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腦卒中護理現狀范文

        腦卒中護理現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腦卒中護理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腦卒中護理現狀

        第1篇:腦卒中護理現狀范文

        [關鍵詞] 腦卒中;吞咽困難;康復;護理干預;綜述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17-58-03

        吞咽功能障礙是急性腦卒中常見的合并癥之一,發生率高達29%~60.4%[1]。其主要表現為進食困難、嗆咳和發音不清晰。卒中后吞咽影響到患者的營養狀況以及心理、肢體、語言功能的康復,導致住院時間的延長,住院費用的增加,還可以導致食物誤吸入食管,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者危及生命[2]。吞咽障礙患者及時進行康復訓練與綜合護理干預,對于促進患者吞咽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存信心與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對PSD患者康復護理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吞咽障礙的評估

        《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明確指出,所有腦卒中患者在給予飲食前均應確定有無吞咽困難或誤吸的危險。吞咽功能應由經適當培訓的醫護專業人員,在入院24h內用一種有效的臨床方法進行評估[3]。

        對于吞咽障礙的評估可以依賴臨床醫生在床旁進行的體格檢查或飲水實驗進行,也可使用某種量表,或者是使用不同的儀器設備對吞咽功能進行評估。

        1.1 臨床吞咽障礙篩選方法

        此種方法比較簡單,安全。需要臨床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病史進行詳細的采集,包括用藥史,吞咽困難發生的頻度,持續時間和伴隨癥狀。吞咽相關的體格檢查需要醫師首先評估患者的意識水平和合作狀態,并評估言語、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口舌以及面部肌肉的運動、力量和控制力等。

        1.2 洼田飲水實驗

        由日本的洼田俊夫提出[4-6],是臨床常用的一種評估方

        法,具體操作如下:患者一次飲30mL溫開水,觀察全部飲完的時間和過程。一般分5級。I級:5秒內一飲而盡,無嗆咳;Ⅱ級:飲水超過外秒或分2次以上喝完,無嗆咳;Ⅲ級:分1~2次喝完,有嗆咳;Ⅳ級:分2次以上喝完,有嗆咳;Ⅴ級:嗆咳多次,不能將水全部喝完。

        1.3 才藤氏反復唾液吞咽實驗[7]

        由日本才藤教授提出的觀察患者隨意性吞咽反射的簡易評估方法,被檢查者采用坐姿,檢查者將手指放于患者喉結及舌骨處,讓其盡量快速反復吞咽,觀察30秒內的吞咽次數和活動度,30秒內少于3次即可認為吞咽困難。

        1.4 X線檢查

        19世紀70年代開始應用的改良吞鋇實驗也稱為電視透視檢查。它是透視儀連接在一個視頻貯片記錄儀或播放儀上。觀察患者吞咽含鋇劑或碘水的液體、濃湯、固體等不同黏稠度的食物的情況。要求患者分別采取垂直坐位,30°和60°半坐位,觀察口咽傳送食物的速度和食物誤吸的量,能夠反映出吞咽困難與患者和食物形態的關系[8]。改良的吞鋇實驗能夠在播放儀上直觀地顯示吞咽的完整過程,并將其記錄下來以供醫師進行詳細的分析,是目前公認的檢測吞咽障礙的金標準。

        1.5 內鏡評估

        患者取坐位,不適用表面麻醉劑的情況下將內窺鏡經一側鼻腔進入口咽部,先檢查舌基、咽部及喉的解剖結構和功能,然后讓患者食用經美藍染色的液體、濃湯及固體等不同形態的食團,觀察咽時相吞咽活動的速度,記錄會厭和梨狀隱窩是否存在溢出物,記錄誤咽情況,從而確定最初的攝食情況[8]。

        2 護理干預

        2.1 心理護理干預

        楊[9]運用達標理論強調護患雙方共同參與護理過程的重要性,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實現既定的健康目標。并指出護士應當評估患者角色以及社會背景,據此提供相應的社會支持,提供個性化護理,有助于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陳衛東[10]在對294例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訓練過程中提到心理護理的作用,他指出客觀地為患者解釋康復訓練的重要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疑慮和對預后的擔憂,醫護人員應當言辭懇切,讓患者感受到人性的關懷和溫暖。范鳳媚等[11]認為:護士通過成功案例來對患者進行宣教和說服具有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強其戰勝疾病信心的積極作用。

        2.2 康復訓練干預

        康復訓練是目前治療PSD最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間接康復訓練和直接康復訓練。

        2.2.1 間接康復訓練 間接訓練(基礎訓練)是針對那些與攝食-吞咽活動有關的器官進行功能訓練,也稱口、顏面功能訓練。間接康復訓練不使用食物,誤吸、窒息等危險比較小,所以不僅適用于輕度患者,也適用于中重度攝食-吞咽障礙患者,包括口腔周圍肌肉的運動訓練,冷刺激法與空吞咽,屏氣-發聲運動,咳嗽訓練。

        牟園芬[12]對108例卒中后伴有吞咽困難的患者實行早期的康復訓練,主要為口腔肌群訓練,觀察時間為半年,結果實驗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及出院后營養不良、吸入性肺炎以及死亡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杜愛利[13]將57例PSD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采取神經內科一般護理常規的基礎上,觀察組采用口腔、咽喉部冷刺激與空吞咽,口腔肌群運動訓練,有效咳嗽訓練結果顯示,接受早期康復訓練的患者,吞咽困難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對照組治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譚佳容[14]用帶冰塊的筷子或冰凍棉棒刺激患者雙側咽弓,配合舌肌訓練,吞咽功能恢復有效率為95.91%。李少紅[15]對治療組患者采取直接康復訓練同時結合基礎的發音訓練,舌肌訓練和鼓腮訓練,1個月后,治療組患者的好轉率明顯優于對照組。

        2.2.2 直接康復訓練 直接訓練又稱攝食訓練,是指結合,食物形態,喂送方法等協助患者進食的具體方法,當間接訓練獲得了功能改善后,即可協助患者進行攝食訓練。適用于意識清醒,生命體征穩定的患者,能產生吞咽反射,少量誤吸能通過隨意咳嗽咳出。(1)合適的:一般讓患者取軀干30°仰臥位,頭部前屈,頭轉向咽部一側,頸部前屈也是預防誤吸的一種方法,能減少食團通過咽部的時間。(2)食物的準備:對食物的選擇應兼顧營養的需要,營養均衡,種類多樣。適宜吞咽障礙患者的食物特征為柔軟且密度均一,有適當的黏性、不易松散,通過咽及食道時容易變形,不易在黏膜上殘留[14],以偏涼食為宜,因為冷刺激能有效強化吞咽反射。根據病情營養搭配飲食,低鹽低脂、易消化。應根據患者吞咽障礙的程度選擇,原則上先易后難,先稠后稀。對輕度吞咽障礙者應予半流質或軟食,對于中度吞咽障礙應予糊狀飲食。對于重度吞咽障礙者,由于進食量極少,又易引起窒息,導致吸入性肺炎,加重病情,易及早實施鼻飼飲食。(3)喂食方法:以少食多餐為原則,為患者喂食應當掌握合適的一口量,正常人約為20mL。對患者進行攝食訓練時,如果一口量過多,會從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殘留導致誤吸,過少則難以誘發吞咽反射。一般先以少量(3~4mL)開始,然后酌情增加,逐漸摸索出適合患者的一口量。食物應盡量放在如口腔健側后部。為使食物全部咽下,每次進食后應囑患者反復吞咽數次[11]。周金英等[16]認為PSD患者進食時盡量取坐位或半臥位,應避免患者過度饑餓,喂食時應將食物置于健側口腔,并將食物送至舌根部,確定食物咽下后再喂第二口,速度易慢,不可催促患者。餐后30~40min取坐位或半臥位,此期間不宜翻身扣背。另外床旁備負壓吸引,進食時如出現嗆咳、窒息、呼吸困難等要立即將食物吸出。(4)喂食器使用:適用于因舌肌功能障礙而不能夠將食物運送到口咽部的患者,為了防止食物在口腔內滯留,可以使用50mL注射器連接軟的橡膠管,將流質糊狀食物直接注射至口腔后部[17],此法還有利于操作者掌握注食量。

        3 討論

        PSD治法多樣且療效肯定,應當根據吞咽障礙點進行個體化護理干預措施。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當高度重視卒中后伴有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及早進行干預,進行吞咽功能訓練和飲食指導[18]。但尚存如下問題:(1)缺乏統一的診斷標準和療效評價標準;(2)治法多樣,但缺乏多中心、大樣本、前瞻性的綜合方案研究[19]。多學科管理模式下的個體化治療是今后治療PSD的重要方向,高金玲等[20]認為早期的多學科管理小組成員的介入,對患者的攝食-吞咽障礙功能進行及時的評估,并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康復治療,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復。包括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在內的多學科管理小組成員共同合作,護理干預和評價措施作為其中的一個環節也應當確定評價體系,規范操作標準,發揮協調和溝通作用。此外腦卒中后吞咽功能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護士并不能代替家屬或者患者本身,護士充當幫助者的角色應當教會患者正確系統的康復訓練方法,獲得家屬的信任并激發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家庭的支持作用[21],使得康復訓練在家庭單位中得以延續,最終使患者達到自我護理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蔣國敏.急性腦卒中患者吞咽困難的綜合康復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7,10(6):146.

        [2] 吳航.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15(8):113.

        [3] 饒明俐.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65.

        [4] 王擁軍.神經病學臨床評定量表[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5:218.

        [5] 朱蔚林,漆松濤.橋小腦角腦膜瘤的診斷及其治療進展[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06,33(1):21,24.

        [6] 陳勝云,張婧,趙性泉.腦卒中合并吞咽障礙的早期診斷及康復治療[J].北京醫學,2007,29(1):4-6.

        [7] 高懷民.腦卒中吞咽障礙的7級功能分級評價[J].現代康復,2001,5(10):78.

        [8] 卓大宏.中國康復醫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722.

        [9] 楊.達標理論在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病人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10):91-92.

        [10] 陳衛東.294例腦卒中患者早期吞咽功能康復訓練的護理干預研究[J].當代護士,2012(1):113-114.

        [11] 范鳳媚,鄺志強,陳卓銘,等.系統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7):40-41.

        [12] 牟園芬.早期吞咽功能訓練促進卒中患者康復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8,27(8):864-865.

        [13] 杜愛利.腦卒中伴吞咽困難患者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267-268.

        [14] 譚佳容,陳昌也.護理干預對腦卒中伴吞咽困難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3(1):260-261.

        [15] 李少紅.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康復護理[J].求醫問藥,2012,10(1):291.

        [16] 周金英,高媛,楊嬌,等.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的護理干預[J].河北臨床護理,2012,2(2):155-159.

        [17] 甘燕玲,黃麗君.吞咽困難的研究進展[J].中華中西醫雜志,2006,7(22):2044-2046.

        [18] 康曉明,張暉,劉宏久.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9):63-64.

        [19] 闞保紅,常靜玲,高穎.卒中后吞咽困難的中西醫治療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8(1):56-58.

        [20] 高金玲,呂桂玲,宋劍,等.多學科管理小組早期干預對腦卒中后攝食-吞咽障礙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2,34(7):1097-1098.

        第2篇:腦卒中護理現狀范文

        【關鍵詞】 腦卒中; 抑郁癥; 心理護理

        腦卒中是最常見的神經系統致死性疾病,又稱腦血管意外,主要包括腦出血、腦梗死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僅次于心臟病和腫瘤,我國腦卒中患病率為(400~700)/10 萬人,每年新發病例大于200萬,卒中后生存者中85%留有不同程度殘疾。40%以上為重傷殘,患者往往因為生活質量、社會地位的下降以及失去工作機會等原因,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癥狀,有的甚至發生抑郁癥,表現為精神不振、言語減少、食欲下降、失眠、不進行積極的功能鍛煉等,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筆者同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后的效果觀察,探討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的綜合心理護理措施。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10 年3~9 月腦卒中后并發抑郁癥狀患者35 例,年齡47~72 歲,平均年齡58.6歲。35 例患者發病前均無抑郁癥病史和慢性心腦血管病史。

        1.2 結果

        35 例腦卒中后并發抑郁的患者經治療和護理后,30 例患者睡眠質量、食欲下降、少言寡語均有明顯改善,精神障礙抑郁分值較治療前有明顯下降。

        2 心理護理

        2.1 一般心理護理

        護理及家屬應與患者多溝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盡量滿足其合理的需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在交流過程中,護士及家屬應嚴密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耐心細致地做好心理護理,幫助患者分析其發病誘因,給予心理疏導、支持和鼓勵,并進行疾病知識教育,使其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在良好的情緒中積極配合治療。護士應把病人安置在設施完好,觀察角度良好,色調柔和,氛圍溫馨的房間有利于培養患者積極良好的心態,消除郁悶和焦慮情緒。護士要態度和藹,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及時解答,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的關鍵和前提。 轉貼于

        2.2 對對性心理護理

        對不同的患者針對患者病情發展出現的特異性、個性化的心理問題予以適當的心理護理。腦卒中的患者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包括肢體癱瘓、失語、大小便失禁等。對有肢體活動障礙或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加強基礎生活安全護理,協助翻身,設床欄防墜床,指導患者進行日常功能訓練及全身運動,制定個體化地護理康復計劃,并做好相關知識的宣教,并隨時掌握治療效果、藥物反應和并發癥的觀察,及時處理發生的意外情況。鼓勵家屬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并協助其重新進入社會,并適應角色的轉換,喚起心理上的愉快和滿足感,減少患者壓力,對疾病的恢復起到正性積極的作用。

        第3篇:腦卒中護理現狀范文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1(a)-0143-02

        腦卒中在臨床上又稱為腦中風,屬于一種腦部血液循環障礙類疾病,患者多合并腦血管類基礎疾病(例如各種原因導致的腦內小動脈狹窄或者破裂等),該類疾病具有起病急和病情進展迅速的特點,患者多由偏癱臨床表現(例如勞動力喪失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等),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而且該類疾病容易反復發作,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探討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的康復護理干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探討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早期的康復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該研究對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間該院收治的腦卒中偏癱患者58例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對象來自于該院收治的腦卒中偏癱患者58例資料,有男34例和女24例,年齡范圍為50~69歲(符合正態分布資料),平均值為(59.1±12.9)歲。統計資料入選標準:所有納入研究的患者臨床診斷結果符合腦卒中偏癱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為首次發病,患者入院治療時生命體征基本平穩,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肢體活動障礙情況,患者均知情并且同意參與該研究進行的隨訪調研工作。統計資料排除標準:排除精神病患者,排除同時合并其他嚴重的內科疾病患者。所有58例腦卒中偏癱患者根據一般資料相近的原則分為兩組:選擇早期康復護理方法的32例為觀察組,常規護理的26例為對照組。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護理期間均常規使用神經內科類藥物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嚴密監視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情況;注意維持水電平衡和為患者補液;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對不良反應及時報告并針對性處理等。觀察組患者在以上護理基礎上加用早期康復護理,具體方法為采用一對一的護理模式:每位患者對應一名專門的護理人員,有該護理人員針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合理的康復訓練方法進行護理,每天進行1次或2次,每次康復訓練時間以30 min左右為宜,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可適當調整。

        1.3 評分標準

        評分依據為Fugl-Meyer評分量表中的評分標準,量表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維度:①生活能力方面的維度,②肢體功能方面的維度,分別在護理后3個月時和半年時各進行1次評分,以此評價不同護理方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護理效果。

        1.4 統計方法

        選擇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對獨立樣該組間的平均值資料(x±s)的比較方法選擇t檢驗。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的評分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9±1.1)分VS(3.0±0.9)分](P

        表1 兩組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效果比較表[分,(x±s)]

        3 討論

        由該研究統計結果中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3個月平均得分為(8.44±3.04)分,明顯高于治療前得分情況[(3.01±0.98)分,P

        第4篇:腦卒中護理現狀范文

        護理人員應按時為患者測血壓,并做病歷記錄,系統觀察患者的病情,避免發生心腦血管卒中,也給醫生下一步治療用藥提供參考。如家屬觀察到患者有異常情況,應及時與醫生聯系,或送附近醫院檢查。

        患者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生活規律,保持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以保持血壓穩定;應保持良好的心境與情緒,防止情緒緊張、急躁等引發的血壓升高。飲食上應該避免油膩厚味的攝入,多吃些含碘、維生素C較多的食品等,另外還要限制食鹽的攝入,每日要控制在6g以下。

        患者可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體育鍛煉,如步行,保持120~160步/分鐘;慢跑以心率≤120次/分為度,慢跑后休息3~4分,心率恢復正常;患者也可以步行與慢跑交替進行。但注意不要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以防出現猝死。

        腦卒中是常見病,全國每年新發病例超過200萬,年發病率為217/10萬,高于西方國家和日本;致殘率為70%~80%。因此,有關社區康復需求日益迫切,在已是老齡化社會的我國,絕大多數患者不可能長期住院,更多患者帶著殘疾回家康復,他們及其家屬缺乏家庭康復知識和技能。從研究現狀來看,急性期康復的研究很多,社區后遺癥期康復研究還很少。衛生部已把康復作為社區衛生服務六位一體功能之一,而社區護理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科委把“腦血管病后三級康復治療的研究”列為“十五”攻關課題,而社區康復護理是康復治療的延續;家庭護理的最終目的是使患者達到生活自理或協助自理。逐漸訓練患者吃飯、穿衣、洗漱、如廁及一些室外活動,由完全照顧過度到協助照顧,直至生活自理。

        腦卒中患者家庭康復存在問題分析

        絕大部分患者缺乏家庭康復訓練患者遺留有多種功能障礙和后遺癥;患者日常生活活動依賴程度較高;部分患者的生活方式不利于康復和預防腦卒中的復發;部分患者有負性情緒;患者的自理能力存在較大缺陷;主要照顧者的照顧能力較差;家庭康復環境未行相應改造。

        干 預

        制定“家庭康復護理方案”有4個特點,即系統化、標準化、個體化、家庭化。①系統化:根據整體護理原則進行身心兩方面康復護理;根據三級康復原則進行疾病知識宣教、生活方式指導、康復環境改造。②標準化:統一規范、措施具體。③個性化:根據病程和病情決定康復重點,后遺癥期是ADL:根據患者和照顧者能力決定干預頻率。規律性與彈性結合。④家庭化:家庭成員的共同參與;家庭康復環境的改造;家庭資源的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的轉介。

        制定方案

        社區護士擔任干預者,康復護理理論,按照整體康復護理程序,Orem自理模式。

        腦卒中家庭康復護理干預內容:①評估:除一般資料、疾病及診療狀況、既往疾病史、家庭、康復鍛煉情況外,包括生理狀況(包括生命體征、意識狀態、定向力、語言表達、視野、吞咽、排泄、運動、感覺功能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等),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心理社會狀況、日常生活方式,患者的知識、決策及行為性自理能力,主要照顧者的知識、決策及行為性照顧能力,家庭情況(家庭一般情況、主要照顧者情況、家庭康復環境)。②診斷(護理問題的確立):初次評估后,確立主要的護理問題,分析評估資料,總結(自理缺陷、自理能力、治療性護理需求),在康復不同階段每次評估后確立護理問題。③計劃:腦卒中相關知識宣教,腦卒中的病因、腦卒中的常見誘因及預防指導、腦卒中常見的先兆癥狀、腦卒中常見的功能障礙、腦卒中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預防腦卒中再發的方法、腦卒中再發時的家庭應急措施、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及用藥的注意事項、腦卒中患者家庭康復鍛煉的目的及注意事項等。家庭康復訓練指導,正確擺放,指導健側臥位、患側臥位、仰臥位、俯臥位;床上活動,側方移動、前后移動、翻身肢體按摩指導、關節被動運動、肢體的主動運動;坐位指導,坐起訓練、良好的坐位、姿勢指導、床上坐位、椅坐位、坐位平衡訓練;站立訓練,站起站立平衡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包括飲食動作訓練;穿衣動作訓練;清潔動作訓練;排泄功能訓練;如廁動作訓練;床-輪椅轉移步行訓練;上下樓梯訓練。語言功能訓練、呼吸功能訓練、吞咽功能訓練、作業技能訓練、輔助工具使用指導。卒中患者及其家屬還應進行心理護理指導;卒中患者生活方式指導;卒中患者家庭康復環境改造指導,居室通風、消毒,家具和物品的合理擺放,患者床鋪的清潔平整,祛除地面障礙物如門檻等,長期臥床患者的床安裝床檔,衛生間安裝扶手等。社區資源轉介。④實施:按方案實施,作好記錄,患者和照顧者均作為干預對象,照顧者每天協助或監督。

        第5篇:腦卒中護理現狀范文

        循證護理(EBN)是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而出現的護理學理念。國際上循證護理迅速發展為一種新的臨床護理觀念及方法。在中國循證護理對臨床護理工作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1]。腦卒中又名腦中風,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角歪斜,言語不利,半身不遂等主要特征,大多預后不好,往往會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癱瘓,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2011年8月-2012年8月,本科針對234例腦卒中住院患者的常見護理問題,進行循證護理,取得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關于誤吸性肺炎

        1.1 問題的提出 腦卒中患者的誤吸性肺炎發生率為20%-30%,34%的急性腦卒中患者死于誤吸性肺炎,合并誤吸性肺炎是卒中后首月內死亡的第3大原因[2]。

        1.2 循證。查詢發現 吞咽功能障礙是腦卒中常見癥狀之一,導致患者飲水嗆咳、吞咽困難,常可以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由于腦卒中患者多為老年人,即使是局灶性病變也可以引起嚴重的吞咽困難。誤吸是口咽部分泌物或食物等異物進入聲門以下氣管內,是吞咽困難的癥狀及并發癥之一[3]。

        1.3 護理干預

        1.3.1 重度吞咽困難 重度吞咽困難患者不能經口進食,為防止吸入性肺炎和保證患者的生理需要量,給予鼻飼。每次鼻飼后口腔護理和鼓勵患者多做空吞咽動作,經治療訓練后,基本完成吞咽過程,應盡早拔除胃管,進行下一步吞咽功能康復訓練。

        1.3.2 中度吞咽困難 中度吞咽困難患者進行間接和直接吞咽訓練。

        1.4 效果 234例腦卒中患者中吞咽困難56例,在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和護理基礎上,同時采用吞咽和進食功能訓練,53例患者吞咽功能基本痊愈,恢復了經口攝食,3例帶鼻飼管出院。未發生吸入性肺炎。

        2 關于泌尿系感染

        2.1 問題的提出 泌尿系感染是老年腦卒中病人較常見的并發癥,常導致死亡率的增加,不利于疾病的恢復。

        2.2 循證 查詢發現原因有:老年人的膀胱變化,隨著年齡增長,膀胱肌層逐漸變薄,纖維組織增生,膀胱容量減少,排尿收縮能力減弱。排尿中樞神經功能衰退,易使膀胱不能自主收縮,引起尿失禁,加上膀胱局部對細菌的抵抗能力減弱。男性前列腺增生,女性骨盆底肌肉松弛。留置導尿管等[4]。

        2.3 護理干預

        2.3.1 注意觀察病人小便顏色及性狀,勤換內衣,定時更換床單。

        2.3.2 尿潴留病人導尿時應嚴格無菌操作。做好會護理,集尿袋每天更換,每天2次安爾碘消毒尿道口,每2周更換尿管一次。

        2.3.3 插導尿管者囑每天飲2000-3000ml水。

        2.3.4 隨時復查尿常規,如有異常,應作尿培養及藥敏試驗,選用有效抗生素。

        2.3.5 尿袋應低于恥骨聯合水平。

        2.4 效果 234例腦卒中患者中,并發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14例,出院時泌尿系感染已基本痊愈。

        3 關于廢用綜合征

        3.1 問題的提出 腦卒中由于發病急,病情危險,在急性期為搶救生命,常常強調臥床休息,絕對制動;在生命體癥平穩后,也沒有及時實施康復治療。久病臥床1-2個月后,由于活動不足,發生關節攣縮僵硬、活動不靈、肌肉萎縮、骨質疏松,有的還會發生直立性低血壓,這就是很常見的廢用綜合癥。

        3.2 循證 查詢資料發現:早期活動能減少廢用綜合癥,降低卒中患者的病死率,致殘率,有效調節神經功能,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多數研究報告[5],無論是缺血性腦卒中還是出血性腦卒中,只要患者全身狀態穩定,從發病入院時就可以床上活動,同時進行康復訓練。早期活動對大多數卒中患者無害而有益,大量研究結果表明[6],早期活動并不會增加患者病死率,以早期活動為重點的早期康復訓練安全可行。

        3.3 護理干預 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卒中患者進行被動活動和主動活動。

        3.3.1 被動活動 對出血性腦卒中或急性期癱瘓較重患者不宜進行主動活動或無法進行主動活動,宜進行被動活動,首先加強護理,勤翻身,多按摩,勤翻身不但防止壓瘡,也改善了血液循環,至少每2小時翻身一次。按摩既能促進血液循環,又能促進癱瘓肢體功能恢復,上肢自手指開始至肩部,下肢自腳趾開始至髖關節處,每日按摩2-3次,每次10-20分鐘,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被動活動。

        3.3.2 主動活動 早期坐起有利于排痰,排便及進食,有效防止感染的發生,囑患者咳嗽排痰,鼓勵患者鍛煉膀胱功能,指導病人練習張口,伸舌,鼓腮,吹氣等動作,以改善面部肌肉運動,床上移動,搭橋,起坐訓練,指導患者自行用健手握住患手做患側肢體被動運動。

        3.3.3 早期活動禁忌癥 一般來講早期活動安全可行,對大多數卒中患者無害而有益,急性蛛網膜下腔出血,腦疝、昏迷、神經癥狀進展,嚴重直立性低血壓,嚴重心律失常、心衰、急性冠脈綜合癥,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等暫不宜進行。

        3.4 效果 早期活動促進了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調動了患者主觀能動性,234例患者有效預防了廢用綜合癥的發生。小結在實踐中體會到,循證是臨床護理的基礎,并蘊含在臨床護理之中。針對腦卒中患者我們采用提出問題,循證及護理干預過程,以人為本,對護理對象的多個層面進行系統護理,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同時,循證護理要求我們護理人員在循證醫學實踐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全過程地認識問題,全面占有資料,不斷更新知識,獲取最新最佳的證據,進行循證醫學實踐。通過循證護理也提高了我們自身的護理認識、護理管理及護理技術。

        參考文獻

        [1] 延安.循證護理在護理教學中的運用現狀[J].護理管理雜志,2006.3.

        [2] 劉再新,周樹虎.吞咽及進食功能訓練預防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吸入性肺炎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08,48(17):96-97.

        [3] 馮瓊青.200例急性腦卒中后中重度吞咽困難患者的護理分析[J/OL].公文易文秘資源網,2009.5.

        [4] 樸福善.老年腦卒中病人合并泌尿系感染的預防與護理[J].中國現代醫生,2007:11.

        第6篇:腦卒中護理現狀范文

        【關鍵詞】 腦卒中; 神經內科護理; 康復護理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Cerebral Apoplexy/WAN Bao-zhen,LIU Yan-wei,XU Xue-m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1):060-06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stroke patients.Method:A total of 86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iciency of care,limb movement function score,independent living ability score,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67%,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5.35%,the control group were 76.74%,72.09%,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Stroke; Neurology nursing;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Hexian Memorial Hospital in Panyu Distrct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1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1.017

        X卒中屬于腦血管的多發病,高發人群為中老年,其具有發病急、病程延長、病情多變、致死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有著較大的威脅[1-2]。因此,給予腦卒中患者全面而有效的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4]。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腦卒中患者越來越年輕化,而在醫療水平相對發達的今天,腦卒中患者的致死率也得到了較好地控制[5-6]。目前,臨床上對于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但即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其生活質量也無法得到提高[7]。所以,在對腦卒中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加入全面而細致的護理,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疾病痊愈有著關鍵的作用[8]。神經內科護理是對腦卒中患者常用的護理方式,但從以往的研究中可知,神經內科護理對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效果并不理想,而康復護理的加入,能使患者得到更貼心、更全面的護理,使患者生活質量得以更顯著地提高[9]。本研究中,給予43例實施神經內科護理干預的腦卒中患者加入康復護理,在護理總有效率、患肢運動功能評分、自主生活能力評分、護理滿意度上均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腦卒中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參與此次研究的86例患者,均經過本院的CT檢查或MRI檢查確診為腦卒中,也均符合第四屆腦血管疾病的診斷標準;以上患者均為初發患者;均表現為肢體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障礙;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并同意參與此次的研究。將其按入院時間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3例患者。觀察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45~75歲,平均(54.58±3.69)歲;病程為1~5年,平均(3.21±1.02)年;其中,左側偏癱21例,右側偏癱2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45~75歲,平均(54.48±3.59)歲;病程為1~5年,平均(3.11±1.12)年;其中,左側偏癱23例,右側偏癱20例。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偏癱部位),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神經內科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1)健康宣教;(2)日常護理;(3)體征監測;(4)用藥護理;(5)飲食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康復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1)心理護理,因腦卒中在臨床上屬于高危疾病,治療過程較為緩慢,因此醫護人員需在患者入院時就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談,詳細告知其疾病的具體情況,增加患者的信心,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建立好良好的醫患關系,耐心傾聽患者的問題,為其答疑解惑,消除患者內心的恐懼、驚慌等不良情緒[10]。(2)并發癥護理,腦卒中病程延長,治療較為緩慢,容易出現較多的并發癥,醫護人員應該針對每一位不同的患者進行不同的護理,首先應保持患者的呼吸道暢通,防止出現因呼吸道阻塞而窒息等情況,每日記錄患者的尿量及顏色,導尿管是否暢通,每日對患者的局部進行按摩護理,告知患者家屬要按時幫助患者進行翻身,防止壓瘡及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11]。(3)肢體護理,在腦卒中患者的整個護理過程中,肢體運動的康復護理是最為重要的,在給予患者患肢進行按摩(每天按摩患肢3次,30 min/次),待患者可下床進行小范圍的活動時,對肢體進行系統性的訓練,如坐、站、伸、曲等姿勢動作,再通過電生理刺激等物理療法來提高患者的肢體感官功能。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患肢運動功能評分(應用Fugl-Meyer來對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越協調)[12]、自主生活能力評分(用Barthel指數來對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自主生活的能力越強)[13]、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80~60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于患者出院前1 d進行填寫)。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療效判斷標準 經過護理,病殘評定等級為0級,神經功能評分降低至91%以上為顯效;病殘評定等級為1~3級呈進步狀態,神經功能評分降低至18%~45%以內為有效;病殘評定等級在4級以上,神經功能評分的降低幅度低于18%為無效[10-11]。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x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7.67%,對照組為76.7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護理前后患肢運動功能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肢運動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肢運動功能評分優于對照組(P

        2.3 兩組護理前后自主生活能力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自主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自主生活能力評分優于對照組(P

        2.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35%,對照組為72.0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凡事講究效率的今天,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而腦卒中患者也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腦卒中患者不僅需要長時間的治療,還需要其家屬的長期陪伴,因此腦卒中對患者及其家庭均帶來了較為深遠的影響[14-15]。使用康復護理干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得到提高,并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增加肢體康復訓練,使患者的病程得到縮短,痛苦程度也能得到有效減輕,促進患者康復的同時,盡可能多地恢復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并使其再次融入社會[16-17]。在本研究中,使用了康復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7.67%,而僅使用了神經內科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76.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給予腦卒中患者在神經內科護理的基礎上加入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提升護理總有效率,神經功能得到恢復,減少了肢體癱瘓等情況,患者護理滿意度高,治療依從性也得以提高,對疾病的痊愈有著促進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文娟,孫利華.兩種鋪床法在神經內科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64-65.

        [2]劉桂玲.神經內科護理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21):91-92.

        [3]薛立景,楊淑霞,楊潔,等.康復護理在肘管綜合癥病人中的應用[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2(10):92-93.

        [4]閏青,雄鷹,耿燕,等.三級康復體系中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雜志,2011,12(5):24-26.

        [5]王延琳.奧巴哈系統護理模式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影響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19(2):140-141.

        [6]袁越,季紅,趙軍燕,等.運用現代環境護理理論管理病房環境的效果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9):673-675.

        [7]劉亞瓊.心理護理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7,30(1):148-149.

        [8]藍小燕.早期康復訓練對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住院時間及康復效果觀察[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9):1324-1325.

        [9]朱玫.急性腦梗死動脈血管內再通治療臨床應用現狀與展望[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5):724-725.

        [10]鄧志英,閆濤.血栓通輔助治療老年腦卒中后認知障礙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7,38(1):26-27.

        [11]羅瑋,劉玲.加味滌痰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輕度認知障礙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2016,37(2):149-154.

        [12]楊保華,韋永勝.血栓通注射液治療高齡缺血性腦卒中對患者顱內動脈血流動力學影響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5,44(11):1526-1527.

        [13]趙毅,賈小誼,寧金民,等.血栓通對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3,26(7):17-19.

        [14]張志蘭,侯寶國,孫金華,等.益腎化痰湯聯合針刺治療對腦卒中患者語言功能及神經功能缺損的影響[J].陜西中醫,2017,38(1):10-11.

        [15]孫曉峰,劉兢,李雪青.“四沖穴”陰中隱陽法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失語36例[J].陜西中醫,2015,36(7):917-918.

        [16]林潤,陳錦秀,馮木蘭,等.腦卒中失語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漢化及信效度測評[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4):349-351.

        [17]胡雪艷,張通,劉麗旭,等.不同頻率重復經顱磁刺激對腦卒中后非流暢性失語的影響及其血氧水平依賴-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表現[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4,36(8):587-591.

        [18]閆金輝,吳曉華,楊桂染,等.通竅活絡化痰逐瘀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及其機制研究[J].山東中醫雜志,2015,35(7):501-503.

        第7篇:腦卒中護理現狀范文

        [關鍵詞]社區;護理;腦卒中后遺癥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12-128-03

        腦卒中是一種十分危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其不僅死亡率高,且搶救成功后,患者仍會有較高的致殘可能。目前,臨床上將腦卒中患者病程分為三部分,即急性發作期、恢復期和后遺癥期,從時間來看,此三個時期持續時間依次遞增,且后遺癥期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是患者終身,從治療醫療服務層面來看,前兩個時期主要在上級醫院完成,而后遺癥期則主要是在基層醫療單位完成。但有研究顯示,相比于前兩個時期,患者被動的接收治療,患者在后遺癥期,其主動參與的程度,更大的決定了治療的效果。所以,基層社區醫療單位對于腦卒中后患者的康復效果具有重要影響。本研究以筆者實踐工作經驗為基礎,結合循證醫學證據,在2014年10月~2015年4月間我社區內的腦卒中后遺癥期患者112例中,開展了上門指導護理的病例對照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2014年10月~2015年4月間我社區內的112例腦卒中后遺癥期患者,為保證研究對象同質性,本研究制訂了如下納入和排除標準:(1)所有患者均明確診斷患有腦卒中,且因腦卒中急診人院治療,診斷符合相關標準;(2)患者現階段病情基本穩定;(3)患者在入院之前,無其他嚴重疾病,除本次外,入選研究前三年內無搶救史;(4)其家庭有主要責任照顧者;(5)有醫療保險或合作醫療支持治療;(6)患者家屬知情同意。隨機將研究對象分為上門指導組和常規指導組,上門指導組56例中有男36例,女20例,平均年齡(66.5±6.8)歲,其中腦梗死患者35例,腦出血患者21例,常規指導組56例中有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齡(67.2±7.0)歲,其中腦梗死患者36例,腦出血患者2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疾病類型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常規指導組護理方法 常規指導組采用常規治療和護理,包括基礎護理、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干預等。

        1.2.2上門指導組護理方法 上門指導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上門指導護理項目內容,其主要包括:(1)以人戶的形式,指導患者康復及患者主要照顧家屬護理方法。解答其問題。(2)建立上門護理責任制,每一位患者由一位相對固定的護理人員進行隨訪式入門護理跟進,并建立隨訪檔案,將每次護理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于檔案內,并于患者家中保存,可供患者及家屬查詢及記錄使用。(3)提供分階段的上門護理內容,根據患者康復階段的不同,要求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包括早期對于患者心理障礙的干預,稍后對于患者語言能力恢復情況的干預及對患者肢體功能康復的干預,在這一過程中,要尤其注意將患者主要照顧家屬納入體系,由其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堅持完成對于患者的護理干預。(4)針對生活技能的專項護理,諸如大小便、淋浴、使用輪椅等,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康復進度,進行合理安排,并在恰當的時間點,給與患者和家屬技術支持。(5)飲食及生活習慣的干預,此項內容應貫穿整個護理過程,隨時解答和糾正患者及家屬在飲食等生活習慣方面的疑問和誤區,降低腦卒中再發風險。上述干預周期6個月。

        1.3研究指標及評價方法

        1.3.1兩組患者康復評分的比較 本研究使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價量表》(Barthel指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計分法對患者在研究周期內的腦卒中后康復情況進行分析。此量表經標準化換算后滿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康復水平越佳。

        1.3.2兩組患者經過干預后功能康復情況的比較 本研究使用《功能獨立性評定量表》(FIM量表)對兩組患者的功能康復情況進行比較。包括自我照顧能力、轉移能力、交流能力、社會認知能力四項。由于在干預前,無法準確測量量表中的項目,所以本研究以干預結束后的評分作為兩組比較的依據。

        1.3.3兩組患者社區醫療服務滿意度的比較 本研究使用自制的《社區社區醫療服務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及主要照顧家屬進行調查,調查表主要包括三項內容:醫護服務態度、醫護服務內容及醫護人員素質評分。經標準化換算后滿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對此項內容評價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經過Epidata1.10雙向核查輸入計算機,使用統計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康復評分的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在干預前,兩組患者Barthel指數和NIHSS計分未見顯著差異(P>0.05)。經過為期6個月的干預,兩組患者Barthel指數和NIHSS計分均顯著上升,與之前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經過干預后功能康復情況的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在干預6個月后,上門指導組患者使用FIM評分系統所得自我照顧能力、轉移能力、交流能力、社會認知能力四項分值均顯著高于常規指導組(P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上門指導組患者及家屬在對護理滿意情況的評分中,醫護服務態度、醫護服務內容及醫護人員素質三個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常規指導組(P

        3.討論

        有研究顯示,我國腦卒中的發病率為萬分之二,其中每年有超過一百萬人因腦卒中而死亡,在搶救成功的存活者中,有接近75%的患者會致殘。以我國目前的醫療資源配置現狀,腦卒中患者通常在病情穩定后,經過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觀察,功能恢復一定程度后,從醫院返回社區,進行社區康復治療,社區看法屬于三級康復體系中的第三級,也是與患者接觸最多,時間最長的醫療服務單位。所以,社區醫療康復的能力,直接影響腦卒中后患者的康復質量。上門指導護理是一種主動護理方式,其具有更靈活、更有針對性及更易引起患者及家屬重視等優點,已在多種慢性疾病的康復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本研究針對腦卒中后處于后遺癥期的患者開展上門指導護理,讓患者和家屬可以更容易的接受到護理服務,同時使護理人員能夠更直接更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護理及健康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8篇:腦卒中護理現狀范文

        方法:在我院的住院病歷中抽取98例曾經住院治療并進行社區康復治療的患者,堅持3個月或者半年的時間后檢查患者的康復能力以及患者家屬對社區康復治療的滿意程度。

        結果:腦卒中患者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社區康復治療之后,行為能力和活動能力顯著增強,病情逐漸好轉,患者家屬對社區康復治療的效果十分滿意。

        結論:社區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治療是十分有效的,不僅能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還能使其家屬滿意,營造和諧的社區氛圍。

        關鍵詞:腦卒中 康復治療 社區服務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42-02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患病人群也在不斷增加。許多腦卒中患者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不能長期住院治療,影響了治療和恢復的效果。這時就需要發揮社區服務在便民方面的作用,讓腦卒中患者在社區接受康復治療。這一次,我們抽取了98例接受過社區康復治療的患者,他們和其家屬對社區康復治療是非常滿意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在這次抽取的98例腦卒中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4例,其中,年齡介于32-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2歲。根據住院時的診斷證明我們可以知道,在這98例腦卒中患者中有14例患者患有腦出血,其余84例患者患有腦梗死。他們的住院時間普遍不長,平均住院時間為15天左右。出院后不久又都參加了各自所在社區的社區康復治療。

        1.2 方法。

        1.2.1 建立了社區康復治療的團隊。由于社區康復治療的需要,社區建立了一支帶有義工性質的由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并富有愛心的人士組成的康復團隊,通常被稱之為“社區醫生”,他們主要是負責收集整理腦卒中患者的相關資料并負責幫助、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的日常看護和康復治療。

        1.2.2 心理上的幫助。腦卒中患者普遍思想壓力較大,認為自己活著沒意思,還給家里的親人增添了麻煩。在這種壓力之下,患者通常會變得情緒不穩定,容易激動和過分焦慮。社區康復治療要給與腦卒中患者及時的心理疏導,保證他們心情愉悅,能積極配合治療,防止出現抑郁甚至是輕生的極端現象。

        1.2.3 日常護理。在腦卒中患者的日常護理中,我們尤其要注意生活上的護理和藥物上的使用。在腦卒中患者中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是行動不是很方便,我們應該給他們足夠的幫助和支持,幫助他們打理好個人衛生和衣食住行,同時要按照醫囑定時、定量的服用藥物。

        1.2.4 康復治療。腦卒中患者要想看到明顯的恢復效果,康復治療是關鍵。對于臥床的患者,我們要定時的給他們進行按摩,幫助他們保持肌肉的活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身體機能;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我們要引導其進行走步練習,可以先扶著他們走,慢慢的轉變為獨立行走,恢復的速度會越來越快;社區還可以制定統一的康復治療時間,對腦卒中患者進行統一的康復治療,便于記錄和安排新的治療內容。

        1.3 社區康復治療效果的評價。這次抽取的98例腦卒中患者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社區康復治療,都有比較明顯的治療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能力顯著增強,像一些簡單的上廁所,洗漱和吃飯等簡單問題基本能夠自理,身體健康狀況明顯好轉;其次,腦卒中患者的精神狀況大為改善,思想包袱大大減輕。經過社區康復治療后,腦卒中患者真真切切的看到了自身情況的好轉,再加上社區康復團隊的不斷鼓勵,他們不再那么焦慮和低落,反而充滿了信心。

        2 結果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社區康復治療之后,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且,無論是患者還是患者家屬對社區康復治療的滿意程度都大大超出了以前。詳細情況請見表1。

        3 討論

        現在醫學界普遍認為,患病后的前三個月是治療和恢復的最佳時期。所以,在患病后及時的進行正確、快速的治療可以收到非常明顯的效果。然而,腦卒中患者一般由于經濟或者是照看不便等原因都是住院半個月時間左右,出院后回家靜養,往往得不到系統、科學的治療和康復訓練,導致病情治療被耽誤,錯過康復治療的黃金時期,造成終生的遺憾。而社區康復治療的推出為腦卒中病人出院后的系統治療提供了足夠的可能性。

        社區康復治療的發展給腦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治療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十分顯著的效果。腦卒中患者經過社區康復治療后,身體健康狀況較以前有很大程度的好轉,以前的那種消極、悲觀、焦慮甚至是厭世的情緒得到了很大好轉,可以說是身、心兩方面同時見效。此外,患者家屬對社區康復治療的服務也十分滿意,社區、患者和患者家屬在康復治療的問題上達成了高度的一致,相信社區康復治療今后在對于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問題上會繼續發揮作用,大展身手。

        參考文獻

        [1] 吳兆蘇,姚崇華,趙冬.我國人群腦卒中發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10):12-16

        [2] 周紅珍,李亞杰,周春曉.腦卒中后遺癥病人社區康復和預防的研究現狀[J].護理研究,2010(11):56-61

        [3] 畢家祥,周利民.腦卒中社區康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推廣及臨床評價[J].中國康復,2009(1):34-35

        第9篇:腦卒中護理現狀范文

        關鍵詞腦卒中家庭康復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190

        資料與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腦卒中患者151例,均伴有不同肢體或語言功能障礙,神志清醒;年齡45~83歲,平均62.6±10.6歲。經我院神經專科確診者,出院時符合出院標準,為生命體征穩定的康復期患者,女70例,男81例;其中腦梗死102例,腦出血36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9例,蛛網膜下腔出血4例;住院14~50天,平均20天。

        干預方法:做好常規出院指導,并定期家訪和電話訪問,定期返院復查等途經。了解患者的治療及康復情況,及時給予指導。

        指導患者堅持肢體功能鍛煉和語言訓練:①首先根據病人的肌力、肌張力、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等作出針對性指導,向病人及家屬說明功能鍛煉在疾病恢復中的重要性。功能鍛煉以主動練習為主,被動練習為輔,是漸進過程。肌力Ⅲ級以下的患者指導其家屬協助其各肢體關節進行屈曲、伸展及抬舉等被動運動,活動以病人關節能耐受為度。肌力Ⅲ級以上,鼓勵病人進行主動運動,并進行家庭推拿按摩、理療等。②語言通過發音、數數、說字、詞、句等訓練,提高患者口唇、聲帶及喉頭的運動能力。

        飲食干預:①腦卒中病人多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等。根據家庭經濟狀況,提供合理膳食。②保持大便通暢,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如發生便秘,可作下腹部順時針方向按摩,及適當運用藥物和開塞露。

        預防并發癥:①對病人及家屬進行衛生宣教,介紹壓瘡發生、發展及治療護理的一般知識,對受壓處的皮膚進行按摩,定時協助翻身拍背,保持病人皮膚及床褥的清潔衛生,做到勤觀察、勤按摩、勤檫洗、勤整理、勤更換等。②有計劃適量地活動全身,適當戶外活動,保持室內環境通風良好,以防呼吸道感染。③加強營養,調理飲食,根據患者的體質和活動程度等來調整熱量的供給,以防止營養不良,影響康復。

        心理干預:腦卒中患者由于軀體功能障礙,伴隨著的心理改變有抑郁、焦慮、恐懼、情緒低落、急躁易怒等。其中抑郁癥在腦血管疾病后情感障礙中居首位[1]。

        用藥指導:腦卒中病人須長期服用降壓、降糖、降脂、改善腦血管及腦循環、抗血小板聚集等藥,如阿司匹林的作用是防止血小板凝聚;抗高血壓藥物等。向病人及家屬強調按時按量服用降壓、降糖等藥的重要性,說明服藥方法,評估藥效、不良反應,并告知定時測量血壓,定期復查血液黏度,血糖等的臨床意義,以保證病人最大程度康復,減少復發。

        結果

        對151例出院3個月的家庭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肢體功能障礙135例,行為自理能力恢復80例,部分恢復18例,在恢復中3例;高血壓136例,血壓穩定132例。每2周隨訪1次,門診隨訪率98%,堅持服藥者占98%。

        討論

        腦卒中患者發病急,病情重,病稱長,患者由正常人人變成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并且心理急躁、恐懼、抑郁,給家人增加負擔,所以接受現實,正確地面對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是家庭護理成功的保證,而護士的正確指導和家人的積極配合,是家庭護理成功的關鍵。因此,建立“護士-患者-家屬”三位一體的家庭護理摸式尤為重要。況且,家庭干預是近年來普遍受到重視的一項心理與社會康復手段,也是目前流行的康復對策[3]。家庭護理:如對腦卒中病人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和語言訓練、肢體推拿、理療按摩等。

        參考文獻

        1張小麗,陳少玫.抑郁障礙的流行病學研究現狀分析.中國研究,2006,19(6):24-2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不卡 |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亚洲男女精品天堂 |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 |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