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智能時代的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多元智能理論的特征
(1)整體性。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上述八種智能,而且各種智能之間并非彼此絕對孤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以組合的形式發揮作用。只是某些智能的發達程度和智能組合的情況不同而已,且智能經過組合或整合可以在某個方面表現得很突出。這八種智能有機的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的智能體系,因而這八種智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對人的智能的發揮都有重要的作用。2)差異性。多元智能理論在強調八種智能的整體性的同時,也承認這八種智能的差異性。加德納認為,盡管每個人都同時擁有相對獨立的八種智能,但由于受各種不同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和制約,它們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組合使每個人的智能各具特點,存在明顯的差異性。3)發展性。加德納認為,每個人的這八種智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具有極大的可發展性的,每個人都具有將這八種智能發展到極高水平的可能性,都可以通過后天的教育和學習得到開發和逐步加強。而人的多元智能發展水平的高低關鍵在于開發,而當代的教育的宗旨正是開發學生的多種智能,并幫助學生發現其智能的特點和業余愛好,促進其全面發展。4)實踐性。加德納教授修認為智能是在單元或多元文化環境中解決問題并創造一定價值的能力;智能是一整套使人們能夠在生活中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智能是人們在發現難題或尋求解決難題的方法時不斷積累新知識的能力。從而不難看出,多元智能理論強調了智能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突出了其實踐性。5)人文性。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智能實質上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學習機會和生理特征相互作用的產物。因而,一個人的智能的形成、發展和實現總和其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一個人的智能也必然會體現出各自的人文特征,具有明顯的人文性。
2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涵義及特點
2.1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涵義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multimedia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software),是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把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體綜合起來的教學軟件。它突破了傳統媒體的“線性限制”,以隨機性、靈活性、立體化的方式,把信息知識形象、生動地呈現給學習者。它的知識密度大、表現力強,能很好地激發廣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作為一種新型的綜合教學軟件,既是計算機應用領域的一個新的分支,又是教育領域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其特有的優勢和特殊的教學效果無疑會對教學思想、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2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特點1)集成性。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中,可以以結點為基本信息單元,通過鏈和網格的形式把文本、圖像、聲音、影視、動畫等多種信息媒體集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以供學生和教師使用。這樣不但可以使軟件圖文并茂、聲形輝映,教學內容生動逼真,具有極豐富的表現力和吸引力,而且也可以利用集成的多種媒體信息來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中較好地體現了多元智能理論的整體特征。2)靈活性。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它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需要做出反應,適應個性差異,照顧個體已有知識水平,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教學;它可以自定步調,允許學生自己控制學習進度;它可以根據學生個體當前的知識水平為其提供難易適度的學習內容;它可以根據學生個體學習風格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學習方式。因而它也可以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智能強勢和弱勢選擇最適合自己進行學習的學習模式進行學習,體現了多元智能理論的差異性特征。3)動態性。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具有極大的動態性,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動態發展的,它不僅在內容上能動態維護更新以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而且還能動態的展現事物的發展過程,從而使學生不但系統的掌握事物發展規律,而且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各種智能,從而較好的體現了多元智能理論的發展特征。4)交互性。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極大地實現了師生和計算機之間的交互作用。它能根據教學過程的各個具體環節的實際變化的需要,把各個知識點及其場景及時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而且能夠根據情節變化、學生的適應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反復調用、反復播放、反復操作;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操作,選擇自己喜歡的場景和片斷進行模擬實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而體現了多元智能理論的實踐特征。5)時代性。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是當今時代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和先進教育理論相結合的產物,就必然會有強烈的時代氣息。而且當代教育應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實社會性,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也就應該體現時代特征,以社會和時展的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為依據,展現一個社會的時代特色和人文背景,以利于培養學生與社會人文環境相適應的多元智能,從而體現了多元智能理論的人文特征。
3多元智能理論對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開發的啟示
3.1軟件目標多元化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的教育活動是以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全面、協調發展為宗旨的,與此相適應,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目標也應是多元的。應改革傳統軟件以提高教學質量獲取高分為唯一目標的思想,在設計軟件時,既要注重語言知識和數學邏輯知識的傳授,更應注重視覺空間、人際交往、自我認識、自然觀察、身體運動、音樂節奏等智能的培養。既強調軟件的學習助手地位、更應認識到軟件作為學生成長伙伴的作用。
3.2軟件內容豐富化為了能實現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培養學生多元智能全面發展的目標,就必須改變傳統軟件內容單一化的不足,豐富軟件內容。在傳統的軟件中,往往以單個知識點為主要內容,從而導致軟件內容單調,很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更別說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軟件內容豐富化,不僅要求軟件的知識點應豐富多樣,而且要求展現知識點的媒體信息必須多樣,即有文本描述,又有聲音講解,即有靜態畫面展示,又有動態影像播放。軟件內容多樣化還要求軟件知識的呈現模式應該多樣化,即要線性展示,又能隨機點播,即有自主探索,又有協作學習。從而在內容上為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提供足夠的素材和手段。
3.3軟件開發多員化傳統的軟件開發一般由專業人員進行,然后供給教師和學生使用,即使教師業余自制一些臨時軟件,往往也僅僅是教材的電子版本。在這種傳統的開發模式下,很少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因素。而多元智能理論則強調教育以學生為本,注重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其參與到智能發展的各個環節中,通過學生的親自參與來培養他們的多元智能。這就提示我們在開發軟件的時候,應集中專業人員、教師、學生等各方面的智慧,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讓他們都參與到軟件的開發活動中來,做到軟件開發的多員化。
3.4軟件應用情景化加德納認為智能在本質上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傳統的軟件在應用時往往被教師生硬地搬到課堂上,僅僅作為電子黑板來使用,缺少一定的鋪墊和相應的情景,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發揮軟件應有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論提示我們,學生的各種智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得以培養和強化的,因而要達到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培養學生多元智能的目的,就必須在應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時創造相應的情景,在合適的氛圍中應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進行教學和學習,并盡量在軟件中為學生創造相應的情景。
3.5軟件評價過程化傳統評價觀點只注重對結果的評價而忽視了對過程的評價,以最終結果論英雄。然而,學生的成長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對其成長過程中的評價不但能使其反省過去,更重要的是能激勵其面對未來。因而,多元智能理論強調評價的過程化,在學生利用軟件學習的過程中對其每一步、每一階段、每一過程都應有相應的評價體系,從而保證對學生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進行及時的評價。
關鍵詞:智能視頻監控;功能;實現方式;特征
中圖分類號:TP277
數據化時代影響當代的生活以及技術,智能視頻監測系統在數據化時代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比如遙感技術,就能夠極大的提升智能監測系統的警戒性,通過傳感器的反應組織惡劣天氣或者人為的惡意損壞,再比如臉譜識別系統,這一系統現在還沒有被廣泛的應用在普通的道路智能視頻監測系統中,但是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商業以及科技偵查的領域當中,通過臉譜識別,能夠迅速的區分目標人群加強檢測性,因此本文基于這一形式,對智能視頻的監測功能、實現方式、系統模式進行分析。
1 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的功能
1.1 周界警戒及入侵檢測。這是利用GPS定位技術以及傳感器遙感技術進行的數字化感應裝置,這種裝置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霧霾、冷空氣、濕氣、低溫等惡劣自然天氣對智能視頻系統的影響,同時能夠增強智能視頻的自身感應能力,防止人為的惡意破壞,并且通過傳感系統,能夠隨時隨地的檢測到智能監控系統的自身機械運行效果,防范故障發生。
1.2 物品被盜或移動檢測。移動監測系統是現代化智能視頻的重點監測方式,通過臉譜化識別以及隨時捕捉的人物景象,能夠在高速移動的情況下對抓拍事物進行拍攝,保證高度清晰,因此大規模的運用在商業、金融等領域,但是這一系統造價較為昂貴,不能普及。
1.3 遺留、遺棄物品檢測。智能化監測系統不僅能夠實現抓拍以及警戒,同時帶有記憶芯片,對現場遺留物品做圖像還原,并記錄當時的具體情況,同時對遺留人進行臉譜識別,幫助遺留、遺棄物品物歸原主。
1.4 流量統計。智能化視頻的強大記憶功能配合流量監控系統,能夠對現場人流量做出警示,比如在某防火通道內人流量過于集中,智能視頻監測系統就會發出警戒,警示工作人員盡快對擁堵人流進行疏散;再比如在工廠內,物品大規模堆積,此時監測視頻會進行境界,方便現場工作人員對此進行梳理。
1.5 擁擠檢測。擁擠監測是建立在流量監測的基礎上,通過流量分析,對當時當地的擁擠度進行分析,這主要歸功于前期的數據建模系統,編程人員根據當地的空間以及日常人流情況進行編模建模,隨后通過智能視頻的運行,就能夠對擁擠情況進行分析,這種視頻監測系統大多運用在物流產業鏈上。
1.6 PTZ跟蹤。PTZ又稱為全方位變焦控制,是跟蹤型智能視頻監測系統,常常被運用在PC移動端,能夠不間斷的、高清晰的對被跟蹤的事物進行捕捉拍攝。
1.7 人體行為分析。這是智能視頻的高端發展,對人體的肢體行為進行預判分析,能夠最大程度上防恐防暴,但是這一系統至今還未完善,因人體的肢體語言復雜多變,不能夠進行系統的建模,但是能夠初步做到依據金屬物質進行初步識別判斷,識別危險物品以及捕捉人體語言。
1.8 車輛識別。車輛識別是PTZ跟蹤的升級,這種系統的優點是能夠集中性的識別人物以及車牌號碼,清晰的記錄車的運行軌跡。
1.9 智能化監測追蹤。這是智能視頻的全新理念,通過網絡連接,智能視頻能夠對當時捕捉的事物進行危險吻戲,同時進行報警,然后根據捕捉點進行聯網追蹤,即智能視頻之間能夠形成網絡聯系,將捕捉的記憶點進行細化處理,時每一個監控視頻都對這個記憶點進行檢測。形成360°全方位的智能監控系統,防止點化監控所帶來的不足。
2 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的實現方式
智能視頻監控系統是依托數據位基礎,依靠網絡傳播方式為鏈接理念,依靠建構數據模型為分析策略,的監控裝置整合,也就是將網絡、監控、感應裝置、傳統的視頻監測系統、以及智能分析裝置進行整合。因此整個智能視頻監測系統分為三大部分,即前端監測裝置,中端傳輸裝置、后端分析裝置,如前端監視裝置上就包括錄像、抓拍、鏡頭跟蹤,然后在通過中端的傳輸數據帶,通過數字模式傳遞到后端分析系統當中,智能視頻的壓力更為均衡地分布在前端的網絡視頻設備和后端的管理服務器上,各個設備各盡其職,系統架構更為合理。在目前前端DSP處理芯片能力還無法支撐完整的智能分析業務的情況下,也是一個良好的方式。后端處理的方式是集約化數字處理,也是分析系統的建立,其中的難點在于對數字模型的變成,目前市場上能夠應用并且已經實現成熟監測的后端系統,僅僅止步于視頻拍攝以及記錄抓拍,因此后端處理的實現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3 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的特征
3.1 提高報警的準確度。智能視頻監控系統能夠從紛繁復雜的圖像畫面中利用“智能分析技術”的提取的物體特性、特征,正確識別出不同物體及其運動軌跡規律,它可以明確地區分出人、車或其它物體,并過濾掉類似水波、光影等背景干擾和光線變化影響,一旦發現監控畫面中“關鍵目標”出現時,系統能夠以最快、最佳的方式提供有用信息或告警并及時得到處理,有效地提高報警的精確度,同時拓展了視頻報警的應用范圍。
3.2 提供新的監視方式。隨著視頻監控需求的日益高漲和前端攝像機價格的合理化,一個系統的攝像機安裝數量也在成倍增加,超大視頻路數及大規模監視中心給控制管理人員帶來極大的工作壓力,要求監視人員隨時注視幾十上百路圖像并判斷畫面中是否存在異常狀況是不現實的,這將大大降低監控系統的安全有效性和實際操作管理能力。因此,智能視頻分析系統可使用戶更加精確地定義安全威脅的特征,可以在圖像監視范圍內設定多個虛擬警戒線或警戒區域,可以分時段地設定、分析不同的重要對象,真正做到只有違犯警戒規則的行為才產生報警的高效監控。
3.3 做到“事前預防”能力。智能視頻分析監控系統的“遺留物品判別”、“區域逗留提示”、“運動方向判別”等功能將能使安全人員提前感知異常行為并關注相應監控領域、盡可能提前發現潛在的威脅并做出應對策略,例如:有人在公共場所遺留了可疑物體或者有人在敏感區域附近長時間徘徊、逗留,智能視頻分析系統將可以識別這種行為、提示給保安人員,實現對可能產生的犯罪或違規行為進行預警。
3.4 有效擴展視頻資源用途。對用于安防系統的智能視頻分析結果還可以用來聯動高速球型攝像機進行跟蹤拍攝或者對聯動平臺進行相關的智能業務,當可疑目標觸及多個攝像機的多個智能視頻分析區域時,系統將能夠驅動高速球型攝像機對可疑目標連續追蹤,在遇到多個可疑目標共同出現時,也可以分別捕捉其各自的活動圖像,使監控系統更具智能優勢。
4 結束語
智能系統并非是指操作智能,而是實現單獨的個體智能,即針對監測視頻,在視頻的本身今生改造,比如感應裝置、抓拍裝置、鎖定裝置等等,將視頻監測改造成能夠獨立完成并能夠建立數據模型的裝置系統,同時作者認為,智能視頻監測系統還能夠實現報警、預防等手段,對道路、大型商場、住宅小區、住宅范圍進行監控,同時對這些地方進行數據分析。未來的檢測視頻不僅僅是智能監測,而是要輔助管理人員實現全方位的管理。
參考文獻:
[1]郭瑞霞,吳運新,宋躍輝.智能跟蹤視頻監視系統研究[J].電視技術,2006.
[2]鄭世寶.智能視頻監控技術與應用[J].安防科技,2009.
[3]王素玉,沈蘭蓀.智能視覺監控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圖像圖形學報,2007.
關鍵詞 智能電網;電力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3)13-0110-01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能源的消耗不斷增加,人類正面臨著能源枯竭的威脅。在能源匱乏的時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智能電網技術在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一方面,它決定著電力事業在未來的運營和發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電力工作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利用智能電網技術,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電力故障處理的方法,節省人力財力;利用智能電網技術,我們還可以提升電網規劃系統的工作效率,優化配置煤礦等生產資源。
1 智能電網的概念
所謂的智能電網主要以兩種技術為載體,具體來講就是測量技術和傳感技術,當然僅僅具備這兩種技術還是遠遠不夠的,它還需要以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為基礎,與此同時,配置先進、專業的軟硬件設施,積極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熟練掌握所涉及的所有技術,以此做出科學正確的決策,支持系統進行控制的電網應用。,使電網智能化。智能電網提高了電網的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了資源的經濟效益。智能電網的優點包括:能夠自愈、激勵和自動抵御攻擊;兼容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最大限度的滿足客戶的用電要求和需要,不斷優化電力市場等,只要這樣才能確保其長期出去高速、穩定、可持續的運轉狀態。
2 智能電網的特征
智能電網的特征包括自愈、堅強、集成和優化四個方面的內容。下面對這些特征進行一一的論述。
2.1 自愈
電力供給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在現實中,眾所周知,電力供給本身具有復雜性的特點,這種特質直接導致了電力技術和電網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智能電網所具備的“自愈性”特征會使其在出現問題,及在相關工作人員的干預下,自動將問題原件篩選和隔離出來,并加以修復,最終使得電網系統恢復正常運營狀態,智能電網的優勢還不僅僅體現在這一方面,它在自愈的過程中,還不會出現供電服務中斷的情況。所以從根本上說,智能電網的自愈能力為電網的正常運行提供了可靠的免疫力,它是智能電網中最重要的特點。智能電網擁有強大的故障預警系統,在故障發生后,能夠自動的進行故障分析、系統修復以及故障隔離。
2.2 堅強
在現實中,電網經常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和攻擊,比如來自大自然的攻擊或者是人為的物力影響和攻擊等,這些都會致使電網陷入癱瘓狀態。有了智能電網,這種危害會得到緩解。在面對干擾時,智能電網能夠保持對用戶的供電能力,避免出現大規模的停電事故;智能電網還可以有效防御計算機病毒的攻擊,保障電力信息安全;不僅如此,智能電網在具有自愈功能的基礎之上,還能夠對攻擊者發起反攻。智能電網能夠在電力技術以及電力系統規劃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正是因為它的抗攻擊和反擊的能力。
2.3 集成
電力系統貫穿所有電力等級,是發電、變電、配電、輸電及其用電等各個環節的集成,有效實現了“業務流”、“信息流”和“電力流”的高度一體化。智能電網為電力使用提供了統一的平臺。保證了電網精細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實現電網信息的共享和集成。
2.4 優化
智能電網在電力系統規劃中優化調整電網資產管理與運行,保證用最低的投資成本達到最優的目標和效果,符合經濟效益。職能電網可以充分的發揮動態評估技術的功效,保證資產的使用能力,使資產在更大的負荷中穩定運行。
3 智能電網在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中的應用
3.1 建立智能電網信息模型
對智能電網系統進行管理,不僅包括對電力系統固有的生產屬性進行信息化的管理,而且要理清數據之間的層次分布關系。因此,智能電網信息模型既包含了空間圖形信息,又包含了生產屬性信息。空間圖形信息可以準確的描述各個電力空間的位置,它在GIS技術中通過坐標(X,Y)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示;電力的生產屬性信息采集了大量的物理特征和各種各樣的電力設備,所以數據量非常龐大,不僅可以全面的監控電力系統中的固定設施,還能對生產設備實施信息化操作,并且把這個過程反映在幾何數據模型當中。它們都是點、線、面對象的集合,并且通過這些地物可以組成電力系統環境下所有的地物,并分別體現出各自的幾何特征和屬性特征。在電力網絡的處理中,電力技術的生產過程和過程數據是分不開的,所以對于過程數據模型,我們也可以通過位置來建模,它主要表現:用托肯的建模方式對過程實力進行建模。要使得智能信息工作網的完整性得到保證,必須遵循模型演進規則。
3.2 電力系統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電網最大的優點是能夠利用潔凈的、新型的和可持續的資源進行發電,從而減少了資源的損耗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非常符合現代社會提倡的“低碳生活和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智能電網對電力系統的管理控制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即自動檢查、自動尋找、自動求解和自動執行。
3.3 數據庫的連續自動化更新
在當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的環境下,電網數據庫的所有信息都應該實行統一的模式管理。首先,通過電網特殊元件自動采集本地數據庫的實時記錄并不斷進行自我更新;其次,及時在服務器端建立緩沖區,大力存儲常用數據,提高服務器的操作效率提升工作流網絡的性能。
4 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總結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將智能電網的相關技術運用到電力系統中來,有利于很好的控制電力技術成本,求得電力規劃管理的最優化解,也有利于降低電力企業管理難度。因此,我們要做到事前規劃、預先處理、提前排除、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不斷探索新型電網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策略,全面加強電力系統規劃與煤電技術的應用,確保電力系統規劃零故障目標的實現,促進電力系統規劃作業更加安全穩定的進行,推動我國電力事業的不斷發展,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關鍵詞:大數據;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志碼:A
0引言
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AI、5G等許多新名詞不斷涌現,推動信息技術發展進入了新紀元。在金融科技的推動下,各大券商也相繼開始了人工智能項目的研發,將券商業務與AI相融合,已經成為時下的一門熱點話題。從現階段部分證券公司推出的一些APP來看,人工智能主要在智能服務、量化交易、精準分析等方面,展現出了明顯的優勢。通過開展人工智能在證券領域的應用研究,目的在于人以大數據、物聯網為依托,進一步提高“智慧證券”的成熟度,在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精準化預測等功能的基礎上,探索大數據時代券商行業發展的新路徑[1]。
1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關系
1.1人工智能是大數據技術應用的基礎
大數據時代,數據的海量化特征,導致有效數據的篩選和提取難度增加。AI技術的應用,能夠通過人工設置篩選條件的方式,以極高的速度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過濾,其中符合篩選標準的數據會被留下來,存儲在數據庫的一個獨立單元內,而其他不符合使用需求的,則被視為無效數據被清除。這樣既可以釋放更多的存儲空間,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有效數據密度,為下一步數據的整合、利用奠定了基礎。AI還具有自主學習功能,隨著應用時間的延長,應用領域的擴展,智能化程度也會不斷提升,在支持大數據技術應用方面也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技術人員可以深化AI研究與開發,利用其強大的學習能力,在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增強券商風險防控能力上,發揮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建筑設計;智能建筑設計;管理;結構設計;屋頂設計;節能設計
前言
智能建筑指通過將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智能建筑是集現代科學技術之大成的產物。其技術基礎主要由現代建筑技術、現代電腦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現代控制技術所組成。
1.智能建筑的功能與價值分析
當前信息化、網絡化以及電子商務的時代,使人們對建筑物的高效化和多功能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智能建筑應運而生。智能建筑是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集中體現了信息社會中的信息特征,建筑物智能化程度將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步提高。智能建筑是建筑藝術與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的產物,是社會信息化與經濟國際化的需要。智能建筑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系統,在一個智能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建筑結構的生命周期最長,而一般的硬件和軟件設備有5~7年的生命周期,有的自動化系統僅有兩至三年的生命周期。如果智能大廈系統做成開放式系統,它就能不斷吸收新的技術,更新舊的設備,從而使整個智能化系統設施運行得更好。隨著可以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建筑材料科學和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智能建筑不僅需要計算機控制,也需要相應功能的智能建材的配合。智能建筑是為了支持建筑內的所有活動,增強對使用變化的應變能力,并保證建筑空間的安全,健康和節能,智能建筑的基礎和出發點在于結合每一個具體建筑的特征和性能,智能建筑的設計必須提倡個性化設計。個性化設計就是堅持以大系統、動態運行的角度進行建筑對象和使用對象的系統分析,針對特定建筑的具體需求,根據系統運行狀態,深入到特定細節的設計。
2.設計智能建筑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主要問題
設計智能建筑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智能建筑的功能與系統特點,要以統籌兼顧的原則為出發點,平衡智能建筑各功能和各系統的關系,取得最佳的智能功能,做到對智能建筑優勢和長處有效發揮的保證。在設計過程中要從下述幾個重點問題入手。
2.1做好智能建筑設計的過程管理
一是,在智能建筑設計前,應該明確《智能建筑設計標準》的內容和內涵,使《智能建筑設計標準》中的硬性規范部分得以遵守,進而做到對智能建筑設計質量的保證,為智能建筑經濟性、實用性提供保障。
二是,要建立智能建筑設計的管理目標,要將智能建筑的舒適度,智能建筑的環境作為管理的主要內容,通過對溫度、空氣、濕度、光線、噪音等方的調控能力和控制水平評價,為智能建筑設計提供必要的參考和規范。加強對智能建筑結構設計的管理,要從智能建筑的結構形式、智能建筑的層高、智能建筑的力學結構特點方面入手,綜合考慮智能建筑的結構穩定性,以做到對智能建筑結構隱患的有效控制。要從智能建筑的功能體現入手,嚴格審查智能建筑空調系統、供水系統、供電系統的功能,避免出現功能上的死角,確保智能建筑的功能穩定與完整。
2.2做好智能建筑的結構設計
智能建筑的結構設計應該從墻面、地面與天花板三個個重點環節入手,地面設計中應該根據智能建筑的特點選用架空的方式,這樣可以擴大地面下空間,使弱電系統和強電系統能夠做到物理隔離,不但方便施工,而且也有利于建筑改造。墻面設計中應該考慮智能建筑中各功能設備的接口和位置,一般采用外接方式,在墻面上設計出設備的接線口、位置,以利于傳感器和設備的功能實現和準確控制。設計天花板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暖通、消防系統的功能與特點,設計出相關系統的走線、出口,以實現智能建筑的通風、供暖、消防、照明等各項功能。
2.3改進智能建筑的屋頂設計
屋頂是智能建筑設計的關鍵部位,屋頂是智能建筑與大氣和環境敞開和交換的重要部位,很容易產生熱能的交換和積累,進而影響到智能建筑的居住性能、使用性能。同時屋頂也是智能建筑功能性設備的主要布設位置,雨水收集器、太陽能熱水器、通信基站、風能設備在樓頂大量集中,造成智能建筑樓頂空間資源和電磁資源的緊張。應該在智能建筑屋頂的設計中積極考慮保溫隔熱處理,阻斷智能建筑屋頂產生熱交換的可能。同時要根據智能建筑的整體需要綜合考慮屋頂功能設備的布置,優化屋頂空間資源,降低樓頂設備產生噪聲、震動和電子輻射的可能,提升智能建筑屋頂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2.4加強智能建筑的節能設計
智能建筑的一個根本特征是能源利用的高效率,應該在智能建筑設計過程中從系統的角度出發,認真做好節能工作,通過節能器具、系統的設計,降低智能建筑能耗的標準,控制智能建筑能源方面的消費,綜合而全面地節約智能建筑運行的能源成本,實現智能建筑在節能狀態下的可持續發展。
3.結語
智能建筑是應用信息技術,集成智能設備而形成的新型建筑類型,從歷史的角度看智能建筑的出現是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智能建筑的出現使人們生活環境、交往條件和居住空間得到了重新優化。在智能建筑的設計中應該把握科技與建筑發展的方向,要結合市場的需要和文化發展的趨勢,從《智能建筑設計標準》的全面解讀出發,控制智能建筑的關鍵環節與要點,積極進行智能建筑設計的創新,在不斷研究和不斷實踐的前提下,創建智能建筑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徐瑩.現代智能建筑中的空調設備自控系統【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09(7).
[2]葛紅,劉雪峰.建筑智能化存在問題以及改善對策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09(9).
[3]陸偉良.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的特征及實施【J】.工程設計CAD與智能建筑,2000(11).
關鍵詞 工業4.0;技術技能型人才;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7)16-0029-05
以智能化生產為特征的“工業4.0”時代,大數據和物聯網(傳感器)融合系統在生產中大量使用,制造業的生產模式隨之發生全新變革,勢必要求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教育作為我國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體系,只有在厘清工業4.0時代技術技能型人才內涵和能力特征的基礎上,完善或者重構其培養體系、培養模式,才能培養出滿足工業4.0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一、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內涵及演變
自工業社會產生以來,隨著科技進步和工業文明的跨越式發展,制造業歷經了機械化的“工業1.0”、電氣化的“工業2.0”和自動化的“工業3.0”三個時代,現在正在走向智能化的“工業4.0”時代。相應的,企業的生產方式也發生了嬗變,先后出現了四種主要形式:單件生產、大量流水線生產(福特制)、精益化生產(豐田制)和工業4.0時代的智能化分布式生產。不同的生產方式對技術技能型人才會提出不同的要求。
技術技能型人才是技術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統稱,是一個伴隨著科學技術產生和發展逐漸形成和完善的概念。技術是人類活動的一個專門領域,英文是“Technology”(技術)一詞,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臘,是古希臘文“lichen”(工藝技能)與“logos”(講話)的組合,意思是對造型藝術和應用技術進行論述。早期的技術僅指應用技藝。20世紀初,技術的含義逐步擴大至工具、機器及其使用的方法和過程。20世紀后半期,技術被定義為“人類改變或控制客觀環境的手段和過程”。現代社會中,技術不僅指工藝和技能,還包括運用科學知識,憑借可以復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手段[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化的演進、企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尤其是大量流水線生產方式的產生,人們根據生產實踐的需要,又對技術進行了細分。將科學原理演變為產品(或工程)設計、工作計劃、運行決策等所需要的技術稱為工程技術,對應的人才為“工程型人才”;將設計、工作計劃、運行決策等理念付諸實踐從而轉化為產品、工程等物質形態的人才統稱為“技能型人才”,他們以掌握經驗技術為主,工作特征主要表現為顯性的動作技能;而介于“工程型人才”與“技能型人才”之間的,即現在通常所說的“技術型人才”,他們以掌握理論技術為主,既要掌握理論技術,也要了解經驗技術,工作特征主要表現為隱形的智慧技能,屬于智力活動的一部分[2]。
(一)1.0時代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18世紀后期蒸汽機的發明引發了工業生產的機械化,自此人類社會進入工業1.0時代。這一時期,雖然出現了早期的工廠制度,但是制造業的生產組織方式仍以家庭手工業、手工工場為主,主要采取單件生產方式(Craft Production)。勞動者沒有分工,每個人都是全能工。他們根據顧客的需求,使用半機械化的設備,或者簡單、通用、低效的手工勞動工具,獨立完成產品的設計和制造過程。生產產品的數量、質量完全取決于生產者個人。這種生產方式的特點是生產效率低、成本高、質量難保證,但能夠滿足市場不同的個性化需求。單件生產方式下,沒有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劃分,所有勞動者都是全能的生產經營者,擁有工業價值鏈再造需要的全部職業能力,包括原材料相關的知識、產品設計、生產操作、質量控制以及和顧客打交道的能力等。
(二)2.0時代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伴隨著電力技術的發明和使用,制造業生產方式呈現分工明確、大批量流水線生產特征,標志著工業2.0時代的到來。在這一時期,制造業主要采取大批量流水線生產(Mass Production)。生產組織在勞動內容(水平方向)和勞動管理(垂直方向)這兩個維度上劃分成細致的條塊和森嚴的層級[3]。在勞動內容方面,復雜、完整的勞動內容被分割為零碎、簡單重復的工位操作,每個工人負責一個工位的操作;在勞動管理方面,生產過程中原本統一的計劃和實施、動腦和動手被分離開來,設置繁多的中間管理層級,做什么和怎么做都由上級計劃安排好,下級服從并執行。這種大量生產的方式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使產品質量得到了保證,但不能滿足市場個性化的需求。在大量生產方式下,勞動分工明確,技術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嚴格劃分,一線技術工人指的是技能型工人,他們只需接受指令,擁有簡單的生產基礎知識和機械的單工種操作技能,不需要完整的產品設計、生產和檢驗等相關的知識和能力。
(三)3.0時代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20世紀下半葉,電子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提高了生產自動化水平,大規模流水線生產轉向定制化規模生產和服務型制造,標志著工業3.0時代的到來。這一時期,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生產單位,主要采取多品N、小批量的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 LP)。這種生產方式,在勞動內容方面,取消了過細分工,很大程度上還原了勞動內容的完整性;在勞動管理方面,精簡中間管理層級,將生產的決策、計劃等原來屬于管理層的工作下放到生產小組中,并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某個生產模塊,又在很大程度上還原勞動過程的統一性。精益生產方式綜合了單件生產與大批量生產的優點,既避免了前者的高成本、低質量,又避免了后者品種單一、不能滿足顧客需求的不足。精益化生產方式下,技術技能型人才呈現融合趨勢,他們需掌握大工種(例如從單一的車削工、銑削工、磨削工等轉變為復合的機床切削工)、跨專業(例如機和電、技術與經濟等)的知識和操作技能,需擁有社會交往和協作能力,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決策能力、自我負責和解決問題能力,具有質量意識,有面對不斷變化的生產任務所需的靈活性以及自我組織、終身學習和創新能力等[4]。
(四)工業4.0時代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進入本世紀以來,網絡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軟件技術迅速發展,快速進入制造業并與自動化技術深度交織,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技術和數字化制造技術等相結合形成智能制造技術,建立在智能制造技術基礎上的智能化生產,標志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
1.工業4.0時代企業的生產特征
工業4.0時代,互聯網從“虛”的服務業大規模進入“實”的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方式在互聯網基礎上實現了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的協同對話,從而實現“智能”生產、柔性制造和互聯制造[5]。工業4.0時代,受個性化需求和信息網絡技術的雙重推動,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必然朝著分散、分布式制造發展,即企業的生產系統更像單元化的工廠,形成所謂的“社會機器”,以類似于社交網絡的方式運轉,它們自動連接到云平臺搜索合適訂單,并上傳與生產相關的問題,征求專家的處理意見。專家將通過集成的知識平臺、移動設備,更有效地進行遠程維護和服務[6]。分布式生產能快速高效地滿足市場個性化需求,充分利用生產資源,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產品質量。工業 4.0時代,制造過程是個性化定制的過程,是一個將生產原料、智能工廠、物流配送、消費者編織在一起的智能網絡,消費者只需手機下單,智能工廠就能自動獲取訂單和產品的個性要求信息,進而組織原材料采購、產品的設計和生產,再通過網絡配送交付給消費者。工業4.0時代,為了對市場個性化需求(包括新產品或增值服務)作出快速響應,在信息網絡技術的支持下,企業間勢必建構動態聯盟,實現區域內的、跨企業的社會資源整合,使得勞動分工由企業內延伸到企業外,呈現動態化組合趨勢,即工業4.0時代的勞動組織體現為供應鏈范圍內(跨企業)的扁平網絡結構[7]。
2.工業4.0時代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勞動內容及內涵
工業4.0時代企業的生產特征,決定了一線技術工人的勞動任務是操作和管理智能化、一體化的生產系統[8],具體勞動內容包括:執行帶有參數的操作流程任務,進行設備調試,確保生產工藝過程優化,分析、整合和記錄生產數據,分析、監控、優化和改進生產網絡和系統,使用和共同設計IT支持下的幫助和診斷系統,理解和優化與上下游企業的關系及它們之間的網絡關系,進行設備故障排除、維護等。為了完成這些勞動任務,一線技術工人應該擁有:綜合任務的察覺能力;信息技術和生產技術知識、軟件結構知識;創建用戶友好界面、共同開發軟件的能力;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的知識,能根據需求變化調整生產計劃、進行系統優化和獨立決策的能力;具備復雜的機電一體化設備操作、維護和維修能力;能正確讀取和評價機器數據并對機器進行干預;具備通過互聯網、手冊、數據表和知識論壇獲取知識的能力等[9]。總之,工業4.0時代,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必須是知識型工人,他們應該是融技術、技能于一身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純粹的以隱性智慧技能為特征的單一技術型人才、以顯性動作技能為特征的單一技能型人才將不存在。
縱觀人類工業化進程(工業1.0―工業4.0),可以將不同時代生產方式、勞動分工及技術、技能型人才工作崗位勞動特征總結如表1所示。
二、工業4.0時代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特征
為了有效培養工業4.0需要的融技術、技能于一身的知識工人,便于職業教育培養體系、教育目標、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建構和確立,從本文界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內涵出發,借鑒 KOMET[10](學生)職業能力測評模型的結構,我們可以建構面向工業4.0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能力模型(如圖1所示),它劃分為三個維度,職業專業維度、職業素養維度和職業行動維度。
職業專業維度,包括通識知識、智能化的知識技術、工業生產鏈知識(理論與實踐)、職業專業領域的知識技能四個領域。它們既是技術技能型人才職業能力發展過程中需要學習的內容范圍,也是技術技能型人才職業能力測試開發的題目來源。
職業素養維度,包括職業操守、決策能力、創新精神和社交能力。首先,敬業、有職業操守作為一種最基本的職業素養,也是工業4.0時代技術技能型人才應具備的基本職業能力;其次,工業4.0時代生產方式的智能化、生產組織的分布式、制造過程的個性定制化,勢必引發生產流程再造、價值鏈重組、生產過程知識技術的密集性等特征,要求技術技能型人才不僅要敬業、有職業操守,還要具有決策、終身學習及不斷創新與接受創新的能力;最后,工業4.0時代勞動組織的扁平網絡化,要求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工作態度趨于合作性、效率感,擁有與不同價值觀念、不同階層人群合作的涵養與技巧,有契約精神與時間觀念等。
職業行動維度,包括獲取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控制、評價六個方面,它們構成完成“生產任務”的完整的行動模式。完整行動模式是職業工作的實際運作規律,也是學生的學習活動應遵循的邏輯規律。是否遵循完整的行動模式,極大影響著學習者工作過程知識的獲得和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11]。
三、工業4.0時代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為了培養滿足工業4.0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我國職業教育要在人才培養體系、校企合作模式、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重大變革。
(一)構建一貫制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
工I4.0需要的是融技術、技能于一身、從事智能化生產的知識型工人。目前我國中高職貫通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主要強調培養學生跨專業、大工種的綜合職業技能,無法滿足工業4.0對一線工人能力需求層次整體上移的要求。為此,必須改革職業教育體系,搭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立交橋,打通從中職、高職、本科至研究生的一貫制培養通道。整合各學制段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資源優勢,發揮其整體效應。其次,要在系統論的視域下組織和協調一貫制培養體系的運轉,明確界定各個學段的人才培養目標,既要保證各學段在人才能力培養上有所側重,又要實現人才能力的持續積累與系統構建[12]。第三,各學段要建立健全質量控制體系,要明確自身在培養體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根據工業4.0的要求,開發規范的人才能力標準,并依據標準加強對人才培養質量的監控與考核,以保證面向工業4.0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系統目標的實現。
(二)建校企雙主體的合作辦學模式
根據面向工業4.0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能力模型,工業4.0需要的是具有職業行動能力的知識工人。而職業行動能力的培養必須有企業的深度介入,企業參與與否、參與程度直接關乎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是否滿足工業4.0的要求。但是,長期以來,由于諸多原因,我國校企合作中一直存在著嚴重的“壁爐現象”,這種現象已成為目前制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瓶頸。所謂“壁爐現象”是指在校企合作中,學校一方表現積極主動,試圖與相關企業合作,希望企業為職業學校學生、教師提供實踐學習的場所和環境以及建立相關實訓基地等,而企業一方表現比較消極被動,不愿意接受實習生,不愿為其提供必要的實習機會和條件。由此形成了“一面熱,一面冷”現象。究其原因,是我國職業教育制度設計中,忽視了企業作為職業教育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為了破解校企合作中的“壁爐現象”,學者們從不同視角,提出過不同的對策和建議。例如,從強制性制度變遷的視角出發,呼吁制定對企業具有一定約束力的法律法規,通過立法的形式強制企業參與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從誘致性制度變遷的視角出發,建議制定相關政策法規,譬如通過政府減免企業一定稅收或給予一定財政補貼等方式,鼓勵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但實踐效果都不佳,前者由于缺乏企業利益保障機制,影響到企業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后者則由于市場經濟中企業的趨利性,以及在校企合作監管過程中過大的交易成本,缺乏可行性[13]。
鑒于此,為了調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不妨嘗試“企業作為第一主體”的校企“雙主體”辦學模式。比如,在工信部2015年和2016年啟動的100多項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中,選擇條件比較成熟企業,采取“企業先招工,職校再招生”的管理方式,明晰企業對“準員工”的管理及勞動力支配權等,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發揮政府行為的撬動作用,重視企業的利益訴求,調動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建構“職業行動能力”導向的課程模式
工業 4.0 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備智能化生產系統的操作管理能力、動態變化工作環境中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與之相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應在課程結構和內容兩個層面進行適應性重構。課程結構層面,應在傳統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增添智能化、信息化、網絡領域的某些知識,作為通識課程。例如增加《測試與傳感技術導論》《數字接口技術》《互聯網與物聯網技術導論》和《數據庫與云計算術》等課程,讓學生掌握先進的網絡技術和智能測試與傳感技術,為學生以后利用物聯網、互聯網和大網絡數據平臺進行生產打下扎實基礎。課程內容層面,傳統課程領域(包括通識課、專業基礎課)要進行知識更新和現代化;專業課程,不妨借鑒德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遵循工作過程的邏輯順序,建構典型職業情境導向的學習領域課程體系。因為工業4.0時代技術技能型人才要根據客戶的需求,對智能設備運轉進行決策、控制和協調,對虛擬網絡與真實機器進行組織協調,對控制系統與管理系統間交互作用進行協調,也就是說技術技能型人才要根據具體客戶的需求,用知識、信息進行生產規劃、協調、評估和決策,即他們的職業行動具有強情境導向的動態化特征。這就要求職業教育專業課程內容,最好是典型職業情境經過教學論處理后的學習領域,以確保學生獲得職業行動能力以及能力的可遷移性。
(四)建構“職業行動能力”導向的教學模式
職業行動能力是人類在職業情境中,合理思考,從事職業化的工作和對社會負責的行動能力和意愿。工業4.0時代,職業院校尤其要把培育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作為重點,已有研究結果表明,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職業行動能力的有效模式。所謂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是通過設計“有意義的學習任務”或者“有使用價值的行動成果”,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任務的過程中,通過實際的“做”,即“行動”來形成職業行動能力,強調在“做”的過程中思考及總結經驗。設計“有意義的學習任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習任務(或者項目)盡可能來源于真實的典型職業情境,要完整且具有適當的問題成分,所反映的職業工作過程應該清晰透明。第二,應盡可能考慮學生的經驗和興趣,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調動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第三,包含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創造盡可能大的決策和行動空間,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最后,學習任務應能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參 考 文 獻
[1]裴云. 技術、技術性人才與技術型人才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20):37-38.
[2]馬振華.我國技術技能型人力資本的形成與積累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7.
[3][美]泰勒.科學管理原理[M].胡隆昶,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4.
[4]徐朔.企業勞動組織轉變與高職教育的“灰領”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91-100.
[5]李茂國.面向新工業革命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趨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57-65.
[6]陳志文.“工業 4.0”在德國:從概念走向現實[J].世界科學,2014(5):6-13.
[7]馬光秋.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的演進分析[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45-57.
[8]陳樹公,陳俐俐.制造業生產方式演變過程中的勞動分工及啟示[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9(1):10-14.
[9]vgl.Ahrens, D.; Sp?ttl, G. Industrie 4.0 und Herausforderungen für die Qualifizierung von Fachkr?ften. In: Hirsch-Kreinsen, H.; Ittermann, P.; Niehaus, J. (Hrsg.): Digitalisierung industrieller Arbeit. Baden-Baden: edition sigma,S. 2015:185-204.
[10][德]M利克斯?勞耐爾,趙志群,吉利.職業能力與職業能力測評―――KOMET 的理論基礎與方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48.
[11]Jank,W.,Meyer,H.Didaktische Modelle.Neue Lektion: Handlungsorientierte Unterricht[M].Frankfurt am Main: Cornelsen Scriptor.1991:337-374.
[12]徐國慶.智能化時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轉型[J].教育研究,2016(3):72-78.
[13]王為民,俞啟定. 校企合作“壁爐現象”探究:企業理論的視角[J].教育研究,2014(7):54-62.
Abstract The intelligent production mode, distribute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customize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delayering labor organization in industry 4.0 era give frontline technical workers new meaning of labor contents and labor forms and ask workers to be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technology and ability. Referring to the KOMET model, skilled talents in industry 4.0 era is composed of three dimensions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ction of vocation. From this point, training of skilled talents in industry 4.0 era needs integrative training system for technical skilled talents, dual-subject school-enterprise education mode and professional action ability oriented curriculum and education mode.
物聯網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門,它采用二維碼識別設備、射頻識別裝置、紅外線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照一定的約定協議,將物聯網和任何五篇連接在一起就能夠進行信息的傳遞和交換,實現智能化網絡系統對物品的識別、定位、監控以及管理等操作的一種現代化信息網絡。通常情況下我們稱之為“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的產生獲得了巨大的市場,并得打迅速發展,現在物聯網技術已經普及到各個領域。隨著社會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得到很大的改觀,目前我國在大力推進三網融合技術,人們的生活追求也朝著智能化、個性化、健康舒適、安全方便的方向發展。因此,在物聯網時代下智能化的物業管理受到人們的歡迎。物聯網在現代被看作是互聯網的拓展,物聯網兼具互聯網的特征、識別和通信特征以及智能化特征。互聯額昂特征表現在對需要聯網的物實現了互聯互通的網絡系統;識別通信特征表現在被納入物聯網的“物”具備自動哈斯別和進行物物通信的功能;智能化特征表現在網絡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控制。
2.現代城市小區的物業管理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在逐漸增多,隨之城市的住房建筑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列的花園小區住宅以及別墅住宅等。為了保證小區住宅各項工作和事件的順利進行需要對這些住宅小區進行管理,由此便成立了而一些物業管理公司。在目前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物業公司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在每個住宅小區中都有其自己的物業管理公司,但是這些公司的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導致小區管理的不合理化。另外,住宅小區中由于保安人員偏少和保安措施不到位,給小區的安全管理帶來威脅,市場會出現偷盜或公共設施損壞現象。而有些住宅小區隨配置了較多的保安人員,但是這些保安人員的年齡偏大、工資待遇差,很難留住人。若是針對城市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涉及一套智能化的管理系統,只需聘用較少的人員便能夠完成小區內的物業管理工作,同時還實現了對小區情況的實時監控,不但減少了小區誤了管理的人力投入還提高了小區物業管理的智能性和安全性。智能化物業管理系統不但給物業公司帶來很大的方便,還解決了物業公司擴大物業范圍而缺乏人力的問題。因此,在物聯網時代下,針對小區的物業管理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給人們帶來很大的便利和效益。
3.智能化物業管理模型的建立
3.1智能化物業管理模型的提出
縱觀現代的物業管理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在物聯網時代下,熱門的生活正向智能化發展,因此針對物業管理需要設計一套智能化的管理系統,來對小區物業進行規范化的噶努力。這里我們通過分析目前小區物業管理的現狀,此智能化管理模型由一個中央控制室控制,因此,還需要建立一個中央控制室來實現物業的智能化管理。此模型的建立主要以小區業主身份和物業車輛的識別、小區環境的監控、安全監控以及與無助家庭只能終端設備為基礎。此智能化管理模型使用了Wi-Fi、2G/3G網絡,以保證系統數據的順利傳輸。
3.2智能化物業管理模型中的分系統
此智能化物業管理模型是由多個分系統組成,其分系統共分為四層,分別是應用層、平臺服務器、網絡層和感知層。首先,該網絡系統通過感知層設備識別人臉、圖像、溫度等數據,然后將讀取的數據通過網絡層傳輸給平臺服務器,平臺服務器接收到信息后將數據進行儲存,同時將需要傳輸到應用層的傳輸至應用層的設備上。下面我們將具體分析此智能物業管理模型的各分系統。
3.2.1業主識別系統模型
此智能化系統中設計業主識別系統是為了小區安全而設計的一個分系統,要實現業主識別功能需要在小區出入通道口裝設識別感應器,以對每位進入下去的業主進行面部圖像掃描,待圖像掃描完成后將圖像信息傳輸至應用平臺上,并與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比對,并將相關信息傳輸至相關工作人員,若是小區內發生其他異常情況是,還可以將小區出入的人員情況一一調出進行排查,實現小區的防盜。
3.2.2車輛識別系統模型
此分系統主要是為了方便小區的車輛管理,車輛識別的實現是通過安裝圖像識別器和車牌感應器來是實現,通過識別設備的掃面將信息傳輸至數據庫進行比對,然后對車輛作出判斷,并將判斷結果傳輸至工作人員,這樣便于小區內車輛的管理,同時還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糾紛。此外,通過車輛識別能夠組織非法車輛進入小區,為小區的安全提供保障。
3.2.3小區環境監控識別系統模型
針對此分系統模型在建立時存在一定的困難。此監控系統需要監控小區內的物體、聲音、溫度、數量等數據,因此對于傳感器設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過此感應器設備能夠監控到小區內的儀器情況并及時將相關信息送至業主的智能終端,向業主提供天氣情況和企業異常情況。此外,為了保證小區休閑區域活動器材的完好,也需啊喲設置監控設備進行實時監控。
3.2.4防盜監控系統模型
針對小區安全問題,該系統設置了人臉識別系統,此系統除了房子外來非法人員進入小區,若是有人向通過攀爬建設物進入小區,此時還尅在高層建筑物上裝置感應器,通過此設備判斷是否有外來人員進入小區。這些系統除了具有識別功能外還能夠對數據進行儲存,方便日后的數據查詢。
4.結束語
過去的一年里,AlphaGo與李世石的大戰硝煙未平,它的升級版Master就在圍棋網絡對戰中創下了連勝60局,打敗+幾位世界冠軍的新紀錄:阿里云小Ai成功預測了《我是歌手》總冠軍:“最強大腦”王昱珩惜敗百度小度……人工智能以一代網紅的形象迅速而直觀地走進公眾視野。
這不過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冰山一角。本屆兩會上,科技界的代表委員們談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他們看來,隨著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這些信息新環境的延展,人工智能已經告別略顯笨拙的1.0時代,在性能升級、應用深入的道路上,跑向2.0時代(AI2.0)。
AI20的技術特征是什么?
當下看來,它體現在4個方面:從傳統知識表達技術到大數據驅動知識學習,轉向大數據驅動和知識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從分類型處理視覺、聽覺、文字等多媒體數據,邁向跨媒體認知、學習和推理的新水平:從追求“智能機器”到高水平的人機協同融合,走向混合型增強智能的新計算形態:從聚焦研究“個體智能”到基于互聯網絡的群體智能,形成在網上激發組織群體智能的技術與平臺等。
到了AI2.0時代,在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能城市、智能農業和智能國防5個重點領域實現全產業鏈智能化,才是一個國家將要面臨的新一輪挑戰。這意味著人工智能甚至會成為與土地、勞動、資本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新生產要素,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國家應把人工智能上升到戰略層面,對其進行系統規劃、加速布局,搶抓全球產業制高點。
事實上,在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前,人工智能已經是我國各界關注的熱點。2015年7月,人工智能就被寫入《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2016年3月,又被寫進“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4部門聯合下發《“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人工智能在我國逐漸邁開了步伐。
說的再通俗一些,物聯網就是利用局部網絡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
2014年智能設備的增加、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讓物聯網的生態環境越發的成熟。物聯網中傳感器技術、RFID標簽和嵌入式系統技術是關鍵要點,我們可以看到眾多智能產品通過傳感器、應用程序和WIFI連接,讓這些智能產品和我們的生活更加緊密。隨著傳感器和微處理器成本的降低,Gartner預測未來物聯網將有1.9萬億美元的市場,并且根據Gartner’s 2014 Hype Cycle所說,今年物聯網將達到頂峰,未來5-10年必將成為主流。
正如Gartner的研究主管Fabrizio Biscotti所講,“物聯網的部署將生成大量數據需要我們去實時處理和分析,實時處理大量的物聯網數據將增加數據中心的工作負載,同時讓供應商面臨新的安全和分析能力。”作為一種生活趨勢,那么物聯網對于營銷人員的機會在哪里呢?
真正做到個性化的一對一體驗
目前的營銷很難做到真正的一對一體驗,雖然企業和營銷人員可以通過社交平臺、填寫表單等途徑獲得用戶海量用戶信息,但在營銷的匹配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一些誤差,不能做到精準和一對一的個性化體驗。
物聯網時代下,當智能設備和客戶發生連接后,客戶的相關行為數據都會被智能設備所收集、檢測和分析,未來的互聯網將會很個性化,營銷人員和企業可以根據收集到的客戶行為數據為每一個客戶做不同使用體驗。正是因為如此,產品營銷和服務將被徹底顛覆,一對一個性化體驗會真正的落到客戶身上。
客戶數據將更加準確利于使用
以往我們在做用戶數據分析的時候可供參考的數據源比較單一,基本是性別、地理位置和簡單的行為數據,但伴隨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設備的增加,營銷人員和企業可收集的用戶數據將更加廣泛,使得客戶畫像更加準確。
在剛過去的CES 2015上我們看到的智能臺燈、智能門鎖、智能水壺等等產品,利用這些設備收集到的客戶數據信息將更加完善和精準,客戶的更多行為特征將被描述出來。例如目標客戶的生活習慣和喜好特點,通過這樣的數據,方便企業和營銷人員進行客戶管理,對營銷人員來說,這些數據比之前的數據更加容易分析出客戶特征。
廣告效果的關聯性更加精準
目前很多企業和營銷人員都在感慨營銷越來越難做,什么Banner廣告、彈窗、EDM推送、發傳單等等,就算把廣告投放出去,企業也不知道效果如何?這些用戶是否真正關注品牌、是否是我們的忠實用戶等等,除了知道賣的多還是賣的少之外,并不清楚是為什么賣的好與壞,所以很多時候企業在廣告投放時有一半錢不知道效果如何。
相反的是物聯網時代下,企業將知道自己的營銷廣告是否有效并且將和用戶關系連接的更加緊密。利用智能設備得到的信息數據通過技術分析能夠了解用戶的屬性畫像,利用這些結果可以做個性化的內容推送,而不是生硬和用戶無關系的內容,這樣能夠在用戶的有限時間內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讓廣告推送更加精準和節省成本。
個性化服務將更加適合用戶
2014年我們在市場上看到太多智能可穿戴的設備上市,一時間很多人都開始選購相關產品,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體重秤等等,這些智能設備能夠很好的檢測我們身體的運動情況、血壓等等各種身體機能的情況,或許未來當我們要做某件事件的時候我們的智能設備就會幫我們約好時間或者做好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