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化營銷經典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責怪大忽悠太多,或者悲嘆人心不古、利欲熏心者太多,是簡單直觀的解釋。但營銷病癥的根源,真的如此簡單嗎?
不乏從人文、戰略、社會價值等角度開出的“校正營銷”的藥方,這些藥方卻是聽起來有理、做起來不知如何入手:比如說人文價值是營銷的核心要素,卻無法實證是否沒有人文價值,營銷就一定會失敗;也無法實證,有了人文價值,營銷就一定有效。這樣的營銷最多算是一種營銷追求或情懷,并不能成為營銷的新趨勢,或新方法論。
出現混亂的地方,最后的根源都是認知的混亂,或者更精準地說,是判斷標準的混亂:如果賺到錢(有效果)是唯一標準,那么騙子都會被當做成功榜樣。
這種標準的單一化,不是自由選擇的問題,而是價值標準的錯亂,是對“成功”這個商業現象的認知及其判斷標準的錯亂。
中國營銷的真正病癥,是對營銷的狹隘認知造成:就是說,對于什么是好營銷、什么是壞營銷,缺乏經得起推敲的、完整的標準。
營銷好壞的標準究竟是什么?總結本土營銷成敗的現象與規律,我們或許可以對營銷應該是什么、區別好營銷與壞營銷的評估與判斷標準,給出一個“中國解答”:好營銷的九條金線標準。
標準1:有效(effect)
營銷首先、最終都必須接受有效性的檢驗,但有效并不是營銷的唯一標準,也不是最高標準,有效并不擁有對其他標準的一票否決特權。
營銷的有效標準,必須具備真實、持久的客戶價值,這是真有效;等而下之者,則是蒙騙渠道商、欺詐消費者,或利用人性弱點的巧取豪奪,如無限承諾、有限兌現的服務,這是偽有效。
有效性必定有正邪之分,否則人類社會就退化回了動物世界。那些高喊有效是硬道理的,不需要與這種偽命題進行論辯,只要檢視這些企業的行為的有效是否經得起其他標準的考核即可。
那種只管把貨塞給渠道商,卻不管如何營銷的一腳踢式招商,是一種以鄰為壑的邪惡的有效。連鎖加盟里的騙局、招商里的厚黑,這樣的營銷效果,會得到認可嗎?再光鮮的廣告,與這種邪惡的目的相關聯,還能持久嗎?
營銷追求的有效,是第一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
標準2:有料(mingingful)
廣東話里的有料,指靚湯的味道來源(原料)真實、正宗,無料則是指用味精調出的湯。營銷的有料,不單指有客戶價值,而且是指滿足的是客戶正向、有意義的需求與欲望。
有料并不取決于企業自己所宣稱有什么,而是產品、品牌、營銷行為本身所蘊含的。一部《壽司之神》,讓全世界知道了這家幾十年如一日做最好吃壽司的日本小店,世界知名、賓客如云也不會改變這家壽司店的經營狀態。
格力電器一向以品質優越為追求,一句“掌握核心科技”廣告語,告訴消費者使用效果背后的原因,這就是有料。
標準3:尊敬(respect)
尊敬來自何處?用專業的語言表述,就是企業收入來源不能建立在購買者利益受損或不滿意的基礎上。
百度的搜索競價模式,是一種不被尊敬的商業模式。以出價高低確定搜索排序的做法,損害了用戶的搜索權益。百度搜索,已經是垃圾搜索的代名詞。
搜索引擎可以商業化,前提是必須確保用戶搜索需求的滿足,而不是倒果為因地不顧用戶的基本需求,將企業自身的盈利放在首位,將用戶不需要的結果放在最前面。這種營銷模式如不依賴壟斷,遲早會被用戶拋棄。
不少博眼球、想奇招制勝的新奇創意,如果違反了這一條標準,無論大小,都未必會有好效果,如京東的以男女關系為畫面的物流系列廣告,以及小三致原配一封信的某化妝品廣告。
這種觸碰社會價值底線的玩火創意,輕則損傷品牌,重則讓企業一命嗚呼。不用過多舉例,企業必須明白,用戶的尊敬,是品牌的核心戰略優勢,豈能輕易丟棄?
標準4:喜歡(love)
有人病詬迷戀品牌是一種拜物教,這種偏激觀點忽視的是一個基本事實:企業有了品牌意識,才會珍惜市場聲譽與消費者的態度。品牌所賦予產品的,不僅僅是一個注冊商標、包裝,而是企業對未來的一種期許與追求。企業正是希望消費者看到品牌及LOGO后,就產生信任感、樂意快速購買、甚至引以為豪、與朋友分享,才會花費資源在品牌的經營上。
消費者需要的不僅僅是衣服,而是會在香奈兒或ZARA等品牌之間,做出選擇。決定這種選擇的,不僅有購買力,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喜歡哪個品牌。這個“喜歡”里體現消費者的價值觀、審美偏好與情感形式。
在喜歡這種驅動力面前,有用、更好、更先進等,都是毫無意義的。
iphone從硬件性能上,已經不再代表最先進的配置,即使iOS系統,也有了安卓的替代,但是iphone4到5,依然引發換機狂潮。尤其是iphone5的土豪金,竟然打破手機拼大屏、拼厚度、拼幾核處理器的硬件邏輯,讓全世界都感受一次喜歡的威力。
標準5:風格(Style)
商品的任何呈現形式,都是一種風格。但是,有風格的產品與產品的風格是兩回事。
產品的風格意味著產品表現形式的“確定”――這種確定的市場含義就是,消費者已經不需要產品、品牌名稱或者LOGO,僅憑借產品的其他元素,就能將產品歸入正確的品牌。這就是風格的力量。
每一個品牌,最后都一定會形成若干代表品牌的風格元素,如形狀、線條、顏色、構圖、樣式等。喬布斯在世的時候,蘋果推出過黑色的筆記本,現在已經看不見,白色是被消費者認可的代表蘋果的顏色。索尼也在嘗試各種顏色的筆記本電腦,最后還是發現在黑色里,才能找到索尼的品牌“元氣”。
潮流易逝,風格永存。可以肯定地預言,土豪金必定是一個時潮產品,絕不會成為蘋果的品牌靈魂。如果出現土豪金氣勢超過蘋果白的現象,那或許是蘋果衰敗的征兆。
風格是幫助品牌抗擊時間與遺忘的杠桿。風格的核心作用,是抵抗歲月這把殺豬刀的侵蝕。
風格不定或多變,往往是衰敗的開始。最新的案例,就是凡客誠品,凡客忘記了它的前輩無印良品為什么可以持續成功:從早年人民時尚的草根氣息,到隨意怒放的萎縮文青,市場的下滑與風格的紊亂之間,有明確的因果關系。
形成穩定的風格是品牌成熟的標志。它意味著企業不是偶然,而是有意識地在經營自己的風格,并且,具備了拒絕與自己風格不相容的誘惑的辨別能力――風格因自律而存在,以紊亂而消亡。
標準6:德性(Responsibility)
德性是營銷的保健元素:有德性不是營銷成功的驅動力,但是沒有德性一定是營銷失敗的重要根源。
營銷的德性是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的自然流露。比如,是否尊重顧客?是否善待供應商?是否讓員工滿意?是否對品質有嚴格的自律?是否敬畏法律?是否與社會主流價值觀保持一致?
在法律(底線)與道德(高線)這兩條線之間,有一部分的商業成功,是不違法但不符合主流道德觀。中國有一種老板論調,就是認為現有的社會道德或規則本身是不合理的,企業可以通過破壞規則去創立新規則。
這種情形當然是存在的,尤其轉型期的社會。但是,真實的狀況是:企業在小的時候,低于道德高線的行為,社會的容忍度會大些;企業大了,具備較大社會影響力,如果其行為還是低于道德高線,甚至還以此自辯,恐怕社會容忍度會很低。
王石的捐款言論風波、馬化騰強制終止360的艱難決定、馬云的支付寶及合伙人風波,都反映德性對于大企業的重要性。李嘉誠、余彭年等長期對教育、醫療等進行慈善捐贈,這是超出企業份內責任的德性作為,自然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陳光標開始把高調慈善與推銷好人涼茶等產品掛鉤的時候,他的慈善,已經開始變味。
營銷的德性,不是指營銷打著什么慈善機構的旗號,諸如賣一瓶水捐一分錢之類,這不是真正的德性,最多可以算是一次帶有善意的促銷折扣。
營銷的德性,是指超過道德高線的“份外作為”,企業并不從這種行為里獲取直接的商業回報,名聲除外。因為名聲,是所有德性都應該得到的天然回報。
標準7:創意(Creative)
之所以將創意放在靠后的優先級里,是因為大部分企業不需要創意,也能獲得成功。甚至可以這么說,真正通過創意獲得成功的企業,是鳳毛麟角的個案,也是小概率現象。
這樣說會讓營銷人不服氣。但事實是中國過去30多年里的絕大部分的傳播創意,都是抄來抄去,無非是把美國的、歐洲的很多成功案例,轉化成中國的表現形式。消費者自然不需要辨別創意是山寨還是原創,媒介制造出的沖擊感受,就已經可以產生效果。
真正的大創意,必須具備原創性。這樣的創意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一旦出現,就威力無窮。如耐克的Justdoit,這句廣告語,與蘋果的ThinkDifferent一樣威力巨大。
中國品牌還缺少這樣洞穿人性、四海一家的大創意。
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呼聲,最遠也走到了西亞北非,也就到此為止;世界級的華為,卻也沒有世界級的觀念。反觀GE、IBM、BP等跨國巨頭,在世界級觀念的創意與營銷上,都值得中國世界級規模的企業認真思考。
事實是,你尊重創意、追求創意,愿意為創意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創意。否則,不要責怪創意沒有來找你。
標準8:傳承(Education)
營銷的傳承,與人類一切事物的傳承規則是一樣的,即取決于事物本身的價值性,而不僅僅是誕生時的效果,如書法、繪畫、文章、器物、建筑等。
營銷可以有教化價值、能夠被傳承的,不是一個產品、設計、廣告創意、傳播、活動等賺了多少錢,而是那些營銷帶給后來人多少啟發,尤其是總結為理論或方法論的營銷案例及思想。
比如,以生活形態與價值觀(LSAV)的消費者分析模式、定位論方法、藍海價值曲線與四步框架、奧美360度品牌傳播管理、里夫斯的USP、DDB(恒美)的ROI工具等,這些理論與工具,讓營銷成為一個嚴謹的專業,可以持續創造營銷亮點,而不是隨興所至。
一個工具被反復應用都能屢試不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個工具才會由方法而成為方法論,才具備傳承的潛力。
中國營銷界的出書熱,大多數提供的不是方法,而是神話:驚天創意如何讓企業從多少變成了多少。
若干年后,后代人對于一個品牌花了多少錢、請了什么巨星、當時如何鋪天蓋地這類效果,可能毫無興趣。曾經的輝煌并不是傳承的入場券,如TCL的寶石手機。
營銷的傳承價值意味著,不僅讓人欣賞你的成功,而且可以幫助別人復制你的成功。
標準9:經典(Classic)
經典比傳承容易。因為經典是最多被關注、被不斷提及的案例,經典的營銷案例,是營銷成為專業的最佳證據。同時,經典本身未必一定會傳承,經典可以僅僅釋放短暫的光芒。萬寶路的品牌創造過程,是營銷史的經典,卻很難傳承(越來越嚴格的禁煙限制)。
小糊涂仙酒、來福靈殺蟲藥、鐵達時手表、柯達一刻,都是營銷史上的經典,這些品牌即使風光不再,也依然閃爍光芒。它們的創意都符合李奧貝納總結的規律:好廣告要以信心與希望穿透人心。
小糊涂仙將歷史文化的幽默智慧與產品進行的巧妙嫁接,樹上生花,借力發力,體現了營銷的最精髓價值:以小撬大、兵不血刃地占領市場,是營銷的經典。
正在發生的營銷新經典是小米手機,代表著從傳統營銷路徑進入社交化電商時代。
小米3的首發記錄:86秒=10萬部,算上部分購買配件的,手機部分現金回款超過2億元。與土豪金相比,小米的一年,僅等于蘋果的一周(1000萬部手機)。與天貓相比,小米還是輕量級。但是,86秒=2億元(小米3),與24小時=191億元(2012年淘寶天貓光棍節),哪個顯示出革命性特質?
小米3的回款速度是233萬元/秒,天貓的回款速度是22萬/秒,小米是天貓的10倍。說明了什么?說明中國的電商訂單與銀行系統的效率,已經可以支撐“天量級零售”。
這是小米營銷必會進入經典行列的意義所在:小米的營銷模式,是一個正在到來的新世界的代表。
圖書既然是一種商品,就應該順應市場經濟的特性,開展市場營銷活動來促進其銷售。但由于圖書產品誕生歷史悠久,不是現代經濟的產物,故而受到一些傳統思維模式的禁錮,使其營銷模式受到局限。再加上圖書產品的利潤相對有限,致使出版社和發行商為其市場營銷活動投入的精力和財力也同樣有限。
隨著圖書出版方式的變革,圖書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如果不能突破圖書的傳統營銷模式,找到一種順應時展又適合圖書產品的營銷之路,那么圖書市場終將走到歷史的盡頭。
互聯網媒體以其獨特優勢為圖書營銷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網絡營銷使圖書營銷的信息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效果更強。尤其適合圖書小投入大收益的營銷需求。在突破傳統圖書營銷模式創造商機的基礎上,真正的做到網絡傳播效果最大化,我們還需要注意兩個關鍵點。下面結合中麒推廣策劃執行的圖書營銷案例——《計較是貧窮的開始》,為大家談一談這兩個關鍵點:
互聯網是眼球經濟平臺,圖書營銷需要吸引網民關注
無論是圖書還是其它商品,要達到真正網絡傳播效果最大化,則必須通過制造網民關注,吸引眼球為出發點。圖書的熱點關注信息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作者的人格魅力
《計較是貧窮的開始》這本書通過對真實的作者人生經歷“臺灣出租車司機周春明奮斗史”進行主人公包裝,使其人格魅力得到升華,通過網絡平臺的高密度傳播,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與口碑傳播,繼而使作者的新書《計較是貧窮的開始》的關注度不斷攀高。
2、書中的經典語句
通過對《計較是貧窮的開始》書中經典語句的提煉、傳播,使之引起讀者的興趣,使消費者產生購買動機。
3、書籍名人撰文和推薦
《計較是貧窮的開始》這本書由名人唐駿和余世維聯袂推薦,并由臺灣作家蕭士美撰文,向消費者傳播此信息,借助名人效應,增加書籍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互聯網是對比選擇平臺,圖書營銷需要專攻消費者情感需求與其達成共識
書籍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結晶,它是最適合進行情感營銷的商品。通過書籍的文化、教育魅力針對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制定營銷策略,和消費者的情感需求達成共識,從而達到精準營銷的目的。
此類問題由于傳媒在當今世界日益占有重要地位的事實而顯得特別緊迫,尤其是,近10年來,國際傳媒業發生了戲劇性的重新組合,其規模之大,影響之深,使它幾乎成了現代企業活動的代表性舉動,并且大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勢頭。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更是想知道:雄居全球市場頂峰的媒體公司的發展歷程是什么?它們的經營特點是什么?基本的運作模式是什么?各自積累了怎樣的成功經驗?又曾經歷過哪些失敗的教訓?目前的狀況是什么?今后的前景又是什么?等等。如果再考慮到中國傳媒的市場職能和企業職能正在凸現,各種限制和束縛正有待于沖破,新聞傳播教育亟需迎頭趕上等因素,尋找“他山之石”、以為我用的強烈愿望就完全具有必要性和適時性了。
《全球著名媒體經典案例剖析》滿足了市場、讀者、業界、學界、教育界在這方面的需求。它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年年初推出,封底上赫然印有“中國第一套傳媒MBA案例教程”的字樣。它通過案例分析的形式,把傳媒經濟、傳媒管理引入新聞傳播學,抑或是把新聞傳播學、中國傳媒研究推向經濟學和管理學。
《全球著名媒體經典案例剖析》的選材和論述有特點。美國的媒體案例占了多數,人們常有耳聞、但對其內部運作又不盡熟知的美國大的媒體公司――諸如維亞康姆、時代華納、紐約時報、迪斯尼、華盛頓郵報、有線新聞網、《讀者文摘》、《福布斯》、NBC等―――在書中得到了分析。此外,英國兩家,法國、澳大利亞和德國各選一家,分別是路透社、泰晤士報、維旺迪、新聞集團和貝塔斯曼,它們大都將基地設在了美國,全球傳媒市場權力集中化和商業化,由此可見一斑。這十幾家傳媒集團把握著世界傳媒業的命脈,是媒介產業興衰的“晴雨表”,在經營范圍上涵蓋了當代媒體的各種類別,因此適合于作為“全球著名媒體經典案例”而被首批引入國門的要求。
另一方面,書中的論述和分析遠非以地域、國界和公司注冊地為明確的限度,而是通過案例剖析的途徑,將全球媒體新秩序的整體特征逐一展示出來。比如,雖然媒體產業仍以國家和地區為主,但跨國媒體的力量越來越得到加強,有著諸多成功經驗的企業相當程度上已經成為“無國籍的”跨國公司,所以像新聞集團、時代華納、迪斯尼、貝塔斯曼那樣的超級跨國媒體公司越來越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全球公司,而不單屬于某一個國家――歸屬問題發生了變化,必然會導致企業內部的構成趨向國際化的結果。再如,書中所選案例的發展歷程和經營特點無一例外地體現出傳媒跨行業融合的趨勢,而且正是由于以個別案例為出發點,所以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融合不是機械的模仿、盲目的跟風,而是包含著差異的融合,是出奇制勝的融合,是包括失敗教訓的融合,也是必須與企業歷史、主業發展、經營方針和文化理念密切聯系的融合。這對于我們理性地認識自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并對我國傳媒業產生極大影響的全球媒體購并浪潮,無疑有著非同一般的啟示作用和借鑒作用。
網絡媒體未被專門列入書中案例分析的名下,按照作者的解釋,這不是說這樣的媒體不重要,而是出于穩定性、總結“定數”(也就是規律性)和集中精力的考慮。如同“后記”所言,“網絡媒體是新興媒體,也有許多成功的案例,應該給予關注,研究。但是由于網絡媒體連年混戰,上下沉浮,沒有定數,為避免分散力量,本書暫未選入。”在某種程度上,這也能夠解釋入選案例之所以大都是有著較長歷史,經歷過風風雨雨、至今仍然成功發展的媒體的原因,同時也使得分析這些案例的著作本身能夠經得起相對長的時間的考驗,并可以具有相對穩定的讀者群。
網絡媒體未得到單列的事實,不等于說它被完全有意忽略掉了。相反,全球大媒體各自“觸網”的經歷和過程,也是作者著重闡述的方面。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順利,也有崎嶇。傳媒巨頭對網絡的態度或是深思熟慮,舉重若輕,或是行動在先,總結、調整在后。所采取的對策無不與自身的整體發展相關聯,也體現出濃厚的時代意義和創新意義。不管網絡經濟如何上下沉浮,膨脹和收縮,它的發展趨勢都將不可阻擋。就此而言,《全球著名媒體經典案例剖析》中關于全球媒體巨頭與網絡關系的分析,為以后網絡媒體案例的研究做了基礎性的工作。
該書的編輯和寫作初衷是為了改進中國傳媒經濟學、傳媒營銷與管理方面的研究薄弱、相關書籍缺少的實際狀況,因此,它從國際媒體巨頭進入中國市場的角度來談論我們自己的問題,從而使得論述和分析本身具有十分的貼近性,一下子與中國讀者拉近了距離。有一些章節極具吸引力,如“維亞康姆在中國能堅持‘內容為王’嗎?”、“打造中國迪斯尼”、“(時代華納)暗渡陳倉進中國”、“NBC的中國功夫”、“(讀者文摘)出師中國”、“(默多克)傳媒帝國的中國視野”、“貝塔斯曼能否全面打開中國市場”,等等,它們開始集中地把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狼來了”、“兵臨城下”等字眼和說法逐層具體化,使之有了內涵和根據,而不再只是警句、口號和危言了。這里表現出作者的一些獨到看法和見解,其中不乏事實描述和過程介紹,更有冷靜的比較、分析、解釋和預測。
與經濟管理學的同類書籍相比,此書的寫法上有更多的傳奇和個人傳記色彩,這或許與國際傳媒界及其巨頭獨特的發展史、發跡史有關,并因此增加了此書的可讀性和普及性。作為中國第一本全球著名媒體經典案例剖析的書籍,這樣的可讀性是必要的。和其他一般的案例教程一樣,書后備有討論題,它們可以幫助讀者理解和記憶,也可以把讀者的思考引向深入。
雖然我平時把研究營銷當作一種愛好,但好久沒有光顧書店,今日閑暇到書店中無意中看到了國內著名營銷專家李海龍先生的《贏——解決企業與品牌的營銷難題》,禁不住翻閱了幾十頁,然后就爽快的買回家,一口氣把它讀完。
國內營銷書籍有四類:第一類是西方營銷的經典譯本,主要是一些先進的營銷理念和著名跨國企業的成功案例,這類書說實在的很能開闊視野,提高理論基礎,但對實踐并沒有直接的影響,再說讀多了也大同小異;第二類是國產的大雜燴,許多作者為了出書而出書,把許多國內外的先進東西拼湊在一起,象個大雜燴,沒有自己真正的觀點,這類沒有靈魂的書只能浪費讀者的時間。第三類是學院派的書籍,一般出自一些著名的院校教授,顯得空洞無物,理念和案例都嚴重落后于中國的營銷實踐,這類書適合入門的營銷人閱讀。第四類是實戰派的書籍,作者一般都在企業高層或者著名咨詢公司從業多年,他們學貫中西,更主要的是能在實踐中發現許多新問題并提出建設性意見,這類書適合營銷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閱讀,李先生的書就屬于該類。
營銷實踐是一件注重實效的工作,沒有人喜歡花里胡哨的東西,總希望能從書中得到啟發,對實踐有所指導。研究理論是大學教授的工作,理論實踐和創新是企業營銷人的職責。教授必須站在營銷的前沿,高屋建瓴的引領中國營銷發展;而我們的營銷管理者關鍵是找到一種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李先生在該書中提出“適合的就是最好的”理念,立即得到了眾多企業營銷實踐人的呼應。我們沒有資格對世界一流服裝設計大師的作品說NO,但他們的作品未必適合我們。我們需要一個了解我們體型、喜好、實力和文化的設計師為我們量身打造自己的服裝。營銷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學習先進理念,但不要照搬,不能“吃了牛肉就變成牛”,應當尋找適合自身企業資源的獨特策略與方法,這是筆者與李先生的共鳴。
《贏》書寫作風格保持了快餐文化的特色,語言風趣幽默,許多到位的比喻把復雜的原理變得非常簡單,只有大師才具有這種舉重若輕的魅力。在輕松的寫作風格中,在大量案例的旁證下,許多晦澀難懂的策略和理念,顯得那么簡單而有力。該書運用了許多最近幾年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新鮮案例來闡述作者的獨特觀點,有許多出自李先生之手的案例還是第一次暴光。該書中處處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在愉快的閱讀中經常會發出“原來如此”的感嘆。許多指導性的建議使筆者受益匪淺。
好東西一定要與大家分享的,以營銷為樂趣的職業營銷人,相信在閱讀《贏》書時會有更多的收獲。歡迎營銷界的朋友與筆者就李先生的書進行交流溝通。
雖然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美國卻背負著數千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雖然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十位,高于日本和英國,但每年卻有上百萬的美國人申請破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的反差?人們眼中富足的美國,是否只是在危機之外所包裹的一層財富的幻象呢?
基于在美國和歐洲國家超過20年的金融業工作經驗,本書作者從美國的貨幣政策、經濟現狀、消費觀念、金融政策、信用體系和法律制度等多個方面,生動地詮釋了自己的“美國式錯覺”理論,解析出了一個財富幻象之下的危機四伏的美國。
次級債危機和美元貶值,正在逐步將全球經濟(不僅僅是美國)拖入尷尬的境地,閱讀本書,將使讀者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這些問題的經濟、社會乃至文化根源,以及這些問題在不久的將來會如何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不可不知的營銷學的100個故事》
美元貶值,次貸危機,誰在掠奪我們的財富!股市震蕩,資產縮水,如何保住手中的財富!揭秘貨幣戰爭,透析資本戰爭,探源次貸危機,厲以寧教授傾情作序!
看似富有的美國,每天卻要向世界舉債十億美元,才能維持運轉,可以說,是世界各國對美元的盲目追逐吹起了美國財富幻象的泡沫,因此,一旦美元貶值加劇,引發經濟衰退,受傷害的也絕不僅僅只是美國。
富有學術精神的生動闡述,邏輯清楚、人人都能讀懂的金融評論。
沒有滯銷的產品,只有落后的營銷方式。
每個人都需要懂營銷學。營銷不是簡單地賣東西而已,而是需要對市場定位、目標策略、消費者心理等作通盤考慮。
《80/20法則》
闡釋和普及80/20法則的經典之作,已被翻譯成25種文字,銷量超過70萬冊。
80%的銷售額由20%的產品創造;80%的收益來自20%的客戶;80%的成就源于20%的工作。這就是通行于商業領域的最基本法則之一――80/20法則。本書是闡釋和普及80/20法則的經典之作,將引領你重新認識80/20法則的價值,并找到以“少”勝“多”的秘訣――專注于重要的20%,即“關鍵少數”。
我們都相信一句中國古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很遺憾,這本書用嚴謹的邏輯和生動的例子讓我明白,現實生活中并非如此。在付出和收獲之間,往往存在著不平衡的關系:80%的收獲,來自于20%的付出;80%的付出,往往卻只能帶來20%的結果。在企業中,80%的收益來自20%的客戶,80%的創造力來自20%的員工;在生活中,80%的快樂和幫助來自20%的朋友。
《高手身影》
《高手身影》錄入的諸多案例,其深度、高度及厚度已經堪稱MBA案例教學的典范,對于講求沉潛精修的和君咨詢來說,此書的問世,勢必將橫掃環境、競爭已不適用于國內的國外案例的商學課堂和企業實踐!
此書命名為《高手身影》,而不是《高手》,也是有深意的。她正是要向讀者傳輸這一理念:真正的高手,寥若晨星,于本書案例中,隱約可見高手身影!和君咨詢講求三度修煉,認為咨詢師“道行”的高低決定了為企業提供價值的高下,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們更有理由期待如和君咨詢類有理想、有境界的機構,能夠呈現出更多精彩紛呈的商學案例,直至中國本土的商學實踐能夠比肩西方的哈佛、劍橋等,改寫中國商學教育!
《云夢仙境》
本書描寫了春秋戰國時代著名隱士――鬼谷子充滿傳奇的人生。他平生胸懷“弭兵”之志,在云夢山隱居期間,招徒引賢,培養了諸多能人志士,如軍事家孫臏、龐涓;縱橫家蘇秦、張儀等人間奇才。鬼谷子這個被民間敬奉了兩千余年的玄學大師,他的玄學理論一直為民間所傳誦,被民間奉為“智圣”。其教育成就當與孔子比肩。鬼谷子在多個學科領域都有非凡建樹和造詣,除了民間信奉的相術,以及軍事和縱橫學說外,他在養生學、養殖和貿易學方面都對后人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馬連忠,由于從小生長在云夢山附近,后又出任北京云夢仙境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對鬼谷子隱居及其文化精髓,自幼耳熏目染,種種機緣,得以精研鬼谷子其人其事,頗有心得。對鬼谷文化中的韜光養晦,修真養性,寬人寬己的思想情有獨鐘。并習之不輟,收益良多。對鬼谷先生的“若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經商之道倍加推崇。
《熱點定律》
如果你的公司整天處于一種萎靡不振的狀態,員工沒有激情,沒有活力,雖然付出努力卻沒有多少收獲,那么你就應該仔細研究一下熱點定律了。
頂級管理思想大師,在全球掀起熱點風暴。
偉大的企業充滿著活力和革命性。在這本激動人心、思維活躍的書中,琳達?格拉頓教授向我們揭示了活力和革新的重要性。
戰略管理研究大師,倫敦商學院教授,《競爭大未來》、《領導革命》、《管理大未來》著者 加里?哈默
企業煥發活力與創新力的熱點定律:
企業關系網是熱點產生的源泉。
用愿景激發員工的熱點,點燃興奮的火花。
要通過設計架構、實踐與流程來創造熱點產生的環境。
緊張的、有節奏的、具有思考性的工作階段是熱點產生的燃料。
超越最佳方案,形成自己的標志性流程。
企業人際關系網絡的形成是熱點產生的最佳平臺。
邊界跨越者能為企業熱點團體帶來真知灼見。
市場營銷界最大的問題也是犯了類似的錯誤,或者說就是一脈相承錯誤的延伸——大家都認為產品同質化嚴重,需要通過形象、品牌、定位等加以區隔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于是才有了與市場相關聯的廣告、策劃、品牌、定位等咨詢行業的興起。無可否認,的確很多品牌通過認知價值的打造在同質化的產品中脫穎而出,占據品類半壁江山,遠超同儕,成為案例成為經典,似乎中國大部分名著于世的品牌都走過這條路,所不同的在于這些品牌賺了錢后,能夠及時反省,強化自身產品價值的修煉。而那些淪為遺響的品牌則過渡迷戀于認知論,最終成為沉舟病樹,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數以萬億的投入化為后來者的一聲浩嘆罷了。
品牌策略公司對企業的服務更多屬于認知論層面的問題,而企業對產品及服務的打造與研發則屬于價值論層面的問題。科特勒認為現在已經進入營銷3.0時代,事實上我認為就中國企業而言還為時尚早,起碼對大部分的行業而言還為時尚早,按照我個人認知論與價值論的觀點,品牌形象階段屬于認知論階段,定位論屬于認知論與價值論混合階段,所謂的營銷3.0,我認為應該是屬于認知與價值的高度融合階段。目前僅在極少的行業或品牌中顯現。當然,認知論與價值論的融合一定會是營銷發展的趨勢。
我常常以為,中國的企業營銷從方法論而言早已綽綽有余了,可謂是匯聚全球之大成、百家之精華了。當前的核心應該轉換為另外的兩點:一、企業應該從方法論中跳出來,而切切實實的尋求孫子說的正合之道。實實在在的打造自身之產品及服務價值;二、作為營銷、品牌、推廣界的學者專家應該匯聚中外理論,尋找適合中國市場的戰略之道,而非人云亦云,無視國情與行業之屬性,生搬硬套過往某些所謂的理論。以削足適履的方式套在中國企業身上,實在是誤中國企業深矣!
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經常可以看見企業界的這個門那個門的事件,比如蒙牛的公關門、真功夫的排骨門、雙匯的瘦肉精門,對了,補充說一下,前段時間看新聞,說有一批吃了瘦肉精的豬,被冠以“健美豬”的產品概念后大肆銷售。實在是價值論的缺失與認知論的流毒所致呀!
昨天下午去了一個手表客戶公司提案,品牌戰略方案一次性就通過了,這也是我預想中的事情,但是,平心而論,方案能帶客戶走多遠,內心的確茫然無知。其中關鍵的問題在于:客戶的認識似乎還停留在認知論的層面,而對價值論的認識還嚴重不足。
這個客戶一直做手表生產與批發的,走的都是低端市場,在批發市場的知名度還非常不錯,現在想切入國產手表的中端市場,零售價大概去到1000-1500的這個區間,因為這個事情找到了我們。
我們都知道,手表市場發展到現在,手表已經失去了其本來的時間意義,更多的是身份、品位的象征,或者是一種飾品。國內所謂的傳統四大品牌羅西尼、飛亞達、天王、依波表毫無例外的在彰顯著自己經典、高貴的一面。總希望以這種高貴去抗爭瑞士品牌。
事實上,這是完全錯誤的一種市場策略,瑞士品牌的奢華、工藝的認知已然牢牢的被樹立,國產品牌按此路線與國外品牌抗爭,根本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希望。這完全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的做法。所以,我們必須尋找另外一條進攻的路徑。
我們都知道,所謂經典、奢華的概念完全是建立在商務或者社交場合,很顯然,除了商務與社交,我們更多的渴望著自己的個人空間,一個人讀書、帶小孩逛街、跟家人旅游……,在屬于自己的時間里,沒有人需要這種所謂的經典奢華的包裝,甚至對這種經典奢華的概念表示厭惡。正是針對這種心態,我們提出了品牌戰略的方向——通過該品牌定位解決了兩個問題:1、建立了與傳統經典手表對立的概念;2、弱化了認知價值中所謂的高中低檔次的身份識別。——千萬不要以為是什么休閑手表的概念。因為今天剛提案,所以在此還不方便透露。但以消費者深入洞察為前提的品牌概念,立馬獲得了客戶的認可。
我想說的關鍵問題其實就在這個地方,這個品牌戰略能被客戶很好的執行下去嗎?我認為非常困難,甚至于說根本不太可能。我一直認為中國的企業家缺乏平和而堅韌的理想。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及追求完美價值的工業精神。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當然,這個問題不能責備企業家,因為中國本來就缺乏培養這種企業家的社會價值觀及文化氛圍。
中國企業家信奉的是“賭”的精神(搜狐曾有分析報告指出:在中國,除非你有背景,否則想成就一番事業,一定要具有賭的精神。),中國文化有的是“求”的文化,二者一結合,所以中國企業最愿意干的事情就是求諸品牌策劃公司、求諸各類營銷理論豪賭一把,而不愿踏踏實實的認真研究與打造消費價值,這其實有點象求神拜佛,總有幾個看似靈驗的,或崛起阡陌,或名震九州者,但也是各領三五年,成為一時之曇花。當然,浮世以及浮躁的價值觀下,只要怒放過的生命都是被贊許的。管你是百年品牌還是一年品牌,反正曾經名動一時。
關鍵詞:城市營銷品牌持續發展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使城市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現,為了創造更多的市場機會,城市就必須具備吸引企業、投資者、居民和旅游者的能力。在現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城市競爭日愈激烈,城市營銷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城市就跟產品一樣,它的訴求也必須具備動人的魅力,并透過準確的傳播渠道,將信息傳送給目標群體。經營城市的理念也開始流行。
城市營銷的內涵最早應該可以從著名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教授的“地方營銷”的概念談起。科特勒教授認為,“地方營銷”即將地方視為企業,將地方的資源和未來視為產品,分析它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以及它在全球性競爭中的強項與弱項以及面臨的機遇和威脅,確定它的目標市場,包括目標人口、目標產業以及目標區域,并針對目標市場進行創造、包裝和營銷的過程。
一、發掘城市特色,構建城市品牌
“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清晰的表明每個城市都具有與眾不同的特質。正如重慶的吊腳樓之于江南水鄉皇家園林,川西丹巴的碉樓樸實之于故宮的金碧輝煌,而這些特質也正是設定明確的城市發展遠景、目標與策略、以及有效的城市營銷執行計劃之重要依據。各個城市都有自身獨特的城市資源、文化、城市魅力和優勢所在,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居住環境、人才環境、自然環境和相關的配套設施,關鍵是發揮所長,找到自己的戰略價值所在,找到獨特的競爭優勢,從而樹立起自己獨特的地位。
當今中國城市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就是特色危機。基本上哪里都大同小異。吊腳樓消失了,代之于同樣的鋼筋水泥、江南水鄉的婉約不再,代之于玻璃幕墻強烈反光。很多城市為了加快發展,“邯鄲學步”盲目照搬他人經驗,沒有和自身的實際很好的結合起來,到頭來反而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和方向,最終將給城市的發展造成很不利的影響。導致城市品牌建設表面化、同質化,從而削弱了城市功能和作用的發揮。城市營銷一定要把自己的文化根基、底蘊充分的發揚。地球只有一個,但文化卻是多元的、多樣的,城市特色孕育多種多樣的特征,有傳統的特色,有民族的特色,有景觀環境的特色,有產業功能的特色等等,所以不要認為我們搞特色就很復雜,每個城市所取得地位都有自己的特色,都可以挖掘出來。
這一點,博鰲無疑是一個做的很好的城市之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漁村,以1998年金融危機后的亞洲需要確立亞洲價值,并在中國創造一個永久性的國際會議會址為契機,充分利用當地陽光、空氣、綠色植物帶水域景觀的自然資源,打造高爾夫與休閑主題的商業化運作,一躍而成為一個國際會議城市品牌。
二、借勢地標型建筑推廣城市品牌
城市的地標性項目在塑造形象與辨識認知上,也有它一定程度的營銷功能。國際間大部份的著名城市也都擁有他們的地標型建筑物,例如,紐約的帝國大廈、自由女神像,巴黎的羅浮宮、凱旋門、巴黎鐵塔,倫敦的泰晤士河塔橋、國會大廈,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外灘歐式古典樓群,北京的紫禁城…等等。對一座現代城市來講, 其建筑屬性和視覺效應都是城市結構中較經典的特質部份, 也是一種重要的城市象征模式。
地標性建物同樣是觀光旅游的促銷亮點,迪拜就是個經典案例,該城市采用了過去新加坡的模式,利用刻意打造出來的環境,并施以營銷手法促銷城市,成功地引進了許多外來的投資。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的建物一幢接一幢地從地平線上升起,為迪拜打造出舉世皆知的城市形象,同時也變成了全球性的旅游目的地。新興城市應用這種策略,一開始就必須創造出一種‘特殊的城市感覺’,計劃性地發展基礎建設、塑造城市形象,最終則形成吸引‘人’與資金的‘產品’。該策略也有它的缺陷,就是得持續不斷地努力更新老區。迪拜的案例也同時告訴我們,透過建筑項目塑造城市形象,一樣適用于城市老化的重新改造。
三、利用活動提升城市影響力
從《同一首歌》到《歡樂中國行》節目在得到全國各地方政府的熱烈擁躉,再到日益競爭的奧運會申辦,就充分表明大型活動,對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在“營銷推廣”中的重要作用,文化、體育對城市的品牌營銷與差異化營銷起到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動作用,甚至成為一些舊城改造的催化劑。
承辦奧運會除了可以透過媒體傳播達到促銷目的之外,主辦城市還可在明確的時間內強化各項建設,創造更多的周邊經濟效益。其次,超大型活動可以促進觀光旅游產業的發展,城市尋求更具競爭力的優勢。
巴塞羅納就是城市營銷典型成功案例,1992年在該市舉辦的奧運會遠不只是一項大型體育賽事,城市當局借由這次活動的機會,重新改造城市,并于奧運會后,透過營銷策略的運行,持續舉辦一系列大型的國際性活動,使巴塞羅納成功的轉型成“歐洲的娛樂與文化中心”。此后在西班牙,體育活動尤其是體育賽事、體育場館與體育俱樂部日益成為城市提升吸引力的必要工具。這才是巴塞羅納城市營銷的最終目標。
而我國的昆明素有“春城”美譽,趁舉辦1999年世博會把云南從一個煙草大省變成一個生物植物王國大省,從而形成轉型,成功完成了城市的經濟轉型和新形象定位,拓展了城市品牌的深度和廣度。
四、注重城市營銷的創新性,促進城市持續發展。
訊:對于食品企業而言,在過去的一年里,雖然承受著成本上漲、食品安全等負面沖擊,但大部分企業仍然能夠實現增長。這就是食品行業的獨特之處,就筆者觀察,食品行業從很多方面都出現了破局變革的跡象。
中國食品行業市場化發展三十年來,營銷經歷了跨越式的發展。但這種跨越多半來自于理論的過早切入。西方營銷理論的發展史是伴隨著市場的發展而產生的,但在中國,很多營銷理論是在行為之前進來的,美其名曰,理論指導實踐,但這更像是西方營銷方法在中國“軟著陸”的過程。在過去三十年的營銷行為中,我們見識了“概念戰”“、廣告戰”、“渠道戰”“、價格戰”等多層級的營銷戰模式。食品行業的高度市場化決定了營銷方式的變革與突破大多來源于此,從價格混戰到以福建企業為代表的“明星”
戰、更有以王老吉為代表的“定位”戰,2011食品行業的營銷方式已悄然發生變化:
電子商務發展必然引起食品業渠道的變革“,電子商務”將成為未來推動食品營銷的重要手段,具體模式仍需市場檢驗,能夠真正把握市場規律的“電商”營銷模式將繼續創造食品行業經典營銷案例。
渠道專業化分化趨勢明顯——80、90后逐漸成為社會的消費主流,根據新群體的消費特點,更加具備專業化的食品終端模式會成為新的熱點。蘋果的成功營銷,給食品行業渠道的專業化分化做了很好的范本,具備“時尚化”“、個性化”等文化特點,以個性產品結合時尚終端的新型渠道模式,將會成為食品企業營銷方式中的“傳播之錘”(來源:食品招商網)
產品跨界,奔馳、阿瑪尼強強聯手
產品跨界是最常見的跨界模型,即兩個或者多個不同領域的品牌依據自身的優勢,來進行產品研發。奔馳、阿瑪尼;彪馬(Puma)與德國高檔服飾品牌Jil Sander的合作、東風雪鐵龍C2與意大利知名時尚運動品牌Kappa的合作都是如此。
2004年的巴黎車展上,奔馳展示了由喬治阿瑪尼設計并賦予了個性化特色的高級特別版CLK敞篷跑車。這款阿瑪尼版高級CLK敞篷跑車,采用暖砂色系的特殊油漆和高品質內部材料相搭配,使這款車散發出豪華、動感和陽剛的氣度。
公眾對這款車的熱烈反應讓合作雙方意識到,僅僅將它擺放在展廳中絕對不是個好主意。于是他們決定限量生產100臺喬治阿瑪尼CLK,“用最好的材質和特殊的涂料,并且能夠按照顧客的喜好定制”。當然,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喬治阿瑪尼對內飾、車身色彩的處理以及細節的設計才是這款車最為與眾不同之處:淺砂石色的亞光車身,棕色馬鞍皮革結合灰色三維紡織面料的座椅,做舊處理的金屬部件和散布在各處的黑色操控按鈕。這樣的搭配恰當地表達了他們對這款車最初的設想:高雅、精致、不容易過時。喬治阿瑪尼本人成為該款車的第一個擁有者。新車融合了阿瑪尼的“少即是多、注重舒適”的設計哲學。喬治阿瑪尼說:“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語言。我看到梅塞德斯—奔馳如何將我的設計理念轉化為現實,并且極為注重細節,這簡直太吸引人了。
渠道跨界,中國郵政賀卡觸網
營銷渠道一直是市場營銷的重要環節,是產品占領市場的必要條件。對于快速消費品而言,占領了商超,就占領了市場。渠道跨界是指產品或者品牌跨越不同于常規的發行渠道,獲得不同領域的消費者。
來看下中國郵政賀卡渠道跨界的案例。中國郵政賀卡其特殊的產品屬性決定了其營銷渠道具有兩大特點。第一,消費者選購賀卡和使用賀卡(寄發)是在同一個地方,即郵政營業廳;第二,這一渠道幾乎是唯一的、壟斷的,而且持續了上千年的歷史。這一特殊的渠道模式,也奠定了中國郵政在賀卡市場的絕對領導地位。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進步,賀卡替代品的不斷涌現,郵政渠道模式慢慢成為賀卡發展的“枷鎖”,其繁瑣、費時的寄發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人們高效率的生活節奏,尤其是熱衷于網絡的年輕一代,對賀卡的接觸率越來越低。為提升賀卡發行的便捷性,中國郵政開始尋找新的發行渠道。例如,在大中城市的商場超市開設賀卡專柜,允許商店經銷郵政賀卡。然而最具革命性的渠道變革應該是“郵政賀卡網上發行”模式,這一模式與增加銷售網點的本質區別在于,徹底擺脫“消費者只能通過郵政窗口寄發賀卡”的傳統,實現了從傳統渠道到網絡渠道的“跨界”。通過郵政賀卡官方網站,消費者可以在線完成賀卡的選購、支付及投遞業務,而不再需要到郵政營業窗口辦理。
文化跨界,星河灣跳出地產賣地產
當產品的物理屬性差異漸漸抹平后,文化與品牌的比拼成為了競爭的殺手锏。在文化層面,跨界是非常有效的選擇,主要是通過對產品進行文化借勢嫁接而激活產品,提升產品的品牌價值的方式。
阿高端地產星河灣倡導“跳出地產賣地產”的理念,一直在做著不務正業的跨界營銷。自星河灣地產出現的那天開始,星河灣致力于與高端品牌的合作和交流,為業主營造頂級的生活氛圍,最終就成了一個高端人群和豪奢品牌跨界匯聚的社區。這里接待過無數國內外名流,舉辦過眾多品牌盛事。世界營銷實踐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布道星河灣;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和各大奧運知名巨星曾參觀星河灣;奧運期間楊瀾等出席了一系列的奧運沙龍高端社交活動;2008世界奢侈品展,星河灣春夏時尚派對;軒尼詩百樂廷財訊顯赫晚宴、豪華車展,TOP奢侈品沙龍私屬定制生活館……
你會發現,星河灣的跨界不僅僅是不同領域的“混搭”,在這背后,有一條營銷理念的精髓始終貫徹其中——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對產品價值的真正理解。沒有真正領悟跨界的精髓,那么一次次的“跨界”活動,最終也就只能成為一場場秀,對于品牌和營銷而言,都將是徒勞。通過跨界營銷,星河灣漸漸形成了一種“氣場”,一種氛圍,將財富階層聚集起來,不但能為既有客戶提供增值服務,還將吸引大批潛在客戶。于是,“星河灣不是在賣房子,而是在賣一種生活方式。”星河灣成為這樣一個社區,它是一個世界性的平臺,可以和世界一流的企業,一流的資源去對接,這才是星河灣真正的價值。
營銷跨界,《網絡整合營銷兵器譜》中國第一例虛擬世界、微博、SNS聯動會
在營銷傳播層面的跨界,主要是指在營銷傳播層面,多個不同領域的品牌聯合起來進行推動,合力進行傳播,共享營銷成果。凱迪拉克、Zegna的合作就是營銷層面的跨界。身著男裝極品Zegna,駕著頂級跑車凱迪拉克XLR,由兩大頂級品牌共同匯演的“鋒尚匯”。專業模特在凱迪拉克跑車身邊分別展示了Zegna極具代表性的正裝和休閑裝,并分別由馳赫和Zegna的有關負責人從到場嘉賓們里面評選出“最具凱迪拉克精神獎”和“最佳著裝獎”。
營銷跨界的另一個經典案例是《網絡整合營銷兵器譜》中國第一例虛擬世界、SNS、微博聯動會。虛擬世界是以計算機模擬環境為基礎,以虛擬的人物化身為載體,用戶棲息、生活、交流的網絡世界。用戶可以選擇虛擬的3D模型作為自己的化身,以走、飛、乘坐交通工具等各種手段移動、以文字、聲音、音頻、視頻等各種媒介交流。在世界范圍內,second life可謂先驅,在中國《由我世界》是3D虛擬世界的領先者。
2010年2月4日,《由我世界》中一派熱鬧景象。來自新浪、sohu、網易、奧美、艾瑞、遼寧出版集團、梅花網、阿里巴巴、龍之媒等網絡業界知名專家虛擬形象,開車或者開私人飛機紛紛趕到清華大學禮堂。網絡營銷專家劉東明老師和司儀已經在《網絡整合營銷兵器譜》的會現場等候。《網絡整合營銷兵器譜》是中國第一部網絡整合營銷實戰讀本,主要面向的讀者正是網絡、營銷屆人士。會正式揭幕后,各位專家致詞、劉東明老師介紹、媒體提問。知名動漫形象PP豬獻上了熱舞和鮮花;同時,并為各位嘉賓表演了精心設計的劉東明老師拼圖游戲。隨后劉東明老師打開了幸運香檳,噴射出虛擬特效“預祝新書大賣”的字樣。推介會的最后環節將場地轉移到了《由我世界》最娛樂的“神唱”3DKTV中,不管是專家、記者還是觀眾這下都來了一個無障礙近距離接觸,為這個圖書推薦會劃下了一個最別出心裁的句點。
而在外圍媒體報道方面,新浪微博為《網絡整合營銷兵器譜》開設了V認證帳號,以微博的形式對《由我世界》中會進行實時播報,大大增強了活動的影響力。同時,北京和信銳智技術支持,實現了全國十幾家微博、SNS網站同步聯播,以及向20萬和信用戶客戶端進行推送報道。因此,此次圖書推介會成為了中國乃至全球第一例融合虛擬世界、微博、SNS跨平臺同步聯播的會。
這是一個多贏的跨界圖書會中,各方提供了自有的資源,共同運作,形成資源聚合效應,而又共同受益。這次會的主角由我世界和《網絡整合營銷兵器譜》成就了中國第一例虛擬世界、微博、SNS跨平臺同步聯播的會。無論是圖書營銷屆還是虛擬世界中,這個案例都會成為一個里程碑,會擁有無數的二次口碑傳播。新浪微博作為09年風頭正勁的新媒體形式,又多了一個運用微博營銷的經典案例,可以作為和同類微博競品比拼的砝碼。和信銳智通過技術支持,獲得更大的品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這個案例中,多方的目標受眾人群都是高端網絡、營銷屆人士,這正是會中多方共同的目標受眾。這次營銷的跨界可以說是“共同圍獵,一起吃肉”的模式,多個跨界方的資源都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和回饋,讓資源效率最大化。
交叉跨界,阿凡達跨界營銷八爪魚
交叉跨界,顧名思義,是多種跨界方式的綜合,從產品到渠道,到營銷均有,可以說是以上我們看到的多種方式的融合體。今年熱播的《阿凡達》就是交叉跨界的典范。電影之王詹姆斯卡梅隆是他籌劃了15年的《阿凡達》近日與影迷見面,這號稱史上最貴的電影如何收回成本?一場全范圍的品牌攻堅戰怎樣展開?阿凡達的跨界營銷故事比3D外星人本身還精彩……阿凡達交叉式的跨界,伸出八爪魚之手,可口可樂、麥當勞、育碧、松下、LG等大公司都加入其中,它們和20世紀福克斯公司一起打造了這部有史以來空前規模的跨界大戰。
麥當勞,多管齊下
1、玩偶周邊
作為影片合作方的麥當勞便推出六款相關玩具。玩具均為電影中的角色,有蘇杰克、奈蒂莉、迅雷翼獸、靈鳥等。有趣的是,如果人物和坐騎生物對接正確,便可以亮燈,十分絢麗。只要購買兒童套餐(注:分15.5元和16.5元兩種)就能獲贈一款阿凡達玩具,顧客也可以單買,一款10元錢,一套60元。為了攢齊全套阿凡達玩具,不少影迷發動朋友們合買六份套餐。
2、擴增實境,麥當勞阿凡達激情卡
在美國市場,巨無霸套餐隨機附送八種麥當勞阿凡達激情卡(McDonald’s Thrill Cards),卡片運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通過麥當勞網站下載軟件進入“麥當勞幻境”游戲,將套餐中收到的卡片對準攝像頭進行掃描,電腦屏幕上就會出現一個3D的玩偶,使用者通過在卡片上點擊,就可以控制電腦中的3D玩偶做出各種動作,在《阿凡達》的潘朵拉星球探險,實現真正的“彈指神通”。
3、阿凡達變臉器
除了上述招數外,麥當勞推出的“阿凡達變臉器”的宣傳效果頗為顯著,網友只要上傳一張自己的清晰頭像照片,就可以瞬間變身為潘多拉星球的藍皮膚黃眼睛的“納威人”。網友們對這款軟件的創新,恐怕讓麥當勞方感到意外。在某著名論壇上,一個名人版阿凡達的帖子大熱,其中,阿凡達版的李宇春、姚明、小沈陽、曾軼可都被網友PS出來。
官方游戲玩高配置引電腦升級熱
美國游戲發行商育碧研發的《阿凡達》官方游戲便搶先推出。游戲內容并非簡單地對電影內容進行改編,而是有很多創新設計,一套正版《阿凡達》港版PS3游戲售價335元。同時,由于玩這款阿凡達游戲對電腦配置要求高(3D API、獨顯、寬屏分顯示器等),一些電腦商也趁機推出“玩阿凡達最優配置”、“阿凡達顯卡”等服務。此外,iPhone公司還開發出一款同名冒險類游戲,手機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來下載。
零度可樂“阿凡達”各國版本網上熱賣
可口可樂零度就為《阿凡達》啟動了一個名為“阿凡達計劃”的網站(),該網站以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描繪了電影《阿凡達》中地球與潘多拉星球兩個迥異的世界。之后,可口可樂重磅推出了科技感十足的電視廣告。廣告片中,一個男孩用帶有“AVTR”字樣的“零度”飲料罐激活飛船后,仿佛真的來到了潘多拉星球。同時,可口可樂推出“阿凡達”易拉罐和禮品“阿凡達”塑料杯,很受影迷歡迎。
松下:3D電視沖鋒
松下、索尼、三星等巨頭估計都相信下一代電視是3D立體電視的天下。松下先行一步,與《阿凡達》綁定推廣自家3D系統。導演卡梅隆說:“我相信我們將在不久的將來用3D來看電影、玩游戲。3D不只讓你看,還讓你感到你進入到了現實的世界。”
1.松下將組織幾輛裝載3D電視的房車在美國和歐洲各地周游,電視將放映《阿凡達》。
2.在日本,廣告由人氣女星加藤小雪出鏡代言,并可以看到不多的《阿凡達》畫面。
3.《阿凡達》還將搭載藍光光碟推出家庭版。松下與《阿凡達》的合作是排他的,你只有用松下立體電視機才能看出真3D效果。
LG:手機里的高清電影片段
LG全新巧克力手機中預存了《阿凡達》預告片,以此充分展現其最大賣點—4寸21:9超寬高清顯示屏的播放效果。
1.推出手機電視廣告,強調了《阿凡達》影片令人身臨其境的立體效果,廣告片中的男主角置身影片中,嘗試了一回杰克“化身”阿凡達后驚心動魄的冒險。
2.LG與英國電影雜志《TotalFilm》合作,將《阿凡達》的獨家片花植入網站,影迷又能如愿以償地挖掘《阿凡達》最新畫面。(文/李遠 張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