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范文

        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

        第1篇: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范文

        關鍵詞: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科與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前身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一門主要學習資源環境以及城鎮規劃、土地管理、環境檢測以及地理地質等相關知識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國內有116所高等院校開設有此專業。根據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被拆分為兩個專業,分別是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代碼:070502)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代碼:070503),兩專業皆可授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在這樣的專業調整背景下,新疆農業大學立足于社會需求,結合自身學科背景和學科優勢,優選和確定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作為今后的學科專業發展方向,如何重新構建學科專業體系,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成為學校今后一段時間內本科專業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專業及課程體系設置存在的問題

        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最初設立的目的與初衷是為了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于城鄉規劃與管理過程中,但從新疆農業大學開設多年的實際效果來看,該專業在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和學生就業諸多方面都存在著許多現實問題。

        (一)專業缺乏準確定位

        乍一聽“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這個專業,會感覺該專業定位寬泛、培養目標囊括多個專業領域、學生就業去向定位多方向,優勢體現非常明顯。但正是這些“優勢”導致該專業發展至今弊端和問題越來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培養目標難以明確、專業缺乏準確定位。

        新疆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業務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科學、管理學、經濟學基本理論,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知識,設計、規劃、評價、決策、策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夠在規劃、環保、國土、測繪、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門、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相關領域從事管理、科研、教學、技術等工作,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可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定位過于寬泛,要求學生兼具地理科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致使學生業務培養目標過于多元化,也使學校面臨著專業難以準確定位、難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學生面臨著什么都需要學、卻什么都學不精的尷尬困境。

        (二)課程設置過于寬泛,課程體系結構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口徑太寬、學生業務培養目標過于多元化,導致該專業課程設置過于寬泛、課程體系結構不盡合理。該專業學生要求畢業后能夠勝任規劃、環保、國土、測繪、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門、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的管理、科研、教學、技術等工作,這就要求專業課程設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國土資源、生態環境、城鄉規劃、城市管理等諸多方面,而目前慣行的本科專業(學分制)四年制難以保證如此龐大的課程體系設置,其結果只能是學生學而不精,形成專業不“專”的窘境。

        新疆農業大學依托自己的學科背景,在2012級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設定的專業主干學科為地理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主要課程有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自然資源概論、環境科學概論、生態學原理、資源環境經濟學、城市地理學、城市規劃原理、地理信息系統、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影響評價、土地利用與規劃、村鎮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城市經濟學、公共管理學、測量學、地理數學方法、新疆地理與旅游資源概論等。從設置的這些課程可以看出,教學內容囊括資源、環境、生態、城市、規劃、管理等多方面,專業課程設置過于寬泛,雜亂無特色,重點不突出,在社會上找不到完全與之匹配的部門、行業。可見,按照“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業務培養目標來全方位設置課程并不符合科學發展原理與規律,也違背市場規律,課程設置應當針對市場需求與相應的行業部門,有的放矢。

        (三)專業學生就業形勢不樂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偏差較大

        由于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知識繁多而駁雜,就業前景并不理想,畢業生多從事與其專業不符的職業,據麥克斯-中國2010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顯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為主要本科專業中專業對口率最低的十大專業之一,排名第八,對口率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該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偏差較大。專業口徑太寬,學生學的雜而不精,似乎什么都會又都不會,社會上也沒有完全匹配的部門、行業,導致就業市場和各用人單位難以認可并接受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而用人單位更愿意吸納與其完全對口的專業的學生,例如,規劃部門愿意吸收城市規劃、建筑學等專業的學生,環保部門愿意吸收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環保類專業的學生,國土部門愿意吸收土地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測繪等專業的學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學生與前述諸多專業的學生相比幾乎毫無專業競爭優勢,導致該專業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專業對口率很低。新疆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學科調整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帶來的機遇

        如前所述,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在我國開辦多年以來,各地各高校都面臨著許多教學管理、學科建設、學生就業方面的困境。鑒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將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代碼:070502)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代碼:070503)兩個專業。此次學科與專業調整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首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幫助該新專業明晰了專業內涵、理順了學科關系、明確了發展方向。具體來說,就是明晰了未來城鄉規劃教育和實踐的發展方向,使地理學科參與城鄉規劃實踐,用地理學理論統籌指導城鄉規劃、建設和發展,成為了新專業的具體內涵。這正好適應了城鄉規劃學科的綜合性和人文地理學的專業性發展趨勢,也使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在定位上更加細化、明確,承擔起了培養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明確了該新專業的培養方向和教育目標,使得其人才培養的專業性和針對性都較強。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科背景與優勢,優選特色方向,顯得更具靈活性和自主性,新疆農業大學就優選和確定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作為今后的專業發展方向,以期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掌握基礎人文地理知識和理論的,精通基礎城鄉規劃知識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規劃管理部門、規劃設計部門以及相應企事業單位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在新專業方向確立的基礎上,接下來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體系,優化專業課程設置與課時結構,加強學生實踐教學環節。

        再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對學生來說,改善了原專業學生學而不精以及專業競爭優勢不明顯的境況,使得學生學習內容和學習目的更加明確,也有了更加對口和明確的用人單位,更好地適應了社會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

        面臨機遇的同時,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存在著諸多挑戰,如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與結構的優化、在學時有限前提下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加強等。各高校應充分發揮人文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優勢,并以此組織教育實踐,實現規劃人才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雙重提高。基于以上問題兼顧學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新疆農業大學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了改革,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構建了完整的課程體系。

        (一)人才培養目標

        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備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接受嚴格科學思維的訓練和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立足于宏觀、中觀區域、微觀居住區的管理規劃,從事城鄉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研究、教學、開發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業務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養目標指導下,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和前沿發展、應用前景,了解相近專業如城市規劃、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國家有關政策和法規,了解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掌握人文地理、城鄉規劃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技術、具有較熟練的遙感、GIS、計算機和繪圖等技術的操作能力,掌握資料調查與收集、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歸納、整理相關數據和撰寫論文的能力;具有適應辦公自動化、應用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應用計算機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較好的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較強的創新意識、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團隊合作、協同攻關能力;外語要達到能較順利地查閱外文期刊以及運用外語交流的水平。

        (三)課程體系構建

        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課堂教學課程體系、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以及綜合教育課程體系。

        課堂教學課程體系是主要的理論教學環節,構成人才培養知識結構的基礎。除了提升基礎素質能力的課程如思政、大學英語、高數、體育、計算機基礎等公共課和普通基礎課以及公共選修課之外,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堂教學課程體系主要還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限定選修課以及任意選修課,具體課程主要是結合學校的學科背景與社會需求設定。其中,專業基礎課主要有管理學原理、經濟學、自然資源學概論、生態學原理、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學、地統計學、遙感概論、地圖學、城市地理學、地理數學方法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及專業限定選修課主要有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與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環境規劃與管理、村鎮規劃、旅游規劃與設計、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資源調查與評價、居住區規劃與設計和資源環境經濟學;任意選修課主要包括維吾爾口語、專業英語、建筑美學、新疆地理與旅游資源概論、礦產資源管理概論、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城市規劃制圖技術、公文寫作、專業文獻檢索以及文獻綜述與科技論文撰寫方法。

        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為課堂理論教學課程體系與用人單位及社會搭建起一個橋梁與平臺,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學以致用,理論結合實踐。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主要包括課堂實驗、課程實習、專業實習及畢業實習和設計4個環節。其中,課堂實驗根據各門課程教學計劃進行;課程實習主要有自然地理學實習、遙感實習、地圖學實習、土地利用與規劃實習、村鎮規劃與設計實習,前三者各一周、后兩者各兩周;專業實習為校外城鄉規劃綜合實習,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學年初始;此外,還有8周的畢業實習和累計10周的專業文獻綜述及畢業論文(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同時進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學期,畢業實習的具體內容以有利于學生就業為宗旨。

        綜合教育課程體系則旨在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以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包括軍事技能訓練、勞動技能訓練(包括公益勞動與支農勞動)、社會實踐(含社會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勢與政策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業就業指導等環節。另外,學校還出臺了《新疆農業大學綜合素質學分管理辦法》,規定學生參加校級以上(含校級)各類科技活動、學科競賽、文體競賽,參加學校和有關部門組織的社會實踐、公益活動、支農勞動獲獎,參加自治區和國家組織的各類公共考試,職業資格與技能認證考核,閱讀學校推薦的課外書目、學術論文,以及聽取學術報告與專題講座等,取得成績者,由學校認可并以學分形式記載在學生學習檔案中,要求至少應取得8個學分(其中非專業職業資格認證至少2學分),促使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綜上,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在重視專業理論教學的同時又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除了專業課程的學習外,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重在明確專業內涵與方向,優化課程體系與結構,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當然,新專業的建設是一個積累經驗逐步完善的過程,目前新疆農業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也一定存在著很多不足,在今后還將歷經一個不斷反饋與修正完善的過程。

        結語

        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并進行的學科和專業調整,順應了社會發展需要,給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機遇與挑戰并存,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承辦高校及教學工作者應該在明確專業發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訓,結合社會需求,重構專業體系,優化課程體系與結構,加強實踐教學,以提高專業競爭力,促進新專業更快更好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適應城鄉規劃的合格人材。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頒布新版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設置管理新規.中國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與專業對口率最低的本科專業排行榜[N].網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華,張勇,劉雪艷.專業調整背景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發展現狀與展望[J].皖西學院學報,2013,(1):134-137,156.

        [4] 趙映慧,袁兆華,王杜春,等.東北農業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5] 陳昆侖,李丹,王旭.學科調整背景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機遇與發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2-25.

        第2篇: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范文

        【關鍵詞】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定位 培養目標 課程體系

        1999年國家教委對地理科學的專業設置進行新的調整,由原來以學科分化為特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專業,調整為以學科層次為基礎、學科綜合為特征的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統三大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以下簡稱資城專業)是屬于地理科學中應用層次的專業。目前,全國有76個院校開設這個專業,大多數是依托本校原有的地理科學、環境科學、測繪工程或城市規劃等學科基礎開辦的。

        1 資城專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1專業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存在矛盾

        在國家專業目錄中,資城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專門人才。該專業學制四年,屬于本科階段的教育。從目前市場需求看,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用人的學歷門檻不斷提高,需要的至少是碩士研究生以上的高級專業人才,而政府機關容量更是有限,對人才的學歷要求也逐年提高,現在也開始向碩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學歷人才傾斜。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最大的問題是在市場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這個問題的產生并不是學生個人努力不夠,而是專業設置不合理,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存在矛盾所致。所以資城專業對口就業困難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而專業定位過高,脫離市場需求必然影響該專業的發展。

        1.2專業方向不明確

        在國家專業目錄中,資城專業的主干學科是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和規劃科學,其主要課程:地質學、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國土規劃、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水資源計算與管理、生態環境規劃、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城市總體規劃、區域規劃等。主要學科與主要課程的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該專業的課程設置橫跨了地理科學、環境科學、規劃科學、管理科學四門學科的內容,而這些不同學科課程之間缺少一個核心,缺乏一個主導方向,它們之間是一種簡單組合,缺乏內在的有機的聯系。課程設置范圍廣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課。很多學校在開辦此專業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目前解決這個問題主要的方法是結合本校相關學科的實力,開設若干“專業方向”,南京大學就為該專業開設了“土地管理和房地產方向”和“旅游規劃管理方向”。這方法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問題。但是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這些方向在國家專業目錄中都有特定的專業,學生畢業時必然會與其他相近專業的學生發生就業競爭。例如資城專業“旅游規劃管理方向”學生與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在競爭中資城專業學生由于受到本身專業課程設置的限制,無論是在專業基礎還是在實踐能力上明顯不占優勢。用人單位更傾向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所以資城專業發展的出路必須立足本身專業優勢,明確發展方向。

        1.3專業與社會接觸太少

        資城專業與社會接觸太少,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市場宣傳力度不夠。資城專業從1999年開始招生到目前將近十年了,已有好幾屆學生畢業,但在就業市場上,用人單位尚不認識該專業,也沒有相應的用人需求,給畢業生的就業帶來困難。同時,由于該專業是一個新專業,在招生過程中,熟悉該專業的學生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專業招生的生源和質量。(2)教學過程中與社會接觸太少。學校和社會缺乏良好的溝通渠道,社會對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需求無法反饋到學校,以至于學校在調整課程體系時,往往僅從學科體系角度,課程設置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學生在四年學習過程中,接觸社會、接觸就業市場的機會太少,有的學生甚至到了大四快畢業了,還弄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該學什么,能干什么。

        2 資城專業發展的新定位

        基于上述分析,要解決該專業面臨的困境,筆者認為,擬調整培養目標,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制定配套措施。

        2.1資城專業培養目標的調整

        在市場條件下,資城專業學生培養目標的調整應該以社會需求為依據。社會需求規定了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而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又制約著課程體系的設計。

        資城專業是本科專業,本科生的就業定位應該以企業和基層事業單位為主,這些單位對人才的動手能力要求較高。資城專業的定位應該從管理層次上升到規劃層次,由培養城鄉管理型人才向培養城鄉規劃型人才方向轉變,其次考慮到該專業的地理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學科背景優勢,資城專業的培養目標擬側重培養掌握3S先進分析技術工具有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規劃理念、具有扎實的區域和城鄉開發與規劃的理論基礎,能在城鄉基層行政和企事業各單位從事區域規劃、城鄉規劃、經濟策劃的應用型人才。

        2.2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體系是圍繞專業培養目標設計的,培養目標調整了,課程體系也應做相應的調整。新的課程體系主要擬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部分(該課程體系只包括與專業相關的課程,不包括公共課),具體課程設置見表1。

        2.2.1理論教學部分

        理論教學部分的課程擬按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三個層次來設置。

        (1)學科基礎課擬以地理學的基礎課(如地質學、氣象學與氣候學、自然地理學、可持續發展導論、地理信息系統等)為主,輔以環境學、經濟學、管理學的基礎課程。

        (2)專業基礎課擬按三條主線設置:① 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如自然資源學概論、土地評價與土地開發利用、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城市規劃與大氣環境、旅游開發與利用、區域生態與環境保護等課程。 ② 經濟發展,如區域經濟學、城市開發導論、城市經濟學、農村經濟學等課程。③分析技術和繪圖技術,分析技術側重于理科的數理分析和地理學的3S技術,主要課程擬設地理學中的數學方法、遙感圖像處理軟件應用、數據庫技術及應用、GIS軟件應用等;繪圖技術擬側重于計算機輔助制圖,主要課程擬設AutoCAD應用、規劃效果圖制作等。

        (3)專業課的設置。專業課擬以規劃作為核心內容,考慮到背景學科的優勢和市場需求,資城專業的規劃擬側重于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鎮規劃這三個方面,主要核心課程擬設國土規劃、區域規劃、城鎮體系規劃、概念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鎮規劃等。

        2.2.2實踐教學部分

        對于培養規劃型人才的專業目標,實踐教學在整個課程體系中顯得尤為重要,主要安排的實習課程擬設區域規劃綜合實習、城市總體規劃綜合實習、村鎮規劃綜合實習、城市詳細規劃綜合實習等。

        教育的目標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以上課程的系統學習,資城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具備運用3S技術手段分析和研究能力,資源環境的分析和評價能力,區域和城鄉規劃能力,理科學生應有的通用能力。

        2.3專業發展主要配套措施的制定

        為了較好地實施新的課程體系,實現預期的培養目標,必須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

        2.3.1增加專業類課程課時比重

        專業類課程主要是指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專業類課程的深度,直接影響該專業的教育質量。過去資城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專業課深度不夠,面廣而不專,沒有明確的專業方向。現在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非常看重,專業能力強弱直接影響學生就業機會。專業能力的培養需要一整套的專業課程來保證。所以在新的課程體系中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都需加重份量。保證專業類課程課時有三種方法:(1)調整該專業整個課程結構,精簡公共課課時。(2)課內教學和課外自學相結合。重要的有難度的專業類課程采用課內教學方式,難度不大適合自學的課程安排給學生課外自學,可以通過布置作業或任務的形式讓學生完成,同樣能保證教學質量和預期教學效果。而且這種方式不僅能解決專業課時緊張的困難,還有利于培養鍛煉學生的自學和科研能力。(3)調整學制。目前該專業學制為四年,在實際教學中,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的上學期英語、政治、數學等公共課占了很大的比重,第四學年上學期學生準備考研和找工作,下學期主要是生產實習和做畢業論文。所以雖然理論上有四年的專業學習時間,但實際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時間兩年都不到。借鑒工科院校城市規劃專業的學制,可以將資城專業學制由四年調整為五年。

        2.3.2加強實踐教學

        培養管理型人才時,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不高,當我們把專業定位為規劃型人才培養時,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必須大幅度提高。動手能力的培養依靠實踐教育。加強實踐教育的主要途徑擬通過為主干課程配置相應的綜合實習課或者擬在課程內部設置相應的實習課。通過各類模擬規劃實習,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課堂學習效果,促使他們提高學習質量;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2.3.3增強與社會的聯系

        加強與其他兄弟院校之間聯系,積極開展教學和科研的合作。加強與科研機構和規劃設計單位展開合作,建設實習基地,送學生去實習,送老師去培訓。面向基層行政單位開辦城鄉規劃培訓班,利用高校良好教育資源服務社會;和他們展開項目合作,指導和服務地方建設;向他們了解人才需求情況,為改革教學方案和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提供可靠依據。

        3 資城專業發展前景展望

        3.1新農村建設給資城專業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前景

        農村一直都是傳統規劃的盲點。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要搞好鄉村建設規劃。鄉村的背景是以自然環境為主,所以鄉村規劃除了傳統規劃涉及的內容外,還涉及農業資源合理開發、生態環境科學等問題,而這些都是資城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所在。

        3.2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迫切需要綠色的城鄉規劃師

        20世紀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機的爆發,全球進入了新一輪能源危機的周期。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是一個高耗能的模式,能源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尤為重大。中國經濟連續幾十年的高速增長,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取得的。

        傳統的城市規劃把經濟利益放在首位,所以造成今天城市環境不斷惡化。我國現在和將來迫切需要的是把環境效益放在首位的注重社會建設、經濟建設和環境建設協調發展的綠色規劃師。而建立在地理學、環境學基礎上以資源可持續開發和環境保護作為其根本規劃理念的資環專業正順應了這種需求。

        3.3與工科院校的城市規劃專業相得益彰,完善規劃領域人才結構

        城市規劃學作為一門學科脫胎于建筑學,我國城市規劃教育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前全部是以建筑學為學科基礎。國內規劃領域的人才亦以工科類的城市規劃專業居多。工科類的城市規劃專業在形體規劃、詳細規劃領域,它的建筑學的學科背景,手繪制圖功底,景觀設計等方面有它明顯的優勢;但在總體規劃領域以及更宏觀規劃領域,掌握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環境學、管理學知識的資城專業不論是學科基礎還是技術手段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從表2可以看出,城市規劃專業的優勢領域是城市設計和城市詳細規劃,資城專業的優勢領域是區域規劃、村鎮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我們國家的規劃從總體規劃到詳細規劃、從區域規劃到城市規劃再到村鎮規劃,門類齊全,特別是區域規劃和村鎮規劃剛剛起步,這些工作需要各學科人才參與,資城專業和城市規劃專業各有側重,各有優勢,具有一定的互補性,攜手合作定能為我國社會建設、經濟建設、環境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

        總之,資城專業通過對培養目標的調整,新課程體系的構建和保障措施的實施,必然會在規劃領域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擺脫目前進退維谷的局面,未來的發展前景將是廣闊的。

        參考文獻

        第3篇: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范文

        實踐教學是指相對理論教學的各種教學活動的總稱,包括實驗課、實習課、實訓課、模擬實習、野外實習、社會調查、實習等多種形式。而“實踐教學體系”是由實踐性教學目標、實踐性教學方式、實踐性教學內容、實踐性教學管理和實踐教學考評五大要素構成,同時還包括制定專業技能規范與實踐教學大綱,規范實踐教學方案;建設實訓指導教師隊伍,加強實驗室和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重視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等。實踐課程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職業素質的綜合課程。資環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室內與野外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此外還可增設第二課堂。

        (一)資環專業特點決定了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

        資環專業課程跨度大,涉及范圍廣,因此教學難度也較大,特別是需要培養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工程型人才,則需要以扎實的實踐教學為依托。因此處理好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相互關系,將實踐教學與社會生產相銜接對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滿足社會專業人才的需求有重要意義。國內開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院校都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教學,以財經類院校為背景開設的資環類專業,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著自己先天的優勢如經濟社會學科實踐教學的基礎,也有著自己的劣勢如地理類基礎實驗開展條件較差。針對財經類院校的具體情況,如何開展資環類專業的特色教學,如何揚長避短,最終使得學生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并具有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實踐教學是該專業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完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改革實踐內容、更新實踐手段、改善實踐條件、強化技術訓練是實踐教學的必然手段。資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對促進該專業建設和發展有重要作用。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創新人才,是21世紀高校所面臨的共同課題,在教學型大學中,本科生教育是“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是以體現“能力”為主的活動,所以本科實踐教學更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二)以往與實踐教學的開展略顯不足

        對于該專業的實踐教學已有不少學者進行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理論層面上,可行性不強,對促進實踐教學的建設作用不明顯,另外也缺少特色。目前的研究多為對課程體系建設的討論為主,郭文炯、王玉明提出應遵循“加強基礎、重視應用、分流培養”的原則,建設三維立體結構的課程體系。鄒家紅等分析了課程體系設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的對策。吳云清、張莉提出了立體化辦學模式。宋戈、袁兆華分析了學生應具備的能力,提出培養專業優秀人才的思路,鄭拴寧認為數字城市建設是本專業學生就業和發展的最佳方向。對于財經類院校資環專業的相關研究目前只有陳世斌探討了財經類院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的一些問題。不難看出,資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就業等方向是目前學者們研究的側重點。資環專業實踐教學研究中,有對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思考,如趙承美、錢宏勝、謝獻春等的文章,有針對具體課程實踐教學開展的探索如齊艷紅對自然地理實踐教學的分析及千慶蘭等對區域與城市規劃模擬實驗課程改革構想等。另外,結合資環專業開設的背景開展有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探討是另一個研究的角度,如何東進等對農林院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但是資環專業實踐教學的探索中,對于財經類院校的有特色的實踐教學研究還是一個空白。

        財經類大學資環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研究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首先了解資環專業的現狀,明確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從而分析該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而言,財經類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生專業定位模糊,對實踐技能重視不夠

        實踐教學的水平與學生實踐能力是關系到資環專業辦學成敗及學生就業前景的重要環節。但是很多就讀該專業的學生,對專業理解不夠,缺乏就業前景的規劃,存在重視理論知識輕視實踐技能的思想。這使得在就業的過程中,該專業的學生缺乏核心競爭優勢,往往就業狀況不盡如人意。

        (二)與財經類大學其他管理學科實踐教學融合不夠

        財經類院校創建資環學院在實踐教學中有其獨特的優勢,例如管理類實踐教學環節,特別是社會學的社會實踐調查方法。資環專業畢業生以資源、環境、城市規劃、土地規劃、環境評估、區域經濟規劃等專業領域為重要能力培養方向,必須開展廣泛的社會實踐特別是社會調查,通過這方面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會以后工作的方法,提高工作能力。

        (三)理科實踐教學基礎薄弱

        資環專業的實踐教學往往欠缺開展地理類基本實驗的條件,尤其是文科為主的財經類院校更是如此,因此要格外重視提高這方面的辦學能力。有針對性地補充自然地理、環境科學相關的一系列實習儀器、設備,加強相關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團隊力量,使得學生的專業基礎扎實,厚積薄發。

        (四)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

        第4篇: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范文

        地理科學類下設四門專業: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和地理信息科學。這四門專業可分為理論型和應用型,地理科學理論偏多,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注重實用性。地理科學類畢業生在國土資源、生態環保、城市規劃、旅游規劃、房地產開發、綜合咨詢、信息管理和教育等行業均有不俗表現。當然,作為基礎學科,部分地理科學類專業的畢業生也會選擇繼續深造。

        地理科學

        地理科學是相對傳統的專業,除了部分重點大學在該專業上重點培養地理科學基礎研究人才,一般院校的地理科學多為師范類專業,主要培養現代地理科學基礎理論扎實、基本知識全面、基本技能熟練,教學能力,適應現代地理教學發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學校從事地理教學、教學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科研機構、相關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科研、管理、規劃與開發的高素質復合型專人才。地理科學的主干學科是地理學和教育學,核心知識領域是天文學、地質學、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區域地理學、3S(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地理教學論。通過自然地理野外實習、人文地理野外實習、地理教學實習等主要實踐環節,要求學生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與地理科學類其他三門專業相比,地理科學是一門能夠讓學生全面掌握地理科學知識、理論和技能的專業。該專業的全面性在畢業生的工作中也能體現出來,比如學生畢業后可以成為一名稱職的專業地理教師,或是從事地區綜合分析研究的專業人士,抑或是城市區域規劃旅游規劃的專才等。當然,對旅游有興趣的畢業生完全可以成為一名職業的旅行家,至少可以是旅游咨詢師或旅游體驗師!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是從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這門專業拆分而來的,主要培養具備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層特征及其變化、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能在科研教育單位、相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地理過程、環境變化研究和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科技專門人才。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主干學科是地理學和環境學,核心知識領域為自然地理學類、資源類、環境類、地圖與測量學類、數學與信息類。通過地質學基礎野外實習、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專業綜合實習或區域地理綜合實習等實踐環節,要求學生能夠掌握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畢業后能從事國土資源整冶、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環境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規劃以及城市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

        國內開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學校較多,專業的培養方向自然大不相同。高考生如果對自然資源、環境檢測保護、土地資源、房地產等情有獨鐘,應該在填報志愿前了解一下欲報考院校的該專業的實際培養方向,比如南京大學該專業偏向于土地、旅游、水、海洋等資源的開發利用、規劃保護管理;中山大學該專業專于水資源和供排水規劃設計;中國礦業大學該專業的培養方向分為數字城市規劃與管理、資源環境與計算機應用;廣州大學該專業的研究重點是國土資源。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是以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用、管理為內容的基礎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專業,涉及地理科學、人文科學、城鄉建設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等多個領域。它培養具備人文地理學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立足于宏觀、中觀區域規劃和土地管理,從事城鄉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研究、教學、開發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主干學科是地理學、規劃類,核心知識領域為地理學類、數學與信息類、規劃類、管理類、環境類。通過專業綜合實習、人文地理野外實習、區域地理野外綜合實習、城市規劃實務與圖件設計綜合實習等主要實踐性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畢業生就業方向為各級政府規劃管理部門、國土管理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建設部門,從事規劃設計、國土資源評價及資源信息化管理、環境評價及管理等方面的公司及研究機構。也可進一步深造,報考地理學、城鄉規劃和區域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等學科碩士研究生。

        與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類似,除了傳統設有地理系的大學開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諸如南京郵電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都有開設,但是考生要注意各個學校該專業的培養方向。一般來說,設有地理系的大學該專業的師資較強,如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專于經濟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華東師范大學偏于城市與區域規劃管理;廣州大學的方向則是不動產分析與管理、區域物流規劃設計等。

        地理信息科學

        地理信息科學是一門集地理學、計算機技術、地圖學、遙感技術于一體的交叉學科,是研究地理信息采集、分析、存儲、顯示、管理、傳播與應用的一門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實用價值巨大,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城市規劃、交通規劃、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環境監測與保護、城市水煤氣電的基礎設施網絡監測與管理、自然災害監測和預防等領域,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統的各種優勢使其全面地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滲透到公眾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深刻影響著人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方式,例如,大家現在手機使用的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此外,微博、微信、大眾點評等手機應用軟件都廣泛采用GIS技術 。

        地理信息科學前身為地理信息系統,它培養具備地理學基礎知識,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教學、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相關部門從事地理信息科學的研究、教學、開發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科技專門人才。其主干學科是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遙感,核心知識領域為地理信息系統理論與應用、遙感科學與技術、地理學、地圖學、空間數據庫、衛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應用。通過測量學與地圖學實習、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空間分析方法與應用、遙感圖像處理等主要實踐性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理論、技術。畢業生可在與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的相關部門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

        第5篇: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范文

        關鍵詞: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定位;課程體系;信息科學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

        10052909(2015)02002805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1998年教育部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學科發展的形勢而設立的專業,發展至今,出現專業定位模糊,廣度大深度小,就業競爭力受限等諸多尷尬問題[1]。2012年,教育部第四次修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下簡稱《目錄》),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被拆分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個專業。2013年,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招收第一屆本科生。該專業教育在國內剛剛起步,探索人才培養方法還是一個嶄新的課題。

        南京郵電大學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除同樣面臨新專業設置之初的機遇與挑戰外,還有其獨特的發展背景。2013年10月,經江蘇省政府研究并報教育部批準,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實行合并辦學,組建新的南京郵電大學。在此之前,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特色專業之一,2002年開始招生,已有11年的辦學歷史,并已形成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合理,涵蓋地理學、規劃學、人口學等專業方向的教學科研團隊。2013年,根據《目錄》(2012版)要求,該專業開始

        轉型,招收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專業第一屆本科生。合校前后,專業所依托的院校學科基礎全然不同,依據新南郵的學科特色構建專業培養體系成為專業發展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文章從教育部的專業導向、人才市場需求兩方面梳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基礎定位。結合南京郵電大學自身特色,以大數據時代智慧城市的建設與應用要求為導向,尋求信息科學與地理學、規劃學的結合點,并據此提出以信息科學應用為特色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原則與核心框架。

        一、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定位基本要求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基礎定位應重點考慮兩方面要素:一是教育部設置該專業的目標與要求,二是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一)專業設置導向

        地理學和城鄉規劃專業是我國城鄉規劃人才培養的兩大主要來源[2]。前者以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傳統地理強校為代表,主攻宏觀層面規劃,擅長理論探索、機理剖析與經濟社會綜合分析;后者以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等建筑學老八校建筑老八校指之初最早開設建筑學、城市規劃相關專業的八所高校,包括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建筑大學(已并入重慶大學)、哈爾濱建筑大學(已并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為代表,主攻微觀層面規劃,擅長空間設計與形體表達。兩者各具特色,各有專攻。

        1998版《目錄》中涉及城鄉規劃的專業有地理科學類下屬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和土建類下屬的“城市規劃”。這一專業設置與上述兩大源頭相對應。2012年《目錄》調整,城鄉規劃相關專業仍為兩個,一是地理科學類下屬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二是建筑類下屬的“城鄉規劃”。與1998版《目錄》相比,保留了地理、建筑兩個學科門類下的城鄉規劃相關專業設置,但將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專業。結合2012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見表1)不難發現,教育部認可并引導地理學、建筑學下兩規劃專業各自特色發展。地理學下屬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應區別于工學下屬的城鄉規劃專業,做到強化主線,收縮口徑,夯實基礎,對口應用——立足宏觀、中觀區域層面,以地理學理論為基礎,強化綜合分析能力培養。(二)人才應用需求

        教育部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設置的發展導向是否適應市場對規劃類人才的需求,是專業定位必須要論證的第二重標準。

        如將城鄉規劃系統細分,可分為規劃編制與規劃管理兩個方面。僅就規劃管理來說,地理學專業背景的規劃工作者往往具有相對綜合的專業知識儲備和縝密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具備作為管理者的全局意識與綜合協調能力。

        規劃編制工作又可分為宏觀、中觀、微觀等不同的區域尺度層面。具有地理學專業背景的規劃工作者擅長區域分析與經濟、社會綜合分析,在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宏觀層面規劃中發揮核心作用并承擔大部分工作,在控制性詳細規劃這一中觀尺度規劃工作中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針對具體某項規劃工作,其工作流程又可劃分為規劃分析、規劃方案與成果表達三個步驟。在成果表達的制圖工作中,地理學背景規劃工作者確有一定劣勢。但在規劃分析和方案設計階段,地理學背景規劃工作者發揮的作用與建筑學背景規劃工作者旗鼓相當。

        綜上,地理學背景規劃工作者往往具有系統全面的知識儲備和突出的綜合分析能力,在各類規劃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見圖1),不可或缺。強化地理學基礎、重視機理分析能力培養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要求也完全符合市場對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

        二、信息科學與地理學、規劃學學科融合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一)地理信息系統的規劃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科學是地理學中的重要分支,作為空間科學與信息科學的重要結合點,技術發展與應用已較為成熟。與CAD等繪圖軟件相比,GIS(地理信息系統)工具的特點與優勢在于空間數據的組織、管理與分析,能夠有效管理和處理海量數據,關聯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某種程度上可認為是繪圖軟件與統計分析軟件的集成。

        在美國,GIS已成為專業規劃師的標準工具,脫離GIS的規劃編制、規劃管理幾乎不存在,GIS用于地圖處理、規劃管理、分析與決策支持、公眾參與等方面[3]。在我國,GIS在規劃領域的應用相對有限& mdash;—在規劃管理系統的設計構建中應用廣泛,在規劃編制中應用較為粗淺,主要用于自然地理環境要素分析與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的規劃選址分析。規劃工作者如能全面掌握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及其軟件的規劃領域系統應用,則能順應這一趨勢,在規劃工作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二)大數據時代海量空間數據的獲取與處理

        與發展成熟但應用不足的地理信息系統分析方法相比,大數據時代空間數據獲取與應用則呈現出海量數據、先進技術與跨學科創新思維三大特征《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中指出,數據本身、技能與思維是大數據價值鏈的三個構成。 。

        隨著信息網絡的迅速發展,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阿里、京東、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公司與騰訊等網絡服務運營商掌握海量用戶數據。隨著智慧城市理論的興起與“物聯網”的建設,行政管理機構也將成為大數據的掌控者。海量數據如何提升城鄉規劃的科學性與適用性,大數據如何為規劃所用,相關研究也陸續展開。

        國內外有學者通過挖掘網絡數據、居民行為數據,對居民時空行為、城市空間與城市等級體系進行研究[4]。如以百度指數為依據對比分析城市間聯系強度[5],通過微博數據挖掘分析網絡社會空間特征[6]等。空間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已從利用單一GIS 軟件向多種信息設備相結合的階段轉變[4]。

        針對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潮,國內有學者積極開展現行規劃體系的“智慧”響應探索,提出在區域城鎮體系規劃、城鎮總體規劃及詳細規劃三大層次的規劃建設中應用智慧城市數據信息、融入智慧城市建設理念的思路與要點[7]。如城鎮體系規劃層次借由新信息技術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充分挖掘區域內各城市優勢發展的方向與重點,城市總體規劃層次應考慮采取合適的路網形式,合理規劃智慧交通基礎設施等。

        這一背景要求規劃工作者不斷學習新的數據獲取與挖掘方法,探索并掌握大數據規劃應用的方式途徑。

        三、以信息科學應用為特色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一)基本原則

        南京郵電大學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發展,應在滿足專業基礎定位要求的同時,結合院校優勢學科——信息科學、地理學、規劃學三者的交叉領域,以地理學、規劃學為基礎,以信息科學應用為特色。其課程體系構建應遵循夯實地理學基礎、圍繞規劃應用主線、突出空間信息挖掘與分析能力培養的原則。

        1.夯實地理學基礎

        地理學基礎理論、方法與分析能力的培養是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區別于工學下屬城鄉規劃專業的核心內容,體現專業定位的基本要求。通過基礎必修課程學習,了解地理學基礎理論框架與范疇、邊界與特色,掌握學科基本概念、理論與方法,是專業人才培養的根基。課程設置中,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等地理學基礎課程必不可少。

        2.突出空間信息挖掘與分析特色

        大數據時代,應強化網絡數據挖掘與信息設備數據采集、大數據分析等理論方法的學習與能力培養。為此,應以數學、計算機、網絡等知識系統強化為基礎,通過設置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技術與應用、數理統計應用等與地理、空間規劃相關的信息技術類課程,培養學生的空間數據獲取與分析能力。

        3.圍繞規劃應用主線

        無論是地理學基礎分析能力的培養還是空間數據獲取與分析能力的訓練,最終應落實到進行空間分析、指導空間規劃上來。城鄉規劃應用是專業教育知識體系構建的主線,相關課程設置與能力培養都應圍繞這一主線展開。因此,城鄉規劃基礎知識的全面系統掌握對于夯實專業的基礎定位至關重要。為使學生對城鄉規劃領域基本概念、理論、研究方法等有相對全面系統的認識,城市規劃原理、城鄉規劃學導論等應作為專業基礎課程設置。

        (二)課程體系框架設計

        以上述原則為依據,結合南京郵電大學學科設置特色與要求,初步設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核心課程體系。該體系包含專業基本知識、專業特色知識兩大模塊,從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兩個層面設置課程(見圖2)。其中,專業基本知識模塊強化地理學、規劃學基礎理論與方法的學習,專業特色知識模塊突出空間信息獲取與分析特色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

        通識教育層面,設置高等數學、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技術與應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課程。除高等數學外,其他課程均為學校特色公共基礎課程。此類課程為培養空間數據獲取與分析能力奠定了扎實的數理基礎。

        專業教育層面,將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城市規劃原理、城鄉規劃學導論、地理信息系統原理等全面系統介紹學科基礎理論、概念、方法的課程設置為專業基礎課程,將城市地理學、計量地理學、人口地理學、城市總體規劃、村鎮規劃、網絡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深入介紹分支學科發展及強化實踐應用的課程設定為專業課程。

        這一課程體系僅就專業核心課程進行設定。在核心課程之外,可根據需求選擇性設置地圖學、城市經濟學、城市社會學、社會調研方法等輔助課程,有助于學生全面系統掌握專業分析研究方法。具體課程體系建設中,還需針對課程設置順序、各學期學時與學分安排、實踐教學環節設計、教學大綱編寫等深入研究。

        四、結語

        目前在人文地理、城鄉規劃的研究與實踐領域,空間信息采集、挖掘與分析技術應用相對粗淺,存在領域狹小,工具單一,深度不足等問題。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方式的變革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化,基于大數據應用的空間分析思維與技術必將在規劃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面向應用的人才培養,應考慮增加信息類課程的設置以迎接大數據時代海量數據分析應用的挑戰,而信息技術類專業,應針對不同領域的需求,增補相應領域的基礎知識課程。如面向智慧城市建設應用的信息技術類專業人才,應對規劃原理、規劃基本分析方法等城鄉規劃領域基礎知識有所了解。

        上述背景下,文章結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定位和信息技術的學科優勢,提出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原則,為后續學校本專業培養方案設置擬定思路,并為其他院校該專業發展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陳郁青.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教育體系構建新路徑[J].閩江學院學報,2014(1):103-107.

        [2]陳昆 侖,李 丹,王 旭. 學科調整背景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機遇與發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22-25.

        [3]宋小冬,鈕心毅.城市規劃中GIS應用歷程與趨勢——中美差異及展望[J].城市規劃,2010(10):23-29.

        [4]秦 蕭,等. 大數據時代城市時空間行為研究方法[J].地理科學進展,2013(9):1352-1361.

        [5]熊麗芳,等. 基于百度指數的長三角核心區城市網絡特征研究[J].經濟地理,2013(7):67-73.

        [6]甄 峰,王 波,陳映雪. 基于網絡社會空間的中國城市網絡特征——以新浪微博為例[J].地理學報,2012(8):1031-1043.

        第6篇: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范文

        一、全國財經院校資環專業辦學情況

        目前全國 10 所開設資環專業的財經院校總體情況是,有 2 所處于沿海發達地區,3 所處于中部地區,5 所處于西部地區。財經院校開辦資環專業的時間比理工院校要晚,山西財大、江西財大和重慶工商大學都是 2002 年批準、2003 年才開始招生的,而浙江財院和蘭州商學院都是2006年才開始招生。在招生類別上,除浙江財院、廣東商學院、江西財大和貴州財院 4 所院校文理兼招外,其他 6 所院校都只招理科生,這反映了資環專業的理科屬性。在年招生規模上,近年來,10 所財經類院校資環專業年招生在30~60 人之間的較少,如河南財大年招生110~120 人,浙江財院在 35 人左右,廣東商學院和重慶工商大學年計劃招生 90 人,貴州財大 2011 年為 108 人,其他 5 所院校在 40~60 人之間。從辦學條件分析,只有個別學校有明確的專業特色,如云南財大以“國土資源評價與管理”為專業方向。在主要專業課程設置上,大部分院校除按要求設置了資環專業的基本課程外,還結合各自學校的實際開設了一些特色課程,但將經濟和資環結合的課程不多(見表 1)。在實踐教學環節和條件方面,實踐教學一般都包含實驗課程、室外實習,有的還注重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實驗條件主要有兩大類,分別為針對單門課程的實驗室和針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綜合實驗室(見表 2),但一般都數量不多。

        二、 財經院校和同區域其他高校資環專業辦學情況對比

        為了實施差異和錯位競爭,進一步辦好財經院校的資環專業,需要結合財經院校的地域特征,對比分析財經院校和所處同一地區其他類型高校資環專業辦學的差異。限于篇幅,這里以甘肅省的相關高校為例。目前,開辦資環專業的在甘高校有 6 所,其中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是大專層次,隴東學院2010年才新增,故這兩所學校不作對比。在考察的4 所在甘高校中,作為綜合性院校的蘭州大學開辦時間最早,在 1998 年教育部第四次專業目錄調整后就開辦了;西北師大和甘肅農大先后在2001年、2003 年開辦;蘭州商學院較晚,2006 年才招生。從最近幾年的招生規模看,蘭州大學走精小化道路,年招生數在25~35 人之間,其他 3 院校基本都在 50 人左右。從招生種類看,除西北師大文理兼收外,其他都只招理科。從辦學條件分析,在學科背景上,蘭州大學和西北師大都以地學為背景,甘肅農大以農學為背景,蘭州商學院以財經為背景。在學科門類的組成體系上,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中地理科學類有三個,即地理科學、資環和 GIS。蘭州大學和西北師大地理科學類三個專業都有,且開辦了與資環相關的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甘肅農大地理類的開辦兩個,另外開了一個相關的環境類專業,而蘭州商學院只開辦了一個。在專業方向和主要專業課程設置方面,蘭州商學院以環境保護與治理為專業方向,其他三所高校該專業重點方向都放在“規劃”上(見表 3)。其中,蘭州大學在城鄉規劃與管理,旅游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方向基礎上,擬增加“生態環境規劃與管理”方向并作為重點和特色方向[ 3 ]。在實踐教學環節和條件方面,蘭州商學院明顯不足,在實驗項目開設數、專業實習體系和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有許多尚待繼續努力的空間(見表 4)。

        三、財經院校資環專業辦學存在的不足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清,辦學特色不明

        從全國 10 所財經高校資環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看,似乎囊括了資環專業涉及的資源、環境、規劃和管理的各個方面,人才定位于應用型、復合型、創新性高級專業人才,創業型人才,復合應用型人才等幾大類上。這種情況下,難免出現“廣而不精,寬而不專”的尷尬。在專業辦學特色上,一些院校注重規劃特別是城市規劃,也有偏重旅游開發規劃管理。例如,廣東商學院設置了城鄉規劃與管理,減災防災與災害經濟兩個專業方向;云南財經以空間信息,國土資源評價與管理為專業方向,實際執行后者;蘭州商學院以環境治理與保護為方向。除此之外,其他大部分院校沒有明確的專業方向(見表 5)。但是,有明確專業方向的財經院校資環專業,與其他類型高校的資環專業相比,沒有凸顯地域性和財經性的大學科背景,辦學特色不夠鮮明。

        (二)實踐環節不強,競爭能力不高

        據麥克斯 - 中國 2010 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顯示,資環專業就業對口率為44%,是就業對口率最低的十大本科專業之一,列倒數第八[4 ]。這一數據是從整體上反映各類學科背景資環專業的情況,財經院校資環專業就業情況沒有專門的統計,不過,據行內初步了解,相比理工院校同類專業,就業率、專業對口率更不如人意。這與財經院校資環專業實踐教學薄弱不無關系。資環專業作為理工專業,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與理工院校相比,財經院校在實驗條件和實踐平臺,實踐環節所占總學分的比例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嚴重影響了學生實踐學校 實踐教學環節和條件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三)“理財”結合不緊,專業優勢不彰

        從一些財經院校資環專業畢業生的去向看,從事與財經學科背景有關的銷售、物流、會計和法律等行業的工作占有相當的比例。這說明財經院校的資環等理工專業,不能純姓“理工”,要結合學校的優勢學科,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拓寬就業渠道。同時,比較其他類型院校的資環專業,綜合性大學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上優勢明顯;師范類和地礦類院校的地學有較厚的學科基礎,大多側重規劃本身也有比較優勢;財經類院校的比較優勢只能在經、管、文、法上,但目前一些財經院校的資環專業在專業方向、課程體系構成等方面,作為理科的資環專業和財經院校的大學科背景的“理財”結合上不夠緊密,以致專業優勢不夠明顯。

        四、財經院校資環專業的辦學對策

        (一)找準目標定位,優化培養方案

        毫無疑問,財經院校的主要資源和重點以優勢的經濟、管理為主,資環作為理工專業處于邊緣。如何將這種邊緣專業辦出特色和辦出水平,關鍵在于找準目標定位。特色的內涵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強”。財經院校理工專業盡管占據比例不大,但理工類專業在整個學校的學科體系中,具有配合優勢學科、拓展學科增長點的作用。基于此,財經院校資環專業要辦出特色,提高辦學水平,就要走“理財”結合的道路,依托學校的經濟、管理優勢學科,遵循該專業綜合性和邊緣性,應用性和實踐性的學科特點,借鑒吸收同類財經院校的辦學經驗,優化人才培養方案,與同一區域開設此專業的高校形成錯位競爭的格局。以蘭州商學院資環專業為例,筆者對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設計如下(見表 6)。

        (二)進行分類指導,優化課程體系

        鑒于資環類理工專業具有其自身的特點規律,財經高校在制訂專業培養方案時,要給出分類指導意見,不能籠統地把資環這類理工專業和經、管、文、法等專業簡單地規定在一個框架里。在財經院校現有的培養方案框架下,經、管、文、法等專業和理工專業應有不同的框架體系和要求。借鑒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學校的做法,理工類專業的總學分和總學時可比經、管、文、法類專業適當多點,同時實踐環節比重適當增大;在公共基礎課不變的前提下,應減少相關性不是很大的學科基礎課,以增大各二級學院在專業課程安排上的靈活性和機動性,便于增加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方向選修課的比例,給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發展留出適當空間,這樣既保證了學校整體的培養特色,也兼顧了不同專業的各自特點;在課程安排上,要根據專業特點和定位“因需設課”,防止“因人設課”,當然這需要對師資隊伍和教師知識結構進行優化;在專業課程體系上,按課程群進行優化是適宜的選擇[ 5 ],并做好課程群與現有培養方案框架的銜接工作;適當安排1~2 門的雙語教學課程,以提高學生專業外語能力等。

        第7篇: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范文

        關鍵詞: 生態環境規劃課程 實踐教學 問題 對策

        1.引言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一個技術性與實用性很強的專業[1],生態環境規劃作為該專業的主干課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顯得非常重要。目前,多數院校該專業開設的生態環境規劃課程多偏向理論分析,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不強,影響學生就業率的提高。我們通過調查發現生態環境規劃課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2)不注重與本課程有關課程的銜接;(3)現有的實踐教學條件不能保證實踐教學效果;(4)部分院校該課程主講教師的能力有待提高。對此,我們提出了解決以上問題的對策。

        2.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并優化教學內容

        合適的教學目標是保證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的前提。首先,各個學校應根據自己學校、學院和學科的資源和人才優勢,突出所辦專業的專業方向和特色,制定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其次,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制定生態環境規劃課程的教學目標。最后,通過調查生態環境規劃課程實踐教學效果,及時完善該課程的教學目標。通過調查用人單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及學生就業后所需的實踐技能,我們認為該課程的實踐教學目標至少應達到以下目標:通過生態環境規劃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具備從事編制《環境規劃》、《生態市(縣)建設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在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后,要進行教學內容優化。生態環境規劃教學主要內容包括:環境調查與評價、環境預測、環境區劃、環境目標、環境規劃設計、環境規劃方案選擇、實施環境規劃的支持與保證等。教學內容優化應結合課程特點和實踐要求,優化設計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課程內容既要滿足規劃知識和理論的方面需要,又要滿足實踐教學環節的需要。因此,課程教學內容需要注重將基礎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學生,強化學生能力培養,突出針對性、實用性、整體性等特點,從而為培養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保證實踐教學效果,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實踐。

        (1)課程基礎實踐。如自然地理學方面各種課程實驗、自然地理學野外綜合實習、測量與地圖學實驗、遙感技術應用實驗、環境學概論實驗和環境化學實驗等。

        (2)課程認知實踐。如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等。

        (3)課程技術實踐。主要包括以AutoCAD、Photoshop等軟件教學為主的計算機輔助制圖實驗。

        (4)綜合應用實踐。如編制《環境規劃》、《生態市(縣)建設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

        另外,鼓勵和吸收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如:信陽師范學院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學生分別參與《信陽市環境規劃》與《信陽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

        3.注重與本課程有關的基礎課程的銜接

        由于生態環境規劃課程涉及到的知識和內容較多,如環境、生態、經濟、統計、數學、信息系統、計算機等,因此,在開設生態環境規劃課程之前,學生應學過《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環境學概論》、《環境監測》、《環境化學》、《環境質量評價》、《遙感概論》、《自然地理學》、《計算機制圖》(如AutoCAD、Photoshop、MAPGIS等軟件應用)等課程,并且具備相應的實踐能力。目前,有些院校上述課程沒有開出,就直接開設生態環境規劃課程,必定會影響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上述部分課程在生態環境課程中作用如表1所示。

        4.加強實習場所的建設

        本課程實踐性較強,要求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理解理論原理、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調查發現部分高校現有實習基地(主要指實驗室與實習單位)明顯不足,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實習基地建設是實踐教學的前提,實習基地的條件直接影響教學質量。本課程應具備滿足實踐教學需要的校內外實踐實習基地,為該課程的實踐實習和生產、科研提供保障,并為當地企事業提供服務。在實踐教學中逐步實現實踐教學硬件設備、場所的多功能化、規范化,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最大限度地有機結合,實現講、演、練、教、學、一體化。

        校內實習基地建設應與學科建設、專業實驗室建設結合起來。校外基地是學生實習的主要場所。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強調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建立雙方平等、互利的合作關系,調動協作單位參與實習教學的積極性和熱情。學院可與多個科研單位或企業聯合共同建立實習教學基地。企業參與培養學生的教育過程,學生參加企業的生產、科研等活動;學校與企業聯合制定實習教學計劃,聯合指導實習教學,聯合考查實習質量。

        目前,信陽師范學院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校內實習基地有:城鄉規劃實驗室、環境分析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地圖遙感實驗室、標本模型陳列室等[2]。與生態環境規劃課程有關的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及使用情況見表2。校內外實踐實習基地的建設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生態環境規劃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邊緣性和創新性等特點[3]。師資隊伍對人才培養的質量至關重要,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條件之一。通過調查發現部分高校該專業與該課程師資明顯不足,如知識結構不合理、職稱和學歷結構不合理、學術梯隊不合理、學緣結構不合理,甚至年齡結構也不合理。這些因素將影響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專業教師應根據社會需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與素養,可以通過國內構建的專業交流平臺或者到國外大學進修學習,加快知識體系的拓展和更新,為保證教學質量打下必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2]蘇華,王義民,余斌.地理科學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的創新模式研究[J].實驗室科學,2008,(6):32-34.

        [3]吳云清,張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創新立體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7):73-74.

        基金項目:信陽師范學院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與河南教科所項目(2009-JKGHAG-0647)。

        第8篇: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范文

        1.1教學內容相對陳舊,內容更新緩慢

        城市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中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從全球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城市地理學的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10],全球化、信息革命、網絡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城市、網絡信息空間等成為新的研究領域.從國內看,城市區域化、城市連綿區的趨勢明顯,城鄉統籌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城市群規劃、都市圈規劃不斷推出,由此引發的研究范圍不斷拓展,研究尺度不斷擴大,其時代性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明顯.這些成果已經或者正在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顯然,城市地理學教學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將最新的研究進展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更好地推動城市地理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而當前的城市地理學教學,大多拘泥于教材,教學內容更新較為緩慢,特別是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應增加城鄉協同發展的教學內容,但僅有個別院校的教學內容涉及該內容,教學中依然是有“城”無“鄉”.

        1.2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和方法論教學

        我國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絕大部分高校應緊跟社會需求,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而受“理論灌輸式”等傳統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經費短缺等因素影響,高校教學中“重理論教學、輕能力培養”的問題依然明顯.在城市地理學教學中,表現為強調掌握基本概念與理論體系,而對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對由知識到能力轉變有關鍵作用的實踐教學和方法論教學涉及較少,特別是忽視城市地理學日趨強調定量和計量手段的潮流,即使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了相應的環節,也多以認知性為主,極少有針對性的、綜合性強的設置課程設計、城鄉調查實習或強調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綜合性作業等,學生的工程訓練程度不足,對所學內容多停留在認知層次上,理論與實踐脫節,應用不靈活,動手能力差,很難將理論方法轉化為技能,這既限制了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也影響了學生就業技能的提高.

        1.3案例教學存在較多問題,案例選擇缺乏系統性

        城市地理學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緊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這也為開展案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案例來源,使得案例教學法成為教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之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選用案例的時候,往往過多的考慮案例的典型性,忽視前后教學內容間的聯系,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不同區域的案例.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案例教學應有的作用,但選用不同區域的案例,由于案例的背景不同,每個案例都要花費大量時間介紹,不僅占用寶貴的教學時間,而且學生明顯缺乏感性的直觀認識,增加了其學習壓力.更為關鍵的是忽視了各章節內容上的聯系緊密、關聯性強的特點,選用不同案例,不能體現教學內容的關聯性,割舍前后章節知識間的連貫性,也掩蓋了城市地理學的系統性,學生很難通過不同區域的案例建立起各教學內容間的聯系,使案例分析大多停留在淺層次上,制約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1.4現有教材存在較多不足

        目前,國內城市地理學教學多選用由許學強、周一星、寧越敏合編的《城市地理學》(第二版),該教材最大的特點在于闡述理論時,引用了大量最新學術研究成果,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斷以及海量數字的整理[5],但教材仍然有不足.(1)我國城鎮設置模式多樣,這是導致學生對城鄉劃分、城市地域、城鎮人口統計相關概念內涵不清的重要原因;(2)我國有按戶籍統計和按居住地統計兩個人口統計標準,與之相關的城鎮人口、常住人口、非農業人口等既緊密聯系,又有明顯區別,有必要對其辨析;(3)雖敘述了城市產生與發展的區域經濟地理條件,但缺乏對內在機制及經濟發展水平與城市發展之間關系的解釋,而這一部分內容對于城鎮化道路的選取極為重要;(4)城鎮體系的規模、職能、空間結構互為聯系,理應對城鎮體系的概念、特征、發展機制、類型、相互作用關系系統及城市群做出系統闡述;(5)缺乏對城鄉統籌發展、城鎮化進程與資源環境效應的闡述;(6)雖然各章節中有研究方法與手段的敘述,但較為零散,如果能將研究方法與手段作為獨立章節闡述,則效果會更加理想.

        2經濟社會發展對城市地理學教學提出新要求

        2.1城市地理學教學改革的時代背景

        2.1.1我國亟需城鄉規劃人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和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11].一方面,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深入推進,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社會結構轉型不斷加速.另一方面,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不斷凸顯,長期以來的城鄉分離政策和城鄉規劃脫節導致城鄉差距不斷擴大,城鄉二元結構加深[12],工業化與城鎮化引發的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強,主要依靠土地等資源粗放消耗推動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模式不可持續.當前,城鎮化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13],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總抓手[14],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更是將我國城鎮化列為21世紀影響世界的最大兩件事之一[15].我國提出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將城市與鄉村統籌發展作為國家的中長期發展戰略,并頒布《城鄉規劃法》,編制《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等法律、規劃,以促進城鄉協同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顯然,我國亟需大量具有扎實的城鄉規劃理論和技能,能從事城鄉規劃、城鎮化與城鎮體系規劃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2.1.2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1999年,我國高校實行擴招政策.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雖然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更多的具備較高素質的勞動力,但也帶來一系列問題,如辦學條件壓力大、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培養方案與社會需求脫節,造成培養的人才質量大受影響[16],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這必然制約學生的就業.自2008年以來,受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及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經濟下行壓力不斷擴大,加之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工進城務工和企業對高校畢業生提出的更高要求等,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峻.

        2.2城市地理學教學改革必要性分析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由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而來,旨在培養能從事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管理的應用型人才.作為該專業的核心課程,城市地理學在城鎮化水平測度、城鎮化進程及資源環境效應、城鎮體系規劃、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擴展與土地利用等內容上,可供選擇的教學實踐切入點多,可操作性強,綜合訓練程度高.課程將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等理論課程與區域分析與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規劃課程有機銜接起來,并且與地圖學、GIS、RS、地學統計等技術課程聯系緊密,在整個人才培養方案中起著從理論到實踐、從知識到技能轉變的關鍵環節,是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培養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管理領域應用型技能人才的主要載體和平臺,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特別是實踐訓練上作用突出.但如前所述,當前的城市地理學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這與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核心地位明顯不符.因此,城市地理學教學必須緊扣時代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培養目標,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結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教學改革.

        3城市地理學教學改革設想

        3.1更新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就城市地理學而言,其教學理念就是要樹立教學服務就業、提高就業技能、增加就業機會的思想.在教學目標上,要以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方向,在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指引下,摒棄以傳授理論為主的錯誤觀點,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為核心,以工程化訓練為重點,強化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規劃制圖能力、野外調查能力、定量計量能力訓練,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系統掌握課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達到靈活應用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關鍵能力.在師生關系上,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建立新型的人才觀念和師生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在課程考核上,更新考試模式,改變以往重理論、輕能力的局面,以考核能力為重點,弱化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考核,強化關于理論與方法應用的考核,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在考核中的占比.

        3.2優化理論教學內容

        應緊扣我國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本著“原理—方法—實踐”的主線,突出課程的實踐性與實用性.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理論教學內容:(1)城市概述部分,增加我國城鎮設置模式,為城市地域、城鎮人口統計等相關概念的講述奠定基礎;增加城鎮人口、城鎮非農業人口、常駐人口及建成區、城市規劃區等內容.結合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增加市帶縣和省管縣的優劣勢分析;(2)城市產生與發展部分,增加城鎮發展的內在經濟機制及經濟發展水平與城市發展的關系;(3)城鎮化部分,進一步充實城鎮化水平的測定與預測方法,增加城鎮化進程的資源環境效應分析;(4)增加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內容,特別是定量計量化和GIS、RS手段;(5)增加城鎮體系,介紹城鎮體系的規模結構、職能結構及空間分布之間的內在關系,系統闡述城市群的內涵、特征、類型、判別等;(6)增加城鄉統籌發展內容,包括內涵、評價、途徑、模式等,增加城鄉結合部;(7)刪除理論性過強的城市經濟區及應用較少的城市市場空間、社會空間和感應空間等,內部空間結構僅保留城市地域結構模式、CBD、開發區.

        3.3構建課程內外結合的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靈活應用狀況的重要手段.城市地理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必須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工科化”訓練,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實踐教學:(1)設置課程設計,內容可以考慮與其他章節練習緊密、綜合性強的區域城鎮體系規劃,該部分注重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2)大型課程作業(課程論文),可以考慮區域城鎮化水平的測定與預測、區域城鎮體系職能結構、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測定等,該部分以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以及定量計量化能力為主;(3)相關專題圖制作,如城市大中小位置分析圖、城市區位圖、城鎮體系現狀圖、規劃圖、城市建成區范圍與城市行政區域等,該部分以培養學生規劃制圖能力與綜合分析能力為主;(4)城鄉區域調查,可以針對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城市發展與區域交通及經濟發展關系、城鄉結合部、城市實體地域調查等內容,該部分以培養學生野外調查相關技能訓練為主;(5)選擇優秀學生參與教師科研以及大學生科研立項,這部分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

        3.4積極推行“一案貫穿式”案例教學

        第9篇:城鄉規劃專業的就業方向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 城鎮規劃專業 人才培養 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C-0126-02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國家對城鎮規劃人才的需求日漸擴大,城鎮規劃專業得以快速發展。全國各地地方性院校均設立了城鎮規劃專業以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而這些院校大都是地方本科類院校,主要為大中型城市的城鎮建設輸送專業人才。現階段國家城鎮建設的重點已經轉向中小城鎮,大部分的中小城鎮面臨著快速發展的機遇,但是這些中小城鎮中熟悉城鎮規劃業務的人才卻非常缺乏,這就給高職城鎮規劃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市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逐步深化,城鎮規劃作為城鄉建設的重要環節,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合理培養城鎮規劃專業人才成為當前眾多地方院校的重點研究課題。本文以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從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踐教學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專業綜合能力考核系統等方面,對城鎮規劃專業進行系統的探索,根據就業的需求特點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城鎮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礎條件

        (一)實訓基地條件。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對新形勢下的教學改革極為重視,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支持對基礎課、專業課的改革,積極引導,創造條件。學院具有研究所需的實訓基地,如城鎮規劃設計室、建筑模型設計與制作室及園林系園林研究所、廣西森態規劃設計院等校辦經濟實體,學院的整體規劃工作也可作為實習內容,同時與校外企事業單位進行項目合作,這些都為研究的實施打好了基礎。

        (二)教師專業能力條件。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視“雙師”素質專職隊伍的建設,在政策上落實“雙師津貼”,并通過“以老帶新”、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掌握崗位技能要求,參與企業的規劃項目,了解企業技術發展,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加快學校專業教師隊伍建設。課題負責人和課題成員有專門從事本門課教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過項目教學研究工作,有較好研究基礎;有多年進行實踐教學,具有較高實際操作能力的實驗教師,可從事專題研究工作。

        (三)社會實踐條件。根據企業需求條件,對在校學習的學生進行基本技能培訓和考核,通過綜合實訓擇優推薦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實現學生與企業的零距離接觸,為將來的就業鋪設道路。并且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和短期見習實習,讓學生了解企業,了解城鎮規劃體制,學習企業文化,體驗企業生活。選派骨干教師到企業學習并管理學生,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技術信息和今后的發展趨勢。

        二、城鎮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如果以簡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標+過程與方式(教學內容和課程+管理和評估制度+教學方式和方法)。通過對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專業教師能力提升、學生社會實踐等幾個方面的研究,本文提出“項目為引領,主線為特征,規劃為基礎,作品為目標”的城鎮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項目引領。按“專業+企業+項目”的育人理念,突出專業項目的實踐功能。項目以城鎮規劃專業核心課程、綜合實訓、業務項目為主要,形成并打造專業項目實訓庫。如建筑模型、山水模型、規劃作品效果模型等,保證規劃資料的項目化。首次將專業實踐教學與學院產業企業進行融合,建設“專業+企業+項目”的實踐訓練方式,凸現了城鎮規劃專業人才培養基于工作流程的特點。

        (二)主線為特征。為突出城鎮規劃專業的培養特色,主線是指城鎮規劃理念、方法兩條能力主線的培養與強化。包括規劃數據的采集、處理、輸出和規劃軟件應用能力,如設計軟件(天正建筑、PS、SU等)的用,以及城鎮規劃相關法律法規、地方規章制度、行業設計規范、技術標準的應用等。

        (三)規劃為基礎。專業技能采取以真實規劃項目為導向的培養理念,規劃需要理論需要操作,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評。本專業教學研究正是突出了規劃作為基礎的目標,在規劃理論、規劃方法、規劃手段、規劃方式等諸多方面開展教學。

        (四)作品為目標。學生的教學成果,亦即可視化成果就是規劃作品。核心課程、綜合實訓及項目業務均以作品形式體現,反映了專業培養的項目特征。作品是整個規劃作品,是綜合性項目作品,彰顯的是學生的綜合工作能力。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認真實施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根據企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樣化、靈活化的培養模式。

        三、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

        根據城鎮規劃專業的特點和社會對高職高專人才在知識、能力的要求,對廣西多家規劃設計公司進行調研。調查分析表明,城鎮規劃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樣性,人才學歷結構需求具有多層次性,其中,基層城鎮規劃設計人員、繪圖員、測量員、一般設計人員等從事設計、管理一線等崗位對專業人才需求量最大,學歷要求為高職生和本科生。調查分析結果為城鎮規劃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提供了重要依據。新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以下修訂:

        (一)更符合人才需求。原人才培養方案過多地按照學科型人才培養進行編制,偏離了社會對高職高專人才規格的要求,新方案按照典型的城鎮規劃專業工作過程進行編制,符合現階段企業對城鎮規劃人才的新要求。

        (二)理論與實踐的整合。按理論教學部分和項目教學部分安排教學內容,理論課程包括城鎮規劃管理與法規、城鎮地理與經濟等,城鎮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居住區規劃、城鎮基礎設施規劃的理論部分;項目教學部分結合相關理論的學習以實際規劃項目或者課程設計的形式開展。本著“實用、夠用”原則,削減理論教學時數,重組后的課程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更加強調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體現了本學院的專業特色。開設“城鎮綠地規劃”核心課程,重在培養學生對各種綠地系統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合理的規劃,在專業素質拓展課程開設“觀賞園藝”課程,凸顯本專業學生在綠地規劃中的優勢。

        (三)教學文件標準的編制。編制了與之相配套的教學考核標準等相關材料,制定了城鎮規劃專業教學各環節的質量標準,以教學質量各環節質量標準作為評價依據,對教師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效果實施評價,從而使人才培養有更加明晰的評判標準,達到“知理論、強技能、會設計、善表達、懂實施、能管理”的職業崗位技能要求。另外,還編制了1.5萬字的實訓指導書,任務書嚴格按課程整體設計的宗旨組織實施,所有內容都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應用能力為主線,突出應用性和針對性的特點,強化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學生通過實訓任務的實施,能掌握城鎮居住區規劃、校園規劃、新農村規劃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教學中提倡根據教學目標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勤于思考、發散性思維等為主的學習方法的培養。突出過程與模塊評價,結合課堂提問、實踐操作測試、課后作業、模塊考核等手段,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考核,并注重平時采分。強調課程結束后綜合評價,結合一個個實際工作任務的實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注重考核學生所擁有的綜合職業能力及水平。理論課程的考核根據需要可以采用形式多樣的考核辦法,如課堂閉卷考試、口試等。實踐教學根據訓練目標,采用我國職業技能鑒定的方法進行技能鑒定結合實際工作能力表現的綜合評定方法。

        四、創新點

        (一)實踐項目創新。課題在充分的社會企業調研的基礎上,全面分析城鎮規劃專業人培養流程,首次將專業實踐教學與學院產業企業進行融合,建設“專業+企業+項目”的實踐訓練方式,凸F了城鎮規劃專業人才培養基于工作流程的特點。

        (二)對學生綜合能力評價方法的創新。課題開展本專業學生綜合能力評價,初步形成以任務流程的項目式綜合評價框架,該框架融入了學院校辦企業對學生的評價,同時按實踐項目的任務、流程、完成質量等構建評價指標,綜合全面地評價人才培養水平。在評價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也用該方法評價主課教師,實現了專業教育教學的“雙向評價”。

        (三)結合學校和地方特色和優勢,以特色求發展。與廣西區內同類院校城鎮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相比,本成果凸顯了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理念,如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城鎮規劃專業突出了廣西城鎮建設中的建筑設計,本院的城鎮規劃專業學生則著重突出景觀綠化規劃。

        (四)以實踐能力培養為突破,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加強城鎮規劃專業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積極構建校內仿真實訓環境,探索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新路徑。人才培養融知識培養、能力培養和素質培養為一體,在不斷強化知識培養的同時,更加突出實踐能力培養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經過努力,逐步形成了“課程訓練、自主訓練和自我實踐相結合”“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銜接”的人才培養教學體系。

        總之,本文構建的兩大基礎課程群形成了復合型人才的基本知識結構,三個實踐教學基地的強化訓練使學生將多學科知識有機融合,內化為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之間緊密配合、相互補充、相互滲透,構成科學合理的教學鏈,使現代制造業多學科交叉的創新人才培養計劃落到實處;突出了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高職教育理念,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平.中國城鎮化發展速率和制度創新之路[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6(5)

        [2]汪海波.我國現階段城鎮化的主要任務及其重大意義[J].經濟學動態,2012(9)

        [3]魏少峰.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以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高速鐵路工程及維護技術專業為例[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亚洲 | 亚洲最新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国产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 | 五月天精品一区 | 亚洲性视频日韩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