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范文

        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

        第1篇: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范文

        一、運用列表法認識分封制與宗法制的異同

        【高考真題1】(2014年新課標2文綜?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國貴族按“周禮”行事,學說統一的“雅言”,促進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應起源于現在的

        A河南B河北C陜西D山東

        有時候我昨天遇到一個人,感覺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后來就再也碰不上了,人生就是這樣。生活的魅力在于不可預測的“經過”。――王家衛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陳繼儒

        【精講】題干中的“雅言”指的是我國最早的古代通用語,大體上相當于現在的普通話,這是與方言相對而言的,解答本題需要注意題目要求分析的是“雅言”最早起源的地點,既然是當時的通用語,只能處于西周的統治中心,所以應該是陜西。故選C。

        二、運用列表法比較漢、唐、宋加強中央集權的異同

        【高考真題2】(2014年北京文綜?14)唐代五代,中央集權大為削弱,扭轉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設三司使C設樞密院D施行將兵法

        【精講】題干中“扭轉這一局面”是指加強中央集權,中央集權主要是針對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而言,及中央政府加強對地方的控制與管理。削弱地方的自主性。宋初派文官任知州,以防止武將在地方專權,這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A項符合題意。

        三、運用列表法掌握分封制、郡縣制與行省制的異同

        【高考真題4】(2014年新課標2文綜?26)北宋中期,“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民十六戶主之。其后,富者資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這表明交子

        五、運用列表法比較“重農抑商”政策與“閉關鎖國”政策

        【高考真題5】(2014年新課標文綜1?27)據記載,清初實施海禁前,“市井貿易,國有外國貨物,民間行使多以外國銀錢,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這一記載表明當時()

        A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于優勢地位B外來貨幣干擾了中國資本市場

        C自然經濟受到了進口貨物的沖擊D民間貿易發展沖擊清廷的統治

        【精講】材料信息“民間行使多以外國銀錢,因而各省流行”表明當時的對外貿易促使外幣流入,揭示了中外貿易中,外國商人積極投入到中國的市場,間接說明了中國處于優勢地位。干擾了中國資本市場,自然經濟受到了進口貨物的沖擊,沖擊清廷的統治的說法在材料中都沒有依據。故選A。

        六、運用列表法分析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異同

        思想比較孔子孟子荀子

        “仁”的思想“愛人”“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仁義、王道

        民本思想為政以德民貴君輕君舟民水

        異人性論性相近性善論性惡論

        【高考真題6】(2014年山東卷文綜?13)春秋時期,孔子興辦私學,學生來自士農工商各階層。這一做法()

        A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特權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動搖了周王室的統治基礎D適應了諸侯爭霸戰爭的需要

        【精講】本題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興辦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這就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特權,反映了A項。B、C兩項夸大了孔子興辦私學的影響,D項不是孔子興辦私學的影響。

        七、運用列表法比較董仲舒新儒學與先秦儒學的異同

        項目先秦儒學董仲舒新儒學

        主題討論現實問題討論神學問題

        功能是對“真理”的追求為現實政治服務

        內容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義色彩外儒內法,兼采各家思想

        地位諸子百家學派之一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高考真題7】(2014年江蘇歷史?1)在對天、君、民關系的認識上,原始儒學以孟子為例,主張民貴君輕,董仲舒主張“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繼承了原始儒學的全部宗旨B背離了原始儒學的民本思想

        C背離了原始儒學的仁愛思想D摒棄了原始儒學的德治主張

        【精講】民貴君輕體現了孟子以人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主張的“屈民以伸君”則更加注重君主,這顯然違背了原始儒家的目標思想,B項符合題意。

        八、運用列表法準確區分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

        【高考真題8】(2014年新課標文綜1?26)人性是先秦以來一直討論的問題。基于對人性的新認識,宋明理學家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他們認為人性

        A本質是善B本質為惡C非善非惡D本善習遠

        【精講】朱熹所說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滅人欲”要滅的是荀子所說人之初性本惡中的惡,是人性中惡的部分。宋明理學認為人的行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隨順了人欲,同時人的道德理性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主要是靠后天習得的,主要是后天環境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正是基于人生來本具有理學家認為的“美德”,由于后天的利欲讓人們迷失了方向,所以才提倡“存天理,滅人欲”。本善習遠的含義是:人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D項符合題意。

        20歲時,我擔心別人如何看我;40歲時,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60歲時,我發現他們根本不看我。――杰克?福克斯自傳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菜根譚》

        九、運用列表法掌握明清之際四大進步思想家及其主張

        經濟主張/反對重農抑商,主張工商皆本形成經世致用的思想,主張在實踐中解決國計民生的問題/

        第2篇: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地籍管理 歷史 借鑒 發展

        一、回溯地籍管理的歷史

        原始社會時,人類開始種植作物,但開墾的規模小,土地資源充足,劃分耕地和草地是土地管理的重點,沒有進行全面的調查、統計、登記。這時還沒有地籍管理的概念。直到原始社會結束,進入奴隸社會,國家出現,土地成為私有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劃分貴族、平民等級和決定他們應承擔的租稅、差役標準后,逐漸產生了對土地調查統計、登記的需要,因而產生地籍。

        據記載,夏禹治水時我國已經在九州各地進行了土地調查,并且按照土色、質地、水分、肥力等因素把土地分為三等九級,作為確定貢賦的標準。這是我國有關土地調查和分等定級最早的記載。

        到了商周時期,實行井田法,《管子?地員篇》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有關土地分類和評價的科學著作,該書依據地下水位、自然植被、土壤性質和生產力差異,將土地分為3等18類90種,以此作為賦稅依據。

        春秋中葉,魯、楚、鄭等國相繼開展土地和田賦調查。魯國實行了按畝征稅的“初稅畝”制度。

        魏晉南北朝局勢較為動亂,地籍管理沒有實質的發展。直到隋唐初期,開始實行以均田制為基礎的租庸調賦稅制度。這是對應服役者以實物代替勞役的一種賦稅,并以戶征收布、絹等。因此,朝廷重視人口而以戶籍為主的冊籍(戶籍、稅籍、地籍合一)三年一造,以鄉為單位裝訂成冊。

        南北宋時期為了限制土地兼并、平均稅收,都采取過土地清丈措施。宋朝實行了不同的地籍管理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方田法

        王安石為相時期,為整理稅籍、清畝,頒布了方田法。建有方賬、莊賬、甲貼、戶貼,當需要確定田塊信息時,都以方賬記載為準。

        (二)經界法

        即逐塊丈量土地,計算面積并確定質量,如實載入“砧基簿”,同時還要繪制地籍圖,注明四至、權源。經界法是土地的產權登記,土地的占有只有登記砧基簿后方具法律效力。

        (三)推排法

        由經界法簡化而來,推排法以鄉為單位,按田的排列,逐一推排,評定面積和質量,并查清所屬關系,然后登記入圖冊,繪有地塊圖,注明面積、四至、質量、用途,作為征稅依據。其主要根據原有地籍圖冊,按地檢查,對原圖加以更正。對圖冊不全的地區,也需畫圖補冊。方田法和經界法都重視土地面積清查,而推排法則主要是對原圖冊進行校正。

        元朝是蒙古族人建立的朝廷,為了鞏固統治,消除戰亂的影響,也為方便于征稅,元朝進行了大規模的土地清查。土地清查分兩種:經理法用于全國普遍開展;括田法則專門清查隱漏土地。

        明建國后,為了土地賦稅的混亂局面,查清土地面積,糾正田畝不實,自洪武元年開始核實田畝,制定了魚鱗圖冊法,之后在全國推行。魚鱗圖冊制度,是一種科學的土地賦稅管理方法,圖冊中詳細登記了每塊土地的編號、土地擁有者的四至、姓名、土地等級和土地畝數,并把每塊土地形狀繪制成圖,每冊前面又有土地的綜圖。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摸清了地權、清理了隱匿,是地政管理史上的一個巨大進步。在此基礎上,明代基本完成全國土地清丈,并建立起較完善的地籍制度。但是地籍制度發生了變化,編制魚鱗圖冊的同時進行了人口普查,其結果稱之為黃冊。黃冊與魚鱗圖冊相互補充。

        清朝基本沿用明朝的制度,但在測繪技術上有所發展,西方制圖學和測量學傳入中國。清康熙二十五年下令開展全國范圍內的測繪工作,歷時10年,測繪并編制成《皇輿全覽圖》。清朝末年,還成立了京師測地局和測繪學堂。

        從整個歷史發展階段來看,地籍的發展史與田賦制度的歷史沿革密切相關。我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地籍發展,根據它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唐代中葉實行“兩稅法”前,地籍依附在戶籍中;唐代中葉至明代中葉,地籍與戶籍處于平等地位;明代中葉后,地籍地位高升于戶籍之上。政府對地籍工作越來越重視,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運用新手段繪圖和更新地籍,完善地籍管理。

        二、古代地籍管理借鑒意義

        現代的地籍管理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第一是土地產權管理制度建設得到加強,土地登記制度逐步確立,登記覆蓋面不斷擴大;二是基本建立了土地調查統計制度,地籍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三是土地遙感監測范圍不斷擴大,提升了國土資源管理的科技水平。但是問題仍然存在,現代人可以從古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吸取經驗教訓,以不斷完善現代的地籍管理。

        第一,重視對鄉鎮的地籍管理工作。農業是一國之本,一直以來直到清末,我國是小農主義的國家,注重農業生產,城鎮發展落后,不難看出,之前的地籍管理一直是關于農村方面的,有了清晰明確的地籍管理制度,能夠一定程度上緩和農民和地主之間的矛盾,有利于一個以農為本的國家穩定。雖然現在我國已經進入工業文明,第一產業占比重持續下降,第二第三產業占比重飛速上升,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但農業永遠是立國之根本,保障十幾億人口的糧食是個大問題,而目前耕地持續減少,不斷被占用,地籍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在數量上、質量上保障農業用地,也保障農民的利益,讓他們能夠以地為生,保障糧食安全。

        第二,加強地籍數據庫的日常更新。宋理宗時全國推行推排法,就是對原圖冊進行校正。地籍管理更新的尤為重要。如果長時間保持一次的調查數據不變更,極容易在日常工作中產生問題。所以應該建立健全地籍數據庫的日常更新機制,實施變更最新經檢驗合格的信息,實現不同比例尺、不同層面的土地利用現狀變更,改變一年一度土地變更調查,達到及時變更。

        第三,加大資金、人力的投入。古代的土地清丈都是傾全國之力徹查,耗時耗錢耗力,而地籍數據是一種基礎性、公益性很強的數據,不僅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管理需要,也是其他相關部門以及廣大群眾所需要的一種基礎數據。地籍信息系統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一些貧困地區的信息系統建設較難開展。有些地方的地籍信息系統建設的資金來源不穩定,使得系統的維護費用和數據更新得不到有效保證。因此,需要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盡快出臺信息化建設資金保障相關政策,加大資金、人力的投入,確保地籍管理工作在全國的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利華,孫政才.中國農業通史.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2]趙岡,陳鐘毅.中國土地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第3篇: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范文

        中國西部幅員遼闊,通常被劃分為西北和西南兩個較大的自然區域。盡管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的水環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其水資源都是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組成的。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沼澤、冰川等,地下水包括孔隙水、熔巖水、裂隙水和黃土水等。這些水資源分屬于黃河水系、長江水系、西南江河水系和西北內陸河水系。近5000年來,西部地區的水環境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主要表現為河流的演變、湖沼的盈縮和地下水的消長。這些變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特點。

        1.先秦時期西部地區的水環境

        西部地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到新石器時代,人類的足跡已遍及西部的許多高原、盆地、平原和山區。先秦文獻中提到的西部水體,主要分布于黃河、長江的中上游地區,至于西北內陸河及西南諸水則很少涉及。這說明當時人類主要活動在西北和西南的東部地區,對青藏高原和“西域”一帶的水環境還沒有形成足夠的認識。

        從地質資料、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來看,先秦時期西部地區的水資源相當豐富。西南地區降水豐沛,植被茂盛,有長江、金沙江、岷江、沱江、烏江、漢水、瀾滄江、怒江等大江大河;西北地區雖屬干旱、半干旱區,但氣候比較溫潤,也有黃河、洮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無定河、塔里木河、伊犁河等水體存在。因此,當時西部地區并不存在缺水的問題。西北的一些地方不僅無缺水之虞,水環境還是很優越的。如關中平原有著名的涇水、渭水、洛水、灞水、滬水、灃水、滈水、潏水和澇水,還有鶴池、盤池、冰池、鎬池、初池、糜池、蒯池、郎池、牛首池、積草池、東陂池、西陂池、當路池、洪池陂、葦埔、美陂、樵獲澤等湖泊。由于河湖池沼眾多,被稱為“陸海”、“天府”或“天府之國”。西漢人司馬相如在《子虛賦》中說:“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異態,東西南北,池窈往來,出乎椒丘之闕,行乎州淤之浦。”由此可見先秦時期西部地區水環境之一斑。這些河流與池沼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調節地表徑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為農田灌溉和漁獵創造了條件。

        水是生命之源。水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比較注意對水環境的適應、改造和利用。西部地區有適宜種植業的農業區,有適宜游牧的畜牧區,也有農牧兼宜的半農半牧區。先秦時期,西部地區的大部分地方都是畜牧區,農業區主要集中在關中平原、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西北內陸河流域和西南江河流域地廣人稀,水環境基本上保持著自然的狀態。長江中上游地區人口很少,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等地。黃河中上游地區的大部分地方在當時也是畜牧區,農耕區基本上局限在黃土高原南部的關中等地。關中及其周圍地區是人類最重要的活動區域。相傳炎帝在這里發明耒耜,黃帝在這里樹藝五谷,后稷在這里教民稼穡,西周王朝在這里實行井田制。西周滅亡后,秦人繼承了周人重農的傳統。為了發展灌溉農業,在西部修建了都江堰和鄭國渠等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上,由8條干渠和若干小型渠道構成一個扇形渠道灌溉網絡,既有灌溉功能,又起到防洪排水的作用,為成都平原灌溉農區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鄭國渠位于關中平原北部,“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并北山,東注洛,三百余里”。“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鐘”,使關中平原成為秦國的巨大糧倉,促進了秦統一中國的歷史進程。

        2.漢唐時期對西部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漢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發展階段,也是西部開發蓬勃發展的時期。出于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漢唐王朝加大了開發水資源的力度。為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西部地區的水資源,不僅加強了水政建設,完善了水利管理機構,而且在西部的許多地方興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這些措施極大地促進了西部地區水利事業的發展,使西部地區的水利事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輝煌。

        史載武帝時“用事者爭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關中輔渠、靈軹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東海引鉅定,太山下引汶水,皆穿渠為溉田,各萬余頃,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勝言”。當時在地勢高亢、降水較少的黃土高原地區,主要是利用地表水修建灌溉渠系。在水資源豐富的西南地區,主要是治理陂塘,疏浚水道,排除積水,改造土壤。在今新疆一帶,則采用“坎兒井”引水灌溉。雖然沒有修建像都江堰和鄭國渠那樣的大型工程,但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大量出現,大大增加了水利設施的密度,擴大了灌溉面積,使關中平原、成都平原、銀川平原、河西走廊等重要的農業地區逐步形成了水利灌溉網。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分裂,社會動蕩,西部水利事業受到很大的挫折。300多年間,雖然在某些地區也曾出現過一些水利工程,但在水利建設方面沒有大的建樹。隋唐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各級政府都比較重視水利建設,從而再度為水利事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據兩《唐書》、《元和郡縣志》、《通典》、《唐會要》、《冊府元龜》等文獻統計,唐代共修建了350余項較大的水利工程,這些水利工程雖然遍布全國各地,但西部地區占有較大的比重,顯示出西部水利建設已經發展到了較高的程度。

        漢唐時期對西部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西部地區的水環境。另一方面,西部自然條件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西部地區水環境的變遷。這一時期西部河流的變化以黃河最為顯著。黃河干流在黃土高原上的側蝕與下切,主要發生在晉陜峽谷、龍門以南河段及潼關與三門峽之間。龍門的展寬,梁山的崩塌,均與黃河側蝕有關。黃河在北迄禹門口、南至秦嶺、東接中條山、西到石川河的范圍內向東侵蝕汾渭谷地,使洛、渭二河在匯流區積沙嚴重。如渭河在先秦、秦漢時期流量很大,西漢時奠都關中,曾通過渭水運輸關東漕糧。唐代前期為了解決京師的物資供應問題,也曾大量漕運東南米粟。故唐詩中有“秦地有吳舟,千檣渭曲頭”的說法。但到唐代后期,渭河流量有所減小,運輸能力也隨之下降。除河流外,湖泊的變化也很明顯。如樵獲澤是西周時期的十藪之一。戰國末年修鄭國渠時,將涇河水引入樵獲。由于涇河含有大量泥沙,西漢時淤積萎縮,最終消失。昆明池在漢代周回40里。魏晉南北朝時,因關中大早而一度枯竭,但不久即恢復較大的水面,池中盛產芙蓉,魚類繁多。唐高祖李淵武德六年三月在昆明池大宴百官。武德九年三月復幸昆明池,觀看水軍演習。但其規模已經大大縮小了。

        3.宋元以來西部水環境的惡化

        唐宋之際,國都東遷,經濟重心南移,西部地區由盛而衰。由于無力進行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因而將治水的策略由全面建設改為重點建設。雖然在宋遼夏金時期西部某些地方的水利在某些時間有所發展,但總的說來,不能與隋唐時期相比。到明清時期,情況才發生了一些變化。明代前期和清代前期,在黃土高原地區、河套地區、銀川平原、關中地區、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新疆地區和廣西等地修建了不少小型水利工程,在一些灌溉條件較好的地方形成大小不等的灌溉網。但遺憾的是,清代中期以后,西部水利再度衰微,就連水利事業素稱發達的關中地區也不能幸免。史載“關中水利,今古艷稱,而自清代乾嘉以迄咸同,兵事頻興,奇荒屢值,官民兩困,帑藏空虛,河渠多廢而不修,民間復規便種藝。”由于河流灌溉工程衰落,人們不得不大量開采地下水。而對地下水長期的開采,又使地下水大量減少,形成惡性循環。

        宋元以來,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水環境的演變尤為劇烈.如宋代曾通過渭水把隴東山區的木材和關中的糧食運往開封,但因渭水流量減少,運輸困難。宋代以后,渭水流量繼續減少,航運之事已屬鳳毛麟角,在歷史上默默無聞了。除了流量的變化以外,渭河河道本身也在向北偏移。東渭橋、中渭橋和西渭橋附近渭河向北移動的幅度都在3000米以上。長安城南的曲江池在這一時期也變得越來越蕭條:湖水干涸了,樹木毀壞了,鳥兒也大量飛走。不僅人文景觀不復存在,生態環境也進一步遭到破壞。北宋前期,曲江風景區已變得相當荒涼。到了明代,文入學士來到曲江,無不為曲江的荒廢而感嘆。關中平原如此,甘肅、新疆等地更是如此。河湟地區、河西走廊及新疆等地在漢唐時期有許多生機盎然的綠洲。宋元以來,這些綠洲逐漸縮小,有的甚至變成了沙漠。如塔里木盆地南緣的大片綠洲被塔克拉瑪干沙漠無情地吞噬;甘肅石羊河、擺浪河流域的漢唐綠洲由于缺水成為沙漠化的土地;漢唐時期設在毛烏素沙地邊緣的墾區因無水源保障,也陸續變成了沙漠。此類事例不勝枚舉,令人觸目驚心。

        到民國時期,西部地區水環境的變遷呈現出加速的趨勢:

        一是河流的水量普遍減少。黃河斷流的事時有發生,且斷流的次數和斷流的時間都有增加的趨勢。其他河流水量也有減少,已經不可與古代的情況同日而語了。

        二是河流含沙量大。黃河每年的輸沙量在16億噸以上。渭河咸陽段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8146萬噸。長江之水也越來越渾濁,差不多成了第二條黃河。

        三是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特別是最近50年,西部的許多地方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很快。渭北地區的地下水位,一般都比50年前下降了20---30米。

        四是水體穩定性越來越差。雨季和旱季水量起伏增大。干旱時缺水成災,多雨時水滿為患。目前,西部地區不少地方的水環境已經惡化:水源銳減,泥沙激增,水位暴漲暴落,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水旱災害頻繁發生。從毛烏素到庫布齊,從柴達木到塔里木盆地,映人眼簾的常常是茫茫沙漠、漫漫戈壁。站在紅柳河畔、昆侖山下,面對已經荒漠化或正在荒漠化的土地,遙想漢唐屯墾時的盛況,不禁使人為之感傷!

        二、影響西部水環境變遷的主要因素

        如上所述,5000年來西部地區的水環境曾發生過一系列變化,特別是在西北地區,水環境呈現出逐漸惡化的趨勢。為什么西部地區的水環境會發生這樣的變遷?導致西部水環境惡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從大量資料來看,西部水環境的變遷,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西部水環境的惡化主要是氣候振蕩、濫墾濫伐和不合理開發所造成的結果。

        ].氣候振蕩

        5000年來,中國的氣候大致經歷了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西部地區的情況也是如此。在溫暖期,氣候趨于溫熱,水草增加;在寒冷期,氣候趨于干涼,搬運活動加強。在由暖到寒和由寒到暖的過渡階段,氣候往往出現振蕩,自然災害頻繁,從而對西部地區的水環境造成明顯的影響。氣候振蕩的直接后果是引發嚴重的水早災害。歷史時期西部的許多地方都曾多次發生過水災.據正史記載,漢文帝后元三年(前161)“秋大雨,晝夜不絕。三十五日,藍田山水出流九百余家,毀壞民室八廠八所,死三百八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五門,邠寧涇陽等州縣大水,毀沒涇渭兩岸居民畜產無數.、水災不僅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而且會改變河道,沖毀水利設施。歷史時期西部各地也多次出現旱災。唐德宗貞元元年(785)春早無麥苗,至于八月,旱甚,灞滻將竭,井皆無水。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陜西不雨。五谷焦枯,涇渭灞滬皆竭。明憲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前后,關中連歲大旱,百姓流亡殆盡,人相食,十亡八九。崇禎十三年(1640)十二月陜西大旱,人相食,草木俱盡。旱災不僅使農作物缺水減產絕收,而且導致水資源的銳減,對水環境的影響比水災更為明顯。

        除了水旱災害,地震也會對水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宋明之際,關中地區地震頻繁,大小地震百余次,其小宋太宗至道二年(996)、神宗熙寧五年(1072)、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和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的地震都很嚴重,曾導致黃河、渭河泛濫。

        2.濫墾濫伐

        森林和草原作為植被的組成部分,是構成生態環境的重要因子。“河流側畔的森林可以有助于河流保持定的流量.森林稠密的地方,遇到大雨、驟雨、陰雨,落下來的降水得到森林的涵蓄,不至于驟然流下。如果說沒有森林,到處童山濯濯,不論降水多少,沒有涵蓄,所有降水都會傾瀉而下。及雨過天晴,河流的水源就僅靠地F的泉水了。如果泉水不多,流量就難得很大。”

        歷史時期西部地區曾經存在過大片的森林和草原。但許多森林和草原因濫墾濫伐而被毀。黃土高原地區就是如此。在原始社會末期,黃土高原東南部、秦嶺山脈、中條山、呂梁山、豫西諸山及渭河、涑汾河、伊洛河諸平原都屬于森林地帶.黃土高原西北部地區則屬于草原地帶或森林草原地帶。商周以來,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由于人類在黃土高原地區活動的加強,黃土高原的平原河谷地帶逐漸被開墾成農田,因此,平原河谷地帶的森林隨之縮減。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黃土高原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變化較大。在這個過程中,森林和草原也曾發生過較大的變化。就森林而言,秦漢時期由于農業區的擴大,平原地區規模較大的森林逐漸消失。在魏晉南北朝的數百年間,少數民族不斷內遷,黃土高原的許多地方成為牧場。唐宋時期黃土高原地區的森林和草原繼續縮小。唐代西北人口激增,加大了開發黃土高原的力度。當時關中等平原地帶開墾殆盡,幾乎已經沒有什么森林可言,只是在關中西部還殘存著一定規模的竹木。當時渭河上游的隴山東北地區和黃河以東的晉西北地區是林木的主要產地。秦嶺、岐山、中條、太行、呂梁諸山的森林,仍有較大的規模,因而往往見于唐人的詩文。不過,由于長安、洛陽等城市建設和薪炭的需要,遠程采伐有增無已,許多山區的森林已被采空。到了明清時期,黃土高原地區的森林和草場進一步縮小。清代中期以后,對森林的破壞尤為嚴重。據說在周至至洋縣的300里間,砍伐林木的人經常不下數萬。此外,清代對河套等地的大規模開墾,不僅使草原面積越來越小,而且也使畜牧區、半農半牧區和農耕區的植被大量減少。

        黃土高原地區森林與草場的縮減,與氣候變化有定的關系。但人為因素的影響更為嚴重。

        首先,民族的分布、遷徙與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森林和草原有直接的影響。黃土高原的北部地區,實際上處于農牧交錯地帶。戰國以前,黃土高原北部地區為匈奴等游牧民族的牧區。秦漢之際,中原王朝戰敗匈奴,取得“新秦地”,移民從事農耕和畜牧業。漢武帝時,“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人戍之。”東漢末年以后黃土高原成了眾多少數民族的舞臺,游牧經濟有了較大發展,但并未恢復到原來的草原狀況。

        其次,人口增長太快,不斷毀草毀林開荒,擴大耕地面積,是導致森林和草原銳減的直接原因。鄂爾多斯高原在歷史時期是典型的農牧交錯地帶,先秦、魏晉、西夏及元代以畜牧業為主,秦漢、隋唐和明清時期則以農業為主.在農業牧業更替的過程中,自然環境也相應發生變遷。總的趨勢是由牧區變為農墾區,逐漸發展為沙漠.這一變遷有著時代的順序性。西漢時曾在鄂爾多斯高原上設置6個郡,轄57個縣,并從內地遷來大批人口。唐代在這個地區設有鹽、夏、宥、勝、豐等5個州,凡11個縣,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有26225戶,132924口。宋元以后,黃土高原地區的土地開發有增無已。在廣種薄收的耕作方式之下,被開墾的耕地面積自然是越來越大。隨著土地的開辟,森林和草場自然就越來越少了。森林和草原的破壞,必然會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

        3.不合理的開發

        人類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需要對水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而人類對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必然會改變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從而使生態環境發生相應的變化。歷史時期對西部地區的開發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失敗的教訓。失敗的原因很多,但都與開發過程中的失誤有關.這一點是毋庸諱言的。

        大量事實表明,不合理的開發會對水環境造成消極的影響。如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一條內陸河,由西向東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流過塔里木盆地。其干流是典型的干旱區內陸河,其水全部來自塔里木盆地周邊向心聚流的九大水系。即開都一孔雀河水系、迪那河水系、渭干河一庫車河水系、阿克蘇河水系、喀什噶爾河水系、葉爾羌河水系、和田河水系、克里雅河水系、車爾臣河(且末河)水系。由于歷史的變遷,特別是近代人類活動影響的加劇,塔里木河水系的部分源流脫離干流,從而導致塔里木水系逐步肢解,干流下游生態惡化,河道萎縮。塔里木河流域生態變化的趨勢是沙漠化與綠洲化并存:一方面,人為活動使人工渠道代替天然河流。人工水庫代替自然湖泊,人工耕作土壤代替自然土壤,人工栽培植被代替自然植被,人工生態代替自然生態,從而形成了一些以人工水系為支撐的,以栽培植物為主體的,包括農田、人工林、人工飼養畜禽和鄉村聚落耦合在一起的人工綠洲生態系統。另一方面,由于人為的活動,使地表徑流減少,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發生干旱,植被衰枯,地面失去保護,促進風蝕發展,風力蝕積加強,造成就地起沙,形成各類沙丘,導致荒漠化擴大。生態環境惡化,局部地區(如鐵千里以下)完全崩潰。

        此外,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也會對水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自先秦以來,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多經營畜牧業,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如秦漢時期的匈奴、隋唐時期的突厥、宋元時期的蒙古等等。這些民族都是馬背上的民族,經濟生活以畜牧為主,狩獵次之,很少從事農耕,因此并不十分關心水利事業。而生活在西部地區的漢族則以農業為主,在開墾土地,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過程中,為了給農作物補充水分或防止水災,必須考慮興修水利的問題。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活動區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往往在邊疆地區實行屯田,把草場變成農田,并在那里興修水利。相反,當少數民族強大的時候常常南下,占領墾區后,往往會把農田變為牧場,使原先修建的水利設施失去應有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農田中既無人工植被,又無灌溉條件,自然植被稀少,在風力和牲畜的作用下,極易變為荒漠。此外,西部的許多地方,尤其是地廣人稀、自然條件較差的地方,過去長期實行廣種薄收的耕作方式,不大重視水利建設,即使修過一些水渠,也往往是實行大水漫灌。這種落后的耕作方式也會嚴重地破壞水環境,甚至造成土地荒漠化。策干旱缺水是導致中國西部生態環境脆弱的主要原因,也是影響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因素。近些年來,在西部的許多地方,工農業生產缺水,生態環境建設缺水,人們的日常生活也缺水。水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迫切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解決。如何解決西部地區水問題?我認為應當標本兼治,從優化西部地區的水環境做起。

        1.充分認識優化西部水環境的重要意義

        在西部地區水環境演變的過程中,人為因素始終起著重要作用。即使某個時期自然因素占據支配地位,也往往與人為因素有一定的關系。人的活動可以破壞水環境,也可以使水環境得到優化。以成都平原為例。成都平原位于四川腹地。長江由西而東穿過群山進入成都平原,與南北匯流的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烏江構成不對稱的向心狀水系。故成都平原水資源豐富,但農田容易受到洪水的沖刷。自春秋以來,成都平原水患嚴重,農作物常常因此失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蜀人曾在灌縣城南開鑿過一個人工渠道,將岷江的部分水流引入沱江,以減輕岷江泛濫所造成的損失。自從修了都江堰,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司馬遷在《史記。河渠書》中記載:“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

        我們當前正在進行西部大開發的偉大事業,面對日益惡化的水環境,面對困擾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問題,我們只能積極進取,不能有別的選擇。好在西部地區的水環境雖然趨于惡化,但并非已經達到不可逆轉的地步。只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相信可以逐步實現由惡化到優化的轉變。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優化西部水環境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優化西部地區的水環境,才能打破制約西部大開發的瓶頸,從而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繁榮。

        2.吸取經驗教訓,大力發展西部地區的水利事業歷史時期對西部水資源的開發給我們留下了兩條經驗:

        一是要加強水政管理,發揮各級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作用。

        二是要調集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地修建不同類型的水利工程。通過水利建設改善各地的水環境,促進西部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歷史時期西部水環境的變遷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沉痛的教訓:

        其一,對水資源開發不當,會引起不良后果。

        其二,不注重對水源的保護,會對水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

        環境是需要保護的。我國很早就有保護環境的思想,但實際上并沒有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機制。有時保護,有時破壞,有時候一邊保護一邊破壞,破壞力度比保護的力度還大。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這些經驗教訓是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借鑒。當然,優化西部地區的水環境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我們不僅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而且要立足現實,面向未來,因地制宜,全面規劃,采取開源節流的措施,努力搞好西部地區的水利建設。所謂開源,即指開發水源。所謂節流。則是要想方設法減少引用水的蒸發和損耗,實行節水灌溉。故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減少無效消耗是當務之急。應當大力發展節水蓄水型農業:加強渠道管理,進行防滲處理,減少明渠,采用管道輸水。以減少輸水過程中所造成的損失;擴大噴灌技術和滴灌技術的利用,改長渠為短渠,改寬渠為窄渠,改大畦為小畦,保墑蓄水。要實行節水灌溉,建立節水型工農業生產體系,從而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第4篇: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范文

        Abstract: Former residence of celebrities is a kind of important tourism resources. Activation is the basic development method of this kind of tourism resource for tourist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experience economy, the essence of activation provides dynamic and participatory experience for tourists. By vigorously improving entertainment experience,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experience, paying attention to life experience, enhancing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integrating vision, hearing, smell, taste and touch sensory stimulation, it makes a memorable impression for tourists.

        關鍵詞: 名人故居;活化;體驗經濟;4E;5S

        Key words: former residence of celebrities;activation;experience economy;4E;5S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4-0155-03

        1 問題的提出

        名人故居指歷史上名人定居、生活,并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的場所[1]。名人故居具有獨特而豐富的人文價值,是弘揚民族文化、彰顯城市魅力、增加文化氛圍、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旅游資源。研究名人故居旅游資源開發策略,使名人故居利用走出困境,有利于充分發揮名人故居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名人故居旅游資源開發瑕瑜并存,面臨著許多問題,諸如文化遺失、缺乏管理、風格趨同和片面保護等。一些名人故居呈現出“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畫面,面臨著拆除的尷尬局面。名人故居的開發多停留在實物靜態展示、孤立的點狀開發階段。投入人力、財力后亦如曇花一現,仍舊是“門可羅雀”。名人故居的價值未能充分體現,資源沒有“活”起來。長遠來看,這些問題將影響發展品質。因此,對于未經開發或開發不足的名人故居旅游資源,急需尋求一種合理的開發利用方式。昆明升庵祠的旅游價值未能充分開發,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以昆明升庵祠為例,研究此類名人故居的旅游化開發策略,有助于為此類旅游資源的開發提供參考和借鑒。

        2 升庵祠的由砑襖用現狀

        升庵祠為楊慎住所,坐落于昆明西山腳下高i新村,如圖1所示。楊慎(1488-1568),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37歲時因“大禮議”觸犯皇帝,遭杖謫,終身放黜云南。升庵祠依山臨水,環境十分幽靜,是楊慎戍滇期間生活時間較長的地方之一。明萬歷年間(1537-1619),云南布政使劉之龍首次將其寓所“碧i精舍”改建為“太史祠”,供奉楊升庵的塑像。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云南總督范承勛重修太史祠。咸豐七年(1857),改名“升庵祠”。1986年重修,改名為楊升庵紀念館。升庵祠是一座傳統的中式四合庭院,主體為磚木結構,分別由門樓、大殿、偏殿組成。祠內尚存《規復太史祠原置波羅村田畝租石碑記》和《海莊碑》各一塊。現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升庵祠在西山景區的帶動下日益為大眾知曉。然而,升庵祠對西山景區的依賴性較強,多數游客只是附帶游覽升庵祠,缺少固定的游覽群體。現階段景區依托型旅游發展模式嶄露頭角,如鄉村旅游[2]、古街旅游[3]。探究依托景區的故居資源利用新模式,可實現名人故居的旅游化利用。以西山景區為依托,強化升庵祠的文化屬性,發揮社區活力,結合西山打造狀元品牌、優勢互補、揚長避短,使升庵祠走出發展困境,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升庵祠彌足珍貴的文化資源不僅有助于提升了該地的人文形象,提升地區知名度,也可以有效促進文化產品的發展。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升庵祠的基本情況如下:依山傍水,自然景色清幽古樸,人文氣息濃厚;部分建筑年久失修,牌匾、門框色彩暗淡;館內陳設布置簡陋,展品數量較少,呈現方式單調;沒有建立游客接待中心,只有基本管理和維護人員;游客稀少,游客逗留時間短。圖2為升庵祠目前的開發現狀。升庵祠的開發還處于起始階段,相比西山景區內其他景點,升庵祠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潛在客源量大,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開發前景廣闊。

        3 資源活化對名人故居旅游化利用的啟示

        “活化”,即賦予文化遺產以新用途,獲得新生命,使文化遺產服務于現代社會經濟[4]。針對有形文化遺產,活化是從靜態保護到再利用的過程;針對無形文化遺產,活化是有形化、可視化、重現或重演的過程;活化后的遺產均在不同程度上衍生出了旅游資源的屬性[5]。所謂遺產活化就是遺產旅游化,包括對遺產本體的活化以及觀賞者活動的活化,可通過實造和虛擬兩種方法實現[6]。河南省開封市的清明上河園就是依據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按1:1的比例建造的旅游景點,屬于實造范疇。遺產活化關系到遺產的保護和旅游開發。遺產活化實際上就是如何把遺產資源轉化成旅游產品而又不影響遺產的傳承[7]。

        吳必虎曾提出遺產活化的三種模式:靜態博物館模式、實景博物館模式、舞臺活化模式[8]。國內外許多活化案例大都采用以上三類方式活化。如王羲之故居,既傳承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又結合現代科技手段,與廣大群眾密切聯系,融入生活,有效的整合了周圍資源,同時也形成了文化產業鏈,弘揚了書圣文化,使之成為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再如,紐約的世貿大廈,采用修復性保護,“修舊如舊”,通過對痛苦的回憶來堅定人們對于美好的期盼與珍視,促使人們更加重視生命的意義。活化已成為歷史文化遺產綻放光彩的有效手段。對于未經充分開發的名人故居,活化利用可以實現故居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活化的本質是在保持故居原有人文屬性的的狀態下使其綻放光彩,增加游客體驗。

        4 名人故居旅游化利用策略:以昆明升庵祠為例

        名人故居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遺產,在創造性思維的基礎之上研究其開發模式,發揮其功能,可提升城市形象及市民幸福指數[9]。名人故居作為歷史的產物,構成了一個地方的記憶,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地方的精神文化。名人故居資源活化有助于完善地方記憶和傳播地方文化[10]。活化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活化理念,動態本真的原則,盡可能使名人故居旅游資源“活”起來,從而增添故居魅力,現吸引游客的目的[11]。活化利用既要體現名人故居的文化價值,又要體現其經濟價值。為充分體現名人故居的價值,可通過體驗經濟的理念指導活化。

        “體驗經濟”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阿爾文?托夫勒的《未來的沖擊》一書中。1999年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爾登在《體驗經濟》一書中提出,體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之后的又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來使消費者融入其中,使顧客產生美好的感覺和難忘的體驗[12]。體驗包括娛樂(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遁世(escape)和審美(estheticism)四種類型。此外,感官刺激是獲取體驗的重要部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體驗對游客至關重要。旅游是一種參與體驗,要實現全方位的體驗,不僅僅局限于4E體驗,還應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的體驗。使游客對旅游產品產生良好的體驗是獲得愉悅體驗的基礎[13]。依據體驗經濟理論,以升庵祠為例,提出以下活化利用策略。

        增強娛樂體驗。娛樂體驗是最古老的體驗之一。通過娛樂體驗可以加深游客體驗。升庵祠背靠西山,環抱滇池,天然的地理優勢契合了“知者樂山,仁者樂水”的情懷。“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升庵祠可謂是“眉眼盈盈處”。升庵祠位于西山公路旁,可在升庵祠正門左側位置建設游客接待中心和娛樂體驗中心,以吸引游客前來觀游及供上下山的游客休閑娛樂,如圖3所示。娛樂體驗項目可包括名人生活體驗,例如衣著古代服飾、親自執筆模仿古人寫字、使用古人生活用品、模仿古人會客情形和體驗楊慎考取狀元加冕儀式等。獨特的娛樂體驗是吸引游客的法寶。升庵祠娛樂體驗要強調狀元文化主題,讓游客感受到升庵祠人文氣息、狀元精神。可依據狀元主題設置狀元飲食系列套餐,如狀元粥、狀元米線、狀元桂花糕等。同時,亦可借助譽滿海內外的普洱茶,打造升庵狀元茶,體驗茶文化,講述茶文學。為增強觸覺體驗,可為游客提供旅游紀念品制作材料,讓游客親自參與紀念品創作活動中。開通“電子版到此一游”,設置專門的觸摸屏幕,留下游客足跡,并鼓勵游客寫下觀游心得,對優秀的文字置頂或郵寄紀念品等方式進行鼓勵。

        增強審美體驗。旅游是以獲得心理為目的的審美過程和自娛過程,其本質在于審美和愉悅[14]。審美體驗是促進游客情感升華的主要措施。對升庵祠進行活化,激發升庵祠的魅力,達到增強游客審美體驗的效果。審美體驗區可設置在紀念館核心展覽區(如圖3),通過深度活化,打造深層次審美體驗。升庵祠核心展區活化應包含多個方面。其一,紀念館本體的活化。包括重新修復建筑、重新布置牌匾和對損壞文物的進行復原等。為增強體驗、節省空間,以二維碼形式拓展展館介紹信息,讓游客掃碼進行拓展閱讀。其二,現有展品、陳列物和場館布置的活化。實物展品要進行燈光改造,重新定義設計館內燈光布局,使展品清晰可見,營造歷史色彩與人文色彩,提升視覺效果。對大型展品進行重新布置,必要時設置展品旋轉底座,讓游客全面了解展品的基本情況。館內原有陳列品創新布局,在合適的位置安裝電子彩屏,豐富名人故居陳列方式,在生動的氛圍中,全面有效地展示名人故居的原有面貌。另外,紀念館內部可設置語音導航和文字解說,依據展覽環境添加背景音樂,增強游客的聽覺體驗。其三,根據史料,復原部分館內物品。場館內未能收藏的實物,可采用計算機進行建模和展示。升庵詩詞可篆刻與石材之上,并置于“黑箱子”之中,讓游客通過觸摸感知所篆刻的經典名句,以增強游客體驗。在升庵祠外設置語音導航,對于字畫展品,除了配備文字解說之外,還要增加語音解說,語音解說可安裝紅外感應觸發器,實現游客接近時自動解說功能。

        增強逃避體驗。旅游就是從居住地到異地,逃避原來的生活環境,放下生活中的煩惱和瑣碎,暫時投入到新的環境中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從本質上講,旅游具有逃避的功能。升庵祠遠離城市的喧囂,獨擅山水之勝,步入其中仿佛進入世外桃源。升庵亭位于升庵祠西邊,環境極其優美,在這里游客可以感受楊慎本人在遭放逐之后的生活,不畏生活的艱難困苦,怡然陶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升庵祠內廣植四季桂,在嗅覺上可令游客心曠神怡。在逃避體驗區可舉行琴棋書畫博弈,讓游客親自參與其中,同時,安裝古代管弦樂器播放設備,讓游客從聽覺上融入故居生活,從而使他們心生愉悅,感受到遠離他們繁雜生活的愜意悠然。

        增強教育體驗。寓教于樂是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升庵祠旅游旨在體現狀元文化主題,加強旅游體驗的教育意義,打造類似“修學旅游”的功能,讓游客在旅游的同時豐富閱歷,體驗到有別與傳統課堂的教育方式,參與到體驗活動去,與大師接軌,與現實兼容,學以致用。為增強教育體驗,可邀請國內外名人到故居交流研究,增強故居的國際知名度。開展名人文化作品、人格品質研習班。聯系中小學教育管理部門,使名人故居成為學生的課外課堂。通過與單位加強合作,開展文化展演活動,舉辦狀元文化節。結合西山龍門地脈,升庵祠狀元文脈,打造特色的狀元主題旅游項目及開發相應的教育旅游產品,如道德教育旅游產品、修學教育旅游產品、健康教育旅游產品和美育教育旅游產品[15]。增設升庵作品閱讀專區,讓游客在特定的情境當中進行感悟式閱讀,增強教育體驗。此外,楊慎在云南民間流傳有很多有趣的傳說,將楊慎的傳說與教育體驗聯系起來,借用傳說故事強化旅游教育的作用。

        5 結語

        名人故居旅游資源的活化利用有著廣闊的前景,根據故居自身人文色彩、歷史色彩和地理位置,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化利用策略,可以實現故居資源的旅游化利用。在活化利用研究中,按照體驗經濟理論指導名人故居旅游資源活化。升庵祠的活化就是要增強娛樂體驗、審美體驗、逃避體驗和教育體驗,讓游客能夠多角度地感悟名人精神文化,獲得豐富的旅游體驗。

        參考文獻:

        [1]沈實現,李春梅,徐華.地域景觀?城市記憶:杭城名人故居的景^特質與保護開發[J].城市規劃,2005(9):55-59.

        [2]楊效忠,葉舒娟,馮立新.景區依托型旅游村與核心景區耦合發展研究[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1,23(2):1-8.

        [3]郝金連,李珍梅,郝慧君.景區依托型仿古街區旅游開發研究――以大同市華嚴寺仿古街為例[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116-120.

        [4]王元.文化產業視角下民族文化遺產的活化保護與發展――基于海南黎族地區的探討[J].中華文化論壇,2013(6):11-15.

        [5]謝冶鳳,郭彥丹,張玉鈞.論旅游導向型古村落活化途徑[J].建筑與文化,2015(8):126-128.

        [6]喻學才.遺產活化:保護與利用的雙贏之路[J].建筑與文化,2010(5):16-20.

        [7]喻學才.遺產活化論[J].旅游學刊,2010,25(4):6-7.

        [8]張祖群.旅游文化鑒賞[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13:195-196.

        [9]孫晶晶.常州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的現狀與對策[J].文化學刊,2015(1):90-92.

        [10]方程.城市宗教文化遺產活化與地方認同構建[J].新疆社會科學(漢文版),2014(6):61-65.

        [11]張蘭芳.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保護的思考[J].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集刊,2014(00):34-46.

        [12][美]約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爾摩.體驗經濟[M].夏業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44-55.

        [13]吳文智,莊志民.體驗經濟時代下旅游產品的設計與創新――以古村落旅游產品體驗化開發為例[J].旅游學刊,2003,18(6):66-70.

        精選范文推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色一情一乱一乱一区91Av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热线29 | 亚洲国产空姐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日韩R级无卡亚洲一区 | 亚洲丁香七月色婷婷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