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防災減災相關法律范文

        防災減災相關法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防災減災相關法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防災減災相關法律

        第1篇:防災減災相關法律范文

        一、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指導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重要指示和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通過分層次、分類別、多渠道的應急管理培訓,提高我街干部、管理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組織指揮和專業水平,提高重點部位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突發事件應對法》、《安全生產法》、《省應急管理條例》,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培訓機制,組織我街干部、各辦公室各社區管理人員、應急救援隊伍成員和應急管理網格員系統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進一步加強對各項應急預案應急知識的培訓,形成以應急管理理論為基礎、以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應急預案為核心、以提高應急處置和安全防范能力為重點的培訓內容,切實增強憂患防范意識、社會責任意識,不斷提高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理能力。

        (三)指導原則。在應急管理培訓工作中,堅持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分級分類、保證質量,整合資源、創新方式,規范管理、有序進行的指導原則。緊密結合應急管理工作實際,充分利用現有培訓資源,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分級分類實施培訓,提高受訓對象的素質和能力。

        二、主要任務、培訓內容、培訓對象和培訓安排

        (一)主要任務。認真組織我街干部和相關工作人員,學習黨和國家關于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應急預案、應急工作方案,學習掌握應急管理相關知識和技能,提高思想認識和防范、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通過培訓,使每名應急管理人員做到“五知十會”,即:知道應急管理的相關法規,會排查隱患、會登記造冊;知道防災減災的基本要求,會辨識風險、會監測預警;知道災害救助的政策規定,會統計災情、會核報災情;知道應急救援的基本常識,會初期處置、會組織疏散;知道信息處理的基本方式,會接報信息、會使用應急管理信息平臺。

        (二)培訓內容。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以及安全生產(包括消防火災、建筑施工、等)隱患排查治理、自然災害(包括水旱、地震、地質、氣象等災害)風險辨識管控、監測預警、信息接報、應急避險、事故災害初期處置、群眾救助等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基本常識和基本技能,不斷提升應急管理素質。

        (三)培訓對象。根據我街應急管理工作實際,應急管理培訓對象主要包括我街干部、各辦公室各社區應急管理人員、我街應急處置救援隊伍隊員和應急管理網格員。我街應急管理機構干部和工作人員培訓的重點是熟悉、掌握應急預案和相關工作制度、程序、要求等,提高為領導決策服務和開展應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各辦公室各社區應急管理人員和應急管理網格員培訓的重點是增強公共安全意識,提高突發公共事件隱患排查監管和第一時間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我街應急救援隊伍培訓的重點是熟練掌握相關突發公共事件處置救援和安全防護技能,提高在不同情況下實施救援和協同處置的能力。

        (四)培訓安排。把應急管理納入街道黨支部年度學習計劃,有計劃地對各級各類干部進行應取急管理知識和技能培訓。應急管理培訓采取集中授課、現場教學、參與應急演練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運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擬、預案演練等多種形式進行,增強培訓效果,提高培訓質量。按照保證質量的培訓原則,培訓每年累計不少于5天。

        三、加強領導,提高保障

        第2篇:防災減災相關法律范文

        【關鍵詞】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公共服務

        防震減災工作是一項技術含量高、涉及方面廣的復雜工作,事關國計民生。近年來,由于我國地震頻發,怎樣提高防震救災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就成為了地震局乃至全社會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我國正處于“十二五”建設的關鍵戰略期,黨和中央就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出了重要部署和明確要求。防震減災屬于社會建設范疇,這就決定了防震減災工作的開展必須重視和依靠社會管理。

        一、防震救災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基本概念

        防震減災社會管理是指以提高防震減災能力為目的,開展制定和執行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配套制度,規范相應的引導、組織、控制、協調等活動的行為。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是指以降低地震災害帶來的損失為目的,為公眾提供各類地震安全知識、地震信息、防御知識等行為。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既有同一性又有差異性,主要的差異在于,防震減災社會管理主要突出相關職能部門的主導作用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防震減災公共服務主要強調公民對地震信息應該擁有知情權,并掌握相應的防震減災知識、避難知識等。

        二、防震救災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面臨的難題

        1.防震減災社會管理亟需加強

        首先,防震減災工作部門責任制制度亟需落實,必須做到分責到部門,各級抗震負責機構的抗震方案制定能力及方案執行能提有待提高。其次,防震減災總體規劃體系的建設工作需要不斷推進,監測預報機制、抗震設防機制、監管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再次,地震安全評價管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建立和規范。

        2.防震減災公共服務亟待加強

        目前,就全國范圍而言,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普及工作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都有待加強,防震救災公共服務尚不能滿足廣大民眾的需求。特別是在災情快速確定和獲取、災害損失評估方面遠無法滿足防震減災的需要。在我國,地震保險、地震強度速報、地震預警等都處在起步階段,防震減災信息共享系統和機制不完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亟待加強。

        三、防震救災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難題解決對策研究

        1.防震減災社會管理方面

        首先,要制定防震減災行政規章。防震減災行政規章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由中國地震局或其它相關部門在職權范圍內制定的,關于防震減災行政活動方面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只有制定和完善了防震減災行政規章,才能真正落實防震減災工作部門責任制,才能有效地提高防震減災負責機構的行政能力和執行能力。

        其次,要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所謂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標準化主管部門批準并的,全國范圍內都一致化的標準。行業標準是指在由某個行業的從業者共同制定的,在行業內都一致化的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都是人們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遵守的,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人們的行為。我國《防震減災法》第十條 “從事防震減災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有關防震減災標準”作出了規定。當前,關于防震減災方面的國家標準有18項,行業標準有48項,今后應該大力加強標準的制定力度,盡可能做到每項工作都有標準可依,每個行動都以標準而行。

        再次,要建立健全防震減災評價機制。為促進各地政府及相關行政部門積極開展防震減災工作,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第一,要建立防震減災城市評價機制,評選防震減災模范城市。模范城市的評選主要涉及組織管理能力、建筑物抗震能力、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力度、應急機動能力以及地震監測能力等。第二,要建立企業防震減災服務評價機制,評選防震減災服務模范單位,以此來激發各企業和各社會團體積極參加防震減災公益服務工作。第三,要建立防震減災個人評價機制,評選防震減災優秀個人,以此來鼓勵大家參與到防震減災工作中來,發揮群眾的力量和智慧。

        2.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方面

        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就是為公眾提供防震減災方面的信息和知識,盡可能的減少地震災害的損失,保證公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第一,要建立地震局公報,地震局要將地震目錄、地震災害損失、活斷層鑒定結果、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地震科研成果、防震減災法律法規等在網絡、電視、報紙等多種傳媒以公報的形式傳達給公眾。第二,提高震后防震減災服務能力,震后要充分利用現場收集和調取的各類資料,要對這些資料進行充分的利用和研究,要開展地震環境區域性分析研究、避難場所建設地選址和規劃研究、地震趨勢分析研究等研究工作,并將研究結論想公眾公布。第三,拓展有針對性的地震預報服務,當前我國地震預報一般是以行政區域為單位的,分別針對全國、各省、各市提供預報信息,相對其他類型預報,如氣象預報,地震預報的形式和內容都顯得過于單一和簡單化。地震預報應該進一步提高預報的范圍,拓寬服務對象,比如,可以針對水電站、大型水庫、核電站等重要的地區進行有針對性的地震預報服務。第四,開展地震救援技能培訓服務,開展面對公眾的地震救援技能培訓課程,普及地震自救及救援知識,培養一批具有專業救援知識的群眾,在地震發生時協助專業救援隊開展急救行動,盡可能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參與培訓的人員,培訓合格后可以領取不同等級的資格證。第五,提高震后信息服務能力,建立震后信息服務機制,要第一時間把準確的、統一的地震有關情況告訴公眾,保護公眾的知情權,降低公眾來自未知的恐慌情緒,并正確的引導媒體準確、公正的進行地震報道。震后信息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地震信息,包括地震分布情況、地震動態更新情況、震源位置圖示、震源破裂過程結果及動態更新結果等;背景信息,包括震區歷史上地震發生情況及發展率,震區人文地理情況、震區房屋建筑類型等;救援工作信息,包括人員傷亡統計情況、人員搜救和急救情況、醫療隊及配備情況、臨時避震注意事項等。

        參考文獻:

        [1]方韶東.創新防震減災社會管理的學習與思考[J].防災博覽,2011(4).

        [2]朱煌武,張娟.我國防震減災社會管理體系建設的現狀分析與加強對策[J].2012(5).

        第3篇:防災減災相關法律范文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從源頭抓質量、扶優治劣,引導消費為出發點,以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倡導誠信經營為目的,努力為構建和諧__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二、紀念活動主題

        隆重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緊緊圍繞“消費與服務”年主題,開展宣傳咨詢活動。

        三、組織機構

        成立__區“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紀念活動領導小組,由區政府副區長__任組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__、__工商局局長__、區衛生局局長__、__質量技術監督分局局長__、__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__任副組長,區消費者協會理事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__工商局,由__工商局副局長、區消協會長__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有關事務。

        四、活動內容和時間安排

        1、3月10日前,征集制作“3.15”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消費與發展》宣傳畫冊并廣泛發放;

        2、3月11日,區政府組織召開全區“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紀念活動暨區消協理事會換屆會議;

        3、3月14日前,各理事成員單位、有關商業、服務機構在重要街道懸掛紀念橫幅標語1?2幅(橫幅統一由__工商局委托廣告公司制作,費用由各單位承擔);

        4、3月13日,區政府負責人發表電視講話;

        5、3月12日?15日,區電視臺、萍鋼電視臺將有關宣傳標語在字幕廣告中滾動播出三天;

        6、3月12?15日,區消協理事單位、知名企業組成聯合宣傳車隊,在全區各鄉(鎮、街)巡回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

        7、開展“3.15”消費者權益日活動文藝匯演,并穿插消費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有獎競答;

        8、3月12日?15日,由__工商局、__質量技術監督分局、__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衛監所、區農業局等部門、單位結合“消費與發展”年主題,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維權打假、紅盾護農、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9、3月15日上午,在__區老街橋頭集中銷毀假冒偽劣等不合格商品;

        10、3月15日上午9:30-11:3本文 0,在__區新街舉行紀念活動,內容包括:

        ⑴集中開展法律法規咨詢服務;

        ⑵現場受理消費者投訴;

        ⑶現場展示、講解如何識別假冒偽劣商品;

        ⑷現場講解“三農”方面相關科技和農業防災減災知識;

        ⑸發放宣傳畫冊和資料;

        ⑹由區個協組織個協會員開展義務服務。

        五、有關要求

        1、區法院、區司法局分別組織3?5人,在紀念活動現場設立法律法規咨詢臺,為消費者提供法律咨詢。

        2、__工商局、__質監分局、__煙草專賣局、__藥監局分別組織3?5人,在紀念活動現場設立假冒偽劣商品展示臺,為消費者講解相關知識。

        3、區農業局組織3?5人,在紀念活動現場設立科技服務咨詢臺,為消費者提供“三農”方面相關科技和農業防災減災知識。

        第4篇:防災減災相關法律范文

        【關鍵詞】自然災害,醫療救援,法律制度

        黨的十八四中全會提出了依法治國的決定,憲法規定國家對于人民負有基本保護的義務,即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應要求用嚴格的法律制度維護社會生態環境,保護老百姓的國計民生安全。而目前全人類正處于隨時可能因為氣候極端異常而爆發大災難的風險社會當中,氣候極端已經不再只是自然科學研究的范疇,已經成為人民日常性及公共性議題。浙江省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江南山地與長江三角洲大平原的接壤處,山地眾多的地理位置、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全球環境異常等原因的綜合作用導致自然災害活動日益頻繁,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其風、暴雨、洪澇干旱、山體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等是浙江抗災的重點。面對災害,拯救生命是第一位,浙江省政府本著一貫的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建設平安浙江、和諧浙江為目標,高度重視浙江的救災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地方性法規與規章,如《全省救災防病預案》、《浙江省衛生系統防臺風專項應急預案》、《浙江省地震應急預案》等,對災害醫療救援給予全面性的法律規范的指導,以實現最大程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自然災害醫療救援域外法律制度介紹

        抗擊災害,拯救生命,不僅是浙江省、甚至是中國政府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就全球范圍而言,也是每個國家需要解決的主要任務.其中美國、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設置了比較先進的災害醫療救援法律制度,建立一套系統的災害醫療救援體系,其中的經驗可以為我們所了解及借鑒。

        (一)美國

        1.法律法規。美國《國家應急預案》是有關處置災害的綜合性法法律,將國土安全、緊急事件管理、法律實施、消防、公共工程、公共衛生、應急救助人員的健康和安全、應急醫療服務以及私人部門等統一為一個整體結構,對聯邦政府、州長、地方行政首腦和民族行政首腦在應急事件時期的職責作了詳細的規定,成為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民族政府在緊急事件期間互相協調的基礎?!睹绹话l公共衛生實際應急反應指南―針對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區的公共衛生管理者》旨在幫助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區的公共衛生專業人員,在突發事件或災難發生后24小時內,迅速有效地采取公共衛生應急反應行動。這是針對災害醫療應急救援的專項立法。此外,還有《減災和緊急救助法》、《聯邦緊急相應計劃》、《聯邦緊急事態應對預案》、《國家地震災害減輕地震災害法》等。

        2.確立包括災害醫療救援在內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體系。美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三級應對體系,自上而下包括:CDC(聯邦疾病控制與預防系統)一HRSA(地區/州醫院應急準備系統)一MMRS(地方城市醫療應急系統)二個子系統胡。當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指揮系統由CDC提升到聯邦應急計劃,總統有權根據危機事態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需要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并啟動聯邦應急計劃;HRSA主要通過提高醫院、門診中心和其它衛生保健合作部門的應急能力,來發展區域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主要負責藥物獲得、急救、運輸、信息傳遞、隔離檢疫、醫務人員培訓以及醫院系統協調;MMRS通過地方的各個執行部門,如:消防、自然災害處理部門、醫院等部門,現場救援人員協作,確保城市在一起公共衛生危機中最初48小時的有效應對。

        3.非政府機構依法成為災害醫療救援的法律主體。美國十分重視自愿者和自愿組織在災害醫療救援的作用。1970年成立全國抗災志愿者組織,該組織的主席是聯邦緊急事態管理局顧問委員會的委員,在《聯邦緊急事態應對預案》中被要求固定承擔緊急救援和為災民提供后勤服務方面,被公認為是第一應對者和有效救援者。此外,還有1881年成立的美國紅十字會,履行包括國內和國際災難救援在內的某些美國政府的責任,具有“聯邦工具”的合法地位,今天,美國紅十字會的日常工作,幾乎完全納入了美國緊急事態管理的工作體系,承擔著美國聯邦緊急事態管理局的部分工作。

        4.設立專門的災害信息管理系統。美國在聯邦 C D C 中專門設有負責與媒體溝通的通訊辦公室,負責向公眾和醫療救援人員及時告之災害事態信息,幫助相關人員正確判斷災害發展狀態。此外,美國聯邦應急管理署主持全球應急管理系統,以災害信息服務、災害應急事務處理為目標,主要業務包括同國際系統連接,進行災害管理、減災、風險管理、救助搜索、災害科研等。

        美國對災害醫療救援制度有相關的法律進行規范,體現在基本行政法律、各項專門的減災法之中,并且還有針對災害醫療應急救援的專項立法;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職能部門在災害醫療救援中的職責,并且該職責是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非災害發生后的“臨危受命”;把衛生系統與其他系統串聯起來,使得公共衛生、災害事件管理、執法、醫療服務等領域內的人員可以綜合有效的協作;重視非政府組織的災害醫療救援力量,并將其納入政府的管理體系,發揮其優勢作用;依法確立了災害醫療救援的日常應對體系及具體程序和專門的服務與災害醫療救援信息管理系統。

        (二)日本

        1.法律法規。 1 9 6 1 年頒布實施的《災害對策基本法》是日本預防災害、對應災害和災后重建等事業方面的根本大法,對其他相關法律起著指導性的作用,也是其他相關法律的立法依據。該法就防災救災中政府的責任、地方團體的責任以及市町村的責任等作了明確的規定。公布于1 9 4 7 年的《災害救助法》是關于災害應急救助問題的最早的法律。其宗旨是:在發生災害時,國家要在地方公共團體、日本紅十字會、其他團體及國民的協助下,進行應急的必要的救助,以此來保護受災者和維護社會秩序。此外,針對多發行地震災害,還制定了詳盡的地震災害對策性法律,如《地震防災對策特別措施法》等。

        2. 確立包括災害醫療救援在內的三級政府負責管理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即中央一都( 道、府、縣) 一市( 町、村 )三級,由主管衛生和福利的厚生勞動省負責建立,并以之為中心,納入整個國家危機管理體系。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險,日本政府會向國民及有關機構發出緊急通報,通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同召開了干事會,研討對策。中央主管機構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的最主要職責是收集信息并制定和實施應急對策。在日本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處理系統中,消防(急救):警察、醫師會、醫療機構協會、通信、鐵道、電力、煤氣、供水等部門,也按照各自的危機管理實施要領和平時的約定相互配合。平時,在災害疾病的預防工作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全國各都道府縣的地方保健所和市盯村的保健中心。

        3.非政府機構依法成為災害醫療救援的法律主體。2007年修訂的《災害基本對策法》把紅十字會在內的61個非政府機構制定為全國性公共事業,要求其無條件配合災害救援工作。

        4.快速反應的災害救援機制。建立災害發生后24小時內的醫療救援程序,并根據不同時間段設立了應急措施:災后6小時內,主要救援工作是派遣醫療隊救助傷??;災后12-24小時內,主要救援工作是轉移傷病。

        5.建立應急信息管理網絡,可服務與災害醫療救援工作。日本建立了完善的災害通訊網絡體系,包括:以政府各職能部門為主的“中央防災無線網”;以全國消防機構為主的“消防防災無線網”;以自治體防災機構和當地居民為主的都道縣府、市町村的“防災行政無線網”;以及在應急過程中實現互聯互通的防災相互通訊用無線網等。此外,還建立了包括緊急聯絡通訊網在內的各種專業類型的通訊網。另外,還正式設立內閣信息中心,以24小時全天候編制,負責迅速搜集與傳達災害相關的信息,并把有關災害通訊網絡的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日本同樣也制定了詳盡的災害應對法律法規,使災害醫療救援工作可以有法可依;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職能部門在災害醫療救援中的職責,同樣的該各行政部門是承擔該職責的常設機構;把非政府部門規定為災害醫療救援的法定主體,調動了政府和民間的各方面積極力量,并要求其互相協作;依法確立了災害醫療救援的政府負責日常應急體系及具體24小時應急救援程序,并重視對災害醫療救援的日常預防工作;將來完善的專門的服務與災害醫療救援信息管理系統。

        綜上所述,一項切實有效地災害醫療救援法律制度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方面:

        1.災害醫療救援法律淵源多元。災害醫療救援屬于突發公共事件,在突發公共事件、災害防治等領域的行政法律法規、衛生法規等不同的部門法中都應重視設置災害醫療救援的內容,也可制定單項災害醫療救援法律,使其有法可依;

        2.依法建立災害醫療救援日常應急體系,有備無患。在該系統中,應依法確立非衛生行政機構與公共衛生部門的各自職責和工作程序,部門之間要做好有效的配合,使災害醫療救援體系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3.依法確認非政府組織的災害醫療救援主體地位,將其工作與政府相關部門工作給予有效地配合和協調,發揮非政府組織分布廣泛,在后反應快速,醫療救援力量專業化的優勢;

        4. 設立專門的災害信息管理系統,服務與災害醫療救援工作,同時也是政府部門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

        二、浙江省自然災害醫療救援法律制度現狀介紹

        自然災害具有的突發性及危害性特點,使其被定義為突發事件的范疇[ 《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三條:本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因此相關的突發事件處置的法律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衛生法規都包括對災害醫療救援的適用,主要的法律性文件如下:⑴國家性的法律法規以及衛生部門繼而制定的預案與辦法等主要是,《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援助應急預案》、《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防震減災法》、《傳染病防治法》、《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尸體解剖檢查規定》、《國家地震應急預案》、《抗震救災衛生防疫工作方案》、《地震災區重點傳染病疫情霍亂等應急預案》、《抗震救災衛生防疫工作職責》、《全國衛生部門衛生應急管理工作規范(試行)》衛生部《2006-2010年全國衛生應急工作培訓規劃》、《全國衛生部門衛生應急管理工作規范(試行)》、《醫療衛生機構災害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指導意見》、《災害事故醫療救援工作管理辦法》等。⑵浙江省法律性質的規范文件主要是,《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與應急辦法》、《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應急救援行動方案》、《浙江省重特大突發事件醫療衛生應急處理預案》、《浙江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浙江省救災防病預案》、《浙江省干旱衛生應急專項預案》、《浙江省防臺風應急預案》、《浙江省衛生系統防臺風專項應急預案》、《浙江省防汛防旱應急預案》、《浙江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浙江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浙江省地震應急預案》、《浙江省重大森林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和《浙江省農作物生物災害應急預案》等。

        雖然浙江的災害救援已經具備了預防和抵抗災害的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并在以往的抗災救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有關災害醫療救援法律制度還需進一步研究和完善,其緣由如下:

        (1)完善社會立法,構建成熟的災害醫療救援制度,為浙江省抗災救險工作貢獻微薄之力,促建和諧社會。國內外的經驗表明,凡是法律制度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對如地震、風災等災害事件的防治和應對就較為得力。如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的《應急法服務法》,它規定州長可以根據《健康和安全法》對災害事故中的救助問題給予豁免;日本有比較完善的國民健康計劃。與之對比的是,《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應急救援行動方案》除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助有明確的規定之外,有關自然災害的醫療救援是零散的分布在其他地方性法規之中,且對于醫療救援方面的規定也是簡單的一筆帶過,即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衛生、醫藥和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相應的醫療救助和衛生防疫工作,缺乏針對災害醫療救援的系統性的完善立法,這會導致災害醫療救援不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具體權利,導致社會矛盾出現,不利社會的和諧與發展;

        (2)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汶川地震不僅給我國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而且對中國現有的災害醫療救援法律制度進行了有力的沖擊。在抗險救災中出現了許多有關災害醫療救援方面新的法律問題需去研究,如在災害救援中的醫生為拯救生命對遇險者進行截肢的緊急處置的權利與遇險者知情同意權的對抗;災害國際救援隊伍和民間救援組織的法律地位問題;在災害醫療救援中遇害者的尸體應急處置的法與情的沖突;災害醫療救援中出現的專業救援人員缺乏和藥物等重要救援物資調配等救援中的依法管理等問題。汶川地震出現的這些問題不會是偶然現象,今后也必然會不同程度的在其他省市的災害醫療救援中有所表現?!蹲髠鳌酚醒裕骸熬影菜嘉#紕t有備,備則無患?!蔽覀儜糟氪ǖ卣鸬臑暮︶t療救援行動為研究的對象,結合浙江省的現狀,對浙江省的災害醫療救援給予深層次、防范性法律研究和完善,使我省的災害醫療救援制度更加的法治化,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害降到最少程度。

        (3)填補浙江省災害醫療救援制度法學研究的空白領域。如前所述,災害醫療救援制度涉及到諸多的法律問題特別是醫事法律問題,法學界對醫事法律研究的相對陌生和不重視,導致該研究領域出現研究的空白點,而本課題組成員立足于溫州醫學院,具有法學研究背景,長期從事醫事法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信可以從法學特別是醫事法學的角度,對我省災害醫療救援制度的完善有所建樹。

        三、浙江災害醫療救援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一)災害醫療救援有法可依,但是法律效力不一。

        調整災害醫療救援的法律規范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如《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二是根據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的相關國家和省級的預案或者辦法等,如《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前者是實施災害醫療救援的工作所依據的強制性法律法規,并有追究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的相關規定,而后者是落實災害醫療救援工作所依據的具體操作性政府規范性文件,是行政機關內部指導性文件,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追究要參考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因此其法律效力明顯低于前者法律法規,導致其執行力度和效果因此受到的一定限制。

        (二)綜合性規范或者專類性規范有關災害醫療救援的內容過于簡單,缺乏針對自然災害醫療救援的單獨規范。

        綜合性規范主要指的是針對所有的突發事件的預防、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后恢復的等的一部綜合性法律規范,如《突發事件應對法》等專類性規范是對具體某一類型的突發事件的預防、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后恢復的等的一部單獨性法律規范,如《防震減災法》、《浙江省衛生系統防臺風專項應急預案》等。在綜合性和專類性規范中,災害醫療救援只是其中的一項內容而已,相關法律規定內容簡單和過于原則性,不利于實際的操作執行。雖然后面制定的醫療應急救援預案有具體救援措施的落實,但是也是針對整體突發事件的衛生應急救援預案,如《國家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援助應急預案》和《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應急救援行動方案》,所有的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援規定簡單統一,對自然災害的醫療救援實施缺乏針對性,對于自然災害而言,拯救生命和控制疫情是首要任務,但如果是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現場事態控制比醫療救援而言更為重要,因此雖二者同屬突發事件,對醫療救援的要求也是各有不同的。此外,當今社會地球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頻發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特別重視自然災害的醫療救援的法律規范也是形勢所逼。

        (三)災害醫療救援中的衛生防疫環節的法律建設優于災害疾病急救環節的法律建設,立法層次上存在漏洞環節。

        國家經過非典事件以后,衛生防疫方面的法律法律已經比較完善,主要有《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尸體解剖檢查規定》,其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突發事件應對法》對疫情的預防、應急處理和法律責任等方面就政府和社會該如何行動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對災害疾病急救僅是簡單片語而已,如《突發事件應對法》對于疾病急救方面的規定簡單的一筆帶過,即人民政府可以實施醫療救助、衛生防疫以及其他的法律措施,《防震減災法》里面也只有一條,地震災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衛生、醫藥和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相應的醫療救助和衛生防疫工作。災害醫療救援立法體系中上位法的“厚此薄彼”規定必然影響浙江省在制定災害醫療救援的下位法法律法規時,重疾病防疫,輕疾病急救。

        (四)忽略非政府醫療救援組織的法律地位。

        在相關的法律法規中,災害醫療救援的主體主要是政府機構、衛生行政部門及醫療機構。對于上述主體的工作職責和具體任務都在法律法規中有詳盡的規定。但對于非政府的醫療救援組織,如紅十字會組織、自愿者等僅是簡單規定了其可以負責組織群眾開展現場自救和互救,協助做好相關工作,進行人道主義援助。但對其開展醫療救援工作的職責、權利范圍及政府醫療救援機構的配合和沖突協調等實際會發生的問題都沒有涉及。事實上汶川地震的救援經驗告訴我們的,非政府的醫療救援力量對實施災害醫療救援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而且在醫療救援工作上的專業性也是得到認同的。隨著非政府的醫療救援力量日益參加到各類災害醫療的救援工作中,重視其醫療救援法律主體地位,依法規范其醫療救援工作是勢在必行的工作。

        參考文獻:

        [1]熊文美、陳進、李幼平、陳燕玲、鄭會賢、周麗萍.美日俄中四國地震醫療救援應急管理比較[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8,8 ( 8 )。

        [2]熊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機制研究[D].中國知網,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

        [3]唐承沛.中小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與方法[D].中國知網,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

        [4]俞慰剛.日本災害處置的應急機制與常態管理[DB/OL].維普資訊。

        [5]熊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機制研究[D].中國知網,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

        [6]《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三條:本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7]《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條規定,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后恢復與重建等應對活動,適用本法。

        [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制定本條例。

        第5篇:防災減災相關法律范文

        關鍵詞: 城市防災資源; 評價體系; 層次分析法; 模糊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 TU3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1)03-0175-01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災害發生的規模與頻率不斷增大,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不斷加劇,已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隱患,我國大量的震例表明了防災資源儲備的重要性。因此,通過建立城市防災資源體系及其評價模型,為了解城市的防災資源儲備水平提供了參考。

        一、唐山市城市防災資源概述

        城市防災資源是一個內容廣泛的概念,既包括各種物質資源,也包括與災害防、抗、救相關的技術資源和人才資源等。唐山市屬于高烈度抗震設防地區,地質構造復雜,斷裂活動頻繁,1976年7.8級地震之后,唐山市地震活動進入調整階段,但是地震形勢依然很嚴峻。多數專家認為在唐山市老震區有發生較強余震的可能。

        二、唐山市防災減災的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防災減災工作的宗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防災減災工作的出發點。

        2.堅持預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原則

        要建立科學、高效、協調的防災減災總和管理決策指揮體系,災害監測預報評估服務體系,綜合災害信息實時共享體系。

        3.堅持綜合減災的原則

        災害具有突發性、群發性、鏈發性和疊加性等特點。因此要堅持綜合減災的發展方向,堅持各級政府統一領導、減災委員會綜合協調、各涉災部門密切配合的防災減災管理體制。

        三、唐山市防災資源體系的評價方法

        (一)建模思路

        唐山市城市災害連鎖效應明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唐山市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21個地震重點監視區域之一,屬于高烈度抗震設防地區。地震災害一旦發生,由于其突發性及不可預測性,并易產生次生災害,需要強大的應急救災資源來支撐,不僅僅是人、財、物的支撐,科技支撐、法規支撐等等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選擇在地震災害背景下,對唐山市城市各防災資源儲備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二)各層次指標權重的確定

        為了得到城市防災各類資源合理的權重,本研究向了解本領域研究內容的專家共發出8份問卷,收回6份??紤]到各專家的個人經驗和知識水平,我們選用各位專家平均權重,進行打分而得到在城市防災資源體系構成的一級指標中,人力資源所占權數為0.196,物力資源所占權數為0.121,時間資源所占權數為0.136,空間資源所占權數為0.093,城市生命線資源所占權數為0.124,技術資源所占權數為0.060,資金資源所占權數為0.079,組織資源所占權數為0.066,法規資源所占權數為0.059,思想資源所占權數為0.066。

        同理可得,一級指標下方案層的各個指標權重為,救援專業隊伍建設情況0.056,志愿者隊伍規模及培訓0.024,醫療救助能力0.060,居民自救能力0.055;物資儲備的種類0.061,物質儲備的數量0.061;震情速報時間0.045,預案啟動時間0.045,指揮部門到達現場的速度0.046;人均避難場所面積0.046,人均疏散空間用地面積0.047;冗余能力0.062,防災抗災能力0.062;對已有災害的監測預報能力0.030,災害信息的能力0.030;救災資金的儲備情況0.052,人均財政收入情況0.027;防災機構設置情況0.026,防災機構功能執行情況0.040;災害立法情況0.030,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0.030;宣傳教育情況0.044,防災演習次數0.022。

        四、城市防災資源的綜合評價

        通過對以上一級指標下方案層的各個指標權重的計算,我們認為唐山市城市防災資源體系的評價結果為“一般”,具體為:

        1.人力資源

        唐山市計劃在每個縣區配備應急專業救援隊伍50人,其中蘆臺、漢沽、高新區和南堡各為30人;在141座地震宏觀觀察哨中設觀察員153名,防震減災助理員及志愿者196人。

        2.物資資源

        防震減災的物資資源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存在較大的缺口,應急車輛和應急裝備,都不能保障在災害發生后的快速救援行動。

        3.時間資源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益,抓緊時間就是減災。時間資源的效益要求震情速報時間要短,要求監測能力的信息化,網絡化。

        4.空間資源

        我市的避震疏散空間面積儲備水平一般?!丁笆晃濉逼陂g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中明確指出:省會城市和百萬人口以上城市按照有關規劃和標準,加快防災避難場所建設工作。

        5.城市生命線系統

        城市生命線系統的水平一般。要加強城市生命線的抗震設防,將供水、供電、燃氣、通訊、醫療等城市生命線工程設施按地震設防烈度9度進行抗震設防。同時對生命線實行分散化和自立化,提高其防災能力。

        6.技術資源

        唐山市臺網中心能夠接受40個臺站信號,主要分布在環繞京津唐經濟開發區和環渤海區域,但由于臺站所處位置比較集中,并且現有觀測手段單一,缺少形變、地磁等觀測手段,難以形成前兆觀測手段數字化。

        7.資金資源

        2009年,唐山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3元,然而災后的救助資金嚴重不足。往往由于資金的限制,裝備老化、防災設施建設和隊伍建設緩慢。因此,要加大資金的投入,積極進行防災減災建設。 8.組織資源

        從評價結構來看,唐山市的組織機構還是比較健全的。2006年,政府對防震減災工作領導體系進行了完善,明確了職責,統一指揮、協調全市抗震救災工作。但是缺乏唐山市防災減災綜合指揮決策中心。

        9.法規資源

        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落實《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等政策法規性文件、同時強化《地震監測管理條例》,并認真做好《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地震預報管理條例》。

        10.思想資源

        在12個縣區建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站196座,宣傳員196人;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工作,并積極開展“六進”(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農村、進家庭)活動。

        參考文獻:

        [1]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21世紀城市綜合防災減災[M].城市發展研究,2000(3):1-3.

        [2] 于山,蘇幼坡等.唐山大地震震后救援與恢復重建[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1.

        [3] 王紹玉.城市災害應急與管理[M].重慶出版社,2005:115-120.

        [4] 鄭宇.城市防震減災能力評價指標與應急需求研究[D].南京:南京工業大學,2003.

        [5] 呂元.城市防災空間系統規劃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04.

        [6] 于山.基于GDP的城市抗震減災資源配置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5.

        第6篇:防災減災相關法律范文

        關鍵詞:雷電災害,防御工作

        引言: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國際減災十年公布的最嚴重自然災害之一,主要表現為雷電造成的雷擊具有極大的破壞性。雷電以其熱效應、機械效應、反擊電壓、雷電感應等方式產生破壞作用,從而造成人員傷亡、火災、爆炸、建筑物及設備毀壞、電力通訊中斷等等,給人類帶來許多危害。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雷擊造成人員傷亡3000~4000人,財產損失在100億以上。

        周寧縣屬中亞熱帶山地氣候,年平均雷暴日68.8天,歷史最高記錄為98天,是雷電高發地區之一,每年都有因雷擊而造成損失和傷亡的事故發生。僅2000年7月~8月,周寧縣就有兩人遭雷擊死亡。每年因雷擊生成多起電力線路中斷、通訊故障,至于雷擊引起的微機、電話、電視機及其它家用電器的損壞更是不計其數

        1高度重視雷電災害防御工作

        充分認識雷電災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和當前雷電災害多發的嚴峻形勢,消除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健全雷擊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因雷電災害防御工作不到位或災害應急處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2做好雷擊風險評估工作

        周寧縣氣象局必須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認真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大型建設工程、重點工程、爆炸危險環境等建設項目的雷擊風險評估工作,特別要加強對以下新建、擴建和改建建設工程項目進行雷擊風險評估。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必須予以積極配合,以確保公共安全。

        2.1市、縣政府及發改委(局)設定的重點工程項目;

        2.2油(氣)庫、加油(氣)站、液化天然氣、油(氣)管道站場及炸藥、火藥、煙花爆竹、火工品倉庫等易燃易爆危險環境場所;

        2.3學校、醫院、體育場館、旅游景點、火車站、汽車站、物流中心、大型商場超市、賓館等人員密集場所;

        2.4高層建(構)筑、金融證券、通信設施、電力設施、廣播電視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和其他不可移動文物;

        2.5石化鋼鐵基地、采礦冶煉區、機場、碼頭泊位等特殊工程;

        2.6其他需要進行雷擊災害風險評估的場所和設施。

        3、進一步強化防雷裝置設計審核與竣工驗收工作

        防雷安全意識不強,防雷安全設施薄弱,防雷技術規范貫徹執行不夠到位是目前雷電災害多發的主要原因。要確保其防雷裝置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對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安裝防雷裝置的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未經防雷審核或者審核不合格的,主體工程不得施工;對未經防雷竣工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同時,應當將防雷裝置設計審核與建設工程其他行政許可事項集中辦理或者聯合辦理,有關部門應予以配合。

        4、嚴格落實防雷裝置定期檢測制度

        氣象部門要建立完善的檢測工作制度,認真執行國家和地方的防雷技術規范,保證檢測數據的真實、科學、有效。所有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裝置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每年檢測一次,易燃易爆等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每半年檢測一次。經檢測合格的,由縣氣象部門對檢測報告進行核實后發給合格證;檢測不合格的,由縣氣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后復檢。

        5、切實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的組織管理

        有關部門要按照《福建氣象條例》的規定,將所需基本建設投資和有關事業經費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財政預算,并根據需要和有關規定增加資金投入??h氣象部門要在基層社區、鄉村、學校等廣泛開展防雷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加大對雷電災害防御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的防雷減災意識,提高城鄉居民的自身防護能力;要在學校、醫院、商場、公共文化設施等人員密集場所提供技術指導等雷電災害防御服務,督促完善防雷裝置。

        6,防御雷電災害的具體要求

        6.1為有效地防御雷電災害并減少雷擊事故的發生,減輕災害損失,按照預防為主的方針,寧德市消防支隊、寧德市氣象局于2002年7月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全區防雷設施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周寧縣人民政府也制定了《周寧縣建筑物防雷設施管理若干規定》、《周寧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我先防雷設施管理的通知》,對各種建(構)物防雷設施的設計、施工、驗收、檢測提出了具體要求。

        6.2近幾年來,在縣防雷中心的努力下,防雷減災工作逐年加強,防雷設施的防災減災作用明顯增強。但是,仍有一部分部門和單位對此項工作認識不足,尤其是一些應安裝防雷設施的地方沒有安裝必要的設施,對弱電設備的雷電防護不到位。還有不少單位的防雷設施年久失修,不僅起不到防雷作用,甚至成為引雷的禍端,因防雷設施不完善而造成損失的事例仍為數甚多。

        6.3 跟據縣防雷中心近幾年的檢測結果看,防直擊雷設施不合格率僅50%,防感應雷設施不合格率競達90%以上,多數設施都未采取防感應雷措施,而雷擊事故的90%都是因感應雷引起的,如從電力線路和信號線路侵入的雷電波,真正因直擊雷受損的事例不多。這也是這些年雷擊事故頻繁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7篇:防災減災相關法律范文

        一、加強組織領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今年按照市政府總體目標考核辦法,一是將我市防震減災工作納入了本年度市政府工作目標考核(廣震發〔20__〕1號),并要求各鄉鎮、單位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組織領導,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本單位工作目標考核,做到人員、經費落實。二是印發了《__市防震減災助理員管理辦法和工作職責》(廣震發〔20__〕5 號),結合已經建立的“三網一員”隊伍,初步建立起了部門和(鄉鎮)、社區、(村)防震減災工作網絡。

        二、創新宣傳方式,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一是按照__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5月6日__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專題會議,安排布置全市20__年“5.12”防災減災宣傳工作,提出了開展以“科學認識地震,理性應對災害”為主題的__市防震減災5.12宣傳周活動方案,要求各鄉鎮、各部門在宣傳周期間結合本單位實際,認真組織開展學習國務院、省、__市《關于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及相關法律法規,在各自辦公區域懸掛宣傳標語橫幅,積極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增強市民防震減災意識。二是市政府在5月10日組織召開了全市20__年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副市長、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江敦杰安排部署了20__年工作任務,傳達學習了四川省、__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同時對“5.12”宣傳周活動工作進行了安排。市長、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毛君甫結合當前自然災害頻發對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強調,要求:一是要有意識。要有預防各種災害的意識;二是要有措施。要加強各方面的措施、準備和儲備;三是要有責任。要認清防災減災形勢,加強責任心,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增強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責任意識,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僥幸心理。防災減災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常務副市長林波、副市長譚偉分別對我市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講話,要求各鄉鎮、各部門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宣傳到位”,并就地質災害防治和防災減災形勢,要求在我市連山、松林鎮安排應急演練。各鄉鎮人民政府鄉(鎮)長、市府辦、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人武部、民航飛行學院__分院等,約60人參加了這次會議。三是在5月12日這天市防震減災局與金輪防震減災辦一起深入到金輪鎮社區、機關、企業宣講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對地震應急預案制訂、自救互救、農村居民抗震設防等地震應急救援和震害防御方面知識進行了宣傳指導。四是我市各單位、鄉鎮在5月12日積極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宣傳活動。雒城鎮三北社區組織開展了有20多名防震減災應急隊隊員參加的防災減災安全知識講座;雒城二小舉辦了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展覽,并把社區居民請進校園參觀、學習;高坪鎮防震減災辦、國土辦組織人員到鎮街頭開展了防震減災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金輪鎮政府在宣傳周期間派專人到社區、機關、企業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鎮機關、居委會、企業配合掛出宣傳標語積極響應;市郵政局在房湖公園雒城門舉辦了“抗震救災集郵展覽”及“5.12”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活動;市教育局、財政局、公安局等單位分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部分鄉鎮還利用宣傳車在宣傳周期間進行不間斷地播放各種防震減災音像制品;全市各中小學校組織號召師生及學生家長參加了全省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競賽,通過參與模擬地震應急逃生游戲,進一步增強了師生及家長自救互救能力和應急逃生能力,更新校內防震減災科普展板50余塊,舉行了15次防震安全知識講座,制作了防震知識展板、櫥窗50余個,召開了84次防震安全主題班會。

        整個宣傳周期間,全市各部門、各鄉鎮、學校、社區發放宣傳資料30000余份。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調動了全民參與的積極性,強化了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了市民的防災能力,防震減災知識得到了大力普及,為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我市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地震監測預報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提

        高監測預警能力一是在我市18個鄉鎮、183個行政村根據地理情況和人口分布,在去年的基礎上將 2492個社納入宏觀觀測點,切實做好宏觀前兆觀測工作,在鄉鎮建立起鎮、村“宏觀信息、災情速報、地震知識宣傳、 防震減災助理員”防震減災基礎數據庫,形成群測群防體系,達到全市群測群防全覆蓋。二是進一步貫徹落實地震宏觀觀測員管理辦法,對宏觀員開展“信息、災情”速報培訓,提高業務水平,上半年開展了2期宏觀現象分析、研討會活動。三是合理布局,加快地震監測臺網設施建設步伐,積極向__市局和省地震局爭取政策,并得到他們的支持,實現地震應急、前兆、災情、辦公等信息的共享和展示的素質教育服務站建設,平時,為我市提供獲得防震減災科普常識和了解及參與防震減災工作的平臺;震時,成為防震減災工作輔助業務系統,為地震應急響應、應急處置、緊急救援、災民安置、恢復重建等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信息服務,目前省局基本將我市確定為全省10個項目中的一個,并將我市的機房建設作為全省的樣板來建,預計項目總投資20萬元。

        三、強化抗震設防管理,努力提高震害防御能力

        一是認真執行《__市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規定》,進一步規范抗震設防管理程序,1—6月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按要求審查備案4件;4月14日我局開展了20__年重點調研課題討論活動會,就“如何加快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和防震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及“加強抗震設防監管,提高民居抗震設防”進行了深入研討;5月開展了城鄉建筑物抗震設防和地震安全性評價、農村防震保安等相關培訓,協助相關部門開展了對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標準的監督檢查。二是積極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示范學校、示范社區、示范鄉鎮創建申報工作,印發了《__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鄉(鎮)申報認定工作(試行)辦法》(廣震發〔20__〕3號),與市民政局、市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市科學技術協會印發了《__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社區申報認定及管理辦法》(廣震發〔20__〕4號),并在努力爭取創建一所省級科普示范學校和一個省級科普示范社區。

        四、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努力推進地震應急工作

        為全面貫徹省、__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全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一是將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并配備應急裝備、應急物資儲備庫等防震減災基礎建設共計1300萬元納入了市防震減災“十二五”規劃建設項目。二是對《__市公共場所地震應急預案》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完善,并指導鄉鎮、部門按照有關要求編制好本鄉鎮、本部門的《公共場所地震應急預案》,建立健全了市、部門、鄉鎮為主的公共場所地震應急預案體系。三是抓好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基本籌建起一支地震應急專業救援隊伍和26支應急和志愿者隊伍,積極開展了志愿者隊伍的地震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四是加強地震應急指揮系統和災情速報系統建設,指導學校、醫院、企業、商場等重要場所地震應急知識培訓和演練,定期開展地震應急工作會商、監督、檢查、調研活動,3月8日市防震減災局與寧夏石嘴山市羅平縣地震局開展了地震應急救援演練工作會商觀摩調研活動,4月8日按照__市局通知精神,與教育局聯系協調在全市中小學校組織實施開展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各學校本學期開學第一周組織學生開展了應急疏散演練共計61次,通過演練不斷完善了預案,6月15日市防震減災局邀請__市防震減災局應急救援科與__工商聯一起對我市公共場所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工作進行了業務指導,西園酒店、__圖書館作為公共場所地震預案建設試點單位,已上報__市局。五是制定了重大節假日地震應急方案,堅持節假日值班制度和零報告制度,保障通信暢通。

        第8篇:防災減災相關法律范文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精神為指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緊圍繞農業中心工作,本著“預防為主、災時有備,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增強廣大農牧民防災減災意識,切實保護好廣大農牧民生命財產安全,盡量減少由于災害帶來的財產損失。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防抗結合。加強對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監測分析和預警預報,樹立可持續治理的科學發展觀,增強防范能力。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局長統一領導下,各有關股站和各鄉鎮農技人員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一旦發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科學抗災救災,恢復農業生產。

        三、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農業部《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

        四、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縣范圍內突發性暴雨洪澇、低溫、冷害、風災、雹災、霜凍等農作物重大災害的預防、應急處置和災后農業生產恢復。

        五、應急組織機構

        農業局成立農作物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主管副局長任副組長,局屬各股站主要負責人和相關鄉鎮農技人員為領導小組成員。

        農作物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植保植檢站,辦公室主任由局植保植檢站站長兼任。

        六、應急組織機構職責

        (一)農作物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領導小組職責

        匯總、核查全縣農作物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和應急工作情況,及時報告,提出建議意見;及時收集、反映與農作物有關的農作物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預測預報信息;在發生時期,組織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及時收集、核查災情,并報告災情動態;研究決定災害發生后應急處置工作的重大事宜,決定啟動和解除災害應急預案;安排部署農作物防災減災工作,指導農作物抗災救災和災后農業生產恢復工作。

        (二)農作物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領導小組成員股站職責

        災情發生后,領導小組成員要立即趕赴工作崗位開展工作,各股站都要根據本預案和既定的部門崗位職責立即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協同合作,奮力搶險救災。

        1、組長負責全面工作,副組長做好配合并督導各股站和相關鄉鎮技術人員工作。

        2、辦公室、植保植檢站負責核查、收集、反映災情,指導災后生產;制定農作物災后生產恢復指導意見、落實各項農作物抗災減災生產技術的示范、推廣、應用。掌握災后需補種、改種農作物的種類、品種、面積和所需種子數量等情況,指導種子調運、供應。

        3、科教股組織開展災后農業生產技術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

        4、土肥站制定災毀耕地修復及培肥方案,指導開展災毀耕地修復、地力提升和農作物的科學施肥。

        5、農機監理站建立農機抗災救災服務隊,組織農機人員和農機具,參與抗災搶險和災后恢復生產服務工作。

        6、財務股負責救災資金的準備和政策落實工作。

        七、預防預警機制

        1、預警信息:主要包括氣象局等部門暴雨洪澇、低溫、冷害、風災、雹災、霜凍等預警信息,全縣農作物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情況。

        2、信息采集:采集內容主要包括農作物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災種、發生時間、地點、范圍,農作物受災、成災、絕收面積和受災面積、損失程度和已采取的對策措施等。

        3、信息報送:災情發生后,由辦公室向上級人民政府和州農業局報告。農作物重大災害信息應立即上報。因不可控因素一時難以上報詳細農業重大信息的,應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核查,3日內補報詳情。

        八、預警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立即預警:

        1、收到農作物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氣象災害預測預報。

        2、發生其它突發性農業自然災害的。

        九、預防控制

        1、不斷完善農作物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防災減災組織,落實責任制。加強宣傳,強化有關單位和農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做到防大災抗大災的思想準備。

        2、根據農作物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發生規律,研究制定關鍵時段、重點地區和薄弱環節的農作物抗災救災、恢復生產措施,指導多發地區的農業生產結構調整、適應性種植,提高避災抗災能力。

        3、組織開展農業防災減災技術攻關,積極培訓、推廣農業防災減災技術。

        4、及時組織搶收已成熟的農作物,對未成熟和來不及搶收的農作物,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防護。接到低溫凍害等災害預報后,及時與有關部門協調,立即組織、指導農民采取熏煙、噴施植物抗寒劑、覆蓋以及噴灌等相應防范措施。

        十、臨災和災后的應急措施

        主要采取的措施為:報告縣政府請求立即做出應急處理,協調有關部門實施防災預案;迅速組織力量赴現場進行調查,分析災害發生的原因、發展趨勢,為縣政府決策提供準確情報,發動群眾開展群防群治,確保不成災。

        十一、應急響應

        召開領導小組成員會議,研究部署抗災應急工作,向縣政府報告災情,申請啟動縣應急預案;派出技術小組深入災區調查了解災情,指導幫助災區開展農作物救災工作;研究提出支持災區恢復農業生產的指導意見。

        第9篇:防災減災相關法律范文

        [關鍵詞]人工影響天氣;氣象災害;防災減災

        中圖分類號:U2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1-0120-01

        一、人工影響天氣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分析

        1.利用人工增雨抗旱減災

        從我國的氣象條件上來看,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尤其是干旱等自然災害,對于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我國來說,干旱等自然災害的出現,嚴重減少了農民的經濟收益,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樣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如: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底,曲靖市因干旱造成農業直接經濟損失27.47億元,近47萬人飲水困難。自古以來,我國便有依靠人力進行“呼風喚雨”的傳說。由此看來,我國古人便有依靠人力來改變氣象災害的愿望。然而,從目前的科學技術條件來看,人工增雨并非不可能實現,只是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采取科學的催化技術手段才能取得成功。從人工增雨的實際工作情況來看,在進行人工增雨前,要先對需要人工增雨的云層物理特性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根據不同云層的物理特性,選擇不同的時機,使用人工增雨炮彈向云層中撒播干冰、碘化銀等催化劑,從而起到促進云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的效果。

        例如:2015年,由于武漢市的霧霾十分嚴重,武漢市采取了飛機撒播以及炮彈撒播兩種方式,向云層中撒播利于增雨的催化劑,通過人工增雨的方式減緩了霧霾對武漢市造成的影響。由此看來,通過人工影響天氣,可以在氣象防災與減災的過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從人工影響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實際使用效果上來看,除了驅散霧霾以外,人工增雨緩解地方干旱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部分地區由于缺乏云層,無法滿足人工增雨的條件,人工增雨也無法實行。

        2.人工消雹減災

        冰雹作為破壞性較強的氣象災害,主要是由于氣候變暖所引起。冰雹不僅會對地區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災害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災害地區人民的生命安全,據史料記載:1959年曲靖地區由于遭受冰雹,小春作物損失達50%;1961年5月,宣威最大冰雹有碗大,重3公斤。早在多年以前,我國人民就在人工防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清代末年便有了土炮防雹的記載。這說明,人力的影響,在氣象災害的防御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在防雹技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與人工增雨的方法基本相同,利用“三七高炮”或火箭炮將防雹催化劑送入到云層當中,對冰雹的形成進行破壞,使冰雹無法成長,最終以雨水的形式落地,減少或消除冰雹對災害地區造成的危害。

        3.人工影響天氣的其他作用

        人工影響天氣除了能夠起到氣象防災、減災的作用,還能夠減緩或消除一些自然災害。例如:1987年,我國的大興安嶺森林自然保護區發生了我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災,燒毀了境內1800萬畝的森林。由于大火始終無法熄滅,便采取了人工增雨的方式進行滅火,并起到了十分顯著的效果。由此看來,通過人力影響天氣的變化,可以對自然災害進行有效的控制,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我國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

        從我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情況來看,依舊沿用傳統的作業方式,采用飛機或“三七高炮”、火箭炮撒播催化劑的方式,來完成人力對天氣的影響。而且,其主要的影響方式就是抗旱與防雹,對其他自然災害的影響方面還相對較弱。一方面,由于許多氣象災害的預防工作屬于世界性難題,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手段來說,根本無法解決。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在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方面的資金投入不夠充足,使得許多與之相關的科研項目無法持續進行,從而導致了我國在人工影響天氣方面的技術水平始終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由于我國經濟落后地區與發達地區的貧富差距較大,許多地區在遇到氣象災害的過程中,無力承擔該作業方式產生的資金消耗,使得人工影響天氣的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

        2.管理、作業人員素質水平不高

        從建國以來,我國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方面的重視程度便很高,多次開展大規模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從事天人工影響天氣的工作人員自身的業務水平與綜合素質水平卻始終較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由于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工作環境較為艱苦,工薪待遇也不高,使得許多高素質專業人才不愿從事該項工作。其次,由于我國在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研究方面的資金投入較低,技術發展停滯,使得許多管理人員在實際的工作當中缺乏積極進取的心態,工作熱情不高。最后,由于部分地區在招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的過程中,準入門檻較低,導致許多作業人員在入職時便不具備足夠的專業素質水平,更有一些作業人員不穩定,使得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很難實現規范化管理,對人工影響天氣技術的發展也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

        三、關于我國人工影響天氣未來的發展與思考

        1.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度

        在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務必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制度,通過法制對當前作業中存在的不良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并以法律規定為依據,對各個作業點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行細致的考察。從而確保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提高對氣象防災減災的作業效果。除此之外,為了應對緊急情況,還要建立全面安全防患體系,并制定相的應急對策,使管理、作業人員在緊急情況發生以后,能夠依照應急對策盡快采取措施,減少氣象災害對地區經濟以及人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

        2.建設氣象觀測體系

        從作用上來看,人工影響天氣是我國防御氣象災害的重要手段之一。氣象探測體系的建立,可以提高對氣象災害的預警能力,從而為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提供了良好的輔助作用。不僅如此,從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實際工作情況來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完成。而氣象探測體系的建設,可以及時尋找到最適合進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氣候條件,通過對氣候的推演與預估,使其向著有利的氣候條件發展。

        3.提高儲備力量

        在科技時代,人力影響天氣作業若要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除了在資金以及法制建設等方面的需求以外,人才儲備力量的強弱,也是決定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未來發展的主要因素。加大相關人才的后期儲備,不僅能夠加快相關技術產業的研發。與此同時,也能有效的推進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與轉化,在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的同時,逐漸加強人工影響天氣技術人員的綜合性培訓,使其不斷地學習和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從而培養出一批專業素質技能水平高超的服務型人才,促進人工影響天氣事業未來的發展。

        四、總結

        綜上所述,氣象災害對人們日常的生產與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威脅,因此,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始終是我國氣象部門工作的重點。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不僅能夠有效的起到氣象防災與減災的作用,還能夠有效的降低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害。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務必要從法制、氣象觀測體系以及后備力量儲備這三方面入手,提高我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水平,減少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與影響。

        參考文獻

        [1] 寧瑞斌.人工影響天氣在防御氣象災害中的重要作用[J].吉林農業,2015(06):115-115.

        [2] 朱馬德力.夏力甫.人影工作在氣象防災減災服務中的意義及思考[J].科研, 2016(1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 | 日韩美女少妇免费观看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高潮 |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精品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