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漁業資源調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頁巖氣 勘探開發 成藏特征 資源潛力評價
1 頁巖氣成藏特征分析以云南省為例
滇東區塊曲靖地區下寒武統筇竹寺組、上志留統玉龍寺組以及滇東北區塊昭通地區下志留統龍馬溪組成藏演化過程基本相似,均經歷三個階段,分別為被動大陸邊緣演化階段、內陸斷~隆演化階段以及走滑隆起階段,具有主體沉降,短期抬升,長期深埋的演化特征,但相較之下,滇東北區塊昭通地區下志留統龍馬溪組存在頻繁短期振蕩抬升的特點。滇中區塊楚雄盆地上三疊統干海子組同樣具有三大演化階段,分別為前陸盆地、內陸斷陷盆地及走滑隆起,其后兩個階段與滇東區塊曲靖地區下寒武統筇竹寺組、上志留統玉龍寺組以及滇東北區塊昭通地區下志留統龍馬溪組成藏演化過程基本相似,主要差異為第一演化階段,即深埋階段。
通過埋藏演化史恢復,在燕山中期,研究區出現地殼隆升,使得目標層上覆地層接受剝蝕,在進入燕山晚期,構造作用發生轉換,地殼下沉,沉積了白堊系及古近系地層,使得目標層埋藏深度增大,均經歷了二次生烴作用。
研究區目標層均處于高~過成熟演化階段,具有很好的生烴條件,具備形成高含氣量的物質基礎,但頁巖氣的成藏與源巖~儲層本身的沉積與演化有關之外,還與區域構造特征、抬升后的埋深、以及水動力條件等多種保存要素有關。由于云南省重點目標層位都經歷過抬升剝蝕的演化特點,抬升后是否達到地表,或進入頁巖氣逸散帶,對頁巖氣成藏具有重要意義。
2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方法
2.1資源量評價原則與方法
統計法是根據數理統計學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已完成的勘探工作和儲量成果,進行量化的分析、總結,建立預測模型,進而預測未發現油氣資源量并估算總資源量,為相關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根據其所依據的原始資料及著眼點的不同,又可分為體積統計法、2.1.1體積統計法
體積統計法是指用數理統計的方法(最小二乘法、線性回歸法)在研究程度較高的含油氣區建立資源量(Q)或單位體積資源密度(qV)與沉積巖體積(V)以及源巖體積等地質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應用地質類比的原理對勘探新區油氣資源量進行估算。根據吸附氣含量及氣體吸附率求得總資源量(2-1):
2.1.2地質要素分布概率風險分析法
吸附要素分析法主要考慮頁巖賦存狀態與其約束因素之間的統計關系,頁巖總含氣量Qa與其有機碳含量X1,有機質類型X2,有機質成熟度X3,伴生礦物類型X4等存在一定的統計關系(2-2):
根據上述各影響因素自身的概率分布對其進行概率賦值,可求得頁巖氣資源分布的概率分布函數,據此可計算不同概率條件下的頁巖氣資源/儲量(2-3):
式中,Qp為概率p條件時的資源量,Sp、Hp、φp、Kp…分別為面積、厚度、孔隙度、滲透率等參數。
2.1.3“甜點”資源結構預測方法
頁巖氣“甜點”SweetSpot是頁巖氣聚集內部產出最好的地區,必須有高有機碳含量、適當的頁巖厚度、孔隙度、滲透率、熱成熟度、深度、裂縫等良好匹配的局部天然氣富集區域,詳見表1。從某種意義上說,頁巖氣資源評價實際上就是“甜點”資源評價。“甜點”資源結構是評價單元內“甜點”資源總量、“甜點”個數分布和最終可能找到的“甜點”總數、最大“甜點”規模、規模分布及序列等,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頁巖氣聚集的勘探開發效益。由于目前頁巖氣聚集研究尚處于探討階段,對其“甜點”資源結構預測研究基礎薄弱。
2.2資源量計算方法與參數確定
2.2.1 計算方法
鑒于頁巖氣勘探初期實際情況,本次估算資源量采用體積法,即根據吸附氣含量及氣體吸附率求得總資源量(2-4):
2.2.2 估算資源量參數取值
(1)有效面積。所估算不同類型的資源量,按照不同的有效面積進行計算,即根據相應類型圈定的區域面積進行計算。鑒于研究區地層傾角因褶皺因素,變化較大,準確求得地層傾角較困難,且誤差過大,因此,以平面面積代替經傾角校正的真面積,作為有效面積計算。由于頁巖的真面積要大于平面面積,因此估算的資源量是實際資源量的下限值。
(2)平均有效厚度系數。云南省現有筇竹寺組鉆井4口,上三疊統鉆井1口,下仁和橋組鉆井1口,通過對鉆孔TOC值測量及統計,得到TOC值大于2.0%且連續分布的基本信息。云南省下寒武統筇竹寺組各頁巖氣鉆孔TOC大于2.0%的層段占筇竹寺組總厚度比值分別為0.2351、0.3131、0.4195及0.0829。筇竹寺組下段有機質含量較高,曲地6井及曲地7井未見筇竹寺頂,導致TOC大于2.0%比例變大;ZK2井為淺井,受風化作用,致使TOC大于2.0%比例變小;曲地1井筇竹寺組完整,且埋藏深度大,受風化作用弱,其TOC值可作為云南省筇竹寺組參考標準。綜上,將曲地1井TOC大于2.0%的比值0.2351作為下寒武統筇竹寺組平均有效厚度系數進行資源量的計算。由于云南省上三疊統總厚度大,各TOC大于2.0%層段間距較大,不能作為合層來進行計算,所以選擇TOC>2.0%的最大連續層段來計算有效厚度系數。本次YYQ3鉆井TOC大于2.0%且連續分布層段占上三疊統總厚度比值分別為0.0142、0.0136、0.0076及0.0585。即用最大值0.0585作為上三疊統平均有效厚度系數進行資源量的計算。云南省本次頁巖氣資源評價時,將滇西下志留統下仁和橋組和滇東北下志留統龍馬溪組統稱為龍馬溪組進行評價。云南省下志留統下仁和橋組頁巖氣鉆孔TOC大于2.0%的層段占下仁和橋組總厚度比值為0.0665,即作為下志留統下仁和橋組平均有效厚度系數進行資源量的計算。
3結語
通過以云南省的油頁巖資源為例對油頁巖資源的成藏特征以及油頁巖資源潛力評價方法的介紹,對與油頁巖資源的前期勘探以及油頁巖資源是否具有開采的價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偉,陶謙,丁士東.頁巖氣水平井固井技術難點分析與對策[J].石油鉆采工藝,2012(03).
1 項目區概況
輝縣市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東南麓,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4℃,最高氣溫43℃,極端低溫-16.7℃,年均降水量640.4毫米,無霜期212~244天,年均相對濕度67%。該區屬于太行山東部山地及山前丘陵地帶,主要樹種有黃連木、側柏、油松、刺槐及核桃、柿樹、花椒等,用材林面積24萬畝,平均林木覆蓋率24.22%。其中野生紅豆杉分布范圍在輝縣市的薄壁鎮境內等,分布區海拔高度為1000~1200米,緯度35°17′~35°51′,東經113°23′~113°57′。
2 調查方法
2.1 信息搜集
調查之前,我們詳細查閱了紅豆杉的有關資料,并咨詢了河南科技學院的植物分類學教授,進一步了解紅豆杉的生物學特性,對有可能生長野生紅豆杉的鄉、村干部,護林員、林區農民進行調查訪問,在了解信息的基礎上,進行重點調查。
2.2 儀器設備
梯子、解剖鏡、顯微鏡、高枝剪、標本盒、GPS議、標識牌、照相機、計算機等。
3 調查結果
調查小組根據掌握的信息資料,逐村、逐溝、逐戶進行調查。共發現野生紅豆杉38株,其中薄壁37株,集中分布西溝村。在其中又有四個集中分布區,第一集中分布區有3株,地理坐標為(0715510 3933384),生長在溝旁小絕壁崖;第二集中分布區有13株,地理坐標(0715237 3932750),生長在溝旁半絕以上;第三集中分布區有10株,其中大樹1株,地徑2~3厘米的小樹9株(另有小苗10多株未計入總數);第四集中分布區,有8株(另有1~2年幼苗若干未計入總數),生長在河溝的盡頭(備注:河溝對過山西境內有一片,面積約800平方米,集中分布有28株,小苗若干。在整條河溝的對過零星分布有13株)。其它零星分布有3株。在松樹坪發現野生紅豆杉1株,地理坐標為(0728029 3941975),生長在絕壁中。生長在山上有移植痕跡及農戶庭院種植紅豆杉16株。其中,薄壁2株,上八里14株。其中,最大一株地徑28厘米,樹高5米,冠幅3×4米,在1.2米處分生三枝,有一枝可能是被絕上落石折斷,現遺留在樹旁(樹北面約10米為百米高的懸崖)。
4 結論與討論
4.1 野生紅豆杉自然分布區為東經113°23′~113°57′,北緯35°17′~35°51′,海拔高度為1000~1200米,分布面積約為5平方千米。
4.2 現存的野生紅豆杉資源狀況為,紅豆杉野生樹木38株,經移植及庭院種植的紅豆杉16株,自然生長苗木及1~2年幼苗若干。
論文摘要:通過對高等林業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現狀的調查,分析了各館數字資源的建設情況,指出了數字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作者的解決辦法。
數字資源是指圖書館引進(包括購買、租用和受贈)或自建(包括掃描、轉換和錄人)的,擁有磁、光介質或網絡使用權的數字形態的文獻資源。數字資源具有內容豐富、檢索快捷、獲取方便等特點,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越來越為各館所重視。數字資源建設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圖書館服務水平的高低。目前,關于高等農業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研究很多,而對高等林業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研究相對較少。鑒于此,筆者通過因特網訪問全國高等林業院校的圖書館,對各館數字資源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森林是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是人類的天然氧吧。發展林業產業,既能提供支持經濟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又能提供綠色環保的可再生資源,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內在要求,有著廣闊的前景。發展林業,關鍵是人才。
1、調查情況說明
1.1調查范圍
由于本科層次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情況相對較好,圖書館網站的管理和維護水平較高,便于網上調查工作的開展。因此,本次調查選取國內本科層次的高等林業院校圖書館進行調查分析。
1.2調查時間
2009年8月。
1.3調查方法
通過訪問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edu. cn/,選擇該網站“中國大學”頁面列表中的各省區市的林業高校網站,由各高校主頁分別訪問各館主頁進行調查。
1.4調查結果
目前,全國共有8所以林業命名的本科層次院校,遍布祖國各地。其中3所為“211工程”院校(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占總數的37.5%。據調查,8所林業院校的圖書館網站都可以直接訪問,能夠代表國內高等林業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建設水平。
2、林業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情況
林業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總體情況如表1所示。
2. 1館藏書目數據庫建設情況
調查顯示,8所高校圖書館都建有自己的館藏書目數據庫,都能在校園網或互聯網上提供圖書查詢、新書通報、圖書續借等OPAC服務。8所高校圖書館共引進了4種不同的圖書館管理系統,使用最多的是江蘇匯文圖書館管理系統,共有4家圖書館采用,占調查總數的50%,其次是深圳朗思管理系統(ILAS ),共有2家圖書館采用,占總數的25%,其他為重慶圖騰管理系統1家,清華大學新洋圖書管理系統的1家。8家圖書館中,在互聯網上提供OPAC服務的共有5家,占62.5 %。其他3所院校只對校園網提供OPAL服務。
2. 2中文數字資源建設情況
調查的8所院校共引進中文數據庫130個,館均引進中文數據庫16個。除西南林學院外,其他7所院校引進的中文數據庫都超過了10種。引進數量最多的三個中文數據庫分別為:中國知網、重慶維普和超星電子書。
2. 3外文數字資源建設情況
8所院校共引進外文數據庫123個,館均引進外文數據庫16個。由此可見,各館希望通過引進外文資源,緊跟國際林業科學的發展步伐,提高本校的科研學術水平。其中三所“211工程”院校引進的外文庫都超過了20個,顯示了三所院校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科研能力。
2. 4試用數字資源情況
各館共引進試用數據庫158個,館均引進試用資源20個。從表1來看,各館都很重視試用資源的引人,將其作為一種拓寬采購范圍,滿足讀者需求的重要手段。引進的試用數字資源種類豐富,囊括了專業數據庫、電子圖書、音視頻資源等。
2. 5網絡資源使用情況
通過調查,6所院校提供了網絡導航服務,占調查總數的75% ,3所院校提供學科導航服務,占總數的37.5%。在提供網絡免費資源的院校中,沒有對網絡資源再加工,多數院校只是簡單地列出了部分常用網址的鏈接,對教學科研幫助不大,沒有發揮因特網的優勢。
2. 6自建特色數據庫
特色數據庫是衡量一個圖書館信息服務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由表1可以看到,各館都自建了特色數據庫,但數量相差較多。其中,自建研究生論文數據庫的院校6所,占總數的75 %,自建隨書光盤數據庫的院校7所,占87.5%。自建數據庫的質量不高,具有專業特色的數據庫更少。其中,北京林業大學的花卉蝴蝶數據庫、福建農林大學的亞熱帶果樹病蟲害數據庫令人印象深刻。
3、調查發現的問題及對策
3. 1開放與合作意識巫待加強
林業院校是專業性院校,與綜合性院校相比,無論是辦學規模、軟硬件設施還是資金都存在相當的差距。因此,林業院校圖書館之間加強開放與合作就顯得至關重要。林業院校可以參考CAI,IS農學中心的有益經驗,與國家林業部和各省市林業科學院合作,聯合組建一個全國性的林業數字圖書館。林業數字圖書館可以在館際互借、圖書編目、專業數據庫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將林學數字資源更好地整合起來。同時,還應進一步發揮全國林業院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作用,在購買數據庫(特別是外文數據庫)和學術交流方面多下功夫,將有限的資源充分利用,避免重復建設。以現有的條件為基礎,實實在在地建立起一個可操作性強、可持續發展的高校信息資源共享體系。通過這種共建共享體系,對電子資源實現總體規劃和協調發展。
3. 2異構數字資源缺乏統一檢索平臺
許多被調查的院校引人了大量的數字資源,但缺乏對這些資源的加工整合。讀者面對數量眾多的數據庫,要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源,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建立異構數字資源的統一檢索平臺就尤為重要。高等林業院校圖書館可以先購買相對成熟的異構資源檢索軟件,再逐步摸索,掌握關鍵的技術環節,不斷完善檢索系統功能。這樣一方面節約了讀者的檢索時間,擴大了檢索范圍,提高了檢索效率,另一方面,促進了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轉變,由簡單的引人數字資源轉變為加工整合數字資源,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層次,有利于圖書館未來發展。
3. 3缺乏一套科學的數字資源評價機制
在此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共有7所圖書館提供數據庫介紹,5所圖書館提供數據庫計數(反饋)功能,其中東北林業大學圖書館還提供了數據庫的點評功能。各館對數據庫的背景知識和使用方法介紹較多,對數據庫收錄文獻的范圍特點和使用技巧介紹的很少。如何對數字資源進行科學的評價,是圖書情報工作者研究的熱點問題,也直接關系到圖書館經費的使用效率,因此各館應給予高度重視。可以說,為每個數據庫添加訪問計數功能是最簡單直觀的評價辦法,但還應結合讀者座談、網上點評或問卷調查的方法進一步加以了解。這樣就能即時剔除使用率較低的外購數據庫,引人讀者反響較好的試用數據庫,不斷完善自建數據庫,動態地管理數字資源。
3. 4未能有效地加工整合非書資源
這里所說的非書資源包括隨書隨刊資源、教學課件、網絡課堂、外語學習資源、其他音頻視頻資源等。這些資源散落在院校的各個地方,毫不起眼,如果能夠將它們整合起來,加工整理出我們需要的數據,將對教學科研產生極大的幫助。圖書館對非書資源的加工整合具有先天的優勢,可以利用現有的人員和設備開展工作。例如我們可以按照文獻類型建立光盤庫、課件庫、圖片庫、視頻庫等,也可以按照特定的主題來建庫,如林業生態庫可以包涵與林業生態有關的光盤、圖片、視音頻、課件等。如果能夠真正將非書資源有效的加工整合,那么各館的自建數據庫也就有了取之不盡的信息來源。我們欣喜地看到,某些圖書館已經在這個方面進行了有益地探索,如南京林業大學圖書館就引進了暢想之星非書資源管理平臺。
3. 5對網絡資源缺乏深度挖掘
因特網雖然蘊藏著豐富的信息,但是缺乏組織和管理,檢索效率低。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善于捕捉因特網中的專業資源,通過規類、整合,彌補館藏資源的不足,最大限度的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例如我們可以建立學科導航,與專業院系合作建立專業學科網站,甚至可以利用互聯網開展一些相對簡單的定題等專業服務。針對外文文獻的不足,我們還可以羅列一些網上免費的開放存取(OA)資源,方便讀者獲取。在開發利用時,應積極與用戶交流,從用戶的需求出發搜集、整理并及時對這部分信息進行分析、評價,有鑒別地加以選擇和利用,盡可能選擇那些學術性、權威性、可信度高的信息資源。
【關鍵詞】 淄博周村;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展思路
特色產業園區作為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專業化分工的必然產物,依托其特色產業的空間集中布局,實現要素資源和基礎設施的共享,集中體現了一個區域的核心競爭力。淄博市周村區作為老工業基地,傳統產業比重大、國有集體老企業多、存量資源豐富,經過多年的發展,區內企業在人才、市場、技術、管理、設備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礎優勢。因此,遵循在市場經濟競爭中發揮比較優勢的原則,從周村實際出發,著力推進特色主導產業的園區化發展,通過產業園區的洼地效應,促進和帶動產業結構調優調強,是十分必要且現實的。但從近兩年的運行來看,也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園區發展的因素,本人就此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淄博市周村區特色產業園區的發展現狀
目前周村區存在化工新材料、機電裝備、商貿物流、耐火材料四大特色產業園區,各產業龍頭企業已形成一定規模,產業鏈相對完整,市場占有率較高,成為帶動周村老工業區經濟轉調的重大板塊,現四大園區年產值占全區工業總量60%以上。
1、化工新材料園區
該園區位于周村區西北部,規劃總面積 4.84平方公里,并為化工新材料及相關配套項目在園區北部規劃預留功能輻射區3.2平方公里。目前,山東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赫達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入駐園區。園區內企業通過產品、副產品和副產蒸汽等生產要素初步形成了相互供給的產業鏈條,大大減少了生產成本。預計到2020年園區基本建成,屆時園區內投資額將達到81億元,銷售收入達到240億元,利稅25億元。
2、裝備制造園區
該園區總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現有各類機電設備制造規模以上企業65家,其中,擁有占全國制瓶機市場份額達60%的三金玻璃機械公司與世界同行業龍頭瑞士艾姆哈特公司合資,新注入資金1.5億元,產品質量和產量均居國內首位;恒星集團有限公司國內市場占有率居第二位,礦山機械制造等部分特色裝備制造方面承擔了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園區現擁有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企業技術中心2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榮獲國家專利近500項,起草國家標準2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2個。截止目前,世界知名企業日本西鐵城集團、香港百川公司等一批國際跨國公司相繼進區建立合資企業或與區內企業建立了良好的貿易合作關系。
3、商貿物流園區
該園區專門聘請了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規劃研究院進行高起點產業策劃,以309國道為中心,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1.6公里,串起沙發家具、工業不銹鋼、紡織品、汽車貿易等4大專業市場群,經營面積達到90萬平方米,年交易額已超過22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金鏈子”。園區內周村沙發家具市場現在已經是從業人員1.6萬人、年交易額達66億元的大型市場。不銹鋼市場經過近20年的發展,從當初零星分散的自發市場發展成為以天河、龍馬等市場為代表的不銹鋼市場群,實現年營業額113億元,成為江北最大的工業不銹鋼集散地。汽車貿易市場從無到有,發展迅速,已形成了以陜西重卡4S店、廣州豐田4S店、博美車行為代表的汽車交易市場。
4、耐火材料園區
該園區重點研發制造新型耐火材料,以山耐、山東嘉和耐材、金隅通達股份為代表的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2家,重點發展優質隔熱耐材、綠色節能不定型耐材,其中,通達耐火技術公司年產3萬噸新型不定型耐材項目、山東金璞能源公司年產40萬噸頁巖氣專用石油壓裂支撐劑項目均為科技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的新建大項目。
二、淄博市周村區特色產業園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周村區目前的特色產業園區都處于產業聚集階段,還沒有一個產業形成較為成熟的園區,在以下幾個方面還存在差距。
一是產業園區發展的整體規劃和政策支持針對性不強。現有規劃缺乏區域功能定位和工業布局的統一規劃,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產業發展帶有一定的隨意性,造成產業布局不夠合理,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資源共享度較低,污染難以集中治理,園區規劃與鄰近城鎮規劃,生產、服務設施銜接不夠,沒有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鎮。出臺的鼓勵政策主要面向骨干企業,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培植產業園區方面的針對性不夠強,還存在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行業協會不健全等問題。并且產業園區的金融、營銷、廣告等服務業發展滯后。
二是龍頭骨干企業帶動作用不夠突出,企業間配套協作關系不夠密切。主要是引導產業發展方向的龍頭企I還沒有真正發揮出應有的帶動作用。同時,多數企業間產業集聚效應不強,有的產業盡管在地域上比較集中,但缺少產業園區的“靈魂”――配套關系,加上信息和人才交流平臺的缺乏,造成了“集”而不“群”,園區優勢難以發揮。
三是主導產業規模不大,產業鏈條不夠完整。優勢產業規模還不夠大,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實力仍然較弱。在產業鏈條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項和薄弱環節,突出表現在相關聯的上、下游項目開發不夠,無法產生企業聚集帶來的規模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業整體競爭優勢的發揮。
四是產業科技水平偏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園區企業產品科技含量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突出。部分產業園區內企業還停留在模仿、裝配低價競爭階段,產業結構的總體水平仍較低,特別是受高素質人才缺乏、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等因素影響,沒有形成園區特有的創新功能。
三、促進淄博市周村區特色產業園區發展的基本思路
1、以現有資源為依托,培育特色產業園區
一是發揮比較優勢。深入分析區域內資源、產業基礎、社會文化背景等,選擇最具優勢的產業,聚合各種要素進行重點培育。如立足王村鎮耐火材料的資源優勢,重點發展以新型耐火材料為主的寶山工業園;憑借北郊鎮毗鄰淄博新區、高新區的優勢,接軌建設梅河工業園、孝婦河居住、教育園區;同時,對于今后新建、改建項目,嚴格按確定的產業布局來落實,避免區域之間為爭取項目而打亂規劃、無序發展。二是培育龍頭企業。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產業中的龍頭企業,把培育產值過億元的骨干企業作為區域工業提速提質的關鍵舉措來抓,從縱向與橫向拓展產業鏈,使之成為園區的核心主體。三是實施品牌戰略。國際經驗表明,產品全部利潤的80%以上,為擁有品牌和銷售渠道者所獲得。目前周村已擁有中國名牌產品5個,國家免檢產品8個,山東名牌產品24個,居淄博市首位。要鼓勵園區內企業積極培育品牌,以品牌力量引領傳統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園區轉變。
2、大力培植龍頭骨干企業,增強中小企業配套協作能力
產業園區作為一個規模較大的企業群體,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是密不可分的兩大部分。一方面,堅持對龍頭骨干企業實行重點扶持,在能源、立項、貸款等方面優先協調,確保其健康持續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大帶動作用的項目,政府可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驅動民間資本大規模投入。另一方面,注重加強中小企業與骨干企業的配套協作。目前周村區的蘭雁、鳳陽、三金等龍頭企業已成為產業園區的“骨架”,但作為“血肉”的中小企業配套協作能力較差。應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引導中小企業與骨干企業建立廣泛的協作關系。對在創辦初期的民營企業和投資科研開發的,可在稅收等方面給予特殊優惠。同時,積極開拓中小企業參與國際化合作的渠道。積極構建信息交流平臺、人才交流平臺和風險投資平臺。比如有意識引導園區企業之間相互利用廢料的信息交流;對有潛質的中小企業和產品進行風險投資,切實起到孵化器作用。
3、加快發展優勢產業,完善園區產業鏈
對于周村來說,在扶強優勢產業的基礎上,還應加強企業間的縱向聯合,完善延伸產業鏈條。重點在大力加強產業鏈條薄弱環節和填補缺項上下功夫。一方面,圍繞產業園區中的龍頭骨干企業,引進關聯的上、下游項目,填補缺項。如機械制造業引進新上精密鑄造、零部件配套加工等項目。另一方面,在現有工業布局所形成的產業鏈基礎上,按照專業化分工協作和規模經濟的原則,進一步加大對產業鏈中薄弱環節的扶持力度,做強產業鏈條。如后整理水平低是周村區紡織業的薄弱環節,須采取行政和市場手段逐步淘汰落后工藝,提高后整理水平。同時加強橫向聯合,壯大產業鏈條。針對有些產業鏈條規模不大的問題,引導相關企業增加投入帶動產業鏈條規模擴張。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積極推動企業上市,主動尋求與國內外產業的合作對接,使園區效應隨產業鏈的完善而不斷增強。
4、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增強產業園區發展后勁
實現企業自主創新是促進園區發展的不竭動力。一是指導和幫助中小企業實行技術改造。積極利用上級優惠政策,督促企業盡快提升產業科技水平。二是以技術創新優勢企業為重點,鼓勵企業從一般引進向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方向發展,建立技術創新體系。三是把建立科技開發中心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加強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產學研”聯合,依托現有的企業技術中心、蘭雁集團博士后工作站、兩家院士工作站等創新載體,在核心裝備、關鍵材料等關鍵領域開展技術攻關,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對研究成果的專利跟蹤,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申報國內外專利,防止無形資產流失。四是建立完整的人才引進機制,通過高薪、技術入股等措施,吸引更多國內外高水平人才,為園區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持。
5、以創新公共管理為動力,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和保障機制
規范政府引導培育產業園區的行政行為,堅持“市場為基礎、政府作補充”的原則,為園區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著力引導產業園區配套的生產業發展,將原本附著于生產的部分服務環節,從制造過程中分離出來加以培育。在突出產業集聚、集約用地的同時,配套建設產業發展必需的物流、醫療和職工宿舍等設施。合理規劃園區用地,簡化土地審批手續。合理確定園區企業的營業稅計征基數。盡快研究出臺培育l展產業園區的實施意見和園區分類指導意見,積極引進高水平的市場運營管理團隊,規范園區管理與服務。逐步健全完善產業園區發展保障機制,積極引入信用擔保、互助擔保等機構,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支持輔助體系。通過召開銀企座談會、金融交流會等形式,密切銀企關系,爭取金融部門的貸款支持。通過實行建立行業協會試點的辦法,促使更多的企業加入協會,真正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自律等職能,在產業鏈條完善、參與園區體系建設、提供園區產業年報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趙永強.高新區軟環境評價體系及應用研究.浙江大學.2004.
關鍵詞 長江蕪湖段;資源調查;浮游生物;群落結構
中圖分類號 Q17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1-0239-03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urrent status of phytoplankton and zooplanktons in the Yangtze River,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ishery resource protection,fishery resource researches were carried on by Fisheries Management Center of Wuhu City in 2015. 9 sampling sites were selected in Gaogouxiaonangang,Tianranzhou and Qingyijiang to study 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Wuhu mainstream.Quantative researches showed that there had 6 phylums and 38 genuses for phytoplankton,and 40 species for zooplanktons in this area.Qualitative analysis indicated there were various biomass in different sampling dates and sites.All results revealed planktons were rich in Wuhu mainstream which could satisfy with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fishes,and be suitable for proliferation and release of fishes.
Key words Wuhu mainstream of Yangtze River;resource research;plankton;community structure
長江蕪湖段是安徽省魚類資源較為豐富的江段之一,歷史上也是中華鱘、刀鱭、胭脂魚等名貴魚類產量較高的江段,隨著漁業資源的銳減,安徽省近年來加大了對長江漁業資源保護和增殖力度,蕪湖長江段是開展增殖放流的重點江段。浮游動植物作為水體物質代謝和能量流動的初級生產者與消費者,在水生態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水生態系統食物鏈及能量傳遞的重要環節。隨著長江天然漁業資源的銳減,為保護長江漁業資源,蕪湖漁業漁政管理中心已連續5年在長江蕪湖段開展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及一系列的漁業資源調查評估工作。在長江蕪湖段設多個監測點,進行了浮游生物群落調查研究,以期為科學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保護提供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采樣點布設與采集頻次
采樣點位于長江流域蕪湖段的青弋江(長江南岸)、高溝(長江中間)和天然洲(長江北岸)。每個采樣點同時布設3個平行樣,即每個采樣點有3個重復。具體采樣從南開始,以北結束。
1.2 采樣方法
浮游植物的采集主要參照調查規范方法進行[1-2]。浮游植物的定性采集用25#浮游植物網按“8”字形的循環幾次撈取,用魯哥氏液固定。定量采集用1 000 mL的采水器采集5次后用浮游植物網濃縮裝入玻璃瓶,再用魯哥氏液固定。浮游動物定性采集時,用13號浮游生物網在水體表層至0.5 m深處以20~30 cm/s的速度作“8”字形拖動1~3 min。收集于100 mL標本瓶中,于現場加4%甲醛固定后作為浮游動物定性樣本。定量采集時,用13#浮游生物網過濾5 L水樣,加甲醛固定后作為浮游動物定量樣本。
2 結果與分析
2.1 浮游植物
2015年7月、11月長江蕪湖段浮游植物調查結果見表1、表2。
不同月份浮游植物定性調查發現,7月共5門35屬,其中藍藻門8屬,綠藻門11屬,硅藻門12屬,甲藻門3屬,黃藻1屬,其中以綠藻門、硅藻門為主,分別占31.428 6%、34.285 7%,藍藻門占22.857 2%,甲藻門均占8.571 4%,黃藻門占2.857 1%。11月共6門38屬,其中,藍藻門8屬占21.052 6%,綠藻門11屬占28.947 4%,硅藻門14屬占36.842 1%,甲藻門3屬占7.894 7%,黃藻門、裸藻門各1屬均占2.631 6%。總體來說,7月氣候適合綠藻、硅藻繁殖,11月氣候條件適合硅藻門類植物繁殖,藍藻門居中,而甲藻門、黃藻門與裸藻門植物在調查中比例均為最小。
不同月份浮游植物定量分析發現,不同采樣點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密度不同,7月青弋江段浮游植物最密集,平均生物量最大,為0.410 0 mg/L,高溝段浮游植物量居中,平均生物量為0.349 6 mg/L,天然洲段浮游植物少,平均生物量僅為0.148 3 mg/L。11月青弋江段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為0.188 9 mg/L,高溝段為0.183 2 mg/L,天然洲段為0.160 1 mg/L。青弋江段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最大,高溝段與天然洲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相差無幾,相對來講,均較小。
2.2 浮游動物
2015年7月、11月長江蕪湖段浮游動物調查結果見表3、表4。
不同月份浮游動物定性調查發現,7月浮游動物共36種,其中輪蟲13種,占36.111 1%,原生動物11種,占30.555 6%,枝角類8種,占22.222 2%,橈足類3種及無節幼體占比11.111 1%;11月浮游動物共40種,輪蟲18種,占45.000 0%,原生動物10種,占25.000 0%,枝角類8種,占20.000 0%,橈足類3種及無節幼體占比10.000 0%。
不同月份浮游動物定量分析發現7月青弋江段浮游動物平均生物量為1.214 2 mg/L,生物量小;高溝段平均生物量為1.693 9 mg/L,生物量大;天然洲段平均生物量為1.223 2 mg/L,生物量居中。11月青弋江段浮游動物平均生物量為1.039 9 mg/L,生物量大;高溝段與天然洲段平均生物量分別為1.170 1、1.169 4 mg/L,生物量均較小。
3 結論與討論
2015年7月與11月2次浮游植物調查結果表明:長江蕪湖段以綠藻門與硅藻門類植物為主,裸藻門、甲藻門與金藻門類植物所占比例較少。7月環境條件適合綠藻門和硅藻門植物生長,各發現11屬和12屬,所占比例高達31.428 6%、34.285 7%;11月時硅藻門類植物繁殖較快,共發現14屬,所占比例也最大,為36.842 1%。不同采樣點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在不同月份調查結果有相似之處。青弋江段浮游植物最密集,平均生物量最大;高溝段與為天然洲段浮游植物較少,平均生物量較低。但總體來說,夏季是浮游植物大爆發季節,與初冬季節調查結果相比較,7月時3個采樣點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均遠遠大于11月調查的結果。
而2次浮游動物調查結果表明:長江蕪湖段以輪蟲為主,7月與11月調查數據分別為36.111 1%、45.000 0%;原生動物種類居中,而枝角類與橈足類所占比例最小。總體來說,輪蟲更適合初冬繁殖,此時種類高達13種。此外,浮游動物平均生物量在2個采樣時間變化不大,如7月與11月青弋江段浮游動物平均生物量分別為1.214 2、1.039 9 mg/L。但總體來說,7月的浮游動物平均生物量稍稍大于11月。另外,7月高溝段浮游動物平均生物量較大,而11月青弋江段浮游動物平均生物量較大。
依據以上浮游植物、浮游動物調查數據,結合定量定性分析,綜合分析認為,長江蕪湖段生態環境良好,浮游生物豐富,能滿足魚類生存條件,適合魚類增殖放流[3-6]。
根據調查結果,提出如下建議:一是調查結果表明長江蕪湖段浮游動植物豐富,較適宜花白鰱的生長,建議繼續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強漁政管理,控制網具捕撈網目,取締電捕工具,調查漁民反映在沿江汊河中設置的小籪對放流魚類的危害較大,在魚類增殖放流季節取締沿江汊江、汊河籪網、小拼。
繼續開展相應的增殖放流工作。繼續開展“四大家魚”和其他魚類增殖放流,品種以白鰱、花鰱為主。注意放流魚種的質量,在可能的情況下,調整放流時間,提高放流魚種的成活率,特別注意加強漁民教育宣傳工作放流后的漁政管理工作。
4 參考文獻
[1] 劉曉娟,李云峰,茹輝軍,等.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干流段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的年度變化[J].淡水漁業,2015,45(1):52-57.
[2] 李然然,章光新,張蕾.查干湖濕地浮游植物與環境因子關系的多元分析[J].生態學報,2014,34(10):2663-2673.
[3] 胡芳,許振成,姚玲愛,等.劍潭水庫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與水環境因子關系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14,34(4):950-958.
[4] 賈秋紅,李靜,王博涵,等.渭河灘人工湖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調查[J].現代農業科技,2015(20):231.
一、遠洋漁船裝備技術含量高,產業帶動性強
遠洋漁船裝備是船舶工業下屬的一個分支,但同一般意義上的商用船舶不同,專指在本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以外或在他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的海洋中從事漁業資源勘探、捕撈、運輸、加工等活動所使用的遠洋漁船及相關配套設備。其中,遠洋漁船按照作業區域可分為大洋性漁船和過洋性漁船兩大類;按照用途劃分又可分為遠洋漁業調查船、遠洋漁業捕撈船以及遠洋漁業輔助船等。配套設備則包括:捕撈設備、探魚設備、魚加工設備、制冷、深冷系統、液壓系統、起重設備以及自動監控和報警系統等。從遠洋漁船裝備范疇可見,遠洋漁船集成了遙感定位、雷達探測、機電液一體化捕撈裝備、冷凍保鮮等高端系統,屬于先進科技成果的集合,其裝備具有較高技術含量。據統計,一艘8000噸級大型遠洋拖網漁船價值量超過18萬噸級好望角型散貨船,而一艘先進的南極磷蝦捕撈船價值量則高達1.7億美元,超過萬箱集裝箱船,屬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另外,遠洋漁船裝備還具有較強的產業帶動性。據“扶持和壯大我國遠洋漁業研究”表明,遠洋漁船建造產業帶動系數為3.13,居我國18個產業之首;影響力系數為1.20,在18個產業中排在第二,僅次于電子和通訊設備制造業。而船舶行業產業帶動系數為2.26,影響力系數為1.19,均低于遠洋漁船建造。據估算,我國建造一艘長度為115米的大型圍網漁船(不包括進口設備部分),需要相關產業部門增加10億總產出;建造一艘長度75米金槍魚圍網漁船,則可以增加3.8億元的產出效果。同時,將推動船舶動力機械、甲板機械和網具、釣具等配套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產能增長,促進國內外漁業經濟貿易和物流冷藏儲運產業同步發展,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此外,遠洋漁業還能夠增加一定的就業機會。據統計,目前全國從事遠洋漁業生產的從業人員5萬多人,不僅解決了部分國內勞動力就業問題,還為漁場周邊國家提供了相應的就業機會。據浙江省舟山普陀區漁業協會統計,全區有6000名漁民長期從事遠洋捕撈工作,為后續水產加工和修船等生產直接創造近4萬人的就業崗位。臺灣漁業界做過測算,一名遠洋漁業船員能夠帶動近20人就業。狀,依據歷史產量和現有生產狀況進行配額分配,一個國家參與遠洋漁業的時間越早,歷史產量越高,實際擁有的生產能力越強,在國際漁業資源份額分配中的話語權就會越大,世界漁業發達國家或地區,一方面加強了對自己專屬經濟區內漁業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另一方面把遠洋漁業作為一個戰略性產業,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支持,積極開展對公海和極地漁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擴大其遠洋漁業資源的權益和份額。日本政府為發展遠洋漁業,在1996年的財政預算中,就將提高捕撈能力和生產水平的預算經費設定為2.7億美元,其中包括對各種捕撈技術的推廣普及、漁船船主的援助,市場開拓等。另有5億美元的特殊補貼用于漁船的保險和再保險。據統計,日本每年對漁船損壞的保險為130萬美元,低息貸款為2400萬美元。新漁船和漁具研究的支持資金每年為2000萬美元~2300萬美元。漁業科研發展資金每年在8000萬美元~9000萬美元。近年來,日本為更大范圍地開發和擁有遠洋漁業資源,每年平均建造10艘遠洋漁業科學考察船,進行遠洋漁業資源調查。韓國政府則將遠洋漁業作為主導21世紀的海洋核心產業。計劃在2013年年底前投資2655億韓元(約合2.76億美元),用于遠洋捕撈、海洋養殖、海產品加工和銷售,建立遠洋漁業海外基地,以加強遠洋漁業競爭力。此外,在2013年年底前還將投入274億韓元,與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聯合開展漁業資源調查。另外,挪威等歐洲國家不斷加大對高新遠洋漁船的扶持力度,像挪威最先進的南極磷蝦捕撈船就是由國家投資
二、發達國家積極推進遠洋漁船裝備發展
隨著近海漁業資源的過渡捕撈、產量的逐漸減少,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正式生效、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制定的實施,加之國際漁業資源“占有即權益”的管理規則,即在提倡可持續發展和建立生態系統概念的框架下,同時尊重歷史和現設計、研發和建造的。此外,俄羅斯也在積極開展遠洋捕撈,其在2020年前漁業發展構想中就提出了組建國家“漁業船隊”,恢復其在世界大洋公海的遠洋捕撈作業和重組遠洋捕撈科學保障體系。正是在這些發達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扶持下,憑借著其良好的工業基礎,國外遠洋漁船裝備向著大型化、自動化、信息化以及高效節能、安全環保方向發展。1)大型化近年來漁業發達國家為了緩解漁業資源過度開發的問題,大量縮減漁船數量,但漁船馬力卻在不斷增大,船型向著大型化方向發展。據統計,日本注冊漁船總數從2005年的30.88萬艘下降至2007年的29.66萬艘,但其總功率從1244萬千瓦上升至1284萬千瓦。目前,世界上大型遠洋漁船尺度大多在100米左右,功率在5000~6000kw,最大遠洋漁船已達到150米,總噸位達到1.4萬噸。2)自動化新型遠洋漁船配有全自動魚類處理系統。魚能被準確定位,去頭吸內臟機能夠精確有效地去除魚頭和魚尾;魚片機配有視覺系統,產能為300尾/分鐘;配有魚腹切割設備和刷洗系統。整條加工生產線無需操作人員,通過高度先進的視覺系統進行監視;加工廢料被送往船上的魚粉加工設備。據悉,一艘歐洲較先進的70米左右的中型拖網漁船,全船船員僅需9~12人,甲板漁撈設備操作僅需4人,而同樣大小的我國漁船船員需60~80人。3)信息化隨著遙感技術、空間定位系統、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的應用,漁業發達國家通過建立漁場漁情分析速、預報和漁業生產管理信息服務系統,及時快速地獲取大范圍高精度的漁場信息,提高遠洋船隊的捕撈生產效率。日、美、法等國已建立了海洋漁業衛星遙感信息服務應用系統,日本的海洋漁業衛星遙感信息服務應用系統以日本漁情信息服務中心為基地,通過與各種漁業團體、漁業企業的協作,建立了一個有效的業務化運行系統,為日本的遠洋漁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4)高效節能、安全環保先進遠洋漁船還通過采用高效節能漁具,減少能耗,提高捕撈效率。美國Net公司研發的JFD型182中層拖網12分鐘捕撈漁獲940噸。冰島Hampidijan公司發明的自擴張拖網,由于不用網板從而減少了網具在水中的阻力,有助于增加漁獲。挪威Remoysea集團公司采用三聯網作業,其漁獲量比本來雙聯網增加30~40%。歐洲還研制出有磁性漁網捕魚技術,在同樣水域可提高20~80%捕撈效率。德國Rofia公司研制出一種網具在水中很快張開,從而能迅速地進行捕撈。美國一家公司研制出Magellan金槍魚跟蹤浮標,安裝在集魚裝置上,包括GPS、海水溫度傳感器和通訊裝置等,船長可通過對浮標發來的資料,判斷魚群位置,進行瞄準捕撈。荷蘭DSM公司研制的超強聚乙烯纖維Dyneema已廣泛在遠洋大型拖網、圍網、延繩釣上應用,減少網具保養的工作,增加有效捕撈時間,同時,降低網具阻力,減少生產能耗,大幅度提高了捕撈效率。此外,即將生效的《國際漁船安全公約》等國家公約也將對漁船的安全、環保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動遠洋漁船向高效節能、安全環保方向發展。總之,從國外發展現狀和趨勢來看,遠洋漁船裝備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戰略上的扶持、資金上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工業基礎作為前提保障。
為加強海上資源管護,切實做好年伏季休漁各項工作,根據上級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嚴格執行伏季休漁各項規定
(一)北緯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黃海伏季休漁時間為。其中,刺網休漁時間為。除釣具外,禁止其他漁具在伏季休漁期間從事捕撈活動。
(二)我省禁漁區線內的黃海海域定置作業(含鳀魚落網)休漁時間為。
(三)我省禁漁區線內海蜇的開捕期由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年度資源狀況另行制定。
(四)在我省對蝦增殖保護區內拖網持證回捕增殖對蝦的可捕期為,定置網、刺網持證回捕增殖對蝦的可捕期為。
(五)漁業輔助船在不得出海作業。
(六)捕撈底層魚蝦類的“地籠”屬取締漁具,嚴禁銷售和使用。
(七)所有應休漁漁船必須在休漁時間前進港集中,休漁期間不得擅自離港或轉移停泊地點,不得從事加水、加冰、加油活動。
二、切實加大監督與查處力度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強化漁船集中停靠制度,所有休漁漁船前必須歸港停靠;要嚴格執行漁船轉港審批制度,休漁漁船休漁期間不得擅自離港或轉移停泊地點。要嚴格執行統一處罰標準,對查處的違規漁船一律按國家和省、市確定的檔次內處罰標準的最高限處罰;要嚴格執行違規漁船黑名單制度,因伏休違規被查處兩次以上的、未在規定港口或擅自轉港未按期整改的、暴力抗拒檢查等行為被列入“黑名單”的漁船,予以通報,三年內不予辦理過戶手續,取消三年內涉外入漁資格和當年度燃油補貼。在此基礎上,要完善伏季休漁海陸聯合執法協作機制,形成海漁、公安邊防、工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增強執法合力。其中,海上監督檢查由漁業部門負責,組織開展海上聯合檢查,實行“海查陸處”管理模式,所有海上涉嫌違規漁船一律扣押回港處理,不得在海上處罰后放行;陸地監督檢查由工商、公安邊防、城管執法等部門負責,在轄區內港灣、碼頭、船廠等漁船停泊點進行24小時巡回檢查,重點加強對漁船、港口、水產品批發和集貿市場、經營單位的幼魚比例檢查,確保休漁工作取得實效。
三、積極做好增殖放流工作
海漁部門在充分利用海洋伏季休漁有利時機,積極協調做好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要加大重點漁業資源產卵場、索餌場及洄游通道的保護力度,加強海洋漁業資源調查檢測和幼魚資源管理,采取各種措施保護重點漁業資源品種,維護海洋生物資源生態環境,促進海洋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管理目標
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督管理,做到船進港、網上岸,確保禁漁期、禁漁區內“江湖無漁船、水中無網具、市場無魚”,無違規違法事件發生。通過禁漁和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增強全社會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的意識,促進漁業資源環境修復和漁民增收。
二、禁漁范圍和時間
禁漁范圍:湖縣水域湖體水線以內,贛江北支吳城望湖亭以下,修河段吳城望湖亭以下。禁漁時間:自月日12時起至6月日12時止。
三、禁漁內容
在禁漁范圍和禁漁期內,禁止所有捕撈作業(包括捕螺、蜆、蝦等)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破壞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環境的作業活動。
禁漁期間,需采捕長江天然水產苗種的國家級水產原種場和需進行漁業資源調查的有關科研單位,必須經省農業廳審核并報農業部批準,取得特許捕撈許可證后,方可從事相關活動。
四、具體步驟
為確保禁漁工作落到實處,結合本縣實際情況,作出如下具體安排:
(一)第一階段(月日前):開展宣傳發動,張貼《禁漁通告》和宣傳標語,以動員漁民自行拆除網具,漁船進港靠岸為重點,落實“分片包干”責任制。
(二)第二階段(月日至月30日):漁政船(艇)及漁政人員準時進入禁漁區,春季禁漁工作全面展開,以巡湖檢查、查處違規網具和漁船為重點。屆時,縣春季禁漁領導小組組織人員進入禁漁區進行監督檢查。
(三)第三階段(月日至月31日):繼續堅持巡湖檢查,加強對重點水域、交叉水域和敏感水域的監督檢查和水上與岸上的聯合檢查,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四)第四階段(6月日至6月日):鞏固禁漁成果,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防止漁民提前下湖捕撈作業。漁政人員要繼續加大巡邏檢查力度,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畏難情緒,把禁漁工作做得善始善終。
五、相關要求
(一)加大宣傳,確保法律政策宣傳家喻戶曉。有關鄉(鎮、企業集團)和單位要進一步廣泛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把宣傳教育工作貫徹于整個禁漁工作的始終,要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途徑,采取各種宣傳形式,大張旗鼓地向漁民以及社會各界宣傳禁漁期制度的重大意義和漁業法律、法規。禁漁期間,縣春季禁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把漁業法律、法規等宣傳資料和《禁漁通告》發送到廣大漁民手中,讓廣大漁(農)民群眾深入了解漁業法律、法規和禁漁期制度,不斷增強養護漁業資源的法律意識,樹立科學發展觀,為做好禁漁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強化責任,做到禁漁工作責任落到實處。為確保春季禁漁工作的順利實施,沿湖各鄉(鎮)、企業集團主要領導要親自負責,逐級建立責任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嚴格執行《—年縣禁漁管理工作任務通知書》,確保禁漁工作落到實處,省漁政管理局縣分局具體組織實施禁漁工作。漁政人員及漁政船(艇)要駐守禁漁區,堅持晝夜巡邏值班,落實崗位責任制,做到責任到人。
(三)明確職責,密切配合,形成禁漁工作合力。加大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力度,縣漁政、公安、水務、工商、國土資源、司法等部門要密切配合、相互協作、齊抓共管,采取水上檢查與市場檢查相結合,重點檢查與常規檢查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措施,對禁漁區、碼頭、水產品市場、農貿市場、餐館飯店實行全方位監督管理,達到“江湖無漁船,水中無網具,市場無魚”的目標要求。對違反禁漁期規定的單位和個人,依照漁業法規和《禁漁通告》的精神從重查處。縣公安部門要積極參與,對妨礙、干擾禁漁工作的當事人,要依法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縣水務、國土資源部門要積極協助禁漁工作,在禁漁期、禁漁區,要加強對河砂開采的規范管理,禁止有損漁業資源和破壞漁業生態環境的水下勘探、爆破活動;縣工商部門要抓好水產品市場的檢查工作,嚴禁中華鱘、白鰭、白鱘、江豚及禁漁區魚蝦上市;縣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共同抓好全縣的禁漁工作。
(四)組織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為進一步擴大禁漁成果,禁漁期間,縣春季禁漁領導小組將制定切實可行的增殖放流方案,落實放流資金和苗種,配合全省漁業資源同步增殖放流活動,向湖水域投放魚苗1500萬尾,各有關鄉(鎮、企業集團)和單位要配合做好管理工作。
(五)妥善安排漁民生產生活。各有關鄉(鎮)人民政府、企業集團要始終以漁民群眾根本利益為重,關心漁民群眾生產生活,積極引導和幫助漁民轉產轉業,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妥善解決好禁漁期間漁民生產生活。對生活特別困難的漁民,縣財政、民政部門應給予生活補助或實物救濟等,要把漁用柴油補貼等中央支漁惠漁政策落實好,努力構建“和諧平安漁業”,確保禁漁期制度的順利實施。
(六)認真做好情況交流和工作總結。禁漁期間,各鄉(鎮)、村(隊)注意保持聯絡,及時反饋信息,做好禁漁情況的信息收集匯總,縣春季禁漁領導小組辦公室要隨時掌握情況,及時上報,禁漁工作結束后,要對禁漁工作情況進行認真分析總結和統計,及時上報總結報告和情況統計表。
關鍵詞:漁業執法;專屬經濟區;海洋
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4-0071-02
一、執法范圍和任務
中國漁政的執法范圍覆蓋中國全部管轄海域。海區漁政局的管理范圍是:“海洋機動漁船拖網禁漁區線”以外水域;重要漁場、漁汛;國家頒布的保護區、休漁區以及中日、中韓、中越漁業協定的保護區、休漁區。此外,東海區漁政局兼管長江流域的漁業資源及漁政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的范圍是毗鄰的“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內側海域,國家另有規定者除外。
組織實施所負責海區的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是各海區漁政局一項重要職責。執行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任務的漁政船由海區漁政局具體落實。海區漁政局的漁政船不足時,可抽調符合條件的地方漁政船承擔巡航任務。漁政船在執行巡航任務期間按照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的原則,由海區漁政局統一調度指揮。在專屬經濟區,根據漁業局《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管理規定》,中國漁政指揮中心負責中國專屬經濟區漁政年度巡航的組織和指揮工作,包括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農業部各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制定各海區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年度巡航計劃,并報指揮中心備案。
《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管理規定》第11條規定,“漁政船在執行巡航任務期間按照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的原則,由海區漁政局統一調度指揮。指揮中心視情況可直接調度指揮。”根據該規定第17條,“海區漁政局應對本海區每季度的巡航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形成書面材料,并于下一季度的前10個工作日內報指揮中心。年度巡航工作結束后,要對本海區全年的巡航工作進行總結,并于翌年的1月底前報指揮中心。”第18條規定,“國家漁政局和指揮中心對承擔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任務的單位、人員及漁政船進行監督,不定期對巡航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單位、個人、漁政船進行表彰,對執行專屬經濟區巡航任務的漁政船給予經費補助。”
二、執法依據
中國漁政的主要執法依據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物權法》、《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管理規定》(漁業局)、農業部《行政處罰程序規定》、農業部《農業行政處罰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
中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漁業管理是中國漁業執法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中國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漁業資源權益。中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漁業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農業部1999年18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外國人、外國漁船活動管理暫行規定》、農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港航監督行政處罰規定》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于2000年6月頒布的《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管理規定》(國漁政[2000]8號)。此外,自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以來,在專屬經濟區有關規定的框架下,中國分別于日本、韓國、越南簽訂了新的漁業協定。這些漁業協定的簽署和生效,對中國周邊海域的漁業管理和漁業生產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形成了中國周邊海域的漁業新形勢。
三、漁業執法的管理機制
中國漁業行政執法隊伍成立已有二十多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國漁業行政執法隊伍是專職負責漁業行政執法的執法機構,主要有漁政管理、漁港監督和漁業船舶檢驗三大行政職能,負責有關漁業法律法規的監督執行,保護漁業資源和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維護國家海洋漁業權益,維護漁業生產秩序,協調處理各類漁業生產糾紛,保障漁船安全生產,查處各類違規漁業生產行為。中國的漁業管理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從中央到地方,中國已建立了漁政、漁港、漁業船舶檢驗監督管理系統。在農業部,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統管全國的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工作;設有中國漁政指揮中心,負責重大漁政執法行動和維護國家海洋漁業權益的組織、協調工作。此外,在南海、東海、黃渤海設立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負責本轄區漁政執法的監督、指揮、協調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也設有漁政管理、漁港監督或漁業船舶檢驗機構,負責轄區內有關漁業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同時,接受上級機關的業務指導,參加上級機關統一組織的漁政執法行動。
《漁業法》第7條第1款規定,“國家對漁業的監督管理,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從法律上把“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確定為中國漁政管理的基本原則。統一領導就是中央對漁政監督管理工作的集中管理;分級管理是地方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漁政管理機構的區域性管理。貫徹統分原則是符合漁政管理對象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符合漁業活動的內在規律,也符合中國漁業資源、自然環境和國情實際。處理好“統一領導”與“分級管理”兩者的關系是健全漁政管理機制的重要環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1987年)重視各涉海部門的協作和協調,第8條規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應當與公安、海監、交通、環保、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相互協作,監督檢查漁業法規的施行。”
四、存在問題
1.漁業執法力量薄弱。僅從數量上看,管理任務和管理力量就存在著明顯的不匹配,導致粗線條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死角。特別是在縣級等基層漁政部門,由于管理力量薄弱,致使海上執法檢查、漁船進出港簽證等很多管理措施無法完全落實到位,管理效果難以保證。漁業執法機構分散進一步分散了漁業執法力量。目前,中國的漁業行政管理機構很多,主要有海洋漁業管理、漁港監督和漁船檢驗等部門,造成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而且難以形成合力,達不到依法治漁的預期效果。
2.漁業執法經費不足。目前,各級漁業行政執法機構的經費來源大致可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三類。其中縣級機構為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許多全額撥款的漁業行政執法機構也僅是財政上確保人員工資,而執法經費和辦公經費并不在全額撥款之列。而且,隨著財政體制改革的深入,實行收支“兩條線”,有關漁業收費及罰沒款都上繳給財政部門,但有關執法費用、執法船燃油費、維修費等卻未納入財政預算,致使漁業執法經費不足。
3.執法裝備落后。由于漁業執法經費不足,全國漁業安全執法裝備普遍比較落后,不少執法船艇是由其他部門退役的船只或生產漁船改裝的,使用年限長,抗風和續航能力差,有的甚至超期服役,照相、攝像等必要的取證設備匱乏,影響執法機關調查取證工作正常開展。特別是漁政承擔維護中國在所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內漁業和養護生物資源利益的任務,由于執法海域范圍廣,需要噸位大、設備先進的執法船只以及飛機,但中國漁政目前仍然缺乏這些必要的裝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執法力度和效果。
五、發展趨勢
近年來,中國近海漁業資源日益枯竭,全球針對外大陸架、公海和國際海底等區域的海洋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中國漁業捕撈能力和勞動力閑置趨勢加劇,漁業勞動力與捕撈能力大范圍轉移等剛性需求越來越強,對包括海洋漁業資源在內的海洋生物資源進行養護的任務加重。同時,有些海上周邊國家對中國漁業捕撈設置障礙,采取限制措施,不斷抓扣我漁船,從而引發海上漁業糾紛。外國漁船越界捕魚事件時有發生。海洋漁業維權形勢復雜、多變。
針對以上形勢,本文認為在今后一段時期內,中國漁業執法的發展趨勢應為:
1.加強海洋生物資源養護。世界海洋漁業捕撈量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即已達到了產能極限,進入21世紀后,由于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生境破壞等因素,海洋漁業產量逐年下降。
2.加強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漁業局于2000年6月頒布了 《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管理規定》(國漁政[2000]8號),并于2005年修訂。中國漁政執法機構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派出漁政船對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從事漁業生產和生物資源調查等漁業活動的中國和外國船舶、人員,依法實施監督檢查和行政處罰。漁業局主管中國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管理工作,中國漁政指揮中心負責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農業部各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海區漁政局)負責制定各自海區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年度巡航計劃,并具體實施。漁政巡航是維護中國在專屬經濟區的漁業權益的一種方式,根據中國專屬經濟區的生物資源養護和管理需要,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將得到加強。
3.加強與中國海監等其他海上執法隊伍的協調、合作。海上執法不同于陸地,由于海洋的特殊性和復雜的海況,人類必須借助于一定的裝備才能進行執法活動。漁業執法裝備數量雖在不斷增加、技術不斷升級,仍需在執法過程中加強與其他海上執法部門的協調與合作,如專門負責中國海上維權的中國海監。由于多種原因,統一中國海上執法隊伍尚有難度,但從維護中國海洋權益的角度出發,海洋漁業權益作為海洋權益的一種,執法隊伍之間的協調與合作是維護中國海洋權益的內在需要。
參考文獻:
[1]徐芳.中國漁業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問題研究[EB/OL].中國知網,200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