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問題啟發(fā)式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啟發(fā)式教學是是教師根據學習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掌握知識的教學方式。它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也是所有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啟發(fā)式教學的本意在于調動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獨立思考、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數學教學中的啟發(fā)式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動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使他們具有獲得知識技能的強烈要求和獨立發(fā)展自己意識的迫切 愿望,這是啟發(fā)式教學的前提,也是啟發(fā)式教學的結果。
關鍵詞:啟發(fā)式教學,實際問題,數學應用,學習興趣。
我們教育者都知道:數學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中起著特殊的作用。教師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獨立、自主、高效的學習者,學生離開學校后能繼續(xù)學習,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由此看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啟發(fā)式教學是通過教師的精心準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讓學生在老師的誘導下,通過師生雙邊活動逐步獲取知識的教學方式。那么,數學教學中應如何以“問題”為主線,盤活啟發(fā)式教學?
首先、將導入問題化,啟發(fā)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學生學習需要一定的情境,真實的問題情境是學習發(fā)生的土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得以順利學習的必然條件。教師采取有效的知識呈現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渴望,對學習內容可以產生很大興趣。
1、預設啟境。只有知識融于情境中才能顯示出活力與美感。知識產生的時候是鮮活而生動的,而象征知識的符號是抽象而枯燥的。在學生學習知識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透過抽象的文字符號,將知識的內涵生動的再現出來。讓知識回歸到它產生的情景中去,知識才會鮮活起來,把具體的事物與抽象的文字符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真正理解知識的意義,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習。
2、捕捉啟發(fā)時機。在授課過程中,隨著學生思維的開動,課堂氣氛會不斷活躍,這時,老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進行啟發(fā)。
例如:我在傳授三角形全等知識時,得出三條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這時就有學生提出,那三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也全等嗎?我首先對這名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表現進行表揚,然后拿出教學用的一副三角板,讓學生也拿出他們用的一副小三角板,進行互相比較,結果發(fā)現這兩副三角板的對應角確實相等但它們顯然不全等。在解決了學生的疑問后,我同時告訴大家,這樣兩個三角形在數學上稱為相似三角形,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其次、將知識生活化,應用數學,帶著問題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情和真情才會在師生中產生一種相互感染的效應,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喚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誘起學生渴望學習知識的欲望。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因此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十分注重從現實生活中引入數學知識,使數學知識生活化,讓學生帶著生活問題進入課堂,使他們覺得所學習的知識是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是生活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1、結合生活實際,合理組織教材,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育是要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打好基礎,必須開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生活實際,吸收并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信息資料來處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組教材內容。
例如:在講合并同類項時,一些教師只知結合教材,判斷課后哪些是同類項,哪些不是,再怎么樣合并同類項。實際上,我們在講完同類項知識時,可這樣提問啟發(fā):生活中大家看到哪些地方存在同類項情形?教師再提這樣的問題:50人與30元為什么不能加在一起?50元與30元為什么能夠相加?通過這一系列的討論、交流,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同類項的知識,并且對數學也逐漸有興趣了。這樣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改編成了學生感興趣的、活生生的題目,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生活中,讓學生發(fā)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
2、靈活處理教材,使例題生活化,易學易懂。
荷蘭數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生的實際,轉變“教教材”和“以教材為本”的舊觀念,教材必須從屬于、服務于學生學習的需要,在應用教材時,要靈活處理教材,根據實際需要對原教材進行優(yōu)化組合。現行教材中,往往出現題目老化,數據過時,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為遙遠的情況,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識,與信息技術發(fā)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式的要求。
第三、將訓練多樣化,一題多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1、游戲中學習知識,突破難點,培養(yǎng)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習熱情。
為了訓練學生的互動,在讀完多項式升降冪排列后,完成游戲:將事先多項式中的每一項寫在一塊硬紙板上,抽幾名學生上講臺一人一張面向其余同學,再抽一名學生上來指揮,使他們手中的單項式組成這個多項式,按某字母升冪排列,這樣做,學生興趣濃,交換某些項時,符號也隨之交換,因為符號是學生易錯的地方,再抽一名學生把這個結果記在黑板上面,老師評價。然后再抽一組同學按此游戲方式完成降冪排列。這樣在游戲中學習了知識,也突破了學習的難點,訓練了學生的膽識,組織能力。
2、變式訓練,將知識延伸并拓展,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課改背景下,題海戰(zhàn)術已經被廣大教師摒棄,因此變式訓練的功用顯得十分突出。變式訓練就是多角度、多思路地從不同的方面改變基本概念、原理、與規(guī)則的應用情境,讓學生理解其最本質的東西。它是基于學生熟悉問題的背景,是對問題的現象和本質的延伸與拓展,是師生共同探索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方法與途徑,可以使問題的解決層次化、靈活化、巧妙化、多樣化。因此變式訓練有利于優(yōu)化學生思維品質,促進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素質提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靈活轉換、舉一反三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應變能力。
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為6cm,高為10cm(A、B兩點分別是圓柱最大矩形截面兩角上的點),螞蟻從A點爬到B點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學生沿過點A的一條母線剪開得到側面展開圖后,容易求出最短路程就是圓柱側面展開圖中線段AB的長度,待學生完全理解后,教師將習題進行變式,提出下列問題:
(1) 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時為什么要將圓柱展開?
(2) 如果半徑和高均為6cm,最短路程又是多少?
(3) 如果將點B移到點A的正上方,最短路線是哪一條?
(4) 如果從點A繞圓柱表面一周建一懸梯到達點B,則懸梯的最短長度是多少?
(5) 在(4)中,為了減小坡度,點A需繞圓柱兩周到達點B,則懸梯的最短長度又是多少?
這樣不斷變換題目的條件,使問題層遞拔高,學生要想正確解答出來,必然進行合理的分類比較、正確地空間想象以及具備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問題(4)、(5)雖然較難,但問題(4)可仿照原題的思路解出,而問題(5)可以將其轉化為問題(4)來解決。
第四、將數學應用化,適應社會,享受學習樂趣。
面向全體的數學教育應當是學生未來需要的,是具有現實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戰(zhàn)性的。數學教學的內容應當是源于學生的生活,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fā)展需要的,應當摒棄那些脫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因而強化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和應用,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開展實踐活動,體會生活中的數學。
為了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初步接觸和逐漸掌握數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就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例如相似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日常生活中到處存在著相似的例子,相似圖形的性質在實際中應用也很多,直接應用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質來解決生活中不能直接測量物體長度的問題(測量金字塔高度問題、測量河寬問題、盲區(qū)問題)。在教學中,要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幫助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加以解決,提高他們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利息和利率時,可以讓學生模擬儲蓄、取錢。然后就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預習新課。這樣學生培養(yǎng)養(yǎng)成有意識的用數學的觀點去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并自覺把所學習的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建立聯系。
2、數學應用在其它學科之中,認識學習數學的重要作用。
數學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應該和其他各種文化是相互融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思想正是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不同的學科可以相互溝通、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汲取。因此,我將其它學科與數學結合起來。設計一些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作業(yè),讓學生在實踐中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合理運用。
藝術課參與教學,使數學課堂更精彩。著名畫家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與黃金分割、黃金比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贊嘆《蒙娜麗莎》之美的同時,深深感到這美卻來之數學,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密切聯系方差等知識決定射擊選手誰參加比賽。物理中的電功率問題、壓力、壓強、速度問題、密度問題和杠桿問題,與反比例函數結合起來。化學中溶液配制問題也是數學問題。真的可以說,在數學中,科學身影無處不在。從以上來看,學科綜合不僅開辟了數學新空間,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還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數學與其他學科綜合是大勢所趨,是《初中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
總而言之,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在課堂上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啟發(fā)誘導,在課外要積極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親自探索、發(fā)現、解決問題,成為“自主而主動的思想家”,享受創(chuàng)造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啟發(fā)的原型
所謂啟發(fā)原型,就是學生現有認知結構中待學知識的生長點。我們知道,數學學習過程是以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為基礎,通過內化、領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認知結構中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是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使新的教學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應材料建立起實質性的聯系。因此,教學中必須分清哪些是學生認知結構中得以同化新知識的相關材料(即啟發(fā)原型),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好教學。
比如概念教學中,由于數學概念往往是由一些實際事例和具體的數學教材抽象概括而成的,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經歷概念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就必須從這些學生已知的實際事例和具體的數學材料入手,去其表象、存其精髓,逐步形成概念。如平行線的概念,可先例舉學生已有感性認識的日常生活中諸多不相交線的實例,找出它們的共性,使學生形成初步映象后,再抽象成兩條直線,由相交時逐漸移動一直線變成不相交,從而概括出平行線的概念。
再如解題教學中,由于其關鍵是解(證)題思路的探尋過程,而思路的尋求過程經常表現為:“從已知、結論或是圖形方面看,過去有沒有做命題?”等。這里的“類似的題目”、“更容易、更直觀的命題”就是此時的啟發(fā)原型,教師要善于把待解(證)之題與這些啟發(fā)原型溝通起來。這樣,解題思路在學生頭腦中就會經歷了一個由模糊到清楚、由分散到聚合的過程,思路的獲得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在證明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定理時(新教材已改為公理),教材中的證法是:如圖所示,把ABC拼在AˊBˊCˊ上,使最長的邊BC和BˊCˊ重合,并且使點A和Aˊ在BˊCˊ邊的兩旁,連結AˊA,……(下略)如果教師如上機械講解,學生會問:“為什么要拼在一起,為什么連結AˊA?教師是怎樣想到的?”這些正是學生的困惑所在,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充其量只學會了本題的具體解法,而不會舉一反三,同時教師也失去了一次訓練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好機會。而教學中若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通過兩次原型啟發(fā),效果就會截然不同,其過程如下:
(1)第一次抽取原型
教師:過去學過如此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它們與本題的已知條件有何不同?
學生:學過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等。它們的條件中均有一個或二個角相等,而本題條件是三邊對應相等。……噢!應先證角相等。(通過原型啟發(fā)。把思路定向為“證角相等”,學生的思維產生了第一次飛躍。)
(2)第二次抽取原型
教師:如何證角相等呢?過去學過什么方法?
學生:利用平行線;利用全等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
教師:本題應該用哪種方法呢?
(學生思考后,容易排除平行線法。經過教師點撥,亦可排除全等三角形法,最終將思路集中在“利用等腰三角形”上。)
教師:圖形中并沒有等腰三角形,怎么辦呢?……,要找等腰三角形,應應有從同一頂點出發(fā)的兩條相等的線段(腰),而本題條件中相等線段卻分散在兩個三角形中,……。
(至此,部分學生已經能夠想到將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教師只要通過指導,使其思路更加完善即可,達到這樣的效果,應該說啟發(fā)是成功的;如果此時學生還不能自己得出“拼圖”的思路,而是由教師自己給出拼法,也應該說達到了啟發(fā)的目的。因為經過這樣的安排,學生的思維經歷了領悟的過程,他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拼”,而且知道了為什么要“拼”,做到了知其法、明其理,這也正是啟發(fā)式的目的之所在。)
二、啟發(fā)的時機
關于啟發(fā)的時機,孔子早就說過:“不憤不啟,不排不發(fā)”。意思是說,只有在學生思考不出而產生煩悶心情時,在學生想說又說不出來時,教師才予以啟發(fā)。具體到數學教學中,就是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要把握時機。如上例證明邊邊邊定理時,先讓學生自己思考,當學生雖明白題意而又不知如何下手時,抽取第一個啟發(fā)原型,從而把思路定向為“證角相等”;當學生在分析中不知用何法證角相等,出現第二次思維困惑時,再次抽取啟發(fā)原型。將思路定向為“利用等腰三角形”;當學生不知如何構造等腰三角形,出現等三次思維障礙時,教師又通過等腰三角形的特點,及時誘導、點撥,將學生的思路引到“拼在一塊”上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要創(chuàng)造時機。教師根據教材特點、學生水平,在啟發(fā)原型的基礎上,及時創(chuàng)設憤悱情境,營造良好的啟發(fā)態(tài)勢,使學生在似知非知、欲懂非懂的情境中,積極熱情地投入到嘗試活動中去。
如在講授“拆添項法分解因式”時,先出示一題x6-1,學生根據已學知識得到兩種結果:
x6-1=(x3)2-1=(x-1)(x+1)=(x2-x+1)(x2+x+1)
x6-1=(x3)2-1=(x-1)(x+1)(x4+x2+1)
教師有意安排兩名不同解法的學生板演,并引導學生分析:兩名同學公式的運用都準確無誤,怎么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
由于學生都親自解答過,此時問題一提出,學生的思維焦點立刻集中在“為什么?”“問題出在哪里?”這樣的問題上,使學生產生了欲罷不能的憤悱心情,為下面的教學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啟發(fā)契機。
三、啟發(fā)的力度
關于啟發(fā)的力度,古人也早論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示之始而正之于終”,意思就是:給學生指出思考的方向但不要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嚴格要求但不要施加壓力;提醒學生但不能直接告訴答案,教學的一開始,教師誘導、提示,學生嘗試并得到一些結果時,教師再予以指正。
【關鍵詞】小語;啟發(fā);模式;實施;探究
自孔子提出“不憤不啟”之后,幾千年來,啟發(fā)教學一直活躍在課堂上,在現代教學中,啟發(fā)已經有了更廣的含義,它不再受限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狀態(tài)中,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啟發(fā)教學更應該作為一種教學指導思想,把它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之中,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始終積極思維。
一、對啟發(fā)教學的認識
啟發(fā)式教學體現了一種教學思想。堅持啟發(fā)式,有利于遵循學生學習、認識的規(guī)律。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讓學生自己去積極思考和實踐,做知識和技術的主人,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1.啟發(fā)教學的本質。表面看來,教學過程是一種知識簡單、機械移位過程,就是老師把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移至給學生,必須經過一番加工處理,采取適合的方式、方法才行。學生接受這種“移”時,也并不是原封不動地搬過來,而是要在自己的頭腦中經過編碼處理以后才行。這里老師的移位處理說是啟發(fā),學生的接受處理說是思維。因此看來,啟發(fā)教學的本質說是如何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問題。而問題是引起思維的動因。思維是從問題發(fā)出的,并圍繞問題展開,最后問題得到解決而結束的。啟發(fā)與思維的關系可列為如下流程:
問題――思維――問題解決――認識深化
在這一流程中,問題是思維的前提,思維是啟發(fā)的核心,問題解決是思維的結果,認識深化是思維的目的。
2.啟發(fā)教學是個過程。在啟發(fā)教學中老師和學生既有側重,又有配合,共同促進過程的發(fā)展,其中在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是老師的活動,就是老師提出各種問題交給學生。但有時學生也可提出問題,學生的問題被老師采納后作為教學啟發(fā)的問題,又交給學生。因此,從本質上說,在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起主導作用的是老師。在思維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是學生,由學生來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但是,學生的思考必須伴之老師的講解與指導。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只有這樣,才能構成積極有效的活動。
3.啟發(fā)教學是一種氛圍。在啟發(fā)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必須自始至終地積極配合、共同參與。教師要引導學生思維,學生要積極思維,教師是思維的振蕩源,學生是振蕩的加速器,師生思維震蕩的疊加,產生共振,思維振蕩波彌漫于整個空間。啟發(fā)氛圍一旦形成,所有學生都必將積極思維,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問題就會相繼解決。可以說,啟發(fā)教學是實現教學過程優(yōu)化的最有效的途徑。
二、啟發(fā)教學的實施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好的課堂教學應該做到兩式,即啟發(fā)式與討論式。啟發(fā)強調了老師的“導”,討論突出了學生的自主參與,而學生的有效的參與、討論,必須處在積極思維狀態(tài)中,教師有效指導,就是學生積極思維的催化劑。反之,學生的自主學習只能流于形式,無的放矢,成為放羊式教學,一堂課中,學生又能有多大收益呢?
進行啟發(fā)教學必須注意以下幾件事:
1.出好問題。問題是啟發(fā)的出發(fā)點,是學生思維活動的憑借和依據。因此,出好問題是搞好啟發(fā)的前提。教學中對啟發(fā)的問題要周密思考,構成網絡,哪些問題是順延的,哪些問題是逆行的,哪些問題是枝杈的,哪些問題是要特別注意的,哪些是防止和糾正的,哪些是設問的,哪些是他問的,哪些是串聯的,哪些是深入的,一個個、一層層,必須排列成序,串聯、編織構成問題鏈。如教學六年制語文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一課,要想便于學生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中心,認識到船長舍己救人、臨危不懼、沉著冷靜的高大形象,教師可有目的地設置以下問題鏈:
(1)船長有沒有逃生的機會?他為什么要隨著輪船一起沉沒而不想法逃出來?(有;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自己當作船的一部分。)
(2)當他一開始指揮大家逃生時,就沒有把自己算在數內,到底是為什么?(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舍己救人、鎮(zhèn)定自若、臨危不懼。)
(3)你體會到什么?
這樣,學生思維順著問題鏈的軌道,有血有肉的體會就自然顯現于腦海。
2.加強控制。有時課前老師做了充分準備,但實際教學中的變化是難以預料的。教師要善于運用技巧,加強控制,使啟發(fā)達到理想效果。控制應把握兩點:(1)當啟而不發(fā)時怎么辦?這可能是教師所提問題太籠統(tǒng)或太大所致,這時教師應將問題分解,由粗變細,由大變小,采取逐漸接近的辦法啟發(fā),就會解決。(2)學生思維走斜分叉。在思考時總是徘徊在問題的邊緣,接觸不到問題的實質。這說明教師所提問題限制性不夠。提問要有啟發(fā)性、導向性、示范性。如在教學六年制語文第九冊《打賭》一課時,在解決從“打賭”的結果看,是不是值這一問題時,學生可能淺顯地爭執(zhí)回答為值或不值。這時,如果教師將問題分解為:
a.“我”和“爸爸”原先各有什么不良習慣?現在怎么樣了?
b.“我”和“爸爸”的不良習慣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這樣,學生在判斷問題時就會有理有據,問題便迎刃而解。
3.多法并用。啟發(fā)一定要思路清楚,目的明確,得當地啟發(fā)可使學生憤然,使學生始終積極思維。當學生處于茫然狀態(tài)時,不妨變換一種發(fā)問方式或引導方式。多種啟發(fā)方法并用,注意變換,才能使課堂更為活躍。
一、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
1、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概念
問題啟發(fā)式學習方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其代表是構建主義理論,是目前國際上在教育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一種理論,核心是強調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激勵學生去測驗和評估自己學到什么和知道什么,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而不是教師灌輸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讓學生主動去發(fā)現、去探索。幫助學生增強在不斷變化發(fā)展的生活中的調整適應和學習能力。
2、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實質
(一)教學活動結構的變化
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都是以老師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為主,而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結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關系變得更為重要。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導、啟發(fā)學生,不斷刺激學生求知的渴望性,而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不再是傳動的死記硬背,而是快速整合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發(fā)現去獲得知識。
(二)教學目標的變化
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什么樣的人才,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旨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終生學習的能力、塑造團隊合作精神、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及自我導向學習的能力。我國高職教育一直提倡的是培養(yǎng)高級應用型人才,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也是以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為主,但是他們把這種教育目標滲透到每一節(jié)課、拋出的每一個問題,這種方法對學生的影響并不僅僅在于在校學習的階段,而且還會引申到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教師施教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變化
在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法中,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而是組織者和引領者;教室也不是教學的唯一場所,學生和導師無論何時在校園內外都可以學習、交流;教學內容不再是教授學生一些概念和要領,而是培養(yǎng)學生建立系統(tǒng)的專業(yè)學習的觀念,通過逼真的實踐案例訓練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再給學生拋出問題,營造自覺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參與案例的討論和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不再單純的由學生提交作業(yè),教室批改得分那么簡單,而是由投入程度和解釋技巧、自我評估、同學評估、反思日志、理解測試綜合得分,學生每日都會得到教師的口頭反饋、客觀綜合性的等級以及書面形式的反饋。由此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精神。
二、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法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實施
共和理工學院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法是通過"一天一問題"的形式實施的。學院學生在校時間為三年,共6個學期,需修30個學科,每學期修5科。一學期學習時間為15周,一周5天學習日,共學習5個科目,每個科目學習的時間為一整天,即全天6節(jié)課。一個學科共15個問題,每周一天的時間解決1個學科問題,即1周解決5個學科的5個問題,由課程專任老師指導,到學期末解決完所有的學科問題。每個班級共25人,分成5個小組,每組5人,每天以一個團隊的形式解決一個問題。為鍛煉每個學生的領導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每組的組長、記錄員等職位每日輪流進行,從而調動每個人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在高職的藝術設計教育中實施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法可以通過三種途徑。
1、拋出問題
在上課之前,教師先做好準備工作,甄選出一個合適的設計案例,例如某一服裝品牌的標志設計。在課堂上教師先為學生做服裝品牌的背景解析,提供相關標志的背景材料,例如:品牌名稱、所在地、營銷理念、針對目標消費群以及未來發(fā)展目標等。針對品牌設計中的某環(huán)節(jié),教師將要解決的問題拋出,使學生再接下來的階段可以把握問題的主旨,解決問題。其優(yōu)點在于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2、小組研討
在小組研討階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會議與自由討論結合的方式推進教學。先召開會議,學生分組,確定組長,學生制定計劃,導師提供相關資料;準備充分后開始學生自由討論,學生探討分享資料,搜尋和閱讀資料,開始構建初步的設計方案,進一步分析問題的核心議題;當設計方案初步形成,導師介入了解進程,解決學生的問題、難題。老師協助學生定制學習方案,該階段快結束時,老師選派1~2組陳述自己的設計方案,其他同學進行分享,若遇到異議時,由同學們投票解決異議;方案進一步深化階段,學生取得共識,制定更精細的方案,準備進行設計演示(演示可以是ppt、設計草圖等);在學生演示完成之后,讓學生提建設性批評意見,并進行答辯,最后有導師給出建議和評價。
3、課后輔導答疑
傳統(tǒng)教學中,課后輔導形式單一,效果不夠顯著。設計學科靈活性強,設計方案有時候更需要機動的時間來研討,所以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學生隨時可以將自己的新想法,設計構思和設計進度反應給導師,導師再針對具體問題給出建設性意見,學生會據此調整自己設計進度,最終提高學習效率。
三、藝術設計教學中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法應注意的幾 個問題
1、問題的甄選
對教師來講,問題的甄選會成為最重要的工作,問題的選擇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問題的形式力求多樣化,以是經典設計案例聚焦,也可是教師實例資料自行匯編或歷屆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編成,或是系工作室承接實際設計項目的案例 ,以此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另外,還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階段來挑選問題。
2、教師的引領作用
高職的藝術設計案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除一些史論課外,高職的藝術設計類課程傳統(tǒng)教學方式多采用小班制教學和個別輔導的教學手段,教師也比較習慣和擅長"一對一"教學這種模式。但若采用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時,教師就要注意整個教學的組織和領導,因為它事關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效果的好壞。課前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問題,課堂上,教師要做好啟發(fā)引導工作,可以事先將準備的問題發(fā)給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做好準備,這樣可以使學生進入"角色",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接下來可采用提問或反問的形式激活課堂氣氛,把討論引向深入。
3、教學評價
高職藝術設計課程最后的教學效果往往是通過大量設計作品的展覽來體現,同樣,在問題啟發(fā)式教學中也要注意教學效果的評價。但對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效果的評價比較復雜,除了設計作品之外,還應該對學生針對具體問題的分析報告,以及學生使用案例和掌握的知識水平進行考核。另外,學生在分析問題及講解設計作品時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應該作為教學評價中的重要因素。
四、結論
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在中國雖然并不普及,也不是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但它的指導思想是符合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理念的,也是一種新的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智力的途徑。只要我們把它的精神實質貫穿于我們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與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特殊性相結合,定能對高職藝術設計教育方法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啟發(fā)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茜 《對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人才培養(yǎng)方式轉變的幾點思考》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7(3)
[2] 陳慧《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案例教學方法的探討》 文藝生活 2011(12)
[關鍵詞]問題 問題啟發(fā)式 問題設計
思維科學家張光鑒教授曾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的能力,讓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各種思維在參與問題解決活動的過程中會得到逐步培養(yǎng)、發(fā)展”。當今的教育改革也正是要改變那種學生被動接受、反復操練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由原來重視教師的“教”轉變?yōu)楝F在學生的“學”,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就要積極采用各種新的教學方法。
因此,在問題啟發(fā)式的教學模式中,“問題設計”就顯得尤為關鍵。下面就以FLASH教學為例,談談我對問題導向學習中的“問題設計”的一些見解。
一、問題的選擇
問題啟發(fā)式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問題為核心進行教學目標的制訂及學習的設計,決定用問題促進學生發(fā)展哪些技能。教師應該綜合考慮自己的個人經驗、全班同學的需求、課程的相關內容、課程的框架等因素。教師可先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經常接觸的事物來作為活動的主題開端,使學生能對所學知識有高度的興趣及學習動機。
例如,在學習FLASH中的形狀變形和運動漸變這一知識時,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現象選擇問題,如,制作水滴,制作下雨天的湖面等。學生自己通過觀察這些現象,了解了水從試管中滴出時的形狀變化,在下落的過程中,速度的變化。再完成這些觀察后,再利用FLASH軟件制作動畫,并能在觀察中產生新的問題,如水滴落在水面上,又會怎樣呢?落在地面上,又是如何呢?這又成為下一個學習點―影片的制作。學生從一個簡單的問題,聯想出若干個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
二、問題的情境
問題設計剛開始時,就要考慮學生將面對的問題情境。就如藍柏斯(Lambros)提出的建議:“剛開始就要確定問題情境”。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成人有所不同,老師要敏銳地觀察,才容易貼近學生世界,吸引其注意,引發(fā)學習動機。要設定與學生的世界相關、他們有興趣、具有了解能力的情境。問題情境要貼近學生生活,要能引導學生達到想要的學習目標,因此所設計的的問題情境要能夠吸引學生、包含足夠的資源、朝向學習目標的探究過程。
三、確定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
在問題設計時,要考慮學生目前掌握的知識程度,教師要為學生準備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課程資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并不是完全由學生自行解決,而是在一定的知識支撐下去完成的。通過直接向學生傳授解決問題所需掌握的知識,這樣學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識前提下,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就不會感覺到無從下手、不知所措。
例如:學生在觀察完水滴現象,就要利用FLASH軟件,制作水滴動畫。如果學生根本就不了解FLASH中的形狀變形和運動漸變,那就會失去信心,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在學生所觀察完水滴現象后,直接講授形狀變形和運動漸變是如何操作的,然后,再由學生結合所觀察到的水滴現象進行動畫制作。
四、問題的特征
1.問題必須能引出與所學領域相關的概念原理。在設計問題時,首先要確定學生需要獲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由此出發(fā)設計要解決的問題。
2.問題應該是結構不良的、開放的、真實的,比如水滴問題。問題應該具有足夠的復雜性,包含許多相互聯系的部分,而每部分又是很重要的。問題應該是實際問題,從而能夠在學習者的經驗世界中產生共鳴。將學習置于復雜的、實際的問題情境中,這有以下好處:學習知識的情境與以后應用知識的情境具有相似性,這可以促進知識的提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掌握概念、原理和策略可以促進學習在新問題中的遷移;另外,先前學習的實例可以應用到與此類似的問題解決中。
3.問題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動機,鼓勵他們去探索、學習。
4.一個好問題能夠隨著問題解決的進行自然地給學生提供反饋,讓他們能很好地對知識、推理和學習策略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并促進他們的預測和判斷。
一、法語專業(yè)學生學習現狀:應“試”的學習策略
雖然高校法語教學大綱對法語的教學目的闡述得非常明確,各校法語專業(yè)也在課程選排、教材挑選、教學精心組織等方面作了不少嘗試,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以講解法語的語言知識點為主,在有限的學時內講授完這些知識點已經讓教師很吃力了,根本無暇顧及學生的其它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和鍛煉。譬如有些高校法語專業(yè)一二年級的基礎法語課,因法語語法知識的教學任務重,有時候不得不將口語課程時間也用來學習基礎法語的語法知識,以應對二年級末的法語專業(yè)四級考試。然而這樣往往造成了低年級的法語專業(yè)學生開口的機會少,法語口語交際能力不強的局面。進入高年級的法語課程學習后,課程內容進一步加深,更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交際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只是學生可能為了順利通過法語專業(yè)四級考試而傾注了全部心血于法語語言知識點的識讀和誦記,錯失了法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黃金時間,愈加在法語交際時顯得焦慮不安和失去信心,這就是為什么部分學生高年級階段法語交際能力不強的原因,沒有金剛鉆怎攬得了瓷器活,最終造成部分學生將來畢業(yè)也即失業(yè)的局面。
二、提問式教學法與學生法語實踐能力培養(yǎng)
(一)提問式教學法有益于提高學生法語學習的積極性。當前我國大學普遍采用的班級授課模式是工業(yè)革命時代的產物。正如卡伯萊所言:“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的學校就是工廠。原始產品被造就成成品,以滿足各種生活需要。20世紀的文明對產品制造的規(guī)則提出了要求,根據規(guī)格的規(guī)定來塑造學生是學校的職責。”[2]通過標準化的大規(guī)模生產可以降低產品生產的成本,進而提高生產的效率。毋庸置疑,班級授課模式對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做出了卓越貢獻。然而,其缺陷與優(yōu)點一樣突出,即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傳統(tǒng)班級教學模式是一種單向度的被動學習模式,學生就像“教育生產流水線”上一個個待灌裝的容器,教師就是流水線上的工人,將各種“知識”灌裝進容器里,學生缺乏學習法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問式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入,能夠將信息的單向傳遞變成雙向交流,從而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提問式教學法能夠創(chuàng)設豐富的法語學習情境。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學有四個方面的要素: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 建構就是認知個體(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圖式即知識結構(schema)。但首 先要給個體提供一個“情境”,然后,認知個體通過“協作”與“會話,即充分發(fā)揮“情境”的交互作用與周圍教師、同伴各種有效的學習工具“合作”,最后達到“意義”建構,所謂“意義”,就是在教學上一定要使學習者的認知結構發(fā)生量的或質的變化,只有使學習者的schema(認知圖式)發(fā)生了變化,教學才會發(fā)生“意義”, 否則,就是“無意義”教學。傳統(tǒng)的法語課堂教學以書本為藍本,這些書本幾乎都有十余年甚至更長的歷史,過時的語言詞匯,陳舊的課文內容,并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法語學習“情境”。提問式教學法有效地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轉向以聽說為中心的教學新模式。通過教師巧妙的問題設計來誘導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語言情境,將死的語言知識變成了立體化、生動化的溝通情景,使枯燥、單一的語言學習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三)提問式教學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法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傳統(tǒng)的法語教學是一種碎片化的學習模式,主要表現在,將語言習得這一完整的過程硬生生的拆解成一道道標準的流程:發(fā)音單詞語法句型閱讀翻譯寫作等等,學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注意的焦點全放在了這些“知識”上了,無法將其全面綜合起來應用。提問式教學法使得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法語課堂時間,以鍛煉學生的口語技能為主,是一種以語言實踐為手段、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為目標的有效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有目的地模擬一些具體的跨文化交際場景,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培養(yǎng)學生應對紛繁蕪雜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法語教學改革建議
中國高校法語專業(yè)教學大綱對法語專業(yè)教學提出了總體要求:法語專業(yè)教師應在教授法語專業(yè)學生法語語言知識、培養(yǎng)法語專業(yè)學生法語語言技能的基礎之上,重點以培養(yǎng)法語專業(yè)學生的法語交際能力作為最終目的。傅榮認為法語教學方法演變遵循著如下規(guī)律:“外語教學由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到直接法,再到視聽說法,直至今天的交際法”[4]。針對目前大學法語教學的現實,要在較短的學習時間內培養(yǎng)聽、說、讀、寫、 譯全能型外語人才,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總體而言,要把應“試”教育改革成應“市”教育,引導教師在法語課程教學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以適應市場需求。通過對提問式教學法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提問式教學法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言具有多方面的優(yōu)點。因此,在法語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一)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手段是指改變傳統(tǒng)的僅僅依賴文本和語音的視聽說教學模式,采用圖像、聲音、文字相結合的多媒體形式,創(chuàng)造情境學習的空間,加強學生的視、聽感受和學習效果,鼓勵學生利用電視、電影、網絡、廣播、新聞媒體等途徑加強知識的自我學習比重。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運用是信息時代高科技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將大大提高語言教學效果。
(二)突出教學理念。突出教學理念是指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自主學習不僅指學生利用課內、課外的時間通過各種方式加大知識的自我習得力度,還包括學生通過自我調控、自我檢測等方式來提高自我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這種自主學習不僅僅是以學生個體為中心的來展開的,也包括在學習小組內來實現的自主學習。
(三)明晰教學階段。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明確不同階段能力培養(yǎng)的方向、目標、具體方法和量化手段,同時逐步建立起與學生各階段能力的培養(yǎng)相適應的文本和語音語料庫。教學階段的明晰化可以保證學生學習的目標性、教學的計劃性和教與學的循序漸進性。
(四)構建立體化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立體化是指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目標多元化和層次化。也就是說,針對課堂教學中使用的同一教學材料,考慮到教學對象的水平差異,采用由淺及深、由易到難、從低到高的提問或其它課堂互動方式。這樣可以借助同一教學材料,讓不同外語水平的學生在同一堂課上得到不同層面的練習,從而保證課堂教學對不同水平學生的教學效果、避免隨著學習的推進出現兩極分化的狀態(tài)。
參考文獻:
關鍵詞:工程問題教學法;工程意識;職業(yè)規(guī)劃;就業(yè)能力
在“經濟全球化”的“全球視野”下,通過類似“寬專業(yè)、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等主流高等工程教育理念的多年實踐,我國高等學校工科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一直在由“技術型工程師”向“工程型工程師”轉變,即淡化專業(yè)技術細節(jié)培訓,注重眼界常識拓展,倡導人文情懷醞釀,以期滿足社會對 “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1]。但來自國家經濟建設一線的反饋和工科學生的切身感受都并不令人樂觀。例如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感到現在的工科大學生“眼不高,手更低”,對專業(yè)技術問題和行業(yè)發(fā)展認識膚淺;而在校工科學生則普遍缺乏專業(yè)興趣或就業(yè)信心,不少學生加入考研大軍以逃避就業(yè)。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與一些主流教學理念不易具體落實有關,對于廣大的工科專業(yè)來說尤其如此。比如在低年級階段增設的許多新課程,大多難以兼顧學科基礎的系統(tǒng)性和專業(yè)內容的擴展性,易“寬”難“厚”;而高年級階段的專業(yè)教學內容被大幅度增刪、拼盤或調整,嚴重脫離企業(yè)常規(guī)生產和行業(yè)發(fā)展背景,與所謂科研前沿也沒有實質關聯,似“高”難“強”。
顯然,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決,需要每個高等教育工作者一點一滴地去努力(當然也不妨高屋建瓴地做文章)。為此,我們在尊重現有教學體系、保證學生完成正常學業(yè)前提下,利用學校、企業(yè)、網絡資源和學生自身需求和特長,改良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習慣,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定期解決專門設計的具有普適性、開放性與廣延性的工程問題(詳見后文),使一部分高年級學生對本專業(yè)的工程認知達到應有的高度,并為他們將來從事與工程項目的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劃、設計、建設及營銷等相關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礎。這便是工程問題教學法(Engineering Problem Teaching,以下簡稱“EPT”)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組織有效的EPT學習團隊
EPT是一種團隊型工程教學方法——學習團隊為解決既定工程問題而開展的有目的的知識組織和知識運用。教師和團隊學生共同構成這一教學活動的主體,其中后者既是學習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學習的最活躍因素。團隊每個成員的知識儲備、學習習慣、做事能力和就業(yè)態(tài)度(或職業(yè)期許)等皆對EPT教學效果有重要影響。為此,EPT要求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盡快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遴選和組建有效的學習團隊。其中尤其要對學生的職業(yè)期許有充分的了解,以優(yōu)先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工程訓練的學生。
(一)了解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工科大學生的就業(yè)可大致分為三類:一是進入企業(yè),人數較多;二是考入機關,人數有限;三是繼續(xù)學習,人數因專業(yè)不同差別很大。顯然,除第三類學生外,他們均需要扎扎實實的工程意識培養(yǎng)和訓練,因為企業(yè)或政府管理部門的大多數工作崗位均需要任職者有大局觀念、整體意識、系統(tǒng)思想。教師可以通過誠摯的努力贏得學生信賴,了解學生對未來的規(guī)劃,并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二)發(fā)現學生的差異和學習預期
學生的生活經驗、基礎科學與人文常識、已經具備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等等,往往因人而異,差別很大,并構成了實施EPT的重要前提。教師可在課堂教學與課間交流中,有意無意地喚醒學生那些早已沉睡的知識和興趣,并對不同學生間的差異開始有所認識和記錄。但無需過分強調這種差異性,更要避免先入為主,而要在教學活動后期盡量告知學生造成這種差異的非客觀原因。對于學生的學習動機或學習預期,教師還可以通過課程作業(yè)或課程考試做進一步的了解。
(三)相信學生的動手能力
事實上,學生的動手能力經常超乎我們的想象,教師需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如何調動學生動手的意愿。例如,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以多媒體方式提供國內外相關專業(yè)大學生DIY作品范例;對教學條件成熟的學校,則可通過固定場所展示往屆學生作品,并組織在校學生定期參觀或在此舉辦由專業(yè)教師、企業(yè)專家主持的專題討論會。當然,如果學校能夠提供一些簡單多樣的動手條件,絕大多數學生會都會愿意積極參與。
(四)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
筆者認為,學習能力首先應該表現為一定的學習習慣,而學習習慣的差別并不宜用通常習見的帶不帶書包、做不做筆記、聽不聽講課、開不開小差等等來評價,而是看人們對新知識是否表現出起碼的好奇心和自學習響應。教師在平時與學生接觸的任何時間都可以做短暫和有針對性的了解,以便吸引更多學生參與EPT實踐,擴大受益人群。
通過以上深入細致的準備工作,教師即可大致確定在自己的教學班級建立多大規(guī)模的EPT學習團隊,進而可以修訂往屆的教學題目(可邀請少數應屆學生參與),著手開展新一輪的EPT教學實踐。
二、設計典型的EPT教學用工程問題
根據學生已具備的科學、人文、工程知識和生活常識以及學習習慣和動手能力,結合教師對本專業(yè)的認知、工程經驗和專業(yè)現狀來設計合適的EPT教學用工程問題(以下簡稱“EPT問題”),是EPT的核心。由于實際工程項目往往需要遷就一時一地甚至一人的特殊要求,加之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的長期脫節(jié),因此, EPT一般不主張直接引入已經投入使用或規(guī)劃建設中的實際工程項目。需要設計的EPT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問題目標(功用或效能)、問題構成(設計條件和系統(tǒng)組成)、問題解決程序(可行性與可操作性)與評價辦法(價值觀及成就感)等。
(一)設計:EPT問題的特性設計
一個典型的EPT問題應具備以下基本特性。
1. 普適性。要求EPT問題應為在很多行業(yè)獲得應用的典型工程(如工業(yè)煙囪、干燥裝置、除塵系統(tǒng)、多跨廠房設計等),而問題的核心內容(原理、結構或組成)在知識構成或求解程序上相似。
2. 開放性。EPT問題應具有跨學科構成和跨專業(yè)應用的屬性(如前述各例),也必然包含一些本專業(yè)課程體系(培養(yǎng)方案)未直接講授的知識。通過對未知知識領域目標明確的探究,可以讓學生切實認識到工程意識的建立首先意味著要淡化專業(yè)觀念,開闊專業(yè)視野, 注重學習方法。
3. 廣延性。要求EPT問題的功能(或結構)應具有多方面開發(fā)延伸的可能(上述各例之外,又如破碎-粉碎機組、材料成型工藝等)。這樣可以訓練學生注意工程資料和工程經驗的積累,有效克服學習中的時效性習慣(即應試性學習),同時懂得溫故知新、舉一反三的妙處,正確理解創(chuàng)新不能無中生有,而是可否更好,能否他用,宜否廣譜。
4. 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指EPT問題設計條件的不完備性和目標的多值性規(guī)定。前者亦可稱“非良構性”[2],目的是讓學生暫時忽略或簡化一些未知、不確定或較深奧的影響因素,同時留下足夠的疑問和思考空間;后者則是實際工程項目建議上馬和建成驗收的一種常見情況,即可以按不同指標體系評價項目的優(yōu)劣。
(二)實施:注意培養(yǎng)全局觀念和規(guī)范意識
在完成EPT問題設計及確定學生分工之后,可以先從基礎資料檢索出發(fā),根據設計條件和實際工程案例,在學生現有知識范圍初步確定解決方案;在進一步了解問題的目標、意義和具體功能后,學習并收集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其他專業(yè)知識,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最后分工協作完成各項工作——分析、設計、計算、繪圖、施工規(guī)劃、工程概預算等。在條件允許時,也可以包括制作、裝配、建設施工等工作。
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教師需要經常提醒學生特別注意兩個問題:第一,牢固樹立全局觀,隨時注意各實施環(huán)節(jié)對總體目標的影響,及時溝通、協調或調整可能出現的問題;第二,盡快養(yǎng)成規(guī)范意識,明白細節(jié)處處有來歷的意義,不可存創(chuàng)新意圖,行杜撰之實。對任何非常規(guī)作法,要能從基礎科學原理及相關專業(yè)常識迅速判定其合理性或有無繼續(xù)嘗試的必要,進而尋找取舍或替代的客觀依據。
(三)評價:沒有最好,也不一定需要更好
EPT問題由于上述特征,其涉及的知識領域必然較為廣泛,與現實社會的結合也會比較具體,因此,對學習成績的評定不宜設置標準答案或預先公布所謂參考答案,而應基于“適合的最好”的理念進行評判,沒有唯一正確,沒有最好,也不一定需要更好。另外,EPT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對實際工程項目的完成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而項目完成情況的評價正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應盡量做到客觀、透明、規(guī)范、合理。
以不確定性為主要特征的問題(例如煙囪設計),其完成的優(yōu)劣既要考慮設計的合理性、計算的準確性、圖文的規(guī)范性,同時也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及項目的多種應用可能,適當放寬設計條件,鼓勵學生給出盡可能科學的自圓其說。
以普適性為主要特征的問題(如廠房設計),一般可以將評價體系建立在實際工程考核的指標之上。也可以讓學生作為第三方(使用者、驗收者、供貨者等)換位思考,以某種人為指標(如施工難易、能耗高低、周期長短、影響大小、外觀美丑等),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評價。
三、EPT的實踐特點與教學效果
EPT的基本思想和教學模式與風行歐美數十年的案例學習(Case-Based Learning, CBL)、專題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任務學習(Task-Based Learning, TBL)和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等教育理論[2-3] 有些相似,但在學習目標設計、學習內容擴展、學習效果評價以及對學生知識構成需求和對教師的隱性要求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是一種基于工程觀、系統(tǒng)觀、發(fā)展觀的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工程教學方法。此外,EPT既強調如何學,更注重如何教,因此與時下流行的CDIO模式也有明顯差別[4]。
例如,在問題設計上,EPT的內涵遠比個案、專題或是任務更豐富,更具普適性、開放性、廣延性和不確定性,加之不生硬引入實際工程建設項目,因而具有更廣泛的教學適應性、知識構建性和應用擴展性,便于不同專業(yè)背景的教師在教學中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并能夠很好地克服“比葫蘆畫瓢”帶來的消極影響,使學生容易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實施策略和成績評價方面,EPT要求師生從教學活動一開始即在規(guī)劃層面、設計層面、管理層面和實施層面并重地構建和評估學生的工程經歷,并在各主要環(huán)節(jié)皆設置專題討論和考評制度,因而教學視野、知識構成和知識運用更加開闊、靈活、深入和系統(tǒng)化,學生經常參與教學活動即可實實在在地獲得工程歷練,增強就業(yè)信心與就業(yè)能力。
因EPT項目不脫離學生的生活常識(由問題的普適性決定),并能最大限度地應用于較廣泛的行業(yè)領域(由問題的開放性和廣延性決定),因此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和動手意愿,積極開展相關信息的辨識、理解、收集和整理加工,并有利于在學習、討論和學習效果評價過程中形成共識,讓學生順利地進入交流與協作狀態(tài),從而可以使學生因從專業(yè)角度重新打量自己的生活而逐漸獲得專業(yè)知識學習的樂趣。
學生通過相互合作解決EPT問題,在建立專業(yè)興趣和一定成就感的同時,知識結構的拓展與豐富,自主學習習慣的形成與鞏固,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意識的增強和實踐,團隊協作和多專業(yè)協調工作方法的形成等問題,也將會得到經常性的提示和習練。進而打通各專業(yè)課程乃至不同專業(yè)課程的界限,習慣地從工程角度考慮問題(例如工作、學習、生活中較復雜或歷時較長的各種問題),主動獲取、組織與運用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快樂地體會:學習即生活,生活即系統(tǒng),系統(tǒng)即工程,工程即未來。
參考文獻:
[1]涂善東. 經濟全球化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從國際化公司的吁求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J]. 教育發(fā)展研究,2005, 25(1)
[2]H. S. Barrows, Problem-Based Learning [M]. Berlin: Springer- Verlag, 1980. 3-12
關鍵詞:問題解決;問題解決教學方法;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09-0018-02
一、問題解決
問題是一種情景,在這種情景中個體知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馬上知道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動。因此,問題解決就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標,應用各種認知活動、技能等,經過一系列思維操作,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
問題解決涉及的是知道在情境中做什么而不是僅僅知道做什么。學生應該意識到他們正在做什么和為什么這樣做,并且知道這些策略的優(yōu)勢,從而完全理解這些策略,并從中選擇合適的策略。Sherman,Richardson和Yard提出了一個可以在課堂中使用的問題解決教學策略,詳細描述如下:①通過設置問題解決的情境以激發(fā)學習興趣。②用各種方法進行啟發(fā)教學,如在圖表中組織數據,這可能有助于解決這個問題。類似的解決方案可以應用于新的問題。③從簡單的問題開始,讓學生很容易快速地解決一個問題,并增強學生的信心。④在學生一步步取得成功的過程中不斷用語言鼓勵,并給予積極反饋。另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可以給學生一些提示或建議來幫助他們。⑤收集記錄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使用的能幫到學生的策略。⑥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來解決問題。⑦引導學生將給定問題中的數據進行簡化。⑧幫助學生減少閱讀困難。
二、問題解決教學應用的案例
【案例介紹】
案例內容是巴基斯坦8年級普通科學課第3單元液體的壓強,運用的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是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這個課將有兩個課時完成,每課時35分鐘。
本課的總體目標是: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將能:①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高階思維;②解決不同的科學問題;
③評估任何問題的解決方案;④推出一個問題的正確解決方案。具體目標是:學生將能夠:①描述術語“液體的壓強”;②解釋在“不同深度的壓強”現象;③“液體壓強”的狀態(tài)屬性。
本課所需材料有:①一個孔在不同高度的罐子;②一個孔在相等深度的罐子;③一個U形管,中間有閥門,兩邊呈直筒狀(連通器)。
【教學過程】
1.頭腦風暴(10分鐘)。
教師會問以下幾個問題(questions)讓學生思考問題(problem)和功課,即:①你可能已經看到,在重型車輛(卡車等)的實驗后面寫著“去掉力后,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這是為什么?②一個空桶和一個裝滿水的桶哪個比較重,為什么?③如果你從一桶水中拿出一杯水,水中不會出現一個孔。為什么?
2.陳述問題(5分鐘)。
在學生認識液體壓強之前,教師會提下面的問題。
3.問題:阿什法克去他的朋友家用了洗手間。他注意到自來水水壓很好。他想,為什么我家的自來水水壓不是很好呢?你怎么為他解釋這種現象。
4.適當的背景知識(20分鐘)。
記下學生提出的不同解釋后,老師再公布今天的主題是“液體壓強”,并且與學生一起討論這節(jié)課的內容(科學教科書第85-86頁),其中包括以下內容:①液體中的壓強;②液體中不同深度的壓強;③水保持表面水平;④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老師會幫助學生理解概念,鼓勵學生通過提問來理解文本內容。步驟5到9的時間是15分鐘。
5.確定目標。
老師會問學生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我家的自來水水壓不是很好呢?)
6.問題的起始條件。
安排以下活動,讓學生了解液體壓強以及它的屬性,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①關于“液體中不同深度的壓強”的活動。②關于“水保持表面水平”的活動。③關于“液體內部各個方向的壓強”的活動。
7.探究解決方案。
探究解決方案包括學生討論分析之前在問題情境中他們提出的每一個解決方案的合理性,全班學生都參加,依據背景知識得到一個最佳解決方案。
8.制定一項能達到目標的行動計劃。
教師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陳述液體的壓強及其屬性。
9.實施解決方案。
在這一步中,老師要求學生分析選定的解決方案,并檢查其適用性。
10.評估結果(10分鐘)。
最后,老師要求學生思考,他們贊同的解決方案是否是正確的。
(步驟11和12的時間是10分鐘)
11.基于目標的評估。
老師會問這樣的問題來評估學生對本課的理解:①為什么液體有壓強?②液體壓強的屬性是什么?③通過一個活動,解釋在同一深度,水在各個方向上壓強相等。
12.家庭作業(yè)。
為了長遠的目的,并且這個內容可能聯系到其他科目,教師將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在筆記本上寫一個教課書以外的日常生活例子,說明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可以與父母或親戚討論這件事。
【總結分析】
總結分析該問題解決教學應用的案例,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特點:
1.生活性。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現象與物理知識密切相關,這些現象學生已經非常熟悉。教師適時利用日常生活現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猜想興趣和求知欲望。在該案例中不論是頭腦風暴環(huán)節(jié)設計的題目,還是用于引入新課而提出的問題,都是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容易聯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觸發(fā)探究欲望。由貼近學生生活情境的問題開始,再結合文本內容的學習,就自然而然的讓學生主動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因此,設置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或問題情境是物理問題解決教學中的關鍵一步。
2.互動性。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自主性、社會性、情境性,由此生發(fā)出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現代學習方式。建構式的科學教育更加強調的是探究問題,而不僅是了解問題的答案;是批判性思維,而不僅是記憶;是在情境中理解,而不僅是獲得些許信息;是促進學生合作學習、互動和分享思想和信息,而不是無益的競爭。所以,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師生間的互動、生生間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
在該案例中,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貫穿始終。從一開始的教師提問到之后教師列出本節(jié)課將要學習主題,鼓勵學生通過提問來理解文本內容,都是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從老師提問到學生提問,提問主體的變化不僅讓課堂的互動形式從單向變成雙向,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體現了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相互配合協作完成的過程又恰好是生生之間相互交流的過程,能夠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相互分享思想和信息,從而解決問題。因此,師生間、生生間的良好互動可以使問題解決的過程更加順利的進行。
3.實踐性。通過實驗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是物理教學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問題。學生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既能建構知識,又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該案例中,教師安排了三個有關液體的實驗活動,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了解液體壓強及它的屬性,并得出的結論,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對習慣物理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學生通過現場的調查、實驗等探究活動來理解物理的概念、原理、規(guī)律等內容,才能夠更好地構建起自己在物理學方面的知識結構,才能真正理解物理中探究的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因此,重視讓學生在物理課程的實驗活動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非常重要。
4.自主性。當今時代知識爆炸,學生不可能學習所有的科學知識,但他們必須理解科學中諸如最基本的科學方法、事實、假說、理論和定律等精華的內容。這些內容是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學生能從中學會思考與探索科學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所以,作為科學的基礎學科,物理課程中的教育目標不僅應該關注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更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與能力。
在該案例中,從教師鼓勵學生通過提問來理解文本內容,到教師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完成實驗活動,都體現出在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都是讓學生主動思考行動,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過程。在對解決方案的評估階段,教師不對學生的解決方案進行評價,而是讓學生在自己實施的基礎上自己進行評價,這樣的自我評價過程能讓學生對該方案有更深入的認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性。
三、啟示
該案例的內容可以對應我國中學物理九年級液體的壓強這節(jié)內容。在我國新課程改革后的《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強調通過學習物理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用物理知識和方法來解決問題。本文介紹的教案從一開始就將所學的物理知識定位在解決問題所需的背景知識上,整個教學過程都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有機會將書本上靜止的文本知識轉化為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實際問題的工具,這也與課標中“學生通過學習和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將其應用于實踐”的要求是相吻合的;另外,教師鼓勵學生自己對解決方案進行評價,也符合課標中提倡的評價體系多元化。
將問題解決的方法運用到物理教學中,是踐行現代教學理念、實施素質教育的體現,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極好途徑。但是反思我國中學物理教育,在應用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上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在很多情況下并沒有給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和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機會,教學中設計的問題多流于形式等。
結合這個案例,筆者認為,我國的中學物理教育在結合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上應該加強以下幾方面:
1.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造解決問題的情境。物理是對現實生活的探究,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可以應用物理知識進行解釋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聯系學生實際生活,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提出問題,不但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還能讓學生認識到物理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將課堂學習的物理原理應用到生活與生產中的實際應用,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2.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現今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都要求人們有合作的精神,在物理的前沿研究中每一項研究成果的研究都離不開科學家們的合作。在物理教學的課堂中,解決問題的過程就與科學家們的試驗探究過程一樣,需要學生之間相互配合,一起合作完成實驗。教師可以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相互配合、主動交流,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相互分享思想和信息,從而解決問題。
3.為學生提供自己動手實踐的機會。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是一門注重實驗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此階段的物理課程應注意讓學生經歷實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實驗是物理課中學生動手實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并實施實驗,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構建起自己在物理學方面的知識結構,真正理解物理學中探究的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4.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通過學習物理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自學能力。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逐步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在這樣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從教師引導解決問題成長到能自主探究并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陳琦等.當代教育心理學[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150.
[2]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266.
[關鍵詞]眾籌出版;學術期刊;辦刊理念;辦刊模式;營銷方案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07 ― 0130 ― 02
引言
2009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出臺學術期刊改革相關意見,在期刊界引起一場軒然大波。一時間眾說紛紜,對改革支持者有之,然而大多數仍然是堅持原體制辦刊的聲音。時至今日,改革的聲音已日漸消退,取而代之的則是“互聯網+”、新媒體、眾籌出版等新的概念,開始伸向傳統(tǒng)學術期刊出版領域。學界如今討論更多的則是傳統(tǒng)媒介如何與新技術、新手段融合,從而突破傳統(tǒng)出版模式下的種種弊病。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發(fā)展路徑正是科學技術發(fā)展以及社會發(fā)展自然促成的一個轉變,是很自然的一個發(fā)展演進的過程。在此背景下,筆者擬從眾籌出版的視角來探討傳統(tǒng)學術期刊發(fā)展轉型的路徑選擇,以求教于方家。
一、眾籌出版的概念
眾籌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國2009年成立的kickstarter眾籌網站。經過幾年時間,眾籌商業(yè)模式獲得了快速發(fā)展。2011年眾籌模式也以眾籌網站的形勢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許多出版社和民營公司也紛紛引入眾籌模式。預計到2025年,中國眾籌規(guī)模將達到460億~ 500億美元,全球眾籌規(guī)模將達到960億美元〔1〕。
眾籌即眾人籌資,就是項目發(fā)起人通過互聯網眾籌平臺向公眾直接募集項目啟動資金的一種融資模式。而眾籌出版,則是指發(fā)起人通過眾籌平臺將眾人的資金或智力集合起來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和出版的活動。
二、眾籌出版的特點
(一)融資速度快、效率高。一些具備出版價值,且創(chuàng)意極佳的出版項目一經,很容易得到廣大讀者或支持者的認可,融資效率也高于傳統(tǒng)融資渠道的融資效率。
(二)有利于冷門圖書出版。冷門圖書一般是許多出版社不愿涉及的出版物,因為這類書籍的研究、寫作過程是存在客觀門檻的,它們在出版之前往往鮮為人知或較少有人關注,這樣受眾或讀者也就無法通過出版社獲得相關信息,從而阻礙了這類圖書的出版。而眾籌模式則為作者和項目支持者提供了一個溝通的平臺,項目支持者通過充分了解該項目的價值或前景,從而做出決策。對推動冷門圖書或項目的出版具有重要貢獻。
(三)推廣營銷效率高。通過眾籌模式的出版物在出版之前就已經在不斷進行推廣與營銷工作,當該出版物取得眾多的籌資者支持的時候,就說明推廣營銷工作已經產生很大效益。相比傳統(tǒng)出版模式而言更具有滲透性和傳播性。〔2〕。
三、期刊眾籌出版與傳統(tǒng)出版比較的優(yōu)勢
(一)辦刊理念。大部分傳統(tǒng)學術期刊“小而散、大而全”的辦刊理念很難聚焦于某一個或某幾個問題的系統(tǒng)性研究,從而導致期刊受眾小而散,只能囿于自己的半畝田上耕耘,無法獲得更多讀者的支持。而在眾籌出版下,某一項目或主題的關注者往往是某個或某些領域內具有較強社會關系的人群,他們擁有共同的興趣和關注點,更看重期刊的專業(yè)性和學術性。就這一點來,說眾籌出版給傳統(tǒng)學術期刊帶來的將是結構性的變革。另一方面,傳統(tǒng)學術期刊的“衙門作風”在眾籌模式下也將成為歷史。傳統(tǒng)模式下,學術期刊獨立于作者與讀者之間,在眾籌模式下,滿足讀者或支持者的需求,加強與作者的互動,增強服務意識,則是眾籌模式下學術期刊發(fā)展的必然選擇〔3〕。
(二)辦刊模式。傳統(tǒng)學術期刊出版通過集合優(yōu)質資源提高期刊的整體水平。而在眾籌出版中,內容不再是決定出版活動是否得以進行的唯一標準,與內容同等重要的還有辦刊理念、營銷手段和模式等因素。最關鍵的是出版活動是否能達到參與者的認可。另外,傳統(tǒng)學術期刊出版什么、如何出版都是由編輯部來決定的,文章是否出版往往取決于專家學者、編輯個人的判斷和喜好。而在眾籌出版中參與者或者支持者或者是眾籌平臺中籌集的集體智慧則成為學術期刊出版什么、如何出版最重要的考量因素〔4〕。
(三)營銷模式。傳統(tǒng)學術期刊出版往往面臨較大的經營困境,辦刊經費不足,經濟效益不佳,這嚴重束縛學術期刊的發(fā)展,不利于學術期刊的快速傳播。而眾籌出版可以彌補學術期刊在數字出版及開放出版在盈利模式上的不足之處,提升學術期刊自身的造血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同時,可以通過調動讀者在期刊中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支持者,從而達到擴大期刊影響力、提升期刊學術水平和學術質量的目的。〔5〕。
四、學術期刊眾籌出版發(fā)展策略
(一)構建有影響力的眾籌平臺。學術期刊要依托現有的資源,借助新媒體技術,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眾籌平臺。可以借助各類眾籌平臺進行學術期刊出版的眾籌。有條件的出版機構可以建立學術期刊專門性眾籌平臺,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眾籌出版。同時,進一步加大辦刊的開放度,讓盡可能多的讀者、作者都參與到學術期刊發(fā)展的整個流程。一方面通過平臺擴大期刊的影響力和受眾范圍,另一方面可以融合某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集中智慧和思想,達到提升期刊學術質量和學術水平的目的〔6〕。
(二)調整辦刊宗旨,精確辦刊,精確服務。好的辦刊理念能夠準確地把握期刊出版的特性與規(guī)律,能夠從供給方的視角考量作者和讀者的具體需求,做到知己知彼、精準服務,從而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使期刊的發(fā)展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必然會對優(yōu)質的人力資本以及稿源形成吸附力。而要做到精準服務,必須了解每位受眾的需求和偏好,這就需要通過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不斷加大期刊與受眾之間的互動,了解其需求,在此基礎上不斷調整辦刊宗旨,使其更加符合受眾的需求和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
(三)策劃眾籌出版營銷方案。良好的營銷方案是眾籌出版獲取資金青睞并成功募集的關鍵。眾籌出版項目的推廣營銷無論是前期的宣傳、中期的籌資還是后期的服務,在營銷策略中更應注重于社交網絡的宣傳和推廣,尤其是新媒體網絡的運用。如越來越多的學術期刊開始建立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學術推薦,受到不錯的效果。鑒于眾籌出版的傳播具有立體、多角度、全方位、病毒式的傳播特點,學術期刊還可以號召目標讀者和潛在讀者參與期刊創(chuàng)作及推廣,并幫助期刊進行相關營銷活動,提升營銷的效果,提前了營銷的時間,延長了營銷的影響周期。學術期刊編輯應當與作者以及目標讀者進行良好的互動,提高策劃能力,讓營銷方案更具有針對性。
〔參 考 文 獻〕
〔1〕馬瑞潔.眾籌能否出版?――關于眾籌出版的價值反思〔J〕.編輯學刊,2015,(03):16-20.
〔2〕周雪卉,等.出版眾籌投資參與者回報方式的比較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5,(06):25-29.
〔3〕李婷,楊海平.眾籌出版新模式研究〔J〕.中國編輯, 2015,(4):30-33.
〔4〕王雯,許潔,李陽雪.論眾籌出版的三個功能〔J〕.出版科學,2015,(05):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