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本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荀子;道德教育;時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24-0072-03
在中國道德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中,先秦諸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一筆寶貴的遺產,而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又是其中頗具特色的一部分。在戰國末期社會大變革的形勢下,荀子不僅繼承了孔子、孟子的思想,還在融合諸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道德教育思想的新觀點,實現了理論創新。荀子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他身后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正如譚嗣同所說:“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①荀子道德教育思想對于當前我國道德教育思想建設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仁義至上,以禮為綱
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提出一系列道德教育內容,其中有屬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如“仁”,旨在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道德意識;還有屬于道德行為方面的,如“禮”,旨在給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準則。孔子的道德教育內容,可以說是圍繞“仁”和“禮”擴展開來的。更具體地說,他視“仁”是“禮”的本質內容,“禮”是“仁”的表現形式。為此,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反映“仁”的道德范疇。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仁義”觀。在他看來,“仁”是人們心中應當有的道德情操,是人之為人應當歸宿的“安宅”,而“義”則是人們應當行走的正確道路。
荀子繼承儒家傳統,在孔子“仁”、“禮”和孟子“仁”、“義”的基礎上,著重發揮了“禮”這一道德范疇,把“禮”放在更主要的位置。據郭沫若考證,在《荀子》32篇中,沒有涉及“禮”的僅為兩篇②。荀子生活于戰國末年,他從新興地主階級的立場出發,希望借助“禮”打破奴隸舊秩序,重新規范封建新秩序。荀子明確提出“隆禮”的主張,把“禮”看成是道德生活的最高準則,視禮為修身和治國的根本。荀子確立了以“禮”為綱的道德教育內容,同時并不排斥其他諸方面的道德教育內容,諸如“信”、“義”、“忠”、“孝”、“仁”、“誠”、“慈”、“惠”等,認為這些內容對人的道德教育同樣不可缺少。要追尋仁義的根本,只有把握禮,才能得其正確門徑,而知禮尤為諸德之綱領。這也是荀子繼承儒家道德教育傳統的充分見證。
(二)兼容各家,注重實用
戰國末期,隨著這一國家統一局面的漸趨實現,思想文化領域的“百家爭鳴”也接近尾聲。先秦諸子雖異說紛呈,但卻有著共同的學術源頭,且都著眼和服務于現實,彼此間在學術內容、思維方式、審美價值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相通之處,這就為他們在對立斗爭中互相借鑒、彼此滲透并適時走向融合奠定了基礎。荀子在《致士》中說:“隆一而治,二而亂,自古及今,未有二隆爭重而能長久者。”如何對思想文化進行融合,從而為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建立提供理論論證,便成為思想家們亟待思考和回答的問題。為此,荀子適應這一社會大變革的客觀形勢需要,在與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在解諸子之蔽的基礎上,批判地吸取其長處,援諸子之學入儒,從而綜合百家之學,提出了一套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理論和策略,初步完成了這一偉大歷史任務。
荀子對諸子百家的融合,目的在于揚其所“見”,棄其所“蔽”,建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思想體系。首先,荀子吸取百家之學的原則,是看其是否有功用。即是否與改造社會、促進統一的目的相適應以及是否有利于充實自己的學說。其次,荀子認為,吸取也是一種改造。荀子對于諸家之學的吸取并非照搬照抄,而是作了一番改造,經過自己的消化,融會貫通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中。荀子自覺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趨勢,通過對百家學說的批判、吸取與改造,成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為儒學適應時代環境,進而尋求新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三)關乎人性,與時俱進
戰國末期,秦國逐步吞并了其他諸侯強國,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即將建立。荀子敏銳地感覺到了這種趨勢,開始致力于如何將道德教育落實到現實中來,即服務于穩定社會秩序、實現國家統一和鞏固封建政權的現實需要。荀子以現實主義精神為指導,強化儒學適應歷史發展的能力,從強調人性惡到論證禮義的合理性,完成了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從“內圣”到“外王”的過渡,從而體現出了創新性特征。
1.提出了道德教育起源于人的社會性需要的觀點
荀子堅持“性惡論”,他認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如果放縱本能,而不加節制,各種罪惡將隨之而生。認為“善”是人們后天接受“禮義道德”教育的結果。另外,荀子還認為,人類社會生活的特點是“能群”,合群在于定分。在荀子看來,“分”只有作為這樣一種等級,與倫理關系之“定分”才意味著一種息爭合群之道。
2.提出了道德教育內容的新觀點
荀子在“隆禮”的前提下,結合孔子、孟子關于“仁”、“義”、“禮”的思想,提出了一個以“禮”為核心的“仁”、“義”、“禮”三者統一的道德規范體系,成為荀子“禮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荀子所說的“仁”,也指“愛人”;所謂“義”,是使君臣上下各安其分有所節制,而“仁”和“義”都必須以“禮”為最高準則。這是荀子對先秦儒家所提出的宗法等級道德規范體系的總結,是對孔子“仁”、“禮”說和孟子“仁”、“義”論的突破性發展。③
關于道德教育內容,荀子認為,首先要分清善和惡、榮和辱的界限。
“正理平治”即禮義法度,“偏險悖亂”,指破壞社會秩序。在荀子看來合于禮義法度、遵守社會秩序的行為和品德,則謂“善”;而破壞、背離社會統治秩序的行為,則謂“惡”。荀子把維護還是損害國家的制度作為區分善惡的標準,把善惡同治國安邦的大事聯系在一起,而不僅僅局限于人們日常生活的范圍,反映了他對道德在社會治亂中作用的高度重視。荀子認為,人之善惡,不在長相,而在內心。荀子對善惡的評價,是以區分善惡的標準為尺度的,而不是以內心為標準的。
何為榮,何為辱,不同時代、不同階級的思想家,有著不同的觀點,正如恩格斯所說:“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獲得自己的倫理觀念。”④ 荀子作為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榮辱觀。荀子明確指出:“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于人:是榮辱之大分也。”他認為,榮與辱的根本區別是安與危,利與害的恒常規律是以仁義為先。以利益為后的人將得到榮耀,以利益為先而以仁義為后的人將得到恥辱。得到榮耀的人永遠都會通達,得到恥辱的人永遠都會窮困。通達的人永遠制服別人,窮困的人永遠被別人制服,這就是榮與辱的根本區別。
荀子認為,禮是最高層次的道德,也是根本的客觀規律,因此是“公義”。而個人和不同群體的物質欲望則是“私欲”。要教育人們樹立“公義”,“以公義勝私欲”,即以地主階級國家的整體利益為最高原則,個人或局部的利益必須服從國家的整體利益。注重德操的培養和訓練,是荀子道德教育的特點。荀子認為,德操是一種盡全盡粹、盡善盡美的道德境界,具有德操的人才是成人。成人具有堅強意志和堅定信念,能應付一切,萬無一失,無不成就。德操不是人所固有的,而是后天努力學習、思考、修養,經過長期艱苦磨煉的結果。培養德操是“以心知道”、“心合于道”的過程,即學習客觀外在的“道”,并使之內化為個體道德情操的過程,而不是一味內求所能獲得的。荀子所說的“道”,包括“天道”、“人道”,指的都是客觀規律性的東西。
二、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現代價值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師,是當時各學派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禮法”思想因其階級性帶有陳腐與消極的內容,但在目前,認真研究荀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具有生命力的精粹內容,并加以改造升華,對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創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道德教育必須以樹立榮辱觀為起點
認真研究荀子的榮辱觀,摒棄其消極因素,挖掘其合理、積極內核,對于我們今天深入地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荀子榮辱觀有利于正確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
《荀子·不茍》中強調:“惟仁義之為守,惟義之為行。”荀子看重的是那種道義上的“榮”,而不是勢力上的“榮”,這種重“義”輕“勢”的思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榮辱的自我評價標準:那種表面上風光的“榮”有時固然值得追求,但決不能“唯利無義”,不擇手段地追求,否則必然墮落為令人鄙夷的勢利小人;榮辱有大小之分,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和一己私利,只有追求道義上的光榮,并將自己的光榮和國家的、民族的利益緊密相連,那才是最大的光榮。認識到這一點,有助于我們今天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有利于我們傳承以奉獻精神和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總之,荀子的榮辱觀有利于我們正確樹立“兩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荀子榮辱觀要求我們要言行一致
荀子的實踐觀和知行觀啟示我們,確立和踐行榮辱觀不僅要“坐而言”還要“起而行”,一定要把培養個人的榮辱觀與日常修身處世結合起來。首先,要激發人們的知恥之心,“人不知羞恥,乃不知成人”,引導人們反省內求、自我評價,使人們在內心深處自覺產生正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渴望,進而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其次,行高于知,要通過反復實踐鞏固已有的正確的榮辱意識和榮辱觀念,最終化為一種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因此,我們要自覺“明榮辱之事、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使社會主義榮辱觀成為個人自覺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標準。
3.荀子榮辱觀告誡干部必修官德課
荀子在《荀子·正論》中主張“仁人在上”,“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重品行,修官德”乃是從政者的生存修身之本,為官者只有具有良好的“官德”和“品行”,才能摒棄私心雜念,踏踏實實為民服務,從而達到治國安邦的目的。從政者要成為清官廉吏,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積極加強自身修養,注重官德的養成,把握正確的道德取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干部更應注重加強官德的修養,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格,始終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自己工作成績的檢驗標尺。因此,領導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把官德作為必修課,不折不扣地踐行榮辱觀。
(二)道德教育必須以樹立義利觀為核心內容
茍子認為,欲望是人的生理需求,本無善、惡之分,只是因為順著這種本性發展下去,就會破壞社會整體的利益,所以它就變成了惡。因此,他提出“明分”,并確立“先義后利的”基本原則,用來處理社會整體利益與個人或集團利益之間的矛盾。從社會整體利益來講,荀子既反對孟子“言不及刑”的思想,也反對墨子“寡欲”和道家“去欲”思想,認為只要人們按照“先義后利”的原則行事,也就能得到應得的利益,也就是說,取財獲利必須經過正當的途徑,符合社會規范的要求,反對“不義之財”、“取利無迫”。這其中包含的“取利有義”思想、“利民”思想、“見利思義”思想等,無論是作為一種人格理論,還是一種經濟政策和立法的指導原則,都有其積極的正面價值。
如何在發展中做到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和諧,這就要求我們在經濟活動中必須對雙重效應作此合理的調適。而指導這一調適的根本點在于社會成員對“義”和“利”關系的道德認識上。合法有道地求“利”才叫“利”,利益的合理分配叫“義”。這就要求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法律規范要維護利益主體的“利”;同時又要求利益主體不僅要遵守法紀,還要在道德認識上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三)道德教育必須走德法并舉之路
荀子認為,統治者只有隆禮重法,方能治理好國家。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并正確處理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的相互關系,既重視加強法制建設,又不放松思想道德建設,發揮倫理精神和道德規范對社會秩序的調整和保障作用;發揮二者對社會個人的內在約束作用;發揮道德教育的引導、教育、評價等功能對法制建設的影響和補充作用。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它們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價值的功能,促進社會健康、和諧、有序發展。
道德調整的廣泛性、非強制性以及對人的內在約束性,決定了道德必然會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要求社會成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此來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修養,從而建立一個法律他律體系和道德自律體系相協調的和諧社會。當然,我們今天強調的德治,是對包括荀子在內的我國傳統德治思想的繼承與超越。在這樣的德治基礎上,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在創建和諧社會進程中,我們必然需要加大氣力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盡力做到“有法可依”,加大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把依法治國與之相結合,可謂是全新的意義的“隆禮重法”。
[注 釋]
①陶師承:《荀子研究》,大東書局1926年版。
②郭沫若:《十批判書·荀子的批判》,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
關鍵詞: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人學;價值
中圖分類號:D26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2)06004105
對生命意義的關注主要體現在的人學思想中,通過人與客體(包括自然、社會、人和精神客體)的關系深刻闡述了人的發展從低級到高級演進的三種歷史形態,即從人的依賴到物的依賴,再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一不斷的揚棄和超越的辯證過程。人的外在自由和內在自由的生成和發展過程,正是從最本質和最一般的方面概括和思考了人的生命本質、價值與歸宿,也內在地規定了人的存在方式的變革。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要求必須關注受教育者個體的生命質量與生命尊嚴。目前,以人為本和人文關懷已成為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理念,而人文關懷的根本正是生命關懷,如何通過生命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新的建構,增強教育的實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學視閾中的現實責任與使命。
一、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生命教育,從狹義上來講主要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對個人、他人及一切自然生命的關注。本文所講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就從廣義上而言,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命本質的認識,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對生命價值的提升。生命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標和內容上有許多一致的地方。馬克思認為,教育對于喚起無產者的階級意識,激發其歷史主體精神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馬克思指出:“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不是對象,因為我的對象只能是我的一種本質力量的確證,也就是說,它只能像我的本質力量作為一種主體能力自為地存在著那樣對我存在,因為任何一個對象對我的意義(它只是對那個與它相適應的感覺說來才有意義)都以我的感覺所及的程度為限。”[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與目的正是從知、情、意、行激發人的主體意識,解放人的思想,充分挖掘人的潛能,追求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終極目標。雅斯貝爾斯也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指出:“教育活動關注的是,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并加以實現,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質言之,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這與生命教育的本質是相契合的,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學視閾中的價值訴求。二者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內容
馬克思曾說過:“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具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2]23青年認知與行為脫節的現象甚為普遍,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思想教育與生命教育的脫離,失去生命意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了脫離實際的抽象的東西,這與其本意是相違背的。比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在教育內容上關注普遍的道德規范、行為準則,而忽視受教育者的生命感受與體驗;在教育方法上以管代導、壓抑生命,只關注受教育者思想性的需要,而忽視受教育者現實性的需要,影響受教育者健康人格的養成。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結合生命教育的理念和目標,透過理性思維與人性經驗來探索人性的真善美,啟發受教育者的生命智慧,升華其生命價值,使受教育者認識到自己的生命不僅屬于他自己,更屬于整個社會,對自己生命的負責,也是對家庭對社會的負責,繼而培養和塑造“四有”、“五愛”的社會主義新人。可以說,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現實責任之一,對于一個沒有生命的人來說,任何的理想都是空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有益補充形式
生命教育的實施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并隨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有相應的調整和充實,它并不是通過簡單的一門課程或一項活動,就可以達到教育效果的。在生命教育的課程設置上,獨立的生命教育課可以培養受教育者良好的生命意識,使個體尊重生命和珍愛生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這僅僅屬于基礎層面的生命教育,要使個體真正學會欣賞生命和尊重人生,就必須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生命教育,將生命意識內化為個體的情感和需求。目前,國內外學者倡導的以“生命取向”為核心的教育模式,主要有情感型教育、主體型教育、生活型教育、發展型教育、欣賞型教育等。正是基于此,生命教育被逐漸融入到各個學科、各種知識和各項活動之中,潛移默化激發受教育者對生命的熱愛,讓受教育者體驗成長的快樂,從而確立積極進取、健康上進的生活態度和人生目標。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是每一個鮮活的個體,它的教育實踐過程實質上是“人的生存和人的發展”教育的滲透過程,這在所有的教育管理實踐中具有不能代替的優勢,是擴寬生命教育發展空間的一種有益補充形式。
(三)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共同的目標要求
生命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它貫穿于受教育者始終,從受教育者對生命的認識和體驗出發,關注受教育者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個體性、生活性和科學性的特點,與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共同的目標要求。
首先,生命教育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的特點。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動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動是直接同一的。動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動區別開來。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動。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識的對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在個體自我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個人在理解本我、自我和超我的過程中獲得生活的意義。生命教育的本質要求正是從每個個體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的實際出發,這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個性化特點相契合,二者都是從根本上提升個體的生命價值和生活質量。
其次,生命教育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性的特點。生活與生活方式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范疇,馬克思比較重視生活世界的本源性,生活與生產的統一、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等都體現了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重要特征,也是闡釋馬克思的社會理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正如馬克思指出的:“人們為了能‘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2]31思想政治教育也理應源于生活,從關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入手,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幫助其釋疑解惑和解決實際問題,緩解其來自實際生活方面的壓力,培養其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應對生活的能力。
再次,生命教育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科學性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遵循受教育者生理以及心理的發展規律,從人性化的關懷而非政治性的桎梏來培養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質。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深刻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生命力的正常發展,教育就是助長生命力發展的一切作為。”[3]所以,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個根本內容,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應如此。對生命的關懷和以人為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收到成效的前提保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目標和歸宿。只有將生命意識內化為受教育者的自覺意識和行為習慣,他們才可能成為活動主體,創造生命的意義,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社會價值的歷史性回歸。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生命
教育的價值探究 生命是人的諸種價值中最基本的形態,生命教育的興起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由于現代社會中環境的惡化、資源的枯竭以及疾病、犯罪的蔓延等日益吞噬著人類的生命感,漠視生命、踐踏生命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特別是在工具主義價值觀的驅動下,普遍忽視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重視和倡導生命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的本質和終極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課題。
(一)生命教育是落實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理應是民主社會的基石,應該成為喚醒、弘揚個體內在潛能的力量,但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對生命的“缺席”不僅體現在教育內容上,也體現在教育觀念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推崇“大公無私”、“公而忘私”等奉獻精神,而脫離受教育者的生存實際,甚至異化生命,將思想道德變成了空洞的說教和粗暴的理論灌輸;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非生命化。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無視受教育者內在情感和精神品性,只是將思想道德教育變成模式化的訓練,壓抑個性和生命發展的多樣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命力和感召力。總之,“以人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無論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還是發展的動力而言,都源于生命,這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實現向生命的回歸。
(二)生命教育是人類應對日益嚴重的生存危機的迫切要求
人類在享受自身發展創造成果的同時,也承受著前所未有的災難和威脅。一方面,全球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的加快在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割裂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聯系,在“斷層”的異化中,人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彷徨,開始懷疑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遭到扭曲;另一方面,社會制度的轉型和社會結構的變更也影響著人們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轉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引導和保證人們的思想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和功能之一。在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各種矛盾凸顯,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意識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生存的壓力引發了人們更多的生理和心理問題。加強生命教育,已成為整個社會的重要課題和迫切現實需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生命教育
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對象,而青年又有其身心發展的特殊性。青年時期是確立人生目標和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青年正處于選擇自己發展道路的十字路口,為此,他們中有些人會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甚至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在一項關于“對生命的看法”的調查中,對于“你認為自己的生命最寶貴”此問題有28.7%的同學回答了“否”;對于“人生什么都可以舍棄,惟獨生命不能”此問題有35.1%的同學回答了“否”。 [4]可見,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將生命教育工作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已刻不容緩。學校要通過生命教育引導受教育者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命中的痛苦與失落,正確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挖掘出生命的潛能,提升其生命的質量。
(四)生命教育研究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自覺性的必然趨勢
我國生命教育起步較晚,缺乏理論性的指導,更多的是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經驗來指導和影響受教育者對生命的理解,無法引導受教育者理解更高層次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對其出現的思想問題,不能洞察清晰,教育也就缺乏了有效性和針對性。日漸增多的傷人自傷事件從事實上證明了生命教育的緊迫性和針對性,正如第二屆中美精神病學術會議所指出的:“自殺率高與我國生命教育幾乎空白密切相關。”[5]因此,不論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自身素質的要求上,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現狀而言,都要求積極探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拓寬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領域的發展空間。
三、通過生命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
體系進行新的建構 通過生命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進行新的建構,內在地包涵了三個向度,分別為深化人生觀、內化價值觀、踐行生命價值。即通過生命教育深化人生觀,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生命性;通過生命教育內化價值觀,使思想政治教育由靜態轉向動態;通過生命教育踐行生命價值,回歸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本質。
(一)通過生命教育深化人生觀: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生命性
中國是一個有著經世致用傳統的倫理古國。思想政治教育長期以來受其影響,具體體現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時,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化目的和社會性整體利益,忽視個體的生命需求,使教育淪為空洞的抽象,受教育者無法理解其深刻的內涵,結果不僅達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使其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抵觸情緒。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仍需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這一主旋律,但必須把生態教育、健康教育、情感教育、抗挫折教育等內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其內容更具新意,富于時代性和生命性。所謂時代性,就是讓思想政治教育及時反映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以關注一切生命及其未來為終極目標,不斷滿足社會和人類的新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具備更強的生命力;所謂生命性,是指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內在的生命關懷因素,構建一種以生命為中心點和統一點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
(二)通過生命教育內化價值觀:使思想政治教育由靜態轉向動態
長期以來,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單一,不重視與教育對象的互動交流,忽視受教育者所處的具體情境,把思想政治教育簡單地看成從社會需要出發去實施規范個體的過程,把受教育者當作“美德袋”進行灌輸教育。在這種教育情境中,受教育者往往缺乏主動性,將道德規范視為強加于自己的異己力量,感受不到生命的價值和道德的幸福。杜威批評這種從行為和情景中抽象出來而孤立講述的道德學科,認為它就像離開肉體的骷髏,也好似不要學生跳入水池而光給他講游泳術一樣地可笑。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忽視了道德活的基礎,即生命本身。正如關懷倫理學家內爾?諾丁斯所認為的,人的關懷能力來源于被關懷的體驗。因此,只有通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平等的交流對話,開展各項有意義的教育活動,才能讓受教育者在體驗中獲得對某種價值和道德的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就是要幫助受教育者感受生命的真實性,進而增強他們的生命活力。而受教育者的生命狀態是一個動態的、本原的世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他們的學習生活、交往生活和日常生活,幫助他們通過生活不斷揭示“生活世界”的意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時刻關注受教育者的生命狀態,變靜態教育為動態教育,重視受教育者個體內在的精神需求,增強應對生活挑戰的能力。
(三)通過生命教育踐行生命價值:回歸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視閾
人是勞動的前提,又是勞動的結果。在理論中,勞動被置于基礎、本源乃至中心的地位,人在勞動中而且也只有在勞動中才能能動地表現自己,實現人的肉體的和精神的潛力,表現人的生命的創造性社會本質,從而確證人在世界上的歷史地位和意義。正如恩格斯指出:“勞動對于人類形成的作用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的本身。人是勞動的前提、主體,也是勞動的產物、結果,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是互為因果的。”[2]508因此,回歸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視閾,通過生命教育踐行生命的價值,是唯物史觀的價值出發點和歸宿點。
生命教育凸顯了人的自我表現與自我肯定,人正是通過自己創造性的勞動實踐去滿足自我、他人和社會的需要,體現了人的本質力量的實現、展開的過程。要實現生命的價值,還要對價值進行正確的評價,即發揮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功能,評價是發現價值、實現價值和表現價值的手段。在人學視閾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價值給予正確的評價能更好地引導和促進人的價值的實現。因為,人的價值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而是通過人的不斷實踐來實現和完成的,人也因此而成為現實的主體而實現了自身的生命價值。
參考文獻: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
[3]鄧濤.教育視野里的生命教育[J].教育育人,2002,(8):2.
關健詞:思想政治教育 社會性參與 統一性 學理基礎
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參與是指除學校專門性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其它社會力量所參與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總稱,其重點是強調各種社會力量、多條途徑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徹底改變學校(培育人)與社會(影響人)兩個環境系統之間“我教我的”、“你做你的”的相對非連貫性,廣泛倡導社會性力量對主體性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承接與反哺,改變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只身效力的有限性。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展和成效訴求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參與,其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觀和生活觀,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化與滲透化趨勢。可以說,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參與的提出,是對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認識的深化,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本身的內生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本質需要,有著深刻的學理基礎作為理論支撐。
一、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內在統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參與的本質基礎
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內在統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參與的本質基礎,理由在于從人的社會性本質出發,科學分析了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內在統一性,并由此推導出思想政治教育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統一性。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出發點和本質歸宿點,也是科學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重要基礎,為我們確立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參與的理論原則奠定了本質基礎。
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內在統一性根源于人的本質的社會性。人的本質問題始終是社會歷史觀的一個重要問題。產生以前,從總體上看,對人類自身本質的探索仍沒有達到真理性的認識高度。而馬克思以現實的人為出發點,科學地揭示了人的本質特性。在馬克思看來,人的本質不在于人的自然性,也不在于人的意識或思維,而在于人本身所特有的活動方式。人的現實的、基本的活動方式是生產,并在生產中結成了一定的社會關系,而人們也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進行生產。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社會性本質決定了人的存在與發展離不開社會。人們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生活勞動,個人、小團體的存在與發展與整個社會的事業是相通的,受制于社會主義物質生產方式。個人、小團體的存在和發展的主觀要求務必服從國家利益的要求。換言之,現實的人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起點、核心和目的。
首先肯定個人與社會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個體有自己對社會的期望,社會也對個體的行為角色充滿期待。同時始終堅持認為歷史的進步是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相對統一的過程,社會的發展本質上還是人的發展,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發展根本上是由人來決定的,社會發展是個人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條件,每個人的發展最終也會內在地蘊涵和促進著社會的整體發展。馬克思曾指出:“現實的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因此,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而“社會關系實際上決定一個人能夠發展到什么程度。在國家和社會發展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終發揮著“生命線”的作用,它充分調動每一個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將松散的個人意志整合為整體國家意志,形成熱愛祖國、追求發展、渴望進取的國民精神風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在社會中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化育人的實踐工作,是一項社會性極強、需要參與程度較高的工作。個體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性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對個體全面發展的促進性,而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有著不可剝離的內在統一性。個人的發展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社會的發展需要通過社會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廣泛參與來促進個體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同步。
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內在統一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參與的本質基礎,還在于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目的所具有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是現實的一致性而不是抽象的一致性,它科學地反映個人的存在與發展同國家、社會的發展具有的高度一致性。對此,馬克思積極強調人的發展首先表現為人的活動和能力的發展,人是社會生產力當中最為積極和最為活躍的因素,社會發展的動力來源于人本身。進一步說,是由人的實踐力量,即人的最重要的實踐動力—生產力來決定的,而人的精神思想或精神動力決定和影響著人的現實實踐力量的大小和強度。由此,某種程度上社會的發展進步力量必不可少地可以推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力量,即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整合每一位社會成員的個體自由性意志形成社會共同性意志,進而不間斷地彰顯自身特有價值。這種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本身也在通過人,繼而通過社會促成了社會結構的有序化、現代化,促成了社會多元力量的同向化,最終促成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另一方面,從人與人的社會交往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廣泛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性和群眾性。人民群眾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同時也是客體,體現為主客體二者的統一。于是,理論上,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中發揮各自不同的價值。不同地方在于:每個人都必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每一個不能成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必定都是影響其他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毫無疑問,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承擔者,或者說是個體承擔者,都有義務和責任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發展之間密切相關,社會發展及社會結構的穩定客觀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參與,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也客觀地需要來自社會系統力量或資源的積極支持。
二、個人意識與群體意識的辯證統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參與的根本基礎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電子商務;網絡犯罪
第一章電子商務環境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為我們科學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建立和發展逐漸演變出來的。所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階級、政治集團、社會群體遵循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有目的地對人們施加干預和影響,以期待其轉變思想觀念,塑造人們的道德品德,預期指導人們行為的社會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社會實踐活動,是以教育為中心的實踐活動。主要以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為重點,也包括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倫理教育等社會實踐活動。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
馬克思曾經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也需要通過實踐才能顯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才能使“內化的人的品質”發揮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主要表現在人的思想品質的改變,這也是實踐中的一個必要環節,是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體現和證明。實踐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對象是現實社會生活中具體的人,切合實際地對這些具體的人開展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素養。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
認為,應該從主客體的角度來考察價值,認為價值產生于人與外物的關系,外物作為客體滿足了主體人的需求,就產生了價值。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是人和社會在實踐活動中,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性質來滿足主體人和社會的發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對于主體的人、社會具有導向價值,把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引領到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正確的方向上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動力價值,能夠充分調動人們的能動性,激發人們的精神動力。還可以塑造主體人的人格,規范人們的思想行為。對于社會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對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具有一定的價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電子商務環境中的重要性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發展領域和拓展空間,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困難和挑戰。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和規范。我們不僅需要結合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必須將思想政治教育同網絡環境的實際相結合,準確把握電子商務活動中的現狀和問題,有針對性地施加干預和引導,才能更好的作用于實踐。
(一)電子商務的現狀和主要問題
網絡的迅速發展使得中國的電子商務也迅速發展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們進入到網絡購物時代,享受網絡購物的方便、快捷與暢快。全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都在逐年增加,參與電子商務的企業和個人也在增多。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建立在信息技術平臺上的先進的商務活動方式,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然而,我國的電子商務還處于發展階段,各方面的法律和制度等因素還不完善,層出不窮的問題也是逐漸暴露在電子商務活動中。諸如網絡詐騙,非法虛假交易,個人信息丟失,不良競爭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同時,電子商務環境本身也存在許多不足,諸如在管理上的技術受限,電子支付問題,以及電子商務法律法規不完善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電子商務中的重要作用
在網絡化環境的沖擊下,網絡逐漸成為信息傳播中的重要角色。大量的網絡信息充斥著網絡環境,也時時刻刻在影響著網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問題層出不窮,法律法規和制度還不完善等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及時介入,把握網絡的特點,利用網絡的特殊性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網絡的健康發展。
在電子商務活動中,除了我們需要在網絡技術上保障電子商務交易流程的安全通暢,人們還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不勞而獲的思想導致網絡病毒時刻潛伏在網絡環境中;欺詐欺騙等行為也同樣制約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虛假的信息、誠信的缺失也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思想層面的問題,需要我們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引導網民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干預網絡欺騙以及誠信缺失的虛假交易等行為。同時也需要對參與電子商務活動的人們提供一些網絡交易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思想政治教育對于電子商務活動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引導和規范作用。
第二章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電子商務的對策分析
在《導言》中,馬克思有這樣一段論述:“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具備說服人的理論,理論沒有很好地實踐,學習、宣傳和教育沒有落到實處,層出不窮的問題就證明思想沒有被人們所內化。
結合當前電子商務環境的實際,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更好地作用于網絡、服務于網絡。提高網民的思想素質和覺悟,創造性的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以幫助廣大網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電子商務活動能夠健康有序地開展。
一、本質論:引導理,干預網絡犯罪
網絡具有虛擬性、言論自由、信息泛濫等特性,很多網民對于處于新奇等原因對于網絡沒有正確的認識。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我們應該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引導人們正確的認識網絡,理性的使用網絡。利用網絡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干預人們利用網絡進行詐騙,欺騙,散布虛假信息和言論等違法犯罪行為。另外,我們也需要利用網絡的一些優勢,積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創新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從而規范和引導人們理性使用網絡。
開展深入、細致的網絡調查,對于調查所獲得的資料歸納總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理論聯系實際,認真研究符合電子商務環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施加影響和干預,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二、價值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持誠實守信
人們的價值觀念不是一實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得到所要達到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階段性、滲透性的特點,我們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教化過程。我們要長期教育、指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加大能夠對人們價值觀正確引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力度。積極開展誠實守信的教育,青少年是使用網絡主力軍,要從小就教導他們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尤其在網絡這個信息大雜燴,觀念復雜的網絡領域,更應該加強對青少年價值觀念、誠實守信等方面的教育。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正確的引導、導向和規范作用,堅持實事求是,按照客觀規律看待事物、辦事情,幫助人們提升個人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而,電子商務活動也能夠得到穩步發展。(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張耀燦主編:《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本質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5194(2012)02-0136-04
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的“元”理論問題,它不僅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范疇、價值、目標、任務、內容和發展方向,也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屬性。目前學術理論界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認識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學術理論界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認識的困惑與分歧,雖然進一步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認識,但由于觀點不一,也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操作。筆者認為,本質是一事物成為它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所固有的規定性,它是由其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矛盾或基本矛盾所決定的。而學術理論界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困擾和紛爭,究其本源是目前對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的認識不夠全面造成的。因此,本文將根據“事物的根本矛盾決定事物的根本性質”這一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從反思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人手,在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的過程中逐步求得對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科學認識。
一、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認識的反思和重構
所謂根本矛盾或基本矛盾,是指貫穿于一個事物發展過程始終、規定著該事物的根本性質,且其存在和發展規定和影響著該事物中其他矛盾存在和發展的矛盾。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當前我國學術理論界和教育界普遍把其界定為“一定社會、階級對人們思想品德的要求與人們現有實際的思想品德水準的矛盾。”這里所說的“一定社會”應理解為受特定統治階級控制的社會,從而這個“要求”應是統治階級為鞏固統治而確定的要求。根據“事物的根本矛盾決定事物的根本性質”這一唯物辯證法基本原理,我們自然而然地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項把統治階級對社會成員思想品德的要求轉化成社會成員實際的思想品德的實踐活動。這從儒家經典《學記》中所說的“建國召民,教學為先”到今天的“灌輸論”說等等,都反映了從古到今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一種普遍認識。在這種本質觀的指導下,使教育對象“形成”、“符合”與統治階級要求相一致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便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使命,為了完成這一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者就不得不把社會對其成員思想品德的要求“嵌入”教育對象的內部,有時甚至以消滅個性和個體間差異作為成功地實現“使命”的標志。這種以外在于個體的價值體系為“藍圖”將社會成員形塑為統治階級所期望的樣子的異化思想政治教育,離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相去甚遠。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實踐活動,其著眼點不僅僅是使社會成員“形成”、“符合”與統治階級要求相一致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更重要的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人的思想得以改善、境界得以提升,使“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質。”因此,為了完整、準確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我們必須循著“事物的根本矛盾決定事物的本質屬性”這一行事邏輯,從反思和剖析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入手。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界定為“一定社會、階級對人們思想品德的要求與人們現有實際的思想品德水準的矛盾”這樣一種似乎已成“共識”的通行的觀點,細究起來,其分析和闡述仍存在不少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實踐活動不同于一般的認知活動,其最終的目標不僅僅是讓教育對象知曉一定社會、階級所需要的政治觀點、思想觀念和道德規范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使教育對象在對上述內容進行反映、選擇、整合的基礎上,把它們轉化為自己的意識、情感、信念并體現在行動中。可見,和一般的認知過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不僅是認知信息傳遞、加工過程,也是教育者和教育對象情感信息交流、感染過程,是二者在認知和情感兩個方面同時交互作用的過程。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是情知交融的活動,那么這項實踐活動的獨特性自然應體現于該項活動的方方面面,其中也應該包括在對該項活動根本矛盾的分析中。但當前的對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的界定卻只涉及認知這一方面,至于情感方面,即教育對象為什么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卻沒有涉及。目前對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的界定包含著一個不言而明的假定: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是以為理論基礎,且經過實踐的檢驗并不斷得到修改、補充和完善的,所以,教育者向教育對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教育對象肯定愿意且能夠把教育者傳授的一定社會所需要的政治觀點、思想觀念和道德規范自覺內化為自己意識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并外化為品德行為,也即真正地接受。然而,大量的研究和事實告訴我們,人們接受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兩個最根本的前提:一是需要接受的事物能夠滿足接收主體的需要。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個體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由于存在不足或者過剩而導致不均衡的時候,就會產生緊張或不安,為了消除這種緊張與不安,就會努力趨向于某一目標,這就是需要。當需要產生時,就會形成一種內在的驅動力,推動人們去滿足這種需要,這種內驅力就是動機。由此可見,動機是由需要轉化而來的,沒有需要就不可能產生動機,沒有動機也就沒有行動的主動性。人們接受教育者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只有教育對象認為教育者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滿足或有可能滿足其需要時,教育對象才有可能接受教育者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接收主體本身所具有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讓其有足夠的“前見”或“前理解”來理解、整合和內化所需要接受的東西。鑒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應包括以下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從認知方面來看,主要體現在一定社會的思想品德要求與教育對象現有的思想品德水平的差距上;從情感方面來看,主要體現在一定社會的思想品德要求與教育對象需要的差距上。前者涉及教育對象能不能接受教育者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與接受能力有關,屬認知范疇;后者涉及教育對象愿不愿意接受教育者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與接受動力有關,屬情感范疇。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重新規定
基于以上分析論述,循著“事物的根本矛盾決定事物的本質屬性”這一邏輯,我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在地包含以下兩個不可分割的根本性質: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它要為一定的階級、政黨和集團的利益服務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超越性,它通過尊重、滿足、提升和豐富人的需要而實現人之自我超越,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一)意識形態性。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性,首先就必須了解什么是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一種自覺地反映一定社會集團(在階級社會就是一定階級)經濟政治利益的系統化、理論化的思想觀念體系,是一定社會集團、階級的政治思想、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的思想基礎。由于意識形態是一個國家、一種制度以及與之相關的基本價值的法理和邏輯基礎,因此,歷史上任何統治階級總是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向社會成員灌輸反映本階級意志和利益的意識形態,力圖使其上升為全社會的共同意志,從而達到維護和鞏固其統治的目的。而所謂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性,則“是指它的政治性、階級性,也就是說它是明確地屬于一個階級,并為這個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的,其作用在于維護一個特定社會的統治階級的統治。”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性本質決定了其根本任務之一就是維護和傳播主流意識形態,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由于“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因此,在階級社會中,只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才是主流的意識形態。統治階級正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實踐活動,使社會成員認可和信奉主流意識形態即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并進而成為其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的標準和依據。關于這一點,可謂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可以說,雖然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的一個特有名詞,但并不是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社會特有的活動,而是普遍存在于階級社會的一切國家和一切歷史發展階段的具有普遍意義的一項客觀的實踐活動。雖然不同的國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式甚至稱謂上有種種區別,但在力圖使社會成員形成符合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思想品德上,都是有著高度的一致性的。
(二)超越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滿足、提升和豐富人的需要而實現人之自我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狀態下離群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的人,而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處于發展過程中的“現實的人”。作為“現實的人”,他們的需要是客觀存在的,“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而且他們的需要還是他們全部活動的原動力,人的一切行為,無論是物質生產活動、社會關系活動還是自我建構活動,都是為了滿足自己不斷出現、不斷自我超越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做”。但和動物滿足需要的方式不同,人的需要不能靠本能活動從自然界中求得現成的物品來滿足,人要在掌握規律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人之為人的實踐去改造自然使之由“自在之物”轉化為“為我之物”來滿足自身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言:“動物的正常生存,是由它們當時所居住的和所適應的環境造成的;人的生存條件,并不是他一從狹義的動物中分化出來就現成具有的;這些條件只是通過以后的歷史的發展才能造成。人是唯一能夠由于勞動而擺脫純粹的動物狀態的動物——他的正常狀態是和他的意識相適應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創造出來的。”通過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的對象性活動,人不僅滿足了其自身的需要,擺脫了自然的束縛,擴大屬人世界的范圍,把更多的“自在之物”轉化為“為我之物”,為人的生存和發展創設新的生存環境和可能空間,而且創造了人自身。在實踐中,人與自然、與他人必定發生各種各樣的關系,隨著實踐的發展、關系的豐富和擴大,人性的全面性隨之而發展,人的能力和智力也隨之而提升,人最終能夠在不斷否定自己有限的規定性中,創造出具有新的規定性的自我,使人能夠“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質。”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人學研究; 基本方法; 基本思路
中圖分類號: G4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0)03-0037-03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一直是備受關注的重大問題,對于這個問題,雖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推進方面都作出了很多努力,但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人文關懷仍然欠缺,一方面在于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對“人”的理解還不夠透徹。盧梭曾指出,“我覺得人類的各種知識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備的,就是關于‘人’的知識。”[1]同樣,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對于人的理解和分析也極其重要,但由于種種原因,這種理解和分析也很不完備。理論回應現實的乏力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也在客觀上要求理論研究必須獲得新的突破以增強其指導性和預見性。
不可否認,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有為政治、社會服務的一面,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社會性具有歷史的合理性。但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人自身的發展問題越來越凸顯為核心、迫切的問題。單純囿于政治、社會視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單純以政治性、社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已經顯示出“解題低效或失效”的弊端,也不完全符合“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人學是“從整體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質、人的活動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生價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則的學問”。[2]哲學中蘊含著科學而豐富的人學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與人學有著密切的邏輯關聯。雖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為政治服務、為社會服務,但它作為一種教育活動,又有其“建設人自身”的根本屬性,這種屬性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在“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要求下更需要進一步展現出來。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運用“社會需要”、“政治需要”等社會學、政治學研究視角考察其滿足社會與階級需求的一面,更需要運用人學研究視角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尋它的屬人性。這不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開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新世界,而且可以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和推動,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事實上,在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已經出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學取向。1998年6月,《宜春師專學報》發表《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淵源與人學基礎》首次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與人學的結合問題。在2002~2009年間,有20多篇論文從人學視角展開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張耀燦教授和筆者曾撰文專門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取向出現的原因。[3]
2003年,張耀燦等著的《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論》一書提出:關于人和社會的關系、人和人的關系、人的本質、人的主體性、人的需要、人的價值以及人與人的權利和義務、人的自由和平等、人的理想和信念等理論,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研究拓展了一個嶄新的視野。2006年,張耀燦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一書中明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從傳統“社會需要論”轉向“現實的個人”,進一步強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研究。2006年12月,萬光俠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基礎》一書出版,該書全面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學取向的研究現狀,并第一次比較全面地提出了“生存論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四有’公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學框架。隨后,山東師大雷驥的博士論文《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礎》、福建師大潘玉騰的博士論文《思想政治教育的馬克思人學基礎》以及筆者的博士論文《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基于人學的視角》等先后發表,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研究。
雖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學維度已經形成并越來越引起關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正逐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學范式,但由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領域不夠集中,不成體系,還未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框架。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學維度旨在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蘊,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最根本的方法是凸顯人學價值觀,并堅持人學辯證法。
1.堅持個體、群體和類的統合
人的生存方式決定了他是由所有個體、各種類型的群體以致整個人類相互聯系所構成的有機系統,每個個體都是復雜的社會關系網上的特殊點。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中必須堅持人的各種存在形態的統合,堅持普遍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的辯證法。無論是離開個人的所謂族類,或是離開族類的所謂個人,都只是人的存在的一種片面抽象,都無法建立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學。在目前從人學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大多學者強調的是人的個體層面,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要從“社會”轉向“個人”,從“群體”轉向“個體”,這對于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中曾長時期存在過分重視社會價值、工具價值而相對輕視個人價值、目的價值的弊端無疑具有進步的意義。它凸顯了人的創造性、自主性等,但不能因此走向另一個極端,以一種片面性反對或矯正另一種片面性。
2.堅持主客體統一
人學專門對人進行哲學層面的整體思考,涉及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以及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人的價值、人的權利、人的自由、人生目的、理想、發展等一系列問題。也就是說,人學研究將著重從人是主體,如何發揮人的主體性的角度考察人。因此,思想政治人學也必定主要從這些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解讀。但我們必須注意,主體是主觀與客觀的雙重存在,是現實性和超越性的統一。對主體的研究也離不開客體,無論如何不能把主體同客體割裂,把主體性和客體性(受制約性)割裂,否則就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泥沼。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中,必須把人的主體性的實現建立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
3.堅持現實和歷史的結合
個人一方面是現實的社會存在,即由個人本身的實際生活和活動形成了個體的現實人生歷程和狀態;另一方面是歷史的社會存在,即置身于由所有前后相繼、彼此相聯的個人的實踐活動所形成的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之中,受特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并體現著社會歷史的發展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需要從現實視角出發關注個體的人的有限此生,也需要關注“在歷史中行動的人”。一方面從個體現實的社會存在視角貼近個人的現實人生,給人以具體的人生指導;另一方面從人的社會歷史存在的視角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個人的生存發展進行總體把握。只有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為展現個人的完整圖景創造條件,也才能真正顯示出思想政治教育對人的生成、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價值。
4.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必須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既要求我們在進行理論建構時緊扣時代脈搏,從豐富的實踐中汲取養料和依據,又要求我們不僅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的理論層面的建構,而且也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應用層面的價值。理論方面的研究為實踐提供必要的理論指導和思想支撐,實踐方面的研究為理論研究提供現實的資源并能推進理論的創新研究。離開實踐的理論無法指導實踐因而彰顯不出其價值,離開正確理論指導的實踐可能偏離正確方向而漂泊放逐。歸根到底,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理論研究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需求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的理論研究只有切實地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加強、改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實現其價值。
5.堅持資源借鑒的綜合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只有綜合借鑒人學資源,才能真正形成科學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理論成果。一方面要堅持人學指導和借鑒中西方的人學資源。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必須堅持人學的指導和借鑒人學資源。中國化的人學思想是把人學思想中國化的具體成果,契合中國實際,是我們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并奉為指導思想的。同時,西方人學思想作為人的生存樣態的一種反思和對人類前途命運的一種展望,無疑對于我國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具有借鑒意義,因此,需要同西方人學展開對話。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應是中國特色的,既要緊跟中國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脈搏,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又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展現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作風、中國氣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平等而非貶斥的態度對待中國傳統人學思想,在指導下實現其現代轉換。其次,要借鑒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資源。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與人學有機契合的研究,除了人學資源外,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相關資源。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方法論、管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史論等都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提供必要的啟示。再次要借鑒其他學科的相關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學是在綜合借鑒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等學科成果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學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同樣要借鑒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德育等學科的相關成果。只有綜合運用這些資源,才能為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提供一個扎實的理論平臺。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論域
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人學為理論分析框架,反思并重構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思想政治教育史等主干學科,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等分支學科。具體思路和論域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理論基礎的探討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基礎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根本的指導,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理應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基礎的人學研究。目前,以萬光俠為代表的學者在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基礎》一書,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學探索開拓性、奠基性的成果。作者以人的存在論、本質論、發展論三大方面,全面運用人學理論,系統、深入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意蘊,不僅從一個關鍵方面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基礎的研究,而且為創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理論大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鑒于這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人學學科建構的至關重要性,學術界應該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形成百花齊放的氛圍,為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添磚加瓦。
2.思想政治教育反思和重構的重點是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價值、目的、過程、規律等進行人學解析
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價值、目的的人學透視,意味著對思想政治教育這一人類實踐活動本身的探討。我們要做的是以人學為指導從整體和本源的角度,從人的角度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對于人的意義何在、人類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什么目的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回答涉及到對思想政治教育本真的理解,這一理解對于從人學視角探討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問題具有關鍵和首要的意義。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要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不能避開對這些方面的人學探討。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的認識更切實、更直接地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價值的實現。結合目前認識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主體――客體思維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人學研究應該把著力點放在主體間性思維方式上,對這一過程作出新的解讀。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研究,在強調教育規律的同時,應把著力點放在受教育者接受和學習規律的探討上。
3.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與重建應以人學為指導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學化和藝術性研究更應該堅持以人學為指導,按照人的特性和需求,探討如何實施符合人性的方法,其中重點是依據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學習過程和規律建立起接受、學習方法。
4.思想政治教育人學應加強教育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人學進行這一方面的研究不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建構,而且可以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我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人學解讀需要結合社會發展,更要結合人的生存狀態和發展狀態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演變,結合人性的特點分析歷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得與失,為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歷史的啟迪。其中,重點是依據人的存在、本質、發展狀況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史重新進行闡釋,凸顯人的存在、本質、發展規律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發展的制約,厘出不同國家、不同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參考文獻
[1]盧梭.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62.
[2]陳志尚.人學原理[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5.
一、“真”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價值追求的初級境界
從哲學上講,“真”是一個多義性的概念,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真”與“假”、“錯”、“非”等相對。而思想政治教育中對真的追求可用陶行知老先生的話一言蔽之:“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真”的內容實現其價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必須要“真”,即思想政治教育灌輸給受教育者的內容必須能夠真實、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必須是以實踐證明了的客觀真理。思想政治教育對中小學生、大學生及研究生進行馬克思理論體系的教育,為其灌輸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是為增強其辨別和抵御錯誤思潮的能力,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人才陣地。
其次,“求真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追求的目標。人們在“求真知”的同時,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其獲得的知識及方法可積淀為人的精神能力、感受能力和抽象能力等。從而提高了人的思維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使人能夠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并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從實踐方面講,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調動人的積極性,使人的價值在社會中得以體現,是對人的精神動力的調整和促進,因此,“求真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追求之一。
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追求的另一種高度普遍的理想境界
“善”是指這樣一種境界:“在社會生活中,人的言行達到了同人的社會關系和人的社會需要相一致的結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科學理論體系為主要內容的,具有科學性和真理性,其本身就具有善的品質,其所追求的“善”的價值更注重滿足人類存在和發展的需要,表現為道德價值和功利價值。
首先,道德價值,是指人的行為能夠滿足人們社會關系的需要,維護和促進人與人相互關系的結構秩序的穩定和發展。道德是用以維護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關系之間內在的約束和規則。道德主要以善為內在宗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在道德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善德、善行。只有社會中個體的思想與行為符合道德的評價標準,人心向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才能得以體現。
其次,功利價值是指滿足主體現實存在和發展的直接需要。用的價值觀來分析功利價值,是屬社會對個人的滿足,即個人價值。而要想實現和滿足個人的存在和發展,其個人必須對社會做出貢獻。思想政治教育始終在灌輸一種思想理念即:用善的品格、善的原則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個人的社會價值實現了,自我價值才能得以實現。
三、“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追求的最高境界
“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礎上達到的高層境界。它是這樣一種境界:客體的存在和屬性滿足了主體身心的一種特殊需要——“美感”的需要,它是客體某些方面達到了和主體的高度統一與和諧。思想政治教育對美的追求是為了實現個體的心靈美、人格美、行為美。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實現心靈美。心靈美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心靈美是真善美統一及知情意統一的最高境界。心靈美是行為美、語言美、人格美的內在依據,只有心靈美才能體現出行為美、人格美等。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美是以心靈美為內在基礎體現出來的個體的人格美、行為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人的思想意識教育,屬德育的一種,主要以實現人的思想觀念具有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崇高的理想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其中,心靈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美的追求的重要追求之一。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教育實現個體的人格美。人格美是指:人的品德、品格的美,包括尊嚴、責任、正直、誠懇、光明磊落等。人格美是一個人自我修養和自我完善方面達到的高度境界。它外化為人的美的言行、儀態。具有審美價值和感召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追求是以人為客,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使人具有高尚的人格,寬闊的胸襟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以為基礎理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養品德與道德兼具“美”的社會個體,使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個體實現行為美。行為美是指:人的舉止、動作、儀表等體現出的美。行為美是心靈美和人格美的外在體現。行為美是一種外在的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對美的價值追求的最終目標。一個人的人格美與心靈美只有在行為中才能得以體現出來。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追求也只有通過個體的行為才能得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的行為之美,將會促進社會的和諧、安定、團結。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所在。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教育者;受教育者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類采用不同程度的價值尺度對自身的存在方式進行評判,該價值尺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因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從本質而言都是由人類自身的價值需求所引出的,而人類自身的這種價值需求,就是人類生存實踐活動的主要動力。換而言之,人類實踐活動本身與人類自身價值的實現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伴隨著階級的產生而產生,是階級社會不同國家普遍存在的一種特殊實踐活動。當然,人類的自身價值的體現,前提是其對國家和社會所具有的價值。可以這么說,價值的形成在客觀上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實現過程中各理論要素進行研究,并探討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確立及實現過程,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體系中各基本要素研究
我們知道,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最核心的即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如何從“隱性”的狀態發展成“顯性”的狀態。這個過程需要一定要素的參與,沒有基本的要素,過程就顯得毫無意義,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實現過程中的基本要素對于其價值的實現是極其關鍵的。
(一) 人的要素
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實現過程中,人的要素主要有兩大方面――教育者及被教育者,其中教育者及被教育者的素質極為關鍵。
1.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實現階段,教育者起到了主導作用,教育者必須擁有以下素質條件。第一,教育者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第二,教育者還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
2.受教育者。為了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價值的實現,必須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水平。
(二)其他要素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的編制。
2.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實現手段。
3.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實現的載體。
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實現過程中,各大要素均體現了重要的作用,它們之間相互銜接、相互配合,產生了有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合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建立階段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建立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實現過程中起著中樞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建立能夠明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的方向標。思想政治教育所有的實踐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目標的達成而展開。所以說,目標的確立對于整個過程的實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一)目標必須滿足一定階級的利益
在階級社會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精神創造的主要工具,其價值目標的確立必須是以滿足本階級利益為前提的。
(二)目標必須具有全民特性及個體特性
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既能夠反映全民特性也能夠反映出個體特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實現過程
通常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實現過程較為復雜。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通過活動方案的制訂、教育內容的編制、教育手段的確立、教育載體的運用等方式,以期對受教育者產生一定的影響,最終達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目的。
(一)實現階段的步驟
首先,為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必須對整個活動方案進行制訂,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它主導了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實現的全過程。一般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方案的制訂主要包含三部分內容,分別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制定及選擇方案。在方案制訂后,為保證其價值目標更好的實現,我們采取的第二步是編制恰當的教育內容、選擇合適的教育手段、采用恰當的教育載體,這一步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順利實現至關重要,教育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實現價值目標階段的主要內容
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實現的階段,我們可以獲知在這一階段中,思想政治教育逐漸由“隱性”價值轉變為“顯性”價值,而這一轉變是基于長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目標的實現主要有兩個方面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的實現及主體價值(國家價值)的實現。
1.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的過程主要是教育者通過特定的傳播途徑傳遞給受教育者思想觀念、政治思想、道德規范等方面內容,從而讓受教育者的認知觀念逐漸由內化轉為外化。在這個過程中,受教育者對所傳遞的內容具有選擇認知的權利,受教育者通過自身思維對所接受的知識進行判斷吸收的過程,稱為內化的過程。在對相關知識進行選擇性吸收后自覺地對思想政治觀點進行相關實踐,稱為外化的過程。其中,內化是外化的基礎,外化是內化的結果,外化反過來推進內化的實現。
Abstract: The pres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emphasize humanistic care, which has its profound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needs. This paper thinks that humanistic ca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take the Marxism a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actively explore and construct security system of humanistic care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uses modern technology to 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new service model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modern media services, in order to improv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關鍵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現代傳媒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umane care;Marxism;modern media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0-0210-01
0引言
高校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基地,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問題,對于新時期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探析
1.1 人文關懷是人學理論的基本維度人學理論的出發點是現實的人。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明確指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1]現實的人是指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從事物質生產的人。的人學理論所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是辯證統一的。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可見,人的社會關系不是固定不變的,人的本質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
1.2 人文關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用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學生,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培養人、塑造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動。指出:“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著眼于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時又要著眼于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以人學理論和中國化的為指導,在教育過程中彰顯人文關懷,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反思
首先,針對傳統教育價值理性的偏離,加強人文關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具體體現。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側重講授教材知識即進行政治理論教育,不注意對學生的內心壓力投以足夠的關懷,不注意對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的把握,忽視了對學生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的價值的發掘。實質是把思想教育工具化,未真正站在為國家輸送高層次人才的高度上去,工具理性壓制了國家培養棟梁之才的價值理性。在經濟全球化、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下,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很難應對綜合國力競爭、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因此,高校必須不斷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4]事實證明,盡管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原因有很多,但缺少人文關懷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只有將人文關懷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關注大學生的生存狀況和全面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邁出現實的困境,切實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其次,由于以往思政教育中難免的人本路徑的缺失,加強人文關懷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治心”、“養心”教育,必須從大學生的心靈本身去尋求良方。長期以來,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的主旋律教育,而對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發展、關注大學生終極追求的人文關懷重視不夠。在深入了解大學生的基礎上,剖析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疏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幫助大學生在不同思想觀念的比較中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大學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協調發展,這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要。
3加強人文關懷之保障體系的構建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階段,國家的發展戰略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賦予了高校愛國主義教育新的內容和時代特征,迫切要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開發,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寬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途徑。[4]當現代傳媒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得信息資源的重要渠道時,本文認為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也許重點就在于此。
3.1 創建現代傳媒背景下校園主網站和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心力與輻射力面對悄然而至的信息時代,網絡生活已蔚然成風。現代傳媒技術信息傳播的開放性能夠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廣闊的平臺,其靈活性和快捷性能夠豐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其虛擬性和匿名性能夠為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獨特的視角,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專業網頁的建立,具有思想性和導向性,運用校園新聞資源,整合校報、廣播等媒體,搭建校園網絡新聞立體平臺,做好典型宣傳、熱點透視和輿論引導。[5]
3.2 營造文明有序的現代傳媒背景下的校園文化環境,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預警力高校作為各種思想文化思潮交匯的中心。西方文化及其生活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 在大學校園內與民族文化和傳統生活方式進行著激烈的交鋒和交融。要充分發揮現代傳媒環境的育人功能。要以科學發展觀思想引領校園文化建設, 努力營造文明有序的校園網絡學習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網絡文化活動,開設具有交互性、開放式的各種類型的活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韓華.人文關懷視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