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產業行業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保護性耕作;技術;加強完善;引導扶持
中圖分類號: S34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19.012
本文介紹一些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和實踐,提出在有關保護性技術推廣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在宣傳和培訓工作中,要準確把握傳統耕作技術與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區別;通過實施關鍵技術,確保保護性耕作實施到位;加強發揮農機與農藝的技術,通過相互融合發揮綜合效益;注意對農戶的引導和扶持,充分提高農戶的積極性和工作動力;對相應的農具進行完善,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不斷規范標準。通過對少數地區進行示范性實驗,達到推廣的目標。
1 推廣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意義
實施推廣保護性耕作,對于農業產量的提升,農作物質量的保障都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在各個地區實行農作物推廣保護耕作技術的試點不多,我國地大物博,種植農作物的面積仍舊占據了很大一部分。而在這里面仍然存在一些干旱地區不適宜種植的農作物,發展這些干旱地區的農業生產,推廣保護性耕作,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最大化利用土地面積是我國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保護性耕作技術是通過對地域的地理環境研究以及農作物的輪作模式,找到最適合該地區耕種的農作物,并進行病蟲草害的技術防治規范。通過推廣實踐,實現保護耕作技術的運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作物的產量。
2 準確區別傳統耕作技術和保護性耕作技術
在宣傳過程中,重點對群眾進行理論知識的普及和鑒別傳統與保護性技術耕作的概念。在一些地區,由于農戶對保護性耕作的概念不甚理解,導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推廣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農戶的熱情不高,項目的推廣力度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因此在實際推廣中,一方面需要加強推廣力度和宣傳,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對農戶專業知識的培訓,通過群眾之間相互普及和宣傳,增強農戶對保護性耕作的信心,把握好關鍵技術,確保能夠落實保護性農作物耕種。
3 加強農業農藝的發展和機械設備相結合
保護性耕作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綜合農業新技術,在實際的推廣中,有些地區過分強調對機器設備的運用而忽視了對農業農藝的發展。因此,在推廣中要加強兩者相結合,通過從農藝的質量方面入手,收集更多地配方進行施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減少不穩定現象。
4 引導農戶進行保護性農耕技術的推廣
農戶是保護性農耕技術推廣的主要實施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在實際推廣中,如果能確保農戶的利益不受推廣影響,一定要讓農戶感知到保護性農耕帶來的實際利益。幫助其建立和完善基層農業化服務,幫助農戶建立更完善的農耕機制,調動農戶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不同形式的政府補貼和優惠政策來保障農戶的最大利益,讓農戶能切身感受到推廣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性。
5 加強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實驗規范和試點的建設,完善技術領域
保護性耕作試驗的成功與否需要通過試點試驗進行驗證,如果在理論和實際層面都支持,則需要進行大力推廣。在推廣前期,試驗研究的時間短暫,在農作物的成長環境,成長因素和方式中并沒有能夠進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技術指導過程中缺乏針對性的建議和成熟的技術實踐經驗,造成在推廣中出現瓶頸。而在各地區中,通過借鑒其他地區而獲得實際經驗的并不在少數,所以應該加強實驗試點范圍,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將某些地區的農田建設成為具有科學研究效果的樣板田地,通過實驗的研究進行保護性耕作推廣,讓農民群眾能看到保護性耕作的技術實施對農作物的生產有著顯著的效果,能促進農產品更好更快的發展。
6 加強對保護性耕作農業設備的完善,提高單位田地作物質量
通過加強對保護性耕作農業設備的完善,提高單位田地的工作效率,為農產品的產出質量提供了保證。日常的耕種機械中最常用的是免耕播種機,這種播種機采取的是自動化播種的耕種方式,能夠更科學地進行耕種,達到順利種植農作物的目的。但是目前廣泛使用的農業設備只是小型的播種機,且適應性不強,容易出現故障。大部分農作物仍然需要人工加機械的處理方式,減少農戶的工作負擔,所以在建設農作物設備的時候,除了大力發展小型的播種機之外,還要積極開發相關的大型播種機,解決日常耕作中出現的播種困難問題,減輕農戶的工作量。
7結語
本文主要介紹了保護性農業耕作技術推廣的重要意義,以及從各個角度闡述了保護性農業耕作應該注意的一些事項,主要是通過不斷完善技術規范和加強耕作制約,提高農產品的覆蓋率和產量,規范技術重點開發農業技術設備。在重點解決小型機械問題的同時,積極實施創新性的耕作技術,通過對農戶群眾加強宣傳和培訓工作,將保護性農耕技術推廣到更大的地區中去,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運用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積極性及主動性。
參考文獻
[1]趙春祥.關于實施推廣保護性耕作的問題與建議[J].農村牧區機械化,2008,(03).
[2]姜玉美.淺議我國發展保護性耕作的必要性、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07,(21).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 資金供給 資金需求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核心、以科教為手段、以農民家庭經營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紐帶,通過社會化服務、專業化生產、農科教結合,把農業的產供銷、貿工農等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體的現代農業經營方式。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不僅不動搖農戶的經營主體地位,而且有利于增強其市場競爭力。目前的國內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其中農業產業化的資金供需失衡是制約農業產業化發展最大的障礙。而本文正是從這樣的一個角度進行的探討。
農業產業化資金供需矛盾現狀和影響
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資金供需矛盾
我國的農業已經由傳統的一家一戶的粗放農業,發展到規模較大的集約式農業產業化。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需要建立規模大、專業化強、生產效率高的、產品質量好的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生產基地的建立是一個規模宏大的工程,需要與之匹配的大量資金的投入。而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和財政對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的資金供給不足。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環節的基地建設,其建設進度和質量直接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資金供需矛盾
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中,龍頭企業擔負著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引導和組織基地生產與農戶經營的重任,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力量。而龍頭企業的市場開拓、技術創新、農產品的生產、儲運等均面臨著巨大的資金需求。我國現階段金融機構對農業產業化中龍頭企業的資金供給較弱,遠遠達不到龍頭企業的發展要求,并且貸款額每況愈下。資金的不足勢必阻礙龍頭企業的發展,而在農業產業化中處于承上啟下環節的龍頭企業緩慢發展必將導致整個產業化發展減緩。
農業產業化農戶資金供需矛盾
農業產業化發展中農戶是生產原料的提供者,對整個產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必須提高農產品生產質量,必須提高農產品加工原料的質量。這需要農戶改進生產技術,改進生產方式,引進新的品種。農戶生產成本的提高需要大量資金的供給,而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戶的資金供給顯然不足。據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農村定點觀察站的數據顯示,2003年全國農戶信貸資金來源中,來自銀行及信用社的貸款僅占20%,而來至私人的貸款則占71%。在我國金融體制下,在農戶資金供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民間金融不具備合法地位,而且非正規金融組織有其致命的弱點和缺陷――容易違反金融法規或高利率,擾亂國家金融秩序,相當一部分資金可能流向一些不正當甚至非法的經營活動,成為非法活動的助推器,風險監管不嚴格,存在很大隱患。
農業產業化科技創新資金供需矛盾
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農業科技創新在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引導農業結構調整、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農業生態環境改善方面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失去了科技創新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便成了一句空話。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的農業科技投入僅占農業總產值的0.3%―0.4%,科技創新對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份額為35%,低于發展中國家50%的平均水平。科技發展資金的缺乏將直接降低農業產業化的農成品質量,不利于我國農業的長遠發展,這顯然不適應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必須增加農業產業化的科技創新資金的供給。
農業產業化資金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
政策性銀行的業務收縮
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政策性銀行主要指的是農業發展銀行,自1998年的銀行改革以后,農業發展銀行的一部分綜合開發業務劃歸商業銀行。農發行的業務收縮為主要滿足農副產品收購資金的供給。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對其業務的補貼,其業務的收縮也就意味著農發行對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的金融支持大大的弱化。
農村金融機構信貸業務不完善
龍頭企業指的主要是那些市場開拓能力強、規模大、市場效率高、產品質量大企業,主要集中在縣域,其資金的供給主要來自于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作為政策性銀行業務主要集中于糧棉油的收購,資金供給基本上不涉及到企業。農村信用社目前在農村金融機構中只有以小額的農戶貸款為準,資金的規模小,對龍頭企業的發展融資力度小。這三家主要農業金融機構的各自業務脫節發展,使得龍頭企業資金的供給渠道狹窄。
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中民間金融雖然能夠彌補農村正式金融機構的不足,但是我國民間金融的機構不具備合法地位。
信用社自身風險和農村信用的缺乏
農村信用社作為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力軍,其歷史形成的包袱沒有完全消化,農村信用缺乏,使得農信社的信貸風險加大。據相關數據顯示,全國農村信用社仍然有3851億元的不良貸款,占資產總額之比為17.5%(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以后,不良貸款占資產總額之比一般在5%以下),仍然有不少歷年壞賬損失。較高的信貸風險使得農村信用社在支農過程中的“惜貸” 、“慎貸”的現象日益嚴重,一些地區的農信社的資金甚至 “農轉非”和商業銀行爭非農市場,進而使得農戶資金的需求日益不足。
科技創新資金需求不足
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的發展,然而科技創新的風險是在所難免的。科技創新是高風險事業,研究表明,從新的設想到新產品的開發和占領市場,成功率只有2%-3%。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風險較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由于產品、市場、經營者自身素質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制約,企業在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一定會有一批失敗、關閉。殘酷的現狀,使得支農金融機構對科技創新資金的供給較弱。
解決農業產業化資金供需矛盾的措施探討
充分發揮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供給作用
作為農業政策性銀行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兼有財政和金融的雙重功能,因此農發行必須依照國家的法律、方針、政策,以國家的信用為基礎,籌集農業信貸資金,本著不盈利,促進農業產業化順暢發展的目的、不與商業銀行競爭的宗旨,重點支持農業產業化的基地建設和農產品的開發。根據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農發行集中資金,力主促進當地形成專業化強、商品效率高、發展潛力大的地域主導產品和主導產業。
拓寬農業產業化融資渠道
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要合理協調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業務,分清各自業務的主次,根據自身的資金特點合理支持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銀行與農信社比較起來,資金比較雄厚,信貸能力、服務質量均占有優勢,因此農業銀行應重點扶持有優勢、有特色、有基礎、有效益,并與當地經濟聯系緊密的重點龍頭企業,支持其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科技含金量,增強輻射作用,以企業促進整個產業的不斷發展。農村信用社根據自身的資金規模小和傳統業務的特點,重點做好農村小額貸款業務。借鑒國外經典小額信貸模式的經驗,在金融工具上創新。農信社應根據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特點,設計一套適合本地區的金融工具。放開農信社小額貸款的利率,制定一套能夠促進農戶和小企業還款、減少信貸風險的貸款期限還款制度。
建立地域性的農業產業化的擔保機構。根據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在一個地域范圍內由該區域內的企業主共同出資合建一個股份制性質的農業金融商會。該商會屬于一個擔保公司,只為該區域的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中所需貸款進行資金的擔保。商會擔保運作方式是將商會的實際資金按照1:2的比例分別存入銀行和保險公司,然后保險公司通過商會注入的資本按一定的比例作為銀行資金再貸款的擔保,商會也可以通過其存入銀行的資金作抵押,幫助資金籌集者向銀行融資。商會通過為資金籌集者擔保,收取一定擔保金比例的擔保費以保證公司的正常運營。商會主要的作用是促進農業產業化的順暢發展,不是專門的金融機構,因此商會擔保資金的時間不宜太長。商會擔保對象主要是該區域內部急需資金周轉的農戶、以及中小企業主。資金籌集者向商會提出要求擔保時,商會將為資金籌集者建立相應的信用調查檔案,建立相應的信用評定系統。
弱化郵政儲蓄的籌資,增加郵政儲蓄的貸款業務,調節資金進入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中。郵政部門利用獨特的競爭優勢,造成了農村存款市場的不合理競爭,分流了農村金融資源,削弱了金融支持農業的力度。因此,必須重新審視現行郵政儲蓄制度,做出適當的改革和調整。在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和金融調控的基礎上,根據我國農村實情,對郵政儲蓄進行整合重組:調整利益分配,理順資金價格關系,切實減輕郵政儲蓄過快增長對農村金融市場的沖擊;建立省(自治區)郵政儲匯局、農村信用聯社的郵政資金拆借機制,使農村資金實現回流;考慮構筑以郵政儲蓄存款為資金來源,以面向城鄉居民,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為資金運用的小額擔保貸款銀行,緩解縣域農村經濟發展資金不足的矛盾。
利用證券公司擴大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證券公司要做好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龍頭企業或者優質企業股份制改造,并積極推行其上市,同過上市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在全國進行融資。證券公司可以派相關人員對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龍頭企業進行上市指導,為企業建立合理經營、管理和監督機制。要密切注意企業的發展質量和規模,經常考核其財務的狀況,使公司在上市以后能夠真正利用社會資金運營公司,進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建立農村產業化互助基金,促進產業化發展。互助基金機構的建立的方式由產業化龍頭企業發起,按投資份額組建資金。允許一定比例的民間資金進入其中,基金組織形式為無定額基金。基金的作用主要投資于農業產業化的短期、高流動性的市場,既有利于支持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也可以從中獲取一定的利潤。
合理利用租賃促進產業化的發展。租賃主要包括融資租賃和經營型租賃。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中,龍頭企業或者經營效益好的企業,可以利用租賃公司以較低的流動資金租借到新的設備,投入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產業化的發展。
適當允許民間資金支農,加大支農融資范圍。民間金融作為一支隱性的資金信貸機構,它的作用不容忽視。我國民間金融的利率高、規模小、且屬于非法金融。但是民間金融卻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正規金融的信貸缺陷。因此國家應該使民間金融合法化,并通過相應的機構管理使其既能夠繼續發揮其放貸功能,又不擾亂社會金融秩序。
建立合理的信用防范機制
降低金融機構自身的不良資產率,進而降低信貸風險。不良資產率=不良資產/資產總額,因此要想解決不良資產過高的問題,最理想的方法是既降低不良資產,又增加資產總額。直接化解不良資產需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和金融機構自己雙方的努力。國家可以通過財政補貼、資金扶持、稅收優惠、利率政策方面給銀行以傾斜,降低不良資產比率。金融機構自己則需要通過清算資金的有效資本,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等方式提高金融機構的信貸質量,同時也相應的降低了不良資產比率。對于增加資產總額方面,解決資金難以籌集是根本的出路。這需要金融機構通過優質的服務來吸引顧客,要建立完善的網絡清算系統、服務系統,謀求較強的金融創新能力,借助成熟的金融工具,豐富的業務品種,以及靈活的營銷方式、服務手段等與國內其他金融機構展開資金的籌集戰。
建立與農村信貸相適應的保險機制,發揮對農業產業化的資金補償作用。組建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專門從事農業政策性保險業務,或委托農業政策性銀行、商業保險公司開辦農業保險業務。國家應利用財政、稅收、金融、再保險等經濟手段支持和促進農業保險的發展,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開辦涉農保險,引導農民建立互助保險組織。
建立相應的企業報表信息,為信貸提供相應的評估信息。企業考核是一個需要長期時間才能夠發揮其作用的機制。因此金融機構應該根據企業的運營機制,建立相應的檔案系統、信息評定系統、貸款質量查詢系統。檔案系統主要根據企業歷年來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以及主要負責人信息按區域,企業,單個人進行檔案的編制。信息評定系統則根據檔案系統提供的數據進行相關的財務分析、銀行還款信息,以及違法違紀的情況等評定單個人的信用度。查詢系統則把前面二者的所得信息按區域、姓氏編制入網以供查詢。三個系統通過互聯網配套運行,共同評定籌資者的信用情況,防范風險。
參考文獻:
1.林善浪.中國農業發展問題報告[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
(一)《保障措施協定》內容分析
《保障措施協定》由序言、14個條款和1個附錄組成。該協定第11條第1(a)款規定:“成員方不得對特定產品的進口,采取或尋求GATT第19條所規定的任何緊急措施,除非此類行動符合依照本協定的規定實施該條。”可見,保障協定已經成為實施保障措施的唯一合法依據。下面依次分析其實施的實體與程序等要件。
1.實施保障措施的實體要件。《保障措施協定》第2條第1款規定:“一成員(包括關稅同盟)只有根據下列規定才能對一項產品采用保障措施,即已確定該產品正以大為增加的數量(較之國內生產的絕對增加或相對增加)輸入其領土,并在此情況下對生產同類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或嚴重損害的威脅。”由此可見,采取保障措施的要件包括進口增加、國內產業的嚴重損害或威脅、以及進口增加與產業損害的因果關系。茲分述如下:
(1)有關產品的進口數量大量增加:包括絕對數量的增加與相對數量的增加。所謂絕對增加,即產品進口絕對值的增長;相對增加是指盡管進口數量的絕對值未見增長,只要進口國國內同類或直接競爭產業生產的產品減少了,相對地也就增加了進口產品。
(2)國內產業的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的威脅:此處國內產業應理解為一成員領土內進行經營的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生產者全體,或指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總產量占這些產品全部國內產量主要部分的生產者,其范圍廣于反傾銷協定和補貼及反補貼協定中所規定的產業范圍。
所謂嚴重損害系指對國內產業的情況有全面性的嚴重損害:而嚴重損害的威脅,系指對于損害的造成,有明顯而立即的可能性(clearly imminent)。主管機關在決定國內產業是否由于進口的增加而遭受嚴重損害或有遭受嚴重損害的威脅時,必須將對所有與產業的有關情況,并屬于客觀且可以量化(objective and quantifiable)的因素加以評估。
(3)因果關系:實施進口保障措施需證明有關產品增加與國內產業嚴重損害或威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causal link)。雖然其進口的增加不須為國內產業損害的主要原因,但其他造成損害的因素不得歸因于進口增加。
2.保障協定的程序及其它規范
(1)案件的調查。保障程序的進行,通常系基于相關利益方的申請,并且必須經過調查,調查程序包括對利害關系方的通知、召開聽證會、利害關系方提出證據、意見及辯論;主管機關應公布調查報告,記載裁決及時與法律爭論作成的結論。
(2)臨時措施。保障措施原則上必須在最終調查確定后方可實施,但有時情況緊急,若遲延將導致無法彌補的損害的緊急情況下,可以采取臨時性的保障措施。其實施要件為:須初步裁定有明顯證據顯示進口增加;造成嚴重損害或威脅;采取增加關稅稅率的方式;適用期限應不超過200天。
(3)實施方式及程度。由于采取保障措施的條件主要在于成員方履行關稅減讓和取消數量限制義務而導致的國內產業的損害,因而保障措施最常用的方式應為實施數量限制或提高關稅,不過,進口國亦有搭配實施關稅配額者。
就實施保障措施的程度方面,保障措施以防止或救濟嚴重損害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必要范圍為限。若采取數量限制,不得減少進口數量使之低于最近三年期間平均進口水準。
(4)存續期間、延長適用與逐步自由化。烏拉圭回合制定保障措施協定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為保障措施設定落日期限,以減少一成員將保障措施用作延長國內夕陽產業存續期限的方式。任何保障措施適用期間不超過四年,經過延長不得超過八年(包括實施臨時措施的期間、實施保障的最初期間、以及延長的期間)。
保障措施延長適用的前提是進口國主管機關認為有繼續保障或救濟嚴重損害的必要且產業正進行結構調整,且措施的延長不得較最初實施期間終止時有更大限制,而應繼續放寬。
保障措施實施期間一年以上,應按固定時間間隔逐步自由化。若適用期間三年以上則應在實施的中期以前檢查適用情況,在適當情況下撤銷或加速自由化。
(5)通知、協商和補償、報復。實施保障措施的成員方應對有關嚴重損害或威脅的調查過程、結論和實施或延長保障措施的決定通知保障委員會,各有關成員方應將臨時性保障措施的協商結果及時經過保障委員會通知貨物理事會。
提議實施或延長保障措施的成員應向對其有實質利益關系的有關產品的出口方提供事先磋商的充分機會,對受不利影響的成員方提供適當貿易補償,以維持實質相等的關稅減讓水準及既有義務。若協商在三十日內無法就補償事宜達成協議,則受影響的成員方在保障措施實行九十日內,在商品貿易理事會未表示不同意的情況下,可以暫停實質相等減讓義務,進行報復。
(6)實施保障措施時,必須遵守不歧視的原則,保障協定第2條第2款規定:“保障措施的適用,應不問其產品的來源(irrespective of its source)”,明確肯定保障措施實施的無歧視性,但作為例外保障協定允許進口成員方在特定情況下,以某種歧視性方式分配配額。
(二)農業特別保障條款
農業協定第5條即農產品“特別保障條款(special safeguard provisions)”允許成員方在進口量超過某一觸發水平(a trigger level),或進口價格低于一成員公布的觸發價格的情況下,課征額外關稅。該條款適用于已將非關稅措施轉換為等效關稅的成員。
任何成員采取特別保障措施,應以書面形式通知,應盡可能預先即在采取此類行動后十日內通知農業委員會,凡成員采取此類行動應給予有關國家協商適用這些行動的條件的機會。
(三)紡織品及服裝過渡性保障條款
為避免進口成員國某項紡織品及服裝進口量增加造成產業嚴重損害或威脅,紡織品及服裝協定(ATC)第6條允許成員國援用具有特定性、過渡性的保障機制(transitional safeguard)。
過渡性保障措施與GATT第19條及保障協定最大的不同之一在于實施對象的選擇性。紡織品與服裝協定第6條第4款規定:“依照本條例所采取的措施,應在成員對成員的基礎上實施(on a Member-by-Memberr basis)”,可見,過渡性保障措施是以歧視原則為指導的,它允許實施對象的選擇,而在GATT第19條以及保障協定之下,保障措施的實施必須遵守不歧視原則。
實施過渡性保障措施的方式為限制進口數量,并且采取過渡性保障措施的成員,并無義務對受影響的國家進行補償。
(四)服務業貿易總協定(GATS)緊急保障措施
GATS第10條第1款規定:“在不歧視原則下,應就緊急保障措施問題進行多邊協商。此類協商結果應自WTO協定生效后三年內施行”。此項規定為將來制定的服務業緊急保障制度所設的唯一條件,保障措施必須基于不歧視原則行使。
在服務貿易的緊急保障機制尚未實施前,若發生成員的國內產業由于服務市場開放競爭的承諾而受到損害時,第10條第2項規定了替代緊急保障措施的暫時方式,其方式為準許成員方修改或撤銷特定承諾。
二、我國入世后的應對措施
加入WTO在對我國經濟帶來重要利益的同時,亦會對我國的經濟,特別是對我國的產業發展造成相當大的沖擊,其沖擊不僅涉及面廣泛(包括農業、工業和服務業),而且影響程度很深,所以在遵循WTO自由貿易原則開放市場的同時,如何充分利用保障制度這個合法武器為我國產業建立起“安全閥門”,確保經濟安全,如何在WTO框架下,汲取美、歐等國家的法制實踐,建構起我國的產業保障機制實屬必要和緊迫。
(一)健全、完善進口救濟的法源依據。《保障措施協定》沒有針對每個成員規定具體的實施方式,這就需要各成員在不違反該協定的前提下,由各國國內法加以具體規定,我國應兼顧WTO規則和國家利益,加快我國的保障措施立法,以保護依循明確的實體及程序性規則保障我國的產業,這也是WTO透明度原則所要求的,具體來說其內容主要包括:嚴格的產業保護程序,如通知、調查、協商等步驟;科學的判斷標準,確定國外產品對本國造成損害,需要有一定的標準才能作出判斷,如損害認定的考慮因素等;明確執行機構,從國外產業保護實踐看,產業保護主要負責部門是該國負責工業和貿易的部門,我國的產業保護機制應以綜合經濟部門如國家經貿委負責為主,由行業協會、海關、工商等參與配合。申請主體方面,除主管機關得主動調查外,行業協會、產業團體、地方政府均可向主管機關提出。
我國的保障措施立法要涵蓋農業、服務業和紡織業等,加入WTO后,我國面對的將是世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大農業,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將受到嚴重挑戰;而作為未來經濟發展潛力最大的服務業,我國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針對農業、服務業等產業,依循WTO的特別保障措施制訂具體的部門產業保護辦法實屬必要和迫切。
另外,亦應規定相關的積極調整的補救措施,以協助國內產業在受到外來競爭時,能加速進行調整而恢復競爭力;同時建立進口監視系統,當發現進口有大量增加的情形時,經簡單的程序和召開聽證會,即可要求與出口國進行協商,這樣就防患于未然,變被動為主動,相應地亦要建立起行業報告制度,以便主管機關及時掌握信息。
(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所謂行業協會,是指“某種產品的國內生產者總體,或其產量占該產品國內產量大部分的生產者團體”,按此定義,一國的行業數量成千上萬,而不是我國與部門管理體系相連的為數有限的行業的概念。
保護措施協定規定,進口國只有在通過確定大量進口對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時,才能采取措施限制進口。實際上,單個或幾個企業一般是不能提出這種申訴要求的,只有那些產量在該國國內同類行業的生產總量中占有重要比重的產業才有這種行為能力。事實上,要求政府采取保護措施的申訴,大都有國內企業的行業協會或代表提出。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來,在美國、歐共體及其他一較多使用貿易保護法律的國家中,申訴人絕大多數是行業協會或類似組織,僅此一點可看出行業協會的重要作用。
在開放性市場經濟中,行業組織在保護國內產業、支持國內企業增強國際競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WTO所需的有關國內廠商受損的全面、詳細、可靠的數據資料。顯然,這種工作不可能由一個或幾個廠商來完成,政府也不可能及時而詳盡地關注每個行業的情況,并對有關行業的情況及時作出全面而詳盡的調查。正是因為在這一問題上,單個企業和政府管理部門的作用受到限制,行業組織才能夠在各國使用保障條款保護本國產業的行動中起到發動者和提供證據者的重要作用。
(三)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進行產業的戰略調整。保障協定第5條第1項規定,保障措施以防止或救濟嚴重損害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必要范圍為限。進口救濟制度的目的在于貿易自由化的過程中,利用貿易保護措施提供本國產業一暫時的舒緩空間,加速本國產業的調整以提高其競爭能力,使其能與外國產業從事有力的競爭,進而促進其產業升級。對喪失競爭力的夕陽產業過多保護,將無法達成競爭力的維持或提升,將導致貿易及生產活動的扭曲,而使生產者增加其成本。依此,我國應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加速國內產業的結構調整,充分發揮我國的比較利益和競爭優勢,創造我國產業競爭優勢。
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是同世界性的改革開放浪潮,人類社會從工業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過渡,世界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化融合在一起的。從一定意義上說,經濟發展是通過結構的規律性調整和轉移而實現的。在結構調整中,通過技術進步、產業轉移、體制和組織創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的生產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我國新一輪結構調整應當有兩個基本目標:一是通過“升級型”調整和“適應型”調整,我國經濟獲得一個時期保持較高發展速度的動力。遵照產業演進的一般規律,大力發展我國的優勢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等;對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進行徹底改造和重組,放棄對大部分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保護、扶持,采取市場導向,盡快實現跨地區、跨部門和所有制界限的產業重組,做到優勝劣汰,提高競爭能力。
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規范中介機構行為,維護中介服務市場秩序,促進中介服務業發展,根據中央和省委關于推進中介機構改革與發展的精神、要求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現就加快我縣中介機構改革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培育發展與監督管理并重、管理與服務結合”的基本方針,以體制創新為動力、規范管理為手段、加快發展為目的,著力優化市場環境,努力構建類型齊全、布局合理、組織完善、功能完備、服務全面、管理有序、自律規范的社會中介組織體系,充分發揮社會中介組織在政府與企業、企業與市場、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我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二)基本原則
——合法性原則。社會中介組織要依法登記成立,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從事行業服務。
——自律性原則。優化社會中介組織結構,規范社會中介組織綜合服務職能。要依據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行規公約、行業質量規范和服務標準,規范社會中介組織章程,健全組織機構,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使社會中介組織實現自主設立、自我管理、自律運行、自我發展、自我服務。
——監管性原則。監督管理部門要切實履行各自職能,加強對社會中介組織登記、執業、收費、納稅、誠信、資質等方面的監督檢查,督促社會中介組織依法依章從事活動;監督會員單位依法誠信經營,對社會中介組織及其從業人員的執業質量和職業道德進行檢查監督。
——競爭性原則。推行公開招投標制度,鼓勵和引導社會中介組織積極參與競爭,打破“官辦”壟斷模式,引入獨立、公開、公平的競爭機制,促進社會中介組織競相發展。
二、發展方向和重點
(三)培育和扶持農村社會中介組織。
鼓勵有銷售網絡、生產加工技術、資金優勢的“能人”牽頭創辦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包括農村專業經濟、技術協會和農民合作社);鼓勵基層農技推廣和供銷合作組織領辦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揮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作用和地域優勢,建立獨具地方特色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放寬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服務和經營范圍,鼓勵跨區域、跨行業開展服務,大力支持、鼓勵開展農產品流通,允許依法經營生產資料。
(四)培育和發展經濟服務型社會中介組織。
規范發展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注冊稅務師事務所、注冊資產評估師事務所、房地產評估師事務所、土地評估師事務所、注冊造價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組織和招投標、監理等機構。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組織,引導和支持社會中介組織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優勝劣汰、做大做強。進一步擴展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組織業務,開發新型服務產品。積極支持和引導稅務師事務所開展涉稅服務和涉稅鑒證業務,充分發揮注冊稅務師行業的職能作用。充分發揮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及咨詢機構等社會中介組織對企業經營者的監督作用,鼓勵和支持工商企業開展會計、投資理財、管理咨詢等委托業務。發展一批中介貿易服務機構,組織國內外投融資、中小企業信譽擔保、經貿信息咨詢等,為企業推銷產品、開拓市場提供專業化服務,促進我縣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和發展。
(五)培育和發展社會服務型社會中介組織。
以打造“幸福社區”、“文明社區”、“平安社區”、“和諧社區”為目標,以滿足居(村)民多層次需求為導向,以適合居(村)民愛好特長為基礎,以提高居(村)民生活品質和文明程度為目的,以培育中介性、公益性、服務性、經濟性和慈善類組織為重點,積極培育和發展城鄉基層社區社會組織,完善社區社會組織的服務功能,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區自治、享受公益服務的現實需求。
(六)培育和發展科技服務型社會中介組織。
按照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的要求,重點發展一批骨干科技中介機構,努力為企業提供科技創新、科技評估、成果轉化、信息咨詢、人才培訓、產權交易、科技創業等科技服務,協助企業建立技術依托,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要選擇有區域優勢的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工程技術中心等,在共用技術開發平臺建設、服務設備購置、從業人員培訓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打造精品服務項目,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七)培育和發展優勢、新型產業行業協會、商會。
大力扶持農產品加工與出口、勞務輸出、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其它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行業協會、商會的發展。大力發展信貸擔保、融資物流、咨詢等新型社會組織。鼓勵和支持與工商企業及農業產業化緊密聯系的中、小行業協會的發展。打破部門隸屬、所有制性質、經營規模的界限發展會員,注意吸收行業內民營企業、農民合作社、外資企業等經濟組織。
(八)培育和發展信用服務型社會中介組織。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培育發展種類齊全、功能互補、依法經營、有市場公信力的社會信用服務機構。加快推進信用服務市場建設,加快發展信用調查、信用征集、信用咨詢、信用評估、信用擔保等信用中介服務機構,不斷滿足資本市場、貨幣市場、保險市場、商品市場對信用服務產品的需求。加強信用評級市場監管,加快信用評級標準化建設,切實規范信用評級等社會中介組織的執業行為。
(九)培育和發展民辦非企業單位。
積極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就業、培訓、社會福利等領域興辦民辦非企業單位,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三、主要任務和措施
(十)深化社會中介組織改革。
1.推進政事分開。政府原則上不再設立事業單位性質的社會中介組織。政府部門原設立的中介性質的事業單位,要結合事業單位改革逐步進行剝離和脫鉤,退出事業單位管理序列。剝離和脫鉤后,要按照管理權限,對中介組織的財務賬目進行審計,清產核資,做到財務獨立,自負盈虧。對不具備執業資格條件的中介組織,要依法予以注銷登記。凡在社會中介組織任職的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要辭去所擔任的社會中介組織職務,確需在特殊行業社會中介組織中留任的,應按管理程序報批,促進社會中介組織真正實現社會化、民間化、市場化。
2.推進政會分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意見》(〔20*〕36號)的要求,全面推進政會分開,使行業協會、商會從職能、機構、人員、財務等方面與政府部門徹底分開。
——機構分設。行業協會、商會的辦事機構不得與政府部門合署辦公,已合署辦公的要進行機構分設。從20*年下半年開始,選擇有代表性的行業協會、商會,開展機構分設改革試點,邊試點邊總結,2009年全面推開,當年底完成機構分設工作。
——人員分離。現職公務員不得在行業協會、商會兼任領導職務,確需兼任的,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審批。
——職能分開。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把適宜行業協會、商會行使的行業管理職能委托給行業協會、商會。
——財產分開。行業協會、商會與政府部門財產不清晰的,必須于200年底前完成資產劃分、明晰產權歸屬。行業協會、商會使用的國有資產,要明確產權歸屬,按照有關規定劃歸行業協會、商會使用和管理。
(十一)規范整頓社會中介組織。
對中介市場存在的亂收費、出具虛假鑒證報告、虛假信息、采用欺騙手段詐騙、非法設立機構等違法經營或非法活動,要進行集中整治,促進社會中介組織規范運作。對職能交叉重疊,常年不開展活動的社會中介組織要進行清理、整合。中介服務收費實行在國家價格政策調控、引導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制度。對咨詢、拍賣、職業介紹、婚姻介紹、廣告設計等具備市場充分競爭條件的中介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對評估、、認證、招標服務等市場競爭不充分或服務雙方達不到平等、公開服務條件的中介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對檢驗、鑒定、公證、仲裁收費等少數具有行業和技術壟斷的中介服務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十二)加強社會中介組織內部建設。
社會中介組織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促進內部管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合法化。引導社會中介組織規范財務管理,建立健全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制度。加強社會中介組織自身能力建設,逐步優化社會中介組織領導成員的年齡、知識結構,加強社會中介組織工作人員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和完善社會中介組織誠信服務制度,增強社會中介組織自主發展、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建立社會中介活動公開披露制度,公開服務程序和服務項目、服務標準和收費標準,實行明碼標價,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十三)提高社會中介組織的自律能力。
建立健全自律機制。各行業協會、商會要按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和完善行業章程、執業標準、執業規范、獎懲制度等規范性管理辦法,建立行業自律性監督管理機制。加強行業執業信息庫建設,建立行業信用服務機制,提高行業公信力。同時,支持尚未成立行業協會、商會的行業成立自律性行業協會、商會。
(十四)積極創造加快社會中介組織發展的良好環境。
1、加大資金扶持。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扶持示范性社會中介組織發展,獎勵先進社會中介組織;有條件的中介組織可牽頭組織會員企業依法共同出資設立擔保公司,鼓勵會員企業本著自愿原則出資入股擔保公司,擔保公司應積極為會員企業申請短期貸款提供服務。充分發揮農村專業流通合作組織促進設施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作用。財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扶持示范性農產品專業流通合作組織和獎勵先進專業流通合作組織。
2.落實優惠政策。社會中介組織享受國家規定的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稅務部門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社會中介組織享有會費收取、政府委托培訓等項目的稅收減免待遇。對社會中介組織的行政事業性收費,要根據情況減收、緩收或免收;不能減收、免收的,均按省、市制定的收費標準下限執行。建立政府購買社會中介服務的制度,對社會中介組織受政府委托開展業務活動和提供服務的,政府應支付相應的費用,所需資金納入預算管理。各行政、事業單位購買社會中介服務,要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原則,必須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擇優選擇中介單位,不得設置行業或部門的執業限制。下崗職工從事中介組織服務工作的,享受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
加大對農村專業流通合作組織政策扶持力度。免收農村專業流通合作組織的登記費、工本費、公告費和年檢費等費用。鼓勵外地專業流通合作組織在我縣設立地域性分支機構,鼓勵農村專業經濟、技術協會異地設立辦事(代表)機構,允許異地發展會員,允許辦企業,允許廣泛開展經濟活動。農業、林業、供銷社等業務主管單位和部門要積極引導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組建農村專業流通合作組織,充分發揮其開拓市場、協調生產的作用。銀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要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幫助解決農村專業流通合作組織農副產品收購流動資金貸款問題,利率適當優惠。工商、質檢部門要支持專業流通合作組織爭創農產品品牌、注冊商標。農產品流通的臨時用地比照農業設施用地辦理,農產品貯藏、加工的用電執行非普通工業用電電價。
(十五)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中介組織的職工應按照法律法規和屬地管理原則,參加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等社會保險,逐步實現社會中介組織工作人員的職業化和專業化。
(十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1.強化組織領導。各鎮、縣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社會中介組織發展和管理工作,將培育發展社會中介組織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指導的要求,加快社會中介組織的培育和發展。縣政府要成立發展社會中介組織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民政局,建立民政牽頭、部門參與、社會力量興辦的工作機制,定期研究解決社會中介組織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組織協調全縣社會中介組織的規范發展和監督管理等相關工作,研究制定全縣社會中介組織的發展規劃、政策措施和管理辦法。
2.加強監督管理。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部門要緊密配合,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民政和工商部門要按各自職責依照有關規定對社會中介組織的活動進行管理監督,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會同有關部門查處對社會中介組織的投訴。業務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社會中介組織的專業技術業務指導和監督,對社會中介組織的執業質量進行管理,對社會中介組織出具的執業報告進行監督,對違法違規的社會中介組織進行查處。對登記管理部門要從人員上予以加強,職能上予以健全和完善,資金投入上予以保障,不斷提高綜合協調和監管能力。
隨著地域鑄造行業的市場競爭和外省市甚至外國同行業企業的大量涌入,面對紛紜復雜的市場形勢,如何抓住機遇,把握形勢,進一步發展壯大我縣的這一特色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筆者對我縣的鑄造行業進行了深入地調查。
一、XX縣鑄造行業的基本情況
鑄造行業在我縣有幾十年的歷史,有雄厚的產業基礎。目前全縣有鑄造企業526家,其中外資獨資企業2家,中外合資企業4家,全縣14個鄉鎮138個村建有鑄造企業,占全縣500個行政村的27。20__年總產值為28億元,占全縣工業比重的25.5,從業人員2萬余人,實現利潤2.048億元,實現稅收1734萬元,占地方財政收入比重的12.3。鑄件年產量達到65萬噸,其中扣件占國內市場份額的50以上,銷售市場覆蓋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鑄造行業已成為我縣重要的支柱產業,是我縣名副其實的特色產業。
全縣鑄造產業主要集中在縣城東部的XX鎮、XX鎮、XX鎮一帶,其中XX鎮有鑄造企業175家,以生產瑪鋼扣件、試模為主;XX鎮有鑄造企業51家,以生產出口鑄件為主;XX鎮有鑄造企業103家,以灰鐵鑄造為主,三個鄉鎮的鑄造企業占全縣鑄造企業的75以上。
從鑄造材質上劃分,有灰鐵鑄造、瑪鋼鑄造、球墨鑄造三種。灰鐵鑄造生產工藝最為簡單,產品主要有爐具、井圈、井蓋、試模、箅子等10余種,有生產企業175家,占鑄造行業的44.8;瑪鋼鑄造產品絕大多數是扣件,有生產企業95家,占鑄造行業的24.2;球墨鑄造利潤較高,產品有花欄、泵體、管件、法蘭、閥門、碗扣、汽車輪箍等近10種,95的產品遠銷海外,有生產企業121家,占鑄造行業的31。
近兩年來,縣委、縣政府實施了以國際化助推工業化、以工業化領跑城鎮化、以工業化城鎮化帶動農業產業化的“四化聯動”戰略,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對新建外商企業“免二減三”,切實加大了對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的考核力度。同時,通過“四級聯創”生態文明建設帶動了環境的改變;通過邀請中央電視臺“夢想劇場”到我縣制作節目和《XXXX》電視劇的拍攝,提高了我縣的知名度;通過文藝匯演、全民健身運動會等社會事業活動,提升了人氣,鼓舞了士氣,提高了人民素質,激發了人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感情,自覺投身到經濟建設中來,使全縣上下形成了全民參與、全民招商的濃厚氛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縣鑄造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產業特色突出,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產生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__年,全縣鑄造產業總產值12.12億元,到了20__年,就達到了28億元,同比增長了131;20__年實現稅收760萬元,到了20__年為1734萬元,增長了128。優良的經濟環境對國內外資金產生了很強的吸引力,相繼有10家鑄造大企業落戶我縣,其中投資500萬至1000萬的有7家,1000萬元以上的有3家。美國最大的鑄造企業邁克萬公司,在我縣獨資興建了美國泰樂(XX縣)鑄造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資3000萬美元,二期工程計劃投資20__萬美元,使我縣鑄造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并有2家外商鑄造企業與我縣有合作意向,迎來了我縣鑄造產業實現大發展、快發展的新階段。
二、鑄造行業存在的問題
(一)投資環境問題有待進一步改善[文秘站網文章-找范文,到文秘站網]
近兩年來,我縣為鑄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寬松的經濟環境,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制約企業發展的現象,應引起重視。如:個別執法人員服務意識不強,違規操作,查帳時把當年企業經營帳本帶走,長時間不送回,影響企業正常經營;個別執法人員收取費用不提前通知,遇到經商者外出洽談生意不能及時趕回,就誤認為故意躲避,便查封企業帳戶或出難題,而商機一旦錯過,就會給企業帶來無可挽回的經濟、信譽損失,讓經營者左右為難;個別執法人員在企業與外地客商洽談業務時執法,破壞了本地企業在外地客商心中的形象,也使全縣形象受損;交管部門對外地來獻縣經商的車輛管理過于嚴格,造成外地車輛不愿來獻縣,物流不暢,影響了當地經濟快速發展;新建企業報批手續依然繁復;還有個別執法人員利用手中職權,幫助親朋好友向企業推銷原材料,有時不能保證正常供貨;個別鄉鎮為吸引回鄉型企業空頭許諾,一旦企業在經營中遇到一些政策性問題時,鄉鎮政府又沒辦法幫助解決,損害政府形象等等。
(二)融資難造成企業發展難
由于鑄造行業生產成本高、產品周轉期長,缺少流動資金是所有鑄造企業的一個通病,是制約鑄造行業發展的一個瓶頸。我縣鑄造業產品在銷路上沒有問題,有廣闊的買方市場,特別是出口產品,在國外頗受歡迎,產品供不應求。有的客商直接找到我縣來要求簽定單,可是企業卻不敢簽,因為定單雖利潤豐厚,但有一定的時間期限,企業一時不能得到擴大生產規模的資金,如若違約,產品不能按時交付,企業就要賠償損失,還要支付高額的違約金。即使金融部門明白鑄造行業的市場形勢和規律,出于金融信貸風險的考慮,也不輕易發放企業所需額度的信貸,這樣企業只能把利潤豐厚的定單讓給別人,白白錯過了發展的良機。如淮鎮滄星采暖設備廠原來是一個以生產采暖爐為主的鑄造企業,由于市場原因,于20__年轉產球墨鑄鐵,生產泵體、箅子等產品,遠銷歐美的十幾個國家,產品供不應求,但由于缺少生產資金,又借貸無門,不能擴大生產規模,眼睜睜地看著定單被山東拿走,大量外匯從手邊溜走。另外,我縣農村信用聯合社存款多,貸款的卻很少,造成信貸利息偏高,月息為10.695‰,高于周邊縣市,這樣就會增加企業的負擔。
(三)思想觀念陳舊制約企業
發展
調查中發現有些企業經營者文化水平偏低,思想還比較保守,制約了企業發展。一是有得過且過思想。小富即滿,小康即安,沒有對企業經營的長遠規劃,有了錢一大部分用在消費上,而不注重企業的擴大再生產。二是缺少戰略合作意識。企業各自為戰,為了爭奪客戶和市場,互相壓價,惡性競爭,擾亂了鑄造市場,損害了自身的長遠利益,妨礙了全縣鑄造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調查中據一個老板介紹,在山東的一個城市,我縣的3家鑄造企業,為了競爭一個工程項目,競相壓價,相互揭短,最后其中一家企業爭到工程后,幾乎沒有什么利潤,傾軋的結果只能是別人從中漁利。三是市場意識差。有的企業在經營、原料采購、產品升級、市場開發等方面,過分地封閉自己,認為這是保守商業機密,可以提高市場占有率。其實這樣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把一些有益的市場信息拒之門外,制約了鑄造行業的發展。四是品牌意識差。有的企業認為申請品牌費用太高,還要受質監部門的嚴格約束,因此不愿意申請品牌,不能從長遠角度分析品牌就是產品的“戶口”,是一筆無形的企業財富,沒能看到品牌帶來的巨大利益。如永杰鑄造有限公司,它注冊的沈字牌扣件,作為國內知名品牌,價格比其他企業多賣1元多,產品還供不應求。
(四)規模小、利潤低
全縣鑄造行業產業規模大,企業規模小,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8家,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5家,年產值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有2家。由于企業規模小,采買的原料相對較少,價格就相應提高,增加了成本,降低了企業利潤。近兩年來,鑄造行業原材料價格一路飆升,利潤空間更是急轉直下。
三、建議和應對的措施
(一)改善服務質量,優化投資環境
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除了擁有勞動力、能源、產業優勢外,還享有國家的許多優惠政策,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廣納外資,進行合作或合資興企,引進資金和技術,加快發展,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經濟環境。二是加大行風建設力度。行政執法部門,要進一步健全行政約束機制,加強思想教育和行風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建議在全縣推廣XX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經驗,成立案件審查委員會,實行辦案、結案分離制度,從體制上解決和防范違規執法。除確有需要的突擊性檢查外,實行執法提前告知制度,既方便監控部門的工作,又維護了企業利益和環境。建議對違法違紀人員,紀檢部門要抓一至兩個典型予以曝光,起到警示作用。三是提高服務意識,轉變政府職能。變管理型機關為服務型機關,對企業給予資金、政策的支持,為企業處理事務,讓企業集中精力抓生產、管理、銷售、市場開發業務。交管部門應落實我市交管部門出臺的文件精神,對外地來我縣經商的車輛,一般性違規不予扣壓處罰,打造外地車輛來我縣經商的綠色通道。建議政府把我縣對企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相關職能部門的規章制度集結成冊印發給企業主,讓他們對政府部門及執法人員進行民主監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協調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盡快建成行政審批陽光大廳,實行一站式服務,優化投資環境,以商引商,實現良性循環,促進經濟發展。
(二)拓寬融資渠道,加大投資力度
一是加大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力度。樹立長遠發展觀點,建立健全貸款風險約束機制與創造優質信貸的量化考核指標體系,降低貸款風險,同時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貸款,促進新增貸款和經濟增長點的有機結合;加強宣傳,強化社會信用意識,在全縣營造誠信觀念和信用文化;實施綜合治理,規范企業改制和破產程序。二是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作用。我縣組建了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可以為企業擔保申請貸款。企業應講信用,按時還清貸款,這樣就能獲取更多的擔保信貸,企業與擔保公司建立一種互信關系。同時提高運行質量,加強內部管理,加快產品和技術創新步伐,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市場抗風險能力,從而取得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的支持。三是實施企業互保互貸,建立企業誠信關系。建議企業之間在政府引導下組織起來,建立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依存關系,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金融信貸。由于是企業之間互保,約束機制在企業之間會自行建立,金融風險會在企業間化解,加大信貸資金的流動,盤活銀行資金。四是吸收民間資金。截至20__年底,我縣存款已達32億元,按一年存期算,利息僅為2.25,企業應死盯民間資金,采取入股分紅等方式,廣泛吸納民間資金。我縣XX鄉去年就利用這種方法,充分利用民間資金,投資增長率居滄州市各鄉鎮第二名,壯大了地方經濟。
(三)轉變思想觀念,重管理上水平
一是樹立國際市場經濟觀念。隨著我國入世幾年來的發展,應當清醒地意識到,我們面對的不再是省內、國內市場,而是一個更大的國際市場,因此,要緊跟國際市場步伐,調整經營理念,以獲得大發展、快發展。二是轉變企業經營戰略。鑄造企業要加強合作,產生合力,共同迎接市場的挑戰。可以在行業協會的基礎上組合起來,實行股份合作的形式,上規模,上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市場占有率。三是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善待員工,關心他們的生產、生活、家庭、感情,為員工提供優越的食宿、健身、娛樂條件,讓他們時時感到來自企業的溫暖,真正把自己當作企業的主人,愛企如家,這樣他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生產更好的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優的人性化服務。四是要更新觀念,提高思想認識。消除那種同行是冤家、一有隔膜就老死不相往來的狹隘傳統觀念,要心態平和,寬容務實,廣交朋友。XX鎮東方鑄造廠老板許東方,經商中認識了濱河鑄造廠老板張書第,把濱河鑄造廠引入該鎮,共同合作開拓市場。而濱河鑄造廠又引來了邁克萬公司,邁克萬公司在90年代還和中國打反傾銷官司,一直沒有打贏,20__年邁克萬公司改變戰略,決定在中國大陸投資辦廠,濱河鑄造廠就把我縣的 電力、土地、稅收等優質環境介紹給邁克萬公司,邁克萬公司最終落戶郭莊,共享經濟利益。這從某些方面來說,確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五是樹立品牌觀念。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以高檔次、高技術、高附加值為取向,逐步淘汰低檔產品。強化品牌競爭、名牌發展戰略應當成為今后鑄造企業的長期戰略。建立企業自己的研發隊伍,開發企業品牌。恒通鑄造有限公司開發了鐵骨架水磨石造面的下水道井蓋、箅子等產品,該產品一進入韓國市場,其制造工藝和產品質量就受到了韓國客商的贊美,使公司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20__年獲得縣政府“民營企業出口創匯獎”。
(四)落實科學發展觀,組建行業協會
行業協會是市場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政府、企業、市場之間聯系的紐帶和橋梁。組建行業協會,對促進我縣鑄造產業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建議在組建行業協會時堅持自下而上的順序,按照自愿組織、自行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原則,健全完善行業協會的產生、運行、監督機制。對企業宣傳成立行業協會的意義,給企業帶來的好處。在行業協會成立、管理過程中積極引導,并為登記注冊、活動規范等方面提供便利,給予政策支持,使行業協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作者:魏立強地址:河北省獻縣政協辦公室
辦電:4622364手機:13001445554郵編:06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