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盆底肌康復的治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方法:我院從2007年9月至今共開展產后盆底肌肉疲勞度測試2012例。選取常規產后42d檢查的婦女30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50例,治療組用壓力張力器測定盆底壓力
結果:產后42d婦女90%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壓力受損。兩組在初次檢查時盆底壓力分級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1~3個療程后,兩組盆底壓力分級均逐漸增加。治療1個療程后,與對照組盆底壓力分級相比,差異仍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第2、3個療程后與對照組盆底壓力分級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產后盆底肌肉康復治療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131-02
女性盆底肌肉是承托和支持眾多盆腔臟器、參與多項生理活動的重要組織器官。妊娠及分娩是造成盆底肌肉損傷與松弛的首要原因。孕期和產時的異常情況如胎兒過大、羊水過多、孕婦體重增加過甚、產程過長、難產、陰道助產等,會使盆底肌肉受損更加嚴重,表現為壓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等一系列盆底損傷和缺陷。現對在我院產后42d開始盆底肌肉康復治療的婦女進行回顧性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從2007年9月份至今在我院常規產后42d檢查的婦女,隨機選取150例作為治療組,年齡22~33歲,其中陰道產105例,剖宮產45例,母乳喂養93例,混合喂養44例,人工喂養13例,同期產后42d檢查的15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的年齡、分娩方式、新生兒喂養方式等相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研究方法。詢問病史:孕期情況、分娩史、喂養史等;常規檢查:血壓、心率、婦科檢查、三大常規、白帶常規。對于惡露已干凈、會陰切口愈合佳的婦女,采用壓力張力器對盆底壓力進行檢測,根據壓力表上的刻度將盆底壓力分為Ⅰ(差)、Ⅱ(一般)、Ⅲ(好)、Ⅳ(非常好)4個等級,對于Ⅲ級以下的分別給予PHENIX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治療,采用不同強度的電刺激、生物反饋、盆底肌肉訓練等綜合治療,促進盆底肌肉康復,每周2次,10次為1療程,每1個療程后予壓力張力器復查。對照組初次檢測后未予任何處理。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ASS13.0統計軟件,t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
2結果
治療組和對照組共300例,其中盆底壓力分級0.05);經過1~3個療程治療后,兩組盆底壓力分級逐漸增加。治療組在1個療程后,與對照組盆底壓力分級比較,差異仍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在第2、3個療程后與對照組盆底壓力分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妊娠和分娩是大多數女性都要經歷的生理過程。而這個特殊的生理過程,在帶給女性成為母親的喜悅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不可避免的損傷,如盆底肌的損傷。
女性的盆底肌肉,像吊床一樣,承托和支持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除了使這些臟器維持正常的解剖位置之外,還參與了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道的緊縮度等多項生理活動。當盆底肌肉受損,就會導致盆底功能障礙,初期表現為陰道松弛、性生活不滿意或小腹墜脹感、尿頻、便秘等癥狀,不僅給婦女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還可能影響婚姻生活質量。
目前在我國,產后康復還在起步發展階段,國際上已經普遍認為早期盆底肌肉訓練對提高產后性生活質量及預防治療產后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等具有重要意義。在中國,絕大多數婦女對盆底肌肉功能認識不足,認為影響不大,即便有些不適,也羞于啟齒,隱私部位,不便過多的讓醫生檢查,加上醫務人員的宣傳不夠,經濟條件的限制等,使得很多病痛纏身的婦女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綜上所述,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對促進產后婦女盆底康復有一定的價值。另外,由于其簡易性和實用性,產后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建六.盆腔器官脫垂治療現狀[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6,7(1):3-4
[關鍵詞] 失笑散合四物湯; 盆底康復訓練; 盆底功能障礙
[中圖分類號] R27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7-005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hixiaosan and Siw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used for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Methods The 126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est and control groups. There were 63 patients in every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only two courses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herapy. However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two courses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herapy were used in the test group. The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ll cases was estimated. The incidence of stress incontinence was investigated after one year. Results The amoun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up to Ⅲ in the test group was 58 cases, however only 4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5 cases suffered stress incontinence, and the incidence was 7.9% in the test group. But there were 14 cases suffered stress incontinence, and the incidence was 22.2% in the control group. 3 cases occurred anorectum dysfunction, and the incidence was 4.8% in the test group, however there were 11 cases occurred anorectum dysfunction, and the incidence was 17.5% in the control group. 4 cases suffered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the incidence was 6.3% in the test group, while there were 13 cases suffered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the incidence was 20.6%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hixiaosan and Siwu decoction;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指盆底支持結構缺陷、損傷及功能障礙造成的疾患,主要表現為壓力性尿失禁(占22.5%)[1]、盆腔臟器脫垂和直腸、女性障礙。王建六等[2]報道,女性停經后壓力性尿失禁患病率高達50%,嚴重者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工作。目前的治療方法有(kegel)盆底肌訓練、陰道啞鈴、生物反饋及功能性電刺激[3]。我院應用失笑散合四物湯方劑口服配合盆底康復治療效果更明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2月~2011年1月在我院分娩、經過健康宣教后知情并愿意接受產婦126例,均是足月順產婦,初產婦101例,經產婦25例,年齡最大42歲,最小22歲,平均(35±11.5)歲;體重[4]正常26例,消瘦25例,過重75例,產前檢查各系統器官無異常。產婦分娩42 d后惡露干凈,避開月經期來我院復診,通過問病史、婦科檢查、盆底康復儀進行盆底肌力測試。測試中Ⅰ、Ⅱ類肌纖維有其中一類肌纖維肌力
1.2 治療方法
1.2.1 基礎方法 ①生物反饋+電刺激 應用PHEMX機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療法,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選擇負荷量進行治療,每周2次(每周一、四或周二、五),8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連貫治療。②盆底肌肉鍛煉 應用康復治療(生物反饋+電刺激)1周后,通過電刺激盆底肌被動收縮后,以教會產婦有意識地進行盆底肌肉的主動盆底肌力訓練、收縮,即以肛提肌收縮為主,避免腹肌用力。每天行盆底肌力訓練兩次,每次10~15min,可長期堅持。
1.2.2 失笑散合四物湯口服 方藥組成:蒲方炭10g,五靈脂15g,當歸12g,川芎9g,熟地12g,甘草6g,(炒)香附子9g,每劑藥用前先置瓦罐內,加水適量,以約高過藥面為宜,浸泡30 min,置火上加熱,待水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5 min,再將藥汁倒入小碗中,一劑方劑熬兩次,混合后1 d分兩次服用。于每周行盆底康復治療間隙連服2d,連服3周為1個療程。
1.3 療效判斷標準
1.3.1 盆底肌力分級 ①手測會陰肌力分級[5] 0級:會陰肌肉無任何收縮;Ⅰ級:陰道肌肉收縮顫動,可保持1 s;Ⅱ級:會陰肌肉不完全收縮可保持2 s,收縮2次;Ⅲ級:會陰肌肉完全收縮,沒有對抗,可保持3 s,收縮3次;Ⅳ級:會陰肌肉完全收縮后,有輕微對抗,可保持4 s,收縮4次;Ⅴ級會陰肌肉完全收縮,持續抵抗,可保持5 s,收縮5次以上。②盆底康復儀測量 用盆底康復儀測量盆底肌收縮可以產生的最大張力即肌電值(以振幅)表示:Ⅰ類肌纖維振幅>40%,持續1 s為Ⅰ級,持續2 s為Ⅱ級;Ⅱ類肌纖維>70%,持續1 s,收縮1次為Ⅰ級,收縮2次為Ⅱ級,收縮3次為Ⅲ級,收縮4次持續3 s為Ⅲ級,持續4 s為Ⅳ級,持續5 s為Ⅴ級。收縮4次為Ⅳ級,收縮5次為Ⅴ級。以Ⅰ、Ⅱ類肌力均達到n級為評價結果。
1.3.2 尿失禁[6] 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如果尿液不能控制而自行排出(>1周)則說明尿失禁存在,或咳嗽、打噴嚏、大笑時有尿液流出,尿頻、夜尿、尿不盡,排除泌尿系感染、結石等器質性病變。
1.3.3 盆腔臟器脫垂 根據病史及臨床醫師進行體格檢查,確定有無脫垂,再根據POP-Q[7]分類對脫垂進行分度,同時排除陰道壁囊腫、子宮黏膜下肌瘤等病史。
1.3.4 直腸功能障礙 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為便秘、排便失禁、盆底壓迫感或疼痛、里急后重/排便不盡感,排除直腸或肛管腫瘤、炎癥性腸病、肛裂、痔、肛瘺等器質性疾病。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實驗組和對照組盆底肌力測試達Ⅲ級及以上者58例和41例,壓力性尿失禁發生5例和14例,發生率分別為7.9%和22.2%,直腸功能障礙發生3例和11例,發生率分別為4.8%和17.5%,盆腔臟器脫垂發生4例和13例,發生率分別為6.3%和20.6%,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主要原因有妊娠、分娩、難產、子宮和陰道手術、性激素缺乏等,妊娠和分娩是高危因素[8]。通過各種干預措施仍有1/3[1]的女性存在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廖惠璇等[9]報道產婦經過6個月的盆底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盆底肌力明顯提高,有效率達79.6%。劉春旺等[10]報道盆底神經肌肉刺激,陰道收縮持續時間明顯增長。其他相關文獻報道,及時進行盆底肌肉康復治療能起到明顯效果,且Berghmans等[11]報道單獨使用盆底肌訓練和聯合盆底肌訓練與生物反饋治療,使用48h護墊試驗評估,其有效率分別為54%和61%,因此本文于產后42 d的最佳時機應用法國PHEMX機聯合應用生物反饋+電刺激[13]+盆底肌肉功能訓練+失笑散合四物湯治療法,先通過電刺激療法通過直接刺激途徑激活盆底肌肉和神經,加快產后陰道及盆底肌肉收縮強度彈性恢復,同時可反射性抑制膀胱興奮,使尿失禁得到部分或完全控制。后借助生物反饋治療,采用模擬的聲音或視覺信號反饋使患者根據這些信號訓練,學會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縮和舒張,使患者更清楚地了解盆底肌功能狀態,發現和糾正患者不正確的kegel鍛煉方法,使患者參與治療,更快更好地取得療效。再指導患者執行盆底肌鍛煉即kegel運動,讓患者有意識地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性收縮,使盆底肌纖維增粗,生長強壯有力,蛋白質合成代謝旺盛,能有效加強盆底肌肉的力量。再以失笑散合四物湯配合治療,以達到活血補血、益氣補中的原則,劑中香附子疏肝理氣[13];熟地補血消陰,益精填髓;川芎活血行氣;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藥性,諸藥配伍應用,以調理產婦產后氣血虧損、血淤氣滯,從而活血化瘀,增強治療效果,扶正祛邪,從而促進機體康復。
女性骨盆底由3層肌肉和筋膜組成,外層由會陰淺筋膜及肌肉組成,中層為尿生殖膈,包括尿道括約肌,內層由肛提肌、盆筋膜組成,并包含了大量的Ⅰ類肌纖維,其內貫穿尿道、陰道、直腸。肛提肌的Ⅰ類肌纖維對腹內壓快速改變能夠做出迅速的反應性收縮,使尿道保持閉合狀態,肛提肌還具有恒定的基礎張力以抵抗增加的腹壓,這種功能對盆底支持十分安全[14]。本組采取中藥湯劑,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促進盆底肌肉(尤其是肌提肌)、結締組織、韌帶等解剖結構的恢復,從而增強其彈性強度和收縮強度,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盆底肌肉訓練聯合治療,大大減少了盆腔臟器脫垂、壓力性尿失禁、直腸功能障礙等癥狀的發生,發生率分別為6.3%、7.9%、4.8%,比對照組明顯下降,且Ⅰ、Ⅱ類肌纖維肌力恢復效果評價達到良好狀態58例,對照組41例,亦具有可比性,并能提高性生活的質量[15],同時何麗貞等[16]報道,盆底功能障礙經康復治療后,女性的幸福感明顯提高,這不僅康復了女性患者的身體和心理,也促進了家庭的安定和諧,而且治療操作簡單,費用實惠,易于推廣,關鍵要轉變女性和婦產科醫生的思想觀念,50.8%的醫生認為目前廣大臨床婦科醫生對尿失禁重視程度不夠[16],因此要提高醫生的認知程度,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以提高患者對本病的認知程度,及時進行足夠的治療,并提高患者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鄔開會,沈國美. 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研究現狀[J]. 中國美容雜志,2012,8(21):134-135.
[2] 王建六,張曉紅.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診療進展[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1):30-33.
[3] 黃艷姣,劉銘,宋玉瑩. 女性尿道綜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8,2(19):112.
[4] 姜安麗. 新編護理學基礎[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93-294.
[5] 楊麗麗,周宇鳳,王曉陽. 盆底康復訓練對產后婦女盆底肌力的影響[J]. 山東醫藥,2011, 51(42):104.
[6] 李兆艾,王莉,傅葵,等. 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盆底康復訓練對比研究[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09,25(10):609-612.
[7] 羅靜,譚廣萍. 100例足月單胎順產初產婦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臨床分析[J].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2,5(18):638-639.
[8] Lukman Y. Utero-vaginal prdapse:a veral disab. ility of the young[J]. Fust Afr Med J,1995,72(1):2-5.
[9] 廖惠璇,李淑令,鐘玲. 54例盆底康復治療對盆腔臟器脫垂的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1,6(3):227-228.
[10] 劉春旺,陳林香,洪莉,等. 盆底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對產后盆底康復的療效評價[J].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34):795-797.
[11] Berghmans LC,Hendriks HJ,Bo K,et 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 continent ce in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 iaed dinical triais[J]. Br Jurlo,1998,82(2):181-191.
[12] 張曉紅,王建久,崔恒,等. 生物反饋盆底肌肉訓練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J]. 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4, 5(1):12-14.
[13] 黃兆中. 中藥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03, 426,450-452.
[14] 趙振富,鐘震亞,王守安,等. 國人直腸上動脈的介入解剖研究[J]. 解剖學研究,2004,26(4):289-291.
[15] 祁祥,李環,張巍穎,等. 產后盆底康復治療最佳時機研究環狀[J]. 罕見疾病雜志,2011,18(4):46.
[關鍵詞] 順產;盆底康復治療;初產婦;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 R714.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5(a)-0183-02
產婦足月單胎順產后,盆底肌肉會受到嚴重損害,因此,產后進行盆底肌肉的康復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關系到產婦自身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是臨床醫療應該重視的方面。產婦產后盆腔器官脫垂、腰骶痛、尿失禁等疾病可以通過盆底康復治療得到預防和改善。盆底肌肉治療可以增強陰道的緊張度,增強性,提高產婦性生活質量[1]。肌肉收縮不良主要是由于神經細胞功能障礙,興奮傳導受到阻滯造成的,電刺激恰能使其盡快恢復到原來狀態,聯合應用生物反饋治療儀能實時觀測盆底肌收縮狀況,改善其功能障礙。本研究通過對產婦產后進行盆底治療,觀察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療法對產婦產后尿失禁,子宮脫垂,腰骶痛等諸多問題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120例足月單胎順產產婦,產后無泌尿生殖道感染,無其他產后合并癥,無既往盆腔手術史,排除其他疾病作用。隨機均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實驗組產婦接受一般產后健康教育,重點為產婦自我護理知識,外加以生物反饋治療以及電刺激治療,對照組只接受一般產后健康教育[2]。產婦年齡22~39歲,平均(27.3±2.5)歲,胎兒體重(3295.5±356.2) g,Apgar評分8~10分。實驗組和對照組在產婦年齡、產式、胎兒體重及Apgar評分比較差異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處理方法 由專業護理人員為產婦講解產婦盆底肌功能在分娩過程中受到的負面影響,教授盆底肌功能訓練的方法,講解膳食和營養知識、合理休息知識、衛生知識、產后檢查知識、產后生理及避孕知識。
1.2.2 實驗組處理方法 本研究采用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在治療前囑咐產婦排空大、小便,令產婦在治療床上平臥休息5 min。連接好儀器,令產婦取側臥位,一切設施就緒。通過電極給予產婦不同強度的生物反饋和電刺激,電刺激強度根據不同產婦的感受和耐受程度做出及時調整,研究中適宜刺激標準為刺激強度5~20 mA,刺激時間25 min[3]。此治療結束后,讓產婦做包括站坐臥位改變、收縮尿道在內的盆底肌肉訓練,肌肉收縮與放松5~10 s,如此反復進行10~15次。每天訓練5次,訓練次數可逐步遞加至每天10次。
1.3 評價方法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單胎足月順產產婦于產后6個月隨訪,評價進行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的效果。通過調查問卷調查產婦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痔瘡、尿失禁、腰骶痛發生、性生活滿意度、尿墊試驗陽性率以及盆底肌收縮力強度評分(評分標準0~5分)[4]。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各項盆底功能障礙(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痔瘡、尿失禁、腰骶痛)發生率為8.3%,低于對照組40.0%的發生率(P < 0.05),見表1。實驗組產婦產后6個月性生活滿意度、尿墊試驗陽性率、盆底肌收縮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數據表明實驗組生活質量較高,見表2。
3 討論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妊娠、分娩會對產婦盆底肌肉造成損傷并可能會導致產后盆底功能障礙,降低生活質量。研究表明,多數產婦會因為分娩而發生產后尿失禁,子宮脫垂,腰骶痛等多種盆底疾病[5]。產婦產后盆底肌肉損傷能通過康復治療是可以得到可逆性修復的。產婦通過盆底康復治療后其控制盆底肌群意識增強,主動地進行盆底肌群的收縮和放松,肌力通過鍛煉得到增強,進而陰道松弛,泌尿道、陰道感染,輕中度盆腔臟器脫垂等多種疾病的發生率明顯下降[6]。
盆底康復治療內容包括盆底肌鍛煉(pelvicfloor muscle exercises,PFME)、生物反饋治療(Biofeedback)及電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等。本研究通過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法對120例足月單胎順產產婦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治療結果顯示,對照組尿墊試驗陽性率為15%,實驗組尿墊試驗陽性率為5%,表明實驗組通過盆底治療使尿失禁得到明顯改善[7]。實驗組各項盆底功能障礙(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痔瘡、尿失禁、腰骶痛)發生率為8.3%,明顯低于對照組40.0%的發生率(P < 0.05)。實驗組盆底肌收縮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通過盆底康復治療,產婦能感受到生物反饋治療儀轉化的視聽覺信號,感受盆底肌肉的運動,從而有意識地學會控制肌肉收縮;盆底肌細胞的敏感程度,肌纖維彈性會通過生物反饋治療得到很好加強[8]。
產婦尿失禁的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尿道口、陰道、周圍肌肉收縮力不夠,膀胱處于舒張狀態,膀胱儲尿能力減退。由于產婦分娩,支撐子宮的組織變薄弱或受損,支撐作用減弱或喪失導致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而造成子宮脫垂[9]。產婦分娩過程中,由于胎兒壓迫盆腔靜脈導致其血流受阻,血管擴張加強,容易引發痔瘡。盆底肌肉血液循環障礙,會陰傷口持久不愈合,造成產婦腰骶疼痛頻仍。盆底康復治療能增強盆底肌的緊張度和收縮力,預防感染,減少尿失禁、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痔瘡和腰骶痛的發生。由此可見,盆底肌訓練、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對產婦產后盆底康復有很好療效,幫助產婦恢復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增強信心[10]。鑒于目前大多產婦及其家庭還沒有意識到康復治療的重要性,醫院相關部門更應加強產婦產后進行盆底康復治療的宣傳和教育手段,把預防和治療產婦盆底功能障礙工作落到實處,這不僅為臨床研究提供豐富的資料,有效降低婦女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也是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 張瑗,馮琳,孟玉春. 低、中頻電刺激在產后盆底康復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外醫療,2012,31(14):88.
[2] 鄧海英,胡建梅,劉芬,等. 產后婦女盆底肌康復的護理研究[J]. 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9):6033-6034.
[3] 黃小琴,申恒春.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在產后盆底康復治療中的效果[J]. 中國醫藥指南,2011,9(35):253-254.
[4] 蘇曰華,劉萍,崔福鸞. 陰道正常分娩對盆底組織的影響及產后康復治療措施探討[J]. 吉林醫學,2011,32(3):446-447
[5] 易念華,劉海意,喬福元,等. 武漢市初產婦盆底肌力調查及產后早期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J].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0,24(5):361-363.
[6] 劉玉冰,譚鷹,曾彩芬. 電刺激+生物反饋預防產后盆底功能障礙100例臨床分析[J]. 海南醫學,2009,20(5):210-211.
[7] 曹蘭琴,劉惠寧. 妊娠足月分娩并發遲發性羊水栓塞1例臨床分析[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3,13(3):F003.
[8] 丁志芳. 護理干預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安徽醫學,2011,32(6):824-825.
[9] 賴俏紅,黃惠芳. 120例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 當代醫學,2011,17(25):7-8.
【關鍵詞】 盆底功能; 康復治療; 產婦; 壓力性尿失禁; 盆腔器官脫垂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是指盆底支持結構缺陷、損傷及功能障礙造成的疾病。主要是盆腔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及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1]。SUI是指腹壓的突然增加導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不是由逼尿肌收縮或膀胱壁對尿液的張力壓引起的,壓力性尿失禁分為解剖型及尿道內括約肌障礙型兩型,解剖型壓力性尿失禁占90%以上,為盆地組織松弛引起[2]。POP及SUI的發生被認為與妊娠、分娩損傷導致盆底肌肉及其支持組織功能受損有關,表現為子宮脫垂、陰道前后壁膨出,在咳嗽、噴嚏、大笑等引起突然腹壓升高時發生不自主尿液流出。壓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這些臨床表現非女性致命性疾病,但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量。因此,產后早期進行盆底康復治療對提高女性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院產科住院經陰分娩產后42 d回院訪視的產婦,門診專職醫生負責宣教及檢查,填寫盆底功能篩查、監測登記表及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表(ICIQ2SF),調查其年齡、既往史、孕產史、末次妊娠分娩情況及妊娠期SUI發生情況。進入本研究的150例產婦,適應證:產后惡露干凈,腹部切口或會陰切口愈合良好,無同步心臟起搏器。2012年1~3月經陰分娩產后6周來院復診的產婦,年齡23~35歲,隨訪至2013年4月。150例產婦隨機分為康復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80例,對照組70例,兩組患者年齡、分娩胎次、分娩方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通過宣教產婦依從性好,自愿接受盆地功能康復治療、監測與隨訪。兩組隨訪至產后12個月。
1.2 分組處理方法 治療組產后6周開始,采用(廣州杉山公司)法國PHEN IX盆底康復治療儀進行盆底康復治療,主要包括盆底肌力評估(也稱電診斷)和電刺激治療,電刺激治療2次/周,訓練20~30 min/次,共15次。盆底康復治療儀治療同時進行盆底肌訓練(也稱Kegel運動),方法為有意識的對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進行自主的縮動作,每次收縮持續3 s以上,然后放松,連續做20~30 min,進行2~3次/d,或做150~200次/d。治療組患者宣教治療過程解剖學圖解,肌力評估、電刺激生物反饋的意義。對照組進行一般的產后康復教育。兩組分別于產后6周、產后6個月及產后12個月隨訪進行盆底肌力評估診斷,測定陰道靜息壓(vaginal resting pressure,VRP)、陰道收縮壓(vaginal squeezing pressure,VSP)及陰道收縮持續時間、尿失禁發生率。產后6周及產后12個月測定POP-Q(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ive examination system)評價盆腔器官脫垂情況。
1.3 盆底康復治療評價標準
1.3.1 盆底肌肉電生理診斷 測定采用法國PHEN IX盆底肌肉康復儀,放置陰道壓力氣囊,推進氣體體積15 ml,測定VRP、VSP及陰道收縮持續的時間。VRP為無主動收縮盆底肌肉時的壓力值,反映陰道容受性及基礎張力。VSP指陰道動態壓為盆底肌肉主動收縮時,通過壓力傳感器收集到盆底肌肉收縮的動態壓力值,正常值為80~150 cm H2O。測量的同時須看到壓力氣囊向內移動,認可為正確有效地收縮。
1.3.2 SUI的診斷標準 神經肌肉低頻電診斷肌力:深層Ⅰ類纖維、Ⅱ類纖維分別在2級以下;淺層Ⅰ類纖維、Ⅱ類纖維分別在2級以下;VSP
1.3.4 PFD治愈的標準 盆底肌力5級,疲勞度為0,陰道壓力張力正常、壓力性尿失禁、子宮脫垂0期為治愈標準。盆底肌力升高2級以上為盆底康復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1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2.1 一般特征 有150例產后6周復診時納入研究,治療組產后6周SUI發生率為25%(20/80),對照組產后6周SUI發生率為24.3%(17/70)。兩組SUI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FPFD是女性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越來越嚴重影響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而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我國政府和全社會高度重視,把FPFD防治作為女性生殖健康一項重要工作。
3.1 所謂女性盆底康復治療(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PFR),是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和廣州杉山公司共同和發展中國婦女盆底功能障礙的防治項目,旨在引進國外新的理念和先進的診療技術,創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FPFD診療技術標準和規范。盆底肌的訓練法是通過患者有意識的對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的收縮,加強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縮力和增長增長收縮時的時長,改善協調性和對尿的排泄的控制力[3-5]。PFR的臨床意義:電刺激療法是一種被動的盆底康復方法,屬物理療法,對于無法正確、有效進行行為治療的患者,電刺激可以準確的指導其鍛煉作用,喚醒休眠的本體感受器,使盆底肌肉被動鍛煉,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縮,有效改善與治療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6]。電刺激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亦可治療某些排空異常及盆腔疼痛等。生物反饋治療是生物反饋是在盆底肌肉訓練基礎上的主動性盆底康復方法,用以指導患者正確的收縮骨盆底肌肉以及自主性的抑制膀胱逼尿肌的不正常收縮。通過電子生物反饋治療儀,將其探頭置入陰道,以檢測盆底肌肉電信號活動,并采用模擬的視覺信號反饋給治療者,使患者根據這些信號訓練,學會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縮和舒張,而治療者可通過反饋的信息找到正確的鍛煉方法[7]。通過生物反饋治療可發現和糾正患者不正確的Kegel鍛煉方法,并且通過生物反饋的個體化場景方案治療,更有利與提高康復治療的療效。
妊娠期隨著子宮增大,重力作用對盆地的慢性牽拉造成不同程度軟組織損傷,本研究中產婦首先學會正確的盆底肌肉收縮方法。盆底康復治療的目的是提高盆底肌肉收縮力和延長肌肉收縮持續時間。肌肉收縮的協調性訓練也非常重要,隨意控制盆底肌肉收縮,同時避免腹部、臀部、大腿肌肉的收縮。
電刺激技術是應用生物反饋治療儀進行生物電興奮的治療。通過放置在陰道內的電極傳遞不同強度的電流,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經,使盆底肌肉收縮強度和彈性增強,同時可反射性抑制膀胱興奮,使尿失禁得到部分或完全控制[8]。
治療組產后6個月、產后12個月陰道收縮壓、肌肉收縮持續時間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2 產后早期盆底康復治療對產后SUI和POP的作用,產后盆底組織的結構及功能因妊娠和分娩而受到影響,盆底組織的肌肉、筋膜、韌帶在陰道分娩過程常常受到過度牽拉,這些影響可以造成盆底結構和功能上可逆或不可逆的改變。本研究中盆底肌肉訓練包括生物反饋和電刺激,電刺激被認為對尿失禁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治療組產后6周開始進行盆底肌肉訓練,治療結束即產后6個月SUI發生率為2.5%(2/8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86%(9/70),囑產婦同時進行Kegel運動,隨訪至產后12個月,仍明顯低于對照組(P
盆底功能障礙就是當前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國內外流行病調查顯示,女性盆腔器官脫垂的發病比尿失禁更為常見,約占已生育女性的40~50%[9]。資料顯示,對產后盆底肌肉強度欠佳患者采用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質量[10]。妊娠及分娩對患者的盆底功能有較明顯的影響,產后通過給予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盆底功能障礙可明顯改善[11-12]。
總之,通過本資料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可有效的治療盆前器官脫垂和壓力性尿失禁。盆底康復治療是治療和預防盆地功能障礙性疾病最有前景的方法,依據盆底電生理及盆腹動力學作為基礎,為患者選擇盆底底個性化康復方案是預防和治療FPFD最理想的途徑。產后盆底康復治療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張力,降低尿失禁發生率,改善盆腔器官脫垂。盆底功能障礙防治工作的實施對提高女性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有長遠的社會意義,患者順應性強,適合基層醫院推廣開展。
參考文獻
[1]李崇珍.盆底治療結合瑜伽訓練對產婦盆底功能及體型恢復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2,26(9):2406-2407.
[2]豐有吉.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387-391.
[3]陳月秀,劉彩金,陳小紅.女性盆底肌肉康復效果評價[J].交通醫學,2011,25(3):280-285.
[4]馬樂,王雪影.中國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診治進展[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0,21(4):254.
[5]賈爽,李曉環,劉苗貞.盆底肌肉鍛煉防治產后盆底功能障礙6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療前沿,2009,4(17):48.
[6]陳瑜.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加家庭康復器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88例臨床分析[J].臨床醫藥實踐,2012,21(7):514-516.
[7]朱錦容,楊炎.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在盆底康復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237-238.
[8]李南,曾彩芬.電刺激生物反饋在產后盆底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0,31(20):2682-2684.
[9]朱秀梅,蔣聯群.盆底肌訓練聯合電刺激用于產后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觀察[J].Journal of Nursing(China),2012,19(2):49.
[10]宋巖峰,李寶恒.盆底修復手術后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1,27(1):8.
[11]侯穗興.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0,8(17):29.
【關鍵詞】 盆底肌; 盆底功能障礙;肌力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是指盆底支持結構缺陷、損傷及功能障礙造成的疾患,是嚴重影響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見病,目前國內外尚對該病缺乏統一的定義,國外在該領域醫學研究近30年的時間,我國研究該病起步較晚,沿海發達城市近幾年引進開展該項技術,據相關報道顯示FPFD疾病發病率約47%,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可上升到70%,致使FPFD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1-5月在我院婦科門診、計劃生育門診和產科門診常規婦科檢查患者200例,年齡22~55歲,產后42天~1年的患者為重點篩查對象,余為常規婦檢時一并篩查,去除肥胖、體力虛弱及先天發育因素,用以觀察由于年齡逐年增加盆底肌的變化。
1.2 方法
詢問患者病史,發病癥狀、時間,生活方式和衛生方式。并和患者進行良好溝通,說明在常規檢查基礎上再行盆底肌檢查。先行常規婦科檢查,先觀察腹部有無妊娠紋,瘢痕,再觀察外陰,有無紅腫、硬結、觸痛、壓痛、會陰體彈性是否良好,陰道口是否閉合,手診除注意宮頸、子宮和附件情況外還要注意盆腔臟器脫垂情況和漏尿,觀察分泌物是否異常。盆底肌檢查:在婦科內診基礎上采用中、食指鉤掛在陰道后壁和上提肌接觸,囑患者進行陰道收縮,在腹肌和臀肌不參與的情況下,讓患者盡最大力量收縮,看能否達到10s,中途不要停頓,否則重新測定,或者收縮3s,停頓3s,重復3次,或用廣州山杉公司生產的儀表型盆底肌力測試儀進行測試,以確定盆底肌肌力和疲勞度,符合條件盆底肌力正常。
1.3 觀察指標
目前國內尚未在女性盆底肌檢查上有一個統一的指標,在歐洲由于對盆底肌障礙研究已近30年,而且制定了盆底肌肌力手法測定標準,能否適用于我國尚待進一步探討,參考值為盆底肌力達3級以上為正常。見表1。表1 會陰肌肉的測試
1.4 處理
盆底功能障礙的手法初篩患者根據病史、臨床表現、體征和檢查,很容易診斷。其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治療前應該通過肌電圖和誘發電位等手段對盆底功能進行全面評估,然后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具體的治療方法。盆底功能障礙的保守治療包括生活方式的建議、強調良好的衛生習慣,掌握正確的排尿方法,避免茶、可樂、咖啡等刺激性飲料的攝入等,都納入到盆底康復及治療中來。包括盆底肌肉訓練、生物反饋、盆底生物電刺激治療等方法。 對重度盆底肌功能障礙患者根據情況建議手術治療。
2 結果
在婦科常規檢查輔以盆底肌篩查200例患者中,盆底肌力手法測定接近3級的有70例,未達到3級的130例;其中有泌尿癥狀的39例,便秘12例,子宮脫垂11例,陰道壁膨出20例,陰道松弛48例。患者盆底肌力小于3級的檢出率為65%。這些患者均有盆底肌功能障礙的各種臨床癥狀。
3 討論[1~3]
女性盆底肌障礙業已成為嚴重影響婦女健康及生活質量的醫療問題和突出的社會問題。 產后盆底肌肉損傷,是婦女在懷孕時,隨著胎兒增大和子宮重量增加,長期壓迫骨盆底部,造成肌纖維變形,肌張力減退。在通過陰道分娩的過程中,胎頭的壓迫使盆底肌肉和筋膜擴張、伸展,產后如不及時恢復,就會造成盆底肌肉筋膜的彈性降低,造成產后各種盆腔問題。特別是生育后的婦女,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對盆底肌肉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盆底功能障礙的病因:(1)與分娩有關。分娩時,肛提肌過度伸張甚至撕裂,尤其是在急產、自產和器械助產時。此時,肌纖維被拉長,甚至斷裂受損,如產后恢復不佳,未得到及時修復,就會為日后的盆底功能障礙埋下隱患。(2)雌激素水平下降或消失。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漸減退,雌激素水平也隨之下降或缺乏,導致盆底支持結構的退行性改變,出現盆底松弛、萎縮,再加上年齡增大引起的肌張力下降,使盆底組織較為薄弱,容易出現盆腔器官脫垂和尿失禁等臨床癥狀的發生。(3)腹壓增加。如咳嗽、大笑、嘔吐、排便和負重時,腹壓可增高。以及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有慢性咳嗽或習慣性便秘的人,腹壓長期處于高壓狀態,容易出現盆底功能障礙。(4)營養缺乏。由于體力衰弱、肌肉松弛和萎縮,就容易出現盆底功能障礙。(5)盆底結構先天發育不良。
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三層肌肉和筋膜組成,它像吊床一樣托起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器官,維持多項生理功能。正常人在妊娠、肥胖、咳嗽、便秘、泌尿生殖感染、孕期和分娩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盆底肌肉功能的障礙。輕者表現為陰道松弛、性生活不滿意、小腹墜脹、尿頻、便秘等輕度不適,重者出現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直腸脫垂等疾病。盆底肌障礙的康復較早的Kegel描述,是一種主動盆底康復的方法。患者通過自主的、反復的盆底肌肉群收縮和舒張,增強支持尿道、膀胱、子宮和直腸的盆底肌張力、增加尿道阻力、恢復松弛的盆底肌,達到預防和治療女性尿失禁和生殖器官脫垂的目的。目前我國已將“女性盆底障礙性疾病臨床診治研究”納入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之一。采用先進治療盆底肌康復理念,率先運用電刺激法、生物反饋法和盆底肌肉鍛煉法綜合康復治療產后盆底肌肉損傷,可以改善盆底血液循環,增強盆底肌收縮力,獲得良好臨床效果。鼓勵患者要加強體育鍛煉,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疾病,如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肥胖等,應積極治療這些慢性疾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 按醫生要求堅持經常鍛煉盆底肌群。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做生物反饋治療,提高治療效果。要清淡飲食,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壓增高。如果發現陰道有堵塞感,大小便或用力時有塊狀物突出外陰,或尿頻、尿失禁等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研究建立一套經濟、實用、有效、合理的盆底康復機制,對于預防產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擺在廣大婦產科臨床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 宋巖峰.女性尿失禁診斷與治療.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381.
[關鍵詞] 生物反饋治療;Ⅰ類肌纖維;Ⅱ類肌纖維;張力性尿失禁
[中圖分類號] R714.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12-0049-03
Analysis of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electronic biofeedback therapy on rehabilitation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in postpartum women
PENG Qicai ZHANG Yuan LI Zhimin GAO Liyi HOU Hongyi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electronic biofeedback therapy on rehabilitation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in postpartum women. Methods Puerpera who gave birth to the first full-term chil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1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e-examined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 6-8 weeks after delivery.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was tested,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closure of orificium vaginae were examined. A total of 363 women whose muscle strength of class I muscle fiber was less than level 3 and whose muscle strength of class II muscle fiber was less than level 3 were given electronic biofeedback therapy. Damage rate of muscle strength of muscle fiber and closure rate of orificium vaginae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Damage rate of muscle strength of class I muscle fiber in puerpera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as 98.3%(357/363) and 1.1%(4/363) respectively, and damage rate of muscle strength of class II muscle fiber was 98.6%(358/363) and 1.1%(4/363)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P
[Key words] Biofeedback therapy; Class Ⅰ muscle fiber; Class Ⅱ muscle fiber;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妊娠、陰道分娩和年齡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礙(pelvic flour dysfunction,PFD)的主要危險因素[1-3]。妊娠、陰道分娩引致的盆底肌肉和神經損傷通常是可復性的。分娩后,盆底大量結締組織通過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合成的增加進行修復,而這些新生組織并不像原組織堅韌并富有彈性[4],從而導致了盆底組織的重構缺陷。如何更好更快地恢復產后婦女盆底功能,提高產后婦女的生活質量,是產科母胎醫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本研究對產后盆底功能康復不良的婦女采用電子生物反饋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12月在本院第一胎足月產產婦,產后6~8周門診復查,進行盆底肌力檢測,并檢查尿失禁和陰道口閉合情況。對Ⅰ類肌纖維肌力小于3級和Ⅱ類肌纖維肌力小于3級,排除陰道炎及陰道出血產婦,共363例產婦符合條件并全部進行電子生物反饋治療。年齡19~39歲,平均(28.3±3.2)歲。
1.2 盆底肌肌力測定方法
采用法國PHENIXU2低頻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測定盆底肌肉Ⅰ類肌纖維和Ⅱ類肌纖維肌力。盆底肌肌力分級:Ⅰ類肌纖維肌力分為6個級別,即0、Ⅰ、Ⅱ、Ⅲ、Ⅳ和Ⅴ級,當患者陰道肌肉收縮持續達到其最大值的40%,持續0 s肌力為0級,持續1 s肌力為Ⅰ級,持續2 s肌力為Ⅱ級,持續3 s肌力為Ⅲ級,持續4 s肌力為Ⅳ級,持續≥5 s肌力為Ⅴ級;Ⅱ類肌纖維為患者以最大力和最快速度收縮和放松陰道,不能達到規定最大收縮力為0級,能達到規定最大收縮力1次為I級,2次為Ⅱ級,3次為Ⅲ級,4次為Ⅳ級,5次為Ⅴ級。肌力評價:肌力
1.3 壓力性尿失禁檢查
讓患者咳嗽等突然增加腹壓,觀察患者是否有尿液不自主流出。陰道口閉合不全檢查:陰道口張開,測量陰道口橫徑>0.5 cm以上。
1.4 電子生物反饋治療
采用法國PHENIX神經肌肉生物反饋治療儀,在患者的陰道內放置消毒的陰道電極,反饋測量患者盆底肌肉肌電,根據盆底肌電情況為患者設計專用治療程序。患者根據治療儀顯示屏的圖形指示進行盆底肌肉的收縮放松訓練,每次30 min;治療過程中電刺激和生物反饋盆底肌訓練兩種治療方法同時配合進行。療程5~8周,每周2次。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Ⅰ類及Ⅱ類肌纖維肌力受損率比較
治療前后產婦Ⅰ類肌纖維肌力受損率分別為98.3%(357/363)和1.1%(4/363),Ⅱ類肌纖維肌力受損率分別為98.6%(358/363)和1.1%(4/363),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2.2 治療前后尿失禁及陰道閉合率比較
治療前產婦尿失禁46例,治療后產婦尿失禁基本治愈,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電刺激是一種較早且被國內外用于臨床的防治盆底肌肉損傷與萎縮的方法。目前研究發現,電刺激對盆底肌肉的影響可能涉及以下幾個方面[4,5]:①延緩肌肉萎縮進程,減輕肌重丟失。②縮短肌肉運動單位電活動及自發性肌肉收縮活動出現的時間。③加速神經軸突再生速度,縮短肌肉失神經支配時間。④改進肌肉運動功能恢復的質量。⑤電刺激誘發損傷或萎縮肌肉的被動性收縮給患者一個良好的心理安慰。
法國PHENIX神經肌肉生物反饋治療儀可以精確、客觀檢測陰道及盆底肌收縮力度、耐力、反應速度,采用模擬的視覺信號提示正常及異常的盆底肌肉活動狀態,反饋給醫生及患者,有助于醫生為患者制定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及訓練計劃,指導患者完成訓練計劃,促患者主動訓練,增強盆底肌肉張力,從而獲得更有效的盆底鍛練,進一步增強盆底肌鍛煉的效果。Meyer等[5]和 Harvey等[6]產后應用生物反饋聯合盆底肌鍛煉能顯著提高盆底肌力并降低產后尿失禁的發生率。Koh CE等[7]分析支持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是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最有效的治療方式,Dannecker等[8]在對390例患者進行了7年的治療隨訪后,認為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作為一種保守療法是非常有效的。Dumoulin等[9]及Caroline等[10]也證實了上述觀點。彭其才等[11]對8例尿失禁婦女應用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進行盆底肌訓練治療,一個療程10~15次治療后,患者全部康復。魏洪[12]、韓麗瓊等[13]研究也證實,生物反饋、電刺激為主要治療方法的盆底康復技術,結合家庭訓練,可以有效提高產婦陰道內壓力、增強盆底肌強度。
本研究結果也顯示,患者電子生物反饋治療后盆底肌力獲得顯著提升,98%以上恢復到3級以上,尿失禁基本治愈,陰道口大部分閉合,周碧華等[14]研究也證實了上述觀點,說明電子生物反饋治療對產后婦女盆底功能康復有顯著療效,可以顯著增強盆底肌力、促進陰道口閉合,治愈婦女產后張力性尿失禁,對提高婦女產后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15,16]。
[參考文獻]
[1] Strini T,Bukvi D,Roje D,et al. Epidemiology of pelvicic disorders between urban and ural female inhabitants[J]. Coll Antropol,2007,31(2):483-487.
[2] 張琰,金仙玉.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病因學研究[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9,10(1):65-67.
[3] Memon HU,Handa VL. Vaginal childbirth and pelvic floor disorders[J]. Womens Health(Lond Engl),2013,9(3):265-277.
[4] 王曉光,裴兆輝. 女性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康復治療的研究進展[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7):575-576.
[5] Meyer S,Hohlfeld P,Achtari C,et al. Pelvic floor education after vaginal delivery[J]. Obstet Gynecol,2001,97(5 Pt1):673-677.
[6] Harvey MA. Pelvic floor exercises during and after pregnancy: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ir role in preventing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J]. J Obstet Gynaecol Can,2003, 25(6):487-498.
[7] Koh CE,Young CJ,Young JM,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 edtrial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Biofeedback for pelvicfloor dysfunction[J]. Br J Surg,2008, 95(9):1079-1087.
[8] Dannecker C,Wolf V,Raab R,et al. EMG-biofeedback assiste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is a effective therapy of stress urinary or mixed incontionence a 7-year expenience with 390 patients[J]. Arch Gynecol Obstet,2005,273(2):93-97.
[9] Dumoulin C,Seaborne DE,Quirion-DeGirardi C,et al. Pelvic-floor rehabilitation,Part 2:Pelvic-floor reeducation with in terferential currents and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genuine stress incontinence in postpartum women-a cohort study[J]. Phys Ther,1995,75(12):1075-1081.
[10] Caroline W.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stress incontinence[J]. Am Fam physician,2004,69(3):736-739.
[11] 彭其才,許成芳,吳玲玲,等. 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盆底肌訓練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J]. 中國實用醫藥,2010,25:41-42.
[12] 魏洪. 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促進女性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的療效研究[J].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2,39(4):407-408.
[13] 韓麗瓊,冼海燕,陳麗瓊. 產后婦女盆底功能障礙康復治療臨床效果分析[J]. 白求恩醫學雜志,2015,13(3):260-261.
[14] 周碧華. 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和陰道啞鈴訓練對產后婦女盆底肌功能康復的療效觀察[J]. 中國臨床新醫學,2014,7(6):522-523.
[15] 王秋菊,張榮玲,王廷鳳,等. 陰道啞鈴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對術后患者盆底功能的影響[J]. 當代醫學,2016, 22(3):28-29.
關鍵詞:產后;盆底功能障礙;康復治療;臨床
產婦在分娩時,胎兒的先露部分對產婦盆底韌帶和肌肉的過度擴張、引產過程中造成的損傷,都會對分娩后產婦的盆底功能造成不良影響。隨著醫療手段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復健治療成為產后功能性障礙的重要治療方法。文章通過對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人民醫院住院生產的產婦進行盆底功能障礙康復治療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康復治療對于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臨床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4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1年足月陰道分娩初產并在產后45 d檢測具有盆底功能性障礙的產婦210例,產婦年齡21~34歲,平均27.8歲。按會陰肌力測定法(GRRUG方法)分級,隨機按會陰肌力分級標準分為: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Ⅴ級,對這六組患者進行治療效果觀察(采用相同治療參數);患者按治療方法隨機分為七組,每組30例,再從肌力正常產婦中隨機抽樣取試驗所需要的30例產婦為對照組。所有分組按實驗測定相關指標進行系統學分析,產婦在年齡、體重、胎兒體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與療效指標:患者按治療方法隨機分為七組,每組30例。分別給予相應治療,即A組:鍛煉加電刺激加生物反饋組;B組:鍛煉加電刺激組;C組:電刺激加生物反饋組;D組:鍛煉加生物反饋組;E組:鍛煉組;F組:電刺激組;G組:生物反饋組。分別觀察產后或者治療后42 d、6個月后各組相應指標的變化。①手工盆底肌肉康復鍛煉:包括喚起肌肉知覺、肌肉與收縮、盆底肌肉鍛煉、腹壓增加時的訓練,評價:發給產婦盆肌健康教育調查表,于產后對產婦盆肌康復知識、技巧的掌握、康復行為、影響產后的心理問題及自我康復滿意度進行評估,每項標準分好、中、差,分別給予2分、1分、0分。5項總分為10分,≥7分為良;5~6分為中;≤4分為差。②電刺激觀察(采用相同治療參數觀察):使用PHENIX儀器;檢測主要指標:肌力,按GRRUG方法重新評定每組患者治療后肌力變化。③生物反饋測定。
1.3 統計學方法:檢驗指標資料的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單位采用χ2檢驗,組間進行t檢驗。
2 結果
產后盆底功能障礙以不同康復治療方法治療的臨床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均有顯著效果,同樣電刺激參數不同治療方法和不同肌力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同樣電刺激參數不同治療方法和不同肌力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
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Ⅴ級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Ⅴ級A組2131230000121215B組3151020001111314C組2141130000011712D組1131240001111413E組1131150000121611F組2141040001211610G組1151130000121512健康組00001713000013173 討論
妊娠與分娩對盆底損傷的影響絕大部分是可逆的,產后盆底功能重建是近年來提出的新概念,系指應用物理的方法,通過患者主動和被動收縮或刺激盆底肌,達到增強逼尿肌的穩定性及盆底功能康復,從而治療產后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由此,產后盡早地進行盆底功能的康復訓練,選擇最佳時機及正確方法,是預防日后發生盆底功能障礙的關鍵。
所謂女性盆底康復治療(Pelvicfloorrehabilitation,PFR)系指在整體理論的指導下,施行對盆底支持結構的訓練、加強及功能恢復。PFR的意義有三:①預防盆底支持結構的缺陷與損傷;②改善與治療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亦可治療某些尿急、尿頻、夜尿癥、排空異常及盆腔疼痛等;③鞏固手術治療或其他治療的療效。PFR的方法很多,有些是傳統的,有些是現代的。傳統的盆底康復方法以凱格爾鍛煉(Kegelexercise)為著稱,始于19世紀40年代,系指有意識地對恥骨一尾骨肌群,即肛提肌進行自主性收縮鍛煉,以增加尿道、陰道及的阻力,增強尿控能力,并可以提高陰道“吞吮”力度,甚至被稱為“愛肌鍛煉”[1]。凱格爾鍛煉還有利于盆底血液循環,使肌肉健壯富于彈性,預防萎縮無力。“膀胱訓練”(Bladderdrill)要讓患者學會抑制尿急(如交叉雙腿并縮夾)而延遲排尿,記錄飲水、排尿及功能訓練,期望達到2.5~3 h排尿1次。
生物反饋法是用儀器直接測量陰道壓力和收集肌電信號,通過聲音和(或)視圖進行反饋。功能性電刺激對Ⅰ和Ⅱ纖維收縮訓練結合在一起[2]。藥物治療也是一種非手術治療手段。各種類型子宮托重新被使用。科普宣傳及患者生活指導方面,強調良好的衛生習慣,掌握正確的排尿方法,避免茶、可樂、咖啡等刺激性飲料的攝入等。
盆底功能障礙的防治需對病情全面分析,對治療方法恰當選擇,例如,可以將凱格爾鍛煉作為一種女性健身運動;把行為治療及物理治療作為輕中度尿失禁的治療模式;Petros甚至認為PFR可以沒有禁忌證,不管癥狀輕重都可以施行,當然嚴重者可選擇手術治療。但學習PFR仍可鞏固療效,他認為,至少2/3以上的患者,其癥狀改善率>50%。一組關于產后42 d婦女常規盆底肌肉訓練的報告也表明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等大大減少。
盆底康復需要婦科、產科、泌尿科、肛腸科、物理醫學康復科諸多學科專家的共同研究與協作,法國建立盆底功能障礙防治中心三級網的醫療診治體系,我國正在進行試點,同時,公眾教育與康復基本方法的普及也十分重要。鍛煉、電刺激、生物反饋組三種方法都有顯著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康復方法的應用中應體現規范化、個體化及人性化的醫療原則和預防為主的方針。
4 參考文獻
【關鍵詞】盆底功能障礙;產后;肌力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194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727-01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是指盆底支持結構缺陷、表現多樣,尿失禁、輕中度子宮脫垂陰道前后壁膨出、盆底肌肉松弛、陰道痙攣、性生活不滿意、反復陰道炎、尿路感染等。產后早期盆底肌肉功能障礙表現為妊娠時腹腔壓力增加,使盆底肌肉受到過度牽拉,加之分娩時盆底肌肉、韌帶及筋膜的過度拉伸甚至斷裂受損,尤其是在急產、第二產程延長、分娩巨大兒、自產和器械助產時使盆底支持結構和功能發生不可逆改變,會陰裂傷等均可導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積極的預防盆底功能障礙和科學規范的治療與康復是擺在婦產科臨床醫生面前的新課題。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0年1月到2012年10月本院產科門診,計劃生育門診前來就診350例患者,年齡從22周歲至35周歲年齡段事先均填寫調查問卷,常規婦產科檢查,盆底肌力評估。
1.2方法針對門診患者闡述癥狀詳細填寫調查表,包括個人生活史、健康史、既往史、現病史、重點是產科史,對妊娠分娩次數,母嬰體重、嬰兒頭圍,分娩狀況仔細填寫,該項數據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盆底肌的診斷與治療。常規婦產科檢查,盆底肌力評估:采用歐洲法國國際骨盆康復學校(EIRPP手法盆底評估法進行首診評估,患者截石位,在婦科盆腔檢查基礎上,將手心向下用中、食指鉤掛在陰道后壁和上提肌接觸,向患者發出口令進行陰道收縮,此過程腹肌和臀肌均不參與,讓患者盡最大力量收縮3秒,停頓3秒,重復3次,基本達到3級,肌力小于3級以下視為盆底功能障礙存在。醫生再對盆底功能障礙(PF癥狀及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即能反映出盆底功能障礙嚴重程度,根據檢查評估情況,詳細向病人介紹發病原因、危害、治療、康復等方式方法,努力形成科學、規范的診斷與治療體系。
1.3處理對門診確認有盆底功能障礙的患者根據病史、臨床表現、治療前先用儀器進行盆底肌肉的電診斷,對盆底功能進行全面評估,根據個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進行電刺激和生物反饋治療,每次治療15-30分鐘,每星期兩次,10至15次一個療程,每一個療程結束后進行一次全面評估,盆底肌力達到3級以上時使用盆底肌肉康復器進行家庭鍛煉,以鞏固治療效果,用電刺激治療盆底肌結構或其所支配的神經,可直接誘導治療性的反應和調節下尿路功能的異常。其主要表現為:加強會陰肌的強度,抑制膀胱的過度活動,增加尿道的閉合壓。對泌尿系統有明顯的治療作用,體現在一是刺激尿道外括約肌收縮,通過神經回路進一步增強尿道括約肌收縮,加強控尿能力;二是刺激神經和肌肉,通過形成沖動,興奮交感通路并抑制副交感通路,抑制膀胱收縮,降低膀胱收縮能力,用以控制尿失禁的發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正確的排尿方法、避免刺激性食物攝入等,都納入到盆底康復及治療中來。
2結果
在計劃生育門診和產科門診年齡從22至35周歲范圍內的女性正常產后盆底肌的變化檢查,產后7周盆底肌力下降最為明顯,產后42天至6個月350例患者中,產后2個月不同程度腹部傷口疼痛87例,6個月至1年主訴腹部疼痛、痛42例,產后合并有各種尿失禁癥狀115例。便秘,陰道寬松及性生活不滿意未列入病例調查。上述患者均針對性接受個體化電刺激和生物反饋治療,其中產后盆底疼痛消失53例,緩解22例,有效率為73%,尿失禁消失63例,好轉26例,有效率為77%。
3討論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近年來引起婦產科廣泛關注的常見病。盆底肛提肌是支持盆腔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腹壓增加時收縮,協助尿道括約肌關閉尿道。盆底功能障礙導致肛提肌肌纖維密度降低,纖維排列疏松,零星呈島狀,被豐富的纖維結締組織填充、取代,間質有炎性細胞浸潤。盆底功能障礙患者肛提肌、陰道粘膜中存在著相似的改變,即肌肉含量減少,肌纖維萎縮變性,神經數量減少。這些改變直接導致了盆底組織支持力量的減弱,是盆底肌功能障礙發生發展的病理學基礎。產后盆底肌肉損傷,是婦女在懷孕時,隨著胎兒增大和子宮重量增加,長期壓迫骨盆底,造成骨盆底肌纖維變形,肌張力減低,出現腰痛與產后子宮收縮復舊不良引起的反射痛有關。在通過陰道分娩過程中,由于胎頭的壓迫擴張,使盆底肌肉和筋膜因過度伸展彈性降低,產道損傷、擴張,產生不同程度的盆腔問題,分娩后內分泌系統尚未得到調整,骨盆韌帶還處于松弛狀態或遇惡露排出不暢引起盆腔淤血、子宮未能很快完全復位、子宮脫垂:子宮正常解剖位置改變陰道向下移位,不能很快恢復到孕前狀態,腰腹部肌肉變得較軟弱無力,陰道分娩是盆底結構損傷最危險因素,可導致會陰撕裂傷,外括約肌損傷,盆底肌局部肌肉缺損,恥骨尾骨肌縮小肌力減弱,尿道旁和陰道旁結果變化產生多處組織缺陷,發病初期不易被臨床發現,隨年齡增長形成各種盆底肌功能障礙。繼而引發產后腰背痛、腹痛、尿潴留、尿失禁,障礙、子宮復舊不良、恥骨聯合分離、便秘、術后疤痕疼痛等系列盆底功能障礙造成的疾患,是嚴重影響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見病。對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治療方式方法在疾病發展的早期,首推電刺激和生物反饋療法,該方法是非手術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有效手段,通過特選的電脈沖刺激神經,針對不同病人采用不同頻率、不同脈寬、不同強度的電刺激,提高盆底肌群的收縮功能,改善神經傳入纖維的沖動,喚醒本體感受器,改善盆底血液循環,增強盆底肌收縮力,從而降低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生率。這在預防和控制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方面具有廣泛和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軍衛,靳風爍,李黔生,江軍,葉自光.成年女性尿失禁電刺激治療的療效[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4,26(9:793.
【關鍵詞】 生物反饋電刺激;盆底肌肉鍛煉;盆底肌康復;療效觀察
正常期刊下盆底肌肉富有一定的張力和彈性,但是,女性在懷孕期間,由于胎兒逐步增大,盆底肌肉承受的壓力逐漸增大,盆底肌張力減退,肌纖維變形,另外在生產時,產道擴張、產道損傷及會陰側切等導致肌張力的損失和減退,影響了正常性生活和排尿,因此,開展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對保證婦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婦女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近年來,我們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地肌鍛煉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6月――2013年2月分娩的產后42天復查的婦女20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0例,所有產婦均為單胎存活嬰兒的初產婦。其中觀察組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7.4歲,孕周(39.3±1.4)周,其中自然分娩59例,剖宮產41例,新生兒體重為(3.43±0.26)kg;對照組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6.8歲,孕周(39.2±1.4)周,其中自然分娩58例,剖宮產42例,新生兒體重為(3.51±0.28)kg;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兒情況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部進行任何治療。觀察組利用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通過陰道電極收集生物反饋電流,令患者按照儀器屏幕指令進行陰道交替收縮、放松訓練。刺激電流強度以患者有刺激感覺而無疼痛感受為準,20min/次,2次/周,共治療10次。每次治療結束后使用不同重量的盆底康復器置入陰道內,讓患者收縮陰道夾持住進行訓練,訓練時從輕量開始,通過逐漸增加康復器重量以增加患者陰道的收縮力,20min/次,2-3次/周。電刺激治療結束后,康復器訓練仍持續直至足夠3個月。對照組330例不進行任何治療。
2 結 果
2.1 治療3個月后兩組產婦陰道肌張力比較 觀察組陰道肌張力≤1有43例,占43.0%,陰道肌張力≤2有43例,占43.0%,陰道肌張力≤3有14例,占14.0%,對照組陰道肌張力≤1有68例,占68.0%,陰道肌張力≤2有25例,占25.0%,陰道肌張力≤3有7例,占7.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 論
盆底肌肉鍛煉的Kegel法是1940年美國婦產科醫生Kegel針對產后婦女尿失禁,子宮、膀胱、直腸脫垂和陰道緊縮度降低等問題所創建的一種方法[1],此法通過指導患者交替收縮)放松及陰道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生物反饋法(BF)是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將人們意識不到的身體生物信號,如肌電、腦電等轉變為可以被人察覺到的信號,讓患者根據這些信號,有意識調控內臟器官的活動,糾正偏離正常范圍的內臟活動的治療和訓練方法。電刺激是一種較早且被國內外用于臨床的防治盆底肌肉損傷及萎縮的方法。目前研究[2]發現,電刺激的可能機制為:通過誘發肌肉被動性收縮,激活一些活性分子,一定程度上促進肌細胞數量增加,誘發肌肉的被動性收縮,促進肌肉血液循環,改善靜脈回流,防止肌肉有害代謝產物堆積;間接影響萎縮肌肉細胞的代謝過程。與其他保守療法相配合,盆底電刺激是目前預防和治療尿失禁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觀察組陰道肌張力≤1有43例,占43.0%,陰道肌張力≤2有43例,占43.0%,陰道肌張力≤3有14例,占14.0%,對照組陰道肌張力≤1有68例,占68.0%,陰道肌張力≤2有25例,占25.0%,陰道肌張力≤3有7例,占7.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尿失禁2例,對照組3個月后尿失禁9例,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