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能源設備行業研究范文

        能源設備行業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能源設備行業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能源設備行業研究

        第1篇:能源設備行業研究范文

        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狀況

        1 新能源汽車在發達國家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政府相繼制定“新一代汽車伙伴(PNGV)計劃”和“自由汽車(Freedom CAR)計劃”,投入巨資研究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日本是最早研究電動車的國家之一,2009年最早投放市場的豐田的普銳斯和本田的Insight混合動力汽車,至今已取可觀的經濟效益,并成為其他汽車企業群起而效之的典范。歐洲是在汽車節能環保技術方面執行柴油技術戰略最早、最徹底、最成功的地區,清潔柴油機技術快速發展。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和制造領域中,歐洲較崇尚零污染的純電動汽車。其中最成功就是電動標致106車型,這種以鎳鎘電池為動力的純電動汽車經過10余年的發展,已經在歐洲各國,擁有大量的用戶。

        2010年5月,德國政府總理默克爾與500多名政界、產業界和科技界人士共同啟動“國家電動汽車計劃”的項目,提出未來的汽車應該更環保,更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并幫助遏制氣候變暖。按計劃,德國2013年開始實現電動汽車的批量生產,到2020年行駛的電動汽車將達到100萬輛,相當于每45輛汽車中就有1輛是電動汽車。德國政府在實施“國家電動汽車計劃”時,仍保持著一貫的嚴謹作風,將全國各研究所、汽車制造商以及相關行業147名專家組成7個工作組,分別負責研究涉及電動汽車發展需要解決的驅動技術、電池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與認證、材料與回收、人員與培訓、政策條件等7個方面的課題。雖有專家預測,電動汽車取代內燃發動機汽車可能至少還要20年,但是世界各國發展和推進的勢頭已超出預期。

        2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規劃與發展

        我國政府為了鼓勵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也相應推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2012年7月9日,國務院正式頒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明確了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和主要目標,以純電動驅動為我國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根據《規劃》,到2015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立爭達到50萬輛:2020年產能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銷量500萬輛以上。2012年9月17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聯合《關于擴大混合動力城市公交客車示范推廣范圍有關工作的通知》,混合動力公共客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推廣范圍從目前25個示范城市擴大到全國所有城市。2012年10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起草的《北京市私人購買純電動車小客車管理辦法》向社會征求意見,個人購買純電動汽車小客車不需搖號,國家補助生產企業最高為6萬元/輛,北京市補助給購車單位和個人最高也為6萬元/輛。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都出臺了相關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的早日量產和推廣保駕護航。

        我國也非常重視電動車的研究,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究幾乎是和發達國家同一時期開展的。早在20世紀70年代,清華大學就開始了純電動汽車的研究,在“八五”、“九五”、“十五”期間,純電動汽車研究項目都被列入國家重點產業攻關項目。據統計,目前國內至少有30家客車企業已涉足新能源車研發;轎車方面,六大汽車集團以及奇瑞、吉利、比亞迪都爭相研發新能源車,企業數量總計超過40家。在科技成果方面,比亞迪研發我國第一款雙模電動車F3DM,已于2008年12月上市;福田汽車采用美國伊頓公司生產的IMC6—48型鋰離子蓄電池,2008年獲得北京公交800輛奧運混合動力公交車的訂單:奇瑞A5混合動力汽車在奧運會期間投入使用,自主研發的純電力汽車S18也于2009年下線;2012年11月,上汽集團首款純電動汽車榮威E50上市等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走入我們的視野,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595輛新能源汽車為各國友人服務。2011年3月,延慶成為北京首批純電動出租車運營試點,50輛純電動出租車“迷迪”開上街頭,昌平、房山、懷柔、密云、平谷等區縣也陸續啟動電動出租車試點。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新能源汽車將走入千家萬戶,給我們傳統的生活理念帶來巨大的沖擊,新能源汽車技術普及的時代即將到來。

        二、汽修設備在國外市場正悄然發生變化

        1 冷媒的更新換代

        為了改變傳統的維修理念,適應清潔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趨勢,歐洲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2008年綠色旅行指南目錄”(Green Directory,the Tour Guidefirst Introduced in 2008.)。冷媒:ECNo.1400/2002規定,R-134a將被HFO1234fy替代。傳統的冷媒用的是R-134a,但我國仍然在使用。早在三年前,美國就開始實施比以往更嚴格的冷媒加注設備的管理。首先冷媒機銷售的需要認證,其次對所有冷媒機的經銷商要求,為了防止泄漏,每一臺冷媒機需建立一張登記卡,并向當地環保監控部門備案,導致我國原來出口美國的冷媒機企業只能停止銷售。2012年9月,在德國法蘭克福Automechanika展會上相關信息顯示,德國國內已開始使用HFO-1234fy了,但零售價高達300歐元/升。而在國內市場,只有3M公司具有生產能力,他們持續投資并實現了量產,成功搶占市場先機。

        2 在溶劑處理回收和再利用方面

        有一個生動的案例,一位企業主從事經銷汽車鈑金維修設備已近40年,發展平平。但是他的兒子獨辟蹊徑,專注汽車鈑金修理廠的后處理,既回收清洗噴槍所用的溶劑,又將處理后的溶劑再賣給維修廠,價格還低于新的溶劑,非常受維修廠的歡迎。僅用了5-6年時間,他就買土地蓋庫房,業務還延伸到電池、電瓶回收,環保回收的業務做的風生水起,政府也開始關注和扶持他,為其頒發溶劑回收再利用企業的證書。

        3 舊電瓶回收和處理、電瓶的搬運和存放

        新能源汽車的舊電瓶回收和處理、電瓶的搬運和存放等環節,將產生巨大的商機。比如維修廠在修理電動汽車時,對電瓶的搬運、更換,需要方便、快捷的專用工具和設備。譬如地藏式單柱液壓舉升機在國外就非常普遍,由于環保要求,使原來的塑料油箱外須要用鋼筋水泥做一個地槽箱方可使用,這樣有的用戶就用菜子油替代液壓油。而一家德國生產商則徹底放棄油壓而采用水壓技術,產品得到美國、中東等眾多跨國企業的認可和青睞。

        4 舊車拆分、處理和利用方面

        舊車的報廢將成為一大環保問題,歐洲和美國圍繞舊車處理已形成了一個新的行業。貌似這個方面與汽保設備行業好像沒什么關系,但實際我國對舊車的處理、拆分和再利用尚處在一個初級階段,在這一領域發展的空間我們是大有可為的。

        5 烤漆房設備方面

        目前我國企業生產的烤漆房的設備,對熱循環的效能提高方面的設計上,只是與國外設備的形貌相近,內在設在還存在較大差距。真正的要將效能提高,必須要進行數據對比,這可能是下一步提高我國烤漆房設備水平的關鍵點。

        三、新能源汽車對傳統設備和維修廠提出的新要求

        1 解碼器

        解碼器已呈現出簡便的趨勢。據有關專家介紹,解碼器設備將改變以往價格高、功能多、體積大的特點,取而代之的是價格便宜、功能簡單、手持式的簡便型解碼器。

        2 高電壓系統研究

        高電壓系統研究是一個新課題。電動汽車維修與保養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電瓶工作時大電流會產生的危險。前一段安徽開往深圳的大巴車電瓶短路發生燃燒,就是一個鮮明的教訓。這方面的培訓和防護措施,尤其是在維修檢查時如何確保電瓶安全,將成為每個維修企業必須關注的問題。

        3 零部件數據庫的更新和網上零部件采購

        所有的零部件數據庫的更新和對應網上零部件采購將成為一種趨勢,為了有效減少零部件的庫存壓力,盤活資金,在線訂購零部件將是維修廠最受歡迎的一種選擇。2012年“雙11”期間,淘寶網實現了190億的銷售額,對傳統的經銷商的沖擊可見一斑,以后汽車零部件和汽車維修設備、工具的采購將完全由網絡購買實現。

        4 新式安裝設備

        新能源汽車的維修所用的專用工具也將隨之而來。對工具生產廠家和汽保設備經銷商將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5 汽車鈑金修理

        汽車鈑金維修方面,因材質、工藝、設計理念的變化,使傳統的鈑金修復設備面臨很大的挑戰。2012年美國拉斯維加斯AAPEX展上一位美國產銷汽車大梁校正設備的客戶表示,9月份銷售1臺,10月份僅2臺。原因是汽車更新換代較快,一般塑料件勉強能更換,有的損壞只能報廢,再加上汽車經銷商倒閉,使品牌二手設備極少在市場上出現,保險公司又不同意支付太多的人工費,理賠協議無法達成等原因,修復設備的需求自然就大大減少了。

        四、新能源汽車法律法規的關注

        1 汽車歐Ⅴ、歐Ⅵ標準逐步施行

        2013年,臺灣將強制推進公交車的歐Ⅴ排放標準,許多大巴公司的車面臨著更新換代。面對這一契機,國內的鄭州宇通大巴,其設計的車身低底盤符合歐Ⅴ標準,正好抓住了這個機會,順利地進入了臺灣市場。

        2 貿易保護形成的各種壁壘

        德國WDK檢測機構專門對扒胎機進行檢測,調查發現許多交通事故的發生不是因為汽車質量不好或設計有缺陷,而是扒胎機對一些扁平胎等新型輪胎不適用。但由于維修站或個體維修者不顧及設備問題,強行換胎修理,造成換胎時輪胎的損壞,結果導致交通事故發生。所以,正規維修站需要有WDK認證的扒胎機已經成為趨勢。這對我國生產扒胎機的生產商要出口到國外高端市場而言,又將面臨一個技術壁壘。不但每一個品種的認證需要花費8萬-10萬元人民幣,而且還需要當地的專業公司和機構幫助,認證周期非常長。

        舉升機的CE(New Norm for CE etc)認證,將采用新版標準,對許多方面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規定。其中有一條要求很不合理,中國生產的舉升機若要貼上CE標志,該產品的全套技術資料要存放在歐盟的某一個機構內。這種嚴苛的要求勢必損害了出口商們的熱情。

        五、新能源汽車的機會與挑戰

        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給整個汽保行業提出了挑戰。若不與時俱進,企業面臨的將是淘汰,昔日的行業巨頭、領軍企業,若不開拓創新,就會被市場遺棄。從摩托羅拉、諾基亞到蘋果,再到蘋果的下游產業,都是時展與開拓創新的結果。這好比汽修設備行業,不但要聚焦新能源汽車,更要有預見性的想到新能源汽車下游的配套行業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時代,機遇客觀存在,就看如何把握,如何盡早做準備。對汽保設備行業來說,想喝到第一杯羹的難度不小,因為汽保設備行業的企業大多有規模小、財力和人力不足、產品技術含量低、無自主知識產權、研發投入少的特點。企業20多年的發展歷史,大多數是在憑自身的有限資金,仿制為主。稍有點技術含量和利潤的企業,不是被全盤收購就是被大型企業兼并。

        六、汽保行業的出路和未來

        縱觀我國汽車整車行業,經過國家20多年來的強力投入,已初具規模,產量已達全世界第一。在資本領域,汽車行業的合資、合作、戰略資本投入的比比皆是,代表著汽車行業已經走向市場化、國際化。那對于整個汽車維修設備行業而言,出路和機會在那里?

        1 調整發展思路

        首先,企業之間不要再熱衷于搞同質化的無序競爭,要走出有各自特色的路來,堅持走自己的路!企業惟有堅持不懈,才能有所積累和沉淀,有所發展和創新,有所提高和突破;其次,企業對各自涉及的產品線有了足夠的了解和深刻體會,才能有所發現和創新,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最后,企業應緊盯著各自產品的國內外和行業標桿,不斷完善現有產品,豐富產品品種,提升產品質量。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對汽保設備的需求要多加了解,積極準備,爭取在未來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2 細分市場和產品線,向專業化細分市場邁進

        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變化,對大企業更具挑戰。所以,汽保企業應在行業協會的努力推動下,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著眼長遠戰略,放棄同質化競爭,共同探討分工合作的構想,把有限的資源整合,走專業化分工協作之路。企業間整合一旦走向專業,就很好地克服了原來生產量小而且散的特點。

        3 走“蘋果”品牌下游線產品的模式

        可有借鑒性地對照汽保行業,汽保行業須緊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步伐,不斷推陳出新,量體裁衣。類似“蘋果”的下游企業,一款新機器上市,各種配套的產品就孕運而生,很好的占領了市場,更好地適應了市場需求。

        4 打造自主品牌

        品牌的內涵其實是積累和沉淀。好的產品,尤其是有一定技術門檻和科技含量的產品,必須三至五年市場檢驗,有完善的售后服務支持系統,否則是不會形成品牌效應的。打造自主品牌的核心,首先要有好的品牌意識,先把產品做好做精,再將服務做到位,這兩條是締造品牌的前提。企業標識設計、廣告宣傳大多很容易,但沒有好的產品和服務做支撐,廣告響亮反而起了負作用。

        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勢不可擋,今昔對比,我們有理由相信,汽保行業一定會與時俱進,再造輝煌。拋磚引玉,希望各位同仁能關注新能源汽車給這個時代帶來的變化,找準定位,早做準備,與世界看齊,譜寫新的篇章。

        編后:

        第2篇:能源設備行業研究范文

        關鍵詞:鋼鐵行業;超越對數成本函數;替代彈性;回彈效應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7.02

        中圖分類號:F0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7)07-0006-05

        Study on Chines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Energy

        Consum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Rebound Effect

        AI Mingye, LI Chengxi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es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from 1980 to 2013, this paper uses translog cost function to construct the factor cost share equations, and modifies the model by the dynamic least squares method to measure the substitution between input factors of the steel industry and rebound effect by price asymmetry.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selfprice elasticity of energy for capital is negative; absolute substitution elasticity and relative substitution elasticity of capital for energy is positive. The absolute substitution elasticity of energy for capital is larger than that of capital for energy, but the relative substitution elasticity of capital for energy has been larger than that of energy for capital since 2000. The rebound effect in Chines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95.85%, which shows a high level of rebound effect and means that energy saved by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s mostly offset by rebound effect.

        Key words: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ranslog cost functions;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rebound effect

        引言

        鐵行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在工業化進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能源消費量長期居高不下。2004年中國鋼鐵行業能源消費總量為299億噸標準煤,全國占比為1518%;到了2014年中國鋼鐵行業能源消費總量為693億噸標準煤,全國占比達到1628%。能源消費量不僅與生產技術、能源價格有關,還與其他生產要素的替代或互補關系密不可分。若能源與非能源生產要素存在替代關系,當能源價格提高,能源會被其他生產要素所替代,能源需求下降;反之亦反。另一方面,直觀上能源效率提高可以降低能源需求,但能效提高所節約的能源會通過新的能源需求而被部分甚至完全抵消,即產生了“回彈效應”。

        對于生產要素間替代或互補關系并沒有得到統一的研究結果。Pindyck對1959~1973年間加拿大進行研究,發現能源與資本呈替代關系,能源與勞動則呈互補關系[1]。而對美國進行研究時卻發現能源與資本呈互補關系,能源與勞動呈替代關系[2]。陶小馬等對中國工業部門的研究表明資本與能源并不存在確定的替代關系,勞動與能源在近期表現為替代關系[3]。魯成軍等估算了中國工業部門的替代彈性,發現資本與能源之間存在不確定的替代關系,勞動與能源都表現出較為顯著的替代關系[4]。隨后張紀鳳等發現中國制造業分行業資本與能源之間存在很強的替代關系,勞動與能源之間呈現CPE互補,MES替代關系[5]。對于鋼鐵行業要素間彈性關系的研究較少,董會忠等研究認為中國鋼鐵工業1985~2006年能源與資本、能源與勞動之間都存在替代關系[6]。

        回彈效應的存在使得能源效率提高所節約的能源部分甚至全部被抵消[7]。大量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的回彈效應遠高于發達國家。Bentzen估計出美國制造業回彈效應約為24%[8]。Lin等采用中國1981~2009年的數據測算得到中國能源回彈效應為532%[9]。邵帥等對中國整體經濟回彈效應進行測算,得到中國改革開放后短期和長期的回彈效應分別為2739%和812%[10]。黃純燦等對中國1980~2012年的能源回彈效應進行測算,結果高達151%,存在著明顯的“回火”效應[11]。近幾年,林伯強及其團隊運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得到1980~2012年間中國重工業的能源回彈效應為743%[12],輕工業為377%[13],紡織業為2099%[14],食品業為3439%[15]。

        可以看出,現有研究大部分是以國民經濟或者整個工業作為研究對象,而不同行業能源消耗具有不同的特點,其節能對策也大不相同。目前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鋼鐵行業要素間替代彈性和回彈效應的分析較為少見。本文選取1980~2013年鋼鐵行業的數據,利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基于替代彈性分析,引入能源價格的非對稱性,針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鋼鐵行業要素間替代和回彈分析能源消費,并提出合理有效的節能政策建議。

        1理論模型推導

        11成本份額方程

        超越對數函數形式靈活,計算替代彈性時比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效果更好[16],本文采用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對中國鋼鐵行業要素間替代彈性及回彈效應進行分析。成本函數可表示為:C=f(Q,PK,PL,PE),其中PK、PL和PE分別為資本K、勞動L和能源E的價格。考慮到技術進步的作用,引入反映時間趨勢變量t,得到如下形式的超越對數成本函數:

        lnC=α0+αQlnQ+12γQQ(lnQ)2+∑iδilnQlnpi+∑iαilnpi+12∑i∑jγijlnpilnpj+αtt+12αttt2+∑iβitlnpi+γQttlnQi,j=K,L,E(1)

        根據Shephard引理,要素需求函數由成本函數對價格求偏導得到:

        xi=Cpii=K,L,E(2)

        由要素成本份額Si=pixiC,可得到要素份額方程:

        Si=pixiC=piCCpi=lnClnpi=αi+βit+∑jγijlnpj+δilnQi,j=K,L,E

        (3)

        式(3)構成一個三方程的聯立系統,且其參數滿足加總約束、同質性約束和對稱性約束條件,見式(4)。

        ∑iαi=1,∑iβi=∑iδi=0(i)

        ∑iγij=∑jγij=0(ii)

        γij=γji(iii)(4)

        由于∑iSi=1,去除份~方程中任一方程均不影響彈性的計算結果,本文將L的成本方程剔除,其他要素價格均使用相對價格,即:

        p′jt=pjt/pLtj=K,E(5)

        份額方程則可重新表述為:

        Sit=αi+βit+∑jγijlnp′jt+δilnQt+εiti,j=K,E(6)

        12彈性計算

        式(6)構成一個聯立方程組,利用其參數估計值可進行彈性計算。交叉價格彈性CPEij反映要素i需求對要素j價格的敏感程度,也稱為絕對替代彈性。CPE>0表明要素間存在替代關系,CPE

        CPEij=lnxilnpj=rij+SiSj-SiωijSii,j=K,E(7)

        Morishima替代彈性(MES)反映兩種要素比例相對于某種要素價格變動的敏感程度,因此也稱為相對替代彈性,見式(8)。

        MESij=ln(xi/xj)lnpj=CPEij-CPEjj(8)

        相比CPE,MES描述出要素結合的工程性特征,而不僅僅是要素間的經濟性特征[4]。可以根據MES非對稱性特點比較MESij和MESji的大小,分析出哪個要素更容易被替代。例如,若要確定在鋼鐵行業中購買高能效的新設備是否有助于實現節能目標,就需確定當能源價格發生變化后資本對能源的替代是否占優于資本價格發生變化后能源對資本的替代。只有當決策者對能源價格的變動敏感性高于資本價格變動時,才能做出投資于高能效機器設備的決策[17]。

        13價格非對稱條件下的回彈效應

        回彈效應主要來源于能源效率提高引致的能源服務價格下降,進而導致能源消費的增加,因此回彈效應與能源價格下跌密切相關[8]。能源原始價格可拆分為歷史最高價格、累計歷史增量、累計歷史減量三部分[18],由此將能源價格變化的非對稱性引入到成本份額方程中:

        ln(pe,t)=max[ln(pe,t)]+d[ln(pe,t)]+i[ln(pe,t)](9)

        其中max[ln(pe,t)],d[ln(pe,t)],i[ln(pe,t)]序列由式(10)至式(12)得到:

        max[ln(pe,t)]=max[ln(pe,1),ln(pe,2),...,ln(pe,t)](10)

        d[ln(pe,t)]=∑tn=1min(0,{max[ln(pe,t-1)]-ln(pe,t-1)}-{max[ln(pe,t)]-ln(pe,t)}(11)

        i[ln(pe,t)]=∑tn=1max(0,{max[ln(pe,t-1)]-ln(pe,t-1)}-{max[ln(pe,t)-ln(pe,t)}(12)

        要素份額方程中能源價格ln(pe,t)由上述3個分量代替。為避免自由度的過度損失,本文僅在能源份額方程Se中引入ln(pe,t)的分解項。

        2數據說明及處理

        21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鋼鐵行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本文采用狹義的鋼鐵行業,即《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研究區間為1980~2013年,數據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能源統計年鑒》和CEIC數據庫,另一方面引用陳詩一對中國工業分行業的估算數據[19]。1980~2008年工業增加值數據源于陳詩一的數據,2009~2013年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分行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率進行擴展。鋼鐵行業的最終能源消費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電力,其消費量可從《中國能源統計年鑒》中得到。三種能源的價格來源于CEIC數據庫,并以1990年為基年進行平減,以三種能源消費份額為權重對其價格加權平均得到總體能源價格。1980~2008年資本存量采用陳詩一的數據,利用陳詩一的處理方法將資本存量擴展至2013年。勞動力數量同樣采用陳詩一的研究數據和方法,根據相應的統計口徑比例,對《中國統計年鑒》鋼鐵行業中的職工人數擴展至2013年。勞動力價格根據鋼鐵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來衡量,以1990年為基期,采用CPI對勞動力價格進行平減。

        22要素成本份額測算

        結合要素份額計算公式(13),可得到要素成本份額的折線圖(見圖1)。

        Si,t=pi,t×xi,t∑ipi,t×xi,ti=K,L,E(13)

        從圖1可以看出,在1980~2013年間,鋼鐵行業能源成本份額總體呈上升趨勢,均值為4678%;資本成本份額1980~2000年間在60%上下波動,2000年后呈下降趨勢;勞動成本份額在48%~142%區間緩慢波動,總體呈下降趨勢。1994年能源和資本份額波動劇烈,這是由于通貨膨脹而導致當年實際利率大幅下降,從而使得資本成本份額大幅下降,能源成本份額則相對大幅上升。

        3實證研究

        31模型修正

        DOLS方法通過在回歸方程中引入解釋變量的前置與滯后形式的差分變量, 克服了可能存在的序列相關以及回歸變量的內生性問題[20],因此采用DOLS方法對式(6)進一步修正:

        Sit=αi+βit+∑jγijlnp′jt+δilnQt+∑j∑ks=-kφij×Δ lnp′jt+s+∑ks=-kφs×Δ lnQt+s+εiti,j=K,E(14)

        其中∑j∑ks=-kφij×Δ lnp′jt+s和∑ks=-kφs×ΔlnQt+s分別為引入的要素價格、工業增加值前置與滯后的一階差分變量,s為變量的前置與滯后期數。本文利用Wald檢驗最終確定變量的引進期數為2,即k=2。式(14)構成一個兩方程聯立系統。

        32CPE與MES彈性分析

        采用SUR方法對修正后的模型進行估計,估計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在5%置信水平下,參數通過顯著性檢驗,殘差序列平穩,不存在自相關,正態性假設成立,表明得到的回歸方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表2給出了Wald約束檢驗的結果。

        根據表1估計結果,結合式(7)和式(8)可得要素的CPE和MES值,結果見表3。

        由表3知,鋼鐵行業的各要素自價格彈性均為負值,表明要素需求量隨要素價格的上升而減少,與實際情況相符。資本自價格彈性CPEkk和能源自價格彈性CPEee分別為-02966、-04369,CPEee>CPEkk,即能源需求對價格的敏感性大于資本需求對價格的敏感性,與國涓等的研究結果一致[20],但能源自價格彈性仍偏小。原因分析如下:一方面,近年來中國對能源定價機制進行了改革,但改革進程緩慢,難以充分發揮市場的配置作用;另一方面,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形成以鋼鐵行業等重工業為主導的“重型”產業結構,重工業化所形成的能源依賴型產業結構對能源自價格彈性的增長起到消融作用[4]。

        資本和能源的CPE和MES彈性均為正,表明鋼鐵行業資本與能源都存在明顯的替代關系。史紅亮等通過1978~2007年間的數據也得到中國鋼鐵行業能源和資本存在著較高的替代彈性[21]。CPEek>CPEke,表明能源對資本的絕對替代大于資本對能源的絕對替代,當資本價格和能源價格同比例升高時,能源對資本的替代高于資本對能源的絕對替代量,這導致能源消費量的居高不下。

        由圖2可知,鋼鐵行業MESke和MESek在1980~2000年間呈交替性波動,但2000年后MESke逐漸大于MESek,雖然差值不大,但表明決策者對能源的價格變動趨于敏感,愿意通過投資高效設備來實現節能。鋼鐵行業作為高耗能行業,面臨著“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的能耗年均降低4%和“十二五”規劃提出的2015年相比2010年單位GDP能耗下降16%的壓力,在鋼鐵產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倒逼企業通過增加高能效的新技術、新設備等資本投入來提高能源強度,降低能源消費量。若忽略由于通貨膨脹在1994年出現的一次V型波動,從總體來看,資本對能源的替代彈性逐年上升,說明鋼鐵行業內部積極進行技術創新,提高能源效率,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關于鼓勵節能技術開發與應用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5]。

        33價格非對稱下的回彈效應分析

        為檢驗能源價格非對稱的存在性,本文假設ln(pe,t)所有分解項的系數均相等,即能源的價格非對稱不存在,然后通過Wald檢驗進行判別。檢驗結果P=0000

        表4中各種檢驗均通過,研究具有意義。根據d[ln(pe)]的參數估計值,結合式(8)則可得出鋼鐵行業的能源回彈效應為9585%,意味著由能源效率提高而節約的能源基本上被回彈效應所抵消。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鋼鐵行業的能源強度持續下降的同時,能源消費量卻一直居高不下。

        進一步分析原因如下:(1)中國正處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對能源具有強烈的需求,能源效率的提高未能充分滿足對能源的需求。在需求未被完全滿足的情況下,能效改進的結果很容易導致能源消費大幅增加。(2)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一些小規模的鋼鐵企業延續著粗放式生產模式,存在大量未被淘汰的無效產能,這些無效產能一旦投入生產,能源浪費現象非常嚴重。(3)目前中國能源價格未能完全市場化,而且也未能包含污染等外部成本,致使能源價格無法作為資源配置的有效信號,粗放式的生產模式導致能源的大量浪費。由于資本的鎖定效應,資本設備一旦投入,很難短期內實現高效設備的更換。從成本最小化角度考慮,當能源價格較低的情況下,企業對高效設備的更新缺乏動力,反而通過多投入能源來實現產量的增加。

        4結論與建議

        本文x取1980~2013年鋼鐵行業的數據,采用包含資本、能源、勞動三要素超越對數成本函數,構建要素成本份額方程,對鋼鐵行業生產要素的替代關系進行了測量,并通過引入價格的非對稱性,運用動態最小二乘法對模型進行修正,利用似不相關回歸對模型進行估計,研究回彈效應,以解釋鋼鐵行業能源消費居高不下的原因。

        通過分析提出如下節能建議:(1)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目前核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在鋼鐵行業中的消費比例非常低,在技術可行情況下多增加清潔能源的供給,減少排放的壓力。能源供給充足時,能效改善能夠真正實現節能。(2)改善鋼鐵產業結構。目前鋼鐵行業粗鋼產能過剩,而高精及特種鋼的生產能力相對不足。因此應加強鋼鐵行業技術改進,淘汰落后產能,增加產業集中度并且優化鋼鐵行業的內部結構,優化產品結構,降低能耗水平。(3)深化能源價格機制改革。堅持能源價格機制改革的市場化導向,使能源價格反映資源的稀缺性,達到資源合理有效的配置。通過比較分析絕對替代彈性可知,2000年后鋼鐵行業資本對能源的替代略微占優于能源對資本的替代,因此可以推斷,當決策者預期市場化改革后能源價格要高于目前的價格水平,那么在生產過程中就會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改善落后的生產工藝,使得能源消耗水平得到持續改善。

        參考文獻:

        [1]Pindyck R S. Interfuel Substitution and the Industrial Demand for Energy: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9,61:169-179.

        [2] Berndt E R,Wood D O. Engineering Econometric Interpretation of Energy-Capital Complementary[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9,69: 342 -354.

        [3] 陶小馬,邢建武,黃鑫,等. 中國工業部門的能源價格扭曲與要素替代研究[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09(11): 3-16.

        [4] 魯成軍,周端明. 中國工業部門的能源替代研究――基于對ALLEN替代彈性模型的修正[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08(5): 30-42.

        [5] 張紀鳳,黃萍.中國制造業能源與非能源要素替代關系的實證研究[J].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21(4):37-44.

        [6] 董會忠,閆秀霞,陶建格.中國鋼鐵工業能源―資本―勞動替代關系研究[J].科研管理, 2012,8(8): 120-127.

        [7] 孫涵,申俊,成金華. 基于LA-AIDS模型的中國居民能源消費回彈效應研究[J].軟科學, 2016,3(3): 94-97.

        [8] Bentzen Jan. Estimating the Rebound Effect in US Manufacturing Energy Consumption[J]. Energy Economics, 2004, 26(1): 123-134.

        [9] Lin B Q,Liu X. Dilemma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Conservation:Energy Rebound Effect in China[J]. Energy,2012,45(1):867-873.

        [10] 邵帥,楊莉莉,黃濤.能源回彈效應的理論模型與中國經驗[J].經濟研究,2013(2): 96-109.

        [11] 黃純燦,胡日東.基于哈羅德中性技術進步的反彈效應及能源政策建議[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44-52.

        [12] Lin Boqiang, Li Jianglong. The Rebound Effect for Heavy Industr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 Energy Policy,2014,74:589-599.

        [13] Lin Boqiang, Tian Peng. The Energy Rebound Effect in Chinas Light Industry: A Translog Cost Function Approach[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2,Part 4:2793-2801.

        [14] Lin Boqiang, Zhao Hongli.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nergy Rebound Effect in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6,60:173-181.

        [15] Lin Boqiang, Xie Xuan.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Rebound Effect in Chinas Food Industry[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15,105:20-29.

        [16] 郝. 超越對數函數要素替代彈性公式修正與估計方法比較[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5(4):88-105,22.

        [17] Kim Jihyo,Heo Eunnyeong. Asymmetric Substitutability between Energy and Capital: Evidence from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s in 10 OECD Countries[J].Energy Economics,2013,40:81-89.

        [18] Gately D,Huntington H G. The Asymmetric Effects of Change in Price and Income on Energy and Oil Demand[J]. Energy,2002,23(1):19-25.

        [19] 陳詩一. 中國工業分行業統計數據估算:1980-2008[J]. 經濟學,2011(3): 735-776.

        第3篇:能源設備行業研究范文

        關鍵詞:煙草工業企業;節能降耗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0-0-02

        一、前言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和切實保證。企業是創建節約型社會的主體,在創建節約型社會中將發揮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對于煙草企業來說,創建節約型企業是促進企業進一步降低成本、增強核心競爭力、依靠科技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選擇。

        二、遼寧煙草工業能源管理現狀

        1.生產系統劃分為主要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附屬生產系統

        企業主要生產系統包括制絲生產和卷接包生產,制絲生產過程主要是片煙的按比例摻配、回潮、加料、切絲、摻配加香等,卷接包生產過程中主要是將煙絲卷制成煙支,并包裝成盒、成條并裝箱。輔助生產系統各用能設備類型多屬于公用工程通用設備,如鍋爐系統、空壓系統、空調系統、制冷系統等。附屬生產系統中包含辦公、照明、廠區內與生產有關的運輸等,其用能設備多為電燈、辦公設備、廠區內生產用運輸車輛等。

        2.生產用能特點

        卷煙生產所需要的能源主要為電能和熱能,與之對應企業外購能源種類包括電能、燃油。從購入情況來看,電能從國家電網購入,熱能的獲得是靠購入燃油通過鍋爐燃燒將水氣化產生蒸汽,制絲生產線的葉絲氣流烘絲是靠燃油在燃燒爐中燃燒產生高溫氣流。

        電能:生產設備機械運動的動力驅動;設備控制系統和儀器儀表的能源;空壓機、真空泵、空調系統、生產運輸設備(電瓶車)等能源轉換系統的能源;照明能源。

        蒸汽:提供生產設備所需要的熱能;增溫增濕設備及干燥設備所需要的加工介質;一些真空設備的動力來源;空調制冷設備的動力來源和調濕介質等。

        煤、燃油、天然氣:主要是用于鍋爐產生蒸汽,供下游環節使用。部分燃油、天然氣用于制絲生產設備配備的燃燒爐,通過燃燒換熱產生高溫氣流。

        3.企業能源消耗水平

        從數據分析看,2009年,行業萬支卷煙綜合能耗水平為4.08kgce/萬支,先進企業為1.95kgce/萬支;2010年,行業萬支卷煙綜合能耗水平為3.61kgce/萬支,先進企業為1.14kgce/萬支。行業總體消耗指標呈現出大幅下降的走勢,但由于氣候特點、管理水平、工藝設備的不同,先進企業與行業平均水平的差距也反映出行業內各企業消耗水平的參差不齊。

        從數據分析看,企業一、二級能源計量相對完善,三級計量不足。主要是電表按照工段配置而不按照單機設備配置,蒸汽儀表只在耗汽量較大的設備配置,儀表配置的不足影響能源消耗的精確監控和管理。

        5.用能管理狀況分析

        (1)崗位設置:在公司一級設置有經濟運行部負責全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經濟運行部內設置有生產設備科,在課科內設置有設備管理員具體負責。在工廠一級設置有生產設備科負責本工廠的能源管理工作,在科內設置有專管員負責工廠的能源管理、統計等工作。在生產車間、能源動力車間設置有技術員負責車間內的能源管理。

        (2)制度建設及考核:由經濟運行部負責組織制定了公司層面的能源管理制度,兩廠細化制度及工作流程,制定了本廠的制度。能源考核在公司總體考核體系中體現,由公司制定年度考核指標下發兩廠,工廠進行指標分解,對各部門按照季度考核。

        (3)企業能源計量管理方面:企業統一制定了《監視測量裝置管理規定》制度,規定了企業內部計量器具、測量設備的采購、使用、檢定、報廢等具體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規定了對人員的培訓、授權等管理內容。

        (4)企業能源統計管理信息化建設:營口卷煙廠已經有能源管理系統,生產過程中消耗的電能、蒸汽、燃料油、新鮮水等在企業和車間層次的統計基本實現了在線數據的實時采集,并通過網絡實時傳遞到能源管理部門,沈陽卷煙廠采用離線方式,由人工每日記錄。

        三、企業能源管理問題及節能降耗探索

        1.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置、計量體系建設。從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置率看,一級、二級計量的設備配備相對較完整,能基本滿足企業能源計量及生產、經營工作的正常開展,三級計量儀表配備率不夠。目前煙草行業已經在制訂行業內的“能源計量器具配置”標準,企業應積極在技改或設備維護修理過程中一次性按照要求配置齊全計量器具。完備的計量器具配置還應輔以完善的計量體系,企業應按照能源購入貯存、加工轉換、輸送分配和最終使用四個環節設置對各工序及車間各種能源消耗建立分類統計報表,保證整個計量體系的有效運行。

        2.能源管理制度建設及考核。企業雖然建立了基本的能源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周密性及可操作性體現的不強,企業的能源管理水平仍然偏低。能源管理體系建設不僅要體現企業的戰略和管理理念,具備一定靈活性、可操作性和可擴展性,還應與國家的節能減排戰略結合,體現出煙草行業在國家節能減排中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2009年11月1日,我國已經正式實施GB/T23331-2009《能源管理體系要求》標準,煙草工業企業應積極推動此項標準的貫標工作。在能源指標考核方面,應注重能耗指標考核的合理性、科學性問題。能源考核指標不僅應在行業內進行橫向對標,也要與企業發展歷程進行縱向對比。

        3.卷煙生產活動組織。卷煙生產的組織方式對能耗影響也很大。由于生產中,更換牌別時需要清掃設備、生產間歇的非生產能耗以及輔助生產設施能耗都在發生,因此,需要企業進行研究,科學的組織生產,合理安排生產時間以及葉組順序,減少設備的等待生產時間的能耗,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比如,湛江卷煙廠提高批次葉組供應量,一次投產1萬公斤以上進行連續生產,減少了停產間歇時間,就減少了非生產能耗,達到節能的目的。

        4.企業節能技術應用與項目管理。在新技術改造企業,企業應利用改造時資金充裕、場地不受限的優勢,加強新節能技術的應用,比如沈陽卷煙廠技術改造中應用地源熱泵技術,可有效降低能耗。在廠房建設中也要注重各種保溫材料、技術的應用。目前能源合同管理模式正處于方興未艾的時期。與傳統的能源管理和節能改造模式相比,能源合同管理是一種市場機制,達到項目節能減排的社會效益目標的同時,還能為合同雙方帶來經濟效益,減少了企業實施節能減排改造項目的風險。

        5.企業能源品種選擇。從目前能源利用水平上分析,使用商品化蒸汽最節能,其次是使用燃油,而使用天然氣和燃煤時能耗較高;從經濟性能來看,使用蒸汽和燃油時費用最高,其次是天然氣,而燃煤的費用最低。因此條件具備的企業,應積極推動清潔能源如天然氣、石油的選用,或者企業直接購進商品化的蒸汽以降低企業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沈陽廠的異地技術改造中,已經考慮在鍋爐中使用天然氣代替燃油,可節約成本30%以上。

        6.企業能源轉化消耗設備選型。企業電能轉換和輸送損失在1~11%,這是一個很大的節能空間,合理的有效荷載率將有效降低能源損耗,因此企業應利用社會資源。堅持每1-2年做一次三相平衡測試,并注重變頻節電技術,電磁調控技術的應用。煙草企業的另一部分耗能重點是燃油燃氣消耗,國內大部分鍋爐熱效率85%-95%,因此應選擇熱效率較高的鍋爐,安裝鍋爐節能器的會比原先能提高5-10個百分點的熱效率。這方面初始投資成本可能很大,但3年之內的綜合效益確是可觀的,也值得企業投資。

        四、結束語

        節能降耗是企業的一項長期課題,全面節約能源和資源,推動可持續發展,還需要企業建立“在節約中發展、在發展中節約”的長效機制,加強設備管理、技術創新、人才培育,把節約意識滲透至生產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做到“點點滴滴降成本,分分角角算效益”,以實際行動促進節約型社會建設,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聞洪春.《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標準解讀與應用分析[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11:1-2.

        [2]熊月宏.六西格瑪方法在節能項目管理中的運用[J].項目管理技術,2010,11.

        [3]王其營.能源在企業設備管理中循環利用與代用的設想[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1.

        [4]雷仲敏,等.能源技術經濟分析[M].中國環境出版社,2006.

        [5]錢伯章.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M].科學出版社,2008.

        第4篇:能源設備行業研究范文

        關鍵詞:煤礦機械;高新技術;研制應用

        所謂的煤礦機械,既是指在煤礦開采中所使用的專用機械,煤礦機械對于煤礦產業的意義不言而喻,在我國的產煤量持續增長的當下,而對于煤礦機械的需求主要通過進口設備與技術,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煤礦開采的成本,不利于相關企業的正常競爭。因此我們應當利用高新科技,積極推動我國本土的煤礦機械行業的發展與變革,從而提升煤礦開采行業的競爭能力。

        1我國當前煤礦機械發展現狀概述

        隨著我國煤礦行業向著企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對煤礦機械的質量與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整體而言,我國煤礦機械發展現況相比西方國家較為落后,不能夠很好地滿足當代煤礦開采行業對于開采設備的要求,這與我國進入工業時代較晚,長期以來機械技術不高有很大的關系,而如今煤礦機械的落后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的煤礦開采行業的正常發展。總體來說,如今的發展現狀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與國外煤礦機械相比,我國煤礦機械不夠輕便,表現為體積過于龐大,結構繁復,系統復雜等特點。這造成了在使用過程中不便于對設備的運輸、管理與維護工作的進行。由于搬運工作的困難,對煤礦機械的變更也變得十分困難,而過于龐大的設備體積與過于復雜的內部機構使得機械的故障率提高,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煤礦開采企業的成本。

        其次,我國的煤礦機械多采用粗放式發展模式進行管理,對煤礦機械設備的數量與煤炭的開采總量投入了過多的注意,而忽視了對煤礦機械設備的升級換代與現代化的必要性。事實上,加強煤礦機械的現代化、數字化與智能化控制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礦開采的效率,提升開采煤礦的質量與數量。但當前對于煤礦機械較為落后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煤礦開采工作的效率。最后,我國的煤炭礦產存儲量較為豐富,領先于世界上的大多數煤炭存儲國,但雖然我國的煤炭礦產資源總量較大,但開采難度也很大,主要表現為礦產位置復雜多變,而我國目前使用的煤礦機械缺乏對不同地理地質條件的適應性,因此在實際開采過程中的效率較低,對煤礦的開采程度較低。而在不適宜的地區進行煤礦的開采,也縮短了煤礦機械的使用壽命,更新機械的頻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煤礦企業的生產成本。

        2提升我國煤礦機械行業發展水平的建議

        煤礦機械行業的發展方向離不開對煤礦行業對所使用的機械設備的要求的整合與分析,具體來說,合格的煤礦機械設備應當滿足這幾點要求:

        (1)能夠滿足大規模、長期的煤礦開采作業,因此煤礦機械需要向更大的容量、更高的工作水平與更快的速度的方向發展;

        (2)能夠保障煤礦開采過程中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因此煤礦機械的機械設備本身與所使用的技術都應當具有較好的可靠性,減少修整與維修的時間與費用;

        (3)需要滿足煤礦開采過程中集約化生產與故障快速排除功能,這要求煤礦機械需要向著集計算機科學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油多重動力智能控制的方向邁進。除此之外,煤礦機械還應當具有方便操作人員快速檢修,簡易維護等工作的設計。

        2.1國家應當在宏觀層面提高對煤礦機械行業的重視程度

        一個行業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國際宏觀經濟政策與產業政策的調控的影響,在當今各行各業對煤炭能源的需求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國家與政府應當積極采取措施,推出相關產業政策扶持煤礦機械行業的發展與提升,從而為我國的煤礦開采行業奠定良好的基礎。不應當讓煤礦機械的落后成為我國能源行業發展的阻礙。國家可以給予煤礦機械生產制造企業一定量的政策利好與資金支持,從而幫助相關企業順利地開展科研與制造工作。另外,國家或地方政府還可以通過將煤礦機械發展中較為關鍵的技術節點或難點納入國家重點科學技術研究項目幫助該行業進行技術瓶頸上的突破。從而提升煤礦機械行業的產品與技術競爭力,早日解決目前所存在的不足與問題。

        2.2社會的相關企業與行業應當提升對煤礦機械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

        對于煤礦機械行業的發展,社會各界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相關的企業與設計研究院甚至某些高校的相關專業,應當加強這三者之間的交流與聯系,共同為提高煤礦機械的工作水平出謀劃策,獻智獻力。比如,煤礦機械制造企業與設計研究院可以為高校學生提供進修與實習的場所,煤礦機械制造企業可以為設計研究院提供低廉的原材料與設備技術的制作場地,高校可以為煤礦機械制造企業與設計研究院提供國內外最新的理論成果與創意設想。通過不斷地結合與試錯,集合三方的各種資源,便能達到互通有無,最終達到提升煤礦機械行業的水平的目的。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升我國的煤礦機械制造技術水平是打破西方國家對煤礦開采關鍵技術的壟斷的重要手段,需要國家與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動煤礦機械向著集約化、一體化、智能化、自動檢修的方法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敬東,起雪梅.煤礦機械企業數控機床數據采集嵌入式適配器設計與開發[J].煤炭技術,2013(12):44-45.

        [2]陳貴清,陳小剛.煤礦機械生產中石墨/鐵基耐磨復合材料的應用研究[J].煤礦機械,2014,35(06):202-204.

        第5篇:能源設備行業研究范文

        【關鍵詞】鋼鐵行業 節能政策 日本 韓國

        一、引言

        鋼鐵行業是能源密集型行業,近年來,在鋼鐵行業產能快速增長的拉動下,焦炭、電力、油、天然氣等鋼鐵生產所需的能源的需求增長較快,能源供應緊張的狀況時有發生。能源短缺在世界各國都普遍存在,加之世界各國人民對環保問題日益關注,根據各國的國情以及鋼鐵行業的發展狀況,世界各國在發展自己的鋼鐵工業時都采取了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力求獲得經濟發展和能源、環境之間的平衡。這些對策和措施的重點之一是開展節能的研究和采取節能措施。從節能效果比較來看(見圖1),以日本鋼鐵企業能源單耗為100計算的指數分析,韓國鋼鐵企業能源單耗略大于日本為105,歐洲為110,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為130,全行業則為150,也就意味著中國鋼鐵企業噸鋼能耗是日本的1.5倍,中國與日韓鋼鐵在節能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研究中比較了日本、韓國在鋼鐵產業政策中的有關節能措施,分析了中國鋼鐵行業現有的節能措施,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促進我國鋼鐵行業節能的政策建議。

        二、鋼鐵行業節能:日本和韓國的政策

        1、日本

        日本是一個能源匱乏的國家,節能政策在日本能源政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對日本確保能源供應大有幫助,而且通過節能設備的開發,可以提高產業競爭力。日本在制定能源政策的時候,在確保能源供應的同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其優先考慮的課題。

        日本于1979年10月實施了《節約能源法》,并分別于1998年和2003年進行了兩次修正。鋼鐵行業也有相應的節能政策。日本的鋼產量曾一度為世界第一,1996年后,雖然被我國超過退居世界第二位,但其產量仍然保持在1億噸左右,能源供應的壓力十分巨大。其中,節能環保政策和技術對此起了重大的支撐作用。日本的鋼鐵行業節能政策和措施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的發展和實施。

        第一階段,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到20世紀90年代初。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通過節能求生存。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后,石油價格暴漲帶動了各種能源和礦產品的價格上漲,這對能源和原料基本依靠進口的日本鋼鐵工業是個很大的沖擊,加上石油危機一度使世界經濟發展停滯,對于鋼材30%左右依賴出口的日本鋼鐵工業也十分不利,鋼產量由1973年的1.2億噸回落至1億噸以下,日本鋼鐵業為保持競爭力以求生存而采取了技術節能和淘汰落后產能并舉的節能措施,在技術節能方面,通過工藝簡化,改善能源結構和提高能源轉換效率等方式實現節能目標;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以新日鐵為例,從1979到1993年,通過四次關停并轉等措施淘汰落后產能,實現集約化的生產節能。這些措施的實施終于使噸鋼能耗快速下降,以1973年為100,1975年為98,1980為89,1985年為80,1990年由于產量上升仍維持80。

        第二階段,20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到目前。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通過可持續發展方針推動節能、環保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20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公共工程和民間建設大幅壓縮,使鋼材內需下降,日本各鋼鐵企業一方面通過保持合理規模在新體制下大力發展高端產品的出口,一方面在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的統一布置下,組織各行業制定了以減排CO2為中心的2010年企業節能環保志愿計劃,1996年公布后,逐步開展檢查,推動了鋼鐵工業新一輪節能環保技術的發展。計劃優先針對兩個主要問題,即防止全球變暖和建立循環型社會。該行動計劃提出了具體節能目標,假設日本鋼鐵產量維持在每年1億噸水平,要求到2010年鋼鐵生產所用的能量要比1990年減少10%。除此之外,如果實施包括廢塑料利用在內的附加計劃,則要求目標能耗比1990年減少11.5%。具體措施如下:(1)推廣已有的節能技術,同時開發新技術;(2)爭取在政府和自治體的協作下擴大鋼鐵廠對廢塑料的利用和低溫余熱供社會利用;(3)大力開發高強度鋼材和低電阻電工鋼板等節能鋼材;(4)加強節能、環保的國際協作和技術轉讓,為全球減排CO2作貢獻;(5)重視廠內廢鋼再生利用并不斷采用新技術;(6)在鋼罐殼回收方面要加強對居民的宣傳教育和對自治體的經濟支援;(7)為取得ISO14000的認證,不斷完善企業環保管理體制。

        兩個階段的節能政策和措施不僅增強了日本鋼鐵的國際競爭力,而且使日本成為世界上噸鋼能耗最低的國家,成為國際鋼鐵能耗的“標桿”。

        2、韓國

        韓國鋼鐵工業起步較晚,但其在建設之初,就對節能環保問題相當重視。由于韓國是以計劃為主導的市場經濟,因此其節能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離不開政府的計劃干預。韓國政府對鋼鐵行業的節能政策和措施主要體現在下面三個方面:

        (1)通過對產業結構的合理規劃實現節能

        為了發展鋼鐵工業,韓國于1970年頒布了《鋼鐵工業育成法》,規定了扶持鋼鐵工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法律。在《鋼鐵工業育成法》中考慮到韓國缺乏高爐用的煉焦煤和鐵礦石這一實際情況,為確保高爐廠的規模效益,規定只允許浦項一家企業建高爐,其他則發展電爐鋼。電爐所需廢鋼除一半是進口外,其余則在政府積極組織下回收,大力開展全民回收廢鋼的運動。因此在執行鋼鐵育成法期間,韓國的鋼鐵工業得到迅速發展,浦項鋼鐵公司形成2600萬噸年產能力。而電爐鋼也得到了迅猛發展,2006年電爐鋼產量比重達到了45.7%。實踐證明這一政策是正確的,它既保證了浦項鋼鐵公司的快速發展,成為韓國所占比重達50%以上的核心企業;同時又促進了眾多電爐鋼廠的合理快速發展,使造價、能耗和成本低的電爐鋼占有較大的比重。

        (2)大力投資環保節能設備實現節能

        韓國政府對鋼鐵企業的節能環保問題相當重視,韓國的能源高度依賴進口,能源供給安全對韓國來說至關重要。兩次石油危機對韓國經濟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1978年,韓國政府成立能源與資源部,負責制定能源政策及能源資源相關計劃。1980年韓國成立了能源管理公團,執行國家節能計劃,提高社會能源利用效率。韓國還制定了“五年經濟能源節約計劃”,將鋼鐵行業等194個高耗能行業作為節能重點,并規定了每年11月為節能月,號召全民節能。在韓國政府的倡導下,鋼鐵企業對節能環保問題相當重視。2001年,韓國鋼鐵業在環保節能設備方面的投資為1400億韓元(1.21億美元),2002年猛增到2261億韓元,2003年降到1465億韓元后,2004年回升至1952億韓元。據韓國鋼鐵協會調查,預計2007年韓國鋼鐵行業在環保節能設備方面的投資將達到2498億韓元,比2006年的1989億韓元高出43%。韓國鋼鐵協會表示,“鋼鐵產業作為大型設備產業,隨著國內外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環保及節能的壓力將日益增加。”

        (3)重視節能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實現節能

        節能減排技術開發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基礎性研究、應用研究、產品和工藝技術開發,這三個研究階段政府的支持重點也有所不同。前兩個階段的研究開發具有風險大、應用面廣、共用性強的特點,企業往往沒有實力進行這樣的研究開發,因此從政府職能和公共財政的性質出發,基礎性研究和共用性強的產業技術研究開發是政府支持的重點。韓國規定對于直接關系國家利益的項目,全部由政府資助,并由公立研究機構承擔,對于具有商業價值的項目,由企業提供部分資金,合作進行研究,私營企業研究機構承擔或參與核心技術開發,基礎技術開發,產業技術開發,替代能源開發的國家研究開發項目任務的,政府給予研究開發經費50%的補貼,對于個人或小企業從事新技術商業化的,政府提供總經費80%-90%的資助。

        以韓國浦項鋼鐵為例,浦項籌建初期的資金就是政府通過政治談判獲取于日本。同時,韓國政府通過金融機構長期給予浦項以低息貸款優惠。不僅如此,韓國政府還以政府名義為浦項向國外金融機構貸款提供擔保。此外,韓國政府通過“鋼鐵工業振興法”、稅收豁免、出口保護等政策,為浦項產業科技研究所、制鐵研修院、浦項R&D中心的建立,以及從國外引進一流先進設備提供了充足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在韓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韓國鋼鐵企業不僅開發了大量的節能技術,如浦項鋼鐵公司和奧鋼聯共同開發了FINEX流程,可全部使用鐵粉礦作為原料,世界上60%的鐵礦資源是粉礦,且粉礦的價格比塊礦的價格低,FINEX工藝可直接使用粉鐵礦,省去了粉礦造球或燒結的造塊工藝過程,具有明顯的成本和環境優勢。而且在節能技術的運用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從鋼鐵生產主要節能技術在韓國鋼鐵領域使用的情況來看,在干法熄焦發電上當前應用水平為50%,高爐爐頂壓發電為100%,高爐熱氣回收為0%,連軋為99%,成為在節能技術的應用上僅次于日本的運用最廣泛的國家之一。

        三、鋼鐵行業節能對我國的啟示與對策

        近十幾年來,鋼鐵工業在粗鋼產量逐漸增加的情況下,噸鋼能源逐年下降,鋼鐵大中型企業噸鋼綜合能耗從1990年的1.611噸標煤/噸鋼,降到2005年的0.741噸標煤/噸鋼,年平均降低5.04%。大中型鋼鐵企業噸鋼可比能耗從1990年的0.997噸標煤/噸鋼,降到2005年的0.714噸標煤/噸鋼,年平均降低2.2%。鋼鐵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同時我國鋼鐵行業能耗、環保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依然較大。高爐-轉爐流程的能耗是電爐流程的2倍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是電爐流程的3.8倍,而我國的電爐鋼比例增長緩慢。另外,我國廢鋼資源緊缺,電爐鋼生產中大多使用30%-40%的高爐鐵水,造成了中國電爐流程的能耗與國外比偏高。鋼鐵行業的能耗占到全國能源消費比例的14.96%,節能減排壓力仍然巨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實現鋼鐵行業節能減排迫在眉睫。

        1、結構調整與淘汰落后工藝技術裝備是當務之急

        鋼鐵行業能耗之“痛”源于結構之“痛”,能源消耗量的降低涉及鋼鐵制造流程的各個環節,要從鋼鐵企業及整個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工藝技術裝備、提高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等多個方面入手。

        首先,從行業結構來看,行業集中度低,大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之間單噸能耗差距大,嚴格貫徹環保法、技術質量監督,以及行業市場準入的規定,整頓、淘汰不合格的小鋼鐵廠,小鐵合金廠、小耐火材料廠,一律不準新建這類落后的小企業,合理配置資源,減輕環境污染負荷,提高行業集中度。

        其次,從鋼鐵企業產品結構看,2006年,在我國4.23億的粗鋼產量中,氧氣頂吹轉爐鋼的比例高達87%,而造價、能耗和成本低的電爐鋼僅占13%的比例,是世界十大產鋼國中,電爐鋼比例最低的國家。因此,規范廢鋼回收的管理,科學測算我國廢鋼資源量,建立廢鋼回收的平臺,適當提高電爐鋼的比例,是有效節能的途徑之一。

        最后,在《鋼鐵產業發展政策》規定的應淘汰類工藝技術裝備中,如扣除原料條件、生產品種等因素影響,按

        2、借鑒國外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是現階段的主要途徑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節能環保技術最高的國家之一,韓國和歐洲也擁有相當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依據《京都議定書》的規定,日本到2012年時,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1990年時減少6%。然而有關統計表明,2003年度日本溫室氣體排放量與1990年相比反而增加了8%。此外,日本早在1990年之前就已經率先推廣了一系列節能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余地不是很大,因此日本要想實現議定書規定的減排目標,日方考慮運用清潔發展機制(CDM),即通過技術援助換取中國由此削減的排放量來充當自己與公約約定的減排指標。2005年后,日本鋼鐵企業積極與中國鋼鐵協會及中國鋼鐵企業聯系,尋求在與節能相關的環保技術上達成合作。歐洲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 Mittal)提供了150萬美元的項目資助的“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中國清潔發展機制開發合作項目”(MDG Carbon)于2007年2月6日在北京正式啟動,在項目執行管理過程中,安賽樂米塔爾集團會尋找參與具體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開發和技術合作的機會。

        另一方面,中國鋼鐵業也正面臨著全球原材料上漲所帶來的鋼鐵成本壓力,以及后京都時代的環保壓力,因此中國鋼鐵行業應抓住這個發展的契機,借鑒國外的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迅速提高鋼鐵企業的節能水平,實現節能減排。

        3、倡導自有知識產權的鋼鐵節能技術的開發和運用是節能減排未來的發展趨勢

        鋼鐵行業發展的歷程表明,單純引進將導致自有技術缺失。“因為缺乏先進的自有技術,國內的鋼鐵企業最初是伸著脖子到國外覓食,吃進嘴里才發現,原來很多‘洋食品’竟然難以消化。”要真正使我國從“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轉變,自有知識的開發和運用是不可或缺的。2006年10月21日,在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的牽頭下,寶鋼、鞍鋼、武鋼、首鋼、唐鋼、濟鋼6家大型鋼鐵集團,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上海大學3家大學召開了鋼鐵戰略聯盟籌備會。隨著鋼鐵可循環流程技術戰略聯盟正式成立,各方約定,對于以財政經費為主開發的低污染、高效化生產、節能、降耗等共性技術,將無償向聯盟內成員單位輻射和推廣;而聯盟成員共同開發的技術向聯盟外輻射和推廣時,將采取有償轉移的方式,所形成的利潤歸聯盟所有,用以促進聯盟持續創新開發的良性循環。

        這是一個新型的產學研合作體制和運行機制,該模式的運營成功將為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和后續的科研工作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注:本研究得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6CJY020)的資助]

        【參考文獻】

        [1] 馮光宏:軋鋼工序節能技術分析[J],中國冶金,2006,16(11),37-40。

        [2] Iimura O:日本鋼鐵工業環境保護措施[J],中國冶金,2004,78(5),22-25。

        [3] 廖隆國、陸巖、馬續香:國外主要產鋼國鋼鐵產業政策[J],冶金管理,2007,(9),4-18。

        [4] 國際鋼鐵協會:首鋼發展研究院譯,鋼鐵:未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世界鋼鐵業可持續發展報告(2005年版)[J],冶金管理,2006,(5),4-16。

        第6篇:能源設備行業研究范文

        關鍵詞 暖通 節能未來方向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U831 文獻標識碼:A

        1暖通向節能方向發展的意義

        首先,暖通向節能方向發展是必然趨勢。綠色節能環保是當今世界的主題。節能的同時必然會為社會的綠色環保服務。另外,節能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源是社會發展的必須品,沒有能源,不要說社會發展,人類的基本生存都會存在問題。因此,在能源枯竭之前,作為暖通人,我們必須針對實際情況找到暖通節能的方向及方法。

        2暖通節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暖通節能的未來發展可大致分為兩大方向,一是提高設備的能源利用率,二是尋求更高效率的可再生能源為暖通服務。另外,利用低品位能為暖通服務也會起到一定的節能作用。找準暖通節能的未來發展方向,是整個世界節能的福音,也是暖通行業前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1提高設備的能源利用率

        好的設備無論是在使用前期,還是在后期,或是在維修期間,從某種程度上會或多或少優于較差的設備。一些暖通設備的好壞會極大地影響能源利用率的大小,能源利用率的大小是評判這些設備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提高設備能源利用率是我們未來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2.1.1推進研究更高能源利用率的設備

        無論什么行業,要想在社會上長期立足,靠的一定是優良的產品質量以及優秀的產品技術或理念,其中產品質量最為重要。因此,為了節能這個優秀理念的普遍實現,暖通人必須用較多時間及智慧推進研究出更高能源利用率的設備。

        目前我們用的都是機械設備。一個暖通機械設備由很多構件組成,每個構件又由很多零部件構成。以壓縮式制冷機為例,壓縮式制冷機由四大部件組成,分別是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要想研究更高能源利用率的制冷機,我們最主要的是提高制冷機制冷效率,使制冷效率越來越接近于逆卡諾循環的制冷效率。從理論上講,制冷效率最主要的兩個影響因素是蒸發溫度和冷凝溫度。這兩個溫度主要跟制冷劑各部件有關,而不是單純的只跟蒸發器和冷凝器有關。從各個構件入手,改進更構件的性能,再進行合理的組合安裝,一臺更佳能源利用率的設備在不斷的創新和實踐中就誕生了。

        當然,暖通設備的發展離不開新構件和新設備的產生,我們需要從實際入手,找到設備的缺陷,在無法用舊構件甚至是整個舊設備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需求時,我們需要在前輩們的基礎上創新和發明。

        2.1.2推動暖通服務到其他可節能領域

        當暖通運用到其他領域能夠達到節能效果時,我們有義務將暖通推廣到這些領域。試想,如果空調冷凝器散出的熱量可以大部分收集并且實現生活用水的初加熱,我們一旦將這一技術不斷優化并廣泛應用,我們將節約大量電能。

        2.2尋求更高效率的可再生能源為暖通服務

        現如今很多暖通設備都是利用不可再生能源為生活交通環境服務,最終大多能源轉化成不會被再次利用的低品位能,沒有達到節能目的。為了節約能耗,并且推動社會發展,我們必須利用可再生能源為暖通行業服務。可再生能源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生物能等。我們需要根據地域分析及實際開采獲取可再生能源技術得到豐富且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2.2.1太陽能豐富地區的暖通設備選擇及利用

        對于太陽能豐富地區,我們需要選擇利用太陽能工作的設備,在進行暖通設計安裝時需要從長遠的節能考慮,爭取實現太陽能設備區域化。

        2.2.2尋求其他高效率可再生能源為暖通服務

        實現已有可再生能源的轉化,找到新的可豐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任務。另外,每個地區的可再生能源不同,每個地區可以使用的

        暖通設備不同,我們必須從大局考慮,逐一排除,為每個地區找到最佳的可再生能源為暖通設備節能服務。

        2.3利用低品位能為暖通服務

        中國目前能夠回收利用的低品位能來自于高溫煙氣中的顯熱和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可燃氣,中低溫余熱(即低品位余熱)基本上還沒有回收。但低品位余熱作為產能和用能的關鍵環節,它的利用對于節能來說意義非凡。

        溴化鋰吸收式熱泵在工廠余熱回收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它利用工廠低溫余熱熱源的熱量,將低品位能轉變為高品味能。因此在熱電冷三聯供等大型系統中,可以推廣吸收式系統實現對各種低溫余熱的高效利用,從而實現節能環保。

        熱管是一種由管殼和工質組成的高效導熱元件,以相變(蒸發和凝結)換熱作為傳熱的主要方式,具有傳熱能力大、溫度控制能力強、傳熱效率高等特點。熱管廢熱發生器可以直接利用煙氣余熱,有別于通過換熱器和余熱鍋爐轉化為蒸汽或者熱水進行熱利用的方式。因此,我們可以考慮用熱管廢熱發生器代替換熱器等構件來實現低品位能的利用。

        2.4推動可再生能源與新設備結合的區域化創新發展

        有些地區某種可再生能源非常豐富,但是并沒有這樣的暖通設備可以將其較好的利用,當地居民也在繼續消耗著不可再生能源進行需求的實現。為此,我們需要改良舊設備,發明新設備,實現該地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實現該地區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第7篇:能源設備行業研究范文

        關鍵詞:眾籌平臺;煤炭行業;煤化清潔能源;商業模式

        中圖分類號:F40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2020903

        1引言

        眾籌商業模式(crowd一funding business model),自2011年7月點名時間上線并發展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眾籌平臺以來,側向各行業的眾籌平臺也紛紛創立。探其本質,眾籌商業平臺生態由籌資人、眾籌平臺、出資人三者構成,對各個體賦予的屬性完全符合商業經濟規律。在目前我國“新經濟”大背景下,煤炭行業減產能、煤炭能源積極轉換為清潔能源的國家政策下,眾籌模式針對性的應用到煤炭行業的發展需求中,將極大的擺脫煤炭行業的發展困局。即大型煤炭企業(籌資人)發起清潔能源項目,通過國家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眾籌平臺)審核后,來面向全國中小型煤炭(出資人)發起資金或其他物質需求,以此來構建煤炭行業整體發展的良好環境并大幅提升煤炭清潔能源在新能源中的所占比例,加快我國低碳經濟進程。

        2眾籌模式下賦予煤炭行業中各個體屬性闡述

        2.1大型煤炭企業(籌資人)

        目前我國核心煤化工技術,即煤炭資源轉化為清潔能源技術大多掌握在大型煤炭企業,如神華集團的煤間接或直接液化技術、中煤集團與陜煤化集團等企業的煤制油、煤制烯烴項目也掌握著最新核心技術。在煤炭行業現狀下,煤炭m仍作為我國重要能源主體,但天然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開發利用規模不斷擴大,對煤炭等傳統能源替代作用增強,預計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5%左右,天然氣消費比重達10%左右,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58%左右[1]。如此嚴峻形勢下,煤炭能源加速向清潔能源方向轉型是必要的。因此大型煤炭企業將擬研發或正在研發和已經研發完畢的煤轉化為清潔能源項目,至煤炭行業眾籌平臺上,面向全國煤炭企業來獲取所需資金或其他物質需求,能加快煤化清潔能源轉型(表1、表2)。

        2.2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眾籌平臺)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煤炭主管部門牽頭,發展改革、環境保護、質量技術監督、安全生產監管等主管部門共同搭建眾籌平臺。在煤炭行業眾籌生態中起審核、管理、監督、協調及信息傳遞等作用,同時給予籌資人和出資人相關政策支持。

        2.3中小型煤炭企業(出資人)

        跟據《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內容,2015年煤炭企業6000家,到2020年煤炭企業數量小于3000家,同比下降50%。可得知我國大多中小型煤炭企業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企業發展理念亟待改變。對中小煤炭企業SWOT分析[2]。

        (1)機會分析。我國以煤炭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不會改變;隨著經濟發展的持續增長我國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大;國家政策控制煤炭產能使得煤炭產業更加規范;加速生產并利用清潔能源必然是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方向。

        (2)威脅分析。由于國家政策方針,直接利用煤炭做為能源消耗在整個能源使用體系的占比不斷減少;非煤炭轉化為清潔能源的其它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加速能源結構的改變,占領的能源市場份額擴大。

        (3)優勢分析。中小煤炭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仍然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控制煤炭行業的產能后,中小型煤炭企業的生存環境變好;中小型煤炭企業的穩定發展影響我國眾多從業人員,有利于我國的社會穩定。

        (4)劣勢分析。中小型煤炭企業規模小、數量過多、無序競爭激烈;煤炭生產工藝落后、裝備技術水平低;煤化清潔能源技術幾乎零基礎;企業煤炭的產出的銷售途徑不斷縮小。

        由此預見,如若不緊隨經濟發展趨勢,不積極向煤化清潔能源轉型,大多中小型煤炭企業面對關閉或被合并的威脅。因此,中小型煤炭企業應積極與大型煤炭企業合作,加入煤炭行業眾籌商業模式,借助其大型煤炭企業的強大技術實力將自身產業類型轉型。

        2017年6月綠色科技第12期

        曾濤,等:搭建煤炭行業眾籌平臺促進煤化清潔能源發展新構想

        能源及節能

        3搭建煤炭行業眾籌商業模式可行性分析

        3.1存在可借鑒的其他行業眾籌商業模式

        從國內的情況看,2011年開始陸續出現了類似Kickstarter的眾籌平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點名時間、積木、JUE.SO、淘夢網等各種側重不同方向和特色的10余家眾籌平臺[3]。因此在搭建煤炭行業眾籌商業模式將會避免走曲折彎路,更能在這分秒必爭的低碳新經濟形勢下快速成型并投入運營。

        3.2眾籌平臺的搭建是煤炭產業擺脫現階段困境的重要途徑

        由于對煤炭行業的相關政策的制定,“十三五”期間,煤炭行業發展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化解過剩產能、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能源清潔高效發展。而將煤炭轉化為清潔能源是有效途徑之一,通過能源轉化方式,提升煤炭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的占比,來提高煤炭的經濟價值,進而促進煤炭行業的發展與振興。

        3.3國家政策支持

        在新經濟的推動下,如何解決煤炭產能過剩、環境污染、職工就業問題是我國政府近期規劃的重中之重。眾籌平臺的搭建與運營,創造出的煤化新能源技術能有效將煤炭過剩的產能轉化為新能源;煤炭行業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是開發煤炭時和傳統利用煤炭方式來造成的環境污染,而煤化新能源技術的應用與投產將能減少傳統煤炭能源消耗,進而減少煤炭能源對環境的污染;煤炭眾籌平臺成功運營將會在全國各地催生眾多煤化新能源研發企業及生產工廠,大大解決了因煤礦行業不景氣而面臨失業的人員和社會上其它相關待求職人員。綜合以上三點,煤炭產業的眾籌商業模式一旦啟動便將會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政府也將出臺相關政策來孵化和促進平臺的產生和運營。

        4眾籌經濟下煤化清潔能源產業的運營機制研究

        同側向其他行業的眾籌平臺相同,煤炭行業眾籌商業模式的核心邏輯也是創造價值,表現在價值發現、價值匹配和獲取價值三個層次,如圖1所示。衍生邏輯為改變煤炭價值、產能可持續發展、行業價值提升和優化社會創造價值,如圖2所示。

        籌資人提交煤化清潔能源項目至眾籌平臺審核;出資人提供資金或其他設備物資;眾籌平臺將資金或設備物資撥放給籌資人并管理資金及設備物資;眾籌平臺對籌資人和出資人進行審核、管理、監督、協調及信息傳遞等作用,同時給予籌資人和出資人相關政策支持;籌資人將所得技術專利或利潤回報給出資人。

        煤炭行業眾籌融資主要模式見表3[4]。

        表3煤炭行業眾籌融資主要模式

        股權融資指籌資人通過煤化清潔能源企業的證券來對出資人進行融資

        收益共享指出資人通過對煤炭轉化為清潔能源侯由此產生的收入共享或專利融資來作為回報方式

        實物融資指出資人以設備或物資替代現金為籌資者進行融資

        5結論

        將眾籌商業模式應用到煤化清潔能源產業上,利用其模式的高效性,一方面促進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通過煤炭能源結構轉型生產使煤炭行業擺脫行業低迷的困境,同時也通過大型煤炭企業的實力及影響力帶動中小型煤炭企業的轉型生產;另一方面,眾籌生態下的煤化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成型也符合我國目前“低碳”新經濟的發展方針,也深化了我國新能源行業的主要發展結構。總體來說,通過搭建煤炭行業眾籌平臺促進研發生產清潔能源的想在現階段十分適合我國煤炭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在我國煤炭行業中開創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來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這種商業模式是改善我國煤炭行業低迷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R].北京: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2016.

        [2]杜博芳,關士良.中小煤炭企業發展戰略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1).

        第8篇:能源設備行業研究范文

        然而,在數字化醫療蓬勃發展的同時,支撐這一系統的動力平臺往往被人們忽視。動力平臺雖然不是核心的設備,卻是核心設備運行的基礎,能為數字化醫療系統提供穩定、可靠的動力。網絡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對動力平臺的可用性要求很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數字化醫療系統處于一個相當高的可用性水平。動力系統建設不足很可能成為醫療數字化發展的短板。由于不注重動力平臺建設而導致醫院信息系統中服務器宕機或者出現其他故障的例子屢見不鮮。

        那么,如何才能打造高可靠的網絡能源系統,為醫療數字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呢?

        用戶首先要了解數字化醫療系統當中網絡能源系統的應用環境。

        數字化醫療系統主要包括兩部分,即數字化的醫療設備和數字化的網絡信息系統。數字化的醫療設備是指數據采集、處理、存儲與傳輸等過程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并且工作在計算機軟件下的醫療設備,如CT、MRI、彩超、數字X線機(DR)等醫療設備。這些設備可以將采集的信息進行存儲、處理及傳送。網絡信息系統是指以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電子病歷(EMR)、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S)、醫學影像系統(PACS)以及放射信息管理系統(RIS)為主要應用的綜合性信息系統。

        隨著醫療數據量的不斷增加,為了有效存儲、傳輸和利用相關數據,醫療數據中心應運而生,并且逐漸成為醫院業務的重要支撐。

        醫療機構網絡能源系統的應用主要包括兩部分:數字化醫療設備的供電和環境調節系統以及醫療數據中心的網絡能源系統。對于醫療數據中心而言,網絡能源系統的高可靠性永遠是第一位的。高精密的數字化醫療設備同樣對環境調節和動力系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為只有適宜的溫濕度、空氣潔凈度以及穩定可靠的配電環境,才能保證設備的穩定持久運行,并且保障臨床數據的客觀準確。比如,為保證MRI設備的穩定運行,醫院通常要建設專門的核磁共振室。與機房相比,核磁共振室對室內環境的要求有過之而無不及,普通的空調系統不能滿足其應用需求。

        從以上應用環境和應用需求可以看出,醫院要想在醫療數字化過程中打造高可靠的網絡能源系統,將短板變為優勢,就必須在專業性上下功夫。專業性的體現之一是,在設備的選擇上必須以技術先進性為首要原則。現在,UPS市場魚龍混雜,許多小廠商不注重研發和技術,刻意壓低產品價格,不僅擾亂了市場,而且為客戶的應用帶來了隱患。專業性的體現之二是,在供應商的選擇上,要看其綜合實力、品牌影響力和服務能力。只有符合上述標準的供應商才能幫助用戶降低醫療數字化系統網絡能源平臺的總體擁有成本。包括醫療行業客戶在內的各行業客戶對專業性的要求對于網絡能源廠商來說是一種強大的推動力。正是來自于客戶的這種動力,推動著網絡能源廠商不斷創新和進取。

        網絡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的主流廠商艾默生網絡能源,堅持關鍵業務全保障的理念,長期關注醫療等行業信息化的發展,在不斷深入研究其實際需求的基礎上,推出了相應的網絡能源設備和解決方案,協助醫療行業用戶打造高可靠的動力平臺和環境調節系統。在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建設醫療數據中心的過程中,艾默生網絡能源提供了包括Liebert Hipulse系列UPS和Liebert.PEX系列機房精密空調在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在呼和浩特第一人民醫院新建機房項目中,艾默生網絡能源提供了Liebert NXA系列UPS。在北京積水潭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保定市第二醫院、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任丘華北石油總醫院等多家醫院MRI室網絡能源系統建設中,艾默生網絡能源提供了Liebert.PEX系列機房精密空調系統。這些系統已經成為客戶醫療數字化進程的重要保障。

        艾默生網絡能源簡介

        第9篇:能源設備行業研究范文

        關鍵詞:能源計量信息;管理系統;計量器具;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TU972+.8 文獻標識碼:A前言

        能源計量是企業計量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門,由企業的計量機構(企業計量主管部門)統一管理,企業通過能源計量管理,促進企業實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做到能耗有數據,制定生產工序和產品能耗定額有依據,考核用能狀況有標準,為制訂節能的操作制度創造條件。

        1 能源計量信息管理系統的現狀分析

        目前,中國各行業開發和使用的能源計量信息管理系統無統一規范標準。因為缺乏國家規范性的指導文件,企業按照自行需求進行設計和開發,能源計量管理系統模式較混亂。許多企業因為沒有相關標準或規范的指導而茫然。據浙江省醫藥化工行業能源計量信息管理系統調查顯示,現階段企業在能源計量系統由于系統結構、功能模塊、數據結構與輸入輸出報表等多方面的不規范,使得企業在計量器具選擇、計量數據采集點設置的規范導致企業能計量與源平衡的不確定性。因為缺乏相關標準或規范,很多企業的能源計量管理系統輸出政府能源監管部門的需要的各類申報報表(企業耗能設備一覽表、企業能源計量器具一覽表、能源工業企業能源購銷存表、能源消耗統計及分析報表、生產信息報表),誤報和漏報的情況時有發生。這種政企不一致的狀況,使得政府能源監管部門較難統一管理企業的能源統計與審計工作。本文就結合當前中國用能行業能源計量信息管理系統的特點,對系統的設計規范做一些淺層次的探討與研究。

        2 能源計量信息管理系統建設

        2.1 系統的軟硬件環境設計要求

        在設計能源計量信息管理系統時,對設計硬件上要考慮企業的經濟承受能力,逐步完善。同時,配備的計量器具必須要能在線檢定或校準;軟件設計要考慮全面,給予必要的完善及升級的空間。

        2.2 確定現場能源計量檢測點設置

        現場能源檢測點確定。用能單位能源計量信息管理系統,應能采集行業不同種類能源的數據。所稱能源數據,指煤炭、原油、電力、天然氣、焦炭、水、蒸汽等和其他直接或者通過加工、轉換、回收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

        能源計量信息管理系統采集點的設置原則是以能夠準確和實時采集數據的作為計量檢測點,并且要考慮能滿足能源平衡、能源統計與審計要求。具體數據采集范圍包括:一是輸入用能單位、次級用能單位和用能設備的能源及載能工質;二是輸出用能單位、次級用能單位和用能設備的能源及載能工質;三是用能單位、次級用能單位和用能設備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載能工質;四是用能單位、次級用能單位和用能設備自產的能源及載能工質;五是用能單位、次級用能單位和用能設備科回收利用的余能資源。

        2.3 計量器具管理的設計

        計量器具管理的內容要依據企業能源部門計量器具的管理流程進行設計。同時還可能會與其他相關系統進行數據交互或流程交互。下面就針對計量器具管理主要的功能模塊進行說明:

        2.3.1 計量器具管理的目標

        計量器具管理是指根據國家政策法規、企業現行制度實現對企業內計量器具的管理工作。加強計量器具管理是國家對于工業企業的強制性要求,而對于企業而言則是必須嚴格執行的義務。當然,計量器具管理對于企業能源管理自身而言,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計量器具效力的有效發揮可以確保計量數據的準確性,進而真實的反應企業能源系統關鍵環節的過程狀態,可以協助企業實現以下目標:

        1)能源部門可以進行準確的能量平衡分析、能耗平衡分析;2)確保企業能源考核、成本核算的準確度與可信度;3)實現能源異常的及時反饋,降低企業跑冒滴漏現象的損失。

        2.3.2 計量器具檔案管理

        建立計量器具檔案(計量臺帳)是計量器具管理的最基礎工作,計量器具檔案應該盡可能涵蓋計量器具的全部檔案信息,以下就列出一些必要的檔案信息:

        1)基礎信息:計量器具的編號、名稱、廠家、型號、出廠編號;2)技術信息:類別(A、B、C類)、測量范圍、準確度、用途;3)管理信息:使用部門、安裝地點、負責人、領用日期;4)檢定信息:檢定周期、檢定日期、有效期;5)資料信息:合格說明書、說明書、檢定證書(以電子文件、掃描件方式存儲)。

        2.3.3 維修管理

        對于在數據監測過程與點檢過程中發現的計量器具故障、損壞、異常等情況需要及時對計量器具進行維修。工作流程大致為,首先由發現故障人員對故障情況進行記錄并通知維修人員,然后由維修人員/廠家對計量器具進行維修并記錄維修情況,最后由管理人員對維修效果進行評估并記錄。所以在維修記錄中應包括:故障情況、故障時間、發現人、維修人、維修情況、維修時間、評估人、評估情況等。當然,如果企業具備良好的設備管理系統,可以將維修管理納入到設備管理系統中,便于企業實現統一管理。

        2.3.4 檢定管理

        在檢定管理中,需要根據計量器具檔案按照計量器具的級別、檢定周期、上次檢定時間等自動生成檢定計劃。然后由管理人員對檢定計劃進行調整與審批。相應負責人根據檢定計劃開展檢定工作,對于由于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計劃無法執行,需要在系統中提出延期申請并等待管理人員審批。當完成檢定工作后,檢定負責人應填寫完整的檢定結果并將檢定報告以電子文件方式在系統中存檔。對于判斷為不合格的計量器具,要依據不合格流程進行操作。檢定過程的記錄包括:計量器具編號、名稱、檢定時間、檢定結果情況、是否不合格、檢定責任人、檢定方式、檢定單位、檢定費用等信息。對于后的檢定計劃而責任沒有按期執行的,系統需要實現報警提示。

        2.4能源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功能

        2.4.1計量器具系統模塊。

        2.4.2能源數據采集系統模塊。

        2.4.3采集數據傳輸、存儲、查詢系統模塊。

        2.4.4數據匯總和計算分析系統模塊。

        2.4.5報表統計系統模塊。

        2.4.6企業、車間、設備能源管理系統模塊。

        結束語:

        為了扎實推進企業能源計量工作,將節能工作落到實處,我們對企業能源計量信息管理系統相關的設計規范和標準進行了初步的研究。規范、有效、科學的能源計量信息管理系統不僅能規范企業能源計量與管理,也將進一步推動國家依法實施節能減排監督管理。

        參考文獻

        [1]楊濤.能源管理系統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7):27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精品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页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