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第1篇: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護理干預;胃鏡;乙酸染色;萎縮性胃炎

        在我國死亡率和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惡性腫瘤就是胃癌,在早期的胃癌患者中很多患者都沒有臨床表現癥狀,慢性萎縮性的胃炎伴隨腸上皮化生以及不典型的增生現象都被看做是癌前的病變,因此在胃鏡下對粘膜的結構變化進行觀察極其重要[1-2]。在胃鏡的直視下進行噴灑乙酸,能夠更清晰地觀察胃粘膜表面的確切形態特征,從而提高了活檢準確率和對早期胃癌發現率。現在對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2年08月收治的206例診斷為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隨機分組給予護理治療,分別采取綜合的護理干預措施和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治療,探討護理干預在胃鏡下乙酸染色診斷萎縮性胃炎中的作用,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對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2年08月收治的206例診斷為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隨機分組給予護理治療,男性患者114例,女性患者92例,患者的年齡在29歲到68歲之間。所有的患者要符合萎縮性胃炎診斷的標準:在胃鏡觀察下可以發現粘膜呈現紅白相間,其中以白色為主,皺襞消失或者變平,粘膜的血管顯露出來,粘膜呈現出結節狀或者顆粒狀。104例患者作為干預組采取綜合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治療,10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治療。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上的差異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在檢查中和檢查前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的變化和在檢查過程中的耐受程度進行對比分析,探討護理干預在胃鏡下乙酸染色診斷萎縮性胃炎中的作用。

        1.2方法

        1.2.1所有的患者由同一位醫護人員操作,對照組的患者可以在直視的情況下鉗取出胃竇、胃體和胃角下得4到6塊組織;干預組的患者從活檢的孔道去帶導管的一個塑料管,然后噴灑上5~10ml的乙酸,觀察3分鐘之后噴灑上50ml的蒸餾水。根據粘膜的變化顏色進行鉗取標本,用甲醛溶液10%進行固定,最后統一送到病理科,由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診斷。

        1.2.2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在使用胃鏡檢查之前讓患者了解應該注意的事項、在檢查中需要的配合要點和疾病的相關知識宣傳;治療組的患者采取綜合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干預: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根據患者擔憂或者焦慮的原因給予疏導,做好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讓患者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減輕或者消除患者焦慮、恐懼的心理;讓患者對萎縮性的胃炎危險性以及進行早期診斷的必要性進行了解,讓患者了解診斷的流程,注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協助醫生的檢查;在行為上對患者進行干預,讓患者了解檢查的配合要點和具體步驟,提高患者的耐受性,能夠主動配合醫生進行檢查,讓患者選擇左側臥位,戴好牙墊,檢查的過程中指導患者呼吸形式和肌肉放松,促進診斷的順利完成。

        1.2.3對患者在檢查中和檢查前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的變化和在檢查過程中的耐受程度進行對比分析,選用軟件SPSS11.5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用t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用x2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檢驗的水準為0.05。

        2、結果

        通過對比分析,干預組患者在檢查中的血壓和心率都明顯比對照組患者低(P

        表1.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和檢查中血壓和心率對比:

        組別 例數 時間 舒張壓 收縮壓 脈搏

        干預組 104 檢查前 68.21±3.70 113.72±6.02 76.33±4.70

        檢查中 73.57±3.43 121.01±2.82 87.64±4.93

        對照組 102 檢查前 71.12±5.9 121.64±6.03 78.16±4.91

        檢查中 74.62±6.75 136.53±5.91 90.01±5.45

        表2. 兩組患者在檢查中的耐受程度對比:

        組別 例數 難忍 不適 尚可 舒服

        干預組 104 4 12 56 32

        對照組 102 26 50 22 4

        討論:

        在胃鏡下進行乙酸染色診斷需要的時間較長,加上患者對相關知識了解的較少,容易在檢查的過程中出現各種不適合疼痛,不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醫生進行檢查,因此對患者進行綜合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協助治療非常重要[3-4]。通過上述結果顯示,在胃鏡下乙酸染色診斷萎縮性胃炎患者采取護理干預措施由于常規的護理方法,減輕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對檢驗的耐受程度,患者主動配合 檢查縮短了檢查的時間,緩解了患者抑郁和焦慮的情緒,保證了檢查能夠順利完成。對于發現胃粘膜腸化和不典型的增生等早期的診斷有很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杜囚鵬,曹建彪,郭漢斌,李浩然.胃蛋白酶原亞群測定與萎縮性胃炎相關性研究及效價比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1,03(01):46-47

        [2] 李佃貴,杜艷茹,郭敏,張紈,張金麗,劉雪婷.化濁解毒方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前病變患者胃液成分及腫瘤標記物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1,06(04):67-68

        第2篇: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急性腦卒中;早期康復護理程序;可行性;臨床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急性腦卒中疾病的發生率也呈現出了明顯的上升趨勢。本次臨床實驗對急性腦卒中疾病患者早期康復護理程序的可行性和臨床意義進行了分析,現將本次臨床實驗的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實驗以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50例急性腦卒中患者為實驗對象,男性3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齡范圍在50~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6.3)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國1995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會議制定的腦血管疾病臨床診斷標準。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5人,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及合并癥方面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O.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的臨床治療,并依據急性腦卒中常規護理計劃實施臨床護理,收集整理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實驗組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程序,即在急性腦卒中常規臨床護理措施的基礎上,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個性化、針對性的臨床護理計劃,強調患者的護理配合,加強術后的健康教育。依據急性腦卒中臨床資料的收集整理方法對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評估。

        1.3 資料收集 方法兩組患者均同意接受觀察、體檢、交談等方法進行資料收集,依據護理部制定的一級護理標準對本次臨床實驗的結果進行評估。結果評估的依據包括:患者一般情況、臨床診斷規范、患者狀況的符合情況以及臨床資料的完整性等。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用卡方檢驗比較兩組患者計數資料,計量數據使用t檢驗。P

        2、結果

        2.1 診斷 質量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診斷規范的準確率和資料系統的完整性較為相近,兩組患者的實驗數據對比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1所示。

        表l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和診斷準確性對比分析[ n(%)]

        診斷規范準確性 資料系統完整性

        2.2 整體護理質量 實驗組共有23例患者總體護理質量評分在170分以上,約占92%,170分以下患者2例,約占8%;對照組共有21例患者總體護理質量評分在170分以上,約占84%。170分以下患者4例,約占16%。兩組患者的實驗教據對比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

        表2 兩組患者總體護理計劃實施質量對比分析[ n(%)]

        3、討論

        對于急性腦卒中疾病患者來說,在實施常規臨床護理措施的同時,還應將護理的關鍵點放在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以及后遺癥的恢復護理上。護理人員應加強急性腦卒中疾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和生命體征檢測。由于大部分急性腦卒中疾病發病都較為發病,且中老年人的發病率較高,發病前沒有典型的臨床征兆,起病較急,所以患者通常缺乏必要的心理轉變,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實施一定的心理護理,以同情、熱情、真誠的情緒對待患者,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從而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和理解,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1]。

        早期康復護理會對急性腦卒中患著的預后情況造成一定的影響。急性腦卒中疾病患者臨床治療后應保持4周以上的臥床休息,復發患者保持2個月左右臥床休息,主要原因在于,過早活動會加大再出血的可能性,同時要避免下床大小便,防止發生無法挽回的后果 [2]。

        由于急性腦卒中疾病通常難于恢復或病程較長,因而可以在患者病情穩定后,回家繼續修養,并加強患者的出院指導,囑患者注意勞逸結合,對患部實施科學有效的按摩和動運,防止發生肢體功能和智力障礙、肌肉萎縮、關節攣縮等后遺癥,同時要保持清醒的穩定 [3]。由于急性腦卒中疾病患者發病年齡較為特殊,且病情較長、發病突然,因而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實施全面的病情評估,以此作為患者臨床治療和護理方案制定的依據 [4]。在患者護理計劃實施過程中,要隨著病情的變化,對護理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同時,通過早期康復護理,能夠對臨床治療效果起到鞏固作用,并有效預防并發癥和后遺癥的發生,有效調動患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護理人員也應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用同情心和愛心為患者提供服務,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并注意臨床護理經驗的總結[5]。

        參考文獻:

        [l] 韓桂鳳.腦血管意外早期康復護理的體會[J].海南醫學,2009,20 (Ol):214~215.

        [2] 陳曉玲.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期腦卒中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0,19( 06):1067~1068.

        [3] 石寶華.早期綜合康復對急性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探討[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6):36~37.

        第3篇: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顱腦外傷;腦性鹽耗綜合癥;低血鈉癥;高尿鈉癥;低血容量;護理滿意度;安全性;生命危險.

        整體護理是近些年來新型護理模式,目的在于提高臨床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更好的配合臨床治療。本文中對我院收治的顱腦外傷并發腦性鹽耗綜合癥的患者40例,分別進行常規護理、整體護理,現詳細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臨床資料

        對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療的顱腦外傷并發腦性鹽耗綜合癥的患者40例,患者均明確診斷并且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進行選擇,對患者進行分組,常規護理組患者20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29-64歲,平均年齡(45.50±2.50)歲,病程時間(6.50±1.50)d;整體護理組患者20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27-62歲,平均年齡(44.50±3.50)歲,病程時間(6.00±2.50)d;對比兩組患者之間的性別比例、平均年齡和病程時間等,無明顯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40例患者均排除嚴重肝臟功能障礙、腎功能障礙和精神系統疾病。

        1.2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患者20例,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法,針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和各項臨床檢查的結果進行常規護理的干預措施,主要是進行常規的靜脈藥物滴注和環境護理干預。

        整體護理組患者20例,采用整體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內容為:(1)全面評估,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全面性的評估,對患者疾病情況、一般狀態、顱腦外傷情況進行評估,依據評估情況進行護理干預措施的計劃。(2)嚴密的檢測,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檢測,同時進行詳細的記錄和分析,依據檢測結果進行治療和診斷。(3)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對發生水電解質紊亂患者依據情況進行及時的糾正和調整,同時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況和生命體征變化。預防和治療鹽耗綜合導致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4)心理干預,對患者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疾病情況和治療措施詳細講解給患者和家屬,獲得其理解和支持。理人員要及時了解患者的各種情緒反應及原因,做好心理疏導,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狀態。此外,還應重視社會支持系統的影響,尤其是親人的關懷和鼓勵,是對患者必不可少的心理治療手段,被認為是個體對抗應激的一種外部資源,是一副良藥。(5)飲食護理干預,依據患者的檢測情況進行飲食干預,幫助和鼓勵患者進行清醒患者早期進食,對昏迷患者進行鼻飼,加強患者的營養干預,應及時給予補充水和鈉,昏迷患析給予濃稠的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流質。

        1.3統計方法

        統計學分析選用SAS8.0統計軟件,以 ±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數據錄入計算機 ,選用 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X?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

        2結果

        整體組患者低血鈉癥發生率、高尿鈉癥發生率、低血容量發生比例均明顯優越于常規組患者,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顱腦損傷后并發鹽耗綜合征易與尿崩癥所致的多尿相混淆,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上應有超前意識重視預見性護理,嚴密觀察患者意識改變及生命體征準確記錄出入量掌握好補液、補鹽的合理速度維持血容量及鈉的平衡[1]。

        文中對我院收治的顱腦外傷并發腦性鹽耗綜合癥的患者40例,分別進行常規護理、整體護理,結果顯示對于顱腦外傷并發腦性鹽耗綜合癥患者,采用整體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的降低低血鈉癥發生率、高尿鈉癥發生率、低血容量發生比例,本文中的實踐結果同相關文獻和實踐,觀點和結果觀點一致。明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為顱腦外傷并發腦性鹽耗綜合癥理想的護理方法。

        第4篇: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小兒;霧化吸入治療;臨床效果;常規護理

        小兒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小兒呼吸系統疾病,主要臨床表現是咳嗽、咳痰、發熱、喘息等,嚴重患兒甚至導致呼吸困難。臨床治療方法較多、其中最常見是進行口服、靜脈滴注及霧化吸入的方法進行治療。近期我院采用人性化護理輔助進行小兒霧化吸入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兒肺炎患者126例,其中男性患兒75例,女性患兒51例,年齡4-8歲,年齡(5.5±1.5)歲,126例患兒依據小兒肺炎的診斷均明確診斷,同時均采用霧化吸入方法進行治療,隨機分為兩組,對比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等均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均排除患有肝腎功能障礙。

        1.2 霧化吸入治療方法 126例患兒均采用半靠位張嘴慢而深的吸氣霧化,霧化液位布地奈德混懸液2ml,萬托林霧化溶液0.3-0.5ml(含硫酸沙丁胺醇5mg/ml)加生理鹽水稀釋至4ml。每次十分鐘左右。一般急性發作期的療程為1-2周,每天霧化1-2次[1]。

        1.3 護理方法

        1.3.1 常規護理方法 甲組患兒62例,依據患兒的癥狀及體征,遵循醫囑,進行對癥治療及輔護理措施干預。

        1.3.2 人性化護理方法 乙組患兒64例,采用人性化護理措施干預,除進行常規性的護理措施外,主要干預措施為:①環境干預:對患兒治療室環境進行人性設計,盡量使用暖色調和卡通人物,作為背景裝飾和進行治療室內的設計,增加患兒進入治療室的興趣、消除其恐懼心理。②心理干預:同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家長陪同患兒進行治療,增強相互信任感,給患兒講故事和進行游戲,消除患兒戒備心理,增加患兒治療依從性[2]。③注意力轉移:在治療室內增加電視循環播放動畫片和少兒節目,轉移患兒的注意力,減少患兒煩躁的情緒。注意在霧化吸入治療后,應及時地清理口腔,避免口腔殘留物刺激口腔黏膜,導致口腔潰瘍發生。

        1.4 臨床效果評估標準 治愈: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消失,經X線復查患兒肺部炎性表現均消失。顯效: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消失,經X線復查肺部炎性表現明顯好轉但未完全消失。有效: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有好轉,X線復查患兒肺部炎性表現有所好轉。無效:患兒癥狀及體征均無明顯變化,X線檢查肺部炎性表現無變化。

        1.5 統計方法 統計學分析選用SAS8.0統計軟件,以χ±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乙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優越于甲組患者,差異性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住院治療時間、治療依從性 乙組患者住院治療時間(10.5±2.5)天、治療完全配合患兒58例(90.62%),顯著優越于甲組治療時間(16.5±5.5)天、治療完全配合患兒32例(51.61%)。兩組患兒均未發生因治療導致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3 討 論

        由于小兒年齡偏小,對小兒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時,難以進行良好的配合,導致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受到影響,不能達到臨床治療滿意的療效,給兒科醫生及護理人員帶來嚴重困擾[3]。

        由于小兒患者經受病痛的折磨,所以對打針和吃藥進行治療具有恐懼心理。在患兒進行治療期間采用霧化吸入的方法進行治療,可以使藥物更加直接的作用于患處,稀釋氣管及支氣管內的炎性分泌物,已到促進炎性吸收、稀釋痰液鼓勵患兒進行咳痰訓練,拍背協助患者講痰液咳出。常規性護理措施,主要是針對患者的的臨床癥狀及體征進行護理性干預,但對其缺少人性患管理和干預;人性化護理干預,主要是通過和患兒的交流和溝通[4]。增加治療室內設備及器械,增加環境干預,能有效地消除患兒緊張、焦慮的情緒,增加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患兒治療的完整度,達到顯著增加患兒臨床治療效果的目的。

        本文通過對126例患兒,分別進行常規性護理干預及人性話護理干預,通過對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分析結果顯示,采用人性患護理臨床總有效率、住院治療時間、治療依從性均顯著優越于常規性護理干預,差異性顯著,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因治療導致嚴重不良后果發生。

        綜上所述,采用人性化護理措施干預,能有效地提高小兒霧化吸入治療的臨床效果,促進肺炎康復、縮短住院治療時間,增加患兒治療依從性,顯著提高了患兒的生活質量,適宜廣泛應用于小兒霧化吸入的護理干預[5]。

        參考文獻

        [1] 潘伯云,李莉.小兒霧化吸入的護理體會[J].現代保健·醫學創新研究,2005,2(1):60-61.

        [2] 徐雪影,張銀英,梁燕娥.心理誘導在喘息性疾病患兒霧化吸入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7(03):43.

        [3] 王良輝.嬰幼兒肺炎霧化吸入后吸痰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6(9):37-38.

        第5篇: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消化內鏡;綜合護理

        隨著微創診療理念的概念,內鏡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具有操作時間短、安全性能高、治療效果好等優點,但該技術具有一定的治療和不良反應[1]。為了減輕患者的疼痛,減少不良反應,我們進行了積極的綜合護理干預,配合新的護理,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4年1月~2015年1月,觀察組35例,1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30~59歲,18例胃鏡檢查,9例十二指腸鏡檢查,8例內鏡下手術。對照組35例,20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31~62歲,其中17例胃鏡檢查,10例十二指腸鏡檢查,8例內窺鏡手術。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性別、年齡、治療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手術方法和常規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術前評估患者的耐受性,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將處理好的內鏡器械消毒,為診斷和治療做準備;術中不良反應觀察,協助醫生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術后患者均被指示休息,患者及時送到病房治療。觀察組采取積極與綜合護理干預相結合的新手術護理方法。綜合護理干預: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的基礎上:心理舒適護理干預:患者在放松的環境中,如等待診室播放音樂或勵志音樂,并暫停部分內窺鏡檢查圖片,加強檢查,但減弱疼痛,增強患者的心理能力。認知干預的患者,對于患者及其家屬告知責任,結合內鏡醫師或單獨對患者及其家屬解釋的目的和優點,內鏡檢查或治療,每一步的操作都會出現反應,并應注意事項,讓患者充分做好心理準備,排除緊張感和恐懼感;對于家屬的勸說,同時避免家屬在醫療費用方面的問題。行為和細節的干預:使用肢體語言來鼓勵和支持患者,并給予贊賞和鼓勵的語言安慰,使患者完全依賴醫護人員,讓家屬參觀,讓患者感受到家庭護理的支持和溫暖,關注細節,如保護患者隱私,減少他們的心理負擔。新的護理配合: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操作前:醫療設備、急救藥品、嚴格無菌操作,診斷及治療室為布局整齊、保暖,并保持適當的溫濕度。操作:背、膝等一部分的軟枕頭,操作時間長者是沖壓件。此外,患者的生命體征,嚴密觀察,病歷、診斷和治療的影響,心率,血壓,呼吸的診斷與治療,血氧飽和度,注意氧氣管,引流管扭曲,拉脫管現象,擴張操作壓力控制低于50克拉每5min抽氣減壓,持續30s~3min,減輕球囊對消化道粘膜的壓迫,避免發生缺血性壞死。術后:及時詢問患者的不適,嚴重41適者告知臥床休息,口服和鼻損傷告訴作為一個正常的反應,并給予生理鹽水漱口,按鼻子,增加舒適度,術后患者穩定后告知注意事項,如腹脹,腹痛作為一個正常的反應,手術治療應通知的3d內禁食等。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手術心率,平均動脈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VAS疼痛評分術后4h?;颊呓邮苈?,評價標準:接受:患者無明顯不適,消化內鏡在治療中的作用;基本接受:患者自覺癥狀不適,但可承受,不排除消化道內窺鏡;不接受:患者自身癥狀難以忍受,排除消化道內窺鏡。接受率=(接受的病例數+基本接受)/總人數×100%。兩組術中及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統計。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RSS17. 0 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x±s) 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以P

        2結果

        觀察組心率、平均動脈壓、呼吸頻率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消化內窺鏡是一種新的診斷設備,由于技術含量高,微創、簡單、直觀,已成為一種重要的診斷和治療設備,但存在有創診療設備,需要提高醫生的操作,同時也對護理人員嚴格要求。羅冬梅等報道[2],在消化內鏡治療的護理干預,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減少身體上的痛苦,創造的內鏡診斷和治療的良好條件,我們結合我們自己的實踐,總結了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相結合的新的外科護理。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心率、呼吸及平均動脈壓穩定、術后疼痛、術后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對內鏡手術的接受率提高,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達到了預期目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基礎上,重點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認知干預和行為干預的干預措施。一方面,通過發揮輕音樂,幫助緩解精神疾病患者,心理意識的普遍性,重要性和接受度;另一方面,患者和家屬進行疾病和治療的意義,掌握技能,提高合作水平,更有利于縮短時間,提高診斷和治療的成功率。一種新型的手術護理配合術前準備、術中護理及術中細致觀察。術前檢查手術器械、急救藥品是保證患者安全的關鍵,也是新一期手術治療的關鍵部位的關鍵部位,及時解除氣囊壓力,適度增加胃腸道血供,防止胃腸黏膜損傷和壞死的發生[3]。手術后,患者被要求感覺到,了解患者的不適反應,同時對所有注意事項的注意事項通知患者,反應程度最低。總之,綜合護理干預結合新的手術護理方法是一種綜合性、人性化、有效的護理模式,使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生理都達到了一種幸福狀態,減少了醫療的程度。在消化內鏡診斷和治療的護理模式和干預措施,并取得了最大程度的合作,可以幫助患者有穩定的心率,呼吸和血壓,減少疼痛程度,提高消化內鏡的接受率,以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Korovesis P.Baikousis A.Zachatos S.et bined anterio。pluposterior stabilization Versu8 posterior short segmentinstrurnentation and fusion for lid1umbar burst fhctures[J].spine,2006,3l(8):859-868.

        第6篇: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中醫護理干預 小兒腹瀉病 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057-01

        小兒腹瀉病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是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將168例腹瀉病患兒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小兒腹瀉病的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干預,取得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間在我院接受診斷和治療的小兒腹瀉病患兒168例,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84例。所有患兒均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小兒泄瀉中醫診斷標準。對照組男52例、女32例;觀察組男48例、女36例。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及病情、治療方法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小兒腹瀉病的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依據臨床不同證型給予中醫護理干預。

        1.2.1 生活起居護理

        ①病室及環境:病室溫度適宜,干濕度適中,空氣新鮮,每日開窗通風2次,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并注意腹部保暖。給予各項護理干預措施時防止患兒受涼。②皮膚護理:保持臀部的清潔、干燥,便后及時用溫水清洗,如發現肛周及臀部皮膚發紅涂抹氧化鋅軟膏。③口腔護理:用溫開水或生理鹽水漱口,防止口腔潰瘍。

        1.2.2 飲食護理

        適當控制飲食,減輕脾胃負擔。有嚴重嘔吐者,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好轉后繼續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注意飲食衛生,奶瓶、奶嘴及餐具每日煮沸消毒,母乳喂養者母親喂奶前清洗,洗凈雙手,同時忌食生冷食物。

        1.2.3 用藥護理

        ①足浴的護理:取地錦草、葛根各20g,訶子、肉豆蔻各12g,黃芩、黃連各15g,加水分兩次煎煮至500-700ml藥液足浴,每日2次,此方法用于濕熱型腹瀉。足浴選用搪瓷盆或木盆,溫度在38-40℃,時間在30-40分鐘為宜,不宜在飯前、飯后30分鐘內足浴。足浴時適當按摩足部,促進藥物吸收,效果更好。②敷貼的護理:取吳茱萸、肉桂各6g,五倍子4g,研碎成末,用米醋調和成糊狀敷貼臍部,主要用于風寒瀉。敷臍前先清潔患兒臍部,后將調和好的藥物用寬膠布敷于臍部,最好用透氣的紙膠布。每次敷12小時,每日1次。③中藥內服的護理:取葛根6g,肉豆蔻5g,雞內金6g,山藥10g,薏苡仁10g,扁豆6g,黨參10g,白術6g,茯苓10g,赤石脂10g,訶子5g,我院自制成顆粒劑,喂微甜,5g/袋,每日3次,每次2.5g,此方法用于脾虛型腹瀉。將藥物用溫開水溶解,在兩餐間服用,服藥后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引起嘔吐。④灌腸的護理:取葛根、黃芩、黃連各9g,茯苓10g,甘草3g,加水煎煮至50-70ml灌腸,此方法用于濕熱型腹瀉。灌腸前囑患兒先排便、排尿,以晚上睡眠前為宜,易于保留藥液。取左側臥位,藥液溫度在35-38℃,肛管宜細,插入深度為7-10cm左右,注入藥液速度慢并抬高臀部防治藥液溢出,盡量保持藥液在30分鐘以上。

        1.2.4 情志護理

        患兒或精神不振或煩躁不安,故情志護理更為重要,對患兒態度和藹,語速宜慢,操作宜輕。向患兒家長講解各項中醫護理干預措施的意義,取得患兒及家長的配合,使藥物達到規定的使用時間,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1.3 療效判斷標準

        根據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制定的療效標準:顯效:治療72小時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治療72小時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小時內糞便性狀、次數、全身癥狀無好轉甚至惡化[2]。

        1.4 統計學方法

        3 討論

        小兒腹瀉病為兒科常見病,屬中醫學“泄瀉”范疇,發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傷于飲食、脾胃虛弱為多見,主要病變在脾胃[3]。夏月小兒護理不周,感受暑邪,未及時發病,至深秋霜降或立冬前后,復感當令之邪而誘發。暑邪又多兼濕,濕熱內阻于脾胃,下迫大腸多為濕熱瀉。治宜清熱利濕,安腸止瀉。小兒脾常不足,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清陽不升,而導致脾虛瀉。治宜健脾益氣,化濕止瀉。外感風寒邪氣,傷及脾胃,而致風寒瀉。治宜疏風散寒,祛濕止瀉。臨床上通過辯證分型,予以不同的中醫用藥護理。小兒腹瀉病的治療過程中護理及其重要,通過生活起居、飲食、用藥、情志等中醫護理干預,提高了小兒腹瀉病的治療有效率。中醫護理干預措施充分體現中醫特色,無明顯副作用,方法多樣,各具特色,療效顯著,操作簡單方便,患兒及家長易于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沈曉明,王衛平.兒科學[M].第七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46.

        第7篇: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54

        慢性胃炎主要因環境、飲食、幽門螺桿菌及自身免疫情況等多種因素導致的胃黏膜上皮受到損傷, 從而引起不可逆的固有胃腺體萎縮或消失的慢性炎性病變。慢性胃炎的發生率較高, 且發病人群多集中于男性, 且因其病程較長, 治愈后復發率較高[1], 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 在對慢性胃炎患者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 提高護理質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效果。本文研究中, 通過對本院收治的71例慢性胃炎患者在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 采取整理護理措施, 并與采取消化內科常規護理的71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42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全部患者均予以胃鏡檢查, 其診斷過程均符合《內科學》(第7版)中關于慢性胃炎的診斷標準[2]。142例患者臨床上均表現為惡心、反酸、腹痛、腹脹等。將患者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71例。兩組患者性別、平均年齡、平均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1. 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取抑酸、鎮痛及抗感染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取消化內科常規護理措施,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護理的基礎上采取整理護理措施, 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及用藥護理措施。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生活質量及護理前后的焦慮情況進行觀察比較。

        1. 3 療效評定標準[3] 患者行胃鏡檢查后慢性胃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顯著好轉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或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采取諾丁漢健康調查問卷[4]對生活質量進行評分,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5]對患者焦慮情況進行評分。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顯效29例, 有效25例, 無效17例, 總有效率為76.1%;觀察組顯效37例, 有效28例, 無效6例, 總有效率為91.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28, P

        2. 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及焦慮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睡眠質量及生活滿意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 焦慮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因患者長期吸煙飲酒、飲食時間和結構不規律等不良生活嗜好而到導致其出現慢性胃炎, 該病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 患者一旦出現明顯臨床癥狀后則治療難度增大, 且如不及時治療, 可發展為胃潰瘍甚至胃癌, 嚴重危脅患者的生命安全?;颊呗晕秆追磸桶l作, 容易出現焦慮及抑郁等一系列負面情緒, 從而導致患者機體的持續應激狀態。有文獻報道稱, 持續應激狀態或負面精神狀態也易引起消化道癥狀, 并延長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時間[6]。因此, 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加強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關鍵。

        第8篇: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新生兒;低血糖;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340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080-01新生兒低血糖癥是新生兒最常見一種危重疾病,由于長期持續性低血糖可導致腦細胞能量失調,造成不同程度的腦細胞損傷,如果不及早治療,可造成智力嚴重低下或腦細胞壞死甚至死亡。如果早診斷早治療加之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死亡率?,F對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治52例新生兒低血糖癥患兒實施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取得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治52例新生兒低血糖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血糖測定均符合低血糖,低血糖診斷標準:足月兒生后3天內的血糖低于

        1.2臨床表現大多數患兒無明顯癥狀.少部分患兒有呼吸淺促、呼吸暫停、反應差、吸吮無力、陣發性發紺、震顫、驚厥、抽搐、嗜睡、肌張力低等。本組病例中無癥狀者38例,癥狀輕者14例;其中反應差6例,拒乳吃奶差3例,紫紺1例,嗜睡l例,口吐白沫1例,抽搐1例,呼吸困難l例。

        1.3方法兩組均輸注葡萄糖液,足月兒給予25%葡萄糖溶液2-4ml/kg靜脈注射;早產兒即給予10%葡萄糖溶液2ml/kg靜脈注射,速度為1ml/min。隨后繼續滴入10%葡萄糖溶液,速度為3-5mL/(kg.h),在血糖>2.2mmol/L達1-2天后漸停治療,并按需要給足夠的熱卡。2護理措施

        2.1對照組常規護理保持室溫保持在24-28℃,相對濕度保持在55-65%,每日通風2-4次,紫外線每日消毒30分鐘,防止交叉感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觀察患兒體溫、心率、神志狀態、嗜睡、驚厥、哭聲、呼吸、肌張力等情況進行觀察,特別對伴有早產、低體重兒、感染、窒息、硬腫癥等低血糖癥患兒兒應進行更嚴密的觀察和監測,如患兒出現面色蒼白、呼吸困難、立即吸入氧氣等急救措施,為了防止吸入高濃度氧中毒,吸高濃度氧的時間不易過長,應根據血氧飽和度隨時調節氧氣濃度和氧流量,保持吸入最佳的氧氣。

        2.2治療組護理采用護理方法是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

        2.2.1嚴密監測血糖為了早診斷早治療應對新生兒血糖的監測,特別對早產、感染、窒息、硬腫癥等高危新生兒,應在出生后0h、6h、12h、24h及48h進行微量血糖測定,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

        2.2.2及時喂養預防新生兒低血糖有效措施是補充能量,一般情況新生兒出生后30分鐘后開始母乳喂養,對于吸吮能力差或者拒乳新生兒,生后1小時應給予補充葡萄糖,補糖溶液不宜過高,以10%濃度葡萄糖液為最佳,并定時監測血糖,防止高血糖引起的顱內出血。

        2.2.3復溫由于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神精發育不完善,寒冷刺激可以造成葡萄糖消耗增加,導致新生兒低血糖[1]。因此加強保暖工作,對于早產兒、低體重兒、體溫不升而且四肢發涼,一定要更加注意保溫,室內的溫度一般在25-28℃,一般采用熱水袋進行保溫,對于低于35.5℃低體溫兒應采用保溫箱進行保溫,但是要注意避免燙傷。

        2.3療效判定標準根據測定血糖恢復正常指標所需要時間長短來確定。

        第9篇:常規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優質護理干預;無創呼吸機;肺心病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2(a)-016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excell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linical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5 cases in each,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adopt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while the excellent nursing group adopted the excell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heart rate, respiration frequency, 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 PaO2, BNP an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HR,RR,BNP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after nursing, but the decrease range in the excellent nursing group was bigger(P

        [Key words] Excell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Noninvasive ventilator;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o創呼吸機是一種使用方便、無須氣管插管或切開的無創機械通氣方法,它可避免有創機械通氣所帶來的各種損傷及并發癥,同時改善患者通氣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狀態,是治療肺心病的重要手段[1]。通過護理干預可提高肺心病患者的無創呼吸機治療效果,但不同護理模式的效果差異,目前較少有報道。該研究隨機收集2013年5月―2016年4月在該院呼吸科住院治療的90例肺心病患者并隨機分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和優質護理模式,比較兩種模式下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收集在該院呼吸科住院治療的90例肺心病患者,均符合2007年制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指南》診斷標準[2]。排除有無創通氣禁忌證患者,包括氣胸、左心功能不全、重度呼吸衰竭、嚴重心律失常等。隨機分為優質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各45例。優質護理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49~82歲,平均(65.5±4.2)歲。常規護理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50~83歲,平均(65.9±4.5)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模式,具體措施是在進行常規的肺心病治療同時,進行護理、排痰吸痰等護理措施,常規治療有止咳平喘、祛痰、抗感染、強心利尿、糾正電解質紊亂及無處呼吸機機械通氣治療等,呼吸機參數:呼吸頻率16~20次/min,吸氧濃度約為30%,吸氣、呼氣壓力分別為8 cmH2O、4 cmH2O,結合患者呼吸狀況調節參數,維持PaCO2為45~60 mmHg,PaO2>65 mmHg,血氧飽和度>90%,目的是緩解氣促、呼吸困難,盡可能實現人機同步。優質護理組在進行常規治療及常規護理同時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包括①增強護患信任度護士根據患者年齡給予尊稱,使其有被尊重感,護理時,仔細詢問患者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答;②心理護理 對患者進行無創呼吸機知識教育,講解無創呼吸機的工作原理,安慰患者以減輕其對呼吸機的恐懼心理,增強其治療信心;③減少由于無創呼吸機使用所致的不適感選擇適合患者的口鼻面罩、頭帶、維持無創呼吸機正常溫度和濕度、減少面罩漏氣,指導患者正確呼吸;④治療時隨時注意患者反應,聽取其主訴,嚴密觀察有無并發癥的發生。

        1.3 觀察項目

        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率(HR)、呼吸頻率(RR)、血氧飽和度、PaO2、腦鈉肽(BNP)及臨床療效。療效評定:有效:治療后1~2 d內,患者咳嗽、喘息、咳痰等癥狀明顯好轉,HR、RR開始降低,PaO2≥60 mmHg;無效:治療后1~2 d內,患者咳嗽、喘息、咳痰等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用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相關指標變化情況

        護理前兩組的HR、RR、血氧飽和度、PaO2、BN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HR、RR、BNP較護理前明顯降低,但優質護理組降低程度更更大(P

        2.2 兩組臨床療效及住院天數比較情況

        優質護理組有效率86.7%(39/45)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53.3%(24/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905,P

        3 討論

        據報道,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為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3]。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導致肺心病發生的主要原因[4]。近年來肺心病發生率呈升高趨勢,已成為最常見的多發病、常見病[5-6]。肺心病患者因肺泡通氣嚴重不足,引起通氣/血流比例失常而長期處于氧供不足狀態。肺心病的治療主要目的是控制癥狀,阻止疾病的進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7-8]。肺心病的常規治療包括合理氧療、控制感染、化痰暢通氣道改善通氣等,一些患者存在呼吸困難等癥狀[9]。隨著無創呼吸機的推廣應用,患者的得到了明顯減輕。

        無創正壓通氣可有效促進氣體進入肺泡內,使肺泡內氣體重新分布,改善肺內通氣/血流比例異常,促進肺內間質滲液的吸收,從而改善患者低氧供狀態,阻止疾病進展。研究表明,肺心病患者由于對無創呼吸機缺乏認識,故存在緊張、恐懼心理,這些心理因素會影響無創呼吸機的治療效果[10]。無創呼吸機治療過程中,優質護理干預可減輕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使其能積極配合治療,利于疾病康復。該研究結果顯示,給予優質護理干預的患者HR、RR、血氧飽和度、PaO2、BNP水平在護理干預后分別為(73.9±3.8)次/min、(19.6±3.6)次/min、(92.3±5.0)%、(96.8±3.2)mmHg、(128.0±33.1)pg/mL,而常規護理組分別為(83.2±6.7)次/min、(27.7±4.6)次/min、(75.1±9.4)%、(75.5±6.1)mmHg、(272.0±44.2)pg/mL,采用優質護理干預的患者各組相關指標較常規護理組明顯改善,說明優質護理科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糾正其氧供不足狀態。該研究結果顯示,優質護理組的有效率為86.7%,較常規護理組的53.3%明顯提高,住院時間也明顯縮短,提示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縮短患者的住院天數。上述結果與唐桂華[11]報道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干預應用于無創呼吸機治療的肺心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HR、RR、血氧飽和度、PaO2、BNP水平等指標,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臨床療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其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孫曉坤.應用BiPAP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并發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5,6(3):550-553.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3] 黃佩榮.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診治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6):105-106.

        [4] 蔣歡歡,戴元榮. 維生素D與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癥因子的相關性[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6,46(2):102-105.

        [5] 李金蘭.心理干預對肺心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28(27):7-8.

        [6] 喬紅梅.肺心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預護理對其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探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12):35-36.

        [7] 吳宗勁,華海湖,梁旭.無創呼吸機對老年肺心病患者心臟Tei指數、腦鈉肽及內皮素-1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4):3916-3917.

        [8] 郭曉玲,吳敏,劉玉枝.肺心病患者病情觀察與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1,8(11X):43.

        [9] 何晟,魏立平,康閃閃,等.無創通氣對AECOPD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TNF-α、CRP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4):223-224.

        [10] 隋書英,王秀蘭,李一飛.舒適護理用于肺心病患者護理的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9):686-688.

        [11] 唐桂華.優質護理干預對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患者臨床效果的作用[J].河北醫學,2016,22(3):512-51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 日本十八禁黄无遮禁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