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范文

        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

        第1篇: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范文

        (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福建廈門361005)

        摘要:西方音樂主要指歐洲的音樂,由于歐洲歷史上統治階層比較重視音樂,因此許多音樂家都得到資助和保護,發展出比較完善的音樂理論。目前西方的音樂理論在全世界的音樂界占有主導地位,歐洲音樂界發展的記譜法和作曲的程式得到世界的公認。

        關鍵詞:西方音樂;嚴肅音樂;流行音樂;輕音樂

        一、嚴肅音樂

        嚴肅音樂通常是指各種傳統經典音樂和一切專業作曲家用傳統或現代作曲手法所創作的音樂。嚴肅音樂的傳承是以學院式的嚴格訓練來實現的,嚴肅音樂家所創作的作品內容嚴肅、形式嚴謹,作品所詮釋的是極為深刻的內涵和哲理,具有嚴肅的社會主題與深刻的民族精神,并且在音樂技巧上追求創新和完美。

        嚴格地說,嚴肅音樂并不是按音樂品種或門類來劃分的,恰恰是以文化精神來定義的?!皣烂C的”(Serious)的涵義除了“嚴肅的”,還兼具“認真的、莊重的、正經的、鄭重的、懇切的”、“重大的”、“重要的”。而在翻譯的時候,我們偏偏選取“嚴肅”來表示“serious”,其表層意思與“輕松”、“逗樂”、“輕浮””相反,而其深層意義卻是:關注人生意義的、莊嚴悲壯的、高雅凝重的。藝術哲學家阿諾德?豪塞爾指出:“嚴肅的、真正的、擔負責任的藝術必定會卷入生命和人類存在意義之類問題的探討,這些藝術使我們面對著‘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要求,無論在民俗藝術還是流行藝術中,這種要求幾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可以給嚴肅音樂下一個文化學上的定義:嚴肅音樂是以人文精神為價值取向的音樂。嚴肅音樂的文化精神決定了它至高的審美性,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高雅音樂”。

        嚴肅音樂起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最早起源于西方古典音樂,自西方中世紀開始到20世紀的音樂被稱為嚴肅音樂?!皣烂C音樂”一詞是近現代才產生的,是相對于現代社會流行的通俗音樂、輕音樂等音樂而產生的。

        嚴肅音樂是一種高雅藝術,它強調的是藝術的審美性,彰顯的是較高的藝術境界與文化精神,是音樂創作具有典范性的主流音樂,具有強大的教育功能與永恒的生命力。

        二、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也成為大眾音樂。相對于嚴肅音樂而言,流行音樂不像嚴肅音樂那樣具有深刻的內涵,是一種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并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的娛樂性較強的器樂曲和歌曲。流行音樂具有較強的娛樂性與商業性,缺乏較高的藝術性。

        流行音樂在一百多年的發展中,已逐漸發展成了有別于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的音樂體系,并非大眾所理解的“流行的音樂”。流行音樂主要的特征是:調式不限于大小調體系、和聲功能性為主,具有多元化、即興、不穩定的節奏律動,多為小型趨勢、相對自由的曲式結構,音色選用沒有局限性等。

        流行音樂在西方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和演變,它已派生出眾多支系,呈現出眾多風格。流行音樂以它的娛樂性、通俗性、商業性、時代性與多樣性成為最接近民眾的音樂,深的大眾喜愛。

        三、輕音樂

        輕音樂是指界于古典樂和流行樂之間的一種通俗音樂形式。輕音樂以通俗方式詮釋樂曲,其來源可以是原創,也可以是對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或者民謠音樂進行改編而成。輕音樂一般有小型樂隊加以演奏,結構簡單、節奏明快、旋律優美,給人以悠閑、放松的感受。

        上文所提到過的嚴肅音樂具有厚重的織體,龐大的結構,凝重的樂思,嚴肅深刻的思想內涵。而輕音樂則織體輕盈,結構小巧簡單,節奏明快舒展,一般由鋼琴和小提琴來演奏,它不以嚴肅、深刻來引發人們的聯想和想象,而是讓人們在勞累、壓力之余身心得到舒緩。但輕音樂也不像以流行音樂為核心的流行音樂那樣具有時代性,一般流行歌曲過時很快,很快就會被新的流行歌曲所替代,而輕音樂因其較高的審美品位,優美動聽的旋律則經久不衰。輕音樂不僅具備嚴肅音樂高雅的品質,還具備了流行音樂的通俗性,商業氣息相對較少。總之,輕音樂介于嚴肅音樂與流行音樂之間,與嚴肅音樂、流行音樂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業。它古典氣息和現代風味兼而有之,華麗而不艷俗,浪漫而不輕浮,抒情而不纏綿,既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又格調高雅、風度不凡。因此,可以說輕音樂是一種雅俗共賞的音樂。

        輕音樂樂隊的指揮大都精通古典音樂,會演奏多種樂器。他們既是樂隊的指揮者,也是樂曲的編配者。輕音樂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他們對原曲進行的這種帶有創作性質的編配。其中最經常使用的手法是對原曲的節奏、速度、力度、節拍等音樂要素進行重新處理,比較常見的是賦予古典音樂以拉丁舞曲和爵士、搖滾、迪斯科音樂的節奏,通過打擊樂器加強原曲的節奏特征和節拍重音等,使樂曲的形式與內容產生了強烈對比。如用迪斯科節奏來演奏莫扎特的小夜曲,用探戈節奏來演奏勃拉姆斯的匈亞利舞曲,用桑巴、恰恰、倫巴的節奏來演奏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奧芬巴赫的船歌等,聽來熱情奔放,極富有感染力。對一些原本節奏激烈的流行歌曲則采取慢節奏進行“柔化”處理,進而產生一種新的聽感。

        第2篇: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范文

        關鍵詞:德國;音樂;文化

        音樂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一個民族的音樂發展,取決于該民族文化總體發展的需求,與其文化發展各方面的聯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德國的音樂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其發展的各個時期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一、古希臘時代的音樂文化思想

        人類文化的真正崛起,一般認為是四大文明時期。和絕大多數的歐洲國家一樣,德國音樂文化起源于古希臘。

        (一)畢達哥拉斯

        古希臘音樂文化最早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公元前五六世紀畢達哥拉斯提出的音樂與數學具有聯系的思想。畢達哥拉斯認為數字可以創造音樂,和聲、藝術、哲學等方面都被認為是數字的一個方面。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音樂的意義才從算術和科學的法則與方法中發展出來。隨后,畢達哥拉斯關于音樂與數字不可分的思想成為西方音樂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在中世紀基督教運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二)柏拉圖

        古希臘教育家柏拉圖繼承了畢達哥拉斯關于音樂中數字性質的概念,并強調了音樂的教育功能。柏拉圖認為,某種特定的旋律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某種特定的音樂可以使一個人的品行得到轉換。同畢達哥拉斯的觀點相同,都主張和諧。柏拉圖的音樂思想與音樂本身相比顯得更純粹,關于音樂能夠塑造品格與倫理的觀點對音樂對個體精神的實際影響有點出入。

        (三)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教育家亞里士多德認為音樂應在算術之上,并肯定音樂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他認為,通過音樂模仿可以作用于人的愿望,音樂的“模仿”作用勝過“表現”作用。音樂可以作為公共服務的工具,也可以作為放松的工具。

        二、中世紀的德國音樂文化

        在長達一千年的中世紀中,基督教文化正處在一個高度發展的時期,整個基督教文化都在為完成其物質與精神的分離而運動。

        (一)宗教音樂生活

        中世紀的德國,音樂在宗教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音樂與文學,還有宗教一起成為文化的支柱。在中世紀的學校機構中,人們為了培養為教會服務的合唱演員,設置獎學金,讓那些沒有錢但有天賦的學生進入學校學習并參加合唱團,就這樣,學生在禮拜儀式中作為歌唱者參加宗教活動。有時因為禮拜活動過于頻繁,使學生沒有時間去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

        (二)世俗音樂文化

        中世紀的德國出現一些屬于世俗文化的音樂現象,如圣歌者運動、騎士制度、名歌手以及城市吹笛者。圣歌者與學校保持著松弛的聯系,經常在街上一面乞討,一面唱歌;騎士制度和名歌手是一種滲透了繆斯因素的文化,在中世紀德國的騎士制度中形成。而名歌手只要能夠發明一種新的“音調”,就能達到“名歌手”的等級;城市吹笛者是一些流浪吟游詩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掌握多種樂器或承擔某些除藝術以外的工作,有多數的音樂家的音樂生涯就是從那里開始的。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德國音樂文化

        14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形成了古希臘文化以后歐洲文化的第二個高峰。在音樂方面,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潮推動了德國音樂進入了歷史上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德國古典音樂。

        (一)宗教改革

        德國古典音樂文化起源于15世紀的宗教改革。在宗教改革中,馬丁.路德高度重視音樂的作用。他認為,如果沒有宗教改革的歌曲參加戰斗,那么宗教改革及其成果是難以想象的。為此,在馬丁.路德的倡導下,宗教改革的推動下,德國音樂生活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局面。

        (二)職業音樂家

        文藝復興運動是音樂擺脫了教會的控制,各個階層的音樂都開始活躍起來。正是在社會文化的強大需求下,德國職業音樂家的隊伍開始逐漸龐大。早期的音樂家大多都是手藝人出身,與后期的音樂不同。職業音樂家的發展導致音樂形式的高度發展,但由于政治分裂、經濟落后等原因,致使德國文化遭到了重大的摧殘。后來有一個時期學習外國的優秀文化,為后來德國音樂的崛起起到了積極的鋪墊作用。

        四、啟蒙運動時期的德國音樂文化

        17世紀末的啟蒙運動注重對個性的尊重以及對青年、兒童的注重。音樂家隊伍的發展成為這一時期音樂文化的典型特征??梢哉f,文化的驅動力使古典主義時期到浪漫主義時期的西方音樂更加輝煌,也使社會結構發生了變化。

        (一)音樂在個性精神發展中的作用

        在德國古典音樂文化與浪漫主義的融合中,啟蒙運動中的音樂對個性精神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也推動了德國音樂文化生活的繁榮發展。

        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的音樂是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合體,不僅在思想上滲透了人道主義精神,與當時的舊社會對立,還追求人類精神的完美。他的音樂對民眾所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貝多芬逝世的時候,維也納有兩三萬人參加葬禮。貝多芬的葬禮上,眾多民眾顯示出了對個性創造的強烈尊重。

        (二)個性創造對音樂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

        在貝多芬的身上同樣可以看出個性創造促進音樂文化的發展。在他逝世的一段時間里,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共舉辦了46場音樂會,在這46場音樂會的節目單中,貝多芬的名字共出現了27次。從節目單中我們可以看出,貝多芬創作完成的音樂作品對音樂實踐的反作用和其強大的社會功能。應該說,個性意識與音樂文化的相互促進導致了音樂與音樂家地位的越來越重要。當然,這種現象并不僅僅局限于德國。

        五、20世紀的德國現代主義音樂

        19世紀下半葉,是西方科學主義思潮的繁盛時期。這一思潮也波及到了音樂領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奧地利音樂美學理論家漢斯立克自律論美學的提出。音樂音響與情感的分離,為20世紀現代主義音樂的誕生做好了理論基礎,也使現代主義音樂的作曲家擺脫了束縛。另一方面,與19世紀浪漫主義相比較,20世紀的現代主義在表現方式上反對情感美學,在本質上對個性的追求則與19世紀一脈相承。在這種思潮下,20世紀的現代主義音樂創作中個性被突出強調??茖W主義與個性表現需求的激烈沖突,使整個西方在20世紀的音樂創作中出現了紛繁的局面。

        德國音樂文化在社會生活中以及德國國民精神層面上的重要作用可見一斑。音樂所催化的宗教觀、哲學觀、人文精神、科學思想、法治觀念、個性意識等都成為德國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音樂在德國文化中是占有中心地位的。

        參考文獻:

        [1]克萊南,金經言.德國音樂教育的歷史與現狀[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1,01:20-30.

        [2]楊燕宜.德國20世紀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J].人民音樂,2011,01:72-75.

        第3篇: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范文

        西方室內音樂在西方的發展,最早起源于意大利。也正是因為意大利受到了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影響,使得意大利成為西方國家中,思想格外活躍、文化格外豐富、情感格外奔放的國家。最初西方室內音樂產生的目的是為了與戲劇音樂以及教會音樂區別開來,故而其表現形式也相對溫柔親切,大多為小型聲樂曲和器樂曲。整體看來,西方室內音樂大體上呈現出四個發展階段,而這四個階段的內涵與表現形式也有所差別。所以對其不同階段的不同表現進行分析是對室內音樂研究與探索的重要保障。

        一、巴洛克時期西方室內音樂發展狀況及其代表

        巴洛克時期可以稱之為西方室內音樂發展的早期,并且這一時期主要出現在西方的17世紀,這一時期的室內音樂與之后相比更加自由,在樂器的選擇上也沒有相對嚴苛的限制。可以選擇多件樂器進行合奏,同時也沒有與教堂音樂有過分明顯的區別。這一時期,西方室內音樂發展的代表主要有巴赫與亨德爾。先說巴赫,其被稱之為現代音樂之父,也是巴洛克時期相當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巴赫所提倡的藝術被稱之為賦格藝術,在當時社會以一種相對靈活的形式存在。既可以通過鍵盤樂器以及管樂器進行合奏,還可以通過弦樂進行演奏。故而巴赫的賦格藝術更多的體現出自由在音樂演奏中的重要意義。再說亨德爾,與巴赫一樣,都是這一時期重要的作曲家。其代表作《哈利路亞》可謂是流傳至今。在其奏鳴曲中,選用的樂器主要是小提琴和雙簧管,而對低音部分的演奏和處理選用的則是大提琴多一些。當然有一些時候進行音樂演奏也會選用多件樂器共同進行。

        二、古典主義時期西方室內音樂發展狀況及其代表

        古典主義時期是西方室內音樂發展的第二個重要階段,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海頓和莫扎特。

        首先,海頓是維也納古典樂的杰出代表,其個人也創造了西方室內音樂的現代化表現形式,在音樂發展過程中被尊稱為弦樂四重奏之父。海頓還開創了通過對話方式進行音樂風格創造的音樂類型,其盛行之久遠長達兩個世紀。在海頓的四重奏樂章分派中,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樂章為開放式奏鳴曲;第二樂章則建立起完全不同的章節;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第四樂章則是回旋曲式。通過這種樂章的區分,使得奏鳴曲與從前相比產生了較為深刻的變化。而海頓也正是憑借自己對音樂獨特的理解,奠定了這一時期室內音樂的發展基礎,對室內音樂新形式的創新與開拓貢獻力量。

        其次,莫扎特,其可以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古典音樂家之一。莫扎特在七首鋼琴三重奏鳴曲中,第一次將弦樂的作用與地位體現出來。此時已經是十八世紀,在這一階段,管樂器已經逐漸趨于成熟,而莫扎特將管樂器應用到室內音樂創作過程中,則充分體現了管樂器的重要性。與此同時,莫扎特還嘗試應用其他樂器進行室內音樂創作,通過對其他樂器的研究,了解其聲調與音色,進而為弦樂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與幫助。

        三、浪漫主義時期西方室內音樂發展狀況及其代表

        這一時期已經進入了十九世紀,同時室內音樂也開始實現平民化發展。不得不說,這一時期最為著名的音樂家就是貝多芬。貝多芬的代表作品有《英雄交響曲》《致愛麗絲》,他的作品不斷提升了西方室內音樂的水平,也逐漸在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要求。貝多芬的作品敢于擺脫與突破傳統西方室內音樂的模式,同時也開辟了全新的音樂創作途徑。貝多芬擅長使用多種樂器進行創作與表演,故而其樂曲風格獨特,深受大眾喜愛。

        四、19世紀至20世紀西方室內音樂發展狀況及其代表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這一階段當中,歐洲社會發展格外迅速,西方室內音樂的發展同樣受到社會發展步伐的影響,在創作理念方面不斷被創新與改進。鋼琴興盛于十九世紀中期,于是鋼琴開始逐漸成為室內音樂的主要選用樂器,故而交響樂發展與室內音樂發展速度都得到了提升。

        雖然在這一階段,以肖邦為首的許多音樂家都提出了反對意見,更加支持獨奏音樂,可是不可抑制的是以德彪西、拉威爾等作曲家為首的另一派與之開展了爭斗。這一時期的室內音樂發展呈現白熱化斗爭趨勢,也確實產生了不少優秀作品。

        第4篇: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范文

        音樂時空:今年是中央音樂學院第一場舉辦爵士音樂節,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策劃的過程和想法?

        丁鈮老師:我在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爵士樂選修課已經兩年半了,看到同學們從開始的感興趣到真正走進爵士樂的圈子,作曲系的同學開始寫作一些爵士樂作品,鋼琴系的同學開始演奏爵士樂,大家的熱情勢不可擋。正好今年有兩個美國爵士樂團體訪問中央音樂學院,這是個絕佳的契機。其實之前也有國外音樂學院的爵士系來訪,比如去年的英國Trinity Laban Conservatoire of Music and Dance的爵士系主任Simon Purcell 率隊來音院交流,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院長率團來我院訪問參觀,爵士與流行樂系副主任路德?范戴克先生也表示了對于今后交流的高度興趣和愿望。但是當時中央音樂學院并沒有對口的機構,爵士樂在央音還處于形只影單的形勢,所以并沒有真正開始任何實質性合作。不過今年,事情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在音樂學院推行爵士樂已經是必然的趨勢。此次音樂節,美國的爵士樂團體將會帶來演出、講座,中央音樂學院也有自己的爵士樂團、爵士樂作品,是時機籌辦一個爵士音樂節了。這個計劃獲得院系的批準,以及各方面的支持,并且得到很多校友的響應,作曲系教授Benoit Granier還免費為音樂節設計了海報和Logo,各系學生也踴躍加入志愿者行列,這些都足以說明爵士樂魅力之大。

        音樂時空:主辦方是否借鑒了國外成功的爵士音樂節的策劃方式?

        丁鈮老師:由于我本人長期在國外,一直都橫跨在音樂與媒體這兩種媒介之中,做的工作橫跨前臺與后臺,有很多工作都與組織、策劃相關,所以并沒有完全按照國外的哪一個音樂節作為模版。其實大部分的策劃都是相通的。

        音樂時空:本屆央音爵士音樂節的籌備的進展如何?

        丁鈮老師: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我們有專人維護本屆音樂節的微信公共平臺和微博,通過關注“央音Jazzical”就可以收到音樂節的最新消息,官方網站“”也已經上線。另外這次的活動,我們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也有合作,會在Easy FM 91.5 以及環球資訊廣播FM90.5節目中,播出關于我們音樂節的訊息和專訪。其實我本人也是FM90.5的主持人,我的節目會專門在音樂節期間,對來訪的音樂家給予專訪。在演出和講座方面,很多國內的音樂院校和社會上的爵士樂團體都希望能夠登臺獻藝。直到現在我還在不斷地接到電話。但由于本屆爵士音樂節從策劃到執行時間較短,很多節目都安排不下,以至于我們不得不將某些團體排到明年第二屆央音爵士音樂節了。

        音樂時空:對于國內越來越多的音樂節涌現的現狀,主辦方對這種現象作何評價?

        丁鈮老師:我認為這很好,音樂市場需要不同聲音來滿足不同觀眾需求。孤芳自賞永遠不可能產生對比和競爭,有了競爭才有促進,才會提高整體水平。因此,我相信越來越多的音樂節能夠促生越來越多優秀的音樂作品。

        音樂時空:中央音樂學院主辦的爵士音樂節定位是什么?

        丁鈮老師:注重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建立世界頂級音樂的標準,提供給本院以及當地音樂家施展才華的舞臺。

        音樂時空:與其他類型的音樂節相比,您覺得一個有品質的爵士音樂節在呈現方式、參與方式上有何獨特之處?

        丁鈮老師:一個有品質的音樂節需要建立在一個被公認為有品質的平臺上,在這一點上,中央音樂學院的平臺毋庸置疑。從參與方式上而言,我們的爵士節并非戶外,而事實上我不認為本土爵士節適宜在戶外舉行,因為中國還沒有真正培養起廣大的爵士樂聽眾的人群,很多人甚至一說起爵士樂都以為是搖滾。我認為,爵士樂的推廣,除了演出,還有更多的教育成分。沒有任何解釋的演出,只會讓觀眾更加迷茫。央音的爵士節,面對的人群是有一定教育程度的,喜愛古典音樂,并時常光顧音樂廳,對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并愿意接受爵士樂“教育”的人群。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的講座和音樂會,能夠逐步擴大這個“小眾”。

        音樂時空:相比國內其他同類音樂節,央音爵士音樂節有哪些不同?

        丁鈮老師:中央音樂學院是一所嚴肅的高等音樂學府,有著豐富的古典音樂的資源,能夠在古典音樂廳上演的爵士樂是必定要有一定的藝術門檻的,這個門檻包含了對于爵士樂厚重歷史的了解以及對于爵士樂各種風格和樂理的掌握。央音爵士節的側重點就是希望建立一個標準,使更多樂迷在了解爵士樂娛樂性的同時,還能夠了解到它的嚴肅性與學術價值。

        音樂時空:這是否意味著爵士樂的娛樂性會被忽視?

        丁鈮老師:其實藝術永遠是需要觀眾的,所以我們主張藝術性與娛樂性兼顧,呈現爵士樂的多元化。今年的音樂節的確比較側重于在音樂廳演出的藝術性爵士樂,明年爵士節會呈現不同的風貌。我們會與一些爵士樂酒吧聯合,屆時會有不同的場所來演奏不同功能的爵士樂。其實,在爵士樂中一個不容忽視的事情是,某些爵士樂確實是需要在酒吧中才能得到全面的享受,而某些爵士樂勢必是要在音樂廳中上演的。因此,力求讓各個層面的觀眾、樂迷都能夠目睹爵士樂的多樣化,是我們明年所追求的目標。

        音樂時空:主辦方如何兼顧爵士樂的專業性與音樂節的觀賞性?

        丁鈮老師:從娛樂性角度而言,閉幕音樂會是一臺兼具有教育性與娛樂性的視覺盛宴。其他的音樂會則更注重的是爵士樂的純粹性,與原創作品的展示,另外我們還有一些民族音樂與爵士樂的結合。

        音樂時空:如何才能讓非專業樂迷步入爵士樂的殿堂?

        丁鈮老師:今年是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第一屆爵士音樂節,我們考慮到大部分觀眾可能并不了解爵士樂,所以在選擇演出曲目時,更傾向于觀眾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爵士樂風格,比如Swing(搖擺樂)、Blues(布魯斯)、Bossa nova(波薩諾瓦)等,希望大家能夠在優美的旋律和熟悉的樂曲中受到熏陶。

        音樂時空:爵士樂天生具有一種開放的、融合的氣質,央音爵士音樂節會怎樣詮釋這種特質?

        丁鈮老師:音樂是共通的,爵士樂的發展本身就是在各種民間音樂的擴張中建立起來的,需要有包容的心態。我們的爵士音樂節十分注重跨界結合,有古典音樂和傳統民樂的加入,是薈萃一堂的音樂盛宴。

        音樂時空:本屆央音爵士音樂節主要有哪些板塊呢?

        丁鈮老師:本屆爵士節,大致分為講座與音樂演出兩個部分。作為音樂節的前奏,我們邀請美國兩所音樂學院的爵士樂隊前來演出、交流。從5月25號開始,來自國內幾所音樂院校及知名樂手將為我們帶來精彩的演出及講座,屆時我們也欣賞到中央音樂學院師生的優秀作品。這種跨地域與跨院校間的交流,更加體現了爵士樂的融合精神。

        音樂時空:請您介紹一下兩支來自美國的爵士樂隊好嗎?

        丁鈮老師:美國伊利諾州東北大學爵士樂隊(NEIU)是一支由20名左右的音樂家組成的團體,十分重視表演風格的探尋以及向不同優秀的爵士作曲家學習,每年都會有由活躍在芝加哥等地區的職業和世界一流的爵士音樂家在這里舉行大師課。指揮Mayo Tiana將在5月19日率領他的9人樂隊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演出。

        爵士教師四重奏樂隊(UNC)由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爵士樂系的四位教師組成,他們將在5月21日來校演奏,并作精彩講座。Dana Landry現任北科羅拉多大學爵士系系主任、 北科大爵士大樂隊、北科羅拉多之聲爵士合唱團指揮,以及研究生爵士鋼琴任課老師。同時,Landry教授兼任北科羅拉多大學爵士節的藝術總監以及北科大爵士出版社社長。作為樂隊隊長,他與Gary Burton合作的第一張專輯 Journey Home 獲得了格萊美提名獎。Steve Kovalcheck是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在2009年加入了北科羅拉多爵士系的教師組,主講爵士即興系列課程與初級爵士歷史課,同時指導爵士小樂隊和爵士吉他樂隊。他活躍在丹佛爵士樂的一線,保持著高頻的演出。他的原創作品在國際中表演,包括在法國Clermont Jazz En Tete爵士節上的表演。此外還被Down Beat雜志列入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的爵士名人堂名單。貝斯演奏家Erik Applegate曾任教于Middle Tennessee州立大學,澳洲Adelaide大學以及 Western Kentucky大學,現任北科羅拉多大學爵士節的出品人。他曾和James Williams, Harold Mabern三重奏,以及Ed Thigpen在美國,歐洲,澳洲巡回演出。除他自己的兩支樂隊A?S?K和Red Sylvester,他還作為許多樂隊的貝斯手表演。Jim White是樂隊的鼓手,同時也是活躍的表演家與教育家,曾和多樣風格 的音樂家演出,巡演,錄制專輯。作為一支獨一無二的四重奏,他們非常擅長配合歌手,還與眾多爵士巨星合作演出。他們的聲音收錄于Red Skies,What Did Your Dream,Stand Up Eight,以及Back When It Was Fun等專輯中。

        音樂時空:中央音樂學院作為主辦方,會帶來哪些精彩節目?

        丁鈮老師:我們準備了“央音Jazzical”爵士音樂會,從典型的爵士樂組合到民樂的跨界搭配,從Swing(搖擺樂) 到Fusion(融合), 形態萬千,豐富多彩,你可以聽到爵士樂在古典音樂廳中的華麗綻放!音樂會以鋼琴三重奏開場;接下來的各種樂隊組合別有風味,包含了從歌曲到器樂的不同風格。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樂與爵士樂的跨界結合。二胡演奏爵士名曲Take Five,中阮、笛子和琵琶,再加上爵士樂節奏組的五重奏,連揚琴也能打出fusion(融合), 一場非主流的狂歡定會顛覆你的三觀!

        音樂時空:“央音Jazzical”的主題源于何種理念?

        丁鈮老師:Jazzical 是Jazz 與Classical兩詞的合并, 它來自于爵士樂大師Charles Mingus在1955的專輯, 后期也指”第三浪潮“的跨界形態。Jazzical代表了爵士樂的融合特性,這像極了在爵士音樂節狀態下的中央音樂學院古典音樂的學生。

        音樂時空:據了解,中央音樂學院已經成立了自己的爵士樂團。

        丁鈮老師:我們的“央音爵士大樂隊”是今年剛剛成立的,由各科系優秀青年教師、學生組成,自成立以來,堅持嚴格的訓練,曲目從經典到現代,將以成熟的姿態亮相首屆中央音樂學院爵士音樂節!作為一支嶄新的樂隊,我們相信,此次亮相將開啟一段新的里程,我們渴望成功。當然,“夢想的實現不靠奇跡”,央音爵士大樂隊,擁有充分的決心和信心,會通過艱苦的努力,在不久的明天,賦予這個響亮的名字以更加優秀的內涵。此次音樂節,特別鳴謝軍樂團的樂手們,加入我們的團隊,為央音大樂隊貢獻力量!

        音樂時空:國內其他音樂學院會爵士樂團入駐音樂節嗎?

        丁鈮老師:5月27日,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爵士學院的CMA爵士大樂隊將在指揮李小川的帶領下登臺亮相。5月29日天津音樂學院青年爵士樂團(TYJO)的音樂會上,大家可以欣賞到爵士版的中國傳統民歌《康定情歌》和《茉莉花》。

        音樂時空:“爵士掉進實驗室”聽起來很有趣,主角“銘樂團”是怎樣的團體?

        丁鈮老師:“銘樂團”是中國第一個由研究生發起的以推廣現代實驗性音樂創作為目的的專業作曲團體,多位駐團作曲家和常任演奏員均來自國內各大音樂院校,從中西方傳統音樂出發,探索新音樂的發展可能性。

        音樂時空:講座方面又會囊括那些內容呢?

        丁鈮老師:本屆音樂節有三場爵士樂講座?!毒羰繕分械男√栄葑唷分髦v人李曉川是美歸小號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中國爵士樂界的領軍人物之一。上海音樂學院現代器樂與打擊樂系爵士樂講師,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爵士音樂學院管樂系主任;中國中央電視臺“光榮綻放”中國十大管樂演奏家之一。《爵士樂中的薩克斯演奏》主講人章嘯路,上海音樂學院爵士教研室主任、薩克斯管專業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音樂學院爵士樂團藝術指導、指揮,上海薩克斯管研究會會長,上海東方都市薩克斯管樂團團長。《即興有道――爵士吉他與貝斯》,主講人紀鵬,2010年畢業于荷蘭格羅寧根市的克勞德王子音樂學院,2013年獲Queens College爵士貝司研究生碩士學位,其間曾跟隨多位世界級爵士演奏家學習,現于中央音樂學院參與教授爵士和聲理論、爵士貝斯演奏。另一位主講人劉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是中國最出色的爵士吉他和爵士貝斯演奏家之一,著名貝斯品牌“Warwick”形象代言人、著名琴弦品牌“GHS”形象代言人,現任崔健樂隊貝斯手。

        音樂時空:閉幕音樂會《Yes, You Can Jazz》將是本屆爵士音樂節最大的亮點吧?

        丁鈮老師:哈,這是我的心血結晶。這是一臺從爵士樂起源,到爵士樂發展,展現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作品的音樂劇風格的音樂會。音樂會的配置龐大,所有曲目是由爵士大樂隊、爵士合唱組,以及爵士舞團共同表演而成,并配以主持人帶有故事情節的解說,配合華麗的燈光和LED屏上放映的黑白默片,力圖展現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風貌,以貼合主題。

        音樂會曲目包含爵士樂演變史中的經典名曲,同時還推出從頭貫穿至尾的原創主題歌:《Yes, You can Jazz》 的不同版本。帶有戲劇情節的表演和舞蹈片段,會令觀眾在了解爵士樂魅力的同時,又感受到極大的觀賞性和娛樂性。

        其實,我認為這臺音樂會極具教育性,因為任何音樂都有它的時代背景和歷史背景,爵士樂也不例外。只有了解了背后的文化根源是什么,才會真正了解音樂當中為什么呈現出這樣的形態。

        音樂時空:能否談談您對爵士樂的關注始于何時?

        丁鈮老師:我從十幾歲離開中央院附中到美國就與爵士樂結下不解之緣,因為國外的音樂環境很開放,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音樂會上演,在紐約的學校里讀書,經常能夠欣賞到爵士音樂會,這種音樂極具滲透性,幾乎是無孔不入的,自然地吸引著喜愛它的人群。原本我的專業是古典鋼琴,本科毅然改學爵士鋼琴,因為它能夠即興,能夠表達自己的聲音。后來不再滿足于特定形態的作品創作,為了追求更多的表現力,碩士便又重回古典,選擇了古典作曲專業。

        音樂時空:上世紀20年代美國掀起“交響爵士樂”熱潮,將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相融合,這樣的做法在當今作曲家的作品中仍時有體現,在您創作的交響樂、室內樂、鋼琴曲是否也進行過這樣的嘗試?

        丁鈮老師:“交響爵士樂”不能真正算作爵士樂,因為它缺少爵士樂最核心的部分――即興。20世紀50年代的第三潮流音樂,才屬于爵士樂與古典音樂融合的范疇。在我自己的跨界作品中,除了展現古典作曲的嚴謹之外,也會更為偏重即興。

        音樂時空:您如何理解爵士樂的魅力?

        丁鈮老師:首先,爵士樂的魅力在于它擁有開闊的心胸,它從來都是一個有著繽紛世界的多樣化的音樂種類。它從一顆在美國土壤中孕育的種子,在全世界生根發芽。它充滿表現力和包容的特性,以至于無論它移植到哪片土地,都可以找到適宜自己成長的環境。從學術的角度而言,爵士樂是一種由非洲裔美國人發源,由各族裔美國人和歐洲裔美國人,結合著非洲的節奏,民謠以及一些民間曲風,結合歐洲古典音樂的樂理與和聲,共同創作,發展,成就的一種跨越國界,跨越種族,跨越文化,跨越語言的樂種。它為現代音樂所有類別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也為現代流行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它繼承了古典音樂中樂理的嚴謹,也體現了現代音樂中強調個性的率真。它接納所有音樂種類,吸收了所有民族、所有國家音樂中最精華的東西,代表了一種自由的精神。同時,我也欣賞爵士樂的團隊精神,這在中國的環境中尤為值得提倡。在爵士樂中,每件樂器都是核心,缺一不可,大家在一起創造音樂,這個即時的作曲過程最為迷人。此外,爵士樂的律動也是讓人欲罷不能的,它讓你在節奏中產生共鳴,搖擺樂也好,拉丁也好,你會發現自己… “根本停不下來!”哈哈。

        音樂時空:您個人比較欣賞爵士樂中的哪些風格流派

        丁鈮老師:如果說流派,可能很難簡單地來斷言,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我個人更傾向于“不插電”的爵士樂,它被我看作是“有靈魂”的爵士樂。它能夠體現出人性的不完美并且充滿情感,某些通過電腦批量復制的音樂,對于我而言,只能是作為背景,失去了審美價值。

        音樂時空:您的《爵士樂理與演奏技巧》、《爵士樂:美國的古典音樂》、《爵士語法》都是為教學而寫作的嗎?

        丁鈮老師:真正普及爵士樂還是要從教育角度入手,但中文的爵士樂教材比較稀缺。在聽了我的一次爵士樂講座之后,外經貿出版社找到我,他們專門出版高校教材,于是我們便簽訂了撰寫一系列爵士樂教程的計劃。除了這三本書,第四本《爵士樂:美國的古典音樂》下冊――現代爵士樂,也會在今年底面世。

        音樂時空:對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來說,您希望這次爵士音樂節帶給他們怎樣的不同的經歷與收獲?

        第5篇: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范文

        [關鍵詞]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 互聯網 城鎮中小學

        一、目前音樂教育面臨的挑戰

        本研究課題的開展是基于兩個前提:第一,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網絡成為影響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徹底顛覆了人們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方式。所以,網絡不久也將會改變我們國家的音樂教育。第二,為了適應21世紀國際競爭和本國經濟及社會發展要求,各國在音樂教育改革中越來越注重多元文化與本土文化的結合,美國《音樂教育國家標準》所規定的九項音樂學習領域別包括了“理解世界各類音樂”。

        但是,目前,我國城鎮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育水平卻嚴重落后,很難適應全球化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缺乏專業的師資。大部分城鎮中小學的音樂教師是學校中愛好音樂的老師,或者其他科目的教師兼任的,這些教師沒有經過專業音樂院校的系統學習,不懂得怎樣去進行音樂教學,更不知道用音樂去陶冶情操,開發智力,開闊眼界。

        第二,教學方法比較落后。在唱歌方面主要還是采取老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的教唱方法,欣賞課主要是用錄音機放幾首歌曲給學生聽,聽完了就結束了,學生除了對明顯的旋律有點印象以外,其他的什么都沒學到。視唱練耳更是很少專門去訓練過。

        第三,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旧现皇前凑諘旧系慕虒W內容,憑著教師自己的喜好選擇一些所謂好聽、好唱的歌曲教學,對于比較陌生的歌曲就放一邊。對于國外的經典歌曲也教唱一下,但內容僅僅局限在歐洲范圍以內。教材上的視唱練耳、音樂欣賞以及唱游很少去實踐。

        根據筆者對最新的音樂實驗教材的分析發現,最新教材關于多元文化音樂的內容還有所欠缺。一方面,對世界音樂的教育還停留在以歐洲音樂為中心的基礎上,只是加入很少量的其他民族音樂;另外一方面,我國的民族音樂在總曲目中似乎也只是作為一種點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具體如下表所示:

        由于我國城鎮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水平難以達到《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不能適應本標準提出的“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理念(《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前言基本理念:理解多元文化)。為此,本論文在深刻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在我國城鎮農村小學推進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意義以及依托互聯網在城鎮中小學推進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方法。

        二、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理解及其走進城鎮中小學的意義分析

        在音樂教育水平相對落后的城鎮中小學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既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時利用互聯網手段,又暗合音樂教育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觀點。當然了,互聯網這種手段的使用,一方面彌補了城鎮農村小學師資力量的不足,另外一方面,其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教育。具體來說,依托互聯網在我國城鎮農村小學推進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通過對不同音樂文化的學習,讓小學生了解一個地區或國家的文化,并從中獲得民族自尊,學習尊重與忍讓其他民族的音樂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而音樂又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總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蓖ㄟ^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我們經??梢钥吹健⒙牭皆S多種不同的音樂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里被演唱著、演奏著、欣賞著。要認識這富有表現力的音樂并分享它們,需要我們有對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心和理解。西方人追求絕對音響,而東方人的追求卻恰恰相反;西方主要服務于典禮以及舞會、圍繞宗教音樂,而東方音樂主要服務于儀式。換句話說,在東西方音樂文化背景中存在著許多差異,有著不同的歷史,并且兩種音樂風格以兩種分離的形式發展。我們必須要克服西方傾向的價值體系。要想克服這種傾向,我們必須從小就開始培養學生的對音樂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所以,在小學加入多元音樂已經迫在眉睫了。

        2.通過多元音樂文化的學習,可以打開學生的眼界,開闊他們的視野

        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曲目大多數都是國內的傳統音樂,也有少數的外國歌曲,但基本上都是德、奧、意大利及少數西歐國家的古典音樂,就連西歐的傳統音樂就很少,學生接觸的音樂范圍太狹窄。所以,我們有責任讓學生知道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除了中國和少數西歐國家的人們以外,還有許許多多東方國家的人們。

        3.通過認識多元文化的音樂,培養學生的判斷和辨別能力

        現在很多人認為西方的古典、浪漫音樂就是好的音樂,即所謂的“高雅音樂”,除此之外的就是不好的音樂,即“通俗”音樂。一切都用西方古典音樂的標準來衡量世界各國的民族音樂。無疑這種觀念是陳舊的、片面的。其實,這種觀念并不足為奇。這與我國長期以來的國民音樂教育體制和占主導地位的音樂團體對人們的影響有很大關系。要想從根本上改變人們這種對音樂片面的認識,從思想上改變其審美觀和價值觀,還得要從中小學做起。要讓學生盡可能地多地接觸除了西方古典音樂以外的世界各國的音樂,讓他們自己學會聆聽、思考并做出判斷,什么音樂是好的音樂;什么音樂是不好的音樂。由此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4.讓小學生通過對不同音樂文化的學習,了解該文化中人們的生活情形

        音樂起源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生活。所以,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音樂一定是與這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中也有一些世界各國的經典文章,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反映的現實生活,但僅僅從這些表面的文字去理解他們的生活還是不夠深入,我認為,如果把這些文字與他們的音樂聯系起來,就會理解得更加透徹。例如,美國的孩子是伴著爵士和搖滾長大的;西歐的孩子是伴隨著莫扎特和貝多芬長大的,蒙古族的孩子是伴隨著悠揚的長調長大的。

        5.通過演唱、欣賞、演奏以及對于活動的參與開拓學生對不同音樂文化的美感體驗

        在教授世界民族音樂時,一方面,可以通過理論的講解進行傳授;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聆聽、學生親自參與實踐等方法進行。在學生親自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身體和心靈都能融入到音樂中去,去感受異國文化所帶來的音樂情趣,用心體會世界上每個角落的美麗風景。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富有民族特色的樂器,而每一種樂器都是這個民族智慧的結晶。例如,組成越南巴厘島甘美蘭音樂的各種打擊樂器;印度的西塔爾琴、維拉琴;日本的尺八;新疆的冬不拉;蒙古族的馬頭琴;等等。這些樂器都具有各種不同的音色,我們要讓學生盡可能地多聽這些民族的音樂,訓練他們的耳朵,培養良好的聽辯能力。

        三、依托互聯網在城鎮中小學推進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方法探討

        以筆者工作的重慶開縣為例,學校設置了電腦室,小學生在學??梢越佑|網絡。當然,在城鎮內也有多家網吧,大部分家庭都有電話線,有計算機的家庭也不在少數。為了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開展多元文化教育,音樂教師需要重點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世界音樂曲目資料庫。教師要首先通過網絡獲取世界音樂的資料,形成適合小學不同階段的曲目體系,針對不同學生提供相對應的網絡資料。

        2.將網絡資源充分結合實際課堂教學。完善小學音樂教師備課素材、音樂教學圖片資料、CAI課件、教材歌曲MTV、視頻素材、音樂教具、音樂新教材資料庫等。

        例如,音樂教師在線網就公布了《小學音樂教材歌曲CAI課件》,包含教材歌曲43首,分五大主題制作:看畫創作情境、實況演唱賞析、歌譜趣味學習、歌詞精辟分析、為你卡拉OK。還有更多的欄目供不同教師參考。

        3.作為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搜索整理代表不同民族的音樂網站,以作為教育素材,然后讓學生自己上網查閱,了解學習。作為學生,要預習和復習重要考核內容。

        4.建議學校設立自己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網站。在網頁制作方面,應偏重于有利于激發學生趣味操作的內容,避免死板的文字和音樂,實現網站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四、結語

        無論是音樂教學還是其它科目的教學,我國在中小學階段對于網絡的運用總地來說還是比較少的,尤其是讓學生自己獨自去操作的方式有利有弊。現階段,我國城鎮中小學的硬件設備還不完善。目前,我們只能把網絡教學作為日常教學的輔助手段加以運用。筆者在此希望音樂教師們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需要,適當調整教學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從而使網絡這一現代化的工具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淑珍.音樂新課程標準與學科素質培養[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2]郭聲健.音樂教育論[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3]中國音樂雜志社.文系琴韻――第三、四屆全國音樂教育獲獎論文精選編.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

        [4]管建華.世紀之交――中國音樂教育與世界音樂教育.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5]魏煌.論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樂研究,2002,(1).

        [6]管建華.音樂的跨文化研究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J].中國音樂,2003,(1).

        [7]張謙.從“一元論”到“多元論”――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材發展的回顧反思與展望[J].中國音樂教育,2004,(8).

        第6篇: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范文

        一、什么是動畫片及動畫音樂

        動畫片,在國內有時也稱之為“美術片”,英語稱為“cartoon”,含義是活動漫畫,在電視領域中更受重視,為少年兒童和成年觀眾所喜聞樂見。它采用“逐格攝影”(又稱“定格攝影”)的方法,將一系列互相之間只有細微變化而動作連續的畫面記錄在膠片或者在磁帶上,以24幀/秒的速度放映出來,獲得活動形象效果。動畫片題材和形式廣泛多樣,有短片、長片和系列片等。

        動畫音樂不是純音樂,而是為動畫作品而存在的音樂,和影視音樂類似,構成主要包括:主題音樂、背景音樂、敘事性音樂、情緒音樂、節奏氣氛音樂以及時空過渡的連續音樂等等。動畫作品中的音樂可以劃分成有聲源型音樂和無聲源型音樂兩大類。有聲源型音樂參與故事情節,在畫面中可以找到發聲體,或與故事的敘述內容相吻合;無聲源型音樂和故事情節的關聯性較弱,主要起渲染情緒、突出主題、刻畫人物的作用。

        二、動畫音樂及中學音樂教學

        至今仍記得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如《米老鼠和唐老鴨》《葫蘆兄弟》《黑貓警長》《貓和老鼠》《圣斗士星矢》等等,幾乎都是我當時的最愛。那時每當電視上放動畫片的時候,平日里再淘氣好動的孩子也一定會乖乖地守候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看,還不時地伴著動畫片哼唱起節目里的歌曲甚至音樂片段。

        現在的我已經很少看動畫片了,最近的一次觀看是和我的小侄女一起,當時電視中正在播放《魔法師的弟子》,我那只有四歲的小侄女看得津津有味,不住發出陣陣笑聲。而作為音樂教師的我聽到的是一首又一首的古典音樂,這些音樂被巧妙地穿插在動畫情節中,自然而不漏痕跡,似乎它們就是為這部動畫片而專門創作的。這引起我的教學靈感:如果將卡通引入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會收到怎樣的教學效果呢?

        適逢第二天講授“動物狂歡節”(人教版初二第二單元),當教學進展到英文歌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時,我有意識地播放了動畫片《獅子王》中與該歌曲相關的視頻片段。播放過程中,課堂安靜極了,一點聽不到說話的聲音。在片段結尾時野豬和小老鼠發出了滑稽的哭聲時,學生們都被逗樂了。播放結束后,還有幾個學生意猶未盡地高呼:“老師,再放一遍吧!”就這樣,學生們興趣盎然,注意力都完全集中在課堂上,接下來的演唱者介紹、英文歌曲學唱等環節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提高。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北娝苤?,學生們的興趣對教學效果的影響重大,這節課啟發我:完全可以借助動畫音樂,激起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我有計劃、有目標地將動畫音樂引入到教學中,學生們熱情高漲,教學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教學實踐中,我從下面幾方面著手進行教學嘗試:

        1. 借助動畫片作教學導入

        例如,在講授 “春之歌”時(人教版七年級下,第一單元),播放《貓和老鼠》中“Springtime for Thomas”的片段代替了以往的導入語。播放結束后,我告訴學生,動畫中多次出現的旋律來自于被稱為“世界上最幸福的音樂家”――門德爾松的作品《春之歌》,也正是我們要進行的配樂朗誦“春之歌”的背景音樂。受到動畫音樂感染的學生們顯得興致盎然,躍躍欲試,完全沒有了平時上配樂朗誦課時的拘謹。

        2.利用動畫片新授教學內容

        在爵士樂這一章節學習時,由于學生普遍對爵士樂了解不多,感性認識明顯缺乏。在給學生介紹了諸如“爵士樂的起源、概念”“爵士樂的風格特征”“爵士樂的文化特征”以及“爵士樂對其他音樂的影響”等一些關于爵士音樂的基礎理論知識后,一段迪斯尼公司的經典動畫片《藍色狂想曲》讓學生對爵士樂有了更多的自己的感受和體驗。這部美國作曲家格什溫帶有濃烈爵士風格和喜慶色彩的交響曲,配上迪斯尼的動畫片,簡直是恰到好處。音樂與動畫片中的人物以及故事情節融合得非常貼切,既讓學生們在看動畫片的同時無意識地欣賞了音樂,又讓學生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欣賞了動畫片,還讓學生們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思考,更讓學生們在加深音樂印象的同時,受到了啟發和教育,真可謂一舉多得。

        3.利用動畫幫助學生理解

        “非洲歌舞音樂”的“鼓樂”部分教學時,由于民族的音樂文化差異,學生大多感受到接受有困難,教學效果不太理想。這時,我讓學生觀看了一段非洲動畫片《嘰哩咕與女巫》,其中大段的鼓樂和非洲舞蹈,讓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使得他們對于接下來欣賞到的非洲音樂中的鼓樂和舞蹈音樂產生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體驗。

        4.利用動畫片讓學生調整學習狀態

        在聽完貝多芬《第二十三(熱情)鋼琴奏鳴曲》、第九(合唱)交響曲第四樂章及對“維也納古典樂派”“奏鳴曲式”等相關概念的介紹后,學生們的面部表情告訴我他們已經略感疲憊。如果不管不顧,再向下講授又是填鴨了。于是我便播放一段迪斯尼公司根據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改編的天馬行空的動畫片,讓學生既得到了休息和放松,又擴展了他們的音樂視野,使得學生產生了進一步探究貝多芬的音樂作品的濃厚興趣,課堂后半程的教學效果也得到了保障。

        5.利用動畫音樂復習

        第7篇: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范文

        關鍵詞:鋼琴三重奏;宗教;奏鳴曲;音響色彩;組合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0-0105-02

        在古老的歐洲,音樂的起源發展和其服務對象都與宗教息息相關。在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完整拍的劃分不是以二拍子為單位,而是以三拍子作為基本的節奏劃分原則,這正是對宗教中圣父、圣子和圣靈三位一體的體現,相當數量的三重奏鳴曲作品的問世就是作曲家們以另一種形式對宗教的詮釋。

        奏鳴曲為起源于巴洛克時期室內樂的創作體裁。而鋼琴三重奏和弦樂四重奏則是最為普遍和傳統的器樂多聲部奏鳴曲形式,這兩種體裁因為自身的種種特點,導致了完全不同的發展結果。

        弦樂四重奏的構成為四件弦樂器,四件音色除音域外幾乎完全一樣的樂器營造出的一個音質純凈得像沒有一點雜草和魚躍的水面,因此要求創作者對于這四件樂器要有超強的駕馭能力,哪怕是微觀上一點失誤都可能造成非常失真和難以入耳的效果;同樣,這樣高難度的創作特點也使得弦樂四重奏的發展相對緩慢。其締造者海頓于這種體裁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完成了大量優秀的作品,幾乎成為這種體裁不可逾越的巔峰。后世雖有貝多芬在思想性深度上有所拓展,有德沃夏克在民族性上進行了深層次挖掘;有巴托克與肖斯塔科維奇等后人又在無調性創作等新型理論上有所開創性進展,但總體藝術成就總是無法完全超越締造者海頓之神話。而鋼琴三重奏則完全不一樣。鍵盤樂器鋼琴的加盟部分削弱了弦樂聲部的純凈感從而造成了一種新的平衡——如同夜空不再單調地純凈,反而星翟的閃爍增加了它的光輝。相較于小提琴與大提琴奏鳴曲,鋼琴在其中添加了更為獨立和立體的呈現,如何在創作和演奏中把握好鋼琴和弦樂的平衡感,成為創作和演奏優秀的鋼琴三重奏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鋼琴三重奏鳴曲(也可簡稱為鋼琴三重奏)作為奏鳴曲的一種分支,在最初指的是用器樂演奏的三個聲部的奏鳴曲,由四種不同的樂器演奏(2把小提琴或長笛或類似于小提琴的古樂器——維奧爾琴,一把古大提琴,還有演奏伴隨低音的樂器——古鋼琴)。后逐漸演變成為由一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和一架鋼琴演繹的三聲部奏鳴曲。

        巴洛克時期是奏鳴曲的早期發展時期。德國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對當時以及后世音樂有著相當影響力的作曲家——對于三重奏鳴曲的創作雖不算多,但是首首都可稱之為經典,并且可以算得上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他共創作了10首三重奏,其中有六首是雙鍵盤和腳踏鍵盤奏鳴曲(即管風琴奏鳴曲),另外4首分別都是為了小提琴或長笛與低音樂器而創作的。作為管風琴大師,巴赫創作的管風琴三重奏充分體現了在巴洛克時期早期三重奏的創作特點,即上2個聲部和聲結構嚴謹,因而旋律性處于次要位置,音樂則是按照輪唱式的結構展開。這種輪唱的、類似回聲的結構實際上就是卡農曲式,并且在后來的音樂創作中,卡農曲式有著相當多的運用。廣為流傳的《卡農》就是作曲家帕海貝爾以此種曲式創作并命名的。在巴赫的管風琴三重奏中,低音聲部作為上兩個聲部的伴隨,在樂曲中通常起到的是一種對音樂充實和烘托的作用。

        到了古典主義時期,奏鳴曲的發展又進入了新的階段。奏鳴曲的規格從慢-快-慢-快和有幾個舞曲樂章的簡單形式發展成了多樂章奏鳴曲。多樂章奏鳴曲也稱為奏鳴曲套曲,一般包含快板奏鳴曲-抒情慢板-小步舞曲-快板奏鳴曲這幾個部分,每一個部分為一首獨立的曲子,這四首的組合為一套,稱之為套曲。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作曲家的絕大部分奏鳴曲都采用了這種套曲形式。

        弗朗茨·海頓,古典主義時期多產并且具有時代意義的作曲家,他對于三重奏的作品創作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他沿用了巴洛克時期三個聲部的創作結構,并且將三重奏的演奏樂器固定為一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和一架鋼琴,并且沿用至今。與后來三重奏創作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將創作的三重奏命名為《用小提琴、大提琴伴奏的鋼琴奏鳴曲》,鋼琴在三個聲部中是作為主要聲部而存在,而小提琴和大提琴更多的扮演了伴奏的角色,這一點從他對三重奏作品的命名上就不難推斷。

        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奏鳴曲主要以多樂章的套曲形式出現,并且被舒伯特、肖邦、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人賦予了豐富的浪漫特征,使主題更具抒情性,更易發展和變化,風格更為多樣。這都是由于作曲家的創作重心開始向“人”和“人性”轉移,開始脫離宗教。當時逐漸成熟的樂器制作工藝和創作體裁、形式的確定都是成為此時期音樂發展中不可忽視的推動力。而在此時期,三重奏在創作和演奏時,各聲部所占比重逐漸均衡,因此對于創作題材的擴展就成為了作曲家們創作的新思路。

        奧地利作曲家弗蘭茲·舒伯特作為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在創作三重奏的過程中就充分體現了對題材多樣性和音樂色彩的關注。就如他作于1827年的第一號鋼琴三重奏(作品號898)中,在最后一個樂章他就使用了人們耳熟能詳的“飲酒歌”的旋律,為音樂增添了一絲歡樂與活力。

        作曲家費利克斯·門德爾松是生長在德國的猶太裔作曲家,他的作品不拘泥于當時德國音樂的創作思維,而是更多的運用不同的音樂素材和動機并進行創作。他的《No.1鋼琴三重奏》更是被同時代作曲家舒曼贊譽為“當代的大師級作品,足以媲美貝多芬的降B大調、D大調和舒伯特的第二號降E大調三重奏?!边@首作品旋律燦爛優美,在創作時更多加入的是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的感受。

        第8篇: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范文

        1.交響曲(Symphony)

        廣義的來說,交響曲是為管弦樂所寫的奏鳴曲。這個曲式源自于巴洛克時期,當時對此名稱的解釋相當于現在的歌劇《序曲》,也就是由快板-慢板-快板形式所組成的三個樂章的器樂曲。古典時期以后一般公認的模式是第一樂章:快板、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慢板;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或詼諧曲;第四樂章:快板,輪旋曲式。

        2交響詩

        (Symphonic poem)

        是一種以標題音樂手法完成的單樂章管弦樂作品,與多樂章的標題交響曲有別,李斯特首先在作品中引用。交響詩是在音樂中發展詩的理念,用音樂來營造情緒抒發感情,表現詩的意境,氣氛和內容。交響詩的題材自由,手法不受限制,作曲家得以自由表達樂念,是在標題音樂中最發達的樂種。浪漫派后期德國音樂家理查?施特勞斯(R. Strauss,1864~1949)在交響詩方面堪稱一代宗師,他將交響詩改稱為“音詩”。

        3.協奏曲(Concerto)

        協奏曲起源于16世紀,最初是指有樂器伴奏的聲樂曲,以別于當時盛行的無伴奏合唱(A capplla),到巴洛克時代才指附有伴奏的器樂獨奏之意。巴洛克時期的協奏曲,大都是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這是由小協奏群(Concertino)對著全體樂團(Tutti)同時演奏或是交替出現,音樂間成了一種競奏的模式。獨奏樂器協奏曲到了巴洛克后期才出現,而現在最常聽到的協奏曲式在古典時期才臻于完美。巴洛克時期著名的大協奏曲,如巴赫《勃蘭登堡協奏曲》,古典時期的協奏曲通常有三個樂章-快板、慢板、快板。

        4.進行曲(March)

        原本是要使一隊士兵能夠有秩序的前進時伴奏用的一種曲式。通常使用簡單、鮮明有力的節奏與整齊規律的樂句。如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序曲中的《婚禮進行曲》。

        5.變奏曲(Variation)

        變奏曲是將一結構完整的音樂主題加以變化,使其節奏、旋律、和聲、調性、配器等有所改變。亦稱“主題與變奏”,長曲子的變奏,甚至可達三十個以上。變奏曲的主題不一定是原創,時常采自他人作品。如貝多芬《狄亞貝里變奏曲》就采自Diabelli所寫的一首圓舞曲旋律。

        6.敘事曲(Ballade)

        源自意大利語“ballare”,為跳舞之意,中世初期原指邊舞邊唱的歌曲,十三世紀時逐漸與舞蹈分離,走向由游吟詩人主導的純文學與音樂形式。十六世紀開始此語已應用于任何有敘事性的通俗歌曲。十九世紀肖邦首先創作純器樂敘事曲,將此名詞借用到篇幅較長且富有戲劇性的鋼琴小品上。此外勃拉姆斯、李斯持、格里格、弗雷等皆有敘事曲的作品。

        叮咚評書

        ■大家好,這周叮咚給大家帶來

        一本好書――《時代的噪音》

        這本書書寫了從20世紀初到我們所處的21世紀,西方音樂人如何用音樂制造噪音,以反思時代、紀錄歷史,或者追求改變社會。

        除了深刻分析這些重要音樂人的創作理念,本書也試圖刻畫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反抗史:從20世紀初的美國資本主義與工運早期階段、左翼運動、麥卡錫主義,反戰運動、民權運動,經濟轉型和雷根的新自由主義,以及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戰爭與和平、發展與貧窮。所以這本書的讀者不局限搖滾樂迷.。

        張鐵志的《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影響了我們對搖滾與政治的認識,《時代的噪音》則以更詩意的文字與分析,深化我們對搖滾文化、抗議行動與歷史變遷之間關系的理解,而成為很立體的一本搖滾圖書。

        在我們這個國度、這個時代,“抵抗之聲”的兩難悖論在于:一方面,中國搖滾和民謠的抗議之聲星星之火遠未燎原;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謹防對中國搖滾和民謠由來已久的泛政治和意識形態化的解讀,事實上,無論是崔健、左小祖咒,還是周云蓬,和很多優秀歌手一樣,他們都發出過“抵抗之聲”,卻不能被稱作“抗議歌手”。可惜在西方人尤其是西方媒體眼里,似乎往往只存在中國政治,不存在中國藝術。

        在這個盛行“與人爭斗,其樂無窮”斗爭哲學的國度,我們還亟須以“時代的噪音”

        超越斗爭哲學,“抗議之聲”重要的不只是斗爭,還在于“其樂(yue)無窮”。

        作者介紹

        張鐵志,臺灣當前最活躍的搖滾、文化與政治評論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候選人,多個NGO理事。著作《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引起廣泛回響。曾任《南方周末》年度原創文化獎音樂類、《南方都市報》華語音樂傳媒獎評委?,F于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香港《信報》,大陸《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城市畫報》,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等主要媒體撰寫專欄。

        【讀者互動】

        樂侃越樂呵

        1.137****3741

        叮咚好,我前天聽老師說了一個新名詞叫做“四域音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叮咚:四域音樂指的是除中原華夏族為主所創造的黃河流域音樂文化以外的中華大地各民族的音樂文化。其中,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區,與黃河流域同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發祥地。長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樂文化,色彩繽紛,獨樹一幟,同中原音樂并為上古中國傳統音樂的表率,相互輝映,進而衍生發展。珠江流域的粵文化,西南各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西北絲綢之路音樂文化,以及東北各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都為中國傳統音樂的形成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2.136****7051

        主持人您好,我非常喜歡這個版面,第一次發短信過來,我想知道“沙發音樂”是什么?是必須在沙發上聽的音樂嗎?

        叮咚:首先很感謝您支持這個版面。關于沙發音樂,其實是一種籠統的說法,很久以前就流行過一種東西叫沙發音樂“LoungeMusic”,大部分的人都會把身體放軟了、陷在沙發里癱著聽,所以我們稱之為“沙發音樂”。Lounge這個字在英文里,帶有“閑散”、“悠哉”、“舒服”的意義,而什么樣的音樂能給你這樣的感覺呢?如果在音樂里頭加點關于熱帶度假勝地的異國風情,比方是民謠、輕爵士、拉丁打擊樂、阿根廷探戈、西班牙、弗拉門戈,是不是有一種難得的愜意?這種能帶給你愜意的音樂,其實就可以算是沙發音樂。

        3.159****0640

        叮咚你好,我很喜歡日本動畫片,你知道“OP”是什么意思么?

        叮咚:片頭曲(Opening Theme/Song,簡稱OP)是電視劇或電視動畫劇初播放的樂曲、歌曲。數目如多于一首歌的,在隨后發行的原聲CD、及動畫資料中會以OP1、OP2或主題曲(片頭曲)一、主題曲(片頭曲)二……來表示。部分作品的片頭曲里會顯示原作或編劇、導演、制作、贊助商、片頭曲詞曲、歌手等訊息。有些沒有片尾曲的作品,會加上腳本、聲優或演員等(因此有像海賊王片頭曲一樣長達2分30秒的)。這些只是常例,依作品會有不同情形,目前一首片頭曲通常會用13~26集(一季到兩季份),超長的話有可能持續一年。

        微博語錄

        @谷建芬:我已經75歲高齡了,寫了一輩子的歌,到了晚年才開始寫兒歌,看到孩子們唱新學堂歌,看到家長們欣慰的表情。對孩子們真的感到很虧欠,真應該早點開始寫啊。所以我晚年生活最主要工作就是為孩子們寫歌。

        @呂思清:青島電視臺做我的專訪,翻出父親于1979年繪譜,1988年重新裝訂給我的“梁祝”譜子。上面父親寫道,“小兒思清,愿你將它演奏出神話般的傳奇!”。一句話,寄托了父親對我音樂道路的無限憧憬。正因為有他的鼓勵,我在音樂這條路上才走得那么堅實那么遠。愿各位的生活也有如音樂般神話的傳奇。

        第9篇: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范文

        【關鍵詞】西方近代藝術 巴洛克藝術 藝術文化

        【中圖分類號】J5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3.018

        巴洛克,歐洲早期藝術文化的風格代表,這個詞語最早來源于葡萄牙語(BARROCO),意思是“不圓的珍珠”,尤其特指形狀怪異的珍珠。在意大利語(BAROCCO)中,意思為“奇特、古怪”等解釋。在法語當中,“Baroque”稱為形容詞,有“俗麗凌亂”之意。在17世紀的歐洲,無論是建筑、繪畫、還是雕塑、音樂,都具有巴洛克傾向。因此,將色彩斑斕的17世紀說成巴洛克時代也并不為過。

        “奢華而充滿戲劇性地”巴洛克繪畫

        巴洛克時期的繪畫藝術被分為三個時期:17世紀的西班牙繪畫、弗蘭德斯繪畫與荷蘭繪畫。在這三個時期里,服飾奢華的描繪、人物形象的沖突、豪華風格的宮廷等風格,最能體現巴洛克藝術文化的精髓。

        17世紀是西班牙繪畫史上的黃金時代,被譽為“西班牙的圣母畫家”牟利羅便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牟利羅在15歲左右失去雙親,成為孤兒。為了撫養比他還小的弟妹,他依靠繪畫的才能,到集市上靠畫即興的速寫賺錢養家。通過自己的勤奮,牟利羅被畫家賞識,開始了自己的繪畫藝術生涯。

        早期的牟利羅以生動的風俗畫為主要內容,大量的作品描繪了下層人民生活的場景,這與他少年時代貧苦生活、賺錢養家的生活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冻云咸押吞鸸系暮⒆印房梢哉f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之后,牟利羅的畫作轉向以圣經故事為題材的宗教畫。在創作過程中,他善于把握色彩和光線,繪畫技法細膩、柔和,將繪畫表現出圣潔而又甜美的藝術風格。《圣母純潔受胎》是牟利羅最具代表性的畫作,畫面當中一位純潔的圣母目光高舉,容貌清秀,雙手緩緩交叉于胸前,在夢幻般的光線照耀下,顯得神圣而莊嚴,眾多天使簇擁在圣母的周圍,形態生動各異,讓畫面顯得圣潔而又平易近人。

        弗蘭德斯,最初包括荷蘭和比利時的西南部,受西班牙統治,之后荷蘭首先獨立,同時弗蘭德斯也就不復存在。在弗蘭德斯繪畫中,被稱為“歐洲第一的巴洛克繪畫大師”的魯本斯是該時期最具成就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搶劫留西帕斯的女兒》《上十字架》《復活》《愛之園》等,至今仍然影響著世界繪畫藝術的發展。

        繪畫作品充滿戲劇性人物沖突,描繪人物形象以女性最有特色,是魯本斯繪畫的主要特點。海倫?富爾曼是魯本斯的第二任妻子。魯本斯常常以海倫為模特進行創作,其中體態豐滿、肌膚白皙、富有女性質感的樣貌將海倫描繪得貌美嬌艷,令人為之傾倒。

        魯本斯的一生創作豐盛,他的作品對19世紀早期的浪漫派繪畫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戲劇性沖突、人物形象姿態夸張、宏大的場面都充分體現出強烈的世俗甚至異教傾向,而正是這一特點使魯本斯成為當時全歐洲文化風行的巴洛克藝術的主要代表。

        既不豪華、又不艷麗的坎坷畫家倫勃朗則是荷蘭繪畫中當之無愧的一位偉大藝術家。他的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0多幅素描,以及100多幅自畫像。在他的肖像畫和人物構圖中,他善于以概括的手法表現人物性格,擅長用聚光及透明陰影突出主題,而且還運用細膩的筆觸表現對象的質感,這些特征成為倫勃朗繪畫的重要特色。

        “時代的寵兒”之巴洛克雕塑

        歷史上,巴洛克藝術曾被人詬病為僅是愉悅視覺的頹廢的藝術。而我國著名的翻譯學家、美術評論家傅雷在《世界美術名作十二講》里卻認為:這是在一個偉大藝術時代以后不可避免的。前人在藝術表現上已登峰造極,后來的藝術家除了求新外,別無可能自顯。雕塑藝術的發展,也成為巴洛克藝術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巴洛克雕塑的主要特點為造型不對稱,熱情奔放,技法嫻熟,裝飾華美繁復,不僅有溫熱的肉體,還有輕盈的綢緞。在當時那個年代,尤其以意大利和法國的成就最為著名。正如談論文藝復興時期,離不開“意大利三杰”一樣,談論雕塑也絕繞不開貝尼尼這位家喻戶曉的雕塑大師。出生在藝術家庭的貝尼尼天資聰穎、藝術天分高超,8歲時的作品就受到教皇賞識,少年成名的他擁有很高的榮譽,因為那時的意大利,藝術和藝術家擁有至高無上的榮譽和來自世俗、宗教甚至百姓的尊重。

        由于長期供職于教皇,為宮廷服務,貝尼尼以肖像為題材的雕塑居多。《狂喜的圣泰萊沙》就是巴洛克藝術文化當中的典范之作。這座雕像旨在于表現圣女泰萊沙在領悟天意時剎那間的狂喜。到了貝尼尼創作晚期,他曾被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邀請到法國參加對盧浮宮的設計,但這時他的雕塑顯現出一些程式化傾向,大量世俗審美情趣的滲透,使作品缺乏靈氣和創新。

        貝尼尼,這位有著積極精神的巴洛克藝術家,其一生光輝燦爛。他的優秀作品具有很高的現實主義意義。貝尼尼的偉大在于他確定了巴洛克雕塑的時代精神風貌。同時,他也是一個多才多藝、頗具才華的建筑家。他不僅可以為貴族、伯爵建造教堂、陵墓,而且還可以為劇院添置布景,為音樂譜寫旋律,為劇本撰寫作品等。他對那個時代的影響在歷史上是無人能與之匹敵的。

        歐洲古典音樂的前身之巴洛克音樂

        音樂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開始于16、17世紀之交的意大利,當時出現了一種新的表演形式,即以音樂伴奏演唱一些神話故事――這就是歌劇的起源。后來,隨著歌劇的緩慢發展,音樂也逐漸得到了發展。

        最初的意大利歌劇是巴洛克音樂的重要載體。換句話說,巴洛克音樂是隨著歌劇的產生而產生的。在創作歌劇的過程中,當時的作曲家既要發揮音樂的功能,又不能因此而湮沒歌詞。為此,他們采用新的音樂形式,使之具有提高歌詞戲劇效果的作用。這樣,就有了最初的宣敘調,以及后來的小抒情調和詠嘆調。

        清唱劇是巴洛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歌劇不同之處在于演出時不需要專門的服裝和布景,也沒有戲劇動作,主要靠歌詞演唱,簡單的情節是靠解說者敘述的。最初的清唱劇演唱的地點主要是教堂,而并非劇院或音樂廳。這與當時的音樂文化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因為當時人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會去教堂進行祈福和禱告,有的時候,開會也會在教堂進行,所以教堂成為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清唱劇進入教堂,給人送來歡樂,帶走悲傷,所以音樂文化慢慢地就在教堂里面開始傳播,并將美好的音樂傳到每個人的心里,讓更多的人們來到教堂欣賞音樂。

        小結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青娱乐极品视觉一区二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 久久99一区二区五月天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香蕉伊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