的責、權、利統一的護理管理組織體系,推行護士的崗位準入和分層次使用,規范護理工作范圍和界定護士工作職能,將崗位工作職責技術要求與護士的分層次管理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層次人員的潛力和體現自身價值、體現整體護理的內涵,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1.1護士分層管理思路田小英提出護士分層管理應遵循這樣的思路:①分層級使用護士,充分挖掘護士的潛在能力和智慧,使其知識水平得以充分發揮,崗位明確,職責清楚,讓護士能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和工作;②根據護理級別配備不同層次的護士,讓最優秀的護士走到病人床邊與病人交流溝通,觀察病情,了解病人,從而保障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

        1.2護士分層管理方法朱卉敏等根據護士的年資、職稱、學歷、工作能力、經驗和責任心對ICU臨床護士進行新老搭配,分成護理組長、高級護士、初級護士、護士助理四級,從而調查臨床護士分層管理的效果。韓永慧根據護士的職稱、學歷、工作能力及年度綜合素質評分將精神科護士分為三個層級,即責任組長、責任護士及助理護士,實行責任包干與小組管理相結合。欒桂珍等采用回顧性的研究方法,對兒科22名護理人員按護理專業技術職稱、畢業時間、工作能力等綜合因素劃分為3個層次,高級護士(主管護師及以上)、中級護士(護師和5年以上護士)、初級護士(臨床工作5年以下),調查分層管理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

        1.3分層管理效果評價查閱國內文獻發現,護士分層管理效果評價主要分為護理質量和患者護理滿意程度兩大塊。呂康晶自行設計的護理質量評估表內容包括基礎護理質量,病房管理質量,護理文書書寫質量三個部分;患者滿意程度調查表內容有入院介紹,服務態度,服務水平,巡視病房,健康指導,生活護理情況。

        2分層管理的臨床意義

        目前在我國臨床護理人員配備中,護士無論學歷、職稱高低,一律承擔幾乎類似的工作,忽視了護理人員工作經驗和能力的差異,降低了其工作積極性。與此同時,臨床護理工作面臨著護士數量不足的境況,護理人力資源使用不當是護理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迫切需要新的護理管理模式。實施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是一種新的嘗試與探討,不僅是護理隊伍整體發展的需要,也是護理人員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依托,更是科學管理護理隊伍的要求。

        2.1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臨床實踐證明,分層護理保證了各項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和護理服務的均衡性,保證了各項核心制度的落實,同時,實施分層管理后病人的基礎護理、健康教育、各項核心制度的落實及護理文件書寫質量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王麗華對骨科護士分層管理的臨床調查也得出,通過護士分層管理,提高了護理質量,密切了護患、醫護、護護之間的關系。

        2.2提高了患者滿意度病人滿意度可較客觀地表達病人對所接收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反應護理質量水平,因此成為現代醫院質量管理的新標準。臨床實踐證明,實施分層管理后提高了基礎護理質量,落實了健康教育,有效地對病人進行心理護理,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2.3調動了護士工作積極性我國傳統的護理管理模式,護理無層次差別,獎金平均分配,年輕護士看不到希望,做好與做差一個樣,很難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實施分層護理后,每層級護士都有不同的考核標準和績效方案,充分挖掘了每個人的工作潛力,并將工作量融入分配機制,激發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給了護士一個主動工作的空間,使護士看到未來的努力和發展方向,促進了護士的成長。

        3展望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不斷發展,護理學科的發展和醫院建設的現代化不斷推進,要求護理管理者不僅要有豐富的醫院管理經驗,還必須掌握和運用科學管理方法,合理配備人力資源。所以,采用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合理使用不同層次的護士,讓他們承擔相應的工作,發揮不同層次的作用,為病人提供專業化、人性化、優質化的護理服務,讓護士更好的貼近臨床、貼近病人、貼近社會,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提高護理工作質量,保證護理安全;提高病人滿意度,確保護患關系和諧;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促進護士成長;保障臨床教學質量,培養更多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弓俊梅,韓強,韓海榮.分層管理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實踐,2011,20(7):530.

        [2]李金彥,張玉梅,吳瑩,趙麗杰,吳琳.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模式的探討[J].齊齊哈爾大學醫藥雜志,2011,32(7):1182.

        [3]韓永慧.精神科護士分層管理的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7):73.

        [4]欒桂珍,李捷,薛詠梅,宋紀英,張俊英.分層管理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106.

        第9篇:臨床護理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護理告知;護理工作;臨床意義

        隨著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并對醫療護理質量及安全問題有了更新的要求[l]。為了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我們根據我院病區的護理特點,實施了護理告知程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程序不僅增強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法律意識,而且充分尊重了患者的合法權益,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從而縮短了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減少和避免了護患糾紛的發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共有床位120張,護理人員47人,年齡在19~47歲之間。其中,主管護師為9人,護理師為28人,護士為10人;本科學歷者有10人,大專學歷者有21人,中專學歷者有8人;最長工齡為25年,最短為1年;1~5年的護士有15人,占臨床一線護士總數的40%。

        1.2 方法

        1.2.1 加強護士的法律意識教育 組織護士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法》、《刑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每年進行1次法律知識的考核,成績合格者方可上崗。

        1.2.2 建立合理規范合理的告知制度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并結合臨床護理工作中的經驗與教訓,制定能保證醫療護理知情權得到落實的制度。

        1.2.3 制定完善的護理服務流程規范 如入院流程、手術病人流程、危重病人流程等,科護長及科室質控小組成員對告知內容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抽查,從而使告知程序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

        2 明確護理告知的內容

        2.1 入院時的告知內容 患者入院時,首先由接診護士對病人進行系統的告知,如介紹病區環境及住院須知,規章制度;科主任、護士長、管床醫生和責任護士及科主任查房時間;介紹治療、作息、探視、就餐時間。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耐心聽取并解答患者及家屬的詢問,把相關內容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并得到患者的同意后方可執行。

        2.2 公示告知 其優點是具有廣而告之的作用,可以減少部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如醫院簡介、就醫指南、收費查詢、藥理信息、就診手冊等。缺點是告知的對象不具有穩定性,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就醫人員,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 轉貼于

        3 效果評價

        因我院是一所綜合性的企業醫院,每月出院的病人平均為180~200人次,護理部每月向150個出院病人發放問卷調查表,調查的內容有護士的工作態度、責任心、專業技術水平、對疾病知識的講解、護理措施的實施情況、最滿意的護士及醫生、出院的健康指導等15項指標,以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經統計,2008~2009年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0%,而通過實施護理告知程序后,2010年患者的滿意度為96.7%,滿意度有了明顯的提高,并且,2008~2009年無護理糾紛,僅有護理投訴4例;2010年無護理糾紛,護理投訴僅2例。由此可見,實施護理告知程序,可減少護理糾紛,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4 討論

        4.1 臨床護理告知貫穿于患者診療的全過程,充分體現了護理人員應該履行的告知義務及知情權,同時也給予患者技術性的建議和專業指導[2],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管理模式,積極調動了患者及家屬主動配合護理工作的積極性,是減少護患糾紛的重要手段。

        4.2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是護士正確履行告知義務,減少護理糾紛的根本保證。護理工作是一種高風險職業,要防范風險事件的發生,就必須用制度來規范、約束各項護理活動,而護理管理體制正是護理安全的核心[3]。我院根據各種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完善規章制度,制定工作流程,使護理工作具體化、制度化、程序化,保證護理專業信息的準確性,有利于提高護士的業務素質,使護士在告知過程中有章可循,護理管理監督有據可依,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護理安全隱患,從而真正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

        有效地實施護理告知程序,使護理工作變得積極主動,既保障了醫護人員自身的權益及病人的知情同意權,增進了護患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讓護理人員獲得了成就感,使醫護工作質量明顯提高,護理糾紛發生率明顯降低,病人滿意度不斷上升,從而使患者在診療期間得到了更加安全、有序、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葉小平.“告知”醫方面臨的新課題[J].醫院,2005, 5(2): 76-77.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日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黄免费在线观看 | 一级做a过程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 在线观看欧美亚洲 | 久久99国产精品婷婷99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爽爽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