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范文

        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

        第1篇: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網絡廣告 特點 宣傳方式 策略

        一、 網絡廣告?zhèn)鞑バЧ脑u估與特點

        網絡廣告效果是廣告通過在各種網絡媒體上后所起到的效果,它包括經濟作用和社會效果作用,這里主要強調的是網絡廣告的經濟方面的作用效果。傳統廣告的傳播效果的測定是以能否刺激受眾的購買欲望來達到促進消費者購買產品目的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網絡廣告?zhèn)鞑バЧ臏y定相對較多,其中包括瀏覽點擊量、交互訪問等數據,并綜合其他變量等一系列的評定指標,以作為評價網絡廣告?zhèn)鞑バЧ麅?yōu)與劣的標準。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廣告效果評測不同之處在于,傳統媒體廣告以廣告?zhèn)鞑サ母采w率大小作為基數,而網絡媒體廣告則以具體的瀏覽點擊數據為指標。相對傳統媒體廣告來說,具有更大的準確性。利用傳統媒體做廣告宣傳,很難準確地收集有多少受眾接收到了廣告所傳遞的信息。當然,無論哪一種廣告類型的效果評估都是綜合式的測評標準,僅僅以基數作為評估的指標是不科學也不合理的,不準確的。相比較而言,網絡廣告則具有數據準確性這樣一個優(yōu)勢。

        二、網絡廣告?zhèn)鞑サ膬?yōu)劣

        從現如今網絡廣告的傳播方式來看,與傳統媒體廣告的傳播效果相比,網絡廣告有其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這是由于網絡這一新媒體的產生與發(fā)展隨之帶來的。網絡廣告?zhèn)鞑ニ苓_到的效果的獨特優(yōu)勢有以下幾點:

        1、持久性。網絡廣告?zhèn)鞑サ牧硪粋€比較大優(yōu)勢在于,網絡廣告在時間上的持久性,可以比傳統廣告出現在受眾面前更長時間。因而網絡廣告有更廣泛的更持久的影響力。

        2、高互動性。網絡廣告可以實現與廣告的訴求對象的互動,而受眾在上網時候瀏覽網絡廣告的時候,不僅僅可以了解相關產品服務的信息,同時還可以積極的參與進去互動,提意見等等。網絡廣告拉近了企業(yè)與受眾以及廣告的制作方之間的距離,可以保持有良好的交流與溝通,進一步改善廣告或產品服務的內容。這個是網絡廣告最大的優(yōu)點,傳統媒體廣告是不具備這個條件的。這就促使網絡廣告的宣傳效果更加深入人心,從而帶來更好的效果。

        3、經濟性。因為網絡廣告形成時間較短,并沒有形成規(guī)范的費用標準,因此網絡媒體的廣告宣傳費用較之傳統媒體的廣告費用來說是相對較少的,并且網絡廣告制作的形式多樣化,這樣成本相對也較容易控制。經濟性將會更加吸引廣告主的投入,從而能擴大網絡媒體的效果。

        4、針對性。網絡廣告的傳播可以根據目標群體的年齡、喜好等特點,而有針對性的制作。同時也可以根據受眾群體經常涉及的網站投放廣告,這就大大提高了廣告投放的選擇性,從而有目的傳播,針對性也將大大加強,更好的提高傳播效果。

        5、無地域限制??萍及l(fā)達的今天,互聯網絡已經普及全球,甚至達到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的地步。因此,網絡廣告的傳播在互聯的這種全球化的特征下而沒有地域的限制,從而普及到達率更加的高,傳播的面積更加廣泛,這是傳統媒體多沒有的。

        當然,網絡廣告在傳播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有優(yōu)勢必定有缺陷,這是新生物都具有的特性,只有經過不斷的探索,在發(fā)展中不斷改進才能逐步完善,從而達到一個完全與社會網絡環(huán)境相切合的地步。傳統媒體就是在這種不斷前進的模式中改進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而達到今天這樣一個具有相對的權威性與普及性。下面介紹一些關于網絡廣告?zhèn)鞑サ牧觿荩?/p>

        首先,人們都認為只有高的點擊率才是廣告宣傳效果的體現,所以出現很多馬甲的誕生,從而影響到網絡廣告效果的真實性。其次,網絡媒體是一個新事物,人們還在認識的初級階段,對網絡媒體存在陌生懷疑的感覺。而電視、報紙、雜志這些傳統媒體經過實踐早已被人們所認知與接受,這些傳統媒體的最大的特點在于到達率比較高,有固定的受眾群體,并且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而被人們普遍的接受。相對來說,網絡廣告在一個全新的科技的表現形式下出現,還沒有經歷時間的歷練,這就使得廣告受眾在面對網絡廣告時存在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最后,網絡廣告是一個全新生事物,是在高科技術的發(fā)展下應運而生的,與傳統媒體廣告相比,無論理論還是實踐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還需要不斷摸索與發(fā)展,樹立在群眾心目中的權威形象。

        三、針對網絡廣告特點,提高網絡廣告?zhèn)鞑バЧ牟呗?/p>

        1、網絡廣告的內容與制作形式需針對具體受眾群體,適應受眾的需求心理。

        網絡廣告的傳播雖然是跨地域的,不受地域限制的,這并不意味著說網絡廣告可以被受眾普遍接受而不考慮特定的針對性。正如同任何一種產品都是有其特定的受眾與消費者的。顧名思義,任何一則網絡廣告也都是有它的傳播對象群體的。在網絡廣告的制作過程中,首先必須要考慮到廣告的訴求對象與產品或服務的受眾定位。只有在正確的受眾訴求定位下,網絡廣告必須首先要考慮的是受眾的需求心理。每個受眾群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心理特點與喜好偏愛,只有廣告內容訴求適合這樣的需求特點,廣告才會得到受眾接受與認同,才有可能成功地激發(fā)起受眾的購買行為,這是廣告的目的。

        2、選擇適合廣告訴求群體的網絡媒體投放。

        只有適合廣告訴求對象的傳播才是最能起到效果的,雖然網絡用戶在總體上是年輕的新潮群體,然而不同風格類型的網站所吸引的受眾對象還是不同的,這主要因網站的特點和風格的不同和網絡群眾的興趣愛好的不相同所決定的。網絡廣告的投放要知己知彼明確受眾群體的興趣偏好,即首先要明確自己產品的受眾群的分布范圍,其次要了解網絡媒體的受眾群的相關特點,要使網絡媒體的受眾群與自己產品的受眾對象達到最大程度的切合,切合程度越高,針對性也就越高,從而收到的宣傳效果就會更好。

        3、利用新的技術,追蹤網絡用戶的興趣偏好。

        網絡傳播的發(fā)展趨勢之一就是分眾傳播,將受眾分類,根據自己的訴求需要而準確的投放廣告,提供他們感興趣的廣告內容這將大大提高廣告效果。因此,需要追蹤受眾的興趣偏好,對其進行分析收集,從而更具針對性的訴求。隨著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出現了一種新技術,可以檢測到網絡用戶在哪些商業(yè)網站上所花的時間比較長,在一段時間內反復登陸的哪些網站,以及習慣偏好在哪些網站上進行消費。廣告投放者可以根據這些信息,選擇那些符合自己產品的受眾對象的網站媒體進行深度的廣告投放與傳播,這將提高傳播的針對性,從而使得傳播效果更佳。

        第2篇: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網絡輿情 輿情傳播 引導

        網絡輿情是由于各種事件的刺激而產生的通過互聯網傳播的人們對于該事件的所有認知、態(tài)度、情感和行為傾向的集合。它主要是以電子郵件、網絡聊天、電子公告板(BBS)、博客等為信息傳播途徑,以網民為信息傳播者的網絡言論匯集。據我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互聯網發(fā)展狀況調查報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guī)模已達到4.85億人、手機網民3.18億人。目前網民的最大群體仍是學生,特別是大學生,95%的大學生都是網民,可以說網絡的觸角深入到了他們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隨著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第四媒體”和以手機為載體的“第五媒體”的滲透和普及,網絡越來越成為各種社會思想交鋒的前沿陣地。高校是最受全社會關注的系統之一,在中國網絡輿論的高速發(fā)展,社會輿論環(huán)境日益復雜化的大背景下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當前高校對大學生網絡輿論的重視程度還明顯不足,應對網絡輿情的能力有待提高。

        1.高校網絡輿情的形成

        隨著通訊基礎設施的飛速發(fā)展,網絡走進了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任何個人和組織都能以低廉的成本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并分享各種信息??梢哉f網絡已逐步成為當今社會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網民數量躍居世界第一位,而網民中最大構成群體是學生,其中尤以大學生居多。高校校園網絡的迅猛發(fā)展,使大學生成為傳播網絡輿情和接受網絡輿論的生力軍之一。當代大學生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但交際面狹窄,與人溝通能力不足,在學業(yè)和就業(yè)的壓力下,他們迫切需要一個傾吐和自我展示的空間,網絡正好滿足了大學生對自由表達的需求,網絡上大量信息的傳播并不受相關部門的審批,而個人隱私、言論自由與社會傳播控制之間難以把握的平衡也加大了網絡控制的難度,這一切都使網絡成為一個前所未有的可以自由分享信息的虛擬空間。博客、論壇等網上的公共場所成為大學生自由發(fā)表評論的網絡平臺,校園內外的重大新聞和突發(fā)事件會第一時間出現在這一平臺上,引發(fā)大學生的關注和討論。

        網絡輿情應運而生,網絡輿情就是由于各種事件的刺激而產生的通過互聯網傳播的人們對于該事件的所有認知、態(tài)度、情感和行為傾向的集合。是指對現實社會中的各種現象、問題所表現出的有一定影響力和傾向性的特定價值觀、態(tài)度、意見和情緒的總和。其主要傳播途徑包括電子郵件及新聞組、網絡聊天、電子公告板、博客和維基等。高校學生是網絡利用率極高的一個群體,也是網絡輿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響對象。近年來,幾乎所有高校的產生和發(fā)展都離不開網絡信息的傳播,如“芙蓉姐姐”、“胡戈惡搞”等事件,而2011年上半年,涉及到高校的輿情熱點事件不斷出現,其中有一些還對學校的聲譽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藥家鑫事件,南方科技大學45名同學拒絕高考事件。均是從各大校園網上發(fā)源而引起各界強烈關注,進而延展到道德層面的反思和討論。網絡輿論已成為高校屢屢產生和擴大的“導火線”和“催化劑”,成為社會思潮的晴雨表和高校輿論的集散地,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穩(wěn)定工作產生了嚴重影響。

        2.高校大學生網絡輿情的特點

        在高校中,大學生網絡輿情與其他網絡輿情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是特指大學生網民對網絡上某一特定的人物或事件廣泛關注,形成有一定影響力、傾向性的網絡群體性意見或言論,并可能演化成現實中的學生突發(fā)事件的網絡行為。大學生網絡輿情除了具有網絡輿情的一般特點外,還具有自身的特點:

        2.1時間的突發(fā)性

        由于網絡具有即時性和互動性的特點,當一些熱點事件被到網上,大學生網民就會在最短的時間里瀏覽到這些信息,并采取新聞跟貼、論壇討論、網上投票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他們在面對社會焦點、熱點問題,尤其是對高校管理及大學生利益產生不滿時,有更強烈的見諸于網絡的訴求,能迅速誘發(fā)大量大學生或社會網民的普遍關注和認同,使事件的影響得到擴大,從而形成網絡輿情。特別是“90后”大學生,他們熱點問題、焦點問題往往抱以較高的熱情,并且容易受到網上輿論信息的引導,從而使大學生網絡輿情的形成表現為時間上的突發(fā)性。加之網絡傳播的即時性,特別是一些社會突發(fā)事件經過網絡傳播,往往會使社會輿情產生令人難以預料的連鎖放大效應,網絡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在學生中間引發(fā)滾雪球現象,例如李剛門事件,便是通過網絡等傳播途徑,數小時內點擊率便達數萬人次,這無疑是網絡傳播即時性導致群體性輿情的最好證明。

        2.2內容的多元性

        互聯網是大學生獲取信息、發(fā)表言論的重要渠道。特別是“90后”大學生思維活躍、更敏感、接受新生事物快,價值取向也日趨多元和現實。網絡特有的快捷性、隱匿性、交互性、信息海量等特點,使得大學生網絡輿情的內容具有明顯的多元性。從校內看,食堂飯菜、寢室管理、學校收費、教師授課等;從國內看,領導干部、社會改革、國內重要體育賽事;從國際看,總統換屆、領導花邊、社會局勢動蕩新聞等,這些都可能成為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并進而形成網絡輿情。多元性與綜合性網絡是一個高度自由的虛擬空間,它不受地域和空間的制約,可以讓各種不同的甚至相互沖突的意識形態(tài)思想觀念相互滲透,這正好滿足了當代大學生展示自我和對自由表達的迫切需求因此,校園博客、校內外各種論壇等自然成為大學生自由發(fā)表評論的網絡平臺,校園內外的重大新聞和突發(fā)事件會第一時間在這一平臺上引發(fā)廣泛關注和討論。同時,網絡輿情日益呈現多元性,尤其在當前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社會階層分化社會利益重組社會矛盾和利益沖突等現象集中顯現,促使大學生網絡輿情自然也會跨越校園的界限,指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等各個領域和層面,或者涉及大學生的人生理想職業(yè)生涯校園生活和自身利益訴求等方方面面群體性與放大性。作為網絡主體力量的當代大學生群體,由于具有相近的年齡,類似的經歷及生活習慣,因而具有高度的同質性,他們彼此之間價值觀更容易達成一致,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形成群體一致性意見。

        2.3影響的廣泛性

        由于互聯網快捷的傳播速度,網絡輿情的影響突破了媒介時間上、地域上的限制。主要表現為:校內輿情校際化、局部事件全國化、國內事件國際化。當一個熱點問題在一所高校中展開討論,形成輿情,這種討論通過網絡會迅速傳到同一省市或國內的其它高校,甚至會流傳到社會上,更嚴重的是一些具有不良企圖的人有可能把這些討論發(fā)到境外的網站上,從而造成國際上的輿論影響。大學生網絡輿情的這些特點作用于當代“90后”大學生身上,必然會對他們產生重要的影響。非理性與難控性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交互方式,它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同于現實社會的虛擬存在,在網絡全面開放而網絡立法網絡教育管理卻相對滯后的今天,社會公共道德往往缺乏對網民個體的道德約束,致使校園網絡輿情較難控制。由于作為網民主體的當代大學生群體本身存在著非均衡性,網絡空間的虛擬性和行為的自由隱匿性,一方面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容易誘發(fā)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大學生出現非理。他們會在虛擬空間中實踐在現實社會中無法嘗試的道德破壞乃至犯罪行為,尤其是會出現一些偏激的情緒化言論,甚至產生網絡暴力,從而引發(fā)網絡輿情危機。

        網絡的多元性、自由性和匿名性,一方面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但另一方面網絡特殊的匿名性又容易誘發(fā)大學生在虛擬空間中實踐現實社會中無法嘗試的道德破壞甚至犯罪行為。近年來大學生規(guī)模的快速的增長使校園網絡人群劇增,但網絡立法、網絡教育管理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卻相對滯后,這導致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缺乏良好的網絡行為規(guī)范?;ヂ摼W的虛擬性使網絡成為不加編輯裁剪的發(fā)散性信息源,眾多具有一定刺激性的中介性事件在網絡這個即時傳播的空間里成為觸動大學生神經、誘發(fā)心態(tài)變化的導火索。當整個大學生群體產生被點燃的激發(fā)心理效應時即使是積極的群體激情也難免產生負面心理效應,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高校上經常出現一些偏激的情緒化言論。而輿情空間監(jiān)管的缺乏讓一些消極的錯誤的甚至是煽動性的言論也甚囂塵上,利用熱點和敏感問題蓄意制造謠言煽動社會不滿情緒引發(fā)網絡輿情危機。

        網絡是一個高度自由的虛擬空間,它能夠打破地域和空間的阻隔,讓各種不同的甚至相互沖突的意識形態(tài)、思想觀念相互滲透。尤其當下西方敵對勢力利用其網絡技術優(yōu)勢,對我國加緊實施意識形態(tài)滲透,直接著力于對人們尤其是對道德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的青年大學生思想的改變。這種影響的后果具體表現為:經濟意識強化,政治意識弱化;個人意識強化,集體意識弱化;功利意識強化,奉獻意識弱化;休閑意識強化,敬業(yè)意識弱化。所以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認識高校網絡輿情中實施引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做好輿情引導工作。

        參考文獻:

        [1]曾潤喜.網絡輿情信息資源共享研究[J].情報雜志,2009,(8):187-191.

        [2]彭知輝.論與網絡輿情[J].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1):46-50.

        [3]廖揚平.網絡輿情視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政工研究動態(tài),2007,(21):23-24.

        [4].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中國教育報.2005年1月19日第一版.

        第3篇: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網絡社群 群體交往 虛擬自我 現實自我

        所謂自我就是自我意識、自我概念,它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思想、情感、認知和行為以及人際關系等各個方面的感知和認識。人的自我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與他人和周圍環(huán)境的精神交往而來。庫利在“鏡中我”理論中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tài)度等看作是認識自我的一面“鏡子”,也就是說,個人通過與他人的交往認識自我。自我的實質是社會化的存在,它的發(fā)展同步于人的社會化過程。

        不言而喻,“虛擬自我”就是指在網絡這一虛擬環(huán)境中,人們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的自我,它包括在虛擬空間中的存在方式、生存體驗和對自己的把握。網絡的發(fā)展延伸了人們的現實自我,為虛擬自我提供了一個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這種空間是一個不同于現實社會的全景式的表演舞臺。馬克·波斯特曾把主體置于信息方式中進行考察,分析信息方式的變化是如何引起自我變化的,他提出:“信息方式的改變影響著交往群體的文化心理,不同的信息方式使自我隨著語境的不確定性而相應地不斷重構。”縱觀傳播媒介的發(fā)展歷程,口語傳播對應著統一的自我,印刷傳播對應著理性謹慎的人,而網絡傳播則對應著虛擬自我。

        網絡中的虛擬自我分屬于不同的網絡社群,在與群體成員的信息交流和互動溝通中進一步建構自我、發(fā)展自我??梢哉f,網絡社群是虛擬自我的群體性的存在,不僅是數字化的個人的集合,更是虛擬自我的集合。在網絡社群中,群體成員依據自我和群體之間的關系來定義自我,進行具有群體傾向的自我呈現與建構,而網絡社群中群體交往模式、信息溝通方式等均對虛擬自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一、虛擬自我在網絡群體中的呈現

        網絡社群不僅提供了信息傳遞交流的新場所,更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人與人的交往方式。在這種全新的交往方式下,虛擬自我也將因網絡群體的交往特點而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一)帶有傳播情境的烙印

        詹姆斯·凱瑞提出了“傳播的儀式觀”,它指的是傳播在時間上對一個社會的維系,是共享信仰的表征,而不是分享信息的行為。它是一種以團體或共同的身份把人們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禮。最重要的是,它使得社群成員的個體身份得到確認。社群成員間的信息交流必須借助文字等一系列的符號來完成,而符號之間不同的組合方式、排列順序,簡單來說,就是遣詞造句的方式會構成一種交流的特定方式,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公認的交流模式,群體里的成員都必須遵循。由于交往場所的固定性,以及信息交流時身體的缺席,因而,網絡社區(qū)成員們更加追求本社群特有的說話方式和交流形式,交流的儀式感更為明顯。筆者通過對時下國內幾個比較主流的虛擬社區(qū)的觀察,發(fā)現這些虛擬社區(qū)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往往能根據發(fā)帖、跟帖人的說話方式和語言風格就能判斷其來自哪一個虛擬社區(qū)。不僅如此,虛擬社群還創(chuàng)造出了一些獨特的詞語和句子,如天涯社區(qū)中的“蘭州燒餅”、“馬克和劉明”、“天涯er”等帶有明顯風格的詞句,在社區(qū)內傳播,構成了網絡社群獨特的傳播情境。社群中的虛擬個人對本社群的共識也包括對這一傳播情境的認同,而虛擬自我的呈現與本社群特有的意見表達與溝通形式密切相關,這些表達與溝通的形式成為社群共識的一部分,完成社群殊的情緒表達,進而成為社群文化的象征。因此,網絡社群中的虛擬自我被打上了社群傳播情境的烙印,選擇了這個社群,就意味著對這個社群傳播情境的認同。

        (二)角色身份建構的多重性

        網絡的匿名性使人們掙脫了現實中身份地位的束縛,可以根據自己的內心需要任意地建構新的身份和角色。帕森斯認為,互動并非是人與人實體上的互動,而是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由于虛擬社群中互動的匿名性,這一點似乎表現得更加明顯。網絡社往處于一種脫域的在場狀態(tài),人們用符號和語言建構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虛擬交往主體和交往手段的符號化屏蔽了部分甚至全部的主體在現實世界里的真實身份,人們自由選擇想要呈現給他人的面貌,這就決定著虛擬主體必須重新建構自己在虛擬社會中的身份和角色。人們利用想象出來的身份和虛構出來的角色在廣闊的虛擬空間中進行交流,不僅如此,人們還可以讓數個不同的角色同時出現。如前文所述,網絡社群提供了一個公共的舞臺,任何人都可利用這個舞臺表現自己、呈現自我。我們不難發(fā)現,在虛擬社區(qū)中的交流絕大部分都以一種公開、公共的方式呈現在其他成員面前,即使是成員與成員之間直接的對話也是如此。而正因如此,虛擬社區(qū)的成員會根據交往對象和圍觀群眾的變化隨時隱匿自己的真實身份,同時構建新的身份,甚至是維持著數個不同的身份,一個人可以同時參與多個網絡社群。很多人出于自身目的的考慮,在不同的社群里承擔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憑借自己對不同角色的熟悉程度自由轉換身份,而這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可能的。

        網絡社群成員之間關系的建構過程,就是他們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同時也是社群中各個角色的扮演者結合其自身的現實身份、社會地位、生活環(huán)境和自我期待等角色形成的過程。每一個身份的每一個自我都對應著相應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表演著自我或他人期待的角色。

        (三)虛擬的“撫慰機制”

        網絡,尤其是網絡社群中自由構建的虛擬自我,引出了一個極富爭議的問題,那就是網絡社群的虛擬交往導致的虛擬自我會不會完全脫離了現實的自我,甚至是與現實自我發(fā)生沖突,反過來制約和束縛現實自我呢?對此,馬克·波斯特抱有積極的態(tài)度,他用大量的論證說明:網絡交往所導致的虛擬自我的表達與呈現,平衡了現代社會對自我的束縛,使個人主體可以通過多種角色被表達和詮釋,讓人們在現代生活的疲憊和乏味中得到了一種釋放和撫慰。現代社會高度發(fā)達,生活節(jié)奏緊張,現實生活的風險性頗高,人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跟在高度運行的社會后面亦步亦趨,這很可能給現實自我?guī)硪幌盗械男睦韱栴}。而網絡社群中的虛擬交往卻提供了一種別樣的生活場景,人們可以根據自己在現實中求而不得的內心渴望構建全新的、符合內心期待的虛擬自我,現實生活中的焦慮在虛擬交往中可以得到安慰和緩解。

        網絡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人們隨時可以在虛擬社區(qū)中遇到來自天南地北的陌生人,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得到新鮮、刺激的感受,并得以窺視到他們的現實世界,這與現實生活中循規(guī)蹈矩的交往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虛擬交往導致的虛擬自我的這種特點,可以被視作是對現實自我的一種“撫慰機制”,同時,這種“撫慰的”虛擬自我,充分具備了影響現實自我的可能,豐富和平衡了現實生活中的自我概念,讓生命更趨于平衡和合理。虛擬社群的交往為人們展示了一種理解自我的前景,即自我是在一個具有歷史具體性的話語和實踐的模型中形成,人們從此可以將自我視為多重、可變和碎片化的,自我概念的建構本身成為一種主觀能動的規(guī)劃。

        二、虛擬交往帶來的自我危機

        雖然馬克·波斯特對虛擬自我持有絕對積極的態(tài)度,但這是否意味著虛擬交往中的虛擬自我對現實不存在消極的影響呢?現實已經證明了答案是否定的。網絡的開放打破血緣、地緣的限制,將千里之外的人聚集在一起,網民們追求著最大程度的自我滿足和自由。然而,越來越多的學者發(fā)現,技術的發(fā)展本身是用來為人們服務,但過多依賴技術反而會讓人們?yōu)榧夹g所困。網絡本身就是一種技術,過度依賴這種技術,必定會給網絡中的虛擬自我?guī)碡撁娴挠绊懞臀C。

        (一)信任的缺失

        安東尼·吉登斯認為:在現代性的背景下,信任(trust)的概念有著特殊的應用價值。信任是人格發(fā)展中決定性的普遍現象,它和抽離化機制及抽象系統的世界也有著顯著和特定的關聯。在更為特定的形式上,信任是自我與抽象系統之間互動的媒介。現代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確定性,而信任可以充當人與現代生活之間的保護殼,使人們避開那種最為平常的日?;顒铀鶐淼臐撛谕{與危險,信任因而升華為那種日常實踐所渴求的“信念”。這說明了在現代生活中信任的重要性。但在網絡社群的虛擬交往中,信任卻成了最珍貴的稀有品。網絡交往中的現實身份、傳統場景和個人背景的缺位,使得人們在交往中保持著高度的警惕。而近些年越來越多的網絡詐騙,也使得網絡成員對周圍傳來的信息持否定和懷疑的態(tài)度。網絡虛擬交往中的信任缺失,必定會給虛擬自我?guī)硪欢ǖ挠绊憽?/p>

        就目前來看,網絡交往中最缺乏信任的表現是對交往對象身份的懷疑。虛擬身份的大量存在已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眾多的網民使用虛假信息,使得原本使用真實信息的成員為尋求心理上的平衡,也選擇使用虛擬的身份與他人交往,并且在對他人身份的認知上采取不信任的態(tài)度。在現實生活中,社會成員之間在交往中發(fā)生沖突時,往往會有家庭、單位等對沖突進行調解,但在網絡虛擬交往中,卻不存在這樣的社會群體,一旦出現了不信任,不管導致這種不信任的原因是什么,人們往往會將這種不信任推而廣之。這種不信任的擴大,會對自我心理產生深刻的消極影響:人們可能將由不信任導致的挫折感帶到日常生活中,影響現實中與他人交往的態(tài)度,對日常信任結構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甚至導致現實自我的消解。

        (二)“脫域”狀態(tài)下的自我

        如前文所述,在網絡社群的交往中,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任意構建虛擬自我的身份和角色,一旦厭倦了原有的身份,即可立即拋棄它,繼續(xù)構建一個全新的身份,新的身份帶來的新鮮感又將刺激人們不斷構建新身份。這樣頻繁地沉浸在持續(xù)的身份建構——身份拋棄——身份建構的狀態(tài)之中,會使得自我處于一種所謂的“脫域”狀態(tài)中。

        過于頻繁地建構虛假身份,會使得人們在虛擬交往中隨意轉換自我身份,變得易喪失耐心和責任感,久而久之,對虛擬自我會產生厭倦的情緒,而這一點極有可能被帶入到現實生活中來?,F實生活限制頗多,由于主體渺小,人們很容易對現實感到無奈,產生逃避的心理,將現實自我的問題帶入到虛擬空間中來,以一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構建虛擬自我,賦予虛擬自我與現實自我截然不同的身份,用來滿足自己或發(fā)泄怨恨。這時,虛擬自我將不再是現實自我的撫慰機制,而變成了逃避機制。由于在虛擬交往中輕易就能獲得新身份,過度沉迷于這種身份的建構和拋棄,會使得個人以往積累的經驗形式趨于消解,對自我早期形成的認同心理產生沖擊,個人易產生空虛、焦慮及孤獨感,造成網癮等心理問題。過度依賴身份的虛擬性,會導致虛擬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割裂,形成線上線下兩個截然不同的自我,易使人產生錯亂感,使得自我認知發(fā)生混亂,在技術的沖擊下被吞沒、粉碎和傾覆,最終使主體成為虛擬的無意識的犧牲品。此時,虛擬自我就變成了一種外在的、操控現實主體的消極力量了。

        (三)非理性:虛擬自我的群體消極

        網絡社區(qū)中的文化是一種高雅與低俗并存、精英與草根共生的平面性文化,這種無深度、無距離的平面文化,并不注重理性的培養(yǎng),它注重的是感性的、視覺上的生產和消費,在這樣的交往環(huán)境下,人們的思維只會變得越來越跳躍化和碎片化,使得整個群體呈現非理性的趨勢。

        開放的網絡使人們很容易在網上聚集成群,群體中的個體都是匿名、分散和自治的,當群體達到一定數量時,個人的思想、觀點和行為就與他作為單獨個體時變得很不一樣,會很容易受到群體環(huán)境的影響,這一點在網絡群體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虛擬交往擺脫了現實身份、環(huán)境的束縛,人們能輕易說出在現實中不敢說的話,而這些話語通常帶有強烈的群體暗示和感染力,網絡群體的成員會很容易被其點燃激情。在這種情況下,虛擬自我會變得沖動、盲目和非理性,易跟隨大多數人的心理傾向而失去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行動能力,變得不會理性地討論問題,而只會用憤怒的語言發(fā)泄內心的怨恨和憤慨,也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理由,只會用極端、不理性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極端化的態(tài)度。

        三、結語

        第4篇: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媒介素養(yǎng) 培養(yǎng)路徑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思想引導工作呈現出許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點,這種“新”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媒介環(huán)境之新。大學生是使用網絡媒介的主要群體,他們對社會事件、公共事件有著更高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但他們對社會真實現狀的了解和判斷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他人思想言論的影響,特別是受一些網絡媒介固有特點的影響,在利用網絡媒介參與公共事件時常常不能明辨是非,而是情緒化地發(fā)表一些不恰當的言論,造成某些事件不能得到妥善解決。因此,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yǎng),提升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引導大學生正確利用網絡媒介帶來的傳播力,是思想引導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一個課題。

        培養(yǎng)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yǎng)的必要性

        1.從媒介獲取、甄別信息的能力亟需提升

        新媒體使人們越來越處于海量信息的包圍中,信息格局逐漸由信息短缺轉變?yōu)樾畔⑦^剩。隨著現代生活特別是技術水平的提升,人們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遠距離的信息傳遞愈發(fā)成為必要,媒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此時媒介也就變成了人們的“耳朵”和“眼睛”。新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傳播不再受到報紙版面或者廣播電視節(jié)目播出時間的限制,媒介的信息承載量得到極大的提升。為此,人們需要培育并具備媒介素養(yǎng),以滿足自身對基本信息的獲知需求。

        網絡媒介的進一步發(fā)展帶來了自媒體的興起。從傳播主體來看,自媒體傳播者不再限于專業(yè)化媒介機構,更多的草根平民也開始獲得話語權。從文明進步的意義來說,普通人能夠獲得自媒體中的話語權,體現了鼓勵言論自由、推動傳播權利平等的重大進程。但是,也由此引發(fā)了難以對自媒體中傳播主體進行有效約束的問題。自媒體對傳播者要求的低門檻導致了傳播主體素質的參差不齊,加之身份驗證手段尚未完善,很難繼續(xù)采取事后問責的管理方式,這一特點就反映出自媒體中把關機制的缺位。完善這種把關機制就技術層面而言也是比較困難的。網絡媒體巨大的信息承載量和傳播主體可以隨時隨地信息的特點,使得自媒體的信息呈現出真假并存、泥沙俱下的現象,這就要求人們尤其是大學生在使用網絡媒介時增強是非觀,提高辨識甄別的能力。

        網絡媒介環(huán)境下的信息傳遞還呈現出兩個明顯的特點,即“淺閱讀”的興起和對影像資料的偏好。面對海量信息,人們越來越傾向于“瀏覽”信息而非“閱讀”信息,喜歡直觀的影像資料甚于間接的文字資料。相比于文字資料,影像資料是“表現”式的符號而非“再現”式的符號,受眾無需再在頭腦中進行深加工即可直接理解所表現的內容。但實際上,經由媒體呈現出來的影像資料,即使眼見也未必為實,或者說即使是事實也未必是事實的全部,因為制作者常常通過影像的剪輯和編排,以實現某種服務于制作者自身目的的邏輯。

        2.媒介帶來的巨大傳播力亟待引導規(guī)范

        媒介環(huán)境正快速發(fā)生著多樣而深刻的變化,在社會中發(fā)揮的作用也日益凸顯。網絡成為人們表達個人觀點、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平臺,網絡輿論、網絡民意在影響社會決策中發(fā)揮著愈發(fā)重要的作用。媒介在成為人們“耳朵”和“眼睛”的同時,還成了人們的“喉舌”。盡管相關研究表明,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能夠獲得傳播影響力的仍然以傳統媒介和部分社會精英為主,但不可否認,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也開始獲得話語權并產生影響力。人們通過網絡媒介獲得話語權是中國社會值得欣慰的一大進步,但如何理性約束和使用這種傳播權利,防止人們在行使自身傳播權利時對他人或社會造成損害,很值得深入思考。

        新媒體并非完美,它也存在多種負面效應,如會使很多人特別是青少年沉迷其中難以自拔,甚至對現實世界失去互動感知的興趣,對未來漠不關心。新媒體時代傳播形式的通俗化程度增大,其傳播的直接性和快捷性,不可避免地對人們的理性思維能力造成抑制和弱化,使人的思維趨于簡單化、平面化,缺乏深刻的內涵和底蘊。新媒體時代的人們若缺乏信息鑒別能力,很容易受控于媒介,只有當人們具備了高水平的媒介素養(yǎng)能力,才會做到積極地駕馭各種媒介信息,并對信息作出全面解讀和正確地取舍。這種取舍就是一種控制自己行為和信念的能力,也是控制媒介信息的能力。 可以說,新媒體時代對現代人的媒介素養(yǎng)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我國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滯后正與之構成了尖銳的矛盾。

        培養(yǎng)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yǎng)的主要內容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是研究人的需求,進而通過研究如何滿足人的需要,來激發(fā)人的動機、引導人的行為,達到教育和管理的目標。 基于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對大學生就網絡媒介中的行為、言論加以引導。筆者認為,大學生已經具有了獨立的研判能力,與其約束大學生在網絡上的言行,不如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yǎng),教他們如何甄別網絡信息,如何就媒介信息的偏見進行判斷。有學者認為,媒介素養(yǎng)主要包括四個維度:媒介處理技巧、媒介知識、對媒介的批判性思維和媒介偏見判斷。對思想政治引導工作而言,不僅要求引導大學生掌握媒介知識,提升大學生對媒介的批判性思維,而且還要求提高大學生判斷媒介偏見的能力。

        1.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媒介知識

        “媒介知識主要在兩方面與媒介素養(yǎng)發(fā)生關聯 :一是媒介生產的知識,這是絕大多數受眾不怎么接觸的部分 ;二是媒介內容的知識(如熱門議題、公共事務等),這是受眾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 通常來說,非媒介從業(yè)人員往往對媒介的內容知識更加了解,而對媒介生產方面的知識缺乏了解。但媒介生產知識中蘊含了對媒介性質的洞見,了解媒介生產的相關知識才能理解媒介為什么不可能完全客觀,媒介為什么帶有一定的利益傾向等一系列問題。尤其對于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學生群體而言,直接教育他們“如何看待”媒介是行不通的,可行的方法是教給他們媒介知識,讓他們更多地了解媒介,然后由他們自己作出判斷。

        2.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媒介的批判性思維

        對媒介的批判性思維是指受眾區(qū)分媒介事實和現實,而不是將二者混為一談。媒介技術使媒介對現實的模擬和再現能力越來越強,特別是網絡媒介,它可以通過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方式對現實進行模擬和再現。對于缺乏媒介素養(yǎng)的個體而言,經由網絡媒介呈現出來的事實很容易被認為是現實。媒介借助一定的符號體系對現實進行再現,受眾通過媒介接觸到的信息必然需要經歷由現實編碼變?yōu)閭鞑シ?,再由受眾將傳播符號解碼為自身可理解的信息,在這個編碼和解碼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信息的缺失或失真。因此,媒介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區(qū)分媒介事實和現實,要對媒介具有批判性思維。

        3.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媒介偏見的判斷

        從媒介產業(yè)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媒介組織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由某些利益群體所建立,受到一些利益群體的監(jiān)管、控制。在當今的媒體環(huán)境下,媒介(包括傳統媒介和網絡媒介)上充斥著大量由企業(yè)付費刊登并不以廣告形式呈現的信息,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基于“企業(yè)—公關公司—媒體”的這個利益鏈產生的信息自然不可全信。用戶貢獻內容(UGC)的媒介形式(如微博、社交網站)歸根結底在信息平臺上仍然受到利益群體的控制,信息平臺的控制者能夠影響信息的呈現和流動。由此,任何媒介都必然受到控制它的利益群體的影響。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教育學生對媒介偏見作出判斷,要對媒介信息保持一種謹慎的態(tài)度,而克服媒介偏見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更多地搜尋相關信息,接觸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觀點。

        培養(yǎng)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的有效路徑

        1.建立培養(yǎng)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yǎng)的長效機制

        網絡媒介素養(yǎng)可以理解為個人的綜合素質和修養(yǎng),是一種使用網絡媒介獲取信息、甄別信息、傳播信息的能力,對其培養(yǎng)必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建立培養(yǎng)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yǎng)的長效機制,從平時入手、從線上線下兩個方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yǎng)。

        面對現實情況,思想政治引導工作需要培養(yǎng)大學生掌握媒介知識、構建對媒介的批判性思維、提高判斷媒介偏見的能力。學習媒介知識應特別注意增進大學生對媒介生產知識的了解,讓大學生熟知記者從準備采訪資料到成稿、編輯過程中存在的技術手段和篩選程序;要讓大學生了解到不同的媒體有差異化的價值取向,并受不同的利益群體的控制,因而需要對媒介存在的偏見作出判斷。

        新媒體的發(fā)展要求我們轉變工作思路,適應新環(huán)境,運用新工具,以更貼近學生的方式開展引導工作。例如,我們可以在微博或者人人網上建立公共主頁,由專人負責運營,定期資料信息,將線下的課堂搬到線上;應鼓勵思想政治工作者、黨團干部開設個人微博和SNS賬號,通過他們自身在網絡上的行為表現作出示范,帶動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媒介;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和黨團干部的個人賬號來開展媒介素養(yǎng)培養(yǎng)工作;通過邀請新聞傳播學專業(yè)的教師開展講座、組織大學生參觀報社或電視臺等多種方式開展網絡媒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真正建立起培養(yǎng)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yǎng)的長效機制。

        2.重大事件中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媒介

        重大事件中的引導工作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兩方面來進行。重大事件中線上的引導工作有賴于思想政治工作平日里的積累。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平時注意運營網絡主頁,積累穩(wěn)定的受眾群體,并能形成相對固定的傳播風格,那么在重大事件中就會更好地接觸到學生群體,并取得學生群體的理解和信任。

        在重大事件中對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媒介的引導還需要有針對性,做到線上線下“虛”“實”結合。例如,對突發(fā)的的看法,我們可以搜集傳統媒體報道和自媒體中的多方面資料,提供給學生不同的視角和看法。在網絡媒介中更具有說服力的是“論據”而非“論點”,因此,思想政治引導工作的重點是多方面地收集事實材料并傳播給大學生。又如,對于一些尚不明了的事件,應當及時提醒大學生善用自身的傳播力,充分說明濫用傳播力的后果。線下的工作是以面對面的方式傳播給大學生。

        第5篇: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范文

        所謂圈群,是指SNS、即時通訊(IM)、博客、論壇以及專門網站提供的以興趣愛好、社會關系等為依據的網絡聚合服務。Web2.0時代的人喜歡寫博客,泡論壇貼吧,并加入各式圈群。在企業(yè)的傳播活動中,論壇和貼吧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操作方式,相較來說,對圈群的利用還屬于初級階段。一是由于圈群傳播需要精耕細作,操作難度大;二是多數圈群是小眾群體,傳播效果也難以衡量。但對于地理位置單一且固定,或小眾化的產品來說,利用圈群實現精準營銷,是非常值得一試的高效傳播方法。

        目前圈群分布廣泛,形式眾多,但萬變不離其宗,圈群可以根據組建基礎劃分為三類:

        關系型圈群。指網絡用戶因具有一定的天然性關聯,于是在網絡上集結,建立共同的網絡圈群。在關系型圈群中,人與人之間往往是同學、親友、同事等相對穩(wěn)定的關系,這種天然連接為圈群提供了較高的黏著度,有利于信息的及時溝通和傳播。

        興趣型圈群。在某方面有共同興趣的人在網絡上聚合,就形成了興趣型圈群。例如豆瓣網中的小組,社區(qū)中的“攝影愛好者版塊”等。這種聚合讓有同樣興趣的網絡用戶能夠順暢地互動交流,有利于信息迅速地在同質人群中傳播。

        地理位置型圈群。由于地緣關系,為維護共同利益而組建的圈群。鄰里是這一圈群成員的基本關系?!按笸忿k公樓白領群”、“幸福小區(qū)戶主群”等均是地理位置型圈群的一種。這種位置相同的鮮明特點,便于協助具有地緣依賴a緣鈉笠到行精準傳播?圈群的高黏著度以及成員間親密性高的特質,都使病毒式傳播成為圈群傳播非常重要的特點。圈群傳播的優(yōu)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圈子中的成員都具備某個共同點,將人們緊密地凝聚起來。這個共同點同時也是企業(yè)將消費者進行細分的依據,它把消費者的各種特征簡化成為一個指標,企業(yè)可以此方便地判定該圈子是否適合進行本產品的口碑宣傳。針對這些圈子進行口碑信息的設計和,可實現信息的個性化,避免資源的浪費。

        其次,圈子成員相互間是參照群體,他們的購物行為和對品牌的見地會對其他成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6篇: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壯泰族群;系統理論;關系傳播理論;網絡趨同理論;演化

        傳播學是20世紀出現的一門新興學科,它的出現為其他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傳播系統理論是傳播學理論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論。以傳播系統理論來審視中國一東南亞壯泰族群的發(fā)展演化過程,對促進壯泰族群的文化交流和世界民族的融合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傳播系統若干理論問題

        (一)系統理論的起源

        對系統的研究是自古就有的,如中國古代的“陰”、“陽”、“氣”、“理”等。然而現代系統理論思想的最初形成卻從19世紀黑格爾的辯證矛盾論開始溯源。黑格爾辯證矛盾論認為,世界是一個過程,為對立面的矛盾所控制。馬克思和達爾文都是黑格爾辯證矛盾論的忠實擁護者,只不過馬克思用辯證矛盾論來解釋人類社會歷史的整個發(fā)展過程,而達爾文則把它放在物種起源和生物進化的研究當中。不管是研究人類社會發(fā)展還是研究物種進化,系統理論在馬克思和達爾文的研究中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和發(fā)展。

        20世紀初,奧地利生物學家貝特朗菲提出了機體系統理論;1932年,貝特朗菲進一步提出了一般系統理論思想。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一般系統理論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完善,豐富了系統要素、關系、過程等理論。同時發(fā)展起來的還有維納和香農于1948年分別提出的控制論和信息論。控制論、信息論被認為是一般系統理論的相關領域,它們是一個過程的幾個方面,因此學界也有把一般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統一為廣義系統論。廣義系統論被廣泛應用于自然、生物、社會、行為現象等許多方面,它為政治學、經濟學、文化學、社會學、傳播學等諸多學科提供了思維的新方法,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所指的是廣義系統論。

        (二)系統理論與傳播學研究

        “系統”一詞源于古希臘語,是由部分構成整體的意思。今天系統論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研究,人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研究系統,對系統下的定義不下幾十種。最普遍的觀點認為,系統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結構形式聯結構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它由元素、關系、屬性、環(huán)境構成,表明了元素與元素、元素與系統、系統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系統論強調的是系統的整體性、層級性、動態(tài)性和整體性,把研究對象當作一個系統,分析系統的結構、功能和層級構成,研究系統、元素、環(huán)境的關系和變動的規(guī)律性,并以優(yōu)化系統的觀點來解決問題??刂普撌菍ο到y中的調節(jié)和控制進行研究,重點研究反饋機制對系統運行的影響。信息理論則研究系統中的傳播現象和過程,重點研究信號的測定和傳送。

        傳播是一個有相互關聯的變量結合而成的復雜整體,因此系統理論對傳播學具有重要影響,它為傳播學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空間,在傳播學的許多方面都能看到系統理論的影響以多種形式存在。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關系傳播理論和網絡趨同理論。關系傳播理論的核心是假設人際傳播的功能為建立、維持和改變關系,而關系從控制論的角度來說反過來影響人際傳播的性質。關系傳播理論對關系、決策、網絡及媒體進行了探討,研究了傳播在關系產生、發(fā)展及衰落過程中的作用,開創(chuàng)并發(fā)展了人際關系中的傳播研究,奠定了關系研究的主要形式和方向,并在幾種關系類型的傳播研究,如友誼中的傳播、矛盾沖突中的傳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其次,對群體傳播和組織傳播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的網絡趨同理論也得益于系統論的指導,網絡趨同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群體信息的交換和發(fā)展以及群體差異、變遷的傳播學成因。這些理論對于分析社會變遷和文化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傳播學的視角。

        二、傳播系統理論視角下的中國一東南亞壯泰族群發(fā)展演化

        從傳播系統理論的角度來闡釋族群的發(fā)展變化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它可以通過對族群發(fā)展變化與內外傳播發(fā)展規(guī)律性的把握,為族群的交流和發(fā)展提供更為有效的途徑和平臺。

        (一)中國-東南亞壯泰族群的由來

        19世紀中葉,為了殖民統治的需要,西方的一些傳教士、學者開始對東南亞的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調查研究、搜集整理。在這個過程中,有人驚奇地發(fā)現,我國的布依語、壯族儂語、黎語,泰國的泰語,越南的黑泰語、白泰語、土語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壯侗語族的語言。隨后,國內外學者對這些民族進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研究發(fā)現,生活在中國的壯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和黎族,生活在越南的岱族、儂族、泰族、熱依族、瀝族、布依族和佬族,生活在老撾的老龍族和泰族,生活在泰國的泰族,生活在緬甸的撣族以及生活在印度阿薩姆邦的阿洪人,共計近1億人口,他們不僅在語言上同屬一個語系。在服飾、飲食習慣、住宅建筑、宗教信仰、民間文化等方面也有許多共同或近似之處。對于這些共同或近似點的形成,民族研究者認為是因緣于他們的祖先都曾經共同生活在今廣西等地,因此把這些民族稱之為壯泰族群。范宏貴先生在《同根生的民族》一書中對分布在6個國家的壯泰族群20個民族開展了多學科、全方位的交叉考證,證明壯泰族群都是古百越甌駱人的后裔,是從一條根發(fā)展、分化出來的,并對壯泰各民族是怎樣從甌駱越人這條共同的“根”上經過長途大遷徙而演變成今天6個國家中的20個民族進行了比較徹底的闡釋,基本弄清楚壯泰族群諸民族的來龍去脈。

        按照范宏貴先生的解釋,在春秋時代以前,即距今2700年前,壯泰族群的祖先共同生活在嶺南與嶺北一帶;春秋到漢代以后,即距今2700~2100年前,進入以農業(yè)為主的社會以后,傣族的祖先才從嶺南和嶺北向南遷移,從而掀開壯泰族群遷移分化的大幕?!秹烟┟褡鍌鹘y文化比較研究》一書認為,到唐代以前,壯泰先民較大規(guī)模的遷徙已經基本完成。

        (二)中國-東南亞壯泰族群發(fā)展嬗變的關系傳播理論探討

        壯泰族群的遷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有大規(guī)模的遷徙,也有分散的遷徙,遷徙的原因、時間、路線都不相同。根據系統論的觀點,我們可以把未遷移分化前壯泰族群先民甌駱越人的社會看作一個大系統,其中分布著部落、村族、家庭、個人等各種中小系統。在這個大系統中,人們需要及時了解環(huán)境的變化,建立與他人的社會協作關系,增進自我認知和相互認知,維護整個族群社會的穩(wěn)定和協調。這樣,傳播和交流信息就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活動。當時,個人與個人之間進行的口耳相傳的人際傳播是甌駱越人交流和傳播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按照關系傳播理論的觀點,我們先來分析甌駱越人個體關系的形成與發(fā)展。個體關系的形成首先是為了個人的生存和發(fā)展,它離不開環(huán)境的影響,受到當時社會生產條件的制約。甌駱越人居住的嶺南地區(qū)山高林密。地廣人稀,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條件下,人們?yōu)榍蟮蒙姹仨氁揽考w的力量獲取食物,以采集和漁獵為生,共同抵御惡獸與自然災害,這樣就組成了以氏族部落為單位的人們共同體。在這樣的共同體中,個體之間需要樹立和培養(yǎng)非常緊密、融洽的關系,才能保證整體的戰(zhàn)斗力。從當時傳遞信息和交往的條件來看,面對面的人際傳播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第一,當時落后的文化和傳播技術的匱乏,使面對面的人際傳播具有易操作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達到一種直接真實和即時反饋的傳播效果;第二,人際傳播不僅能及時傳遞各種生產信息,而且這種憑借各種感官通過言語傳遞實體信息和由交往雙方的表情、動作及輔助語言等非語言符號傳遞隱性信息的傳播方式符合甌駱越人的情感特點和心理需要,通過這種多感官、全方位的人際交流可以表達對對方的關心和責任,增進雙方的情感,也體現了甌駱越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生活理念和道德標準;第三,在當時,人際傳播是建構雙向互動和睦親密的人際關系和族群情感的主要途徑,它使整個甌駱越群落更具緊密性,能促進整個甌駱越群落傳播大系統的良性運行。

        進入春秋戰(zhàn)國以后,青銅和鐵制工具在農業(yè)生產中逐漸使用,甌駱越人生存方式轉變?yōu)橐缘咀鬓r業(yè)為主。為開田辟土,甌駱越人的居住特點由大群居逐漸向分散化發(fā)展,形成許多三五聚居的小群落。由于自然地理和生產條件的限制,人們被牢牢地綁在了土地上,甌駱越人群落、村寨之間個體形式的傳播和交流逐漸減少。隨著人口的增加,對生存資源的爭奪加劇,矛盾、斗爭不斷出現,更加惡化了群落之間的關系,使小系統間的傳播機制受到破壞。生產方式、人際關系以及傳播機制的變化使甌駱越人最終形成了山區(qū)稻作民族相對封閉的特點,他們依戀故土,看重群落,其遷移也多以整個群落為主,很少以個體形式遷移、融入其他族群。由于甌駱越人不好游移、遷徙,其個體交往和傳播在本群落范圍內影響很大,對其他群落的影響甚微。從控制論的角度來說,這種與本群落以外個體間的疏遠和松散的人際關系,反過來又影響了群落以外人際傳播的性質和效果,使群落與群落之間的交流和傳播活動趨于松散。

        因此,正如民族研究者所發(fā)現的,甌駱越人各群落的古越語都有一定的差距,形成不同方言土語區(qū)。在習俗上甌駱越人群落之間也是各有特色,這些在《墨子》《漢書》上都有記載。直到甌駱越人的一些群落為尋找新的生存資源而不斷進行長途遷徙,群落、村族間的交往越來越少,甚至沒有,傳播大系統崩潰,差異逐漸拉大,最終走向民族分化。

        (三)中國一東南亞壯泰族群發(fā)展嬗變的網絡趨同理論探討

        關系傳播理論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個體傳播的相互作用行為及其對傳播系統的影響,而網絡趨同理論則從群體傳播行為的角度來研究傳播系統。所謂群體,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標和共同歸屬感、存在著互動關系的復數個人的集合體,諸如一個民族、一個村落或者一個家庭。如果把整個甌駱越人社會看作一個宏觀群體系統,其中的個體傳播是微觀系統,那么甌駱越人部落作為一個群體則可以看作中觀系統。這個中觀系統是否和諧對于社會發(fā)展和個人生存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群體目標和群體力量的凝聚、部落成員之間良好的協作關系都有賴于群體傳播機制。毫無疑問,群體傳播也是當時甌駱越人傳播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我們來分析甌駱越人部落內部的群體傳播。在部落內部,個人之間、家庭之間甚至宗族之間的傳播相互作用行為和過程構成了群體的傳播結構。民族研究者發(fā)現,甌駱越人的部落都有酋長及臨時軍事首領;這些首領如有受賄,可以被議眾罷免另選;部落內部有互相保護、支援和同族復仇;有民主集會,大家可以共同議事并交流意見。這些特征隨著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也基本保留了下來,比較具有代表性。從甌駱越人的部落特征可以發(fā)現,在部落內部甌駱越人的信息傳播流量比較大,信息覆蓋面比較廣,群體成員間的互動和交流頻度也比較高,有利于培養(yǎng)共同的群體意識;另一方面,從尊重部落首領的意見到群體成員民主議事來看,甌駱越人的信息傳播既有單向傳播也注重雙向傳播,保證了群體成員普遍平等的傳播機會和話語權,對增進群體感情、強化群體歸屬意識都有重要作用。另外,以共同宗教信仰為前提的各種宗教和祭祀活動的群體傳播方式也使甌駱越人的群體傳播關系長期而穩(wěn)定。群體意識的形成與強化,使得群體成員在傳播過程中感受到某種程度的群體壓力,從而產生趨同心理,迫使他們自覺遵守群體規(guī)范,使自己盡可能地與群體中大多數成員的行為目標保持一致,保證部落生產生活的有序進行。

        甌駱越人部落作為單個群體通過群體傳播作用相互聯系,把整個甌駱越人社會連接成一個網絡。傳播網絡的建立反過來又使甌駱越人各個部落之間得以更頻繁、更有效地交換信息,使各個部落間人們的信仰、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越來越接近,共同點越來越多,最后形成大體一一致的文化基礎。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網絡趨同理論。但是,整個甌駱越人的氏族部落組織非常松散,不像單個部落內部那么嚴密,它們彼此互不相屬,群體傳播的密度和深度都比單個部落內部差很多,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甌駱越人各個部族之間雖然有著大體相同的文化基礎,但是在文化細節(jié)上還是存在很多差異。后來發(fā)展到稻作農業(yè)時代,由于水稻的種植、收割等生產主要依靠小群體的力量,因而形成了以家庭、家族為本位的小群體觀念,人們對于部落、村寨的群體意識和群體傳播大為削弱。隨后而來的大遷徙,更使甌駱越人群體之間的傳播越來越少,從而使群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傳播機制遭到破壞,群體之間產生許多隔閡,發(fā)生了許多變異,趨異程度越來越高,最后導致甌駱越人整個群體傳播網絡的崩潰,產生民族分化。后來,遷徙的甌駱越人把自己的文化帶到不同的棲息地,通過各種傳播方式與當地文化進行交流、融合,也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原來族群的獨特文化。直至今日,雖然甌駱越人的后裔已經分化為不同國家的十幾個民族,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他們獨特的民族文化中依稀窺見共同的文化元素。

        三、對促進中國-東南亞壯泰族群文化傳播與交流的啟示

        今天,跨越國界、跨越民族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已成為各民族共享世界先進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徑。同源異族的中國一東南亞壯泰族群容易產生文化認同感,跨文化傳播的障礙相對要少。那么,傳播系統理論對壯泰族群的文化交流有哪些啟示呢?

        (一)關系傳播理論的啟示

        我們不妨作個大膽的構想,把分屬各個國家的壯泰各民族作為關系傳播中的各個個體。我們知道,壯泰族群間的關系對文化交流與傳播的性質和效果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壯泰族群畢竟分屬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從歷史的發(fā)展來看,國家、民族間既有友好來往的一面,也不可避免會存在矛盾沖突和相互爭奪的一面。交流與傳播是增進好感、避免沖突的有效途徑。在關系傳播情境中,“友誼中的傳播”可以增強傳播的效果,增加人們的認同感;但有時候,我們也不得不面對“矛盾沖突中的傳播”,這時候傳播群體就要作出理智決策,在不同的價值觀和知覺體系間進行一定程度的交流甚至妥協,,結束沖突,共同實現彼此都渴求的目標。

        這就告訴我們:第一,壯泰族群文化交流必須注重研究群體間的關系,注重增進群體間的友誼,對各個族群的文化發(fā)展要有包容的態(tài)度,既要尋求共同點也要允許族群文化的自由發(fā)展和自由選擇,不能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將本民族文化觀念強加給其他民族。壯泰各個群體都要以真誠、平等的態(tài)度進行文化交流與傳播,這樣,才能建立友好協作的族群關系,從而保證傳播機制的有效建立和良性發(fā)展。第二,要正確認識文化交流中的矛盾沖突。傳播過程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可以從博弈論的角度對矛盾的解決進行理智的決策,把握共同的目標,增進彼此間的交流傳播頻度,降低甚至結束沖突。第三,要注重個人的傳播作用,因為一個群體傳播網絡是通過個人在群體之間傳播信息建立的。個人可以理解為某個人或某個社會團體。壯泰族群文化交流必須重視個人和社會團體的作用,要不斷增加學者、學術團體、民間組織等的互訪和交流,他們是壯泰族群群體傳播和交流的聯系和紐帶。

        (二)網絡趨同理論的啟示

        第7篇: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擬態(tài)環(huán)境 輿情 場域 趨勢

        大學生輿情是指在一定范圍和時期內,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對校內外一些具體事項的思想、認知、情緒反應、價值判斷和意見傾向等的綜合表現。著名的輿論學家李普曼提出了“擬態(tài)環(huán)境”的概念,他認為,人的行為是對“擬態(tài)環(huán)境”的一種反應,大眾須由媒介或人際傳播的信息來進行思考、判斷和選擇。①日新月異的網絡傳播技術,使得網絡輿論成為社會輿論形態(tài)中最有活力和占主導性的輿論形態(tài)?;ヂ摼W為數以億計的網民提供了重復選擇、、討論某類信息,制造輿論熱點的手段和方式。在這樣的語境中,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思考和輿情傳播方式迅速發(fā)生變化,大學生輿情也自然有了擬態(tài)效應,使原本就相對復雜的輿情環(huán)境變得更加復雜,研究其發(fā)展趨勢及應對策略成為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擬態(tài)環(huán)境”中的輿情主客體

        大學生網絡輿情的主體是十分敏感的大學生群體,他們走在“擬態(tài)”的最前端。這個群體不僅隨時面對網絡信息的誘惑,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網絡輿情的制造者、傳輸者或是策應者。大學生群體思維活躍、喜歡接觸新事物、信息素質較高,但也較為情緒化、易被他人特別是有領導力的人物意見影響。這兩種群體特質相互作用,使大學生成為高校環(huán)境內接受和傳播網絡輿論最重要的主力。同時,大學生群體相互交往頻率高、相互關系穩(wěn)定性強、相互影響和人際吸引大、群體和組織認同感形成易,這些特征使大學生群體較其它社會群體更易形成共性目標,很容易就大家都感興趣的某一熱點事件達成共識進而在高校環(huán)境內造成較大的影響。

        大學生網絡輿情的客體是中介社會事項的刺激,即重大事務或熱點信息尤其是與高校師生利益相關的諸多事務,是網絡輿情的直接刺激物與態(tài)度指向。我們把引起大學生網絡輿情的事件,分為兩大類:一是校本意義上的中介性社會事項。主要是指高校內廣受學生關注的與師生學習、生活、權利、情感密切相關的事項。本研究通過對河北省部分高校調查發(fā)現,大學生對學習與考試、獎助學金及評優(yōu)、求職就業(yè)、入黨等熱點信息的關注度較高。二是非校本意義的中介性社會事項。具體包括國家國際戰(zhàn)略實施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國家管理視野中的重大形勢政策事件、社會熱點問題及各種社會突發(fā)事件。②在所有調查話題中,既是網絡熱點又涉及到校園安全的“李剛門”事件成為關注度最高的熱點話題(占比59.0%)。

        大學生網絡輿情的場域特點

        第一是參與主體身份的隱匿性。大學生輿情是在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環(huán)境下形成和演變的,這個演化的場域,被稱作大學生輿情空間。網絡營造的“擬態(tài)環(huán)境”不是現實環(huán)境“鏡子式”的摹寫,而是以現實環(huán)境為藍本,或多或少存在偏離,在這樣的空間內,隱匿自己的身份顯得非常必要,也甚為常見。在筆者的調查中,網絡成為大學生初次獲得信息的首位信息源,在他們獲得熱點信息后,進行二次傳播最主要的方式仍是網絡。隱匿身份的參與者使意見表達更加充分,網絡形式下的“擬態(tài)環(huán)境”基于原發(fā)并且客觀的立場,更加貼近現實生活。但是,參與主體的匿名性脫離了社會身份意識的自我約束和社會監(jiān)督,使大學生網民在享受輿論自由的過程中所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無法界定。

        第二是互動交流頻率高。傳播者是影響“擬態(tài)環(huán)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單個傳播者認知能力的局限性導致“擬態(tài)環(huán)境”與現實環(huán)境的偏離,但可能在眾多傳播者的努力下得以緩和。網絡空間里絕對高頻率的互動交流形成了動態(tài)的、更為客觀的“擬態(tài)環(huán)境”。作為虛擬網絡輿論空間的一分子,大學生網民能即時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緒,在一段時間里,熱點信息傳遞及時且高度共享,傳播者與反饋者之間的交流也會對每一個參與主體的想法產生某種程度上的影響。網絡輿論空間參與主體間的互動交流,推動了共同關注的事務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換,甚至能夠促進有關決策的制定和改變。③

        第三是信息分享開放程度高?;ヂ摼W突破了現實世界的時空限制,言論一旦,世界各地的網絡參與者都有可能看到?!暗烷T檻”的網絡空間使用,使現實世界里顯示個體身份地位的那些象征被弱化?;诰W絡“擬態(tài)環(huán)境”的“弱把關”,大量不適合傳統媒體傳播的信息在網絡中迸發(fā),使網絡構建的“擬態(tài)環(huán)境”比傳統媒體更加豐富和多元。社會角色單一的大學生群體利用網絡方式與學校系統、社會系統以及個人等外界信息源交流和聯系,使意見得到表達、溝通和反饋,使問題得到解釋和解決。

        第四是非理性言論聚集與擴散?;诰W絡的“擬態(tài)環(huán)境”極力強調“多數”或“優(yōu)勢”意見的壓力,客觀真實有時被忽略,這種效應被稱作“沉默的螺旋”。眾多身份隱匿沒有責任約束的參與者在虛擬網絡輿論空間即時交流互動,在“沉默的螺旋”效應下形成的“共識”具有很強的狹隘性,一方面,不跟隨主流的言論往往在短時間內受到眾多參與者非理性的攻擊,網民通過跟帖、“蓋樓”、刷屏等方式制造聲勢,過激言辭大量存在,真知灼見被口水戰(zhàn)掩蓋。另一方面,有失公允的傾向性言論得到更多關注?!皵M態(tài)環(huán)境”中,隨著大量參與者對傾向性言論重復解釋和反饋,意見迅速集中并傳播,匯集成一股強大的情緒化的參與民意,者的傾向性言論,甚至錯誤的反饋意見使網絡評論活動發(fā)生偏向,從而放大了對社會的危害。④顯然,這對于大學生網絡輿論空間是一種損害。

        大學生網絡輿情發(fā)展趨勢

        第一是在高網絡普及率的大學生群體中,網絡輿情的研究與管理愈發(fā)重要?!兜?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⑤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5.13億,學生仍然是網民中規(guī)模最大的群體,占30.2%。本次研究調查顯示,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獲得熱點信息的第一信息源,有66.4%的學生表示自己首次獲得熱點信息源自網絡?!皵M態(tài)環(huán)境”不僅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而且通過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對客觀的現實環(huán)境產生影響,在這樣的影響中,大學生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接受者和傳播者,他們有意或無意地成為某些熱點輿情的制造者。

        第二是門戶網站的影響力減弱,“滅火”的難度越來越大。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9次調查結果,大專學歷及以上網民網絡新聞使用率為87.6%,是主要的使用門戶網站獲取網絡新聞的人群,然而,網絡新聞使用率同往年相比則呈現走低趨勢,這種影響力減弱的現象與“自媒體”發(fā)展走高有著重要關聯?!白悦襟w”中,“閑言碎語”(如微博發(fā)表內容被限制在140字以內)使新聞事件難以被全方位解讀,眾多個體片面的、概括化的解讀很容易造成事件的誤讀和歪曲,同時通過裂變式的轉發(fā),“滅火”的難度越來越大。同時,有的門戶網站把關不嚴,網絡的真實性飽受質疑,擬態(tài)環(huán)境的客觀性優(yōu)勢受到挑戰(zhàn)。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雖然網絡是學生首次獲得信息的最主要途徑,而在信息不一致時大學生更傾向于向傳統媒體、正式組織和人際關系這三類信息源求證。

        第三是微博成為信息獲得的重要渠道,自媒體的“擬態(tài)環(huán)境”效應加速實現。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9次調查結果,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微博用戶數量持續(xù)爆炸式增長,達到2.5億,微博成為網民重要的信息獲取渠道。在本研究調查中,微博緊跟QQ、新聞網站擠進前三名,成為大學生從網絡獲取信息的主要信息源。眾多個體在網絡中建立“自媒體”,將信息傳播對象分解成數量龐大、內容豐富的微小單位,重構了“擬態(tài)環(huán)境”。⑥“關鍵詞”、“標簽”等由數量龐大的“自媒體”拆分和提取的“微內容”使得網絡背景下的“擬態(tài)環(huán)境”變動更為頻繁,微博的“粉絲”機制以及“點擊率”排名公開的實時更替生成了新的結構價值。

        第8篇: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新媒體 傳播 革命

        美國著名傳播學者麥克盧漢說過:“媒介即訊息”,指出了傳媒技術的發(fā)展催生了新型的媒介,而新媒介必然會帶來信息傳播方式等內容的革命。新媒體以其平等、自由、互動、開放、合作、無邊界的傳播特點,“人人都是源頭,人人都是受眾”和“所有人對所有人傳播”的普遍現實,給整個社會、文化、經濟領域帶來了深刻傳播變革。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它是指在新技術條件下出現的媒體形態(tài),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數字電視、數字電影等。本文從傳播受眾、傳播內容、傳播主體、傳播方式、傳播范圍五個方面來分析新媒體的傳播革命。

        傳播主體的革命:從“媒體”到“全民”

        在新媒體時代,傳播主體主導的傳播模式已經被打破,受眾不僅作為信息傳播客體而存在??梢宰灾餍缘貙ふ液徒邮招畔ⅲ瑫r也成為信息傳播主體中的一員,可以主動信息,新媒體傳播的傳授關系發(fā)生了變化,帶來了傳播形態(tài)也發(fā)生了相應變化,傳播主體不再作為主要的或唯一的傳播主體主導傳播過程,其他組織、機構、個人也成為了傳播主體,傳播主體由一元走向了多元。傳播主體正在從“媒體”走向“全民”?!叭瘛钡膫鞑ブ黧w形成以后。各個不同的社會群體和社會階層都能通過新媒介發(fā)出自己的聲音。2002年底,美國硅谷最著名的IT專欄作家丹吉爾默把這種變化概括為we media(自媒體)。自媒體目前的主要形態(tài)是博客、播客,近來發(fā)展迅猛。據美國The Diffusion Group公司的名為《播客:事實、虛構和機遇》的報告中指出,2004年。美國“播客”用戶是80萬人,2005年美國播客用戶是450萬,2006年是1150萬,2008年是3300萬,預計到2010年人數將達到5680萬。隨著播客受眾的不短增長,受眾群體可以通過自媒體網絡上傳播。改變了以往傳統媒體主導傳播的局面。實現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傳播的主體。

        傳播內容的革命:從“單一”到“復合”

        在現有的大眾媒體環(huán)境中,媒體按照傳播形態(tài)可以劃分為電視、報紙、雜志、廣播等。這些傳統的媒體傳播的是單一的文本(SMS)、音頻/音樂(Sound&Music)、視頻(TV)、游戲(網絡游戲、手機游戲)等信息。而在新的媒體環(huán)境中,網絡和數字技術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是,在主要的傳播載體中,比如網絡、數字電視、手機等,所有的媒體都既能進行文字的傳播。同時又能進行視頻和聲音的傳播,并且還能把文字、視頻、聲音存儲下來,供受眾在自己方便的時間瀏覽。與此同時,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像傳統電視一樣收看直播節(jié)目,并且自由選擇電視劇或影片:利用手機上網,聊天、發(fā)送電子郵件、閱讀電子報:像PC機一樣運行應用程序瀏覽新聞,搜索下載資料。所以說新的傳播媒體能夠通過新的平臺,把傳統大眾媒體的各種類型綜合起來,使得傳播內容從“單一”走向“復合”。正如陽光文化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吳征所說:“相對于舊媒體,新媒體的第一個特點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yè)之間的邊界,消解信息發(fā)送者與接者之間的邊界。”

        傳播方式的革命:從“單向”到“雙向”

        美國傳播學家施拉姆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曾預言:現行的點對面的大眾傳播體制將會被一種新的點對點的傳播體制所代替,信息時代的一個趨勢將是更多地點對點而不是點對面的傳播。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是一種以傳播者為中心的單向的線性傳播。我們可以概括為“點對面”式的傳播。也就是說,相同或類似的信息,從傳統大眾媒介機構這個“點”,向公眾這個巨大的“面”進行傳播。它集中表現為在特定的時間內由信息者向受眾傳播信息,受眾被動的接受,沒有信息的反饋。這種靜態(tài)的傳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動性。在新媒體傳播時代,傳播呈現了以手機為代表的“點對點”傳播模式,以互聯網為核心的“點對面”、“面對點”和“面對面”等三種新媒體傳播模式。這種傳播是“雙向”的傳播。雙向的傳播方式的最大特征就是可以進行互動。

        傳播受眾的革命:從“大眾”到“分眾”

        傳統媒體的受眾人群很廣,包括了各個年齡,各個文化水平,各個收入標準的人,受眾具有“大眾化”的特點。新媒體的發(fā)展是在互動技術、搜索技術等基礎上實現的。因此新媒體對受眾技術使用、掌握以及文化素質水平提出了要求。新媒體的受眾人群主要集中在上班一族和學生群體,其中上班一族多為企業(yè)管理者、技術人員等中高收入者,這些群體呈現年輕化的特征。根據《iResearch艾瑞-2006年中國3G用戶研究報告》顯示,2006年中國手機網民年齡集中在25歲以上,18歲以下的僅占34%。在美國,手機網民同樣以年輕人為主。同時,在悠視網提供的資料中,22歲左右的用戶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25歲左右的用戶,大專學歷的占69%,本科學歷的占18%。該網站用戶的平均家庭月收入為3845元,遠高于北京、上海的平均家庭月收入水平。這些數據反映了新媒體的受眾群體多為具有一定特征的團體。在數字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新媒體時代,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手機、網絡、博客、播客等新媒體隨時進行信息傳播,并通過不斷的溝通交流,形成一個個志趣相投的小團體,如各種各樣的網絡游戲團體、戶外旅游論壇、短信交友俱樂部等。因此,相對于傳統媒體受眾“大眾化”的特點,新媒體受眾人群具有特定性,正在逐漸變?yōu)椤胺直姟薄?/p>

        第9篇:網絡群體傳播的特點范文

        在當今互聯網世界中,多種新興的網絡產業(yè)此起彼落、風起云涌,帶動了整個互聯網發(fā)展與改變,在不斷前進和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互聯網不再停留于單方面的知識傳授,多路徑、多角度的思維方式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中展現得淋漓盡致。WEB1.0帶動了互聯網群眾的熱情,催生的WEB2.0加速了網絡作為媒介傳播的力度,打破了傳統媒體平面和單途徑的簡單方式,傳播的方式從“廣而告之”的一對多轉變?yōu)椤叭巳私杂浾摺倍鄬Χ啵苯佑绊懥苏麄€互聯網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在沒有特定的主客體之分的情況下,“受”者皆為“授”者,而這樣的時代也被稱之為“自媒體時代”。

        在自媒體時代中,信息的更替讓原本的受者主動成為授眾,微博、SNS、論壇等各種多元化信息交互平臺均衡地推動互聯網服務的發(fā)展,一點一擊中,信息變成充滿活力的新鮮事物,更多的人在感知自媒體時代的分享和速度?;ヂ摼W群眾催生了自媒體時代的現在,自媒體時代也將引領整個互聯網世界充滿“活的信息”的未來。這不僅是正向推動傳播媒體的發(fā)展,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從傳播者的角度還是新聞參與者的角度,群體的力量逐漸顯現。青年群體也將在互聯網激流中涌進,而這股年輕的力量將伴隨互聯網一同成長。

        互聯網自組織群體現象定義及網絡中大學生群體自組織的意識和價值定位

        互聯網背后支撐的群體力量,讓“自組織”的概念再一次走上舞臺。早在1959年由Yovits M. C 和Cameron S寫的《Self-Organizing Systems》中就有提出“自組織系統”的定義。之后更有多位學者提出自組織系統概念和特征,其中有經典的理論“在一定條件下,系統自動地從無序走向有序,由低級有序走向高級有序的過程?!比缃窕ヂ摼W的潛在群體力量讓信息從無序的分享走向有序的聚合,互聯網個體行為也從無序的形式走向有序的自組織群體。同樣在20世紀80年代的學說——混沌理論(Chaos theory)中,也對今天這樣的群體現象做出了概念性解釋。混沌理論說明了復雜而不斷變化的系統 ,而這正貼合了如今的互聯網群體,他們在無形中組成了虛擬世界中的組織體,他們是復雜且不斷變化的。

        網絡群體中,散布著大量的年輕人。據EnfoDesk易觀智庫最新研究揭示,國內兩大主流微博平臺——新浪和騰訊,他們的用戶多集中于20 ~29歲,均占據各自用戶年齡構成的60%左右。特別是作為中堅力量的多是大學青年,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中,信息洪流沖擊著這些年輕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大學青年們往往懷有滿腔熱情,對于互聯網應用較為熟悉,善于利用互聯網尋找到現實生活中無法訴求的渠道,獲取有用信息,尋找共性同伴,自發(fā)形成自組織群體。他們大都廣泛開展線上交流,部分還結合線下互動的形式。他們在現實中組織意識較為淡薄,卻往往尋求在虛擬世界中的傾述,價值取向較現實世界中更為自由。

        自媒體時代打破了原有的靜水傳播模式?;ヂ摼W不斷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全方位地影響人們的生活。各種文化的沖擊,迅速擴散到虛擬世界的每個角落。這同樣也影響著網絡中的各種自組織群體。網絡中的自組織群體團結在相似的情感環(huán)境中,有著較為類似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網絡表達自我,傾述自我,這無形中加大了輿情問題產生的幾率。

        大學生自組織群體及輿情問題產生的成因、影響

        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需要面臨整個互聯網以及社會文化傳播格局的轉變。同時,網絡輿情問題變得更為復雜多樣,已有很多典型網絡輿情案例,特別是其影響常常被不可控地擴大,給輿情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

        信息爆炸的自媒體時代,信息的傳遞符合冪律分布模式,當一個信息傳遞一次的概率是k時,傳遞后的再次傳遞通道是m的話,那其所可能第三次傳遞的概率就已經從原本的1變?yōu)閗m,而這決定于信息的被關注度和有效性,也更取決于被轉發(fā)后傳遞通道數量。六度分隔理論4也印證了互聯網傳遞無邊界的特點,它打開交流互動的空間,不僅將更多的信息帶給使用者,還提供了一種無序無責的復雜的虛擬環(huán)境。

        大學生正處于形成自身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思維的波動和行動的沖動多見于這個年齡層次。在互聯網中,青年大學生往往會放棄在現實生活中的拘謹,缺少面對面交流的互聯網強化了青年大學生在線上自由表達自我的訴求。在互聯網管理法規(guī)和制度還不完善的今天,互聯網帶給青年大學生一系列的錯覺,無責感、多樣性、隨機性都會將任意的群體趨向于無限制的自由狀態(tài)。而這恰恰忽視了輿論錯誤導向所產生的諸多問題。

        “具有有序結構的消息即為信息”,從無序到有序的自組織群體,通過從無序的消息集合,慢慢轉變?yōu)閭鬟f有序的信息?!跋⒂行蚴切畔?,信息有序是知識,知識有序是智慧”5的說法中,不難看出到在傳遞信息和知識之間,尚未構成知識的無序信息最容易導致網絡輿情危機的產生。郭美美事件、溫州重大集資案、環(huán)境PM2.5檢測、故宮文物被盜、世界末日說等一系列新聞事件都在互聯網平臺上引起網民的廣泛熱議。一方面促進了輿論監(jiān)督力度,但同時也存在諸多夸大不實的虛假謠傳。青年學生對信息的鑒別能力,對事物的好惡分析多以個人不成熟的觀點以偏概全。如何提高青年學生的鑒別能力,加強對謠言的抵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問題都是現今高校亟待思考和完善的。

        四、加強大學生網絡自組織行為及輿情問題管理的辦法和建議

        對于大學生網絡群體自組織行為及輿情問題如何有效管理,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價值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強對青年大學生開展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培養(yǎng)青年大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緊跟時代腳步,研究嘗試符合大學生學習特點、為他們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緊密結合實際需求,開設以社會熱點為主題的課程,營造良好的自我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氛圍。

        2、加大互聯網輿論管理力度,完善自組織管理辦法。 互聯網的紛繁復雜,不僅在于網絡媒體錯亂無序的形態(tài),更在于對網絡輿論管理的缺位。如何讓無序的互聯網輿論走向有序、規(guī)范,法治化將是可以維護互聯網和諧環(huán)境的基本路徑。例如采取網絡實名制,這將進一步引導輿論參與者的言論規(guī)范化,約束謠言的散播;創(chuàng)設規(guī)范互聯網輿論的法規(guī)辦法,促進互聯網絡健康發(fā)展,用文字性法規(guī)健全網絡言論及自組織行為。將混亂無序自由的組織建構從線上虛擬狀態(tài)轉向有序民主和諧的形態(tài),這不僅有利于互聯網的良好發(fā)展,更有利于網絡民眾的非組織行為得到保護。

        3、發(fā)揮黨團組織指導作用,促成文明健康的網絡文化。網絡文化在虛擬媒介中傳遞往往借助了自組織的群體活動的介入和推崇。在青年學生中,網絡生活已經深入人心,貼近他們的生活,結合新時代的媒介特點,進行健康、良好的網絡文化的傳播,將大大豐富和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通過新媒體,建立良好的黨團組織網絡載體,傳播黨團文化核心價值理念,將培養(yǎng)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同時也創(chuàng)新了黨團組織服務方式,貼近群體,走進生活,教育和提升了網絡群眾的精神文化。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潍坊市| 白玉县| 定襄县| 犍为县| 新干县| 黔南| 油尖旺区| 望江县| 新竹市| 南漳县| 巴青县| 枣强县| 德江县| 新营市| 南投县| 鹤庆县| 保亭| 高碑店市| 淮南市| 新宾| 温泉县| 瑞丽市| 乌鲁木齐市| 阿拉善盟| 郴州市| 乃东县| 辽源市| 安国市| 桃源县| 烟台市| 隆德县| 阳春市| 康平县| 汾西县| 南宁市| 日喀则市| 舟曲县| 南和县| 高要市| 通渭县| 邵东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