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學課程建設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方案制度要落 實
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制度要先行。缺乏長遠和總體規劃以及課程實施的保障制度和措施,是目前課程建設存在的首要問題,由此學校要成立課程開發,實施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細致分工、明確職責。在國家課程方面,重點是制定國家課程校本化的措施,完善制度確保國家課程,特別是藝體、綜合實施活動課程的正常、規范開設,確保實效和質量。地方課程要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重點是做好省級必修地方課程的課時安排和落實,以及地方選修課程的合理開設計劃。校本課程是課程建設的重點,也是體現學校課程建設特色的主要渠道。學校要立足于實際情況,通過廣泛發動教師和學生,制訂學校校本課程開展的總體方案,提出校本課程實施要求。在校本課程開發上,要十分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建設,桓臺縣世紀中學的社會課程資源建設值得借鑒,他們立足調研學校周邊文化環境,將社會上的手藝人,比如京劇、航模等引入學校;開設校本課程,實現了很高效益。作為我們南冶中學來說,目前也已開發了蓮花山、萊蕪八景"、"社區服務"等校外課程資源,但廣度和深度還不夠,今后需進一步調查研究,充分挖掘周邊人文和自然資源,制訂校外課程資師、開發規劃和方案,為校本課程的規范實施創造條件。
二、人員要落實
教師是課程建設的主力軍.在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和規范辦學行為的新形勢下,教師的傳統角色發生了大的變化。一方面教師要變單一的學科專任教師為適應新形勢的"一專多
能"型教師,即"教師要有開發第二課程的能力";另一方面,隨著各種課程的開設,一些學生感興趣、有需求的特色課程需要一些有專門特長的教師進行指導,這就需要學校通過培訓或引進等方式增加必要的師資配備。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學校要努力建設一支適應素質教育,適應課程改革的新型教師隊伍。一是要加強教師全員培訓,要通過培訓使廣大教師深入理解新課程的含義,以及新課程對教師的耍求,解決教師的思想問題,使全校教師放下包袱,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投入課程改革;二是創造條件對教師
進行專業化培訓,新課程實施后,在教學上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比如藝體課程理念較之以往有了較大的變化,增設了綜合實踐活動這一國家必修課程,地方課程進行了規范,設置了各年級必修的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補充得到強化等等。這些都對學校的師資配備提出了挑戰,想要在短時間內按課程要求配齊專任教師是不現實的,解決這一突出矛盾的唯一辦法就是內部控潛,即對現任教師進行專業化培訓。在專業化培訓時要注意發揮教師特長,盡量從教師優勢和特點進行培訓,以提高培訓的效果。三是引進外撮,有一些特殊課程的師資要求專業性很強,靠校內教師不能完成.比如戲曲、航模、電腦機器人制作等,這就需要學校走出學校,走入社會,廣攬人才,將杜會上的一些專業人才吸引到學校,開設校本課程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能力。
關鍵詞:稀有品投資 課程建設 高職
近年來,金銀、珠寶、郵票、字畫、錢幣、古玩等稀有品以其獨特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新的投資平臺和中介機構不斷涌現,稀有品交易規模日益擴張,稀有品投資已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理財領域。因此,加強《稀有品投資》課程建設和實施,對我校培養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以適應社會需要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建設目標
1.課程建設的預期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建設和實施,要達到以下5個預期目標:(1)課程建設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2)課程建設為社會發展服務;(3)課程建設為學生素質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服務;(4)課程建設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和后續發展服務;(5)課程建設為我校打造浙江省投資理財特色專業服務。
2.課程建設的突破點。(1)根據工作任務調查和工作任務分析確定稀有品投資分析和投資服務崗位工作目標,以稀有品投資分析和投資服務崗位能力要求為標準,設計課程能力目標;(2)根據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稀有品投資分析和投資服務崗位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設計課程內容,根據職業標準確定課程標準;(3)以完成稀有品投資分析和投資服務的工作任務為結果,設計課程考核方案。
3.課程特色。(1)教學內容貼近社會實際,培養學生稀有品投資分析和投資服務工作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同時充分考慮其后續發展。(2)教學模式實現“教”、“學、“做”合一。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 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3)填補本課程教材空白。目前市場上尚未出現與本課程名稱和內容相吻合的教材,專職教師將與業界行家共同編制并出版符合高職教育要求的特色教材。
二、現狀及問題
據初步調查,國內高職院校投資與理財專業開設《稀有品投資》課程的尚不多。我校于2010年率先開設了該課程,選用主講教師自編的《稀有品投資》講義作為教材,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至今授課5輪,授課學生500人。但相比課程建設目標,尚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授課教師單一,缺乏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的參與;二是出版教材缺乏,市場上高職高專類《稀有品投資》教材難覓;三是教學實施過程中尚未真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做中學”的比重偏低;四是課程標準、習題、題庫、案例、課外閱讀資料等課程教學資源有待建設。
三、建設內容與措施
1.教學隊伍建設。本課程教學團隊由5名教師組成,其中,專職教師2人,兼職教師3人。專職教師中,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教師各1人,具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3名兼職教師分別來自貴金屬投資、郵幣卡投資、字畫古玩經營領域的行家,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通過主講教師下企業調研、掛職鍛煉、外出培訓進修以及專兼職教師聯合授課、座談交流總結等形式逐步提高團隊的項目導向教學能力。
2.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建設。本課程以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理論為指導,根據學生今后完成稀有品投資服務崗位和稀有品投資崗位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設置本課程教學內容(表1所示)。
3.教學方法和手段。本課程教學團隊以課程網站、多媒體輔助為教學手段,采用講授、演示、案例分析、辯論、現場參觀、市場調研、匯報交流等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4.課程教學評價機制建設。構建學生、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三結合的課程教學評價機制,即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專職教師評價與兼職教師評價相結合,并實施“三結合”考核方案(表2所示)。
關鍵詞:旅游專業;精品課程;課程開發
根據《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號)文件精神,教育部從2003年開始在全國高等院校(包括高職高專)啟動了精品課程建設,高等院校精品課程的建設對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努力培養高規格的職業應用型人才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高職院校成功的經驗值得中等職業學校借鑒。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精品課程是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中等職業學校要走內涵發展之路,提升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就應該高度重視精品課程的建設。
南通市旅游職業高級中學是全省最早的旅游專業學校之一,為南通地區唯一的旅游類特色職業學校。學校秉承“以崇德為根本,以強技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為省內外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中高級旅游專業人才,目前學校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學校的內涵發展成為當前學校工作的重點,因此學校決定將精品課程建設研究作為學校內涵發展的抓手,并成功申報為江蘇省第一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
中等職業學校應該建設具有本校特色的精品課程
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建設具有全新的教學內容、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精品課程,對于推動中等職業學校轉變教學觀念、深化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確保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和教學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等職業學校應該以開展校級精品課程建設為抓手,帶動學校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以達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的目的。
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研究的內容
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是指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和課程設計理念,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的普遍規律,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能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和手段,教學效果顯著并具有輻射推廣作用,對學生就業與生涯發展有重要價值的示范性優秀課程。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為:
1.精品課程開發和精品課程設計的研究
開展市場調研,形成課程開發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報告,依托行業企業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根據“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以職業生涯發展需要”的課程開發原則進行專業課程開發,形成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課程體系。進行項目課程開發,制定課程標準,研發項目課例,形成項目課程。
2.精品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
教學模式有鮮明的針對性,重視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打破過去傳統的理論與實踐分離的教學模式,以學習者為中心,采用探究式、任務式、體驗式、團體合作式、技能訓練式等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動手參與,提高教學效果,利用各種教輔設備優化教學手段,豐富多種教學資源,建立課程資料庫,增強師生教學活動的參與程度,探索科學的教學質量考評體系,形成由行業企業專家、教師、學生共同參加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方法,注重平時教學過程性評價和考核(考試)診斷性評價的有機結合。
3.精品課程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
探索專業課程師資培養途徑和方法,對課程負責人員從職稱資質、教學能力、行業知名度,團隊合作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拓寬外聘專家來校參與精品課程教學活動的渠道。
4.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
加強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校內實驗實訓室的設施設備技術含量要高,要能完全滿足課程教學需要;建立真實或仿真的職業環境,制定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實驗實訓室管理制度、管理規范;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與相關企業建立合作機制。
5.精品課程管理機制的研究
學校是精品課程建設的主體,要加強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管理,從專業建設的整體規劃入手進行選題,周密組織加強研究著眼提高質量,建立精品課程的激勵和評價機制,調動精品課程建設團隊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研究的實踐操作
中職旅游專業精品課程建設是指在中等職業學校旅游專業教學中,聚集優質的教育資源,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使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得到教學共享的一項教學創建和研究活動。
在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研究的實踐中,我們歸納了學校開展精品課程建設研究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整體規劃、重點建設和反饋激勵三個階段。
1.整體規劃
制訂科學的建設規劃是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前提。精品課程作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的重要工程,其建設絕不僅僅是單純的課堂教學問題。精品課程“五個一流”內涵的科學界定,涵蓋了師資,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和管理等不同的層面建設,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要把精品課程建設納入學校的學科專業建設規劃當中,并制定切實可行,適合本校教育教學特點的實施方案。
在市場調研和提高教師認識的基礎上,學校研究印發了《關于開展精品課程建設的通知》的文件,明確了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基礎原則、主要內容和實施辦法,要求全體教師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結合自身任教科目的實際,積極申報精品課程項目。
2.重點建設
精品課程建設的高要求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現狀決定了中等職業學校不可能同時把所有課程都能建設成精品課程,為此我們必須從學校的實際出發,有重點的開展精品課程建設。我校從申報的20項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中,經過認真評選,重點確定了10門課程作為校級精品課程建設重點項目,學校統一頒發了精品課程建設項目負責人證書,重點給予這些項目相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每個項目組根據要求制定了精品課程建設的實施方案,并按方案實施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工作。力爭在建設期內把立項精品課程真正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精品課程。
3.反饋激勵
關鍵詞: 精品課程建設 國貿專業 現代信息技術
教育部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特點的示范性課程。這“五個一流”強調了精品課程的先進性,這種先進性不僅體現在師資、教材和教學等方面,更應體現在對學生能力培養上的示范性。信息技術是指利用現代通信技術手段實現信息獲取、傳遞、存儲、處理等功能的技術,以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帶來了教育、教學方式的重大變革,也為精品課程建設提供了技術手段和保障。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的精神,全國各類院校積極推行從校級、省級到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教學實踐,并開展了很多精品課程建設的教學研究。本文探討旨在培養學生能力基于信息技術的精品課程建設路徑,提出在精品課程建設中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能力的解決方案。
一、國貿的專業特點及其對學生能力的要求
國貿專業培養的畢業生應該掌握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既需要相應的理論知識又需要一定的實踐技能,從這個意義上講國貿和其他專業并無二致。國際貿易的專業特色和學科特征又不同于其他專業,其實踐性較強對學生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國貿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學生應兼具自主學習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國際貿易精品課程建設,不僅要解決“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而且要體現在“主動學”和“靈活用”上,這是對國貿專業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求。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不斷爭創先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旨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的信息技術應用方案對精品課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信息技術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固然重要,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貫穿這一技術手段的靈魂和精品課程建設的最終目標。
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以“立足醫藥行業,突出實踐能力”為專業定位,著眼于國際醫藥貿易的復合型、應用型、國際型人才培養,為發展我國醫藥貿易、擴大醫藥對外交流輸送專業化人才。這種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也體現在了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方面,一方面,學院整合利用深厚的醫藥背景,將在醫藥行業的競爭優勢轉化為對學生培養的行業特色。另一方面,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始終強調應用型人才培養和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凸顯以應用為導向的實踐能力培養。
二、基于能力培養的目標開展精品課程建設
精品課程建設的目的,就要倡導教育教學改革和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應用,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師資、教材和教學方法等是課程建設的內容和手段,目的是提高學生能力。精品課程建設通過高水平的課程示范,集中優質教育資源,并在更廣的范圍內共享,這種教學創建活動不僅要結合該課程特點,而且要結合該課程所在的專業特征,以及該專業對學生能力培養的目標需求,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精品課程建設和優化的方案。
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已于2010年成功申報省級特色專業,目前在建的省級特色專業卻一直未能在省級精品課程上實現突破。以校級精品課程醫藥國際貿易為例,在從校級向省級精品課程推進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不僅要重視國際貿易的一般原理,而且要關注醫藥產品,跨國制藥公司,以及全球醫藥市場,體現出醫藥行業特色;同時要強化和突出實踐能力,學生對一門課程的學習不僅是要掌握靜態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知識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只有滿足了上述兩個方面才能制訂出符合培養目標兼具專業特色的精品課程建設方案。
三、現代信息技術在精品課程建設中的應用
教育部提出高等學校建設精品課程要重點抓好七方面工作,其中之一即注重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改革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帶動其他課程建設,信息技術在精品課程建設中的應用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實現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網絡化。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精品課程建設,目前普遍的做法是以網絡平臺建設精品課程。除精品課程申報網站中將課程負責人、師資隊伍、申報書等內容放到網上,更重要的是精品課程學習網站將教學資源網絡化,把教學大綱、教材、教案、講義、習題、授課視頻等內容集成到精品課程學習網站中。當前發達的通訊技術和普及的網絡大大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可獲得性,只要有接入互聯網的終端,學生才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就能輕易獲取教學資源。教學資源網絡化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但它實現了基于網絡的遠程學習,使學生的定制化學習成為可能,是現代信息技術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劃時代的應用。
2.以精品課程為核心的課程系統。精品課程的評估標準不僅要求體現現代教育思路,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的普遍規律,而且要具有鮮明特色。這種特色可以是課程本身的特點,也可以是課程所在的學科和專業的特色。以國貿專業為例,在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體現國貿專業的特色,不能孤立地建設某一門課程,應注重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等課程之間的內在關聯。一名合格的國貿專業畢業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將這些能力解析后落實到相應的課程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與之相關的關鍵內容集成到網絡平臺上,以課程之間的內在相關性為基礎,形成以某一精品課程為核心、互相關聯、相互促進的課程系統。
3.基于網絡平臺的交互式設計。作為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網絡平臺的開發要基于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實現這些教育目標的途徑之一就是基于網絡平臺的學習情景模擬和交互式設計,提高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及其在新環境中的遷移能力。國貿專業精品課程的網絡平臺建設更要注重學習情景模擬和交互式設計,體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可或缺。在國際貿易交易全程各個環節的實務模擬操作中,學生可以被分配為進口商、出口商、銀行、海關等身份,并根據不同身份進行該角色的實務操作,和其他學生在國際貿易流程中互動。通過這種訓練并對學生在各種角色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大幅度增強了學生能力。
四、以信息技術推進精品課程建設的建議
1.選擇相對優勢課程以課程網站建設培育精品課程。精品課程可分為國家級、省級、校級從高到低的三級精品課程體系,畢竟只有少數院校的極少數課程才能成功申報高級別的精品課程。但我們可以從本專業的課程中遴選出具有相對優勢的課程有針對性地進行精品課程培育,在從低向高級別推進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將申報工作和課程建設同步進行。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將優勢課程爭創一流、精益求精的發展過程,先進性標準會隨時間推移和教學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無論是已經申報成功還是正在準備申報的課程,課程建設工作都是沒有止境的。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資助優勢課程的精品課程網站建設,支持按高一級別的精品課程標準建設課程網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依托網站建設向更高級別的精品課程推進。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南京中醫藥大學醫藥國際貿易課程是國貿專業沖刺省級精品課程最具競爭力的課程之一,在從校級精品課程向省級逐步推進的過程中,先行建設了精品課程網站,在這一框架下按照省級精品課程標準建設,建設先于申報既有利于建設又有利于申報。
2.建立以某精品課程為核心相互關聯的課程系統。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將該課程與所屬的專業和學科割裂開來,應形成以某一精品課程為核心的課程群,發揮精品課程先進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從課程建設的角度看,通常精品課程的師資、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與本專業其他課程有交叉,精品課程建設的成果能夠為其他課程共享,實現課程間的互相促進和協同發展。從課程的學科相關性看,一個專業下的某些課程之間存在緊密關聯性,如國際貿易實務不僅是國際結算和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的先修課程,而且在內容上包含后者,它們對學生國貿實務操作能力有共同的提升作用。因此,對于滿足這樣條件的關聯課程應該把其核心內容集成到精品課程網絡平臺上,這樣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知識體系和框架,有利于對本專業主干課程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
3.強化基于精品課程網絡平臺的互動和交互式設計。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給教育資源共享提供了平臺,為學生獲取教學資源掃除了時間和空間障礙,但學生對教育資源的獲取和利用是單向的,雖然在網絡教學平臺上也有師生互動,但這種一對多的互動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限制了互動的數量和效果。因此,為強化精品課程的利用效果,應加強信息技術在網絡平臺交互式設計上的應用。現實經濟生活的仿真和情景模擬能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步入社會后處理實際問題的應變力。學生之間多對多的互動打破了師生互動的數量限制,能給予學生盡可能多的練習機會。交互式設計在國貿專業對實踐性要求較高的課程中尤為重要,目前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報關報檢等課程已經有了很多教學軟件能夠實現這一功能,但這些教學軟件裝在學校的服務器上后,只有在校內IP地址的終端才能操作,限制了軟件的利用率。今后應將教學軟件整合到網絡教學平臺上,給學生分配賬號并設置周期和權限,讓學生對教學軟件的利用和其他教學資源一樣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Z].2003-04-08.
[2]魏海新,李修清.精品課程建設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廣西教育,2011,(2):41-42.
[3]高潤.高校精品課程網絡化建設的研究[J].高等教育,2008(12):126-127.
關鍵詞:實驗教學;課程設計;示范中心;電工電子
一、引言
在現代電子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電工電子相關課程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系統的設計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是高校工作者在教學工作中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按照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協調發展的教育理念,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建立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實驗教學體系,是北京交通大學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目標之一。為此,示范中心設計了一系列基礎性、設計性、綜合性、創新性和研究性的實驗內容。
為了強化電子類專業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示范中心進行了電子類系列課程設計的教學設計。系列課程設計的教學目的是鞏固加深相關電子技術課程的理論知識和綜合使用技能。通過對一個具體實際應用系統的設計過程,讓學生掌握系統設計的一般方法和設計流程,熟悉現代電子產品設計過程中常用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通過系列課程設計,加強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為學生在本科學習期間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這種工程實踐能力無論是對于一名工程師還是一名研究人員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質。
二、建設基礎和建設理念
為加強實踐教學,近年來示范中心開設了四門課程設計:電子技術課程設計、DSP技術課程設計、EDA技術課程設計、單片機技術課程設計。四門課程設計均單獨授課、單獨考核。2001年“電子電路實驗系列課程改革”教學研究項目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年“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教學研究項目獲得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示范中心奠定的良好基礎和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為課程設計的課程建設奠定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目前電子技術課程設計的課程建設已經被列入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的行列。
在課程設計的建設過程中,示范中心一貫強調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一個優先、兩個結合、三種意識”的教學思想。即強調師資隊伍建設優先,建立一支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兼備、教育思想和知識結構先進、年齡結構合理的從事電子技術基礎教學的師資隊伍;強調課程建設和當前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課程建設和科研相結合;強調領先意識、精品意識和特色意識。按照我校“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發展定位來建設課程設計,使課程設計的教材、網絡課程、電子教案、實驗教學等內容形成立體化規模,適應時展需求。
三、課程建設與實踐
先進的教學理念需要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來實現,這些手段和方法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育規律。在近幾年的實踐教學工作中,示范中心針對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實驗教學方法、實驗組織方式、考核方式等進行了研究、探索與實踐。課程建設與實踐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了興趣,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學生的潛能也會得到最大的挖掘。
考慮到電子技術、單片機技術、DSP技術、EDA技術應用的廣泛性和學生興趣的迥異,目前每門課程設計均提供多個設計性題目。
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設計題目。題目的難易程度有一定的差別,每個題目均有基本功能和擴展功能兩個部分,基本功能是要求學生必須完成的設計工作,是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最基本的要求;擴展功能有一定的難度,屬于選做的設計工作,這部分設計工作給優秀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這種教學設計兼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滿足分層教學的需求。課程設計中的設計題目是在充分考慮通信工程、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不同專業的特點,考慮了設計內容的實用性和先進性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的,設計題目基本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在進行設計選題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選擇課程設計講義中提供的設計題目,還可以選擇講義以外自擬的設計題目,但是需要指導教師的審核,以確定學生自擬的題目能夠達到教學計劃的要求,把好教學質量關。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不同題目的設計工作同時在開放的實驗室進行,學生們可以互相交流,擴展了視野。
2.實驗室開放,提供自主學習環境
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強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強調學生的發展是在學生自主學習與外部條件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
為了達到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的效果,課程設計基本是集中在小學期進行。為了能夠讓學生自主地安排學習、設計時間,有更多的時間自主選擇設計題目、優化設計方案,示范中心在開放實驗室的前提下,提前一個月的時間安排設計工作,明確設計要求。通過課程設計指導教師對不同題目的設計思想、設計方案、設計流程、設計方法和調試注意事項等相關內容的介紹,讓學生自主選擇題目,進行方案論證,最終確定設計方案。自主性學習尊重了人的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的客觀需求,是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形成的基本要素。
3.發揮網絡教學優勢,提高教學效率
由于課程設計題目多、方案多,在課程設計教學指導工作中,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每位指導教師僅針對一兩個設計題目精心準備教學,進行課程設計題目和內容的介紹。同時授課電子教案在示范中心的網站,方便了學生自主學習。
4.重視啟發式教學
在教學中重視啟發式教學,將傳統的在實驗室手把手的指導方式轉變為啟發式的引導。
在課程設計教學過程中,理論課中注重總體方案設計思想的介紹、設計步驟的講解,注重技術課程設計過程中設計錯誤典型案例的介紹,以及減少設計錯誤的措施、調試方法和一些經驗。理論教學僅介紹部分設計方案中核心芯片的功能,不提倡給學生提供具體的設計電路,注重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
針對學生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5.重視實踐過程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不僅注重學生課程設計的結果,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過程,重視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的每個細節。示范中心希望通過四門獨立設課的課程設計,加強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工藝素質、市場素質、團隊精神以
及綜合設計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達到強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目的。
課程設計的最終目標是設計完成一個功能系統的物理實現,因此購買材料、器件成為設計過程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在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在設計方案確定之前,進行市場調查,自己到電子市場購買元器件。這樣做鍛煉了學生查閱芯片資料、確定參數、尋求各器件替代品、靈活修改電路的能力。不僅培養了學生進行工程設計的成本意識,而且讓學生熟悉了市場。
由于設計工作涉及面廣,任務繁重,因此課程設計要求以3人小組的形式完成。學生自由組合,自己選出組長,組長根據小組選擇的題目進行分工。這種方式鍛煉了學生與他人之間的溝通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在設計方案論證、資料檢索、器件購買、問題分析等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6.完善科學的考核制度
考核的目的是檢驗教與學的效果、促進教學內容的完善和教學方法的改進。目前課程設計的考核包括三個方面:設計結果、設計報告和答辯結果。設計報告有初期的總體方案設計報告和最終的設計報告。考核過程中不僅注重設計結果,更加重視設計過程,重視學生設計報告中的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法,重視學生答辯過程中分析問題的能力。突出考查創新能力,多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和評價學生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比較
近幾年示范中心嘗試了三種課程設計教學方式。一是全部工作由實驗室教師完成,根據自然班安排指導教師,實驗室開放,學生任選設計題目。二是由實驗教師和理論課教師共同承擔設計指導工作,根據自然班安排指導教師,實驗室開放,學生任選題目。三是實驗教師和理論課教師共同指導,實驗室開放,任選題目,但教師的安排不再是以班級為單位,而是以設計題目為單位,每位老師僅負責一到兩個設計題目。
實驗教學結果說明第三種教學方式教學效果較好,不僅指導教師人員充足,而且便于工作細化,保證了教學質量。另外,由于每個教師僅指導一至兩個題目,不再是十幾個題目、近百種設計方案,這樣教師有更充沛的精力研究分析設計題目的教學方法和設計方案,便于精品課程的建設。
五、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思想
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一是課程的時間安排問題。課程設計的最佳教學時間應該是學生完成相關技術理論課程之后。目前由于學分制、選課制等一些客觀因素的限制,課程設計進行時,部分學生尚未完成相關課程的理論學習,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設計的質量,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設計題目的選擇范圍。
關鍵詞:課程建設 電工基礎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a)-0234-01
1 課程定位要準確
每門課程不再是孤立的,都是完整課程體系中的一部分,彼此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明確所授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位置和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所起的支撐作用以及前后續課程的關系。我校電氣專業課程體系(部分)如圖1,2所示。
可見,該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這樣就得到了該課程的準確定位:一該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核心課程,其基本內容是高職高專電類專業培養高技能人才必須具備的電工技術基本理論和基礎技能,并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該課程教學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
2 教學內容選取要適用
教學內容選取要有針對性和適用性,符合高技能人才培養培養目標和專業相關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并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加強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例如《電工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是以職業崗位標準為基礎,結合電工考級,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以職業崗位真實工作任務為導向來進行選取的,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具有電工實踐動手能力和分析基本電路的能力,為電工考級和后續學習做好準備。同時要根據教學實際不斷調整和更新課程內容,將學科最新發展成果作為教學的新內容,注意新技術的發展和方法的引入,實現教學內容與職業的結合、學習與就業的結合、教學情境與崗位的結合。在夯實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雙線并重,實現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培養和系統的動手能力培養,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3 教學手段要適宜
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點,并結合實際教學條件來靈活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全面提高教學效果。《電工基礎》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案例分析、分組討論、啟發引導、多媒體課件、實驗演示等教學方法和現代化手段。形成學中做、做中學,邊學習、邊實踐的教、學、做合一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
4 教學評價要客觀
《電工基礎》課程中采用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和學習效果評價相結合、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學習進行綜合客觀地評定。具體如下:(1)實驗考核采用實際操作和問答的兩種方式進行,其內容為電工基礎課的基本實驗,成績評定結果占總成績的30%;(2)基礎理論知識占50%。內容為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定律等。(3)過程考核和學習效果評價包括:出勤、作業、課堂表現、練習等占20%。(4)創新試驗和設計實驗內容自定或由教師給定,為鼓勵分,成績比例含在過程考核和學習效果評價中。
5 教學資源要充足
《電工基礎》課程根據適用專業不同選用先進、適用、工學結合特色鮮明的規劃教材,同時與相關企業共同開發了工學結合特色鮮明的實踐教材,共建了實驗實訓教學基地,還配備了網上學習資源,為課程教學實施和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充足資源。
6 師資隊伍建設要注重“雙師”素質
要求具備雙師素質并專兼結合,既要有堅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又要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還要有較高的教學能力。《電工基礎》課程采用校內專職與企業兼職教師共同授課,形成優勢互補。
7 課程建設中的體會
通過課程建設,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提升教師施教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在對《電工基礎》實施課程建設時,在原來“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基礎上,勇于探索和實踐高職“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有實訓設備資源,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及評價方式進行了改革,使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加深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識。
通過課程建設,使教師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學到了新穎的授課技巧和獨特的課改方案,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也感覺到了自己在教學和教改中的差距和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同時通過課程建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當前階段,我國一部分擁有先進教育思想的普通高中院校的校長根據當前的教育形式,明確了自身定義的課程教育形式對于普通高中課程教學的重要影響。因此他們通過自覺地回溯學校的發展歷史分析社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社會需求,尤其是對自己生源狀況的把握和師資水平的診斷等,來廓清自己要辦什么樣的教育。即課程目標的制訂首先考慮學生的需求,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遵循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原則,追求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的緊密聯系,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滿足學生理智情感審美道德生活的需要,以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健康審美情趣生活方式的養成。
二、實現普通高中課程建設特色
可以說,普通高中通過建構自己的課程,讓普通高中課程建設擁有特色是創辦適合學生的未來教育模式是必然選擇,但擁有特色的課程建設并不是信馬由韁的標新立異,而是根據教師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自己進行定義的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服務服從于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價值定位。從實際操作上看,建構自己的課程,能夠讓普通高中課程建設擁有特色則需要立足于學校發展的實際,并且著眼于學生發展的需求,準確定位各類課程的價值功能,充分調動師生參與課程建設的積極性,以提高高中教師的工作效率。制訂規范的課程建設規則就某門具體的課程建設而言,有的學校已摸索出成功的有效性操作流程,即申報課程一制訂課程綱要設計課程研發方案實施課程反思與改進課程此流程就有利于提升課程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加強普通高中課程內容創新
一般來說,普通高中課程建設的宗旨是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以及綜合能力。因此,課程創設人員在進行課程改革的同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選擇,同時應加強對授課教師的了解,創設出新型高效的教學模式。
倘若教學不能隨課程改革而改革的話,那么再好的課程設置都會變成聾子的耳朵擺設而已。從現實層面上看,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不僅有課程建設的羈絆,而且有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態固化的障礙而這種固化的教學形態則會讓任何課程改革淺嘗輒止止步不前。可以說,學校只有創新自己的教學,才能讓普通高中課程建設真正落地生根。
幸運的是,許多學校在建構自己課程的同時,已加強了各種教學模式的創新工作。蘇州市第十中學在建構自己的詩性課程時,就創建了閃爍道德光彩的審美課堂這種審美課堂遵循詩性教育的三個特征,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把課堂生活與社會生活融為一體,讓教師在一種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狀態下上課,學生們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學習狀態,進入了化境去探求知識發現真理。
四、完善普通高中課程評價體系
人作為一種求價的存在,做事常常要問此事是否值得。對于普通高中課程建設來說也是如此。存在部分設計人員在面對課程傳射階段時的思維較為狹隘,認為只要國家高考的形式不進行改善,則自己創設普通高中課程就沒有存在的意義。自己的教學優化,自己的評價等都是理論的空談,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其教育教學行為就是高考什么,就教什么,高考怎樣考,就怎么教,讓學生考上大學才是硬道理實事求是地講,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這種現實的教育考量也無可厚非。確切地說,讓學生考上大學并沒有錯,其錯就在于將普通高中課程建設與高考完全對立起來,沒有看到普通高中課程建設恰恰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高考。這其中的奧秘在于優化自己的評價,讓普通高中課程建設在促進學生健康個性發展的同時,提高高考升學率,正所謂不為高考,但贏得高考。
[關鍵詞]職業能力 舞蹈劇目 課程建設 創新實踐
[作者簡介]珊丹(1969- )女,內蒙古通遼人,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二級演員,研究方向為民族舞蹈表演。(內蒙古 通遼 02800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2-0144-02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對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校企合作的辦學途徑、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建設、項目教學法、工作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等問題的探索和實踐已經形成共識并初見成效。專業建設工作中的課程建設問題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息息相關,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課程建設過程中,要充分重視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增強課程的時效性,以提高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舞蹈劇目”課程是高職舞蹈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在舞蹈基本功訓練課和舞蹈編導等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本地區優秀民族舞蹈作品和中外經典舞蹈作品,著力培養舞蹈表演意識、舞臺表現力和創造力等舞蹈綜合能力的重點課程。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本著加強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點,有針對性地制訂能力發展計劃和專業知識學習方案,以提高課程時效性。
一、課程建設前期調研及分析
1.本課程對專業建設的作用。高職舞蹈專業是面向藝術團體、文化傳播和演藝公司以及基層文化館站、社會文化培訓機構、企事業單位相關部門,培養從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學、文化創意與策劃、演出經濟、社會培訓等工作的專業人才。“舞蹈劇目”課程是舞蹈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課程重視舞蹈表演知識的傳授,根據本地區舞蹈藝術的傳承和藝術市場的需求,安排教學內容、實訓項目,如蒙古舞中的安代舞、筷子舞、頂碗舞等,都是為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而專門設置的,對專業目標的實現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學情分析。高職“舞蹈劇目”課程是一個綜合性、實用性很強的專業課程,要求學習者不僅能做出規范的舞蹈動作,還要具有舞蹈教學和創編舞的基本能力和藝術素養。高職學生基礎較差,這一情況不僅表現在文化知識方面,也表現在專業能力方面。雖然入學前,學生都參加過舞蹈相關知識的學習,但由于在藝術加試中,高職學生的分數較低,整體排名比較靠后,基礎薄弱,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不努力,專業動作掌握不扎實。這些給教師授課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正常的教學計劃難以完成、知識傳授拖后、教學目標實現比較困難。
3.課程設計的整體思路。根據課程的整體要求和具體情況,在“舞蹈劇目”課程建設的調研階段,確定課程的建設思路:強調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目標,根據藝術市場及行業標準對畢業生的需求,分析整理舞臺演出人員、創編人員、舞蹈教學人員的實際工作任務以及為完成這些任務所需具備的系統知識和專業技能,整合教學內容。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設計基本功訓練項目、綜合劇目演練項目、創編項目等實訓內容,構建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將舞臺搬上講臺,利用仿真的職業場景進行一體化教學。在課堂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做緊密結合,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學生的舞蹈專業能力進行全程訓練,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課程建設創新實踐
1.梳理課程的能力培養目標,明確課程定位。高等職業教育從培養規格方面來講,重點是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實現這一目標,“舞蹈劇目”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舞蹈表演基本理論知識,具備扎實的舞蹈表演技能,有較強的舞蹈表演能力和一定的舞蹈教學能力,能完成舞蹈表演、教學、創意、策劃等工作任務,同時還要具備各項舞蹈基本技能,包括蒙古舞技法、韻律的表現能力、中國舞表演技能、運用肢體語言呈現藝術作品的表演能力;此外還應具備適應市場的能力、跟上文化發展主旋律的能力、職業遷移和崗位提升能力以及開拓創新的素質。
2.優化教學內容,突出實踐教學環節。為了實現課程的專業能力培養目標,突出其實踐性和應用性,在“舞蹈劇目”課程的內容整合上,本著“了解基礎理論知識,充分理解專業要求,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的原則,安排教學內容。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減少與專業技能培養聯系不密切,理論性過強的教學內容,增加在舞臺表演中常用的基本功和基本能力訓練內容,增加情景劇目、生活劇目等教學和排演,精選思想藝術性較高、訓練價值較大的中外經典作品,增加民族地區舞蹈劇目的內容。另外,還要增加欣賞課的內容,通過欣賞課的教學,達到美育教育和提高藝術鑒賞能力的教學目標。蒙古舞是本地區的重要藝術形式,其劇目表演也是本門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蒙古舞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主要有安代舞、筷子舞、頂碗舞等,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地域特色,是非常好的舞臺劇目、課堂教學內容。在劇目選編時,針對學生個體的藝術表現能力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表演意識、表現能力等方面的訓練,重訓練、重創新,讓學生在實訓中體會蒙古舞的意境,從而提升專業素質和文藝素養。舞蹈表演十分重視實踐環節。通過完成一個個實踐項目,讓學生領會作品的意境,消化課堂教學中學到的理論知識,結合基本功學習,提高舞蹈綜合能力。首先,在課時安排上要保證充足的實踐教學學時。可以采取“見習+實習”穿行的模式,根據理論學時的具體情況,一些小劇目安排見習,一些大的綜合性劇目安排整塊時間到大型演出團體實習。其次,在實踐內容方面,要選擇一些充滿濃郁民族風情的、體現時代精神風貌的劇目作為重點實踐內容,學生在參與實踐過程中,可以充分消化知識,提高藝術表演能力。最后,加強實踐教學的管理。派專業好的教師指導實踐學習,在專業上加以指導,同時還要制定嚴格的實習制度,從時間、質量、實習態度及生活、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好實踐教學工作。
3.探索以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適宜“舞蹈劇目”課程健康發展的教學模式。要培養學生的技能,提高職業意識,增強創業能力,就要從基礎的課堂教學做起,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課堂上如何真正做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探索出一種適合“舞蹈劇目”課程發展的教學模式,是在本門課程建設中要致力做好的一項重要工作。以往的教學,常常是教師講解知識,做出專業示范,然后讓學生照著做就可以。這種教學方法在基本功教學環節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應用到具體劇目排演、綜合節目排演、創編劇等內容教學就不太合適了。這些教學環節是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的部分,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適宜時機。可增加課堂討論環節,讓學生針對劇情自由討論,創編動作、編制方案,從而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同時要在課堂上設置預演環節,學生根據第一步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預演,如果不理想,隨時加以改動,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創造的快樂,成長進步很快。這樣,在教學中逐步形成了教師帶領加強基礎,學生自主改變創新,教師、學生共同改進作品的基本教學模式,突出課堂學習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4.改革評價體系,構建職業化的評價標準和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高職教育培養的是復合型的技能人才,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應該是多元化的。首先,構建職業化的評價標準。學生畢業后面臨的工作崗位標準統一,職業特色鮮明,為了縮短畢業生崗位適應期,在課程考核中,將行業標準、職業要求以及崗位要求引入考核內容中,提高考核的針對性,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其次,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舞蹈專業的學生“跳得好就算是成績好”的傳統標準太單一。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化競爭,工作態度、團隊合作精神、意志品質等方面也決定了一個人的水平和繼續上升的高度。要對學生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將學習態度、出勤情況、平時在討論小組中的表現等內容引入考核,為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加強學生對自我成長的約束性,提高教育的質量。
三、結論
高職院校的課程建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研究的內容很多,同時這項工作與高職教育改革的成敗息息相關。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舞蹈劇目”課程的建設,是舞蹈專業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課程建設中,要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基本出發點,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突出職業特色,關注職業需求,探索出適合“舞蹈劇目”課程發展的教育教學新模式,并將課程打造為精品課程。
[參考文獻]
[1]趙國祥.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3).
一、學生學業情況的評價策略
學校課程開發中學生學業情況的評價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學生參與態度、與他人合作、積極研究、成果積累、創新求異等諸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采用平時評價與學期評價相結合,每學期對學生學業情況做出終結性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激勵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
一是注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評價中,側重于對學生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評價,而對一些記憶性的認知內容只做少量的評價。例如,在學習《學生生活自理技能訓練》中的《炒菜》一節內容后,我們讓學生自己動手擇菜、洗菜、切菜、炒菜、裝盤,對學生的制作流程和菜的質量等方面進行評價;又如在學習《高臺,美麗的家鄉》中的《豐富的物產》一節內容后,讓學生進行調查資料的展示,鍛煉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對《傳統體育游戲》中拔河等競技性學校課程的考核,我們則采用了對抗式的比賽形式,使學生在緊張的對抗中不斷發展自己的能力。
二是注重學生、家長及社會參與的多元評價。通過學生自評、小組評價、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等形式對學生在學校課程學習中的積極性、參與度、創新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如在學生《生活自理技能及勞動技能訓練》選修課的評價上,我們下發家長反饋表,讓家長反饋學生在家的練習情況等。然后,教師綜合各方面的評價結果,每學期對學生進行一次終結性評價,確定等級,記入學生成績檔案。
三是注重學生評價的動態管理。加強學生在學校課程學習中的縱向比較,減弱橫向比較。實行學分制管理,規定每位學生畢業時所學的學校課程最低學分,分必選課得分和選修課得分。并為學生建立成長記錄檔案,學生在學校課程方面取得的成績將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定檔案,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依據之一。
二、教師實施工作的評價策略
教師實施工作的評價,既要做好對前期課程開發教師的評價,又要做好對后期課程實施教師的評價,評價要在教師的教學行為的自我分析與反思的基礎上進行,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為輔,從多渠道獲取信息,對教師進行評價,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一是前期課程開發教師的評價。要求通過對教師編寫的課程開發申報表、開發方案、課程實施綱要、校本教材等幾個方面對前期課程開發教師進行評價,評價中緊扣課程開發意義、目標確立、課程內容,進行量化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及時反饋開發教師,督促教師不斷完善學校課程。
二是對后期課程實施教師的評價。學校規定每門課程要有教學計劃、有教案、有教學反思、有考評方案、有考勤記錄、有作業成果,并且授課教師能按照學校整體實施方案達到規定學時,完成教學任務,效果明顯。通過學校教務處日常的工作檢查,期中、期末對學生的座談、調查,掌握教師的教學情況,根據教師在學校課程教學的過程性資料,對教師進行評價。
學校課程開發階段對開發教師進行1-2次評價,每學期對課程實施教師進行一次綜合性評價,每學年綜合兩學期的實施教師評價進行綜合性評價并記錄,評選出優秀學校課程教師,將評價結果納入到教師崗位目標考核之中,并作為評優的重要參考。
三、學校課程實踐的評價策略
學校課程實踐的評價主要是從對課程本身進行評價,看開發的學校課程是否符合本校教育理念和合作教育精神、課程內容是否能激發學生興趣、課程內容是否組織思路清晰、課程實施是否具備必要的資源、課程實施是否為學生的參與提供了充足的機會等多個方面,通過課程評價為學校課程建設提供決策依據,為學校領導和課堂教師修正和完善課程目標、課程組織、課程實施等提供依據。
一是科學制定評價量表。根據學校課程建設的需求,學校成立了專門的評價小組,由邀請的專家、學校領導、開發教師共同組成,并指定一名項目組成員主持評價活動的組織工作。然后評價小組根據確定的評價的目標,制定出科學的評價量表,有計劃地對學校課程進行評價。
二是多方位全面進行課程評價。評價小組通過采用調查、座談等評價方法收集評價小組成員、教師、家長等各個方面的信息,用數理統計和描述的方法進行信息的分析和處理,并及時對評價結果進行總結,力求做到科學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