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質災害防治監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地質災害;山體滑坡;抗滑樁;錨索加格構梁系統
我國是世界上發生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最多的國家之一,最早的史書上就記載有“山崩堵江,移山湮谷,地移掩村”等,而在我國20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就曾經發生過許多山體滑坡地質災害,對當時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不僅延誤工期,而且還增加了投資成本,后來許多部門通過成立專業的機構對其進行分析研究,有效的預防和治理了山體滑坡地質災害[1]。但是隨著西部開發的戰略實施,機械化施工的速度加快,在一段時期內又出現了較多的山體滑坡地質災害,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危害。
1.地質災害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
基于地質災害山體滑坡的發生對人們的生存活動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進行研究分析非常有必要,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1地形原因
地形原因是引發地質災害山體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況下容易引發山體滑坡的地形主要有斜坡和洼地地段,在這樣的地形地段下,地表水和地下水很容易就會匯聚壯大;河流的凹岸與緩坡地段,在這樣地形下由于水流的長期侵蝕和雨水的沖刷對坡體造成很大的沖擊,容易引發滑坡地質災害,另外還包括上陡下緩的堆積體地段和黃土高原地區階梯山坡的前段等,這些特征的地形地段都比較容易引發山體滑坡地質災害。
1.2地層地質原因
除了地形原因之外,地層地質的原因也是引發地質災害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地層主要包括有易風化和遇水易軟化的軟質巖層、含有軟弱夾層的硬質巖、松密不一的黏土,以及其他膨脹土層和堆積而成的黏土層等,這些土層一旦具備貯水功能和聚水條件,或者出現隔水軟弱面時就會形成滑坡現象;其次地質主要表現為地質結構脆弱而造成滑坡現象,一般情況下是由斷層交接面、不整合面、巖層層理層、連通節理面以及褶曲兩翼的傾斜面等軟弱結構層組成的地質條件比較容易引發滑坡地質災害[2]。
1.3外在環境原因
外在環境原因主要包括人為的亂砍濫伐,導致植被土壤遭到嚴重的破壞;天氣自然災害,如山洪的沖擊,地震導致的地裂等都會引起滑坡地質災害,這些人為因素或是自然環境因素也是間接引起山體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地質災害滑坡的判斷特征
由于引發地質災害滑坡的原因很多,因此在發生滑坡災害時人們如何通過其特征來判斷和提前預知滑坡災害的發生,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理的作用非常關鍵。2.1形態特征通常情況下滑坡災害呈現的是一種圈椅狀或馬蹄狀的環形谷,一般是上部經??梢姷搅芽p,中部則是起伏不定的坑洼,而前緣則有鼓丘還伴隨有扇形的裂縫,后緣部分則是陡壁和擦痕,同時兩側會有羽狀的裂縫,形成一種雙溝谷現象,當山體滑坡時一般情況下會形成鼻狀凸丘和多級平臺,嚴重者還會造成地面凹陷積水,房屋傾斜倒塌以及路面開裂等現象[3]。
2.2土層特征
一般發生滑坡地質災害時地層都會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而且巖層的層位與構造與會發生錯位,連接斷裂,嚴重者巖層還會出現重疊或順序顛倒的現象,同時地表會出現很大的張性裂縫,對交通的運行安全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
2.3水文特征
當滑坡地質災害發生時地下含水層就會出現斷裂的情況,地下土層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而且對于這些含水土層的滑坡山體來說,其水文特征在此時也變得沒有任何規律,無論是水位變化,還是水流方向等都會變得混亂不堪,同時由于滑坡引起的滑動帶前緣位置也會出現泉水溢出的現象。
3.地質災害滑坡防治的關鍵技術與處理方法
由于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的危害非常大,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特別是建造在山腰或山頂上的房屋和山底下的道路,若是發生山體滑坡將對其造成極為嚴重的惡劣影響,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防治技術進行預防和治理。
3.1設置抗滑樁
(1)建造抗滑樁抗滑樁是常見的山體滑坡的防治技術之一。在抗滑樁的設計上要確定樁體在平面設置時的樁距和樁位,一般都是通過規定的測量計算得出,而樁位則要利用懸臂梁法、地基梁法以及有限單元法等方法確定,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樁位將直接影響到滑坡地質災害的安全穩定系數和滑動面的形狀。對抗滑樁體的型號和長度等參數的選擇和確定,一般都是根據當地的地質條件和相關規范進行選擇。分析抗滑樁所要承受的力,通常抗滑樁所承受的力主要來自樁上部的滑坡推力和樁體周圍地層對樁體的擠壓力,這時可采用地基梁法來具體測定出樁體周圍的擠壓力,以確定在此處的樁體是否會產生變形,而對樁體上部的滑坡推力,則需要根據樁背上的作用點和具體分布情況以及滑坡類型,部位以及變形情況等詳細參數進行具體分析計算。
(2)抗滑樁的具體施工設置①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對工程項目進行測量放樣,并且還要對施工圖紙進行反復測驗。②要根據測定出的樁位中心進行樁孔的開挖,需要注意的是在開挖樁孔進行孔口護壁施工時要采用孔口鋼護筒,防止孔口塌陷;同時在開挖樁孔時要采用隔樁施工法,也就是先要對固定數量的樁基施工完后才能進行其他樁基的施工,確保每個樁基之間的土體的穩固性。③抗滑樁的灌漿施工,在樁孔開挖施工完成后施工技術人員需對樁孔進行鋼護筒的固定;其次就是灌漿施工,通過科學的灌漿施工方法可以使得鋼護筒的樁孔具有較高的剛度,可以起到很好的抗滑坡作用。
3.2快速錨固技術
快速錨固施工技術主要指的是快速鉆探成孔施工技術,快速下錨與快速注漿工藝的組合施工技術。針對較為復雜的地層條件都是通過快速下錨以及快速安裝錨索技術作為工程的施工基礎,特別是在地形特殊的救災現場,錨索的快速準確的安裝到位非常關鍵,為了提高錨索施工的效率,通常通過機械化輔助下錨裝置技術方案來進行施工,即錨索安裝系統,通過孔內裝置和孔外裝置共同合作從而達到輔助下錨的效果。同時為了保證錨索的安裝質量,先要將樁孔底部的裝置送到樁孔內的底部位置,通過機械設備使其進行固定,再將錨索和送繩裝置進行連接,使錨索有效安裝到樁孔內指定位置,最后就是取出送繩裝置,進行錨索的下一步施工。
3.3錨索加格構梁系統
錨索加格構梁系統主要是利用錨索的外端和格構梁,一端連接在坡面上并固定牢靠,另一端則錨固在穩定巖體中,然后穿過邊坡滑動面形成預應力鋼絞線,在滑面上直接形成一種抗滑阻力,一旦發生坡體滑動就會由于摩擦而形成強大的阻力,就會對結構面造成極大的壓力,促使其處于壓緊狀態,從而有效防止邊坡巖體發生滑坡現象,這種系統是通過摩擦阻力來改善山體的力學性能,從而有效避免山體發生位移滑坡,達到整治順層,滑坡以及危巖或危石的最終目的。這種錨索加固格構梁系統在實際的抗滑治理中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其主要的施工順序依次為:確定孔位鉆機就位鉆孔清孔與錨索安裝注漿制作框架梁錨索張拉封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地質災害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地質災害滑坡的判斷特征進行概況分析,探討地質災害滑坡防治的關鍵技術和處理方法。首先分析地質災害滑坡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個,即地形原因,地層地質原因以及外在環境原因,其次分析地質災害滑坡的判斷特征主要表現為形態特征,土層特征以及水文特征,最后探討地質災害滑坡防治的關鍵技術與處理方法主要有設置抗滑樁,快速錨固施工技術以及錨索加格構梁系統的運用等,希望本文的分析探討對我國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的預防與治理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梁萬杰.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評價方法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2.
[2]彭勃,李華.滑坡地質災害勘查及防治處理分析[J].低碳世界,2014(4x):117-119.
[3]鄧江平.滑坡地質災害預防及處理對策分析[J].科技傳播,2013(15):14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