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關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個國家,要想在競爭的浪潮中,劈波斬浪、奮勇前進,就必須敢于競爭、善于競爭。國家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能力又轉化為科技水平、創新能力、國民素質的競爭。這些競爭實際上又是人才的競爭。擔負著人才培養任務的教育必須適應國際形勢和國家的需要參與國際競爭,是教育戰線必須解決的重大任務。新世紀,新形勢呼喚新世紀的教育,新世紀的教育期待教育的發展,教育要發展,就必然采取新的形式,即必須采取當今實施的、推廣的和舉世公認的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這兩種教育新形式,這兩種教育在實施過程中,要緊密地結合起來,因為素質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前提這一點不可動搖,創新教育是教育的目的和歸宿這一點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下面就來談談兩者的幾點思考:
素質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前提。主要是因為:第一,素質教育是注重強調發揮個人的潛能。據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巨大潛能若能全部發揮出來,人類就可能進入經濟、政治、文化高速發展的時代。為此,眾多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視發揮人的潛能的教育。素質教育就是基于這種思想提出來的。它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包括性格、興趣以及對學習的不懈追求和進取精神,把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作為發展教育、進行教育活動的目標。這個思想對我們形成素質教育理論和搞好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如果每個教育工作者、學生及家長都確立了這個思想觀念,就能有效地消除當前應試教育的弊端,真正實施推進素質教育。
第二,素質教育堅持人的全面發展。如果“人的全面發展教育”是教育方針中所指的“德、智、體等全面發展”,那么素質教育就是無疑實施了這點。素質教育是提高全體國民德、智、體、美、勞基本質量的教育,也是在此基礎上提高一部分人某些方面特殊知識、能力的教育。過去我國的全面發展教育雖然也重視提高公民素質,但更強調培養專業人才,注重教育的選拔功能。而今天我們則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條件,通過設置素質教育目標,構建素質教育課程教材體系,完善素質教育方法,建立素質教育評估制度等環節來落實“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由此可見,素質教育是堅持人的全面發展。
第三,素質教育是立腳于人的長遠和可持續發展。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提出并得到廣泛的重視,人的可持續發展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這是因為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都要落實或有賴于人的可持續發展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而且,由于教育與社會、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其培養的人才如何,對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化社會,終身教育思想應運而生,教育將面臨全面的調整,這里包括教育觀念與思想、專業設置和教育內容、教育方法與手段等多方面的調整。同時,高科技、信息化社會不僅對學生的學科知識與專業技能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對人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的人,才能持續地獲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條件。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著力培養學生具有一種能在其一生中更好生存、不斷發展的素質。人們一旦擁有了這種素質,在其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就可以更好地持續學習和發展。而這種素質的養成、發展與完善又是一個長期的甚至是貫穿人的一生的過程。因此,素質教育是著眼于人的終身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通過以上素質教育的幾個特點,可以推出一個結論:素質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前提。接下來再求證:創新教育是教育的目的和歸宿。
所謂創新教育,就是依據創造學的理論、方法并將其運用于教育實踐,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和造就大批創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所以從廣義上來說,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樹立創新志向、培養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思維、增長創新才干、開展創新活動而進行的教育,都可稱為創新教育。創新教育要教學生去掌握已知、探索未知;要教學生去開拓進取、除舊創新。創新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創新教育培養一個人創造性思維能力。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關鍵是看其能否進行創新思維。所以創新教育的首要任務是開展創新思維教育。而創新思維教育又包括各種思維形式的培養已及各種思維技巧的訓練,因此創新思維教育就是多種思維教育在創新形式和創新高度上的有機結合。
創新教育培養一個人的發現能力。如果把“發現”作為一種能力,那么就可以通俗的解釋為“找到新的東西的能力”。發現客觀存在的事物、認識客觀存在的規律,都有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創造性才干的提高。因此,要開展發現教育以樹立學生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精神,鼓勵學生帶著創造問題去有所發現,有所前進。
創新教育培養一個人的發明能力。發明能力,那么可以通俗的解釋為“創造新東西的能力”。發明教育是將人們在發明創造過程中成功的經驗充分傳授給學生,培養和訓練他們從事發明創造所需的思路與方法、技能與技巧,使學生能在創新活動中有所發明、有所創新。
創新教育還培養學生的滲透能力。這主要是由于目前,科學技術高度交叉,高度滲透,各種橫斷性學科、交叉性學科、邊緣性學科如雨后春筍,茁壯成長。要使自己在這種形式面前不落后,就必須進行科學的整體性教育和現代科學技術間的滲透教育。在這種教育中,不僅要注意科學和技術間的滲透,也要注意科學技術與社會生產間的滲透,還要注意它們與創造活動間的滲透。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科學知識、社會發展和發明創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滲透原理,提高滲透能力。
通過以上可知,創新教育是教育的目的和歸宿。教育的希望和生命力在于此。
總之,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這兩種教育新形式,這兩種教育在實施過程中,要緊密地結合起來,因為素質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前提這一點不可動搖,創新教育是教育的目的和歸宿這一點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為了國家的富強,中華民族的興旺,我們的教育既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又要大力做好創新教育。
【參考文獻】
一、“創新教育”說法能否成立?
“創新教育”一詞至今已廣為接受,成為教育界的通用語言,似乎已無再深究的必要,其實不然。這個詞語即使從語言學的角度可以成立,而若考慮到現在教育的實際情景以及前所具有的教育詞匯,也還是需要做一番認真斟酌的。
“創新教育”的形成邏輯大致與“素質教育”相似,即從社會的需求,分析教育應作出的回應,再推導到教育上應體現的相應的類型。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靠教育,教育要在民族素質的提高上貢獻力量,因而教育應是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知識經濟的時代特征要求制度上創新、科技上創新,而教育是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因而應是創新教育。這種形成邏輯反映了教育界對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積極回應,也反映了社會對教育的迫切要求,但并非無懈可擊。一方面是“創新”產生的特定背景到底是什么,特定的含義到底是什么,遷移到教育,適用的范圍到底有多大,含義是否有所改變;另一方面是社會的要求向教育上的轉化,是否就是簡單的復制,如同創新可以復制在教育上一樣,如果不是的話,需要哪些轉化環節,如此等等。這里所存在的種種前提問題,在“創新教育”中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意無意地被忽視了。
即便拋開形成邏輯不談,“創新教育”的說法提出以后,也勢必會引發出這樣一個問題:它與素質教育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這是一個不得不問也不得不回答的問題,也是直接對實踐產生導向性的問題。
關于這一問題,目前存在著以下一些不同認識。
(1)“創新教育”是對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邏輯延伸。
(2)“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3)“創新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最高形式。
這三種認識貌似相近,實則殊異。
第一種認識把“創新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發展的新階段、新形式,實際上意味著“創新教育”可將素質教育取而代之,兩者是一種替代關系,我們要做的是從素質教育向“創新教育”轉軌(頗類似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第二種認識把“創新教育”視為素質教育的關鍵和核心,實際上意味著“創新教育”與素質教育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是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突出出來的創新成分。第三種認識把素質教育區分為高與低、上與下,它不同于第一者,沒有把素質教育取而代之;也不同于第二者,不是在素質教育的“面”上彰顯創新這個“點”,而是把素質教育分為不同層次,昨日謂之“低”,今日謂之“高”。
姑且不論這三種認識孰是孰非,至少從中反映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創新教育”可以成立的話,那么,它到底是素質教育中的一種新形式呢,還是可以取代素質教育的一種新教育形式呢?
其實,無論是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還是在其他相關的文件中,都沒有提出“創新教育”這個詞語。換句話說,“創新教育”是群眾智慧的結晶,是教育界結合中央有關政策、文件對創新所作出的積極反映(極少看到“創新哲學”“創新文學”“創新藝術”的提法)。在這背后,有一種近年來形成的思維方式在作崇:在教育中突出某一方面,就以該方面加上教育來構詞。這種構詞法簡單方便,一向在教育界通行不輟,但在“創新”問題上卻遭遇暗礁。因為素質教育存在在前,創新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一個重點,是在素質教育的整體框架下的“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既然創新只是素質總體中的一個方面,就不應成為一種新的教育類型。否則,就會出現“創新教育”與“素質教育”并駕齊驅的現象,創新就從“重點”的位置躍升為“總體”“全體”的位置了。
上面的分析試圖達成這樣一種認識:“創新教育”難以與“素質教育”并稱,“創新”是從“素質”母體中分娩出來的,兩者不屬同一水平、層次。
二、創新能力培養中要不要突出特色?
在以往素質教育的實施中,大家幾乎都認同了學校要抓辦學特色的說法,各學校都重視在某一方面突出“素質教育”,著重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素質,如京劇、游泳、籃球等“特色學校”叢生。由“素質”中彰顯“創新”,不少的學校及學校領導都在思考:創新中如何進一步突出特色?如何把原有的特色轉化為創新的特色?這種做法引發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或者說有這樣一個前提性問題需思考:創新能力培養中能不能、要不要突出某一方面的特色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看看“創新”是什么,與原有的籠統地談的“素質”有何不同。
“創新”從字面上看,是“首次出現”“初始”“前所未有”之意。它是一個相對概念,從狹義上是針對人類社會群體而言的,即是人類尚未論及、涉足的;從廣義上是針對一定群體和個人而言的,即相對自己來說是“新”的,前所未有的,或相對一定群體而言是“首次出現”的。具體到學校特別是中小學來說,應更多地著重于個人及所屬群體而言,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超越自身,超越群體,只有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才能逐漸超越他人,超越人們現有的認識水平。
無論是哪一個層次、水平上的“新”,一般都要具備這樣一些特征:觀念的靈活性,可以很快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將原有的知識結構從一種形態轉化為另一種形態,思維的效率較高;思維上的流暢性,可以對一個問題找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從中判斷、捕捉出最佳的方法,同一單位時間內想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越多,思維的流暢性也就越高;認識上的新穎性,可以提出一些奇思妙想,產生一些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新思路,具有獨創性和不可替代性。一般地說,上述三個特征是“創新”的主要體現方式。除此之外,支撐創新的因素或者說與創新相關的因素還有很多,如要達到創新,需要有對問題高度的敏感性,要能在貌似沒有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要有豁達的態度,容忍犯錯,容忍模糊的或不太精確的事物存在;要善于把握抽象的概括化的事物,如此等等。
從創新的這樣一些特征上看,教育上要突出某一方面的特色從何“突”起呢?思維、觀念和認識上的新穎性等,是存在于學校生活和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的,我們不能想象創新可以在學校的某一方面得到張揚,而其他方面可以“按兵不動”。如果通過抓特色就可以達到創新,那么傳統的“形式教育論”——認為對人的某一方面的思維訓練可以遷移到心理的其他方面——就不會成為歷史的陳跡了。
“創新”往往是就事物的性質而言的,與“素質”這一寬泛的指代甚廣的概念不同,它是在“素質”中突出出來的“特色”和“重點”,是在一般中突出出來的“個別”。切不可按照以往素質教育的眼光來看待創新,要在頭腦中有這樣一個明確的認識:素質教育是個整體、總體,而今天所講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是總體中的特殊、整體中的部分。
退一步講,即使“創新”精神或能力培養中要突出特色,也不是原有素質教育整體中的“特色”了,不是原有意義上的“特色班”“特色學校”了。它以整體的變革為前提,雖然可以在某一個時期內突出“創新”的某些方面,如創新態度、創新方法等,但它們是在創新總目標中分化或者說細化出來的具體目標,是指向人的,而不只是指向學校某一方面工作的。
三、創新的“突破口”何在?
按照我們以往的思維模式,一旦某項政策出臺,某個潮流出現,常常忙于尋找一個“突破口”(也叫“抓手”)。這也許在某些情況下是適用的,而在當今教育錯綜復雜、變化不定的今天,卻不見得還能奏效。在更多的情況下,是不存在一個“突破口”的,并且在不同的層面,存在的“突破口”也不同。“創新”正是如此。
許多人都覺得在創新精神培養中,“觀念的變革”是突破口,觀念需先行,好像觀念是一抓就靈的。可是,回過頭來再看一看,教育界喊了20年的觀念更新,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大聲疾呼教育要從傳統教育走向現代教育,樹立現代化教育觀念,到90年代中期不遺余力地提倡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形成素質教育觀念,我們的觀念究竟改變了多少呢?這些觀念即使轉變了,又有多少落到實處了呢?!
其實,在已有的傳統中,觀念的變革是最為困難的,正如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因比所講,當一種文化接受另外一種文化的影響時,它會使另一種文化轉換為不同的光束:物質的、宗教的、制度的、精神的,其中物質層面變化最易,而精神層面變化最難。就此來看,在物質、制度尚未發生改變之前,觀念的變革在一定意義上是不可能的。“物質決定意識”,沒有相應的物質條件做前提,做保證,觀念即使一時轉變了,也會在遇到一些阻障時重新轉變回去。
但是觀念又必須要先行,否則與創新相應的體制就不會形成,也就是說,必須要有一部分人把觀念先“轉”過來。那么,到底應該是哪一部分人呢?考慮到我國的國情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性質,這一部分人首先是教育決策部門的有關人員(理論研究者的觀念往往是最先行的,但由于他們所處的社會角色,常常不能轉化為實踐)。他們把觀念轉到創新上來,把江總書記所講的“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作為審視教育的標準,至關重要。在“創新”的導引下,大力改革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教育評價制度,才能將創新真正落到實處。在以往的幾年,之所以在素質教育實施中出現了一些不正常的現象,如“轟轟烈烈地搞素質教育,扎扎實實地抓應試教育”,“上午搞應試,下午抓素質”,“課內搞應試,課外抓素質”,“兩手(應試加素質)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做報告講‘素質’,實際上抓‘應試’”,等等諸如此類。其中既有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原因,同時也有教育宏觀決策的原因。體制不改,評價標準不變,素質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無從談起。試問,有哪位校長、教師樂于冒降低升學率、丟烏紗、犯眾怒的風險去搞素質教育?!
可以說,體制不變、評價模式不變,基層教育實踐工作者在創新問題上幾乎無“突破口”可言。
現在大家都不再諱言教育的弊端,批判幾乎成了當今教育的主色調。在某種意義上,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已經成了“過街老鼠”了。從上到下都在痛斥我們這種誤人不淺的教育,指責這種讓每一個學生都試圖逃避學習而不是樂于學習的“教育”。大家似乎都成了能診其病癥所顯、所在的郎中,而惟獨開不出一帖良藥來。這種現象成了世紀末中國教育界的一大奇觀。決策部門在轉變觀念的前提下,對體制、評價等方面的變革,實際上可以結束當今這種不怎么正常的局面。
基層教育部門在體制、評價整體模式等變革上無能為力,并不意味著可以退出“創新”領域(實際上也退不出),在學校范圍內其實也是大有可為的。
一方面是要切實認識到,僵化、刻板、一統是與創新相違的,自主、多樣化、差異性、個性化是與創新相應的;另一方面無論是在教學方法、課程結構、教學組織形式上都應產生一系列變化。例如,在課堂上可以致力于創設一種具有豐富反應的、給學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學氣氛。教師在處理學生的行為時,注意遵循下列原則:尊重學生提出的古怪問題;尊重學生的想象或別出心裁的念頭;讓學生知道他們的觀念是有價值的;不時讓學生做些事,但僅僅是為了練習,而不進行評論;從因果關系上開展評價。在給學生提供創造性氛圍時,要注意到:公開地向學生表示出,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性行為以及任何探索跡象,都是好事情;當學生在對一項活動感興趣并非常興奮時,要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步調活動;如果學生愿意的話,要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想辦法;氣氛要輕松活潑;不反對猜測,特別是猜測具有一定道理的時候。
四、創新與動手操作之間呈何關系?
在全教會文件中,將原來指代不太明晰的素質教育做了進一步的限定,那就是“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并且還談到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足可見對實踐環節的高度重視。如此,勢必出現一個如何看待創新與實踐操作之間的關系問題,以及在實踐中如何處理創新與動手操作的問題。
首先應該看到,無論是創新還是動手操作,都是現有教育中忽視了的或者說不太重視的兩個方面。我們的教育關注到了人的社會化,關注到了如何將人“塑造”成適應社會生活的人,但卻沒有能夠激發學生身上固有的創造潛能,沒有或極少能夠培養出世界級的科技精英、大師級的人物,教育更多地成了一股壓制創新、使人由多樣化變為一統化的力量。同時,我們以往的教育也不大關注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就拿初中理、化、生這樣應該注意學生動手操作的學科來說,在總授課時數的430課時中,實驗課只有82課時,占19%。這樣的教育教學雖然使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較為牢固,但動手操作能力明顯不足,成了知識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真正是應驗了我國古已有之的那句話:“君子動口不動手。”
可以說,全教會是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抓住了我們當今教育中的兩個最為薄弱的環節。這兩個方面從根本上來講,不是相斥的,而是相統一的。一方面是創新離不開動手操作,另一方面是動手操作中也會滋生出創新的成分。
創新從哪里來?它來于學生的探究,來于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的實踐,而不是一味地從知識中來,從實質教育論所講的“觀念的聯合”中來。
一般地說,創新不是教而得之的,只有學生積極地、多方面地探索,創新才能逐漸成為他自身品質的一部分。這樣,我們在教學中就需要給學生的自主活動留有一定的空間,給學生營造一定的問題氛圍,讓他們從自身的活動出發,得出種種新的看法和認識。例如,我們常常談到的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才能的探究式學習中,就蘊含著學生直接的體驗和親身的實踐活動。探究式學習的操作步驟一般是這樣的:(1)明確問題。通過設置情景,引導學生結合原有的經驗關注有關的問題,學生要思考:我們要解決什么問題?為什么要探討這個或這些問題?我們對問題已經有了那些了解?(2)確定探究的方向。通過從多種多樣的問題中辨別并提煉出主要問題,對問題作出預測或假設,思考:我們能做什么樣的預測或假設?我們應該怎樣解釋它?應該以什么為中心展開探究?(3)組織探究。設計、制定探究方案,明確個人任務,準備探究工具,思考:我們打算怎樣進行探究?需要哪些信息?怎樣獲得這些信息?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物力的作用?(4)通過各種途徑、形式搜集資料,思考:我們能用什么樣的或哪些信息?這些信息與研究的問題有什么聯系?怎樣從中發現別的信息?將以何種形式使用這些信息?(5)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篩選、歸類、統計、分析、比較,思考:怎樣對獲得的信息進行分類?這些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無用的?應根據什么樣的標準對信息進行篩選和分類?信息彼此間有什么聯系?(6)得出結論。學生要表達自己在探究中形成的見解,并且與他人進行交流,思考:我們得出了什么結論?這些結論與我們的預測和假設有哪些異同?哪些證據證明了我們的結論?如果結論與預測和假設不吻合,應重新確定探究方向,擬訂方案,進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實際的操作和思維的加工,獲得了對事物的多方面的認識,同時也形成了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另外,創新離不開問題解決,離不開一系列疑難問題的甄別。可以說,任何創新都是在一系列問題解決中發展起來的,而問題解決并不一定必然包含有創新。如何去進行問題解決,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曾提出思維的五步法: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尚未明了問題之前,處于困惑、迷亂、懷疑的狀態;確定疑難之所在,對問題所可能產生的結果予以預測,并根據預測結果進行試驗性的解釋;提出假設或解決問題的建議,利用已預測的結果,整理已獲得的材料,提出種種假設,并進行考察、探索和分析;推斷這些解決方法可能出現的結果,根據試驗性的假設,進一步考察事實,使假設更加一致,并與更廣范圍的事實相符合;證實、接受其中的一種解決方法,把假設當作行動計劃,應用到當前的事態中去,以達成預期的結果,看所發生的結果是否與預料的結果相一致。他在自己的實驗學校中,也是引導學生通過這種教學過程一步步進行問題解決的。同他“從做中學”的思想一致,他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親自去操作某些工具,如烹調、縫紉等。在他那里,實踐操作與創新思維是高度一致的,而不是彼此分離、有所區別的。
21世紀的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全面應用,必然導致包括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深刻變革,并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性變革。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創新素質,成為創新教育的楷模,必須能夠有效地進行創新性教育教學和管理.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更多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但在提高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過程中,要注意到價值觀對素質教育的影響,健康的價值觀念,可以讓學生從小就樹立遠大的理想,使他們敢于和勇于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從而培養出不僅具有創新能力,而且也具有良好道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
一、創新教育的意義與內涵
創新教育,其目的是使中小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通過教育能夠善于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蘊含的基本規律和特征,并獲得相應的能力,為其長大后成為創造性人才奠定全面素質基礎.而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掌握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培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批判精神和探究、創新教育就是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以創新精神為核心,重點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思維習慣、基本的獨立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這是創新教育最為根本的目標和任務.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應正確把握創新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內在關系,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開展創新教育,讓創新教育成為學生所向往的素質教育的一種新境界。
二、當前基礎教育存在的弊端
目前,基礎教育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育方式、教育評價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對學生進行創新素質的培養。其弊端存在于:
1、在培養目標上,首先大家只是重視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知識素質的要求過高,忽視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2、在課程設置上,只重視書本知識,輕視社會實踐,學生知識面狹窄,沒有針對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與規律來科學地設置課程。
3、在教育方式上,只注重知識傳授,缺乏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核心,這樣做就直接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壓抑個性發展.這就壓抑了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特的思維能力,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忽視實踐訓練,致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和訓練。
4、在教育評價上,只重視學生思想、知識的評價,忽視學生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的評價;在考試中只重視筆試,知識簡單再現的題目多,運用學科理論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題目少,而口試、讓學生動手操作的考試形式很少運用,這種考試方式導致學生讀死書、死讀書只滿足于對知識的簡單再現能力明顯不足。
三、加強創新思維教育
創新思維是創新教育的重點,創新思維能使學生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識,并能把這些知識廣泛地遷移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習活動順利完成。基礎教育具有實施創新教育的有利條件,特別是課堂教學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主渠道,要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關鍵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其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凡是能引起學生自己思考的便是啟發思維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探索問題;利用活潑多變的教學形式,開拓學生思路,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大膽想象的能力。切實有效的思維訓練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又一途徑,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角度、因此實踐性的思維訓練具有超前的和普遍的指導意義,充分發揮課堂內外教育空間的作用,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都具有極大的意義。
四、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作為基礎教育實施者的教師,不僅要具備善于獲取、接收和應用新知識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學會創造與運用新知識去培養塑造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近年來教學媒體的改進速度加快,其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從幻燈、投影發展到遠程教育、計算機網絡教育、多媒體教學和微機教學,新媒體傳遞信息總量大,
轉貼于
對學生感官刺激強烈,尤其能使學生感受到科技和信息發展給人的生活方式帶來的革命,從而調動學生的思維靈感,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創新意識。教師要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和適合自己特點的科學治學方法,并能夠運用現代信息處理技術,不斷更新、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建立廣博的科學知識體系,以保證課程教學。因此新的教育必須是包含新的教學手段和多層次、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教學過程不僅是傳遞信息,而應該包含啟發思考,促進創造的內容。
1.1信息技術的定義人們對信息技術的定義,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圍、層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1.1現代信息技術“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為特征”。
1.1.2信息技術“包含通信、計算機與計算機語言、計算機游戲、電子技術、光纖技術等”。
1.1.3信息技術就是“獲取、存貯、傳遞、處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標準化的技術”。
1.1.4信息技術是指在計算機和通信技術支持下用以獲取、加工、存儲、變換、顯示和傳輸文字、數值、圖像以及聲音信息,包括提供設備和提供信息服務兩大方面的方法與設備的總稱。
1.2信息技術的分類
1.2.1按表現形態的不同,信息技術可分為硬技術(物化技術)與軟技術(非物化技術)。前者指各種信息設備及其功能,如顯微鏡、電話機、通信衛星、多媒體電腦。后者指有關信息獲取與處理的各種知識、方法與技能,如語言文字技術、數據統計分析技術、規劃決策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等。
1.2.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環節的不同,信息技術可分為信息獲取技術、信息傳遞技術、信息存儲技術、信息加工技術及信息標準化技術。
1.2.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設備不同,把信息技術分為電話技術、電報技術、廣播技術、電視技術、復印技術、縮微技術、衛星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也有人從信息的傳播模式分,將信息技術分為傳者信息處理技術、信息通道技術、受者信息處理技術、信息抗干擾技術等。
1.3信息技術的特征有人將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特征——數字化、網絡化、多媒體化、智能化、虛擬化,當作信息技術的特征。我們認為,信息技術的特征應從如下兩方面來理解:
1.3.1信息技術具有技術的一般特征——技術性。具體表現為:方法的科學性,工具設備的先進性,技能的熟練性,經驗的豐富性,作用過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1.3.2信息技術具有區別于其它技術的特征——信息性。具體表現為:信息技術的服務主體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處理與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決定信息技術還具有普遍性、客觀性、相對性、動態性、共享性、可變換性等特性。
2信息技術教育的定位
我們從信息技術教育與教育信息化、計算機教育、科技教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關系方面,多視角地對信息技術教育的定位問題作具體分析。
2.1信息技術教育與教育信息化
2.1.1教育信息化“信息化”一詞最早是與“信息產業”、“信息化社會”聯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產業論》一書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會”的誘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詞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使用。人們從技術、知識、生產、經濟、社會、國家等多角度對“信息化”的定義與內涵進行了闡釋。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領域的信息化的簡稱。關于教育信息化這一概念,有的學者認為其本質是要創設“一種充滿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學習者獲取信息的環境。”
也有人說: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點是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和網絡通訊為基礎的現代化信息技術,促進教學過程的全面革新,使學校能夠適應信息化對教育的新要求。我們認為,教育信息化應包括如下九個方面的內容:①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從工業化社會的班級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轉向信息化社會的個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②教育資源的“信息化”。要創建分布式的、超鏈接的、非線性的、多媒體化的、開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種教育信息資源庫,使學校教室、辦公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電子化、網絡化;要建立教育資源信息系統,使人、財、物、時間、空間等各種資源要素的調控與管理最優化。③課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深化課程教材改革;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術含量,注意培養學習者的信息能力。④教學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構主義、人本主義、行為主義、認知主義理論的綜合運用,構建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要將信息的獲取、處理、應用、創新等環節的組配作為教學模式構建的基礎。⑤教學技術的“信息化”。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教育技術的核心,提高各種軟件、硬件、潛件中的技術含量與信息質量。⑥教育環境的“信息化”。創設豐富、多樣、美好的教育信息環境,使師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獲得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校園環境的熏陶。⑦教學評估的“信息化”。注重計算機與網絡在評估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和結果分析中的應用,使評估經常化、自動化、智能化。特別要注重信息導航與實時評估,使教學過程能自動朝教學目標演進。⑧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績效為價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常規管理、人事管理、工資管理、檔案管理、設備管理中的應用。⑨教師素質的“信息化”。要注重培養教師的信息素質,提高其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
2.1.2信息技術教育與教育信息化的關系信息技術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徑,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術教育實施的重要基礎,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也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一句話,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2.2信息技術教育與素質教育、創新教育
2.2.1信息技術教育與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一詞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教改運動,現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與實踐體系。信息技術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下述兩個方面:①二者的根本目標一致,但出發點不同。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培養人的整體素質,要求各級各類教育都要滲透素質教育思想。信息技術教育強調的是增加信息技術這一教育內容,加強對每個公民信息素質的培養,以適應信息社會的要求。②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可以推進素質教育。同時,推行素質教育,要求加強信息技術教育。
2.2.2信息技術教育與創新教育信息技術教育與創新教育是一種相互促進相互依賴的關系。創新教育強調的是教育的目標與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養學生如下幾方面的創新素質:
創新意識、精神與品德──具有自覺的創新取向與動機,喜歡立異圖新、與眾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東西,向傳統向權威挑戰;具有堅韌不拔、樂觀自信的品質;尊重他人,善于合作,樂于奉獻,有良好的道德素養。
創新思維與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維品質(包括思維的變通性、新異性、發散性、直覺性、敏捷性、流暢性等方面);能熟練運用一般的創新方法與專門的創新技巧獨立發現與解決問題;能通過實踐不斷提高創新的智力技能與運動技能。
同時,為了實現創新教育,必須抓好信息技術教育。因為創新素質不會憑空產生,它必須在創新環境中通過一定的創新過程逐步培養;創新方法的掌握、創新技能的形成,必須靈活采用多種信息技術。
關鍵詞: 創新教育 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
創新是一個民族不斷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欣欣向榮的不竭動力。素質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應啟迪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所以,在實施創新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擔負著重大責任。那么學校如何實施創新教育呢?
一、實施教育創新,構建創新教育思想基礎,創建創新教育的環境。
所謂創新教育是讓在學生德智體諸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還要創造條件,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通過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全新教育模式。創新教育代表著一種先進的學校文化,它不僅是走出“應試教育”的突破口,而且是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切入點,更是教育改革實施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必經之路。學校必須構建創新教育的思想基礎,創建創新教育的環境。
(一)大力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建立具有創新素質的教師團隊,改進教育教學方法。
1.建立具有創新思想的教師團隊。知識經濟時代呼喚創新教育,創新教育呼喚創新型教師。1999年9月16日時任教育部部長的陳至立同志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因為造就一支創新型教師隊伍是實施創新性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性人才的關鍵。只有具有創新思想的教師才能進行創新教育,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
2.根據創新教育要求,改進教學方法。教師必須改變教育方法,加強對創新教育的認識。在學生方面,要相信每個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發展每個學生的創造才能。在人才追求上,要變培養知識型人才為“智能型”、“創造性”復合人才培養,注重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善于創造。在教學方法上,要變注入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把一味向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變為既讓學生接受知識又發展智力、提高綜合能力。
(二)建構適應創新教育的課程體系,不斷完善創新知識結構,改革教學模式。
1.建構創新教育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創新能力為目的。從創新教育的要求出發,將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要求融入教學計劃中,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要強調突出創新教育內容,培養學生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是一項重要內容。在教學計劃制訂時以“學到知識、培養素質、發展能力”,作為學生教育模式的指導思想,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達到既學會做人,又學會學習,還學會適應、學會創新的目的。
2.構建創新教育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和載體,要注重學生的個體性學習與學校上課的一般規律之間的差異,就要形成不僅有共性而且有個性,更有彈性的教學體系,從而既保證學生基礎性教育素質,又為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提供適應性的學習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和措施,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習現代化教育方法和教學方式。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引進課堂,師生互動教育是手段。“啟發”引導“發現”,要通過改變教學方式方法,使學生能進行主動探索、主動發現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能進行主動獲取、加工、提高的能力,促進學生創新素質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成功意識和創新精神,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創新性活動中,個人要具有創新精神,這是個體在活動中具有的比較穩定的多種心理品質的集合,是創新能力的動力因素,是一種強大力量。它包括對創新性活動意義的了解,對創新性活動達到目標的信心,對能克服各種困難的毅力和頑強奮進的精神。
(一)有目的樹立學生的成功意識和求知欲望。
興趣是促使學生學習成功的強大動力。教師要運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對自己所教科目的興趣,讓自己的教學對學生具有吸引力。在教學形式上要追求多樣化,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設疑解惑,提出思考性問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成功是學生創新的動力源泉,有成就感追求的學生具有頑強的毅力。教師善于激勵他們、信任他們,對他們的每一次進步都要及時地肯定與表揚,讓學生在欣賞與贊許中,激發創造動機,從而啟迪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其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創新能力來自創新思維,培養創新思是創新教育的關鍵。
新穎性和獨特性是創新思維的特征,教育中要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必須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思考,教師要有目的地進行引導和點撥,經常性地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給學生設置舞臺,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思考、探索、創造。教師要及時評價學生,促進學生走向創新學習的大道。創新不能離開求異思維,同樣也不能離開求同思維。創新的過程就是對普通共同規律的探求,即在諸多的事物中,通過比較、分析和綜合、歸納和概括一般規律的過程。創新不僅需要打破思維的定勢,而且需要進行集中比較選擇。創新是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的綜合體現,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善于觀察,豐富學生的表象,幫助學生學會類比和聯想。創新也需要學生具有抽象的邏輯思維,因而在教學中同樣要重視對學生抽象的概念教學,加強培養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和歸納推理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把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有機地整合起來。
三、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創造能力是指人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發展起來的各種能力的總和。陶行知先生認為:“創造力每個人都有,只要自己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有所進步,都可視為創造。”實踐證明,學生具有創造能力比獲得知識與技能更為重要。
(一)教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
教師要為發展學生個性營造一種健康有序、高度開放、激勵上進、能自由表現的寬松氛圍,與學生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同時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二)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拓寬知識面。
創造教育就是要“以社會為學校”、“學校和社會打成一片”,因此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第二課堂,鼓勵學生多進圖書館、閱覽室,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進過程中,要讓學生多接觸現實世界,讓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更多地轉換角色,參與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遇到新問題,挑戰新問題,激發潛能,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學校要加強對家庭進行創新教育的指導,以多種形式讓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發揮家庭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中的作用。
學校要通過各種途徑讓教師和家長力求做到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素質教育不僅要讓教師認識,更要深入每位家長的心里,讓家長明白:要充實自己教育小孩的知識,為小孩提供促進其創造發展的環境,促進孩子積極地開動腦筋,從不同角度去建立民主、高尚的新關系,以形成學校和家庭協同教育的合力,為兒童的主動發展拓寬渠道。
四、培育健康的身心,塑造健全的人格。
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創新人才,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淵博的知識,還要具有誠信的品格、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既要有自主意識,又要有合作精神。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受到信任、尊重、寬容、關注、支持、鼓勵,從而產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才會興趣發展、好奇心滿足、心弦波動、智慧火花迸射和身心愉快成長。學生也只有通過活動,在合作、參與、創造的過程中,才會不斷形成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并獲得自我實現、自我創造的成功體驗。
因此,我們要十分重視學生成長環境的優化,為使學校、家庭、社會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適宜土壤,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創造一個愉快的“心理運動空間”而努力。
五、結語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新時代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是社會科技和生產力不斷提高的源泉與動力。它能否實現,關系到一個民族能否生存和發展,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國際社會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就是教育的競爭,教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必將離開競爭的舞臺。因此,在現階段學習創新教育思想,并用之指導學校創新教育的實踐已成為時代的發展要求,成為民族發展壯大的希望所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第四章[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王儉略.論研究性課程的價值及其開發取向[J].學術爭鳴,2007,(2).
關鍵詞:初中;政治;素質;教育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對人才的要求更高。教育教學領域就是為國家培養人才而服務的。因而,教學改革隨之推陳出新。
當今社會需要高素質人才,因而素質教育應運而生。我積極投入到教改的浪潮中來。我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具體做法如下:
一、擺脫“應試教育”,進行“素質教育”
傳統的初中政治課堂,大多采用教師一言堂的“填鴨式”教學。圍繞“應試”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傳統教育模式,是一種面向少數人而忽視多數人的淘汰式的選拔教育。在這種模式下,各級各類學校在教學安排上明顯偏重智育,把學生訓成了考試機器,高分低能,心理負擔過重的現象時有發生;教師也惟升學率是從,因為只有如此,才有資格談獎金、職稱、晉級、住房等。結果呢?人的素質沒有提高,黨的教育方針也沒有真正貫徹。黨的十五大報告中也強調指出:“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視受教育者素質的提高,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由“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這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中小學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礎教育面臨的一項重大任務。
二、改變“閉卷考試”的教學方法,探究“開卷考試”的策略
傳統的應試教育,中考時政治采取閉卷考試。因而,導致傳統的閉卷考試立足于選拔,實施選拔性教育行為,只面向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使大多數學生以失敗者的心態進入社會;閉卷考試以考試為指揮棒,只在考試能力上下工夫,重考試結果而輕教學過程,以考分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閉卷考試采取違背教育規律的“題海戰術”及“加班”、“加點”、“加壓”的辦法給學生造成沉重的課業負擔,扼殺了學生的個性與特長的發展,使他們的身心長期處于難以承受的超負荷狀態,而過早地卷入殘酷的社會競爭中。為克服閉卷考試的種種弊端,變“尋找適應教育的學生”為“尋找適應學生的教育”,教育部于2000年3月13日發出政治科中考改革指導意見后,對政治科考試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從而使初中政治課突破閉卷考試的“包圍”走進了開卷考試。初中政治課實行開卷考試,即考試時允許考生攜帶政治教材及相關資料進入考場,隨時查閱。要求學生運用課本中的知識、觀點、原理,聯系國際國內重點熱點問題、聯系校園生活實際以及自身的思想行為實際,充分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分析、解決試卷中的問題。此舉措重在培養學生利用課本知識分析、處理社會問題的思維方法和創新能力。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鏟除舊課標的束縛,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初中政治教學要想構建新的教學模式,需要打破鏟除舊課標的束縛。這次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從轉變教育觀念的角度,重點刪改了原教材中“偏、難、繁、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使活動教學成了新教材最亮麗的風景:首先,活動內容豐富。新教材中的“活動”主要包括三類:課內活動、課外活動和活動課。初中課外活動共8節;課內活動共26類391次;“活動課”的設置是新教材最亮麗的風景。活動課是活動教學的集中體現和典型標志,它作為一種獨立的課程形態進入學科課程還是第一次,是我國課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創新。其次,活動形式多樣。初中政治教材中的活動課,設置了大量新穎生動的教學活動,尤以初一教材最為典型。
為增強時代感,淡化學科體系,強化實踐環節。新教材對在社會發展常識中一向較為重要的生產觀點、階級觀點、群眾觀點、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等內容,以及有關論述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那些離我們現實太遠而且純屬理論的多數章節都被刪減了,補充了與現實結合比較緊密的諸如“三個代表”、“七一”講話、“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西部大開發”等富有時代性的現實內容。而且在考核時對于簡答題、判斷說明題、分析說明題、政治小論文等實施考試,鼓勵學生的發散思維,不管知識點來自課內課外,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就行,同時對有創新的觀點還要加分,這無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從而一反過去初中政治課“死記硬背”課本知識的應試框架,構筑起思想政治課新的教育教學模式。
四、素質教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實施素質教育的重大障礙
近幾年來,許多學校在進行素質教育的嘗試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還有前改后返的體會,但總的來說進度不快。究其原因關鍵的一條就是設有一個政府部門制定出以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的對教學管理的評價模式,這一點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大障礙。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初中政治課應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入手。
2.開卷考試的弊端
評閱中考試卷必須選拔政教專業的、多年上畢業班的、經驗豐富的、責任心強的政治教師參加閱卷。可見,作為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突破口,開卷考試不是素質教育的終結,而是素質教育的開端。
3.新課程的缺陷
關鍵詞:體育教學創新教育特征關系
積極推進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實現科教興國,迎接21世紀挑戰,培養跨世紀人才的戰略舉措,是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必須把增強民族的創新能力提高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教育在培養民族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使命”。體育學科是學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它不僅與學校的其它課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鮮明特性。體育學科為學生提供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以及充分的觀察、思維、操作、實踐的表現機會,對于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提高,具有其它學科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那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就成了體育教學追求的目標。近年來,教學改革已經滲透到各學科的各環節中,體育課也在探索組織教法的創新。一節體育課,從準備、實施到課后小結等環節都可以體現創新改革。創新教育以有眾多學者和教師進行研究改造并得以發展。所謂創新教育,就是根據有關創造性發展的原理,運用科學性、藝術性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造能力和健康個性,造就創造性人才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根據創新教育理論及學校體育教學的特點,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怎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既學生的觀察力、獲得知識信息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創新實施能力等。現就根據創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構成與培養著如下闡述。
一、創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開發
智力就是人的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智力是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總和。較為統一的認識是:智力是人腦功能的表現,是人的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活動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人的智力發展雖然主要依靠智育來完成,但人體發育智力的器官機能卻有賴于體育活動。在教學中利用圖解觀察、練習中因勢利導,啟發學生的思維。例如,要讓學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應懂得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和人體的形態結構,從而使學生選擇跑步、彈跳的最合理姿勢和用力的科學方法。教師要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創造有利條件,在進行講解示范和輔導時,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上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積極開動腦筋,把所學的知識變成感知,加深理解,從而獲得學習上遷移和反饋的積極作用。在以往的教學中還應重視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實際上,學生學習知識,除了依靠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還要受到興趣、情感、動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因此,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交織在一起的復雜的心理活動。創新教育雖然仍將傳授知識、授業解惑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但是它已不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終極目標了。在創新教育中,教師重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開發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從而迸發出極大的學習熱情,能夠處于主動學習的最佳狀態。
二、創新教育是多樣化的教學
1、教學模式的多樣化。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種模式的綜合運用,有的取向于師生關系,有的取向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有的取向于教學內容,有的取向于教學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學習與學生心理發展。追求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追求從生理改造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追求從學會到會學水平的提高。教學模式的多樣化,說明各種教學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適用范圍。盡管這些教學模式還不盡完善,但在體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將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強調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靈活運用,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多樣化。如培養形式靈活,培養層次結構多樣化,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教學形式以集體教學、分段教學、循環教學、提示教學、電化教學、分組考核、小組創編隊形,以及理論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多樣化的生動有趣的活動來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例如組織學生觀看有關錄相、電影,訪問體育明星,回顧我國體育發展史等,對陶冶學生性情,激發學生情感很有好處。
3、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與可接受性。課程設置應由單一的普通教學課向選項課、專項提高課、保健體育課等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未來的體育教學內容,將從“以運動技術為中心”向“以體育方法、體育動機、體育活動、體育經驗為中心”轉移。但這并不意味著對運動技術教學的否定。不過,具體的教學內容將根據社會體育的發展、學生個體的需要及學校的教學條件,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非競技運動項目、娛樂體育項目及個人運動項目的內容比重將加大。內容的廣度將拓寬,包括理論、技術、保健、素質等方面,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內容的深度強調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娛樂性、終身性、實用性,以利于吸引學生主動地參加體育學習和鍛煉。
三、創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學
創新教育倡導、鼓勵學生求異創新,強調培養學生掌握獨立地分析問題的能力,獨立地獲取解決問題的多種新途徑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綜合運用開發學生創造力的各種方法,努力創設促使學生獨立探索、發散求異的教學情境,形成鼓勵學生自由發表獨創見解、熱烈討論的課堂氣氛。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講究方法的靈活性。如果教學總是從確定的前提出發,經過確定的過程,得出確定的結論,造成學生思維的直線性,不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妨礙了學生思維品質的優化。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盡量少講,使教學內容保持一定的思維價值,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掌握創新的方法。教師不僅能提出有多種解答方案的發散性問題,啟發學生獨立地謀求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和方法,以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且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創新能力。在體育教學中包含著各種要素,如教師、學生、教材、組織教法、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以及場地器材等等。這些要素之間,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系,每一種要素的變化又都影響著其他要素的變化,影響著整個體育教學質量的變化。因此,要使體育創新教育獲得最大效益,必須從整體性的觀點出發,把握住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弄清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師應把握好以下幾種關系?
1、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關系以學生為主體是說課堂教學應該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增強主體意識的過程,應該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發問和爭辯,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只喜歡學生順從性的一面,似乎學生越順從、越聽話就越好。實際上,順從性和不順從性既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二者共同構成了個性、獨立性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一個有創造性的人,相對地說,他在創造性活動的領域里往往具有一種不順從性和不隨俗性,但在平時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順從的和隨俗的。所以我們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壓制學生的不順從性而贊賞其順從性,也不能無條件地慫恿學生的不順從性而貶抑其順從性,我們應從二者的辯證統一上去培養學生的個性、獨立性。在創新教育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接受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使學生獲取知識。教師的導在課堂上表現為組織教學和啟發思維。教師主導作用發揮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就是看是否善于調動學生學習和接受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是否使學生能做到生動活潑主動地得?椒⒄梗欠裼欣詒;ず團嘌暮悶嫘摹⑶籩吞剿鞔蔥戮裼肽芰Α2⒁隕硤辶廢拔饕問評詞迪峙嘌拇叢炷芰Α?/P>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中國兩千余年封建歷史源遠流長的影響,“天、地、君、親、師”森嚴的等級觀念的余澤,給“師道尊嚴”罩上一層神圣的光環,“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陳腐論調至今仍被某些為師者津津樂道,甚至成為“治學生”的法寶。當然,我們并不反對學生對教師必要的尊敬(這個“尊敬”也應當建立在教師對學生人格“尊重”的基礎上)。我們反對的是“唯上、唯師、唯書”,反對的是“唯師命是從,唯師訓是依”,不加選擇,不辨是非的盲從,反對的是在人格上凌駕于學生之上,對學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視而不見,動輒指責、喝斥,甚至辱罵、毆打的錯誤做法。這些錯誤的觀點和做法,對學生的人格是無情的摧殘,對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無情的扼殺。新型的師生關系應當是一種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為基礎的積極合作的關系,合作就應當是雙向的、主動的、協調的、和諧的、不是管與被管的關系。教師不是領導者而是指導者,不僅僅是年齡上的長者,更應當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良好創新環境的基礎。有了這一基礎就會時時處處激發起學生創造的興趣,在豐富多彩的創新活動中,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這樣就能理解處于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時的許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淖災饜浴⒉⒉皇被丶右哉返鬧傅己鴕跡蛔鷸匱娜爍瘢蜒嬲醋魘且桓齦齷釕娜耍慌Υ瓷枰恢窒嘍鑰硭傘⒆雜傻慕萄Щ肪常嘌蟻搿⒏宜怠⒏易齙奈尬肪瘢趴塹氖紙藕痛竽裕醚幻孕毆湃耍幻孕琶耍幻孕爬鮮ΑN蟻耄綣頤欽嬲芙⑵鷲庵中灤偷氖ι叵擔勻換嶁那橛湓謾⑺嘉鈐盡⑹右翱⒗鐘誆斡耄塹鬧鞫院突曰岬靡猿浞值姆⒒櫻譴蔥亂饈兜拿妊炕岬玫驕牡暮腔ぃ敲矗嘌浯叢煨戮窈湍芰σ簿陀鋅贍艿靡允迪幀?nbsp;
3、處理好知識與身體活動的關系體育教學的基本特性是“以身體活動為主”,這就形成了體育教學在實施時與其它知識傳授類學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創新教育必須結合體育教學的特殊規律去組織教學。我們要認識體育教學的特點,把握這些特點,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由于體育教學是以身體活動為主的,因此活動量和生理負荷是最顯而易見的因素,但身體活動又并不只限于給人以生理上的作用,還兼有知識的傳授、技能的發展、情感的體驗等作用。因此,創新教育應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進行評價,如運動負荷量、知識的信息量、學生之間的交流量、通過活動獲得情感體驗的量等等。其次,學生的進步應表現在所學技術難度的不斷提高和知識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覺理解創造的思維遞進上。而在培養人格、促進學生的社會性、改善學習效果、增加運動樂趣等作用的認識和功能上應得到充分發展。再者,身體活動外在表現(技能)的因素除來自于學習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的因素(如遺傳的身高、體重、肌肉類型及神經類型的不同)影響很明顯,因此體育課中的個體差異大于文化課中的個體差異。再加上體育學科的培養目標(為終生體育服務)和體育內容的相對可選擇性(例如同樣為健身既可以打籃球也可以打排球),因此,創新教育應給學生選擇的權利,這種選擇,體現在內容、難度、量和學習方法等方面。總之,創新教育就是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以創新精神為核心,重點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思維習慣、基本的獨立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這是創新教育最為根本的目標和任務。要對學生進行創造力的培養,教師本身必須有創造力。因此,教師要依靠創新,發展自己、充實自己、拓寬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強烈的創造意識熱情、要有堅忍不拔、百折不撓、頑強的意志力。這對于教師來說十分重要。倘若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作為教育的目標,那么實現的前提就是教師的創造性工作。教師的創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質——知識、經驗、智力、個性心理品質等因素的影響。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礎,是完成跨世紀宏偉大業的保證。
參考文獻:
1《素質教育的重點: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中國教育學刊200002
2《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探索》中國教育學刊200002
3《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北京教育200005
4《采取多種途徑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北京教育200008
5《培養創新精神——素質教育的核心》山東教育科研200006
6《素質教育要突出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江西教育科研200006
7《試論創新教育》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3
8《創新教育與教師觀念更新》探索與求是200004
9《關于創新素質教育的研究與思考》吉林教育科學199908
10《基礎教育與創新》人民教育200008
11《實施創新教育的有效途徑》天中學刊199904
關鍵詞:創新教育 現代體育課 主流
1.研究目的
根據創新教育理論及學校體育教學的特點, 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怎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體育教學創新有何特征? 應處理好哪些關系? 現代體育課堂教學就是要體現創新, 創新教育的根本是改變“應試” 教學為全面素質教學,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
2.研究方法
2.1 教學模式的多樣化。
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種模式的綜合運用, 有的取向于師生關系, 有的取向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有的取向于教學內容, 有的取向于教學安排, 有的取向于技能學習與學生心理發展。
2.2 強調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靈活運用, 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多樣化。
如培養形式靈活, 培養層次結構多樣化, 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
2.3 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與可接受性。
課程設置應由單一的普通教學課向選項課、專項提高課、保健體育課等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2.4 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關系
以學生為主體是說課堂教學應該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增強主體意識的過程, 應該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鼓勵學生發問和爭辯, 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習的主人。
2.5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新型的師生關系應當是一種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為基礎的積極合作的關系, 合作就應當是雙向的、主動的、協調的、和諧的、不是管與被管的關系。
2.6 處理好知識與身體活動的關系
體育教學的基本特性是“以身體活動為主”, 這就形成了體育教學在實施時與其他知識傳授類學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 創新教育必須結合體育教學的特殊規律去組織教學。在內容、難度、量和學習方法等方面。總之, 創新教育就是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以創新精神為核心, 重點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思維習慣、基本的獨立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這是創新教育最為根本的目標和任務。倘若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作為教育的目標, 那么實現的前提就是教師的創造性工作。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礎, 是完成跨世紀宏偉大業的保證。
3.結果與分析
3.1 創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開發
智力就是人的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 人的智力發展雖然主要依靠智育來完成, 但人體發育智力的器官機能卻有賴于體育活動。在教學中利用圖解觀察、練習中因勢利導,啟發學生的思維。例如, 要讓學生了解想跑得快, 跳得高,應懂得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和人體的形態結構, 從而使學生選擇跑步、彈跳的最合理姿勢和用力的科學方法。教師要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 創造有利條件, 在進行講解示范和輔導時, 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上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 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 積極開動腦筋, 把所學的知識變成感知, 加深理解, 從而獲得學習上遷移和反饋的積極作用。創新教育雖然仍將傳授知識、授業解惑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 但是它已不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終極目標了。在創新教育中, 教師重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開發學生的智力, 促使學生由“要我學” 轉變為“我要學”, 從而迸發出極大的學習熱情, 能夠處于主動學習的最佳狀態。
3.2 創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學
在教學中, 教師應當盡量少講, 使教學內容保持一定的思維價值, 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掌握創新的方法。教師不僅能提出有多種解答方案的發散性問題, 啟發學生獨立地謀求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和方法, 以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而且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創新能力。在體育教學中包含著各種要素, 如教師、學生、教材、組織教法、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以及場地器材等等。這些要素
之間, 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系。因此,要使體育創新教育獲得最大效益, 必須從整體性的觀點出發, 把握住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弄清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 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結論與建議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以及《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標準》的實施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在許多方面進行轉變。在體育課中, 如何根據有關創造性發展的原理, 運用科學性、藝術性的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造能力和健康個性。培養合乎于21 世紀教育發展趨勢和現代化社會要求的具備強健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好的人際關系協調能力及豐富的文化知識人才。
【參考文獻】
在這樣的規劃下,新的高中地理課程理念確定為: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新高中地理課程目標則從以下四個方面體現了這些要求: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
此次課程改革,將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整合,并以此為依據,構建地理新課程的目標標準,著眼于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強調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相對于素質教育而言,創新教育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為目標,以促進全面發展為宗旨,以育人為根本,以因材施教為方法的現代思想和現代教育模式的一種表述形式。它的內涵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從教育思想的角度來說,素質教育是創新教育的基礎,因為只有在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才能形成創新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新教育能力,才能造就一批又一批創造型人才。從教育模式的角度來說,創新教育則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最高體現。
因為創新教育所培養的素質不是一般的素質,而是創新素質。以培養人的創造性為根本宗旨的創新教育,既是最高層次的教育,也是當前正在全面實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最高形態的實踐模式。
高中地理新課程目標要求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基礎上,注重發展學生的感知、記憶和想象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重視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及其方法的掌握,啟迪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創造性活動,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增長創造才干。
特別是發展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人格,發展創造性個性品質,開拓創新精神,激發創造興趣,鍛煉意志和毅力,樹立創造志向。
三、強調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高中地理新課程內容目標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律。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在結構上的重大突破。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確立,不僅意味著一種新的課程形態的誕生,更重要的是標志著現代新課程觀念的形成。它表明,課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機構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
那種把課堂看做是惟一受教育的場所,把書本看做是惟一的知識來源,把教師看做是惟一的知識擁有者和權威的觀念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視在生活和實踐中的學習。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考察、實驗、探究、設計、制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以學生為核心,主要圍繞三條線索進行──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學生與他人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在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中也提出了“指導學生開展觀察、實踐、探究和研究活動”的要求。
地理是惟一以“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為基本內容的學科。這是因為,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只有地理才從人口、環境、資源和經濟諸方面綜合起來探討人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問題。
四、強調科學與人文素養的培養
中學地理課程兼跨“人文與社會”和“科學”兩個領域。在新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課程設計思路中,明確提出“關注人們生產生活與地理密切相關的領域,突現地理學的學科特點與應用價值,以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高中地理課程內容的設計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當前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為重點,以現代科學技術方法為支撐,以培養國民現代文明素質為宗旨,從而全面體現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
科學人文性,就是以建立在科學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來規范、統領科學,從而實現科學與人文彼此關照、相互包容,最終達到二者的協調統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渾然一體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