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古典音樂的感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中國古典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
《論語》云:“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可見中國古人把樂提到了治國安邦的高度。認為從國家來講,音樂可以移風易俗、調和人群;從個人來講音樂可以涵養(yǎng)性情、熏染氣質。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古典音樂每分鐘約60拍左右,和人體節(jié)律相吻合,有利于幼兒大腦潛能的開發(fā),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
(一)有利于幼兒情緒情感的發(fā)展
1.中國古典音樂的和諧有利于幼兒情緒平穩(wěn)
中國古典音樂講求優(yōu)雅端莊從容適度,是一種中正和平的音樂,是一種崇尚“樂而不、哀而不傷”的雅樂,不喜熱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鄭衛(wèi)之聲”等民間俗樂(“惡鄭聲之亂雅也”)。“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是中國古樂的理想境界。中國古樂能讓人產生和諧、和平的感覺,從而使環(huán)境平和,心神和諧。多讓幼兒接觸中國古樂有利于去除幼兒急躁、不安的情緒,幫助其平和心境,穩(wěn)定情緒。
2.中國古典音樂的向善性能激發(fā)和熏陶幼兒良善的情感
中國古樂推崇“有德”的音樂,認為音樂有移風易俗的作用,只有“有德”的音樂才能用于教化百姓。中國古樂多是對崇高正直的歌詠,如《梅花三弄》塑造了如梅花般高潔,身處逆境仍不失品格的君子形象,《滿江紅》歌詠了岳飛不甘屈辱,重振山河的民族氣節(jié)。這種向善的音樂,可以喚起幼兒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推崇,使幼兒良善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二)獨特的美學特質,能給幼兒帶來愉悅的體驗,有助于其東方審美的啟蒙
1.以意境為美
中國古典音樂受道家文化的影響,在審美上反對“滿”,認為滿則俗,追求“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追求一種“空靈”的意境,一種寫意的美學風格,區(qū)別于西洋藝術的寫實。講究“在音與音的停頓處(留白處)體會無法言說的韻味,“此時無聲勝有聲”。
2.以自然為美
中國古典音樂在審美心理上重視人和自然的聯(lián)系,追求人和自然的統(tǒng)一,追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至美之境。歐陽修《贈無為軍李道士》詩說“音如石上瀉流水”,所謂“音如流水”,就是說琴聲要近于自然之音,即“天籟”,“天籟”是音樂家追求返樸歸真的藝術境界。讓幼兒接觸中國古典音樂,幫助其初步體驗古樂中獨特的東方美,不僅有助于幼兒從中國古典音樂中獲得其美學意境帶來的愉悅和感動,還有利于幼兒東方審美的啟蒙,為其將來更深入的感受水墨畫、古詩、古典舞中獨特的中國美埋下靈性的種子。
(三)豐富的文化底蘊,有利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中國古典音樂受儒家道家哲學思想的影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古樂在功用上強調“有德”的音樂才是好的音樂,要用“有德”的音樂來教化百姓,蘊含著儒家仁愛和積極入世的精神;在審美上強調簡潔自然、空靈幽眇、淡雅,蘊含了道家自然、無為的思想。對中國古典音樂的接觸,有助于積累對儒道文化初步、感性的經驗,為將來更好的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奠定基礎。
二、在幼兒園中實施中國古典音樂教育
(一)豐富幼兒的審美認知經驗
只有擁有豐富的中國審美的認知經驗,才能在聆聽中國古典音樂的過程中產生共鳴,獲得美的體驗。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要幫助幼兒充分做好經驗上的準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看關于中國山水園林的VCD,初步感受其中的古典雅致、寧靜和諧;讓幼兒欣賞水墨畫,引導幼兒初步感受畫中平和沖淡的意境;帶幼兒走進自然,去荷塘邊嗅一嗅微風送來的荷香,看一看晶瑩的露珠在玉盤般的荷葉上滾動、荷花婷婷宛若起舞的少女,聽一聽清風拂過柳條沙沙作響好似淺唱低吟……只有幫助幼兒充實了相關的認知經驗,才能在活動中激發(fā)起兒童的興趣,從而事半功倍。
(二)將中國古典音樂貫穿在一日活動中
音樂的美是在感受中獲得,而感知音樂要從多聽入手。因此要讓中國古典音樂時時在孩子耳邊響起,讓精華的樂章不經意間流入兒童的心田。例如,剛入園時,由于孩子剛剛醒來不久,大腦神經還在不活躍的狀態(tài),可以播放《出水蓮》、《月兒高》之類清新淡雅的曲目,讓幼兒在美好的清晨中開始一天的生活;進餐時,可以利用諸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安靜的曲目營造有秩序不吵鬧的進餐氣氛;午睡時,可以通過播放中國古典音樂幫助幼兒進入睡眠。
(三)將中國古典音樂教學與其他領域活動結合起來
中國古典音樂教育與其它教育存在多方面的內在聯(lián)系,將中國古典音樂教育與美術、文學、社會等領域活動結合起來,有助于幼兒更深入地感受中國古樂。首先,將中國古典音樂教育與美術活動相結合,中國古典音樂與水墨畫在個體感知中有相通性,可以利用水墨畫真實具體的特點,利用視覺圖像刺激想象,幫助幼兒感受音樂中的抽象美。其次,將中國古典音樂與文學活動相結合。中國古典音樂追求詩意的境界,貼近古詩文的審美意境。在古典音樂的背景中朗誦古詩詞,將達到聲情并茂的效果,給幼兒帶來更深刻的審美感動。例如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樂曲描繪的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臺等畫面,在古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下,帶領幼兒朗誦并初步感知唐詩《春江花月夜》。再次,將中國古典音樂與社會領域相結合,中古典音樂伴隨著豐富的音樂文化,可以說每一首曲子背后都承載著一份高尚的情感。通過移情的方法幫助幼兒體驗作品的情感,能喚醒幼兒心中沉睡的審美意識,提高人文素養(yǎng),學會如何做人。例如在欣賞樂曲《滿江紅》中,聽老師講述岳飛的故事并表演岳飛精忠報國的場景,體驗愛國情懷。
1古典音樂概述
古典音樂流行于17501820年之間,是歐洲的主流音樂也被稱為維也納古典流派。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等都是古典音樂的著名作家。但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大部分初中生都喜歡聽流行音樂,似乎更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節(jié)奏。其實,在閑暇之余不妨聽一聽古典音樂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而要想聽懂古典音樂就要具備一定的古典音樂知識,從而從內心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美。
1.1海頓
海頓是西方古典音樂的奠基人,他的形式和風格為后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他的作品風格精致、充滿想象力且非常幽默;他的作品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為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他的語言簡樸、明朗,沒有太多的戲劇性。他的著名作品《頌歌》曾獻給奧地利皇帝,如今是德國國歌,盡管海頓沒有莫扎特、貝多芬等人出名,但莫扎特、貝多芬等人的成就都是在他的基礎上加以完善的[2]。
1.2莫扎特
被稱為音樂神童的莫扎特,他的作品甜美、活潑,突出作品的層次感。莫扎特最大的特點是他可以在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中讓觀眾感受到悲傷和痛苦,到如今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做到。他的作品形式高雅、簡潔,具有強烈的美感,但他作品真正的魅力在于表達了人性與自由。
1.3貝多芬
被稱為交響樂之王和樂圣的貝多芬是從古典到浪漫的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他的作品充滿英雄氣概、熱情、奔放。貝多芬的一生坎坷,但他的作品中充滿了自信和奮斗的精神。被后人評價為集古典派之大成,開浪漫派之先河。他的作品有《第六交響曲》、《獻給愛麗絲》、《命運》、《歡樂頌》等。
2教學策略
2.1明確目標引熱情
提高初中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是當下初中音樂課程的首要目標,這樣能夠大大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為了符合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xiàn)音樂課程的針對性,古典音樂鑒賞課程要結合教材,讓學生通過教材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美感。而教師首先要深入了解教材,挖掘每一首古典音樂中的精彩部分和獨特的抒情方式,這樣才能在古典音樂鑒賞課上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在鑒賞課上得到美的洗滌。
2.2良好關系保興趣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建立全新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與學生平等、互助,與學生做朋友,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相互促進,相互進步。還要求教師要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當老師,做到學進去,講出來。那么,在音樂課下,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慢慢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對以后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起著促進作用。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學生在課堂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對這門學科的興趣,所以,教師和同學之間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不作考核的音樂課,學生對待這么科目的態(tài)度會比較隨性,學不學完全看心情,音樂教師就更應該要多和同學交流溝通,在平常的師生交流中引導學生了解音樂對生活和人生的意義,以促使他們對音樂課的保持興趣。
2.3以點帶面破圍欄
在古典音樂鑒賞課上,教師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大多數(shù)音樂教師表示:學生們上鑒賞課時都無精打采,不得其意,一臉苦楚。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這樣的表現(xiàn),完全背馳了音樂鑒賞課 得到美的熏陶 的宗旨。音樂課應該是讓學生伴隨著音樂手舞足蹈,暢快地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體會到音樂的美感的。筆者嘗試過組成一個音樂興趣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實踐能力,帶領學生多參加各種活動,鍛煉他們的自信心。同時筆者發(fā)現(xiàn),也這樣一個興趣班能起到帶動作用,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喜歡音樂,之后,在古典音樂的鑒賞課上能身心投入到其中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多。
2.4多開活動促了解
為提高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鑒賞能力,可以多舉行音樂藝術節(jié)、音樂會、演唱會、音樂劇等活動,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起來。讓學生親身體會音樂帶來的愉悅感,幫助初中生鍛煉音樂鑒賞的能力。初中生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我,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從而對音樂的魅力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對古典音樂的典雅精致會有很深刻的認識。
2.5優(yōu)化教學體美感
在古典音樂鑒賞的教學過程上,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例如情景法、懸念法、開門見山法等,從而確保音樂鑒賞課生動有趣。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并幫助其理解,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們進行思考,對古典音樂有更深入的了解。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覺得古典音樂鑒賞是輕松有趣的,還能提高學生自身的鑒賞能力,從而縮小學生與音樂的距離感,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更能讓學生在古典音樂鑒賞課堂上敞開心扉,用心去感受古典音樂帶來的美感和愉悅感。
關鍵詞:音樂教學;古典音樂;教學方法
西方古典音樂欣賞在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通過學習和欣賞西方古典音樂,能夠使學生受到古典音樂的熏陶,塑造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
一、按照西方音樂發(fā)展史的順序來開展教學
教師要把握西方音樂的發(fā)展史,從而掌握教學的時間軸,以此為順序來開展教學。在西方古典音樂欣賞中可以遵循這樣的順序、首先,欣賞巴洛克音樂,然后欣賞維也納古典時期音樂,進而欣賞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最后,欣賞西方的現(xiàn)代音樂。教師要先為學生搭建一個西方古典音樂史的發(fā)展大綱,使學生能夠掌握西方古典音樂史的歷史現(xiàn)狀和邏輯規(guī)律,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每個時期不同的音樂特點。
二、在音樂欣賞中加入其他學科的內容
音樂并不是一種孤立的藝術,音樂與歷史、文學、表演藝術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在進行西方古典音樂欣賞時教師還要將多門學科綜合起來,為音樂欣賞服務,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
一個時期的音樂往往反映了那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學和社會風尚,例如,巴赫音樂帶有濃郁的宗教色彩,而鍵盤樂器正是當時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體現(xiàn)。例如,在欣賞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之前,教師就要為學生介紹貝多芬創(chuàng)作這首交響曲的時代背景,以及貝多芬的生平事跡,從而使人感受到樂曲中那跳動的時代脈搏,獲得更深層次的音樂欣賞體驗。
三、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
由于西方古典音樂有一定的欣賞難度,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剛開始時學生甚至難以理解西方古典音樂之美,例如,難以區(qū)別肖邦和李斯特的鋼琴曲,也聽不懂貝多芬的交響樂。如果教師強行向學生灌輸藝術心得,只會讓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敬而遠之。此時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先從一些抒情類的小夜曲開始,降低欣賞的難度,培養(yǎng)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的興趣。對于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也應該為其提供有難度的曲目,滿足學生欣賞和學習的需要。
西方古典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音樂教師在進行西方古典音樂欣賞教學時必須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用音樂來感染人、凈化人。
通俗古典音樂是當代新興的音樂形式,是文化融合和音樂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古典音樂文化底蘊深厚,旋律經典、優(yōu)美,通俗音樂表達形式豐富,表達手段多樣,因此集二者優(yōu)點于一身的通俗古典音樂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文化表達,是當前音樂發(fā)展和文化發(fā)展的主要趨勢。下面本文將從通俗古典音樂的藝術特點和創(chuàng)編手法兩個方面對通俗古典音樂所體現(xiàn)的文化融合和表現(xiàn)進行探析。
一 通俗古典音樂的藝術特點
1 融合兩種音樂藝術特點的表達方式
通俗古典音樂是以通俗音樂的表達方式對古典音樂進行重新演繹,因此通俗古典音樂具有融合兩種音樂藝術特點的表達方式,這也是通俗古典音樂的基本藝術特點。古典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沉積,在漫長的發(fā)展歲月中流傳下來很多經典的音樂曲目。通俗音樂則是近展起來更加貼近人們生活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具有當前最廣泛的聽眾基礎。因此,融合了兩種音樂藝術特點的通俗古典音樂在音樂藝術的表達方式上能夠兼兩者之長,以更加豐富的表現(xiàn)方式表達音樂中的各個經典。通俗古典音樂讓古典音樂通俗化,讓通俗音樂經典化。通俗古典音樂可以從通俗音樂中汲取更加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更具色彩的舞美效果,更具現(xiàn)代特色的時代氣息,同時還可以從古典音樂中挖掘更具文化力量和內涵的音樂內容,從而在藝術表達方式上實現(xiàn)雅俗共賞的表達效果。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中國古箏獨奏曲,在經過現(xiàn)代手段改編后,曲中添加了琵琶、笛子等其它中國民族樂器,成為了一首更具時代氣息和古典韻味的中國民樂協(xié)奏曲。改編后的音樂由于增加了樂器從而使得音樂表現(xiàn)力得到了加強。此外,改編者還對原音樂節(jié)奏和銜接進行了更改,使得音樂更具動感的藝術表現(xiàn)力。通俗古典音樂便是在保留古典音樂主題思想的前提下對音樂進行從音樂內容到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的包裝,使得這些古典音樂更加符合現(xiàn)代人的音樂需求和感知變化。當代著名小提琴手陳美便是對古典小提琴演奏進行了大膽的通俗化改革,并首先使用電子小提琴進行演奏,將融合兩種音樂藝術特點的通俗古典音樂表達優(yōu)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改編的《化蝶》既有古典音樂的婉轉動人,又有現(xiàn)代音樂的激昂、壯美,將生死纏綿的愛情主題表達得更加徹底。改編后音樂在表現(xiàn)梁山伯與祝英臺兩人由相識到相愛的過程時曲風秉承中國傳統(tǒng)古典音樂的舒緩、悠揚,喜悅、親切,讓聽眾如醉如癡而在表現(xiàn)兩個人無法在一起時又采用電子小提琴激烈的演奏方式,將兩個人與命運抗爭的悲憤表現(xiàn)得壯烈、激昂。由于融合了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的兩種表達方式,因此這首改編后的《化蝶》一經推出便受到了音樂愛好者的追捧,其觀眾群體也包括了不同年齡段的音樂群體。由此可見,將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融合而成的通俗古典音樂,在音樂表現(xiàn)方面并沒有失去古典音樂的文化底蘊和流行音樂的表現(xiàn)能力,也沒有失去兩個不同音樂受眾群體的觀眾。不同的音樂愛好者都能在通俗古典音樂中找到自己所鐘愛的音樂元素,并且喜愛這種新型藝術的表達方式。
2 對文化的多元化表達
無論古典音樂還是通俗音樂,都是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和主要載體。即使單獨分析古典音樂或者通俗音樂,不同地域的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也都有著文化上的差異,例如,中國的古典音樂和歐洲的古典音樂就有著較大的文化差異,不同國家和地域的通俗音樂也都有著各自鮮明的文化特色。因此,將古典音樂通俗化過程中所進行的通俗古典音樂中可以看到更多對于文化的多元化表達。古典音樂通俗化的發(fā)展背后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互相學習、交流和融合的結果,因此這個過程是對文化進行多元化表達和融合的過程。從層次上看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屬于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古典音樂是不同民族傳統(tǒng)文化或者古典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例如,中國的古典文化便體現(xiàn)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歐洲的古典音樂則體現(xiàn)著歐洲古典文化中對于禮教的規(guī)范和對科學的研究。而通俗音樂則表現(xiàn)的是在當前社會發(fā)展的狀態(tài)下,普通大眾人們的文化意識形態(tài),即以各種音樂形式和文化形式來表達心中的情感,而不再過分強調表達的形式,打破形式上的束縛,是通俗音樂最主要的文化特征。
通俗古典音樂則是以更加開放、自由的形式對不同文化的表達和致敬。中國年輕歌手李玉剛演唱的《新貴妃醉酒》從名稱上看便是一首對古典音樂重新演繹的曲子。演員的服飾也深合中國古典文化的內涵。但在演唱的風格和唱法上,李玉剛則展現(xiàn)了在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之間游刃有余的演唱功底。其中,無論是對于歌曲通俗唱法的敘述還是對于歌曲升華時中國傳統(tǒng)旦角唱法的演唱,李玉剛都演繹得盡善盡美。這首對于文化多元化表達的古典通俗歌曲一經推出,便深受不同層次音樂愛好者的喜愛。通俗古典音樂的文化魅力可見一斑。美國著名的跨界歌手莎拉·布萊曼便是一位融合古典和通俗兩種演唱風格于一體的著名歌手。北京奧運會上她演唱的主題曲《我和你》讓全世界人們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空靈和現(xiàn)代音樂的激情完美融合的音樂佳作。而在演唱的背后,是莎拉·布萊曼音樂學習過程中對于兩個層次的文化進行學習和理解的結果。通俗古典音樂對于文化的表達內涵和表達形式更加豐富和多樣,是對文化多元化表達的體現(xiàn)。
二 通俗古典音樂的創(chuàng)編手法
1 編配手法改變
在通俗古典音樂的創(chuàng)編手法中,編配手法改變是其最常用的創(chuàng)編手法。古典音樂雖然在創(chuàng)作的格式上不如通俗音樂那樣自由和豐富,但其漫長的積累和沉淀是新興的通俗音樂所無法相提并論的。古典音樂中經典、優(yōu)美的旋律舉不勝舉,并且經過代代相傳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對于古典音樂中一些旋律的借用變成了通俗古典音樂創(chuàng)編的主要手法。例如,中國的古典音樂《茉莉花》原本是一首江蘇民歌,因為其旋律優(yōu)美,流傳甚廣,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因此被中國乃至世界的眾多音樂家重新編配出各種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同樣迷人的旋律,因為編配手法的改變而使得音樂在不同的地區(qū)散發(fā)出不同的色彩。上文所述陳美演奏的《化蝶》從創(chuàng)編手法上看同樣是一首用通俗的編配手法對古典音樂進行創(chuàng)編的過程。創(chuàng)編者對這首古典的曲目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通過編配手法的改變對曲子中的旋律情感進行加強,尤其在表達兩個人在和命運進行抗爭的旋律時,通過電子小提琴演奏的編配使得曲子的基調變得格外激昂、壯烈,這是傳統(tǒng)旋律中所無法達到的藝術效果和文化效果。對于古典曲目創(chuàng)編手法的改變同樣體現(xiàn)著不同文化在音樂表現(xiàn)上的融合。通俗音樂中自由、開放、豐富的創(chuàng)編方式體現(xiàn)著現(xiàn)代流行文化中對于情感表達的自由、開放和豐富。因此,對于古典音樂運用現(xiàn)代文化的創(chuàng)編方式進行重新編輯是現(xiàn)代文化對于古典文化重新解讀和演繹的過程。例如,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中多以單樂器表演為主,這源于中國傳統(tǒng)樂器多取材于自然,因此單樂器演奏更能夠表達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和意境。而現(xiàn)代文化中多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已經成為了文化發(fā)展的主流趨勢和動力,因此人們在對古典音樂重新編配時,自然引入了更多的樂器來表現(xiàn)更加復雜的情感內容和文化內容。此前一些不曾有過的樂器搭配在新時期的通俗古典音樂創(chuàng)編中被全新地組合和搭配在一起。文化的融合為創(chuàng)編方式的融合提供了文化基礎和動力。經過創(chuàng)編后的通俗古典音樂在保留原古典音樂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多元化的文化形式。
2 音樂元素的融合
通俗音樂中的音樂元素更加豐富,音樂表現(xiàn)上也更加注重對各種音樂元素的運用。燈光、舞美、音效、服飾等都被十分重視地運用到音樂表演中。在通俗古典音樂中,創(chuàng)作者通過對各種音樂元素恰到好處的改變,將古典與通俗兩種音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上文所述的莎拉·布萊曼在一場演唱會中為了突出“月光女神”這一主題,設計者用圓形的幕布將舞臺四周圍起,并通過燈光的變幻營造出一個神秘的宮殿氛圍并且根據(jù)演唱的曲目而不斷變化著場景。在演唱《月光》時,站在舞臺中央的身穿黑色紗裙的莎拉的歌聲在上空悠悠地回旋,舞臺布景隨著天籟般的音樂變成了一個廣裹的夜空,上面點綴著星光。無不帶給人以巨大的視覺沖擊力。演唱會燈光的運用可謂是恰到好處地把握了音樂的脈搏,如同人的情緒一般非常好地調節(jié)了現(xiàn)場氣氛。當音樂的旋律低緩時,燈光也變得暗淡。當莎拉演唱《今夜無人入睡》時,原先一直固定不動月亮形狀的天橋這時開始旋起來,此刻身穿一身金光閃閃的演出服的莎拉站在天橋的頂端。當莎拉用她那極具難度的高音唱出歌曲最后一個音符的瞬間,舞臺上所有燈光全部聚集在這位女神身上。完美的舞美、燈光和音響效果為這場融合古典和通俗音樂元素的演唱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一次完整的音樂表演是由各個音樂元素組成的,因此通過不同文化風格、藝術風格和音樂風格的音樂元素組合而成的通俗古典音樂對于音樂和文化的多元化表達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古典音樂元素中的旋律和主題是靈魂,而通俗音樂元素中的舞美、燈光、音效等形式是軀體。兩者的完美融合必然塑造出具有靈魂,表現(xiàn)充實的音樂文化作品。同時,不同音樂元素的融合也體現(xiàn)著多元化文化的融合,具有更具時代性的文化創(chuàng)作。
3 音樂結構的改變
對古典音樂結構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和改變,創(chuàng)造出兼具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結構的新型音樂是通俗古典音樂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過程。每一首音樂的創(chuàng)作都源于那個時期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狀態(tài)。在古典音樂發(fā)展的漫長歲月中,音樂人對于古典音樂尤其是一些經典音樂曲目只有傳承而稍有創(chuàng)新,更不用說改動。代表著文化融合的通俗古典音樂由于豐富了音樂的創(chuàng)作手法,因此便開始了對古典音樂結構改變的創(chuàng)新式設計。例如,現(xiàn)代著名的鋼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萊德曼便善長對古典音樂結構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變。在他演奏的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的《命運》不但承襲了貝多芬的莊嚴宏偉以及與命運頑強抗爭的音樂精神,同時用動感而鮮明的節(jié)奏把貝多芬的這首樂曲“搖滾”化了。在演奏的開頭,理查德·克萊德曼采用了猛烈的鍵盤敲擊來表達命運所具有的壯烈、激昂等主題屬性,之后又改用遼闊的旋律表達了與命運抗爭勝利之后的安寧與喜悅。前后音樂結構的巨大反差將貝多芬的名言“如果這是命運,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鋼琴曲的原結構雖然同樣用于表達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主題,但強烈之中缺少變化,所以表達的情感雖然強烈卻并不豐富。理查德·克萊德曼對這首樂曲結構的改變無論從情感的表現(xiàn)上,還是音樂的變化上都是十分成功的。由于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內涵所代表的音樂結構,這首改編后的鋼琴曲也成為了通俗古典音樂中一個重要的符號被廣泛研究。
【關鍵詞】古典音樂 幼兒音樂教學 方法
一、古典音樂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價值
現(xiàn)階段我國幼兒音樂教學是遵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對于音樂教育內容大致如下:第一,貼近幼兒的生活,滿足幼兒對音樂的天性、興趣、感受、體驗、表現(xiàn)及創(chuàng)作;第二,要照顧到各年齡階段幼兒的知識經驗和技能水平,還要考慮每個幼兒的愿望和興趣;第三,音樂作品的題材風格要廣泛;第四,引導幼兒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出,古典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的音樂形式,國家是大力推崇的,因為它所能涵蓋的范圍很寬泛,從橫向上來看可以代表各個國家的音樂風格,從縱向上看代表著每個不同時期的音樂風格,以及每個音樂家所詮釋的音樂風格,它能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
二、古典音樂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古典音樂尤其自身的獨特性,幼兒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亟待我們解決,對于如何使其古典音樂能更好的發(fā)揮它的作用,筆者將著重兩種方法談起:實踐方法和游戲方法。
(一)實踐方法
如今幼兒音樂教學中最缺少的是實踐,針對這一方面,古典音樂應該如何融入幼兒實踐中去,應該如何體現(xiàn)幼兒在實踐中的主體性地位,筆者進行了一些探索。
方法一:器樂帶進課堂
古典音樂的體裁形式多樣的,如協(xié)奏曲、奏鳴曲、交響曲等,在幼兒剛了解古典音樂初期階段,可以從交響曲開始,例如以貝多芬最為著名的命運交響曲為例,當樂曲的開頭部分,強震撼的重音演奏出來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通過注意觀察幼兒的表情,是充滿了恐慌情緒還是依然鎮(zhèn)定等等,來判斷幼兒對音樂的理解。用音響、交響的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先給幼兒一種音樂初步的印象,再通過這首曲子介紹整個交響樂團的構造,最后,適當?shù)膸鳂返秸n堂,可以讓幼兒進行適當操作或觀看有特長小朋友的表演,這樣幼兒可以知道,在這復雜的交響音樂中,原來單獨一件樂器的聲音也同樣是美妙的。
方法二:音樂三要素的運用
構成古典音樂三個要素是:節(jié)奏、旋律、和聲,一首好的音樂都是這三個要素完美的統(tǒng)一,在對于幼兒音樂的培養(yǎng)上,尤其在實踐的環(huán)節(jié),更應該從這三個方面進行訓練。第一,節(jié)奏上來看,據(jù)了解,兒童最初學習音樂最適宜的速度是每分鐘120拍—130拍,如強弱的節(jié)奏,可以表現(xiàn)正步走的律動,但如果被拉寬,四四拍子的節(jié)奏,就變成了抒感的律動,正如“我的太陽”,相反如果緊縮,變成八分音符或者十六分音符,正如“土耳其進行曲”就是一種歡快。這樣不同的節(jié)奏感訓練,是常見幼兒音樂教學實踐中采用的方式。第二,從旋律上,表現(xiàn)的形式更加的豐富,旋律是音樂真正的靈魂。在這里,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加上各種其他藝術表現(xiàn)形式,如舞蹈、戲劇、音樂劇等等,這樣不僅可以使更多的兒童參與,還能活躍課堂氣氛,第三,從和聲的角度,由于幼兒對于音樂基礎的概念還不能完全的建立,在和聲表現(xiàn)兩個或多個不同的音同時發(fā)出的音響方面,不一定可以很好的掌握,幼兒教師針對這一缺陷,引入其音樂相關背景及其故事情節(jié)介紹即可。
(二)游戲方法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我們應該注重兒童的音樂教育,用音樂來豐富幼兒的生活,陶冶兒童的情感,使兒童的性情通過音樂的洗練,達到至精至純的陶冶,以至于引導兒童以快樂的精神來塑造自己的生活”。根據(jù)研究表明,幼兒期處于的象征性游戲階段,幼兒的游戲不再是身體動作的簡單重復,而是由思維的參與,出現(xiàn)了象征物或者替代物,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們應該采取的游戲方法可以有獨自游戲、平行游戲、聯(lián)合游戲、合作游戲。
第一,獨自游戲
這個階段主要是出于幼兒園的小班階段,在這一時期,因為兒童喜歡獨處,很專注于自己的世界,幼兒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優(yōu)美的古典風格的曲目,作為背景音樂,側重培養(yǎng)對于古典音樂的興趣,感受不一樣的聲音。
第二,平行游戲
這種游戲方式,表明兒童對于游戲方式他要求一種對等關系,正因為如此,教師可以拿一首古典音樂譜子,例如肖邦的夜曲鋼琴譜,可以先教會孩子們五線譜的一些簡單的符號,比一比,誰畫的好,這樣的游戲是統(tǒng)一性的,幼兒更容易接受。
第三,聯(lián)合游戲
這個階段處于幼兒園的中班,幼兒會出現(xiàn)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性,這時兒童大多表現(xiàn)出以自身的興趣為出發(fā)點,愿意參加其活動,但是以自身出發(fā)。針對這一時期,在幼兒教學中,我們就可以采取一些創(chuàng)意性的做法,比如選用“圣桑動物狂歡節(jié)”片段,里面有不同的樂器表現(xiàn)出來的聲音,幼兒教師可以用事先做好的道具,讓兒童自己選擇,想扮演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教師可以傳達一些關于動物的常識。
第四,合作游戲
到了幼兒園的大班,兒童組建的以集體共同目標為中心,在游戲中相互合作努力達到目的,有明確的分工、合作及規(guī)則意識。鑒于此特點,古典音樂與游戲結合形式更加的豐富,不僅僅局限于角色的扮演,還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情景進行變換。比如欣賞維瓦爾第的“四季”,其針對不同的季節(jié),對于音色的選擇,節(jié)奏的感覺各不相同,把音樂與生活結合起來組合一些小游戲,讓兒童更好的熟悉生活,了解季節(jié)的變換,體驗生活的美好。
三、總結
兒音樂教學正處在不斷探索的階段,利用好古典音樂這一寶貴的資源,創(chuàng)設出符合兒童的教學方案,這是作為幼兒音樂教育研究者急切需要解決和探索的問題。國內外對早期兒童音樂教學的心理學研究正在進行,特別是對“多通道參與”教學思路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了重視。古典音樂作為獨特的音樂素材,可以很好發(fā)揮感官作用運用到幼兒音樂教學,可滿足其“多通道參與”功能教學屬性,但如何讓其更好的運用,這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發(fā)現(xiàn)的。
參考文獻:
[1] 馮志平.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M] .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年版
[2] 羅小平,黃虹.音樂心理學[M]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年版
[3] 沈旋,谷文嫻,陶辛.西方音樂史簡編[M]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4] 張?zhí)燔? 略論經典音樂與提高幼兒整體素質的關系[J] .音樂時空音樂教育教學,2011.12.
關鍵詞:古典音樂;電影;意識導向
古典音樂究其根源多來自宗教儀式典禮,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主題內涵,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其自身的意識導向。在電影發(fā)展過程中,古典音樂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逐漸成為電影中敘事與人物表達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見,古典音樂在電影中體現(xiàn)的意識導向具有重要的額使用價值,其有利于提高電影的整體表現(xiàn)能力,在電影發(fā)展過程中應得到廣泛的應用。
1 古典音樂在電影中意識導向作用的具體表現(xiàn)
1.1 電影主題的深化
電影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日益呈現(xiàn)主題多樣化的趨勢,尤其在社會形態(tài)日趨開放,人們意識觀念日趨復雜的環(huán)境下,電影的主題可謂多元化發(fā)展。不論是家庭倫理還是暴力血腥,亦或是愛情婚姻,其宗旨都在于擊中觀眾的心靈與思維意識,使其產生思想共鳴,進而更好地展現(xiàn)該主題的魅力。在這一過程中,嚴謹肅穆的古典音樂的融入能夠可電影場面形成對立或襯托的關系,進而形成音畫相結合的生動表現(xiàn)手法,深化主題,給觀眾以深刻的情感體驗。
1.2 電影格調的提升
格調是電影藝術化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其受多層面因素影響,除了臺詞、場景或燈光的靈活展現(xiàn),電影配樂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典音樂歷史厚重,并具有優(yōu)美的旋律設計,和聲效果莊嚴謹慎,給人以高雅穩(wěn)重的意識體驗經歷。在此基礎上,影片的格調也隨之提高,在觀眾心目中呈現(xiàn)非凡的制作檔次。
1.3 劇情張力的增強
劇情的張力是體現(xiàn)影片結構布局及震撼力的主要條件,將古典音樂融入到情面情節(jié)發(fā)展之中,可利用同一部古典音樂作品展現(xiàn)不同時期主人公心境與意識的變化,也可將其帶入到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利用古典音樂與劇情的強大反差,例如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緝毒警長在貝多芬古典音樂的高尚與圣潔中展現(xiàn)出自己血腥暴力的一面,將音樂融入到犯罪過程中,在沖突之中推動劇情的發(fā)展。
1.4 電影類型的豐富
電影類型的劃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導演的意識形態(tài),古典音樂的引入具有一定的意識導向作用,能夠豐富電影類型,促進導演自身意識形態(tài)轉化為電影劇情的表達。當電影中融入古典音樂后,影片畫面與剪輯均與古典音樂意境與節(jié)奏相融合,給觀眾提供了想象的方向。
2 增強古典音樂在電影中意識導向作用的有效策略
2.1 結合電影具體情節(jié)選取適合的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意識導向作用要通過音樂與情節(jié)的完美融合來實現(xiàn),只有選取與情節(jié)相匹配的音樂,才能更好地激發(fā)觀眾的思想共鳴,為觀眾的想象提供一定的導向。例如在倡導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電影制作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古典音樂的制作背景與創(chuàng)作者的意識觀念,以此為出發(fā)點進行配樂的選擇。比如,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其原標題為拿破侖所做,但是當貝多芬得知拿破侖稱帝后便撕去原標題,以“英雄”命名,可見貝多芬反對戰(zhàn)爭,渴望和平的立場。將其應用到上述題材電影中,能夠更加有效地彰顯電影主題,給觀眾以清晰的想象方向。
2.2 注重古典音樂藝術品位的體現(xiàn)
古典音樂藝術品位在電影中的體現(xiàn),能夠有效地展現(xiàn)電影內容與題材方面的魅力,為觀眾提供精準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沉默的羔羊》這部電影中,融入巴洛克風格的《哥德堡變奏曲》,當明快的旋律響起,主人公沉浸在音樂與自己殺人經過的回響之中,主人公享受表情的每個細節(jié)變化都伴隨著音樂的變奏,同時,這一過程中摻雜著死者的,使得整個畫面與音樂完全融合,在對立或對照的關系中展現(xiàn)著音樂自身的藝術品位。
2.3 加強古典音樂美學價值的體現(xiàn)
古典音樂具有較強的震撼力,在將其融入到電影之中,要注重其美學價值的體現(xiàn),使觀眾在產生思想共鳴的同時可以感受其帶來的意識導向作用。例如,馬斯卡尼創(chuàng)作的《鄉(xiāng)村騎士》具有一種悲情的藝術美,其將主人公嫉妒、復仇最后身亡的過程表現(xiàn)的優(yōu)美動人。《教父》中融入這首曲目,當聽到旋律響起時,輝煌的歷史,苦心經營的未來,卻敵不過落葉歸根的凄涼之感尤為強烈。這首經典曲目與電影的融合恰到好處,影片的情節(jié)與音樂的審美價值互相襯托,給觀眾以明確的聯(lián)想方向,加深其思想共鳴。
3 結語
在電影中融入古典音樂具有諸多優(yōu)勢,古典音樂對電影發(fā)揮著一定的意識導向作用。在電影發(fā)展過程中,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強古典音樂藝術品位與審美價值的體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電影完整性與特殊性的呈現(xiàn),更好地捕捉觀眾的喜好與心理,自成流派,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
音樂是人類抒發(fā)、表達感情,或對感情予以寄托的完全表達在彈與奏之中的一門藝術。而音樂欣賞是欣賞者通過聽覺對音樂進行聆聽,并從中獲得音樂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悅和理性的滿足的活動。音樂欣賞是一種最直接、最具體的審美教育活動。它以一定的音樂為審美對象,以參與欣賞活動的人為審美主體,形成一種特殊的審美觀。通過這種對音樂的聆聽,實現(xiàn)對音樂美的感受和鑒賞。從音樂實踐的總體來看,音樂欣賞的存在不是可有可無的。中職學校開設音樂欣賞課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更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從而實現(xiàn)整體素質的提高。
音樂教育可以歸納為美學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人們通過音樂溝通情感,使美潛移默化地得到升華,職業(yè)學校的音樂欣賞課可使學生欣賞體味樂音和諧搭配的美妙和獨特的技巧,進一步提升音樂藝術的賞析水準。中職培養(yǎng)的學生是直接面對社會的,具有很強的職業(yè)技術性。但是職業(yè)學校的教育也包含素質教育,是高于基礎教育的較高層次的素質教育。所以,合理地進行音樂教育對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可以起到推動作用。
一、欣賞古典民間音樂,品味中華藝術底蘊,激發(fā)學生愛國熱忱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5000多年,在這些燦爛的古代文化中,就包含了音樂文化。音樂欣賞課堂上,通過對這一塊的學習,可以讓學生體味到我國古典音樂的意境之美和無與倫比的深厚底蘊,并為此自豪,同時,進一步激發(fā)出我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如琵琶獨奏曲《十面埋伏》,琵琶的錚錚之音,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出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zhàn)場畫面,讓學生感受到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出色地運用琵琶這種音樂手段表現(xiàn)了垓下決戰(zhàn)這場古代戰(zhàn)爭的激烈戰(zhàn)況。簫獨奏曲《春江花月夜》,簫聲的深沉勾畫出從天上到地下的遼闊空間,從明月、江流、青楓、白云到水紋、落花、海霧等等眾多的景物,以及客子、思婦等種種細膩的感情,環(huán)環(huán)緊扣、連綿不斷,使詩歌既完美嚴密,又有反復詠嘆的藝術效果。笛子獨奏曲《泛龍舟》,笛聲清脆、音調諧美,樂曲的結構和旋律以及節(jié)拍都使我們能夠感受到隋唐時期的均拍韻律。《百鳥朝鳳》這一山東民間樂曲是由嗩吶獨奏,模仿各種禽鳥的鳴叫聲,音樂化、藝術化融為一體,它以熱情歡快的旋律與百鳥的和鳴之聲,表現(xiàn)了生氣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二、有針對性的選擇題材,通過音樂欣賞,對學生進行勵志育人教育
藝術無國界,音樂亦無國界。音樂的主要功能是潛移默化的對聽眾進行影響、教育和改變。中職學生,即將進入社會,接受社會的考驗,第一次接觸社會時會遇到選擇的彷徨,甚至會受到第一次實踐失敗的打擊。結合這種情況選擇貝多芬的《命運》,提前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貝多芬同聾疾作斗爭,向厄運發(fā)出挑戰(zhàn):"真正的命運掌握者是自己!",那些所謂"命中注定"的論斷在這里是沒有土壤的。貝多芬交響曲以扣人心弦的叩門聲引出樂章,并以命運的四次敲門激起聽眾心靈的共鳴,通過四次敲門聲演化出作者與命運的不懈抗爭的艱難過程,激勵人們不要對命運屈服要勇于對命運發(fā)出挑戰(zhàn)。
好的音樂可以給人以生命的啟示,陶冶人的情操,有音樂伴隨將使人生充滿智慧和活力。職業(yè)學校學生,是一個文化層次相對較高的審美群體,自我意識獨立、民主,時代敏銳性、價值穩(wěn)定性強。因此需要通過音樂欣賞課,有目的地培養(yǎng),有針對性地去選擇所需音樂題材,實現(xiàn)較高層次的素質教育。
三、通過比較古典與現(xiàn)代音樂的異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古典音樂在組織形式上非常注重音樂的邏輯性、前后一致性以及整體的統(tǒng)一性。古典音樂絕大多數(shù)篇幅都較長,思路表達相當?shù)耐暾?quot;現(xiàn)代音樂"是對20世紀初以來的多種音樂流派的總稱,甚至流行音樂。我們現(xiàn)在談到的"現(xiàn)代音樂"一般都是一個美學范疇,指的是音樂的風格。
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的不同點是:類型不同、音樂特質不同、表現(xiàn)方式不同,還有最重要的是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它們的組織方式完全不同。古典音樂,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優(yōu)美的旋律,充滿意趣的樂思,還有真摯的情感,或寧靜、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歡喜、快樂,或悲傷、惆悵……
流行音樂的音樂組織關注的邏輯性遜色很多,給我們更多的是感性上的東西。這類音樂作品旋律清晰,音域適中,伴奏和和聲手法都非常簡易,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富于娛樂性、生活性和通俗性,歌詞大多近似白話,表達的內容很貼近生活。
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出,現(xiàn)代音樂是源于古典音樂的。通過欣賞,學生可以從辯證的角度對不同的音樂進行分析評判,提升自己的審美素質。
音樂是反映人們思想情感生活的藝術,音樂欣賞課,能夠提升學生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綜上所述,在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發(fā)展上,中職學校音樂欣賞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一、合理加入生活化音樂教學素材豐富音樂課堂內容
音樂教師要從課堂教學內容入手,選取合理的、生活化的音樂教學素材,并充分運用電腦音樂軟件等教學系統(tǒng),構建新型的科技化的音樂課堂,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感受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鍛煉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在音樂教學中,采用生動化的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自主地去探究和感受音樂,從而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和理解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學習音樂對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音樂課為學生帶來全身心的享受。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教學形式過于簡單,學生缺乏自主動腦思考的過程,沒有做到從內心深處去欣賞和感受音樂。而音樂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fā)展過程,學生需要不斷發(fā)展自身的潛力和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因此,音樂教師應該找到音樂教學的突破口,一方面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多關注和欣賞一些著名音樂曲目,激勵學生不斷學習和探究,才能逐步提升音樂能力。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用優(yōu)美的音樂來豐盈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調整好心態(tài),讓學生有良好的態(tài)度面對緊張的學習生活,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應對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二、高效實施音樂教學策略提高音樂課堂效率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古典音樂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學會欣賞和了解古典音樂。我國古典音樂的發(fā)展歷史源遠流長,古典音樂作為一種特殊樂曲演奏形式,正逐漸被世人所接受。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采取一些積極的教學策略,多給學生講解一些古典音樂理論知識。要讓學生明白:古典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多以抒情樂為主,能營造一種人與人之間交談式的親切氛圍,能表現(xiàn)出音樂最純真和最自然的內涵。只有高效實施音樂教學策略,才能不斷提高音樂課堂效率,才能提高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并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今后更高級的音樂學習打下基礎。
高效實施音樂教學策略的另一個重點是教師要注意發(fā)揮教學實際內容的作用,重視學生音樂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欣賞音樂,學會演唱或演奏技巧,讓學生真正愛上音樂。在日常的訓練中,教師要強化學生各聲部的音準訓練,加強對音色的辨別訓練、彈唱訓練或者視唱訓練。當學生感受音樂魅力沉浸在音樂中時,或者通過學習掌握演唱演奏技巧提高音樂水平時,學生能拋開煩惱,讓身心得到放松和調節(jié),為更好地應對學習生活積蓄力量,從而全面提升學習效率。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保證音樂課堂質量
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是很強的,所以教師在教授好文化知識課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德、體、美等方面的能力。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不斷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及時糾正,才能讓學生全面發(fā)展,擁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才能為學生步入更高一級的學府做準備,也為未來進入社會打好基礎。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音樂樂理課本包含許多音樂基礎和音樂史知識,教師要利用好課本上的這些教學內容,并結合相關的音樂課外知識,給學生進行生動的講解。教師要向學生介紹音樂的發(fā)展歷程和進化史,讓學生對音樂充滿向往,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重視音樂基本內容的講解,比如對音譜和音調等音樂基礎元素進行詳細介紹,讓學生對音樂有更好的認知,從而逐步提高音樂素養(yǎng)。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器給學生播放一些著名的古典樂曲,比如《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夜曲》《斗牛士之歌》《月半小夜曲》《花仙子》等。這些都是非常值得學生欣賞和學習的曲目,它們能給學生帶來極大的視聽享受,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
向時代致敬
雪后下午,世界優(yōu)秀打擊樂獨奏家李飚一襲黑衣出現(xiàn)在筆者面前。他個子不高,眉宇間透著一絲威嚴。在 “古典音樂”面前,人們總是習慣性地變得謙遜起來,甚至有些小心翼翼。因此,置身于他的氣場周圍,內心便可迅速沉靜下來。
回顧即將過去的2011,李飚說,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音樂可以再拓寬一些。這一年他開始了自己作為一位打擊樂演奏家的另一段探索之旅――作曲、指揮。
250年前的古典音樂時期,幾乎所有古典音樂大師都是兼創(chuàng)作、演奏和指揮于一體的全才,但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明確,音樂家們也往往是各司其職。
“但是,音樂在于嘗試。否則,你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對于音樂的挖掘有多大潛力。”于是,李飚每天創(chuàng)作四個小時,歷時一個半月,大型交響樂《時代之舞》就順利誕生,幾乎可以用才思泉涌來形容他在那段時間的狀態(tài)。不過,李飚自嘲,這部作品與其說是自己多年沉淀的一次爆發(fā),不如說有幸自己的思維還沒有老化。12月31日,李飚將帶著自己的第一個創(chuàng)作作品登上南京新年音樂會的舞臺,并同時完成指揮和演奏。
音樂家、演奏家、傳揚者
當然,作為一個音樂家,李飚這一年度過的最重要的時光莫過于游走在各大音樂會現(xiàn)場。尤其令他欣慰的是,在受邀擔任2010年第一屆梅賽德斯?奔馳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總監(jiān)之后,他再度與奔馳合作,第二屆梅賽德斯?奔馳國際音樂節(jié)在北京、上海、深圳的成功舉辦,讓李飚越來越清晰地看到了古典音樂在中國觀眾心中萌生的種子。
8月20日,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座無虛席,李飚打擊樂團的6位演奏家穿梭在馬林巴琴、顫音琴,還有各類軍鼓,以及中國的鑼、镲等上百件打擊樂器之間,表演盡興時,李飚更是手舞足蹈,帶動全場觀眾一齊有節(jié)奏地拍掌、跺腳,忙得不亦樂乎。這樣的場面著實讓人想象不到自己正置身于一座本是肅穆的音樂廳。
“其實對一個音樂家而言,能最大程度發(fā)揮自己最佳狀態(tài)的氛圍自然是觀眾認真、安靜地聆聽,僅此而已。”李飚說,這在有著幾百年古典音樂欣賞習慣的歐洲可以說是一種常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