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字】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生活,民族特色文化
一、調查背景及目的
少數民族大學生不但是少數民族中的精英人才,更是民族地區重要的未來人才。然而少數民族同學在多方面與普通大學生有著一定差異。經濟上,由于地區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可能來自經濟欠發達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在經濟上與其他學生相比有一定差距,雖然學校與政府對少數民族尤其是民族大學中存在經濟困難的學生有特殊補助,但畢竟僧多粥少。學習上,由于少數民族地區高考題目相對簡單,同時對少數民族同學實行高考照顧分政策,使得少數民族同學在學習方面不如漢族同學,對其心理上造成了一定壓力。
為此,筆者特此展開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生活現狀的調查,通過對問卷的整理、統計與分析,不僅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們的學習生活現狀,還能夠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與心理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二、調研概況
調研對象:吉林省長春市主要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包括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工業大學、長春大學等高校。
抽樣方法:總體按高校少數民族人數分層抽樣,層次采取簡單隨機抽樣的抽樣方法,以保證樣本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樣本容量及樣本有效率:按所抽取學校的少數民族同學比例確定各高校發放問卷數。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0份問卷,有效問卷714份,有效率為89.25%。
三、調查內容
(一)問卷內容
1.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經濟情況
2.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現狀
3. 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4. 少數民族大學生慶祝節日的形式
5. 高校所開展的民族特色活動
6.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于民族政策的認知程度
7.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榮辱感
(二)指標體系
四、相關意見建議
(一)從實際需求方面解決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困難
關心少數民族同學日常生活狀況,對于高校較為貧困的少數民族大學生,除對其建立綠色通道完善生源地貸款外,還可利用獎、助學生對其進行經濟補助,改善少數民族同學生活條件,解決少數民族同學實際需求問題。
(二)舉行“一對一幫扶”活動
為了能進一步改善高校少數民族同學的生活現狀,高校可考慮舉行“一對一幫扶”活動,即漢族同學對少數民族同學進行一對一的援助活動,無論是在學習上或是在生活上。這樣做可以促進各民族的交流與發展,并減少少數民族同學在異鄉生活的孤獨感。
(三)高校成立“少數民族聯誼會”部門
為了進一步的服務少數民族同學,傳播民族文化,高校可考慮成立“少數民族聯誼會”部門,以增進民族團結,共促和諧校園。少數民族聯誼會可承辦少數民族節日慶祝活動,舉辦少數民族特色活動。
(四)少數民族節日全體同學共同慶祝
少數民族與漢族在節日方面有著一定的不同之處,在漢族同學看來可能不是十分重要的節日,但在少數民族同學看來卻如同春節般重要,如開齋節、古爾邦節等。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校期間依然會參與本民族的重要節日。為加強各民族交流,可考慮漢族同學與少數民族同學共同慶祝少數民族特色節日。
(五)舉辦少數民族特色活動
學校應舉辦各種豐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動,如:民族文化節、民族風采文化大賽、民族知識競賽及民族特色晚會等各類民族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增進各民族同學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進彼此了解,使更多的漢族同學了解少數民族,了解少數民族文化,以使少數民族同學更好的融入大學生活。
(六)民族懇談會
開展“民族懇談會”活動——高校領導與少數民族同學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心與心的交流,深層次的了解少數民族同學的生活現狀,為少數民族同學掃除疑惑,排憂解難,讓少數民族同學對大學校園有一種家的歸屬感。
五、總結
通過此次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少數民族同學的生活現狀正逐步改善與提高,面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我們看來了民族的未來與希望。
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團結的大家庭,加強民族團結是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所在。弘揚民族文化是民族政策的主要方面。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是悠久歷史的積淀和文明的結晶。在幾千年改造世界、適應環境的長期歷史發展中,各少數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同時,又由于少數民族的地域性及經濟滯后性,使得少數民族大學生在許多方面對大學生活有一定的不適應。為此,我們應弘揚少數民族特色文化,本著民族文化交流的宗旨及為少數民族同學排憂解難的原則,營造民族文化氛圍,加強各民族同學間的了解,展現高校少數民族學子朝氣,讓同學們體驗民族風情,感悟民族風采,加強中華各民族的大團結,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繼承和發揚少數民族文化,為民族團結作出貢獻,為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維護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的社會存在在精神上的反映,表現出一個民族的愛好、興趣、氣質、性格、情操等特征及民族的自豪感、認同感。民族的傳統文化對現代的人們仍然具有影響力。在當代中國,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文化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弘揚顯得更為迫切。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開發能否順利進行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和路徑關系密切。其中重要的路徑之一就是要使民族地區的教育承擔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責任。這一點,在少數民族人口聚集的貴州省,在經濟社會現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當下,應對現代化的沖擊,做好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顯得尤其重要。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于2002年10月制定實施了《在全省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的實施意見》,在全省范圍內啟動了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
在貴州民族文化進校園這樣的大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各級各類學校無疑是承擔民族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中堅機構。在農村,隨著勞動力的大量外流,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往往逐漸被漢化或者邊緣化,傳統文化的傳承主要從兒童、青少年抓起。因此,各中小學廣泛進行了少數民族文化教育。思想政治課自然成為進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課堂之一。利用民族地區傳統文化資源,一方面會促進民族文化的現代性,另一方面會使得思想政治課更加生動活潑,更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筆者結合對民族地區中學調查的情況,試圖對思想政治課利用民族地區傳統文化資源,開展民族文化特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做一小結。
一、思想政治課中對民族文化資源選擇的相關原則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結合民族地區傳統文化資源豐富的實際,充分選取民族傳統文化的素材,在此過程中應把握好幾個原則。
(一)適度原則
把握地方民族文化資源運用的度,使用時要避免狹隘的地方主義、落后的習俗和腐朽、迷信文化對學生的影響和侵襲。
(二)適用原則
選用的本地文化資源素材要有目的性和實用性。學生在搜集本地文化資源素材時,最好進行課前預習;教師和學生在搜集、使用素材時,內容應該與教材內容和學習目標相關,能引發深層的思考。
(三)科學性原則
選用的民族文化素材要符合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能夠論證基本的理論觀點。教師應首先對搜集的傳統文化資源進行真偽鑒別,對于道聽途說、證據不足的素材要剔除;要做到精選民族文化資源,將有價值的材料加以提煉;將零散的民族文化資源進行整理,使之系統化。
(四)學生主體原則
民族文化資源的搜集大部分可以以課前活動或作業的形式布置下去,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布置任務之前,設定好清晰、明確、詳細的教學目標以引導學生正確地選擇素材;在課堂教學中有計劃地選擇與課程標準相關的民族文化資源,引導學生以課程標準為綱,以本地民族文化資源為素材,以本地社區和鄉村為實踐基地,通過社會調查、訪問、參觀、搜集實物等,尋求多途徑獲取知識的方法,使學生養成從身邊的資源中搜集文化信息、獲取新知識的習慣,形成“文化就在我們身邊”的理念[1]。
二、思想政治課中進行少數民族文化教育的具體辦法
(一)在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各個環節開展民族傳統文化教育
文化傳統教育屬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其宗旨是吸收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在思想政治課中的課堂各環節,如引入新課、講授課程、作業練習和考試都可以利用少數民族文化的素材。
1.利用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導入新課。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當地的實際生活資料,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學習“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時,可以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搜集家鄉的民族民俗文化,如少數民族的歌舞、刺繡、花燈等民族民間文化的各種素材,學生會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到家鄉傳統文化的魅力。其后,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通過這些生動的材料的運用,使學生領悟了基本知識和原理,能夠有感而發,提升覺悟,既加深了他們對家鄉的認識,又遷移鞏固了知識、拓展了課堂教學。
2.運用民族文化資源分析教材,講授課程內容。理解教材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在分析教材的過程中,運用民族文化資源,不斷引導學生運用科學分析方法深入認識事物,發現事物的內在聯系,可以起到加深理解和鞏固的作用。 例如“文化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的繼承”時,可以分組討論各民族的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總結這些傳統文化的影響、傳承狀況。學生將在交流中深刻體會到優秀民族文化的魅力而深感自豪,同時對這些古老的民間藝術、文字等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出現嚴重斷層,甚至瀕危的狀態而憂慮[1] 。
3.圍繞地方民族文化素材編制試題,測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訓練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增強教學的實效性,不妨在考試環節中適度選取民族文化素材。例如,在講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與經濟、政治”時,可以以本民族傳統文化資源為載體,通過材料引導學生結合家鄉實際分析家鄉的經濟發展狀況和人民生活的實際情況,思考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由淺入深,拓展了學生思維,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開辟思想政治課的第二課堂,與其他學科交叉進行文化傳統教育
少數民族學生具有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點。20世紀8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人類至少有七種智能:言語-語言智力、邏輯-數學能力、視覺-空間智力、音樂-節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系智力、自我認知智力[2]。多元智力理論對民族地區素質教育有很好的啟示,在加強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方面,可以從多學科、多途徑挖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資源。
1.思想政治課與語文、歷史、地理、藝術、體育甚至其他自然科學協同進行民族傳統文化的滲透及培養教育。例如,語言文字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包含豐富的文化傳統內涵;歷史課更是可以結合民族發展的歷史講解民族在發展、遷徙過程中孕育出來的民族習俗、宗教信仰等文化;地理課可以結合民族遷徙、戰爭等歷史講解民族生存發展的地理環境;體育課可以側重進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教學和訓練,如黔東民族體育較為發達,可結合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等活動培養民族傳統體育教育;其他自然科學同樣聯系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講解歷史上少數民族科學技術成就及其歷史上民族地區與漢族的科技文化交流。
2.開設專題講座,有針對性地講授民族傳統文化。開始民族文化專題講座是思想政治課開辟第二課堂的主要方式。例如,2014年7月25日至7月26日在銅仁學院舉行了武陵山區生態發展論壇。與會專家對武陵山區民族文化歷史與現實方面做了探討。這類學術會議之后,民族地區各類學校都可以結合學校和當地民族文化傳統的實際情況,進行專題教育。
3.利用大眾傳媒,廣泛宣傳民族傳統文化。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大眾傳媒的文化傳播效應日益彰顯。我們可以利用各類媒體,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感受、分析思考民族的傳統文化及其發展。例如貴州省銅仁地區是一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60%,民族文化相對發達的地區,2009年4月,中央電視臺“歡樂中國行,魅力梵凈山”就在銅仁市民族風情園舉行,是一次集中展示黔東少數民族文化的盛宴。各類學校還可以利用旅游發展大會等機遇,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激發學生熱愛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他們對家鄉民族文化事業的熱愛之情。
4.豐富校園文化,突出民族傳統文化的主題。如校訓、校風、墻報標語、字畫、校規等涉及校園內的各種文化標語及各種文化活動都可以突出民族傳統文化的主題。在校園里還可以組織諸如傳統美德故事演講會、辯論會、論文競賽等進行文化專題教育。例如,黔東地區的松桃縣民族中學的校園文化活動舉辦的較好。進入校園就能看到一個龐大的四面鼓,而且墻報上也展示了苗族的傳統文化。松桃民族中學音樂、美術教師身上更是體現了傳統文化修養和內涵。正是他們和他們的后繼者們傳承、弘揚了該地區苗族傳統音樂、書畫藝術。
[關鍵詞]少數民族;學校教育;教育困境
隨著目前適齡兒童人數的明顯減少和城鎮化戰略的不斷推進,我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的發展逐漸面臨著一系列突出問題。在西部農村學校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部分地區中、小學校由于改革步子過快,引發了學生輟學、城鄉學生比例失調、教育資源浪費等問題,少數民族地區還涉及到民族文化教育斷層、民族文化適應等實際問題。因此,筆者試圖通過對廣西大瑤山六巷村學校教育的考察,揭示當前少數民族學校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應對措施,希望得到有識之士以及社會的關注。
一、問題的提出
通過對六巷村調查后,筆者發現該村學校教育發展經歷了興辦、旺盛、轉折、萎縮的曲折發展歷程。這一過程不僅反映了一個偏遠少數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發展的曲折歷史,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在經歷過幾次大調整后,目前困擾六巷村學校教育發展的主要難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撤并后學校的存廢問題
六巷村地處大瑤山腹地,下轄11個自然村,村落分散,交通極不便利。20世紀70年代的六巷鄉中心校是一所鄉級全日制學校,設置有中學部和小學部。1978年撤辦高中部,2002年撤辦初中部,目前只辦小學教育。據2000年統計,有教職工18人,正式教學人員15人。中學部有學生141人,開有4個班級,初一兩個班,初二、初三各有一班,共有教職工13人。小學學生有167人,開有7個班級,撤并后的六巷中心校只剩下小學部的師生員工,目前共有6個班,126個學生,教職工18人,師生比為1:8.4。如按國家規定1:23的要求,則目前六巷小學教師數量超編。但是在大瑤山,由于村屯小而分散,地廣人稀,讀書的孩子也少,有些村子只有四五個學生,再加上交通落后,又不能把這些學生完全轉到其他小學去。所以,該村小學就面臨著一個存與廢的問題,處于一種進退兩難的局面。
(二)學生輟學問題
據調查,該村的學生還存在輟學的問題。筆者發現,輟學的原因主要由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濟因素。由于學校實行“大小星期制”,所以家長一般都把兩個星期的生活費一起給小孩。但有些學生幾天內就把兩個星期的生活費全部用完,之后就到小店賒東西,久了就積少成多。家長到學校了解情況,就覺得送小孩讀書花錢太多,也就不愿意送了。二是傳統生育制度的影響。由于受歷史傳統影響,當地瑤族家庭一般只生兩個小孩。改革開放后,大瑤山土地政策發生變化,勞動力開始緊缺。小孩子從小看到自己的父母整天早出晚歸,自己也有意無意地加入了上山下地干活的行列。此外,傳統嗣繼制度也告訴小孩,他們長大以后至少需要其中一個留在家里“頂戶頭”,嗣繼家產,照顧父母。所以,很多學生就較為厭學。三是讀書無用論的影響。由于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再加上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越來越突出。當地很多家長都覺得讀書了也是白讀,認為大學畢業了找不到工作,還不如在家種地。因此,“讀書無用論”在當地還有一定的市場。四是由于學生自理能力差和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很多家長放心不下學生的安全,所以不愿送孩子上學,這也是學生輟學的一個重要原因。總之,以上幾個因素導致輟學現象逐漸增多,由于入學人數的減少,曾經辦過的高中、初中也逐步被撤消。
(三)六巷教學資源過剩與城里學校人滿為患
由于撤并,六巷中心校的教學資源出現了過剩和閑置,而六巷另一頭的桐木中學和金秀中學,則人滿為患。調查中發現,六巷村小學高年級部分學生也可以到金秀縣中學或桐木鎮中學民族班就讀。所以,這些民族班就成了“大班”,有50~70個人一個班的。但從教育學角度來講,這樣的班級不僅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學質量。
(四)民族文化適應問題
對學校教育進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當地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互動情景。學校教育代表現代意義的知識文化的傳授,必然對當地的文化產生不同的影響,而地方文化對待學校教育的態度,也反映出地方文化的價值取向和認知體系。袁同凱對廣西土瑤社區教育的研究表明了:“在學校教育過程中人們受歧視的歷史經歷,即弱勢群體被邊緣化的過程,以及群體記憶等也會在情感上影響個體的認知過程。”瑤族小孩到城里就讀,自然就得面對文化適應問題。瑤族學生在外就常被欺負,如被勒索財物、被孤立等。此外,瑤族學生還需要學習城里的語言和生活習慣,這也是一個很大挑戰。
(五)民族文化傳承問題
不管是在本鄉(村)里就讀,還是到城鎮里就讀,少數民族學生都面臨一個困境:學校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像服飾制作、跳黃泥鼓舞等手工技藝、傳統歌舞等無法進入學校的統編教材,導致這些優秀民族文化處于后繼無人的尷尬境地。甚至可以說,從學校這個角度來講,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教育基本是處于缺失狀態的。
二、走出教育困境的對策與思考
筆者從調查看到,瑤族的學校教育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面對中國社會的變遷和全球化的科技與文明進程的沖擊,如何走出教育困境成為瑤族學校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為學校教育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與協調
影響學校教育持續發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地方權力資源配置是最重要的,而當地的生育制度、地理環境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內在因素。這就需要學校教育爭取得到更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首先是優化配置,整合資源。要通過政府實施傾斜政策,擴大經費投入,進一步完善少數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的軟、硬件。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學校寄宿,原來落后的后勤工作也需要跟上,學校住宿條件、伙食營養、洗浴洗滌、衛生醫療等等,都需要增設或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
其次是要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工資待遇和文化待遇,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從教育平等的角度出發,這些投入是必須的。對于因撤并后剩余的教師,可考慮采用轉崗、調動、提前退休等方式加以解決。
再次是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學校教育不僅僅是一個政府行為,也不僅僅是建校舍、聘教師、重服務的問題,它涉及到全社會的認同程度。未成年人能否有效地接受學校教育,家長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變得十分重要。傳統生育制度所帶來的影響,可以通過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機制加以消融,建立健全農村醫療、養老保險,完善土地承包轉包機制,解決少數民族的后顧之憂,以此達到消解民族文化中阻礙學校教育發展因素的目的。
最后是以發展地方經濟的各種契機,不斷改善當地的交通條件。地處腹地的瑤族同胞,因為交通條件的落后,大瑤山經濟發展一直處于全區乃至全國之末。學校教育也因此受到極大制約。由此可見。經濟發展、交通條件和學校教育是一個相互促進當前少數民族學校教育的困境與對策.
(二)擴大學校教育的內容和功能
第一,少數民族學校教育要繼續承擔起現代知識教育的重任。“如果說在主流文化社會中已經形成現代性,那么這一過程在少數民族地區正在發生。現代性學校教育‘嵌入’以后,文化的單一性逐漸取代了多樣性。”“對于少數民族受教育者而言,現代性過程完成得是否充分徹底將決定它在學校教育中的成敗。”通過調查發現,六巷小學的教師和學生大部分還是對現代科學知識和現代生活方式抱著認同和追求的態度。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對NBA球星的了解程度不亞于城市里的NBA球迷。一個小學女老師用手機通話、發短信,學習電腦操作、上網沖浪,收看電視新聞節目,看不出她是一個大瑤山里的瑤族人。因為,這是一個文明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的時代,任何個人或群體都無法回避,而學校教育首當其沖。
第二,少數民族學校教育還要擔當起民族文化傳承的重任。學校教育可稱為有意識教育,而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可稱為無意識教育。從效果上看,無意識教育的效果要優于有意識教育。學校教育的空間可適當延伸到兒童的家庭和社區生活中去,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使兒童在教育生活中獲得成長,彌補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缺失或半缺失的現狀。可通過編寫鄉土教材,總結本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開設民族文化課程,把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學校教育中。李姍澤就認為“對民族獨特文化符號的了解、識別、認同、記憶與應用”,“對于今天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現代文明交融中經濟發展與民族文化保持的矛盾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法”。因此,應該在學校教育中融入鄉土知識教育。
(三)構建多元文化交流的教育體系
少數民族學校教育在撤并后面臨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學生要到距離家鄉更遠的學校念書。這就產生了一個復雜的多文化交流與碰撞的問題。民族間或族群間的關系一直是一個比較敏感而復雜的話題。我們應避免用主流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少數民族的教育,要克服文化偏見。少數民族學校教育改革也應從少數民族現有的生存狀態出發,建立多民族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共存的“和而不同”的少數民族教育體系。這種多元文化相互理解、和而不同的教育體系的建立,將有助于解決少數民族學生在其他學校上學的文化適應問題,幫助少數民族建立適合本民族現實生存需要的教育體系。美國社會研究協議會等一些機構曾將多元文化教育列入到正式的指導方針當中:“……多元文化教育不是要消除學校中的文化差別或者僅滿足對文化多樣性的寬容,而是基于多元文化主義的精神,保護文化的多樣性,進而使之成為有價值的資源。”
在其他民族或族群中實施跨文化教育,可以從客觀角度引起少數民族對本民族文化的重視。同時,少數民族文化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理應為全人類所共享。文化傳承也不一定非要本民族傳承本民族文化,其他民族一樣也可以傳承。要解決民族文化傳承的問題。就需要全社會對少數民族文化給予更多的關注。只有在學校教育中真正讓各民族對對方的文化有所了解,并能相互理解、包容和欣賞,我們才能說這是成熟的、成功的學校教育。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貴州回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研究意義和研究現狀進行分析,文章認為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對于貴州回族傳統體育的研究能夠有效的挖掘地區體育文化資源,為民族文化的建設和多彩貴州品牌的打造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貴州;回族;傳統體育;文化
1.研究意義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除漢族外有48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9%。全省有3個自治州,11個自治縣,252個民族鄉。民族自治地方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55.5%。少數民族呈小聚居、大散居分布,全省88個縣(市、區、特區)都有少數民族分布。
在人類民族文化的原始積淀期,由于生存區域與生存環境、生產勞動與生活方式、文化積累與傳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體中許多具有教育、娛樂、健身功能的社會活動凸現出來,共同構成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內容和方法體系。它是寓競爭、娛樂、地域、藝術觀賞、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運動形式,把人與環境視為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統一體, 并把人體功能的強化和優化看作是一個精神同物質緊密聯系的統一體活動。它既是自貫一身、穩定的精神物質文化,而又在歷史環境的變遷中不斷改變其具體的結構式樣,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差別來。這種在相承相續中漸進發展的趨向,使得我們民族文化的形成在歷史演進中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孕育出豐碩的果實,突出地再現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識
民族體育文化具有傳承民族信仰、傳授生存技能、展現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交流、抒發生活激情和培養審美情趣功能。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和現代化進程的加速,體育全球化也成為現代體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面對體育全球化的挑戰,部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逐漸被人們淡忘而被邊緣化,部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即將失傳 ,體育文化多樣性危機四伏。一方面,體育全球化造成了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的過程風險,使部分民族體育文化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另一方面,市場化的發展造成了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的結果風險,構成了民族體育文化的危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快了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的步伐,社會結構、科技水平、生產方式、經濟與文化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必然使從過去走來的布依族傳統體育文化面臨著如何更好地繼承與創新,如何有效地保護與發展等問題。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在中央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各種政策、措施出臺后,加強對少數民族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調查與研究、挖掘與整理,并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傳承保護措施,為民族文化的完整性作出應有貢獻。
“十一五”以來,特別是全國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貴州省舉行,貴州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傳承,取得了顯著成效,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宣傳工作不斷加強,全社會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保護意識逐步增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整理、挖掘、傳承與創新工作不斷推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產業開發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工作正穩步推進。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看到貴州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在:生存環境日益惡化,場地器材日趨消竭,參與人群日趨減少,傳統技藝后繼乏人,傳統節慶生存乏術。為此,建立貴州省國家級精品民族傳統體育示范區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2.國內研究現狀
當前,對民族體育傳統體育文化發展和傳承保護的研究,相對較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蘆平生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詮釋中提到了“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激蕩,面對民族文化同經濟和政治的相互交融,開發與保護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對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少數民族地區,促進民族地區體育事業的發展,加強各民族間文化交流與合作,提高國民身體素質,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婁章勝在社會學視角下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保護中提出了“體育全球化對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產生巨大沖擊,使傳統民族體育文化陷入了二元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體育文化內涵的喪失和民族體育保護的現實困境,最終導致了民族體育文化的過程和結果風險。”
目前,廣西也提出了創建國家級民族傳統體育示范區工作,并納入廣西民族治自區重點工程建設和“一十二五”規劃中,成績顯著。貴州省是一個多民族省份,民族資源非常豐富,民族特色非常突出,又地處祖國大西南中部,具有較好的地理位置和輻射作用。黨的十六大 作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戰略部署,提出“順應時代要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貴州省發展民族文化和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發展,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大好時機。因此,在貴州省創建一個國家級民族傳統體育精品示范區非常有必要,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3.研究的突破口
其一,研究貴州回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視角比較新穎,時效性強。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民族文化發展得到了更深遠的進步,回族作為西南地區的世居民族,有著獨特的文化,對回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研究也是回族文化的一個擴展,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時代性。
其二,在研究貴州回族民族傳統體育的過程中,需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創新。我們除了運用傳統的歷史文化研究方法以外,還需要重點采用田野調查法對布依族傳統體育的傳承進行研究,并綜合運用民俗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理論分析布依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問題與對策,有別于一般理論研究方法。
其三,是研究內容需要創新,在全面了解和把握回族傳統體育文化特征的基礎上就回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問題(包括傳承人、傳承內容、傳承途徑、傳承方式等)展開研究,探究未來回族傳統體育傳承發展方向與對策,同時將回族傳統體育范疇內的其他類別展開對比研究,圍繞保護和傳承這一核心關系就相關問題進行論述,在研究內容上與對回族傳統體育文化一般性的概括和總結有實踐上的創新。
4.研究成果方向
4.1 體育產業城建設工程——主要以貴州省貴陽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為龍頭,分別建立各地州體育中心和訓練基地、民族體育運動教育基地。
4.2 全民健身工程——舉辦突出貴州各地民族特色、群眾廣泛參與的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倡導“終身鍛煉”的健身理念。到2015年,基本形成具有貴州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4.3 青少年陽光體育工程——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納入學校教育考核主要指標。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培養學生運動技能,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的鍛煉時間。辦好各級各類業余體育運動學校、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加強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和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建設。 (作者單位: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注:本文系2013年貴州省長基金項目《貴州回族傳統體育文化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蘆平生.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詮釋[J].體育文化導刊.2006.3
[2]婁章勝,袁校衛,王振杰.體育全球化視野下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危機[J].體育學刊 2008.12(15).
[3]田祖國,姜 河,白晉湘,鐘海平.湘鄂渝黔邊山寨民族體育文化的共性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1(17).
[4]謝山.論布依族傳統文化對布依族傳統體育的影響[J].貴州民族研究.2007.12(6).
關鍵詞: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民族文化職能
一、研究緣起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基因:有創世神話、圖騰巫術、佛道宗教、祭祀樂舞,也有民族曲戲、寺巖雕畫、星歷占卜、語言文字,還有包括遠古銅器、花燈服飾、蠟染刺繡等在內的民族工藝品等等。這些各民族特有的自然形態和文化符號,在時光浸染、歲月積淀下逐漸形成了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多元化格局。各民族文化的精華要不斷進步與更新,就必須傳承,不管是子承父業,還是藝徒學校,都離不開教育活動。從發展特點或方式上講,少數民族文化或民族技藝的傳承和發展都是需要職業教育(官方或私立)的。如果沒有持續的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很多民族文化技藝將面臨滅種的危險。鑒于此,當前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有個亟需重視的戰略問題———正確的文化價值判斷、選擇、傳播以及文化發展創新。充分挖掘并利用民族文化與職業教育的內在聯系,有助于形成“民族文化———經濟增長、社會發展———職業教育———弘揚民族文化”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1]本文擬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文化職能進行一些探討。
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文化職能分析
(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概述
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除了具有教育的一般屬性外,還有一些新特點,比如職業性、經濟性、實踐性、終身性等。少數民族地區自然環境和思想觀念上的保守封閉性,以及粗放的生產方式和薄弱的經濟基礎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使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具有特殊性:即在培養學生工作中所需的專業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還需要擔負著傳承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重任。職業學校在教學實施時需要考慮職業教育如何適應本民族文化環境以及本民族的經濟發展需要。要讓學生了解歷史傳統,將民族精神教育融入人文課程中,深人到專業課程中去,形成具有國際化與民族化雙重特色的新模式。[2]
(二)教育的文化職能概述
教育的文化職能概括來說有以下四個方面:首先來看教育的文化傳遞功能。人類文化薪火相傳是人類進化的前提,否則就永遠只能停留在原始蒙昧時代。通過教育,我們不僅可以繼承、保存文化,亦可使受教育者掌握繼承和保存文化的工具和手段。其次,教育的社會文化選擇功能。教育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它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學生發展的需要,同時還需滿足統治階級的需要,在此基礎上對社會現實文化狀況進行分析、選擇與評價,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學生選擇科學、有價值的文化內容。再次,教育的社會文化交流功能。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育過程本身對文化進行內在的選擇、整合、豐富和發展。二是外在交流活動,如互派留學生、內外部學術交流和合作等。最后,教育的社會文化創造功能。這既包括教育對文化內容本身的批判、融合、更新等功能,比如新思想、新作品和新技術等,又包括為進一步從事文化創造活動而對創造性人才的培養。
(三)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文化職能分析
1、人力資源視角: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從世界各國的職業教育發展歷程來看,職業教育產生與發展的首要價值取向就是發展經濟和促進社會進步,這反映了與人力資源相關的重要理論:人力資本理論與人力規劃理論。“人力資本理論創始人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主要指凝集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勞動能力,與物質資本的投資方式不同,人力資本的投資途徑是教育和培訓,并且通過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同樣能帶來高額的利潤。”[3]以此看來,職業教育的投入是人力資本投資的一部分。由于民族地區經濟相對落后,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現階段的主要目標是使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課程開發、人才培養模式等服務于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最終培養出符合現實和市場需求的專業技能型人才。2、民族文化視角:服務文化傳承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離不開文化專業人才的培養,而職業教育學校或部門就是培養這種文化傳承人的孵化器。“心理學和人類學的觀點認為,不同的人格特征來源于不同文化環境的塑型,人類先天的心理和性情定型傾向于依附所屬的文化模式和環境,成為普遍的文化心理機制和文化性格,帶有強烈的族群性。”[4]因此,除了培養學生發展外,職業教育也需要關照地區少數民族文化背景、傳承民族文化性格、服務具有獨特文化心理結構的族人。而多民族并存、多元文化共生的少數民族地區背景也必然要求其職業教育從招生方式、培養目標、教學內容與方法到課堂文化等方面都必須與其“民族性”所投射的民族文化與心理結構相契合,這既是其族群的文化價值取向,更是其民族文化傳承的內在動力機制。3、公平性視角:推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在縮小社會階層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方面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已越來越成為一種共識,這與西方民主主義教育者杜威、涂爾干等的觀點也是一致的。受經濟和社會條件的限制,少數民族地區的普通高等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比較稀缺,在這種條件下,面對升學困境,同時也為了教育公平,發展職業教育已成為必然的價值選擇。近幾年里,為鼓勵、支持和引導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明顯反映了其力圖以職業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價值取向的意圖。這反映的便是教育公平理論里教育資源配置的補償原則,即在教育資源配置上給予一些自身條件及社會、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受教育者以一定的補償。4、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文化補償的終極價值:促進社會公正和諧教育,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孵化器,也是促進社會公正和保持社會穩定的平衡閥。民族地區職教的文化職能,既關系到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又關系到社會的公正與和諧。亞里士多德曾說,在各種德性中,公正是最重要的。公正是社會存在的思想基礎,也是社會制度有序運行的理論基礎。[5]歷史經驗充分證明,發展民族教育事業,對增進各族人民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實現各族人民共同繁榮,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發揮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文化職能的實踐
1、憑借文化區位優勢,創新民族文化創新是文化發展的靈魂。我國少數民族獨特的地理位置蘊育了獨特的區域文化。因此,民族地區職業技術教育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好文章:一是要創新民族文化內容,提高民族文化活力。把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成人民群眾樂享、樂用、樂學的精神產品,讓其更好地為民族地區建設服務。二是要加強民族文化推廣,創新推廣機制,讓民族文化更有活力、四季常青。一些民族地區由于經費不足、設施落后、缺乏有效宣傳手段等因素的制約,使一些獨特民族村寨文化隱謐于山野之間,不免可惜。因此,民族特色職業學校或相關機構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爭取多部門聯動支持,以新時期“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研究和創新民族文化推廣機制,在制度上使民族特色文化得以更好的發展與推廣。2、發揮民族優勢,弘揚民族特色民族地區文化的多元性、稀缺性以及不可替代性是其重要資源。那么,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要借助于其文化的獨特優勢,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努力:首先是相關文化工作者要深入一些特色地區,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開發出既通俗易懂,又能凸顯民族文化特色、符合民族實際的文化產品;其次是要充分發揮培養安置民族鄉土文化人才的職能,解除他們的一些現實顧慮,讓他們全身心致力于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工作,從根本上解決好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再次是進一步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民族工匠與文化大師的精湛技藝,做好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最后是大力向外界宣傳和介紹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民族職業教育者既是文化的培育者,又是文化傳播者。只有加強宣傳、通過創新經營方式來使這些特色文化資源產生經濟效益,從而使特色民族文化更有人氣、有市場。3、資源搭臺,文化唱戲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民間文化資源豐富、底蘊厚重,我們可以重點發掘和利用許多文化品牌的價值與潛力。民族地區職業教育部門或機構要緊緊依托當地資源優勢,為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繁榮搭建文化平臺:一是搭建民族文化服務平臺,豐富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的同時也為外來游客提供更廣闊的舞臺;二是搭建民族文化展示平臺。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機構要集思廣益,積極規劃,如結合民族地區傳統節日,建立節會展示平臺,如廣西壯族地區的三月三“鬼節”;三是搭建民族文化營銷平臺。不與市場結合的文化,很難有其持續的生命力。除了市場的重要營銷作用外,市場經濟背景下也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進一步裂變與創新,可以給民族文化帶來更高的人氣和發展的機遇。部分職業教育機構可以引導協助具有特色文化的村寨進行市場化包裝以及合理的市場運作,讓村寨文化走出去,為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4、完善民族職業教育立法和政策民族教育立法是推進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在職業教育立法工作上面,歐美國家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們國家要積極參考完善。1972年,美國頒布《民族傳統法》,要求為民族課程設計研究和民族社團文化研究提供開發資金,培訓教師,收編相關教學內容和歷史文化資料等。2001年,頒布《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法案明確規定:加強對民族地區、民族學院的職業教育的經費資助,支持各州民族貧困地區要建立“社區技術中心”,同時聯邦政府也計劃加強對印第安學校的建設簽助。[6]此外,我國的少數民族教育政策可從世界各國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中汲取諸多教訓與經驗。
三、總結與反思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新時代科技現代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沖擊下,民族地區的傳統文化傳承開始出現了一些危機:由于改革開放和市場化浪潮的沖擊以及年輕人口的遷移與流失,民族地區的傳統節日和民俗習慣逐漸流失;民族地區的年輕人開始更多學習通識課程而不再去過多關注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此外,當前只追逐短期利益,、犧牲民族文化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的開發活動等等都阻礙了民族地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的傳統工藝是中華文化瑰寶,為避免失傳,可通過開設相關的文化藝術工藝專業,進行相應的職業教育,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年輕人重視文化傳統工藝,學習傳統文化,樹立民族自豪感的意識與觀念。合理的職業教育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反過來促進當地政治、文化、教育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總之,文化的生命不僅在于它的保存和積累,還在于它的更新和創造,有道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時時更新的文化才能源遠流長。而教育就是實現這一切的最好的手段。
【參考文獻】
[1]馬連龍.發展西部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文化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1995(1).
[2]馬樹超.對中國職教改革與發展趨勢的幾點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5(21).
[3]侯寧,沙秋琳,郭會宇.基于人力資本理論的高等職業教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5):5-7.
[4]常軍勝,劉遠杰.論民族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的文化使命[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12(5):138-143.
[5]苗力田.亞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96.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節慶旅游在我國異軍突起,各種形式、內容的節慶旅游不斷涌現。許多地方的節慶旅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開發節慶旅游促進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典范。但由于地域、文化、資源差異,少數民族地區與東部地區發展節慶旅游模式不盡相同,即使同處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其不同的文化背景,資金力量和政府支持,節慶旅游發展模式也各有特點。本文即通過對具有典型代表的少數民族節慶――南寧國際民歌節和涼山彝族火把節進行比較,發現各自特色,探索一套適合民族地方發展節慶旅游的一般模式。
一、南寧民歌節、涼山火把節的對比分析
(一)發展背景對比
廣西壯族人民自來熱愛歌唱,并且每年都會舉行各種形式的歌圩節。其中,以“三月三”最為盛大,這也成為了南寧民歌節的原型。從1983年到1992年,廣西每年舉辦“壯族三月三歌圩節”,1992年廣西省政府更名舉辦“廣西國際民歌節”。1999年,經國家文化部批準,廣西省政府將“廣西國際民歌節”正式更名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并由國家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和南寧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自2002年起,南寧民歌節成立了專門的經營公司――南寧大地飛歌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開始了全面的市場化運作。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彝族同胞都要穿上節日的盛裝,舉辦傳統而盛大的火把節。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是中國十大民俗節日和四川十大名節,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審批項”。2005年,彝族火把節被文化部“中國鄉土藝術協會”命名為“中國十大民俗節”。2006年,彝族火把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94年,涼山州委、州政府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涼山國際火把節,并確定每三年舉辦一次,賦予了火把節時代和國際特征。
(二)影響力對比
1、經濟效應
隨著南寧國際民歌節和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的成功舉辦,民歌節和火把節逐漸成為了當地一張響亮的名片,一個知名的品牌,大大促進了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當地對外貿易的發展,擴大了當地人的就業機會。以2010年為例,南寧國際民歌節期間,南寧接待旅游者人數達3705.03萬人次,同比增長20.05%,旅游總收入234.10億元,同比增長30.77%;而在火把節期間,涼山州共接待游客208.6909萬人次,同比增長14.19%,實現旅游收入31730.83萬元,同比增長7%。
2、文化效應
首先,少數民族節慶旅游的發展傳承和保護了特有的歌圩文化和火把文化。節慶旅游的舉辦吸引了廣大群眾參與其中,使更多的人了解歌圩文化和火文化,這對保護民族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促進民族文化交流。來參加節慶的各地、各民族代表團逐年增多,甚至世界各國的代表團和旅游者也逐年增多。各民族通過節慶平臺進行廣泛而友好的交流,增進了各民族間的感情和友誼,增進了藝術和文化創新發展的活力。最后,為城市樹立了新形象。民歌節和火把節的成功舉辦使得民歌節、火把節成為南寧和涼山一個獨特的文化標志,成為了城市的文化象征。
3、社會效應
南寧民歌藝術節、涼山國際火把節的舉辦,將使廣大群眾更加了解、認識傳統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碰撞、融合的過程中,友誼與情感也得到提升,這有利于民族的團結。民歌節和火把節的舉行還提高了當地人的旅游意識和創造意識。
(三)發展模式對比
1、南寧民歌藝術文化節的運作模式:
(1)定位
民歌在廣西各地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基礎和群眾基礎。南寧市吸取了外地節慶活動的成功經驗和教訓,明確地給自己的節慶定位:以廣西各民族文化為基礎,以民歌為特色,打造一個中國最具特質的節慶、最具影響力的節慶和最具品牌效應的節慶。用10~15年把綠城打造成“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
(2)走精品路線
經過多年的精心打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以其濃郁而獨特的民族性、廣泛的國際性、高雅的藝術性及大眾的參與性,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并逐漸形成了一批頗具影響力的藝術品牌,如核心品牌《大地飛歌》,文化品牌《風情東南亞》、《綠城歌臺》等,這些精品節目逐漸深入人心。
(3)全方位宣傳
近年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知名度近不斷提升,這得益于民歌節執行團隊進行的全方位的宣傳。執行團隊為其精心編織了一張強大而有效的宣傳推廣網絡。在廣西、全國及國外、境外建立主流媒體聯盟,其中囊括了平面、動態、網絡等強勢媒體,如中央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臺灣東森電視臺、東盟及日韓各國最權威的電視臺、英國BBC電臺,東盟及世界權威報刊,以及新浪網等共100多家權威媒體。每年民歌節都有會有成百上千多名記者深入到南寧的各個角落,以數十萬篇次的報道量對南寧民歌節進行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多內容的宣傳。
(4)市場化運作
民歌節從舉辦之初,南寧市領導就明確要求必須逐步實現市場化運作。為了實現市場化運作,2002年,南寧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國有的南寧大地飛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并制定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廣告管理辦法》。公司成立后,對民歌節的舉辦和發展采取了市場運作機制,把民歌藝術節推向市場。實踐證明,大地飛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系列市場舉措獲得了良好的節慶經濟效益。自公司成立至今,已為民歌節籌資上億元,形成了民歌節自身發展良性循環,達到以節養節的目的。
2、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的運作模式
(1)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發展機制
火把節的舉辦,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火把節從舉辦,宣傳,組織,管理,營銷等環節上都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火把節期間,涼山州政府借機舉辦了眾多的商貿洽談會議,吸引了大量的投資項目。如舉辦了全州盟首府暨友好城市科學發展交流會,成都――西昌區域發展投資洽談會,首屆時尚婚慶博覽會,“走進西昌”―成都房交會現場簽售會,這些活動都由政府牽頭進行。
(2)科學規劃,豐富內容
火把節期間,除了安排節日開幕式、火把狂歡夜、彝族選美比賽等傳統活動外,涼山州政府還根據資源優勢推出了形式多樣的個性游,如鄉村游:高枧荷花節、西鄉葡萄節、川興蜜桃節、安哈民俗節;健身游:全國滑水錦標賽,環邛海自行車賽;美食游:夜啤酒、燒烤廣場、漁家風味餐飲、民族風味餐飲。山水游:邛海、瀘山優美的湖光山色,神姿仙態的螺髻山。主題旅游活動極大地豐富和活躍了節日市場,在更好地適應旅游者需求的同時,也贏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3)注重品牌培育
涼山火把節一度養在深閨人未識,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并沒有有效轉變為民族文化資本。外界對涼山豐富的旅游資源知之甚少。隨著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以及航空線路的陸續完善,制約涼山旅游最大瓶頸――交通的改善,涼山旅游會迎來井噴式的發展。此外,學習借鑒周邊地區開展旅游市場營銷的經驗,加大對旅游市場營銷資金的投入,創新旅游市場營銷理念,已基本實現由“讓人知”到“讓人來”的變革。
二、南寧民歌節、涼山火把節對比結論
(一)共同點
第一,民歌節和火把節同處我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兩者均充分利用了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資源作為載體,通過舉辦節慶,發展旅游促進了旅游行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發展過程中,南寧國際民歌節充分利用了其廣泛的群眾基礎,而涼山國際火把節則充分利用了特有的火文化。
第二,在運作上,都進行了正確的定位,采用現代化的宣傳方式,以品牌推進節慶旅游發展。南寧將民歌節打造成以民族文化為基礎,以民歌為特色的中國最具特質的節慶和最具品牌效應的節慶。而涼山則將火把節打造成東方情人節。在正確定位的基礎上都采用了全方位的宣傳方式。
第三,節慶內容在堅持本質的基礎上,大力創新相關的活動內容,使節慶內容豐富,更具吸引力。如南寧順勢打造出東南風清夜,而涼山則打造出各種個性游。
第四,重視大眾參與。廣泛的民眾性是節慶活動賴以成功的魅力所在。節慶活動的魅力不在于安排多少項活動,而在于有多少大眾親臨其境感受其間的人文氣氛。在組織策劃過程中,兩者都給予了充分考慮,如南寧國際民歌節在舉辦民歌節期間將活動內容延伸到社區,學校,同時打造群眾性活動,如幾十萬人共同參與的《綠城南寧》。而火把節則推出鄉村游,美食游等各種互動活動。
(二)不同點
第一,南寧實行市場化運作模式來發展民歌節。采用這種運作方式可以有效的減輕政府負擔,激活社會各界力量,可以促進節慶旅游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有效發展。但缺點是商業化濃重,節慶旅游的文化本質容易丟失,這將影響節慶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涼山實行政府主導模式。涼山雖然在最近兩屆的國際火把節中提出實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運作模式,但實際仍然是以政府主導為主。這種運作模式可以為節慶旅游的舉辦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但缺點是這使得政府壓力過大,同時缺乏社會有效參與,容易使節慶旅游脫離社會大眾,從而失去節慶旅游發展的基礎。
第三,活動策劃上,南寧策劃出了許多以民歌為基礎的活動,而涼山則策劃了民族文化以外的專項旅游,豐富了節日內容,吸引了眾多游客。雖然內容不相同,但都做到了因地制宜,不簡單模仿、生搬硬套其他地區的活動內容。
第四,引投資上,南寧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投資,國內外投資均迅速發展。而涼山方面,投資以國內為主,國外投資少,這說明對外開放以及吸引國外投資能力方面比較薄弱。這一點上,南寧要繼續以其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環境吸引國內外投資,而涼山則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
三、總結和啟示
第一,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提出適合自身的發展定位,這是成功舉辦節慶旅游的前提。南寧國際民歌節以壯族民歌為基礎,而涼山火把節則以彝族火文化為基礎,做出了符合自身的定位,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模式,做到了實事求是,立足自身。
第二,在運作上防止簡單的市場化運作,同時避免政府的過多介入,南寧現在實行市場化運作模式,而涼山實行政府主導的運作模式,兩者的運作模式都比較單一,所以應實行“政府為主導,企業經營,社會參與”的運作模式。
第三,堅持品牌化,打造精品項目。如今南寧的精品節目《大地飛歌》和涼山的精品節目《五彩涼山》已深入人心,吸引著眾多的外地游客。可見節慶旅游要堅持走精品線路,這是不變的原則。
第四,堅持創新,與時俱進。創新是保持節慶旅游吸引力的關鍵,所以節慶內容、活動上要堅持創新。南寧抓住東盟博覽會的機遇創造出了《東南也風情》品牌節目,而涼山則利用自身特色資源優勢創出了眾多的個性游,這些都是創新的結果。
關鍵詞:民族;音樂;文化價值;實現;途徑
前言
民族音樂有其獨特的文化色彩,各民族音樂經歷了長期的發展,文化價值成為藝術的結晶。遵循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我們應當為民族音樂文化價值的實現創造更加廣泛的途徑。
一、民族音樂文化價值剖析
對于民族音樂的文化價值,可以從縱向的歷史文化和橫向的民族文化進行剖析。按照歷史的縱向脈絡,民族音樂是歷史沉淀的產物,它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是不可替代的,比如春秋時期的《楚辭》中有很多富有浪漫色彩的音樂作品,《孔雀東南飛》可追溯到漢代。民族音樂因其所處的歷史背景不同,而相繼產生不同的體裁、風格。而且同一種體裁的民族音樂在不同歷史時代下,又會體現出一定的時代特色,這恰恰是民族音樂歷史文化價值的生命力所在。按照橫向的民族脈絡,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特征,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音樂。比如海南黎族的竹木樂器與民歌,傣族著名的葫蘆絲和孔雀舞,湘西的土家族民歌等等,都富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各民族音樂文化異彩紛呈,綻放出璀璨的光芒,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燦爛文化體現。因此,民族音樂的文化價值既是深厚的,又是廣闊的。
二、民族音樂文化價值的實現需求
基于民族音樂的文化價值,它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因為在時代變遷的洗禮下,如果不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加以重視,很多民族音樂將面臨失傳的問題。所以文化傳承已經成為社會共識,但如何傳承卻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
民族音樂文化價值的實現是一種動態性的需求,其中既有歷史演變的動態特征,也有受眾支持的動態特征。民族音樂只有在動態環境中生存發展,才是真正的文化價值實現。比如傣族葫蘆絲音樂深厚人們喜愛,《月光下的鳳尾竹》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音樂曲目,與孔雀舞的配合堪稱惟妙惟肖、經典絕倫。而發展至今,孔雀舞又融合了很多現當代的藝術元素,使其更具魅力,吸引大批受眾前來觀看,這就是文化價值的動態實現。如果缺少足夠的受眾支持,僅從歷史的縱貫線上對民族音樂予以保存,其文化價值的生命力將會受到抑制。比如近年來各地文化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非常重視,將民族音樂記錄、保存,但這僅僅是靜態的封存形式,具有一定的歷史遺產價值,而未來的生命力卻不由使人堪憂。所以對于文化價值的實現,只有適合民族音樂繼承和發揚的傳承方式才是最為科學的,才能滿足文化價值的實現需求,煥發民族音樂的生機和活力。
三、民族音樂文化價值的實現途徑
為滿足民族音樂文化價值的實現需求,塑造廣域文化實現途徑成為問題解決的關鍵。所謂廣域性,就是廣泛開辟民族音樂文化價值的實現途徑,確保民族音樂保持固有歷史文化特征的同時,能夠通過動態的發展變化,在當今和未來的歷史環境下擁有更多的受眾群體。文化價值離不開受眾群體的支持和肯定,受眾是對民族音樂文化價值最有力的證明。
第一,基于當代文化元素的再創作。民族音樂既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相對的歷史穩定性,又存在動態發展的潛能。它的動態發展就是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在既定音樂體裁的基礎上創作新的曲目。每一種少數民族音樂都有其自身的樂器和曲風要求,但創作素材卻是不拘一格的。古典和當代的結合在很多文化領域都彰顯出宏大的生命力,吸收當代文化元素進行再創作是不可或缺的。政府應鼓勵各地民族音樂創作的發展,比如提供專項基金扶植創作開發,每年推出專項獎評比民族音樂的新作品,以擴大各地區民族音樂的知名度。
第二,開展文化生態旅游。所謂文化生態旅游,和人們當今精神世界的豐富需求有著緊密的聯系。傳統的旅游活動側重對客觀自然與人文景觀的觀賞,而生態旅游則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形成的旅游活動,它有利于促進地域文化的傳播。不少游客都希望在旅游過程中欣賞到不同民族特色的人文風光,民族音樂以及和舞蹈的配合能夠為游客營造愉悅的氛圍,使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比如每年在不同的地區聚焦民族音樂文化節,吸引各地游客前來觀看,對民族音樂文化價值的實現將是巨大的推動力。
第三,融入其他文化載體。再創作和旅游觀光主要是以民族音樂本身促成的文化價值實現,而融入其他文化載體又為民族音樂創造了價值體現的深邃空間。電影就是一類重要的文化載體,它將創作者所要表達的內涵借畫面和聲音傳遞給受眾,受眾在故事情節線索的吸引下,可以了解民族音樂的文化根基。民族音樂和其他文化載體的融合,實質上是兩者借助共生載體,相互依存,實現文化價值的烘托。比如電影《尋找劉三姐》,既結合了廣西民族音樂的特色,又從文化內涵的角度將民族音樂的文化價值進行畫面詮釋,使人觀看后引發聯想,記憶深刻,確實體會到文化價值的真諦。
第四,推進東西方文化交流。作為文化價值,它本身沒有國度的界限,只要是適合民族音樂發揮文化價值的環境,都可以作為其實現途徑。東西方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即使是在全球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仍然有很多東方文化有待傳播,民族音樂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國外的民族音樂也需要向東方傳播。在文化互通有無的影響下,民族音樂將會收獲無限的創作源泉。政府、民間組織乃至企業等應努力拓展民族音樂交流的機會,于交流之中實現民族音樂的文化增值。
總結
在倡導可持續發展的今天,積極創建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價值的實現途徑尤為重要,保護文化的內在生命力,并為其塑造廣域發展的途徑,民族音樂才能經久不衰,代代相傳。
參考文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發展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內容、發展標準、發展的原則以及發展的目標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有不同的側重點。當前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民族發展理論是成熟的,但是由于現實問題的復雜化,在民族發展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新的問題和矛盾,比如說分配不公平、教育不平等、就業困難以及社會保障不到位等諸多問題,這些矛盾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是必然的,但對于矛盾我們要引起警惕。面對新局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發展理論要進行創新,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了,當代中國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就是要堅持,因為通過解決民族問題的具體實踐證明,馬克思民族主義能夠真正解決民族問題。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發展理論的基本原則
1.要堅持民族理論的指導地位
民族理論有其重要的指導作用,比如它改變了階級社會的民族理論,建立了各民族平等的社會主義制度以及保障了少數民族的權益,它是各個社會主義國家解決民族發展問題必須要遵循的原則,有其獨特的重要意義。
為中國民族的發展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
民族理論是從唯物主義角度出發的,從矛盾入手來分析民族現象及其發展規律,并揭示了民族發展是從社會發展上而來的,不僅如此,它還提出了解決民族政治經濟發展的原則和途徑,并指明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方向。
為中國民族的發展問題提供了概念體系
民族理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了概念體系。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理論,在革命的過程中,歷史唯物主義者撰寫了一系列的重要著作,建立了相對完整的民族發展理論體系,為我們國家的民族發展奠定了理論框架和思維方式。
2.要堅持民族發展理論與民族地區實踐相結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發展的理論是在新時代和實踐面前,對理論的發展和豐富。它在建立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團結平等的重要性、社會主義新形勢下民族關系的特性以及選拔和培養少數民族干部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概括和總結。用黨的話來闡述就是“一個理論基礎、一條道路、一面旗幟”。我們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推動中國特色的新理論的發展,要科學、精準、全面的把握新形勢下的民族問題,這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發展新理論的要求,也是中國民族發展所面臨的新挑戰。
民族理論的生命力就在于對國家的發展和創新,既關心本土問題也關心世界問題。既要吸收民族文化的優秀成分,同時又進行積極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和現代化交集的視野中揭示民族問題和發展問題。只有深入的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民族發展問題,才能不斷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發展理論。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發展理論發展的目標選擇
1.要加強對民族發展權的問題研究
對于民族發展權的研究,要重視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的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是以生態經濟發展為前提的,我們要尋求生態發展與經濟發展的良性結合,來完成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重目標。在新世紀,信息和經濟步伐都明顯加快,民族間的各種關系以及生產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給各民族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大好機遇,同時也面臨了各種挑戰。由于現代化的推進極容易引起民族間的利益摩擦,國外的敵對勢力也在給我們造成威脅,這些都為民族發展理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2.要構建和諧的民族關系
民族關系是一種社會關系,不僅具有社會性也具有民族性,是民族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相互交往、作用、聯系、影響的關系,所以也是一種歷史關系,民族關系具有特定的歷史內涵,它在本質上涉及了民族這個社會共同體的地位和待遇,以及民族這個社會利益群體的利益和權力,民族及其成員的感情和民族意識的社會關系,因此和諧的民族關系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和基礎。
3.要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民族文化,人類文化是多民族、多元化并存的文化,差異性決定了民族多樣性。民族文化的重構對于民族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復雜而艱辛的過程。由于差異性造成了民族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同樣的經濟要素輸入以及經濟投入會導致發展狀況出現不同的結果。對傳統的民族文化模式進行結構改造和功能更新,是現如今文化重構的根本途徑,我們要對民族社會中的現實社會現象進行新的有效整合,以推動民族社會的新發展。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對我國南北朝時期的體育文化特征進行分析、研究,在社會動亂的歷史背景下,加速了各民族和民族文化之間多元化的的融合、滲透與交融,形成了自覺趨向、開放交融、宗教、鬼神崇拜的多樣化的體育文化特征。
關鍵詞:體育文化;特征;南北朝
中圖分類號:G81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00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分裂時期,也是各民族和民族文化之間的融合、滲透與交融的時期,多元化的文化大融合繁榮發展,精彩紛呈,對南北朝時期體育文化多樣化的特征的形成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一、自覺趨向的體育文化大發展
自東漢以來,歷經兩晉、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及宋、齊、梁、陳等政權更迭,戰亂和割據打破了一元化的政治與集權式的經濟體制,主流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人們從儒家思想中解脫出來,這一時期廣大民眾的人格和精神也得到了一定的程度的自由發展。在戰亂不休的年代,從上到下都希望和熱衷于尋找統一和治國的方略。這樣的背景下,民間武術人才輩出,并促使玄、道、佛等的導引養生思想的形成,促使這一時期的體育文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1)儒、玄、佛、道對體育文化發展的推動作用
南北朝時期的歷史背景使當時的儒家思想被新的體育思想逐漸打破,形成了以經學獨尊為內核的文化模式瓦解,“射禮”被北方的少數民族的騎射、軍射代替,體育中的導引養生歷經儒玄雙修、儒佛調和后的新儒學重生、樂生仍然不失為主體的文化特征。[1]
儒家思想強調“立身”,即養自身,也養身外之身,是一種內、外兼修的養生思想,道家也講究內修、外養。南北朝時期的道家葛洪就把養生分內、外兼修,認為內修方法是“滌除嗜好,內視返聽,尸居無心……忘其形骸。”而外養的方法有導引行氣和煉丹服食兩種。由上可見,雖然玄、道分家的一些養生做法與儒家名教相悖逆,但也有一些思想是一致的。與名教相對立的是“神滅論”以及“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全億萬年”等養生思想是唯物論的思想,有利于人們思想意識的趨向自覺。
從養生導引理論來看,儒玄合流,佛道互補,儒、佛、道相互對抗而又互相滲透。南北朝時期玄、佛、道之家文化的興起,改變了中國養生導引傳統理論的格局,意義重大。主導文化由儒學微變成三級并立,集儒、道、佛為一身的顏之推——“虛談非其所好”,長期使用儒家思想“述立身治家之法,辯證時俗之謬,以訓世人”。葛洪的養身思想,使道家的神仙信仰系統化理論化,隨著道教養生的發展,南北朝入道求仙的人越來越多,統治者也大力支持。如齊梁王侯朝士們多向陶弘景學習受神仙之道。梁武帝也對陶弘景禮敬有加,凡朝中大事必與其咨詢,時人稱其為“山中宰相”。可見,儒家的一統思想被打破。
玄學以“無不為”解釋“無為”,還具有維護統治的作用,玄學推動了儒道的融合和佛教的中國化,而道教也在南北朝時期完成了官方化的過程。三教并立的格局以及唯物論、唯心論鮮明對立,使養生思想領域、人性論、生命論的對抗、交融、發展,也是促進人的重生文化心態自覺趨向發展,也標志著南北朝時期養生導引走向成熟。在思想上和信仰上,南北朝的上層人士先是歸心老子、莊子、道教,繼而又信仰佛教。南北朝時期廣大群眾的人生觀,可以說是人生覺醒的一種曲折反映。而精神文化方面的相對解放和自覺趨向,必然推進物質文化的發展。南北朝的騎射、百戲、圍棋、導引養生等的興起,可以說是“虛”中“實”的表現。
(2)婦女體育的興起和發展
南北朝時期胡漢之間的文化碰撞,多元化文化互相發展,經濟文化格局變化及其發展,為婦女社會地位提供了歷史契機和生長土壤。隨著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使不女參加到體育活動來。她們離開織機,走出廚房,拜訪親友,周游城邑,游戲佛寺,觀賞漁獵,登山臨水,出境慶吊,甚至舉杯暢飲,引吭高歌。當時的女子體育還有騎馬、秋千、射獵、雜技等活動。在《北史·李靈列傳》中記載:“百姓語曰:李波小妹字雍容,攘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2]還有北朝樂府《木蘭詩》,對女英雄花木蘭從軍進行了歌頌,故事十分感人。婦女社會地位有所提高,并有了學習文化的機會,因而其思想觀念也趨向自覺,從而婦女出外游學,步入仕途,甚至替父、替夫從軍、騎射、打獵等都出現在南北朝。婦女的自覺趨向觀念和行為,表現了社會風尚給婦女的影響,從最深層次上顯示著儒家名教觀念的淡薄,人們文化心態上趨向自覺的程度。
二、開放融合的體育文化大發展
南北朝時期,周圍的各族文化進入中原,給漢文化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增添了新鮮血液,豐富了中原文化。
(1)民族間體育文化的融合發展
由于中央集權的統一局面不復存在,因此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現是:儒家獨尊的文化地位被打破,出現了自成體系的各大學派,互相吸收和兼容,使之呈豐富多元化文化。因此,南北朝具有明顯的開放性文化特征。在各民族大融合、文化交流頻繁,自覺趨向型的文化心態的時代條件下,使體育文化的單一性被打破。首先是漢族對外來體育文化表現了一種包容和吸收的積極精神,漢族出現“教以騎射挽強之術”。梁朝還專門編著了《馬射譜》、《騎射都格》,用以做騎射教材。漢族的弱冠生也“別有博射,弱弓長箭”。甚至不少上層人士忘情于騎馬射箭、舞劍等一類的活動。葛洪感嘆說:“儒教渝表、或沉溺渝黃色之中,或趨馳于競逐之路。”《顏氏家訓·戒兵篇》說:“今世士大夫,但不讀書,即稱武夫兒。”
(2)民間體育文化的融合發展
在民間,摔跤活動時興起來。《荊楚歲時記》記載:“荊楚之人,五月間,相結伴為相撲之戲。”除了翼州、荊楚之外,中原地區的襄城等地,也盛行相撲。《角力記考古》記載:襄城人王弘與潁川功曹劉子竺會于界上。子竺曰:“襄城人不知潁川人能撲。”弘對曰“相撲下技抹不去以明優劣。”可見儒雅為主的單一體育被打破,而終射獵、摔跤,這無疑是南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結果。[3]
在漢族一改風俗的同時,少數民族也熱衷于學習漢族先進文化,尤其北方,如北周、北齊等地,表現做明顯,他們以漢族文化為主,對國內外少數民族和外來文化兼收并蓄。北魏在統一北方前后,經常開展的活動有鼓吹、雜技、造五兵、角抵、跳丸、五案等,其中大部分是漢民族的雜技,所以稱“漢晉之舊也”,是為漢民族的文化。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改制,明令禁穿胡服,改著漢人服飾。同時大量的漢民族雜技、音樂、體育禮儀等文化進入,使觀念進一步開放。
(3)胡、漢體育文化的融合發展
最能代表開放性文化觀念是,相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如“獅舞”、“象人”以及倒立、緣竿都與西胡和西域文化有關,可以說“胡技”成了中原地區娛樂、休閑宴會的主要內容。摔跤也屬朝人最強。文獻記載北齊一位受到后主高緯寵愛的角抵手何猬薩,故意殺對手,高緯仁通,命親信誣告其綽反,后主不忍顯戳,使寵胡何猬薩后園與綽相撲,殺之。可見當時王公大臣對相撲的喜愛程度。目前一致認為“相撲”一詞起源于南北朝。這其中不少技藝與北方少數民族的摔跤習俗有關。南北顧歡首作《夷夏論》,以“夷夏之別”為由來貶低少數民族和佛教,然而“夷夏之別”并沒有削弱胡漢文化的交流,反而加深了胡漢文化的融合。[4]
三、宗教、鬼神崇拜背景下的體育文化大發展
南北朝作為佛教在中原盛興的時期,佛教理論先后以般若學和涅槃佛性為重點而展開,并與玄學貴無體論和名教與自然之辯相呼應,體現了佛教理論與中原傳播發展過程中從依附玄學,以玄解佛到獨立發展的道路,表現出儒、佛、道的逐步統一。
(1)宗教信仰對體育文化發展的引領作用
佛教禪宗對體育文化有直接的影響。在北魏孝文帝大和年間,印度高僧達摩來到嵩山少林寺傳授佛教的禪宗,被尊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據傳:達摩整日面對石壁,盤膝靜坐,在“明心見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處“苦心煉魔”。但終日靜坐,不免筋骨疲倦,達摩發現好些弟子禪坐久了,昏昏欲睡,精神不振。為了驅倦、防獸、健身、護寺,達摩仿效我國古代人民鍛煉身體的各種動作,編成健身活動的“活身法”傳授僧人還將鳥獸的飛騰、跳躍、游弋等多種姿勢糅合進來,逐漸形成一套健身養性的少林拳的雛形。另說少林寺創立于北魏時期,在寺中的僧人很重視身體鍛煉,總結出了不少的健身之道。南北朝的少林寺武術與佛教有密切的關系,這為日后少林寺內、外結合的演練和技擊打下了基礎。
宗教的世俗化謂之民間信仰。當民間信仰成為約定俗稱的規則,成為影響廣大民眾的思想和行為的潛在精神時,就變成了民間宗教。宗教信仰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形式,他總歸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信仰民俗主要表現的是人和鬼神之間溝通的精神體系,對當時體育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引領作用。
(2)鬼神崇拜對體育文化發展的傳承作用
在信仰鬼神,好祀的風尚中,也產生了不少體育活動。諸如歌舞雜技、賽龍舟,與占卜有關的藏鉤之戲、探春、元宵節賞燈等。南朝范曄《后漢書·東夷傳》:“扶余國以臘曰祭天,大會連日,飲食歌舞,名曰迎鼓。”《魏書·樂志》記載:“今圣朝月舞。未名,舞人冠服無準,稱之文,武舞而已”等。這里的“武舞”中有擊刺動作,是模仿格斗動作改編的,跳這種武舞,對舞者身體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鍛煉,甚至是一種武技的訓練。
南朝范曄在《后漢書·陳禪傳》說:“永寧元年,西南夷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明年元會,作之于庭,安帝與群臣共觀,大奇之。”以上這些預測吉兇、占卜、觀天象也是一種鬼神崇拜現象。在射俗上,南北朝也與鬼神崇拜有關。如南北朝時興一種“射柳”的射俗,射柳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古老傳統,最早源于匈奴、鮮卑。鮮卑之俗,自古相傳。秋祭無林木者,尚豎柳枝,眾騎馳繞三周乃止,這種射俗當時非常盛興。[5]
南北朝時期,人們許無昧荒謬的祈神占卜活動,都是從現實生活出發的一種理想追求,因為他們無力克服現實中的種種困苦,想借神靈和占卜兇吉來安慰和補償痛苦的心靈。而在這種活動中加進一些射箭等體育娛樂活動,正是這種目的具體的心理表現。[6]
參考文獻:
[1] 譚華.體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李延壽.北史:周武帝本紀[M].中華書局,1974.
[3] 李世宏.兩晉南北朝體育地區差異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0.
[4] 方協邦.論南北朝時期體育文化的交融與嬗變[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5] 黃偉,盧鷹.中國古代體育習俗[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