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突發事故及應急預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組 長:xx 副組長:xx
成 員:xx
職 責:
1.指揮有關教師立即到達規定崗位,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2.安排教師開展相關的搶險排危或者實施救助工作。
3.根據需要對師生員工進行疏散,并根據事件性質,報請上級部門迅速依法采取緊急措施。
4.根據需要對事件現場采取控制措施,對應急處理程序進行布置、指導。
5.各部門或各室負責人為該項工作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成員。(衛生防疫、實驗室事故等)
6.本領導小組負責一切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賈得學校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及職責分工
總指揮:x
職責:全面負責事故應急處理。
副總指揮:x
職責:人員調動、支配、前線指揮。
通訊聯絡組:x
職責:負責及時報警,救災人員的聯絡、與家長、社會溝通信息,保證各種指令信息能夠迅速、及時、準確的傳達。
建立快捷綠色通訊聯絡:應急領導小組—→各班主任—→全班學生。(當有災情發生,全校師生及家長必須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
疏散組:x全體班主任和科任教師
職責:負責師生疏散、轉移,按照平時演練方案進行。
物資保障組(警戒保衛組):x
職責:引導其他急救車輛、物資、人員現場救災,負責物資供給,保障負責搶險物資設施供應等;當實行緊急警戒保衛,由全體男教職工組成警戒保衛組。
六、搶救組:全體教師
職責:對受傷學生進行臨時救護,及時聯系醫院或送醫院救護。
七、善后處理組:各班主任
職責:及時做好學生及家長安撫工作,控制事態,維持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
注:本應急指揮部適用于一切重大突發性事件,如地震、臺風、洪水、雪災、火災等重大自然災害或事故。
2021年突發事故處理應急預案匯總
為確保校園各類突發事件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處理,扎實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保障全體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上級教育部門要求,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本預案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嚴重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及生活秩序的重大群體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如發生的突發事件沒有專門的預案,則參照相近預案實施應急處理。
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原則:
1.救人為本,救人第一。
2.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
3.嚴禁學生參加搶險救災。
賈得學校學生緊急疏散預案
1.當重大災情來臨時,學校第一時間發出信號:報警聲長鳴(電);停電時為電聲小喇叭鳴警笛或緊急連續的哨子聲。當學校無法發出信號時,教師要鎮靜判斷災情,指導學生避險。
2.聽到緊急疏散信號或可以撤離時,全體教師各負其責,按照平時疏散演練方案、路線有序疏散。
3.班主任和課任老師迅速進入各自班級,副科老師留在原班級協助,各樓梯負責老師迅速到位,幫助班主任維持秩序,防止出現擁堵、踩踏事件。
4.由于學校周邊環境因素,疏散的學生先到操場安全地帶集合,視情況再定是否向校外撤離。
5.所有人員打開各自通訊設備,保持通訊暢通。
6.此預案用于需要緊急疏散的一切突發事件(如地震、火災等)。
附疏散教師分工表:
總指揮: xx 副總指揮:xx
第一疏導小組:一樓 組長:xx
第二疏導小組:二樓組長:xx
報警員:xx 安全場地(操場)指揮:xx
2021年突發事故處理應急預案匯總
為了預防和減少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保障學生健康成長,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本應急處理預案。
一、可能引發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
課間學生追逐、打鬧;學生自行到校活動或放學后滯留學校活動;體育活動中不慎碰撞、摔倒;學校使用的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安全標準;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等維護、管理不當;學校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或未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實驗操作不當;個別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
二、事故的預防
1.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加強對教師進行師德規范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
3.加強對學校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以及場地、房屋和設備的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
三、事故的處理
1.發現人第一時間報學校和班主任,并報應急領導小組。以最快的速度把受傷學生送往醫院救治。
2.迅速通知家長。
3.一般事故當天內書面報、重大事故立即報聯校、教育局。
4.調查取證。被調查人是未成年人要有班主任或監護人在場并且簽名;調查人員應2名,記錄內容要實事求是,不誘導;記錄用鋼筆或水筆。
5.班主任及時通知雙方家長協商友好解決有關問題。
四、事故處理階段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為應對學校防不勝防的突發事故,及時、有序、高效地做出相應處理,最大努力減少學校的損失和負面影響,維護社會的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一、本預案中“突發事故”主要指危及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發性意外事件。如:
1、傳染性、季節性或暴發性疾病;
2、群體性師生食物中毒事故;
3、來自校內外的襲擊、傷害性事故;
4、組織師生外出活動時的意外交通事故;
5、集體活動、樓道或課間大量學生的相互擠壓事故;
6、校內的火災事故;
7、建筑和設備的安全事故;
8、教職工、學生家長中可能激化的矛盾;
9、其它自然或人為的突發惡性事件。
二、堅持“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救治”原則。
1、早預防。要求學校全體師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及后勤服務工作,堅持按章辦事,規范操作,及時排查和消除學校的各種隱患。
2、早發現。落實責任,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檢查制度,關注學校每位師生的健康狀況和情緒傾向,發現安全隱患和苗頭性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3、早報告。嚴格執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及時向相關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報告通報信息,必要時向公安和醫療、防疫等部門發出求助信息。
4、早救治早隔離。堅持“誰發現誰首先受理”的制度,發現事故,立即招呼就近人員,控制局面,最大努力阻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發現傷情或病情,立即組織人員送醫院救治;發現疑似傳染性疾病的,對密切接觸病人的人群和班級,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疏散、隔離、檢查和觀察等防治措施,并及時對相關場所進行消毒處理。
三、一旦學校出現突發惡性事件,立即啟動以下各職能人員,全力投入事故的處理工作。
1、突發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行政班子其他成員和工會主席為成員組成。其職責是:
(1)盡速到達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控制局面,阻止事態發展,并研究事故處理的具體策略。
(2)在第一時間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情況。
(3)組織力量并全程指揮其他各職能人員投入工作。
(4)密切配合公安、醫療、防疫等機構對事故進行處理。
(5)認真執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有關指示。
(6)負責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查找原因和落實責任。
2、現場控制組:由事故涉及部門的直接分管領導(含中層領導)任組長,事故涉及的直接工作人員、事故發現者、親歷者為成員組成,其職責是:
(1)控制現場,維護秩序,防止發生混亂局面。
(2)排查其他發病或受傷人員,組織力量送傷病員到醫院救治;
(3)接待家長,做好情況解釋說明及思想疏導工作,安撫家長情緒;
(4)組織班主任管好班內學生。
(5)盡早向知情者、見證人調查事故起因,掌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資料。
3、通信聯絡組:由辦公室負責,職責是:
(1)按照指揮領導小組的決定,在第一時間向上級通報情況。
(2)做好學校內部的通信聯絡工作。
4、信息資料組:由辦公室負責,其職責是:
(1)采集突發事故全過程的各種信息資料。
(2)撰寫有關突發事故的書面報告,整理取證材料。
(3)作好相關數據的分類統計、分析工作。
5、醫療救援組:由值周教師負責,其職責是:
(1)組織護送受傷或發病者去醫院救治。
(2)配合醫院的救治工作并跟蹤了解傷病情動態。
(3)接應趕到醫院的家長,做好家長的安撫工作,防止出現情緒過激情況。
(4)隨時與分管領導保持聯系。
6、后勤保障組:由總務處負責,相關班主任參與,其職責是:
(1)做好醫療救治、現場控制等工作的聯絡和后勤支援。
(2)配合醫療、防疫等機構進行消毒、取樣分析等工作。
(3)做好家長接待工作,做好上級工作組現場辦公的后勤服務工作。
(4)積極聯系保險部門,協助投保者的家長爭取保險理賠。
7、消防技術組:由學校電路維護人員負責,其職責是:
(1)做好消防栓和電源控制工作。
(2)迅速打開水源開關和斷開失火部位電源,并奔赴火災現場等待工作安排。
四、各類事故(件)應急預案
(一)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1、發現師生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癥狀時,應迅速將發病人員送鄉醫院會診,必要時撥打120急救(現場控制組、醫療救援組)。
2、領導小組組織成立臨時事故調查組,立即停止食堂的生產活動,并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材料、炊具等,以備衛生部門檢驗。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師生名單,并注意觀察檢查他們的健康狀況。臨時事故調查組由分管后勤副校長任組長,總務主任、食堂管理員為成員組成。
3、及時通知家長并做好安撫工作,迅速向上級教育、衛生、政府等主管部門報告情況(后勤保障組、通信聯絡組)。
(二)傳染病(含師生突發疾病)應急預案:
1、師生在家中出現疑似傳染性疾病后,應迅速就醫并向學校請假,不得帶病上學、上班。經醫院診斷排除屬非傳染病后,才能回校上學、上班。
2、師生若在校內出現疑似傳染病,要迅速到鄉醫院就診,學生出現疑似傳染病的,班主任還應立即通知家長或監護人。家長或監護人不能陪同的,由班主任送去醫院就醫。
3、立即對傳染病人所在班級、辦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要組織人員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師生進行隔離觀察,防止疫情擴散(后勤保障組)。
4、迅速將疫情報告市疾控中心和教辦(通信聯絡組)。
(三)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1、發生交通事故后,及時通知受傷者家屬,緊急撥打“122”事故處理電話,迅速報告交警部門(現場控制組)。
2、迅速將傷者送到醫院進行救治(現場控制組、醫療救援組)。
3、組織人員保護現場,看住肇事車輛及肇事人,記下肇事車輛的牌照,以備交警部門進行處理(現場控制組)。
(四)發生地震、暴風雨等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1、對可預見性自然災害,應在未發生災害前,做出安全部署,加強防范(學校分管領導)。
2、對不可預見性自然災害,對危險區域發出安全預警,劃出隔離帶,禁止師生通行,盡力采取保護和自救措施(值周小組)。
3、發生自然災害時,要樹立“生命至上,不戀錢財”的生命價值觀。根據情況,必要時采取停課等措施,將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通知未上學學生在家等候通知(值周小組、班主任)。
4、教育教學活動(含放學)危及師生安全時,應及時取消活動,并做出合理安排,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盡力避開危險區域和時段(活動組織者)。
5、在上(放)學途中,可能危及學生安全的,要避開危險地段。學校應及時告知家長接送(班主任)。
6、一旦突發地震、暴風雨等自然災害,應及時將事實情況匯報上級主管部門(通信聯絡組)。
(五)建筑物倒塌或發生火災應急預案:
1、發生火災和建筑物倒塌時,嚴格禁止學生參與救火,事故現場的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自救,并及時將學生帶至遠離火源和倒塌區域的安全地段。
2、事故現場的教師在一邊組織指揮學生緊急疏散時,還要以最快的速度將信息向學校領導報告。
3、學校要迅速組織力量(在校的全體教職工)到現場施救,采取先救人后救財,并利用一切救火設備組織自行撲火,并立即撥打“120”、“119”求助。
4、學校領導要立即通知消防技術組成員到達現場切斷電源,打開水閥。
5、疏散集結地點一般設學校操場,若遇緊急情況,則直接疏散出校園(后勤保障組、班主任)。
(六)其他突如其來的傷害事故(件)應急預案:
1、發現學生在校內受傷或身體不適,應當立即向分管領導報告,并送鄉醫院救治。班主任迅速通知家長,由家長陪同就醫,若家長不能陪同的,班主任陪同到醫院就醫。
2、外來人員未經允許強行闖入校園,門衛不得放行。追趕不及,應立即通知值周小組,及早將闖入者逐出學校。
3、發現校內有可疑人員在對師生襲擊、行兇、行竊和與師生斗毆,現場第一位發現事件的教職工,應迅速采取措施進行勸止,并將情況迅速報告學校領導或拔打“110”報警求助。
五、信息報告:
1、安全緊急事件發生或有可能發生的信息,采取逐級匯報制度,事件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向學校領導或相關部門領導匯報,事態嚴重的,學校應在第一時間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2、向外事件情況,需經學校領導同意,不得主觀臆測,夸大其詞,任何人不得虛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突發事件,或擅自接受報刊、電臺等媒體的采訪。
3、事態應急期間,學校突發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領導小組成員和相關教職工必須保證通信暢通。
六、附則:
1、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及時修訂本預案;未列入本預案的事故應急預案以單獨文件制訂。
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和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國務院和省、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江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工作原則
一、全程預防、全程控制:對食物(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倉儲、運輸、流通、消費等環節中可能發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會公眾一定數量死亡或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危害,并造成一定社會影響的突發的食品安全情況實施全程預防、全程控制。
二、分級管理、分級響應:根據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響應。
三、明確職責、落實響應: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以人為本、減少危害、預防為主、依法規范、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原則,明確職責及響應。
四、科學決策、依法應急:采用先進科學技術,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合法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五、加強監測、群防群控:堅持群防群控,加強日常監測,及時分析,評估和預警。對可能引發的突發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
六、及時反應、快速行動: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嚴格控制事故發展,有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事故分級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將食品安全事故分為四級。
一、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
1、故危害特別嚴重,對2個以上省份造成嚴重威脅,并有進一步擴散趨勢的;
2、出事發地省級人民政府處置能力水平的;
3、生跨境(香港、澳門、臺灣)、跨國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的;
4、務院認為需要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負責處置的。
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
1、故危害嚴重,影響范圍涉及省內2個以上市級行政區域的;
2、成傷害人數超過100人以上,并出現死亡病例的;
3、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級人民政府認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
1、故影響范圍涉及市級行政區域內2個以上縣級行政區域,給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的;
2、造成傷害人數100人以上,或者出現死亡病例的;
3、級人民政府認定的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四、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
1、故影響范圍涉及縣級行政區域內2個以上鄉鎮,給公眾飲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的;
2、成傷害人數30-99人,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3、級人民政府認定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救助體系
一、浮梁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縣應急指揮部”)
(一)指揮部領導成員:縣應急指揮部由分管副縣長當任總指揮,縣政府辦公室對口負責人和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縣衛生局、縣農業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局長任副總指揮。
(二)成員單位:根據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確定,應急指揮部主要由縣發改委、縣經貿委、縣教育體育局、縣公安局、縣監察局、縣財政局、縣食品藥品監管局、縣衛生局、縣農業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縣環保局、縣廣播電視局、縣電信局等部門組成。
應急指揮部主要職責:
1、根據《應急預案》,統一組織領導,指揮協調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和救援工作;2、制定與組織實施應急救援方案,負責事故應急救援重大事項的決策;3、審議批準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交的應急處理工作報告等;4、及時向縣應急委員會報告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提出升、降應急響應級別和結束應急狀態的建議。
相關部門的職責:
1、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落實該辦公室各項職責;擬訂應急預案,組織協調應急救援工作,收集信息,分析動態;組織開展救援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
2、縣衛生局: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負責突發食物中毒的應急響應、病員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依法開展對突發食物中毒的衛生學原因調查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3、縣發改委:負責將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加強食品安全事故對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及有關藥品和相關商品價格的監測分析和預警,必要時采取響應措施進行調控,保證供應,穩定物價,維護市場秩序。
4、縣經貿委:負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所需物資的組織、供應。
5、縣農業局:負責組織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依法開展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負責生豬屠宰加工以及流通領域內畜禽產品引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
6、縣工商局:依法開展食品流通環節造成食品安全事故違法行為的調查處理等工作。
7、縣質監局:依法開展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原因調查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8、縣教育體育局:負責協助衛生等部門對學校食堂、學生在校營養餐及食堂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原因進行調查以及組織應急處理工作。
9、縣環保局:負責因污染環境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違法行為調查及環境監測工作,協調指導鄉鎮人民政府對污染物的處置工作,依法對環境污染違法行為的處理提出意見和建議。
10、縣公安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食品安全事故涉嫌犯罪案件的偵察工作,維護事發地治安秩序。
11、縣監察局:負責檢查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遵守和執行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中違紀等問題的檢查監督和查處。
12、縣財政局:負責事故應急救援資金保障及管理。
13、縣廣播電視局:負責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對外宣傳工作,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14、縣電信局:負責對互聯網新聞信息的管理以及有害信息的封堵和刪除工作。
(三)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其職責: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指揮部辦公室應當立即進入應急工作狀態。
1、職責
(1)貫徹落實縣應急指揮部的各項應急處置決定和指示,具體組織實施應急處置工作;
(2)檢查督促各鄉鎮、各單位做好各項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擴大;
(3)研究協調解決事故應急處理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必要時決定采取有關控制措施;
(4)向縣應急委員會、縣應急指揮部及其成員單位報告、通報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情況;
(5)根據授權為新聞機構提供事故有關信息,必要時接受媒體的專訪;
(6)協調相關部門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物資、通信、經費和技術保障等工作;
(7)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法律法規、救護知識宣傳、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
(8)對縣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履行《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進行檢查和評估;
(9)完成縣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2、主任與副主任
(1)主任: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擔任;
(2)副主任:由縣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縣農業局、縣衛生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負責人擔任。
3、聯絡通訊情況
(1)各成員單位聯絡員、聯系人名單
(2)主要成員單位舉報電話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地址:浮梁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浮梁縣朝陽大道68號)
電話: 2620836
傳真: 2620829
(四)應急處置工作小組: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啟動后,各工作小組及其成員應當根據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服從縣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立即按要求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應急處置措施,并隨時將處置情況報告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當將有關事故和處理情況及時報告縣應急指揮部。
1、事故調查組
(1)組成:根據事故發生原因和環節,可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農業、衛生、工商、質監等部門負責或明確其中一部門牽頭負責組織。
(2)職責:深入調查事故發生原因,作出調查結論,組織協調鄉鎮政府實施救援工作,監督救援措施的落實,評估事故影響,提出事故防范意見。
2、事故處理與案件查辦組
(1)組成:事故發生環節的相關監督職能部門負責組織。
(2)職責:依法實施行政監督、行政處罰,監督召回有毒有害食品,嚴格控制流通渠道,迅速查辦案件,追蹤源頭,懲辦違法當事人;涉嫌構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查處。
3、醫療救治組
(1)組成:由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
(2)職責:迅速組織開展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衛生應急工作,盡快查明致病原因,提出救治措施。
4、綜合組
(1)組成: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組織。
(2)職責:匯總信息,報告、通報情況,分析事故進展以及對外宣傳。
5、專家咨詢組
(1)組成: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有關部門負責組織。
(2)職責:為事故處置提供技術幫助,分析事故造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6、現場檢測與評估組
(1)組成: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需要成立事故現場檢測與評估小組。
(2)職責:綜合分析和評價檢測數據,查找事故原因和評估事故發展趨勢,預測事故后果,為現場制定搶救方案提供參考。檢測與評估報告要及時上報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和縣政府有關部門。
7、信息組
(1)組成:由縣政府辦公室會同新聞宣傳主管部門、牽頭處置的縣政府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或者根據事故的類別等情況確定具體成員。
(2)職責:迅速制定信息方案,及時采用適當方式組織信息。負責事故發生地現場的記者采訪申請和管理工作。負責互聯網有關信息的監控、管理工作;對境外媒體的造謠和歪曲性報道,組織駁斥澄清。在可能產生國際影響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時,及時向縣應急指揮部報告。
二、日常管理機構: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日常管理工作。
具體職責為:
1、組織協調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相關問題,對突發食品安全事件進行核查;
2、負責全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收集、分析、報告、通報、處理工作;
3、組織編制和修訂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4、組織建立和管理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專家庫;
5、指導各地實施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三、專家咨詢委員會:建立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專家庫,在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從專家庫中確定相關專業專家,組建食品安全事故專家咨詢委員會。
1、職責:
(1)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提出咨詢和建議;
(2)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進行技術指導;
(3)參與制定、修訂應急預案和技術方案;
(4)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反應的終止、后期評估提出意見。
2、專家庫
運行體系
一、監測、預警、報告、舉報、通報
(一)監測與預警
1、監測:建立全縣統一的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監測、網絡體系,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構建各部門間信息溝通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1)縣農業局:有關農產品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質量安全檢測信息。
(2)縣衛生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和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市場食品質量監督檢查信息。
(3)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信息收集匯總、及時傳遞、分析整理,定期食品安全綜合信息。建立暢通的信息監測和通報網絡體系,形成統一、科學的食品安全信息評估和預警指標體系,及時研究食品安全形勢,對食品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
2、預警
縣農業局、縣衛生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縣環保局、縣教體局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場所,尤其是高風險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儲藏、經營、消費等環節的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數據庫和信息報告系統,按照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及時分析對公眾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及時作出預警,初步確定預警級別,擬定處理措施,向縣應急委員會提出預警信息和建議,并保障系統的有效運行。
(二)報告
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系統,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的專項信息系統,信息報告和通報系統,以及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信息采集和報送系統等。
明確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報告、通報時限及責任主體。
1、報告單位及人員
(1)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企業、餐飲單位及人員;
(2)食品檢驗機構、科研院所以及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單位及人員;
(3)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單位及人員;
(4)各級食品安全監督部門和有關部門及人員;
(5)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及人員。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瞞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遲報、謊報,不得阻礙他人報告。
2、報告范圍
(1)對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食品安全事故;
(2)造成傷害人數超過30(含30)人以上的群體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現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報告時限
(1)責任報告單位、個人和有關單位發現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當在2小時內報告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
(2)事故發生地鄉鎮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應在知悉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后1小時內作出初次報告,根據處理的進程或者上級要求隨時作出階段報告;在事故處理結束后10日內作出總結報告。
4、報告程序
(1)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向縣政府、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
(2)縣級人民政府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ⅳ級以上(含ⅳ級)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報告至市人民政府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5、報告要求
(1)初次報告
應盡可能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數、事故報告單位及報告時間、報告單位聯系人及聯系方式、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等,如有可能應當報告事故的簡要經過。
(2)階段報告
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也要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進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故原因等。
(3)總結報告
包括食品安全事故鑒定結論,對事故的處理工作進行總結,分析事故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今后對類似事故的防范和處置建議。
(三)舉報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縣政府有關部門舉報食品安全事故和隱患,以及相關責任部門、單位、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事故管理職責的行為。
縣政府有關部門接到舉報后,應當及時組織或者通報有關部門,對舉報事項進行調查處理。
(四)通報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有關部門之間應當及時通報。
1、通報范圍
(1)對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食品安全事故;
(2)造成傷害人數超過30(含30)人以上的群體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現死亡病例的食品安全事故。
2、通報方式
(1)縣政府有關部門接到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在1小時內向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
(2)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向縣應急委員會和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通報,對可能有蔓延趨勢的還應向相關地區食品安全綜合監督部門通報,加強預警預防工作;
(3)縣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將可能引發的食品安全事故風險信息報送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食品安全事故危險源監控信息,對可能引發的食品安全事故的風險,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當及時報告縣應急委員會并通報有關部門和鄉鎮政府。
3、特殊通報
涉及港、澳、臺地區人員或者外國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響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有關機構或者有關國家通報時,經縣應急委員會批準決定,及時上報市政府、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4、新聞通報
對于食品安全事故,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及時上報縣應急委員會,由縣政府辦會同新聞宣傳主管部門、牽頭處置的縣政府主管部門負責對外,做好組織輿論引導工作。
二、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
(一)分級響應
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分四級,ⅰ級響應由國家應急指揮部或辦公室組織實施,ⅱ級響應行動的組織實施由省人民政府決定,ⅲ級響應行動的組織實施由市人民政府決定,iv級響應行動的組織實施由縣人民政府決定。
1、特別重大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ⅰ級、ⅱ級)
特別重大和食品安全事故事故(ⅰ 級ii級)涉及我縣的,縣應急指揮部在國家、省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1)特別重大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縣應急指揮部立即啟動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工作,按照上級應急指揮部的要求,迅速下達應急處置指令。
(2)縣應急指揮部立即組織、指揮相關鄉鎮人民政府、縣各有關部門、單位、專業隊伍及現場指揮部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根據需要啟動相應專業組開展應急處置,及時向上級應急指揮部報告應急工作進展情況。
(3)縣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和縣應急指揮部要求做好相關應急處置工作。
2、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ⅲ級)
(1)鄉鎮人民政府或縣有關部門接到較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及時報告縣應急指揮部。縣應急指揮部應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和市應急指揮部報告。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單位進行先期處理。
(2)被確認為ⅲ級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由市人民政府決定立即啟動《景德鎮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縣人民政府和縣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實施救援和緊急處理行動。
3、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ⅳ)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ⅳ)行動的組織實施由縣人民政府決定,并立即報告市人民政府、市食品安全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
(1)縣政府應急響應:縣政府負責全縣一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和指揮,根據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報告和建議,決定啟動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和本預案,開展應急救援和其它緊急處理工作。
(2)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響應:接到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當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對事故的情況進行調查確認,對事故作出初步評估,按規定向縣應急委員會報告事故情況,提出啟動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與應急處理工作建議,及時向縣政府有關部門通報事故有關情況,啟動應急處置工作小組,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3)響應的升級與降級
當食品安全事故隨時間發展進一步加重,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嚴重,并有蔓延擴大的趨勢,情況復雜難以控制時,應當上報指揮部審定,及時提升預警和反應級別;
對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會進一步擴散的,應當上報指揮部審定,相應降低響應級別或者撤銷預警。
(二)指揮協調
1、縣應急指揮部指揮協調的主要內容
組織實施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提出應急行動原則要求;協調指揮應急力量實施救援行動。
2、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指揮協調的主要內容
向縣應急指揮部提出應急援救重大事項決策建議;派出有關專家和人員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指揮工作;協調、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及時向縣應急指揮部報告應急救援行動的進展情況;指導對受威脅的周邊危險源的監控工作,確定重點保護區域。
(三)緊急處置
現場處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處置力量。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事發地人民政府和有關單位要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措施進行現場處置,有效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態發展,并及時向縣人民政府報告。
事態出現急劇惡化的情況時,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及時制定緊急處置方案,依法采取緊急處置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四)響應的終結
食品安全事故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終結,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分析論證,經現場檢測評價確無危害和風險后,提出終止應急響應的建議,報應急指揮部批準宣布應急響應結束。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根據匯總之后的應急處理工作情況報告,可向有關部門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和建議。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對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單位的整改工作進行監督,及時跟蹤處理情況,隨時通報處理結果。
三、后期處理
(一)善后處置
縣應急指揮部責成相關成員單位和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組織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征用物資補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和受影響人員,盡快恢復正常秩序,保證社會穩定。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保險機構及時開展應急救援人員保險受理和受災人員保險理賠工作。
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應當按照法律的有關規定對受害人給予賠償。
(二)責任追究
對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通報、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等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三)總結報告
食品安全事故善后處置結束后,縣應急指揮辦公室總結分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上報縣應急指揮部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根據提交的應急救援總結,組織研究改進應急救援工作措施,并抄送縣政府有關部門。
四、應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局建立食品安全事故的專項信息報告系統,負責承擔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和傳遞等工作。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應急指揮部應當及時向社會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嚴格按照信息歸口、統一對外的原則,對媒體的信息應當經縣應急指揮部審定同意后,向社會。
(二)通信保障
縣應急指揮部及參與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工作的縣直部門、單位、專業隊伍應建立通暢的通訊方式,確定固定聯系電話并保持24小時有人值守,明確帶班領導,配備相應的電腦、打印機、傳真機等辦公設備。參與現場處置的專業隊伍應配備無線通訊工具,以適應應急處置的工作需要。
(三)醫療保障
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的,衛生系統應急救援工作應當立即啟動,救治人員應當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工作。
(四)人員保障
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人員、組織專家參加事故處理。
(五)技術保障
食品安全事故的技術鑒定工作由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承擔。當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受縣應急指揮部或者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委托,立即采集樣本,按有關標準要求實施檢測,為食品安全事故定性提供科學依據。
(六)物資保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所需設施、設備和物資,保障應急物資儲備,提供應急救援資金,所需經費列入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七)經費保障
縣政府應保障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基礎設施建設經費。
縣財政部門按規定落實對食品安全應急處理專業機構的財政補助政策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經費。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保障經費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應急預案》提出,經縣財政局審核同意后,列入年度政府財政預算。
縣財政、審計部門加強對《應急預案》保障經費的使用與效果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確保專款專用。
(八)演習演練
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根據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根據《應急預案》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演習演練計劃,并組織實施。
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本部門、本單位的應急救援演習演練。
縣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演練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評價,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九)宣教培訓
(一)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安全工作,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及時、有序、高效地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師生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維護學校和社會的穩定,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及教育法律法規的要求,特制定本預案。
(二)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快速反應。本著“先控制、后處置,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的原則,把保障師生生命安全作為應急處置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安全事故或突發事件對師生生命的威脅和危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將應急處置工作納入學校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快速反應機制,保證人力、物力、財力的儲備,確保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的緊密銜接,及時妥善應對。
2.依法規范,科學應對。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做到預案依法制定,管理規范運行。把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的預防工作作為學校安全工作的中心環節和主要任務。科學安排報告、救援程序,各行動小組形成整體合力,切實增強處置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的能力。
3.統一領導,積極參與。學校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由學校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各類安全事故或突發事件,根據事件事故性質,各相關部門、人員有義務參與處理,不得推諉、回避。
(三)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轄區內各小學、幼兒園發生的可能發生人員死亡或群體重傷及可能造成重大直接經濟損失的安全事故,以及其它性質比較嚴重、有可能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突發性事件。主要包括:
1.學校火災安全事故
2.學校交通安全事故
3.學校危險藥品安全事故
4.學校工程建設和危房安全事故
5.學校特種設備安全事故
6.學校大型戶外或外出活動安全事故
7.學校外來暴力侵害事故
8.學校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9.學校流行傳染疾病安全事故
10.學校遭受自然災害安全事故
11.其它造成人員傷亡、財產重大損失的安全事故
12.其它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突發性事件
二、應急處置組織及工作職責
成立姜堰市z中心小學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下設7個具體工作組,在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安排下開展工作,辦公室設在z中心小學校長室。
(一)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辦公室主任:z
聯絡員:z
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各類安全事故或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加強有關部門、人員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決定應急處置工作中的決策和措施,確保各類安全事故或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序、高效地進行。
(二)工作組任務分工及職責要求
1.現場指揮組
組長:z
副組長:z
通訊員:z
工作職責:
(1)聽取事故或事件情況簡要匯報,迅速制定應急處置方案。
(2)按照方案協調相關部門、人員組織救援或處理事件。
(3)及時向指揮部及有關領導匯報工作進展情況。
(4)對各工作組的工作進行調度,研究工作措施,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內容。
2.傷員救治組
組長:z
副組長:z
工作職責:
(1)迅速趕赴事發現場,調查了解人員傷亡情況,及時制定救護方案,搶救傷員。
(2)協調全市各醫院對事發現場中受傷人員及時進行救治。
(3)協調血站、疾控部門做好受傷人員的供血和防疫工作。
3.后勤保障組
組長:z
副組長:z
工作職責:
(1)在事故或事件處理過程中,進行超前或動態預測,及時調度、采購、運輸,為應急處置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資保障。
(2)準備所需資金,確保及時足額到位。
(3)安排受傷及傷亡人員家屬事故或事件處理期間的生活。
4.交通治安組
組長:z
副組長:z
工作職責:
(1)迅速調集人員,配合公安部門組織事發現場人員疏散和警戒工作。
(2)協助維護現場治安,防止事發現場人為破壞和其他突發事件發生。
(3)協助現場指揮組組織調動運輸工具。
(4)幫助維護事發現場附近交通秩序。
5.媒體協調組
組長:z
副組長:z
工作職責:
(1)了解事故及救援工作情況,現場接待媒體記者。
(2)配合媒體進行新聞報道,全面通報情況,確保正確輿論導向。
(3)負責起草事故處理相關文字材料。
6.事故調查及善后工作組
組長:z
副組長:z
工作職責:
關鍵詞:應急預案;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 TV213.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2
應急預案是指在風險分析和評估的基礎上,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或者事故,事先制定的應對處理方案或者措施[1]。是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事件)或災害,為保證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應急與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關計劃或方案。
國內外各級地方政府和行業紛紛制定應急預案,學術界對應急預案也有較多研究[2-10]。對應急預案綜合性的研究主要側重在應急預案的制定原則、應急預案的基本結構、內容、分類和應急預案編制步驟等方面。
應急預案按照一定的內部聯系規則構成了應急預案體系。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正式運行,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更加重視,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已初步形成。
一、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突發應急事件概況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自陶岔渠首開始,沿線經過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跨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全長1432km,全線布置各類建筑物2385座,沿線周邊環境復雜,運行管理難度大。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突發事件主要為工程事故突發事件、水質污染突發事件、社會影響突發事件、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四類。
(一)工程事故突發事件主要指工程結構、自動化系統、機電金結及供電系統發生破壞或失靈的突發事件,包括:工程結構破壞突發事件,如決口、堰塞、PCCP爆管等;自動化調度系統失控突發事件;金結機電及供電系統突發事件,如閘門損壞,供電系統癱瘓等。
(二)水質污染突發事件主要指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總干渠水質發生污染的突發事件;社會影響突發事件,包括:渠道沿線化工廠等污染源滲入渠道污染水源;裝載有毒有害化學品車輛墜渠引發水質污染;人為惡意投毒導致水質污染等。
(三)社會影響突發事件主要指可能對工程造成負面政治和社會影響的突發事件,包括:沿線水事糾紛事件;沿線人員私自進入渠道管理范圍導致溺亡事件;渠道汛期左排建筑物行洪引起沖淹事件;沿線地下水污染糾紛事件等。
(四)自然災害突發事件主要指受當地復雜地形地質和氣候變化影響,存在各種自然災害的威脅,可能造成工程或人員傷害的突發事件。主要包括:洪水災害;冰凌災害;暴雨災害;地震災害等。
二、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應急預案體系
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應急預案體系由應急管理辦法、綜合應急預案、專項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及二級運行管理單位的應急預案組成。專項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及二級運行管理單位的預案均服從總體預案。
(一)應急管理組織機構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組織體系由一級運行管理單位、二級運行管理單位、三級運行管理單位組成。一級運行管理單位成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應急管理工作,并下設辦公室及專家組;成立各專業應急指揮部,具體負責各類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并下設專業辦公室及專家組。二級運行管理單位參照一級運行管理單位設置應急管理組織機構,三級運行管理單位服從二級運行管理單位指揮,配合完成應急響應有關事項。
(二)應急預案的級別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突發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為4個級別:Ⅰ級(特別重大事件)、Ⅱ級(重大事件)、Ⅲ級(較大事件)和Ⅳ級(一般事件)。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組織體系由一級運行管理單位、二級運行管理單位、三級運行管理單位組成。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分為四級,對照事件分級發生Ⅰ、Ⅱ、Ⅲ級突發事件時,一級運行管理單位啟動一、二、三級響應;發生Ⅳ級突發事件時,二級運行管理單位啟動四級響應。超出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上級單位啟動相應預案。
(三)應急響應
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分為四級,對照事件分級發生Ⅰ、Ⅱ、Ⅲ級突發事件時,一級運行管理單位啟動一、二、三級響應;發生Ⅳ級突發事件時,二級運行管理單位啟動四級響應。超出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上級單位啟動相應預案。
當國家或地方啟動突發事件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時,各級運行管理單位相應應急指揮機構接受統一領導。
(四)應急保障
1.通信與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有線、無線相結合的基礎應急通信系統,并大力發展視頻遠程傳輸技術,保障救援現場搶險與應急管理機構之間的通信暢通;做好與當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確保通訊暢通。
2.物資保障
各級運行管理單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組織做好應急物資監測、預警、儲備、調撥及緊急配送工作,并加強對物資儲備的監督管理,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特殊物資應提前簽訂相關應急供應協議,保證及時供應。應急處置過程中的應急物資由現場應急指揮部統一計劃調配。同時了解地方政府的應急物資管理情況,必要時請求地方政府調撥。
3.應急隊伍保障
各級運行管理單位要建立各類相應的應急隊伍。充分依靠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力量和作用。應急隊伍建設應分為先期處置隊伍、后續處置隊伍、增援隊伍,以保證應急隊伍處置情況時的連續性。
4.經費保障
突發事件處置經費納入通水運行預算,應急經費實行專項撥付、專款專用。財務部門應按照突發事件處置要求,及時下撥經費。
5.其他保障
(1)各級運行管理單位充分利用社會應急醫療救護資源,支援現場應急救治工作。
(2)各級運行管理單位充分發揮保險在突發事件預防、處置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作用。
三、現行應急預案分析
中線局應急處置管理工作處于起步階段,為了有效提升全線輸水調度應急管理能力,保障輸水運行安全,中線局在《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突發事件應急調度預案》的基礎上,適時開展全線應急調度演練:開展了專項應急調度演練。通過模擬北京段工程PCCP爆管、天津段工程箱涵嚴重滲水、京石段工程水質污染、河南段工程渠道決口4類典型工況下的應急調度,提升了各級輸水調度機構有關人員的應急調度能力,同時通過演練發現了應急預案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預案制定方面
1.體系尚不完整
中線建管局雖然制定了應急預案體系,但是預案應急處置方案內容不全,各項應急預案的劃分、編制是否科學合理,還有待時間和實踐的檢驗,有的還沒有正式出臺,需要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的技術支撐作用,根據實際情況和情境變化,及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
2.針對性較差
分級響應措施缺乏差異性,三級所對應的分級響應措施比較相似,不能體現不同級別響應間的差異性,不利于不同級別人員應急狀態下參照進行具體的操作。
突發事件救援是以相應的情境為基礎的,對情境估計不足或者考慮的較少,這樣的應急預案必然是有偏差的。應急預案應該是一個動態過程,是基于突發事件的演化規律的動態方案,而目前在應急預案制定過程中則很少這樣去做,所以造成的結果就是突發事件發生后,應急救援工作基本是基于領導的判斷而來。
3.可操作性差
預案中對應急響應只是按部門羅列了響應行動,導致應急響應流程復雜,不夠流暢,影響應急人員對預案的執行。
(二)預案執行方面
1.缺乏應急預案管理體系
應急救援預案的最大價值在于有效地進行實戰,應急演練可以檢驗預案,并培訓員工和應急救援人員。在對應急預案進管理時,要做到信息情況有人收集,后勤保障有人協調,基層預案有人指導,演練效果有人評估。
2.缺乏應急救援效果評價
沒有對預案進行定期的評價,特別是在進行演練和實戰后沒有對預案實施的效果進行檢驗,導致應急預案不能及時進行修改。
預案里涉及到的通訊、裝備、醫療、生活等后勤保障工作沒有得到真正的演練,另外還有物資保障,演練過程沒有涉及這些后勤保障部門,結果會導致后勤保障達不到應急預案的要求。
四、建議與思考
(一)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管理體系
建立相應的小組,專門負責預案制訂、修訂、管理工作,做好制訂工作完善預案,組織學習培訓,互相交流,演練后,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及時對預案作出修訂。
(二)明確各級單位的角色責任和關系
結合各單位實際情況,在公司、二級單位、三級單位在救援力量方面部署,把側重點放在各個層面的具體的救援行動上,對平時的應急救援訓練有指導意義。
(三)積極組織演練
應急演練通常作為檢驗預案及培訓員工和應急救援人員的重要手段。主要的演練方式包括:桌面演練、 功能演練、 疏散演練、 全面演練等,努力提高事故救援效果。
(四)建議構建應急響應仿真系統
研發應急響應仿真系統,提高應急管理研究基礎和實踐決策能力。
五、結論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的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正在完善之中,預案體系存在的問題會得到更進一步的重視,通過科學管理,應急預案將真正起到降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吉夫,張盼娟,陳志芬,等.我國自然災害類應急預案評價方法研究(Ⅰ):完備性評價[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18(2):5-11.
[2]曹羽,溫家洪等.我國應急預案體系現狀及展望[J].災害學,2010,25(1):112-118.
[3]賀銀鳳.中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歷程及完善思路[J].河北學刊,2010(3):159-163.
[4]胡甲均,孫錄勤,張勇林,槐楊.長江流域水利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建設[J].人民長江,2010,04:41-45.
[5]殷青山.重慶市防汛應急預案編制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水利發展研究,2011,10:59-66.
[6]陳驥,田忠,孫昱,劉慶,陳濤.對我國水電工程防洪應急預案編制的幾點認識[J].四川水力發電,2013,S1:75-77.
[7]唐燕,盧通等.水利信息系統應急預案編制方法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4,2(1):47-53.
[8]汪涵,惠康柏,趙.沿海水利工程防洪應急預案編制研究[J].水利技術監督,2015,04:21-22.
(一)監管評價
1、應急管理工作體系開始建立健全
按照國家對應急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各電力企業加強對應急工作的組織和領導,都成立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建立了企業法定代表人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部門分工負責的應急管理體制,初步形成了有系統、分層次、上下一致、分工明確、相互協調、信息暢通的事故應急體系。通過出臺規章制度和規范性文件,切實加強電力應急管理工作。
2、各類預案不斷健全,應急預案的內容逐步周密完善
西北電網有限公司、西北五省(區)電力公司、省會城市供電局都認真落實《國家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緊密結合實際,制定了本地區電網處置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同時,還都制定了重大設備事故應急預案、重特大人身事故應急預案、防汛應急預案、預防處置預案、突發事件信息報告與新聞應急預案等多項專項預案。網、省級調度通信中心制定了比較完備的電網“黑啟動”方案,各類事故預防類、處置類及專項類預案;每年依據電網變化及時進行修訂完善,并依據不同的運行方式制定了相應的事故處理預案;針對電網存在的薄弱環節,制定了有針對性的預案或措施。供電企業也都按照要求,結合各自實際,分別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為確保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發生后發電機組的啟停能力和電廠自身安全,發電企業基本都完善了保廠用電措施及廠用電事故處理預案,同時結合本單位生產特點、設備運行狀況、地區環境特點等具體情況也都制定了各類專項應急預案。國電西北公司、華電新疆公司06年都要求下屬所有單位按照其集團公司的應急預案導則或范本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類預案。
3、積極開展預案演練工作
西北電網有限公司、西北五省(區)電力公司除參加國網公司組織的聯合事故演習外,根據自己電網特點,也合理安排相應電網反事故聯合演習,這些都為快速應對電力突發事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各級調度中心把開展反事故演習作為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并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反事故演習。各發電企業、供電企業也定期組織有針對性的演練。每次演練有方案、有總結、有評價,不斷完善電力應急預案,提高預案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有效鍛練調度員和相關人員處理事故的能力。
4、應急救援隊伍初具規模
西北區域主要電力企業基本健全了由上而下、由企業法定代表人任總指揮的應急救援機構設置,成立了應急搶修隊伍,安排了配套救援搶險資金。為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專門配備了相應的救援設備,如特種車輛、搶修車輛、自備發電車、特種工具以及必備的安全防護裝備、備品備件、材料等。寧夏大壩電廠2006年還組織了心肺復蘇學習班,提高職工的緊急防護能力。甘肅小三峽公司特別邀請了國家安監總局專家對其進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
5、重大危險源監控有所加強
大多數電力企業重視做好重大危險源監控工作,積極開展危害辨識、風險分析和安全評價工作,建立完善監控方案,并報當地政府和安全監管部門備案。
(二)存在問題
1、西北五省(區)電力應急工作開展程度、方式不一
西北五省(區)由于政府的思路差異及有無設立電力監管機構等因素,各省區電力應急工作開展情況在程度、方式等方面不太統一,這對提高西北區域電力行業整體應急管理水平造成一定障礙。
2、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尚不完善
目前,電力企業與地方政府、電力監管部門之間還沒有建立相互協調統一的應急協調聯動機制;電力企業編制的應急預案都還屬于電力事故內部處理預案,還不是應對突發電力公共事件的綜合應急預案,并且還存在與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應急預案之間銜接不夠等問題;西北五省(區)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的演練還僅僅局限在電力系統內部,還未開展政府統一組織下的相關重要部門和單位共同參與的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綜合演練。另外,有的企業應急管理機構沒有延深到下屬基層單位,基層單位的應急管理工作還處于“空白”狀態;有的企業雖然逐級設立了機構,但職責界定不清晰,責任不落實,程序不健全,應急響應和處置效率不高,企業內部的配合協調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
3、部分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編制缺乏系統性,針對性、操作性不強
由于發電投資的多元化,各發電企業歸屬、管理都不相同,應急工作開展程度不一,部分發電企業預案體系仍不完善,預案編制過于原則化,缺乏針對性,操作性不強。這些問題在地方發電公司、獨立電廠尤為突出。另外,部分電網企業省公司層面雖已建立應急預案體系,但其系統性、針對性、可操作性有待考驗,并還存在其下屬供電企業應急預案體系不夠完善、上下不貫通、基層不落實、企業與地方銜接不緊密等問題。
4、部分生產人員應急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電力企業的部分生產人員對應急預案程序不熟悉,對預案的理解和執行比較機械,還不能做到融會貫通,尤其是在事故、異常情況下的分析判斷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急待加強。新晨
(三)監管意見
1、加快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西北電力應急管理機制
地方各級政府是本行政區域應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領導機關。電力監管機構負責電力行業的應急管理工作,協調電力企業應急搶險和救援工作與地方政府、其它行業應急搶險和救援工作之間的關系。電力企業要結合實際,盡快建立和完善企業應急指揮機構,并加強與電力監管機構、地方各級政府、有關單位之間的協調聯動,開展與社會聯動的應急聯合演習工作應當制度化,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形成統一指揮、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協同應對突發事故的合力。
2、加強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編制和演練工作
預案編制人員應加強對預案編制目的、原則等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完善預案,提高預案的實用性、操作性。應急預案重在操作和執行,要通過定期、有針對性地演練,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鍛練生產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急反應能力,從而能夠從容應對突發事件,確保預案在關鍵時候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預案達到預期的效果。要爭取開展與社會聯動的應急綜合演練,提高社會公眾應對電力突發事件的意識和能力。
3、加大應急培訓和宣傳教育工作
要制定應急培訓規劃,對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預案編制等有關人員分類、分批培訓,增加應急管理知識,提高其應急技能水平;加大各單位之間的應急管理工作學習交流,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提高各單位應急指揮和處置能力;要抓好安全生產應急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企業從業人員和社會公眾應對突發電力事件的意識和能力。
一、總則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AQ/T
9007)、《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為適應突發事故應急救援的需要,通過演練,進一步加強公司應急組織機構各小組之間的協同配合,提高應對突發事故的組織指揮、快速響應及處置能力,營造安全穩定的氛圍,特制定公司x年度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計劃。
二、應急演練目的
1、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準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3、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4、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完善應急機制。
5、科普宣傳,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職工風險防范意識和應對突發事故時自救互救的能力。
三、應急演練原則
1、結合實際,合理定位,緊密集合應急管理工作實際,明確演練目的,根據資源條件確定演練方式和規模。
2、著眼實際,講求實效,以提高應急指揮人員的指揮協調能力、應急隊伍的實戰能力為著重點,重視對演練效果及組織工作的評估,總結推廣好經驗,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
3、精心組織,確保安全,圍繞演練目的,精心策劃演練內容,周密組織演練活動,嚴格遵守相關安全措施,確保演練參與人員及演練裝備設施的安全。
4、統籌規劃,厲行節約,統籌規劃應急演練活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努力提高應急演練效應。
四、應急演練要求
1、在開展演練準備工作以前應制定演練計劃,包括演練的目的、方式、時間、地點、日期安排、演練策劃領導小組組成、經費預算和保障措施等。
2、演練準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根據演練計劃成立演練組織機構,設計演練方案,并根據需要針對演練方案對應急人員進行培訓,使相關人員了解應急響應的職責、流程和要求,掌握應急響應知識和技能為演練實施奠定基礎。
3、演練實施是對演練方案付諸行動的過程,是整個演練程序中核心環節,演練實施當天演練組織機構的相關人員應在演練前提前到達現場,對演練設備進行檢查,確保正常工作,確認無誤后按時啟動演練,填寫演練記錄表。
4、演練結束后,應針對本次演練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點評和總結,并從各自的角度總結本次演練的經驗教訓,確認評估報告內容,擬定改進計劃填寫《應急演練評審表》。
5、對演練中暴露出的問題,組織參加演練單位和個人按照改進計劃中規定的責任和時限要求,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進,修改完善應急預案、有針對性的加強應急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對應急物資裝備有計劃的更新等。
五、應急預案演練安排
x年公司應急演練安排如下:
x年應急演練計劃
序號
應急預案類別
組織部門
參與部門
演練時間
備注
1
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
生產部、安監科
各車間、辦公區域
5月
2
觸電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生產部、安監科
各車間
6月
3
機械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
生產部、安監科
各車間
7月
4
高處墜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生產部、安監科
各車間
8月
5
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演練
生產部、安
監科
各車間、辦公區域
9月
6
起重設備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
生產部、安監科
[關鍵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應急管理 鐵路建設實施必要性 快速啟動意義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0-0108-01
前言
眾所周知,應急預案是指導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規范性文件,它的快速啟動和有效實施是保證各個科技領域穩定、高速發展的前提,也是保證項目順利實施的必要因素。因此,在鐵路建設飛速發展的現代,加強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具有切實可行性,對各項工作的進展和綜合防災規劃意義重大。加強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防的快速啟動,保障應急方案的順利實施,貫徹落實應急管理原則是保證鐵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概述鐵路建設應急預案的組成及體系構成
現階段,我國實施的鐵路應急預案已初具規模并形成了管理體系,它包括完善的應急組織管理指揮系統;強有力的應急工程救援保障體系;綜合協調、應對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統;充分備災的保障供應體系和體現綜合救援的應急隊伍等。
鐵路建設應急預案的體系構成是針對各級、各類可能發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險,制定的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理方案,并有效的明確了事前、事發、事中和事后的各個環節涉及的相關部門人員職責。它根據生產規模和危險因素的不同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綜合應急預案一般是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方針及政策救援,也是我國最基本的應急措施和程序,它的實施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往往建立在實際問題具體分析的重構研究思路之上。而鐵路專項應急預案則具有較高的針對性和具體實施性,例如危險化學品運輸泄漏事故,它強調了其專業性和應急保障計劃,按照應急預案程序和要求組織實施即可。再次是鐵路現場處置方案及應急程序響應管理(如圖1),它是最具有實際意義的應急管理方法,它的實現需要實地考察,且受具體裝置和實際實施的影響,對現場事故處理人員在技術上的嫻熟和操作技能的掌握都有過高的要求,它是根據現場風險評估及危險性控制措施,逐一排查作出的迅速反應,最終實現正確處置的方案。
二、加強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案快速啟動的實施必要性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各地加快了經濟建設和工業建設,尤其是在鐵路建設方面,逐漸實現了大負荷、高速度的發展目標,與此同時,國家和相關政府部門加強了鐵路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案的制定,并貫徹落實了應急預案的實施必要性。它在保障鐵路設備、設施、環境安全評價的基礎上,有效的降低了事故造成的人身、財產與環境損壞,制定了具有約束性的書面法律文件,它的快速啟動做到了有章可循的救援步驟和方案,有效的控制了鐵路事故的蔓延,減少了經濟損失,同時也為我國鐵路建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隨著2006年1月8日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出臺,標志著社會、企業和家庭安全文化的建設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同時具有了法律效力,加強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案的快速啟動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們作為實施中的一員,應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培養良好的應急文化素養和心理素質,實施應急管理勢在必行。其次,應急預案具有預先作出的科學有效的計劃和安排,有效的提高了救援時間和效率,進一步保障了人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三、加強應急培訓和演練,增強應急管理意識,實現快速啟動效率
1.應急預案培訓的原則和范圍
應急預案的實施建立在應急救援培訓與演習的指導思想之上,我們應以加強為基礎、突出應急重點、邊練邊戰、逐步提高為原則,循序漸進,進一步增強應急管理意識,提升快速救援及自救效率。應急培訓的范圍應包括每一位社會公民,而根據工作職責的不同,主要以政府主管部門培訓、社區居民的培訓、企業全員的培訓和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培訓為主。
2.鐵路部門應急培訓的基本內容
鐵路基本應急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報警、調度車次、鐵路應急預案、具體實施培訓。在具體培訓中,通常將應急者分為5種水平,即初級意識水平應急者;初級操作水平應急者;危險物質專業水平應急者;危險物質專家水平應急者;事故指揮者水平應急者。這5種技術水平相輔相成,應急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合理判斷應急內容繼而實施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法。
3.訓練和演習類型
根據演習規模可以分為演習、功能演習和全面演習。根據演習的基本內容不同可以分為基礎訓練、專業訓練、戰術訓練和自選科目訓練。我們在注重應急管理的同時,有針對性、有目的的訓練,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實現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案的快速啟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急預案的制定符合時展的需求,尤其表現在鐵路建設上,它以突發事件為研究背景,從而分析和解決問題,具有切實可操作性,并受到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它的快速啟動和及時救援具有法律約束力,是目前保障鐵路建設方面應對突發事件的可行文件和程序,同時也為非正常情況的發生,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和風險評估,提高了人們應對危險的能力和綜合高壓下有條不紊的實施救援工作,為后續工作的展開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保障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 劉功智,鄧云峰.企業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5(5).
[2] 于瑛英,池宏.基礎網絡計劃的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研究[J].公共管理學報,2007(2).
[3] 于輝,江智慧.突發事件下分階段啟動應急預案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1(1).
作者簡介
張林智(1983.09―― ),男,漢,山東省壽光市,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鐵道運輸;
關鍵詞:基層供電企業;安全風險管理;應急管理;事故調查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26-0098-02
安全管理的實質是風險管理。建立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和安全應急管理體系對于形成安全預防機制、規避和化解安全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風險管理的應用將使安全管理更科學、更全面、更規范、更有針對性,從而使企業的安全基礎更加牢固。基層供電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管理、應急管理及事故調查體系。
一、安全風險管理
基層供電企業應該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人員參加的工作組織,負責本單位安全生產評估及作業安全風險預控實施工作,明確管理職責,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管理制度,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形成完善的安全風險管理評估報告,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及定期檢測、評估、監控、整改記錄。
安全風險管理的基本步驟為:風險培訓―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處理。其中風險培訓、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風險控制是核心內容,也是安全風險管理工作的關鍵環節。
1.安全風險培訓
基層供電企業必須堅持安全風險的全員參與,要立足班組、立足現場,加強對《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調度規程、防止電氣誤操作等安全管理規定及制度的學習、培訓和考試,開展現場緊急救護、消防等基本安全技能的培訓,加強對有關事故案例的剖析,從事故教訓中發現薄弱點,提高風險意識,養成主動識別危害、控制危害、規避風險的習慣。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崗位的人員有所側重,在工作過程中檢驗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2.安全風險辨識
基層供電企業必須結合企業生產運行實際,從電網設備、調度運行、繼電保護、通信自動化等生產運行的各個方面,全面查找電網安全存在的隱患和問題,系統辨識電網安全危險因素和薄弱環節,為安全風險分析、安全風險評估和安全風險控制提高基礎數據和資料。
3.安全風險評估
安全風險評估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一是依據《供電企業安全風險評估規范及辨識防范手冊》,按照一定的周期和程序,開展查評工作;二是對已經掌握的風險數據進行歸納分析,確定各層次的管理短板、薄弱環節和薄弱部位。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評估:第一,生產運行環境。從設備危及人身安全、設備因素導致人為責任事故、運行和作業環境三個方面,評估生產運行環境中可能導致觸電、高處墜落等人身傷害事故或誤操作事故的風險,從而加強生產運行環境安全風險防范。第二,機具與防護。從安全工器具、專業機具和防護用品等方面評估機具與防護是否符合有關安全標準,定期維護、保管等是否符合管理要求,以及應用過程中是否正確規范等。第三,人員素質。從安全教育培訓、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以及生理、心理素質等方面,評估企業不同層次人員安全素質方面的風險,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第四,現場管理。從作業組織、規程制度的執行情況、作業過程安全控制措施、應急工作準備等方面評估生產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風險,加強企業作業過程的安全控制。第五,安全生產綜合管理。從安全責任制落實、規章制度的制訂與執行、“兩措”管理等方面評估企業安全生產綜合管理。
4.安全風險控制
控制電網安全風險的目的是: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不發生電網瓦解、大面積停電和電網穩定破壞事故。為此,需要從單一事故方面加以控制,才能避免以上多重事故發生。
一是設備因素。需要加強對設備的運行監視、巡視,開展設備狀態檢修,發現隱患和缺陷及時處理。需要加強對安全自動裝置的檢查、校驗,低周減載容量應滿足要求,確保安全自動裝置正常投運。需要加強通信及自動化系統運行維護,保證保護通道及通信暢通完好,自動化信號及采集數據正確,不影響電網事故正確處理。
二是人為因素。生產人員需要定期開展安全活動、反事故演習,提高防范電網風險的能力。調度運行人員根據系統負荷情況,合理安排系統運行方式,加強電網安全穩定計算分析;繼電保護人員需要確保設備主保護、無缺陷運行,確保整定正確;現場運行人員操作時需要認真核對現場設備狀態,加強現場的操作監護,防止走錯間隔、漏項及跳項操作。
三是天氣及偶然因素。關注雷、雨、雪、霧、連續高溫對電網輸變電設備的影響;定期對變電站周圍的環境和輸電線路進行檢查與巡視,加強電力設施保護;做好消防設備的檢查及機房等重要場所的安全保衛,加強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和重點部位的防火防爆工作,防止發生火災、偷盜和人為破壞。
5.安全風險處理
針對風險程度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對于制度執行力不強、執行不規范等管理類缺陷,采用加強督促檢查等手段糾正基層單位的工作偏差,保證制度一絲不茍地得到執行;針對具有一般風險的單位,采用“提示”(批評、評價意見等)的方法通報,提出整改要求;風險中等的,給予“警告”(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專項督查等)的處理,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到期驗收。對于風險較高或已發生事故的單位,給予責任追究。
對于各種類型的風險處理,采用不同方式的響應進行整改。其中綜合性的、重大的風險納入公司級別的風險響應工作范疇,實施全面整改和隱患整治。
6.風險管理的考核與持續改進
把安全風險管理工作納入常態化管理,定期在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例會上進行專題匯報和布置,納入企業的正常管理和考核中。安全風險管理小組要及時跟蹤了解安全風險管理工作進展,分階段對風險管理教育培訓以及風險辨識、評估、控制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糾正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導改進。
二、應急管理
企業的應急管理工作應與日常安全管理相結合,由事后單純應急處置,轉向事前預防和事后應急處置相結合。為了更好地應對供電生產運行突發事件,正確、有效和快速處理大面積停電事件,保障電力供應,應扎實做好應急管理工作。
1.加強應急管理體制建設
基層供電企業應該按照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級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公司、部門、班組三級構成的應急管理體制。建立應急管理機構,健全應急管理制度,明確電力調度機構作為電網事故的現場指揮中心,落實應急管理人員和專業應急搶險隊伍,加大應急物資儲備和應急工作投入,形成職責明確、信息暢通、上下互通、指揮有力的指揮體系。
2.完善應急預案體系
按照以下應急預案體系結構,結合各自職責范圍、安全和穩定工作實際及應急管理工作需要,編制相應的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綜合應急預案包括電網大面積停電事故應急預案、社會穩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專項應急預案一般劃分為電網安全類、人身安全類、設備與設施安全類、網絡與信息安全類、社會安全類應急預案。其中電網安全類包括電網調度處置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工作預案,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通信系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重要變電站全停應急預案,重要客戶停電應急預案。人身安全類:重大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設備與設施安全類包括電力設施大范圍受損搶修應急預案、重特大火災應急預案、防震減災應急預案、防汛、防臺風應急預案。網絡與信息安全類: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社會安全類:突發應急預案。
基層供電企業編制的應急預案應符合如下要求:在機構設置、預案流程、職責劃分等具體環節,要符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和特點,保證預案的適應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應符合國家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應符合電網安全生產運行特點,編寫格式規范、統一,符合《國家電網公司應急預案編制規范》的框架內容。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要進行預案評審,評審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評審后,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簽署,同時報上級主管單位備案。
3.做好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
加強應急預案培訓工作管理,將應急預案納入企業培訓規劃和職工年度培訓計劃,制訂培訓大綱和具體內容,開展對各級人員的培訓。培訓工作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新上崗人員進行應急知識培訓。
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及新聞媒體開展電力生產、電網運行和電力安全知識的科普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應對停電的能力,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聯系,開展社會停電應急聯合演練,建立應急聯動機制,提高社會應對電力突發事件的能力。
4.應急實施與評估
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及對企業和社會有嚴重影響的穩定突發事故,迅速啟動相應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應急處置;按預案規定將有關情況報告上級應急領導小組和地方政府應急指揮機構,接受應急領導,請求應急援助;做好信息對外工作,減少事件影響,維護社會穩定。
發生嚴重自然災害、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其他行業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服從地方政府的應急搶險指揮,組織開展應急救援,保證事故搶險和應急處置所需的電力供應,防止發生次生、衍生災害事故。應急處置結束后,及時組織災后恢復與重建工作,盡快恢復災區電力供應。對每次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及相關防范措施進行評估,對本單位應急預案的編制和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三、事故調查
事故調查應當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做到“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應受教育者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罰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