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外數字化城市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城市管理;持續發展;機制;路徑分析
城市管理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本文所指的“城管”是狹義的城市管理,即:為滿足廣大市民生和工作需要,人民政府及其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城市公共設施和道路交通、市容環衛、環境保護、園林綠化等公共事務、秩序進行管理的活動。這方面的問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是當前各方面比較關注的焦點。以往我們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習慣于運動式、行政式的管理方式,是難以持續發展的。城市管理的龐雜性決定了城市管理持續發展的機制路徑是復雜的、動態的,管理方式、流程等機制都要不斷優化和完善。從現實需要來看,以下4個機制的建立和優化最為迫切,即城市管理的高效運轉機制;城市管理的風險評估和應急處置機制;城市管理各行業的市場化發展機制;城市管理過程中的利益協調機制。
1建立城市管理的高效運轉機制
1996年美國巴爾的摩市首創311市民服務系統,97年美國聯邦電訊委員會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將311預留為非緊急救助號碼。后來有多個城市陸續建成311市民服務系統,成為政府與市民溝通交流、改進城市管理的有效手段。2000年,巴爾的摩市的市長MartinO'Malley提出并實施了城市管理的CitiStat(由城市city和統計statistics組合而成)模式,強調以公眾服務為導向、以數據統計為手段、以問責制為核心的城市績效評估和管理方式,是信息化運用到城市管理中的較為成功的案例[1]。國內外的眾多實例說明,現代城市的快節奏、高效率,決定了城市管理必須保持高速、高效的運行狀態。“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價值尺度中的頭號公理”[2]。從目前實踐情況來看,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建設數字化城管。建設部推廣的北京市東城區的數字化管理模式,最初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一是“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即運用網格地圖技術,把管理區域劃分為若干個一萬平方米的“網格”,每個網格配備專職城管監督員進行全時段監控;二是“城市部件管理法”,就是把固定化和形式化的管理對象作為部件進行地理編碼,并按照地理坐標定位到萬米單元網格地圖上,通過城市資源和基礎設施信息數據庫支撐的信息平臺進行分類管理;三是建立兩個“軸心”的城市管理體制,一個是指揮、調度、協調系統,一個是監控和評價系統。基本建立起了由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務派遣、任務處理、處理反饋、核實結案、綜合評價七個環節組成的城市管理流程。研制并運用了配有輸入網格地圖的“城管通”(具有電話、拍照、錄音、定位、同步傳輸等多種功能)和服務專號13910001000。東城區的城市管理運用了數字技術、電子技術和網格技術,搭建了一個城市管理現代化的信息平臺,實現了機構改革和流程再造,是城市管理的一種探索和創新[3]。劃小范圍、摸清家底、快速發現、數字定位、明晰責任、及時處置、科學考核、體制新穎、機制順暢,是這個系統的主要特點。后來他們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社會管理的內容,更好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既有“物件”管理,也有了“事件”的處理,數字化城市管理的范圍有了新的推廣和拓展。朝陽區數字化城管模式(Citi-PODAS)的運作流程則是反映問題社會化、確定問題標準化、解決問題責任化、監督過程公開化、分析問題數字化、組織機構權威化[4]。現在看來,在一般城市的數字化城管的建設上,還應以物件管理為主,核心是發揮平臺作用,提高運行效率,確保各類問題在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解決,真正解決城市管理的實際問題。為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要建立科學完善的監督評價體系,對工作流程中各個部門的實施效率和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并定期通報評價結果,根據評價情況予以獎懲。對于系統的拓展,一個是面向應急的響應問題,即針對當前城市防汛等自然災害的嚴峻形勢,充分發揮數字城管的發現、指揮和協調作用,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提高應急管理水平。二是面向生產過程的監管,如城市供水排水的水質監管、集中供熱的服務質量監管、環衛作業車輛的監管等等。三是向下延伸,即向建制鎮拓展,實現城管工作的地域延伸。
2建立城市管理風險評估和應急處置機制
“……伊拉克戰爭、SARS危機,這一連串打擊全球經濟、震撼全球社會、嚴重破壞我們生活秩序的事件,揭示了當前人類社會的發展模式所隱藏的巨大風險,我們處在一個危機四伏的‘風險社會’之中”[5]。城市管理是典型的公共管理,內容寬泛,涉及面廣,問題也復雜,風險點多。在不同的城市,甚至一個城市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城市管理也會面臨不同的問題,存在不同的風險。在眾多的城市問題中,社會問題最為突出。“美國真正的城市問題是種族和經濟分異,這在許多美國主要的城市地區都產生了所謂下層社會階級”[6]。在我國城市,社會分化問題在城市管理中也有表現,人們的很多不滿情緒會在城市管理中發泄出來,這一類的風險最為突出。就一般的管理工作來說,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就是風險點,就是隱患,必須要進行問題排查,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心中有數,盡快抓緊解決。這些問題形成的原因是復雜的,如果就現象抓現象,就問題抓問題,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從根本上找原因加以解決,就難以達到預期目的。只有堅持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才能使管理取得明顯和持久的成效。再就是,城市管理中有關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重大活動等,都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要進行風險評估,及早預見到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矛盾。另外,輿情動態也透露出一些風險點,要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做好輿情判斷,制定防范預案,把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我們已經進入一個網絡時代,網絡對城市管理的關注程度很高,信息量很大,傳播速度和范圍驚人。要關注網上聲音,科學研判,及時應對,防止工作出現被動。常見的風險還是管理過程中的風險,日常工作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會演化成風險點。中國社科院藍皮書《形象危機應對研究報告(2012)》認為;城管形象具有暴力執法、執法失當、行政不作為、內部管理失當、違法違紀等5大類高危風險。這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三大“效應”:窗口效應-城管隊員的不當言行可能隨時被現場直播;放大效應-個別問題被夸大為整體常態行為;變異效應-便民服務往往被視為“別有用心”。越是在這種復雜的局面下開展工作,越要注意把握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做到解決事、不惹事。應當把困難群體的生存權、發展權作為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多些“大禹治水”的管理舉措,不要一味地堵、趕、罰,而是更多地去幫、疏、導。針對當前存在的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亂堆亂占、亂貼亂畫、亂扯亂掛等問題,抓緊組織編制集貿市場、停車場、廣告設施等專業規劃,按照規劃建設相關設施,讓廣告有地方貼、車輛有地方停、攤販有場所去,真正方便群眾生活,滿足多方需求。再比如,馬路攤點不一定都要取締,在不影響道路、不影響群眾生活的情況下,可以允許一些便民攤點的存在,每天限時經營,這類由“堵”變“疏”的嘗試對管理部門和市民都有利。可以通過編制城鎮道路攤點設置導則,規范攤點管理。對現有街頭攤點,要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市民、整潔有序、規范管理的原則進行規范,明確設置攤點的道路路段、攤點種類、經營時間和保潔要求,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務。對嚴重干擾交通、影響城鎮容貌、存在安全隱患的,堅決予以取締。在攤點經營人員上,對失業職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予以照顧。建立處理突發事件和化解危機的應急預案,以及相應的工作機制。在當前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中,暴力執法引起的社會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隱患,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一旦出現此類事件,必須迅速平息事態、化解矛盾。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科學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注意發揮領導小組、活動辦公室等各類“任務型組織”的作用,雖然這類組織“因任務的出現而設立,又因任務的完成而解散”[7],但在應對危機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完善城市管理的運行機制,發揮數字化城市管理以及12319、12345熱線等城市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的作用,及時發現和處理各類問題,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及時化解和克服危機。加強宣傳和社會力量動員,走群眾路線,把危機管理體系“整合到更廣泛的社區領域中,必須形成廣泛參與的社會動員機制”[8],構建起政府-社會聯動機制。
3積極探索運用市場機制解決城市管理問題
“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所有制形式和運作關系來滿足人們的需求,從而實現公共利益”[9]是城市管理行業亟待研究的問題。國外實踐表明,公私合作關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簡稱PPP)在推進城市建設管理方面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很多城市把市政園林環衛、廣告物業燈光停車等行業的運行維護,通過政府合同外包、服務外包等方式,引進私人資本參與,緩解了了資金壓力,提高了管理水平。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每個地方政府都通過競爭性招標將年度預算的一半項目承包出去;丹麥多數城市和一家私營企業福爾克(Flackcompany)簽訂合同協議來提供消防和救護服務[10]。1988年,英國頒布《地方政府法》,以法的形式規定6種基本市政服務必須經過競爭性招標來安排,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收集、街道清潔、公共建筑清掃、車輛保養維修、地面維護和飲食服務等(金舜,2007)。城管行業的維護和運行直接關系著市民的工作生活、城市的運行安全。現在看來,所有的公共服務、公共管理都由城市政府大包大攬不行,效率低、資金不足是共性問題;全交給市場也不行,這些行業事關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政府是第一責任人。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引入市場機制,提高運行效率,可以花同樣的錢,讓市民得到更好、更多的服務,但政府的監管責任仍要落實好。基本的思路是:按照政事分開、政企分開、事企分開、干管分離的原則,在部分行業或者環節引入市場機制。“政府要在公共管理中扮演催化劑和促進者的角色”,是“掌舵”而不是“劃槳”[11]。推進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城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主要承擔規劃、組織、調控、監管職能,建立起規范科學的政府監管機制,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打破壟斷,放開市政公用行業投融資市場、經營市場和作業市場,設施的養護維修等可以由市場承接的都交市場來運作。加快企業制度創新,推進事業單位的改革,建立起富有活力的經營運行機制。通過改革,逐步建立起投資多元化、運作市場化、經營企業化、發展產業化、管理法制化、服務社會化的城市市政公用事業市場體系。目前,可以在一些較為成熟的行業來推進,如城市市政設施維護、城市綠化養護、道路清掃、垃圾清運、公廁保潔等作業市場,就可以通過招標發包方式選擇作業企業或作業人,簽訂作業合同。在落實養護經費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和實施以道路為載體的道路養護、綠化養護和環衛保潔綜合承包制度,提高養護效率和質量。
4強化城市管理過程中的利益協調機制
“一個新型的社會共同體,往往是在與傳統結構相決裂的變革力量作用之下促成的。這使得我們在強調價值觀的同時更多地考慮‘利益’,考慮不同利益力量之間社會沖突的固有因素[12]。”城市是由人組成的,城市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社會共同體。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發展方式的深刻變革,必然帶來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巨大變化,給城市管理帶來很大的壓力。城市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服務和管理,維護群眾權益,促進公平正義,確保城市正常運行和持續發展,是城市管理的根本價值取向。“城市治理就要研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條件下,如何建立城市主體間的新型運行規則,以形成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良好關系,促進城市本身的發展[13]。”如何讓每個人的權利得到保障,讓每個人的生活更加便利,讓每個人的積極性得到發揮,都是城市管理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這其中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全面的多方利益協調機制。比如,汽車進入家庭之后,城市交通中很明顯地分出了有車族和無車族兩大群體,在無車族里還有步行者、騎自行車和公交乘客等多個類型的交通參與者。在城市交通組織、設施規劃和建設上也就出現了很大的分歧,小車優先、公交優先,還是步行者優先?有的城市把機動車道加寬,取掉了行道樹、綠化帶,壓縮了人行道,就是突出了機動車優先的理念,忽視了行人的基本要求。有的城市完善了公交車專用道系統,使公交車跑的比小車還快,這就是公交優先的體現。在解決停車難的問題上,香港就實行了政府物業停車場對外開放,效果很好。諸如此類的利益協調還有很多。再如攤販管理,對攤販自身來說,約束越少越好;對購物群眾來說,越方便越好;對多數居民來說,衛生、秩序、食品安全更重要。建設項目的規劃管理中,規劃部門關心的是城市總體的布局、景觀的協調等大的方面,項目四鄰的業主關心的則是自身的采光、交通、私密性等切身利益,哪一個更重要?北京市朝陽區拆除72座報刊亭引起熱議,各地取締三輪車、老年代步車引發,說到底都是一些利益的沖突。現在看來,以人為本是一個大的原則,真正落實起來卻十分困難。人以群分,以人為本是以哪一部分人為本?立足大多數人的利益、著眼弱勢群體的實際應當是基本的原則。在城市管理中尋求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就應該使決策更加民主、透明,最大可能地協調各方利益關系,從單一主體向多元主體轉變,充分兼顧多方的利益訴求,防止政府包辦帶來的“好心辦錯事”;更加積極主動地創新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多運用法律、經濟、道德等手段,以平等對話、溝通、協商等方法來解決問題,真正做到程序正義、手段正當。建立并完善溝通機制,上下、左右、內外都要做到信息暢通、目標協同、行動協調。
參考文獻
[1]徐林.城市管理:問題、體制及政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74-75.
[2]陳振明.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8.
[3]陳平.網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9-20.
[4]葉裕民.數字化城市與政府治理創新[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12:22.
[5]劉廷.風險社會與全球治理[J].社會科學家,2004,(2):35-38.
[6][美]戴維魯斯克.沒有郊區的城市[M].王英,鄭德高,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
[7]張康之,李圣鑫.任務型組織及其研究的現實意義[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46-49.
[8]田松青,張德耀.構建多元參與的危機管理體系:北京市危機管理體制建設初探[J].北京觀察,2005,(2):32-33.
[9]E.S.薩瓦斯.民營化與公私部門的伙伴關系[M].周志忍,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5.
[10]戴景斌.現代城市公私伙伴關系概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113-115.
[11][美]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M].上海市政協編譯所,東方編譯所,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1-3.
[12]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時代[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17.
[13]蹤家峰,顧培亮,城市公共管理研究的新領域:城市治理研究及其發展[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4):358-361.
[14]張淑敏,張寶雷.快速城市化地區城市地域擴展的效益評價:以濟南市為例[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3,(6):156-160.
[15]蘇雪串.城市群:形成機理、發展態勢及中國特點分析[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2,(2):45-49.
[16]李華香.世界城市建設的比較與反思:基于北京與上海的創新能力的分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115-123.
二〇〇八年,全市城管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是:以黨的*大精神為指導,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與生態文明為主線,按照省委*二次全會、市委四屆八次全會的工作部署,以叫板世界一流,媲*際名城為城市發展定位,借鑒*、*等先進國家和城市的管理經驗,落實“科學、嚴格、精細、長效”的城管工作方針,在鞏固發展*-*城市管理年工作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努力將我市打造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國際化城市。
二〇〇八年,全市城管工作的思路是:四大整治,四大行動,四個推進。具體的工作任務是:
一、抓好四大整治,全方位提高城市優美度
(一)高標準完成城中村和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年是城中村和社區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計劃的最后攻堅年,要繼續堅持標準加速推進創建工作,通過強化環衛保潔、完善基礎設施、整頓廣告招牌、規范架空管線等,提高城中村和社區的環境衛生和村容街貌水平。*年年底前,在特區內全面達標的基礎上,*、*和*區90%的原自然村和90%的社區要創建達標。對全市已創建達標的,今年要對其中的10%予以復查,復查不合格的要重新創建達標。此外,在達標村中積極引入規范的物業管理,*年年底前,達標村的物業化管理覆蓋率要達到50%以上。
(二)繼續強化戶外廣告專項整治。在嚴格禁止樓頂廣告的同時,*年將整治重點轉移到未經批準違法設置的落地廣告上來。同時嚴把審批關,控制戶外廣告增量。此外,積極協助制定戶外廣告設置的區域性詳規,繼續推進戶外廣告公共用地使用權的拍賣工作。
(三)大力推進街景營造與整治。認真總結和推廣中英街、深鹽路、人民南、華強北、濱河路、創業路、南海大道、沙河西路、107國道新安段、清林路營造與整治的成功經驗,將以“穿衣戴帽”為主要內容的街景營造與整治工作擴展到全市。營造與整治的重點內容包括屋面“平改坡”、綠化和美化屋頂平面、改造建筑立面、建設燈光夜景、整治架空管線、清理廣告招牌、清洗粉刷外墻、更新完善市政設施和沿街綠化、設置通透式商業櫥窗、規范臨時設施設置等。*年年底前,特區內各區至少完成1條城市主、次干道或商業街沿線的建筑物“穿衣戴帽”改造,*、*和*區各街道辦事處每年至少完成1條城市主、次干道或商業街(道路長度不少于300米)沿線的建筑物“穿衣戴帽”改造。
(四)開展市政設施綜合整治,全面提升市政設施管理整體水平。*年是為期4年的市政設施綜合整治行動的關鍵一年。根據整治計劃,各區要繼續開展斷頭路整治工作。*、*和*區繼續對未達到標準的市政道路進行整治改造,進一步提高特區外市政道路建設管理標準。繼續對特區外“有路無燈、有燈不亮”問題進行整治。繼續對已承擔市政道路功能的小區道路進行整治,重點對*年接管的小區道路分批進行整治改造,并抓好日常管養工作。整治改造人行天橋,對一些重要路段、繁華地段中具備條件的人行天橋逐步進行加蓋(頂棚)改造。在開展整治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市政設施的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繼續完善道路、橋梁和路燈信息化管理系統,并逐步向全市推廣使用。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進一步完善道橋、照明的規范化管理。特區外在三年過渡期后,要全力以赴,切實抓好對原由股份公司管理的社區市政設施的接管工作,確保特區外社區市政設施管理得到加強。盡快出臺全市道橋、照明設施管理養護監管辦法,全面加強監督管理和檢查考核。發揮行業主管部門作用,在全市開展市政設施管理技術培訓工作。抓好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繼續以人性化的設計、綠色環保的技術措施大力推進皇崗路、深南路二期、*路、八卦二路、貝麗路、田貝四路、筍崗路、春風高架橋等道路修繕改造工程。繼續推進*南大道上步燈光景區、文錦路燈光景區以及濱河濱海大道燈光長廊和春風高架橋景觀照明建設,努力營造深南大道燈光長廊、濱海大道燈光長廊“雙龍起舞”的城市夜景景觀。
二、開展四大行動,促進城市管理全面升級
(一)開展城市美化行動,努力營造堪與世界名城媲美的國際花園城市
1、啟動兩個規劃的制定工作,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根據《*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和《*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結合全市公共綠地和各類公園管理現狀,啟動《*市公共綠地和各類公園布局規劃方案》及《*市推廣節約型園林綠化的規劃方案》的制定工作,為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繼續打造“公園之城”。加快兒童樂園、安托山、羅芳、紅崗、銀湖山、布心山等市政公園籌建工作。特別是*、*、*區要積極籌建新的市政公園和社區公園,打造公園之城。全市計劃籌建各類公園30個。
3、大種市花簕杜鵑,彰顯城市特色。全市計劃種植簕杜鵑350萬株,形成市花特色景觀。其中,*、*兩區各負責種植100萬株,南山區、*區各負責種植50萬株,羅湖、福田、鹽田三區各負責種植10萬株。局直屬單位種植20萬株。
4、積極改造和豐富城市綠化景觀。加強綠化改造。堅持自然生態的原則,推廣深南—新洲立交綠化模式,綠化養護和綠化改造向自然生態方向轉化。多渠道拓展城市綠化空間,積極推廣屋頂和垂直面綠化,大力整治黃土,提倡見縫插綠,增加城市綠量。根據不同區域對造氧、遮陽、除塵、降噪、保持水土、增加濕度等方面的功能需求,選擇和配置植物物種,增強城市綠化的生態服務功效。大力推進停車場綠化,建設生態停車場。
5、加快園林綠化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加快大*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建設,*大*半島國家地質公園要成為充分體現*生態、旅游、濱海三大特征的國家級景觀區。加快梧桐山風景區建設,重點抓好梧桐茶海、山櫻花景觀、十里杜鵑長廊等景觀生態林建設,讓梧桐山“綠寶石”發出璀璨的光芒。加快*灣15公里海濱休閑帶景觀長廊建設。積極開展各項前期籌建工作,將*灣濱海休閑帶打造成為大眾欣賞*城市濱海景色的“觀景臺”。加快建設仙湖植物園蘇鐵保護中心,努力建成集蘇鐵保育、科研、生產及科普旅游于一體的“國家蘇鐵種質資源保護中心”。
(二)開展城市清潔行動,努力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
1、盡快解決環衛設施設備不環衛問題。環衛設施設備的衛生管理要向*、*看齊。市區環衛各單位要限期通過園林式、花園式單位創建達標。各區要落實環衛設備、器具定人、定時的衛生清洗制度。進一步完善“*城市容環衛杯”競賽方案,提高環衛設施設備管理評分權重,環衛設施設備的管理情況要納入環衛招標條款。
2、實施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嚴格落實新制定的質量標準和作業規范。增加道路清掃的密度和沖洗頻次,消除道路泥沙、揚塵多,人行道污垢厚重等現象,提高道路清潔度。特別對深南大道、華強北、東門步行街、人民南等一些重點公共場所和重要主次干道,要實行更高清掃保潔標準。繼續強化落實連續性清掃保潔制度,保潔配員及保潔時限一定要達到要求,繼續推行夜間垃圾清運制度。積極整治門店、住宅小區側后及小胡同等易忽略的衛生區域,大力清理屋頂、雨蓬、鐵皮頂等長久積存的垃圾及雜物。督促各有關部門落實清掃保潔經費,按標準配足清掃保潔人員,加強長效管理,不斷加大公路、鐵路、待建地、建筑工地、市場、河道、山邊地帶環境衛生整治力度。
3、建成完善先進的垃圾收運系統。已建成的垃圾轉運站要盡快投入使用。規范新建垃圾站運營管理,完善市場化垃圾收運系統。逐步改變以手推車和垃圾桶收運垃圾的模式,推廣車載桶裝密閉式的垃圾收運模式。大力推廣坂田模式,盡快解決一些片區運力不足、垃圾清運不及時等問題。
4、著力突破環衛管理難點問題。積極協調建立環衛清掃保潔經費投入保障體系,全面核算道路清掃保潔作業任務量,科學測算市政道路清掃保潔價格標準,為逐步提高環衛作業外包單價提供科學依據。努力提高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全市快速路、主次干道要以機掃為主,街巷道路條件具備的要逐步實行機掃。加強公廁建設與管理,認真解決市民入廁難問題。有效控制余泥渣土污染,對沙河西、中心區、北環路、泥崗路等重點路段嚴格把守,繼續加強梅林關口、布吉、龍華等薄弱環節的整治。認真執行《*市餐廚垃圾管理暫行辦法》,按照先規范收集運輸,再推進綜合利用的思路抓好餐廚垃圾管理工作,確保食品衛生安全。*、*、*區要制定切實可行方案,把握好農村城市化過渡期以及大運會等契機,大力提高特區外環衛管理水平。
5、完善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大力推進垃圾轉運站的建設工作,*年底要完成總數達479座垃圾站的建設任務。推動大運會體育新城封閉式垃圾自動收集系統的建設工作。繼續推進*老虎坑垃圾衛生填埋廠二期擴建工程、老虎坑垃圾滲濾液處理廠、白鴿湖垃圾焚燒處理廠建設、坪山垃圾發電廠等工程建設。加快水徑渣土受納場、糞渣處理廠、新衛生廠建設進度。特區外各區要盡快制定本區域范圍內渣土受納場設置規劃,解決渣土出路難問題。
6、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愛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努力開創愛國衛生工作新局面。把愛衛工作重點放在特區外的基層社區及特區內的城中村。加強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開展“四害”防治設施建設達標驗收活動,制定完善設施使用及維護管理制度,努力提高除蟲滅鼠專業化、市場化覆蓋率和服務質量。進一步鞏固滅蚊、滅蠅、滅鼠“三項”達標成果,切實做好“四害”高峰期的密度控制,嚴防登革熱、流行出血熱等媒介傳染病的發生流行。加強務工人員的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繼續開展國家、省、市衛生村和行業衛生單位創建活動,穩步推進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創建的試點工作,鞏固和發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
(三)開展街道執法規范化建設行動,提高城管執法執行力
1、以落實執法巡查制度為重點,加強執法過程的規范化、常態化管理。嚴格執行《*市街道綜合執法巡查管理規定》,落實三級巡查制度,將巡查隊伍設置、人員配備、巡查線路、巡查時段、打卡登記等方面的要求落實到位、執行到位,實現街道綜合執法巡查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落實《*市街道綜合執法量化指標體系》,每月檢查和考核,并將結果向各區、街道通報。落實《*市街道綜合執法責任制考核辦法》,在組織管理、隊伍建設、隊容風紀、文明執法、辦案質量、執法成效、社會監督等方面按標準進行綜合考核和評價。
2、進一步完善執法監察機制。完善綜合執法工作協調機制,建立定期的綜合執法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街道執法隊與各相關部門的執法合力。建立完善嚴格科學、操作性強的執法監督管理機制,強化督察權威,完善督察手段,通過落實黃紅牌警示、執法考核等制度促進執法單位文明執法和高效執法。注重督察效率,抓辦案質量及反饋率,有重點地對市民關注的問題進行執法監督。加強對街道執法隊的指導和協調,研究解決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完善公安協同保障機制,有效預防和控制暴力抗法等。
3、建立培訓制度,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素質。要求每年每個隊員至少接受一次脫產培訓,各執法隊每月組織一次政治思想學習和職業道德教育,定期召開業務分析會,建立制度化、系統化的執法培訓制度。組織符合條件的執法人員到國內專業院校進修,分批組織業務骨干到國外先進城市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開拓視野,更新知識。以創建達標執法隊和標兵執法隊活動為載體,抓典型、抓樣板,激勵各街道綜合執法單位全面加強隊伍自身建設,不斷提升隊伍形象。
(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行動,促進城市循環經濟發展
1、積極推廣節能措施和技術。積極探索使用太陽能;協助相關單位加強廣告照明管理,科學調控廣告亮燈時間;大力開展城市照明節能工作,合理配置路燈供電設施,在道路照明改造工程中采取使用節能型箱變、高效光源和燈具;大力推廣綠色照明,在景觀照明建設中推廣使用符合綠色照明標準的產品,體現“綠色大運”理念。
2、積極推廣園林綠化節水技術。在園林綠化管養中千方百計節約水資源;采用并推廣地面透氣透水性鋪裝,減少廣場、停車場的硬質鋪裝面積;利用中水澆花草樹木、沖洗馬路,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噴、滴灌等節水設施;因地制宜分步建設儲水窯、注水井等雨水利用設施,創造雨季蓄水灌溉綠化的自然條件,建立雨水回用系統,促進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3、積極推進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積極推廣沼氣發電、填埋氣體提純制燃料、氨尾氣制肥等技術;大力推進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繼續優化推廣瀝青再生技術;擴大樹枝粉碎制肥產能;積極開展用市政污泥生產綠化用肥的相關研究。
三、加快推進完善數字化城管系統,打造城市管理現代化信息平臺
(一)進一步提高數字化城管的執行效率。建立完善設計合理、管理規范、約束有力、講究效率的數字化城管評價指標體系。完善評價結果制度,會同監察部門,建立健全一整套的長效監督機制,將監督指導職能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案件處理質量和效率。
(二)初步建成數字化城管綜合執法系統。建立覆蓋市、區、街道三級的統一的數字化綜合執法系統平臺,實現全市綜合執法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實現綜合執法業務全過程數字化管理。
(三)繼續完善數字化城管系統技術平臺。積極開展自助技術創新,全面開發系統拓展應用潛力。建立完善電子政務系統,逐步實現辦公自動化、移動指揮智能化、監控可視化、監督舉報社會化以及內外部信息交換網絡化,大力提高我市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認真處理市民投訴,傾聽群眾呼聲。充分發揮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的作用,提高受訴、處理和反饋水平,做到有訴必復、復必及時,使市民群眾反映的問題時時有人理、處處有人管、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五)繼續加強數字城管隊伍的規范化管理。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各區要重視操作員、監督員的業務培訓,制定方案,分批組織落實。
四、加快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提高管理效能
(一)推進市政設施維修養護合同化管理。大膽研究和探討市政業務合同化管理問題,積極穩妥推進道橋維修養護業務從目前的計劃性管理向合同化管理的轉變,進一步理順管理主體和養護主體的關系,建立監理制度,全面加強對養護單位的監督和管理,確保管養效果。
(二)籌建公園管理中心。打破“建一個公園成立一個管理處”的傳統模式,組建公園管理中心,繼續將公園管理可社會化的職能逐步全面推向社會,提高服務水平和管理效能。
(三)加快全市環衛作業市場化進程。南山區部分社區及特區外各區,要加快推進環衛作業專業化、市場化改革,切實提高環衛作業質量。繼續堅持市政道路清掃保潔標段末位淘汰制,穩定和提高市政道路清掃保潔質量。
(四)探索數字化城管監督員隊伍管理的新途徑。在條件成熟的片區,探索建立城管監督員隊伍管理市場化運作的新模式,減少管理環節,提高管理效率。
(五)為解決行政執法對違法自然人處罰難問題逐步創造條件。深化課題研究,借鑒世界先進城市經驗,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營造輿論氛圍,達成社會共識,為解決行政執法對違法自然人處罰難問題逐步創建條件。
五、加快推進城管科研,探索現代化城市管理發展對策
(一)開展國際一流城市城市管理對比課題研究。按照*叫板世界一流,比*際名城的定位,開展全方位對比研究,在管理理念、管理設計、管理體制、管理方法等方面尋找差距,探索現代化城市管理發展對策。
(二)提高城市管理科技含量。圍繞生態物種配置、節約型綠化、循環經濟等重要課題開展技術研究,為城市管理提供技術支持。認真做好科研課題的立項、申報、經費核拔和科研成果的驗收管理工作。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城市管理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和報刊等新聞媒體的作用,廣泛開展城管宣傳;策劃系列蘊意雋永的公益廣告,并組織指導各行業在包裝及印刷品上的環境公益宣傳,提高市民環境意識;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需要確定不同主題,通過“百名市民走近城管”、公園文化節、梧桐山登高節等活動,吸引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繼續推廣城管形象標志,將全市城市管理、執法、服務、宣傳等納入統一的識別體系中,方便市民了解和監督城管工作。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使遵守城管法規、維護城市環境成為廣大市民群眾的自覺行動。
六、加快推進城管機關作風和隊伍建設,全力鑄造和諧城管形象
(一)落實黨的*大精神,深入開展進一步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多形式開展學習黨的*大精神活動,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貫徹省委市委會議精神,深入開展進一步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以思想大解放,催生大舉措,推動大發展。
(二)全面推進績效評估和績效考核工作。擬定科學嚴格可行的工作目標,制定客觀可行的指標體系,健全績效考核組織機構,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工作制度。與此同時,繼續開展和諧文明單位創建活動;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積極探索發揮工會、共青團組織和婦代會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智慧園區;智慧城市;產業園區
中圖分類號:F2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4-0113-02
引言
國家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在1984年開始設立經濟開發區作為促進區域快速發展的主要形式,其后相繼設立了高新技術園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由此全國各地出現了大批由民營和政府合辦的產業園區。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各地積極建設智慧城市,吸取對方經驗,產業園區作為產業集聚、產業轉型發展的平臺,成為建設智慧城市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研究我國智慧園區概念、發展要素是十分必要的,對我國建設智慧城市有積極引導作用。
一、智慧園區的概念
“智慧園區”是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提出的,智慧園區的建立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先行者,智慧園區的發展有其歷史過程,也有其發展方向,更具有現實意義。國內學者對智慧園區的概念主要有以下觀點。百度百科上對智慧園區的定義為:一般由政府規劃建設,供水、供電、道路、倉儲及其他配套設施齊全、布局合理且能夠滿足從事某種特定行業生產和科學實驗需要的標準性建筑物或建筑群體,主要包括工業園區、產業園區、物流園區、科技園等。張擎[1]、張凱書[2]都認為,智慧園區是借助新一代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通過監測、分析、整合及智慧響應的方式,改變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的交互方式,將園中分散的信息基礎設施、社會基礎設施和商業基礎設施有效連接起來。吳君[3]則認為,智慧園區是一個涉及多個領域、應用多種技術,服務于多個對象的多維立體的復雜系統,強調“公共管理、基礎配套、經濟發展、生態保護、安全保障、社會服務”相結合的六位一體的整體布局模式。太極總經理洪勁飛對智慧園區的理解是以園區為平臺,由政府或企業規劃建設的,通過對園區內人與物及其行為的全部感知和互通互聯,提高園區的運行效率[4]。綜上所述,智慧園區是以智慧城市為背景發展起來的,其核心也應該體現“智慧”,即智能化,主要通過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手段,合理配置園區內的資源,時刻感知園區動態,提高園區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是建立在數字化園區基礎上的智能化園區。
二、智慧園區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的動力和基礎
(一)傳統園區存在的問題
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但目前,我國產業園區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我國產業園區建設總體處于初級階段,很多園區的建立是為了落實國家政府,增加政府業績,沒有將園區的建設落到實處,僅僅是照搬照抄國外園區建設的模式,沒有體現中國特色[5]。
2.信息化建設不完善。園區整體建設缺乏統一的、規范的、整體的網絡基礎設施,目前我國園區內的網絡設施存在多網并存,造成資源的浪費,也降低了園區的企業效率。雖然大多數園區積累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但缺乏整體信息資源分類、采集、管理、共享機制,導致信息資源共享與開發資源利用困難[1]。
3.園區服務功能薄弱。傳統園區強調簡單的物業服務,注重公共領域的管理與服務,對企業、政府及入駐企業的多樣化需求難以滿足,而且其服務形式、服務內容也單一落后。
(二)智慧園區助推傳統園區轉型升級
智慧園區建設更加強調“智慧”,是在數字化園區基礎上,全面實現網絡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人性化、經營管理協同化和產業結構集約化。
1.智慧園區是以泛在網為支撐平臺。園區內以基礎通信網絡的建設為主,實行三網融合,通過信息管道網絡、無限網絡覆蓋、光纖寬帶網絡接入網等基礎設施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園區的智能化,使得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的結合更加密切,更加智慧化。這種網絡設施一體化的建設,為企業、政府和公眾的聯合創造了便捷條件。
2.園區智慧化實現資源共享,提高企業效率。智慧園區通過建立完整統一的網絡系統,采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技術對園區進行智能管理,實現園區內信息互通互聯、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從而提高信息交換、信息、信息綜合利用、信息應用與服務等智能。園區智慧化建設將更有利于集中管理,避免重復設置,節約成本。
3.智慧園區服務更加人性化、智慧化。智慧園區是一個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的產業園區,以實現人的發展來促進社會的進步。智慧園區的服務方式以需求為根本出發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公眾及社會的需求,能夠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增值服務,而且可以實現政府、企業和公眾的互動。
三、智慧園區建設的意義
智慧園區的建設是國家實施信息化戰略的具體表現,對促進信息化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是建設智慧城市的關鍵,智慧園區統一、協調的建設將利于傳統園區改造升級,轉變傳統園區管理和服務上的發展方式。
第一,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園區經濟牽引智慧場所建設,為區域經濟發展創造內動力,提升產業層次,支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園區作為生產要素的集聚區,有效改變了傳統產業“單兵作戰”的發展方式。通過特色園區、專業園區建設打破傳統的發展模式,依托資源優勢、傳統優勢、市場需求逐步形成“特色產業化”“產業特色化”的經濟發展布局[6]。
第二,智慧園區的建設有助于智慧產業的發展,也有助于推進城市向智能化、網絡化發展。產業園區通過產業發展核心要素集、整體產業鏈協同發展,實現產業規模效應。智慧城市建設可以以智慧園區建設作為牽引,拉動智慧城市建設,將智慧園區的管理方式融入到城市管理體系中,真正實現城市管理模式的“智慧化”。
參考文獻:
[1] 張擎.智慧園區:源于數字化 高于數字化[J].中國高新區,2011,(9):128-129.
[2] 張凱書,張怡,嚴杰.智慧園區信息化建設解決方案[J].信息通信,2012,(6):118-119.
[3] 吳君.關于智慧園區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5,(34):141-142.
[4] 洪勁飛.智慧園區建設解決方案――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5,(2):30-31.
關鍵詞:數字城市 GIS 城市建設
中圖分類號:P2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05-0099-02
1 數字城市的概念及發展演變
“數字城市”是新興的城市概念,二十世紀末期,美國副總統戈爾首次提出了“數字地球”的概念,隨后,數字城市的概念也開始出現。“數字城市”是未來城市的主要發展方向,能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數字技術從各個方面以多種形式融入城市日常的生活和發展中。數字城市的建設目標就是使城市的各部分數據和信息有效地整合,統一管理,統一使用,達到快速反應、全面管理的目的[1]。綜合來講,“數字城市”即是在城市建設規劃與日常管理以及城市常規生產與生活中,充分利用數字化的高科技信息處理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等,將城市的各種信息資源加以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使海量的城市信息與相關數據發揮出更大的潛在功能和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效益。從而不斷提高政府相關決策的科學性、規范性和民主化,使城市的建設規劃更合理、科學,并提高城市建設的時效性、城市管理的針對性、城市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規劃,有力的提高了城市的綜合實力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工作、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群面提高,意義深遠,利國利民。但是,數字城市的建設是一項繁雜浩大的工程,涉及到政府事務、公共設施、交通安全、公共場所規劃等多個方面,有大量的數據采集、統計、歸檔,城市日常情況的監測、分析,突發事件的反應、處理等工作需要處理。我國自引入數字城市概念后,也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工作,努力進行數字城市建設。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開始廣泛將各種新技術應用于城市建設與規劃中,并逐步得到了發展。從九十年代開始,我國開始運用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進行相關城市信息的查詢、更新、監測和控制等,下文我們將會對GIS技術在數字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具體應用做出介紹。
2 數字城市建設過程中GIS技術的應用優勢及相關問題
GIS即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中文名稱為“地理信息系統”,產生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一種先進的,綜合了計算、輸入、集中、存儲、測繪、查詢、分析等多重功能的,能夠運作和處理地理參照數據的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2]。GIS是具有信息系統空間專業形式的數據管理系統,與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系統(RS)合稱為3S系統,能夠把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數據庫操作(例如查詢和統計分析等)集成在一起,被廣泛應用于科學調查、城市規劃等領域。該項技術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不小的突破,一直被業內人士所看好,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城市建設的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效果顯著。(1)消防規劃方面。城市的消防建設關乎廣大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責任重大,GIS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城市的消防建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首先,GIS的地理檢測能力能夠客觀全面的評價城市的消防現狀,對整個城市的整體消防狀況作出整體把握。其次,其靈敏的監測功能還可以有效的對消防工作進行預測分析、預警,并迅速反饋,做到快速反應。所以,與傳統模式相比,GIS技術更快速、靈敏。(2)抗震救災方面。GIS技術能夠同時處理空間與屬性的具體數據,這也就為城市的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通過GIS技術對圖片和圖形的分析處理,能夠對受災地區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給出較為科學有效的參考決策。出色的圖形展示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城市出現突發緊急情況時,能夠快速反應、科學分析[3]。(3)城市公共場所的選取和劃分。城市公共場所和設施的規劃和建造直接影響到廣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位置的選擇和布局的安排至關重要。利用GIS技術的綜合空間分析能力,可以直觀的對城市進行規劃。例如對商業區的規劃中,可以利用GIS技術對象應當地形,走向進行分析,并綜合該地的具體經濟數據、人流量、交通狀況等,確定出最佳位置。(4)三維可視功能的應用。GIS技術中有地形模型建立的相關功能,我們可以結合城市規劃具體區域的地形,利用GIS技術制作出相應的三維模型,將地表的物體以三維立體模型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實現地下工程管道、線路和地質環境的可視化。為相關規劃和施工人員提供立體、詳實、直觀的規劃資料。(5)市政建設。數字化的城市建設將會帶來更加方便、快捷、透明度更高的城市相關工作的進行,有效提高城市建設工作和政府相關部門工作的透明度,廣大市民可以通過瀏覽網頁的方式積極的參與到城市建設的工作中來,起到監督和提醒的作用,也為城市的數字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礎和群眾基礎。然而,雖然GIS技術應用廣泛,也比以往的分析手段精確和快速的多,但仍存在諸多的問題:(1)城市基礎建設不足阻礙了GIS的應用。受限于我國目前的城市建設現狀,一些經濟條件、地域條件較差的城市根本無法滿足數字城市建設所需的基礎網絡建設和基礎空間數據產生等相關內容的要求,GIS技術無實施的足夠空間。(2)GIS 的功能問題。當前以城市相關數據的采集、存儲、管理和查詢檢索功能為主的GIS,不能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在空間分析、預測預報、決策支持等方面的要求,直接影響到GIS的實際應用效果和生命力。(3)GIS模式存在的問題。傳統GIS模型是按照計算機的方法對客觀世界的地理空間進行的分割,使得人們對地理空間的認知模型與計算機中形成的數據模型不能達成良好的對應關系,難以表達復雜的地理實體。隨著GIS應用需求領域的不斷拓展及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對空間數據模型和空間數據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傳統的地理空間數據模型力不從心,逐漸暴露其應用弊端[4]。(4)三維GIS模型及可視化問題。目前應用的GIS軟件的圖形顯示大多是基于二維平面的,即使是三維效果顯示也是采用DEM的方法來進行處理,以表達出地形的起伏,但涉及到人工現象顯得無能為力。
3 對GIS技術在數字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用的相關思考與建議
不可否認,GIS技術在數字化城市建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的數字化建設融合了多方面的社會因素、環境因素等,單純依靠一項技術來解決整個城市規劃建設中的各種復雜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問題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過分的依靠GIS技術進行城市的數字化建設是不可取的。而且,雖然有GIS技術這樣較為先進的科學技術,但城市規劃的其他相關技術和實施等都相對處于一個較低的技術水平,各方面不能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配合不夠緊密,也就難以實行城市數字化建設工作的快速有效進行。另外,因為起步較晚,以及發展時間不夠長相關專業人才缺乏等原因,我國GIS技術的發展與國外一些國家相比始終不夠快速。所以,為了最大程度挖掘GIS技術在數字城市建設上的潛力,使其更好在城市數字化建設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我們要加快對其的研究和開發并做好相應的基礎建設工作。(1)做好城市的基礎建設,建立信息化有關標準,為GIS技術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2)加大對空間數據庫的建設力度,合理進行數據管理,為GIS技術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保證其在城市建設中對相關數據的及時整合、利用[5]。(3)積極進行技術整合,將GIS技術與其數字城市建設相關信息系統及網絡進行結合,彌補GIS在技術上面的一些限制和不足,提高其在數字城市建設中的綜合應用效果。(4)成立專門的空間數據管理機構,統一管理相關基礎數據,避免重復建設和重復投資。并加大對相關技術的開發和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
4 結語
目前,GIS技術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城市的數字化建設中來,而將來,隨著數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GIS的應用將會向著更全面更深入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們要積極地對數字城市建設過程中GIS的應用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例如建立健全各項機制,建設數據庫,加大相關人才培養力度等,為建設更好的數字城市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石.城市規期中GIS技術的應用[J].黃山學院學報,2006,8(3):89-92.
[2]王凈,江剛武.GIS在數字地球時代的新發展[J].地理空間信息,2005(04):13-15.
[3]常虹.基于GIS的發展歷程與趨勢的研究.[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07(02):02-03.
關鍵詞:城市規劃;虛擬現實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236-03
一、虛擬現實技術的介紹
1.什么是虛擬現實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虛擬現實技術成為近年來計算機軟件技術的一項新興技術。由于虛擬現實技術的直觀性很強,能在電腦上進行模擬仿真,比平面圖像更能說明問題,并且更具有經濟性,即省時間由省人力,能夠廣泛的為各個領域所運用。可以說虛擬現實技術給社會發展帶來的便捷將使其能夠大顯其道,虛擬現實技術的運用也是近年來的發展方向。
虛擬現實技術按照維度虛擬程度的不同分為三維虛擬技術和全維度虛擬技術。全維度虛擬技術是目前國外在虛擬仿真領域的研究,其研究內容是使虛擬技術完全脫離三位維度而向一個全立體虛擬環境發展。中國目前運用最為廣泛的是三維虛擬技術。而三維虛擬技術的運用正是本文重點論述的內容。
三維虛擬技術屬于三維圖形技術行列。三維圖形技術分為兩大類,一是三維虛擬技術;二是三維動畫技術,兩者都用于模擬真實世界和想象世界。由于兩者的應用原理不同,其應用領域也大不相同。
三維動畫技術采用的是傳統的計算機動畫,采用關鍵幀的方式制作,先進行三維預渲染,得到了完整的三維動畫視頻之后利用播放器將動畫播放出來,所以三維動畫技術被廣泛運用于電影、廣告等預先設計好的演示。
在此我將重點論述三維虛擬技術在城市規劃領域的應用和研究,之所以以此作為論題是由于三維虛擬技術在城市規劃上的應用最為廣泛,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對城市建設、城市規劃的要求越來越高。網絡社會的概念不斷加強,三維虛擬技術能夠更好更便捷的為我們城市規劃建設服務。這種技術適應了社會現代化的要求,使虛擬仿真技術很好地運用在城市規劃設計上,為我們的城市建設工作更加省時省力并且能更加全方位思考。在計算機平臺上進行虛擬操作可以從各個方位多個角度思考規劃方案,能從早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由于三維虛擬技術的虛擬仿真性,使其更多運用在城市規劃建設的工作中。這一技術的擴充性和延展性很強,通過我們的不斷研究能使其在城市建設領域以及城市建設的其他領域起到的作用不斷加大,為城市建設事業帶來更多收獲。
2.三維虛擬技術的發展歷程
三維虛擬技術屬三維行業領域。三維行業在中國的起步時間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自98年看是到現今其經歷了一個擴張時期,這是三維行業在中國市場大放異彩。目前在中國的三維行業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分支:1、電影、廣告;2、游戲;3、電視包裝;4、城市建筑,其中以城市建筑領域的運用最早也最為廣泛。
最早的三維技術實現平臺是由美國的Autodesk公司開發的3d Studio Max軟件。此軟件是一款基于PC系統的三維動畫渲染和制作軟件。早期的三維技術在中國建筑領域的運用由于技術原因有很大的局限性,三維技術只能實現建筑效果圖的繪制以及部分簡單的跑相機似的建筑動畫。隨著3D技術的不斷完善以及日益多元化的創作手段的出現,三維技術在建筑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增強。目前實現三維技術的主流軟件主要有:3ds Max、Maya、Softimage/XSI、Lightwave3D、Cinema4D、PRO-E、Rhino(Rhinoceros犀牛)等。由于三維技術的日益完善以及它所帶來的強大的經濟效應,三維虛擬技術的概念也日漸成熟。
三維虛擬技術是三維動畫技術的一種,與三維動畫技術的區別在于三維虛擬技術還具備三維動畫技術所沒有的實時性和交互性。三維虛擬技術是虛擬仿真技術的一種,是局限在三維空間之下的一種虛擬仿真,而虛擬仿真技術的另一種全維度虛擬仿真也被稱之為虛擬現實技術。這種技術出現在20世紀末期,它的出現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目前國外正在對此領域進行深入研究,我將在國外研究部分做出論述。
3.國內在虛擬仿真領域的研究以及存在問題
三維虛擬技術目前在建筑領域的運用有城市漫游動畫、建筑漫游動畫、房地產漫游動畫、小區瀏覽動畫、樓盤漫游動畫、三維虛擬樣板房、樓盤3D動畫宣傳片、地產工程投標動畫、建筑概念動畫、房地產電子樓書、房地產虛擬現實等動畫制作。
三維虛擬技術在我國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的發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由于三維虛擬技術的不斷發展,它既能帶給觀賞者身臨其境的感覺;又能模擬尚未實現或準備實施的項目的完成效果。從單一的幾何模型到復雜的動態形象,不論是道路、橋梁、隧道、立交橋、街景、夜景、景點、市政規劃、鄉村規劃、鄉村形象展示、數字化鄉村、虛擬鄉村、鄉村數字化工程、園區規劃、場館建設、機場、車站、公園、廣場、報亭、郵局、銀行、醫院、數字校園建設等都可以通過三維虛擬技術得以實現。
由三維虛擬技術和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帶給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正在不斷壯大;由它們所帶來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城市虛擬空間將成為21世紀的信息主流源。
二、虛擬現實技術在城市規劃領域的應用
1.城市規劃簡述
城市規劃指的是一個城市在一段時期內的發展計劃的設定,它研究的是一個城市在未來的一個發展動向,這其中包含了對城市地區的合理布局、城市的各項工程建設的合理部署。它是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據。一個城市的三個重要管理階段是: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運行,而城市規劃則是三個管理階段中的龍頭。
2.城市規劃領域使用三維虛擬技術的必要性
在這個以知識經濟為核心的信息時代,計算機科學技術已成為全世界公認的本世紀最主要和最核心的科學技術,它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它在城市規劃和城市建筑領域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覷,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得到了進一步普及。
在城市規劃領域使用三維虛擬技術的必要性將從兩個方面進行:①是從城市規劃建設方面來看對三維虛擬術應用的必要;②是從城市規劃管理方面來看對三維虛擬技術應用的必要。
①是從城市規劃建設方面來看對三維虛擬技術應用的必要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城市規劃建設在設計上的設計內容。城市建設設計內容主要有:城市宏觀設計、城市中觀設計、城市微觀設計三個層次。
城市的宏觀設計指的是對城市的格局和形態的設計,具體為城市的整體分布、城市的功能組團、環境保護、土地利用等。在設計上更加注重城市的關鍵性特征和自然景觀構成。在進行城市宏觀設計時,評估的重點是看能否創造高素質城市環境和優美的城市視野,以此來鑒定城市宏觀設計的成功與否。
城市中觀設計是指設計城市空間與城市建筑之間的關系;具體內容有:用地布局、建筑設計、地標物建設、街道分等等,也就是城市的連接度與整體性、城市的體量與高度的設計。城市中觀設計的內容與宏觀設計的內容相輔相成,是中觀設計更加注重城市的視覺質量、人工建造物的城市角度和適宜度、城市整體輪廓與體量的協調、具體環境的設計與美化等。
在計算機運用上要解決城市建設視景的要求就必須要能再計算機上感官看見以上所說的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的內容,具體而言就是:一是三維地形的顯現;二是城市密度、容積率的顯現;三是大面積三維建筑的顯現。四是能速重繪畫面進行實時仿真。而針對以上的要求,三維虛擬仿真技術都能夠一一實現,文章在前面具體分析了三維虛擬技術的技術性能。并且可以看出,目前來看運用三維虛擬技術進行城市規劃設計適應了時代性和科技性的趨勢。
下面我們看看三維虛擬技術在城市規劃建設上的具體應用。
三維虛擬技術在城市規劃建設上的具體應用按地形而分可以歸為三類:一是局部地區城市設計研究;二是大范圍城市問題研究;三是區域規劃研究。
一是局部地區城市設計研究
城市設計的核心是研究建筑形體和空間要素之間的關系協調,從對城市的環境表現、具體建筑形體刻畫、整體模型處理和后續功能研發等方面來看運用三維虛擬仿真技術在制作時再合適不過了。
我們針對城市商務中心區的設計研究來具體說明問題,城市商務中心區設計是屬于典型的城市局部地區設計,由于范圍不大,我們在選擇計算機種類時可以選擇中高檔PC機進行制作。
然后,我們再根據現有照片、地形原有的平面、立面等圖紙資料進行交通設施、環境小品的建模,在三維虛擬技術環境下能夠高仿真建模,并且設置VEGA的漫游環境、添加動態模型等工作,最后將制作出的模型文件調入VEGA完成漫游。
二是大范圍城市問題研究
以新城區建設為例,新城區的建設規劃范圍更加廣泛,在建立三維仿真時重點應在規劃功能的設計開發上。
針對新城區三維仿真的主要功能應該有:方案替換、模型修改( 高度修改、位置調整等)、矢量規劃數據疊加分析、日照陰影分析。其中還包括目前的仿真軟件無法實現在漫游過程中的動態陰影的實現。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國內的以遙感為基礎的仿真軟件彌補了技術上的不足,運用此軟件不僅可以實現在固定觀測點上表現建筑在不同時間陰影變化的功能,而且也能夠實現地理屬性查詢。
三是區域規劃研究
在進行區域規劃的仿真時我們將遙感應用和三維仿真技術結合運用,這樣我們就可以實現建立以衛星影像為數據的城區漫游,在數字高程模型的基礎上進行區域地區漫游的制作,這樣既不影響對區域原有面貌的觀看,又能再此基礎上進行區域建設和改造,并且能實時對比,運作時即高效又準確,這樣的技術結合給我們的城市規劃提供了直觀而又客觀的分析手段。
②是從城市規劃管理方面來看對三維虛擬技術應用的必要
三維虛擬技術已經運用到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城市規劃作為可視化技術需求最為迫切的領域之一,虛擬現實技術在其諸多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前景,三維虛擬技術提供了非常直觀、準確、現時性強的城市規劃資料,這為城市建設發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規劃設計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依據。
可以說,在城市規劃領域對三維虛擬技術的應用是時代的召喚、是技術的支持,三維虛擬技術是城市建設所必不可少的關鍵性技術。
三、從上海世博會對虛擬現實技術的運用來看未來虛擬現實技術在城市規劃領域的發展
1.上海世博會網上世博簡介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區別于往屆世博會的最大不同就是此次上海世博會運用了虛擬現實技術實現了網絡同步的網上世博會。通過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場館的建設,中國的建筑漫游動畫創作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并且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傳播。2010年上海世博會再次使中國的建筑漫游動畫得到發展和創新的機會。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伴著世博會的推廣,中國的建筑漫游動畫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使其得到飛速發展。更由于此次世博會的一大亮點是首次舉辦網上世博會,通過網上媒介,全面引入互聯網的傳播方式,采用交互設計和多媒體技術等手段,這更加體現出當下互聯網的強大以及建筑動畫漫游的進步神速。
2.網上世博會的緣起與構架
網上世博會,全稱網上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它是指通過互聯網技術、三維技術、多媒體技術,通過虛擬和現實相結合的方式把上海世博會上展示的內容呈現于互聯網上,搭建出一個能夠進行網絡體驗和實時互動的世博會網絡平臺。網上世博會是上海世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體世博會的導引、補充與延伸,是上海世博會的兩大亮點之一。
能夠實現網上世博會這樣的創舉是由于網絡科技時代的蓬勃發展以及三維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和三位數字技術的完美結合給予上海世博會全新的展現舞臺,使全球公眾突破了時空界限,使他們能夠全面參與世博,使我們中國的上海世博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
首屆網絡世博會的三大主要特色是:三維展示、互動體驗以及全球共建。通過網上平臺吸引全球公眾參與世博會,使無法親臨食博會現場的觀眾借由網上平臺體驗世博會的精彩以及希望將上海世博會的盛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期保留,是舉辦此界網上世博會的三大原因。
網上世博會的架構由基礎平臺和網上展館兩部分構成。基礎平臺由組織者搭建,內容包括門戶網站、網上園區、基本功能等,網上展館則分為瀏覽型和體驗型兩類展館。瀏覽館具備基本瀏覽和展示的功能,它是以實體展館為原型,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方式進行三維展示,瀏覽型展館由組織者為需要援助的參展方免費開發。體驗館是瀏覽館的增強版,瀏覽型展館在以瀏覽和展示為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可實現其它更加豐富的功能和特效,網上參觀者可以得到更生動的互動和體驗。參展者還可以建設實體世博會中不具有的虛擬拓展空間和展項,利用更豐富的虛擬技術及手段延伸和拓展參展方網上展館所希望表達的意境和理念。二者相輔相成,完美呈現網上的世博會。
與普通網站相比,網上世博會的區別在于它能夠提供給觀眾全面的三維視覺體驗,網頁游客能夠主動操控三維圖像的角度。網上世博會的整個展示內容其中包括,世博園區、世博園片區、展館外觀、展館內景以及主要展項等都將進行三維數字化的制作。
與普通網站的最大區別在于網上世博會可以將組織者的建設內容和參展者的建設內容二者共存于一個平臺之上。也就是說網上世博會具有“全球共建”的特點。
3.三維數字化技術實現了網上世博
由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先進性,使實體世博園區中的建筑、道路、綠化、設施等通過三維虛擬技術在網絡上實現了虛擬再現。在網上模擬的天空、云彩、太陽、燈光、裝飾、材質等效果通過CG技術在制作,使模擬效果很好地接近真實場館的場景。展現在網上游客眼中的每一個場景都是一個三維的空間,參觀者只需要通過鼠標和鍵盤操作就能夠輕松實現旋轉、升高降低的操作,在進行鳥瞰時也也可以通過放大、縮小來調整的場景范圍,獲得全方位的空間體驗。展項展示是網上世博會的有一大亮點,通過網絡,游客能夠進入場館和展項發生近距離的互動,游客可以多角度觀察或“觸摸”展項,特別是一些實體世博會現場不能觸碰的展項,在網絡上可以實現參觀者的觸碰愿望。參觀者還可以自由的旋轉縮放感興趣的物品,同時還可以通過圖片文字、動畫、FLASH等多種數字媒體形式了解到對展項的知識性介紹。不僅如此,游客可以在C/S上通過系統提供的部件,組裝個性化的展項,讓其它游客看到自己的作品,并且發表點評。
網上世博會的虛擬拓展空間可以由參展者根據自己的意念記性無限制的設計開發,由于不受現實空間的限制,參觀者可以延伸和拓展實體展館所希望表達的理念和意境,虛擬展項為參展者的主題演繹提供了進一步發揮的空間。
網上世博會由于運用了數字化技術作為包裝,它展示了數字化技術神奇的魅力,也使我們的實體世博會區別以往世博會的不同,使其大放異彩,網上世博會成為上海世博會乃至世博會歷史上的一個至高點。
四、結論和展望
從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場館設計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再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網上世博會亮點的產生,三維仿真虛擬現實技術正在朝向越來越先進的領域發展,特別是它在城市建設及城市規劃上的運用可以說是越來越廣泛,所起作用也是越來越突出。以2000年悉尼舉辦奧運會為例,悉尼在2000年時為了奧運會的順利召開以及加強對城市的推廣,悉尼市建立了全市三維仿真平臺,目的用于城市的信息服務、交通分析指揮、城市建設管理等方面,由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了能夠順利申辦2008年的奧運會,加拿大的多倫多城市也使用了虛擬現實技術對城市進行管理和規劃。
在我國,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型城市在利用三維虛擬仿真技術運用于城市建設方面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利用三維虛擬仿真技術的方面是輔助城市重要地段的建設以及大范圍的城市設計研究。例如在北京商務中心區、上海浦東開發區、深圳福田中心區的規劃中均進行了城市三維仿真技術的初步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維虛擬仿真技術的主要作用在于以城市現貌為基點,融合規劃方案后模擬項目實現后的城市景觀,并且能夠進行多角度動態審視,全面評估城市設計的規劃方案,這為城市規劃建設和領導決策提供了更為直觀、可靠、科學的技術手段。
將三維虛擬仿真技術運用于城市規劃建設的優點與好處在于:
①提高了城市設計規劃方案的設計和修正效率;
②豐富了城市問題的研究角度;
③提高了城市建設項目的評估質量;
④提高了城市建設項目的管理能力及效率;
⑤提高了為市民公開展示宣傳城市形象的效果。
目前,國外虛擬仿真技術顯出其極大的優勢,國內正在迎頭趕上。從目前我國對三維虛擬仿真技術的運用而言,可以看出我國的三維仿真技術發展水平已經有相當不錯的程度。從三維仿真技術在我國城市規劃上的運用的效果來看,三維仿真技術在我國城市規劃中的應用前景是非常廣闊的,而且我們相信,三維仿真技術會使城市規劃產生技術性的革新,會極大地拓展和豐富城市規劃的工作思路。
參考文獻
[1]張建偉,陸亨立.虛擬現實技術及其應用[J].電子科技導報,1999.
[2]陳友華,城市規劃概論[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
[3]楊保民,分布式虛擬現實技術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4]申蔚,虛擬現實技術的理論、實現及應用[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1.
關鍵詞:低炭經濟;物聯網技術;系統;LED節能特性
中圖分類號:TM9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0-0138-02
1 概述
現階段能源短缺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作為一個能源消耗大國,我國必須遵循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方針政策,才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在我國降低能源消耗、建設能源節約型社會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目標,在發展能源節約型經濟中,公共照明系統的節能是一項重要內容,實際工程建設中工遵循設計節能、使用節能的原則齊抓共管。
全國各大、中城市的主流路燈監控管理系統是基于監控中心――控制柜模式,最小監控單位為路燈控制柜,只能達到對某一段道路上的路燈統一開關調控的水平,同時管理軟件功能較單一,節能效果一般,越來越不適應城市管理現代化、信息化的飛速發展需要。以信息感知、組網、智能化識別、智能控制為特征的物聯網技術的興起給公共照明監控管理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可能。
三安物聯網公共照明智能管理系統即以單燈控制為核心的軟硬件集成系統,兼容目前主流的城市照明燈具,如高壓鈉燈的單燈智能控制,又可與新興的革命性照明產品LED燈相結合實現控制中心對每個單燈進行控制。
三安物聯網公共照明智能管理系統能實現遠程對任意單燈的開關燈操作,任意時段的亮度任意調節,單燈電流功率數據統計,損壞報警等,系統節能可比目前提高50%以上,是國內領先的城市公共照明服務物聯網平臺。
系統符合國家新興產業支持方向,順應國際路燈監控管理的發展趨勢,大幅度節電環保,降低維護費用,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和技術含量,并可兼容或擴展為城市物聯網管理系統的一部分。
2 物聯網公共照明系統的核心優勢
2.1 國內領先的高智能化城市照明控制系統
基于物聯網技術真正將單燈控制從簡單的模塊產品發展成完善可靠的智能系統產品,從中控室到監控柜直到單燈3級控制體系,整個城市所有單燈的開關燈控制和電流功率檢測、故障報警等均在中控電腦上實時顯示,集中控制,一目了然。同時可實現Web查詢,支持智能手機控制,是城市照明管理工作的換代產品。
2.2 系統可擴展到城市物聯網應用和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其他方面,或與已有的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兼容組網
該系統具備物聯網技術的所有核心技術特征,模塊自組網,無線通訊,數據采集、分析和處理;瀏覽器查詢和管理等,只要換裝不同的傳感器件和對系統軟件進行調整即可改造為其他類型的城市物聯網管理系統。同時系統基于通用數據庫和地理信息系統構建,通過接口便于與其他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兼容和組網。
2.3 系統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成熟性
三安物聯網公共照明管理系統的研發建立在本公司多年路燈控制的成熟技術和經驗基礎上,借鑒國內外相關產品的開發經驗教訓,并經過多個城市試用改進后成功的,采用了抗干擾和實際通訊距離最遠的無線通訊模塊,耐低溫和抗高溫性能良好的硬件模塊,保障了可靠性;系統軟件的開發歷經多年的用戶反饋和需求分析完善,確保了成熟性。
2.4 系統軟件功能豐富強大
基于自主研發的高效可靠的單片機程序和最適合用戶使用并可根據用戶需求調整的單燈控制軟件,可統一開關、集中控制,實現遙控、遙信、遙測、遙調,可靈活設置開關時間及組合,可實現地理信息系統功能、自動報警功能、所有路燈數據保存查詢分析等,支持最先進的Web訪問查詢,可運行于中控室電腦或其他任意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同時也開發了可在智能手機上使用的監控軟件,并全部兼容本公司原有的路燈監控系統。
2.5 可靠的單燈通訊及自組網技術
經過多年研發和實踐經驗采用的短距無線通訊自組網技術和多種軟硬件措施保證了實際道路使用中的通訊可靠性,同時工作時不需要申頻段,功率微小,運行成本極低。該技術是核心物聯網通訊技術之一,便于擴展到其他類型的物聯網應用。
2.6 適合LED燈、可調光節能燈等新一代光源的匹配要求
三安物聯網公共照明控制系統在設計時考慮了與未來城市照明發展趨勢兼用的需求,即可控制目前主流的高壓鈉燈等照明燈具,又在各層次軟件上開發了與新型LED燈、節能燈的通訊接口和相關控制管理程序,可無級調整LED燈功率,檢測溫度,開啟溫度上限保護等功能。
2.7 超值的投資回報
在系統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實現電網過欠壓、節能的精確及細化控制,用戶原始使用的控制系統不同,其節能效果也存在差異,但總體節能效果可達到25%-60%;并且有效的保護措施可延長用電系統的使用壽命,燈具維護、更費成本也有顯著下降。由此可見,節省電費的直接效益結合保護光源的間接效益可縮短用戶回收成本時間,并可持續創造節能效益。
3 LED節能特性
3.1 LED光源發光效率高
發光效率比較:白熾燈光效在10-15流明/瓦、鹵鎢燈光效為12-24流明/瓦、熒光燈50-90流明/瓦,鈉燈90-140流明/瓦,大部分的耗電變成熱量損耗。LED光效:可發到50-200流明/瓦,而且發光的單色性好,光譜窄,無需過濾,可直接發出有色可見光。
3.2 LED光源耗電量少
LED單管功率0.03-0.06瓦,采用直流驅動,單管驅動電壓1.5-3.5伏。電流15-18毫安。反映速度快,可在高頻操作,用在同樣照明效果的情況下,耗電量是白熾燈的萬分之一,熒光管的二分之一,同樣效果的一支日光燈40多瓦,而采用LED每支的功率只有18瓦。
3.3 LED光源使用壽命長
白熾燈、熒光燈、鹵鎢燈是采用電子光場輻射發光,燈絲發光易燒,熱沉積、光衰減等特點,而采用LED燈體積小,重量p,環氧樹脂封裝,可承受高強機械沖擊和震動,不易破碎,平均壽命達3-5萬小時,可以大大降低燈的維護費用避免經常換燈之苦。
3.4 LED安全可靠性強
相比其它光源,LED為冷光源,其無熱輻射性、發熱量低,觸摸安全,不僅光型可被精確控制,而且發光角度、光色也可精確調控,且并不含汞、鈉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
3.5 LED光源有利環保
LED為全固體發光體、耐沖擊不易破碎、廢棄物可回收、沒有污染減少大量二氧化硫及氮化物等有害氣體以及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產生,改善人們生活居住環境,可稱“綠色照明光源”。
3.6 LED光源更節能
采用LED恒流電源來給LED燈具供電,由于在電源工作期間都會自動檢測和控制流過LED的電流,因而,不用擔憂在通電的瞬時有過高的電流流過LED,也不用擔憂負載短路燒壞電源。LED燈有高效、環保、壽命長的特點。采用鋁制外殼的LED燈具,容易散熱,外觀精美,重量輕巧,LED采用鋁外殼可以增加燈芯的壽命,使LED燈看起來更美觀。所以,一些高質量、中質量的LED燈會采用鋁燈殼。LED燈泡比省電燈泡更省電,若散熱合宜,壽命長達30000小時。熱熾燈一般都只有1000小時壽命,省電燈泡亦只有大約8000小時。故LED燈泡能使用大約25至30年,而且光度隨年月衰減很少。LED燈泡都是無汞的,亦有不同顏色的選擇。售價雖然較高,但電力和維護費用較低,可互相抵消。
4 結束語
我國在新時代物聯網公共照明智能管理系統節能設計領域中面臨著新的挑戰,因為國外在設計過程中十分重視環保和節能。因此,對于設計者而言,就要選用合理的照明光源,合理的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才能緩解我國能源緊張的局面,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高速發展。同時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GB50189-200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2]李宏毅,金磊.建筑工程電氣節能[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3]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M].電氣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
[4]李峰.建筑電氣工程設計節能[J].大眾用電,2007.
[5]李樹洪,寧永璐.淺談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節能減排[J].科學觀察,2010.
[6]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節能專篇[M].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
關鍵詞:城建檔案;管理 ;開發利用
城建檔案對于社會的建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可以記錄這個城市發展,帶給我們思考,帶給我們啟發,所以說加強城建檔案基礎管理工作是刻不容緩的。城建檔案真實客觀的記錄了城市建設的全過程,它反映了城市已建工程維修、改建、擴建的歷程,它作為記載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有關活動的重要科學技術資料,是城市建設的奠基石,在當今社會快速而復雜的城市建設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現實意義。
一、城建檔案的現實意義
城建檔案,是指在城市規劃、建設及其管理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資料,圖紙,圖表,計算材料,照片,影片,錄像等不同載體和形式的真實歷史記錄。
(一)為城市規劃提供參考依據
城市建設是對城市各種要素的綜合評價后,經過分析論證、構想設計、最后付諸實踐的過程,城建檔案作為城市建設歷史資料數據的載體,可以為城市建設規劃提供依據,節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
(二)為城市建設奠定基礎
城市建設必然要涉及非常多的內容和資料數據,城建檔案是在城市建設中形成的文化歷史資料,它大量真實準確的數據在城市拆遷、修建、擴建工程各方面的工作中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三)為城市管理提供重要手段
城市管理關系著城市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錯綜復雜的城市網絡中對城市的基礎設施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維護是非常必要的,而城建檔案可以提供非常真實客觀的數據作為參考,從而形成完善的管理手段。
二、城建檔案的管理及開發利用的現狀分析
城建檔案管理是指:城建檔案資料的規范,整理,立卷,存檔,保管和利用,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建檔案的地域管理一般包括有大城市的城建檔案管理、中小城市的城建檔案管理以及小城鎮的城建檔案管理。城建檔案是服務于經濟建設和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信息資源。
(一)城建檔案不夠豐富,利用率和利用范圍低下
在城建檔案館中,城建檔案的收集的內容不夠豐富,分類不齊全,一些房屋建設的檔案較多,而對一些公共基礎建設的檔案很少,如橋梁、天橋等,而且檔案多為紙質檔案,電子檔案如音頻、視頻檔案缺乏,根本無法滿足利用城建檔案者的需要,而且由于各種原因,人們對于城建檔案的利用率也不高,利用人次及卷次與國外相比相去甚遠,使用的人大多數都是政府機關公務人員,普通民眾幾乎很少利用城建檔案為自己服務。
(二)社會公眾對城建檔案的認識淡薄
普通民眾對于城建檔案幾乎一無所知,有的甚至連城建檔案的名字都從未聽過,對城建檔案的性質和工作職能就更加無從所起,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忽略了城建檔案的重要性,沒有想要利用城建檔案解決難題的積極性。
(三)城建檔案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不高
作為城建檔案利用工作最重要的一環,服務工作的好壞決定了人們對于城建檔案利用積極性和效率,當前我國許多城建檔案館大多采取被動服務,只有當有需要者需要查閱城建檔案時才提供服務,服務形式單一,一般都是只做簡單的引導工作,數字化管理仍然只是空口白話,并沒有行之有效的主動服務措施,而且在城建檔案的利用效率過于低下,利用者想要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繁瑣的程序,而且落后的設備和嘈雜臟亂環境瀏覽也大大影響了利用者的效率,城建檔案編制和研究工作起步較晚,進展太慢,雖有一定的量,但卻多而不精、多而不優,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強、利用范圍過于狹窄、利用效果不顯著。
三、制約城建檔案管理及利用開發工作的幾個因素
(一)內容包羅萬象,綜合性強
城建檔案的內容不僅要包括建設工程前期準備,比如地理位置的勘察、計圖的制成等,也有在施工過程中形成的資料數據,如施工單位的資料、施工設備的介紹等材料,還包括竣工驗收后的文本、聲像資料等內容,它收集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內容的連貫性和綜合性非常強。
(二)內容涉及時間長,聯系緊密
建設主體經歷立項、規劃、決策等先期準備工作,再到施工、竣工驗收,這中間可能要花費數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建設主體的周期長短就決定了城建檔案的周期,而工程的檔案資料在每一個階段,既要獨立,又要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形成統一的有機整體,在這過程中形成的城建檔案客觀、連貫、整體地記錄工程的建設進程。
(三)信息來源渠道廣,涉及單位多
城市建設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它牽涉的面非常之廣,從地下的給水排水到土地的規劃使用再到空中的通信電力系統無不了囊括其中,城建檔案作為記錄這一過程的載體,內容勢必要涉及到其中的單位,其資料內容來源非常廣泛,且非常復雜,難以掌控,對城建檔案的管理和開發利用工作帶來不少難題。
四、城建檔案的管理及開發利用
(一)進行現代化的城建檔案管理
城建檔案現代化管理理念是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靈魂,沒有先進的檔案管理理念,即使有一流的檔案保管措施,還是不能解決檔案管理的落后性與檔案發展的先進性之間的問題。構建現代檔案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檔案保管安全體系,在庫房建設,溫濕度控制,防火防盜報警,蟲霉防治,檔案裝具方面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以微縮,光盤等現代技術進行搶救,提高重要,珍貴的檔案保管質量,轉好計算機運用工作,注重檔案數據庫基礎建設,有條件的檔案館要建立局域網,向數字化檔案館、網上檔案館發展。
(二)城建檔案管理內容的分類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地方,文化不用,那么城建檔案的內容整理方向顯然是不同的。我國是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北方有北方的文化,南方有南方的文化,西北有西北的文化,有大山的文化,有水的文化等等。有大城市的建設經驗,有小城鎮的特色保留等等。
(三) 優化工作體制,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城建檔案工作的創新
流動性和共享性作為信息的兩大特點,在城建檔案上也需要得到充分體現,才能實現其價值最大化,變封閉式管理為開放式管理,拓展全方位的信息交流渠道和通道,現在,城市管理部門之間由于信息不通暢,各行其是,經常發生摩擦,,如電力部門施工毀壞通信部門的光纜造成重復建設,浪費了國家的資源,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先進的城建檔案網絡,形成市館、縣館、部門檔案館三級聯網,實現資源共享,圍繞城建檔案館,指導、開發城建檔案業務,促進城建檔案工作的創新。
(四) 做好城建檔案的編研工作,有針對性地提高城建檔案的利用率
城建檔案價值具有多元化,加強編研力量,為編研工作提供充分的外部條件,確保編研工作的有序的進行,不斷提高編研工作的水平,開發一些質量高的產品,開發出不同類別,不同范圍的城建檔案產品,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具有鮮明個性的利用者,用突出特點來建立城建檔案信息的品牌效應,以專題、研究、分析、匯編等多種方式,通過網站、電視、報紙、專題研究信息、期刊等多種渠道提供給利用者,既可給現有的利用者提供信息,也可以激發潛在利用者的利用需求滿足,提高城建檔案的利用率。
五、結束語
城建檔案的管理和開發利用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它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約,我們必須要把握機遇,改變觀念,優化體制,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城建檔案管理和人開發利用工作更好更快的發展,讓它為市場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羅敏.關于城建檔案開發利用的幾點思考[J].城建檔案,2011(9).
關鍵詞: 信息技術;智慧城市;發展脈絡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198(2013)13000503
0 引言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居住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病”越來越多,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影響公眾的居住在城市里的幸福感,為了讓城市變得更美好,城市管理者嘗試運用技術的手段來改善城市的管理,伴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智慧城市的理念應運而生,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接受,并開始了智慧城市的建設。進入“十二五”以來,智慧城市建設受到越來越多城市政府的重視。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20多個城市的政府在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建設智慧城市,上海、廣州、寧波等一些大中城市已經啟動了智慧城市建設工作。《中國智慧城市(鎮)建設行動綱要(建議案)》中明確,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爭取在國內發展100個智慧城市(鎮)、200個智慧城區建設示范區,使基礎設施先進、信息網絡暢通、科技應用普及、生產生活便利、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務完備、生態環境優美、惠及全體市民的智慧城市(鎮)不斷推廣普及。本文通過查閱和檢索大量國內外關于智慧城市建設的文獻資料,試圖對智慧城市發展的脈絡進行梳理,并對目前智慧城市的實踐情況進行介紹,為今后建設智慧城市提供經驗借鑒。
1 概念內涵
智慧城市作為新興的城市發展模式,概念外沿寬泛,至今并無權威和統一的定義。歐盟2007年10月發表的《歐盟智慧城市報告》中從六大維度來界定智慧城市,包括:智慧經濟、智慧流動,智慧環境、智慧公眾、智慧居住和智慧管理。Caragliu(2009)認為智慧城市是這樣的城市:通過參與式管理,在實現對自然資源的智慧管理的同時,對人力和社會資本以及在交通和信息通訊技術的投資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Harrison等(2010)將智慧城市定義為廣泛連接物理、IT、社會和商業等基礎設施,并充分利用集體智慧的城市。除了相關學者對智慧城市理念的研究外,IBM公司(2009)依據其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認為“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城市發展的一種新型策略,即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在其管轄的環境、公共事業、城市服務、本地產業發展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應對地方政府在行使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政府職能過程中的相關活動和需求,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娛樂環境。
伴隨著IBM《智慧的城市在中國》(2009)的,國內學者開始關注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理論的研究。國內對智慧城市概念的界定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兩種。狹義上的智慧城市就是以一種更智慧的方法通過利用以物聯網、云計算等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來改變政府、企業和人們相互交往的方式,對于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響應,提高城市運行效率,為市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廣義上的智慧城市不僅僅是技術的,更是涉及空間、經濟、社會、制度和管理等全方位革新的新的城市發展模式,是盡可能優化整合各種資源,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城市。
2 戰略和方法
2.1 基本戰略
依據智慧城市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可以簡單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1:傳統城市管理改造提升與智慧城市培育和發展的項目相互適應階段;
階段2:智慧城市培育和發展的項目逐步孕育出新的管理方式,兩者之間培育和發展形成良性互動、相互融合;
階段3:智慧城市培育和發展新興項目和產業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態勢。
發達國家智慧城市的崛起一般都是在傳統產業發展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之后才出現的,因此之間銜接比較容易,而發展中國家還處于傳統產業的發展階段,對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承接問題尚未真正提上議程,是在傳統產業發展不充分的背景下提出來的智慧城市建設,工業化、信息化在很多城市還有一段路需要走。
在這過程中,地方政府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策略也應因地制宜,目前有三種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戰略以供選擇:
(1)縫隙型戰略。盡管智慧城市是未來的潮流,也對城市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但由于一些城市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尚不能全面推開;可以采取縫隙型戰略。政府根據當地的情況,選擇一些適合的項目,使這些項目融入整體城市管理中,為全面推開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基礎。
(2)圓弧拱頂戰略。在這個戰略中,智慧城市提供一個新型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傳統產業、即將孕育的產業盡可能地共享信息價值,使信息對稱,使溝通暢通。因此實施該戰略的城市政府不僅僅要致力于價值創造,還要致力于構建并維護一個平臺,使新舊兩個模式能夠很好地交融,從而使智慧城市更好地發展。
(3)主宰型戰略。支配主宰型戰略是指政府通過橫向一體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或者縱向一體化(Vertical Integration)智慧城市平臺直接控制和管理整個運營系統,將傳統的產業和智慧城市孕育的項目很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體化戰略。一體化戰略可以主宰、引領其他利益相關者將為智慧城市建設貢獻力量實現自己的價值,這種方法可以減小成本,提高效率。
這三種戰略,并不互相排斥,可單兵推進,也可混合使用。地方政府在使用過程中,可自發的組合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一定機制組合的過程中成的戰略。
2.2 診斷和評估
國外對智慧城市的診斷和評估方面,歐洲智慧城市的評價體系分為六個方面,六個方面分別是指智慧經濟、智慧流動,智慧環境、智慧公眾、智慧居住和智慧管理。其中每個維度包括了33個要素,具體細分共有74項指標,其中48項為國內指標,26項為國際指標。另外,國際智慧社區較早定義了智慧社區的五個關鍵成功要素,即:寬帶連接、知識工作者、數字包容、創新、營銷與宣傳。它認為通過這五個方面的努力,可以提升一個城市或社區在寬帶經濟社會中的競爭力。按照評選程序,國際智慧社區要求申報“年度智慧社區”的城市或社區就以上五個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提供相應的材料和說明,更加偏重于定性的說明。
國內方面,2011年5月,上海浦東新區率先對智慧城市概念進行了系統梳理,提出“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1.0”,主要是基于城市智慧化發展理念,統籌考慮城市信息化水平、綜合競爭力、綠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而成,“指標體系”主要可分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務、智慧城市信息服務經濟發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學素養、智慧城市市民主觀感知等5個維度,包括19個二級指標、64個三級指標。如果一座城市的兩項指標達標率超過80%,那么它將邁入“初級智慧城市”的門檻;如果核心指標100%達標,那么將被稱為“成熟智慧城市”。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診斷和評估指標上,尚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形成統一的體系。
3 國內城市的實踐情況
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解決城市發展中日益嚴重的交通、耗能、污染、安全等問題已成為關鍵。智慧城市順應了時代的潮流,是新一輪城市發展和轉型的客觀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必然途徑。目前,我國正逐步邁進智化發展的快車道,上海、北京、廣州、寧波等國內城市已紛紛啟動“智慧城市”戰略,智慧城市漸行漸近。
(1)上海。
上海憑借自身的經濟優勢和國內較為領先的信息化水平,在國內較早地開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設,而且《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2011-2013年行動計劃》的為其智慧城市的未來建設提供了更為詳細的指導。目前,在“光纖到戶”、無線互聯網覆蓋密度、城域網出口寬帶等方面,上海領先全國。在衛生領域,市民在家能通過互聯網、電話預約全市34家三級醫院的專家門診;交通領域,由于有了覆蓋全市的路況信息采集系統,市民出行前能通過手機、網絡、電話等規劃行程,盡可能避開堵車;在教育領域,正在建設覆蓋全市高校、中職學校和區縣教育機構的教育網絡,它將把原本分散在各學校的教育資源通過互聯網、IPTV、數字電視等,輸送到百姓家里,幫人們實現終身學習的愿望。
(2)寧波。
2011年4月19日,寧波市出臺《加快創建智慧城市行動綱要(2011-2015)》,根據已排定的實施路線圖、計劃書、時間表,未來5年,寧波智慧城市建設共包括31項工程87個項目,總投資約為407億元 。截止到目前,寧波已斥資100多億元啟動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公共服務等十大應用體系建設。其中,智慧健康保障體系是寧波智慧城市十大應用體系的首個試點項目,已建成“區域影像集中診斷系統”,覆蓋了寧波八成以上的鄉鎮衛生院,與此同時,寧波還建立了統一的預約掛號平臺,患者可在網絡上直接預約掛號全市16家二甲、三甲醫院,并通過手機實時付費。寧波已在全國率先建起生豬、水產、蔬菜、牛肉、家禽等10類大宗食品的數字化“購銷路線圖”,至今年底,將完成建設寧波肉菜流通追溯系統。
(3)北京。
2012年3月16日,北京了《智慧北京行動綱要》,提出了城市智能運行行動計劃、市民數字生活行動計劃、企業網絡運營行動計劃、政府整合服務行動計劃、信息基礎設施提升行動計劃、智慧共用平臺建設行動計劃以及應用與產業對接行動計劃、發展環境創新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同時,作為擁有全球家喻戶曉的著名旅游景點如故宮等的城市,北京在智慧旅游領域也上馬了一批示范工程。5月10日《北京智慧旅游行動計劃綱要(2012-2015年)》,同時“智慧景區”、“智慧飯店”、“智慧旅行社”和“智慧旅游鄉村”四個建設規范也即將啟動。
(4)廣州。
廣州市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力推“無線城市”建設,已建立近萬個“第三代移動通信”基站,同時部署“天云計劃”,擬建亞太智慧城市。2011年4月17日,廣州市政府召開智慧廣州“五個一”工程現場工作會,部署加快推進包括一頁(市民個人主頁)、一卡(社會保障市民卡)、一庫(城市海量信息資源庫)、一臺(公共支撐平臺)和一城(天河智慧城)智慧廣州“五個一”工程建設。作為廣州市智慧城市建設示范區,天河區將建設63平方公里的“天河智慧城”,目前著眼于低碳、生態、智慧、宜業、宜居五大元素的天河智慧城建設方案也初步確定,按照方案計劃,天河智慧城將在一年內建成智慧廣州示范基地,三年內完成主要小區、街道和CBD智慧化改造,五年內形成智慧產業聚集區,十年內力爭成為國際智慧城典范。
4 總結
通過感知設備的充分感知和數據獲取,利用網絡互聯,在云計算中心的統一指揮調度下,將所獲取的信息應用到各個領域,涵蓋城市發展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是智慧城市的基本內涵。目前國內外對智慧城市的建設如火如荼,但總體來說,沒有一個城市能夠真正地稱之為“智慧城市”,物聯網和云計算只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如何實現真正地造福于民才是體現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之處。本文僅僅對智慧城市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當前智慧城市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希望能夠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緊跟時代的步伐,繼續加以深入地研究。
參考文獻
[1] Giffinger,Rudolf;Christian Fertner,Hans Kramar,Robert Kalasek,Nata,a PichlerMilanovic,Evert Meijers “Smart cities: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 cities”[R].Vienna,Austria: Centre of Regional Science (SRF),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7.
[2]Caragliu,A,C.Del Bo,et al.[M].Vrije Universiteit,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09.
[3]Toppeta,D.The Smart City Vision: How Innovation and ICT Can Build Smart,“Livable”,Sustainable Cities[R].The Innovation Knowledge Foundation,2010.
[4]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智慧的中國,智慧的城市[J/OL].http:///cn/services/bcs/iibv,2009.
關鍵詞:智慧城市 信息化 試點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8-184-02
城市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的規模在迅速增長,人口在不斷挑戰歷史新高。城市得到飛速發展的同時,城市也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城市要持續健康地發展,就必須最大限度地優化和利用有限的資源,充分利用信息化使城市的管理變得更加智能化。
在過去的10年中,信息化在推動我國城市化、城鎮化的進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城市都把信息化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紛紛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以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黨的十報告中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報告中有19處提及信息、信息化、信息網絡、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等,這充分說明信息化已成為“新四化”的加速器。
一、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的情況
“智慧城市”是指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加速發展的背景下,以互聯網、電信網、廣電網、無線寬帶網等網絡組合為基礎,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以信息技術高度集成、信息資源綜合應用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術、智慧產業、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為重要內容的城市發展的新模式。
美國IBM公司的“智慧城市”定義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作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化管理和運行,從而為城市中的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級階段,是城市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它體現的是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互聯互動的特征。它的表現特征是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自2009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后,引發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世界上第一個智慧城市——迪比克,美國中西部的小城,一個由高科技充分武裝的60000人社區,將其完全數字化并把城市的所有資源都連接起來(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可以預測、分析和整合各種數據,并智能化地響應市民的需求,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更適合居住和商業的發展。{1}歐盟國家、日本、韓國等都先后制定出臺了符合自己國家情況的戰略規劃并實施。目前全球共有600多個城市在建設智慧化城市。
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最早是從地理信息系統開始的,經歷了從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現階段正處于工業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的時代,也是應用信息技術來裝備城市和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時代。智慧城市建設不僅能促進城鎮化發展的質量能和內涵,更是擴大內需的有效手段。在新的發展階段,城鎮化要由重數量的外延式擴張向重質量的內涵式發展轉變,打造信息化、工業化和城鎮化高度融合的智慧城市,將成為新型城鎮化的助推器。{2}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階段目標是“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促進產業轉型發展”。它的核心價值在于民生,在于更好地解決政府、企業、百姓關心的問題和實現可持續發展。
截至2012年12月,已經有69個城市正在進行智慧城市建設,其中主要分布在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占據智慧城市總數的59.4%,另外還包括武漢城市群、成渝經濟圈、關中—天水經濟圈等中西部地區。這些在建的智慧城市都呈現出自己不同的特色,具有良好的發展態勢。如“智慧深圳”、“生態沈陽”、上海的“云海計劃”等。
2013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90個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我省有太原市、長治市和朔州市平魯區入選。這些試點城市需要經過3~5年的創建期,然后由住建部進行評估,評定等級。它的建設不僅僅重視城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更強調這些信息基礎設施服務于我們的城市,支撐政府管理、企業經營以及服務于城市里老百姓的生活,成為城市發展的美好愿景,使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二、山西省的智慧城市建設
山西作為煤炭資源大省,由于長期對煤炭的過度開發、過度依賴,以資源為主的單一產業結構,抗風險能力較差,經濟大起大落。為解決資源型經濟的種種弊端,山西省在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其中包括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措施試點、循環經濟試點、生態建設試點,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加快民生社會事業建設等,均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10年12月1日,國務院批準山西省作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我國第九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也是第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級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經過兩年多的先行先試探索實踐,山西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城鎮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民生事業全面發展,在用地保障、行政審批、城鄉統籌、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體制機制改革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
2013年山西省的11個市將全面完成數字城市的建設,并努力實現向智慧城市的升級。在“三網”融合方面,太原市和陽泉市將分別依托“三網”融合試點和百度云計算中心,推動“智慧太原”和“智慧陽泉”建設,爭取在今年使山西省信息化指數在全國排名前移兩位,推動全省智慧城市建設。
太原:2009年以來,太原市作為全國首家完成數字城市建設的地級市,已在公安、國土、環保、應急等21個部門開展了成果推廣應用。如:山西省測繪局的數字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數字城管監測系統。現在全市438平方公里的城市公共管理空間分成2萬多個單元網格,對71萬個部件和地形進行全天不間斷的監控。太原數字城管平臺建成后,年平均處理各類城管問題80多萬件,2012年的結案率為94.06%以上。實現了數字化管理。在此基礎上,太原市積極組織實施“智慧太原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的項目已獲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批準。申報的“統一時空體系下的多源信息實時接入與異構信息自主加載技術”和“城市信息多層次智能決策關鍵技術與系統”兩個項目也已列入國家863計劃,獲科技部批準。
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是山西省首個綜合保稅區。建成后,將結束山西省沒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歷史,標志著山西省有了承接全球高新技術產業轉移、發展現代物流業的重要基地。山西綠云云計算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可解決萬余人就業,創造百億元產值,每年可上繳利稅10億多元。山西國際物聯網產業園將成為全省物聯網產業集群化發展、云計算技術規模化應用的重要載體,目前,已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與羅克佳華達成入駐協議。
朔州市平魯區:作為山西11個省級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先行試點區之一,率先在全省提出智慧城市——“智慧平魯”的建設方案,將發展的新動力和新主題確定為區域信息化建設,將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的戰略著眼點放在信息產業發展上,并將信息資源高效融合共享作為該區創新社會服務管理的核心舉措。
“智慧平魯”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以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為平臺,以實現人口、產業、空間、土地、環境、社會生活和公共服務等領域智能化管理為目標的全新城市形態項目。到2015年建成后,平魯將成為山西省內首家智慧化運行管理的區域城市。真正實現“產業智能發展、城市智能運行、政府智能服務、居民數字生活”的目標。2012年平魯區已初步建成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視頻治安管理系統、社會管理創新信息平臺等四項信息工程。
作為“智慧平魯”最重要的建設項目——物聯網系統,將給市民生活帶來巨大便利。例如,智能交通誘導分散車流。到2015年,還將建成覆蓋所有居民的健康電子檔案,實現農村、社區與醫院之間的醫療資源共享,并面向農村提供遠程醫療服務。
三、山西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要注意的問題
在“2013中國智慧城市年會”上,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寧家駿表示,建設智慧城市是城鎮化的新階段,是城市信息化的新高度。目前我國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存在三方面的問題:建設目的不明確,建設思路不清晰,建設模式不可持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做好頂層設計,制定智慧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標準體系。如山西省的晉城旅游,為資源型城市轉型跨越發展已成為山西綜改區建設的典型樣本。晉城旅游業發展在遵循經濟規律、生態規律的同時,嚴格遵循文化規律,不生搬硬套,完全按照文化軌跡設計運行整合資源獲得發展加速度。2012年,晉城旅游整合旅游資源,實施區域旅游一體化戰略,在“晉善盡美·盡在晉城”旅游形象口號下實現聯動共贏。區域旅游一體化充分發揮政府協調管理職能,積極引導各景區差異化經營,通過資源整合、集體營銷方式,促進區域內旅游市場主體的深度合作,實現旅游發展規劃、管理、品牌一體化。各景區在發展旅游上要以規劃優先、合作共贏、開放包容、務實創新為四大原則,堅持發揮生態優勢,在更大的空間中優化配置資源,拉長旅游產業鏈條,打造“美麗”名片,奮力走出一條追趕型、跨越式、可持續的發展路子。{3}智慧城市建設涉及方方面面,但最終目標是要最大限度地為老百姓在醫、食、住、行、游、教等方面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應突出重點和特色,以民生為導向,重點關注老百姓急需的智慧民生領域。因此,山西省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統籌規劃、綜合集成資源,充分利用好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統一實現人、物、環境的協同共享、優化配置。以人為本,科學化管理,從而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務效能和管理模式,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整合和共享提升城市基礎支撐的建設,以最大限度地開發整合和利用城市各類信息資源為核心,推進實體技術設施和信息設施的整合共享,提升城市各個領域智慧環境的應用水平,從而使我們的城市生活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注釋:
{1}金江軍.國外智慧城市建設進展.賽迪網,2011.6.2
{2}仇保興.推動由中國特色的智慧城市創新發展.中國信息界,2013.1
{3}馬慧英,王新廣,王翠環.資源型城市的轉型之路.中國旅游報,2013.3
參考文獻:
1.李伯虎.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需要注意5個原則.國脈物聯網,20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