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果樹嫁接技術方法范文

        果樹嫁接技術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果樹嫁接技術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果樹嫁接技術方法

        第1篇:果樹嫁接技術方法范文

        關鍵詞 果樹品種 嫁接改良 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853.1 文獻標識碼:A

        1選擇最佳的嫁接時間

        果樹嫁接有早春嫁接、夏季嫁接和秋季嫁接。早春嫁接在果樹萌芽前進行;夏接在接穗芽熟化后進行,秋接在夏末秋初進行。改良果樹品種的嫁接,除葡萄等需用嫩枝嫁接的果樹必須選擇在夏季嫁接外,一般果樹都可選擇在早春嫁接;芽具有早熟性的果樹,即1年中有多次發枝特性的果樹可選用秋季嫁接,但要注意幼枝的越冬防寒。一般果樹選擇早春嫁接改良,更有利于幼枝生長和樹冠的形成。

        2剪枝留砧

        剪枝留砧是指對需要嫁接改良的果浣行剪伐,去掉果樹原有的絕大部分枝條,留下適合嫁接的樹枝(也可稱之為砧枝),并剪成適當長度的短橛。操作中需注意如下幾點:

        (1)去上留下,減少創面應盡量剪去上部或遠端樹枝,保留下部和近主干部的樹枝做接砧,并要減少直接在主干和砧橛上造成的創口,同時防止砧橛揭皮和開裂。

        (2)注意留橛方位做到因樹留橛,因環境條件而留橛,同時要便于操作。主枝方位不理想的可用側枝或強壯的輔枝代替留砧。總之要做到壓低高度,收縮樹冠。

        (3)留橛數量及長度視原有樹形和樹齡大小而定一般情況應保留下部主枝留砧。較高大的樹形,宜留自下而上第一、二層主枝和經過回縮的主桿部分。留橛長度下部宜長,剪口端距主干30-50厘米;上部宜短,距主干25-35厘米。樹齡5年以內,留橛3-5個;樹齡10年上下,留橛10個左右。蔓生果樹每主蔓留1-2個砧橛。原有樹冠大則應多留橛,原有樹冠小則應少留橛。

        3品種選擇及接穗采集

        3.1品種選擇

        果樹嫁接改良宜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果品銷路好,與需改良的果樹嫁接親合力強的品種并做到不同成熟期,不同風味,不同色澤,不同果型以及鮮食、貯藏、加工品種的合理搭配。

        3.2接穗采集

        接穗應選擇健壯無病蟲,芽飽滿,直立向上生長的一年生枝。早春嫁接可充分利用頂芽進行枝接,并要除去花芽。夏季和秋季嫁接改良,接穗的采集要注意芽的熟化程度。枝條顏色加深,葉色深綠肥大,表明腋芽熟化較好。

        4嫁接方法

        4.1劈接法

        早春枝接直徑3厘米以下的砧橛及夏季葡萄的嫁接宜用此法。砧橛劈口長度3-5厘米。接穗插接部位削成的“楔頭”長2-3厘米,要求平直光滑,兩斜面等長或略有差別。插接時要求接穗一側的皮層要與砧橛皮層對齊;接穗插入深度以一個削面刀口與砧橛剪口對齊為準,接穗留芽2-3個。接插后綁縛要嚴緊,可先用塑料帶包閉,然后用細繩扎緊;或固定好主要部位后涂上接蠟。

        4.2插皮接法

        有插枝接和單芽插接兩種方法。其中插枝接法中接枝“楔頭”削法同劈接法,不同之處是“楔頭”短而陡,較長斜面2厘米左右,短斜面1厘米。插接時較長的斜面對著砧橛木質部。單芽插接芽的削取方法是:在芽下1厘米處斜向上削,連同木質部削到芽的上方,然后在芽上方橫切1刀,取下單芽。插皮接砧木開口通用方式為“T”字形開口。插枝接的砧木開口方式還有“一點一橫”式,以及直接在砧橛剪口端縱劃1刀開口的方法。插接后綁縛同劈接法,單芽嫁接的要露出芽眼。

        4.3夏季皮接法

        夏季皮接法芽的削法同單芽插接芽的削法,芽削下后需要揭下芽片,去掉木質部。揭芽時要防止“抽心”。對于桃、梨,蘋果樹的嫁接,削芽后可帶木質部嫁接。皮接法砧木開口有“H”形、“T”字形等。嫁接時要注意做到芽片與砧木結合平整嚴實,防止芽片卷曲。綁縛方法同單芽插接。此外夏季還可采取嵌皮接、哨接法等。

        4.4剪口護理

        隨嫁接的先后順序對砧木剪口及接枝上端剪口都要用塑料帶包閉或涂上接蠟,在遇干旱時可用石灰水刷白主桿和大枝,以保護樹體水分,提高嫁接改良的成功率。

        5嫁接后的管理

        (1)及時檢查補接。早春嫁接后15-25天,夏季嫁接后7天,秋接后10天可檢查成活率。接穗或接芽變黑或變褐則表明嫁接不成功。若成活率過低,可及時進行補接。

        (2)施足肥澆足水,加速接枝生長果樹嫁接后視樹體大小酌量埋施農家肥5-25千克,磷酸二氨0.50-2.50千克。采取環狀或星形施肥法,開溝深度20-40厘米,可結合根剪疏除部分衰老的側根。施肥后澆足水,保持根盤濕潤。施肥也可以提前進行,即春季嫁接改良于上年秋施肥,夏接于初春施。

        (3)加強幼枝護理防止狂風吹折嫁接后接枝開始生長時,要略松一下包扎物,但不要完全松開,等幼枝長到10厘米長時,取木棍或作物秸稈若干,一半固定在主干或主枝上,一半圍攏住幼枝,并用細繩纏繞以保護幼枝。幼枝固定穩妥后,取小刀將嫁接時的包扎物一并割斷,以利其生長。

        (4)及時除去砧樹萌孽,減少對接枝的養分爭奪,但是面臨補接的果樹,應區別對待:一種情況是上一個季節嫁接不成功,需在下一個季節補接的果樹,應放任砧樹萌孽生長;另一種情況是夏季嫁接不成功,補接對果樹根系影響過大,應放棄補接,放任砧樹萌芽生長。

        (5)接枝修剪對生長過旺的接枝在適當高度“摘頂”,可促進二次枝萌發和生長;對于密集生長的旺長枝和競爭枝,采用拿枝、牽引補空等方法處理,不用或少用短截、疏除修剪方法。

        6結語

        總之,果樹嫁接屬于果樹的無性繁殖,此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進一步增加果園產果量,保證優質果品的產出,以達到市場規定的質量需求。

        參考文獻

        [1] 劉兆勝.如何對果樹進行技術嫁接改良[J].科技致富向導,2011(18).

        第2篇:果樹嫁接技術方法范文

        關鍵詞:果樹苗木;嫁接后管理;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識碼:A

        嫁接后管理是果樹苗木嫁接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嫁接苗木的成活率與正常發育。然而當前不少果農忽視了果樹苗木嫁接后管理,管理做不到及時到位,導致嫁接后接穗芽萌發較晚,萌發后苗木生長緩慢,果苗出圃時難以達到合格標準。因此,有必要加強果樹苗木嫁接后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提高果樹嫁接苗木的成活率和質量,確保嫁接苗木正常生長發育。

        1 檢查成活

        嫁接苗木成活情況的檢查時間因具體的嫁接方法而略有不同。對于枝接,根接的嫁接苗通常在接后20~30d便可檢查其成活情況。若接穗上的芽已萌動,或雖未萌動但芽仍保持新鮮、飽滿,接口已有愈合趨勢,則說明嫁接苗木成活;反之,若接穗干枯,開始變黃變黑,則說明接穗已死亡,嫁接失敗。芽嫁接苗一般在接后7~15d即可檢查成活情況。若接芽上表面濕潤,鮮綠且有光澤,葉柄用手指輕觸即掉,則說明果樹苗木已成活;若接芽表面干枯,葉柄出現皺縮,觸碰不落,則說明未成功接活。對于未成活的嫁接苗木,需在砧木尚能離皮時,及時進行補接,過遲則會影響成活。如棗樹苗在生長季芽接后可在10d左右檢查成活情況、蘋果苗芽接后可15d左右檢查其成活、春季梨樹苗枝接后可在20d左右檢查其成活情況。

        2 解膜剪砧

        嫁接方法不同,果樹生長種類和特征不同,其解膜的時期也不盡相同。對于春季枝接的果樹苗木,一般在接芽開始萌發時,用刀尖在芽眼旁邊劃破薄膜0.5~0.7cm,待第1次新梢木質化后或出圃時即可進行解膜。對于秋季腹接的果樹苗木,需在次年春季苗木萌芽前結合接芽才能進行解膜,同時還需進行一次性剪砧,這樣才能確保接芽萌發整齊,生長迅速。解膜時需靠進芽眼,以免嫩梢卷縮在薄膜內難以抽出。對于當年初夏芽接,當年出圃的果樹苗木,在芽接成活后,可通過先折砧后剪砧的方法,來促進行接芽的萌動和生長發育。折砧后開始進行除萌,待接芽長至一定高度,部分新葉開始轉綠后再進行剪砧,否則會使果樹苗木的成活率受到很大影響。剪砧時剪口要平滑,且在接芽上部0.3~0.5cm處,并稍向接芽對面傾斜,以免影響接口愈合。

        3 抹除萌蘗

        當果樹苗木嫁接剪砧后,其砧木基部會生長出大量的萌蘗。萌蘗生長快,會消耗過多的養分和水分,若不及時予以抹除,會影響果樹嫁接苗木的生長發育,甚至會導致嫁接苗木因養分供應不足而死亡。因此,必須及時進行砧木萌蘗的抹除,以促進接芽的萌發和新梢的迅速生長。萌蘗抹除需進行多次,第1次萌蘗抹除通常在嫁接后7d左右進行,以后每次可在發現砧木生長出萌蘗時及時予以抹除。通常萌蘗抹除進行了3~4次后,接穗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時期,這時砧木萌蘗基本已停止萌發生長,不會影響嫁接苗木的生長。值得注意的是,抹除萌蘗時最好不要碰傷嫁接部位和接穗,否則會大大降低苗木嫁接成活率。

        4 立支柱扶苗

        嫁接后的果樹苗木根系較淺,枝條細嫩、脆弱,木質化程度相對較低,容易被大風吹斷或被其他機械損傷,因此,在風口地帶,當新梢長到一定高度后,需設立支柱扶苗,可用塑料帶將苗和支柱捆成“∞”字型,隨苗木生長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捆扎次數,以防風吹搖動傷根,影響成活率。如杏樹苗木接穗上的新生枝長至20cm左右時,梨、蘋果嫁接苗木新梢長到30cm左右時,需設立支柱,以防風折。

        5 摘心去葉

        嫁接苗木生長到一定高度時應及時進行摘心整形,以調整苗木長勢,促生分枝,提高苗木質量,促使幼樹提早結果。對于抗性差的樹種,通過摘心可促其停止生成,緩解頂端優勢,使枝條充實、均稱、豐滿,安全過冬。如蘋果嫁接苗木枝梢生長到10~15cm時,需摘心去葉。摘心去葉時,15cm以下的枝條,要摘去枝梢3~5片葉留葉柄,15cm以上枝梢隔5~6芽轉枝,轉枝后摘去枝梢3~5片葉留葉柄。桃樹新梢長到30~50cm時,需進行第1次摘心,選擇適當的副悄或芽的上方摘去頂心,以控制延長枝生長。對于棗類果樹,當嫁接苗木生長到40cm時,可進行摘心,通常摘掉幼嫩部10cm左右,摘心部位以下,保留4~6個2次枝。

        6 土肥水管理

        嫁接成活后,要注意嫁接苗木的土肥水管理,以確保苗木正常的生長發育。要及時清除雜草,疏松土壤,減少與苗木爭奪養料,確保土壤的通透性。苗木生長發育需大量肥水,要及時予以施肥,施肥時以農家肥為主,輔以適量的氮、磷、鉀等化肥,以滿足嫁接苗木生長需要。同時施肥時要努力遵循“薄肥勤施,少量多次”的原則,以確保肥水均勻,平衡供應。另外,當苗木進入迅速生長期后,要適時追肥,翻壓補肥,以保證苗木健壯生長。若發現果樹苗木缺肥缺素,要及時進行葉面噴肥,以促進葉片轉綠,短枝發育,提高坐果率。噴肥前要先進行試噴,觀察有無藥害,噴肥過程中霧滴要細而勻,不要在葉片邊緣積累藥液,否則會因藥液的蒸發濃縮而促使葉緣受害。追肥、噴肥后要及時予以澆水。

        7 病蟲害防治

        嫁接成活后,病蟲害會隨之發生,因此,果樹苗木嫁接后要注重病蟲害的防治。在北方果樹病害中,以蘋果的腐爛病、輪紋病,梨的黑腥病、銹病,葡萄的白腐病、霜霉病、桃的萎縮病,棗瘋病為常見。蟲害以食心蟲、蚜蟲、毛蟲、金龜子、潛葉蛾等為最常見。腐爛病可在發病初期撲菌凈400~500倍液,施5%菌毒清水劑50倍液防治;輪紋病可用滅菌寶800~1000倍、撲菌特800~100倍噴施;黑腥病可用藥劑富力脫1000~1500倍,施力科1500~2000倍液防治;白腐病可噴施富米多1000~2000倍,百菌清600~800倍;萎縮病可采用病毒立克600~800倍液、斗毒800~1000倍噴施防治。棗瘋病可用斗毒、霜力克以及四環素族的藥物治療。防治食心蟲可用20%除蟲脲懸浮劑或25%除蟲脲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蚜蟲可用10%吡蟲啉2000倍液,毛蟲、潛葉蛾等害蟲可在幼蟲取食初期用20%殺鈴脲5000倍液噴霧防治,金龜子可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

        參考文獻

        第3篇:果樹嫁接技術方法范文

        關鍵詞: 蘋果苗嫁接新技術

        一 對苗圃土地的平整

        首先選擇地勢較平坦的土地,土壤的pH68~7.8之間的能灌能排土地塊為 苗圃地。在10月中旬,在每畝地面撒有機肥料2500kg,磷酸二銨10kg作基肥。另外耕翻深度30cm左右,平畦長約20m,畦寬1.5m, 畦間距離0.5m,11月上旬灌足冬水,以待播種。第二點是播種與砧苗管理。采用八棱海棠作基砧。其種子經藏后30左右種子裂嘴時,于3月中旬在畦上開寬窄行溝,邊行距畦邊約1.25cm,窄行間距25cm,寬行間距50cm,溝深2cm,然后耥平溝底,每畝均勻條播種子約1kg,播后益細土約1cm厚,輕壓后加蓋地膜。7天后有部分幼苗出土,15―2 0 天可出全苗。幼苗長至3~5片真葉時,借助陰天或傍晚揭開地膜,并切斷幼苗主根。幼苗達7片真葉對定苗株距8cm左右,每畝留基砧苗約8000 株。隨后中耕除草,提高地溫。基砧苗經蹲苗后,于 5月下旬每畝追施尿素7kg,隨后灌水,5天后中耕松土,噴布50久效磷2000倍加尿素200倍液,防止害蟲進行破壞幼苗,促使基砧苗健壯生長,以備嫁接。

        二 對于果樹接穗的采集及處理

        首先選擇適應當地生產條件,具備早實、豐產、優質引入嫁接代數少,生產健壯的母樹,選取生長充實的一年生粗壯發育枝或結果枝,在落葉到萌芽前的整個休眠期進行采集,一般結合修剪進行采集,隨剪隨采,按品50或100條為一捆,并掛上標簽。一般在砧木芽萌動前或開始萌動而未展葉時進行,過早則傷口愈合慢且易遭不良氣候或病蟲損害,過晚則易引起樹勢衰弱,甚至到冬季死亡。

        三 果樹苗的嫁接方式

        果苗的嫁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3年生幼樹嫁接,一般采用苗木嫁接法,嫁接苗開始結果早,能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3-5年生以上、樹冠較大、分枝級次較多的砧木,一般采用多頭高接即根據原樹冠骨架的枝類分布情況,在較高的部位嫁接較多的枝頭,盡可能少的縮小樹冠。這樣做的優勢是:可充分利用原有樹冠骨架,接頭多、樹冠恢復快,能保持樹體上下平衡。傷口較小,愈合容易,嫁接方法因部位不同而多種多樣。可充分利用樹冠內膛,插枝補空,增加結果部位。嫁接后結果早、產量高,一般嫁接后第二年可恢復甚至超過原樹產量,第三年可恢復樹冠,獲得高產。

        四 果樹苗嫁接的具體方法

        果樹的嫁接方法可依據接穗利用情況,分芽接和枝接;根據嫁接部位不同,分根接、根莖接、二重接、腹接、高接;從接口形式分,有劈接、切接、插皮接、嵌芽接、舌接、靠接等,但基本的嫁接方法是芽接和枝接。而在芽接中,以芽片為接穗的繁殖方法最為常見,它又包括“丁”字形芽接、嵌芽接方塊形芽接。 “丁”字形芽接和嵌芽接是在砧、穗均難以離皮時采用嵌芽接。首先選健壯的接穗,在芽上方1cm處向下向內斜削一刀,達到芽的下方1cm處,然后在芽下方0.5cm處向下向內斜削到第一刀削面的底部,取下芽片,在砧木平滑處,用削取芽片的同一方法,削成與帶木質部芽片等大的切口,將砧木上被削掉的部分取下,把芽“嵌”進去,使接芽與砧木切口對齊,然后用塑料條幫緊。而方塊芽接是用雙刀片在芽的上下方各橫切一刀,使兩刀片切口恰在芽的上下各1cm處,再用一側的單刀在芽的左右各縱割一刀,深達木質部,芽片寬1.5cm,用同樣的方法在砧木的光滑部位切下一塊表皮,迅速放入接芽片使其上下和一側對齊,密切結合,然后用塑料條自下而上幫緊即可。 本實驗主要采用的就是這種方法。8月上旬基砧苗粗度選0.5cm時,采用一點一橫法在距站面約6cm處芽接品種的接芽。過l0~l5天,在距地面5cm以下處再芽接中間砧的芽片。每次芽接經15天后松綁,檢查成活率,并及時進行補接。一般兩個接芽的成活率均達95%左右。

        五 果樹苗嫁接后的管理

        主要包括噴藥防蟲、除萌蘗、補接、松綁與解綁、摘心以及幼樹的管理。噴藥防蟲主要是在嫁接后至發芽期期間進行要及時噴藥防治。除萌蘗在嫁接后十幾天進行。砧木上發生萌蘗,所以要隨時除萌蘗,而且對小砧木上的要除凈,大砧木上的如光禿帶長,應在適當部位選留一部分萌枝,第二年嫁接,如砧木較粗又接頭較小,則不要全部抹除,在離接頭較遠的部位適當保留一部分,以利長葉養根。第三點是補接,一般在嫁接十天后要及時檢查,對未成活的要及時補接。第四點是松綁與解綁,在一般接后新梢長到30cm時,則應及時松綁,否則易形成縊痕和風折。若傷口未愈合,還應重新綁上,并在1個月后再次檢查,直至傷口完全愈合再將其全部解除。第五點是綁支棍防風,在第一次松綁的同時,用直徑3cm長80-100cm的木棍,綁縛在砧木上,上端將新梢引縛其上,每一接頭都要綁一支棍,以防風折。采用腹接法留活樁嫁接,可將新梢直接引縛在活樁上。另外還要多加肥料,每畝追施尿素5kg加磷酸二銨5kg,追肥后灌水。在以后得日子里,要及時地進行多次除萌,這樣可以保證品種接芽與中間砧接芽及時萌發和生長,并促使兩者枝條的粗度與高度近似。

        第4篇:果樹嫁接技術方法范文

        關健詞 果樹砧木;優質;選擇;遼寧彰武

        中圖分類號 S61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8-0077-02

        果樹遺傳物質構成復雜,生產上多采用無性方法進行繁殖,如嫁接、壓條、分株等。在彰武縣氣候條件下進行嫁接繁殖不僅能簡化防寒措施,而且可提高栽培品種的抗性,可以保證安全越冬。如果砧木選擇不正確,便不能達到增強抗性的目的,從而影響果樹栽培效益。果樹一般是由砧木和接穗構成的復合體,砧木為嫁接果樹提供根系。根系不僅起固著和吸收的作用,而且有許多物質再合成的功能,因而必然對地上部產生巨大的影響。砧木也是果樹嫁接的基礎,砧木與接穗的親和力、質量等對嫁接成活、果樹的生長結果等均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應該慎重選擇砧木,并培育健壯砧木。嫁接用的砧木,要選擇生育健壯、根系發達、適應當地環境條件、具有一定抗性(如抗寒、抗早、抗鹽堿、抗病蟲能力強)以及與接穗具有較強親和力的種苗木作砧木。砧木既可以使嫁接樹的樹體長得高大,也可以使樹體長得矮小。砧木對果樹的開始結果時期、坐果率、果實成熟期、色澤、品質、嫁接樹的壽命等都有一定影響,現介紹果樹砧木選擇要點,以供參考。

        1 果樹砧木應具備優良條件

        一是在促進接穗生長、產量、果品品質、壽命等方面有良好的影響。二是對彰武縣的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適應能力強,如抗旱、抗寒、抗澇、抗鹽堿等[1]。三是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強。四是與接穗有良好的親和力。五是易于大量繁殖。六是具有特殊需要的特性,如矮化、喬化等。

        2 充分考慮果樹砧木與接穗間的相互影響,要盡量做到互相利用

        由于砧木與接穗間生理功能不同,砧木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和養料供給接穗利用,接穗枝葉制造同化代謝產物運送給砧木根部,所以產生吸收、營養等供求上的差異矛盾,造成砧木與接穗間的相互影響。這種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2.1 加強和削弱營養生長

        主要有加強樹冠枝葉的生長,促使樹體生長高大的喬化砧和使樹冠矮化或極矮化的矮化砧。在生產上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利用這2種砧木,從而培育出更優質的果樹品種。

        2.2 影響果實的產量、品質

        有的優質砧木果大,色澤鮮艷,成熟期早,皮薄,味很甜,果實含糖量高,含酸量低;而有的作砧木嫁接的果實皮厚,糖酸含量都很低,要掌握砧木的特性,以提高果實的品質。

        2.3 影響果樹的抗病性

        果樹的抗病性、抗寒、抗旱、耐澇等抗性的好壞與砧木有直接關系。

        3 彰武縣幾種主栽品種砧木的選擇

        彰武縣位于遼寧省西北部,屬內蒙古科爾沁沙地邊緣,地勢北高南低,東西丘陵,北部沙荒,中、南部為平原。風沙干旱,氣候嚴寒,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溫度為7.2~7.5 ℃,無霜期150 d左右,全縣24個鄉鎮,土壤類型比較復雜。北部、柳河兩岸以風沙土為多,東西部以淺丘陵褐土為多,干旱地下水位較低。中南部以平原為主,地下水位較高,以草甸土為多。風沙土pH值一般為中性,適合于各種砧木生長。草甸土壤pH值為7.5左右、堿性,丘陵褐土為中性或偏堿。為了在這3種土壤上篩選出優良果樹砧木,經過幾十年的生產實踐,現將彰武縣幾種主栽品種砧木的選擇總結如下。

        3.1 蘋果砧木

        彰武縣蘋果砧木采用東北山丁子、八棱海棠。經果園實地調查,不同砧木的蘋果在不同土壤上生長發育差異很大。用東北山丁子作蘋果砧木,可在風沙土上栽植,生長良好。而在草甸土、褐土上中后期大樹表現黃化,生長不良[2-3]。在育苗生產上,山丁子只限于風沙土育苗。八棱海棠抗鹽堿,生長旺盛,親和力強,適合于各種土壤,育苗中不受土壤的限制,是彰武地區的主要蘋果砧木。

        3.2 梨樹砧木

        梨樹砧木有杜梨、山梨、秋子梨3種。從結果大樹表現看,以杜梨為好。杜梨抗旱、抗寒、耐濕、耐鹽堿、親合力強,嫁接后苗木生長旺盛,結果早。而山梨不耐鹽堿,抗旱性不如杜梨,育苗繁殖率低,只能在風沙土上育苗、栽植。在草甸土上栽植后期表現黃化,大樹枯焦。秋子梨耐寒性較差,個別年份有凍害,建議推廣杜梨為最佳砧木[4-5]。

        3.3 葡萄砧木

        葡萄在彰武縣氣候條件下,必須采用抗寒砧木嫁接才能發展葡萄生產。常用的砧木有貝達、山葡萄、公釀2號等。生產實踐證明,葡萄砧木以貝達為好,它容易生根,親合力強,抗寒、抗旱、抗病,適用于3種土壤。山葡萄表現親合力差,發根少,易感霜霉病[6-7]。公釀2號抗寒性較差,建議目前仍以貝達為好。

        3.4 李砧木

        李砧木在彰武縣較多,有山桃、毛桃、毛櫻桃、山杏、小黃核李等。經苗圃地育苗表現,以山桃為好,因其抗旱、抗寒、親和力強,嫁接后生長旺盛,嫁接苗栽后結果早,但忌澇,毛桃抗寒性差,根易患腫瘤。毛櫻桃耐鹽性差,當年生長弱,嫁接苗生長弱。山杏親合力差,小黃核李種子少,抗旱性差。建議推廣山桃為砧木。

        3.5 杏砧木

        杏砧木有山杏(西伯利亞杏)和家杏。西伯利亞杏核小,每1 kg粒數為1 000~1 200粒,生長弱,忌澇,主根發達,側根少,當年繁殖苗木生長弱。而家杏以小核為好,每1 kg粒數520粒左右,抗寒、抗旱、親合力強,嫁接苗栽植后生長旺盛,是今后推廣的優良砧木。

        4 參考文獻

        [1] 王惠琴.果樹砧木培育技術[J].國土綠化,2009(5):47.

        [2] 王朵,吳國良.果樹砧木對地上部的影響及其機制[J].山西農業科學,2009(4):44-46.

        [3] 柳偉,蔡華.果樹砧木苗的培育和栽植[J].內蒙古林業,2003(2):28.

        [4] 邢耀旭.果樹砧木苗培育技術要點[J].西北園藝:果樹,2001(4):19.

        [5] 殷俊平,劉軍.匍匐栽培蘋果樹砧木的選擇[J].新疆農墾科技,1996(3):13-14.

        第5篇:果樹嫁接技術方法范文

        果樹嫁接是果樹無性繁殖的方法之一,即采取優良品種植株上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株的適當部位,使兩者結合而生成新的植株;

        果樹嫁接成活的關鍵技術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貼合,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時,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因為形成層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長在一起,易于成活。

        (來源:文章屋網 )

        第6篇:果樹嫁接技術方法范文

        一、高換原則

        1.選擇幼樹壯樹高換高接換種技術主要對象是不適應當地自然氣候條件或缺乏市場競爭能力的品種、劣質低產樹及密植封行梨園的技術改造。針對幼樹、壯樹高換,因其生命力強,改接后很快就能恢復樹冠和產量;衰老樹、重病樹和放任不管的樹,雞爪枝多,生長勢十分衰弱,高換價值不大,一般不進行改接,可以采取淘汰重建的技術措施。

        2.成片改良 成片進行品種改良,可方便果農管理,提高現代果樹管理技術水平,減輕病蟲害傳播與危害,快速建立優質、早熟、標準化水果基地。生產中不能采取接半樹、留半樹的高換方法。如果要考慮當年產量及果農經濟承受能力,可采取隔1行或幾行的辦法進行整行高換。

        3.合理布局品種 針對四川地區自然氣候特點,充分利用早熟梨上市時間比省外早1個月左右的優勢,我們主推更新換代早熟梨品種,適當搭配中熟梨品種,形成早中晚品種合理配套的科學布局,增強市場競爭力。

        4.技術措施規范化管理 對擬參與高接換種的鎮鄉、農戶、協會及各專業隊伍,要根據現有老梨樹品種、樹齡、樹冠和樹體結構,參加技術培訓,接受現場指導,嫁接技術人員通過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農技部門統一規范嫁接品種、嫁接時間、換樁高度、嫁接方法、嫁接芽數,加強嫁接過程的檢查指導和技術管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參加高換工作的專業隊伍必須進行技術培訓,簽訂合同,保證高換成活率在90%以上,確保改換后的品質與規模。

        二、主要技術措施

        1.品種選擇 高接換種梨芽,要選用芽頭飽滿、發育健壯、無病蟲害的優良品種的一年生枝條,利用其中、上部的芽作為接穗,要求在正常掛果的梨樹上采接穗,粗度0.8cm左右。綜合考慮市場需求、新品種研發狀況、引種試驗表現和各地自然氣候條件及農家樂旅游開發等不同需求來選擇品種。高換品種主要選擇早熟梨品種,適當搭配中熟梨品種。生產上分褐皮和青皮兩個系列,推薦青皮系列品種有:雪新、翠冠、中梨一號;褐皮系列品種有:喜水、鮮黃梨、愛甘水等。高換品種選擇,要注意接芽與老品種梨樹的親合性,例如蒼溪梨上嫁接雪新梨成活率低,長勢差,而嫁接翠冠梨生長良好;金花梨上嫁接雪新梨或翠冠梨生長都十分正常。

        2.把握嫁接時機,采取相應嫁接方法梨樹高換可以在春季和秋季進行,春季切接是梨樹高接換頭的最佳時期和方法。最適宜的嫁接時間為樹液流動到梨芽萌發前,具體時間為2月上旬至3月上旬。

        3.選擇合適的樹形以前種植的大批老梨園,其密度為45-60株/畝,為了統―樹形,方便管理,高換高度一般控制在離地1.0-1.2m,嫁接部位盡量選擇10cm以內粗度的枝條,對擬嫁接枝條的樁頭長度,一般控制在分枝處8-10cm為宜,切忌過長,以防止老樹發過多的萌芽,從而增加去除老品種萌芽(統稱砧芽)的工作量;對所有斜生、水平枝都選擇把接穗接在側面,對分枝過高或某方位缺少分枝的梨樹,要在主干上以腹接的方式適當補接,以利于降低樹冠高度和形成豐產樹形,方便套袋、打藥和采果。

        4.接芽量生產上采用“大抹頭”高換法,對全樹實行一次性抹頭。盡量降低嫁接部位,有利于形成新的樹冠。要求對梨樹直徑在2.5cm以上粗的枝條上。必須開兩刀,接兩個接穗,在橫刀面的南北兩側各插入1個接穗,以利傷口痊愈。根據樹冠大小,要求每株梨樹接12-20個接芽為宜,過少不利于盡快恢復樹冠,過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5.嫁接關鍵技術多采用切接法,即單枝單芽貼干嫁接技術,將優良品種接穗按健壯芽剪成一個個帶接芽的短枝條,帶芽枝條長3-5cm,剪取的枝條芽上部短,下部長,然后選好接芽平面和待接處的枝頭平面。嫁接時選擇平直、光滑的樁頭部位,鋸或剪去嫁接口上部的枝條,留下的樁頭(特別是粗大的樁頭)要用鋒利的刀倒角削平,然后在皮層與木質部之間用刀向下縱切一刀,切口要垂直、平滑。用鋒利的嫁接刀在接穗平順處選擇削好長平面,長平面要削得平整光滑,不毛糙,削口要干凈,深度“見木不傷木”,長平面的反方向呈45°角削好短截面,嫁接時形成層必須至少―邊對齊,用新的3絲聚乙烯薄膜扎緊,注意綁扎時不要錯動接芽位置,確保形成層對齊,最后用聚乙烯薄膜封頭,保濕防凍,確保成活。嫁接時要考慮以后各接芽的空間生長分布狀況,合理利用空間。

        6.科學配置授粉品種只有科學配置授粉品種,才能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高換時按5:1的比例配置授粉品種。授粉品種要選擇品質優良,花期與主栽品種一致,且花粉量大、親和力強的品種,例如雪新和翠冠梨可相互授粉。

        三、嫁接后精心管理,盡快恢復樹冠和產量

        1.檢查成活與除砧芽 春季嫁接后15-20天,及時檢查成活率,對未成活的可剪去―段重新嫁接,對成活的被薄膜蓋住的芽要用針挑開;嫁接芽成活后要及時抹除接芽附近的中間砧萌芽,對離接芽遠的新發砧芽可不立即完全抹除,以增加綠葉面積,提升水分和光合效能,保持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長平衡。但在5月上旬,必須無條件完全抹除,防止砧芽與優良接芽爭水爭肥。

        2.枝芽管理 當接芽新梢長到30cm時要綁縛竹棍等設立支柱,防止大風將接芽新梢折斷;接芽新梢長到45-50cm時要及時摘心,促發分枝;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薄膜長進枝條表皮前,用刀片或小刀輕輕垂直方向立劃一刀深達木質部,劃破薄膜,解除其束縛,利于接芽健壯生長,

        3,整形修剪 7月上旬通過揉枝、綁縛等方式,進行拉枝造形,開張枝條角度,培育豐產樹形,生產上輕剪長放,適度疏枝,盡量少用剪子,多用繩子。

        4.肥水管理 高接換種梨園要加強肥水管理,1-2年內用量為正常果園的50%6-70%,還可多次噴施0.3%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促進嫁接枝條生長發育,盡快擴大樹冠,促進花芽分化,恢復產量。

        5.加強害防治 嫁接梨園頭年必須打好封園藥,對剪下的樹枝運離梨園。春季打好開園藥,幼芽階段注意對梨蚜蟲、梨莖蜂和梨黑星病的防治。

        四、梨樹高換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改接良種與改造樹體結構相結合對上強下弱樹,應當壓低中心干的嫁接部位,反之亦然;主枝之間生長不平衡的偏冠樹,減少和壓低強主枝的嫁接點,抑強扶弱;角度不開張的樹,選留角度大的枝嫁接,外側外芽嫁接。開張角度。大樹上嫁接點要按照培養枝組的需要,均勻分布,使接后樹體結構合理,達到重塑樹形的目的,提高園相和樹體整齊度,增加園藝作物的觀賞性,為進一步鄉村旅游和農家樂開發打好基礎。

        第7篇:果樹嫁接技術方法范文

        關鍵詞棗樹;多頭高接換種技術;嫁接

        中圖分類號S66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02-0169-01

        棗樹是陜西省的主要經濟樹種之一,也是陜北棗區農民脫貧致富的經濟主導產業。近幾年來,各產棗省區培育出不少紅棗優良品種,商品率較高[1]。發展名、特、優良品種,提高產量和質量,增加經濟效益,如果刨掉或從基部鋸掉改接品種,則損失很大。進行多頭高接換種是加速改良換種的好方法,1~2年就能恢復樹冠,2年以后就能恢復產量,嫁接頭數越多,樹冠越大,恢復越快。

        嫁接成活的過程是砧木和接穗雙方愈合的過程。砧木和接穗貯有較多養分,比較容易成活。實踐證明,砧木和接穗傷口能長出愈合組織是嫁接成活的關鍵。砧木高大有根系,容易生長愈合組織,而接穗細弱,又是離體的,嫁接后的關鍵是保持生活力,才能保證接穗長出愈合組織。嫁接后,若接穗水分抽干、傷口沒有愈合,會導致樹體死亡,現將棗樹多頭高接換種技術總結如下,以促進棗樹的優質生長。

        1接穗的選擇和處理

        1.1接穗選擇

        接穗必須采自優良品種的健壯結果樹或采穗圃。一般選直徑在8~10 mm、成熟度高、一至二年生的棗頭枝或二次枝作接穗,以一年生棗頭枝最佳。接穗要求芽體飽滿、無病蟲害[2]。采集時間一般在休眠季節,以樹液流動前采集最好。

        1.2接穗處理

        1.2.1封蠟。為了在貯藏期間和嫁接成活前不失去水分,接穗在嫁接前宜進行蠟封處理,使接穗表面均勻分布1層石蠟層。封蠟前,把接穗用修剪工具剪成單芽或雙芽莖段。把石蠟在容器內熔化,蠟溫升到80~95 ℃時將接穗蘸蠟,接穗兩端分別在熔化的石蠟中蘸一下后立刻拿出,使接穗都封上1層均勻的石蠟,蘸蠟速度越快越好。如蠟層發白,說明蠟溫太低,應加熱增溫,但不能高于105 ℃ [3]。

        1.2.2貯藏。接穗封蠟后要進行貯藏。封蠟后按品種每50~100支綁成1捆,放入有通氣孔的塑料袋中,存入0~2 ℃的冷庫,嫁接時取出。如封蠟后保存時間較短時,也可在地窖、冷室內等陰涼處保存。

        2嫁接時期

        多頭高接換種適宜在春季發芽前進行,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底開始,這時嫁接有利于雙方愈合,成活后生長旺盛[4]。如嫁接時間過晚,當年生長量較小,新生枝木質化程度不高,則不易成熟。

        3嫁接方法

        成齡結果樹的高接換種,要根據嫁接時期和棗樹皮層剝離難易程度,進而采用不同的方法。砧木尚未離皮時,采用劈接法;當砧木離皮后,可采用插皮接法。

        3.1劈接法

        將砧木從中間劈開2~3 cm,把接穗削成2~3 cm長雙面馬耳形,內薄外厚,成“V”字形。然后使接穗外側皮層對準砧木皮層(形成層),將接穗插入砧木中,上方露白0.5 cm,以利于傷口的愈合[5],后用塑料條把接穗和砧木捆緊,同時要把接口綁嚴,以保持傷口的濕度。這種接法愈合后比較牢固,不易被風吹斷。

        嫁接接合的好壞與接穗的角度有關。若角度過大、切削面過短,會形成切削面下端登空;反之,角度過小、切削面過長,切削面下部夾緊上部登空。因此,需切削面上下部均能與砧木相接合,保持雙方形成層接觸面最大,則成活率最高。

        3.2插皮接法

        對于粗大的砧木,劈接困難時,或萌芽后嫁接時,可用插皮接。將砧木鋸口削平,在樹皮平滑處用快刀從上而下縱切2~3 cm,深達木質部,再用刀尖輕挑上中部,使韌皮部與木質部脫離。再將接穗下端削成2~3 cm長單面馬耳形面,兩側削一小斜面,然后將接穗從縱切口中插入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上方露白0.3 cm,用塑料條扎緊即可。這種接法速度快,成活率高,但成活后易被風吹折斷。以上2種方法要求做到:削面要平,形成層要對齊,包扎要嚴,速度要快。

        4接后管理

        4.1檢查成活率

        嫁接15 d后要檢查成活情況,發現未成活時要及時補接。

        4.2除萌蘗

        嫁接成活后砧木會長出很多萌蘗,要及時進行除萌。一般除萌蘗要進行2~4次,以集中砧木養分,促進傷口愈合和接穗生長。

        4.3解除捆綁

        當接穗芽長到40 cm時,接口也完全愈合,就可以解除嫁接時捆綁的塑料條。注意解綁時間不宜過早,否則接口愈合組織會風亡;過遲會影響砧木和接穗的進一步生長,在接口形成溢縮,易被風吹折斷。

        4.4立支柱

        為了防止風害,在解除捆綁的同時,要用牢固的竹竿或木棍做支柱,將支柱下端綁在砧木上,上端固定新梢,由下向上隨著新梢的生長進行2~3次。

        4.5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在嫁接后要及時鋤草松土,結合灌水增施有機肥,促進砧木生活力,增強形成層分生愈合組織能力,提高成活率[6]。嫁接成活以后,長出的新梢易受到病蟲危害,要及時進行防治,以確保嫁接樹健壯生長。

        5參考文獻

        [1] 竺建偉,陳行忠,郎進寶,等.鮮棗種植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7(6):118.

        [2] 明華,于淑娟,楊玲春,等.大棗高接換頭早期豐產栽培技術[J].河北果樹,2009(6):51.

        [3] 劉孟軍.棗優質生產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116-117.

        [4] 張亞新,劉海蓉,李茂春,等.阿克蘇地區棗樹凍害類型及主要氣象因子的影響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09,3(6):43-46.

        [5] 高新一,馬元忠,李占林.棗樹高產栽培新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63-64.

        第8篇:果樹嫁接技術方法范文

        關鍵字林果專業;教學;圖解法

        【中圖分類號】G42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1-0343-02

        在職專學校種植、園藝等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林果生產技術》是一門十分重要的主干課程,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應用性和靈活性,它的教學成效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專業素質以及對工作的適應能力。這就要求任課教師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上都必須走出課堂,面向生產實際,將教學內容與當前的生產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把培養學生果樹栽培的實際技能貫穿其學習過程的始終。為改進《林果生產技術》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將從提高全面認識、增加實訓課時、改革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改革對策,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增進中職人才的培養質量。

        1《林果生產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首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單一,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職專學校主要以培養掌握基本理論和實際技能的中級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教學內容和生產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其次,課堂教學內容與生產實踐嚴重脫節,實訓條件不夠完善。《林果生產技術》課程教學要求職專學校教師必須具有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工作能力,但目前絕大多數的職專學校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教學素質和能力嚴重不足,他們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自身缺乏生產實踐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其教學內容與生產實踐嚴重脫節,不能滿足學生們將來實際工作的需要。同時,由于學校的辦學經費有限,不能較大規模的采購實訓設備,導致學校的實訓條件相當不完善。最后,認識程度不夠。例如在《林果生產技術》教材中,其總論和各不同樹種的栽培技術中都把“整形與修剪”作為重要內容進行講述,用較大的篇幅來介紹如何進行果樹的整形修剪。然而,在生產生活實際中,很多果農確對整形修剪存在簡單片面甚至不正確的認識,他們過分強調整形修剪對果樹增產的重要性,有的甚至認為其不易掌握、很神秘。以前,很多專業教師在這一章節內容的教學過程中,也對這一問題的處理比較模糊,不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以上這些不足都容易使學生們形成一種錯覺,即整形修剪對果樹栽培及高產高效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凌駕于其他管理環節之上。

        2圖解法在林果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應用圖解法講解林果理論基礎內容,使學生易于接受理解。林果生產技術基礎理論部分,涉及學科多,覆蓋面廣,前后關系緊密,學生學習起來感覺“無從入手”、“似懂非懂”。果樹基礎掌握的好與壞,直接影響進一步學習專業技能的效果。果樹樹體結構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筑造牢固、堅實的理論根基是很有必要的。圖解法在果樹理論教學中的應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講解到“果樹的樹體結構”時,繪制出果樹的簡筆圖,并把樹體的結構名稱一一對應標示出來,使學生看后一目了然,把抽象的結構名稱同形象鮮明的樹體圖聯系在了一起,加深了對結構的記憶和理解,很難忘卻。果樹的樹體結構通過圖解法,不但使知識由抽象變得直觀、形象,使知識由繁變簡,層次清晰,而且也增加了知識的趣味性、吸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其次,應用圖解法講解實驗內容,既能啟發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驗設計技能。例如,講解嫁接實驗部分時,應用圖解法方法,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不但完成了實驗內容,且掌握了嫁接技術要領。嫁接是果樹進行繁殖、擴大生產、構建優質高效栽培體系的基礎,是實驗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嫁接對實驗材料、學生、環境、管理都有比較嚴格的規定,要求技術性強,操作規范,做到這些才能提高苗木成活率。要想使學生做好這個實驗,達到深入認識、理解、掌握嫁接技術,應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圖解法,將實驗環節、重難點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讓學生高清晰、高效率的領悟了實驗宗旨,順利完成了實驗任務。最后,應用圖示講解實踐技能操作技術,既能使學生對技術流程、要領一目了然,更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技術操作的準確性,進一步加深了對技術的認識和體會,達到了提高學生技能、鍛煉動腦、動手能力的目的,進而能更好適應現代化生產的需要。

        3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

        第9篇:果樹嫁接技術方法范文

        關鍵詞:柚樹高位換種技術;快速品種更新;早結豐產的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91

        梅縣發展種植金柚(沙田柚)從1988年至今已有20多年的時間,由于柚樹老化及管理技術水平的差異,部分果園產量產值明顯下降,采取高位換種嫁接三紅蜜柚新品種,對低產值柚園進行改造更新,達到快速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

        1 柚園高位換種技術目的意義

        高接換種是在原有果園中種植品種的樹冠上,進行嫁接優良品種,快速實現品種更新的技術操作過程。在生產實踐中采用高位單芽腹接技術,在多年生沙田柚、蜜柚、文旦柚樹體上進行高接換種。該項技術縮短了三紅蜜柚果樹的營養生長期,有效提早1~2a進入結果盛期。

        2 高位換種的操作技術

        2.1 嫁接時間與方法

        一般在12月中旬―1月中旬進行嫁接,此時接芽抽生整齊、健壯,而且生長旺盛,樹冠恢復快,結果提早。不同樹齡和樹勢的柚樹嫁接適期有差異,青壯年樹宜早,老齡樹或衰弱樹宜遲,但都應避開樹液流動高峰期。

        2.2 嫁接部位的高度及角度

        高接換種柚樹時老柚樹接口位控制在距地面1.5m左右為宜。在樹冠、內膛、上、中、下的不同部位要統籌兼顧,每個枝條接1個穗芽即可。接芽分布要均勻合理,使接后冠幅充實豐滿,容易培養豐產樹形。每株樹換接10個左右穗芽,并最好留輔養枝1~2條,待新接芽抽出后再行去除。

        2.3 高位換種時要注意的問題

        要采用無病蟲害的紅肉蜜柚優良接穗不能采集帶病黃化枝梢作接穗繁殖苗木,因為枝條接穗帶病毒,會傳染到所接換種的樹體上,從而失去嫁接換種的效果和優越性。砧木樹體不能帶病。砧木果樹本身不能帶有黃龍病和根系衰退黃化病,否則高接換種后仍然是一棵病樹。在分析市場需求的情況下選取優質優價的產品生產。高接換種選擇價值前景較好的優質三紅蜜柚進行嫁接,這不僅能較快的滿足市場需求,又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選擇切口位置時,適度降低切口部位,低部位嫁接形成的樹形好,樹冠緊湊。 如果嫁接位置定位在較高的小分枝上,雖能快速形成樹冠,但無法形成立體結果的樹形,產量較低,經濟壽命期短。如果直接在主干上換接,簡單快速,但樹冠形成慢,要3~4a以后才能投產。因此,在樹基高度約1.5m左右的主枝上嫁接,每株樹體接10~12個芽,2a可以試產果,3a基本可以恢復產量。

        3 換種后柚樹的管理技術

        3.1 嫁接后芽梢管理

        3.1.1 檢查成活率

        嫁接后15~20d進行檢查,如果接穗新鮮,仍呈青色,表明已經成活;如接穗變色或枯死,應立即進行補接。

        3.1.2 適時解膜、抹除本樹萌蘗

        在春季新接芽萌動時,用刀尖在芽眼旁邊劃破薄膜(不傷芽眼)。同時,要適時抹除本樹萌蘗,每隔8~10d抹除一次。以防影響三紅蜜柚的新梢生長和結果后的品種混雜。

        3.1.3 及時摘心

        促使換種后的三紅蜜柚盡早形成樹冠,當新梢長至25cm時,要及時摘心,形成緊湊樹冠。

        3.2 加強肥、水管理

        嫁接樹第1次施肥時間,當枝梢長到10~15cm時施第1次肥,以后每隔20~30d施肥1次,以氮肥為主,按照樹冠大小,少量多次,干旱季節應及時淋灌水以保護表層根系。最好用雜草進行覆蓋樹基,促使根系生長良好。在春、夏季節做好開溝排水工作,防止漬水造成爛根。每次抽梢前10d施1次尿素0.5kg加復合肥0.8kg,保持充足的養分供給枝梢生長。同時多采用葉面噴肥的方法進行根外追肥。根系施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好。換種后2a內不要中耕,以免表層根系受到傷害。

        3.3 整形和修剪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va动漫一区二区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免费大片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 | 亚洲人成7777香蕉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