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范文

        新經濟政策的內容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經濟政策的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經濟政策的內容

        第1篇: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計了如何推動我國“新經濟”的建立,以及如何在“新經濟”環境下加快信息產業的發展。究竟什么樣的經濟才是“新經濟”?“新經濟”對這十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地區、經濟群體意味著什幺?新的經濟理論叉將對產業發展提供什么樣的幫助?究竟“新經濟”的特征有哪些?信息產業是最先體現“新經濟特征的產業,信息產業的特征也是“新經濟”最典型的特征,而在“新經濟”成長壯大的過程中,信.技術也將發揮極大的經濟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對傳統經濟的信息化結構改造上。工業、農業、商業、全融業和服務業等傳統經濟中的桂·0產業,在采用信息植術進行改造后,將健得產業結構發生重要的變化,進而形成“新經濟”結構下的“新產業模式。

        ’l新經濟”日漸成為全球經濟學界、rr業界以至整個社會熱衷于議論的焦點話題。究竟什么樣的經濟才是“新經濟‑?“新經濟”對這個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地區、經濟群體意味著什么?它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這些間題,不僅僅為經濟學家們所關心。同時也被各國政府和企業所重視:人們在從網絡、電子商務的興旺發展中看到“新經濟,“美好前景的同時‘也從美國LYASDA}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中感受到其強大的威力。有關“泡沫”的議論沸沸揚揚,更使得人們對“新經濟”產生種種的疑問與擔優。

        應該承認、這些疑問與擔優在現實情況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經濟學家在教導他人如何認識“新經濟”的同時,其實自己也未必看得很清楚,因為畢竟這個嶄新的概念,從提出到現在不過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而經濟發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斷涌現,令人幾乎目不暇接。l,新經濟,l因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的興起而出。兩者具有不容割裂的緊密關系:正因如此仃業界對.l新經濟”有著非同一般的興趣一rf將如何在“新經濟”環境下持續健康地發展?新的經濟理論又將對產業發展提供什么樣的幫助?這是全球rr業界普遍關心的一個間題。

        1.新經濟一理論的建立

        “新經濟”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1996年12月3t7日,美國《商業周刊》發表的一組文章中創造性地使用了“新經濟”這個詞匯。一年以后,《商業周刊》再次發表文章,重申在美國確實存在著“新經濟’。此后,因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在發表講話時多次引用這一概念,“新經濟,‘的說法傳遍了世界。

        究竟什么是,.新經濟‘’?一般說來、它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網絡、知識為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增長動力的經濟”。也就是說,它實際上跟我們在此之前聽說過的多種經濟概念,如“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網絡經濟”、“數字經濟”等有著許多的相同或相似之處。故此也有人認為,上述這些概念的總和就是所謂的“新經濟”。

        “新經濟”的特征有哪些?簡單說來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經濟全球化;b,高強度的市場競爭;:.由信息技術引發的產業革命。它導致了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并表現為低失業、低通貨膨脹、低財政赤字、高增長(三低一高)的特點,這也是它與傳統經濟最明顯的不同之處。

        應當指出,上述新經濟的特征主要來自對20世紀9D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發展的總結。1}J1年4月到x(100年3月.美國經濟連續保持了108個月的增長,年度GDP(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達到3ek--4%a。而從1992年以來。美國的通脹率已經由4%降至不到?.0k、失業率則從7%一8}’}降至40k

        這樣的情形,在傳統經濟中的確是i反難見到的。而人們在稱羨‘卜新經濟’奇跡之余。也不禁要問:到目前為止.為何只有美國一個國家實現了“新經濟“,其他國家包括與美國社會制度、經濟政策極為相似的西歐國家和日本.為何不但沒有呈現同徉的經濟面貌。反而受到衰退的威脅。這個問題引起了全球經濟學家的注意。北京大學的一位教授認為。美國經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過去10多年來,里根、布什和克林頓政府對美國金融市場、政府和企業進行持續不斷地改革,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增加了經濟的靈活性。此外.美國國民樂于在革新信息技術方面進行大規模風險投資。對rf產業的高速發展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與之相比較。西歐和日本不但在經濟運行環境,風險資金市場、TT研發投入等環節上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而且在網絡普及程度、電子商務等方面也遠遠地落在了美國的后面。為此。它們都在積極采取措施,加大對“新經濟‘’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期望在較短的時間內趕上來。

        2000年4月5日.克林頓總統邀請格林斯播、比爾·蓋茨等人參加在白宮舉行的’卜新經濟會議“,此舉表明了美國政府對“新經濟”理論的正式承認和支持。有趣的是,會議舉行的前后。正值美國股市出現大幅震蕩、以科技股為主的NABDAQ綜合指數全面下跌.1T公司損失慘重。這只是時間上的一種巧合.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意義,但它卻讓人們更加關注’卜新經濟”-

        2信息技術是“新經濟”的墓石

        前面我們已經談到、.‘新經濟’與信息技術之間有著不容割裂的緊密關系,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

        a.信息技術領域是最先體現“新經濟”特征的產業,信息產業的特征也是“新經濟.,最典型的特征。

        B信息技術是“新經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沒有信息技術的發展,就不會有“新經濟”的出現.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而在“新經濟”成長壯大的過程中,信息技術也將發揮極大的經濟推動作用。

        信息技術對“新經濟”的突出貢獻,首先表現在對傳統經濟的信息化結構改造上。工業、農業,商業、金融業和服務業等傳統經濟中的核心產業.在采用信息技術進行改造后,將使得產業結構發生重要的變化,進而形成“新經濟.,結構下的“新產業’模式。信息技術向整個經濟領域的滲透。造就了一種與傳統經濟完全不同的經濟形態。概括地說。就是通過信息極其廣泛而快捷的流動更有效地配置資源、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率。企業通過lntemet和lnhanex掌握生產和銷售市場的實時動態。迅速做出反應,可以極大地避免經營風險。而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企業效率的提高對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信息技術的發展帶動了整個國民的增長。以美國為例,自20世紀9D年代初以來,美國對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投資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投資總額是其他產業投資的十幾倍。相應的。自1993年以來。由信息所帶動的美國工業增長的比例高達4}1%以上、信息產業已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信息產業造就了一大批快速成長的企業。它們對促進經濟與就業的增長起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年均增長不低于2I)%的公司在美國有23萬家,而到1997年就達到了36萬家。他們為美國經濟繁榮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信息產業對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相對減少。對經濟運行中間環節的依賴程度較低,不易引發通貨膨脹。我們知道,中間環節是影響經濟效率的一個主要原因。同時又是傳統經濟難以克服的間題。中間環節越多,供求之間的距離就越遠,資源的消耗也就越大。通過對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改造,能夠讓生產更直接,更快捷、更個性化地貼近最終消費者,完善總供應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

        3‘新經濟”對信息產業的改造

        信息產業以不同尋常的速度迅速崛起,進而成為‘.新經濟”的表率,并非是一種有意識的自覺行為,而是出于該行業創新能力強,技術更新快、竟爭激烈等特點,在高度開放的市場經濟模式下形成的自然現象。也正是在高度開放、急劇變化的經濟環境中。產業發展難免出現一些(至少在傳統經濟看來)不夠規范的現象:當“新經濟”在更大的范圍內出現,走向成熟與壯大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對信息產業進行一定程度的變革與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新經濟’“發展的需要:

        1975年.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組建了徽軟公司.2i年后,這家資產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國際軟件巨頭企業,因涉嫌壟斷,阻礙市場竟爭,違反了美國的反托拉斯法。被美國政府推上了法院的被告席。圍繞微軟一案、在美國國內以至全球經濟學界和fT業界都引發了激烈的爭議。有關這些爭議的報道很多。這里不再引建。我們注意到,爭議的焦點其實不在于徽軟是否從事了行業壟斷一這個問題已經有明確的答案一而在于拆分微軟對美國經濟是否有益,以及對信息產業發展的影響是好是壞。我們認為,這場爭論本身也是對“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經營行為與國家經濟管理政策之間的關系的辯論。拆分微軟,有利也有弊‘關鍵在于利大還是弊大。傳統經濟學認為、打擊壟斷能夠促進市場競爭,有效地提高經濟運行活力。在“新經濟’環境下.這樣的認識是否還是正確的呢?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注意到,從19世紀開始。美國經濟政策對壟斷行為的限制和打擊一直是全球最為嚴厲的.其市場開放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新經濟”最早在這片國土上出現,不僅僅與它的科技水平全球領先有關.市場開放與高度競爭同樣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創新與競爭、是信息產業的特色與傳統。而在“新經濟’定義中,全球化競爭也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講。打擊壟斷應該被認為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國內的信息產業中,壟斷行為還不是很多見,唯一突出的實例就是電信部門對網絡線路資源的獨占。在政府有意識地扶持新的企業參與競爭之后,壟斷狀況已經在一定程度_L得到了改善;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國內信息產業在今后的發展中,仍然有新的壟斷行為出現的可能。國內至今還沒有反壟斷的法律,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情況也跟我們相似,原因或許與這些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關。反壟斷或許不是當務之急,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信息產業是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出現壟斷行為的產業,需要及早予以防范。

        近年來,Internet高速發展,對網絡資源的爭奪己經成為信息產業和“新經濟“的焦點,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以較為突出的域名搶注問題為例,首先是美國通過把持著全球頂級域名(,.oig}的注冊權和管理權,攫取了巨大的域名資源。其次則有一些民間的公司或個人,專門搶注著名商品和有特殊含義的域名,轉手倒賣謀取暴利。我國的網絡建設起步較晚,對域名價值的宣傳與認識也不夠,大量品牌域名早已被別人搶注,最后只好出大價錢購買,經濟上必然要遭受損失:而直至目前,國際上對域名搶注始終沒有相應的懲治性法律,對域名倒賣只能聽之任之二這種不規范的行為,也需要借助、“新經濟”規則予以校正。

        4創新是“新經濟”的發展動力

        美國財長薩莫斯日前曾經說,在新經濟體系中,擁有暫時的“壟斷”能力是唯一的激勵機制,若沒有這種能力,將不能補償產品最初開發的投資成本。因此,對這種暫時“壟斷’能力的不斷追求,便是新經濟的核心驅動力,這也是美國特別重視保護知識產權(專利權‘復制權和商標權)的原因。

        不難理解,薩莫斯所說的“暫時壟斷I,指的是由技術領先造成的短時間市場獨占,其發生的根源則來自于創新。

        創新對信息產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創新就不會有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照此推論,沒有創新也不會有“新經濟,.的出現,而創新能力的薄弱或減弱都將對’’新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沒有人說得清一項創新技術具有多大的經濟價值,這不僅是因為受到當時的各種因素的限制,同時也因為其數額極其寵大,令人難以佑汁一1981年,微軟公司以500()美元買下5CP一I)OS}即后來的R15一〕l5)后,第一年的營業額就達到了驚人的340(〕萬美元,迅速成為軟件業第一大公司。扮世紀?0年代,一批美國軍方的計算機科學家設計出ARPA-NET,90年代轉為民用,這就是今天的lnlemet。它的價值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不止千萬億美元,放眼其未來,其經濟價值更是難以估算。

        就創新能力而言,美國1’I’企業無疑是最強的。與之相比較,中國企業則普遍能力不足,這是我們在發展“新經濟”中要著重解決的一個問題。

        創新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企業經營理念上的差異所造成。而首先要解決研發(R&D投人、風險資金和人才培養等問題。國際信息產業發展的經驗表明,高額的研發投人是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一些國際大公司(如IHM,htel,HP,Nli-cxoraa}ft等)都把1030以上的年收人投人研發,美‘日等國政府也以政策扶持和巨額資金自助的方式鼓勵企業注重研發。

        第2篇: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范文

        王熙鳳本來是最合適的人選,作者也曾寄以希望。所以第十三回特地安排了秦可卿托夢給鳳姐的情節,脂硯齋還因了這個原故指示作者刪去了秦可卿與賈珍私通的具體描寫。但事實證明,秦可卿所托非人,王熙鳳并沒有按秦氏托咐的去做。首先秦可卿的喪事就靡費排場得驚天動地。接著又是貴妃省親,連元春都覺得“奢華靡費”得不免過分。

        當然也不能完全歸咎于王熙鳳本人。說到底主要還是“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家族盛衰的定律在起作用。運終數盡,非人力所能回天。所以鳳姐的判詞大書特書“凡鳥偏從末世來”。第五十五回描寫鳳姐病倒,不能理事,就說明她的管理思想已成敗局。

        探春的新經濟政策又怎樣呢?

        這涉及到對《紅樓夢》里三個回次內容的解讀。探春理家在第五十六回,寫得有聲有色,上面論述甚詳。第五十七回和第五十八回重新回到對寶玉和黛玉愛情關系的描寫,并插入藕官和藥官的另一種形式的戀愛,筆觸也極深微細膩。唯獨第五十九、六十、六十一,三個回次,情節亂作一團,不是吵架,就是斗毆,整個大觀園都亂了套。追其原因,應與探春的新經濟政策引發利益糾紛不無干系。

        起因是寶釵的小丫頭鶯兒在柳葉渚邊采摘柳條編織花籃,引起這一帶的承包人的不滿,但礙于寶釵的面子,不敢直接指責鶯兒,于是就打罵在一邊的春燕。其實春燕是無辜的,當她看到鶯兒用柳條編東西時,很有禮貌地同鶯兒閑聊起家常,說體己話。

        正當兩人這樣說著話的時候,春燕的姑媽拄著拐走來了。

        這位老葉媽一見嫩柳和鮮花撒了一地的現場景象,“心里便不受用”。她不敢奈何鶯兒,于是指桑罵槐,對春燕大打出手。不一會春燕的娘何婆又來了,經這位利欲熏心的姑媽一挑,她也加入打罵的行列。直打得春燕邊哭邊往怡紅院跑,幸虧有寶玉護住,這場鬧劇才告一段落。打春燕,在責任承包者老葉媽是“殺雞給猴看”,意在鶯兒;我們讀者則覺得是“打狗不看主人”,芒刺所向是“三駕馬車”之一的薛寶釵。

        而在此之前,藕官在園子里燒紙和芳官洗頭兩件事,已經吵鬧得不亦樂乎。接下去第六十回又因為茉莉粉和薔薇硝的誤會,惹惱了趙姨娘,演出了比“柳葉渚邊嗔鶯咤燕”更不成體統的鬧劇,丫頭婆子們在怡紅院里打起了群架。導火索仍然與園子里燒紙一案有關。如果不是夏婆子告訴趙姨娘藕官燒紙的事,趙姨娘未必敢鬧得那樣兇。而夏婆子的外孫女蟬姐兒恰好在探春處當差(人物關系何等錯綜紛繁),聽到了有人告夏婆子的狀,立刻就傳給夏婆子知道。矛盾一層層擴大,像亂麻一樣,互相糾纏在一起。探春原想查清楚是誰調唆的趙姨娘,結果毫無頭緒。

        接下去便是局面更加火爆的第六十一回的大鬧廚房。

        迎春的大丫頭司棋想吃一碗燉雞蛋,派小丫頭蓮花兒去廚房找主管柳家的去商量。誰知柳家的正為女兒柳五兒承寶玉的錯愛兒神魂顛倒,苦窮過后竟一口回絕。結果氣得司棋帶領自己的小丫頭們沖進廚房,七手八腳、亂翻亂擲的狠鬧了一場。而潛因則是廚房主管柳家的“弄權”,哪個枝兒硬就巴結誰。所以蓮花兒捅破了她的窗戶紙:“前兒小燕來,說晴雯姐姐要吃蘆蒿”,你還問肉炒還是雞炒,然后“狗顛兒似的捧了去”。柳家的走的是怡紅院的線,想通過芳官給女兒找個安身立命之所,她當然不敢怠慢晴雯。

        就這樣,連續三個回次的大混戰,已經讓表面平靜的大觀園,呈現處“家反宅亂”的困局。而“家反宅亂”這四字考語,就是柳家的住在外面的嫂子親口跟她說的。我們不妨看看柳家的從她哥嫂處回園子,被看門的小廝們糾纏住彼此的一段對話。

        這小廝且不開門,且拉著笑說:“好嬸子,你這一進去,好歹偷些杏子出來賞我吃。我這里老等。你若忘了時,日后半夜三更打酒買油的,我不給你老人家開門,也不答應你,隨你干叫去。”柳氏啐道:“發了昏的,今年不比往年,把這些東西分給了眾奶奶了。一個個的不像抓破了臉的,人打樹底下一過,兩眼就像黧雞似的,還動他的果子。昨兒我從李子樹下一走,偏有一個蜜蜂往臉上一過,我一招手兒,偏你那好舅母就看見了。他離的遠看不真,只當我摘李子呢,就聲浪嗓喊起來,說又是還沒供佛呢,又是老太太、太太不在家,還沒進鮮呢,等進了上頭,嫂子們都有分的,倒像誰害了饞癆等李子出汗呢。叫我也沒好話說,搶白了他一頓。可是你舅母姨娘兩三個親戚都管著,怎不和他們要的,倒和我來要。這可是倉老鼠和老鴰去借糧,――守著的沒有,飛著的有。”小廝笑道:“哎吆吆,沒有罷了,說上這些閑話!”

        攔住柳家的小廝也許認為她說的是閑話。可是,作者以及我們讀者,可不覺得是閑話。相反,我認為這是作者對大觀園改革的后續故事的點題之筆。小廝們向柳家的要李子吃,豈知上次柳家的揮了一下蜜蜂,差點沒被管事的婆子訛上。請注意“分給了眾奶奶了”這個關鍵詞。柳家的說的:“一個個的不像抓破了臉的,人打樹底下一過,兩眼就像黧雞似的,還動他的果子。”當然,柳家的不經意的放了粗口,這是人物身份性格使然,聲口畢肖,活靈活現。這是與黛釵云不同的話語系統,所謂語言是一個人的文化符號,信不誣也。而《紅樓》人物群的語言分際,非文學巨匠如《紅樓》之作者,斷無人寫出。

        可是我們寧愿暫時拋開作品的藝術神功,而來關注上述的系列小故事,是否與探春的新經濟政策所引發的利益紛爭有關。可以肯定地說,當然有關,直接相關,息息相關。改革是因,吵架是相,失敗是果。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三駕馬車”的主軸的改革設計者探春,面對如此不成體統的亂局,竟然一籌莫展,連她的生母趙姨娘的不時攪局,她也無可奈何,反而由王熙鳳的心腹丫鬟平兒來出面解難釋紛。

        第3篇: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范文

        關鍵詞:馬來西亞,中等收入陷阱,經濟轉型,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國家之一。自1977年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以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馬來西亞人均國民收入水平始終未能突破全球高收入水平分界線。在“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擾下,馬來西亞收入分配結構失衡、自主創新能力缺失、人力資源發展遲緩、民主進程緩慢與腐敗等問題凸顯,“中等收入陷阱”日益成為束縛馬來西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瓶頸。為了化解“中等收入陷阱”,2009年以來,以新總理納吉布為首的新一屆政府采取措施積極,力圖重燃馬來西亞經濟活力,突破經濟發展瓶頸。

        一、馬來西亞面對“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

        二戰之后,世界上許多國家經過努力,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先后從低收入國家行列成功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是由于絕大多數國家在向高收入國家邁進過程中,經濟增長仍然依賴原有的發展戰略和增長機制,增長陷入停滯狀態,人均GNI難以突破,陷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根據世界銀行《東亞經濟發展報告》(2006),“中等收入陷阱”即一個經濟體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邁進的過程中,既不能重復又難以擺脫以往由低收入進入中等收入的發展模式,很容易出現經濟增長停滯和徘徊,人均國民收入難以突破1萬美元。經濟體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表現包括:國內收入分配結構失衡,貧富分化嚴重;產業結構未能成功轉型升級,技術和知識貢獻率很低;金融體系脆弱,抵抗外部市場波動能力差;城市化問題嚴重;民主進程緩慢;腐敗滋長和權利尋租現象橫行。世界上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例子非常少,國際公認成功跨越的國家和地區僅有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臺灣,而大多數東亞國家和拉美國家至今都被困于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其中,馬來西亞就是東亞地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

        獨立之后,馬來西亞曾是東亞地區經濟表現最好的國家之一,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甚至要比韓國更早一些。20世紀70年代馬來西亞通過利用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吸引外資和技術發展勞動密集性產業,迅速走向工業化。1977年馬來西亞的人均GNI就已經達到103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而同期韓國人均GNI為930美元,屬于低收入國家。1995年馬來西亞人均GNI為4010美元,經濟發展進入中等偏上水平,開始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但由于收入分配結構失衡,金融體系脆弱等因素,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緩慢。1998-2010年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率只有2.07%。21 世紀初馬來西亞進行了經濟結構調整,但只實現了經濟的溫和增長。2000年馬來西亞人均GNI為3420美元,只有同期韓國人均GNI的34.5%。 2010年馬來西亞人均GNI為7760美元,位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仍然徘徊于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而此時已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韓國人均GNI高達 19890美元,遠遠超過馬來西亞。

        二、馬來西亞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

        從世界上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順利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關鍵在于經濟體經濟發展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之后,能否成功轉換經濟增長動力機制,順利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馬來西亞現行經濟發展中,收入分配結構、人力資源發展和政治體制等方面都對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轉型形成了極大的掣肘,不消除這些掣肘因素,馬來西亞就難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向高收入國家行列。

        (一)馬來西亞收入分配結構失衡導致社會有效消費需求不足,致使國內經濟轉型乏力

        從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看,一國經濟起飛階段,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當經濟發展進入中等偏上收入階段之后,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下降,經濟增長需要尋找新的驅動力,擴大內需成為支持經濟增長新的突破口。因此投資率經歷了先升后降的過程,整個變化過程類似一條馬鞍型曲線,而消費率則經歷了先降后升的演變過程,呈現出倒馬鞍型曲線。比如,1970-1990年,韓國投資率從25.4%上升至37.5%左右,居民消費率從94.6%下降至 75.4%以下,1990-2010年,韓國投資率從37.5%下降到29.2%左右,居民消費率75.4%從上升到83.5%左右。從總體上看,亞洲 “四小”由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的過程中,都伴隨著投資率的下降和消費率的上升。在這個過程中,居民消費率普遍達到70%以上。而 2000-2010年馬來西亞居民消費率僅維持在60%左右,仍未達到亞洲“四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消費率水平。此外,馬來西亞居民消費結構也不盡合理,馬來西亞食品消費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高達20%左右,而日韓食品消費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僅為13%左右,和日韓消費結構相比,馬來西亞明顯是一個生存型的消費結構。

        馬來西亞經濟增長未能成功從投資主導轉向消費主導,很大程度是因為馬來西亞收入分配結構失衡,國民收入增長緩慢,居民間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09年馬來西亞基尼系數為0.462,已經遠遠超過0.4的國際警戒線,是亞洲財富分配最不均衡的國家之一。馬來西亞15%最富有的階層掌握了80%的社會財富,而85%的社會大眾僅僅掌握了20%的社會財富。15%最富有階層人均收入為36784美元,85%的社會大眾人均收入為 1623美元,兩個階層的收入相差22.7倍。2009年仍有2.3%的馬來西亞人生活在每天2美元的貧困線之下,3.8%的人口生活在國家貧困線之下,8.2%的農村人口生活在農村貧困線以下。這種社會分配不公現象容易激發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是社會不穩的根源,威脅馬來西亞經濟平穩快速增長。近年來馬來西亞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有向高收入群體傾斜的趨勢,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占總收入比例不斷下降。根據世界銀行統計,2004-2009年馬來西亞20%低收入群體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由6.5%下降至4.5%,60%中間收入群體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由48.8%下降至44.0%,而20%高收入群體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由44.8%上升至51.5%。和高收入者相比,中低收入者的邊際消費傾向高,中低收入者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費,所以高收入群體收入水平上升所帶來的消費增加不足于彌補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下降所帶來的消費下降,結果導致馬來西亞的中產階級難以發展壯大,社會有效消費需求不足,馬來西亞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轉型缺乏驅動力。

        (二)人力資源發展滯后和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制約國內產業結構升級

        馬來西亞曾依靠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吸引外國資本和先進技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從而迅速走向工業化。隨著馬來西亞經濟發展,馬來西亞國民收入水平得以提高,勞動力成本也隨之上漲。在與中國、越南等低生產成本國家競爭中,馬來西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逐漸消失,其產業國際競爭力也隨之下降。由于歐美發達國家經濟不景氣,對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進口需求持續下降,馬來西亞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越來越困難。面對低成本國家的競爭和歐美國家的需求疲軟,馬來西亞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遇到了空前的挑戰,由此馬來西亞進入了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以知識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調整階段。

        由于馬來西亞大部分企業主要從事勞動密集型生產,長期被鎖定于加工制造等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低端環節,在技術研發和品牌服務等高附加值環節缺乏比較優勢,使得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面臨重重困難。目前馬來西亞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面臨的主要問題有:馬來西亞人才外流現象嚴重,現行教育體制僵化過時,國內高端技術人才嚴重缺失。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11年居住和工作在國外的馬來西亞人約為150萬,占馬來西亞總人口的5.3%。這些移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技術工人和專業人才,因而造成了非常嚴重的人才流失。雖然馬來西亞對教育領域進行了大量投入,但馬來西亞教育體制僵化過時,被馬來西亞企業界批評教育內容嚴重脫離生產實際,產學脫鉤嚴重,無論從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無法為市場提供所需要的技術人才和專業人員。馬來西亞現有人力資本已經到了極其短缺的地步,2006年馬來西亞每一百萬人中從事研發活動的研究員和技術員數量分別為372人和44人,遠遠低于日韓研發人員的比例,同期日本和韓國每一百萬人中從事研發活動的研究員和技術員數量分別為5416人、584人和4187人、587人。2010年馬來西亞美國電子工業(MAEI)稱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的第一季度馬來西亞中小型企業面臨著工程師和技術員嚴重短缺,并且呼吁政府允許繼續雇傭外籍員工來彌補勞動力的短缺。2010年馬來西亞政府公開承認馬來西亞擁有嚴重的人力資本赤字。另一方面,馬來西亞研發投入不足,企業自主創新動力匱乏,研發能力薄弱。根據世界競爭力年鑒,2009年馬來西亞研發經費投入(R&D投入)約為11億美元,只占馬來西亞國內生產總值0.64%,遠遠低于其他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對RSLD的投入。2009年馬來西亞獲得美國專利和商標局(USPTO)授予的專利數僅為181件,同期新加坡和韓國獲得的專利數分別為493件和 9566件。可以看出,馬來西亞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企業的技術自給率很低。馬來西亞的高新技術多半是由外資和合資公司掌握,而本土企業維持經營多是依靠資源紅利、人口紅利和政策紅利,而不是依靠技術和研發水平的提高。高端技術人才缺失和低下的研發能力嚴重損害了馬來西亞移動產業價值鏈的動力,嚴重影響了馬來西亞經濟結構升級轉換。

        總體來說,馬來西亞如今在低端產業和初級產品生產加工方面,面臨著中國、越南等低成本國家的競爭,受到了這些新興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低端擠出效應。在高端產業和高附加值產品生產上,馬來西亞又難以在人力資本、產品質量、技術研發上和發達國家競爭。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瓶頸嚴重阻礙了馬來西亞經濟進一步增長,是馬來西亞深陷中等收入陷阱最主要的原因。

        (三)體制改革滯后和腐敗問題制約馬來西亞經濟增長

        戰后馬來西亞的政治進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戰后到新經濟政策實施前(1971年);新經濟政策實施(1971年)到改革運動興起(1999 年);改革運動興起(1999年)至今。戰后到1999年是馬來西亞威權政體的形成階段,1999年改革運動興起標志著馬來西亞威權政治開始面臨轉型壓力。馬來西亞曾通過威權政體實現經濟高速增長,完成國民經濟起飛。但當經濟發展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之后,馬來西亞仍繼續沿用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腐敗問題、權力尋租、市場行為扭曲現象大量浮現,嚴重阻礙了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同時,馬來西亞的政治文化深受族群主義和種族文化影響。這種族群主義對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的消極影響十分明顯,因為這一主義追求自身族群利益,并適時凌駕于其他族群之上,這嚴重破壞馬來西亞的社會民主和社會安定。比如,1971年頒布的新經濟政策就帶有明顯的種族傾向,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原住民優先政策。依照新經濟政策規定,銀行貸款、商業經營許可和政府工程都要向馬來人傾斜,并且提出了土著、非土著和外國人的經濟比率調整目標。這項政策嚴重打擊了馬來西亞非馬來資本的生產積極性,造成馬來西亞大量私人資本出逃,嚴重影響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由于政府直接參與到微觀經濟運作上,導致馬來西亞出現金錢政治。

        由于馬來西亞國內對權力缺乏堅強有效的監督機制,馬來西亞權力泛化濫用現象嚴重。腐敗掠奪和破壞馬來西亞的公共財富,使馬來西亞公眾利益直接遭受損失。在國際透明組織公布的2011年全球腐敗印象指數排名中,馬來西亞腐敗印象指數(CPI)為4.3,世界排名第60,這是1995年以來馬來西亞貪污指數排位最差的一次。全球金融誠信組織稱,馬來西亞是除了中東和其他洲的一些石油輸出國之外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之一。據全球金融誠信組織統計,2000-2009年年間馬來西亞人均外流贓款為5320美元。同時,在馬來西亞權力作為要素流入市場,造成不公平競爭,惡化馬來西亞整體經濟環境,嚴重妨礙馬來西亞私人資本增長。根據世界銀行統計,2001-2010年間馬來西亞私人部門固定資本形成總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僅為10%左右。其中,2010馬來西亞私人部門固定資本形成總值占GDP的10.3%,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私人部門投資水平的1/3,也是亞洲私人部門投資最低的國家之一。

        (四)馬來西亞工業化發展和城市化發展失衡,城市化問題凸顯

        馬來西亞城市人口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馬來西亞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速度,造成馬來西亞過度城市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馬來西亞城市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1990年,馬來西亞城市人口為906萬,占馬來西亞總人口比重為49.8%。2000年,馬來西亞城市人口為145l萬,占馬來西亞總人口比重為62.0%,城市化水平比1990年提高了12.2個百分點。到了2010年,馬來西亞城市人口高達2051萬,占馬來西亞總人口比重為72.2%,城市化水平比2000年提高了10.2個百分點。亞洲開發銀行(ADB)預測2030年馬來西亞城市化水平將達到77.6%。過度城市化導致馬來西亞城市化缺乏必要的物質基礎和經濟支撐,馬來西亞城市化過程中就業問題、社會保障問題、收入問題以及住房問題凸顯。此外,過度城市化會導致城市發展與工業發展爭奪資源,反過來制約了馬來西亞工業化進程。 三、馬來西亞應對“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措施

        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家的共同遠景指導下,馬來西亞采取一系列積極應對措施,試圖為馬來西亞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創造有利的制度條件。

        (一)馬來西亞推出經濟、政治與社會轉型方案

        為了擺脫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實現經濟結構轉型,2009年以來馬來西亞政府相繼制定新經濟模式方案、政府轉型計劃,提出一個馬來西亞概念,試圖從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社會制度方面消除和清理影響馬來西亞經濟社會結構轉換的因素。

        在這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措施中,最為系統的當屬2010年3月馬來西亞政府推出的新經濟模式方案(NEM)。它集中體現了馬來西亞新一屆政府的基本施政方針和經濟發展思路,并將成為指導未來10年馬來西亞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NEM的主體框架分為:三大發展優勢、三個階段目標、四種動力和八項戰略改革措施。其中,三個階段目標分別為:2020年人均GDP達到15000美元~20000美元;使所有人充分受益于國家財富增長;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害子孫后代的利益。四種動力分別為:堅定的領導和政治意志力;動員人民群眾形成改革合力;同步政策措施和行動的推動力;在政策執行中不斷改進和提高政策的適應力。八項戰略改革措施包括:重振私營部門活力、培養高素質人力資源、提高國內經濟的競爭力、強化公共部門、實施透明和市場友好型的平權政策、知識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增長源泉和確保可持續發展。

        2010年1月,馬來西亞政府推出政府轉型計劃(GTP),GTP的宗旨及目標:公平對待所有族群,各族群權益將受到保護;以民為先,關注人民的需求;通過透明化與責任制,以績效為先。該計劃分為三個階段:2010至2012年、2012年至2015年以及2015至2020年,主要包括了六個關鍵成果領域,即打擊腐敗,減低犯罪,減少貧困,提高教育,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交通領域。

        2010年9月,馬來西亞政府推出了一個馬來西亞概念,一個馬來西亞的宗旨是維護及鞏固馬來西亞多元種族的團結以面對各種危機及挑戰,這預示著馬來西亞政府將更注重民主和睦、民族團結和消除種族歧視,為新經濟模式方案的實施提供良好的群眾基礎。

        (二)重視人力資本發展,注重培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鼓勵技術研發

        2010年,馬來西亞政府在一個馬來西亞概念、政府轉型計劃和新經濟模式的基礎上推出了第十個大馬計劃。第十個大馬計劃所提出的十大理念中,其中有四個理念是需要高質量的人力資本作為支持的。新經濟模式中提出的12個國家重點經濟領域中,七個是高度依賴熟練勞動力的領域,如信息和通信技術、金融服務和電子電器產業。為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2020年成為高收入國家的宏愿,建立一支受過教育、富有創造性和創新精神的勞動力隊伍已迫在眉睫。馬來西亞政府提出未來將重點提高馬來西亞的勞動力質量。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將成為提高勞動力質量的重要辦法。為了吸引外國人才和扭轉馬來西亞人才外流現象,2011年1月,馬來西亞“人才公司”成立。該公司將與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合作,共同籌劃全國人才的藍圖,并且負責從學校教育到勞動力培訓的所有人才問題。這一舉措將提高馬來西亞經濟競爭力,幫助馬來西亞向高收入國家轉型。

        馬來西亞在科技創新和研發方面一直未能取得大的進展,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制約著馬來西亞經濟轉型。政府已經承諾將促進科技創新,鼓勵研發和促進研發成果商品化。1992年馬來西亞成立科技發展公司,科技發展公司的主要作用是促進馬來西亞國內對新企業進行投資,并且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 2009年科技發展公司撥款1.43億馬元給95家企業,同時用3.50億馬元參股50多家企業幫助企業進行研發創新。另外,馬來西亞通過產業集群的方式鼓勵技術創新和研發。2007年開始,馬來西亞將生物技術、信息和通信技術、海洋和空間研究和科學技術服務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

        (三)發揮私人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逐步放寬對外國資本的限制

        近年來,馬來西亞的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不斷下降,馬來西亞政府開始專注于為私人部門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發揮私人資本對馬來西亞經濟轉型的推動作用。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由馬華公會和戰略分析與政策研究學會合辦的華人經濟大會上說:“私人部門對2020年遠景規劃的項目和投資是必不可少的,第十個大馬計劃每年6%的增長目標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來推動,其中大部分資金將來自于一個更加有活力的私營部門。”2001年至2010年間,馬來西亞私人部門固定資本形成總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僅為10%左右,馬來西亞尋求在未來10年實現私人投資翻一番。馬來西亞政府智囊機構宣布政府核準的131個項目所需4440億美元總投資,其中的60%將來自私人公司,32%來自于政府相關公司和8%來自于州。和過去10年政府投資主導社會總投資,私人投資僅占總投資10%左右的情況相比,這將在根本上改變馬來西亞的投資格局。

        為了實現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馬來西亞近來放寬對外國投資的種種限制。2009年6月,馬來西亞政府宣布不再要求上市公司拿出30%的股權出售給馬來人,但這不適用于戰略性產業如電信、供水和能源。上市公司仍有必要出售25%的股權給民眾,而其中的一半必須出售給馬來民眾。政府允許股票經紀及單位信托公司外資持股由原來的49%上升至70%,基金管理公司外資持股可達100%。同時,馬來西亞政府收回了馬來西亞外國投資委員會(FIC)的大部分權力。馬來西亞的外國投資委員會曾包攬馬來西亞一切外資相關事務,經常無端對外國資本施加各種限制和阻攔,被外國投資者諷刺為馬來西亞競爭力提升的障礙。為了鼓勵外國投資,馬來西亞政府還制定了一系列外商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并與40多個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與大部分主要工業化國家簽訂投資保障協定。

        參考文獻

        第4篇: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范文

        1.1由短期考慮變長遠規劃

        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不僅需要及時推出有力的短期措施,也需要全面考慮各種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把短期應對舉措與中長期發展和改革結合起來,由短期考慮變長遠規劃。傳統市場營銷理念往往以短期的“銷售業績”作為核心營銷理念,只重視商品一時的暢銷,不注重維護、創造企業的經營特色,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特征明顯。而在新經濟市場條件下,企業市場營銷的核心理念更強調可持續發展,表現在:首先,營銷目標的可持續發展,即以擴大市場或推銷商品為中心轉變為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中心,注重培育和擴大長期客戶群,形成如“全面滿足客戶需求”等新營銷理念;其次,營銷過程的可持續發展,即以競爭為中心轉變為以合作為中心,注重各類營銷資源的整合和營銷關系的培養,如同競爭對手、分銷渠道等交易伙伴建立“合作”和“雙贏”的營銷戰略聯盟理念,以及重視營銷過程中的人力資本投資和知識資本積累等營銷理念。

        1.2由“資本”做主轉變為“知本”做主

        資本,在經濟學意義上,指的是用于生產的基本生產要素,即資金、廠房、設備、材料等物質資源。在金融學和會計領域,資本通常用來代表金融財富,特別是用于經商、興辦企業的金融資產。廣義上,資本也可作為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各種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本質上,資本就是財富,通常形式是金錢或者實物財產。而“知本”就是指以知識為主體的、參與直銷企業經營活動并為直銷企業創造價值的資本形態。它是相對于傳統的物質資本而言的,是知識型直銷企業最為重要的資源,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動態的、能夠帶來價值增值的價值,是直銷企業真正的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距,是物質資本與非物質資本的合成。由資本做主轉變為知本做主,專注于市場營銷領域,從戰略規劃到戰術組合做營銷問題的“終結者”。倡導實效整合主義,是我們接下來應對新經濟時代所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2社會環境的變化

        2.1電子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信息化、電子化普及,二者與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相適應,包括:

        (1)信息網絡體系,包括信息資源,各種信息系統,公用通信網絡平臺等。(2)信息產業基礎,包括信息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信息裝備制造,信息咨詢服務等。

        (3)社會運行環境,包括現代工農業、管理體制、政策法律、規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觀念等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

        (4)效率積累過程,包括勞動者素質、國家現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不斷進步等制造業信息化將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與制造技術相結合,改善制造企業的經營、管理、產品開發和生產等各個環節,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企業的創新能力。

        2.2消費者的整體消費意識維權意識的進步

        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有償獲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時期內依法享有的權益。消費者權益,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下適應經濟運行的客觀需要賦給商品最終使用者享有的權利。在過去,由于供應短缺、消費者很難顧及到商品質量,對服務狀態也無法提出較高的要求,這實際上是生活水平低下的反映。如今消費者通過保護自身權利,能夠購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和服務,就是一種質的提高。所以,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關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于鼓勵公平競爭,限制不正當競爭,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和全社會的經濟效益,讓消費者在維權的道路上有法可依,有理可說。

        2.3消費者需求差異化而引起的市場細分

        消費者的需求往往是多方面的、不確定的,需要我們去分析和引導,很少有客戶尤其是消費品的購買者對自己要購買的消費品形成非常精確的描述。也就是說,當一位客戶站在我們的面前時,他對我們的產品有了極大的興趣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將要買回去的是什么樣的。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增強與客戶的溝通,對客戶的需求做出定義判斷。就是說通過買賣雙方的長期溝通,對客戶購買產品的欲望、用途、功能、款式進行逐漸發掘,將客戶心里模糊的認識以精確的方式描述并展示出來,即所謂的市場細分。而新經濟時代區別于傳統經濟時代,市場細分策略的制定不可生搬硬套,要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在實際的制定過程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全面性:對于任何已被列入客戶范疇的消費者,我們要全面的定義其幾乎所有的需求,全面掌握客戶在生活中對于各種產品的需求強度和滿足狀況;

        (2)突出性:要突出產品和客戶需求的結合點,清晰的定義出客戶的需求,必要的時刻要給客戶對本產品的需求形成一個特有的含義;

        (3)深入性:溝通不能膚淺,否則只能是空談。只有深入的了解客戶的生活、工作、交往的各個環節,你才會發現他對同一種產品擁有的真正需求;

        (4)廣泛性:要求銷售人員要了解所有客戶的需求狀況,學會對比分析,差異化的準備自己的相關工具和說服方法;

        (5)建議性:客戶所認同的觀念跟我們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差異,所以對客戶的需求要進行定義只能是“我們認為您的需求是……”、“您認同嗎?”等諸如此類的建議性語氣。以上幾點的有機結合,方能夠為制定正確的市場細分策略提供充分的支持。否則,策略的可執行性會大打折扣。

        3新經濟時代營銷策略分析及應對措施

        將市場營銷、新經濟時代同企業管理制度相結合。將市場營銷新機制融入企業管理當中,企業的全部流程管理是調整和適應新經濟時代的關鍵。只有通過建立與新經濟時代相匹配的組織管理制度,才能對新經濟時代的經濟性、可控性、實施進度等進行全面的管理和評估,建立相對應的管理制度,應對新經濟時展的營銷策略有以下幾點:

        (1)信息管理策略:企業必須加強信息的管理工作,應建立起相關信息的快速反應機制,使營銷人員增強營銷創新工作的清晰度、準確度和超前度。

        (2)信息反饋策略:企業應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通過各種渠道及時的向消費者及潛在客戶提供企業全面、詳盡和及時的產品、營銷及服務介紹,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3)信息共享策略:這其中的共享是指企業內部相關聯的部門形成消費者信息、產品信息、競爭對手信息、市場走勢等資源的共享,保證企業內部高效率工作,避免因共享不及時而造成的損失,從而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實施營銷戰略。

        (4)信息利用策略:企業營銷團隊是企業的靈魂,通過多種渠道搜集、整理和分析市場供求信息、產品信息、技術信息、競爭者信息等,進而由專門的部門和人員進行分析和利用。

        (5)信息再生策略:利用已有的信息來產生信息的過程,即由客觀信息轉變為主觀信息,擴大已有信息內容,發揮團隊個體能動性,創新機制,應對新的機遇,新的挑戰。

        (6)信息合作策略:新經濟時代要求企業注重的更多的是雙方或多方合作,實現共贏局面,這樣才能擺脫舊時代的傳統枷鎖,打開新的市場之路。

        4結論

        第5篇: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范文

        關鍵詞:宏微觀經濟學;居住空間分異;西安;房地產市場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6-0251-03

        一、相關概念

        西方經濟學是研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稀缺資源配置與利用的科學。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西方經濟學形成了按研究對象不同分成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兩大分支。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化來說明資源如何分配的;微觀經濟學是以單個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和應的經濟變量單項數值的決定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1)居住空間分異現象是隨著城市的誕生出現的,居住空間結構的不斷演化,是城市社會、經濟、文化、制度等多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2)城市居住空間變遷總體上呈現與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進程相對應的特征。城市的發展與居住空間分異相互作用,城市的發展導致了居住空間的分異,而反過來,居住分異也影響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二、宏微觀經濟學聯系與區別

        (一)聯系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是互相補充的。經濟學的目的是要實現社會經濟福利的最大化。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既要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又要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微觀經濟學在假定資源已實現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達到最優配置的問題;宏觀經濟學在假定資源已實現最優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達到充分利用的問題。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社會經濟問題。從這一意義上說,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補充的。它們共同組成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都是實證分析。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都把社會經濟制度作為既定的,不分析社會經濟制度變動對經濟的影響。這也就是說,它們都把市場經濟制度作為一個既定的存在,分析這一制度下的資源配置與利用問題。

        (二)區別

        1.基本假設不同

        經濟學的研究是以一定的假設條件為前提的。微觀經濟學基本假設條件有以下三點:(1)市場出清。這就是堅信在價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況下,市場上一定會實現充分就業的供求均衡狀態。(2)完全理性。這一假設是指,消費者和廠商都是以利己為目的的經濟人,他們自覺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為目標,又知道如何實現最大化。只有在這一假設之下,價格調節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才是可能的。(3)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假設是指消費者和廠商可以免費而迅速地獲得各種市場信息。

        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基于兩個假設:(1)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點。

        2.基本內容不同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1)均衡價格理論(2)消費者行為理論。(3)生產理論。(4)分配理論。(5)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研究社會資源配置最優化的實現,以及社會經濟福利的實現等問題。(6)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學的內容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宏觀經濟計量模型等。其中主要有:(1)收入決定理論。(2)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3)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4)開放經濟理論。(5)宏觀經濟政策。

        三、從經濟學角度談居住空間分異

        對居住空間分異的研究最早源于20世紀初的古典人文區位學的空間理論,但真正將其納入主流經濟學研究框架的還是20世紀60年代新古典經濟學派的空間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新古典主義學派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間模式,代表人物有W.Alonso (1964)、E.S.Mill (1967)及R.F.Muth(1969)。其中,阿隆索的研究最有影響,他運用新古典主義經濟理論解析了區位、地租和土地利用之間的關系,對城市土地在不同活動中進行分配提供了一個基本框架。居住空間是城市社會空間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城市化的大規模擴展,城市居住空間的結構分異已然成為不爭的客觀事實。

        目前,中國很多大城市居住空間分異的現象越來越突出,西安可以算是一個強有力的代表。以住宅開發項目的檔次和價格在空間的分化為有力代表的居住空間分異的格局在西安越來越明顯,而這種分異格局和市政府大力開發建設各經濟開發區有著很大的關系。

        (一)開發區“特區”運作機制及其影響

        開發區與一般性區域最主要的區別在于其“特區”性質一即實行特殊經濟政策和特別管理體制的區域。其殊經濟政策主要是一些相對優惠、激勵性的政策,而開發區明確劃定的地域界線則將這些相對優越的政策、體制、觀念、方法、服務、設施等集中限定在城市特定區段內,使良好的硬環境與優越的軟環境在特定局部空間相加在一起,可令開發區內部“小環境”相當鮮明地異于及優于周圍“大環境”,乃至形成制度、產業、功能、設施、甚至心理意義上的所謂“孤島效應”。開發區這類“特區”的設立與運行,等于在城市空間人為地制造出“開發區”與“非開發區”或謂“特區”與“普區”之分割對比,兩者之間不平等的境遇可導致不平衡的發展,從而可能制造或加劇城市內部經濟一社會空間極化分異。

        1.開發區與“非開發區”之間的經濟異速增長

        開發區“特區”機制及其“孤島效應”影響作用卜的城市極化分異首先體現在開發區顯著高于“非開發區”的經濟異速增長過程中,這在各地較高等級開發區中尤為突出普遍。西安市經2003—2004年最新一輪開發區清理整頓后現共存有各級各類“開發區”18個,其中等級最高、規模最大者依次分別為國家級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西安高新區”)、國家級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西安經開區”)、省級西安曲江旅游度假開發區(又稱“西安曲江新區”)。這幾個主要開發區的各項主要發展指標增速連年在30%以上、有些甚至達70%或更高,發展速度明顯高于一般“非開發區”,已成為西安市有目共儲的經濟發展最活躍區域。雖然由于開發區并非一級行政區,且隨著規模不斷擴大而可能跨涉不止一個區縣,其經濟社會統計數值也相應地被分解納入到不止一個區縣,因而不易進行開發區與各區縣發展指標之間的直接比較,但從開發區經濟社會數值占全市總值比重快速提高的事實,可以間接反映出開發區的“異軍突起”以及一般“非開發區”的相對弱勢化。表1顯示西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的投資吸引(以實際利用外資額反映)、經濟增長(以GDP、工業增加值反映)、開發建設(以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反映)、收益回饋(對地方則政收入及就業增長貢獻)能力都快速提高,占全市總量的比重也不斷擴大,是拉動西安GDP增長的絕對主力。下面以2007—2009年度西安市整體經濟運行情況和最具有西安開發區代表的西安高新技術產業區的經濟狀況的對比,對西安“經濟區”在西安經濟的地位進行說明:

        2.開發區配套商品住宅開發及其影響

        中國改革開放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以來,上地市場的建立以及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改革,使地價和上地競標機制以及市民個人住房消費意愿與消費水平等市場力機制開始發揮對城市居住空間的組織調控功能,基于經濟收入差異的不同社會階層居住空間分異隔離開始在中國城市顯現,并成為新時期中國城市社會空間演化重構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國各地開發區大都配置有30%~40%的居住用地。開發區作為各地改革開放的先行示范區,形成一種比較純粹的“全產權私有住房擁有者”聚集區,凸顯加劇基于經濟收入差異的居住分異隔離。

        目前西安居住分異格局基本上是“高收入者多居于開發區新城、低收入者多居于老城舊區、而中等收入階層居住相對分散均勻”。在開發區較優質住宅和住區環境吸引及其較高房價的過濾篩選機制作用下,擁有最強住房購買力和“遷移力”的較富裕人口率先離開舊城而移居開發區新城,從此拉動了不同社會階層的居住空間分化。再結合上述有關開發區從業者職業、學歷、收入特征分析,不難看出幾個主要開發區正趨于成為西安市較高學歷較高收入階層工作、居住、活動的主要空間,這自然會對相應區段文化、消費、形象、社會服務種類檔次、社會活動形式形態等產生影響,繼而造成城市經濟一社會空間的更深層次分化。

        我們可以看到開發區的經濟對西安居住空間分異的影響:(1)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興起的“開發區”建設,導致城市經濟一社會空間的總體發展態勢是:開發區/新城/新經濟區正成為各種發展要素資源輻合匯集的區域極化中心,因而局部經濟社會發展速度顯著高于非開發區/老城/舊工業區。這表明開發區建設發展不僅如一些海外研究所指出的那樣因設立時間及政策力度的差異而成為中國東西部地區差距擴大的具體機制之一,而且也以其一套特有開發運作機制及內在結構特性而成為強化凸顯當代中國城市內部空間極化分異的機制之一。(2)“開發區”作為一種區域發展策略的基木思維其實就是以“增長極理論”為基石的“不平衡發展戰略”。雖說依據該區域發展理論,增長極核與周邊區域差距擴大的空間極化效應屬于階段性的正常現象、會隨著“溢出效應”的增強而逐漸消失,但山于增長極理論在世界各地實踐應用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所期望的區域整體發展結果并非總能如愿實現,而極化效應的持續強化則可能蘊蓄區域經濟社會諸多矛盾和隱患,所以從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對增長極理論的批評與反思越來越多。開發區實踐對于區域之間及城市內部極化分異的強化凸顯效應尤其是其中“政策力”因素的影響作用,同樣值得決策者和研究者反思。

        (二)從市場失靈角度看此現象

        1.市場失靈

        市場失靈是指市場無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勞務的情況。對經濟學家而言,這個詞匯通常用于無效率狀況特別重大時,或非市場機構較有效率且創造財富的能力較私人選擇為佳時。另一方面,市場失靈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場力量無法滿足公共利益的狀況。

        那么,對于“新經濟區”和“非經濟區”來說,似乎是宏觀經濟調控下的政府優先發展經濟特區,市場分配不均導致的,形成了“市場失靈”的表象;但是,政府優先發展經濟特區后,使經濟特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及房地產業快速發展,雖然形成了“孤島效應”,但是這個效應是暫時性的,是會向四周蔓延的,進而帶動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如果將城市居住空間分異引入,那么形成居住空間分異格局的居住圈層則是在呈現出擴大的趨勢。所以,從市場失靈的角度出發,經濟特區所導致的似乎是資源的大部分都流向經濟特區的現象是正常的,其實質并不是“市場失靈”。

        從微觀經濟學來考慮這一現象,研究資源按什么原則分配給社會,是由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決定的。那么在政府優先發展的經濟特區的情況下,必然會出一些優惠性政策吸引開發商前去投資,這也形成了社會資源流向經濟特區的現象。

        2.建議

        那么通過以上的討論,可能緩和、消弭開發區/新城/新經濟區與非開發區/老城/舊工業區之間日益擴大的經濟一社會差距的措施包括:(1)合理規劃平衡投資項目的空間布局,引導和鼓勵適宜項目向老城/老工業區的分流;(2)建立開發區與非開發區之間利益平衡補償機制;(3)大力促進開發區第二產業的全面發展,此舉不僅有利于擴大開發區稅源、提升開發區整體經濟水平、完善開發區產業結構、改善開發區工作環境與生活質量,而且還可以擴大開發區就業而、使開發區發展能夠惠及更多領域史廣泛階層的勞動者;(4)增強開發區住宅價格與房型的多樣性和“廣譜性”,使多處于不同收入階層、處于職業生涯不同階段者有機會共享開發區較優越的軟硬生活環境,也有利于創建出獨具活力、結構更為豐滿健康的開發區新社區。

        參考文獻:

        [1] 蔡漢沖.宏微觀經濟學比較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5,(10).

        [2] 李志剛,吳縛龍,等.城市社會空間分異——倡導還是控制[J].城市規劃匯刊,2004,(6).

        [3] 丁蕾.濟南市居住空間分異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4] Alonso W.Location and Land Use: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y,Mass,1964.

        [5] Mill E S.An Aggregate Model of Resourse Allocation in a metropolitian Area[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6,(57).

        [6] Muth R F.Cities and Housing[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Chicago,1969.

        [7] 徐曉軍,沈新坤.城市貧富分區與社區的階層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

        第6篇: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范文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貫穿十月革命到蘇聯解體全過程,涉及到不同時期經濟政策建立與發展。該課傳統的教學方法有三大步:背景、內容、結果及評價。縱觀此類課堂,簡單灌輸、死記硬背、機械訓練,這樣做的結果,只能夠實現學生“知識量的增加”,學生學得無趣,老師教得乏味。在處理本單元內容時,我的出發點是如何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去發現問題,鼓勵學生對問題有個性化的見解和認識,使學生在進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為此我只設計了兩個問題:

        一是“從十月革命到蘇聯解題,前蘇聯歷史的發展涉及到的時間段大致有那幾個時期?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前蘇聯的農民,你愿意生活在哪一個階段?”

        實踐的結果,學生對課本知識認知超出我的預計,基本完成我預設的第一個問題,只是在哪一個段生活這一問題上,因為個體的經驗、生活實際以及個人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了對問題認識的差異,產生了分歧,這也為學生解決下一個問題提出了挑戰。(見圖一)

        二是“什么原因導致你愿意或不愿生活在某一階段?”

        在面對第二個問題時,學生興致高昂,討論熱烈,各自搜集不同時期關于農民生活狀況信息,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認識,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同學們在教師引導下完成探究,從搜集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學生成為了教學過程的主體,歷史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見圖)

        本課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深入研討,同學們不僅看到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和國內戰爭時期政權建立后封建土地制度的消滅,而且體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和集體主義的精神,大部分同學價值觀得到提升,同時也對“如何才能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和支持”進行了反思。100%的同學選擇了“新經濟政策”實施階段,除過政策減輕了農民負擔,緩解了政府和農民之間的矛盾,同學們還認識到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發展生產的道理,以及蘇俄兩種政策的實施和調整對我國今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啟示。

        反思此課,上述學生知識的獲得都來自于學生自己的感受,學習過程變成學生滿足自己主觀需要的過程,而主導這一過程的關鍵在于教師的問題預設,使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熱情,思維的火花被點燃。教學過程體現了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獨立活動,著眼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力爭把學生置身當時的歷史之中,憑借自己的情感、直覺、靈性等直觀地感受、體味、領悟,去再認識、再發現、再創造知識。

        總之,“問題預設”的科學性是檢測教師對教材理解、領悟能力的體現,一名成熟的教師首先應加強課前“教學設計”,精心“預計”師生、生生、生本多邊對話可能出現的問題,遵循課堂教學的一些基本科學原則,只有這樣,教學才有序,教學才充滿靈氣,效果才更加突出。

        第7篇: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范文

        關鍵詞:新形勢;管理人才培養;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5-00-01

        制約管理學科發展的要素有很多,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需求是重要因素。長期以來,“我國管理學科的發展水平同社會經濟對其內在需求呈現一種極端不平衡的狀況。”[1]盡管我國科技的發展水平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但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還相對較低,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對于以企業經營和企業決策為主要內容、側重應用能力的學科,如何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一、管理學科發展的動因

        影響管理學科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較關鍵的因素主要有兩個:經濟水平和經濟形態。這兩個因素都同管理學科的發展有著內在的聯系,我們重點探討經濟形態的更替同管理學科發展之間的聯系。

        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管理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并不十分重要。后來,隨著工業經濟在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迅速發展,包括生產成本的控制、生產過程的組織、設備的使用等一系列問題擺在了人們面前,形勢的迅速發展逼迫著管理學的發展。正如某位管理學家所言管理科學的出現是企業工業化發展需要的一個回聲。

        二、新形勢對管理人才的具體要求

        “管理是廣泛存在于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活動,從個人事務,到組織活動,再到國家國際事務都涉及管理,特別是由于幾乎所有人都會因為個人的生活、學習、工作的經驗對管理發表自己的觀點。”[2]然而,盡管許多人都對管理學有著自己的判斷,管理人才的培養卻被嚴重忽視了。知識經濟的發展對管理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

        (一)新形勢下管理者要懂得管理工具和管理技術。隨著知識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管理工具和管理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二)新形勢下的管理者要有較為深厚的經濟學基礎和人文社科素養。管理學的發展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的,管理者也自然離不開經濟學的研修。可以說,沒有經濟學作基礎,管理學科的發展幾乎不可能。因此,管理者要高度重視經濟學對于管理學發展的重要意義,擺正管理學和經濟學發展的關系;要切實掌握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并運用這些理論和知識分析現實中的問題。同時,管理者必須具備較為深厚的人文社科素養。企業管理分許多種,包括資金的管理、信息的管理等等,但是,根本還在于對人的管理。為了實現管理的最優化效果,管理者要充分了解所在地的文化習俗以及人情世故,增加管理活動中的人性化成分,構建和諧的工作關系。

        (三)新形勢下的管理者要有比較突出的語言交流和溝通能力。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隨著我國企業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對企業管理者語言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新形勢下的管理者要掌握一種或多種外語,既方便日常工作的開展,更有助于企業盡快融入全球化的大潮。

        三、新形勢下提高我國管理學科教育水平的若干舉措

        在明確了管理學科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新經濟形勢對管理人才的具體要求之后,如何提高管理人才的培養水平成為我們必須探討的重要問題。

        (一)提高語言教育的水平。語言是人們開展各項活動的通行證。目前,在我國的語言教育方面,既有漢語教育缺失方面的問題,也有英語教育力度不夠的問題。一方面,過度重視英語教育,體現在在對英語過級率的側重,相反卻嚴重忽視了大學語文、漢語寫作等方面的母語教育。事實證明,這種教育理念是存在偏頗的,對于提高管理人才的水平沒有多大好處。另一方面,在英語教育過程中過度重視一般意義上的大學英語,而忽略了專業英語的推進力度,專業英語在課時量、關注度方面都無法同大學英語相媲美。實際上,同普通的大學英語相比,專業英語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更大,對于人才培養的效果更為明顯。

        (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對于學生來講,動手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是最為重要的。但是,雖然人們對于這一點已經達成了廣泛共識,但在動手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方面卻存在嚴重的分歧。筆者認為應該區別不同的專業采用不同的策略。對于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宜借鑒西方國家商學院的某些做法,加大案例教學的運用力度,讓學生在具體案例中了解到管理的精髓。對于會計專業,則可以聯系相關的會計事務所,讓學生進入其中了解真實的情境。

        (三)科學安排課時資源和課程內容。在管理人才的培養方面,始終存在一個培養全才和培養專才的關系問題。長期以來,我國的眾多高校都比較強調全才、通才的培養,在配置課時資源時基本上按照這樣的思路來進行,在課程設置上一般都是通過壓縮專業課課時的辦法增加公共基礎課以及專業基礎課的課時。這種培養模式盡管在實踐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造成了學生不精通所學專業、特長缺乏、知識淺薄等問題,影響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實際上,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學有所長、學有所專的專門人才更能適應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因此,學校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要增加專業課程的數量,同時不忽視修讀或副修等手段的利用。另外,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經濟政策等變化較快,而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周期又較長,導致部分教學內容難以適應形勢的變化和實際教學要求。因此,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調整,根據實際要求增加相應的內容。

        總之,“新經濟時代必須有眾多的新型經濟管理人才,全面樹立新觀念、掌握新知識、運用新方法,才能提高我們企業的整體素質,從容面對新經濟和日益復雜多變的全球化競爭的嚴峻挑戰。”[3]因此,要深入研究新經濟形勢下管理人才的培養問題。

        參考文獻:

        [1]李連華.新經濟時代的管理人才培養[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2(03).

        [2]楊乃定.影響我國管理學科發展的環境障礙分析及對策[J].管 理學報,2011(07).

        第8篇: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范文

        一、史料選擇的針對性

        史料浩如煙海,典籍、圖表、筆記、碑文、圖畫、文物、民謠等多如牛毛,而歷史的教學時間卻十分有限,不可能把有關材料一一列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有所側重地取舍史料,增強歷史教學的針對性。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一課,不同版本的教材對課標的理解不盡相同。人民版教材把這一課分成“發達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不斷調整的經濟政策”、“美國的‘新經濟’”、“戰后的西歐和日本”等條目,詳盡闡述了當代資本主義重要的經濟政策——國家干預經濟。但如果我們依據課標(課標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等國家為例,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和其他版本教材,再來研究人民版的《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時就發現其材料不太全面。為了把握教學主題,有必要選擇典型的材料進一一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核心概念和完善知識體系。

        在本課教學設計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福利制度,首先通過“主要發達國家社會保險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1971年)”(見下圖)及西方“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制度,要求學生從中概括戰后發達國家社會福利的特點。

        接著,補充撒切爾夫人的一句話“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要求學生理解“梯子”和“安全網”的含義及實行社會福利制度的必要性。在這里,材料成了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和其獲取知識的途徑,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史料篩選的量力性

        選取史料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在篩選史料的時候,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思考,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運用史料教學,并不是史料用得越多、越長就越能體現出對史料的重視。關鍵是史料的呈現要能說明問題。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的歷史教材雖說不盡完美,但大部分課程的編寫、材料的配備都是比較合理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對較低年級的教學中,要充分應用教材中的史料以更好地增加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講述“不斷調整的經濟政策”一目時,我要求學生通讀課本內容后,回答:美國經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變化說明的實質問題是什么?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和回答,學生充分認識了凱恩斯主義不是萬能的,必須要調整經濟政策。

        接著,我要求學生閱讀“知識鏈接”中貨幣學派和供給學派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概括出兩者的異同點,并依據“1980-1989年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分析指出“削減政府開支、大規模減稅和加大國防開支”這一政策的實施結果。

        使用教材中的經典史料,對學生而言,拉近了學生與教材的距離,能讓學生真正重視教材。就教師而言,省去了篩選史料的時間,使教師有時間去鉆研教材和教法,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三、史料運用的實效性

        運用史料教學,教師不能濫用史料。教師應圍繞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選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啟發性的史料作為問題素材,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和主動創新實踐能力的訓練,增強史料運用的實效性。

        運用史料進行教學要講究史料利用的最大化。教學中,切忌浮光掠影,做表面文章。必須在追求深度思考上做足文章,把有限的史料用足、用透。教師應精心設計一些高質量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促使學生的思維向縱深推進,提升史料運用的有效性及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四、史料研習的主體性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增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教材上、課堂上、練習冊上提供的史料往往都是專家、學者、教師事先編好的,學生只是被動拿來運用,而且每位學生面對的史料都沒有區別,體現不出個體差異,滿足不了個性需求。只有讓學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整理、閱讀、理解、運用史料,才能真正提升學生在歷史學習上的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增強史料研習的多樣性和主體性,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靈活機動的史料研習作業。如學習“福利國家”,可要求學生:

        (1)摘抄“和諧社會”的重要闡述;(2)指出“和諧社會”、“小康社會”與西方“福利國家”的聯系與區別。

        教師運用史料教學,其意義并不只是教師把史料拿來進行解釋和闡述,而是要提供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分析、比較、說明、論證,以解決具體的歷史問題。只有這樣,歷史課堂教學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主動性,才能符合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以學生為本”、“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的理念。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出一個主題,給予學生不同的材料,讓他們自己去分析、推理、總結。例如有關“‘福利國家’制度的利弊”的材料:

        材料一 二戰后,歐洲各國的社會福利制度迅速發展。一般說來,現代歐洲各國的福利國家制度主要包括醫療、養老、事故、失業、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業保險規定:凡出于年老、殘廢、疾病、分娩、工傷、失業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喪失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者,國家將提供一定的社會津貼。除此以外,國家對因公死亡或者傷殘的人給予補償,對有各種困難的人和群體給予補助,同時國家還實行社會救濟制度,以保障每個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自劉玉安《北歐福利國家剖析》

        材料二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蓬勃興起與加速發展,資本可以隨意躍出國界,工會對福利的任何進一步要求和政府擴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會促使資本“外逃”,資本“外逃”反過來又加劇了國內的失業壓力。龐大的社會福利支出用于消費,增加了西歐國家產品的生產成本,導致這些國家在對外經濟競爭中處于劣勢。國民對福利的過度依賴導致工作積極性不高和勞動力市場僵化,“福利經濟”培養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懶漢,誘發了長期困擾西方社會的“福利道德”問題。

        ——摘自代恒猛《全球化與歐洲“福利國家”》

        第9篇: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范文

        【關鍵詞】地緣文化;區位優勢;差異化;資源稟賦

        一、構建區域特征明顯的地緣文化的條件或可能:區域地緣文化的差異性滿足了發展非自然稟賦區位優勢的基本條件

        1.客觀存在的文化差異是形成區域地緣文化的基礎

        不同的人文因素及歷史背景孕育了不同的區域文化。區域文化的獨特性體現在相對穩定的生活習俗、人情交際和文化理念上,也表現在個性突出的、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文化成果上。這些成果以、語言文字、人文藝術、祭祀內容等形式保留下來,進而形成了千差萬別的區域文化。可見,區域文化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反映了一個地區人文歷史發展的特質,也彰顯了該區域最為基本、區別于其他區域的文化內涵。這是一個區域進行地緣文化建設最為基本的依靠。

        2.依托于歷史傳承的文化擴散,是區域性地緣文化被廣泛認可和認知的主要方式

        從區域性地緣文化最基本的特征來看,“地域性”內容作為基礎通過諸多元素表現出來:淺表層面的內容表現為具有明顯外在實物形態的形式,具體包括飲食、服飾、居民建筑等;深層次的內容可以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等方面得以體現。僅有傳承并不能使地緣文化成為一種要素介入經濟的發展。更多的是需要被廣泛的認可和認知。認可和認知的實質就是其他人群對該種文化內涵的確認,確認的寬度和廣度決定了地緣文化成為區域經濟發展增長點的可能。隨著經濟的不斷融合和相互滲透,基于行政區劃進行的經濟整合或可以通過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區域性認同完成。于是文化認同將成為經濟認同的“粘合劑”,加強了區域內部的凝聚力,從而形成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助力。

        3.利用地緣文化發展非自然稟賦區位優勢擁有成本優勢

        地緣文化是大自然的賜予和祖先財富的遞延,經過漫長的實踐和時間的見證已經被廣泛的受眾所了解和熟悉,因此在開發和利用地緣文化進行文化產品生產加工的過程中成本優勢顯而易見。就一般新要素而言,介入生產和市場活動最顯而易見是其貨幣成本和時間成本。貨幣成本表現為要素使用的技術成本和要素本身的價格,時間成本表現為公眾認知的時間期限對市場擁有速度的影響。這些成本對于地緣文化要素而言均可以忽略。因此其成本優勢十分突出。

        二、利用SWOT模型對地緣文化形成新型區位競爭優勢的可行性分析

        在政府宏觀經濟政策既定的情況下,以對各地區地緣文化詳細信息掌握完全為前提,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分析在各地區進行以地緣文化為核心內容的非自然稟賦區位優勢建設的可行性:

        1.S(strengths)優勢分析

        地緣文化內容豐富,歷史傳承悠久。長久以來,我國的地緣文化已經形成了以飲食文化、民居文化、服飾文化為核心內容的文化體系,外延的周邊文化還包括了以祭祀為特征的民俗文化、以地域風情為載體的家居飾物文化、以時令果蔬為補充的飲食延伸和以語言文字為內容的文化傳承等。如此豐富且完整的文化體系,為我國各地區從上中下三個階段發展地緣文化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W(weaknesses)劣勢分析

        內容豐富的地緣文化帶來的不僅是優越的基礎,還帶來了行神分散、內涵不統一、條塊分割嚴重的劣勢。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山地丘陵占總國土面積的2/3,國內交通甚至是小區域交通都極不便利。長期以來,不發達的交通運輸模式嚴重阻礙了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各區域文化的主干內容在進行宣傳、營銷的過程中偏重于商品本身和文化內容,忽略了文化產生的地域特征,區域表征在上述文化體系中實際是被遺忘的。因此,在未來進行地緣文化建設時如何對內容和精神進行統一是最大的問題。

        3.O(opportunities)機會分析

        “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和國內各大城市對自貿區的熱情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從華東、華南等地的沿海城市出發可遠達世界各地;“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樣是一條聯接東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紐帶。“一帶一路”建設不僅促進了要素有序而自由的流動、資源高效的配置和市場的深度融合,還在更深層次發掘了市場潛力,促進了投資和消費,創造了需求和就業。與此同時,自貿區的建設也在國內迅速的展開。積極性較高的青島、威海、蘇州、杭州等城市有望成為我國第三批自貿區的建設區域。上述內容均為區域經濟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和建設的平臺。

        4.T(threats)面臨的威脅

        地緣文化在傳承中的散佚和受到的侵蝕,導致文化原生態性質的趨同。這種現象的出現源于各地域對文化產業認知的不足,以及由此形成的不良的軟環境。松散的文化氛圍使地區對地緣文化的統一性和同一性認知不足,漢唐文化和儒家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更容易使地緣文化收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進而失去了地域性色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是一句耳熟能詳的文化傳播俗語,文化本身也是希冀“和而不同”的。然而認知不足卻會導致了“求同”而不“存異”。我國現存各地區一些民間文化的日漸衰微就是由于這種侵蝕造成的。

        三、結論

        依托完整且系統的地緣文化,形成以區域地緣文化為特色的新經濟增長點。

        SWOT分析從4個方面剖析存在了我國地緣文化的現狀,也使我們從中得出了結論:盡管存在文化的侵蝕、同化的威脅和行神分散、內涵不統一、條塊分割嚴重的劣勢,但同時地緣文化內容豐富、歷史傳承悠久、產業鏈完整的優勢和“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帶來的發展契機,都使得各地區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建設地緣文化為核心的新型的非自然稟賦區位優勢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中華文化.百度文庫,2015.6.

        [2]海因茨?韋里克(Heinz Weihrich)《管理學:全球視角》,1985.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亚洲精品网站 | 亚洲第一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无砖专区中文字幕 | 麻豆精选在线播放网站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小早川 | 色色影院五月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