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范文

        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

        第1篇: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范文

        關鍵詞:智能制造;背景;高職院校;創新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我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著制造強國的方向發展,智能制造的發展是實現制造強國的關鍵。智能制造指的就是把先進的制造技術與信息技術,比如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得到的產物,同時也是自動化與集成技術向著更深層次發展的產物。在達成智能制造目標的過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專業人才作為發展支撐。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基于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應該就人才培養方法進行創新改進,采取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讓他們具備更強的綜合學習能力,從而可以為國家培養出有利于實現制造強國戰略的專業人才。

        1智能制造時代對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出的新要求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國家正在逐步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發展的戰略目標。高職院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所以為了讓高職院校能夠在智能制造時展的過程中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支撐,就對其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1.1人才能力需求偏向創新創造

        因為傳統的機器制造時代正在被智能制造時代所替代,所以對于制造行業的人才能力需求也開始發生轉變。比如智能制造過程中會用到機器人,這種高科技含量的技術就需要由專業的人來操作。因為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越來越顯著,因此工作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原來的技術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是難以滿足當前制造行業發展要求的,需要加強對專業的人才的創新創造能力培養,比如專業人才不僅要懂得產品設計理念、生產過程與研發方案,還需要對客戶的使用反饋做出及時應對。總之,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對人才的創新創造能力進行重點培養,這樣他們才能夠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并且在工作過程中不斷發揮自己的潛能,加快智能制造時展的步伐[1]。

        1.2人才需求結構偏向扁平化

        在傳統的機器制造生產時代當中,對于人才的重點要求就是要熟練掌握生產技術,在制造生產的過程中會靈活地操控機器。隨著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對于人才結構的需求和過去不再是一樣的,單一專業型人才無法適應智能制造時代對于人才的專業能力要求,而是向著人才一體化的趨勢開始發展。因為每個層次間的專業人才進行了相互融合,所以當前智能制造時代的人才需求結構正逐漸朝著扁平化的方向發展。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體系以及很強實踐操作技能都是智能制造時代需要的人才類型,先進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創新技術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必須要有很強的生產軟件運用能力,將培養復合型高級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目標,進而可以為智能制造時代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

        2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發展路徑探索

        由于傳統的生產制造技術會帶來環境污染、生產效率低、經濟效益增長緩慢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國家正在朝著智能制造的方向發展,并采取措施來盡早實現制造強國的發展戰略目標。高職院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可以為社會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支撐。基于智能制造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必須實施創新教育模式,根據智能制造領域對于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從而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1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育質量

        教師是人才培養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因此教師的教學綜合素養對于人才培養質量高低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高職院校要想實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重要前提就是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團隊的綜合教學素養,這樣才能確保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就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首先,高職院校應該邀請智能制造生產領域的技術專家到校為教師開展主題講座,讓教師對當前的智能技術以及人才能力要求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可以為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內容的設置等明確方向。其次,高職院校應該為教師提供到生產一線進行參觀、實踐學習的機會,這樣既可以拓展教師的知識面,又能夠通過與技術人員的交流來深入了解先進技術的應用方向。最后,高職院校可以健全教師激勵機制,鼓勵教師主動參與社會實踐學習,或者在網絡上搜集更多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樣對于教學質量水平的提高也有積極作用[2]。

        2.2完善課程體系設置,創新人才培養方案

        課程體系是教育活動開展的依據,伴隨著智能制造時展對于人才培養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高職院校需要就課程體系進行完善,這樣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創新有很大的幫助。在改進課程體系時,高職院校需要先進行市場調查分析,對當前的智能制造崗位需求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作為參考依據用于課程體系的完善,這樣也可以讓人才培養方案得到創新,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具有積極影響。此外,在完善課程體系時,也可以要求智能制造生產領域的專家進行指導,這樣課程體系的制定對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更強針對性。

        2.3匯聚教學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在國家實現制造強國戰略目標的道路上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支撐,高職院校應該在教學資源的選擇上進行創新和拓展,來全面提高學生的各項技能。比如,高職院校應該與智能制造企業展開密切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可以嘗試把企業的一些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先進產品等引入校園中,建立專業的生產制造實驗室,模擬智能制造生產企業的生產方式,嘗試生產智能產品,然后在企業中進行試用。通過實施這種創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讓學生將掌握的理論知識用于實踐,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對于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提高和實操技能的掌握具有重要作用,從而可以增強他們在就業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適應崗位的時間有效縮短,為智能制造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多價值[3]。

        第2篇: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范文

        關鍵詞:智能制造;特色專業;人才培養;復合型

        制造業體現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與科技發達程度,決定一國興衰和國際競爭力。世界發達國家重新重視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德國提出“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關于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美國提出“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以及英國提出“英國制造業2050”等,都是希望依靠自動化生產、智能制造等搶占高端制造市場,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繼續保持本國制造業的領先優勢。“中國制造2025”是適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實現向“制造強國”轉變的戰略選擇。作為中國制造業未來10年設計頂層規劃和路線圖,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主線。[1]

        一、智能制造的發展本質特征

        (一)工藝流程信息化、實時化通過裝備運行檢測、制造質量的檢測等手段及時準確地采集生產線數據,如過程計量、環保與安全控制、產品質量等等,達到生產數據可視化,通過所有數據的處理結果可以清楚掌握生產流程,使加工狀態從依靠人員監控、事后檢測來判斷升級為加工過程中工況變化并及時調整,提高生產過程的可控性,實現工藝流程的信息化、實時化。(二)工藝設計智能化、知識化采用數字化仿真手段,利用智能化技術對獲取的加工過程狀態信息進行實時分析、評估和作出決策,對產品的生產過程建立虛擬模型,實現對加工過程的自主學習和決策控制,使工藝設計從基于經驗的試湊不確定朝向基于科學嚴謹推理轉變。加工制造中所有的流程和績效數據都能在運行系統中呈現透明、感知狀態,使得制造工藝能夠智能設計、制造工藝的實時規劃,實現工藝設計的智能化、知識化。(三)生產制造過程柔性化、自動化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基于智能制造裝備的信息實時傳感、綜合分析控制、指令執行驅動等三大核心技術,將所有的設備與工位、設備與操作人員、設備與設備以及設備與系統計算機統一聯網管理,實現車間“生產流程網”。在離散制造生產過程中,能自動進行排產調度,工件、物料、刀具進行自動化裝卸調度;在自動化流水線生產的情況下,能夠遠程檢查管理系統內的生產過程的情況,對生產任務中的急件和緩件實時動態調節;如果生產中遇到突發問題,即時解決,即時恢復自動化生產,可以達到無人值守的全自動化生產模式,實現生產制造過程的柔性化、自動化。

        二、智能制造背景下特色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現狀及主要問題

        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內涵是在建設專業過程中積淀形成的專業的資源和優勢,對接崗位職業標準,突出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的高教性、針對性、發展性,培養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滿足區域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需求。[3]在制造業朝向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時代,高等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傳統意義上的特色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與智能制造業的人才要求脫節,培養新時代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一)特色專業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不夠精準面對“智能制造”發展新趨勢,需要培養懂得互聯網操作,熟悉產業鏈,集創新、管理、服務于一體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職業院校特色專業建設過程中沒有及時進行調研,或分析企業崗位及人才需求變化深度不夠,造成畢業學生不具備新興產業的工作崗位能力,特別是無法滿足企業工藝更新、技術改造以及技術換代等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要求。(二)教育內容與實際崗位需求相脫節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應體現區域經濟支柱產業的發展需要。緊隨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與行業需求、產業需求、企業發展需求相對接,并且要在滿足崗位能力的基礎上適度超前發展。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的節奏整體滯后于產業的升級和社會的發展,并沒有做好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準備,“機器人”、“3D打印技術”等新信息化技術體系沒有融入到職業教育教學內容中。幾年后學生畢業,企業產業轉型升級,人才的供給落后于企業崗位的需求,人才的培養缺乏前瞻性。(三)教師素質有待提高,教學方式有待創新智能制造業是制造產業在應用現代管理和信息技術進步成果基礎上轉型升級的制造模式,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改變了職業教育知識的傳授內容和傳播方式。當前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建設普遍存在著以下現象:在教學模式上,“授課”形同“授書”,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在師資組成結構上,“雙師型教師”偏少,專業教師不能有效指導實踐教學、實訓教師的基礎理論薄弱而無法講授專業課;在教學環境上,校內沒有“理實一體化”、校外沒有“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教師運用先進技術的能力滯后,創新意識不夠,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三、智能制造發展凸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緊迫性

        智能制造的實現重點應凸顯出制造技術和制造管理的實施,智能制造過程在企業內部呈現出多學科知識的集成化、技術復雜化和工藝綜合化運行狀態,在企業外部的產業鏈中呈現出將生產企業、供應商、經銷商、用戶等都作為端點互聯,使生產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產業形態等進行重構,因而智能制造發展需要全方位人才。(一)智能制造改變生產模式傳統制造過程是以產品為核心,工廠集中制造生產,信息相對封閉,人、機、料、法、環等要素決定了產品的屬性與品質。傳統的生產過程各個環節離散,采用設計、工藝和制造分開的模式,人崗的匹配、機器的運轉、物料的管理、規章制度的合理、環境的安全等各環節之間信息不能高效、快速地傳輸,系統一旦出現異常,各環節不能協調一致,將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損失。智能制造模式是以數據互聯為核心,模擬完成設計、工藝、編程、加工、裝配、調試等環節,整個產品的制造過程為分散式、若干企業協同的生產,人工智能技術、網絡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使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生產過程具有自適應、自決策、自診斷、自修復等能力,減少了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生產過程穩定性更高。(二)智能制造改變崗位設置,要求復合型的技術技能人才1.智能制造發展智能裝備,建立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需要機器人應用技術人才。工業機器人硬件制造企業需要加工制造、軟件系統的開發和技術支持的技術人才,以及機器人的營銷、安裝調試、售后技術支持等相關人才;機器人使用企業的設備維護、操作編程等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使用智能裝備的專業崗位要求機電復合型人才,需要大量對高端數控機床、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裝備的操作、調試、維護、維修和改造方面的專業人才。••2017年第1期2.智能制造實現智能生產,制造崗位本身的自動化,需要智慧型人才支撐。智能制造使得傳統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將逐漸被取代,淘汰簡單的操作工,實現生產機器操作的無人化;處于一線工作的勞動者不僅要掌握技術技能,還需要對智能化系統的數字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具備管理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成為集操作、技術、管理于一體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三)智能制造對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緊迫智能制造的發展不只是要更多“聰明機器”進入制造業,而是更需要掌控“聰明機器”的人。“聰明機器”換掉的是出體力的流水線型、單純重復性勞動的工人,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但它們代表的“硬件”沒有自主的生態意識、環境意識以及協調能力,在由人所代表“軟件”的主導下,按照統一的生產標準使“聰明機器”之間相互聯合自動加工、質量控制和檢測等信息處理,實現加工過程的自動化,生產建立車間內“物聯網”底層平臺。人在智能制造過程中工作崗位承擔著安裝、維護保養、編程及改裝工作,工作性質由操作轉變為協調、評估,且由于產業鏈條不斷延伸,作為其智力支撐的職業教育,培養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更加緊迫。

        四、智能制造背景下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的“智造”特色“智能制造”

        將先進技術、自主性的勞動組織構架與人的智慧充分結合,使制造流程實現縱向集成。生產者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產品全知識,還要具備跨學科能力。智能制造企業的一線生產者不僅是一個能夠理解產品訂單要求、讀懂產品圖紙、正確調整機器的工藝參數和修正加工過程中錯誤程序的操作者,還是一個對制造設備配備模式提升、實施框架結構創新、工藝流程不斷優化的管理者,因此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培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具有“智造”特色。(一)培養滿足生產設備智能化升級的人才生產設備和手段推動了制造業的發展,信息技術特別是數控技術設備的應用,使制造業處于自動化制造階段;自適應、自我決策智能技術設備的應用,把制造業推向柔性自動化和集成化制造階段。智能制造裝備主要有數控機床和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3D打印機以及包含專家系統在內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形成智能集成制造系統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和制造技術,引發了生產方式和生產結構的變革,使得生產者要適應升級的基礎設施設備,獨立操作各種智能化設備和進行維護維修,掌握產品生產新的工藝流程。因此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要具有基礎知識應用能力、精湛的操作技能、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和遷移能力以及技術創新能力。(二)培養符合智能制造業轉型升級方向的人才智能制造通過互通互聯使云計算、大數據與信息化、自動化技術結合在一起,實現工廠內的生產設備和設備之間、工人與設備之間的縱向集成;實現產業鏈上的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端到端集成;實現不同行業的企業之間的橫向集成;體現了從簡單到復雜、低級到高級、封閉到開放以及現在到未來的基本特征。[4]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革,建設適應先進制造技術發展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學生除具備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新發展能力,使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緊跟企業生產技術的發展。(三)創建對接產業融合與職業衍生的全方位終身職業教育環境智能制造是跨學科的一種復雜生產制造模式,所需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涉及不同的學科,對從事智能制造生產模式的一線從業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從業者必須具備應對產業融合與職業衍生可持續發展的職業能力,因此要創建全方位終身職業教育環境。創建全方位終身職業教育環境,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基礎教育階段,進行職業啟蒙教育,養成初步的綜合職業素養;在職業院校階段,進行崗位適應能力、復合型技能應用、團隊溝通協作能力和知識技能型服務創新能力的培養,且開設專門的職業指導課程;在工作崗位上,國家、社會大力宣傳新時代產業技工的典型和榜樣,組織各種類型的技能競賽活動;在社會上,創建高職院校、行業協會、制造企業及培訓機構等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為就業人員和企業員工提供崗位技術培訓和在職管理培訓。

        總之,實施“智能制造”不斷推進我國制造業智能升級,導致新興職業崗位的出現和職業崗位內涵的變化,企業面臨“設備易得、人才難求”的12局面。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建設應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應充分考慮生產設備智能化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創新制造業的職業教育體系,使培養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能夠適應智能制造的新要求。

        作者:彭琪波 單位:湖北科技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周濟.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國機械工程,2015(17):2273-2284.

        [2]路甬祥.“智能制造新特點,全球合作新機遇”[R].2016智能制造國際會議(北京),2016.05.12.

        第3篇: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范文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人才培養目標;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6)12C-0003-03

        在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科學闡釋了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他強調,新常態下經濟增長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高等職業院校該如何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筆者與課題組成員一起研究了蘇州市吳江經濟新常態的特征,調研分析了經濟新常態下吳江行業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進行了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重構。

        一、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調研與分析

        緊貼吳江區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吳江的要求,為更好地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2015年11月至12月,我們以吳江地區的中小企業為對象,開展了調研,有142位代表完成問卷。通過對問卷的分析,我們對高職院校學生人才培養目標得出以下結論。

        (一)高職學生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問卷中,84.5%(120人)認為高職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這是職業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71.8%(102人)認為高職學生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才能適應信息時代一個社會人的發展要求,這也是“互聯網+”戰略對人才的迫切需要;67%(95人)認為高職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這是一個高職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由此可見,在“互聯網+”時代,企業要求員工在具有專業技術的同時,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包括職業素養、信息素養、人文素養等,其中,職業素養是關鍵素養。

        (二)高職學生應具有“復合型”的技術技能。問卷中,70.4%(100人)認為現代企業需要人才具有“復合型”的技能,既需要適應崗位的專業技術,也需要“互聯網+”戰略背景下的企業信息化發展的網絡技術,更需要適應崗位工作任務不斷綜合化對職業人多種技術的要求,同時需要滿足職業人個性發展的需求。這表明,經濟新常態下,現代企業需要的是“網絡+專業+拓展”的多面手,是一種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三)高職學生應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問卷中,78.2%(111人)認為高職院校學生需要具有創新能力,才能適應創新驅動經濟的發展;71.8%(102人)認為高職學生應具備某項專長,才能發揮人的潛力,促進人的個性成長;48.6%(69人)認為高職學生應具備創業能力,才能適應“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新形勢需求。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培養“有專長、會創新、懂創業”的人,才能適應經濟新常態下創新發展的要求。

        二、經濟新常態下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構建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構建基礎

        1.多元智能理論。1983年,在《智力的結構》一書中,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人的智力是由相互獨立、相互平等的8種或更多種智力,即語言智力、數理智力、音樂智力、身體智力、人際交往智力、空間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以及自然觀察者智力等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1]多元智能強調多元性、差異性、創造性和開發性,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每個學生個體往往在某一、兩個方面的智能特別突出。因此,學校在培養人才時,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重視學生突出智能的發展。

        2.國家政策依據。《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z2015{6號)要求高職院校加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和技術技能的培養。《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強調要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養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為學生創業教育搭建平臺。依據以上文件精神,學院在開展調查研究基礎上,全面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復合發展、個性發展,提升學生職業競爭力。

        3.區域經濟發展。吳江區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圍繞“先進制造業強區、現代服務業興區”目標,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由規模供給向價值創造轉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為中高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新常態呈現出智能化、小型化、在線化的特征。作為區屬高職院校,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順應吳江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積極主動探索人才培養目標的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4.學院發展定位。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服務地方發展,立足信息產業,培養合格人才”為辦學宗旨,立足吳江,面向蘇州,緊緊圍繞地方經濟,堅持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培養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這一辦學定位要求學院在人才培養中,要結合自身優勢,緊貼吳江經濟新形勢,科學制定人才培養目標。

        (二)多元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模型的構建

        基于多元智力理論、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要求、區域經濟發展需要以及學院發展定位,結合調研數據分析,學院確定了“素養+技術+特長”的多元化發展人才培養目標。

        1.素養高。根據高等職業教育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要求,以人文素養為基本培養目標,使學生成為合格的大學生;根據企業對職業人的要求,以職業素養為重點培養目標,使W生成為合格的職業人;根據信息時代的基本素養要求,結合學院為信息學院的辦學定位,以信息素養為拓展培養目標,使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人。

        2.技術精。根據“互聯網+”對高職學生的要求,學院每個專業都要將網絡基礎技術作為基本技術進行學習;根據專業面向的職業崗位或技術領域,確定典型工作任務的能力要求,每個專業都要學習必需、夠用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使學生具備某一領域的精湛崗位技術;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及經濟社會發展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每個專業都要學習拓展專業模塊的知識與技能。

        3.特長優。根據多元智能理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優勢,學院鼓勵學生發展創新、藝術、語言表達、組織等方面的特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創業實踐,真正做到有專長、懂創新、會創業。

        三、多元化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

        (一)多渠道培養綜合素養

        1.職業素養課與課程教學相結合。學院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增設職業素養課程,每學期由班主任從規范執行、職業禮儀、5S活動等方面進行教育與考核,將職業素養貫穿于日常學生管理中。通過制定詳細的職業素養考核細則,以課程考核為抓手,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

        2.改革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學院根據信息時代的要求與學生信息基礎知識的現狀,改革傳統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式,實現“選修+必修”相結合的模式。在公共基礎課中開設網絡基礎知識必修課程,重點學習互聯網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掌握工作時所必備的網絡技術。同時,普及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知識的教育,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職業發展需要。

        3.加強人文類課程的教學。學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人文素養的培養,開設文化基礎課程、思想教育課程、哲學教育課程、藝術教育課程、心理健康等課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另外,學院積極開展系列講座,增加了“學說蘇州話”“詩詞欣賞”“古箏”等傳承傳統文化的課程。

        (二)深化專業課程改革

        1.實施專業群建設。學院實施專業群建設,將課程分為平臺課、分立課、互選課三類。平臺課注重群內各專業基礎課程的資源共享,夯實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分立課注重培養專業技術,讓學生熟練掌握一個專業方向的技術技能;互選課拓展專業寬度和學生知識面,培養復合型人才。

        2.推行項目教學改革。大力實施項目教學改革,通過項目導向,引領課程的學習;在課程中,引進企業的真實案例和工作項目,以案例、任務教學內容,以任務的工作過程為行動導向,項目與課程的學習相互促進,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三)開展特長培育活動

        1.開設系列公選課,培養學生專項特長。學院加強公選課的建設,以加強學生個性特長的培養;學院還鼓勵學生參加超星課程、愛課程、慕課的網絡學習,構建結構合理的公選課課程體系,滿足不同興趣學生的特長學習需求。

        2.推進創新創業教學,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特長。學院改革傳統的單一創業教育課程教學,以項目為載體,以競賽為抓手,全面營造創新創業教育氛圍。學院開展學期項目、組織技能比賽、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指導,加大對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支持力度,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場地、資金、實訓方面的扶持。

        3.開展系列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各項特長。學院著力探索社團的建設和管理模式,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鼓勵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展示特長,激發學生創新的動力與潛能。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區屬高職院校只有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根據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動態調整人才培B的目標,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形成區屬高職院校獨特的辦學特色。

        第4篇: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范文

        關鍵詞:智能時代;會計人才;高校

        縱觀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智能產品已經無處不在,正一步步的改變著大眾的生活方式,比如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處理很多業務。許多行業也進入了智能化工作時。就會計領域而言,以德勤為首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相繼推出財務機器人來完成基礎會計工作,給會計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一、智能時代對傳統會計工作的影響

        (一)改變了會計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幾年的時間里,需要會計人員處理的工作因為智能化的發展同樣發生了變化,企業通過建立財務賬套系統,日常發生的發票開具、費用報銷、憑證填制等業務都可以在財務軟件上操作,期末賬簿和報表可自動生成;貨幣結算時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轉賬。簡單的會計工作由于這些變化擺脫掉時空的束縛,不僅可以縮短會計人員的工作時間,工作效率也能有很大的提升。

        (二)會計人員工作崗位發生變化

        財務機器人的應用取代了處理基礎財務工作的人員,使會計人員免于重復基本業務。更多的會計人員將轉型到有價值的財務分析、財務決策以及其他管理崗位中。這就需要財會人員具備商務數據挖掘、財務數據分析處理、財務決策和企業管理等能力,能對報表和數據進行深刻解讀,提取數據背后的信息,并把這些信息變為對企業經營策略的制定有用的信息。

        (三)降低了財務風險,財務數據更加精準

        智能機器發生錯誤的概率微乎其微,未進入智能時代前的會計工作中會有大批量的財務數據需要進行人工處理,不但枯燥還及易出錯。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應用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和完整,而且還可以快速選取各種決策所需的相關數據和信息,大大降低了以往人工分析數據差錯、數據不全面和數據分析結果滯后造成的財務風險。

        二、智能時代會計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缺陷

        1.財務核算類課程比重偏大。目前大多數大學的會計學專業課程都側重于財務會計,不夠重視財務分析與財務管理,會計核算類課程多,且課程之間重復的內容比較多,這種傳統的以財務會計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已經不適應智能時代對會計人才的需要。2.缺少數據分析課程。智能時代下,財務機器人的應用會使會計數據自動生成,無需會計工作者進行手動計算。公司的財務分析、決策和其他管理工作會需要會計人員來進行,但目前會計學專業缺少數據分析類相關課程的設置,幾乎沒有學生擁有對財務數據的分析能力。3.理論知識的傳授多過實踐能力的培養。很大一部分大學的會計學專業都強調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導致很多高校學生畢業以后不能把所學的知識很好的應用到會計實際工作中。4.跨學科類課程設置不足。學科交叉是智能時展的主流方向,要把復合型會計人才列為當前各高校的培養目標。而目前,與其他專業學科設置課程整合是會計課程體系沒有涉及的領域,各高校的會計學專業畢業生不能實現智能時代對會計復合型人才的需要,只掌握了單一的會計知識。

        (二)缺少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會計是為社會生產活動服務的,必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所以學生只靠在學校獲取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但目前高校教師的傳授知識的方式只是講授這一種,學生沒有任何思考過程,只是把知識聽了一遍,并不能使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升,導致學生在工作中不能很好的適應環境、內容和工作方式等的變化。

        (三)應用型師資不足

        會計是實踐較強的學科,若教師缺少實踐經驗,就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很多高校沒有重視對應用型教師的培養,而是一味的鼓勵教師進行學術研究,這對培養企業需要的會計人才極為不利。

        (四)缺乏職業素養教育

        職業素養是從業者按照職業崗位要求養成的行為習慣和良好作風,它是工作人員在從事其專業相關的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會計職業素養就需要每個會計工作人員對會計這個職業有著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遵守會計行業的紀律,履行其責任與義務,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對這份職業充滿興趣,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目前高校對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培養只停留在知識教育層面,忽視了對會計職業素養的教育,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缺乏多樣性,各高校畢業生還沒有實現智能時代對會計職業素養的要求。

        三、智能時代會計人才培養改革策略

        (一)完善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

        1.減少財務核算類課程比重,增加數據分析類課程。高校在制定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時,要減少會計核算類課程所占的比重,增加管理會計、財務分析、風險分析、財務管理以及內部控制等課程比重。同時像財務分析、數據處理、挖掘業務數據這類有助于提升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的課程需要增加到必修課中,以提升會計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2.增加實踐類課程,鼓勵學生頂崗實習。高校不能僅限于傳統的理論教學,與會計有關的實踐課程的比重需要提高,比如用友、金蝶在財務中的應用,大數據與可視化在會計學中的應用,企業風險分析案例等課程,為了增長實戰經驗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有所進步。還要與會計領域中已經開展智能化工作的企業進行深度合作,讓學生到真實的企業會計工作崗位參加實習,積累工作經驗,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保障學生畢業后能更好地適應智能化的工作模式。目前市場需求的會計人才與高校培養的會計人才不一致,高校可以通過調查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方向來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會計人才。同時高校還應該定期聘請合作企業的優秀財務工作者為學生開設智能時代會計知識的講座,提高學生對智能會計工作的了解。3.開設學科交叉課程,注重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必須適應市場的需要,會計人才不僅要有會計理論知識,還要掌握諸如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法學、統計學、數據分析以及計算機程序設計等相關知識;不僅要具備會計業務處理能力,還要具備創新、團隊溝通、組織協調、判斷決策、持續學習等智能機器難以復制的能力。因此,在高校會計學專業開設學科交叉課程,培養復合型會計人才至關重要。具體做法是,在公共基礎課程模塊應開設人文素養、計算機編程和數理統計類課程,對學生進行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在專業基礎課程模塊應開設經濟管理、金融、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類課程,融入思政元素,培養學生一定的協調管理能力和良好的會計職業價值觀。在專業核心課程模塊應該增設大數據會計分析、大數據財務決策、新技術與經濟一體化發展等課程。

        (二)創新教學以及考核評價方式

        高校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應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中心,努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施以教以學生為本,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慕課、微課采用線上線下結合、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實踐操作、競賽等多種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以此增加獨立思考的機會,對學生形成良好的終身學習習慣有很大的好處。同時,學習不只是結果考查,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把對學習過程的考評比例提高。可以采用提高平時作業質量、課堂表現在課程學業成績中的比重,還可以將學生參與小組討論、操作演示、課后與老師互動等情況的表現納入考核評價范圍。

        (三)建設應用型師資隊伍

        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在會計人才培養中擔任重要角色。智能時代下,會計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應的使會計學科體系的內容也出現了改變。作為引導者,高校會計專業教師應自發的地學習與智能時代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與此同時,高校也應該積極為教師提供學習新知識的渠道,可以聘請實務界人工智能專業人員為教師開設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技術、財務共享等培訓講座,開拓教師的視野,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還可以分批選派教師到行業內優秀的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在企業工作中了解人工智能對會計工作的改變,練習操控人工智能進行會計工作,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實踐來適應智能時代,為后續培養適應智能時代的高素質會計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四)強化職業素養教育

        會計學專業是按照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而設立的專業,滿足并且符合經濟社會以及會計行業的發展要求是各高校培養會計人才的首要目標。智能時代的到來,以往的會計核算能力就已經不是會計人員的核心競爭力了,對會計人員有了更高的職業素養要求。1.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智能時代已經不再需要財務會計,逐漸變為對管理會計的需求,高校也要考慮這一點,提高學生的綜合管理能力。作為一名企業的財務管理者,既要擁有一定的會計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備溝通、團隊協作、分析研判以及決策等能力。高校可以開展模擬企業管理競賽或開設模擬企業管理課程,通過搭建標準工作流程讓學生感受企業財務部門管理層的日常工作,以及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還要鼓勵學生通過參加社團和學生工作組織來鍛煉自己的組織管理、團隊協作和決策等能力。2.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高校要使學生感受到良好的創新氛圍,為學生搭建好創新平臺,讓學生積極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指導學生申報大創項目。此外,教師引導學生開展科研項目,在科研中發現創新點,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能得到培養,開拓視野,讓學生緊跟會計行業發展變化的步伐。3.加強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雖然目前高校已經開設會計職業道德的相關課程,但社會上的會計造假案例仍不斷出現,因此在高校還應進一步強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從源頭入手,在學生時代就要讓他們了解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和違反職業道德的嚴重的后果,樹立正確的會計職業道德觀,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抵抗誘惑的能力,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維護會計的職業尊嚴,促進良好的會計道德觀的形成。

        四、結語

        智能時代會計人才培養問題已成為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類的不斷進步下,社會管理領域也會被智能科技產品一步步的占據。因此,智能時代下會計人才培養問題的研究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培養教育會計人才的內容也要不斷進步,使智能技術不斷為會計工作帶來便捷。

        參考文獻:

        [1]陳小芹.人工智能時代會計人才培養模式[J].商業會計,2019,657(09):127-129.

        [2]吳媛媛.人工智能時代會計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究[J].時代金融,2018,717(35):192.

        第5篇: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范文

        關鍵詞: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社會需求;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4-001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04

        南京郵電大學依托在信息與通信、電子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學科優勢以及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良好的基礎,2011年成功獲批智能電網信息工程本科專業,成為我國首批獲此專業辦學資格的兩所高校之一。目前該專業系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專業,第一屆畢業生也已于2015年6月獲得了學士學位。

        一、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的社會需求

        教育部長袁貴仁在2010年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會議上強調: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推動新一輪高等教育改革[1]。可見,增強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而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智能電網的相關專業,因此該專業的建設也必須以我國智能電網產業的人才需求為導向。

        智能電網的概念是在各種低碳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使傳統電網的發電側和用戶側特性發生了重大改變,并給輸、配電網的發展和安全運行帶來了新的挑戰這一背景下產生的。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將其提出的堅強智能電網描述為: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信信息平臺為支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六大環節,涵蓋所有電壓等級,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具有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和友好互動內涵的現代電網[2]。“十二五”期間國家已規劃建設“三縱三橫”的特高壓交流線路以及十五回的直流線路,網架薄弱的問題將逐步解決,區域間電網通過堅強骨干電網相互支援,將避免網架薄弱造成停電且供電恢復緩慢的問題。而下一階段,中國智能電網發展應主要集中在配電和用電環節,主要發展技術集中在分布式發電并網、智能配電、智能用電和電力系統儲能4個方面[3]。

        二、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

        (一)專業培養目標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相協調,掌握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必備的智能電網專業知識,具備智能電網信息工程相關的基本理論、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能在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及其相關領域從事設計、研發、運行維護與管理等工作的專門科技人才。

        (二)課程體系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2015級培養方案的畢業學分要求為不少于174.5學分,每 1 學分為 16 個學時。課程體系分為通識教育類64.5學分、專業教育類72學分、實踐教育類28學分、創新拓展類(自主學習)10學分,所有課程在總量設計和類型設計上均嚴格達到工程專業認證的普通標準和補充標準。

        專業教育類中的核心課程除基本的強電基礎課外,增加了信號與系統和通信原理兩門通信類基礎課加強通信學科知識的學習。特色課程根據我國下階段智能電網發展的目標,設置新能源發電技術、智能輸配電技術、智能電表與用戶需求管理和電力系統儲能技術四門特色專業課以滿足社會對智能電網人才的需求。具體的專業教育類主要課程如圖1所示。

        由于智能電網需要監控電網中大量設備的工作狀態,需要用到大量的傳感器進行檢測,而且作為一種特定的有信息數據傳輸的網絡,也必然存在網絡安全的問題。因此課程體系中除本專業的課程外還增加了測控類和計算機類的跨專業選修課,要求學生至少選滿一個專業類的課程,從而達到拓寬學生知識面寬度的要求。具體的跨專業選修課程如圖2所示。

        (三)實踐環節與實驗室建設

        根據社會對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需求,構建了“通識基礎實踐、學科基礎實驗、專業基礎實踐、專業實踐”以及“自主個性化學分訓練、科技創新與學科競賽訓練”的“4+2”實踐教學體系。實踐內容涵蓋了課內實驗、課外開放實驗、專業課程設計與綜合實驗、專業實習、畢業設計、創新挑戰杯活動、學科競賽、省校院STITP項目和基地實踐項目等,實踐環節學分要求不低于總學分的30%。

        為保證以上實踐環節的順利推進,學院大力推進實驗室建設工作。國家級“網絡與控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14年獲批,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初步形成了虛擬現實、多媒體、人機交互、數據庫和網絡通訊等技術領域的優勢和特色,構建了學科深度交叉融合的虛擬仿真實驗大平臺。2005年建成的省級“自動化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能承擔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分析、自動控制原理、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電氣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等課內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各類競賽。2014年建成的智能電網信息工程綜合訓練中心是一個主要面向本科教學兼顧科學研究,以智能電網為核心的學科綜合訓練中心,該中心建有以智能微網為骨架,包含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兩種典型的新能源發電形式以及電能的計量與存儲控制、并列/解列控制、系統繼電保護等核心模塊的一個完整的類工業化微電網實訓系統。可滿足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的工程綜合實訓需求。

        三、結語

        南京郵電大學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通過不斷努力,摸索了一條專業人才培養的可行之路。該培養模式不僅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發展規律,還適應智能電網產業發展的需求,能準確把握產業發展的脈搏,并能根據產業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和專業結構,并在教學改革中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教育質量,為培養智能電網產業高級專門技術人才做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俊瑞,王艷,田禾.基于社會需求的能源動力專業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J]. 中國電力教育,2011(33):22-23.

        [2] 張東霞,姚良忠,馬文媛,等.中外智能電網發展戰略[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31):1-13.

        第6篇: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范文

        多元智能理論與中國“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教育目標相吻合,對中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發揮出了積極作用。其對本科學前雙語教師職前培養體系也提供了新思路,具體表現為:一是為誘發學生的多元智能而教;二是通過多元智能來教。本文從學前雙語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兩個方面來探討MI理論的具體指導作用。

        關鍵詞

        多元智能理論;學前雙語教師;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于1983年在其《智能的結構》專著中提出的。他將人的智能表述為七種: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音樂智能、身體-動覺智能、空間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之后在1999年出版的《重構多元智能》中又討論了博物學家智能和存在智能。另外,有其他學者從自我認知智能分拆出“靈性智能”。加德納認為,這九種智能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每個人都具備有相對于自已或他人的智能強項,教育的宗旨在于幫助人發現并培育自己的智能優勢,以強促弱,并通過一定環境的創設和媒介的干預,對智能類型進行分析、培育和創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最終實現自身全面、和諧的發展。多元智能理論是發展心理學的理論,但卻在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對美國及一些西方國家的教育教學改革產生了積極的深遠影響。同時,多元智能理念提出與德育相結合的觀點,與我國的教育目標相符。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MI理論在我國教育領域備受關注。關于該理論的研究覆蓋了從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到初中教育,甚至延伸至高等教育的全程教育體系。作為輸送高素質學前雙語教育師資的高等院校又能從該理論當中汲取哪些養分?在該理論背景下,學前雙語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革出路又在何方呢?

        1多元智能理論對“學生觀”的影響

        傳統觀念認為,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就是好學生,是聰明人。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就是壞學生,是智商低的人。加德納認為,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智能結構,而每種智能因素又是同等重要,應給予同等關注。勿庸置疑,以大班為組織單位,以老師教,學生聽為主要授課模式的傳統教學掩蓋了學生個體智能特征上的差異,甚至抹殺了學生的某個強項智能,使其無法發揮個性特長。教師只有在通過不同角度多方面多維度觀察學生,分析和掌握了其性格特征和智能狀況后,為他們創設好個性化學習環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習效率最佳化。在此之前,學前教育專業對學生的五項全能給予了過度關注,忽略了其他領域的智力因素。反觀當前學前雙語教育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也是過分注重英語語言學科的學習,忽略了英語學科與學前專業課程的整合學習。這樣,導致學前教育的辦學方向發生傾斜,為培養高素質學前教育人才設置了難以逾越的障礙。因此,我們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樹立好新型的“以學生為本”的學生觀,以學生的優勢智能為切入點,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學校再也不能片面地只關注學生的某一個或者某幾個智力領域,而應是全面地、全方位地進行關注。

        2多元智能理論對對學前雙語師資人才培養目標的影響

        雙語教育如今成了各大幼兒園搶占市場的重要砝碼。幼兒園開展雙語教育成為了一種勢不可擋的潮流,并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而雙語教師的素質成了決定幼兒園雙語教育教學活動開設成功與否,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幼兒雙語教師這一崗位,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學前專業學科知識,還要有過硬的英語功底;不僅要能靈活運用學前專業教學理論與方法,還要掌握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和開展活動的理論與方法。然而,傳統的人才觀念過于注重語言智能和邏輯-數理智能,數學不好的學生很容易被貼上“笨學生”的標簽。這種狹隘的智能觀念,將會扼殺學生的其他方面的智能發展,會嚴重阻礙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信心。鑒于此,學前雙語教育的人才培養必須認識到智能的多樣性,能用強項智能帶動弱項智能,最終達到各方面能力的共同發展。因此,學前雙語的人才培養目標可以暫定為,“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幼兒教育事業,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情操,并且愿意長期在一線工作,具備一定教研能力和創新精神,專業基礎知識和英語專業基本功扎實,了解幼兒雙語教學規律,能夠勝任未來幼兒雙語教學工作‘,專業+技能+能力+特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創新復合應用型雙語人才”。

        3多元智能理論對學前雙語課程體系構建的影響

        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是落實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保證。高校作為學前雙語師資提供的主要來源地之一,制定出一套英語知識理論與英語應用能力并舉,英語學科學習與學前專業課程學習整合,英語課程設置與雙語幼兒教師培養對接的課程設置方案勢在必行,責無旁貸。然而多元智能理論里強調人的感觀開發與直覺學習,以及身體動覺智能的觀點為本科學前雙語課程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新思路。

        3.1通識類課程根據加德納的九種智能類型分類,大部分學前雙語學生屬于語言智能強項型。依據該理論,可大力加強通識類人文與社會科學類的課程開設。針對目前,幼教行業人才流失嚴重,人員流動性大,幼兒教師對職業滿意度不高,虐童事件時有發生等問題,可開設如“心理調控與幸福人生”和“幼兒教師職業倫理”這兩門課程。其一,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幸福觀。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能更愉快、更高效、更幸福地工作,打下基礎。其二,大力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愛崗愛生敬業精神,培養正確的就業觀。

        3.2專業類課程加德納將學習分為三種:直覺學習、學究學習和專家學習。在這三種學習中,加德納認為專家學習是一種整合學習,相對來說較完善,但他還是特別強調直覺學習的重要價值。他同時還認為:我們這些從事教育的人至今還沒有充分意識到直覺學習對學生的真實影響與強大無比的力量。這個理念對于我們執行專業類課程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1)增加英語專業基礎課程。英語學科課程是幫助學生修練“英語內功”的課程。筆者在前期的調查研究中發現有一部分英語幼師的語音語調不太規范。然而幼兒英語教育的最終落腳點在于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英語啟蒙教育。確保“英語教育啟蒙教育的質量”成為了園所、家長,更成為了輸送師資隊伍的各大高校和研究機構最關心的突出問題。因此,除了現有英語口語、英語聽力、英語閱讀外,應增設“英語語音”這門課程。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體現加德納直覺學習觀,本課程以培養學生以聽、說、讀為主的交際能力,將語音的訓練與學生英語聽能和口語表達的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音能力,培養語言學習中的自我意識。(2)增加雙語方向專業選修課程。目前,僅有的兩門專業選修課程“外國兒童文學史及選讀”和“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根本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可考慮將專業選修課調整為:“外國兒童文學史及選讀”,“幼兒英語教育”,“學前英語綜合課程”,“學前英語游戲設計”,“幼兒英語教學法”等課程來加強學前雙語學生的專業素養。(3)整合技能類課程,實現真正雙語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引用芬蘭AboAkademi大學RolfPalmberg(2003)提出的8個實施步驟:第二步:確定學生的智能狀況。外語教師同樣可以通過國際互聯網查詢相關的智能檢測表,如MichaelBerman(1998)或者ThomasArmstrong(2000)等在網上的檢測表。通過上述方法檢測出學生不同的強項智能(如音樂智能強項型、身體-動覺智能強項型等),結合智能強項,以藝術類課程的基礎學習為依托,在掌握核心和急需的藝術技能技巧(包括兒歌彈唱、歌/舞伴奏、幼兒歌舞創編、手工制作、簡筆畫、幼兒園環境創設等)基礎上,結合英語教學特色,確定自己的雙語發展方向,實現真正雙語人才的培養目標。

        3.3實踐類課程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教師隊伍主要是由該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博士生來承擔教學任務。但不可忽視的是,很多教師都是由其他相關專業轉教過來的。他們自身缺乏幼兒園一線教學的實踐經驗,課程的教授僅限于紙上談兵,跟實際情況不符。或是本專業畢業,但因畢業多年,知識結構也沒更新,知識理念落伍、跟時代脫節。因此,要從師生雙方面,增加專業課中實踐學時的比重。實踐課的類型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校內實訓。二是,校外實踐。總之,實踐課可以首先可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其次,有利于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再次,學生通過實踐環節,實現學校教育與崗位需求無縫對接,一畢業即能上崗。多元智能理論對于學前雙語教師職前人才培養和課程體系的構建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該理論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實現多種智能和諧、全面發展,促使英語語言學科和學前教育以及學前雙語教育專業學科的最佳融合,為學生成為真正的“專業+技能+能力+特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創新復合應用型雙語人才”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吳瓊.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與外語教學[J].南平師專學報,2006.7.

        [2]沈彩芬,程東元.多元智能理論與外語教學[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7.

        [3]張玲.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對教育的意義到底何在?[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3.

        第7篇: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范文

        關鍵詞:高職;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2-0036-02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是2004年教育部批準的高職專業之一,由于起步較晚,且開設該專業的學校不多,各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設置方面均存在較大差別,有的偏重電氣方向,有的偏重機械方向,有的偏重管理方向,由此導致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有較大差別,尚未形成統一認識。由于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不規范,與智能建筑迅速發展對樓宇智能化系統設計、安裝調試與系統運行維護新職業專門人才的需求不相適應,因此,如何培養現代智能建筑行業的技術人才成為各校、各專業面臨的問題。

        行業人才需求分析

        樓宇智能化技術屬于高新技術,是現代工業與信息技術的高度結晶,是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主節點,是進入“數字時代”的新興產物。隨著我國城市數字化、建筑智能化進程的日益加快,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規劃、建設、管理及服務的理念急需更新,運用科學、整體、系統的思維營造現代智能化的工作環境、居住環境已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建筑市場的迅猛發展直接拉動了對智能樓宇新職業人才的需求。

        智能建筑在我國已成為建筑市場的大趨勢,也是建筑業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各類建筑(樓、館、場等)的智能化工程投資,約占工程總投資的5%~8%,有的已高達10%。目前國內智能樓宇從業人員數量巨大,已達到約100萬人。但是,絕大多數從業人員都未經任何培訓就直接上崗,生產一線的操作人員技能水平很低,高級工不足2.4%,技師不足1%,高級技師不足0.3%。今后10年,建筑智能化在我國將迅速發展,從業人員將增至200萬,其中專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的需求比例在40%左右,即50萬人,其中中、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的比例大約將占60%,即30萬人,需要年均培養3萬人以上。在樓宇智能化高速發展的今天,這個缺口有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樓宇智能化涉及專業多,配套產品和技術繁雜,產品更新換代迅速,而且是樓宇和住宅建設中的新亮點,對從業人員要求很高。由于樓宇智能化技術在我國起步較晚,人才難覓,特別是專業人才稀缺已經成為突出問題。

        專業培養目標

        樓宇智能化技術專業是集現代通訊技術、現代計算機技術、現代控制技術于一體的綜合行業,所涉及的知識面廣,要在三年時間內對所需知識進行系統學習,時間顯然不夠,因此,對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極其重要。

        培養目標 根據教育部文件的相關要求,我院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定位為:培養掌握樓宇智能控制技術和基本理論及專業知識,具有較強專業實踐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滿足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具有樓宇智能化系統安裝、調試、維護、工程組織實施等能力的高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專業崗位(群) 在對智能建筑行業進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我院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的崗位(群)分布,具體如表1所示。

        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體系構建原則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知識包括電子、通信、計算機、機電等相關專業的內容,是一個交叉學科,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可能面面俱到。為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在課程設置時必須做到:以能力為本位開發課程;根據高職“雙證書”培養要求,引入“智能樓宇管理師”職業資格標準,按照標準等級對應設置專業主干課程,使課程體系滿足“課證一體”的特點;采取“行動導向”方法設置課程,即針對實際工作體系重構課程體系,使課程體系的構建彰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理念。

        課程體系構建 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以職業素質與道德教育為基礎,以專業核心技術能力培養為主線,在對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工作過程和內容廣泛了解、深入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智能建筑行業主要工作崗位、所涵蓋的技術與管理知識以及對高職畢業生的具體崗位能力要求確定學習內容,按照課程開發與崗位能力需求相結合原則,構建培養“一個基礎+四種能力”的專業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

        1.職業核心能力課程的開發。為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參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于2007年的《關于頒布職業核心能力培訓測評標準(試行)的通知》中職業核心能力體系的7個模塊,即與人交流、數字運用、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訓測評標準,設置了《計算機應用基礎》、《高等數學》、《英語》、《體育與健康》、《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等課程,以滿足“職業人”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要求。

        2.專業基礎能力課程的開發。為滿足專業基礎能力的培養,設置了《電工技術》、《電子技術》、《建筑識圖與制圖》、《建筑電氣CAD》、《電子技能實訓》等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素質、識讀與繪制建筑電氣工程圖、識讀電路及儀器儀表使用的技能。

        3.專業核心能力課程的開發。為滿足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設置了《安防工程安裝與調試》、《消防工程安裝與調試》、《綜合布線施工》、《計算機網絡規劃與實施》、《樓宇自控系統維護》等核心課程,重點培養學生典型工程安裝、調試與維護能力。

        4.專業綜合能力課程的開發。為使學生掌握與樓宇智能化專業相近的一些相關知識,設置了《物業管理》、《安裝工程預算》、《樓宇專業英語》、《專業綜合實踐》等課程,重點培養學生在管理、招投標文件撰寫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5.職業拓展能力課程的開發。為保證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設置了《系統集成》、《樓宇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系統升級與改造》等課程,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相應的理論基礎。

        在以上能力模塊的課程設置中,要充分體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細化實驗、實訓、實習的安排,落實項目、時間、課時、教學場所,使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從校內到校外,由單一到綜合,循序漸進,有機銜接,保證課程體系的科學性與實踐性。

        課程實施的保障

        師資保障 目前在本科院校中還沒有與樓宇智能化相關的專業,從事該專業教學的教師主要來自電氣自動化、應用電子、機電一體化、計算機網絡等專業。為適應該專業的教學需求,必須采取“外聘內培”的方式培養教師,與企業共建“雙師”結構教學團隊。一是聘請企業兼職教師,使專兼結構更加合理;二是加強專任教師的培養力度,采取進修培訓、假期企業實踐、假期校內實訓室輪訓等方式,培養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

        實踐條件保障 為保證專業核心課程的有效實施,必須加強校內外實踐條件的建設。對校內實訓室的建設,要充分考慮實訓項目的實操性,最好與企業合作建設基于工程實際的、可操作性強的實訓室。對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必須考慮企業的規模,在保證基地規模的基礎上,重點建設具有教學化功能的緊密型實訓基地,校企雙方簽訂協議,利益共享,通過引入企業實際工程項目、案例以及參與企業實際工程項目,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

        高職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要緊跟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目標,明確人才培養定位,結合行業、區域及院校自身情況,科學設置課程體系,培養以能力為本的、可持續發展的高技術人才,開創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姜大源,吳全全.德國職業教育學習領域的課程方案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2).

        [2]蔡長韜,朱維兵,周利平,等.改革人才培養方案 優化課程體系結構[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3]韓承江,劉崢.高職自動化專業職業活動導向教學課程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6(32).

        [4]葛君山.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9(34).

        第8篇: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范文

        關鍵詞:移動互聯;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0-0090-02

        一、研究的意義與前景分析

        2014年我國的移動互聯網行業應用開發人員需求量是200多萬,但實際從業人員不到70萬,缺口巨大。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專業設置本身與市場需求有一定的脫節,移動互聯網人才的社會化教育培訓少等原因造成不能為市場輸送滿足需求的人才質量和數量。移動互聯網行業需要培養掌握移動互聯網相關開發技術,能夠從事移動智能終端軟件、服務器軟件的設計與開發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高等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方向如1圖所示。

        原來的課程體系已遠遠不能滿足移動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需求,因此對高校信息類專業,尤其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必將對移動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將更好地促進學生就業。

        二、國內外現狀分析

        移動互聯網是我國21世紀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越來越受到各地區的重視,成為發展方式轉變和推動自主創新的突破口。隨著《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出臺,以及移動APP在電商、智能硬件和傳統行業中的應用,智能終端和移動網民規模增速顯著。隨著2015年FDD 4G牌照的發放,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將發力,將快速進入4G大流量消費時代,更加催熟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商業化環境。移動互聯網是一套極其龐大的體系,移動應用所涉及的范圍和內容絲毫不遜色于PC端,淘寶客戶端、支付寶客戶端、微博客戶端、QQ客戶端、微信、導航、手游、各種行業移動應用等,已經在手機上構建出一個較為完善的移動生態體系,逐漸并將更深入更全面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動互聯網借助移動終端本身的移動性、便捷性快速融入諸多實體產業,從而帶動了實體產業的發展,當前移動互聯網已經改變了諸如交通、餐飲、服裝、旅游、支付等領域。據TalkingData《2014移動互聯網數據報告》:2014年我國移動智能終端用戶規模達10.6億,較2013年增長231.7%,增速遠超全球同期市場。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家居、車載智能終端等新智能設備,使用戶的生活處處移動互聯網化,移動互聯網的前景非常看好。全球計算平臺中移動操作系統(Android和iOS)的占比已超過PC端,未來會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穩步發展,差距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從2014年的數據看,全球智能手機前兩位Android與iOS平臺用戶比例約為7∶3。目前Android平臺主導了全球移動互聯網的產業生態。

        三、具體改革方案

        1.職業能力培養。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過程能力、行為能力,形成高績效的三位一體崗位能力模型。應用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移動互聯網人才的專業能力要求,如圖2所示。

        2.更新培養模式。培養模式采用“2.5+1.5”的全周期共同培養模式。全周期共同培養是指每個學期企業都參與到學校的教學計劃中。“2.5+1.5”是指分兩個環境執行教學計劃,前5個學期在學校執行教學計劃,第6、7、8學期在企業進行企業實訓、企業實習、畢業設計。培養內容與學期分布如表1所示。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O2O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培養方式,部分課程和項目實訓可以采用企業提供的線上學習、實訓平臺等輔導學習、實踐工具,企業老師再進行線下課堂指導。線上課程設置與測評知識點技能樹相匹配,保持學習指導的科學性及連續性。項目建設緊扣測評及課程體系,貫通網站“做測試―學課程―做項目”的學習邏輯流程;通過完善的項目組織形式及項目開發交互途徑,真實模擬項目開發過程。

        3.培養體系構建。基于不同職位的能力標準,在不同能力層級上開發構建針對性的培養課程,均衡考慮專業、過程和行為三個能力維度的提升。在人才培養方面,結合企業崗位能力模型,校企共同制定專業方向的課程體系,在專業課程體系分為: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工程實踐課,打造“寬基礎”、“強核心”、“重應用”的專業課程體系。應用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移動互聯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如圖3所示。

        通過對我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狀以及人才需求量的調研,討論了本研究的意義及前景分析,以及國內外的現狀分析。從職業能力培養、培養模式以及培養體系構建三個方面對具體人才培養改革方案進行了論述。構建了專業能力、過程能力、行為能力三位一體高績效的崗位能力模型,改革了傳統的培養模式,采用“2.5+1.5”的全周期共同培養模式,構建了應用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移動互聯網人才培養體系。

        參考文獻:

        [1]李奇.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10(41):219-220.

        第9篇: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范文

        關鍵詞:網絡傳播;社會傳播實踐;新聞傳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0)12-0173-02

        一、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概況

        1997年6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將新聞學由過去的二級學科調整為一級學科。自此,我國的新聞傳播學進入了跨越式大發展階段[1],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在學科設置方面,1997年,新聞傳播學被調整為一級學科,下設新聞學和傳播學;1998年,新聞傳播學下設專業調整為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和編輯出版學4 個專業;2000年,又增設了傳播學和媒體創意兩個專業[2]。這表明新聞傳播學的學科地位得到了國家主管部門的正式確認,也得到了人文社會科學界的認同,這對于新聞傳播學教育和研究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在培養規模方面,1996年,有55所高校經國家教委批準設立新聞類本科專業,新聞學類專業點達到88個,在校學生人數9000余人。2006年,有448所高校經教育部批準設立新聞傳播學本科專業,新聞學類專業點達到737個,在校學生人數超過10萬[3]。在新聞研究機構設立方面,1996 年僅有新聞學博士點兩個,碩士點20個。2006年,新聞學、傳播學博士點分別為11個、10個,其中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6個,另有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3個。同時,有新聞學碩士點66 個,傳播學碩士點75個,其中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達到了28個[4]。

        二、社會傳播實踐全面進入網絡時代

        事件一:牛津大學出版社行政總裁奈杰爾•波特伍德于2010年8月29日告訴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受互聯網影響,《牛津英文詞典》將來可能僅以電子版形式出現。他說,“印刷版詞典市場正在消失,每年縮水10%”。波特伍德預計,隨著電子圖書和類似美國蘋果公司平板電腦iPad等工具的普及,印刷版詞典可能還有大約30年“貨架壽命”。

        事件二:紐約時報公司董事長小亞瑟•蘇茲伯格于2010年9月表示,《紐約時報》將停止推出印刷版,今后主要通過網絡版來吸引讀者和拓展營收來源。蘇茲伯格在國際新聞峰會上表示:“我們將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停止印刷《紐約時報》,日期待定。”蘇茲伯格也表示,將探索新的、與時俱進的、符合當代文化的新聞獲取和報道方式,并努力爭取受眾,擴大營收。

        眾所周知,傳統媒體的發展在互聯網廣泛應用之初就已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挑戰,并且早有大量學者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和反思[5]。而以上事件再次凸顯傳統媒體在當今網絡傳播時代所面臨的困境。近年來,隨著報紙發行量不斷下滑,報紙發行商的營收也迅速減少。2008年到2009年,報紙行業的廣告營收同比下滑了27.2%。盡管傳統媒體陷入困境,但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并沒有減少。在此期間,互聯網Web2.0技術與應用蓬勃發展,這也給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人們接受信息和獲取新聞的方式發生劇變,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大型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日益強大

        雅虎、新浪、搜狐等大型門戶網站已實現了種類齊全、內容豐富、更新迅速的信息采集和生產能力。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實現了信息的實時性和個性化查詢等功能。

        (二)新型網絡社交社區層出不窮

        類似于國外的facebook、twitter,國內的開心網、QQ空間、人人網等具有網絡社交和個人信息實時功能的一系列應用在縮小人類物理社交空間的同時,完成了信息的網絡人際傳播,包括新聞信息的傳播。網絡人際傳播的信息傳播方式屬于傳統的人際傳播范疇,而互聯網則充當了人際傳播的介質,例如twitter和新浪微博均屬這種傳播方式。網絡人際傳播模式突破了傳統人際傳播空間和載體的限制。由于網絡人際傳播相對更為對等和樸素的性質,它對于新聞事件的傳播速度已經大大超越了電視媒體、平面媒體、門戶網站等其他媒體,這一點在美國9•11事件和汶川大地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三)網絡和廉價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

        隨著3G網絡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以及免費無線網絡wifi的廣泛應用,當今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網絡無處不在的時代。隨著美國蘋果公司的iphone、ipad等高用戶體驗的智能移動終端和谷歌公司開發的免費開源手機智能操作系統Android在大范圍智能手機領域爆炸式的應用,人們擁有個人智能移動平臺已經成為一種普遍趨勢。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會進入普適傳播時代,即人們擁有在任何空間和時間高質量高體驗接入互聯網的可能性,其中包括獲取新聞和其他各類信息的可能性。

        以上三種劇變,第一個方面的轉變,是已經發生過的,它帶給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的沖擊,我們有目共睹;第二、第三個方面是正在發生和即將發生的,它們也必將導致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深刻變革。圖1所示為轉變后的金字塔型社會傳播模式,即以廣泛的、海量的、即時的網絡人際傳播為基礎,進行無所不在、無時不刻的新聞信息傳播;以各大門戶網站和各種印刷媒體作為大眾傳播的主流渠道進行信息聚類和分類,實現新聞信息的再度挖掘;以國家級傳播機構為新聞傳播和輿論傳播的主導方向,實現新聞信息的權威與深度剖析。

        圖1金字塔型新聞傳播模式

        隨著社會傳播實踐的變化,我國新聞傳播人才的傳統培養模式逐漸表現出某些不適應性,應當做出相應調整和修改。

        三、傳統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的不適應性

        長期以來,我國新聞傳播事業都處速發展中,但是隨著網絡傳播時代的來臨和新型社會傳播模式的建立,傳統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的不適應性日益凸顯。

        (一)學科設置未能緊跟時代潮流

        從2000年到2010年,經過10年時間的發展,社會傳播模式劇變,而關于新聞傳播學的學科設置未再進行任何正式變動,仍然建立在舊的社會傳播模式之上,對于新出現的傳播方式和方法,未能深刻涵蓋。

        (二)人才培養重點與傳播實踐之間存在偏差

        隨著金字塔型社會傳播模式的確立,新聞傳播尤其是敘事性的新聞傳播逐漸變得平民化、對等化和簡單化,普通新聞傳播人才在數量上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而高層次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又很缺乏。另外,由于合理嚴格的培養過程管理監督機制和科學客觀的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缺失,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質量整體堪優,既有的人才培養重點與傳播實踐之間存在偏差。

        (三)新聞傳播學與其他學科的聯合培養不足

        在傳播技術飛速發展和社會傳播實踐中出現各種復雜問題的背景下,如果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依舊按照專一學科發展的思維,不注重與其他學科聯合培養專業化的新聞傳播人才,使得現有模式培養出的人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進而造成傳統的新聞傳播市場逐漸萎縮,將不能實現新聞傳播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并且有悖于新聞傳播學誕生時兼容并包廣泛交叉的學科傳統,也會阻礙學科自身的快速健康發展。

        四、傳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關鍵因素

        立足社會傳播實踐新模式,檢視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長處和不足,促使新聞傳播學教育的整體結構水平得到提升,使新聞傳播學教育和研究更加規范,走上更為專業化、科學化的道路,有能力迎接全球化等種種現實挑戰,應該從以下幾個關鍵因素入手:

        (一)完善學科設置,鼓勵與其他學科交叉培養

        筆者認為在社會傳播實踐新模式下,新聞傳播學教育和研究涉及到的學科專業至少包括新聞、報刊、廣播、電視、通訊社、廣告、編輯出版、影視傳播、公共關系、網絡社會、互聯網/3G/4G、新媒體、普適計算等。國家和教育部門應該考慮從以上這些學科中選擇部分學科納入新聞傳播學的學科設置中,完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層次和結構。鼓勵新聞傳播學與其他相關學科,比如計算機網絡、網絡社會、普適計算、金融學、統計學、拓撲學、新型媒體、語言學等的交叉培養,孕育新聞傳播新的學科增長點。

        (二)調整人才培養重點,注重市場動向

        由于進入網絡傳播時代后,沒有受過專業化系統化新聞傳播教育的人,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結合社區和微博實現新聞與接受,所以應當適當提高高級新聞評論人才、新聞聚合和分析人才、網絡新聞傳播人才等的比例。這是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與新聞傳播機構、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建設發展相結合,是從市場需求出發、從傳播實踐出發,是真正的理論培養和實踐培養相結合。如圖2所示,調整重點后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能夠促使社會實踐中進行新聞信息傳播的人員比例趨近于更為合理的分布。

        圖2新聞信息傳播人員比例圖

        (三)與國際接軌,避免閉門造車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盛和世界各國之間越來越激烈的“軟實力”較量,培養國際化新聞傳播人才成為國家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新聞傳播的國際化戰略需要國際化的新聞傳播人才去實現。

        總的來說,隨著社會傳播實踐新模式的出現,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方法和理論還需要不斷創新。展望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和研究,只有不斷調整結構,挖潛內涵,促進新聞傳播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大力培養面向時代的復合型人才,才能實現新聞傳播學教育和研究的全面繁榮。

        參考文獻:

        [1] 趙玉明,龐亮.從新聞學到新聞傳播學的跨越――近十年來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和研究新進展評述[J].現代傳播,2008(5).

        [2] 伍靜,劉海貴.從中美比較看我國新聞傳播學學科專業設置中存在的問題[J].新聞大學,2006(4).

        [3] 焦育楚.我國新聞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與思考[J].新聞大學,1998(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看午夜福利片国产片 | 亚洲再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精品 | 亚州国产一线在线观看 | 宅女的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欧美传媒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