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精神科護理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11-0238-01
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我國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護士擔負著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職業的特殊性決定她們具有較高的危險性[1]。而精神科護士較其他普通科護士存在更為、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2、3]。其焦慮程度明顯高于普通病區護士,甚至較門診患者焦慮發生率還高[4]。持續性高水平的應激對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質量有明顯的影響。如工作疲憊感增加和工作滿意度下降[2、3]。因此,保持自身的健康與自我調適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對護士的工作壓力來源及常見的身心疾病,緩解壓力的方法進行總結。如下:
1 精神科護士心理壓力的來源
1.1 一個被人忽略的特殊職業的群體:精神科護士及護理人員無論工作崗位的艱辛性,緊張性,持續性,在崗時間長還要做各種基礎護理、心理護理。看著一級病人,守著持續病人,聽著他們空中對話,看著異常行為,有時甚至有生命的危險,要求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同情心,高度的預見性,知識豐富,具有空間想象力,具有綜合分析的能力及預測性。
1.2 護理對象的特殊性:精神科護士所服務的對象是失去理智的精神病患者,而對缺乏自知力,語言紊亂,有傷人,毀物,自殺,自傷,逃跑不配合治療,甚至拒絕治療的精神病患者,護士在工作中既要患者安全,又要注意自身安全。長期處于這種高度緊張的環境中,從而易導致心身疾病。
1.3 護士工作的危險性:精神科護士需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和應急能力,而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為發生率是一般人的10倍。因此,作為精神科的護理人員心理始終都處于緊張狀態。
1.4 工作環境的封閉性:精神科多數采用封閉病房管理方式,精神科護士在上班期間與思維貧乏,表情淡漠的精神病患者接觸,長期處于這樣的環境中,將嚴重影響其心理健康。
1.5 社會壓力:護士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患者和家屬,護士不可能滿足其所有要求。一旦發生護理糾紛,即便責任不在護士,來自社會,上級和患者的壓力均會使護士產生困惑。
1.6 工作的繁重性:護士實行輪流工作制,不分晝夜,導致生活規律改變。尤其夜班護士必須精力充沛,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警惕性,否則很可能發生沖動,毀物,自殺,自傷,互傷,外逃等事件,甚至被患者傷害,在這些高度人群集中的地方,杜絕意外事件極為困難。一旦發生意外,護士要受到一定的處罰,造成心理緊張,職業緊張可影響智力活動和情感狀態,高度的腦力緊張可引起管理人員的情緒障礙和自殺。
2 精神科護理人員常見的身心疾病
2.1 精神疲勞感:由于工作要求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上班不停地走動,說話,處理各種問題,嚴防病人的沖動,自傷,外逃及破壞行為。大腦皮層一直處于興奮狀態,即使下班也有較強的反應,倒班造成工作人員生物鐘紊亂,使工作人員處于高度應激狀態,心身均處于緊張狀態。致使精神疲勞是精神科護士最普遍的一種不健康狀態,而這種狀態長期持續便導致神經衰弱。
2.2 心血管疾病:長期時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處于高度集中緊張,高度的責任感和精神負擔,產生緊張情緒,而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的30多歲就出現舒張壓增高的現象。
2.3 高度緊張的工作和不規律的生活影響正常飲食消化,消化系統疾病較多。
2.4 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病人家屬的無理取鬧,強詞奪理,護理人員有理不敢言,有怒不敢言而心理壓抑,造成心理失衡,再由于精神科護士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部分人受到委屈不愿暴露內心,也造成壓抑。長期這樣就易造成心理失衡。
3 精神科護理人員易產生偏離標準的不良心理狀態
3.1 因為工作不能達到預定目標或出現矛盾,產生急噪焦慮不良情緒。
3.2 長期的精神疲勞易產生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
3.3 工作的高度緊張易產生壓抑心理,出現抑郁情緒。
3.4 作息時間不充足,生活不規律,引起生物節律紊亂等。
4 應對措施及調適
4.1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護士應注意培養自身對挫折,困難的承受能力和應對能力,保持平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在應激的情況下,采用合理的應對方式來增強心理適應能力和緩解由應激造成的心理緊張至關重要。針對不同的壓力源,采取不同的護理業務能力培訓,以減少無效反復行為,改變盲目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緊張狀態,注意護士情商的培養,使護士能調整自我情緒。
4.2 減輕緩解壓力:增加護士編制,改善超負荷的工作狀態,合理分配人員,彈性排班,保證護士的休息和睡眠,為護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
4.3 注意職業防護:開展法律講座,組織護士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護士的法律常識,學會保護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積極拓展自身的知識領域,經常分析不安全因素,加強責任心,對可能引起的護理糾紛進行分析,并制定應對防范措施,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有條件的可以參加職業保障,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對身體狀況差不宜在病房工作的護士要及時調整崗位,從而維護護士的身心健康。
4.4 加強護患溝通:護士要注意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尊重患者的人格,信仰,對患者隱私絕對保密,不隨便哄騙患者以自己良好的護理作風獲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從而降低工作的危險因素。
4.5 保持健康的情緒:健康的情緒在護理工作中近因效應是多方面的,它既是社會和護患諸關系中的反饋信息,又有利于強化護士的心理素養。因此,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追求積極樂觀的精神境界,不僅能提高自身的應激能力,而且可保持健康的情緒。
關鍵詞:人文護理模式;精神科患者;臨床護理
隨著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精神科疾病越來越普遍,由于精神病患者多存在幻覺,在意識模糊的情況下不能有效控制自身的思想、情緒及行為,常表現為行為異常。另外,大部分精神病患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及自制力,特別需要護理人員予以科學護理,以使患者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1]。人文護理模式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它能給予患者貼心服務及人文關懷,在護理精神科患者方面意義重大,本研究就人文護理模式在精神科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齡18~73歲,平均年齡為(45.3±3.2)歲。患者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4±2.1)年,分裂樣精神障礙18例,反應性精神病7例,精神分裂癥83例,躁狂抑郁癥12例。將所選患者隨機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患病原因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人文護理,其具體內容包括: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住院環境,合理擺放物品,保持病房地板、墻壁的整潔,減少患者對病房的過度壓抑感和恐懼感;主動、耐心與患者及家屬交談,舒緩患者焦慮、緊張情緒,為患者營造輕松的治療環境,使患者樹立治愈信心[2];及時、準確了解患者病情,協助患者掌握活動技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從患者角度去體會患者內心的痛苦及需求,初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患者宣傳轉移注意力及深呼吸等緩解緊張的方法;在患者病房內張貼精神疾病預防知識方面的宣傳海報,減少患者對該類疾病的恐懼感,積極爭取患者有效配合醫生的治療;大力組織各項娛樂活動,豐富患者的業余生活,鼓勵患者參加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及健身舞等文體活動[3],幫助患者在健身的同時保持樂觀的心態;對患者實行開放式管理,認真聽取患者發言,尊重患者人格及人權,對于異常的想法予以合理指導,遵循循序漸進原則[4];向患者講述后期鞏固治療方法,促進患者恢復正常生活。
1.3評價方法 采用發放自制問卷調查表的方式統計患者滿意度,滿意度評定分為滿意、一般及很差三級,收回問卷調查表對患者滿意度進行統計。
1.4統計學方法
2結果
分別接受護理后實驗組滿意48例,一般9例,很差3例,滿意度為80.00%,對照組滿意34例,一般15例,很差11例,滿意度為56.67%,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人文護理模式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將為患者提供人文關懷及貼心護理服務作為首要任務,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使患者感覺到家的溫馨,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精神科患者的行為及思想異常,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護理人員對其進行生活指導意義重大。人文護理能有效避免護理措施過于生硬,護理措施更加人性化,處處體現人文關懷,使精神疾病患者更容易接受[5]。該模式的實施必須充分考慮患者心理的需求,再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有條不紊的進行開展,為患者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間,鼓勵所有護理人員充分發揮自身聰明才智,努力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綜上所述,采用人文護理模式護理精神科患者可顯著提高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有效改善護患關系,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穆金桃.人性化護理在精神科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2,5(12):114-115.
[2]后鳳茹,桑志榮,李桂婷.淺談人文護理在精神科工作中的運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6):263-264.
[3]張愛民.人性化護理模式在精神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北方藥學,2011,8(11):123.
[關鍵詞] 不良事件;精神科;護理;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73[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5(b)-0143-04
Cognitive statu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f adverse events in clinical psychiatric nursing
XU Yunhua1 JIANG Senlin2 FU Xuemei2
1.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Car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Chongqing 404100, China; 2.General Office, Pinghu Branc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Chongqing 404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ognitive status of adverse events in clinical psychiatric nursing, and giv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r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n each department of Pinghu Branc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reported and retrospectively statistically analyzed. Nursing adverse event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dverse events was analyzed, including patient's age, gender, duration, hospitalization time, disease category, medi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nd curing dur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itle. Then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Results The survey of classification and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showed that fall (50%), patient loss of property (45%), medical facilities damaged (45%), medication error (39%), nurse-patient disputes (38%), aggressive behavior (37%), drug delivery errors (36%) were accounted for the larger proportion.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and nursing adverse events showed that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ence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 duration, disease category, medication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hile gender, hospitalization tim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aspect of nurse,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ence of nurses with different curing dur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itl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nursing safet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es, strengthen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take patients as the center, take quality as the core, realiz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routin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nursing.
[Key words] Adverse events; Psychiatry;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精神科護理作為護理中風險較高的工作,鑒于該科室中的患者情緒波動及行為的不確定性,再加上精神病患者對于治療的配合程度較低,抗拒、干擾治療,甚至打罵醫護人員,因此增加了精神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其需要在工作中付出更多努力[1-3]。護理不良事件往往是未預計、毫無計劃地在護理過程中發生,屬于意外事件范疇,包括住院期間發生的誤吸、窒息、跌倒、墜床、燙傷、走失、靜脈輸液輸血意外、意外脫管、自殺等事項,均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安全[4]。為了解精神科護理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頻繁,本研究通過對2013年1~12月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平湖分院(以下簡稱“我院”)各科室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或安全隱患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并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為提高我院服務質量,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確保護理安全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各科室上報的安全隱患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選擇其中發生不良事件患者100例及其對應護理人員32名。
1.2 方法
對不良事件發生的一般情況進行統計,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住院次數、病種、用藥方式等患者因素及護齡、學歷、職稱等護士因素,分析各方面與不良事件發生的相關性,并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不良事件的分類及其發生情況
結果顯示,跌倒(50%)、患者丟失財物(45%)、醫療設施損壞(45%)、給藥錯誤(39%)、護患糾紛(38%)、攻擊行為(37%)、藥品交接錯誤(36%)所占比例較高。見表1。
表1 護理不良事件的分類及其發生情況
2.2 患者一般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100例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患者中,不同年齡、病程、病種、用藥方式患者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而性別、住院次數與不良事件的發生關系不大,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表2 患者一般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
2.3 護理人員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不同護齡、學歷、職稱護士間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3。
表3 護理人員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
3 討論
3.1 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分析
精神科護理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本研究結果顯示,跌倒(50%)、患者丟失財物(45%)、醫療設施損壞(45%)、給藥錯誤(39%)、護患糾紛(38%)、攻擊行為(37%)、藥品交接錯誤(36%)在護理不良事件中所占比例較大。分析原因可能為:對患者的安全缺乏足夠的重視,監管不到位,缺乏能夠有效對患者發生意外危險性的評估方法或措施;醫護人員對護理工作的怠慢,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較弱,患者外出活動走失現象出現;被盜、跌倒、墜床等,主要是護士入院后未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安全告知或安全告知欠詳細,缺乏預見性,未認真評估患者意識狀態、生活自理能力和合作程度。護患溝通不暢或不充分,護士服務態度不好,未認真評估患者意識及合作程度,對意識不清及嗜睡患者肢體約束不夠,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指導不到位,未能有效巡視病房,而致患者自行拔除管道,往往會增加護患糾紛,導致攻擊行為發生率較高。這與國內其他一些研究觀點一致[5-8]。
患者一般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100例發生不良事件的患者中,不同年齡、病程、病種、用藥方式患者間差異顯著(P < 0.05),而性別、住院次數與不良事件的發生關系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推測其原因如下:不同年齡的患者精神病發病及表現出失常、沖動等行為的時段不同,往往年紀較低,發生精神病的高峰期較為集中,易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病癥對護理不良事件的影響表現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往往病情會出現反復發作,且病情不易控制,因此導致該類人群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較高。聯合用藥患者一般來講多為難治性精神系統疾病,病情往往表現出無常且復雜,這給護理工作帶來了一系列困難,管理難度明顯加大,相關護理事件發生的比例也隨之升高。再者,聯合應用藥物使藥物的副作用增大,其危險性明顯升高。本研究護理人員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護齡、學歷、職稱護士間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顯著(P < 0.05)。分析原因如下:護齡、職稱、學歷均較低的護士,工作時間不長,所在工作中積累的知識及經驗相對不足,具體可表現為省略或簡化了查對環節,表現為不對姓名只對床號,不看藥名只看藥品包裝,藥品劑量、用藥方法查對不嚴,用藥前向患者告知不清,致使患者吃藥時藥量出現差錯,未嚴格執行雙人核對制度及“三查九對”制度,核心制度落實不到位,無能力處理好相應的突發事件。
3.2 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應對措施
3.2.1 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加大管理力度加強患者家屬的安全意識,讓其自身認識到護理的安全性,同時定期對患者病房中的危險東西及配套設施進行檢查,病房環境要保持足夠的安靜,避免喧囂,降低環境可能給患者帶來的相關危險,避免患者因情緒波動而自己私藏物品,發生傷人或自傷事件[9-10]。
3.2.2 加強護理人員素質培養加強護理人員素質培養,提高護理質量。由于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責任心不強,查對不嚴,違反操作規程或技術水平低,對患者護理風險評估不足,工作態度過度散漫,忽略護理過程中應有的一些必要的排查,會增加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給患者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痛苦,延長治療時間,增加經濟負擔。因此應針對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修養,在精神科的特殊護理中,要有耐心,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有效的相關護理,同時加強業務拓展,增進知識,積極學習并與有經驗的護師進行交流,提高自身素質,確保護理基本功扎實[11-13]。
3.2.3 嚴格執行監管制度,規范操作病區應成立安全管理小組,制訂各種切實可行的護理工作流程,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程,完善和落實各項護理工作制度。加強節假日中護理人員的排班,保證護理安全[14-17]。針對護理不良事件,一旦發生,應及時進行問題分析,從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方面著手,認真分析可能引起不良事件發生的各種危險因素,針對所分析問題的癥結,采取有效、針對性的措施來進行改進,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3.2.4 完善制度管理,擴大護理隊伍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較多的時候是由于護理人員業務技能掌握不熟練,缺乏耐心、細心,責任心差導致。還有一些是由于護理人員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過度推卸責任或逃避,針對不良事件的發生不及時主動上報,導致事件向較壞的一面發展,嚴重者致使患者病情惡化。提示醫療機構應針對此現象及時調整管理制度,加大宣傳力度,鼓勵護理人員能及時主動對不良事件進行上報。對于新的實習學生來講,遇到不懂的問題未能及時請教老師、帶教老師對學生盲目信任,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的現象,應采取相關的補救措施,把不良事故的后果控制在可以應對的范圍內[18-19]。提高護理人員配比是實現有效護患溝通的重要條件,同時減少低學歷等護理人員比例,可相應提高護理質量。盡量簡化護理文書書寫,讓護士有更多時間照顧患者。
3.2.5 進行護患有效溝通,保證護患關系和諧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改善服務態度,多方面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0-21]。
綜上所述,應不斷完善護理安全相關工作流程,加強管理、提高素質、加大護患溝通可減少相應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在以后的護理工作中,應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防范護理糾紛,以患者為中心,以提高護理質量為核心,找到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全面落實,才能真正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的再發生,從根本上減少各種護理糾紛。
[參考文獻]
[1]朱彩文,王婭麗,黃昶荃,等.采用SHEL模式對精神科與綜合科護理不良事件的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0):58-61.
[2]吳明霞,王林,陳愛民.前饋控制應用于精神科病房管理對護理不良事件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8):115-117.
[3]戴蘭云.臨床精神科護士護理不良事件認知現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8):135-137, 140.
[4]李紅,裘珊珊,朱映梅.運用SHEL模式分析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J].護理學報,2010,17(6):24-26.
[5]李金香,夏娟靜,王梅,等.重點病員管理在老年精神科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3, 25(17):122-124.
[6]張學彩.運用SHEL模式對精神科與綜合科護理不良事件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24):360-361.
[7]文金寧,梁仕蘭,俞軍紅,等.“魅力5S”服務在精神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 19(24):2964-2967.
[8]肖愛祥,林建葵,韋紅梅,等.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11):11-13.
[9]韓永惠.精神科36例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原因及防范對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5):334-335.
[10]夏麗潔.重點病員管理在老年精神科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3,21(16):503.
[11]李麗,張躍蘭,劉力軍,等.精神科臨床護理安全評估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護理學報,2009,16(2):39-41.
[12]卞櫻芳.護理不良事件主動上報在精神科的管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8):5142.
[13]盛彩華.精神科護理安全論析[J].當代醫學,2012,18(13):124-125.
[14]王曉娥,郁京萍,文金寧,等.精神科實施保護性約束的精細化管理效果分析[J].護理研究,2013,27(25):2760-2762.
[15]侯明如,蔡燕,徐慧鳴,等.精神科保護性約束標準化操作規程的建立及臨床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28):3165-3167.
[16]馬蘭.優質護理對于護患糾紛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7):121,123.
[17]孫玉娟,田鳳華.64例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中國醫藥科學,2013,3(2):124-125,146.
[18]江文仙,毛青英.精神科老年病房護理風險教育方法介紹[J].中國鄉村醫藥,2011,18(11):75.
[19]邢桃紅,張軍,李喜娓,等.護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4):122-123.
[20]陳紅.精神病患者發生自殺與傷人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華少年:教學版,2010(11):64-65.
[21]汪淑琴.阿合奇縣人民醫院257例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預防策略[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8):37-38,40.
(收稿日期:2014-01-21本文編輯:程銘)
[通訊作者] 姜森林(1976.9-),女,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平湖分院綜合辦公室主任;研究方向:護理管理。
本刊工作探討欄目介紹
針對醫藥衛生行業及相關崗位的工作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探討與爭鳴,報道醫護人員對疾病診斷、治療、護理所面臨問題的認識,交流實際工作、學習經驗。須附中英文摘要,英文表達要規范準確,符合醫藥英文學術論文表達習慣。標引關鍵詞4~8個。參考文獻的引用數目應不低于11條,且近兩年的文獻應占30%以上。
來稿請寄:北京市朝陽區通惠家園惠潤園(壹線國際)5-3-601《中國醫藥導報》雜志社
郵政編碼:100025
電話:010-59679061
【關鍵詞】 神經外科;優質護理;臨床體會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790-01
隨著社會經濟的提高和醫藥事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不僅對醫療技術有高度的關注,對護理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要求,2010年衛生部也提出了進行優質護理服務的通知,進行優質護理服務是勢在必行的,優質護理服務中最重要的一條則是“以病人為中心”,通知中說到主班護士的工作地點要側重于病房而不僅僅是護士站及病房,努力的為他(她)們提供基礎的護理服務,普及健康教育和保健知識[1]。現將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后的臨床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年度我院共接受了80名神經外科患者,其中創傷性顱腦損傷為20名,腦血管病變為40名,癲癇為5名,脊神經病變為15名,配置有主管護師、護師、護士、護理員、衛生員。床護比為1:0.6,已達到衛生部1:0.4的標準。
1.2 實施方法
1.2.1 進行護士護理員的捆綁式管理 即護士和護理員同時管5到6名患者,對護士護理員的責任進行明確的分工,吸痰、口腔護理、會的護理等由護士負責,更衣、擦洗、大小便、病房的通風等由護理員負責。
1.2.2 創造舒適整潔的治療環境 治療環境對患者的康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2]。所以進行護理工作時,務必要做好治療環境的衛生工作,努力為患者提供舒適整潔的環境,減少噪音,禁止吸煙,定期進行病房的通風消毒,布局好病房的整體,讓患者住的舒服,自在。
1.2.3 以病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換被動為主動,充分考慮患者的需要 神經外科患者一般都在語言的表達和肢體的行動上存在著障礙,這使得護理人員更加要用心的為患者考慮,想患者所想,思患者所思,必要時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開導患者,緩解患者的情緒。在進行護理操作時,要禮貌輕柔,患者不懂的要耐心的向患者解釋,千萬不能粗暴蠻橫。確保患者得到優質的護理。
1.2.4 彈性排班并調整工作模式,為患者提供連續無縫隙的護理 根據神經外科的實際情況,采取APN排班的模式,即:A班:8:00-16:00,P班:16:00-24:00,N班:24:00-8:00。盡量減少交接班的環節以及時間,對薄弱時間段如凌晨段時間要予以重視增加護理人力加強護理。
1.2.5 平時加強護士的技能水平的訓練和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3] 護理人員對常用的護理技術,操作方法以及對工作方法的了解要予以加強,醫院要經常定期組織護士進行學習和進修,提高護士的工作能力以及與文物素質以便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使患者更好地康復。
1.2.6 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端正的工作態度 由于神經外科患者中老年人比較常見,所以他(她)們的思維能力和記憶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減退。所以護理人員要充分考慮這個情況,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耐心。要經常與患者溝通、交流,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縮進了護士與患者的距離。
1.2.7 對新入院的病人,護理人員應予以重視,因為新入院的患者對醫院環境非常陌生又加上對自己本身的疾病的恐懼,心理上或多或少會有些失落,這時候護理人員要經常性的與患者交談,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增加患者的信任度,能讓患者可以很快的適應醫院的生活,以較好的心態來接受治療,從而達到康復效果。
1.2.8 護理記錄要盡量簡化,使護士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為患者服務[4] 我院已經實行了電子病歷,開展了表格形式護理文件的書寫,并已經通過了專家和領導的檢查,獲得了好評和推廣,這樣的舉措讓護士擁有很多的時間來和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
2 結果
我院神經外科進行優質護理服務后,神經外科整體的護理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神經外科室內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地治療以及優質的護理,患者和其家屬對護理質量非常的滿意。與此同時,我們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以及出院跟蹤和回訪,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質量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實現了零投訴。這也大大的提高了護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增強了自信心以及自豪感。優質護理工作獲得了滿意的效果。
3 討論
本年度我院神經外科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護士每班平均書寫護理文件的時間減少了0.5個小時,護患的溝通時間明顯增多。在護士工作的隊伍中,工作態度明顯樂觀積極向上了很多,護士的政治思想以及專業素質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個科室中起著帶頭作用。為構建和諧的治療環境,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印花,李濤.新形勢床頭交接班的科學化管理與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5):70-71.
[2] 王建英,曹岳蓉.優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外科的應用與實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52-54.
【關鍵字】神經內科;優秀護士;素質;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792-02
神經內科在醫院內相對于其它科室,是較為特殊的科室,原因是患者多為年齡較大,病情復雜,合并癥多,且可能存在意識障礙、癱瘓、大小便失禁、共濟失調、言語障礙、周圍神經病及肌肉疾病的病人還可能存在肢體麻木及劇烈的疼痛,更為嚴重的是大部分疾病遺留殘疾的幾率大,再加上住院時間長,致使病人經常存在明顯的焦慮、煩躁、抑郁及恐懼等精神癥狀,增加了護理難度,臨床需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以利于患者的康復和治療,減輕患者的痛苦,這樣對護理人員的要求相應提高,那作為護理任務完成的主要執行者護士具有什么樣的素質與能力才能適應這種需要呢?本文淺析如下。
1 高尚的道德品質
護士的思想意識與道德品質影響著其行為、態度、護理質量,只有思想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做好護理工作;良好的道德修養是一個護士必備的素質,高尚的醫德醫風、熱情細致的服務,文明禮貌的用語能夠送給病人一絲溫暖;積極、樂觀、開朗自信的精神面貌能夠給病人傳遞正能量,同情心與責任感能給病人帶來安全感,高尚的醫德與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直也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所希望護士具有的[1]!
2 精湛廣泛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傳統的專業能力指熟練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知曉本學科的技術操作標準等,作者認為作為一名神經內科的優秀護士還應具備營養學、中醫、預防醫學等相關知識。
2.1 營養學知識
合理營養是健康的基石,營養因素對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預后有很大影響。多項調查發現營養是人們達到良好健康狀況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一些疾病對食物是有選擇性的,有利于身體恢復的要多吃,不利的要少吃或不吃,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等疾病能否康復與飲食調控合適與否關系密切,是治療成敗的關鍵,但目前護士整體營養學知識欠佳,需要加強學習與教育[2,3]。
2.2 中醫調護知識
中醫調護在我國歷史悠久,中醫護理觀比較獨特,其特色主要體現在對生活起居要求順四時調陰陽,避時邪養形神,生活起居有常;情志護理要求調和情志,平靜心境;目前醫院護士大多畢業于西醫院校或護校,對中醫護理理論不了解,中醫護理操作不會,對中藥知識的了解更是鳳毛麟角,而神經內科病人多患有慢性病,西醫治療效果有時欠佳,故而護士有時應采取中西兩種護理方式來加快病人的康復,自身應加強中醫護理知識的學習與儲備,科室內應張貼中醫穴位掛圖,針灸、火罐等器具做到常規備用,并讓護士掌握其使用方法。
2.3 預防醫學知識
神經內科病人以年老者為主,且并發癥多,慢性病多,此疾病非一朝一夕造成,可能與長期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有關,故而治療也非短期能夠完全治愈,預防醫學相關知識顯得尤為重要,引起疾病的相關因素護士應了解,并告知病人,通過改變病人的生活習慣來改善病情。
3 情緒控制能力
護士在病房經常碰到悲傷,病痛,生死或一些可怕情景,引起自身恐懼與不安;經常遇到病人的責怪與漫罵,導致自身不愉快;病人家屬的不理解與找事,感覺惱火;經常遭到領導的批評與同事的指責,感到委屈,這些事情的發生或多或少會影響到護士自己的情緒,但不能把這種情緒向其它地方傳遞或發泄,以防造成不良后果,要具有較好情緒控制能力,自己消化或找合適途徑解決,家里面發生的不愉快也不能帶到單位,帶給病人,這同樣需要具備較強的情緒管理能力。
4 風險控制能力
優秀護士需具備防止院內感染的技術與能力,具有生物安全意識,重視無菌操作,預防交叉感染與自身感染;現代社會醫患關系緊張已是不爭的事實,故優秀護士應具有處理沖突與阻止沖突的能力;遇到老年重癥病人,護士必須要有風險意識,及時密切觀察病情,與家屬溝通,以有效控制意外與醫患糾紛發生[4]。
5 良好的溝通能力
神經內科的許多病人已經喪失了正常的交流溝通能力,這就要求優秀護士具有更強的溝通能力與觀察能力,用語言溝通,表情溝通,手語溝通來了解病情,了解病人需求;病人無法溝通的情況下,病人家屬就是主要的溝通對象,需要跟病人家屬說明情況,講明病情,讓家屬心里有底,需要把相關的營養學知識與中醫飲食調護知識傳輸給家屬來實施;護士與醫生的溝通也很重要,醫生把護士當作助手[5],那護士就要把助手當好,及時跟醫生溝通,把病人的情況隨時告知醫生。
6 團隊合作精神
一個患者的康復需要一個團隊的努力與合作,這個團隊包括護士、醫生、家屬、病人,每個角色的作用都很重要,所以要求優秀護士具有很強的團隊合作意識,交接班時要做好記錄,口頭傳遞準確信息,工作都多做一些,產生交集,不遺留漏洞,使患者能夠感受到時刻有人護理!
7 管理能力
這里主要指時間管理與精力管理,美國Barbara cherry說過“時間管理”是成為一個優秀護士的必由之路[6],對于神經內科護士來說也是適用的。在目前國內醫院普遍實行成本核算的情況下,每個科室的護士數量配備不足,再加上三班倒及家庭責任,工作量與身體勞累程度可想而知,更嚴重的是有時護士甚至連喝水時間都沒有,這樣連自身的身體都保障不了,何談護理病人?所以想成為一名優秀護士,必須具備過硬的時間管理能力,學習一些管理理論與方法,管理好護理的時間,維持個人身體健康的時間,工作與家庭達到平衡的時間,自身學習充電提高的時間。
參考文獻:
[1] 張俊紅,白穎,陳娜。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目中優秀護士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報,2009,16(8B);1-3
[2] 徐寧,王慶華,劉驥驥,等。某三甲醫院護士營養學知識、態度和行為影響因素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 6):47-48
[3] 胡敏予,朱明元,周光宇,等。護士營養知識水平與整體護理[J].中國熱帶醫學,2001,1(1);78-79
[4] 謝鐵梅。神經內科重癥監護病房潛在護理風險探討及防范對策[J],現代護理《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0);75-76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患者15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83例,年齡16-82歲,平均年齡(48.01±0.12)歲。疾病包括顱腦損傷59例、高血壓腦出血71例、腦動脈瘤破裂出血5例、顱內腫瘤11例、大面積腦梗塞4例。兩組無統計學差異,出院后比較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
1.2方法
1.2.1強化優質服務理念
護士是醫院基礎護理的具體操作者,應在抓基礎護理工作中不斷強化護士的思想,樹立主動服務、按需服務、不依賴家屬等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讓護士真正理解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內涵。通過召開科室專題會議,讓護士特別是新護士認識到基礎護理不僅僅是讓病人清潔舒適,而且為護士提供了觀察病情的最好途徑,是護士與患者溝通的最好橋梁。
1.2.2保持整潔舒適的住院環境
住院環境對于患者的治療康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一定要做好病房的衛生質控工作,爭取為患者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康復環境,把病房環境納入到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中來,完善住院環境,在晨晚間,必須要強化消毒隔離衛生工作,開窗通風,減少噪音,為患者提供舒適的康復環境。
1.2.3建立層級管理制度
采用了基礎護理三級質量控制體系,即由護士長、責任護士、護士進行三級質量控制。責任護士在上、下午下班前檢查各組基礎護理工作落實情況。護士長則每周抽查,月底進行一次全面大檢查。采取全面檢查、隨機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法,使基礎護理質量始終處于監控狀態,確保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
1.2.4使用基礎護理項目培訓單實施全面培訓
制訂了表格式基礎護理項目培訓單。培訓單包括了基礎護理培訓的各個方面。階段:分為新護士(3個月內)、一年內、三年內、三年以上4個階段;內容:包括所有基礎護理操作項目;時間:有各項操作接受培訓時間,有各項操作通過考核時間;考核方式:分為理論考試(口述或筆試)和操作考核兩部分。有了基礎護理項目培訓單,使實施培訓者和接受培訓者目的更加明確,對哪些內容已經接受培訓,哪些內容已通過考核,哪些內容雖已培訓但遲遲未通過考核,了如指掌。從而指導護士找出薄弱環節,予以強化,直至完全掌握。
1.2.5建立績效考核制度
根據護士管理的患者數量、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定期不定期地對患者工作進行量化考評,科室根據具體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涉及調查問卷,了解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建議及意見,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整改措施,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2比對效果
150例患者經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后,前后基礎護理合格率分別為84.45%、95.27%,患者滿意度分別為90.00%、98.00%。予以觀察組患者優質護理服務,其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3討論
3.1優質護理服務作為當前護理工作發展的新型成果,在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神經外科作為主治各種外傷所致的脊髓、腦部等神經系統疾病的一門獨立外科學分支,疾病分類多,患者在治療前后極其容易出現心理應激反應,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嚴重影響了治療與轉歸,故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
3.2優質基礎護理融洽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在進行基礎護理操作過程中,護士通過與患者的溝通,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況,及時為其排憂解難。同時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促進了他們的康復,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從而使護患關系得到了良性發展。
3.3優質基礎護理樹立了良好的護士職業形象、提升了護士自我價值感
由于受傳統觀念以及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社會上存在輕視護理工作的現象,造成了護士心理不平衡,不安心本職工作。另外,基礎護理工作付出時間多、勞動強度大,但經濟效益低,使護士的職業價值得不到充分體現,從而對職業態度產生負面影響。通過改變護士對基礎護理的認識,塑造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提升了她們的自我價值感,使她們真正了解自己的職業內涵,將服務理念逐漸滲透到行為中,也讓患者真正感受到護士貼心的服務,用行動改變了他們對護理工作的誤解,從而樹立了良好的職業形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064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457-01神經外科的患者一般都具有病情重,急危重患者比較多,而病情變化較快,因此對此類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很多患者都有肢體功能和語言功能障礙,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而在護理工作中融入舒適護理,能夠增加患者的舒適度和愉悅感,盡可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舒適護理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模式,他通過對護理模式和舒適的研究,使人在生理、心理、心靈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本文對患者入院后的全過程均實施舒適護理,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患者50例,給予舒適護理,而對照組50例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1.2舒適護理方法
1.2.1環境的舒適護理改善病區壞境,保持工作區內衛生,嚴明工作紀律,創造安靜的環境,禁止在工作時間嬉笑打鬧,不能隨便接聽電話甚至離開工作崗位,這樣可以減少病區內的人員過多及聲音嘈雜。改進病區就醫環境,走廊設置座椅,方便患者及家屬休息,大廳設置咨詢臺,隨時接受患者及家屬的咨詢,有疑問可隨時與護士溝通,及時排解各種問題,有利于減少醫患矛盾,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
1.2.2心理舒適護理患者發病后一般都有意識障礙,患者意識清醒后,意識到自己的病情的嚴重程度,出現不同的心理問題。語言是對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重要工具,護理人員要多一點耐心、熱心和愛心,同時我們在護理工作中也注意到,應多對患者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對患者每天的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都給予充分的贊揚和鼓勵,這樣有利于患者病情進一步的恢復。音樂是緩解患者心靈創傷的良藥,每天都選擇合適的時間,給患者播放音樂,可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釋放患者的不良情緒。
1.2.3身體舒適護理給患者創造安靜的環境,避免刺激患者。溫度應舒適,室內空氣要清新流通。每日多飲水、多排尿,防止逆行性感染。長期臥床的患者容易并發褥瘡,要給患者勤翻身,避免褥瘡的形成,此外也可指導家屬按摩受壓部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或行溫水擦浴,必要時給受壓部位墊氣圈,保持床單、被褥的整潔,及時更換污染、不干凈的衣物。這樣都有助于防止褥瘡的形成。
1.2.4引流管的舒適護理對引流管的護理顯得尤其重要。要經常做好日常檢查,我們在長期的護理工作中發現,引流管容易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打結、扭轉、拔脫,因此需要做好日常護理,防止出現上述情況。此外要認真查看每日引流的液體量和引流物的顏色,如實記錄下來。拔管后注意傷口敷料的干燥。
1.2.5消化道的舒適護理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給予消化道護理。如果患者術后清醒,可適當給一些溫開水,注意量不能多,水溫應適宜。如果患者術后長時間不清醒,可插管鼻飼流質飲食。嚴禁進食粗糙、堅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煙酒。注意飲食要色香味俱全,提高患者的食欲。
1.2.6呼吸系統的舒適護理腦出血患者由于各種原因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低下,再加上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減弱,都容易導致肺部感染、低氧血癥等。需要做好以下護理工作,首先立即吸氧,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的通暢,鼓勵患者咳嗽,以促進排痰,對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以霧化吸入糜蛋白酶,以促進排痰。
1.3療效評定依據治療前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病人的自主生活能力進行評定
1.4統計學處理利用SPSS12.0統計軟件,均數標準差(χ±s)表示計量資料,t進行檢驗。
2結果
通過舒適護理,患者的生活能力、活動能力等有效好轉,其中觀察組患者在舒適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生存質量評分的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神經內科;護士;工作滿意度
護理工作滿意度是護理人員對工作各方面的一個綜合評價。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好壞直接決定臨床護理質量的高低,進而作用于患者的滿意度[1-2],并最終影響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進程。我院神經內科自2010年3月份加入優質護理服務工程以來,始終堅定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患者的滿意度有較大提高。而作為實施服務的主體,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尤為需要加以重視,本研究通過對比分析實施優質服務前后護士的工作滿意度,為維護護士團隊的穩定,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及患者的滿意度,同時也為管理層制定更為人性化的策略提供更多的參考資料。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2012年11月對成都市某三甲醫院神經內科的86名護士進行護士工作滿意度問卷調查。發放問卷86份,收回86份,回收率100%。調查結果與該院2010年1月份神經內科進行的臨床護士工作滿意度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
1.2調查方法
采用醫院自制的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由課題主管人員親自發放,說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采取自愿不記名的方式當面填寫收回,時間限制30min,具體包括:工作負荷、收入與福利、家庭支持和同事關系、管理、職業認同、個人成長和發展、離職傾向、總體滿意度共9個項目。量表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從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每條分數1~5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預調查顯示,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0,分半信度為0.87。
1.3.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導入Excel軟件進行整理,而后采用SPSS15.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P
2.結果
優質護理服務前后神經內科護士的工作滿意度比較見表1。
3.討論
工作負荷顯著增加 本研究顯示,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護士的工作負荷較開展前明顯增加,兩者比較差異顯著(t=-4.323 P=0.003
職業認同感增強 本研究顯示,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后,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明顯增強,與實施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27 P=0.003
其他方面 本研究顯示,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后,護士的收入和福利無明顯改觀,醫院的管理也無明顯變化,總體滿意度基本沒有變化。說明醫院在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過程中,缺乏系統化的支持性護理管理,護士工作壓力增加,可與之相聯系的收入和福利無明顯改觀,護理管理的層次也無明顯提升。優質護理服務講究以人為本,不僅僅是要以患者為中心,還要考慮與之緊密聯系的醫護人員和基礎管理,只有支持性的基礎工作打得牢固,護士才能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去提高護理質量,醫院才能提供患者最優的護理服務,患者才可以享受優質護理服務帶來的好處。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是一個系統化的新型護理模式,它可以給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特別對于病情嚴重老年人多護理任務繁重的神經內科而言,護理質量明顯提高[4-5],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明顯增強。然而,護士的壓力增加,收入和福利卻無明顯改觀,相關的支持性管理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優質護理服務的進一步開展,需要醫院管理者加以重視及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解決。
參考文獻:
【1】于妮娜.病房護士的服務質量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調查[J].2009,9(32):8063
【2】張瑞敏,周海燕.護士工作滿意度與患者滿意度的相關性調查分析[J].2007,22(22):9-10
【3】羅曉,趙喜蘭.開展優質護理示范工程前后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對比分析[J].護理研究2012,26(8):2283-2285
【關鍵詞】靜脈血栓形成預防措施護理下肢骨折內固定術髖關節置換術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rthopaedic postoperative varicose vein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thrombosis, D V T) the incidence and application multimodal preventive D V t. efficacy and safety.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for the choice of lower limb fracture fixation 101,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in the study, tri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52 cases and 49 cases. Results: the surgery and hemoglobin, platelets, and prothrombin ratio and activation part blood coagulation time (APTT) live enzym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 0 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lower limb D V t. incid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 Conclusion: multimodal preventive schem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lower limb fractures internal fixation and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varicose veins thrombosis.
【Keywords】venous thrombosispreventive measuresnursinglower limb fracture fixationhip replacement
下肢骨折內固定術是人體矯形外科中較大的重建手術,它有效地解除病變造成的疼痛,糾正關節畸形,改善肢體功能,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術后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特別是靜脈血栓的形成,少數可造成肺栓塞導致死亡。有文獻報道,我國骨科大手術后 DVT 的發生率與西方國家相當【1,2,3,4】,但目前國內對 DVT 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遠低于國外,而且沒有相應的防治方案可供參考。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8月對下肢骨科術后采用多模式預防方案處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根據入選標準選擇 101例下肢骨折內固定術,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參加該項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為 52例和 49例。觀察組中男23例,其中髖關節置換術5例,股骨骨折內固定術18例;女 29例,其中髖關節置換術10例,股骨骨折內固定術19例。對照組中男23例,其中髖關節置換術6例,股骨骨折內固定術17例;女26例,其中髖關節置換術10例,股骨骨折內固定術16例。見表1
1.2方案
1.2.1分組標準
入選標準:1)因各種原因需行下肢骨折內固定術或關節置換術;2)年齡>40歲;3)體重40-100Kg。
剔除標準: 1)術前彩色多普勒檢查雙下肢 DVT( +) ; 2)對低分子肝素耐受性差; 3)有明顯出血傾向;4)有靜脈造影禁忌證, 如造影劑過敏等;5)患者拒絕參加。
1.2.2預防方案
將符合標準的患者均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療外,不采用任何預防方法。觀察組采用以下多模式血栓預防方案:
①術后抬高患肢時,不要在窩或小腿下單獨墊枕,以免影響小腿深靜脈回流;鼓勵患者盡早開始經常的足、趾等的主動活動,盡可能早期離床活動。手術后當天至術后第三天,麻醉作用消失后,即應鼓勵并督促患者進行患肢足趾、踝關節主被動屈伸活動,指導病人進行肌肉等長練習,即膝關節完全伸直定位后,做股四頭肌的收縮松弛運動,收縮10秒,休息10秒為1次。10次為1組,每天至少做10組,同時可以進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腓腸肌的向心性按摩,每天3次,每次15~20分鐘,以促進靜脈血回流,同時注意健側肢體及上肢的屈伸、抬高、肌肉收縮等運動,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防止血液淤滯。手術當天常規進行預防靜脈血栓知識的健康教育,鼓勵患者在床上側翻身,以側30度為宜,避免髖關節脫位,術后多飲水,24小時飲水量2500~3000ml為宜,保持大便通暢。鼓勵患者每天定時做深呼吸、咳嗽、咳痰;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如西紅柿、芹菜、葡萄等;囑患者戒煙。
②使用間歇充氣加壓裝置(IPC),術后當天開始雙下肢使用,2次/日,45-60分鐘/次,使用3-5天。
③術后第三天使用CPM機,行患肢被動功能鍛煉,一直到出院。
④藥物預防:低分子肝素鈣5000IU,皮下注射,術后8小時后開始使用,1次/日,持續使用7-10天,60歲以上患者加用阿司匹林100mg,1次/日,持續使用1月。
1.2.3觀察指標
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均做血、尿常規、PT、肝腎功能及雙下肢彩色多普勒檢查,術后第 4、 10 天分別查血、 尿常規、大便隱血、 PT,術后第 10 天做雙下肢彩色多普勒檢查,可疑有DVT時行雙下肢靜脈造影檢查及胸片檢查。
注意觀察項目:1)術后患者出血情況;2)術后血紅蛋白及血小板變化情況;3)凝血酶原比值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4)雙下肢 DVT發生情況;5)術后有無傷口血腫形成。
2結果
(1)術后血紅蛋白及血小板變化情況
結果見表2、表3,觀察組及對照組,術后4天,術后10天血紅蛋白及血小板變化情況無統計學意義(P>0.05),第4天血紅蛋白有輕到中度降低。
(4)不良反應
所有觀察組患者術后均未出現傷口內血腫形成,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應。
3討論
任何引起靜脈損傷、靜脈血流停滯及血液高凝狀態的原因都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其中骨科大手術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極高危因素之一,其他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老齡、創傷、既往靜脈血栓栓塞癥病史、肥胖、癱瘓、制動、術中應用止血帶、慢性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等、危險因素越多,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就越高,當骨科大手術伴有其他危險因素時危險性更大。【5】
最早預防創傷后靜脈血栓栓塞的方法為機械或藥物方法,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研究認為機械泵和低分子肝素雙重預防是更為成功的方法。使用雙重預防的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的發生率僅為 8.7 %,只有 2.9 %的患者發生了大的或阻塞性血栓 ,比任何單一的方法更為優良好。【6】
我們采用多模式預防骨科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鼓勵患者盡早開始經常的足、趾的主動活動,盡可能早期離床活動,使用間歇充氣加壓裝置(IPC)和CPM機,促進靜脈回流,盡可能使下肢靜脈血流恢復正常;術后使用低分子肝素,能防治血液的血液高凝狀態,達到多途徑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目的。本組結果來看,觀察組DVT的發生率7.7%,對照組為34.7% ,有明顯的預防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參考文獻
[1] Heng LL. Deep vein thrombosis. Rationale for prophylactic treatment. Asian Thrombosis News, 1997, 3.
[2] Fong SY. Low- molecular - weight - heparin (LMWH) prophylaxis in total knee replacements. SGH Proceeding, 1998, 7: 3- 10.
[3] 呂厚山, 徐斌. 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中華骨科雜志, 1999, 19: 155-160.
[4] 陳東峰 余楠生 盧偉杰等. 低分子肝素聯合間歇充氣加壓預防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中華骨科雜志 ,2006 , 26:823-826
[5] 邱貴興等. 中國骨科大手術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指南 中華骨科雜志, 2009,29:6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