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家庭教育輔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不要溺愛,要關愛
古人說:“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愛之,其實仇之?!边@是對“溺愛”一詞的最好注解,這一現(xiàn)象在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中尤為突出。過分溺愛的孩子或怕苦,怯懦,經不起挫折;或依賴性強,缺乏獨立發(fā)展意識;或驕橫、霸氣;或胸無大志,不思進取。總之,溺愛百害而無一利。不要過分地保護孩子,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犯了錯誤,一定要及時批評糾正,決不能姑息、縱容和庇護。
二、不要只重智育,要更重能力
近幾年,由于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理,初中生參加輔導班蔚然成風,特別是城區(qū)家長,一到假期或周末,就給孩子報一兩個甚至幾個輔導班,孩子疲于奔命。家長對發(fā)展孩子智力投入的物力和心血可謂是竭盡全力,而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卻大大忽視,以致孩子的社會實踐能力、獨立生活能力乃至道德水準都出現(xiàn)了下降趨勢,以家庭教師代替家庭教育,這是家庭教育的錯位。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而孩子的能力培養(yǎng)及德育更不能忽視,對此我認為做到以下三個方面很重要:(1)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2)注意培養(yǎng)孩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和競爭與協(xié)作意識。(3)注意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和感恩社會。
三、不要放任,要關注
放任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所作所為不聞不問,不管不顧,放任自流。這一現(xiàn)象主要集中在偏遠的農村家庭中,他們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較低,思想落后,對孩子的教育僅僅停留在保證穿衣吃飯,其余都是讓孩子自生自長,致使孩子不能安全度過青春危險期。作為家長,對于處在青春危險期的孩子,要特別關注。發(fā)現(xiàn)異常,就要及時與孩子溝通,溝通時注意傾聽孩子的解釋,不主觀臆斷,不簡單粗暴,不亂加干涉;要經常與學校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學習狀態(tài)、個性品格形成過程中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協(xié)助學校幫助孩子矯正;要正視孩子生理發(fā)育現(xiàn)實,正確引導孩子與異性同學正常交往,不簡單、隨意地給孩子扣上“早戀”的帽子。發(fā)現(xiàn)孩子與異性同學交往密切時要耐心說服教育,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幼稚、不成熟,心服口服地糾正自己的過失;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認真糾正孩子一邊寫作業(yè),一邊看電視、聽音樂、吃東西等不良習慣,讓孩子知道好的學習習慣是通往成功的金鑰匙。
四、不要管制,要情制
一些家長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但是教育的方式方法不當,經常采用打罵、訓斥、嚇唬等簡單粗暴的手段來管制,或者把孩子禁錮在家里,不讓孩子與外界接觸,致使孩子膽小怕事、性情孤僻、缺乏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有的還會性格粗野暴躁,嚴重地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情制就是提倡父母用慈愛去感化,用心去教育。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幫助孩子分析原因、指出危害,或拿出指導性意見;當孩子和父母發(fā)生爭執(zhí)時,要肯于放下“尊嚴”,孩子對就服從,孩子不對要耐心說服,要和孩子建立平等、互助的朋友式關系,和孩子一起成長。當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時,不惡語中傷,不用自暴自棄的心態(tài)疏遠、冷落孩子,而是親近他、安撫他、鼓勵支持他克服學習中的障礙。同時要正視孩子的學習能力,在升學與就業(yè)問題上不逼孩子擠獨木橋,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另外,要支持孩子與同學交往,一旦孩子跟孩子交了朋友,不要簡單地橫加干涉,而要耐心指點,讓孩子學會共處,這也是生存能力之一。
五、不要托管,要親管
留守兒童教育是當今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帶來的突出問題,而且將是一個時期內長期存在且無法回避的問題,身在遠方的父母不要將孩子托管后就萬事大吉,要和學校、監(jiān)護人、孩子經常保持聯(lián)系。其實,孩子的許多問題都是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產生的,因此父母不應該用一個“忙”字推脫,要經常來信、來電詢問情況,詢問時不能一味地訓斥或威脅,而應注意溝通方式,進行內心的詢問、了解,幫助孩子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鼓勵孩子的每一個進步。父母對孩子最了解,因此父母與監(jiān)護人及學校之間應加強聯(lián)系,了解各種信息,交流施教方法,使留守兒童充分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關鍵詞]孤兒學校;輔導教師;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0)12-0269-01
孤兒學校顧名思義就是在這里都是孤兒學生,他們在這里吃、住、學習、生活,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在這里完成的,這個環(huán)境既是他們的家園也是他們的校園。這里有很多工作人員,有管理學校的行政人員,有傳授知識的教師,還有管理生活的輔導教師,同時還有很多后勤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是為孤兒孩子服務的,為了孤兒孩子奉獻青春與汗水。每個崗位的工作人員都兢兢業(yè)業(yè),在這里輔導教師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一、明確輔導教師的工作職責
輔導教師就如孤兒孩子的父母,做著家長工作,起著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管理學生的飲食起居
一個孤兒孩子沒有父母,沒有其他人照顧,國家政府把他們收留,并安置在孤兒學校這個大家庭里,雇用老師來撫養(yǎng)照顧教育他們。輔導教師就是照顧學生衣食起居的教師,每天的三餐,照顧吃飽吃好;天氣冷暖,督促添減衣服;傷風感冒,關心病痛;衛(wèi)生勞動,生活繁雜等。這些都是生存的基礎,沒有成人的孩子必須要家長照顧才能健康地長大。孤兒學生需要老師的關心照顧才能長大,雖然他們失去了父母,但是在社會主義國家不會再讓學生在肉體上有所缺失,應該吃飽穿暖,避免身體上再有所傷害。輔導教師每天都在竭盡全力地照顧好他們。
(二)塑造心靈
輔導教師不僅僅要照顧學生的日常管理,更重要的是塑造學生的心靈。每個人都是雙重的人,一是肉體上的,例如,身體累了,就會去休息,自己很清楚自己的需求;二是心靈即精神上的,家庭教育的關鍵是塑造精神上的人,一個偉大杰出的人在于其精神上的偉大杰出。心靈是精神營養(yǎng)供應者補給者,如果沒有心靈的補給,精神的人就會出現(xiàn)問題,精神人就殘疾了,會有變態(tài)或失常反應。例如在深秋的一個早晨,我?guī)W生跑操,有一個小男孩也就十歲左右,哭著跟我借電話,說是要給奶奶打電話,讓奶奶來學校看他。我趕緊俯下身體給他打電話,并哄他不要哭了,并想帶他到辦公室,給他一些好吃的,看著很可憐。正在這個時候我的學生跑過來告訴我,老師以后不要給他打電話了,他每天都借電話,遇到誰他都讓人給奶奶打電話,天天如此。這個學生就因為在他的內心里,爸爸媽媽早就去世了,就跟奶奶生活?,F(xiàn)在奶奶也把他送到孤兒學校了,奶奶也不要他了,他要找奶奶,所以就做出失常的舉動,每天都借電話,給奶奶打電話。他怕奶奶以后再也不要他了。輔導教師的工作就是疏通他心靈里影響成長的不良因素。我國著名的家庭教育學家董進宇博士講過:“把孩子比作樹,樹冠是知識才能,樹干是孩子身體,樹根代表心靈。老師們從事的是樹冠的工作,傳授知識的。家長從事樹根的工作,所以輔導教師從事的是樹根的工作,塑造心靈?!庇逃衣蹇苏f:“家長的任務是塑造孩子的心靈,培養(yǎng)精神人格?!?/p>
沒有輔導教師對學生心靈的塑造,教師是不容易完成教學任務的。接受知識固然重要,但是有的孩子根本就接受不到知識,例如一個7歲的小學一年級孩子,老師叫坐好,老師開始講課。大家都坐好了,但他像動物一樣鉆到桌子底下,這樣他能接受到知識嗎?沒有辦法老師要組織課堂秩序,就會耽誤教學時間。所以家庭輔導教師應塑造好學生的心靈,只是單純地管理是無法把小孩子管理好的。人有了自尊心是站立動物,沒有自尊就是爬行動物。有了自尊心是按人類的生活方式生活,沒有自尊心是按動物方式生活,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我們面對陌生事物的態(tài)度,就是我能,就是自信心的狀態(tài)。
二、家庭教育使用的方法
(一)多學習家庭教育家的理論
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不僅僅憑著經驗與習慣,而是要有理論做指導的,要有科學的依據。尤其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方面,必須是要多學習,學習心理學家的心理分析,學習家庭教育學者的最新理論,用以指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開發(fā)潛力,讓他們越來越聰明,學習都非常的好。吉林大學的董進宇博士親自教育理論就很實用,潛能開發(fā)訓練營也搞得有聲有色,幫助了大批的孩子,聽完后啟發(fā)非常大。
(二)多與同事交流學生的情況
從事塑造人心靈的事情是看不見摸不到的,要用經驗與理論揣摩,分析,是不容易把握的。所以同事們要經常在一起學習、交流,就某個孩子的性格也可以進行分析,然后做出正確的心靈塑造。
(三)要給學生自由的空間
【關鍵詞】厭學;學生;案例;教育;心理輔導
【案例介紹】
王輝(化名),男,高一學生。該生自尊心極強,性格古怪,自私,浮躁,自由散漫。該生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都不好。學習上,沒有進取心,對自己也沒有信心,作業(yè)很少交,成績自然很差。生活上,大手大腳,每個月的生活費都在500元以上。
該生對自己很放縱,紀律性非常差,經常違反紀律。對于老師的批評教育總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有時盡管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一轉身又“舊病復發(fā)”,把自己的錯誤忘得一干二凈。雖然班主任和老師多次和王輝談心交流,對其進行教育,但收效甚微。
【案例分析】
通過家訪以及與王輝交流,我們了解到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王輝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從王輝上初中開始,他的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一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雖然父母經常給王輝打電話,但每次除了問問他有沒有生病、缺不缺錢花之外,其他的就很少關心了。
而爺爺奶奶對王輝生活上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他學習的重視。同時,由于爺爺奶奶的文化程度不高,對于如何教育管理孩子沒有正確的理念,只知道不讓孩子受委屈,所以兩位老人對王輝很嬌慣,甚至有些放縱。按照王輝的爺爺奶奶的說法,只要孩子餓不著、凍不著就行了,其他方面他們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在初中時,王輝就曾出現(xiàn)過幾次重大違紀事件。
進入高中以后,王輝每次雙休日回家,爺爺奶奶都要給他做頓大餐,補補孩子在學?!叭狈Α钡臓I養(yǎng)。返校時,除了生活費,爺爺奶奶還要多給王輝一二百零花錢。
根據對掌握的材料的分析,我們認為,王輝之所以沒有在初中形成各方面良好的習慣,沒有紀律觀念,性格怪異,與他缺乏父母的關愛、缺少正確的家庭教育有重要關系。
【心理輔導和教育過程】
根據對了解的情況的分析,我們認為,要想從根本上改變王輝,除了班主任和老師做好自己的工作外,更為重要的是先要改變其父母和爺爺奶奶的錯誤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
為改變王輝的父母和爺爺奶奶自身錯誤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利用學校和年級召開家長會的機會,班主任和老師與王輝的爺爺溝通交流,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方式。首先,讓他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其次,讓他了解在家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方式。經過溝通,班主任和老師決定讓老人首先從生活細節(jié)開始加強對王輝的教育管理,如每次過雙休回家給他的生活費要定額,規(guī)范王輝的生活習慣。同時,老人給王輝的父母打電話,讓他們不要再直接給王輝寄錢。王輝的爺爺還在家庭生活方面對王輝進行“控制”,不再專門為王輝做大餐,而是吃家常飯,以培養(yǎng)王輝節(jié)儉的習慣。
第二,班主任和老師進行不定期家訪,向他的爺爺奶奶送去家庭教育的“真經”,了解王輝在家的情況,并告訴他們王輝在校各方面表現(xiàn)。在向兩位老人介紹王輝在校的表現(xiàn)時,我們堅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哪怕是王輝很小的一點點進步和改變,讓兩位老人對王輝充滿希望,增強教育的信心。王輝的爺爺奶奶也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和困惑告訴我們,我們就和他們共同商量討論解決辦法,從而增強家庭教育的效果?;氐綄W校后,我們及時就王輝在家里的良好表現(xiàn)對他提出表揚,鼓勵其繼續(xù)努力,爭取做得更好,增強其改變自我的信心。
第三,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加強與王輝的父母的聯(lián)系,我們把王輝在校的良好表現(xiàn)及時告知他們,讓他們?yōu)楹⒆拥霓D變和成長感到高興,同時也委婉地把王輝身上存在的問題告訴他們,并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與他們溝通,既提出我們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也傾聽他們的想法。我們也把親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科學方法介紹給他們?;谟H子教育的重要性,我們建議王輝的父母能夠回家創(chuàng)業(yè),讓王輝能夠生活在父母身邊,哪怕他們有一人在家也好。經過多次溝通和他們的慎重考慮,王輝的母親決定回家照顧孩子,擔負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責任。后來,我們在家訪中對王輝的母親也做了多次關于家庭教育的指導,以提高其教育效果,促進王輝轉變和成長。
第四,加強對王輝的教育,特別是感恩教育。班主任通過召開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班會、座談會,讓他認識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辛苦,認識到老師、同學和朋友對自己的幫助,增強王輝的感恩意識。王輝的母親也根據我們的建議,在雙休日讓王輝參加家務勞動,到地里干農活,假期帶著王輝到父親打工的地方去和父親一塊干活,以此讓王輝更深刻地體驗到父母的勞累和付出,更加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更加關心、感恩父母。
通過班主任、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和腳踏實地、認真細致的工作,王輝開始慢慢改變自己。他每周花的錢比以前少了許多,心胸打開了很多,開始關心、幫助其他同學;學習態(tài)度有了很大轉變,心態(tài)逐漸穩(wěn)定、端正,課堂上基本上能坐住認真地聽講,偶爾也有舉手發(fā)言的表現(xiàn),紀律觀念也有所增強。盡管王輝的不良習慣還不時出現(xiàn),但他身上的變化讓我們老師和家長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案例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溺愛是家長和兒童關系上最可悲不過的東西。用溺愛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出來的人,是自私自利到所謂透頂了的人。”“父母與子女間相互關系中最可怕的東西,就是父母那種輕率的滿足物質快樂的‘供養(yǎng)’與孩子精神上、心靈上、生活上的空虛和貧乏。這就是說不善于去愛?!痹谕踺x的家庭教育上,父母和爺爺奶奶給予他的就是溺愛和“輕率的滿足物質快樂的‘供養(yǎng)’”,這是造成他性格怪異、習慣較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幫助他們改變錯誤的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改變王輝厭學情緒的關鍵所在。
論文摘要: 當前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主要類型有溺愛型、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有父母學歷低、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方式失當、教育影響不一致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家長應提高素質、樹立家庭教育新理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式,同時家庭、學校、社會構建起“三教一體”的教育網絡。
初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優(yōu)秀的家庭教育能為初中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過去,我們較多地關注了城市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城市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狀況得到了較大的改觀,但農村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卻令人擔憂。本文擬從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類型,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等方面進行研究。
一、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主要類型
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類型可分為溺愛型、專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種。溺愛型的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嬌生慣養(yǎng),百依百順,很少對孩子提出要求。這種教育方式妨礙了孩子的自主精神的培養(yǎng)和獨立生活技能的發(fā)展,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懶惰、不思進取等不良性格特征。專制型的家長對孩子管教過于嚴厲,對其行為過多干涉和制止,孩子必須服從父母,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這種教育方式培養(yǎng)的孩子容易出現(xiàn)兩極分化:或是變得服從、壓抑、退縮,或是變得在家長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放任型的家長不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和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不進行批評和引導。這種教育方式培養(yǎng)的孩子容易形成自由散漫、自以為是、冷酷等不良性格特征。民主型的家長能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與孩子人格平等,關系融洽,對孩子理智施愛,愛嚴結合。這種教育方式給孩子創(chuàng)設了自由規(guī)范的發(fā)展空間,孩子往往充滿自信,有較好的自控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樂觀向上,積極進取。
二、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中家長存在的問題
(一)學歷低
目前,農村初中生的家長學歷普遍較低,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占60%。他們是經過人才篩選后剩下的。有的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自覺采取正面、積極的教養(yǎng)方式,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采取負面、消極的教養(yǎng)方式。而農村初中生的家長所受的教育少,文化程度低,無法對子女進行科學的教育和有效的指導。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深感困惑。由于學歷低,家長對讀書學習沒興趣,家庭中缺少文化氛圍,相當一部分家長閑暇時間自娛自樂,沒有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在對農村家長的調查表明,回答“孩子做作業(yè)時你家的電視或電腦是開著還是關著?”的問題時,回答“沒注意過”的占12.95%,回答“開著,孩子有自己的房間學習”的占35.7%。
(二)教育觀念落后
農村初中生的家長教育觀念落后表現(xiàn)在發(fā)展觀、親子觀和教養(yǎng)觀三個層面。在發(fā)展觀層面上,一些家長不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只注重結果。腦子里只有分數,認為分數代表著孩子的一切,過于看重學習成績,單純用分數衡量孩子的發(fā)展。不少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如果學習不好,其他方面再好也無所謂。過分地看重孩子的成績,對孩子的發(fā)展缺乏全面認識。在親子觀層面上,許多家長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財產,認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事情,把孩子的成長與自己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教養(yǎng)動機往往是養(yǎng)兒防老、光耀門庭;在教養(yǎng)觀層面上,一些家長有著“樹大自然直”的觀點,認為父母的責任就是把孩子養(yǎng)大,孩子小不懂事,長大了自然就變好,還有的家長認為“家長管養(yǎng),學校管教”。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認識是行動的先導,錯誤的教育觀會影響家長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行為。
(三)教育方式失當
許多農村初中生的家長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盼望著孩子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出人頭地,當孩子不聽話或發(fā)展不盡如人意時,他們就會心灰意冷,不愿與孩子進行平等交流,而是動輒大喊大叫,令孩子不知所措。當孩子不聽話時,他們就會粗暴地責罵孩子。身教重于言教,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也學會了以粗對粗,頂撞家長和老師。另外,農村初中生家長從事的主要是體力勞動,甚至有些還是重體力勞動,勞作一天下來,筋疲力盡,很難跟孩子和風細雨地交流。當子女不聽話或做錯事,甚至有時是被誤解時,許多家長都會采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對子女狠狠訓斥,嚴厲懲罰。
(四)教育影響不一致
在農村,家庭幾代同堂的情況較多,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寵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對立局面,甚至父親和母親有時也會不統(tǒng)一,嚴父慈母在中國的家教中是比較典型的形象。另外,有的家庭是雙親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賺錢,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給另一方,而管孩子的這一方教育孩子比較隨意,帶有情緒性,心情愉快時,和孩子交流,反之,對孩子不理不問;也有的家庭,平時父母雙方外出打工時,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托付給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農忙或逢年過節(jié)回來,再集中教育孩子。以上諸多情況往往會造成孩子的無所適從或盲從一方,使他們不能正確地分析和判斷事物。
三、改善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對策
(一)提高家長的素質
農村初中生家長的素質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想提高孩子的素質,提高家庭教育質量,首先應從提高家長的素質開始。農村初中要開辦家長學校,在農閑時間成立文化補習班,提高家長的文化素質。定期請有關專家和學者舉辦家庭教育講座,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具體輔導,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家長在學校的指導下,應自覺參加“家長學校”的文化補習和教育專業(yè)培訓,訂購家教報刊,學習教子理論。家長想要讓孩子喜歡讀書,自己首先要捧起書本來,身教重于言教,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勤于學習、樂于學習的榜樣,與孩子一起成長,想方設法營造家庭學習的氛圍,使學習成為每個家庭必要的生活內容,從而構建學習型家庭,這樣家長才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
(二)樹立家庭教育新理念
家庭教育新理念是農村初中生家長必備的教育素質,家長應樹立正確的發(fā)展觀、親子觀和教養(yǎng)觀。首先,家長要有正確的發(fā)展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綜合的,既要有一定的知識技能,更要有完善的人格,因此,家長要使孩子全面發(fā)展,使其綜合素質得以提升,并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潛力。其次,家長要有正確的親子觀,要認識到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而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每一位家長都應樹立“為國教子”而不是“為己教子”的觀念,把教育孩子看作是為社會盡義務,按照國家和社會的要求,把孩子塑造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再次,家長要有科學的教養(yǎng)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家長要做到教養(yǎng)結合,及時糾正,否則會使孩子形成“惡習”,要認識到樹大并非自然直,孩子要成為棟梁之材,家長必須隨時關注成長中的問題,合理地教育和引導。另外,家長還要認識到教育孩子是學校的工作,也是家長的職責,每一位家長要在養(yǎng)育孩子的同時,自覺承擔起教育責任,并主動與學校配合。
(三)掌握科學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的效果與教育方式是否科學密切相關。初中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尚未成熟,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的矛盾,逆反心理強,如果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尊重,就容易心理反常,或煩躁不安,粗暴兇狠;或悶悶不樂,郁郁寡歡;或不聽勸告,與人對立;或公開反抗,桀驁不馴。每一位農村初中生的家長都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教育實踐中做到:以民主、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理解、尊重并善于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引導并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滿足其合理需要,同時對孩子提出明確要求,從而形成融洽的親子關系。在求知方面,要鼓勵孩子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探求新知;在品德修養(yǎng)方面,應要求孩子自覺按社會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約束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達到慎獨的境界。
(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教一體”的教育網絡
影響學生的因素分為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者非常重要,單純地強調任何一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都是錯誤的。但在這三者中,農村學校及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主動地去協(xié)調這三個方面。首先,指導學生有效地接受社會教育,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增強辨別能力。比如,要關注學生的上網情況?,F(xiàn)代社會,想要讓孩子關掉網絡,像戒毒那樣戒網,是不可行的。處在網絡時代的老師與家長與其對孩子進行“追堵打壓”,不如順應時代潮流,正視現(xiàn)實,引導孩子健康、文明上網。其次,要積極地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的教育方式。要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讓孩子成為“留守少年”,父母任何一方都不能只顧著掙錢而放棄對孩子的教育,要盡可能地親自教育孩子。父母雙方還要經常性地討論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教育立場、觀點應一致起來。另外,還要做好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工作,不能讓他們放松對孩子的要求,使家庭教育影響取得一致,否則孩子無所適從,這樣會抵消教育作用,甚至會產生副作用。總之,我們要使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影響一致起來,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教一體”的教育網絡,從而使這三個方面步調一致。
參考文獻
[1]曾天德.當前初中生的問題行為及其對策[J].吉林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0,(5):11-14.
關鍵詞:家庭教育;家長;孩子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002-02
家庭教育是對人影響最為深遠的教育,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督逃笤~典》對家庭教育解釋為:“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對子女輩進行的教育”。針對教育對象而言,家庭教育涵蓋在親子互動過程中,成員間有相互的教育影響,而我們通常多理解為父母對子女進行的教育,尤其對未成年子女從進行的教育。中國家庭教育起源較早,有關家庭教育的家訓、家書反映了中國家庭教育發(fā)展的客觀事實,其中較為有代表性的有《女訓》、《誡子書》、《顏氏家訓》、《家書》等。在學校教育未廣泛普及的歷史進程中,嚴格而規(guī)范的家庭教育一脈相承,與社會倫理規(guī)范相契相合,對個人的修身、立志、品德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自近現(xiàn)代以來,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也激發(fā)著我們對家庭教育進行更加廣泛而深刻的思考。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起著不可磨滅的影響作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以來是中國無數家長的心愿。然而,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層出不窮的教育問題卻困擾著許多家長,也牽動著整個社會。
一、總結來看,當前中國家庭教育有以下幾大困境:
(一)錯誤定位家庭教育
就對新一代孩子的培養(yǎng)而言,學校以及社會對家庭教育的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隨之對父母的知識水平要求也有新的提高。學校也越來越認識到,調動家長開展家庭展教育積極性的重要作用。從“家訪”“家長會”到“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家長輔導孩子作業(yè)”等,形式越來越豐富、多樣化。然而,在社會廣為呼吁為孩子減負的現(xiàn)狀下,家庭教育的負擔可謂越來越沉重。為盡快消化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許多家長變身成為孩子的“課外輔導員”,一些學校的“家?;印睂嶋H上把學校應該承擔的知識教育任務轉嫁給家長不少家長深感自身知識不足或時間不夠,干脆將放學的孩子直接送往輔導班等課外輔導機構。無疑,在家長盡心竭力滿足孩子教育需求,并摩拳擦掌試圖參與學校管理的現(xiàn)狀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家長被拉到學校智育共同戰(zhàn)線的這樣一種扭曲現(xiàn)象。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的界限本來很清晰,學校教育以知識教育為核心,家庭教育關注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和身心成長,以前學?!倚;印f的是互相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但現(xiàn)在把家長變成孩子的課外輔導員,是一種教育的完全異化?!?/p>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也伴隨孩子終身,當因材施教在學校實行困難的時候,家長無疑要在關心孩子個性及人格培養(yǎng)上下更多功夫。近年來,社會上有關初中學生因嫌母親嘮叨,管教研而弒殺母親的案件;大學生因嫉妒心理而給室友投毒的事件;以及每年都存在的因受不了高考失敗而跳樓的事情等,無疑不是在提醒我們社會、學校以及家長,我們在關心分數,要成績的時候,更要關愛到孩子心靈的呼喚,心理的健康。因此,現(xiàn)代家長在盲目追隨學校給學生智力教育助力的時候,還應給自己的家庭教育正位。
(二)家庭教育觀念有待更新
1、父母與孩子的民主平等
社會的變革必然帶來觀念的更新,尤其沖擊著傳統(tǒng)的家庭倫理觀念 。不過,雖說民主平等的思想已深刻地被我們社會所理解和接受,但長幼尊卑的家庭觀念仍然在很大范圍內踐行著。專制型家庭模式下,父母往往高高在上,希望孩子虛心接受自己的絕對領導,以保障其在孩子面前的權威地位。而在這種不平衡的家庭關系下,最有可能出現(xiàn)兩種結果:一是孩子逆來順受,二是孩子被逼急而反抗。
另外,有些父母將一切聽從孩子視為民主平等,卻讓孩子走向驕縱,蠻橫的另一極端。目前,小規(guī)模家庭模式下,孩子往往變成家庭的核心,越來越多的“小公主”“小皇帝”由此誕生。父母與長輩對孩子的尊重越來越偏離理性,走向盲目,這種對“民主與尊重”的標榜,我們也認為是不可取的。
2、物質獎勵與精神支持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父母對子女承諾,這次考試進步就給你買什么什么。這些父母堅信,物質獎勵最能成為孩子學習進步的動力。其實,精神支持可以有很多種,但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風氣下,家長也偏向于將對孩子的精神支持等同于物質獎勵。如此做法,不僅會引導孩子對物質消費品越來越高的需求,也容易讓孩子形成“學習是給父母學的”想法。
同時,我們必須相信兒童具有自我約束和管理的能力。談到“錯誤及改正方法”,蒙臺梭利認為“如果我們必須對兒童進行夸獎和懲罰,他已經沒有了自我約束的能力,約束的方法必須由老師來提供。假設他們正在進行工作,我們不停的給他們獎賞或懲罰,這種會嚴重影響兒童精神上的自由”。②因此,過度給予孩子懲罰或物質獎勵,不僅容易形成我們常見的兒童思想―學習是給父母或老師學的,而且限制孩子心靈的自由發(fā)展與成長。
3、教導與溝通
從伊伊學呀開始,我們就不斷地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來自父母的教育和教導。我們可以看到,在多數父母與孩子交往過程中,大到做人處事,小到穿衣吃飯,父母往往會珍惜可利用到的機會來教導子女,在孩子有疑惑的時候,一些父母會直接駁斥到:“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你懂什么?”這些父母不是不懂得溝通的作用,而往往是在生活中認為自己的教導就等于溝通,甚至是教導的效果要勝于溝通。但父母等于真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根據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重慶市中小學生家庭教育發(fā)展報告》顯示:“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沒有時間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經常不一致?!边@三項是家長們在家庭教育中的最大煩惱,達到了92.3%,認為完全有能力教育孩子的家長只占極少數。③因此,在父母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還沒有完全成熟和科學化的時候,父母不要以自己的經驗及意愿來一刀切。有效地溝通往往可以達到雙向的理解,而一味單方面的教導總有對孩子不再受用的一天。許多父母對這些道理也是能夠理解,不過,一方面,有的家長是習慣了居高臨下的方式,一時難以降下自己的身份與孩子溝通;另一方面,更多的家長會困惑于如何找到有效的溝通方法。
(三)家庭教育方式有待落實
近年來,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籍大量暢銷,無數家長希望經過苦讀,找出最適用的家庭教育方式。同時,2013年,一檔親子類真人秀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受到了熱烈追捧,也掀起了社會上對家庭教育方式的大討論。不少做父母的觀眾反應:收看節(jié)目的同時,也對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進行了反思。如此,足以反應中國廣大父母自己學習,更新教育觀念的熱情與信心。不過,生活中我們還是常見許多家長給孩子提各種各樣的要求,而沒有看到他們新的教育方式的落實問題。
一方面,許多家長信誓旦旦,或在他們面前夸夸其談,但在實際教育中,又阻擋不了自身的粗暴蠻橫或是縱容嬌慣。處于這種情況的父母,多數并未意識到自己行動與觀念的落差,也看不到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與缺陷,而是單純地沉浸在自我滿足的世界中。另一方面,目前中國的家庭結構又決定了一個家庭中是多個大人來共同撫育教育一個子女。由此,觀念的差異就容易導致教育方式難以達到統(tǒng)一,同時,也影響著教育方式的落實。
二、現(xiàn)代中國家庭教育的出路
(一)找到家庭教育的合理位置
在孩子正式接受學校教育之前,通常為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及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顧名思義,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當今大眾共認為學校教育占主導,家庭教育做輔助的。而“每一個社會成員幾乎都是在家庭中誕生的,從家庭中獲得生命,在家庭環(huán)境中得到最初的也是給他生命打上烙印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性格、意志、品質、情操、愛好乃至人生觀、世界觀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仡櫄v史,我國古人往往以志向教育、待人教育、勤奮好學教育、勤儉教育、行為習慣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以此培養(yǎng)子女完美人格,這也是我們常談到的“教人先行而后文”。許多父母望子成龍,追求成績,只看分數,卻忘了“成才先成人”的道理。由此,在重新審視家庭教育重要性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家庭教育真正的地位所在。
(二)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
一方面,創(chuàng)建民主而寬松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父母要改掉以往事事插手的習慣,尊重孩子的選擇。每個人都有走彎路的時候,孩子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碰壁,他還能告訴自己:這是我選擇的結果。另一方面,家長要試圖打破長幼有序的古訓,與孩子交朋友。成為孩子最忠實的聽者,構建和諧的相處關系,才能找到溝通大于教導的最大效用值。最后,合理利用獎懲手段。孩子能自己意識到的錯誤,要相信其改正的勇氣,而不是懲罰的手段強化他犯錯的意識。適當的獎勵可以激發(fā)孩子的潛力,但是頻繁的獎勵,容易形成疲憊和降低獎勵效用,因此,父母在實際狀況中,要合理把握好這個度。
(三)共同落實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
首先,家庭成員之間要尋找到一種最為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并達成共識,保證家庭教育的發(fā)展性和連續(xù)性,以免在實踐中造成教育方式錯亂的問題。其次,“家庭教育是滲透在家庭全部生活之中的”。所以對孩子言傳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也要做到。④最后,在家庭教育方式落實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去反思和檢驗,改正不合理的地方,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以確保教育方式的科學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還需要我們共同的探索與研究,需要家長的學習,更需要社會的關注?,F(xiàn)代人講:好父母是學出來的,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好習慣是養(yǎng)出來的,好成績是幫出來的,好溝通是聽出來的。確實,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現(xiàn)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長的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保障。
參考文獻:
[1] 顧明遠主編.教育大詞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頁
[2] 有吸收力的心靈.意.蒙臺梭利著..薛杰譯.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3.7 P273.
山區(qū)教育 初中生 寄宿生 心理健康
一、主要心理表現(xiàn)及其成因
榆中北山地區(qū),山大溝深,經濟落后,交通不便。由于十年九旱,家長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兒童過多。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最好的啟蒙老師,家庭教育應是成長過程中關鍵的一環(huán),然而這里家庭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方法簡單、知行脫節(jié),他們無力也無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認為孩子有學上,有飯吃,還會有什么心理問題,離異父母、父母外出、父母無責任心等直接導致學生心理上出現(xiàn)障礙,同時這些孩子缺乏與父母的溝通交流,這種缺失從小學帶到初中,現(xiàn)象更為普遍,情況更為嚴重。在特定的環(huán)境背景下,寄宿生的心理有其獨特的表現(xiàn)。
(一)憂郁、焦慮、缺乏安全感
1.留守兒童過多,他們自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或被寄養(yǎng)在親戚家,內心深處本身就缺乏愛的滋養(yǎng),升入初一過寄宿生活,生活方式發(fā)生根本性改變,要獨自面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經常產生難以應付的消極的自我暗示,怕被同學欺負,怕有病無人照顧,怕尿床,怕從床上掉下來,怕自己學習差,處理能力差被同學恥笑等等。周末回家父母又不在身邊,無處傾訴,無處宣泄,久而久之,就會缺乏安全感,導致憂郁,情緒焦慮。
2.家庭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方法簡單、知行脫節(jié)。大部分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與自己無關。據學校統(tǒng)計:上學年我校召開三次畢業(yè)班家長會及兩次全校性家長會。三次畢業(yè)班家長會家長出席率分別為:
48.3%、52.56%和63.21%,基礎年段家長出席率各班不一,約介于30%~60%之間,即使出席了家長會的家長中一部分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讀哪個班級?班主任是誰?一旦孩子出現(xiàn)了問題,他們態(tài)度粗暴,輕則謾罵,重責打、罰,從而導致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
(二)自卑、孤僻、心胸狹窄、報復心強
山區(qū)寄宿生的興趣不夠廣泛,在升學率的指揮棒下,家長教師更看重學習成績。學生一旦學習跟不上,在大集體中便得不到認可,開始對生活失去信心,找不到心理平衡的支點,導致自卑孤僻。在生活中開始多疑,一點點小事就會引發(fā)打架斗毆事件。
(三)集體主義觀念弱,人際交往能力差
榆中北山地區(qū)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學生與外界接觸較少,加之經濟落后,學校和家長提供給學生了解外界的途徑有限。本地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家長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生社會參與和社會交往意識弱,對世事冷漠;交往評價能力不強,辨別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不強,常用“好人”或“壞人”這樣的思維來評價他人;交往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受挫折時情感脆弱。
二、對山區(qū)初中寄宿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合理安排寄宿制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健身活動內容,盡量使健身活動豐富多彩
研究發(fā)現(xiàn)堅持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可以幫助調節(jié)學生情緒,降低對人焦慮、孤獨傾向、過敏傾向、恐怖傾向、沖動傾向比率,緩解緊張壓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習效率。
(二)營造關愛氛圍,給以更多的情感關懷
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對認知與情感的關系,作了這樣一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反過來講,如果離開“情感”這塊“肥沃的土地”,也就結不出“良好的發(fā)展”的果實??梢姡楦嘘P懷在教育中處于相當重要的位置。學生的過分冷漠實際上是一種精神情感的失調,教師給以較多的情感關懷,可以收到明顯的調節(jié)療治效果。一是從學習、生活方面針對不同心理表現(xiàn)進行分類、分組,制定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并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二是精心策劃主題活動,創(chuàng)設更多的交流平臺,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交流、感受溫暖、感受成長的快樂與幸福。
(三)加強自尊教育,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創(chuàng)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經常犯嚴重錯誤的學生,不但缺乏集體榮譽感,而且往往缺乏個人自尊感,因此,他們對輿論和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常常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所以,對這部分學生采取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往往難以奏效,這就必須點燃他們心中的個人自尊的火種,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榮譽感。為此,教師應更多地采取贊許、表揚和鼓勵、給予信任性委托等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自尊、自立、自愛、自強,并且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教師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吸引他們參加各種集體活動,使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進步與落后都關系到集體的榮譽,作為集體中的一員,就要熱愛集體,團結同學,奮發(fā)圖強,從而制止不良行為,產生良好的道德行為,創(chuàng)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四)學校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引導家長關注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方式對學生心理健康不僅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而且還體現(xiàn)在對學校教育的效果起促進、干擾或者抵消的作用上。在這個意義上講,家庭教育不容忽視。
(五)設立心理輔導室,加強個別心理輔導
心理是復雜、隱蔽、豐富,微妙的,為了解決學生的困惑,設立平臺,對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問題應用疏導、啟發(fā)接納、交流理解等方式,逐步排除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
三、總結
總之,隨著農村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農村教育資源的整合,使得寄宿生人數急劇增加,尤其是山區(qū)復雜的背景環(huán)境中,中學寄宿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如果沒有健康的心理,身體再健康,學業(yè)越優(yōu)秀,能力越出色,那么對社會的危害就會越大。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我們的學校,乃至我們的社會,全員參與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來,為營造一個美好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楊潤勇.關于中部地區(qū)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的調查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22).
\[2\]張麗錦,沈杰,李志強,蓋笑松.寄宿制與非寄宿制學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J\].中國特殊教育,2009,(05).
\[3\]張敏杰.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6,(03).
\[4\]王遠偉.農村寄宿制中小學的問題與思考――以內蒙古三個旗為例\[J\].新課程研究(教育管理),2007,(03).
關鍵詞:農村;家庭教育
完整意義上的教育應該由家庭、學校和社會三部分共同組成。而在中國,隨著孩子的出生和成長,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殺性已經不容忽視地擺在人們面前。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基礎教育投資力度不斷加大,農村學校教育水平及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但農村家庭教育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始終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一、農村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
分析農村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是解決農村家庭教育問題的關鍵。本文的研究基于2007年7月20日至2007年8月1日對安徽省宿松縣五里中學,長鋪中學,響堂小學部分學生、家長及老師進行的隨機調研結果。此次調研的326個樣本中,家長102人,學生224人。學生中男女比例為5:4,其中高中階段的平均年齡為15.4歲,初中階段為12.2歲,小學階段為9.3歲,學生樣本在個教育階段即高中、初中、小學的所占比例分別是2:3:3,在訪談的家長樣本中,其中父母83人,其他家庭成員19人。
(一)家庭教育目標——跳出農門
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學習走出農村,在這些家庭中48%是核心家庭,“農村生活太苦,農民太累”,“考大學,賺大錢”,城市中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和較好的發(fā)展機遇成了孩子學習的最終目標。調查顯示,92.1%的家長希望子女能跳出農門走進城市,“城市最優(yōu)化”成為不變的主題,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過早的感受城市的優(yōu)越性,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想方設法將孩子送入城市的私立學校。根據孩子自身的條件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為他們確立一個正確的教育目標,這是做好農村家庭教育工作首應解決的問題。
(二)家庭教育主題——配合文化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現(xiàn)階段農村高中生的父母大多出生在60年代,由于特殊歷史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整體的文化素質水平較低,有將近一半的父母只有小學文化水平,可想而知他們根本無法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而對于初中生和小學生而言,父母已有的知識以無法滿足孩子的需要?,F(xiàn)在農村中的許多父母已認識到在科學技術水平日新月異的今日知識的重要性,并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成為他們的彌補措施,有89.2%的家長確定不會占用孩子的學習時間,有57%的父母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干農活,有58.8%的父母支持孩子在假期上輔導班,37.2%的學生曾經有過或現(xiàn)在有自己的家教老師,家庭教育中智力投資增加了,孩子課余輔導的質量提高了。但相對之下,孩子的學習負擔也隨之加重了,學校減負,父母加壓,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的孩子難免會出現(xiàn)厭學、逃學現(xiàn)象。知識爆炸的時代家長們感到了沒有知識的壓力,高強度的學習負擔下孩子也感到學習的壓力,如何在二者之間尋找適度的平衡迫在眉睫。
(三)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影響及地位
根據美國之音(VOA)、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英國醫(yī)學雜志等權威媒體及學術期刊的最新報道推知,母親的文化水平直接關系到孩子的胎教問題。首先,文盲的母親無從得知胎教的意義和方法。其次,低文化水平的母親不能給與胎兒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須知母親說話的語氣和內容都會影響孩子以后的語言教養(yǎng)。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雙方對子女有教育的責任和義務,許多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指出母親對孩子有著全面持久而深刻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研究表明,母親的素質對孩子的十二項主要心理品質能夠產生全面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在占12%的文盲和半文盲家庭中女性的文盲率為67%,調查的所有母親樣本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總人數的80.8%,而小學文化程度占絕大部分比例。隨著中國城鄉(xiāng)差距的不斷擴大,許多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務工,在轉移的勞動力中男性占大多數,家庭教育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女性的身上,照顧家庭、干農活、教育孩子等家庭負擔一下子全落到她們的身上。母親還須面對強大的壓力,一方面必然導致孩子無法接受良好的胎教及出生后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也進一步強化了婦女對自身所屬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的認同,許多女性的重男輕女觀念比男性更加強烈,這樣的角色期望與角色認同的理念必然會對家庭教育產生負面的影響。
(四)對新事物的認知落差
現(xiàn)代社會報刊、網絡鋪天蓋地,新文化、新知識層出不窮,易于接受外部新鮮事物的孩子由于自身認知能力的局限難免會出現(xiàn)錯誤,而對于外部新鮮事物本身就接受比較慢的農村父母們,他們也難以幫助孩子真確認清它們的本質,不免在家庭成員的之間雙向學習過程之中出現(xiàn)子女對長輩們的誤導,從而給家庭教育帶來許多麻煩甚至失誤。以網絡為例,調查結果顯示有66.1%的父母知道網絡但并沒有親自用過,只有19.6%的父母表示自己曾經接觸過網絡,對一般的網絡知識略有所知,還有13.3%的父母竟對網絡一無所知。
(五)攀比——學習方向誤導動力
家長相聚,談話的主題之一就是孩子的學習,有的家長把分數和在班級或學校之中的排名作為判斷孩子學習的唯一標準,這不僅加大了孩子的學習壓力而且會誤導孩子的學習方向,扼制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和特長的發(fā)揮。
調查結果顯示,有65.1%的家長對孩子考試的成績非常重視或重視,在望子成龍心理的驅使下有許多的家長用經濟手段作為孩子學習的動力,孩子的學習成績直接與經濟利益掛鉤,這無疑會加重家庭的負擔。
(六)農村學校無奈的雙重角色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補充的。學校教育是個體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開始,個體在接受學校規(guī)范教育的同時,家庭教育仍時刻伴隨著個人的成長,讓孩子“學會做人”這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奮斗目標,如果二者能夠很好的配合,必然對個人的成長起到促進作用。但遺憾的是,農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似乎責任不清,一方面教師承擔著學校教育的義務,另一方面農村的家長們又將家庭教育的部分職能推脫給學校,許多父母認為學校應當對孩子的成長負全責,學校一身挑兩擔,扮演雙重的角色。
調查結果顯示,當孩子犯錯誤后有46.8%的家長選擇了立即向老師尋求幫助。幫助父母教育孩子這是老師的職責,許多老師反映有些農村家長將孩子送進學校時好像將孩子的教育權全部移交給了老師,家長對老師的信任有利于學校與家長聯(lián)合起來對孩子因材施教,但農村家長對老師信任的前提值得深思。近年來隨著農村進城打工浪潮的不斷興起,許多的農村家長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沒時間教育孩子,而對孩子的教育長輩們的教育理念又無法滿足孩子成長的需要,學校就成了他們的求救站。除此之外許多家長還認為“我們把孩子送進學校,交了學費學校應該對孩子的全部負責”,“管孩子這是老師的義務”。
農村學校作為遍布城鄉(xiāng)基層的公共機構,在培養(yǎng)孩子的同時還承擔著面向廣大農民傳播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提高農民勞動技能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任務。向孩子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保證孩子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這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但真正要使孩子學會做人,這僅僅靠學校教育是難以完成的,家庭教育有著其它教育形態(tài)無法彌補的內容,學校如何通過提高家長的文化認識水平來引導孩子的成長,這是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的重要條件。實質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的內容上不應該有十分明顯的界限,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嘗試著將兩者結合,建立起家庭、學校和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網絡。
二、改進農村家庭教育對策
目前中國農村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與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歲的農村勞動力人口中,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個百分點。全國有8500萬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農村、少數民族地區(qū)和國家級貧困縣。在這些地區(qū)許多父母的文化素質水平較低,面對現(xiàn)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他們已親身體會到了知識的重要性,他們開始尊重知識,注重德行,試圖通過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子女能夠德才兼?zhèn)洌怯捎谑芸陀^環(huán)境——家庭教育觀念及主觀因素——文化水平較低的局限以至他們蹊徑難尋。結合本次調查的實際及我國部分地區(qū)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的經驗,文章嘗試提出以下建議:
(一)改變農村教育教學環(huán)境
通過學校教育來引導家庭教育的正確方向。2001年《中國統(tǒng)計年鑒》公布數,1993年全國城市小學生的人均經費為476.1元,農村為250.4元,差距為1.9倍。到1999年,兩者的差距擴大到3.1倍,絕對金額分1492.2元:476.1元。李嵐清曾在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關于中國農村基礎教育問題時指出。從1995年開始到‘十五’期間,僅中央財政就安排了89億元,加上地方配套資金共198億元,實施了兩期“國家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工程”。2001年至2002年,中央財政投入30億元,用于實施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今后還將繼續(xù)投入專項資金支持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計劃在4年內解決農村中小學危房問題。中央財政還撥款3.64億元,實施“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2002年示范試點項目”,2002年以后將進一步加大投入,縮小農村與城市教育的差距是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要步驟。
(二)鼓勵農村興辦兒童教育機構
相對延長學校正規(guī)化教育的時間,可以暫時緩解父母家庭教育知識貧乏的壓力。但現(xiàn)存農村幼兒園布局分散、規(guī)模小、效益低、職責不清、管理不順。先進的教育信息得不到共享,教育資源浪費嚴重。建立適應農村學前教育現(xiàn)代化需要的辦園新體制,更好地推進幼兒素質教育,全面提高農村幼兒園質量,為農村幼兒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建立家長教育培訓機構
在學校中建立家長學校,通過專業(yè)的學校社會工作者向家長傳授正確的家庭教育信息,用學校和學生的“文明”帶動家庭和家長的“文明”建設。學校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家長會、家訪、家庭教育咨詢等形式展開工作,主要工作目標應包括幫助家長樹立“為國教子”的家庭教育觀念;通過定期的培訓來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長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識;提出關于家庭教育的建議,并且組織學生和班主任對家長的家庭教育進行評比;加強家長與子女之間的交流,比如組織學生給父母寫信,讓學生對家長的不良行有正確認識,向家長提出合理的建議;使家長認清現(xiàn)在的教育及就業(yè)現(xiàn)狀;對孩子加強“三農”教育,使他們真正認識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變不利為動力。
(四)充分發(fā)揮農村基層婦女聯(lián)合會的作用
有計劃、有步驟的對當地婦女進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轉變她們的觀念,改變她們對固有的、不正確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的認同,從而充分發(fā)揮婦女在家庭教育中作用。
(五)文化反哺——“我來教教父母”
家庭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的過程,施教與受教育者之間應沖破傳統(tǒng)的“家長改造制”模式的局限,這樣才有利于教育雙方的溝通,尋找合適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
有77%的學生表示當自己的父母與他們的觀點出現(xiàn)分歧時或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懂的問題時,他們愿意向自己的父母耐心的解釋或與父母商討,而大部分的父母也能接受孩子的意見。家庭教育過程中的相互學習,一方面有利于農村父母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
(六)采用“示范性教育”與“規(guī)范性教育”相結合的方法
學??裳埣彝ソ逃容^成功的家長與其他家長分享教育成功的經驗;學校不斷規(guī)范家訪制度,改變以往班主任負責制的固定模式,由專業(yè)的學校社工人員對學生家長進行幫助,建立家庭教育檔案,定期回訪,及時評估;開設家庭教育熱線,方便家長進行隨時咨詢。
三、結論
國外有一句名言: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為“二愛型”巨人(愛迪生和愛因斯坦),就看你的耐心、信心和決心。21世紀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的時代,我國正在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農村中、小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發(fā)展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社會總目標的實現(xiàn)。本文從一個小范圍對農村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目的是要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引起全社會對農村中小學家庭教育的重視。農村地區(qū)的家庭教育,不僅需要政府在財力、政策上的投入與關注,而且需要全社會特別是農村家長們的支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這是當前教育永遠不變的口號。
參考文獻:
1、張健鵬.都是爸爸媽媽的錯[M].學苑出版社,2001.
2、趙石屏.家教[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3、林國煽.現(xiàn)代社會學[M].重慶大學出版社,1990.
4、馬長英.大學生問題[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5、劉中華.家庭教育的真空誰來填補[N].中國教育報,2004-04-14.
6、仲原.關于農村家庭教育思想[EB/OL].家庭教育網,2003-06-12.
7、蘇欣.教育專家妙談家庭教育新理念[EB/OL].人民網,2003-11-19.
8、張建新.孩能否健康成長家長以身作則是關鍵[EB/OL].新華網,2004-02-05.
9、姚穎.讓孩子自己選擇——坐圓凳面還是小板凳[N].新民晚報,2003-12-12.
10、王紅飛.農村家庭教育的困境[N].中國青年報,2004-09-20.
11、毛麗利.農村家庭教育情況不容樂觀[J].教研與進修,2003(17-18).
12、Diave.Bittger.EducationinPoorAreas.AnEducationalSystemGrapplingwithPoverty[M].ChinaPerspectives,1995.
13、CountryReportontheChildDevelopmentinChina(2003-2004).
14、鎮(zhèn)江句容市農村教育工作調查研究[EB/OL].中國婦女網,2003-03-23.
經總結發(fā)現(xiàn),須把好以下“三關”。
基礎關:親子溝通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請家教之前,家長要先讀懂孩子,厘清以下二層關系:
第一,請家教補習是否源于孩子的需求。請家教或上補習班已是現(xiàn)在的一種潮流,看著大多數孩子都已參與其中,王媽憂心忡忡,孩子不補能跟得上嗎?于是在兒子王訓小學一畢業(yè),沒有征求兒子的意見,不做任何溝通,就給他請了了“數學家教”。然而,王訓對補習數學感到厭煩,經常為上家教補習課而痛苦不堪。上初中以后,王訓對數學的興趣每況愈下。王媽也感慨:悔不當初呀,把孩子對數學的胃口補壞了!
從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請家教一定得遵循孩子的意愿,否則事與愿違。
第二,厘清孩子的性格類型,防患于未然。源動力家庭自助教育心理管理統(tǒng)合專家吳琨琨老師把孩子分為兩大類型:溫順型、倔強型。溫順型的學生,生性乖巧,對父母所安排的補習課程、家庭教師表現(xiàn)出絕對服從,從無二話;倔強型的學生,個性較強,對父母所作的安排,時常逆反而不順從,除非遇到令自己折服的老師,才會愿意服從并配合。
所以,對于這兩個類型的學生,前者要預防厭學情緒,后者要先排除叛逆情緒。家長厘清自家孩子所屬類型后,并相應作出深刻的親子溝通,才能防患于未然。下文中小強的媽媽就做得很成功。
王力強,是初中一年級學生,對于英語學科始終提不起興趣。在學校,教王力強英語的教師是個責任心很強的老教師。這位教師希望學生們每天都能復習她所教的學科,于是每天只要有自習課,她都要到班上給學生輔導英語,或讓學生背誦英語。王力強對她的做法極其反感,因此對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淡了。力強媽對此很焦急,她與兒子反復溝通后,肯定了老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并向倔強的兒子推薦了一位精通英語和網絡游戲的研究生小李作為家庭教師。力強非常崇拜這位既會玩游戲、英語又拔尖的小李老師。從此,與老師一起認認真真定好學習計劃,努力學習英語,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溝通是雙向的,親子溝通的有效性在于孩子的反應度,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受尊重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權和父母一起探討自己想請的是哪種類型的家庭教師。同時,對于倔強型的孩子,父母很有必要與其一起商定并簽定相關學習協(xié)議。
重點關:綜合能力強的教師
有了融洽的親子關系作為基礎后,父母則可以全力以赴搜羅好老師了。一名優(yōu)秀的家庭教師,除了過硬的業(yè)務能力,他(她)還要具備良好的親和力、富有愛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并具備一定教育心理學知識及經驗。也就是說一名稱職的家庭老師,他(她)應該融學科教師、學習管理師、心理專家等多種身份于一體。對補課的對象應因材施教,要起到心理輔導、方法點拔、基礎鞏固等輔導作用。
如,女孩楊朵比較內向,不愛言語,但卻愛玩、會玩。她對學英語不但沒有自信,還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接受知識較慢。但她態(tài)度認真,主動性較強。
對于像楊朵這樣的孩子,家庭教師應對他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進行初步測評,根據楊朵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制定個性化輔導計劃,對其進行認知調適,使她擺正英語學習的位置,明確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對她未來發(fā)展的意義。其次,從她好玩、會玩的特點入手,選擇適當梯度的英語游戲激發(fā)她學習英語的興趣等。
鞏固關:與時俱進的父母
在有了優(yōu)秀的家庭教師教輔后,父母不能完全當“甩手掌柜”,要時常創(chuàng)造機會,定期與老師、孩子多渠道溝通,確保家教全程有序、有效進行。如何做到這一點,我認為,新時期的家長,應該與時俱進。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不僅僅是智力因素,更為關鍵的是非智力因素,如缺乏學習動機(不知道為什么學)、動力不足,學習習慣不好——如磨蹭、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答不完題等,學習心態(tài)不佳——如成績不穩(wěn)定、考試焦慮,還有青春期叛逆等……學習問題病在學生,根在家長。若想根治,家長必須得學習,學會如何教育子女。
關鍵詞:初中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002-02
一、畢節(jié)地區(qū)農村教育現(xiàn)狀
1、農村初中學生存在的問題
對于中學生來說,目前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學習沒動力、缺乏恒心。在調查問卷中,顯示出了有22%的學生表示對學習沒有恒心,在課堂上往往不能定位,要么不聽老師講課,要么玩手機、聊QQ等。長期這樣以致他們對學習沒有積極性,甚至產生了厭學、輟學外出打工的想法。而3.1%的學生表示對學習沒有恒心,成績不好、小學基礎差、受老師講課質量的影響是主要原因。
(2)男女比例失調。經對調查問卷的統(tǒng)計,男女學生比例失調比較嚴重,大部分班級男學生占比約為31%,而女學生占比約為69%。在對教師和家長的訪談中了解到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一是由于農村家長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偏于重男輕女。而計劃生育對外出打工的年輕家長缺乏管制,超生嚴重。二是由于在外打工的年輕家長重視對男孩子的教育,男孩子就隨遷就學。外出打工者的家庭負擔大,大部分父母選擇將女孩子送回家教育。這也影響了男女占比。
(3)學生成績偏科嚴重。在這次的調查問卷中,占90%的學生存在著偏科的問題。學習成績優(yōu)等的學生較少,85%的學生學習成績都為中下等。這種現(xiàn)象主要與學生對科目的偏喜和對教師喜愛程度、教師上課好壞、小學時的基礎、家庭教育等有關。在問卷中顯示,有父母在家的孩子性格活潑,成績偏好,而那些父母不在身邊或者不在家的孩子,性格孤僻,成績普遍偏差。
(4)應試教育存在弊端。第一,初中生可以參加的活動和活動類型極少,為在中考中能取得好成績,體育課被占用或取消。學校很少舉行適合初中生娛樂的活動,學生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學生在其它方面無法體現(xiàn)出自己的特長,也發(fā)展不了自己的特長,學生容易迷失自我。
(5)農村教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就只達到了“教書”,并沒有達到“育人”。大部分老師在課上只是教授書本知識,導致學生眼界狹窄,思維不開闊,又影響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質,促進人與社會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工程,但我們在不少農村學??吹降氖牵航逃淖谥?、目標不明確,升學成了唯一或者是重要追求;升學率成為社會、公眾、家長評價學校教育好壞的標準,是學校生存和發(fā)展的生命線。農村教育缺乏素質教育,從而影響了學生全面發(fā)展。
2、農村初中教育教學環(huán)境存在的問題
學術上對教學環(huán)境的定義為“教學環(huán)境就是學校活動所必需的諸客觀條件和力量的統(tǒng)合”。按照教學環(huán)境諸要素將其分為兩大類:物理環(huán)境與心理環(huán)境或者稱為物質環(huán)境與社會心理環(huán)境,前者如校舍建筑、教學設備,后者如學校中的社會交往、學習氣氛、各種關系乃至生活經驗等。
(1)物理環(huán)境
農村學校存在學校辦公條件差;教師宿舍缺乏等問題。
農村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后,學校經費來源單一,主要由政府撥款,學校公用經費缺乏,教學中遇到的許多問題只有靠教師或者學生自己解決,或者不解決。如教育資料缺乏,學生沒有配套的輔助資料;學校圖書館簡陋,圖書種類少;農村英語環(huán)境差,專業(yè)英語教師缺乏,;學校缺乏專業(yè)的計算機教師,學生對計算機只是一知半解。
在走訪的過程中,了解到大部分中學極其缺少多媒體教室,有的只有一個甚至沒有,所以教學只能依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大部分課堂氣氛不活躍,枯燥乏味。教學的用具簡單,傳統(tǒng),基本上沒有接觸到現(xiàn)代教學工具。以下是農村教學手段的基本情況統(tǒng)計表(如下):
(2)心理環(huán)境
1教師和學生不能和諧相處。許多新去的教師都不適應,甚至苦惱,因此在工作上普遍表現(xiàn)得不積極。許多學生調皮、野蠻,在課上還和老師對著干;有的學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缺課嚴重。多數情況下教學施展難,學生成績提不上去,部分教師對教學喪失信心。在訪談中了解到,許多教師態(tài)度冷漠,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不足,了解不夠。
2教師結構分配不合理。此處仍以大河中學為例,首先男女教師比例失調,這個中學男教師有50個,女教師有13個。其次教師分配任課的結構不合理,這個學校的中學生有800多,班級有14個。從數量上看,教師明顯少,存在一個教師任幾個班級的課,跨專業(yè)任課,如數學專業(yè)的教師任語文或者英語課程,體育教師任數學、物理課等,上初一課的教師也在上初三學生的課。
3農村中骨干教師和有經驗的教師比較缺乏。在調查問卷中,老、中、輕教師失調,年輕教師占比大,而且教齡偏低,老教師、骨干教師和有經驗的教師占比低,以下是教師年齡和教齡分布圖。
3、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調查走訪中了解到畢節(jié)農村家庭教育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農村家長的文化程度較低,家庭教育意識欠缺。在調查中顯示了高中文化及以上的農民家長占比9%,初中文化的農民家長占比51%,小學文化的占比35%,文盲家長占比5%。這種文化程度的分布,顯示出了農村家長文化水平偏低。在走訪中,許多家長(監(jiān)護人)對孩子的學習給予不了輔導。由于畢節(jié)地區(qū)農村人口分布廣闊,大部分學生都是寄宿,這些學生長期不在父母身邊,父母難以了解他們的情況,他們缺少父母的管束,要么沉溺在玩中,要么沉浸在手機游戲中,長期下去,既影響了學習,又形成了孤僻、自卑、不善交流的性格。
(2)家庭教育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的現(xiàn)象,許多家庭的觀念落后,一是不重視女孩子的教育;二是農村家庭人口多而復雜,家庭教育困難。在調查中顯示,3口人的占比3%,4-5口人的占比55%,5-8口人的占比35%,8-10口人的占比4%,10口人以上的占比3%。近幾年農村大部分勞動力都外出,家里勞動力缺乏,家庭負擔大,監(jiān)護人沒有精力管理孩子。三是他們普遍認為讀書沒有用,農村許多十四五歲的孩子外出打工。這導致農村教育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和改善。
二、農村教育的發(fā)展對策
1、各方支持促進學生問題解決
(1)加強教師引導
對于那些成績偏中下、沒有目標,對學校沒有依賴感,學習缺乏興趣,甚至倦怠和討厭的學生,教師應該從心理上和生活上加以引導和關心;還應督促其學習,引導學生多看書,讓他們增長知識和拓寬視野;尊重學生的愛好,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應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其情況,對差生進行專項輔導和個別輔導,從基礎開始。學校應該嚴格控制學生在學校里使用電子產品,杜絕學生受電子產品的侵害。在班級里多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思想。
(2)提高政府調控
政府應該重視男女學生失調和未成年學生外出打工的問題。完善控制戶籍制度,讓逃避計劃生育無機可乘,也讓農村超生現(xiàn)象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更新農村家長的觀念,讓他們明白孩子的發(fā)展才是最重要的;出臺農村教育鼓勵制度,對于考上重點高中和能夠上高校的學生,應以資金鼓勵和發(fā)放生活補貼,尤其對于女生,政府更應該大力支持和鼓勵,讓農村家長有期望。
(3)關注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的問題是無教育或者是隔代教育,他們缺少愛和管教,很難形成正確的學習觀。首先政府應給予政策支持,家長是因為貧窮、農村沒有好的發(fā)展機會才外出。政府一方面可以加大對農村發(fā)展的投入,鼓勵農村發(fā)展有特色的鄉(xiāng)村經濟,讓農民不用外出也能有收入。其次呼吁社會的關注,調動社會各界、組織和愛心人士來關心、關愛留守兒童。
2、改善學校軟硬實力
(1)改善硬件條件
引進各方資金投入,改變農村學校資金來源單一的現(xiàn)狀。建設圖書館,招聘專人負責圖書館的管理。引進多媒體,在學習中引入互聯(lián)網。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從網絡上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學校也能轉變單一的教學模式,讓農村學生也能享受現(xiàn)代科技所帶來的資源。
(2)提高軟件實力
針對初中學生活動少、教師和學生之間生疏的問題,學校應該組織舉辦各種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如寫作大賽,創(chuàng)新技能大賽,體育特長競賽等,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團結協(xié)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
政府應該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同時給農村教師提供培訓和學習的機會。實行政策規(guī)定,讓城市教師輪流下鄉(xiāng)下村支教,讓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保持聯(lián)系,加強農村教師與城市教師交流,形成互相學習的模式。在政策性的招聘中,多招聘女教師,以便調整教師男女失調的狀況,招聘專業(yè)性教師,如計算機專業(yè)教師、英語專業(yè)教師、藝術類專業(yè)教師等,調整教師結構不合理現(xiàn)狀。
3、政府重視提高農村家長的文化水平
(1)政府要形成長期有效的文化宣傳機制,大力鼓勵農村家長學習,每個村鎮(zhèn)有一個學習小組,專門負責每個村村民的學習,提高農村家長的自學意識。
(2)在村鎮(zhèn)上開辦報刊亭,讓農民家長也能看報、讀書、了解外面發(fā)生的事情。有了這些文化娛樂活動,農村家長也會改掉一些游玩、打牌、賭博的壞習慣,同時也優(yōu)化了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
教育部門和政府部門應該明文規(guī)定將家長教育納入其工作的范圍。如學校專門給農村家長普及其基礎教育素養(yǎng);教師在開家長會的時候給農民家長講一些文化常識、教育常識;教師在進行家訪的時候,給孩子父母講一些成功家庭教育的例子,向農民家長講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盡量讓農村家長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對那些在教育上成功的家庭進行獎勵和宣傳,讓更多的家長有家庭教育意識。政府部門應大力調動起農村的黨員干部,組建一批有知識有文化有思想的農村代表,以個別帶整體,引導和督促更多農民家長改變現(xiàn)狀,拋棄落后的觀念,走進現(xiàn)代,走進文明,走進科學。
三、結語
教育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教育要從基礎抓起,從農村教育建設抓起,一個國家國民的平均教育水平提上去,社會經濟才會持續(xù)發(fā)展。正如貴州省長陳敏爾說:“教育是治貧的根本,不把孩子的教育特別是貧窮地區(qū)孩子的教育搞上去,貴州還要窮很長時間?!彼悦媾R貴州畢節(jié)農村教育的各種問題,國家、政府、社會組織、相關部門應該給出措施、策略、方法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