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次貸危機的教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很多人都同意,美國金融危機給所有人上了教訓深刻的一課。但究竟能從中學到什么?取決于人們對金融危機原因的分析。目前,最常見的分析認為,金融危機來源于華爾街銀行家的貪婪和冒險。為了獲取巨額利潤,寧可把錢借給那些可能無法還錢的人,讓他們去買房。于是,制造出不合格的、次一級的貸款――次貸。然后,銀行家又絞盡腦汁,發明出復雜難辨的金融衍生品,在世界范圍內把次貸債券轉賣給其他金融機構,比如歐洲的許多銀行。結果,當房價下降時,那些次貸變成了呆賬。由于次貸數額巨大,眾多金融機構因此一下子陷入了資金緊張,甚至資金鏈斷裂。
金融危機并非源于銀行家的貪婪
作為銀行家,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確保資金安全,把錢借給那些會準時還錢的人。如果銀行家冒冒失失到處撒錢,不管能不能收回來,無論銀行有多少錢都會很快敗光。真是這樣的話,就很難想象在金融危機中破產的雷曼兄弟居然有長達一百五十八年的歷史。它本該早就把錢撒光了,怎么會經營了那么久?
現實情況顯然并非如此。銀行家可能是社會中最保守、最謹慎的一群人。他們往往寧可放棄可能的盈利機會,也不接受過分的風險。實際上,無論是銀行的建筑風格,還是銀行家自己的著裝起居(你見過披頭士式的銀行家嗎?),都是在盡可能向社會傳遞老成持重、穩健可靠的印象。因此,說銀行家會為了利潤而忘記風險,這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當然,華爾街的人很愛錢、很貪婪,但如果不愛錢、超然物外,他們也不會到這里來工作。華爾街從誕生之日起,就集聚了最愛錢的人。他們并不是最近才突然變得貪婪的,可金融危機是最近才發生的,簡單地用貪婪恐怕不能解釋為什么會發生這次金融危機。
如果認為金融危機的來源是銀行家的冒失和貪婪,那么,通過這一課能學到的教訓自然就是――要設法限制銀行家的自主行為。誰來限制呢?看來政府是個不錯的監督者。許多人也確實正是這樣總結教訓的。他們主張,面對金融危機,政府應該加大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把過去沒有納入監管的項目也納入進來,更加嚴厲地控制那些自己不能管理自己的銀行家。最徹底的辦法就是實行銀行國有化,直接讓官員代替銀行家去管理銀行。當然,隨后還要建立完善的監察司法機制,確保官員不會腐敗。
可是,如果金融危機并非源于銀行家的冒失和貪婪,而是另有原因呢?如果情況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政府此前對金融行業的干預和管制,金融危機才會如此嚴重,那么,人們應該得出什么教訓呢?
對金融危機稍做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其中無所不在的政府作用。美國的金融行業,早就受到了政府日趨細密的干預和管制。正是在這種無所不在、越來越強大、越來越難以逃避的政府管制下,金融行業喪失了應有的風險應對能力。錯誤的市場行為得不到糾正,錯誤的后果也就逐漸積累,終于有一天,所有的問題超出了整體經濟的容納能力。于是,就爆發了金融危機。
財富再分配“善舉”逼出大量次貸
政府的作用真有那么大嗎?讓我們先從在金融危機中爆得大名的“兩房”說起。“兩房”中文分別譯為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這個譯名不能提供任何關于這兩家公司性質的信息。但如果看看他們的英文全名,所有人都會意識到一些東西。房利美的全稱是聯邦全國按揭聯會(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房地美的全稱是聯邦家庭貸款按揭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兩家有著明顯政府背景的公司。不管它們怎樣解釋,絕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這是兩家擁有政府信用的公司。它們絕不同于市場中其他公司,不會破產。如果它們出現問題,美國政府一定會出手幫助的。
當初成立這兩家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美國的窮人能夠買得起房子。起初,這兩家公司完全由政府經營,后來,進行了一些私有化改革。但改革很不徹底,它們仍然規模過大,而且擁有政府信用。早就有一些美國經濟學家提出要拆分這兩家公司,徹底把它們的資產市場化,但美國政府始終沒有接受這種建議。因為政府還需要這兩家公司替他們做事。
“二戰”結束以后,美國持續了二十多年經濟高速增長。經濟增長當然是好事,但長期增長讓美國政治家認為,經濟增長是很自然的事情,無須從政策上加以維護,他們可以轉而從事一些財富再分配的“善舉”。于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就致力于建設“偉大社會”。這個“偉大社會”計劃強調財富的平等分配,當時的總統約翰遜頒布了平等權益法案,要以政府的力量讓那些經濟上的弱勢人群得到更多的利益。
從此,美國陸續展開了一系列干預市場的政府管制計劃。許多人認為,1973年的石油危機導致了美國高速增長的經濟轉為停滯。其實,石油危機沒有那么大的威力,真正壓制經濟增長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快速增加的政府管制。自由企業受到來自政府越來越多、越來越具體的管制,企業的自由空間越來越小。經濟由此陷入停滯,這一點也不奇怪。
1977年,美國的卡特總統簽署了《社區再投資法》。這部法規強令銀行向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社區提供住房貸款。1978年又推出了《平等信貸機會法》,要求金融機構不能因借款人種族、膚色、年齡、性別、、國籍和身份差異有任何信貸歧視。
也許這些法律看上去問題并不大。銀行確實不應該因為種族、性別等因素對顧客有所歧視。但銀行確實應該根據風險對貸款人進行篩選,不向那些可能無法歸還貸款的人放貸。可是,如果銀行拒絕了向某人發放貸款,即使完全出于經濟原因,那個不滿意的貸款申請人也很容易聲稱銀行是因為其他原因歧視他。
而在美國法庭上,由普通人組成的陪審團往往傾向于懷疑富有的銀行家,而更相信可憐的貸款申請者。一旦銀行輸了官司,就會受到來自政府的嚴厲制裁,相關業務會被政府監管部門限制甚至終止。對銀行來說,這也是一種風險。權衡市場風險和來自政府的風險,顯然后者更大、更無法逃避。于是,銀行就只好放棄原有的風險控制機制,發放所謂的次貸。
這些次貸信用很差,雖然一時看不出來,但銀行心里有數。因此,銀行就很想把這些次貸變成債券,出售給其他人換來現金。這時,“兩房”的作用就可以發揮了,它們大量購買銀行的這種次貸債券,數量達到驚人的幾萬億美元。
說到這里,事情的實質就很清楚了。既然是不合格的貸款,如果是銀行自由自主經營,本來是不會出現的。沒有足夠的信用,就沒人會給你貸款,你就沒錢去買房。可是,政府不忍心看你買不起房,于是,先讓銀行以次貸的方式替你把錢墊上,讓你能夠買房,然后政府再通過“兩房”把錢還給銀行。
這個過程看上去不錯,很慈善,很感人。可惜代價是整個金融體系被搞亂了。“兩房”買了次貸債券以后,并不是把賬單直接交給華盛頓報銷了事。美國政府也拿不出那么多錢來。那么,怎么辦呢?“兩房”再把這些債券重新包裝成其他金融產品投到市場中去。在整體經濟增長和房價上漲的情況下,再加上“兩房”擁有政府信用,人們相信它們永遠不會破產,只要包裝得當,這些債券不愁賣不出去。
同樣,信用評級機構也受到政治壓力,要求對這些次貸債券不得做過低的評級,否則就是歧視弱勢群體。市場系統進一步被破壞,糾錯能力進一步被禁止。買了這些債券的金融機構會再次包裝,再賣出去。這個過程會發展到無比復雜的程度,以至于最有經驗的銀行家也禁不住誘惑,認為可以從中盈利。
爛蘋果再怎么清洗,也不會變成好蘋果。所有這些債券和金融衍生品的基礎,是那些很難收回的貸款,這就注定了金融危機遲早會爆發。
政府永遠無法代替市場
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強制貸款,為什么到2008年才爆發金融危機?這其中應該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高速增長掩蓋了許多問題;另一個是因為格林斯潘。
格老任內,幾乎被視為上帝。他無所不知,總是能在最恰當的時機調節利率,把美國經濟掌控得剛剛好。過熱了,就提高利率,放緩了,就降低利率。但金融危機的爆發讓人們重新審視格老的政策,這才恍然大悟。
格老其實并不是上帝,他并非無所不知。他把利率調來調去的做法是很成問題的。沒有人有能力那么準確地預測市場動向。利率調來調去的結果就是打亂了貨幣的穩定供應,更多地制造出了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有一個特點,在初期,人人都很滿意,因為大家手里的錢都多了。
但難受的日子在后面。過多的貨幣在市場中制造出泡沫,首先抬高了金融資產的價格。這樣一來,次貸必然帶來的財務窟窿被通貨膨脹暫時掩蓋了。問題再一次被延緩,危機繼續積累而沒有爆發。不過,別忘了,積累時間越長,爆發時的烈度越大。到了2008年,破壞力巨大的金融危機無法抑制地爆發了。
也就是說,金融危機是由政府通過兩個階段制造出來的。首先,是政府強迫銀行發放次貸,擁有政府信用的“兩房”把次貸投放到市場中,從根本上攪亂了金融市場的秩序和自我糾錯能力,然后,政府又通過制造通貨膨脹來掩蓋財務窟窿。所有這些措施都在不斷積累錯誤的經濟行為。終于,人們要為所有的錯誤埋單了。
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的金融體系陷入了空前的緊張狀態。市場信心幾乎蕩然無存。人們都不敢進行交易,因為不知道交易對方會不會是下一個雷曼兄弟。這時,許多人主張政府出來救市,他們認為,政府應該把自身的信用投入到市場中去,作為第一推動力,恢復市場的運轉。如果沒有這個來自政府的第一推動力,金融市場的信心就難以恢復,金融危機也就無法緩解。
這種說法很難讓人信服。金融危機是政府一手制造出來的,現在又要政府來出面拯救。也就是說,如果市場失敗的話,政府要出面代替市場。可是,如果是政府失敗,那么,依然要讓政府繼續干下去,只不過需要更多的錢和更多的官員。
那么,政府有這種能力嗎?如果政府具有市場所不具備的能力,那么,國有企業就不會那么糟糕,“兩房”也不會造出那么大的的財務窟窿。
如此一來,市場只能靠自我恢復?如果懷疑交易對方有可能是下一個雷曼兄弟,并因此不敢與其交易的話,想交易的一方會用各種辦法證明自己的資信,畢竟,恢復交易對雙方都有好處。這樣,總會有人想辦法克服困難,一旦成功就會得到收益。但是,如果政府出面大把撒錢救市,市場的自我恢復能力就會被壓制,結果,看上去就好像市場真的不能自救了。
關鍵詞:資貸危機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美國次貸危機,全稱是美房地產市場上次級按揭貸款的危機。“次貸危機”是自2007年初開始,由于“次級債”大量逾期違約引發全面性的信用危機。特別是2008年,隨著華爾街貝爾斯登、美林證券、雷曼兄弟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五大投資銀行的全軍覆沒,將危機推向了,已演變為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在這場危機中,越來越多的國家、金融機構以及大型企業遭受重創,使世界經濟陷入了衰退的時期。
金融的本質是信用,金融創新的泛濫導致了信用的濫用,給社會經濟埋下了禍根,引發了次貸危機。如何認識和應對這次危機,就成為我們金融內審工作者當前探討、分析的熱點問題。
一、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機理
次貸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和美國消費的過度膨脹。特別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全球形成了以美金為本位的信用貨幣體系,而美國則進入了無約束的美金泛濫時期。
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除了以上大的宏觀經濟因素以外主要還有以下原因:
一是政府對經濟運行缺乏必要的監管。美國一度放縱經濟泛濫增長,在宏觀層面對經濟運行缺失必要的監管,甚至在某些領域沒有實施監管。無政府狀態是導致次貸危機的根本條件,由于對房貸市場缺失必要的監管,使其無限膨脹,形成了巨大經濟泡沫。美國是世界經濟,在當今全球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這個巨型經濟泡沫一旦破滅,勢必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沖擊。
二是金融機構內部的風險控制機制十分脆弱。盲目追求擴張發展,追逐高額利潤,忽略了風險管理,使次級抵押貸款標準降低,并一降再降,最終導致風險失控。
三是過度擴張金融衍生產品。在前幾年美國樓市最火爆的時候,很多按揭公司為了擴張業務,牟取更高利率,介入了次級房貸業務,從而促使金融新產品無限度的不斷擴張,在很大程度上掩蓋和隱藏了次級房貸的危害性。特別是次級房貸證券化,信貸違約掉期等不透明的復雜金融衍生產品的推波助瀾,構筑了房地產市場空前的虛假繁榮。
四是金融機構對投資者缺乏盡職調查。由于高額利潤的驅使和非常火爆的銷售市場,使房地產開發商不顧社會實際需求狀況,沒有重視必要的市場調查,盲目擴張業務。很多金融機構也沒有實施可行性的市場需求調研,在利潤最大化的誘導下,忽略了對實體經濟發展的真實需求及日益俱增的市場風險控制,不斷推出新金融衍生產品,最終使這些金融業務純粹變成了金錢游戲,與分散風險的初衷背道而馳,更加加劇了信用危機。
五是各個環節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特別是在貸款證券化過程中,信息傳遞鏈條過長,導致信息披露不全面,不準確,層層失真,包括發行人、承銷商、資產管理人、信用評級機構和投資者很難獲得足夠真實的信息。
六是信用評級嚴重脫離實際,使評級結果不夠真實、準確。在經濟利益誘導下,信用評級機構受自身利益驅動,在主觀上存在聽任自然的不盡職盡責的現象。另一方面由于當時房地產市場異常旺盛,使各類經濟實體以往的經營業績普遍向好,由此形成的風險管理模型和宏觀計量經濟學模型,所反映的是好時期的數據,數據具有片面性,提供的信用評級結果是虛假的,沒有真實地反映經濟實體機構的經營狀況及本來面目,從而潛藏了巨大的金融風險。
二、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業的啟示
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銀行業界來說都是一個深刻的教訓,我國銀行業應充分借鑒,特別是對我們商業銀行內控管理及內審工作來說,有以下幾點啟示:
(一)有效控制金融風險是金融企業安全、高效、穩鍵經營的基本保障。金融業應盡快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風險管理流程設計等多方面的制度基礎。次貸危機引發了百年罕見的金融危機,與以往歷次危機相比,次貸危機的不確定性、擴散性、加速性更加明顯。世界經濟日趨一體化的趨勢,加速了全球金融一體化。特別是世界經濟結構及金融市場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決定的復雜關系,導致金融危機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近幾年,我國工、農、中、建、交五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工、中、建、交四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已在境內外成功上市。農業銀行目前也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在積極準備上市。我國銀行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已與國際接軌。如何加強風險管理,進行多元化經營和提升國際競爭力,是我國金融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美國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構建并發展了世界上最發達的金融體系,而在這次次貸危機中,美國的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卻不堪一擊,一籌莫展。面對當前的這次金融危機,我國金融業應當很好地進行反思和總結,我們既要學習借鑒國外成功的內控管理經驗,也要從次貸危機中汲取深刻的教訓。特別是在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方面,要研究如何堅持具有中國特色的優秀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屏棄陳舊落后的不適應國際化經營管理模式。要把國際金融業最成熟的風險管理理念與我國優秀的傳統管理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風險管理和經營方略上應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絕不能重蹈美國的覆轍。
(二)深刻研究和認識金融業務發展與金融產品創新。多年來,我國大型金融企業基本上都是國有的,在國內金融市場上占據著絕對統治地位,銀行業的興衰決定著中國金融體系的命運。因此,我國金融業一直受到國家積極保護和高度監管。就目前金融危機影響來看,我國銀行業受到全球金融動蕩的沖擊較小。但是,隨著我國金融改革步伐及對外開放步驟的日益加快,與國際化接軌是我國金融業面臨的必然趨勢,我們在看到內在優勢與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還要看到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和許多不足。我國金融業今后將面臨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銀行業必將向混業經營模式轉變。其經營模式或業務模式必將影響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格局,使銀行業處于多元化的業務競爭當中。我國金融機構應及早與國際接軌,探索混業經營的內控管理和風險控制對策與措施,在綜合化經營的同時,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標,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二是金融創新與金融衍生產品必將得到大力快速的發展。目前,我國金融業務發展及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還處于起步階段,為適應金融業務國際化需要,今后,我國必將加快金融創新及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這次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創新導致的信用過度擴張。因此,我國應高度警覺和及早控制金融衍生產品創新所帶來的風險。三是國家對金融業的監管模式及銀行業務管理手段必將進行革新。隨著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國家對金融業監管模式必將進行重大變革。在金融業內部應盡快探索和制定與國際接軌的內控管理及風險防范機制。
(三)亟待探索和提高風險管理技術。過去,我們總認為美國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方面的技術是最先進的,近些年來,我們一直都在學習和借鑒美國內控管理經驗和模式,并引進了許多管理理念和內控管理方法。但經過這次金融危機來看,美國的風險管理技術和內控管理機制,并不是完善可靠的,還存在諸多弊端和不足,尤其對風險隱患揭示和控制還缺乏必要的手段,以致引發了金融危機。同時,從世界各國來看,近年來,雖然國際風險管理技術大力發展,各國對風險管理都有所重視和加強,但在本次金融危機中也未幸免于難。因此,必須改革和創新風險管理技術,在國際上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組織架構,以及建立適度有效的監管手段和標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另外,我國要積極探索和提高具有中國特色的,并能夠適應國際金融一體化的風險管理技術,盡快健全和完善風險管理機制,以確保在金融國際化的發展軌道上健康穩健運行。
三、商業銀行強化風險管理的對策與措施
面對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的嚴峻形勢,以及我國金融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我國商業銀行要審時度勢,應最大限度的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及早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科學規范的風險管理機制。
(一)強化金融監管力度,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商業銀行業務廣泛涉及到社會經濟各個領域和個人,在整個社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非常重要,對社會經濟影響巨大。我們國家應借鑒美國次貸危機教訓,研究和制定適合當前金融全球化模式的金融監管機制,進一步強化金融宏觀調控,促進商業銀行強化風險管理力度,嚴防突發性、擴散性等重大金融風險事件的發生。
(二)商業銀行應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是商業銀行安全、高效、穩鍵經營的基本保障,商業銀行應把風險控制當作首要任務。特別是要加強內控管理基礎性工作,構建良好的內控環境,培育優秀的企業文化,要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使風險管理工作融人到銀行業務的每個環節。特別是要調動員工參與并推進內控建設與風險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
(三)完善內控制度,加強風險管理。內部控制作為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活動的基礎,不僅是防范控制金融風險、保障業務穩健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經營效率、實現經營目標的一個重要保障。一是要在全體員工中樹立內控優先的理念。內控理念是內控體系的靈魂,只有增強全體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認真主動地把內控理念貫徹落實到銀行各項日常工作及每一個業務環節,才能提升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效率與效果。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機制。內控制度是規范行為的準則,是內控建設和風險管理的基本內容。商業銀行要按照“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超前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建立健全內控制度體系。要根據我國金融管理的基本法規,參照國際金融慣例建立和完善內控制度與風險管理機制。特別是要對重要業務及重點環節的關鍵控制點制定出規范合理,適度有效的監督制約制度,以嚴防各類風險事件的發生。三是要建立風險防控體系,切實發揮“三道防線”的功能。第一道防線是自控防線。要完善對各個業務操作環節的監督防控機制,注重對銀行從業人員道德素質的修煉及制度觀念的培養。第二道防線是互控防線。要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構筑起對全部業務操作過程的監控體系。業務部門要配備專職或兼職檢查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對該控制的風險點都能不疏不漏地進行有效監督。第三道防線是監控防線。要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監督機制,要對各個營業機構、重要崗位、重要環節實施現場或非現場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控和審計檢查。
(四)發揮內審合規部門的功能。內審合規工作承擔了監督、評價的職責。特別是對風險政策的執行情況、業務規章制度合規情況等評價,這對于風險管理至關重要。內審合規部門要堅持對各項經濟指標完成的真實性、合法性、合規性和規章制度執行情況進行長期不懈地檢查鑒證。不僅有問題要開展檢查,沒有問題也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制止和糾正,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作到警鐘長鳴,積極督促各部門把防范風險的具體措施落到實處。
關鍵詞:次貸危機 經濟法 政府干預 正當性 啟示
前言
次貸危機自2007年初從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爆發后,先是蔓延至整個金融行業,而后波及到實體經濟,成為真正意義的經濟危機。作為進入21世紀后最為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它給世人留下的教訓極為深刻。經濟法作為“國家干預經濟的基本法律形式”,是應對次貸危機,避免危機影響擴大的有力武器。本文是在經濟法的語境下論述次貸危機中的眾多干預措施,經濟法語境下的國家干預應該包括國家立法干預,行政干預或政府干預,司法干預,其中經濟法中的國家干預核心是行政機關的干預,本文也將以行政干預為重點進行分析。
一、次貸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
對于次貸危機的原因,經濟學界內部百家爭鳴,其中主流觀點認為本次危機產生的原因是:政府監管的缺失、金融機構過度的金融創新以及次貸市場的不規范,上述的觀點如果從經濟法角度去總結,那么導致本次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就是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
1、次貸危機的爆發是典型的市場失靈的表現
在市場經濟產生以來的幾百年里,個體本位和社會本位這對范疇之間的矛盾與對立逐步尖銳。本次次貸危機就是市場經濟中個人主義極度膨脹的結果,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參與者主要有金融貸款機構、借款人、中介機構和評級機構,通過對這些市場參與者的分析,我們發現這些參與者都存在著忽視社會利益的極端個人主義行為。首先金融機構的高管作為具備金融專業知識的專家,在進行每次金融創新時都會很清楚開發出的金融創新產品的風險。面對次級抵押貸款帶來的高額利潤,貪婪使華爾街金融機構的高管們毫無顧忌地大肆進行金融創新和轉嫁風險,同時為了掩蓋風險,創新出越來越復雜的金融產品。其次次級抵押貸款創設的初衷是為了實現廣大低收入人群住房夢,但是面對房價持續上漲,經濟形勢良好的大背景,有人看到了炒房能夠帶來的暴利,同時由于級抵押貸款門檻低,并且審查松懈,所以期望通過炒房牟利的人涌入次級抵押貸款市場,使次貸規模持續擴大。最后,次貸市場中的中介人和評級機構的道德風險行為也是導致次貸危機爆發的重要原因,中介商為了幫助借款人通過貸款審查,順利拿到貸款,采取各種非正當手段蒙騙借款機構,例如使用虛假的收入證明和納稅證明以及賄賂貸款審查員等,這些不正當行為導致貸款機構將錢貸給不符合標準的借款人,增加了貸款機構的不良資產和壞賬死賬,提升了貸款機構的運營風險;評級機構作為謀利的法人,為了得到報酬也采取迎合需要評級的客戶的做法,擅自提升貸款的信用等級。通過對本次次貸危機原因的分析,極端的個人主義傾向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面對利益,金融機構的高管、中介入,評級機構,借款人都把社會公共利益,經濟安全拋到九霄云外。
此外次貸市場參與者面對利益的種種盲目參與行為、盲目投資以及盲目投機行為無疑是市場經濟盲目性的表現。
2、政府失靈是導致次貸危機爆發的又一主因
不僅市場存在失靈,政府在干預經濟運行的過程中往往也存在著失靈,并且政府失靈通常出現在政府試圖矯正市場失靈的過程中。政府失靈的影響與市場失靈的影響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詹姆斯·布坎南在《自由、市場與國家》中就指出:政府的缺陷至少與市場一樣嚴重。政府失靈包括政府干預不到位,政府干預錯位以及政府干預不起作用,其中政府干預不到位和政府干預錯位在本次危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次貸危機中政府干預不到位是導致次貸市場陷入混亂的主要原因。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號經濟強國,現代經濟發展已有幾百年歷史,經濟法律法規比較完善,但是為什么還會爆發如此嚴重的金融信貸危機?比較有力的解釋就是政府在市場惡化的過程中放任市場自身調節,政府干預沒有到位。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使堅持自由放任市場經濟的美國遭受重創,從此各國開始注重強調政府干預。直至上世紀70年代“父愛”般的政府干預使美國出現滯脹,此時與凱恩斯主義對立的新自由主義思潮得以席卷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可以說,新自由主義的泛濫是美國政府干預不到位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堅持新自由主義思想的政府相信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從而放任市場自由發展,對于市場中的種種過度冒險行為坐視不管,放任金融機構大肆進行金融創新。同時對于一些金融機構過高的杠桿率也置之不理。
轉貼于
二、次貸危機中經濟法干預的正當性分析
1、導致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折射出經濟法干預的正當性
前文已經論述過,導致次貸危機爆發的兩大主因是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經濟法的產生即是為了克服市場失靈,是政府干預的一種方式。因為經濟法作為規范政府干預經濟的法律,對于幫助市場平穩發展有著別的政府干預措施不能替代的作用。經濟法的這種作用在此次危機中得到了突出反映,只不過是一種反面折射。上述的種種導致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經濟法都能通過制定具體的規則予以限制。首先政府為了控制金融領域的風險,不僅持續監控本國金融企業的經營運作,而且還制定一定的金融法律法規,為金融企業劃定經營運作方面的底線。其次法律作為統治階級的意識表現,通過頒布法律可以向民眾傳達一定的社會理念,針對市場中的投機行為和個人主義,政府可以通過經濟法律宣傳社會本位的理念,同時通過對極端個人主義和存在嚴重影響的投機行為的懲罰,使民眾間接被灌輸社會本位理念。
2、從次貸危機中經濟法干預的成效看經濟法干預的正當性
次貸危機爆發后,各國政府都對本國的經濟運行模式進行過反思,認為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不能保證經濟長期健康平穩發展,而是需要一定的政府干預,怎樣才能在經濟不出現大動蕩的情況下實現市場和政府干預的均衡?經濟法干預措施則是一劑良藥,利用經濟法律不僅可以擴大政府干預經濟的權利,也可以為市場經濟的自由運行劃定一定范圍,規定市場經濟基礎地位的同時,也賦予政府一定的干預經濟的權力。總之,無論是專注于長遠發展的經濟法還是力圖減小損失的經濟法,在幫助各國走出危機陰影的過程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各國經濟開始回暖,提前復蘇的跡象的出現,就是這些經濟法干預措施有效性的最有力的證明。
三、應對危機的經濟法干預措施建議
1、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審慎經營的監管
審慎經營是使金融機構在經營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降低因為企業自身因素而產生的風險的重要經營準則。審慎經營規則側重于通過金融企業自身的行為去降低企業營運所面臨的風險。美國作為當今世界頭號經濟強國,金融領域的規則相當完善,政府和金融企業的風險控制機制完備,但最終還是因為金融企業沒有很好地執行審慎經營規則而導致危機的發生,這說明要使審慎經營規則得到徹底地執行就需要實行內外聯合。不僅需要各個金融企業有著完備的風險控制機制、系統的審慎經營執行框架,還需要政府對金融企業的審慎經營進行有力監管,對金融企業的業績、各項指標進行定期檢查。對發現有違背審慎經營規則行為的企業,責令其整改,或者進行罰款,嚴重者追究企業法定人及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我國政府歷來對審慎經營規則給與高度重視,但也不排除會存在少數金融機構面對當前類似于美國危機爆發前的經濟形勢而采取冒險行動,發放規模過大的房屋貸款,降低貸款審查標準等。所以,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國政府應該提高警惕,積極吸取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進一步加強貫徹執行審慎經營規則,引導我國金融企業走上合理合法經營的道路。
2、弘揚“社會利益本位”理念,建立相應機制抑制“個人主義”的膨脹
市場經濟奉行“自由放任”的理念,因而西方政府很少干預個人市場行為,但是發展到極端就是個人為了一己利益去損害社會利益。次貸危機的爆發使我們不得不提高對個人主義膨脹的警惕。個人主義膨脹涉及到道德、人性等深層次領域,要想從這些角度出發去根治個人主義膨脹,一是時間周期長,二是很難針對問題選擇正確的措施,而且如果措施不恰當,影響的范圍會相當廣泛。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政府首先應當通過法律法規為個人主義行為規定一條底線,劃清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界限。其次,筆者認為應該繼續弘揚“社會本位”理念,加大“社會本位”理念的宣傳力度,加強民眾有關“社會本位”理念的教育,使民眾真正領會“社會本位”理念的含義,最后政府應當建立遏制個人主義膨脹的有效機制,對實施損害社會利益行為的企業和個人進行嚴厲打擊。在這方面,我國還落后于美國,美國在危機爆發后,先是全力挽救經濟,待經濟發展逐漸平穩以后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問責行動,調查部門陸續對一些在危機中存在違規行為的金融業者和政府官員進行質詢,并且在認定有罪后,對他們實施罰款,甚至監禁,中國在維護社會利益方面做得還不夠。“公益訴訟”制度作為能夠維護社會利益的有效武器之一,已經引起了我國越來越多的學者的注意。公益訴訟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檢察機關)、社會組織(或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根據法律的授權,對違反法律法規,侵犯國家利益、社會利益或者不特定的他人利益行為,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活動。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將會為維護社會利益提供訴訟程序的制度保障,使社會利益的維護逐漸成為一種公民權利,一種政府責任。通過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向民眾宣傳“公益訴訟”理念的同時,可以將市場中的眾多企業和參與者置于公眾的監督之下,使他們變得謹真,不再輕易冒險。
3、次貸危機再次證明經濟運行模式不能走極端
歷史已經對經濟運行應該采取市場運行與政府干預均衡的模式有過多次證明:蘇聯的計劃經濟致蘇聯經濟發展嚴重失衡,人民生活陷入窘境;美國長期的自由放任市場經濟傳統使美國歷經多次經濟危機,其中以1929-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最為嚴重;2007年初爆發的次貸危機也是美國政府在新自由主義浪潮的影響下重拾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發展模式的結果,因為危機爆發前,政府過于相信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導致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中違規違約行為不斷,市場秩序持續混亂,市場風險不斷累積,進而因為外部經濟的小小波動使得市場問題暴露,整個市場崩潰,所以此次次貸危機是對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的極端性、錯誤性的又一次證明。
[參考文獻]
[1]李昌麒:經濟法——國家干預經濟的基本法律形式[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董成惠:探析金融危機下經濟法國家干預的本質[J],經濟法年會資料,2009
[3]李昌麒:經濟法學[M],法律出版社,2007
關鍵詞:次貸危機;經濟圖景;貸款信用
一、美國次貸危機的形成與原因
我們知道,美國經濟的70%依靠私人消費,而且相當比例是負債消費。在那里,從房子到汽車,從信用卡到電話賬單等,貸款現象幾乎無處不在。在過去幾年,為刺激房貸,貸款公司提供了優惠利率、零首付(歷史上標準的房貸首付額度是20%)、甚至頭年不付利息等優惠措施,使一向自信的美國市民包括那些低收入人群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貸款買房。貸款公司取得了驚人的業績。為分散風險,他們找到知名投行,推出了CDO(債務抵押債券),讓購買債券的持有人來分擔房屋貸款的風險。在有利可圖的低利率環境下,低風險的高級CDO很快賣了個滿堂彩。對沖基金在全球利率最低的銀行借錢后大舉買入風險較高的普通CDO(普通CDO利率可能達到12%),僅利差就賺了個盆滿缽滿。同時,對沖基金還把手里的CDO債券抵押給銀行,換得數倍的貸款,追著買投行的普通CDO。投行再把CDO投保創造出CDS(信用違約交換)以降低風險。CDS也賣火了。投行在CDS基礎上又創造一個CDS基金(“三毛”基金),把先前賺到的一筆作為基金,放大數倍(例如10倍)地首發。這時,人們認為,買入1元基金,虧到0.90元都不會虧自己的錢,賺了卻每分錢都是自己的!“三毛”賣瘋了。于是,各種養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財產品甚至許多其他國家的銀行也紛紛買入。由于這批產品在OTC市場交易,法律上也未規定需要向監管者報告,無人知曉它們究竟賣了多大規模,這樣就形成了2001年末以來,從貸款買房者到貸款公司、各大投行、各個銀行、對沖基金,人人都賺的情形。美國房地產一路飆升,根本沒有出現還不起房款的事情。
與之相伴的是,美國的利率不斷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同時,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大幅上升,這使那些收入根本不高的購房者還貸負擔大為加重。房價下跌也使得他們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于是又出現了2006年底普通民眾無法償還貸款,貸款公司倒閉,對沖基金大幅虧損,繼而保險公司和銀行相繼巨額虧損報告,各大投行也紛紛虧損;然后股市大跌,民眾普遍虧錢,無法償還房貸的民眾繼續增多,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隱約出現流動性不足,經濟增長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美國次貸危機爆發。
縱觀次貸危機的產生過程,我們可以看出,由松變緊的政策調控環境是次貸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從2001年初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下調50個基點開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經歷13次降低利率之后,2003年6月,聯邦基金利率僅1%,達到過去4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期,30年固定按揭房貸利率從2000年底的8.1%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調息按揭貸款利率從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這使得浮動利率貸款和只支付利息貸款這類創新產品滋生并占總按揭貸款的比例迅速上升。市場的火暴使富人們更加放肆地揮霍,窮人們看到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升值也開始購買平時舍不得買的東西。從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兩年時間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17次提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而且,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國住房市場開始大幅降溫。隨著住房價格下跌,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受此影響,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開始顯現并呈愈演愈烈之勢。
銀行等貸款提供商降低貸款信用門檻是危機的根本原因。美國“經濟學簡報”網站編輯羅伯特·瓦拉赫在形容次貸危機爆發根源時這樣說:“只要你還喘氣兒,銀行和抵押貸款公司就敢想方設法借給你錢。信用不好?沒問題!無力償還月供?也沒問題!于是,我們進入了一個無須證明文件就可抵押貸款的時代。”即使在房價不斷上漲的形勢下,為防止嚇退次貸借款人,華爾街變本加厲瘋狂放貸,甚至僅依據借款者自己填報的虛假收入就可放貸,次貸款額還可以大于總房價。降低放貸門檻,必然導致回收資金的風險升高。
部分金融機構利用房貸過度證券化轉移風險是導致危機的表象原因。在低息環境下,次級房貸衍生產品客觀上的投資回報空間,不僅使放貸機構在股市上一倒手就將債權轉讓給其他投資者,還吸引了美國以及全球主要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投資者。被無限放大的證券化規模究竟多大可謂深不見底,使得危機爆發時影響波及全球金融系統。
二、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業的啟示
當前,中國與美國房市降溫前的經濟圖景存在一定相似性。我國的貨幣政策也與美國如出一轍。美國次貸危機無疑給國內金融業敲響了居安思危的警鐘。如果從美國次貸危機中吸取教訓,加強我國金融業的管理和監管,可以防止金融危機爆發,保證經濟金融平穩運行。
關鍵詞:后危機時代;次貸危機;住房信貸市場管理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5—0063—02
2007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受其影響,股指大幅下挫,失業率猛增,經濟增量放緩,而后,危機蔓延至全球。
這場危機源于次級貸款,一種以還款能力有限且信用不佳的購買者為對象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2001年至2004年間,在美聯儲過寬的貨幣政策下,美國房地產市場一片火熱,次級貸款業務發展迅速,這些抵押貸款與其他抵押貸款隨即被打包,衍生出多種金融衍生產品,相繼在證券市場出售以回籠資金。2004年至2007年,美聯儲連續加息,這一舉措加重借款人還款壓力,違約率猛增,進而影響下游產業。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
時至今日,這場危機已大大緩解,在后危機時代,中國仍可從次貸危機中借鑒經驗教訓,應對住房信貸市場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避免重蹈覆轍。
一、次貸危機的原因
(一)次級貸款設計存在缺陷
次貸產品的設計存在嚴重的缺陷,不利于風險防范。第一,執行過低的貸款發放標準。在順市下房價虛高貸款利率低廉,住房市場前景一片大好,貸款發放機構依托著高房價一再放寬貸款審批要求,允許接受私人提供的個人收入證明甚至免于提供。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得不到保證,存在較高違約風險。其次,次貸產品設計復雜。住房抵押貸款采用低首付或零首付,前期利率低且固定,后期實行市場浮動利率,平均利率高[1]。低首付甚至零首付極具誘惑力,后期的市場浮動利率意味著未來月供金額高。申請房貸時借款人難以預知未來政府的調息政策,如此設計,借款人無法對未來的應還款金額和還款能力作出理性判斷,盲目選擇貸款種類無形中增加了違約風險。
(二)利率升高
利率升高是導致次貸危機爆發的直接外因之一。2004年至2006年,貨幣政策由松至緊,借款人還款利率大幅攀升,次級住房抵押貸款的利率遠遠高于優質貸款利率,因此擁有更大的增長幅度。此外,高利率壓低房價,使得房產交易越發困難,住房持有人難以將持有的房產短期內變現。利率升高加重了借款人的還款負擔,超出了其還款能力,也加大違約風險。
2006年后,房價回落,違約數量不斷增加,貸款發放機構不得不采用緊縮政策減少貸款發放數量,房屋需求數減少,房價繼續回落,如此惡性循環,房地產市場每況愈下,最終危機爆發。
(三)缺失監管
監管當局對次級貸款運作的監管不嚴有著難以推卸的責任。
其一,監管部門并沒有發揮應有的監管職能。對發放的貸款審批不嚴格,由此而隱藏下的危機將對下游產業帶來致命打擊。另外,對各種金融衍生品的發放數量及規模沒能實行嚴格控制,對風險的忽視和衍生品的過度使用引發次貸危機。
其二,監管機構的監管漏洞較多。款項被借出后,抵押貸款將被集中賣給投資機構,進而匯入貸款池,分級后證券化,衍生出多種金融產品在證券市場上出售。產業鏈條涉及各個眾多不同機構,需要各監管部門密切配合,系統太過龐大繁雜容易出現監管漏洞和死角。
另外,監管部門對表外信息不夠重視。部分證券化產品屬表外業務,并不在資產負債表里體現,短期內無法快速預測風險。
二、中國住房市場現狀
(一)房價過高,催生泡沫
如今中國住房市場現狀與次貸危機前的美國有相似之處。因住房價格已大大超出支付能力,購房者普遍借助貸款買房。近年來房價飆升,持續出現強勁增長,中國持續不斷地進行房地產調控,限購和限貸雙管齊下,試圖穩定房價,遏制炒房現象。雖然調控初見成效,房價增速放緩,但遠未回歸合理價位,仍然偏高。
聯合國有關機構指出,當發展中國家房價收入比不超過6倍時,中等收入家庭有能力進入住房市場。然而,2002年至2007年,中國房價的平均年上漲幅度超過10%,同期,平均房價收入比高達7.4[2],其中北京、沈陽、南京、廣州等中大城市的比率均超過20,2010年起實施的宏觀調控并未使房價出現明顯回落,這意味著在這些城市中,房價仍處于高位,中等收入家庭購房能力十分有限。
按國際通行慣例,月供收入比的三分之一為還款警戒線[3]。2008年對中國幾個主要城市的調查分析顯示,樣本城市的家庭月供收入比達75%,對于收入排名前60%的中高收入家庭的月供收入比高達54%[2],這意味著中等收入家庭將面臨較重的還款負擔,銀行面臨高違約風險。
(二)公共住房供需矛盾突出
公共住房主要面向對住房有剛性需求又不具備負擔能力的群體。我國住房供應體系包括廉租房等11種住房,住房供應多樣化,其中屬于公共住房性質的有5種,其中4種與公共住房交叉[4]。目前我國公共住房的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資金尚未到位且缺乏有效管理,住房供不應求仍是主要的問題。第一,我國欠發達地區的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均較低,對公共住房有較大需求。第二,近年來出現了處于保障范圍和市場之間,無力購房的同時也無法被納入住房保障體系的“夾心層”群體,包括收入超出保障標準卻無力購買商品房,或有能力購買但是無力購買自認“適合”的商品房的群體,以及因戶籍問題或其他因素不符合保障性住房標準卻無力購買商品房的人。這部分群體的數量逐漸增加,且流動性大,相關的住房保障政策仍未明確[4],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美國的房屋抵押貸款分為三類:優質抵押貸款,次優抵押貸款以及次級抵押貸款。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面向信用評級低,收入證明缺失,負債較重的客戶,由于信用要求不高,其貸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貸款利率高出2%~3%。在巨大的利潤的誘惑下,加之優質和次優級抵押貸款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許多金融機構大量發放次級抵押貸款。在樓市升溫期間,這些貸款的風險并不高,因為即使違約,金融機構也可以很容易的通過出售房屋避免損失。
在發放次級抵押貸款后,這些金融機構(主要是次級抵押貸款公司)通過貸款證券化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級抵押貸款為基礎的證券化產品,如抵押支持證券(MBS)、資產支持證券(ABS)等,以及以MBS、ABS等為基礎發行的債務抵押擔保證券(CDO),從而將貸款風險通過證券市場專業給投資者。同時隨著風險的轉移,這些金融機構因貸款占用的資金得到回收,使得放貸規模繼續擴大。
二、危機產生的原因
自從2001年美國網絡泡沫破滅以來,美聯儲為了刺激經濟采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聯邦基金利率一直維持在極低的水平,低利率刺激了房價持續上漲。在房地產業繁榮的現象下,次級抵押貸款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被掩蓋:次級抵押貸款公司覺得,收不回的貸款反正有房子做抵押,而房價還在漲,所以還會賺;而且借助于金融創新,這些貸款被打包債券化出售給了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次級抵押貸款公司的信用風險被轉移出去了。但從2004年6月開始,美聯儲持續加息,房地產業開始趨冷,一些借款買房人不能按期還貸而違約,違約率的上升導致一些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如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出現虧損以至破產。同時,次級抵押貸款支持的債券也隨之變成了垃圾債券,它的價格下跌引起了投資于此機構出現財務困難。投資者了解到這個信息后,紛紛要求贖回投資,造成基金公司流動性困難,不得不暫停贖回,這引發了投資者的恐慌。商業銀行出于安全考慮不肯拆出資金。出問題的金融機構從銀行和債券市場都無法融到資金,次級債危機就演變為流動性危機,引起了造成美國和全球主要股市下跌。
探究危機產生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美聯儲的低利率貨幣政策以及房地產泡沫的破滅
為了應對網絡泡沫的破滅和“9.11”恐怖襲擊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連續13次降息,低利率的政策極大的促進了美國房地產也的發展,在拉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危機的形成埋下了伏筆。隨著美國經濟的復蘇,為了防止經濟過熱,美聯儲又先后17加息,引起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次貸危機從而發生。
2.放貸機構和投資者“見利忘險”,忽視風險管理
由于次級抵押貸款的利率比一般貸款利率高2%~3%,在巨大的利潤面前,放貸部門以及次級債投資者們“見利忘險”,大量發放次級貸款,大量持有次級債。當危機發生時,難免遭受巨額損失甚至破產。3.貸款證券化等金融創新引起風險的傳遞和擴大
通過貸款證券化,放貸部門將貸款的風險轉移出去,同時回收的資金繼續用于放貸,使得放貸規模不斷擴大。金融創新創造了大量以次級抵押貸款為基礎的衍生產品以及以這些衍生產品為基礎的“再衍生”產品,這些衍生產品滲透到金融市場的各個角落,風險也得以傳遞和擴大——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異動將引起整個金融市場的動蕩。
4.信用評級機構嚴重失職
在這次危機中,標準普爾、穆迪等信用評級公司從一開始就認定次級抵押債券和普通抵押債券同等風險,并給予最高的信用評級。投資者出于對這些機構評級的信賴,放心的大量購買了此類債券。但當次貸危機開始顯現時,2007年7月,這些評級機構又將幾乎所有次級抵押債券的信用等級調低。這樣的行為,直接引起了市場的極度恐慌,導致了全球性的流動性不足。
三、引發的思考
盡管美國的次貸危機在歐美各國央行聯合救市的措施下得到了緩解,但這次危機對美國以及全球經濟造成的嚴重的沖擊,教訓是深刻的,值得我們的深入思考。
在中國,住房按揭貸款一直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是“優質資產”,在銀行的貸款業務中占據了很大的份額。但這種“優質資產”的背后的風險是巨大的:這幾年,銀行為了發放更多的貸款,放松了對貸款人的審查,凡是個人要申請住房按揭貸款的,沒有誰不能從銀行獲得貸款,貸款人基本上沒有信用等級之分;同時,不少人甚至利用假信用,大量的從銀行騙貸用于炒作房地產。而且,這些不良信用貸款的風險基本聚集在銀行體系內,一旦風險爆發,會對銀行業以及整個國民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
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情況,與危機爆發前的美國房地產市場有一些相似特征:房價快速上漲、進入加息周期、流動性過剩等。而隨著央行多次提高存貸款的利率,貸款人的償付壓力增大了,他們也越來越難以預測未來償付現金支出的變化,風險正在逐漸積累。
在美國次貸危機以后,該是時候全面檢討中國住房按揭貸款了。為了避免類似危機在我國上演,我想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重視。
1.培養風險意識,強化銀行風險管理
美國次貸危機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金融機構“見利忘險”,為了追逐利潤大量放貸,由于房價的持續上升而忽視了貸款管理的基本原則,即收入所得是第一還款來源,而過度依賴于第二還款來源,導致風險越積越高,最終引發了巨大的危機。我國商業銀行必須吸取這次危機的教訓,重視防范和管理風險,尤其是信用風險。
2.加強金融監管
由于商業銀行的本質上是以盈利為目的企業法人,在房地產市場繁榮時期,受到住房抵押貸款高收益的吸引,銀行有放松貸款人申請標準以擴張住房抵押貸款規模的沖動。金融監管部門尤其是銀監會有必要進一步規范銀行的貸款操作行為,并建立有效的風險監控和預警體系。
3.政府應該采取措施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
美國次級貸款主要是為了解決低收入人群和少數族裔的住房問題,但其經濟支付能力低又限制他們的還款能力,也容易造成違約現象的大量出現。在這次危機后,當銀行房貸收緊時,又會導致部分中低收入者買房困難。因此,政府應該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這一問題,讓百姓安居樂業,人人享有適當住房——但這并不意味著必須買房(如廉租房也是一種辦法),把沒有支付能力的中低收入者推向購房市場,拔苗助長只能事得其反。
參考文獻:
[1]汪利娜.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警示.財經科學,2007,10.
[2]馮科.從美國次級債危機反思中國房地產金融風險,南方金融,2007,(9).
關鍵詞:次貸危機;啟示;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265(2008)10-0003-03
美國次貸危機自爆發以來在全球的影響不斷擴散,其沖擊力超出大多數人的預期,眾多國際知名的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紛紛卷入其中,全球金融業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次貸危機也將使原有的國際金融格局發生很大改變,雖然我國銀行業在此次危機中受到的直接影響較小,但是我們必須認真分析此次危機爆發的深層次原因,認真吸取經驗和教訓,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銀行業獲得更大的發展。
一、資產證券化鏈條與次貸危機成因
次貸危機和近年來資產證券化迅速發展有很大關系。在這一創新工具的支持下,貸款發放機構可以迅速釋放因放貸而占用的資本和現金,放貸能力大大增強,并轉嫁了其所承擔的信貸風險。與此同時,投資銀行、對沖基金、投資者對高風險投資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和優質貸款資產有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自身風險可通過證券化轉移的情況下,貸款發放機構放低了信貸準入“門檻”,將目標投向了本不符合貸款條件但又有買房需求的借款人,形成次級貸款。打包商和投資銀行向貸款機構購買次級貸款后,經過加工形成以次級債務為基礎的抵押擔保債券,并將它們銷售給國內外投資者。部分投資銀行在此基礎上發行債務抵押憑證( CDO)和信用違約掉期(CDS)等一些衍生債券,進一步轉嫁風險。
在宏觀經濟不斷看好, 房價不斷上揚時, 借款人可以按時還貸, 次級貸款證券也能夠有穩定的收入流, 從而保障證券投資收益, 因此該風險鏈條得以有效運轉。2004 年以來, 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美聯儲不斷加息,刺破了房市的泡沫,房價不斷下跌,使上述資金鏈條出現了風險:一方面,在利息升高的背景下,次級貸款還款人的付息成本增加,導致其還款壓力的上升;另一方面,房地產價格泡沫的破滅,導致無法以房價的上漲進行套現還款,同時住房抵押的再融資也出現了困難,違約率不斷上升,這樣以次級貸款為基礎的CDO、CDS 等資產也出現了償付危機,投行、基金等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次級證券的大幅度縮水又導致銀行的不良資產率上升,從而銀行也集中了大量的風險。至此,由住房抵押貸款引發的危機擴大到整個金融行業。
二、次貸危機對我國銀行業發展的啟示
(一)金融創新具有“雙刃”作用
金融創新在促進風險分散渠道多元化、提高市場效率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它賦予了缺乏流動性的信貸資產以流動性,從而使效率得到了提高,投資者則可以買入長期頭寸從而得到更高的回報,它也將風險在更廣的群體中進行分散,降低了單個中介機構的風險水平。更為重要的是, 資產證券化向市場提供了如次級債在內的更為多元化的投資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滿足了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收益需求。這也正是眾多市場參與者最終被卷入次貸危機的原因。
但是,金融創新背后所隱藏的各種風險因素不容忽視:首先,創新產品本身的復雜性很可能掩蓋產品自身暗藏的巨大風險,導致風險的不斷積累。投資者依賴量身定制的金融衍生工具來管理和對沖違約風險,這些經過復雜數學模型計算出來的產品,除了設計者本人外,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其真實價值。金融機構因此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給這些產品隨意定高價,賺取高額手續費和利潤。更嚴重的是,一些創新工具本身在設計上就不合理,過分依靠理論模型和人為的參數設定來確定其合理價值。在市場發生變化的情況下, 這些金融工具的交易價值顯著背離其模型結果, 甚至背離了收益與風險對稱的基本原則。
其次,金融創新產品有轉嫁風險的功能,如果濫用很可能在轉移自身非系統性風險的同時造成宏觀系統性風險的積累。這種情況在金融創新的機構自身承擔的風險和收益不匹配的情況下非常嚴重。這場危機中很多處在風口浪尖的金融工具都是由那些對其表現不承擔風險的銀行所創建和銷售的。加之外部監管又沒有及時校正這些行為,最終導致風險不斷積累直至最終爆發。
最后,金融創新具有強大的風險放大效應。資產證券化在提供流動性和分散風險的同時,也使得各類金融機構以流動性為鏈條聯系在一起,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便會引起連鎖反應,形成系統性風險,把基礎資產市場的信用風險擴散到信用衍生品市場,從而影響到借款人、貸款機構、投資者和監管部門等整個金融市場上的各個利益群體。
(二)混業經營應對危機的能力更強
本輪金融危機,受到嚴重損失的不僅僅是貝爾斯登、美林、雷曼這類投資銀行,還包括瑞銀、花旗等一些橫跨了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兩大領域的國際頂級金融機構,甚至包括主要經營較傳統銀行業務的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這說明隨著《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取消,美國混業經營的發展,金融機構業務趨同性或者相關性增強,使得金融風險在各類機構之間的傳導更加容易。
作為本次危機元兇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就是以商業銀行傳統的信貸資產作為基礎資產的,通過證券化之后其影響范圍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商業銀行領域。但更重要的是,混業經營目前暴露出風險的同時也顯示出其合理性。由于銀行、證券、保險等業務具有不同的周期,綜合化經營削平了收益的波動,有利于其保持穩定的經營業績和持續經營。在此次危機中,那些損失最慘重的是獨立的投資銀行以及固守基礎銀行業務、規模較小的銀行,它們沒有足夠的規模和多樣化的業務,來消化抵押貸款和公司債券違約不斷增加所帶來的損失。
(三)加強監管的重要性
金融監管必須能夠跟得上金融業發展的趨勢,無論是金融創新還是混業經營,都會給原有的監管體系帶來很大的挑戰。早在2004年、2005年的時候,美聯儲就已經發現一些銀行存在盲目跟風放松貸款限制的行為,但出于不干預市場經濟原則的考慮,并未對此予以充分關注,最終釀成次貸危機。此外,監管當局也并沒有及時意識到衍生證券所蘊藏的巨大風險和混業經營帶來的監管空白并及時采取行動,導致危機擴大。因此,金融監管體系一方面一定要保持審慎性,另一方面要能夠跟得上創新和混業經營趨勢。次貸危機爆發后,美國的監管體系發生了重大調整正是對這一趨勢的順應。
三、我國銀行業的未來發展策略
(一)積極穩妥推進業務創新
金融危機爆發增加了人們對金融創新的普遍擔憂,但是和美國金融業創新過度剛好相反的是,我國的金融創新嚴重不足。所以處于轉型階段的中國銀行業,在吸取經驗教訓的同時,不能因噎廢食。
首先,要穩步推進金融創新,避免金融工程技術和創新方法被濫用。此次金融危機的根源在于過度運用金融創新的手段對質量不好的基礎資產進行包裝,使得原本不值錢,或者有風險的資產,通過進行分拆打包,分割出各種不同的產品,以遠遠高于實際價值的價格出售。過于追求產品技術的完美性, 脫離了與現實風險收益的聯系, 便可能引發金融風險的幾何式增長。
其次,要確保用于金融創新的基礎資產的質量,防止系統性風險。在資產證券化的作用下,基礎資產市場與衍生品市場關系密切。一旦基礎資產市場崩潰,將引發基礎資產市場與衍生品市場的雙重危機。因此進行金融創新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基礎資產的質量。
最后,金融機構自身內部風險管理應當始終堅持審慎性原則導向。在此次危機中,市場參與主體的非審慎經營弱化了市場約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資產證券化工具的濫用,成為危機發生的誘因。因此,金融機構在開展業務和創新的過程中,不能忽視風險管理。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提高自身風險管理能力。金融監管部門也應當督促金融機構進一步強化信息披露,促進其審慎管理,穩健經營。同時,隨著監管的加強和金融機構經營策略的調整,未來的金融創新將會更加注重基礎資產質量,更注重風險的控制。另一方面,全球各地都出現了傳統銀行業務重獲重視的跡象。此前一直重點關注組建全球投資銀行業務的德意志銀行,將分兩步收購Deutsche Postbank在德國國內的850家分支機構,西班牙國家銀行則以12.6億英鎊收購了陷入困境的英國抵押貸款商Alliance & Leicester。
因此,我國商業銀行要繼續加強金融創新,拓展中間業務,提高非利息收入在整個收入結構中的比例。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傳統以利差為主的盈利模式必然受到嚴重制約,這就需要加強金融創新,拓展盈利渠道。而且,在創新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防止金融風險通過金融創新這一途徑得到放大;另一方面要不斷提高風險控制和風險防范的能力,讓創新和銀行本身的風險控制和防范能力相匹配。
(二)循序漸進發展混業經營
由于銀行、證券、保險等業務具有不同的周期,綜合化經營熨平了收益的波動,有利于其保持穩定的經營業績和持續經營。自從《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于1999年被廢除之后,商業銀行進而得以從事證券業務,并最終有實力與投資銀行競爭。然而隨著危機的爆發,投資銀行依賴的回購貸款和其他基于市場的融資手段成本越來越高昂,不依附于擁有充裕存款的大型商業銀行的獨立投資銀行能否繼續生存已經成了問題,華爾街開始質疑投資銀行過度依賴杠桿和自營交易的舊有經營模式。美國銀行并購了美林證券、摩根大通接收了貝爾斯登;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同樣尋求與商業銀行聯合以求自保。簡言之,如果原來的混業經營發展趨勢表現為商業銀行進軍投資銀行等非傳統業務,當前的混業經營趨勢則是以投資銀行回歸商業銀行懷抱為特征的。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商業銀行利差收入占比高達85%以上,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商業銀行收入來源的單一性和過度依賴于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發展混業經營拓展盈利模式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的商業銀行必須要綜合經營,實現收益來源多元化。而且,當前主要國際金融機構都實行綜合化經營,面對國外同行的競爭,我國金融機構如果仍堅持分業經營,必定是自捆手腳,喪失活力。在發展混業經營的過程中,商業銀行必須客觀分析自身的條件。目前我國大多數銀行開展混業經營的準備還不充分:一是混業經營要求更高的風險管理技能、更強大的信息系統支持,目前國內大部分銀行還達不到這方面的要求。二是商業銀行在不同業務領域將面臨不同的公司治理與管控標準,經營管理難度加大。因此,銀行開展綜合業務經營之前首先要在技術、管理、流程等方面做好準備,確保綜合化業務經營從一開始就駛上健康的軌道,在發揮協同效應的同時有效規避各類潛在的風險。三是要特別關注風險在不同業務領域的傳遞,注重不同業務之間風險“防火墻”的建設。
(三)把握時機“理性出海”
在當前錯綜復雜的金融體系下,各國金融機構走出國門、相互持債、持股,使得整個金融生態鏈條上任何一次起初看似微小的破裂,都會有“牽一發而動全身”之勢。中國在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難免更加容易被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所影響。
固然,積極融入世界市場對成長中的中資銀行無疑好處多多,有利于在全球市場上有效配置資源,開拓新的盈利增長點,大大提高國際競爭力。但與其盲目追隨,我們更需要“理性出海”,保持謹慎態度,做好海外投資的前期準備工作,對投資對象的經營能力、產品風險及其風險抵御水平進行綜合評估。而對于實體機構的海外擴張,應當在目標市場確定、擴張方式選擇以及業務整合三個層面制訂周密方案,不可隨意而為,以“投資有風險,出海需謹慎”的理念,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四)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
首先,傳統的分業監管模式越來越不適應金融業的發展,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形成能夠橫跨證券、保險、銀行所有行業的大監管體系。在我國越來越清晰的混業經營趨勢下,要盡快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實現由機構監管向功能與目標監管轉變,努力避免監管真空與監管重復現象,要增強應付突發性系統風險的能力,更應當貼近市場第一線,在有金融機構經營的地方就要保證有監管,從金融機構細節上的小問題抓起,以防從個別向普遍演變。其次,必須加強對金融創新產品的監管。當前我國正在鼓勵商業銀行進行業務創新和產品創新,美國的教訓警示我們,在開發金融衍生產品的同時必須加強相應監管,避免金融衍生產品過度開發,從而控制風險的規模,從總體上提高監管體系的時效性。就短期來說,要加強目前“一行三會”之間的協調。
參考文獻:
[1]郭田勇、陸洋:《從華爾街瓦礫堆上窺探金融新業態》,《上海證券報》2008年9月24日。
【關鍵詞】金融危機 次貸危機 金融監管
自2007年2月美國次級抵押房地產貸款市場危機的出現,至今已演變為美國整個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的動蕩。這是美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經歷的破壞性最強、影響范圍最廣的一次經濟危機。在認識到此次次貸危機嚴重性的同時,反思危機的根源已經成為當前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從法律角度審視此次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有助于我們更為深刻地認識次貸危機的根源。
一、美國次貸危機的法律原因分析
1.法律監管的逐步放松,為次貸危機提供了孕育環境
美國雖然是世界上資產證券化最為發達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資產證券化市場,但它卻并沒有對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實施監管的專門法律,其對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監管的規定散見于各現存的法律中。美國對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監管無論在市場準入、運行過程方面還是在風險防范方面都沒有形成一個嚴格而合理的監管體系。如此寬松的法制監管環境在為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這一復雜的法律復合產物提供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金融風險。
2.放貸人無視消費者信貸權益保護的規定,為借款人日后違約埋下了伏筆
放貸人無視《貸款真實性法》、《平等信貸機會法》等有關消費者信貸權益保護的規定,為借款人日后違約埋下伏筆。根據《貸款真實性法》的規定,在消費者借款之前,放貸人應當對貸款合同的重要條款進行標準化披露;根據《平等信貸機會法》的規定,放貸人不得基于不合理的依據(如性別和種族)歧視借款人要求放貸人披露對借款人采取不利行動的理由。然而種種跡象表明這些法律在實踐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遵守。放貸人有義務將貸款出借給有清償能力的借款人,并且讓借款人理解這些貸款的條件。然而涉及詐騙、歧視、不公平的貸款條件的掠奪性貸款卻在本次次貸危機中大行其道,隨處可見。放貸人對借款人的欺詐往往是借助抵押貸款經紀商(人)實現的,抵押貸款經紀商(人)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亦有欺詐表現。除了放貸人對借款人的欺詐之外,還存在借款人對放貸人的欺詐和投資機構對投資人的欺詐。但是,就欺詐對次貸危機的影響而言,放貸人對借款人的欺詐是次貸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3.《社區再投資法》以“公平”為名制造了大量的次級債務,一些社區組織乘機“合法地敲詐”銀行等信貸機構
為應對日益增長的地區性撤資和“劃紅線拒貸”的問題,防止銀行不斷從收入低且不穩定的社區中榨取資金而再投資到其他收入高且穩定的社區中獲得更好的回報,美國國會于1977年通過了《社區再投資法》。美國有學者指出,是政治家制定了《社區再投資法》,他們假定自己比投資人(銀行等信貸機構)更有能力發現投資領域,但實際結果卻是該法案強迫銀行等信貸機構給那些不良信譽的借款人貸款,以致出現大量的不良貸款。《社區再投資法》使得一些社區組織可以“合法地敲詐”銀行等信貸機構。《社區再投資法》的實施使得美國每一個社區的信貸機構都被迫持有一些不良貸款的資產組合。為了填補這些不良貸款的風險,許多信貸機構增加了貸款收費,使得原本就存在風險的次貸進一步發展為掠奪性次貸。一旦大量的次貸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則信貸機構就將面臨破產。可以說,美聯儲通過貨幣政策制造了房產泡沫,而作為放貸人的信貸機構機構則因《社區再投資法》作出了犧牲。
4.所有權與財產權混淆,“零首付”貸款方式導致抵押轉移風險的期望破滅
風險轉移是通過購買某種金融產品或采取其他合法措施將風險轉移給其他經濟主體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當放貸人面對一群信用評分低下并且收入又低的借款人時,如何規避風險成為其應當考慮的首要問題。此次次貸危機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英美法系的危機,這源于英美法系次貸抵押制度的構建。從表面來看,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設置了擔保,轉移了風險,但實際上這種擔保名存實亡。這些用于擔保的房屋很多是通過“僅有利率”和“本金負攤還貸款”的方式購買的,首付款比例往往很低甚至是零首付。本質上,借款人對作為擔保物的房屋僅僅享有名義上的所有權,而不是事實上的所有權。然而,在眼花繚亂的金融創新之后,人們似乎忘記了這一事實,都以為擔保之后風險可以轉移給別人,風險已經實現了保險或者分散。殊不知,這里的擔保存在著極大的隱患,一旦借款人還款能力不足,房價下跌,房屋重置成本低于還要承擔的貸款本息,借款人根本無法繼續還貸。這時,借款人喪失抵押品贖回權,房屋的所有權由銀行收回,而銀行收回房屋后仍然需要出售,但此時房地產市場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大部分消費者無力購買,不能吸收這些資產,銀行的流動性急劇收縮,危機便爆發了。
5.放貸人對抵押貸款經紀商(人)實施不正當的激勵,而法律又對抵押貸款經紀(商)人缺乏約束
此次次貸危機中大量的次貸是借抵押貸款經紀商(人)之手發放出去的,抵押貸款經紀商(人)直接面對借款人商談貸款條件。由于法律對此類經紀商(人)缺乏規制,加之放貸人的不正當激勵產生的道德風險,大量的次級債務由此產生。當抵押貸款經紀商(人)售出的貸款利率高于貸款可接受的最低利率時,放貸人會支付抵押貸款經紀商(人)所謂的收益差幅溢價;放貸人允許抵押貸款經紀商(人)通過出售包含提前還款罰金的抵押貸款收取更多的費用,而抵押貸款經紀商(人)基本上不承擔或很少承擔借款人違約的風險。另外,一些委托合同雖然約定抵押貸款經紀商(人)在一定條件下必須回購其經手發放的貸款,但實際上抵押貸款經紀商(人)并沒有足夠的資金。抵押貸款經紀商(人)以借款人的利益行事也缺乏法律上的激勵。依據美國法律的規定,抵押貸款經紀商(人)并不是一個受托人,他沒有將顧客的利益置于首位的義務,也沒有向顧客出售符合其自身條件的、合適的貸款的義務。可想而知,在這種發放―銷售貸款的模式下,放貸標準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高成本抵押貸款也為日后危機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6.盡管美國的許多州試圖阻止次貸規模的擴張,但因貨幣監理署的干預而擱淺
由于各種原因,20世紀90年代期間美國大多數機構投資者更加樂意購買次貸作為投資品,肆無忌憚的放貸人也從次貸的交易中獲利不菲。為了抵制這種具有掠奪性的次貸,2002年喬治亞州率先進行了當時被稱為“全國最嚴格”的反掠奪性貸款立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二級抵押貸款市場上最大的投資者是聯邦銀行,州控制次貸的試圖與銀行擴張貸款次貸的迫切需求是相沖突的。在此情況下,聯邦銀行游說貨幣監理署以阻止州反次貸法的實施。雖然貨幣監理署的基本監管職責是確保聯邦銀行系統安全和穩健的運行,但它的全部預算來源于對被監管銀行的收費,這意味著它的財政依賴于被監管銀行的收入狀況。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當聯邦銀行要求貨幣監理署以州立法與聯邦銀行法相沖突為由先發制人地阻止《喬治亞洲公平貸款法》等州反次貸法的實施時,貨幣監理署會非常急迫地關注。貨幣監理署于2004年宣布上述各州的反次貸法因為適用于聯邦銀行而無效。伴隨著州反次貸法的無效,聯邦銀行可以自由從事次貸業務。
二、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金融法建設的啟示
1.重申市場紀律,對金融創新的金融監管放松不能偏離正義的要求。美國次貸危機最大的教訓在于在追求金融自由化的同時,忽略了對新型金融產品的風險及其交易的監管。創新與監管必須同步。此次次貸危機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市場并不是萬能的,不能過分相信“放任的自由經濟”的“隱形之手”,即使是在市場高度發達、市場主體高度成熟的美、英等國,市場機制依然存在巨大的漏洞。在此次危機中先后倒下的貝爾斯登公司、雷曼兄弟公司、美林證券公司都曾是華爾街的驕子,其內部風險管理制度一向被市場認為非常健全,經營模式被視為市場典范。但是,在盲目投資造成的巨大損失拖累下,這些機構無一幸免,百年的輝煌旦夕化為歷史,其結局令人深思。金融創新是現代金融發展的重要特征,特別是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美國學者凱恩認為金融創新是在法律監管的博弈中得到發展的。在這個創新過程中,始終伴隨著金融機構、投資者、社會大眾這三個主體間的利益博弈,而政府或者監管當局居中裁判。
2.加快完善社會信用系統包括個人征信系統的法規建設,改善銀行與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狀況。社會信用系統對于改善銀行與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確保信貸資金安全和社會金融安全,培養整個社會信用意識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初步建立了個人與企業信用征信系統,征信系統的投入使用對于改善商業銀行信貸人員僅僅憑借借款人的身份證明、個人收入證明等比較原始的征信材料進行判斷和決策以及單個銀行和客戶間信息不對稱的現實狀況,減少各類惡意欺詐行為,加強已放貸款的監督管理,提高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當前征信法規建設滯后,特別是在涉及公民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方面還無法可依,給征信體系的建設造成困難。加快征信立法,依法規范征信市場已經成為維護金融穩定的急迫任務。
3.加強對經營貨幣的非吸收存款類金融機構的監管,防范風險蔓延。由于銀行業的特殊地位和影響,監管部門對其進行審慎監管、合規監管的各項配套法律相對成熟。在美國,除商業銀行放貸外,還有大量的非吸收存款類金融機構參與了次貸的發放,并且占據了不小的比例。但是,對于那些非吸收存款類的放貸機構,由于其不吸收公眾存款、沒有直接的系統性風險、不會動用央行或財政部的公共資源,因而所受監管非常寬松。然而次貸危機的爆發與其也有很大干系。因此,危機爆發后,美國立法機構決心將那些非傳統抵押貸款發起人納入到相應監管范圍中。在當前我們鼓勵建立小額貸款公司的背景下,美國上述做法值得我們借鑒,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快出臺我國的《放貸人條例》。
4.完善相關法規、規章,強化信息披露,確保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導致此次次貸危機爆發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信息披露不充分。在發放各種新型貸款以及對抵押貸款實施證券化的過程中,產品的信息非常復雜,投資者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信息披露則很可能作出錯誤的決策,從而遭受巨大損失。由此可見,信息披露在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中極其重要。我國雖然頒布了《資產支持證券信息披露規則》,但其只有區區十幾條內容,對披露的內容和程序均規定得不夠詳細。筆者建議將來立法時應當規定放貸人必須對貸款發放程序、審核標準、擔保形式、違約貸款處置程序、基礎資產池貸款等作充分、及時、完全的披露,故意欺騙借款人和投資者的行為應追究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5.盡快制定自然人破產法,為那些誠實卻無力還貸的借款人重新融入社會提供制度保障。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隨著房價的暴跌和經濟的不景氣,很多購房者無力償還貸款,破產在所難免。美國有自然人破產制度,它能為這些無法還貸的借款人免除債務、獲得新生提供機會。目前我國法律沒有就自然人破產制度進行規定,此次次貸危機的爆發也啟示我們應盡快建立自然人破產制度,為那些誠實卻無力還貸的借款人重新融入社會提供制度保障。
6.縣域金融機構在縣域加大貸款投放力度,一定要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進行,實現資金在區域空間配置上的均衡。縣域金融發展、縣域資金流出或者如何吸引資金流入縣域等問題,一直是我國政府、金融實務界、理論界以及縣域非金融企業、縣域老百姓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確實,只在縣域吸收資金而不發放貸款幾乎是涸澤而漁的做法,所以最近幾年中央政府連續提出縣域金融機構要把一定比例的資金用在資金來源地。縣域金融機構應在縣域內加大投放貸款的力度,但一定要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進行,實現資金在區域空間配置上的均衡,否則只會導致風險增加,最終影響金融穩定。
參考文獻:
[1]辛喬利,孫兆東.次貸危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2]劉毅.金融監管問題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關鍵詞:次貸危機;金融創新;資本市場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以新世紀房貸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為開端,隨后的一年多的時間里,其影響程度波及全球。美國破產的中小銀行有十多家,隨著雷曼兄弟面臨破產,美林公司即將作價440億美元出售給美國銀行,aig深陷財務危機,再加上此前轟然倒塌的貝爾斯登,美國金融體系的核心已經出現松動。而次貸危機的影響遠未結束,相反,由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向金融市場蔓延、實體經濟輻射的趨勢。全球金融體系和經濟體系遭遇到了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危機。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是美國金融制度長期存在問題,最終積累的結果,這些制度包括金融監管,創新等。次貸危機的發生,讓我們看到,美國做為全球最成熟和發達金融市場在金融危機面前變得如此脆弱。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處在艱難的轉型期,次貸危機不僅加劇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也使中國資本市場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與考驗。在應對次貸危機所帶來的影響的同時,應該吸取此次危機的教訓,得到啟示。使我國金融改革平穩的進行,以確保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一、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與次貸危機形成
20世紀80年代,美國里根政權掀起了“新自由主義”潮流,推動金融自由化。1980年《銀行法》廢除了q條款,逐步實現利率自由化。1999美國國會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新法案的實施結束了已經實行了66年、對金融業進行嚴格分業管制的《格拉斯一斯蒂格爾法案》。新法案最大特點是放寬對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的限制,允許各金融機構可以跨行業經營各種金融業務,廢除了銀行不能直接經營保險、證券業務的禁令,擴大了銀行的經營范圍。新法案成對美國的金融體系及國際金融體系有著重要的影響。金融經營模式的“分業管理”被打破,“混業經營”成為了一種趨勢,金融機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由于允許各金融機構的業務交叉、相互滲透,多元化的金融機構紛紛出現,直接或迂回地奪走了銀行業很大一塊陣地;再加上銀行業本身業務向多功能、綜合化方向發展,同業競爭激烈,存貸利差趨于縮小,使銀行業不得不尋找新的收益來源,改變以存、貸業務為主的傳統經營方式,把金融衍生工具視作新的利潤增長點。
2000年以來,美國國內的金融創新活動大大增加。2001年網絡泡沫破滅和“9·11”事件后一直到2005年5月,美國短期利率一直處于3%以下。在長時期的低利率環境下,極大地促進了美國房地產經濟業的發展。美國的房地產業成為了拉動美國經濟的重要引擎,同時,也推動了貸款證券化的迅速發展。
次貸證券的形成是以次級貸款的債權為抵押,整合、分割、編制成一系列的證券化商品,并通過層層分割、再打包、評級、衍生出更多的金融產品。由于次級抵押貸款的利率比一般貸款高2%~3%,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放貸機構不顧替在的風險,發放大量的次級貸款,最終形成巨額的次級證券。美國國內的資產泡沫化現象越演越烈,2005年美國金融相關率為381%,2006年達到401%,金融規模遠遠超過實體經濟所需。美國的巨型金融機構大肆使用創新技術,創造出大量的金融衍生商品,形成了一個遠離實體經濟的“虛擬的金融世界”,如圖1所示。
為了抑制經濟過熱,防止通貨膨脹的發生,美聯儲2004年開始大幅上調基準利率。截至2006年6月,連續17次加息,聯邦基準利率從1%提高到5.25%。與之相對應的是住房抵押貸款的還款壓力陡增,違約率的持續上升,相應地,消費者信心喪失,房地產的價格開始大幅下滑。最終次級抵押市場出現喪失抵押品贖回權和拖欠還款比例增加,導致次貸危機的發生,如圖2所示。
二、次貸危機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一)對我國銀行業的直接影響有限
由于資本市場還沒完全開放,中資銀行的國際化戰略程度不高,對于投資國外債券缺乏積極性,更重要的原因是中資銀行在于國內市場提供了穩定的利差收益。中資銀行較為單一的盈利模式決定了其收入較為穩定,也不易受國際大背景影響。根據公開批露的信息,截止到200年末,涉及次貸相關產品的國內銀行有中行、工行及建行,持有的總額分別為49.9億美元、12.26美元、10.62美元。而中行2007年的稅后利潤為560.29億人民幣,即使次貸資產全部損失,也不會
出現虧損。而工行和建行的次貸產品投資額有限,截至2007年末,工行次貸的撥備比例約30%,建行約40%。另外,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投資的次貸相關資產的信用評級均較高。其中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均投資于aa級及以上的資產,而中國銀行也在a級以上。可以看出,次貸危機對國內銀行的影響是一次性的,不會對以后的公司運作產生深遠影響,如表1所示。
(二)我國股票市場發生劇烈震蕩
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與人們的心理預期有著緊密的聯系,盡管我國股票市場相對封閉,但隨著國際資本流動性的日益增強,國際資本市場的波動對我國股市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面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我國股票市場不能獨善其身,而且還成為了全球跌幅最深的股票市。由于次貸危機影響全球,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嚴重,市場對我國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不足,加上中國股票市場近兩年漲幅較大,上證綜脂從2007年11月份最高的6 124.04點開始調整,一直到2008年10月份的1 771.82點,跌幅達71.07%。由于次貸危機過程中,金融機構損失較大,其股票成為資金大規模減持的重點。國外金融股價格大幅下降使國內投資者對國內金融股信心下降。雖然國內銀行在次貸危機中損失不大,但在這次調整中,金融板塊調整幅度一直引領大盤的走勢。工行、中行、建行股票的跌幅也超過了60%。另外,香港作為開放的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對其影響是直接的,而香港股市中有大量內地上市公司的h股,香港股市的下跌必然通過比價效應引起內地a股市的下跌。
(三)我國資本市場面臨國際資本大量進出帶來的風險
次貸危機的發生,使得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8765432101614121086420mar-07sep-06mar-06sep-05mar-05sep-04mar-04sep-03mar-03sep-02mar-02sep-01mar-01sep-00mar-00左軸:gdp同比增長(%)右軸:房指同比增長(%)圖1 2000-2007年美國gdp和房價指數變化資料來源:彭博資訊mar-08sep-08mar-09sep-09mar-00sep-00mar-01sep-01mar-02sep-02mar-03sep-03mar-04sep-04mar-05sep-05mar-06sep-06mar-07sep-07次貸違約率(左軸)聯邦基金利率76543210171615141312111098%圖2 1998-2007年美國利率變化與房地產市場違約率變化數據來源:ceic表1中國主要銀行持有次貸資產情況工行中行建行次資總額12.26億美元(abs)49.9億美元(abs)10.62億美元(abs)評級aa-aaa、aa、aaa占總資產比例000.1%000.6%0.117%占總股本比例02.68%14.36%003.2%數據來源:各銀行年報、季報。
的金融市場發生劇烈動蕩。由于資本的趨利性,使得會避開處于動蕩中的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而象中國、印度這樣高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資本尋求新的增長機會的發展中國家。所以這次金融危機使得國際資本從北美和歐洲向東亞流動。根據亞行的數據,在去年的次貸危機背景下,流入亞洲股市與債市的資金首次超過了流入美歐的資金,達4 500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了80%。由于近幾年來,我國外匯儲備高速增長,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加,加上人民幣利率與美元利率的倒掛現象,中國會對國際資本具有很強的吸引力。2008年1月份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金融112億美元,同比增長109.78%;1-2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181.28億美元,同比增長75.19%。由于至今沒有一個對所謂的“熱錢”的一個統計方法,這些外資里面有多少是熱錢的流入,并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國際資本如果通過投資實業,通過創造財富來獲得資本的收益,那么資本的流入對拉動一國經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如果國際資本通過金融市場大肆進行投機,以高風險博得高收益,那么最終會加劇國內流動性過剩,促使我國資產價格的泡沫的形成,隱藏著巨大風險。同時,當美國次貸危機好轉,美元起穩,國際資本中的投機熱錢勢必大量撤離中國,將對我國金融體系造成重大沖擊。當前,必須做好針對這種投機熱錢的大量進出的防范,以免對我國金融市場帶來嚴重的影響。
三、對我國發展資本市場的啟示
此次金融危機給我國的金融改革的警示是深刻的,對我國發展資本市場敲響警種。既要積極推進金融改革,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又要警惕各種風險的出現。既要敢于金融創新,又要不斷完善金融監管制度,確保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定運行。
 
; (一)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
金融創新是2000年以來世界金融業快速增長發動機,正確利用其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可以起到規避風險的效果;但如果投機過度,則金融衍生品又會帶來巨大風險。近年來,隨著金融自由的推進,金融創新和金融衍生品大量涌現。金融投資過度的依賴數學模型,其理論假設脫離市場真實情況,當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時,模型的假設和市場現實嚴重偏離,導致金融市場最核心的風險定價功能失效,引起金融產品的價格大幅波動,并通過金融衍生品的杠桿效應放大風險。金融創新使金融風險更為集中和隱蔽,增強了金融風險對金融體系的破壞力。金融創新工具在為單個經濟主體提供市場風險保護的同時卻將風險轉移到了另一經濟主體身上,對整個經濟體系而言,風險只發生了轉移,并沒有被消除,風險仍然存在于經濟體中。金融全球化促進了金融資本的自由流動,也使得金融風險全球性的轉移。
我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資本市場建設還不完善,市場發育不成熟,金融創新應該始終堅持安全與效率并重,把安全和風險控制放在重要位置。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大力發展以實體經濟為基礎,資本市場發展為需求的金融創新。加強對已經推出的金融創新產品的風險監控,以審慎的原則擇機推出創新產品,做到寧穩勿快。
(二)改變監管的理念和監管模式。
金融自由化的推進,使得金融創新層出不窮。
80年代以來的金融創新已經不僅僅是出于規避風險的創新,而發展成了有意識的規避監管的創新。
在金融機構進行資產負債管理的背景下,金融衍生工具業務屬于表外業務,既不影響資產負債表狀況,又能帶來收入。大量金融衍生品場外交易及其表外業務不斷增加,使金融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和各項數據的準確性大打折扣,增加了監管的難度。而與此同時,由于政府的監管職能的調整跟不上金融創新的步伐,使得金融創新得不到有效監管,失去了監管的時機和效率。面對金融的全球化發展和金融創新的大量使用,作為金融監管部門,美聯儲(frb)、財政部(occ)、儲蓄管理局(ots)、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等機構仍然按照傳統的監管體制各司其職,出現了大量的金融監管的“真空”地帶,使一些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得以存在和發展。
金融創新的發展,使得原來的監管機制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的需要。監管部門應更多強化功能監管,監管體系有應從過去強調針對機構進行監管的模式向功能監管模式過渡,即對各類金融機構的同類型的業務進行統一監管和統一標準的監管,以減少監管的真空和盲區。此外,應加強監管機構之間的職能協調。隨著金融衍生產品變得日益復雜,傳統金融市場之間,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日趨模糊,使得傳統的各司其職的監管模式不能發揮應用的監管作用。
(三)金融市場開放要更加謹慎
對待金融改革不能因噎廢食,它不僅可以改善金融資源配置,提高資本配置效率,而且還可增加金融機構及金融市場的競爭力,提高其效率。但過度的金融創新使得金融資產與金融機構的增加與金融監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速度存在時間差,將使一國的金融機構置于高風險的競爭環境中,加劇了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因此,我國應圍繞實體經濟更有效的滿足資金需求而積極推進金融改革。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資本具有高度的流動性,也使得金融危機傳播的速度和發生概率大大增加。作為新興市場國家,我國還處于轉軌時期,國內的金融市場體系還不健全,監管制度有待完善,在這種條件下,金融市場的開放速度和程度應該與我國的監管水平相適應,與我國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相匹配,要有一個逐步開放的過程。以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水平為基礎,審慎推進各項金融改革,加快金融監管制度的創新和完善,使整個金融市場運行效率提高的同時,保持金融市場的安全和穩定,才能使我國經濟獲得持久穩定發展的動力。
參考文獻:
[1]王風京.金融自由化及其相關理論綜述[j].當代財經,2007,(6):121-125.
[2]洪寧.金融自由化與金融監管[j].經濟科學,2000,(5):58-63.
[3]范文仲.次貸危機有四大教訓值得認真吸取[.eb/ol].stockinfo.com.cn/paper_new/html/2008-09/18/content_64491871.htm.
[4]王建.次貸危機對國際資本與貨幣格局的影響[eb/ol].
ht tp://paper.cs.com.c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