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范文

        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

        第1篇: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范文

        【關鍵詞】 骨折; 圍絕經期; 絕經后期; 鈣劑; 維生素D

        中圖分類號 R58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3-0070-02

        doi:10.14033/ki.cfmr.2015.03.038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松為絕經后婦女最為常見的一種退行性骨代謝疾病。25%的圍絕經期婦女遭遇骨質疏松,隨著婦女年齡增長,患病率亦相繼上升。為探討預防早期骨折和骨質疏松發生的有效措施,回顧性對筆者所在醫院216例40歲以上婦女骨折后防治骨質疏松的用藥情況等進行統計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調查方法與內容

        采用回顧性調查分析方法,從南方醫科大學深圳恒生醫院病案室抽取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骨科40歲以上女性骨折患者病歷216例,計算自發性骨折的發生率、骨折后用藥情況,及出院后電話回訪,出院后是否長期用藥的情況及預后。并結合文獻探討臨床醫生如何合理使用鈣劑加維生素D防治圍絕經期和絕經后期婦女骨質疏松和骨折。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年齡、骨折部位、是否應用鈣劑加維生素D等防治骨質疏松的藥物。

        2 資料統計

        用Excel電子表格建立數據庫,用表格形式列出患者的年齡、是否使用鈣劑加維生素D等藥物,出院后電話隨訪等情況。

        3 結果

        本次調查中,共216例40歲以上女性骨折患者,住院期間各年齡段55%~79%的患者未使用鈣劑和維生素D劑或其他促進骨折愈合及防治骨質疏松的藥物(表1)。自行摔傷的骨折145例(67.1%),意外撞傷骨折占32.9%;在自行摔傷中股骨骨折居首位,占26%,其次為橈骨骨折,占15%(表2)。出院后電話隨訪187例(216例中,29例所留電話為空號或電話已更改),使用鈣劑加維生素D的有56例(其中再發骨折0例);未使用鈣劑加維生素D的有123例(其中再發骨折20例);因腦出血后遺癥加骨折,或骨折后導致長期臥床引發褥瘡反復等情況8例。

        4 討論

        隨著女性年齡增長及絕經期的到來,很多女性都會患上絕經期骨質疏松癥。據統計資料表明,我國60~75歲老年婦女骨質疏松率高達50%[1]。骨質疏松將增加女性發生骨折的幾率,而且對絕經后發生過骨折的女性來說還會增加再次發生骨折的危險。骨折不僅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而且也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另外,由于骨質疏松的發生毫無預警,極易被人們忽視,因此被稱為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現已躍居世界常見病的第7位[2]。

        人體中的鈣99%沉積在骨骼和牙齒中,促進其生長發育,維持其形態與硬度。鈣離子的生理作用決定了它對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性。當人體內的鈣嚴重缺失時,會引起骨質疏松、骨折等疾病;缺鈣還會加重女性絕經期后雌激素缺乏導致的骨快速丟失,而補鈣則可減緩該作用。有研究數據表明,女性在30歲以后,骨量每年將以0.4%的速率減少直到絕經期[3]。進入絕經期后,骨丟失率急速增加,其中骨小梁中骨丟失率為5%,占總骨量的1.0%~1.5%,這種快速骨丟失可持續5年,然后逐漸減緩。據估計,女性在絕經20年后,骨小梁的骨丟失率為50%,皮骨質為30%,這將會明顯增加骨折的機率,其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是股骨、腰椎、髕骨、橈骨。

        筆者所在醫院骨科40歲以上女性骨折患者住院期間的用藥情況調查結果顯示:臨床醫生對于骨折患者重視保守或手術治療,而忽視了鈣劑加維生素D劑的輔助治療作用,對后期防止再發骨折及骨質疏松的營養防治方面不夠重視。這些女性骨折后的鈣劑補充嚴重不足,多數患者骨折后未補充鈣劑加維生素D劑。只有少數骨質疏松導致骨折的患者使用了鈣劑加維生素D劑等藥物[4]。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在骨折的預防、愈合過程中鈣劑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在達到恰當補鈣的前提下增加鈣吸收,表現在增加血鈣、骨鈣,降低尿鈣,減少鈣丟失,從而有利于成骨代謝的進行;增加骨遠端干骺端骨密度、皮、髓質密度、皮質厚度指數;增加骨干重、灰重[5-6]。所以為更好地預防和加速骨折愈合,防治骨折疏松,應充分考慮鈣劑的合理補充。在補鈣的同時還需注意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維生素D可以幫助腸鈣吸收,促進骨形成,抑制骨吸收。老年女性由于年齡高,吸收功能減弱,尤其要注重鈣加維生素D同時服用,利用維生素D的功效促進鈣劑的吸收[7-8]。

        在預防骨質疏松引起骨折的綜合性措施中,保證足夠鈣的攝入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目前中國營養協會推薦劑量為鈣劑1000~1500 mg/d及400~800 IU/d的維生素D3。除血鈣過高、尿鈣過高或腎結石患者外,均可接受該種治療方法。在合理補鈣的同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雌激素,兩者結合起來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雪梅.跳躍可預防骨質疏松[J].家庭中醫藥,2004,11(8):31.

        [2]張澤鴻,孫平,洪曼杰.老年骨質疏松的健康教育[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1,17(8):753-755.

        [3]馮敏,周云鶴,何傳華,等.上海市高知女性跟骨骨密度測定:197個結果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7):1311.

        [4]侯建明,藍旭華,吳暉南,等.近5年國內外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比較[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2012,6(3):472.

        [5]苑文杰.雌激素替代療法治療婦女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32):4082.

        [6]孫清.激素替代治療的趨勢[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6(9):525.

        [7]伍先明,吳俊.鮭魚降鈣素(密蓋息)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4):4-6.

        第2篇: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范文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絕經期婦女常見病,是由于絕經后的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的骨吸收加快,骨量減少而發生,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骨質疏松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骨質疏松的最重要并發癥是骨折,并以脊椎壓縮性骨折多見,且絕經期婦女患病率較高,盡管這些骨折短期內對其功能和生活影響不大,但長期限制活動、臥床休息會使高齡患者發生其他并發癥,極大地降低了她們的生活質量,昂貴的醫療費用給家庭和社會增添了沉重的負擔,在我國社會日趨老齡化的今天,防治骨質疏松癥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問題,我們對120例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了綜合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從2002年9月~2004年3月來更年期門診就診的年齡45~65歲的絕經期婦女1120例中有185例曾行骨密度檢測及X線檢查,最后收集到120例有效調查結果。

        1.2 方法 本組對50例患者采取了雌激素替代療法,即口服維尼安,每次2mg,每2周1次,連服6個月,并于服藥后的第3個月及6個月末10天,各加服安宮黃體酮(MPA)4mg,每日2次各10天;30例患者應用降鈣素治療,隔日進行肌肉注射密鈣息100IU,以14天為1個療程;40例患者服用了二磷酸鹽類藥物(固邦)每天10mg,連續服用3個月,在以上所有病例的治療過程中均補充鈣劑、維生素D,每日口服鈣劑600mg,對腰酸背痛、關節疼痛患者,一般10天左右開始緩解,3周疼痛可基本消失。

        1.3 飲食調整 以上病例均在飲食方面進行調整,更年期婦女胃腸對鈣的吸收功能減退,需要高鈣飲食才能防治負鈣平衡,如飲用鮮牛奶、酸牛奶、豆漿、食用魚、蝦、豆制品、蔬菜、干果、骨頭湯等,這些皆可增加鈣攝入量,使負鈣平衡,減少酒精攝入,亦可增加鈣的吸收利用率。

        1.4 日光照射 冬季每日60min,春秋季每日40min為宜,可促進活性維生素D3的分泌代謝,提高鈣的吸收。

        1.5 適量的運動 對絕經期骨質疏松癥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糾正因病痛給更年期骨質疏松癥患者帶來的心理負擔,使其保持正常睡眠,適量運動,如散步、做老年體操、扭秧歌等等,防止因疼痛而不活動,也防止過度勞累造成的骨折與損傷,只有這樣才能使新陳代謝處于平衡狀態,防止骨量的驟然減少。

        1.6 記錄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 記錄通過采取以上方法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包括血鈣、骨密度變化、腰腿痛、小腿痙攣等情況。

        2 結果

        經過半年的治療,在120例骨質疏松癥的患者中均獲得了隨訪,時間為8~12個月,平均為10個月,三組骨質疏松癥患者采取綜合治療后,均收到了理想的效果,見表1。表1 120例絕經婦女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

        3 體會

        對更年期骨質疏松癥的患者在治療上,單純補充鈣劑是不夠的,因為婦女絕經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不足,活性維生素D的生成與活性降低,從而干擾腸道內的鈣吸收,因此單純補鈣不易吸收,必須在雌激素的參與下補充鈣劑才能被吸收。

        飲食調節。中老年人要注意飲食結構的調節,多食一些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魚、蝦皮、豆制品、骨頭湯、蔬菜、新鮮水果等,這些高鈣食物對預防絕經期骨質疏松癥的患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3篇: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范文

        誤區1:只要補充足夠的鈣,就不會發生骨質疏松

        鈣是保持骨骼強壯的關鍵物質,但并非唯一物質。防治骨質疏松的原則和目的是增加骨骼中骨基質和骨礦物質的含量,防止骨質的分解,促進其合成,單純補鈣并不能使骨質疏松好轉。只有膠原蛋白與鈣同時補充,才能起到補充鈣的作用。

        誤區2:骨質疏松是由于衰老造成的,無需治療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不斷增加,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與骨質疏松等與增齡相關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療或沒有辦法治療。骨質疏松既可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等科學補鈣,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而減輕病人的疼痛,預防骨折的發生,從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并延長其壽命。

        誤區3:沒有外傷史,就不會發生骨折

        患有骨質疏松的患者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輕微動作常常不被感知(也沒有明顯的外傷史)時即可引起骨折,如咳嗽、打噴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等等。常見的骨折部位有脊椎骨、肋骨、橈骨、股骨上端等,這些輕微的骨折可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應注意檢查及早明確診斷并及時治療。

        誤區4:治療骨質疏松等于補鈣

        骨質疏松的治療不是單純補鈣,而是綜合治療。治療的目的是提高骨量、增強骨強度和預防骨折。其綜合治療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如適當的體育鍛煉、糾正不良嗜好、防止跌倒等)、補鈣,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

        第4篇: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范文

        【摘要】文章綜述了近年來中醫學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病因病機、各種治療方法的應用與研究進展。

        【關鍵詞】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中醫藥療法;綜述

        骨質疏松癥是以單位體積內骨量絕對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退化、骨密度降低及骨強度減弱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險性增加的一種全身骨病。絕經后骨質疏松癥(PMOP)是高齡婦女的常見病,它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單位體積骨量減少,易骨折的一種代謝性骨病,亦稱I型骨質疏松癥。中醫藥在其治療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現將研究概況介紹如下。

        1 中醫病名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是現代名詞,祖國醫學典籍中無從考證,但就其肢體軟弱無力、身高縮短、脊柱畸形等臨床表現判定,多將其歸屬為中醫”骨痿”、“骨枯”范疇。中醫認為:”腎主骨”。《素問?痿論》云:”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

        2 病因病機

        2. 1 腎虛是導致本病的根本 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生髓”,骨的生長發育和骨質之堅脆與腎有密切關系。腎精充足,則骨生化有源,骨髓得到濡養而迅速生長和堅固有力。若腎精虧虛,則骨髓乏源,骨骼失養,脆弱無力。近年來,現代醫學界運用先進的研究方法對腎與骨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如魏紹斌[1]等用單光子法測量了362例絕經后婦女骨礦含量,其中有166例被診斷為骨質疏松癥,同時將全部被調查者進行辨證分析,發現腎虛組中骨質疏松發病率為58. 2%,提示腎虛與骨質疏松的相關性較高。

        2. 2 脾氣不足是本病的重要病機 腎藏之精為先天之精,但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不斷充養,后天之精來源于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絕經期內臟器官開始衰弱,脾胃功能顯見不足之象,脾胃不能濡養水谷精微以充養腎精,腎精失去濡養則致腎精虧虛,骨骼失養,也導致了骨質疏松[2]。

        另外由于其機體功能衰退,體虛氣弱,易受外邪侵襲,導致氣機不利,氣虛無力推動血行脈中,使經絡不通、氣血不暢,往往伴隨血瘀的存在。瘀阻經絡、經絡不通則出現疼痛、功能障礙。瘀血一旦形成,不但在局部產生疼痛癥狀,而且使氣血運行障礙,營養物質不能濡養臟腑,引起脾腎俱虛,骨骼失養,脆性增加,加重骨質疏松癥。現代醫學認為:血瘀使機體微循環障礙,改變血細胞周圍環境,不利于細胞進行物質傳遞,導致細胞功能改變而使骨的發育生長發生紊亂而發生骨質疏松癥[3]。

        故在治療中,很多醫家在補腎調節陰陽的同時,注意對后天脾胃的調理,并使用活血藥物,活血藥物能夠改善微循環,增加毛細血管開放數量及血流速度,增加機體的血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提高壯骨止痛的臨床效果[4]。

        3 中醫藥治療

        3.1 單味藥治療

        羊藿 殷曉雪[5]、于波等[6]的動物實驗證實,羊藿具有促進人成骨細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并可增強成骨細胞的成骨活性。在基礎研究方面,羊藿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有羊藿苷、羊藿總黃酮等。張秀珍等[7]的動物實驗證實,羊藿苷可通過調控 OPG 和 RANKL 抑制破骨細胞,減少骨吸收,這可能是羊藿苷防治骨質疏松癥的重要機制之一。

        何首烏 黃連芳等[8]研究表明,何首烏煎劑能使去卵巢大鼠的骨小梁面積百分率增加、骨吸收減少、骨轉換率呈下降趨勢,從而發揮其預防骨丟失的作用。

        補骨脂 林舉擇等[9]通過動物實驗研究證明補骨脂對新生大鼠成骨細胞的增殖有顯著促進作用,表明補骨脂抗骨質疏松的作用與其增加成骨細胞的數量和促進成骨細胞的增殖能力有關。

        葛根 何志鵬[10]研究了葛根對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的作用,發現能夠顯著增加骨質疏松大鼠的股骨鈣含量,明顯提高骨質疏松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國內運用補腎中藥對骨質疏松癥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3.2 專方專用 徐忠明等[11]應用黃芪三仙湯治療 36 例 PMOP患者后發現,該方可顯著改善腎陽虛癥狀,同時可以降低患者尿中尿羥脯氨酸與尿肌酐比值(Hop/Cr)及 Ca/Cr 水平,說明黃芪三仙湯可使絕經期婦女尿鈣排出下降,尿中羥脯氨酸下降,因此,對骨吸收有抑制作用,進一步說明其可保持或增加骨量,防止骨丟失。廖琳等[12]用自擬補腎生髓湯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發現能明顯緩解腰脊酸痛、脛酸膝軟或足跟痛、耳鳴或耳聾、脫發、齒搖等腎虛癥狀,具有植物雌、孕激素樣作用,可以提高患者血清雌、孕激素水平,還可避免西藥治療出現的周期性陰道出血、乳腺疼痛等副反應,補腎生髓湯治療雖不能有效提高骨密度,但可以阻斷骨密度下降的進程。丁桂芝等[13]以熟地黃、澤瀉、山茱萸等藥組成的補腎健骨膠囊服,療效顯著。吳氏等[14]以自擬方藥健骨散治療PMOP患者76例,經3個月治療后,X線顯示腰椎骨質疏松改善程度、骨密度值提高程度均較明顯,總有效率88. 2%,認為補腎益氣養血,輔以行氣止痛法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李氏[15]運用健腎壯骨湯治療年齡為53~71歲PMOP患者130例,總有效率為91. 1%,與口服鈣爾奇D對照組比較有效率顯著提高。

        3. 3 針灸、穴位治療

        經過研究,針灸能迅速改善由骨質丟失導致的腰背痛、骨痛和由腎虛引起的衰老癥狀,提高激素水平。張氏[16]用當歸、熟地黃、蛇床子等中藥制成藥餅置穴位上(穴選腎俞、脾俞、命門、關元、神闕、足三里、中脘、大椎、大杼等)隔藥餅灸治療30例PMOP患者, 45天后可緩解骨質疏松造成的骨痛(P

        4 展望

        綜合分析,中醫藥通過對機體的全身性、多環節性、多通路進行調節,以達到治療骨質疏松的目的。 中藥來源天然、不良反應少、價廉,符合我國養生習慣且患者依從性好,在防治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療效是肯定的,有西藥無法取代的優勢,故具有良好的開發和應用前景。但是其藥理作用機制不夠確切、藥物有效成分難以確定、使臨床研究中的各項指標無法橫向比較等缺點也阻礙了其發展,因此仍需進一步研究為本病的防治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魏紹斌.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與腎虛的關系[J].中國老年醫學雜志, 1996, 16(6): 337

        [2] 曹亞飛,劉紅敏,劉慶思.骨質疏松癥的中醫證型與治療原則探討[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02, 8(4): 367-369

        [3] 馮新送.白介素6與骨質疏松及其調節[J].中醫正骨,2001, 13(3): 55

        [4] 鄒蘊玨,呂宏義.中醫藥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思路與方法[J].河南中醫藥學刊, 2001, 16(2): 7-8

        [5] 陳少華,廖鳳蓮. 女性骨質疏松的研究進展及健康教育 [J]. 深圳中西結合雜志,2002,12(5):314-315.

        [6] 林守清. 骨質疏松癥[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2:267.

        [7] ,宋利格,張秀珍. 羊藿總黃酮對去卵巢大鼠骨組織 I型膠原代謝及組織蛋白酶 K 表達的影響[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6,22(3):213-217.

        [8] 黃連芳,吳鐵 ,謝華 ,等. 何首烏煎劑對去卵巢大鼠骨質丟失的防治作用[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6):709-7l0.

        [9 ] 林舉擇,陳升愷,羅家棟. 補骨脂注射液對體外培養大鼠成骨細胞增殖的影響[J]. 中醫正骨,2004,16(6):6-8.

        [10] 何志鵬. 葛根對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作用的研究 [J]. 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8,29(5):9-11.

        [11] 徐忠明 ,周志昆. 黃芪三仙湯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36 例臨床研究[J]. 中醫藥導報,2009,15(5):10-11.

        [12 ] 廖 琳,黎學松,蔡全輝,等. 補腎生髓法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4,11 (4):287-290.

        [13] 丁桂芝,張忠蘭,周 勇,等. 補腎健骨膠囊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療效分析[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5,15 (7):392-394.

        [14] 吳水威,楊春雷.建骨散治療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76例[J].中醫藥信息, 2002, 19(3): 60

        [15] 李明祚.健腎壯骨湯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J].中國臨床康復, 2006, 7(24): 3392-3393

        第5篇: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范文

        [中圖分類號] R6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2-056-01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減少為特點的骨組織顯微結構改變和趨于極易骨折的老年病。骨質疏松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中Ⅰ型為絕經后出現的骨質疏松,Ⅱ型為老年人的生理性骨質疏松。繼發性骨質疏松,則只限于在個別疾病條件下,所引起的骨質疏松。近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試用各種防治手段來緩解因骨質疏松癥而引起的疼痛和骨折,其療效難以肯定。為此,筆者就骨質疏松癥的防治進一步探討如下:

        1 有關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資料 1)上海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創用了他們改良的辛格(Singh)分型法,對股骨上端骨小梁在108例中進行分析,其結果是年齡大于60歲病人中Ⅳ級占4.8%、Ⅴ級占22%;大于70歲的Ⅴ級占4%;其余病例均為Ⅳ級占69.2%。在對骨折發病率的統計中發現,年齡大于60歲者占53.8%、大于70歲者占72%、大于80歲者占88.2%。說明骨質疏松的發病率與骨折的發病率成正比。同時也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骨折發病率隨之增高。2)國內有些學者在對不同年齡的男子握力測驗的統計研究中,發現55歲的握力為16-45歲平均值的86%,而65歲則僅為80%。實驗充分說明,骨骼、肌肉和肌腱等,在成年后已達頂峰,以后就開始走向老化的方向。X線片可見骨皮質變薄、骨小梁減少變細甚至消失。骨單位容積中骨的密度即骨量變小。3)英國曾專門組織了大量骨密度測試,發現約有2000萬到2500萬老年人患有骨質疏松癥。因而,使本病并發的120萬以上的骨折病例中,有24萬人為髖部骨折,50萬人為脊椎壓縮骨折和17萬人為前臂骨折。

        2 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 骨的生成和吸收作用有賴于破骨細胞、成骨細胞和骨細胞的特定的相互轉化。這三種細胞都起源于間葉細胞。在正常情況下,成骨細胞與骨細胞占總細胞數的大部分。骨重建時間葉細胞受老年人的甲狀旁腺素的過剩,維生素D、降鈣素和女性內分泌激素不足的影響,促使未分化的間葉細胞攝取鈣質。當間葉細胞漿內的鈣質濃度升高時,又促進了核糖核酸(RNA)及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使細胞分裂轉化為破骨細胞,并抑制其轉化為成骨細胞。正常的骨吸收和骨形成的關系被破壞,因而導致骨吸收增加,相應的骨形成不足,造成骨量減少,形成骨質疏松。

        3 骨質疏松癥的防治 從上述的發病原因和機制,不難看出,產生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綜合起來有五個減少,即雌激素的減少、降鈣素的減少、鈣的吸收減少、活性型維生素D3的減少、運動量減少,一個增加,即甲狀旁腺素的增加。因此骨質疏松的防治原則是,使老年婦女在更年期,絕經期以及各種疾病的條件下具有較高的峰值骨量,延緩骨量的丟失,降低骨量丟失的速度,減輕因骨質疏松引起的疼痛,防止骨折。除了平時注意營養,多食富含鈣的飲食,加強體育鍛煉外,藥物治療是及其重要一環。

        3.1 飲食的選擇 鈣、磷、維生素D等的攝取是首先解決的問題。食品中含鈣、磷、維生素D較高的有蛋黃、豆腐、魚肉、山芋、牛奶和乳制品等。

        3.2 正確補充鈣 老年人鈣的吸收分數可由成年人的30%-35%降至20-25%,且我國人群普遍攝鈣量不足,故要求患者每日補鈣。絕經前每日約0.8克,絕經后需1.5克,給鈣同時應給與維生素D。

        3.3 及時補充降鈣素 降鈣素是人體代謝和骨轉換的重要激素,降鈣素受體在骨骼中主要分布在破骨細胞及其前細胞上,調節體內骨代謝和維持鈣平衡,降鈣素可直接作用于破骨細胞而抑制其功能,有時替代雌激素作為抗骨吸收藥,如在應用雌激素期間仍骨疼明顯者,加用降鈣素可緩解疼痛。但此藥不能口服,須注射或噴鼻,因降鈣素可引起血鈣降低,應用時必須聯用鈣劑,每日50-100單位降鈣素,聯用1.5克鈣元素。

        第6篇: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范文

        關鍵詞:骨質疏松癥;中醫藥治療進展;綜述

        中圖分類號:R6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5-0090-03

        [WT5HZ][JZ]Study 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WT5BZ][JZ]CHEN Zi-yi, ZHAO Zhong-wen

        [WT5"BX][JZ](1.School of Postgraduate,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22, Fujian;[JZ]2.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001, Fujian)

        [WTHZ]【Abstract】[WTBZ]The high incidence of osteoporosis in the world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fractures,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has a unique advantage. A series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making a significant progress. The liter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recent years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from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and other treatment in the paper, in which the progres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common osteoporosis are specifically discussed so as to give readers an inspiration and new id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WTHZ]【Key words】[WTBZ]osteoporosis,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ummarization

        骨|疏松癥(OP)是指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細結構退化破壞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骨的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松癥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Ⅰ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種。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指繼發于其他疾病或者某種藥物治療導致的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癥最典型的臨床表現為疼痛、脊柱變形和發生脆性骨折。中醫根據其臨床癥狀體征,與“痹癥”、“腰痛”相類似,將其歸于“骨痿”、“骨枯”、“骨痹”范疇。近年來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取得很大進展,現綜述如下。

        1單味中藥藥理分析

        單味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療效確切,藥理機制得到證實,近年來不斷開展的藥物研究為此提供了更為有力的證據。臨床常用防治骨質疏松癥的中藥有補骨脂、羊藿、杜仲、骨碎補、菟絲子、續斷、鹿茸、阿膠、黃芪、人參、枸杞、龜甲、葛根、牛膝、狗脊等。補骨脂作為臨床治療OP的常用藥,近年研究層出不窮,藥物有效成分被不斷挖掘。邵航等[1]在其藥理研究實驗中發現補骨脂含有香豆素類、黃酮類和單萜酚類等多種活性成分,而其中主要的抗骨質疏松的活性物質為香豆素類成分。張樂其等[2]從提取方法、誘導成骨機制、調節骨代謝通路、應用前景等方面研究其中藥單體柚皮苷,證實柚皮苷在臨床上修復骨缺損具有重要地位。黃酮類物質被稱為“植物雌激素”,能夠同時作用于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具有改善骨代謝,促進成骨細胞生成,抑制破骨細胞分化的作用。劉舵等[3]從寧夏枸杞中粗篩出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較高的黃酮類物質,且通過急性毒性實驗證實其毒性極小,能緩解切除卵巢大鼠的骨結構的退化,對防治骨質疏松有一定作用。賴青海等[4]實驗發現肉蓯蓉能通過提高性激素水平,抗氧化作用,調節鈣磷代謝平衡,補充礦物質元素等方面影響成骨細胞、破骨細胞活性,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的作用。對單味中藥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細胞分子深成面水平,研究其對成骨與破骨細胞的影響、調節體內激素及微量元素、誘導干細胞成骨分化等預見其治療骨質疏松癥的效果。貝家欣等[5]總結近年研究指出人參皂苷可通過調節護骨素(OPG)、核因子κB受體活化因子配體(RANKL)以及基因p2和p27的mRNA的表達來促進成骨細胞的分化和增殖,且可抑制破骨細胞的形成,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增殖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任輝等[6]通過動物實驗得出龜板可能通過降低骨轉換有效改善激素性骨質疏松,其中CTSK可能是其作用靶點之一。[HJ1.8mm]李淑惠等[7]研究表明以丹參酚酸B和丹參素為代表的丹參水溶性酚酸類成分在調節骨代謝方面起作用,涉及Wnt/β-cate-nin、ERK、BMP、OPG/RANKL/RANK以及 FoxO介導的氧化應激等多種信號通路調節機制。

        2中藥復方制劑

        21中藥復方制劑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

        211絕經后骨質疏松癥PMOP在臨床中最為常見,故對PMOP中醫藥治療的各方面機制研究也最為廣泛。吳海洋等[8]在單味中藥方面,從骨測量指標、細胞因子變化、基因水平等方面進行評估,重點探討了羊藿、杜仲、骨碎補對PMOP的療效;在復方中藥方面,以普遍認為的腎虛病機為主線,總結了補腎法在臨床中應用。王劍等[9]通過對去卵巢骨質疏松癥大鼠采用自擬方補腎壯骨中藥復方(羊藿、牡蠣、鹿茸)治療觀察得出,補腎壯骨中藥復方可能通過上調骨組織Dlx5 mRNA及蛋白表達而有效防治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展磊等[10]對110例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鈣爾奇D聯合補腎活血中藥治療,實驗發現補腎活血中藥可緩解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疼痛癥狀,其機制可能是通過降低血清OPN、PINP和β-CTX濃度,提高25-(OH)D水平實現的。高璐等[11]研究補腎中藥復方(鹿茸、牡蠣、羊藿),通過對血生化指標測定、骨密度檢測及RT-Real Time PCR分析,得出補腎中藥復方具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的作用,其機制與調控 MEK1、ERK2 基因表達有關。為試驗新的實驗模型,模擬出與臨床更加接近的病理過程,劉梅潔等[12]將去卵巢和灌胃給予大黃2種方法合用,造成大鼠脾腎兩虛型骨質疏松癥,其病理過程與人類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相似,能反映絕經后骨質疏松患者的發病特點,為臨床實驗建模打開了新的思路。

        212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老齡化趨勢催生了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群體。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病因病機特點除了著眼于腎虛和脾虛外,還應考慮其氣血虛弱特點,復方中當歸、黃芪等益氣養血中藥被廣泛運用。俞延軍等[13]擬益腎活血湯(當歸10 g,熟地、杜仲、槲寄生、牛膝、羊藿各20 g,紅花、桃仁各6 g,續斷15 g,延胡索30 g)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經治療測定患者骨密度增加,四肢疼痛得到基本緩解。劉玉紅等[14]將骨康方(補骨脂30 g,肉蓯蓉、羊藿、菟絲子、熟地黃、白芍,丹參各15 g,黃芪20 g,當歸10 g,大棗5枚)進行辨證加減,細分陰陽,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起到了更好的療效。張翔等[15]在常規口服西藥的基礎上聯合接骨湯(當歸、黃芪、炒白芍、續斷、申姜、威靈仙、天花粉、熟地、木瓜、土鱉蟲、自然銅),以補腎壯骨為主,健肝脾化瘀血為輔,提高了骨密度,有效地減輕了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痛。蔣玲玲等[16]采用中藥復方益腎健骨湯(黃芪30 g,雞血藤30 g,補骨脂15 g,骨碎補12 g,菟絲子12 g,狗脊12 g,川續斷12 g,川芎12 g,葛根12 g)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治療后,顯效率和有效率都相對高于采用單純西藥治療。

        22中藥復方制劑治療繼發性骨質疏松癥

        221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DOP的中醫病機認為與“瘀”和“虛”關系最為密切。馬如風等[17]探討DOP的主要病因病機在于機體肝脾腎虧虛和氣虛血瘀,補腎滋陰、益氣活血的中藥復方在預防和治療DOP時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中藥有黃芪、丹參、地黃、羊藿等。李環宇等[18]分析了糖尿病骨|疏松的中醫病機,認為與脾腎虧虛和血瘀關系最為密切。同時總結得出,在防治DOP近10余年的研究中,較為重視對補腎健脾類中藥的使用,而對活血化瘀藥的研究尚為少見。加味青娥丸化裁自古方青娥丸,方含補骨脂、胡桃仁、鹿角膠、杜仲、丹參、黃芪、山藥、牡蠣、龍骨,能改善治療DOP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血清鈣磷含量、空腹尿 Ca /Cr 比值,整體調節機體的骨代謝平衡[19]。呂維名等[20]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以阿法骨化醇膠丸及碳酸鈣咀嚼片加用口服復方地龍片(黃芪、川芎、地龍、牛膝),在緩解2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痛及神經肌肉疼痛方面有顯著效果。

        222激素性骨質疏松癥隨著糖皮質激素在臨床中的廣泛運用,GIOP人數逐漸上漲,已成為繼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后OP的第三大人群。中藥抗 GIOP 的作用機制多從調節骨組織中的蛋白表達,促進 OB 的增殖與分化,抑制 OC 活性及數量,促進骨基質合成,提高性激素水平,調節鈣磷代謝等方面展開。補腎中藥方(鹿茸、羊藿、牡蠣)可明顯上調 GIOP 大鼠骨組織成骨轉錄因子Osterix、Runx2 mRNA 及蛋白表達,促進 OB 分化、成熟和骨形成[21~22]。徐曉東等[23~24]從分子水平研究了骨形態發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及 PPARγ2 的 mRNA 和蛋白表達,創新使用納米鈣補腎中藥,使其上調大鼠骨組織中 BMP6 / BMP7 mRNA 和蛋白表達,下調骨組織中 PPARγ2 的 mRNA 和蛋白表達以達到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的效果,對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朱輝等[25]指出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為腎精虧虛、脾虛不運、血行瘀滯所致,設計實驗組進行對比,發現補腎中藥能抑制骨吸收,與健脾、活血法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朱冰等[26]建立GIOP大鼠股骨閉合骨折模型,采用中藥復骨方(骨碎補、杜仲、續斷、千年健、紅花、歸尾、川芎)進行治療,實驗發現GIOP骨折大鼠經復骨方治療后,最大載荷、最大應力等均有增高,股骨密度提高,骨形態參數改善。

        3其他治療

        中醫藥療法博大精深,針灸推拿、中藥涂擦、熏蒸、足療等非口服療法展現了其多樣性,既與中藥相輔相成促進療效,又發揮其特長,為患者提供多種治療選擇,量身定做專屬的診療方案。牛國平等[27]進行隨機對照試驗,對照組采用利塞膦酸鈉治療,治療組采用中醫針灸推拿治療。發現針灸推拿法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度及日常活動功能,有利于骨密度的補充。崔沐群[28]針對骨質疏松患者腰背痛這一癥狀,將抗骨質疏松藥物結合針灸、蠟療進行治療,發現結合針灸與蠟療可以提高患者的骨質密度,極大地改善骨質疏松患者的疼痛狀況。唐旭麗等[29]對80例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采用隨機對照研究方法,對照組給予肌肉注射鮭魚降鈣素加口服凱思立D治療,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加用十一方藥酒及藥渣進行涂擦聯合燙療。實驗結果表明中藥涂擦聯合燙療能更好地改善老年骨質疏松。李文華等[30]依據中醫辨證論治原則、經絡傳導學說以及藏象學說,以現代足部反射區理論為指導,發現中藥足療在治療骨質疏松癥比口服阿侖膦酸鈉片更能減輕骨痛癥狀和提高骨密度值,療效更確切。梅群超等[31]采用理療之薰蒸療法,利用溫經通絡、活血行氣中藥煮沸后產生的蒸氣薰蒸腰背疼痛部位,在藥物和熱力的共同作用下達到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的目的。

        4小結

        近年來的臨床和實驗研究為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中醫藥作用的多靶點性與臨床骨質疏松癥多病因誘發的復雜性相契合,具有很大的優勢,且針灸、推拿、理療等方法又彌補了單純中藥應用的不足,效果均較好。但也還存在著不足:由于骨質疏松癥患者多為老年人,多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等,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因此應該強調中醫辨證論治的個體化治療,在經驗方、有效方的基礎上加減運用。另外,動物實驗的造模也可多加探討,以期為后期得到更好的實驗結果鋪好基石。我國風濕病專業起步較晚,對骨質疏松癥的認識、研究及診治均存在諸多不足,加強風濕病相關骨質疏松癥的中西醫認識和研究對今后的治療將有重要啟發。

        參考文獻:

        [1]邵航,俐補骨脂抗骨質疏松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5,23(3):69-71

        [2]張樂其,霍光,柳毅,等中藥柚皮苷誘導成骨作用的研究進展[J].口腔醫學,2016,(03),277-280

        [3]劉舵,楊永利,雷婷,等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急性毒性及對切除卵巢大鼠骨質疏松的防治作用[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6,(04),396-401

        [4]賴青海,王琳琳,丁輝,等肉蓯蓉治療骨質疏松癥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1):74-76

        [5]貝家欣,夏海珊,盧家淇,等人參皂苷 Rb1 抗骨質疏松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6,21(8):950-955

        [6]任輝,張志達,梁德,等龜板改善激素性骨質疏松大鼠骨量、骨微細結構、骨生物力學和骨代謝的機制探討[J].中華中醫藥雜志(原中國醫藥學報),2016,31(5):1858-1862

        [7]李淑惠,梁燕龍,楊亞軍,等丹參水溶性成分影響骨代謝的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6,32(7):902-905

        [8]吳海洋,索歡,王平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臨床中藥治療進展[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5,(02),241-244

        [9]王劍,鄭洪新,張錦萍,等補腎壯骨中藥復方對去卵巢骨質疏松癥大鼠骨組織Dlx5 mRNA 及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5,21(10):1238-1240

        [10]展磊,魏秋實補腎活血藥對絕經后骨質疏松婦女血清骨代謝因子的調控作用[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6,(09),1128-1132

        [11]高璐,洪新,尚德陽,等補腎復方對去卵巢大鼠MEK1、ERK2基因表達的調控作用[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05),471-475

        [12]劉梅潔,李鴻泓,王少君,等骨質疏松癥脾腎兩虛型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的建立[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2,(08),836-838

        [13]張翔,敖勇峰,劉耀忠,等中藥接骨湯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48例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8):166

        [14]蔣玲玲分析中藥復方益腎健骨湯在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大家健康,2016,10(6):51

        [15]俞延軍,李濟軍自擬益腎活血湯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32例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14,49(11):817

        [16]劉玉紅,趙可偉骨康方加減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4,46(8):251-252

        [17]馬如風,郭魚波,王麗麗,等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的中醫病因病機分析和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6,34(8):3-4

        [18]李環宇,張林從“虛”“瘀”防治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的方藥研究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2):417-418

        [19]鞏振東,李翠娟加味青娥丸治療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2(9):1391-1402

        [20]呂維名,許榮,肖麗霞,等中藥復方地龍片聯合骨化三醇治療糖尿病伴骨質疏松癥疼痛療效觀察[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1,17(7):617-619

        [21]王劍,鄭洪新,宗志宏,等補腎益髓中藥對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大鼠骨組織 Runx2 的 mRNA 及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1,17(2):120-125

        [22]王劍,鄭洪新,宗志宏,等補腎、健脾、活血中藥對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大鼠骨組織 OsterixmRNA 及蛋白表達影響的比較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1,26(4):801-806

        [23]徐曉東,鄧洋洋,鄭洪新糖皮質激素誘導腎虛骨質疏松癥大鼠骨組織中 BMP-6 / BMP-7mRNA及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4,32(3):472-474

        [24]徐曉東,鄧洋洋,鄭洪新糖皮質激素誘導腎虛骨質疏松癥大鼠骨組織中PPARγ2的mRNA及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4,(1),25-27

        [25]朱輝,鄭洪新,林庶如,等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大鼠模型制備及中藥的干預作用[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7(8):30-32

        [26]朱冰,李敏研,劉智,等復骨方促進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大鼠骨折愈合作用的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8),14-18

        [27]牛國平,崔書欣,康斐針灸推拿法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5,30(10):1527-1529

        [28]崔沐群針灸結合蠟療治療骨質疏松癥腰背痛臨床療效分析[J].亞太傳統醫學,2014,10(19):90-91

        [29]唐旭麗,鄧旭,鐘毅,等中藥涂擦聯合燙療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疼痛的影響[J].河南中醫,2016,36(9):1588-1590

        第7篇: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范文

        [關鍵詞] 絕經后;骨質疏松;依普黃酮;骨密度

        [中圖分類號] R6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5(b)-0085-02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類壽命也在不斷的延長,女性壽命也越長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絕經后度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絕經后女性的一種常見疾病,女性絕經后卵巢功能減退,分泌的雌激素顯著減少,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得骨吸收加速,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被破壞,骨的脆性增加,從而容易導致骨折發生[1],所以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是近年來全世界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公共衛生健康問題[2],從而采用藥物對其進行有效的預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采用激素替代療法和降鈣素是預防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主要藥物,然而長期地使用雌激素可明顯地增加子宮內膜癌及乳腺癌的發生率[3],而長期采用降鈣素預防不僅增加使用費用,而且也不利于長期使用,因為大部分降鈣素都是注射劑[4]。近年來使用依普黃酮預防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引起了臨床研究人員的廣泛興趣[5-6]。依普黃酮(Ipriflavone,化學名為7-異丙氧基異黃酮)是一種異黃酮的衍生物,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類藥物,但是在人體內并無雌激素作用,通過近20年的研究表明依普黃酮能直接作用于骨,抑制骨的吸收;另一方面依普黃酮能刺激甲狀腺釋放降鈣素,兼有雌激素和降鈣素的治療作用,而在體內生理代謝過程中不具有雌激素和降鈣素的副作用[7]。因此,依普黃酮預防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本實驗探討依普黃酮對防治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的療效評價,為依普黃酮更好地應用于臨床防治絕經后骨質疏松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及門診的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46例,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齡51~76歲,平均(63.1±5.7)歲,平均絕經年齡(48.9±4.3)歲,絕經年限1~21年,平均身高(155.4±4.8) cm,平均體重(56.2±6.9) kg,均為自然絕經后的骨質疏松癥患者,排除因腫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骨質疏松癥,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正常,在近3個月內也未使用過激素、降鈣素等治療。

        1.2 治療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連續服用依普黃酮(固蘇桉,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0.2 g/次,每天3次,均飯后服用,連續服用2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治療前和治療2個月后患者的骨痛按照文獻進行評價[7];測定治療前和治療后的腰椎(L2~4)、股骨頸、大轉子和髖部的骨密度;測定血生化堿性磷脂酶(ALP)、鈣(Ca)、磷(P)和晨尿羥脯安酸(Hop/Cr)。

        1.4 數據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3.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以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疼痛緩解評價

        46例患者在治療前骨痛者有40例(其中Ⅰ級26例,Ⅱ級14例),占總例數的87.0%;然而在治療后骨痛者僅有3例(其中Ⅰ級2例,Ⅱ級1例),占總例數的6.5%;顯然采用依普黃酮能緩解患者骨痛(P < 0.01或P < 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各部位骨密度的變化

        46例患者在治療2個月后腰椎、股骨頸、大轉子和髖部的BMD均顯著增加(P < 0.01或P < 0.05),各部位BMD的增長率分別為4.5%、5.1%、4.8%和3.9%。見表2。

        2.3 治療前后血生化ALP、鈣(Ca)、磷(P)和晨尿羥脯安酸(Hop/Cr)水平的變化

        46例患者在治療2個月后ALP、磷(P)和晨尿羥脯安酸(Hop/Cr)水平均顯著下降,而鈣(Ca)含量有了明顯的升高(P < 0.01或P < 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人類正步入老齡化階段,隨著年齡的增加,機體的生理功能不斷衰退,老年人的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也不斷地受到危害。骨質疏松癥就是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一種常見疾病,有研究表明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骨質疏松癥的概率高達55%,發生骨折的概率也達到10%[8],骨質疏松癥常發生于絕經后的女性。由于絕經后女性分泌的雌激素減少,而在雌激素水平較低的狀況下,體內骨的合成將受到抑制,骨的吸收大于形成,從而發生骨代謝障礙,骨組織的顯微結構異常化,同時使得骨脆性增加,容易導致骨折。因此,積極地預防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對提高絕經后女性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臨床上應用最多的是激素替代療法,但是長期應用雌激素會增加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所以選擇一種雌激素替代物,不僅能有效地治療骨質疏松癥,還能避免雌激素的危害,是當前預防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最佳方案。在20世紀60年代,匈牙利首次合成了依普黃酮,是一種異黃酮衍生物,是一種植物生長因子,其結構與雌激素相似,并能產生與雌激素類似的效應,但是在人體內并無雌激素作用,從而降低了如乳腺癌等癌癥發生的概率。到了20世紀70年代研究表明依普黃酮能夠抑制骨質的溶解,并能促進甲狀腺細胞分泌降鈣素抑制破骨細胞的生成。到了20世紀80年代成為一種新型的抗骨質疏松的藥物[9]。在患者應用依普黃酮的2個月內,并未發生骨折,與治療前相比,使用依普黃酮治療后,絕經后患者不僅緩解了疼痛狀態,而且腰椎、股骨頸、大轉子和髖部的BMD分別增長了4.5%、5.1%、4.8%和3.9%(P < 0.01或P < 0.05);同時ALP、磷(P)和晨尿羥脯安酸(Hop/Cr)水平均顯著下降,而總鈣(Ca)量有了明顯的升高(P < 0.01或P < 0.05),可有效地預防骨折,從代謝的這些生化指標可以發現依普黃酮能抑制骨吸收。

        綜上所述,依普黃酮能夠有效地預防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少等優點,具有良好應用和開發前期。

        [參考文獻]

        [1] 劉忠厚. 骨質疏松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266.

        [2] Seeman E,Eisman J A.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why,whom,when and how to treat[J]. Med J Aust,2004,181(5):298-303.

        [3] 姜娟,趙文榮,王勁紅,等. 絕經期骨質疏松癥的防治[J]. 中國老年醫學雜志,2002,19(1):141-143.

        [4] 聶晶,盧良華,孫軍. 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的有效藥物依普黃酮[J]. 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02,19(1):7-9.

        [5] 張宏昱,張石革. 依普黃酮的研究進展與臨床應用[J]. 中國藥房,2003,14(12):758-759.

        [6] 張曉樂. 依普黃酮(固蘇桉)[J]. 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3,1(1):57-58.

        [7] 涂平生,黃自為,曾穎,等. 依普黃酮對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的臨床研究[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05,5(3):190-191.

        [8] 伍漢文,孟迅吾. 應重視骨質疏松癥的研究[J]. 中華醫學雜志,1992, 72(5):259-260.

        第8篇: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范文

        【關鍵詞】 中老年;男性;高血壓;骨質疏松

        作者單位:130011 吉林大學第四醫院心內科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該病可發生于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性[1]。骨質疏松的發生隨年齡的增加,成遞增上升; 一旦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生存質量下降,出現各種并發癥,可致殘或致死。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骨質疏松癥及其并發癥已成為一個社會性的健康問題而備受關注。而高血壓病亦為老年男性多發病之一,有研究表明原發性高血壓病與骨質疏松之間存在相關性[23],本文旨在探討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壓病與骨質疏松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門診患者206例,均為中老年男性,年齡58~78歲,除外糖尿病、甲狀腺和甲狀旁腺疾病、腎上腺疾病或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肝病、各種癌癥,亦無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雌激素等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史。其中高血壓病患者115例(A組),均符合高血壓防治指南(2004修訂版)之診斷標準,年齡58~77歲,平均(6487±341)歲;非高血壓者91例(B組),年齡59~78歲,平均(6555±399)歲。

        12 方法 所有入選者均測量身高、體重、血壓,計算體重指數,并應用美國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DTX200型雙能X線BMD儀測量前臂骨密度值(BMD)。

        13 判定標準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診斷標準[1],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一個標準差屬正常,降低1~25個標準差之間為骨量減少,降低程度大于等于25個標準差為骨質疏松;用TScore(T值)表示,即T值≥10為正常,T值于25~10為骨量減少,T值≤25為骨質疏松。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差異性檢驗用t檢驗及χ2檢驗,以P

        2 結果

        ①兩組年齡、體重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②兩組比較骨密度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年齡、體重指數、血壓(x±s)

        表2 兩組骨密度、骨質疏松率3 討論

        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Ⅰ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類。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一般發生在婦女絕經后5~10年內;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一般指老人70歲后發生的骨質疏松;而特發性骨質疏松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無明確的病因[1]。骨骼處于骨形成與骨吸收的動態平衡中,任何因素導致成骨細胞一破骨細胞失偶聯,骨吸收超過骨形成,均可引起骨質疏松。雌激素可抑制破骨細胞的骨吸收,絕經期女性隨年齡增長雌激素水平降低,骨消融增加,骨量也逐步丟失。隨著年齡增高成骨細胞活性減弱,骨形成不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小梁變細,為低轉換型;其次,隨著老齡化,腎功能減退,1α羥化酶活性減低,維生素D受體合成減少,腸鈣吸收減少,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及降鈣素分泌減少也參與了老年骨質疏松的發生。男性隨年齡增長骨量丟失與骨轉換下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7,10]。本文研究對象為中老年男性高血壓患者,排除了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研究結果顯示合并原發性高血壓的中老年男性發生骨質疏松的危險增加。可能原因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鈣代謝紊亂,尿鈣排泄增多,產生負鈣平衡,引起鈣激素水平改變,從而使骨骼脫鈣,易發生骨質疏松[9]。

        參 考 文 獻

        [1]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討論稿)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6,5(8):455457.

        [2] Larijani B, Bekheirnia MR, Sohani A, et al Bone mineral density is related to blood pressure in men Am J Hum Biol,2004,16:168171.

        [3] 賀琳,徐浩,黃力高血壓與骨質疏松相關性的研究進展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9,28(7):611613.

        [4] 楊榮,劉國平148例原發性高血壓鈣代謝失調與骨質疏松的關系 內蒙古醫學雜志,2005,37(10):904905.

        [5] 郭麗娟,羅湘杭,伍賢平,等絕經后婦女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l、2和組織金屬蛋白酶抑制因子1水平及其與骨密度及骨轉換生化指標的關系中華醫學雜志,2005,85(11):734737.

        [6] 劉紅,廖二元,等正常女性與年齡相關的骨轉換生化指標和骨密度的關系中華內科雜志,2004,43(11):805809.

        [7] 邢學農,等Ⅰ型前膠原氨基端伸展肽在診斷骨質疏松中的作用安徽醫科大學學報,1999,34:361363.

        [8] Mac Gregor GAJ Hyperten,1993,11:78.

        [9] 劉國平,馬蘭俊,等原發性高血壓鈣代謝失調與骨質疏松的關系內蒙古醫學雜志,1996,16(4):199200.

        第9篇:防治骨質疏松的關鍵范文

        關鍵詞: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影響因素;護理干預

        老年骨質疏松癥是指隨著年齡不斷增長,骨成分減少,骨質變薄,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的退行性疾病[1]。近年來,亞洲國家其骨折發生率在不斷增 長[2]。骨質疏松性骨折是骨質疏松最嚴重的后果,多發生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性。由骨質疏松而導致的股骨頸骨折、腰椎壓縮性骨折、橈骨遠端骨折等危害性較大,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們對本院骨科112例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進行調查,分析其發生骨折的危險因素并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有效防止骨質疏松并發癥的發生,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2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69例,年齡60~93歲,平均(76±8)歲。

        1.2方法 將本組發生骨折的直接因素分為:室內滑倒、運動中跌倒、登高跌倒(包括上下樓梯和上下公共汽車等)、無誘因(全身酸痛、駝背等,經檢查有骨折)所有患者通過X線骨密度檢測顯示所有均符合骨質疏松的診斷標準且排除繼發性骨腫瘤、骨炎癥性病變、軟骨病及暴力所致的骨折[3]。

        2結果

        2.1發生骨折的危險因素 跌倒是導致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本組研究中患者室內跌倒45例占40.2%,運動跌倒32例占28.6%,登高跌倒28例占25%,無誘因7例占6.3%。

        2.2性別與骨折 本組研究中女性患者69例占61.6%,男性患者43例占38.4%。

        2.3不同部位與骨折發生的情況 本組研究中發生骨折的部位為股骨頸骨折的62例,占55.4%,椎體骨折的41例占36.6%,橈骨骨折的9例占8%。

        3護理干預

        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關鍵在于早期預防,預防重于治療,應針對各種危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降低骨質疏松的發生率,以減少骨折的發生。

        3.1心理護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處于機體下降階段,而骨質疏松癥又伴有多種癥狀如腰背疼痛或骨關節疼痛,有些患者還可出現低鈣性手足抽搐等,重者則全身疼痛,這些現象均會使老年人感到煩躁、恐懼等,因此疏導老年人的心理障礙使其建立自信是很關鍵的任務,讓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態是戰勝疾病最好的武器。

        3.2飲食護理 老年人應從每日的膳食中攝取豐富的鈣,不應

        3.3適當的運動 運動的缺乏是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戶外活動減少,接受陽光照射的機會減少,維生素D的合成下降,亦不利于鈣質的吸收。若老年人活動能力無障礙,可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步行、慢跑、太極拳、五禽戲等。朱歡麗[5]研究表明有氧運動不僅能增加老年骨質疏松患者腰椎和股骨上端的骨量,同時能促進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對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預防跌倒和骨折有積極作用。

        3.4藥物干預 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臨床常用藥物有口服鈣劑、降鈣素、維生素D3等。鈣和維生素D3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的基礎藥物,絕經期的女性合理補充雌激素可延緩骨質疏松的發生,降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率。

        3.5安全防護指導 針對骨折的誘發因素采取有效的預防性護理措施,減少骨折的發生。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室內跌倒是發生率較高的危險因素,因此對老年人安全防護措施應該給予指導,特別是一些高危人群,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病患者等。針對這些人群應該告誡指導患者一些安全防護措施,用物擺放有序,室內燈光應該明亮,衛生間設扶手,選擇合腳的鞋子,轉身的動作宜慢,對行動不便,下肢肌力下降的老年人應使用助行器,必要時有家屬攙扶。

        3.6健康教育 骨質疏松曾被認為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老化過程,現在認為是可以防治的,通過多種形式、系統的健康教育活動可以預防或減少骨質疏松的發生[6]。對不了解骨質疏松癥狀的老年人進行骨質疏松癥知識宣傳,如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及預防,戒除不良嗜好及不良生活習慣,充分做好醫患溝通,以達到早發現和治療以預防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

        4討論

        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率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增高的趨勢,骨質疏松性骨折是屬于骨脆性骨折增加導致的骨折,也稱脆性骨折,它通常在輕度的外力作用下發生,本組病例中股骨頸骨折占的比例大,可能與老年人神經肌肉協調性下降,中樞神經系統、運動神經元的調控功能降低有關,其次股骨頸是軀干重力作用的一個受力支撐點,容易受外力作用發生骨折。在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的原因,與女性絕經、雌激素下降有關,隨著月經停止時間的增加,其骨量、骨鈣也隨之減少,因此大部分女性步入老年期的時候都會出現骨質疏松的現象,而一旦受到外界作用就會發生骨折。通過本次研究可發現大多數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都發生在室內活動,因此對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適當運動、藥物干預和多層次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它能使患者及家屬積極參與治療過程,治療模式由以往的"被動治療"轉換為"主動康復過程",不但治療效果明顯改善,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復發率.在倡導健康促進、三級預防的今天,本科對骨質疏松癥的健康教育也應從老年的早期,甚至從青壯年入手,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獲得理想的骨峰值,堅持適當的負重運動,減少骨量的丟失,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定期體檢,特別是60歲以后最好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測,以便早期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當出現骨質疏松時積極采取措施防止骨折的發生[7]。

        參考文獻:

        [1]沈霖.骨質疏松癥[M].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2010:233-290.

        [2]王麗嬌,宋萍,肖莉.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影響因素分析及康復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4):2250-2252.

        [3]張鑫,劉波,劉輝.等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及相關影響因素[J].中醫正骨,2012,24(3):33-35.

        [4]李燕燕,韓繼紅.中醫食療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臨床癥狀和骨密度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6):490-492.

        [5]朱歡麗,劉曉晴,夏秦.運動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量和骨代謝影響的研究[J].中醫婦幼保健,2007,22(9):125-125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最新精品国产免费 | 欧美精品国产免费无 | 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直播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欢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天堂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