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村旅游的定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隨著傳統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和全球生態環境保護熱潮的興起,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鄉村生態旅游這一新型旅游活動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鄉村生態旅游是依托其保存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環境、傳統的農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習俗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旅游類型。然而,基于一些旅游經營者在鄉村生態旅游的本質和價值、鄉村生態旅游的實現手段與措施等問題上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困惑,目前我國鄉村生態旅游發展還不盡如人意。近來,隨著一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鄉村低碳旅游示范點的涌現,鄉村生態旅游的內容得到了豐富,并且為探索如何解答上述困惑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徑。因此,在低碳旅游背景下深入理解鄉村生態旅游內涵及鄉村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實現路徑這一課題,對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全面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的實現、和諧社會的構建等都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但是,盡管低碳旅游在鄉村生態旅游實踐中的重要性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但從已有的我國鄉村生態旅游相關文獻來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鄉村生態旅游的概念、開發意義、規劃設計、開發成效等方面,而有關如何實現低碳旅游與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相結合方面的研究還鮮有涉及,也就無法有效地探尋低碳旅游與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結合途徑和行動建議。鑒于此,本文試圖從低碳旅游角度入手,通過分析現階段鄉村生態旅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低碳旅游與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有效結合的對策建議。
二、低碳旅游與鄉村生態旅游:內在契合性分析
1、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源于國際社會對于旅游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并在此過程中得到提煉和界定。在低碳旅游的概念研究方面,國外對低碳旅游相關概念研究尚不系統,主要成果集中在旅游業碳排放量的定量化研究結論、旅游業碳減排的應對策略等。國內對低碳旅游相關概念的研究,則主要基于“低碳經濟”對“低碳旅游”的影響,一般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從宏觀角度出發,蔡萌、汪宇明提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發展過程中,通過運用低碳技術、推行碳匯機制和倡導低碳旅游消費方式,以獲得更高的旅游體驗質量和更大的旅游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一種可持續旅游發展方式。此外,劉嘯和江麗芳、王曉云等也都提出了基于不同宏觀層面的低碳旅游概念。從微觀角度出發,王輝、宋麗、郭玲玲認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樹立“低碳”意識,將各種旅游消費行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盡量減少碳排放量的一種新型旅游方式。鄭琦提出低碳旅游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行動指南的綠色旅行消費活動等。盡管這些概念分別從不同研究需要出發,對低碳旅游的內涵進行定義,由此導致定義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在實現低碳旅游的手段措施、期望目標等方面還是取得了一定共識,普遍認為通過運用低碳技術、推行碳匯機制和倡導低碳旅游消費方式,以更少的旅游發展碳排放量來實現更大的旅游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它強調的是作為旅游對于低碳經濟的回應,低碳旅游的實現主要是通過低碳技術的運用、碳匯機制的推行和低碳旅游消費方式的倡導,以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相結合來實現旅游的生態化和可持續發展。
2、鄉村生態旅游。我國現代鄉村生態旅游始于20世紀90年代。目前對鄉村生態旅游還沒有一個明確和普遍接受的定義,多數學者基于自身研究的需要,對鄉村生態旅游的內涵進行闡述,導致實踐中不可避免出現對鄉村生態旅游概念的濫用、誤用以及泛化。但在鄉村生態旅游性質、目標方面還是取得了一定的共識,即從鄉村旅游自身發展歷程來看,鄉村生態旅游是鄉村旅游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環境破壞、文化扭曲等不良后果后進行的自我調整、升級,是一種改變了以往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為目的,轉而以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為目的的新型鄉村旅游形式。鄉村生態旅游對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強調,體現了當前國際社會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節能減排和碳總量雙約束指標控制的時代精神。鄉村生態旅游的實質是在傳統鄉村旅游中融入了生態文明理念,其核心理念是保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完美結合。因此,低碳旅游倡導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特性與鄉村生態旅游追求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在內涵上是共通一致的。正是由于鄉村生態旅游與低碳旅游存在著這種內在的契合性,鄉村生態旅游作為生態旅游在鄉村發展的形式、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方面有著明顯的先天優勢。在發展鄉村生態旅游過程中,低碳旅游概念的引入將不僅促進鄉村的可持續發展、“三農”問題的解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且對于推動低碳教育、傳播低碳理念和展示我國在低碳行動方面的努力有著極強的示范效應和窗口效應。
三、低碳旅游:鄉村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拓展
低碳旅游這一概念的提出,作為一種可量化、具有很強操作性的旅游形式,為鄉村生態發展的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活力,幫助鄉村生態旅游進一步廓清了其對象、方式和發展方向。
1、拓展了鄉村生態旅游的對象。鄉村生態旅游的對象,在已有的定義中,一般局限于一些保存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環境、傳統的農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習俗。而低碳旅游是以能耗少、污染小為標準來衡量旅游對象,換言之,凡是具備能耗少、污染小特征的旅游對象都可以作為低碳旅游對象。
2、明確了鄉村生態旅游的方式。鄉村生態旅游強調具體的鄉村生態旅游實現方式,就旅游“六要素”而言,就要求有相應的鄉村旅游食、住、行、游、購、娛的生態方式,但什么樣的具體方式才是生態方式,迄今為止尚未明確。而低碳旅游強調通過運用低碳技術、推行碳匯機制和倡導低碳旅游消費方式來促進人類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旅游企業推進節能環保,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采用旅游業生態和節能新材料應用,將太陽能、生物能等清潔新能源應用到旅游業中,實施旅游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育建設以增長碳匯,發展旅游資源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等,以切實提高旅游業科學發展、生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些帶有很強行動指向性的具體措施與對策,就明確為鄉村生態旅游的實現方式指明了一個具體的發展方向。
3、指明了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方向。鄉村生態旅游追求的目標是在發展旅游的同時,注重保護當地鄉村生態環境,但是如何衡量鄉村生態好壞,在實踐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的標準。而低碳旅游把衡量生態好壞的標準確定在碳排量這一技術指標上,通過低碳這一量化目標將旅游業所擔負的生態社會責任分解到旅游全過程中,通過每一個旅游要素來體現節能減排,以具體指標來詮釋和諧社會、節約社會和生態社會的內涵。這就為衡量鄉村生態好壞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標準,進一步廓清了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方向。
四、低碳旅游:鄉村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創新
在低碳技術的廣泛滲透、碳匯機制的普遍推進及低碳生活方式的廣泛倡導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將低碳旅游概念引入到鄉村生態旅游,將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需要政府部門、旅游企業和旅游者等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努力。從發展趨勢上看,應建立起在碳交易制度基礎上鄉村生態旅游向低碳發展的利益引導、保證、約束機制,將發展低碳鄉村生態旅游所增加的內部成本外部化,將由鄉村生態旅游企業承擔的個別成本轉為由全社會來分擔。以保證鄉村生態旅游的低碳發展方向。
1、引導機制。一個有效的導向制度將起到明確的行動引導、示范效應。在發展低碳鄉村生態旅游之初,對于鄉村旅游企業,要運用財政、稅收、經濟補償等方式區別對待,對于高效能、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業實行關停;對利用低碳或零排放的企業,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旅游企業,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應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稅收減免或生態補償。
2、保證機制。保證機制主要是從制度標準層面對鄉村生態旅游向低碳方向發展確定一個可供操作性的指標體系。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低碳旅游產品、服務、管理的相關質量標準,使旅游業開發、經營、消費、管理達到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同時協調旅游、環保、能源、交通、財政、稅收等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與服務職能,共同推進鄉村生態旅游低碳化、循環化。
3、約束機制。事后的碳排放量審計核算機制,是保證鄉村生態旅游發展中政府公共部門、旅游企業行為符合低碳發展要求、落實節能減排責任的有效約束。一方面,從政府宏觀管理層面來看,要在探索建立科學的低碳鄉村生態旅游統計核算體系基礎上,通過設計一個合理的指標框架對鄉村生態旅游的碳排放量進行準確計算,對鄉村生態旅游業生態目標和階段性減排任務進行科學評估,借此強化監督政府及其公共職能部門在旅游環境規劃科學性、旅游管理程序的合法性等方面的有效性,促使政府及其公共職能部門發展地方旅游業的行為舉措更加理性科學、更加環保低碳。另一方面,從企業微觀管理層面來看,要建立鄉村生態旅游企業綠色審計體系,對旅游企業實行以碳排放量為核心指標的資源、環境價值核算,將因鄉村生態旅游對環境產生的負外部性通過行政或經濟途徑納入到旅游企業運營成本之中,將旅游企業具體經營活動低碳化納入到可控性、可調性的范疇。
五、結束語
低碳旅游逐漸成為當前國際旅游的新時尚與新熱點。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不僅大大豐富和拓寬了鄉村生態旅游的內涵和對象,為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而且對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全面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的實現、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低碳旅游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如何有效地將低碳旅游概念應用于鄉村生態旅游將是一個艱苦的探索過程。但總體而言,倡導鄉村生態旅游低碳發展方式,選擇一些條件適宜地區構建低碳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示范區,不啻為實現鄉村生態旅游向低碳旅游發展方式轉型的一種有益探索。
【參考文獻】
[1] 王嘉學、謝洪忠:云南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模式初步探討[J].昆明大學學報(綜合版),2005(2A).
[2] 楊桂花:民族生態旅游接待村多維價值的研究[J].旅游學刊,2003(4).
[3] 江曉云:少數民族村寨生態旅游開發研究――以臨桂東宅江瑤寨為例[J].經濟地理,2004(4).
[4]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方式[J].旅游學刊,2010(1).
[5] 鄭琦: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轉型的模式創新[J].學習與探索,2010(4).
[關鍵詞]鄉村旅游 社區 社區參與
一、相關概念界定
1. 鄉村社區
“社區”一詞源于拉丁語,意思是共同的東西和親密的伙伴。20世紀30年代,等將“community”的概念引入中國,翻譯為“社區”,并指出,“社區是若干社區群體(家庭、民族)或社會組織(相關團體)聚集在一定地域里形成一個在生活上互相關聯的大集體。”當代眾多學者對“社區”的概念進行了界定,角度各不相同,在此我們認為,社區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社會生活共同體,通常具備以下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圍;②具有相同的文脈和共同的價值觀;③具有相同的生活習慣和風俗;④成員間有共同的利益。按照此定義,鄉村居民長期以來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價值觀、生活習慣和風俗,無疑是最接近“社區”特征的社會單位。鄉村社區就是在一定鄉村地域上具有相對穩定和完整的結構、功能、動態演化特征以及一定認同感的社會空間,是鄉村社會的基本構成單元和空間縮影。鄉村社區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小型、封閉性、同質性和欠開發性,社區內部成員之間擁有親密的關系、共同的生活方式、強烈的群體感。
2. 鄉村旅游
對鄉村旅游的研究在國外已經歷了數十年,焦點之一就是鄉村旅游的概念界定。學界普遍認為“鄉村旅游”是具有復雜性和復合性的概念。歐盟(EU)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1994)將鄉村旅游(rural tourism)定義為發生在鄉村的旅游活動,并進一步認為“鄉村性(rurality)是鄉村旅游整體推銷的核心和獨特賣點”。因而,認為鄉村旅游應該是發生于鄉村地區,建立在鄉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經營規模小、空間開闊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的旅游類型。Bernard Lane(1994)對鄉村旅游的概念做了較為全面的闡述,認為鄉村旅游的概念遠不僅是在鄉村地區進行的旅游活動那么簡單,鄉村地區本身就難以界定,不同的國家標準差異很大,鄉村旅游是一種復雜得多側面的旅游活動。
我國對鄉村旅游的研究起步較晚,可搜索到的文獻大都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前期主要是對國外的理論和實踐的介紹,創新性的研究集中產生于1998年以后。馬波(1995)認為鄉村旅游是“以鄉村社區為活動場所,以鄉村獨特的生產形態、生活風情和田園風光為對象系統的一種旅游類型”。杜江和向萍(1999)認為,鄉村旅游是以鄉野農村的風光和活動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為目標市場、以滿足旅游者娛樂、求知和回歸自然等方面需求為目的的一種旅游方式。何景明等(2003)認為狹義的鄉村旅游是指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動。劉德謙(2006)認為鄉村旅游是以鄉村地域及農事相關的風土、風物、風俗、風景組合而成的鄉村風情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觀光、體驗及學習等的旅游活動。
無論學界從哪個角度進行定義,有一點基本達成共識,那就是“鄉村性”是鄉村旅游的本質屬性和獨特賣點。
3. 社區與旅游業
王剛,汪麗萍(1998)認為社區參與是“社區居民作為社區管理的客體,更作為社區管理的主體,參加社區各種事務的行為”。其中,“社區居民”包括居民、政府、單位和社會團體等,社區的各項事務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方面,社區參與的目標取向是社區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以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業是一項社會化的產業,鄉村作為一個典型的社區,發展旅游業將對其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各方面產生影響。筆者曾于2004-2005年間選取浙江省安吉縣的兩個村落進行了有關鄉村旅游對社區影響的情況調研,得出了如圖1的影響模型:
另一方面,鄉村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依托,居民對于發展旅游業的積極或消極的態度對產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將鄉村居民納入到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積極的“社區參與”就成為鄉村旅游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世界旅游組織、世界旅游理事會和地球理事會聯合頒布的《關于旅游業的21世紀議程》,明確提出將居民作為關懷對象,把居民參與作為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不可缺少的環節。劉緯華(2000)認為社區參與是把社區作為旅游發展的主體進入旅游規劃、旅游開發的決策和執行體系中。
二、鄉村旅游發展中的社區參與現狀
1. 鄉村旅游發展中社區參與的基本方式
(1)自主經營模式
這是鄉村旅游發展初期的一種參與模式,由農戶自發經營,項目的所有權和經營權不分離。這種模式通常投入較少,接待量有限,鄉村文化保留得最真實和完整。但受管理水平和資金投入的影響,旅游的帶動效應有限。
(2)“農戶+企業”模式
該模式通過引進旅游公司的管理,對農戶的接待服務進行規范,避免因無序競爭而損害游客的利益。吸納農戶參與鄉村旅游的經營與管理,能夠充分利用農戶閑置的資產、富余的勞動力和各種農事活動,來豐富旅游活動。利益分配是這一模式中非常關鍵的因素,在實踐過程中往往成為矛盾的焦點。
(3)“社區+企業+農戶”模式
這一模式是“企業+農戶”模式的延伸。旅游公司與社區(村委會)進行合作,再通過社區組織農戶參與旅游發展。公司一般不與農戶直接接觸,但會對其進行專業培訓,并制定相關規定,規范農戶的經營行為,確保旅游服務質量。在此模式中,社區是旅游公司與農戶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同時,還可對公司起到監督作用,保證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
(4)股份制模式
這一模式將鄉村旅游資源界定為國家產權、鄉村集體產權、村民小組產權和農戶個人產權四種產權主體,通過合作的形式發展旅游業,國家、集體和農戶參與各方按照各自的股份獲得相應的收益。這種模式,產權關系明晰,風險共擔,利益均沾,有利于調動農戶參與發展旅游的積極性。
2. 基于社區參與的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鄉村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領域較單一
鄉村居民參與旅游業的領域很多,參與范圍應貫穿旅游發展的全過程。但目前,鄉村居民參與旅游業發展主要體現在提供旅游接待服務、參與利潤分配、接受旅游培訓等,還缺少對很多實質性環節的參與,如旅游規劃和決策過程、鄉村文化和自然環境的保護。事實上,當居民意識到自己能夠對旅游開發施加影響時,他們就更傾向于對發展旅游業持積極的態度(Inskeep,1991);鄉村的自然和文化環境是鄉村旅游發展的基礎,更是鄉村居民賴以生存的根基,其保護和傳承必須要有社區居民的支持和參與。
(2)社區居民的經濟收益有限甚至出現負收益
盡管發展鄉村旅游能給社區及其居民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但實際上,除了少部分自主經營的居民能夠獲得較為豐厚的收益外,參與旅游業的居民從事的主要是接待服務工作,經濟收入低,大部分利益為外來企業和從業人員所得。一部分居民由于旅游開發喪失了土地和賴以生存的傳統產業(如農業、養殖業),所得的補償款不足以彌補損失。此外,由于發展旅游業而帶來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增加,抵消了一部分經濟收益,甚至出現負收益。
(3)社區居民的社會關系日益緊張
在部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導致了居民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張,其中較為重要的原因是搶奪客源和旅游資源的產權。一部分人因為旅游業而“先富起來”,引起其他居民的嫉妒;旅游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后果則需要整個社區及其居民來承擔,這也引起了居民的不滿,從而導致摩擦甚至沖突事件。此外,個別鄉村居民經受不住誘惑而采取不法手段謀利,以次充好、偷盜、詐騙等事件屢有發生。上述情況不但有損旅游業的健康發展,長期來看,將嚴重影響鄉村社區的穩定和“鄉村性”的傳承。
三、展望
1. 基于社區參與的鄉村旅游創新模式
前文介紹了幾種常見的鄉村旅游社區參與的方式,經過實踐的檢驗,都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和局限性。鑒于當前鄉村旅游社區參與中存在的問題,亟須創新模式,提高社區參與的績效。
(1)“政府+農戶+NPO”模式
這種模式適用于經濟相對發達、基礎設施條件較好、依托城鎮客源的鄉村社區。政府介入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包括鄉村旅游的規劃決策、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和指導經營、環境監測和保護等,有利于鄉村旅游的有序發展。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意為非營利組織,例如鄉村旅游協會,主要起到自律、管理、監督和協調的功能。當NPO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時,政府可逐步退出運作。
(2)“政府+農戶+企業+NPO”模式
這種模式適用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但旅游資源開發條件較好的地區。當地方政府無力承擔所有開發費用時,旅游開發企業可為其提供資金支持,并且承擔提供就業、培訓等責任;旅行社負責開拓市場,招徠客源。
由于鄉村地區經濟落后、社區居民的綜合素質偏低,其對鄉村旅游的參與度往往較低,主要局限于提供旅游服務、文藝表演等相對較淺的層次。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居民的培訓和指導,提高其對參與的認識和能力。
2. 鄉村旅游社區參與機制設計
通過鄉村旅游社區參與機制的設計,包括引導機制、咨詢機制、利益保障機制和監督機制,為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引導機制包括教育培訓和輿論宣傳,提高鄉村旅游各參與方的認知水平,明確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的權、責、利,并掌握一定的參與技能,如民主意識、溝通技巧等。
咨詢機制應貫穿于鄉村旅游發展的全過程,對旅游開發的目標、途徑等戰略性問題,旅游發展的具體思路等問題,廣泛征求社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NPO的作用,拓展鄉村居民參與旅游發展的廣度和深度。
利益保障機制通過立法明晰產權、規范土地流轉過程、嚴格執行征地補償標準以及確立利益分配制度等手段,切實保護社區居民的利益,以此提高其參與旅游發展的積極性和滿意度。
監督機制為鄉村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可由地方政府或人大成立專門的執法和監督部門,也可由參與各方共同組成監督機構,或由NPO履行監督職責,確保社區居民的普遍利益得到保護。
結語
十七屆三中全會將發展農村經濟列為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并指出,必須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將改革創新作為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同時,將切實保障農民權益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鄉村旅游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面臨著很多新問題和新機遇。通過創新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模式,引入引導、咨詢、利益保障和監督四大機制,將有助于推動鄉村旅游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敏嫻.鄉村旅游社區參與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5.3.
[2] 何景明.國外鄉村旅游研究述評[J].旅游學刊,2003,(1):76-80.
[3] 劉緯華.關于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若干理論思考[J].旅游學刊,2000,(1):47-52.
[4] 馬波.開發關中地區鄉村旅游業的構想[J].國土開發與整治,1995(6),5(2):59-64.
[5] 王剛,汪麗萍.社區參與簡論[J].城市研究,1998,(5):53-55.
[6] 鄭群明,鐘林生.參與式鄉村旅游開發模式探討[J].旅游學刊,2004,(4):33-37.
[7] 王昆欣,周國忠,郎富平.鄉村旅游與社區可持續發展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94,100,201-202.
[8] 夏根林.鄉村旅游概論[M].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6月第1版:159,167.
關鍵詞: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問題與對策
一.鄉村旅游概念的界定
鄉村旅游概念的界定,關系到能否科學、準確地來評價鄉村旅游研究所面對的問題,它是構建鄉村旅游理論體系的基礎,但是目前對于該概念的界定方面,國內外的學者尚未能達成一致的意見。歐洲聯盟(EU)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994)將鄉村旅游(Rural tourism)定義為發生在鄉村的旅游活動[1]。西班牙學者Gilbert認為鄉村旅游就是農戶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條件,使其在農場、牧場等典型的鄉村環境中從事各種休閑活動的一種旅游形式[2]。國內有關鄉村旅游的定義較多,何景明認為狹義的鄉村旅游是指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動。由于鄉村旅游本身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國內外學者對于鄉村旅游這一概念有著不同的見解,不同的定義方式,但是,基本上都認為鄉村性(Rurality)使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差異性,是界定鄉村旅游的顯著標志,是也鄉村旅游的核心[3]。
二.鄉村旅游的主要發展模式
(一)農家樂模式
農家樂是新興的旅游休閑形式,是農民借助于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自然風光,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種回歸自然從而獲得放松身心,愉悅精神的的一種旅游模式。通常,農家樂的成本較低,消費不高,可以滿足城市居民放松心情的需要,因此受到了很多城市居民的喜歡。
農家樂的發展,對于促進農村旅游、加快農業市場的進程、調整產業結構等都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農家樂也成為了農村居民了解信息的新窗口,是城鄉互動的新橋梁,為農村地區帶來了新思想、新觀念,是發展城鄉一體化的有效措施。農家樂這種旅游形式以消費合理,價格實惠作為主要的特點,吸引了大量的城市居民前來參與。
(二)民俗風情模式
即以鄉村的民俗文化為特色,利用當地民族宗教、民族的生活習慣、民族歌舞、民族特色節日,開展民族文化旅游。如東北地區滿族村寨,滿族先民于四千年前聚居在今長白山地區,在公元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從此中國歷史上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滿洲族,簡稱滿族。滿族傳統民居多為三合和四合院,代表服飾為旗袍,常見的禮儀有“請安”“打千”。在例如朝鮮族,朝鮮族在吉林省最大的聚居區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族喜歡體育運動,有踢足球、摔跤、壓跳板、蕩秋千等,在長白山腳下的朝鮮族村寨,以其所特有的民俗風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三)農業觀光園模式
農業觀光園是各地、市、城郊及鄉鎮結合自己農業生產的特點,與當地的自然資源相結合,從而建立的具有一定面積的農業示范園。這些園區內,主要栽植果樹、蔬菜和花木,在整體的園區設計方面遵循現代園林的規劃原則,有些還設置了娛樂項目。目前,城鎮居民所面對的環境日益收到污染,于是,他們開始向往“回歸大自然”的休閑、安靜的生活。每逢周末或者是假期,城市居民就會前往這些觀光園來領略大自然和田園生活。
三.鄉村旅游開發中的問題分析
國家旅游局副局長王志發說,國家傳統的自然、文化旅游資源,約有70%在鄉村而且國民旅游消費正從觀光為主,轉向觀光度假與專項旅游的新局面。統計數據顯示,城市居民小長假出游中,選擇鄉村旅游的占70%以上。2011年國家繼續加大引導鄉村旅游的發展,國家旅游局組織編寫了《鄉村旅游服務指南》《鄉村旅游發展經典案例》。在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現實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城市化傾向明顯,沒有突出“鄉村性”
鄉村性作為鄉村旅游的主要特征是吸引城市居民前來旅游的主要吸引力,城市與鄉村的環境差異是導致城市居民參加鄉村旅游的重要原因。然而鄉村旅游的從業者對于這一點上沒有深刻的認識,缺乏正確的認識。目前,鄉村旅游在建設上普遍存在“城市化”傾向,不合時宜、不協調的現代建筑破壞了鄉村特有的自然環境。
(二)旅游經營不規范,接待服務水平不高
目前,鄉村旅游的經營者多為農戶自身經營,管理上有很多不規范的表現。國家和政府也沒有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來規范鄉村旅游市場;在旅游項目開辦審批不規范,沒有一定的審核標準,盲目發展。價格不合理,沒有統一的定價標準,經營者隨意定價,有的價格過高,甚至現在有些地方出現了嚴重的宰客現象,這給游客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從業人員的素質較差;在實際的鄉村旅游中,其多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這些人多位當地的村民,由于我國農村地區的村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服務意識淡薄,而且開發鄉村旅游的經營者也沒有意識對從業者進行有效的培訓,導致旅游接待服務水平不高。
(三)缺乏整體規劃,產品單一雷同
在開發鄉村旅游時,缺乏整體的規劃,沒有對當地特有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進行綜合性的評價,論證就匆忙的開發,只注重規模,不講究質量,有些地區的開發本身就是一種對當地的破壞。一些地區為了急于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沒有認真分析本地的優勢和發展潛力,并且缺乏市場調研,僅憑著一股熱情,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鄉村旅游的發展對策
(一)加強行業規范管理,提高服務水平
發展鄉村旅游要堅持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的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當地各級政府要明確責任,制定相關的法律或條例,健全法律管理體制。可以借鑒星級酒店的的評定方法,從基礎設施、安全標準、衛生標準、綜合管理、接待設施、服務質量等方面對“農家樂”進行綜合評價和等級劃分,對不符合標準的經營戶予以停止營業。同時,要整體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提高鄉村旅游服務的接待水平,為旅游者提供愉快、安全的旅游環境,從而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的健康和持續發展。
(二)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提倡可持續發展
鄉村旅游是在良好農村生態系統的基礎上發展的,我國鄉村旅游產業必須注重對農村生態系統的保護,堅持保護與開發并舉。在鄉村旅游開發中要注意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的問題,防止旅游開發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資源的破壞。各區域要大力提倡和開展生態旅游,盡量使用當地綠色產品,對于園區內的垃圾要進行分類收集,并統一管理,對破壞環境的游客可以給與一定的處罰。要堅持“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原則,走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城市化傾向明顯,沒有突出“鄉村性”
鄉村旅游品牌的塑造,可以提高當地的知名度,提高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一定要注重自身的特色,明確產品的定位。隨著游客對于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單一的旅游產品已經不能夠滿足游客的需要,因此鄉村旅游產品只有在內容上和形式上充分體現出不同的文化特色,體現出自己鮮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內涵,并將這些因素與當地的可持續發展融合在一起,才能夠最大限度的吸引游客,激發游客的需求動機。深度挖掘當地具有影響力的旅游資源,并以此樹立品牌效應,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 郭煥成,韓非: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綜述,地理科學進展 29(12),2010
[2] GilbertD.Rural tourism and marketing:Synthesis and new ways of working[J].Toursim Management,10(1),1989
[3]陳楠,李隴堂:銀川市休閑農業旅游研究—以“農家樂”旅游為例 寧夏工程技術 11(1)
[4] 馮淑華,沙潤:鄉村旅游的鄉村性測評模型—以江西婺源為例,地理研究 26(3)2007
[5] James McCarthy:Rural geography: globalizing the countryside,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2(1)2008
[6] Mary Cawley,Desmond A.Gillmor: Integrated rural touism:Consepts and Practice,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35,No.2,2008
[7] Bill Bramwell,Angela Sharman:Collabrotion in local tourism policymaking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26,No.2,1999
[8] 張環宙,許欣:外國鄉村旅游發展經驗及對中國的借鑒,人文地理 4(96)2007
[9] Beaton S.Rural Tourism in Australia :Has the Gaze Altered Tracking Rural Imangs through Film and tourism Promo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6(3),2004
關鍵詞:民宿;鄉村建筑;在地文化
1 民宿當下的定義和發展狀況
1.1 民宿的定義
“民宿”一詞發端于日語“Minshuku”,這種多數以閑置鄉村房屋作為主要設施,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提供家一樣氛圍的體驗,分布于鄉間的住宿形態。在臺灣地區比大陸地區起步更早,學者們認為民宿指代的是有主人長期生活在內的經營性家屋空間,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
前不久,北京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召開,《北京市旅游條例(草案修改稿)》提交審議。此次草案修改稿中,明確了民宿的概念:民宿,是指利用自有住宅,結合本地人文環境、自然景觀、生態資源及生產、生活方式,為旅游者提供休閑旅游住宿場所。
1.2 民宿國內的發展狀況
國內民宿的發展。種類很多,如浙江莫干山地區民宿、廈門鼓浪嶼為代表的家庭旅館等。目前國內民宿特點:從空間分布上來說,主要分布在南方。從發展進度來看,民宿行業整體處于起步階段,少數地區發展相對成熟,整體市場行情火爆。從類型上來說,除農戶自營的傳統民宿外,外來者租賃經營的民宿占據較大比重。
1.3 民宿的發展背后的隱憂
許多國內學者對于“民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都給予高度的關注,并探究了應對策略。尤其是鄉村民宿總體呈現明顯的城市化傾向。周玲強、黃祖輝(2004)指出一些農戶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盲目抄襲豪華飯店改善硬件設施,從而陷入了城市化誤區。例如,王顯成(2009)指出鄉村民宿作為鄉村旅游的載體,在發展中存在著缺少規劃、破壞鄉村地景風貌,缺乏民宿在地文化內涵,缺乏前瞻性、整體性的地域整合規劃等問題。
2 鄉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內涵
2.1 鄉村在地文化的內涵
現代工業社會的快速發展,使都市人對鄉土文化產生強烈的回歸情愫。這種回歸不是單純地理空間意義上的鄉愁,而是對快速、嘈雜、現代化城市生活的一種逆反。鄉村的最根本屬性就是自然性,而回歸鄉村實際上是對富有鄉土文化內涵的鄉村意象的向往。引用前人對鄉村在地文化的界定:“在鄉村中的長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鄉村獨有的、相對穩定的文化形態與知識系統。”在表現形態上,鄉村在地文化是一種自然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模式,根源于鄉村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通過建筑、服飾、家具、農用設施等有形物質與民風習俗、思維意識、民間藝術等無形精神要素,在尋常樸實之間傳遞著傳統文化。
2.2 鄉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內涵
民宿發源于鄉村,鄉村在地文化是民宿的靈魂。民宿的鄉土區位所帶來的地域文化正是民宿的核心競爭力。國內大多數鄉村民宿是在當地農民閑置房屋上改造而成的,在建筑形態上具有濃厚的鄉村生活風貌,作為一種視覺符號,傳遞著不同地域的鄉土文化特色。民宿建筑設計,靈感主要來源于傳統鄉土建筑。除此以外,民宿主人與客人之間存在較多互動,不少民宿提供管家服務,將客人視為到民宿來做客的朋友,力圖打造家庭式服務與細節關懷,這種人情味濃厚的主客互動正是根植于鄉土文化的樸素人際交往形式。由于地緣和親緣關系,鄉土文化在農村人心目中一直存有一種樸素道義和情感義務,而這種人際關系在人們轉向城市生活以后就不復存在了。民宿的服務提供方式在主客之間產生一種很強的情感聯結,很多游客樂于選擇民宿也是出于這種富有人情味的獨特體驗。
3 鄉村民宿在地文化的表達形態
鄉土文化一般表現于鄉村的建筑、服飾、家具、農用設施等有形物質與民風習俗、思維意識、民間藝術等無形精神要素。對鄉土文化的回歸就是將當地鄉土文化的物質和精神要素通過民宿的載體予以傳承,在運營民宿的同時,保護當地傳統文化;對鄉土文化的構建,則是以民宿為平臺,植入在地文化理念和形態,在鄉土生活范式、農村新移民文化方面構建新型的鄉土文化。
3.1 遵循生態環保的設計原則
民宿旅游作為鄉村旅游的一種類型,對鄉村環境有高度的依托,而且與農業生產是相互促進的,在民宿旅游中游客消費的更多是一種原生態的環境,其周圍要具有鄉村意象。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以尊重的態度對自然及人文環境進行規劃設計,使人為的建設對自然環境產生加分的效果;尊重多樣化生物的生存權,避免自然生物棲息地及遷徙路徑被破壞,保護生態環境的完整;減少地形地貌破壞,用最少人為設計來達到設計的目的。
3.2 統一規劃整體布局原則
作為民宿設計者,要有統籌全局的意識,要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功能區規劃和旅游業發展規劃的前提下,選擇自然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具備一定發展潛力的鄉村發展鄉村民宿。同時要按照“因地制宜、彰顯特色、合理布局、有序發展”的要求,布局規劃鄉村民宿發展重點區塊,重點在沿江、沿路、沿景“三沿”區域、歷史文化村落、基礎設施較完善的布局鄉村特色民宿,發展鄉村特色民宿。
3.3 彰顯鄉土特色和地域文化原則
利用周邊自然環境和人文風情的獨特性與專屬性,圍繞鮮明的主題定位,在民宿建筑風格設計、室內裝飾,做好深度策劃,打造極具創意和景觀美學概念的特色民宿,充分體現主人的創意和心意。要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加大對傳統藝術、傳統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風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力度和傳承。室內擺設、用品和室外小品布置要體現鄉土情調,注重淳樸民風的保持和發揚,做到人居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融合,要突出體現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符號。
鄉村民宿在保護鄉村歷史建筑、維護鄉村聚落形態上具有特別的意義,應該作為保護與傳承鄉土文化的載體,重新喚起農村居民對以本土建筑、器物等為代表的鄉土文化的認同與自豪感,從而挽救正在日益減少的鄉村意象和日益衰敗的鄉土文化。在民宿的建筑結構、風格、式樣和材質上,既要適應現代人們的生活需求,又要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生態承受能力,體現當地特色以及蘊含的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 金銘,咖啡知己.民宿:傳統鄉村新血液[J].中華民居-中國民族建筑合刊(2016年1、2月合刊),2016(6):10-15.
[2] 葛姝,賴紅波.臺灣民宿業品牌網絡推廣及對上海的借鑒[J].設計,2015(20):142-144.
[3] 唐文躍.地方感――旅游規劃的新視角[J].旅游學刊,2008(08):11-12.
[4] 王戰野.民宿經營的鄉野性建構――以鄉村之家民宿聯誼會為例[D].東海大學,2006.
[5] 蔣佳倩,李艷.國內外旅游“民宿”研究綜述[J].旅游研究,2014(4).
[6] 龍肖毅.民居客棧概念評述[J].今日科苑,2009(14).
關鍵詞:旅游 產業融合 鄉村旅游
0 引言
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實施意見》(2010.6)和《河北省旅游業十二五發展綱要》(2010.12)指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旅游規模宏大、產品結構合理、設施配套完善、管理服務優良、市場競爭力強、游客滿意度高的旅游大省,將旅游業建設成為全省實現和諧發展、綠色發展、統籌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到2020年,將河北省建設成為中國著名的休閑、度假和觀光旅游目的地,旅游產業規模、質量、效益達到旅游強省發展水平,旅游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為實現這些目標,地方政府和專家學者都在積極探索新的途徑和方法,其中各地逐步興起的產業融合現象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它在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競爭力,推進產業優化升級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大的作用。
1 產業融合與鄉村旅游概述
1.1 產業融合分析 產業融合是伴隨著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變革與擴散而產生的,并已成為新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的主題(Tapscott,1996)。產業融合是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的不同行業通過相互滲透、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的產業屬性或新型產品形態。產業融合的結果,使參與融合的產業產生了新的增長點和專業附加,進一步促進市場發育,促進融合產業的共同發展(王朝輝,2011)。
1.2 鄉村旅游分析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對鄉村旅游還沒有完全統一的定義。國外學者相當重視對鄉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認這涉及鄉村旅游理論體系的構建,但目前對概念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見。國內有關鄉村旅游的定義較多,何景明和李立華認為狹義的鄉村旅游是指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動。鄉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二是以鄉村性作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1.3 旅游產業融合 旅游產業是一個高度復合型的產業,它涉及到食、宿、行、游、購、娛等多個行業,同時與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郵電通訊業等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旅游業的發展需要這些產業的支撐和彼此間的協調,同時它又具有較強的關聯性,能帶動這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旅游產業融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伴隨著旅游業和社會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必然現象。旅游產業融合作為旅游業發展的一種創新形式,為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旅游業與農業進行產業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鄉村旅游的本質是農業與旅游業之間相互延伸融合的產物,農業提供資源,旅游提供服務。鄉村旅游成為了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的具有創新意義的都市型產業。
鄉村旅游發展與新農村建設密切結合,如何更好的利用農村資源開發旅游是當前重要的課題。在產業融合的視角下,鄉村旅游資源如何開發、政府在開發擔當什么樣的角色與責任、農村建設如何保持自身特色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研究。
2 河北省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根據河北省旅游局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省接待海內外游客超過2.2億人次,旅游總收入接近1600億元,同比增長分別超過20%和30%。
河北是綜合性農業大省,農村面積大,農作物種類豐富,農業生產類型多種多樣,鄉村民俗風情濃厚多彩。河北省鄉村旅游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主要既有自然生態型資源也有文化資源;既有農事體驗旅游,又高科技農業觀光旅游。適合開發的旅游類型有生態農業觀光、鄉村體驗旅游、民俗風情旅游、歷史觀光和鄉村度假等類型。目前河北省共有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3家、示范點31家,省級示范點61家,四星級鄉村酒店17家。全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年接待人數4000萬人次,總收入突破100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由此可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對河北產業結構升級,建設新農村,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城鄉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
3 制約河北省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的因素
3.1 管理體制落后 由于鄉村旅游資源分布與類型等多種原因,導致部分重點鄉村旅游景區分屬多個不同的部門管理,存在“一山多主”、“一水多主”、“一景多主”等多頭管理現象。這種條塊分割、部門所有的弊端嚴重影響了旅游資源的有效整合,制約了旅游景區的發展活力,阻礙了旅游產業的做大做強。尤其是鄉村土地家庭聯產承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鄉村旅游農場或是莊園的規模經營。
3.2 經營理念落后 部分鄉村旅游景區管理者與經營者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不足,整體規劃意識不強導致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建設缺乏規劃不合理,開發模式單一,許多鄉村旅游項目盲目上馬,開發中刻意模仿城市,內容與服務項目雷同。不能有效展示鄉村差異、挖掘鄉村內涵、突出鄉村特色。鄉村旅游企業或經營者各自為戰,缺少聯合促銷,存在惡意競爭現象。
3.3 專業人才缺乏 由于河北省特色比較突出的鄉村旅游資源集中在山區和相對比較偏遠的農村地區,基礎設施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經濟收入水平不高,不但留不住自己的人而且很難吸引外地人才,高素質旅游人才缺乏是鄉村旅游發展的普遍問題。由于管理、導游以及服務人員素質不高,直接導致了旅游產品開發設計、管理和市場營銷的落后。
3.4 產業融合度不夠 目前很多鄉村旅游資源富集的縣仍是國家或省級貧困縣,資金缺乏是目前鄉村旅游發展的最大瓶頸。生存與發展問題是當地的首要任務,基礎設施薄弱與資金的不足,不僅導致了旅游產品的低層次、粗放式開發,而且阻礙產業融合。由于鄉村對農業的依賴和資金問題,導致農業與旅游,農業與工業,新農村建設與新能源推廣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約。
4 促進河北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策略
4.1 加強領導,積極探索管理體制 在充分調研鄉村旅游資源的所有權與管理權和經營權的管理現狀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管理體制,切實解決多頭管理體制,理順利益分配機制,形成多部門聯動,促進產業融合。鄉村旅游的規模化發展需要土的規模化經營,鄉村旅游的轉型與升級有賴于鄉村集約化的進程。根據相關土地流政策,可以改變聯產承包責任制一家一戶的耕作式,土地經營由零散變為集中,土地資源可形成連片專業化規模經營。鄉村根據資源類型與市場需求等因素,實現區域性的大規模生產和差異化發展,使農業產業區域化、農業景觀集約化、村莊主題化,從而推動鄉村旅游產業升級。
4.2 加強規劃,引導樹立市場觀念 組織相關專家與學者加強對鄉村旅游經營管理者指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經營管理觀念,增強市場競爭意識。為了避免盲目競爭、低水平重復建設,打破以單體景點吸引游客的傳統促銷方式,以復合型資源和整體形象產生魅力,形成強勢吸引,塑造鄉村旅游地品牌。
4.3 加強培訓,培養引進高素質人才 高素質的人才是鄉村旅游健康發展的保障。為了提高鄉村旅游業服務質量必須對從業人員進行規范管理。加大對當地居民與員工的培訓,幫助其樹立正確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技巧;組織他們外出考察擴大他們的視野,提高審美水平,幫其認識不足。積極探索與省內高校合作,一方面實施人才培養計劃,進行定向培養,進行旅游人才儲備;一方面建立大學生實習或是見習制度,或是利用當前大學生村官或是選調生,吸引人才投入鄉村旅游建設。
4.4 加強產業協作,積極引導產業融合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消費需求多樣化的新形勢下,旅游產業部門要打破部門分割的思維,以開放的觀念求產業發展更廣闊的空間,要跳出本產業看待產發展形勢,樹立大旅游觀念,以產業部門的聯動政策的出臺,促進旅游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
政府應在旅游業融合發展中發揮積極的宏觀管理作用,同時要發揮市場在實現旅游業融合發展中的導性作用,關鍵是要加快放松行業管制。旅游業現融合發展必然要求各種要素能夠在不同行業之間較為自由的流動,旅游業才能與其他產業實現市、技術和功能等的融合。政府主抓戰略規劃、產品標準制定、提供公共物品和加強市場監管。
參考文獻:
[1]吳三忙.旅游業融合發展中政府的作用[J].旅游學刊,2011.6.
[2]李贊.河北環京津鄉村旅游現狀及其對策探討[J].旅游縱橫,2012.8.
[3]楊穎.產業融合:旅游業發展趨勢的新視角[J].旅游科學,2008.8.
[關鍵詞]壓力因應;休閑效益;社會支持;結構方程模式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10)02-0066-06
1 引言
生活中瑣碎的抉擇與人際關系等都是壓力的來源。適度的壓力可以促使個體保持警覺,使其表現更好,但過度的壓力會造成生理或心理的不適,若未能適當的紓解將會影響身心健康。根據對休閑所帶來的效益的相關研究,得知休閑是一種釋放壓力與維持健康的重要策略。據此概念伊瓦沙奇與麥尼爾(1wasaki&Mannell)提出休閑調適策略(1eisure coping strategies),指出人們為因應日常生活壓力,所產生的休閑調適行為與認知,可調節負面的生活壓力,并產生正向的調適結果,以維系生理與心理健康。伊瓦沙奇的研究更指出,當壓力增加時,休閑調適策略會發揮緩沖與調節的功能來調節負面的壓力,以協助人們維持生理與心理的健康。
近10年來,臺灣因整體環境提升,人們開始更注重生活的質量,對于各方面的健康也更加關注。自1991年臺灣實施周休兩日以來,民眾休閑時間逐漸增加,對于休閑類型的需求開始增多。擁有廣泛資源與強調健康、自然、放松等理念的鄉村旅游即成新興休閑方式與選擇。由此可知,若能對鄉村旅游中休閑體驗及身心效益做進一步探討,將能成為發展鄉村旅游的理論基礎與確定島內鄉村旅游發展方向。有鑒于此,本研究以鄉村地區的游客為對象,探討鄉村旅游游客的生活壓力知覺、休閑調適策略與健康之關系。筆者期盼研究結果有助未來鄉村旅游的休閑理論建立與實務應用,并給鄉村旅游發展及政府相關單位提供參考與建議。
2 文獻回顧
2.1 生活壓力知覺(life stress)
生活壓力知覺是指人與環境交流后,個體因知覺到環境中所產生之生理、心理或社會支持系統的壓力,所產生的調適需要與感受程度。而柯漢、克馬克與默梅爾斯坦(Cohen,Kamarek,Mermel,stein)更將個體每天都要面對日常生活困擾之壓力源作整合性的敘述,建立“壓力知覺量表”來測量生活壓力知覺,使受試者的對象較為廣泛,其內容包括心理壓力、生理壓力、環境壓力。可知生活壓力的來源相當廣泛,且會受個體之差異而有所不同。
2.2 休閑調適策略(leisure coping)
在不同壓力情境中,人們有選擇性地從事休閑行為或借由行為或認知的改變來幫助他們調適壓力,以維持健康,即為休閑調適策略。休閑調適策略是一種較立即與有效來紓解壓力的調適方式,其定義為因應壓力情境的休閑行為或是認知反應。
而不同的壓力情境,將導致個人去從事不同形態的休閑來因應壓力,以維持健康。伊瓦沙奇與麥尼爾依其休閑行為與反應,將休閑調適策略分為3種:(1)舒緩身心式休閑(leisure palliative coping),借由參與休閑來逃避壓力與舒緩身心;(2)友伴式休閑(1eisure companionship),透過休閑獲得自由決定感與社會支持的經驗;(3)改善情緒式休閑(leisure mood enhancement),經由參與休閑以提升正面情緒或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由此可知,休閑調適策略是介于生活壓力與生理、心理健康之間的調節、緩沖的方式,所以,當個體遭受生活壓力時,會引發休閑調適行為來維持生理、心理的健康。
2.3 健康(health)
1946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個體在生理、心理及社會方面均安適的狀態,而不僅僅只是沒有生病的狀態。其健康分3個層面,分別為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生理層面意指身體功能狀況,心理層面指精神認知狀態,而社會層面則指人與人之互動及生活情況。因此,健康是結合生理、心理及社會健康3方面的和諧狀態。
2.4 生活壓力知覺、休閑調適策略與健康
過去的研究指出,休閑能幫助個體因應生活壓力,以提升個體身心健康,顯示休閑是一種調適壓力與維持健康的重要策略。而休閑調適策略則是個體為因應日常生活壓力所產生的休閑調適行為與認知,可調節負面的生活壓力,并產生正向的調適結果,以維系生理與心理健康。綜合上述,可知休閑調適策略具有緩沖生活壓力對健康的影響,成為壓力與健康兩者關系中的緩和因素,間接對個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產生正面影響。
3 研究設計
3.1 研究假設
相關研究得知,生活壓力會負面影響個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狀況。而伊瓦沙奇與麥尼爾進一步將休閑調適策略定義為身處壓力環境下的個體透過休閑活動參與得到身心靈上的效益,以減緩壓力對個人所造成的沖擊與影響,顯示休閑可造成正向調適結果,以及間接地正向維系生理與心理健康。由此可知,經由不同的休閑調適策略,能減緩生活壓力對個人各層面之健康所造成的沖擊與影響。為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生活壓力知覺對健康為負面影響。
H1a:生活壓力知覺對一般健康為負面影響。
H1b:生活壓力知覺對心理狀態健康為負面影響。
H1c:生活壓力知覺對社會功能健康為負面影響。
H2:生活壓力知覺對休閑調適策略有影響。
H2a:生活壓力知覺對舒緩身心式休閑有影響。
H2b:生活壓力知覺對友伴式休閑有影響。
H2c:生活壓力知覺對改善情緒式休閑有影響。
H3:舒緩身心式休閑對健康有正面影響。
H3a:舒緩身心式休閑對一般健康有正面影響。
H3b:舒緩身心式休閑對心理狀態健康有正面影響。
H3c:舒緩身心式休閑對社會功能健康有正面影響。
H4:友伴式休閑對健康有正面影響。
H4a:友伴式休閑對一般健康有正面影響。
H4b:友伴式休閑對心理狀態健康有正面影響。
H4c:友伴式休閑對社會功能健康有正面影響。
H5:改善情緒式休閑對健康有正面影響。
H5a:改善情緒式休閑對一般健康有正面影響。
H5b:改善隋緒式休閑對心理狀態健康有正面的影響。
H5c:改善情緒式休閑對社會功能健康有正面的影響。
3.2 變項定義與測量
3.2.1 生活壓力知覺
根據柯漢等的“壓力知覺量表”,并以回憶6個月內發生的事件為范圍,評量生活事件對受試者造成的壓力程度,其3個構面包含:(1)心理壓力, 指造成負面情緒的壓力;(2)生理壓力,指影響身體健康的壓力;(3)環境壓力,指影響日常生活處理的壓力。總計12題,并采用5級李克特式評分制(從1=從不至5=總是),評分標準為將各問項分數相加即得到生活壓力知覺分數,分數越高,表示生活壓力知覺程度越大。
3.2.2 休閑調適策略
主要采用伊瓦沙奇與麥尼爾發展出的“體閑調適策略量表”,量表分為3個構面:(1)舒緩身心式休閑,指能逃避壓力恢復精神的休閑活動;(2)友伴式休閑,指能得到社會支持感的休閑活動;(3)改善情緒式休閑,指能改善情緒的休閑活動。總計18題問項。采用5級李克特式評分制(從1=很不同意至5=很同意),計分方式為休閑調適策略各構面分數之加總,再求平均值。所得平均值越高,顯示對某種休閑調適策略的知覺程度與同意程度越高。
3.2.3 健康
此部分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量表(WHO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與SF-36健康量表(short Form-36)設計出“健康自評量表”,包含一般健康、心理狀態、社會功能3個概念,其構面分為:(1)一般健康,個體自身健康的感受狀;(2)心理狀態,個體情緒與精神認知的安適狀況;(3)社會功能,個體參與社會活動的狀況,共計16題。根據問項內容采用6級李克特式評分制(從1=從不至6=總是),各構面間項加總后,分數越高,表示健康自評結果越好。
3.3 樣本取得與數據收集
本研究基地以臺灣苗栗縣南莊鄉為抽樣地點,于2008年3月19日以便利取樣選取40位年滿16歲的鄉村旅游游客進行問卷預試。針對問卷預試結果進行信度分析,休閑調適策略量表之Cronbach's a值為0.846,生活壓力知覺量表之Cronbach's α值為0.709,健康自評量表之Cronbach's α值為0.846,顯示各量表皆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修訂為正式問卷后,以便利取樣的方式進行抽樣,調查日期從2008年3月26日至4月6日,抽取樣本數共500份,根據問卷填答的完整性,篩選出無效問卷17份,得有效問卷483份,有效問卷比例為96.6%。
4 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樣本基本數據
針對483份有效樣本進行敘述性統計,發現以男性受訪者稍多(53.6%)。26~35歲的受訪者最多(33.1%),可知青年族群對于親近自然與鄉村體驗的鄉村旅游活動有著高度的參與度。學歷以大學(專)教育程度(55.5%)為主,顯示充滿自然體驗與鄉村文化的鄉村旅游活動吸引高學歷的知識分子。職業則以受雇者占最多(59%),可能是因從事休閑活動的時間集中在不需工作的周六日。收入水平在2萬元至5萬元者為最多(41.8%)、2萬元以下者次之(24.6%),顯示活動內容多元、花費較低的鄉村旅游,深深吸引月收入5萬元以下的鄉村旅游游客。
4.2 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將有效回收問卷利用驗證性因素分析進行信、效度檢測。為使測量指標具有良好信度,根據吳明隆與涂金堂指出因素負荷量界于0.5到0.95之間,因此,將未達0.5的因素負荷量與路徑刪除,故將生活壓力知覺構面題項的“覺得一切事情都很順心如意”、“對自己處理個人問題的能力感到有信心”、“覺得很多事都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圍內”及“自己能掌握時間的安排”4題刪除(表1)。休閑調適策略構面則刪除“休閑讓我能在面對問題上有全新的角度”、“我會以短期度假的方式來解決壓力”、“休閑讓我的感覺好多了”及“休閑幫助我扭轉我的負面情緒”4題項(表2)。而健康構面部分則刪除“我好像比別人較容易生病”、“我想我的健康會越來越壞”、“您覺得充滿活力”、“您是一個非常緊張的人”、“覺得心情平靜”、“您精力充沛及您是一個快樂的人”6題項(表3)。
4.3 結構方程模型之驗證
本研究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生活壓力知覺、休閑調適策略與健康之關系。其潛在變項分別為生活壓力知覺(ζ1)、舒緩身心式休閑(η1)、友伴式休閑(η2)、改善情緒式休閑(η3)、一般健康(η4)、心理狀態(η5)及社會功能(η6)等7個構面。采用標準化分數進入SEM模型。
根據AMOS4.0軟件之運算結果,指出本研究的絕對配適統計量為X2=537.746(P=0.00),X2/df=1.99,GFI=0.921,RMR=0.055,AC,FI=0.897,RMSEA=0.045;增量配適統計量為NFI=0.907,CFI=0.951,RFI=0.888,IFI=0.951;精簡配適統計量為PNFI=0.753,PCFI=0.790。綜合各種配適指標結果,顯示本研究模型在絕對配適統計量與精簡配適統計量皆屬良好。而增量統計量則不盡理想,但離標準相差不遠(圖1)。
4.3.1 生活壓力知覺與健康之關系
由表4可知,生活壓力知覺對一般健康為負向影響(β=-0.24,t=4.38,p=0.000),即鄉村旅游游客認為當面臨過多的生活壓力事件時,將會對自身健康感受產生負面評估,故假設H1a成立。而生活壓力知覺對心理狀態的健康亦為負向影響(β=-0.47,t=9.32,p=0.000),可知鄉村旅游游客的生活壓力知覺程度越大越容易感到沮喪、憂郁及疲累,進而產生負面的思考與認知,故假設H1b成立。
當鄉村旅游游客面臨過多的生活壓力事件時,生活壓力知覺對社會功能的健康則產生負向影響(β=-0.20,t=0.07,P=0.000),將使鄉村旅游游客參與平常活動及社交活動的次數與頻率明顯的降低,進而在與人相處交往上產生困擾,故假設H1c成立。綜合上述可知,生活壓力知覺的增加將會對鄉村旅游游客的健康狀態造成負面的影響,尤其以心理感受的影響最為明顯。
4.3.2 生活壓力知覺與休閑調適策略之關系
生活壓力知覺對舒緩身心式休閑會有顯著正向的影響(β=0.15,t=2.69,p=0.007),表明鄉村旅游游客認為生活壓力知覺越高時,參與舒緩身心的休閑活動越能分散注意力,并暫時性遠離壓力,以恢復精神及重整心理資源,故假設H2a成立。而生活壓力知覺對友伴式休閑為正向影響(β=0.24,t=4.46,p=0.000),得知生活壓力知覺越大,受訪者越同意經由參與具有社會支持的休閑活動,能從中獲得朋友支持與同伴的關心及安慰,來紓解壓力。故假設H2b成立。
根據表4發現,生活壓力知覺對改善情緒式休閑無顯著影響(β=0.07,t=2.23,p=0.251),顯示生活壓力知覺程度并不會影響鄉村旅游游客參與能改善情緒的休閑活動的情況,故假設H2e不成立。綜上可知,鄉村旅游游客認為具有陪伴感的友伴式休閑在因應生活壓力的負面影響效果較明顯。其次為暫時逃避壓力的舒緩身心式休閑,但對于能改善 情緒式休閑則無明顯的差異。
4.3.3 休閑調適策略與健康之關系
舒緩身心式休閑是指能幫助個體暫時遠離壓力事件或轉移注意力的休閑活動。由表4可知,舒緩身心式休閑對一般健康為負向影響(β=-0.22,t=1.94,p=0.024),其結果雖與H3a的假設結果略為不同,但相較于生活壓力知覺對于一般健康所帶來的負向影響(β=-0.24,t=4.38,p=0.000),發現借由從事舒緩身心式休閑,能有效降低生活壓力知覺對一般健康所帶來的負面沖擊,即鄉村旅游游客同意透過從事能暫時轉移注意力的休閑活動,能幫助減緩生活壓力對自身一般健康的不良影響。
另外,舒緩身心式休閑對心理狀態的健康(β=-0.09,t=0.90,p=0.310)及社會功能的健康(β=-0.06,t=0.57,p=0.495)則無顯著影響,顯示鄉村旅游游客透過從事舒緩身心的休閑活動調適壓力,并不會影響心理狀態健康與社會功能的健康,故假設H4b與H4c不成立(表4)。
友伴式休閑是一種透過與同伴共同參與休閑活動而得到的休閑陪伴感。友伴式休閑對一般健康為正向影響(β=0.14,t=1.5 8,p=0.037),顯示鄉村旅游游客同意借由參與具有社會支持感休閑活動調適壓力,能增進自身一般健康,故假設H5a成立。
然而從表4發現,友伴式休閑對心理狀態的健康(β=0.01,t=0.15,p=0.951)與社會功能的健康(β=-0.01,t=0.14,p=0.374)無顯著影響,即鄉村旅游游客從事友伴式休閑活動調適壓力,并不會影響心理狀態健康與社會功能的健康,故假設H5b與H5c不成立。另一方面,改善情緒式休閑則為一種休閑情緒調解,將情緒上的處理視為壓力因應的策略。改善情緒式休閑對一般健康(β=0.42,t=4.93,p=0.000)與社會功能的健康(β=0.26,t=3.11,p=0.004)為正向影響,表明鄉村旅游游客同意透過從事改善情緒的休閑活動,增進正面情緒或減少負面情緒以因應壓力,促進人際互動,并提升自身一般健康,故假設H6a與H6e成立(表4)。
而改善情緒式休閑在對心理狀態的健康則無顯著影響(β=0.01,t=0.23,p=0.455),表明鄉村旅游游客從事改善情緒的休閑活動來調適壓力,并不會直接影響心理狀態的健康,故假設H6b不成立。綜上可知,借由參與改善情緒的休閑活動來調適壓力,對于鄉村旅游游客的一般健康與社會功能健康將產生明顯效果。
5 結論與建議
5.1 研究結果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討鄉村旅游游客的生活壓力知覺、休閑調適策略與健康之現狀,并分析生活壓力知覺、休閑調適策略與健康之關系。研究結果顯示:(1)生活壓力知覺對健康為負面影響,顯示生活壓力會對受訪者身心健康帶來不良之影響。(2)生活壓力知覺對友伴式休閑及改善情緒式休閑為正向影響,表示當生活壓力越大時,受訪者越會從事友伴式休閑與改善情緒式休閑來因應生活壓力。(3)改善情緒式休閑、友伴式休閑對一般健康為正向影響,由此可知透過參與能提升正向情緒及友誼支持的休閑活動來因應生活壓力,能促進受訪者的一般健康,而舒緩身心式休閑則能降低生活壓力知覺對一般健康的負向影響。(4)改善情緒式休閑對社會功能有正向影響,發現經由從事能調整情緒的休閑活動因應生活壓力,可增進受訪者社會功能的健康。
關鍵詞:鄉村;旅游發展;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鄉村旅游是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作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為主要目標,憑借城鄉之間的差異性,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觀光、療養等的一種旅游形式。與此同時,鄉村旅游已經成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有效手段,在推動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鄉村旅游的概述
1.1、鄉村旅游的概念
鄉村旅游的涵義主要有兩個方面組成:一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二是以鄉村性為旅游吸引物,兩者必須同時發生才能稱為鄉村旅游。鄉村性是界定鄉村旅游的重要標準,由以下三個方面組成:一是土地遼闊,人口密度小,村落點人口少;二是土地利用類型以耕地或林地為主,建筑物規模小,保留鄉村自然景觀;三是具有傳統而保守的社會文化特點。以這種定義方法來說,并不是所有發生在鄉村地區的旅游活動都能稱之為鄉村旅游;而鄉村旅游的定義與純以生態保護為主的生態旅游也是存在有區別的。
1.2、鄉村旅游的發展階段
鄉村旅游的發展階段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經濟發展水平是劃分旅游發展階段的重要依據,也是影響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
(1)初始階段:人均GDP在300-1000美元,相當于低收入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人們己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開始參與近郊鄉村旅游活動。
(2)發展階段:人均GDP在1000美元一9000美元,相當于中等發達國家經流發展水平,人們對鄉村旅游需求有很大增長,且能夠支付近郊和遠郊鄉村旅游活動。
(3)成熟階段:人均GDP在9000美元以上,相當于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人們用于鄉村旅游的支出繼續增加,能支付遠距離跨國旅游,并對鄉村旅游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1.3、鄉村旅游的特征
當前,鄉村旅游具有以下三個主要特征。
(1)鄉村旅游的原生性和再生性鄉村旅游資源都是當地現有的資源經過開發和規劃形成的,保護了資源原有的特色和本質。由于沒有過多的加工和整修,既保持了原生性也可以再次開發和再次利用。
(2)鄉村旅游分散的空間結構我國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但是受外界客觀因素影響較大。然而,鄉村地域的分散性、旅游時間的可變性,可以滿足游客的多方面需求。
(3)鄉村旅游樂的體驗性體驗性是鄉村旅游的重要特點,游樂的體驗性是鄉村旅游所特有的,讓游客參與到鄉村生產、生活的過程中。讓游客在游樂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體驗從中得到愉悅身心的主要特點。
2、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2.1、鄉村旅游行業管理不規范
服務業和城鎮化發展是相互推進的,但我國多數地區的鄉村旅游缺少總體的規劃,只是在原有的農業經濟和設施的基礎上稍加改動就開始接待游客。基礎設施配套不全,缺少服務意識和科學的管理。
1)缺少服務意識一切旅游活動都是以旅游者為主體來開展的,鄉村旅游同樣必須圍繞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購、娛樂運行安排旅游活動,所以從事鄉村旅游的服務人員應該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服務意識。但他們大都是鄉村居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自由、不受約束的懶散習慣,與旅游接待服務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2)缺少科學的規劃和管理目前,各地的農家樂都是由經營者自己規劃、自行設計、自主建設起來的,沒有合理的規劃和相關政策的約束。因此,出現亂開發、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等現象。旅游經營的主體是農民,對旅游行業的管理和服務的規范都不能完全把握旅游管理行業的規律,也不能達到旅游行業鎖定的標準,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術有一定的局限性。
2.2、產品老化、特色不突出、內容單一
在旅游發展的初級階段,旅客要求表現為只要差異于原來生活環境即可,產品只限于吃“農家飯”、睡“農家床”。隨著競爭激烈、社會發展和游客需求水平的提高,“農家樂”成了低級旅游的代名詞。原生態型的以體驗農民生活為主要內容的農家樂受到挑戰,缺乏特色,老化單一的產品及項目及同質資源(騎行、采摘等)造成的惡意競爭大大削弱了產品競爭力。
2.3、缺乏服務意識和市場觀念
目前的農家接待基本上是原生狀態,游客在家中只感受到主人的樸實與熱情,但感受不到應有的規范、細致的關照。主人缺乏明顯的服務意識,對游客感知質量造成影響。
大部分農家樂接待戶缺乏市場觀念,不進行產品包裝(家庭美化、綠化)和市場營銷,基本上采取“守株待兔式”經營。目前大部分山區亦缺乏大力度的“特色鄉村旅游”營銷措施,不能形成市場流。當然在鄉村旅游村戶沒建設好的前提下,大力度營銷會起到負面影響。
2.4、從業人員素質不高,服務水平低下
現階段,鄉村旅游從業人員以當地村民為主,其自身教育程度的局限、經營理念和服務觀念的落后與游客的要求存在極大反差。農戶在經營“農家樂”時,往往是自己一家人提供服務,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服務人員。其服務意識較弱,質量低下,衛生條件差,餐飲品種單一,競爭力弱。與旅游接待服務專業化、規范化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反差。管理人員又多以村干部為主,造成了對旅游工作缺乏必要的指導,影響了鄉村旅游的長足發展。
3、鄉村旅游良性發展的對策
3.1、建設農村新面貌
鄉村旅游在城鄉之間架起了文化傳播的橋梁。城市居民在鄉村旅游活動中感受到了農村生活風貌,同時也傳播了城市文明,村容村貌更加干凈整潔,環境條件逐步改善,文明程度得到了顯著提高。通過開展鄉村旅游,農村經濟水平得到明顯改善,對縮小城鄉差別,統籌城鄉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2、鄉村旅游與民俗文化相結合
隨著人們出游觀念的轉變,集休閑與求知于一體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為新的時尚。我國為適應這一發展趨勢需要,發動和扶植有條件的鄉村發展鄉村旅游活動,利用鄉村特有的文化與獨特的生活方式吸引游客,為游客提供越來越豐富的旅游產品。我國民族眾多,各地自然條件差異懸殊,特有的生活習慣、民族風情、等呈現出的多樣性,深深吸引了國內外游客,使旅游接待大大增加。
3.3、設施逐步完善
我國鄉村旅游區接待服務設施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均已具備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車場、旅游廁所、游客中心、標志牌等硬件設施。公路也連接到各鄉各村,交通條件改善。許多鄉村旅游點建設起了鄉村度假別墅、農家飯莊、售貨點等旅游服務設施,餐飲、消費、休憩等服務設施逐漸完善,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個性化需求,延伸了旅游產業鏈條,增強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后勁。
3.4、提高質量,保持特色
要因地制宜地開發具有地方特色、農村風韻的旅游紀念品饋贈游客或銷售,產品宜精宜趣,力求有當地特色。要整合區域旅游資源,加大宣傳營銷力度,利用報刊、電臺、電視臺等各類廣告平合促銷推廣。還可通過推出精品鄉村旅游線路、組織有影響的旅行社到鄉村旅游景點踩線,以組織旅游團的方式來增加客源。鄉村旅游經營企業和個體農家旅館經營戶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取得合法經營資格,并按相關管理規定規范經營,把服務質量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礎上,要著重研究產品和服務特色,摸準旅游者的消費心態,創立并保持自己的產品特色與市場形象,實施差異化和細分化的市場競爭策略。
結束語
鄉村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一方面擴展了旅游資源的廣度,增加了旅游活動的多樣性,滿足了游客不同層次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農產品的銷量,提升了農產品的增值,進一步改善了農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曉娜.創新鄉村旅游發展探析[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02:219-220.
關鍵詞:鄉村旅游;景觀;規劃;生態
中圖分類號:F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2-0106-01
1 鄉村旅游的發展與定義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關注程度的提高,世界范圍的“綠色運動”推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使其成為發達國家現代旅游者可持續旅游行為的重要選擇。對鄉村旅游涵義的解釋,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的看法各異,但本文根據其發展歷程,采用石強、鐘林生的鄉村旅游定義,即以鄉村社區為活動場所,以田園風光、森林景觀、農林生產經營活動、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習俗為旅游對象,吸引旅游者前去觀賞、休閑、體驗、健身、科考、習作、繪畫、攝影、購物、度假的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
2 鄉村生態旅游的基本類型
2.1 觀光型鄉村生態旅游
觀光型鄉村生態旅游是指在鄉村景觀中,農業生產與觀光功能兼容且提供見識農業生產的機會和欣賞田園風光的開放性鄉村生態旅游。①觀光農業園區。是指具有農業產業特色又用于提供旅游觀光的農業園區,如以大田為主的觀光農業,以果樹生產為主的觀光果園,以蔬菜生產為主的觀光菜園,以花卉生產為主的觀光花園,以水產養殖為主的觀光養殖場等等。②景觀農業。是指具有形態特殊、布局優美、氣勢宏偉的農業景觀(如滿山錯落有序的層層梯田,圖案種植的大地藝術農田)或專供參觀學習的農業示范區(鄉)、示范帶。
2.2 民俗型鄉村生態旅游
民俗型鄉村生態旅游由于民族的和區域的差別,而具有不同的傳統文化、風土人情和產業內容。①民族村寨。我國最富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大多數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少數民族地區,不僅自然環境和農民住宅有特色,農業和手工業的產品有特色,操作工藝有特色,而且節日慶典、服飾、飲食等也有特色。②特色村寨。它是指具有獨特的民居建筑( 如江南園林式宅院、華南騎樓、云南村寨、竹樓)、獨特的自然環境(如湖南的張家界)、獨特的風味佳肴( 如云南的過橋米線),它們都有特殊的韻味,并給人以美的享受。
2.3 休閑型鄉村生態旅游
休閑型鄉村生態旅游是指在鄉村景觀中,生產與休閑功能兼容且可供居住生活、農事操作、休閑度假,或提供漫步休息、健身娛樂的廣場式鄉村生態旅游。休閑型鄉村生態旅游作為一種特色農業與休閑旅游相結合的載體,根據設施、規模、功能和承載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莊園休閑型和庭院休閑型。莊園休閑型是指可供少則幾戶多則幾十戶人家的短期或中長期修養、創作、度假、舉家歡聚、喜度蜜月之用的園林化生活小區。庭院休閑型一般是為富裕階層租購而建的固定財產,專供休閑度假或養老歇息。
3 鄉村生態旅游規劃設計的內容
3.1 鄉村田園景觀
自然田園風光是鄉村景觀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例如大規模或連片的農田帶可以開發為農田觀光、農耕體驗等;多種類的經濟果林與蔬菜園區則可開發果樹認養、紀念果林,中小學生科普教育等;而一定面積的天然或人工水面則可開發為水上游樂項目、垂釣等。
3.2 鄉村建筑景觀
鄉村建筑包括鄉村民居、鄉村宗祠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不同地域的鄉村民居均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其風格迥異,給游客以不同的感受。如內蒙古草原的氈包.黃土高原的窯洞東北林區的板屋,客家的五風樓及土樓等,千姿百態,具有濃郁的鄉土風清鄉村宗教祭祀建筑,如氣派恢宏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筆塔,裝飾華美的寺廟等,是鄉村發展的歷史見證,反映出鄉村居民生活的某一側面。
3.3 鄉村農耕文化景觀
我國農業生產源遠流長,鄉村勞作形式種類繁多,有刀耕火種、水車灌溉、圍湖造田、漁鷹捕魚、采藥摘茶等,這些都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體現出不同的農耕文化,對于城市居民、外國游客極具吸引力。
3.4 鄉村民俗文化景觀
鄉風民俗反映出特定地域鄉村居民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是鄉村民俗文化長期積淀的結果。鄉村風俗習慣,如我國各地的舞龍燈、舞獅子,陜北的大秧歇,東北的二人轉,西南的蘆笙盛會等都膾炙人口。還有各地民間工藝品,如濰坊年畫、貴州蠟染,南通扎染、青田石刻以及各種刺繡、草編、泥人、面人等,無不因其濃郁的鄉土特色而深受游客青睞。
4 鄉村生態旅游規劃的理念和原則
4.1 原生性保護理念――自然性原則
自然性原則是指鄉村旅游規劃設計要因地制宜,盡量保留自然特色,若無絕對必要就不改變原貌或增加建筑物。許多經營者以為鄉村旅游就是普通的觀光旅游,因而不顧原先遺存的自然資源和鄉村特色,大興士木,甚至變更士地用途,建園造景。這種做法既破壞了鄉村原有的良好自然生態環境,浪費了寶貴的農業資源,又扭曲了發展鄉村旅游的本質和目的。
4.2 特色保護理念――鄉土性原則
鄉土行原則是指在設計構思上有別于城市公園綠化,體現野趣天成、反撲歸真;在植物配置上注重適地適樹,強調多樣性和穩定性;所展示的也應該是當地的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
4.3 美學保護理念――生態性原則
生態性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態平衡另一方面是生態美學,即從審美角度體現出生命、和諧和健康的特征。生命力主要體現在規劃設計的旅游區應具有良好的生態循環再生能力。
5 鄉村生態旅游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鄉村生態旅游規劃是在鄉村生態旅游資源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的生態潛力與生態限制條件,進行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的空間布局,為鄉村生態旅游提供可持續發展的途徑。鄉村生態旅游規劃是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動與其環境間相互關系的規劃,是運用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將旅游者的旅游活動以及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活動與旅游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旅游活動在鄉村空間環境上的合理布局。而鄉村景觀規劃與設計是解決如何合理地安排鄉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質和空間,來為人們創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適、優美的環境的科學和藝術,目的是為社會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整體鄉村生態系統。以鄉村為例,整合鄉村聚居環境自然生態、農業與工業生產和建筑生活三大系統,協調各系統之間的關系是景觀規劃和設計研究鄉村生態環境的重要任務。鄉村景觀規劃的目標體現了要從自然和社會兩方面去創造一種充分融人和自然于一體、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類活動的最優環境,誘發人的創造精神和生產力,提供較高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水平,創造一個舒適優美、衛生、便利的聚居環境,以維持景觀生態平衡和人們生理及精神上的健康,確保生活和生產的方便。因此,鄉村生態旅游規劃應與鄉村景觀規劃和設計相互融合,以實現鄉村生態旅游和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6 結束語
鄉村生態旅游是一種文化性、趣味性、參與性很強的產業,單純以自然田園風光為主的觀光方式,無法滿足市民追求高層次、有文化品位的專門化活動的需求。鄉村生態旅游只有在內容和形式上充分體現出與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體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內涵,并將之融合于優美和諧、平衡發展的生態環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旅游者的需求動機,從而達到發展生產力,保持生態平衡,促進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黎明.鄉村景觀規劃的發展歷史及其在我國的發展前景[J].農村生態環境,2001,(1).
[2]羅肖.關于我國鄉村旅游開發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9).
[3]師守降.試論中國鄉村旅游景觀開發設計[J].甘肅農業,2006.(8).
關鍵詞:社區參與 旅游發展 綜述
中圖分類號:F5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4-0166-03
前言
將旅游業與社區的互動關系引入研究之中,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社區參與”的概念應時而生。1997年6月,世界旅游組織、世界旅游理事會與地球理事會聯合制定并頒發了《關于旅游業的21世紀議程》便倡導在旅游業可持續發展中把居民作為關懷的對象,并把居民當做旅游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不可缺少的環節,社區與旅游的關系研究經歷了越來越受到重視,并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的相關概念,如旅游社區、社區參與、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等等。
一、國內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研究的進展
1.選文的范圍及依據。對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所收錄的所有學科類別的文獻,以“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為主題,選擇精確檢索,以2001―2010年為檢索時間段,得到2001年以來有關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文獻一共92篇,通過篩選,剔除重復和無關文獻,剩余87篇,其中碩士論文22篇,以此作為研究對象。
2.相關文獻研究進展。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尋找可持續的旅游發展路徑,中國學者開始研究旅游和目的地社區間的動態關系,基于檢索的文獻及其研究內容,結合圖1將對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研究分為兩個時期,即探索期(2001―2004年)和發展期(2005年至今)。探索期的特點是:研究的文獻較少,多為探討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以定性研究為主。發展期的特點是:開始出現較多的研究文獻,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所拓展,方法呈現多元化,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滲透到對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研究,研究內容集中在對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問題和對策以及參與模式的探討,開始對中國相關社區進行實證研究。二、國內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相關概念界定
1.旅游社區。《辭海》中“社區”的定義為:以一定地域為基礎的社會群體。由于以旅游資源稟賦的社區為研究背景,所以這里的“社區”是指旅游社區。當社區依托旅游資源開展旅游活動時,“社區”將被賦予新的內涵。梨潔、趙西萍(2001)[1]將旅游社區定義為“共同依托某一旅游資源開展旅游活動,一群居住地理位置較近、有著共同利益的人群”,這個定義雖然打破了行政區劃,但是經濟因素、社區的動態發展仍沒有考慮在內。蔣艷(2004)[2]認為,旅游社區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聚集在某一旅游區內的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社會實體,是一個地域性社會活動共同體。旅游社區是不斷變化的,這主要是與區域旅游活動的變化有關。
結合以上定義分析,這里認同的旅游社區是一種虛擬上的依托某一旅游資源開展旅游活動的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社會共同體,不受行政區劃限制。
2.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概念。“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概念說法不一,王瑞紅、陶梨(2004)[3] 指出社區參與旅游發展是指社區的政府及非政府介入社區旅游業發展的過程、方法和手段,是指社區居民參加社區旅游發展計劃、項目以及其他各類事物與公益活動的行為及其過程,這里參與的主體除了社區居民外,還包括政府、單位、社會團體等法人。孫九霞(2005)[4] 認為,社區參與旅游發展是指在旅游的決策、開發、規劃、管理、監督等旅游發展過程中,充分考慮社區的意見和需要,并將其作為主要的開發主體和參與主體,以便在保證旅游可持續發展方向的前提下實現社區的全面發展。
(二)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理論支持
1.經濟學。梨潔、趙西萍(2001)[1]從經濟學角度,運用集體選擇、福利經濟學等經濟學前沿理論,對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動力、社區參與如何形成最終意見、社區參與如何實現收入公平分配等理論問題進行了質疑和較深入的分析,雖然存在諸多的經濟學難題,但是社區參與旅游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實現的。吳雅玲(2007)[5] 提出了社區參與旅游的新目標觀、新組織觀、新系統觀等新理念,并用區域經濟學的理論,對社區參與旅游發展運行框架進行了新的探討,為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實施提供了參考。楊桂紅(2001)[6]從實證經濟學角度出發,以云南碧塔海景區社區參與狀況為例,闡述社區參與旅游業發展對環境保護的積極作用。
2.社會交換理論。唐玲萍(2009)[7]利用社會交換理論對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可能性進行解釋:社區參與旅游發展是社區及其居民的理性選擇,是超越經濟語境的多語境下的“利益驅動”。
3.可持續發展理論。胡志毅、張兆干(2002)[8]提出了社區參與近“S”發展曲線,并從不同的發展階段上闡述了社區參與和旅游業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毛彥斌(2008)[9] 通過分析旅游飛地、旅游孤島、新殖民主義等旅游非持續現象,指出了社區參與使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途徑選擇。目前的研究大都是把社區參與作為旅游可持續發展一個不可或缺的保障機制,大多是從經濟、文化、環境、社會等不同的角度論述了社區參與的作用。
(三)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兩個熱點社區
1.鄉村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研究。丁煥峰(2006)[10]通過對農村貧困社區旅游開發中參與的內涵、農村貧困社區參與旅游發展及其規劃的基本出發點和實踐框架進行分析,認為貧困社區參與旅游發展是一種持續的旅游扶貧模式,是開發扶貧的制度創新過程。陳麗華、董恒年(2008)[11]將社區參與鄉村旅游作為可持續旅游扶貧開發的一種模式,并提出社區參與鄉村旅游的一些思路。王文才、劉景慧(2009)[12]以懷化市中方縣荊坪古村為例,分析其參與式鄉村旅游發展的不足,并提出相關發展措施。盧麗(2009)[13]從社會資本的視角對甘肅省青城鎮鄉村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探討,對遺產資源的保護和和諧旅游社區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為青城鎮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目前鄉村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研究基本都是基于旅游業發展對鄉村的扶貧作用,即鄉村居民通過參與旅游發展,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
2.民族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研究。在民族地區,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及習俗等都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整個社區都是重要的吸引物,因此民族地區的發展更離不開社區的參與和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個方面:(1)參與模式的研究。蘭海(2009)[14]從參與形式上提出了資源參與模式、產品參與模式、資本參與模式、實體參與模式四種模式。羅麗珊、王陵黎(2010)[15]以落水村和里格村為例對云南瀘沽湖摩梭社區參與旅游發展模式進行比較分析,在分析其模式優缺點的基礎上得出了里格村的租賃經營模式更加優化的結論。譚舒月(2009)[16]分別分析了上郎德模式和西江苗寨模式的成功,為其他民族地區社區參與的發展提供很好的借鑒意義。(2)社區參與限制性因素的研究。陳飚、鐘潔等(2007)[17]以云南香格里拉為例,探討了社區參與的限制性因素除了普遍存在的操作性、結構性和文化性限制因素外,還存在著產業失衡、矛盾轉移和供求平衡等限制性因素。陳志永、況志國(2009)[18]分析了貴州上郎德苗寨個體理的非合作博弈和民族社區傳統社會規范的失效,社區居民對集體公共利益漠視的原因,提出加強社區組織建設,引入外來利益主體的建議,以期使個人理性逐步走向集體理性。民族地區社區由于其特殊性除了存在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普遍問題外,還存在其自身特有的發展限制性因素。(3)實證研究。邱云美、封建林等(2005)[19]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景寧畬族自治縣3個景區社區參與旅游進行調查,王穎、張敏(2009)[20] 通過分析民族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背景條件和開展社區參與生態旅游對民族文化及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總結出了民族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游的對策。學者們對民族地區進行了有益的實證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參考性建議,但仍然停留在理論和宏觀層面。
(四)中外社區參與旅游發展對比研究
國外在社區參與旅游發展方面做了較多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張朋、王波(2003)[21]以英國南彭布魯克為例,分析了國外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具體情況,對中國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理論和實踐起到了很好的啟示作用。保繼剛、孫九霞(2006)[22]在中國不同地區案例調查的基礎上,結合西方學者的案例材料,總結出了中西方社區參與的明顯差異,并進一步發掘兩者形成差異的深層原因。曾艷(2007)[23] 對國內外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模式進行了比較研究,并借鑒國外模式優勢嘗試構建符合中國旅游發展的模式。
中外社區參與產生處于不同的旅游發展階段上,國內外關于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無論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實踐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結論和展望
目前,關于旅游社區參與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宏觀理論研究,缺乏深入細致的實證研究。同時,有關的研究限于西方理論的分析框架。加上中國在實際規劃過程中一直未能很好地體現社區參與的精神,因而對西方理論和中國理論的探討既不夠深入又難以與現實接軌。在看待社區旅游的觀念上,國內學者更看重它對旅游發展的經濟作用,社區是為旅游服務的。但隨著學者們對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研究的越來越關注,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將進一步完善和充實。
參考文獻:
[1]梨潔,趙西萍.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理論的若干經濟學質疑[J].旅游學刊,2001,(4):44-47.
[2]蔣艷.對欠發達地區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思考[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18-21.
[3]王瑞紅,陶梨.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形成及內涵[J].曲阜師范學院學報,2004,(4):42-47.
[4]孫九霞.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研究的理論透視[J].廣西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5):89-92.
[5]吳雅玲.社區參與旅游發展運行框架的初步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7,(11).
[6]楊桂紅.論社區居民參與旅游業發展對環境保護的積極作用[J].經濟問題探索,2001,(11):124-126.
[7]唐玲萍.對社區參與旅游發展可能性的理論分析:社會交換理論[J].思想戰線(2009年人文社會科學專輯),2009,(35):145-148.
[8]胡志毅,張兆干.社區參與旅游業可持續發展[J].人文地理,2002,(2):38-41.
[9]毛彥斌.社區參與:可持續旅游發展的途徑選擇[J].經濟研究導刊,2008,(10):198-200.
[10]丁煥峰.農村貧困社區參與旅游發展與旅游扶貧[J].農村經濟,2006,(9):49-52.
[11]陳麗華,董恒年.可持續旅游扶貧開發模式研究――社區參與鄉村旅游[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76-79.
[12]王文才,劉景慧.懷化參與式鄉村旅游發展研究――以懷化市中方縣荊坪古村為例[J].懷化學院學報,2009,(4):20-22.
[13]盧麗.社會資本視閾下鄉村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探討――以甘肅省青城鎮為例[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6):56-57.
[14]蘭海.民族地區社區參與旅游景區發展模式研究[J].經營管理,2009,(16):124.
[15]羅麗珊,王陵黎.云南瀘沽湖摩梭社區參與旅游發展模式比較分析――以落水村和里格村為例[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4):71-73.
[16]譚舒月.西江苗寨社區參與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學術探討,2009,(11):217.
[17]陳飚,鐘潔,等.云南香格里拉藏族社區參與旅游發展過程的限制性因素[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8):165-169.
[18]陳志永,況志國.郎德苗寨社區主導旅游發展中的個人理性與集體行動的困境[J].學術探討,2009,(3):72-79.
[19]邱云美,封建林,等.景寧畬族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實證研究[J].社會科學家,2005,(6):125-127.
[20]王穎,張敏.民族社區參與生態旅游發展研究[J].四川林勘設計,2009,(3):47-50.
[21]張朋,王波.國外社區參與旅游發展對中國的啟示――以英國南彭布魯克為例[J].福建地理,2003,(4):37-45.
[22]保繼剛,孫九霞.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中西差異[J].地理學報,2006,(4):401-413.
[23]曾艷.國內外社區參與旅游發展模式比較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7.
Summary of Domestic Study on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cent Ten Years
SHE Jing-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