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開發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計算機審計面臨的風險
(一)內部控制風險。計算機系統中的內部控制風險是指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內部控制不嚴密造成的風險。在手工記賬條件下,內部財務的控制機制完全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監督和控制。實現會計電算化后,這種監督和控制主要表現為人和機器的雙重控制,而且以對機器的控制為主。機器控制較之制度控制存在以下幾種問題:一是缺少交易軌跡,計算機的指令操作,比手工提供的可見證據少得多。數據可能直接進入計算機系統而沒有相應的支持憑證。如某些聯機系統中,單個的批準數據輸入的書面證據可能被其他計算機程序取代;二是同類交易處理的一致性。計算機處理一律以相同的指令處理類似的經濟業務,因此,雖然與手工處理的抄寫錯誤可消除,但程序錯誤通常導致錯誤地處理所有的業務;三是缺乏職責分工。許多在手工系統中由多人分工執行的控制程序,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中都被集中起來。存取計算機程序、數據和信息處理的一個人可能處于執行不可分的多種職責的位置;四是在特定方面發生錯誤和舞弊行為的可能性較大。由于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固有限制,在系統開發、維護和執行過程中人為錯誤的可能性大。在缺少適當控制時,被審單位內部人員未經授權存取或不留證據地改動數據和程序的可能性將提高。此外,由于處理會計信息的人員減少,同時也降低了發現錯誤和誤差的可能性。由于以上這些內部控制風險,造成會計信息系統存在隱患,也加大了計算機審計的難度,促使計算機審計應對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系統及計算機系統環境的安全加以檢驗,并采取措施防范內部控制風險。
(二)文件記錄風險。這種風險是指電磁性財務數據有被篡改的可能。在電算化系統中可人為篡改數據而不留痕跡。一是計算機審計是隨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而產生的,在以往的手工會計核算系統中,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從記賬到報表編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記載和經辦人員簽名,審計線索比較清晰。而在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中,由于數據存儲介質的磁性化和數據處理過程的自動化,業務數據進入計算機系統之后,由計算機按程序自動生成會計報表,即使有篡改也不會留有痕跡,比起手工系統來,電算化系統中的審計線索更隱蔽、更容易引發經濟犯罪;二是在電算化系統中,會計賬簿是由系統自動登記的,用戶能修改的數據主要在憑證和報表中。所謂數據文件的修改,是指對未登賬的憑證以及報表數據的修改,已登賬的憑證是不能修改。目前電算化系統中使用的會計軟件對操作人員的每次操作都有記錄,但這樣的記錄顯得過于寬泛,使得有價值的線索隱蔽其中難以發現。由于傳統審計追蹤審查已不適用,審計入手點更多的是靠審計人員的經驗和判斷。文件記錄風險的產生,使得審計工作加大了工作量,增加了審計成本;也使審計風險增加。
(三)系統安全風險。對系統安全的審計是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審計的重要內容,也是審計的難點。主要包括對系統開發和應用程序的功能進行審計測試。對系統開發的審計是事前審計,審計人員要參與系統分析、調試、運行與維護等。而對系統應用程序進行審計,一是要對嵌入應用程序中的控制措施進行測試,看其是否按設計要求運行中;二是通過檢查程序運算和邏輯的正確性已達到實質性測試的目的。在財務會計軟件中,是通過對系統使用人員的密碼和授權設置以及進入系統的身份驗證功能實現的。對這些功能的審計,可通過簡單的測試得出結論。由于要確定所審計的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性需要審計人員有豐富的計算機知識,因而對審計人員的計算機專業性要求很高,這也是審計人員面臨的挑戰。由此也產生了判斷系統安全是否準確地審計風險。
二、對策
(一)針對內部控制風險,審計人員在評價會計電算化系統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時,須考慮以下事項:一是被審計單位使用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是自行開發的而非外部購買,使用者是否有能力改變數據和開發報告;二是一般控制影響財務應用系統的可靠性,其影響程度取決于具體應用的范圍和風險水平,計算機信息系統記錄內容的性質和范圍影響系統環境的復雜性和其面臨的固有風險。針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系統特點和固有或控制風險,應詢問被審計單位的主要管理人員,查閱相關文件記錄,審察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活動及其運行情況,考慮以前年度審計過程中所了解的相關情況及其變化,并進行符合性測試。通過加強對與計算機系統相關的內部控制的審計來降低計算機審計中面臨的控制風險。
(二)針對文件記錄風險,審計人員應當檢查會計信息系統是否具有識別錯誤的功能,對系統拒絕接受的錯誤數據,是否提供適當的控制措施,對系統拒絕接受的錯誤數據,是否提供適當的更正程序;復核輸入、輸出設計,查明是否留有審計線索并進行實質性測試。
一、實驗室藥檢檔案工作信息化管理的類別
(一)針對行政管理體系的信息化管理
針對行政管理體系的信息化管理以藥檢部門的行政管理體系作為管理目標,主要包括管理后勤、檔案歸案、對各種信息進行統計、管理檢品的留樣、計算藥品檢驗的收費控制和安排檢驗周期、分配檢驗一線科室的工作、查找檢品的檢驗標準等。其中后勤管理是藥檢部門作為繁雜的工作,在藥品檢驗檔案工作中要涉及到試藥試劑、標準品、圖書、采購、倉管、財務等各方面的工作。在傳統的工作條件下,這些工作崗位相互脫離,難以進行有效的管理,對實驗室藥檢檔案工作非常不利。應用信息化管理之后能夠改善這種狀況,使以上這些工作崗位之間能夠進行積極的溝通與及時的交流[1]。
(二)針對收檢品的信息化管理
針對收檢品的信息化管理以收檢品作為主要管理流程,都是從業管室收檢品,并向檢驗科室發送檢品,再由檢驗科室對其進行檢驗,起草檢驗原始數據,將報告書底稿制定出來。可以在網絡上進行業管室審核,并由實驗室主任進行終審,將報告書打印出來之后進行歸檔,最后再向送檢部門簽發報告書。通過網絡還能夠便利地進行業務報表的傳遞,通過網絡服務器,各網絡終端都能夠對信息進行共享,隨時登錄和查詢所需的數據,不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錯誤發生率,減少了相關人員的工作量。
二、進一步加強實驗室藥檢檔案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一)做好基礎建設
要在實驗室藥檢檔案工作中開展信息化管理就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基礎,因此實驗室要做好信息化的基礎建設,積極建設檢索工具、館藏和數字化館庫,并將相應的規章制度建立起來,建設一支具有一定的藥檢檔案管理經驗、熟悉藥檢檔案管理流程,同時又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信息化管理人員,全面落實藥檢檔案的信息化管理。要對藥檢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在職培訓,提高其管理水平、業務能力和專業知識水平,并提高其工作責任感。通過培訓能夠對其知識結構進行優化,使其掌握一定的現代檔案管理技術,例如數碼復印新技術、微縮技術等,并能夠將理論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實驗室應該積極建設檔案信息資源,將藥檢信息系統建立起來,對現存的各種現行文件以及不同載體的藥檢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將其存儲到計算機中,建設數字化館藏[2]。
(二)提高藥檢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規范性
藥檢檔案信息紛繁復雜,要對其進行信息化管理并非一日之功,實驗室要將藥檢檔案信息化管理作為一項常規化工作,不斷提高該項工作的規范性,做好統籌規劃工作,制定信息化管理的實施計劃,有條不紊的開展各項檔案信息化工作。與此同時,實驗室還應該以國家相關標準為依據,積極推進各實驗室之間的檔案信息共享,這就需要保障各實驗室藥檢檔案信息的長期可讀、數據規范、格式統一。在這個過程中,實驗室也要不斷夯實業務基礎,分批培養專業人才,購置信息化設備,促進各項基礎業務的發展。
(三)提高藥檢檔案數據的準確性
信息化檔案管理具有人性化、智能化、代碼規范化和工作模塊化的特點,通過計算機系統對檔案管理中的各項具體工作進行劃分,使之成為單獨的模塊,包括后勤管理、行政管理和藥品檢驗等。通過計算機還能夠限制輸入數據的內容與格式,提高檔案的規范化,并進行自動查錯,將關聯數據生成出來,進一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規范性[3]。
傳統的實驗室要建檔案工作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對于同一種藥品劑型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表達,而使用信息化管理只需下拉選項或生成代碼,提高了檔案管理的規范性。在網絡服務器上應用模塊數據庫也能夠提高藥檢檔案管理的效果。使用信息化管理能夠減少人工管理中的疏漏,例如如果發現報告日期早于收檢日期,系統就會自動發出警告。
作為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能夠以財務會計、儀器設備、基本建設、科研教學、業務管理、行政管理、黨群工作地點分類,將其輸入到計算機中。歷年的數據信息都可以在計算機中進行存儲,例如藥品檢驗報告書、文件資料等,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的加工,根據需要將其加工成為不同形式的統計表和瀏覽表,通過這些統計表和流量表來對每個科室的,藥檢完成情況、文件的基本元素、全檢率、檢品質量、檢品檢測平均周期進行反映,在業務技術管理、領導決策時都可以參考這些表格。
(四)提高數據檢索效率
使用計算機軟件能夠靈活的應用不同的檢索方式,從而根據實際需要便利的檢索不同類型的檔案項目,在實驗室藥檢檔案工作中,常用的檢索方式有明確檢索、模糊檢索和組合檢索三種。使用明確檢索方式,檢索者可以將載體、儀器生產廠家、儀器名稱、報告書號、藥品分類、藥品名稱、時間、文件作者、案卷號、文件類名、文種作為檢索途徑;使用模糊檢索方式,只需提供藥品名稱或文件題目中的任何一部分就能夠進行檢索。組合檢索則是將兩種檢索方式在屏幕上進行組合。實驗室可以通過信息化管理來提高檔案數據檢索的準確性和效率,提高數據的利用效率。
關鍵詞:全程供應鏈;電子商務;企業信息化;“中國制造2025”
引言
傳統的供應鏈過程中,鋼鐵企業很難及時準確地掌握對本企業生產制造一系列環節都有用的詳細信息,這對產品的營銷和企業的決策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全程供應鏈的各合作企業間應該進行充分的信息共享,消除全程供應鏈系統內部的不確定性,從而有效利用及時有效的數據對產品和市場的供需做出正確的決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交易行為的形成,使得企業的經營模式也需要發生相應的轉變,基于全程供應鏈的電子商務管理可以幫助鋼鐵企業從傳統的經營方式向互聯網時代的經營方式轉變。
1、鋼鐵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鋼鐵行業中產品種類和型號眾多,但所有類型的產品的研發、試點生產、大規模制造、到銷售配送都需要對市場需求的詳細分析報告和全體供應商的積極配合才能高效、高質滿足市場需求。而對于鋼鐵企業來說,在滿足市場需求的過程中,各自生產的產品只能滿足一部分客戶要求,有可能是滿足特殊用途的特殊產品,就導致產品的研發到推出到退出市場的周期是一次性且無法重復利用的。隨著我國“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國家大力倡導鋼鐵行業的改革與升級,這對傳統鋼鐵行業產生了一定的機遇與挑戰。一般的鋼鐵企業都將精力集中在向統一的大市場推銷標準化產品,很難實踐真正的市場,很難真正理解和滿足客戶的需求,低成本已經不是當今鋼鐵市場的唯一標準,在沒有充分認識和掌握客戶的需求的情況下生產大量的、同質化產品只會加大產能過剩,而不能滿足市場的真實需要,而且不利于建立客戶忠誠度,使得客戶流動性大。鋼鐵企業的傳統市場營銷是面向統一的鋼鐵市場進行的營銷活動,響應客戶需求的速度不高,從而影響了企業的服務質量。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市場需求的挖掘和產品銷售要以“客戶為中心”,重視細分市場,適應大規模定制模式下的全程供應鏈管理,全程供應鏈市場管理運用電子商務信息技術手段,從市場管理思想、流程到具體實現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創新與生產不應全部分離,創新與生產分離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研究部門不斷專業化和層次化,且受到企業其他部門的管理技術制約。這使得研究部門劃分成不同的職能專業,同時使研究開發與生產、銷售等后續活動嚴重脫節,研究、生產、銷售等部門和客戶之間不能很好地溝通,不能建立持續創新機制,所以要注重突破性創新,加強持續性創新。
2、基于全程供應鏈和電子商務的鋼鐵企業管理
2.1需求挖掘與市場營銷
基于全程供應鏈和電子商務技術下的需求挖掘的目標就是要能真正做到直接把握客戶真實的需求,并且在最短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這些需求。這對產生銷售機會直到最終銷售成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全程供應鏈和電商技術的銷售管理改變了傳統銷售管理的推銷方式,建立以客戶為導向的銷售管理流程,以現代化的電商技術手段作為支撐,能夠快速地響應客戶的需求。其主要流程是銷售部門發現銷售機會,通過客戶選擇窗系統來進行報價、合同、訂單、收款等管理。此流程通過電子商務交換平臺、客戶信息庫、銷售功能產品、智能分析工具等進行技術支持。全程供應鏈銷售管理流程在電商技術的支持下,保證了對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快速響應,這主要體現在客戶選擇窗、在線銷售、電話銷售等多種形式的協同銷售,電子訂單的快速處理等。
2.2產品研發
全程供應鏈中的新產品研發業務統籌包括產品概念形成、產品規劃、研究開發、測試驗證、市場導入,之后進入產品市場拓展與產品服務階段。支持業務運營的主要包括協同研發電子商務管理系統、研發項目財務管理系統、研發人員管理系統以及電子商務信息平臺等,這幾個系統一起構成了對企業研發業務的管理支撐系統。在產品研發的業務和管理支撐層面上需要進行諸如產品策略與協同策略的確定、研發規劃的實施和監督、電子商務管理等活動,構成了研發體系的決策層。從而構成了基于全程供應鏈的電子商務產品研發體系,從流程、決策、組織、績效考核、激勵、項目管理、價值鏈、研發平臺等多個層次和角度對產品研發過程提供了綜合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
2.3生產制造與物流配送
電子商務下的全程供應鏈協同計劃是在電子商務的技術支持下,同步協同整個供應鏈從供應商、制造工廠、分銷網絡到客戶的生產和運作規劃和計劃排程。與客戶協同的需求計劃,使預測更為一致和準確,協同需求計劃通過建立多維度的分析和預測模型以及和客戶的信息交互溝通,實現全程供應鏈統一的需求預測,提高預測的準確性;與供應商/物流服務商的協同,鋼鐵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在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支撐下進行,從而使有效的信息能夠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傳遞和溝通,從而實現預測協同、庫存協同、產能協同、運輸計劃等多種協同。供應鏈協同計劃可以明顯縮短交貨提前期,在協同生產模式下快速響應。
3、基于全程供應鏈和電子商務的鋼鐵企業信息化
鋼鐵企業應遵循“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等方針,從企業的需求挖掘和市場營銷、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等四大模塊入手,全方面應用電子商務技術支持,使鋼鐵企業逐步實現產業升級換代,步入全程供應鏈模式下的大規模定制化生產。
3.1鋼鐵企業信息化體系架構
由電子商務平臺技術和信息安全服務提供總體支持。電子商務平臺技術的前端為Web前置、Web應用服務、移動應用服務三個方面,而包含高速緩存和多協議適配消息隊列的中間層則成為了連接前端和應用服務集群的通道。應用服務集群主要包括了市場營銷、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四大方面,而這四大方面的技術支持為文件存儲、數據倉庫、大數據分析。除此之外,實時監控系統保障了電子商務平臺的信息安全,實時監控系統包括Web服務監控、應用監控、虛擬機監控、數據層監控、網絡層監控。
3.2市場營銷模塊的體系架構
在全程供應鏈和電子商務模式下的營銷管理以競爭策略、產品策略、價格策略、銷售渠道、銷售計劃為決策基礎執行營銷信息管理、營銷人員管理、產品盈利管理三大管理職能。在管理職能的控制下,從市場分析開始,按照市場推廣、機會捕捉、合同簽訂、訂單確認、產品交付、客戶服務等流程,最終將市場營銷深入滲透至客戶群。而市場營銷體系主要分為市場管理、銷售管理、客戶管理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相輔相成,前后連接形成閉環,三個方面的管理都需要客戶信息庫、電子商務交互平臺、職能分析工具、功能產品的技術支持。
3.3產品研發模塊的體系架構
基于全程供應鏈和電子商務模式下的協同研發體系組成結構主要包括產品規則、零部件及供應商管理、產品數據管理、產品可視化、流程管理、生命周期支持、制造規則、CAD/CAE/CAM(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計算機輔助制造)這八個部分。其中,研發平臺的協同層次是按照產品概念形成、產品規劃、設計開發、測試驗證、市場導入、市場拓展與推廣的流程展開的。而協同的交互對象涉及到了全程供應鏈中的各部分人員包括供應商、客戶、內部和外包員工、合作企業等。通過這些交互對象的實時溝通合作,保證了產品研發的高效率和高質量。
3.4生產制造模塊的體系架構
鋼鐵企業的研發部門將協同研發生成的產品研發報告書交由鋼鐵企業高管審核通過后,將轉交給制造部門進行生成制造。其中,生成制造的決策層需要根據產品研發報告書制定出全程供應鏈協同生產規劃,而管理層則負責依照全程供應鏈協同生產規劃進行電子商務信息管理、生產成本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經營層在管理層的領導下,以顧客需求為出發點,按流程以此制定出需求計劃、供應鏈計劃、制造計劃、外包計劃、運輸計劃、采購計劃。并將采購計劃傳遞給供應商,供應商按照鋼鐵企業的需求為其提供需采購的物料,生產部門將供應商提供的物料進行儲存,經過設備維護等前期工作后正式開始生產加工、產品裝配、產品存儲等流程,最終將產成品銷售給顧客。
3.5物流配送模塊的體系架構
物流配送是體現企業良好的服務質量的首要標準,物流協同模塊包括全程供應鏈庫存跟蹤、安全庫存警示、質保書查詢、出廠資源查詢與下載。決策層包括業務模式、物流策略、業務計劃、品牌文化。以此為基礎實施電子商務物流信息管理,其保證了物流配送流程的正常進行,電商技術使得物流信息能夠實現不間斷的更新,使得企業、客戶、相關供應商能夠實時監控物流的去向并及時糾正存在的偏差,并根據物流進度調整整體生產計劃,實現期中控制,提高企業的整體銷量。以電子商務物流信息管理為依托的物流配送流程主要有接收訂單、進行采購、倉儲保管、加工養護、分揀包裝、進行配送、配送服務。
4、結語
本文闡述了全程供應鏈和電子商務服務技術在鋼鐵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隨著鋼鐵企業市場細分不斷深入和客戶需求逐步多元,使得鋼鐵企業由傳統生產方式轉變為信息化智能制造勢在必行,而電子商務技術作為實現信息化最有效和最通用的手段,更應該被鋼鐵企業得到充分的重視。同時,大規模定制是鋼鐵企業再創競爭優勢的重要生產方式。而實現大規模定制的前提便是將全程供應鏈滲透到鋼鐵企業的各個模塊。
參考文獻:
[1]鄭忠,黃世鵬,龍建宇,高小強.鋼鐵智能制造背景下物質流和能量流協同方法[J].工程科學學報,2017,(01):115-124.
[2]朱艷新,彭永芳.供應鏈視角下鋼鐵流通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提升[J].經濟問題探索,2013,(05):151-155.
[3]謝剛,王圓圓.武漢地區電子商務應用現狀及發展策略分析[J].電子商務,2011,(06):10-11.
K星已近在眼前,不必使用望遠鏡,我也能從屏幕上看到K星那柔和的金黃色光芒。它多像我多年以前住在海王星上時,所熟悉的太陽啊!K星的五顆衛星,在漆黑的天幕上,越來越顯眼,拖著“紅移”造成的短短尾巴,像五個正在捉迷藏的小孩。
我駕駛的這艘“搜尋者”號宇宙飛船,以O.95c(c為光速)的速度在茫茫宇宙中飛行了18年,離所要完成的任務――搜尋太陽系外的生命――依然遙遙無期。
在此之前,我的“搜尋者”已光臨過7顆恒星,可令我萬分失望的是,那七顆恒星總共才有1顆行星,而且還是如木星那樣的高溫液體表面,比三百年前人類開發之前的冥王星還要荒涼一萬倍。
正在這時,K星如一顆救星般出現在我面前。但愿它能給我帶來好運,我默默祈禱著,啟動了核動力反推火箭,兩道火舌刺破單調得令人厭倦的黑暗空間,向前噴去。飛船的速度慢慢降了下來。
我立即開始對這五個行星逐一進行研究。第三顆行星直徑四千公里左右,略呈梨形,附近有一定的磁場和電場,有較厚的大氣層。最重要的是,星球上有依稀可辨的規則藍色塊,似乎不像出自天然。
我滿懷信心地把這顆行星命名為“魔瓶星”。還記得那個古老的波斯傳說嗎?我正像那個老漁夫,滿懷希望地再撒一網,收獲到一個魔瓶。至于這只“魔瓶”里裝的是什么貨,只有打開看看了。
計算機為我開動了大功率望遠鏡,對準了魔瓶星……
屏幕上忽變作一片黑暗。與此同時,蓋革記數器和碰撞指示儀的紅燈也密密麻麻地閃爍。甚至不用這些儀器我也聽到了有物體撞擊在船殼上乒乒作響。
正當我驚慌失措時,計算機系統提醒我,“搜尋者”闖進了一個小行星帶。不幸中之萬幸,無論是小行星碰撞還是宇宙射線都沒有超過飛船的承受范圍。
“搜尋者”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不久,那些指示燈又恢復正常,但屏幕上仍是漆黑一片。自檢系統告訴我,望遠鏡頭被撞壞了。
我還有一套備用的鏡頭,可大功率望遠鏡頭再也沒有了。換好望遠鏡時,屏幕上一個球體占了一大半面積,飛行軌跡圖上原先那條直線開始繞著魔瓶星轉起了圈子――在小行星帶中受到減速的飛船被它俘獲,成了它的一顆衛星,正在它的赤道上空盤旋。
我并不急于擺脫“魔瓶”或投入它的懷抱,只想先仔細觀察一下。地面上果然有生命――一種綠色的液體覆蓋了這個星球的30%,其余70%的面積大都生長著郁郁蔥蔥的藍色植物。看得出,這個星球確實有智慧生物存在,那一片片規劃整齊的藍色植物帶及點綴其間的建筑物便是證據。可惜大功率望遠鏡頭沒有了,我根本看不清楚。顯然,這些智慧生物還處于中級文明階段,因為在大氣層外根本看不到任何人造天體。這種生物還沒有掌握高級文明的標志之一――空間技術。
我又把鏡頭轉向兩極地區。那里卻另有一番景象:所有的物體都模模糊糊的,邊沿還帶著紅色――很像以前飛行時司空見慣的“紅移”。但“搜尋者”現在只有5.6公里/秒的環繞速度,相對論效應完全可以不考慮呀!更為奇怪的是,那里籠罩著一個電磁場,其大小怎么也測不準。讀數一會兒超過最大量程,但在把儀表燒壞之前又迅速回到零位,更多的時候示數在中間地帶作無規則的變化。
出于好奇,我向“北極”飛去。按計劃,先在空中把這個星球弄清楚,再實施降落,是最穩妥的方案。
“北極”漸漸逼近了。我發現,北極上空附近的星星開始出現位移。這也是相對論效應――空間彎曲。但儀器明明測得“魔瓶”的重力加速度只有7.7米/秒,比地球還小一點。
想到這里,我又向計算機詢問了重力加速度。我驚奇地看到,現在它比在赤道上時大得多了,而且還正在迅速增大,并且簡直是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增加!
我的飛船無法抗拒這巨大的加速度,光也似地(注意,用“箭也似地”形容就太慢了)飛向北極。而我則被一股巨大的超重緊壓在座椅上,不久便失去了知覺。
當我蘇醒時,第一件事就是讀重力加速度。現在它又恢復到了7.7米/秒2。一個球體依然占據了大半個屏幕;余下的那一角上,星星仍在閃爍。
但計算機馬上提醒我,現在的星空與原來的星圖牛頭不對馬嘴,而且周圍突然冒出了幾個顯然是人造的飛行器。我剛從陌生的星空中回過神來,又發現位移讀數竟出現一個虛數:(7.349+O.785i)光年!再看看飛行軌跡:屏幕上出現的不是一條曲線,而是一團密密麻麻的點――就像我們想像中的“電子云”那樣!
我還來不及多想,忽然發現活動又變困難了:重力加速度在增大。在失去知覺之前,我看了一眼飛行軌跡:一條虛線從其中一個點出發,向“魔瓶”的“南極”斷斷續續地劃去……
當我再次蘇醒時,一切重歸正常:重力加速度、飛船速度、星圖。唯一不太正常的是飛行軌跡圖上有一段空白。離“搜尋者”飛向北極只有8小時,這8個小時我簡直像是做了一場噩夢。
但現實告訴我,這不是場夢。一只小型飛行器倏地從我的飛船邊迎面擦身而過,不久后又調頭跟上來:另一艘飛船則從遠處慢慢接近。我看了看顯示屏:“魔瓶”上空,人造天體密如繁星,飛行器穿梭忙碌;“魔瓶”地面上,藍色植被大大減少,建筑物星羅棋布,而且更加集中。一切都表明,這個星球已初步掌握了航天技術。我萌發了跟他們接觸的念頭。
突然,我使勁拍了一下腦袋:這一切,難道僅是在8小時之內發生的嗎?!一個中級文明的社會在8小時之內就能掌握航天技術,這太不可思議了! 我被這一系列怪事弄得頭昏腦漲,不及細想,連忙把航向轉向太陽,啟動了熱核發動機,以飛船的極限速度――0.96c向故鄉狂奔。
中篇
依瓦星,凱特紀元2090年(1凱特年約合0.7地球年)旱季的一個晚上,天文學家泰利博士與他的同伴斯科帕正在天文臺里聚精會神地觀察那神秘的天空。
依瓦星是凱特星系第三顆行星。因為離恒星近,依瓦星氣溫較高且年溫差不大。因此星球上長滿了郁郁蔥蔥的藍色植物,如同地球上的熱帶雨林;它一年明顯地分為旱季和雨季,也正好與熱帶雨林相似。
旱季正是進行天文觀察的好時光。這不,剛進入旱季,泰利和斯科帕就與另外兩個天文學家輪班徹夜值守望遠鏡。
突然,自動記錄儀發出了警報:發現異常飛行物。
“看,那艘神秘飛船‘魔鬼’又出現了!”年輕的斯科帕興奮地叫道,“這回是在英仙座附近。”
年老一些的泰利不動聲色地觀察了幾分鐘。“這次與往常大不一樣,”他冷靜地指出,“飛船的飛行軌
跡是連續的、有規律的。”
“難道它以前飛行總是沒規律的嗎?”斯科帕問道。
“只有一次是可連續觀察的,就是八十年前它第一次出現時。”泰利簡短地回答,同時打開通訊設備,向依瓦星宇航中心報告:“依瓦星第二天文臺向宇航中心報告:神秘飛船‘魔鬼’號再次出現。本次不同于往常,航跡是連續的,方位XX-XX,航向XX,航速XX。建議馬上就近調動飛行器進行跟蹤觀察。”
“宇航中心明白。”宇航中心立即作出反應,“在上述方位附近,已命令KH7號太空望遠鏡追蹤觀察,通知剛迎面而過的小型太空船FS56號調頭跟蹤‘魔鬼’,同時出動航天飛機U3號協助跟蹤。”
聽完回答,博士才放下心來,打開話匣子侃侃而談:
“‘魔鬼’號在八十年前第一次出現時,確實是有規律的。那時它在赤道上空環繞依瓦星飛了幾周,就調轉航向飛往北極,不久后消失在那里。”
“這些我知道,”斯科帕搶著說,“可惜那時依瓦星還沒掌握航天技術,無法接近它。”
“對。在此后八十年中,這艘飛船神出鬼沒,毫無規律地出現在太空各處,而且總是一‘顯形’就馬上消失。太空技術發展起來之后,人們就更常遇到它,但從來沒有成功地跟蹤過。因此人們就給它取了個外號‘魔鬼’。”
“這么說,今天是人類第一次追蹤‘魔鬼’嘍。難怪剛才您那么激動。”
說話間,“魔鬼”仍然不緊不慢地繞依瓦星飛行。天文臺內的計算機緊張地運算,自動把數據存入已幾乎裝滿有關“魔鬼”信息的一張光盤中。
博士仿佛又想起什么,說道:“而且,這對我兒子來說,總是個好消息。”
“你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斯科帕追問。
“他就要飛往北極巨洞了。”博士又回憶起今早(不,現在早已過了零點,應該說是昨早)與兒子的談話。
“爸爸,我又要參加飛行了。”兒子平靜地向泰利說,卻又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
“好小子,這回又要飛哪里去?”泰利問道。
小泰利雖然年輕,卻已是依瓦星上著名的宇航員了。他曾參加過12次大小飛行,這在宇航技術只有六十余年歷史的依瓦星上可是個不小的數字。平時他總把一次飛行視如一次郊游,可今天卻如此激動。“一定是次特殊的航行。”博士暗暗猜道。
“嘿,這次可不比往常,我們明天早上要飛往北極巨洞!”兒子興奮地答道。
雖有心理準備,博士聽了還是不由得吃了一驚。要知道,自古以來,依瓦星南北兩極就是有去無回、常人不敢問津的。無數探險家中,凡是能回來的,都是連看都沒看過一眼南極(或北極)就卻步的;而凡是超越這條界線的,就沒見誰回來過。六十多年前衛星上天后,才發現北極有個無底巨洞,而南極則是形狀飄忽不定的魔幻山峰。這個可惡的發現又驅使許多聞聲而去的飛行器永遠消失在北極巨洞里或南極山峰上。這回,親愛的兒子又要去重蹈先人的覆轍,泰利怎能不擔心呢?
兒子仿佛看出了父親的擔心,解釋說:“爸爸您放心,我們這次飛行,采用了史無前例的超高標準安全措施。針對北極巨洞的異常電磁場,飛船裝備了迄今最嚴密的屏蔽層;針對巨大的重力,座椅進行了特殊設計,可以使人抵抗高達50G的超重。此外,我們的這艘‘北極’號飛船還裝有當今最先進的核裂變發動機……”
“嘟嘟……”自動記錄儀的警報打斷了博士的回憶。兩位學者連忙湊近望遠鏡。只見“魔鬼”飛船突然噴出兩道長長的火舌,瞬時加至很高的速度,向遠處飛去,不一會兒就消失在滿天星斗之間。兩艘跟蹤的飛船無法達到這么快的速度,只能“望空興嘆”。
擴音器里傳來了宇航中心主任奧博的話:“X時X分X秒,‘魔鬼’飛船突然加速偏離航向,以很高速度正對著234號星座一顆中等亮度的恒星S星飛去。據粗測速度超過十分之九倍光速。飛船外形已記錄下來,圖像隨后就將傳到。”
“超過十分之九倍光速!”斯科帕失聲叫道,“這么快啊!”
“是的。”泰利冷靜地說,“這正好與八十年前它飛近依瓦星的速度差不多。”
這時,“魔鬼”的外形圖像已經出現在天文臺的大型顯示屏上。這是一艘很扁平的中型飛船,沒有機翼,機身上伸出幾個圓筒,似乎是望遠鏡或攝影鏡頭,另外還有少量像是隕石砸出的小坑。機身兩側的兩個巨大的發動機特別顯眼。
“這種飛船不適于在大氣層內飛行,而適于星際遠航,而且可能是用作探測的。”泰利分析。
晨曦微露,換班時間到了,小泰利乘坐的“北極號”也快要升空了。博士顧不上回家,向自動汽車下達了直接開往依瓦星宇航中心八號發射場的指令。
汽車速度雖快,發射時間卻更不等人。泰利趕到時,正好看到“北極號”那兩只最先進的核動力推進器噴射出淡黃色的火舌。頓時,大地微微震動起來,飛船在一陣煙霧中像利箭般直射向太空,不一會兒就縮成一個小亮點,折向北方疾馳而去。
“這新型發動機果然功率驚人。”博士暗嘆,同時在心中默默地祈禱,祝愿兒子一路順風。
這時,車內的無線電話響了,宇航中心報告泰利:“‘魔鬼’飛船重返依瓦星!”
“啊!”泰利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氣,這消息對兒子來說不知是兇是吉。
下篇
了返航指令后,我還沉浸在一陣莫可名狀的恐懼當中。可計算機卻冷靜地報告了對這一系列怪現象的分析結論:“由船曾有過一段時間的異常加速,所以產生了相對論效應。根據這個效應,魔瓶星表面實際上度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因而科學技術能有較大發展。至于異常加速的產生原因,正在綜合各方面數據進行分析。”
原來如此!我不禁埋怨自己一時糊涂,害得剛才虛驚一場。我馬上下達指令,再次調轉航向,重新飛往魔瓶星。
同時,我也不得不贊嘆“搜尋者”號的這臺取名為“克萊瓦”的super986型計算機不愧為地球上最新類型的計算機。想當初,為了是否給飛船裝備這種計算機還曾爆發過一場爭論。反對者說這會使飛船質量加大,機動性能減弱:但我和另一些科學家認為宇宙中變幻莫測,不用它無異于原始人想登上月球。事實上,剛飛出太陽系沒多遠,克萊瓦就救了我的命。那時飛船鬼使神差般地飛近了一個黑洞,幸虧計算機在我昏迷之后自動“接管”了飛船,經過復雜的計算,才讓我擺脫了那個“宇宙殺手”的擁抱。
飛船突然自動減速,又進入了魔瓶星赤道上空的環繞軌道。
這時,計算已經完成,克萊瓦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魔瓶星是一個“克萊茵瓶形的四維星球”!
接著,屏幕上顯示了推測的魔瓶星形狀,還根據自動記錄下
的數據畫了“搜尋者”號的實際航行軌跡,并指出,魔瓶星地面上在這段時間內度過了56個地球年,折合80凱特星年。
至此,一切謎團均已解開。我放心地向魔瓶星發出了預先準備好的、用數學方法數字化的一封短信:
“未知星球上的智慧生物:
你們好!
我是來自太陽系第三顆行星地球的‘搜尋者’號宇宙飛船。經過長時間的飛行,我終于很高興地在貴星球上找到了人類的知音。
我謹代表地球上全體人類,表達我們希望與你們建立聯系、發展友誼的熱切期望。萬望回復為盼。
‘搜尋者’號”
這段信息反復地播送三小時后,我收到了用同樣方法發出的一段信息。計算機幾乎是立刻就翻譯出來了:
“‘搜尋者’號:
你好!
貴飛船不遠萬里飛赴我們依瓦星球,我們對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對地球人建立聯系、發展友誼的期望,我們謹表謝意。歡迎光臨依瓦星,來自地球的朋友!
收到本電文后,請按下列方式著陸:
……
依瓦星宇航中心”
我走出呆了十八年的船艙,坐進了依瓦星宇航中心大廳。借助于臨時編好的程序,依瓦星的記者們連珠炮般地通過計算機向我提問。
我先要簡要介紹了“搜尋者”號18年來的旅程,這段充滿冒險的故事引起了記者們的極大興趣;接著說到關于我在魔瓶里(不,應該說是依瓦里)內部的經歷和“搜尋者”上的計算機對依瓦星形狀的分析時,沒想到人群中引起了更大的轟動。
這時,只見一個主任模樣的人急忙站起來,向記者們說了幾句話,記者們紛紛離去。然后,那個人轉向我,在鍵盤上神情緊張地敲著。屏幕上顯示了這么幾句話:
“我是依瓦星宇航中心主任奧博。今天早上,我們剛剛向北極發射了一艘飛船。請您馬上替我們計算一下,這艘飛船是否會有危險。”
把“北極號”的參數輸入這臺986之后,過了幾分鐘,克萊瓦指出:“按照‘北極號’的程序,它將飛入這個巨大的克萊茵瓶的‘瓶頸’處。在那里它將‘停頓’約10分鐘,而實際上這段時間內它是受著非常小的加速。然后,它就會自己迅速,順原路返回。飛船上共度過40分鐘,地面上約1天。”
“北極號”全體成員從超重引起的昏迷中蘇醒過來時,發現飛船正處于“靜止”狀態。附近,一只很小的飛行器正在緩慢游弋。
船員們的注意力全被這只小飛行器吸引住了。它比“北極號”上的小探測飛船還小,外殼光溜溜的,全無一點燈火,似乎作了很久的無動力飛行。
小泰利主動請纓駕駛小探測飛船去探測這只飛行器。船長同意了,但又加上一句“快去快回”。不一會兒,探測飛船就停靠在飛行器旁。小泰利順著飛行器表面搜索,很快就發現了開門按鈕,鉆了進去。
“北極號”收到了小泰利發回的報告:“飛行器內無人,也未發現動力裝置。但有一套無能源的發報裝置,擬接上探測飛船備用能源發報,請指示。”
批準請示后,“北極號”很快收到了一長串莫名其妙但又很有規律的信號,還有一幅星圖。小泰利接著報告:“信息已發完,馬上返回。”
話音未落,“北極號”開始緩慢移動。待小泰利發動探測飛船時,“北極號”突然迅速加速,把小泰利遠遠地拋在了后面……
“魔鬼”飛船著陸和“北極號”安全返航這兩大新聞如同旋風般卷席全球。依瓦兩大千古奇謎在兩天內先后揭曉,令人們無不歡欣鼓舞。而我也成了依瓦星上的新聞人物。
“北極號”帶回來的那只飛行器上的信息,原來正是來自我的老家――地球。這只命名為“太空使者”的飛行器上裝有用漢英法俄日等語言寫的一封給外星智慧生命的信,以及太陽系星圖。但令我大惑不解的是,這艘從日期上看剛發射不到一個月的飛行器怎么這么快就飛越了我用十八年才飛完的路程,鉆到了依瓦星的肚子里。“也許克萊瓦對時間的計算有誤差?”我猜測。
小泰利的遭遇是這出喜劇里的唯一不幸。在依瓦星人的請求下,兩天以后,我著手準備再闖“魔瓶”尋找他。計算機為我設計了一條航線,模擬“北極號”的前半段航線,然后盡量循著小泰利離去的方向飛行。“由于在這個克萊茵瓶的那一邊搜集的數據不足,”屏幕上顯示,“無法預測這次航行的結局。”
經歷了一次較長時間的加速之后,“搜尋者”號又出現在一個陌生的星空中。
“我船正處在太陽系邊緣。”克菜瓦宣稱,“可以看到小泰利乘坐的飛船在前方一億七千萬公里處。”
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闊別十八年,這么快就接近了故鄉?回頭一望,我才恍然大悟:剛才出來的地方正是出發時遇上的那個黑洞!
“搜尋者”號高速飛行,沒多久就接近了早已喪失動力的小泰利的飛船。打開艙門一看,小泰利已奄奄一息了。我又查看了航行日記,才知道小泰利飛了足足二十天!探測飛船上一無食物二無飲水,我不禁贊嘆依瓦星人生命力的頑強。
待到“搜尋者”號為小泰利完成急救工作之后,太陽系的前哨――第十顆行星田恩星和第九顆行星冥王星已近在眼前。向冥王星上的基地發出了返航的喜報以后,我打算繼續飛往人類的故鄉――地球。誰知宇航中心竟通知我在火星著陸:“地球早已廢棄,現在人類散居在整個太陽系當中。”
太陽系中,整整一百八十年過去了!
感慨良久,我不禁吟出一首小詩:
少壯離家老大歸,
容貌未改人事非。
新朋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外星來”?
尾聲
太陽系與依瓦星通航十周年之際,我乘坐“后羿”號星際客車通過十年前發現的那個黑洞飛往依瓦星,僅用了五天就到達了目的地。
我這次來,一是為了會會老友小泰利,二是打算在依瓦星新開辟的南極療養院休息幾年。
剛下飛船,小泰利就迎了上來。幾乎是同時,我用依瓦語說了聲“您好”,他也用地球話說了聲“您好”。我們不禁相視而笑。
我和小泰利正要上汽車,忽然一群記者打埋伏似地沖上來包圍了我倆。兩位名人相聚,記者豈能錯過這大好機會?頓時,依瓦語夾雜著地球話子彈般“掃射”過來,有的記者還在賣弄自己的漢語和英語。
小泰利向我說了一串奇怪的音節,記者們面面相覷,而我卻會心地笑了――這正是用十年前我與依瓦星通信所用的編碼方法說的一句話:
200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
30年來,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中國IT產業不斷完善自身的積累,躋身世界信息產業強國行列。
作為中國第一份IT媒體,《計算機世界》從1980年創辦至今,28年來始終密切關注信息產業與信息化發展,見證了中國信息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整個過程。28年來,無數IT人為中國信息產業的進步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本期,《計算機世界》借助在不同領域的10位著名IT人的親身經歷,為讀者展示IT業過去30年的拼搏與奮斗,心酸與成就。
作為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報道的一部分,本報還將在2008中國“IT兩會”上推出“改革開放30周年專場對話”,邀請中國知名IT企業老總共敘30年成敗與得失,經驗與教訓,此外還將有其他系列報道呈現,敬請讀者期待。
歷史不能重來
30年 見證了一個民族的復興
10人 印記了一個產業的變遷
當IT以不可逆轉的姿態與工業接軌
我們期待 大國崛起
王選 :“當代畢”的夢想
1979年8月11日,“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的研究和運用獲重大突破”成為《光明日報》的頭版頭條標題。 這一年,王選主持研制成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主體工程,從激光照排機上輸出了一張八開報紙底片。
這一刻的4年前,時任北京大學助教的王選,提出用數學的辦法描述字形,超越日本的第三代陰極射線管照排機的激光照排系統,引起學界一片嘩然:“你要是能搞第四代,那我就能搞第八代”。
1981年后,他主持研制成功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方正彩色出版系統相繼推出。此時,創業浪潮席卷大江南北,各類科技企業猶如雨后春筍,王選洞悉出這一市場的可觀前景,開始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工作。
1986年,北大新技術公司(北大方正前身)創立,引來一陣騷動。1988年起,國產激光照排系統以強大的功能、僅有進口產品1/5的價格稱雄市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將來華銷售照排系統的外國公司逼退出中國市場。
隨后王選帶領隊伍針對市場需要,先后研制成功以頁面描述語言為基礎的遠程傳版新技術、開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統、新聞采編流程計算機管理系統,引發報業和印刷業3次技術革新,使得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占領99%的國內報業市場,以及80%的海外華文報業市場。
1992年12月12日,北大方正集團成立,作為集團的主要開創者和技術決策人,他提出“頂天立地”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模式,將方正集團引上“技工貿”的道路。1996年北大方正的年產值達到40億元人民幣,成為國內最大的校辦企業。 直至現在,方正集團仍占有國內報刊業80%以上的份額,在全球華文市場則占有90%以上的份額。是方正,讓中文在世界風行無阻。
2006年2月13日,王選辭世。這位生活質樸、酷愛戲劇的老人,用對科學技術的敬仰書寫出他偉大的一生。
張效祥:追憶“紅色計算”
2008年,當記者再次見到張效祥老人時,年過九旬的他依然反復告誡,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計算機事業。
張效祥是中國第一臺仿蘇電子計算機制造的主持人,他組織并參與了中國自行設計的電子管、晶體管和大規模集成電路各代大型計算機的研制,在中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和發展中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1956年,37歲的張效祥參與了《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制定。那之前,中國計算機方面的人才完全空白。從上世紀40年代世界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到采用晶體管的第二代計算機成為市場主流,中國都處于缺席狀態。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這一時期,中國的“仿蘇論”成為發展科技的準條。張效祥等一行人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計算技術發展道路”的國際會議,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計算機國外訪問團啟程。兩個月后代表團滿載而歸。
回國的第一件事是立即投入人力仿制蘇聯計算機,并終于將103小型機作為“八一”獻禮。在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4機的研制過程中,中蘇雙方出現分歧,張效祥堅守“中國要有自己計算機事業”的信念,“中國需要的不僅僅是一臺計算機,而是培養人才。”最終,我國第一臺大型機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誕生,并立即承擔了共和國當時最大的科研項目―第一顆原子彈的有關計算。
此后,中國計算機事業走上了完全自力更生的道路。張效祥擔起中國自行設計的從電子管、晶體管到大規模集成電路各代大型計算機的研制工作。他率先領導開展多處理器并行計算機系統國家項目的探索與研制工作,并于1985年完成中國第一臺億次巨型并行計算機系統的研制。張效祥和一批科學家的努力,實現了那個時代的計算機基本上都采用國產元器件和自主研制。
柳傳志:與改革開放同行
64歲的柳傳志親身經歷過解放后中國所有天翻地覆、驚心動魄的場面。
1984年,憑著20平方米小平房、20萬元人民幣,柳傳志和王樹和、張祖祥共同創辦了聯想的前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20萬元的投資拿到手還不到兩個月,便被騙去了14萬元,柳傳志他們不得不靠給別人的機器做驗收、四處講課來謀生
1985年,倪光南的“聯想式漢字系統” 完成測試后,柳傳志向中科院開發局呈送報告,請求批準將此產品立項,并大規模生產。第一批漢卡的生產讓技術出身的柳傳志轉變成商人,開始學會以商業的準則來衡量自己。
1994年,是柳傳志和聯想的一道大檻。蜂擁而來的外國貨沖擊著中國市場,紅極一時的漢卡逐漸走向沒落,原本以進口AST電腦為主業的香港聯想管理失控,柳傳志一面忙著為聯想在香港上市,另一面舊疾復發,住進了醫院。然而,一身競爭天性的柳傳志,掙扎著從內憂外患中一步步走出來。
1996年,聯想PC首次超越國外品牌,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市場位居第一,業務呈現出勃勃生機。到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第一臺“因特網電腦”――“天禧”誕生,為蒸蒸日上的聯想鼓舞了士氣。1999年,聯想電腦以8.5%的市場占有率榮登亞太市場PC銷量榜首,經歷了15年“急流險灘”的柳傳志和聯想,終于守得了云開。
2000年,是柳傳志此前24年從商史的一道分水嶺。 一方面,柳傳志將35%的分紅權轉變成35%的股權,聯想的資產清晰終于百折千回,水到渠成。另一方面,他將聯想一分為二,分別交給了他精心培養的兩位接班人楊元慶和郭為,自己退居二線。
當所有人都以為柳傳志時代將自此謝幕時,柳傳志在聯想控股――這家代表大股東中國科學院,從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每年獲取分紅的母公司里,又開創出一片全新的事業,再造出多個“新聯想”,自己也漂亮地完成了從一個實業家向一個長袖善舞的資本家的轉變。
而當年的聯想,在楊元慶國際化并購的大手筆下,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將傳奇繼續演繹。
任正非:成就世界級企業
任正非是中國企業界出了名的低調企業家。2007年,他創辦的華為公司收入達125.6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五大電信設備經銷商。這一年,恰是華為創辦的第20年。
任正非的最大貢獻在于他所創辦的華為公司,讓中國人們用電話、打電話的費用嗖嗖地下降。要知道,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的固定電話普及率不到0.5%,掌握著新興技術的國外電信設備商定價奇高,安裝一部電話的費用高達5000多元人民幣。
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創辦華為,注冊資金僅僅2.4萬元,員工只有六七人。1991年12月,華為開發出的BH-03交換機終于通過了全部的基本功能測試,隨著首批3臺價值數十萬元的交換機發貨出廠,華為步入發展的正軌。
任正非的成功絕非偶然。他經歷過“”洗禮、深受思想影響、管理帶有濃厚軍人色彩,雷厲風行,有著極強的抗壓能力。
2001年,華為步入第二個轉折點。一方面,互聯網泡沫破滅后,國際電信巨頭也開始將焦點從發達國家轉移到中國市場。另一方面,華為倚重的國內電信市場自1999年底開始分拆重組,中國移動從中國電信中分拆出來,而移動、聯通兩大移動運營商又與跨國電信設備供應商關系緊密。華為觸到了增長的“天花板”。2001年,華為結束了數年接近100%高速增長的歷史;2002年,華為出現了歷史上的首次收入下滑,收入降低到221億元。
在以7.5億美元的價格成功賣出華為電氣后,華為開始加快了在海外擴張的步伐。在美國本土遭遇了與思科之間的知識產權官司后,華為異軍突起,成為國際數據通信領域的一朵奇葩。與此同時,華為內部引入IBM進行企業流程梳理和改造,鍛煉了自己的筋骨。
華為在全球通信設備領域攻城略地。2006年,華為656億元銷售收入中65%來自國際市場; 2007年,華為又成為全球第五大電信設備經銷商。
李彥宏:用中文搜索世界
幾年前,李彥宏曾與王雷雷、梁建章作為“網絡新貴”的代表共同出現在一個電視談話節目中。那天他被安排在最后一個做自我介紹,“我叫李彥宏,是百度公司的創始人和CEO,百度是世界最大中文的搜索引擎。”
這兩句自我介紹,他今天還在用。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的李彥宏,堪稱“教育改變命運的典范”。少年李彥宏以山西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這為他今后的人生規劃贏得了一個好的開局。
在“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操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的上個世紀80年代末,李彥宏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出國。他放棄了情報學專業,最終申請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學習。在美國留學和工作的8年期間,李彥宏獲得了超鏈分析的技術專利。更為關鍵的是,他明晰了人生的方向。
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學位和穩定的工程師職位,李彥宏1999年在美國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之后,李彥宏帶著從美國融到的120萬美元,成立了百度。
李彥宏和他的幾位創業伙伴最初設計的商業模式是出賣自己的搜索技術給門戶網站,這種模式在美國已有成功的先例,百度也在互聯網寒冬中順利獲得了第二輪1000萬美元的融資,但李彥宏依然感受到了壓力。
隨后,李彥宏在推出自己獨立網站的同時,創造性地推出了競價排名這一嶄新的商業模式,讓百度走向盈利。
2005年8月5日,百度迎來了最絢麗的一次綻放,在納斯達克,這家中國互聯網公司,以27美元的發行價入市,首日收盤于122.54美元,漲幅達到358.85%,當日市值達39.58億美元。百度成為美國歷史上在上市首日表現最為出色的10大股票之一。
李彥宏將百度成功的秘訣定義為“專注”,只做一件事,就是中文搜索。
麥戈文:打開計算機世界之窗
如果將默多克稱為“世界傳媒大王”,那么麥戈文就是“世界IT媒體之王”。
1964年, 計算機行業的資深記者、27歲的麥戈文籌措資金成立了IDC市場研究公司。1969年,麥戈文首先在英國建立了第一個跨國組織。隨后,德文版《計算機世界》入主西德。《計算機世界》就像一枚種子,隨麥戈文周游世界的版圖,播種在歐洲、亞洲、美洲、澳洲,甚至南極大陸。
1978年,純粹到中國旅游觀光的麥戈文首次漫步在北京街頭時,第一次強烈地產生了要到這個國家投資辦報的意愿。“我發現北京的書店總是擠滿了購買書籍與報刊雜志的人群。當我再三被人流所推擠時,中國人對于知識文化的尊重之情感染了我。”麥戈文打定主意,要將《計算機世界》帶到中國。
在上世紀80年代跨國企業掀起進入中國的第一波浪潮時,麥戈文帶著拓展IDG業務的雄心重返北京,與時任中國國家計算機工業總局副局長郭平欣不期而遇,這場“甜蜜的邂逅”拉近了麥戈文與中國的距離。
在與當時的電子情報所領導進行幾個輪回的艱難談判后,1980年9月13日雙方簽訂協議,中美雙方共同出資25萬美元的貨幣與實物資本,中方與美方的持股比例為51:49。
麥戈文給中國帶來的不僅僅是一份IT行業報,更為重要的是將IDG先進的媒體市場運作經驗帶進了中國。當麥戈文主張將中文《計算機世界》報的定價訂得很低,聲稱要以該報的廣告實現盈利時,讓從未想過通過廣告來創收的中國媒體業感到震驚。
1980年10月28日,4開20個版面的《計算機世界》以最“厚”的姿態面世,成為中國第一份推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報紙。不夸張地說,中國的幾代IT人,是伴隨著《計算機世界》成長起來的。
71歲的麥戈文,為中國人推開了IT的一扇大門,他依然對中國、對挑戰充滿興趣。
孫丕恕:引領老牌IT制造企業轉身
從“技術專家”到“技術總裁”,再到董事長,成為浪潮愿景的設計者和幕后推手,孫丕恕多次經歷身份的轉變。
1985年,浪潮0520PC獲電子部南京評比第一名,第二年,年僅24歲的孫丕恕就當上了課題組組長,在孫丕恕帶領技術骨干們苦干下,上世紀80年代末期,浪潮微機獲得了若干國家獎項,并成為中國微機領軍品牌。
1990年,國內PC銷量過萬臺的只有長城和浪潮兩家。“那個時代,我們的計算機技術水平曾經與美國的PC企業可以打個平手,在某些方面還能超過他們。” 孫丕恕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感慨萬千。
但是,當市場一放開時,國有品牌PC就開始走下坡路了。1992年,國家取消了外國計算機整機進口的配額限制,國外品牌大舉入侵。國有品牌招架不住,市場占有率迅速下滑。
時任山東電子研究所副所長、浪潮的副總工程師的孫丕恕大膽地預測,個人計算時代將逐漸向網絡計算時代轉變,服務器作為網絡的核心,將是21世紀左右網絡信息技術的關鍵所在。
孫丕恕成立了一個新部門,開始獨立開發小型機服務器產品,1993年,他主持開發我國第一臺IA架構的超級小型機――浪潮SMP2000,一舉打破了國外產品在高端計算機方面的壟斷,并迫使國外競爭對手大幅降價。在成立了服務器應用軟件部門后,浪潮服務器在國際品牌的夾縫中突圍而出,逐漸成為浪潮集團最重要的業務部門和利潤來源。
孫丕恕的遠見卓識為中國的信息產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方面,孫丕恕對浪潮的產品線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浪潮從老牌PC廠商轉型為專業的商業計算解決方案供應商;另一方面,在資本市場展開一系列動作,浪潮信息和浪潮軟件上市、公司內部各種機制建立和改革、拓展海外國際化。
技術出身的孫丕恕一次次地令人刮目相看,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高端信息技術產業化無法繞過的一個人。
王志東:角力門戶夢和資本力量
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東的搜狐博客上,他的好友列表中有三個名字:一個是他的產品lava-lava,一個是他從前在天涯的博客,最后一個是張朝陽。
張朝陽的博客點擊量730多萬,而王志東的博客只有不到50萬人看過。這個中關村曾經的技術天才、新浪網創始人、中國互聯網的開創者之一,已經很少有人關注了。
1984年,王志東來到中關村,就讀于北京大學。他目睹了中關村的成長,也飽含熱情地參與其中。
畢業后,王志東在一家小公司做技術員,偶然破解了北大方正的電子照排系統。王選將他招到麾下,并鼓勵他去做更難的事。王志東做成了,他完成了windows系統的漢化,并寫出了“中文之星”中文操作平臺。“中文之星”開始了王志東的第一次創業,但在科學家和經理人間的矛盾中結束。
1993年,嚴援朝把他帶到了當時如日中天的四通公司,并創建一家新的公司――四通利方。隨著雅虎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創造了新的財富神話,互聯網一下子成為全世界的焦點。王志東找來了留學歸來的汪延,共同搭建起一個叫做“利方在線”的網站。
1998年,他見到了來姜豐年,雙方一見如故,他們在“利方在線”的基礎上構建中文門戶――新浪。兩年后,新浪成為納斯達克上第一只來自中國內地的網絡股。
2001年,北京成功申奧,中國成功入世。可是王志東卻不得不接受一個意外,他被資本擠出新浪。
那時,一個最大的泡沫正在全世界破碎,誰都難逃其害。今天,彼時的三大門戶都撐過了危機,好好地活了下來。只不過張朝陽和丁磊還在,而從那時起,王志東就離開了中國互聯網的風口浪尖。
楊國勛:見證中國信息化的發端
1978年,第一臺國產DJS130計算機在深圳羅湖口岸投入使用,揭開了海關信息化的序幕。也是在這一年,楊國勛調入上海海關,開始了海關信息化建設的生涯。
作為特殊單位,海關是中國與世界“接頭”的關口。從這種角度上來說,海關信息化事實上成為走向開放的中國的一個發端。
20世紀80年代初,海關信息化還處在單機單項應用階段。到1987年,單機單項作業已越來越難以滿足海關業務的需求,客觀上需要進入系統化應用階段。時任海關總署計算中心主任、科技發展司副司長的楊國勛主持了H883工程(集約化的通關管理信息系統)。
楊國勛經過反復考察和探索,創造性地提出了“結構化分解、邏輯化綜合、數字化表達”的三要素法,為H883的開發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楊國勛和同事們的不懈努力下,歷時10 年的H883系統終于在全國海關普及推廣,初步實現了報關手續的自動化處理,為海關業務迅猛發展的需要鋪平了道路。
1997年,人人擔心亞洲金融危機會使人民幣貶值,逃匯、套匯、利用偽造報關單騙匯的活動非常猖獗。經過多次考察,楊國勛發現,造假是利用了海關之間“不通氣”的漏洞,防偽措施只是提高了造假的難度,只有電子底賬聯網才能真正消除造假的機會。
1998年,海關總署決定建設“電子海關”,建立海關內部跨部門、跨關區聯網綜合應用的信息化平臺,并逐步推進通關作業網絡化、物流監控智能化和職能管理數字化 ,與此同時,海關總署還啟動了“電子口岸”和“電子總署”的建設。
如今,電子海關、電子口岸和電子總署構成了堅固的“金關”,海關信息化建設真正實現了從業務流程的電子化到輔助決策的轉變。
劉積仁:上一堂中國軟件示范課
劉積仁對改革開放30年這個話題非常有感觸,因為他本人和他一手創辦的東軟今天所取得的成績,都與此密切相關。
上大學前,劉積仁在本溪鋼鐵公司呆了4年。他做過煤氣救護工,當過電影放映員,也搞過美術攝影。期間,劉積仁沒有放棄學習,常常在家自學高等數學和英語。1976年,他進入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讀書。
出國留學的經歷讓劉積仁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前往美國國家標準局計算機研究院做博士論文時,劉積仁發現,一個和他一起工作的馬里蘭大學教授總是能從國家標準局等政府機構以及IBM、HP等公司獲得研究經費。“ 這給我的觸動很大,原來企業界的資金和科學家的科研之間是可以進行資源互補的。”
回國后,劉積仁加入了東軟的前身――東北工學院計算機系軟件與網絡工程研究室。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劉積仁他們從加拿大的一家公司接了一個軟件開發的項目,產品最終在市場上出現時,打的是這家外國公司的名字。結果,每人從這個項目中掙了幾千塊錢外匯券,但是一張拷貝在美國市場上就賣了300多美元,中間的巨大利差和軟件產品的高利潤讓劉積仁很震驚。
關鍵詞:檔案館;溫濕度;監控
中鐵二院成都地區檔案館為國家二級檔案館,一樓主庫房面積約為500平米。系統功能為在主庫房內建立一套智能化溫濕度監控系統,分別采集各點的溫濕度,實現對各區域的溫濕度監控,并通過人機交互界面將數據進行顯示和處理。如圖為檔案館主庫房圖(圖1)。
1 系統構成
該系統是集計算機信息和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通訊技術于一體的監控管理系統。整個系統由采集設備、傳輸設備及自動控制設備等部分組成。本系統針對檔案庫房設備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其分散特點,采用前端分散采集、主控機集中管理的遠程監控。不僅可以對各庫房溫濕度進行監測,還可以擴展至消防煙感探測器、浸水傳感器、門磁、紅外等的監測,將整個庫房組成一個自動化的立體交叉式的監控系統,同時還可對電源設備工作狀態提取、轉換,實現對運行設備的狀態監測。這些監控數據,通過傳輸網絡傳輸到主控機,主控機對前端傳過來的報警信號及各種數據進行處理,會產生報警提示等,同時可將報告警信息接入通信系統,讓職能部門作出相應的決策處理。
2 系統的功能特點
2.1 環境遠程監控
本系統可對整個檔案庫房集中監控管理,實現“集中監控、集中維護、集中管理”的庫房維護管理目標。
系統可實時收集檔案庫房各設備的運行參數、工作狀態及報警信息。在監控中心及區域監控中心,值班操作員可以根據需要顯示讀取,以便實時監視所有設備的運行;了解各類設備的工作狀態。還可以透過圖像監視現場設備實況,實現聯動告警。系統既能監測各設備各種狀態、參數,又能遠程對現場對象進行控制操作,還可對運行參數可調對象進行遠程參數修改。準確的實現了遙測、遙信及遙控。
對于智能型設備,本系統可依據其接口協議進行監控。對于非智能型設備,本系統利用各種專用模塊取點監控,同時還為某些設備加裝啟動裝置及倒換裝置,為系統加入強有力的輔助控制功能。系統設置各級操作權限,得到相應授權后,系統管理員可對系統監控對象、人員權限等進行配置。如圖為該系統常態訪問界面(圖2)及系統主操作界面(圖3)
2.2 智能報警處理
當被監控對象超出正常范圍,無論系統控制臺處于任何界面均能及時自動提示報警,采用可視、可聞的聲光報警信號。具有多地點、多事件的并發報警功能,無丟失報警信息,報警準確率100%。發生報警時,應由維護人員進行報警確認,如在規定時間內(根據通信線路情況確定)未確認,可根據設定條件自動通過電話等通知相關人員。可根據需要,對各種歷史報警信息進行查詢、統計和打印。能對不需要作出反應的報警進行屏蔽、過濾。除對被監控對象具備報警功能外,系統還能進行自診斷(如系統掉電、通訊線路中斷等),能直觀的顯示故障內容,從而使系統具有穩定自保護能力。如圖為系統報警界面(圖4)
2.3 查詢功能
可隨時查看各庫房當前工作狀態,調用各種歷史記錄、報警記錄、操作記錄,查詢內容一目了然,方便快捷。如圖為庫房溫濕度工況界面。
2.4 報表功能
用戶可根據數據庫所存數據,完成局方要求的報表功能。定點打印相關報表。如:打印監控系統的操作人員清單、打印各監測站報警流水記錄、打印日報、月報、打印各檢測站之間的統計分析報表、打印當前報警狀態報表等。提供各種曲線圖、直方圖、棒圖等輔助工具,使報表更加直觀生動。
2.5 強大的存儲功能
該系統可對采集數據進行存儲介質容量許可范圍內的長時間存儲,在存儲數據同時自動產生備份數據,并可根據要求對備份作類型轉換。數據存儲可達一年以上,并可轉至其他存儲媒體。
2.6 自檢功能
掉電可自動恢復
系統具有高可靠性,報警準確率為100%;溫度采集量范圍為0℃~+50℃,精度誤差小于±0.5℃,濕度采集量范圍為5%~95%,精度誤差小于±3%。
3 系統的擴展
在實現監控的同時,我們充分估計到系統的擴容,以滿足將來可能的庫房規模增大或設備增多的需求。系統通過計算機自身帶串口和RS232/RS485轉換器構成底層數據采集網,具備一定的擴容能力。構成系統的軟、硬件采用模塊式結構,可以方便靈活的進行擴充,以適應規模的發展。當增設新的站端時,只需增加站端監控設備,其余部分可簡單地通過軟件配置完成,將來新增或擴容設備只需加接傳感器和相應設備采集單元即可。
4 總結及思考
該溫濕度監控系統,實現了對現代化檔案館庫房環境及設備實時、全面、精確的監控及管理。滿足了檔案館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需求。系y具備穩定性、開放性、實時性、靈活性、可擴充性及易操作等特點,人機界面友好,所見即所得。在現代化檔案館建設中,值得進一步開發及推廣。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由于該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容性,能否將該系統進一步擴展,實現檔案庫房除溫濕度監測外的其他操作與管理,例如與庫房智能密集架系統、安防系統等聯動,將是值得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一、總則
1、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對研發經費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并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2、企業明確研發經費的開支范圍和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并按照研發項目和承擔研發任務的部門,設立臺賬歸集、核算研發費用,加強研發投入的專項審核,嚴禁以任何方式變相謀取私利。
3、項目承擔部門應當嚴格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制定內部管理辦法,加強對經費的監督和管理。
4、科學安排,合理配置。嚴格按照項目的目標和任務,科學合理地編制和安排預算,杜絕隨意性。項目核算應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則,重點在于項目組可控的人、財、物投入,使企業財務部能獲得項目財務管理所需的項目核算數據。
5、單獨核算,專款專用。項目經費納入企業財務部統一管理,單獨核算,確保專款專用,并建立專項經費管理和使用的追蹤問效機制。
6、為正確評價科技投入水平、促進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創造條件,將研發投入評價結果同考核承擔部門績效內容掛鉤,增強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真正建立起追求技術進步的體制和機制,從長遠出發,克服短期行為,有效地增加研發投入。
7、企業的研發項目分為國家、盛市計劃項目、橫向委托與合作項目、企業科研開發項目和其他項目與課題等四大類。
二、研發經費開支范圍
開支范圍指企業在產品、技術、材料、工藝、標準的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
1、開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2、企業在職研發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人工費用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3、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房屋等固定資產的折舊費或租賃費以及相關固定資產的運行維護、維修等費用。
4、用于研發活動的軟件、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
5、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制造費,設備調整及檢驗費,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等。
6、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評估以及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費等費用。
7、通過外包、合作研發等方式,委托其他單位、個人或者與之合作進行研發而支付的費用。
8、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包括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會議費、差旅費、辦公費、外事費、研發人員培訓費、培養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用等。
三、預算的編制與審批
1、項目申報部門和個人在申請立項、編制項目申報材料的同時,應當編制項目概算。
2、多個部門共同承擔一個項目的,應當同時編列各部門承擔的主要任務、經費預算等。
3、財務部、研發中心及科技管理部審核項目預算,報企業總經理審批后,將項目年度預算下達到項目承擔單位。
四、研發經費分配和使用管理
1、國家、盛市政府各類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申報成功后,上級下撥的科研經費由研發中心協同企業財務部統一管理,按照項目過程的階段和需要分配經費。
2、橫向委托與合作項目,外來經費由研究開發中心代管,由所在單位負責分配,企業配套經費由研發中心按照項目過程的階段分配和使用進行管理。
3、企業級科研開發項目,經批準后,經費同時確定,全部經費由企業承擔。科研經費下達方式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確定。一般項目按三個階段分配下達:第一階段,立項批準后下達總經費50%;第二階段,中期考核合格后下達總經費40%;第三階段,項目通過結題驗收并提交完整的材料(包括:試驗過程記錄、計算書、性能測試報告、應用試驗報告、用戶協議、查新檢索報告、項目研究工作報告和項目研究成果報告等),再下達10%。一些特殊項目,根據項目的計劃進度和進展情況分批下達。
4、年末,研發中心對研究開發項目進行總結、考評;組織承擔部門按照規定編制經費使用年度報告,報財務部審核。
5、在研課題的年度結存經費,結轉下一年度按規定繼續使用。課題因故終止,財務部門應當及時清理帳目與資產,編制財務報告及資產清單,組織清查處理。
6、對于將經費挪作他用或報銷金額與實際不符等不按規定管理和使用項目經費的;對于不按規定進行會計核算的項目承擔部門和個人,企業財務部予以停撥經費或通報批評。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7、為規范企業研發項目管理,項目組與企業簽署項目合同書,合同書中明確項目的研發目標任務、提交成果形式、主要技術和經濟指標、進度和項目的人、財、物投入。合同書一方面作為項目組按時按質實現項目的產出的承諾,另一方面也作為企業管理層及各部門對項目人、財、物按時足額投入的承諾。在項目完工驗收時,按項目的合同書對項目組進行考核,考核的結果進入年度績效考核,并和項目組的獎懲掛鉤。
五、研究開發經費的測算方式
對包括直接研究開發活動和可以計入的間接活動所發生的費用進行測算。研究開發費用核算要求如下:
1、研究開發費用的核算
財務部應設置研發費用核算賬目,對費用結構進行明細,接受審計部門的年度審計。
2、各費用科目的核算范圍
(1)人員人工
直接從事研究開發活動人員(也稱研發人員)全年工資薪金(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其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基本社會保險費用和公積金補助費(含企業按照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標準和范圍為研發人員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
補充醫療保險費)以及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業保險費。為研究開發活動提供間接服務的人員(如安全和維護人員,中心圖書館、計算機部門等的人員)的勞務成本應按其在研究開發活動和非研究開發活動的工時比例分攤計入。
(2)直接投入
企業為實施研究開發項目而購買非資產性的材料、物資、設備所支出的費用,實驗室的材料(化學品、動物等)購置費等,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氣和電)使用費等;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等;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國家財政、稅收部門規定可一次性稅前抵扣的資產額(也可以將其攤銷額計入下述“研究開發設施折舊”或“無形資產攤銷”之中,應選擇兩種計算方法之一,不得重復計算)。
(3)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
包括為執行研究開發活動而購置的儀器和設備以及為研究開發項目建造或購買的建筑物,也包括一些設施改建、改裝、裝修和修理過程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
(4)設計費用
針對新產品和新工藝的構思、開發和制造,進行工序、技術規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設計繪圖。
(5)裝備調試費
主要包括工裝準備過程引發的進一步研究開發活動(其判斷標準與一般研究開發活動判斷標準相同),如研制生產機器、模具和工具,改變生產和質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標準等。為批量化和商業化生產進行的常規性工裝準備和工業工程發生的費用不能計入研究開發費用。
(6)無形資產攤銷
因研發活動的需要購入的專有技術(包括專利、許可證、專有技術披露、設計和計算方法等)。
(7)其他費用
此項費用一般不得超過研發總費用的10%。研發人員培訓費、培養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用。圖書期刊參考資料費、圖書館借閱費、技術研討會議會費;其他技術資料費。為研發活動而發生的辦公室、通訊費、保險費等。為研究開發活動而發生的差旅費。未納入以上項目的其他小額費用。
(8)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
所謂委托外部研究開發,是指委托企業外部機構(企業、大學、研究機構、轉制院所、技術專業服務機構和境外研發機構)進行開發的項目,而且成果為企業所用,與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緊密相關,且委托外部開發費的發生金額合乎獨立交易原則。
(9)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
是指企業內部執行的研究開發活動實際支出的全部費用,或委托境內的企業、大學、研究機構、轉制院所、技術專業服務機構和研發機構所進行的研究開發活動,但不包括委托境外機構完成的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六、項目的結題與經費決算
1、科技項目嚴格按計劃組織實施,按時結題。各類項目結題時按照有關計劃要求和合同要求,實事求是地進行工作總結和技術總結,完成工作報告和研究開發報告。項目完成后,首先由研發中心按照《企業科研開發項目立項申請書》和《科研開發項目合同》組織進行驗收,并簽署驗收意見。最后提交科技管理部組織科技成果鑒定。
2、項目完成后,項目負責人提出經費驗收申請,企業財務部負責組織對經費進行驗收。
七、附則
1、本辦法由企業財務部門、研發中心負責解釋。
2、本辦法為試行辦法,如有不妥之處,商榷解決。
3、本辦法自之日起試行。
關鍵詞:研究生工程教育;行業特色培養方案;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53-0046-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不僅本科招生規模迅速擴大,研究生的招生規模也有了巨大的增長。另外,由于國家行政體制的改革,很多部委院校劃歸地方管理,行業人才培養屬性逐漸減弱。培養什么樣的人成為這些院校乃至我國高等教育所面臨的新課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重要部分,承擔著我國未來高級人才的培養重任。碩士研究生數量多、學科門類涵蓋面廣,怎樣結合院校的歷史、特色和社會需求設定培養目標是當務之急。
研究生培養方案是完成培養目標的具體操作規程,其中課程體系或課程設置是提高研究生研究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關鍵。本文將結合工程教育的理念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進行梳理與優化,貫徹培養目標拉動的思想,提高培養質量。
一、背景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其本質是科研能力、產品設計開發能力的培養,其導師的科研能力、視野往往決定了學生的培養質量。這些院校的大多導師的科研來自于原院校所屬的行業企業,因此有必要在研究生的培養中進一步強化行業特色,這樣就決定了培養目標中行業人才培養成為主要目標之一。目前研究生培養模式還存在很多問題,歸納起來如下:(1)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與本科雷同;(2)科研訓練不足,導師指導不夠;(3)培養目標上,重學術性人才培養,忽視應用型人才培養;(4)培養過程重視“共性”而忽視“個性”;(5)培養目標與培養過程不統一,與社會發展需求脫節。
二、研究生工程教育的本質與體系
研究生工學教育的目標定位是培養學術型人才,以知識傳承和培養研究生的知識發現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以開展學術研究為主要特征;研究生工程教育的目標定位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以提高解決工程問題和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以對接職業發展為主要特征。原部委所屬院校的研究生培養目標大多為應用型人才,因此引進工程教育理念優化研究生的培養方案是必要的。不同的目標定位,必然需要不同的培養模式與之相適應,在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等教育資源組織和運行方式上都應有明顯的區別。因此,急需擺脫完全學術型觀念和框架的束縛,建立起相對獨立的研究生工程教育培養模式來支撐和保障目標的實現。研究生工程教育體系的基本框架:研究生工程教育體系從結構上分,應包括教育的層次結構和學科結構。從層次結構上看,研究生工程教育有碩士和博士兩級,目前主要針對碩士層次的研究生培養。
三、研究生工程教育培養知識結構與課程結構設計
1.研究生工程教育培養知識結構設計。研究生個體課程體系設計是以高質量的創新能力、實用的工程能力為目標的,創新的知識結構是實現目標的有力保證。如圖1所示為工程型人才知識結構框圖,此圖呈寶塔形狀,塔基為寬厚堅實的基礎知識和廣博寬泛的相關知識構成;塔身由深入穩固的專業知識構成;塔尖由系統而精深的專業知識構成;各知識結構之間充滿了綜合性方法論知識、實驗與驗證方法知識和工程實踐知識,使各知識模塊之間有機的聯系起來,形成濃重的工程創新氛圍。
2.研究生工程教育培養的課程設置。高層次工程人才的培養主要通過課程體系來實施。根據工程人才的能力和素質特征,課程體系的建立應運用CDIO(構思、設計、實施和運作)的課程設計方法,涵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理論層面的知識體系,包括未來工程師個體必須掌握的基礎科學、核心工程基礎和高級工程基礎等知識;二是實踐層面的能力體系,包括未來工程師個體必須具備的工程推理與問題解決技能、實驗與知識發現技能、系統思維能力等;三是人際交往技能體系,包括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外語交際能力,以及在企業與社會環境中,兼顧各方利益和尊重生態規律,構思、設計、實施和運作土程產品/系統的能力。
基于圖1所示的知識結構設計的碩士研究生課程包括:學位課、選修課、必修課程和補修課程。為了更好地達成頂層工程實踐能力,在課程設置的各個層級中設置了與行業相關的課程,也可以稱之為專業特色課程。①學位課分為公共基礎課及學科基礎課,是為達到培養目標要求,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而必須學習的課程。同時增加了行業通識知識課程,使之對行業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②選修課是為解決實際問題、完善知識結構或加深某方面知識而開設的課程。選修課應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與專業任職資格掛鉤。重視理論性與應用性課程的有機結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此增加了行業的前沿知識課和行業工程知識課,這一部分大多要結合研究生的研究、設計或工程項目開發、未來工作取向以及社會人才需求狀況等在導師的指導下選定。③實踐環節中案例科研、工程實踐以及行業企業的工程實踐列為必修環節,貫徹“實踐、認識、再實踐、在認識”的認識論,加快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速度,提高認知水平和知識運用能力。④補修與增修,對于跨一級學科考入或同等學力考入本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以及跨范疇選擇課題的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1~3門本學科內外的課程作為補修或增補課程,并進行考試或考核。⑤論文階段,要求最終成果不僅限于研究論文,而是增加工程設計以及工程項目開發報告等。不論是論文還是報告都必須來源于實踐,最好來自于企業乃至所在行業的企業。
3.培養目標牽引下的課程設置。當某個體研究生的個性化培養目標確定之后,就要按照工程教育的理念為其選定各層面的課程,即明確哪一門課程、哪一個章節、哪一個知識點能夠解決未來研究或工程中的哪個問題,使之充分保證目標的達成。以大連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研究生培養中的兩個研究方向研究生為例:①計算流體動力學數值仿真研究方向,主要針對工程領域中的流體流動、傳熱等問題,以數值計算和仿真為主要手段,開展大規模計算工程軟件的工程應用問題的研究。近年緊密與我國高鐵的建設相聯系,研究解決動車運行各種工況下的空氣動力學問題,培養的研究生大部分就業于南北車集團的所屬企業。課程配置時在學位課程模塊中除選定其他學科基礎課外,再選定《流體力學》、《現代軌道車輛》兩門專業相關、行業相關課程;在選修課模塊中選定《計算流體動力學軟件應用》、《機車車輛高等流體動力學》、《車輛工程》等具有較強行業特色的課程;研究生論文的研究內容都取自南北車下屬企業的生產企業,這樣既解決了企業的實際工程問題,也鍛煉了研究生的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研究生的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②工業機器人技術研究方向,主要面向汽車制造、機車車輛制造領域研究、開發設計工業機器人及其應用系統,在應用工程的基礎上進行機器人機構學理論、控制理論、計算機控制方法的研究。其特點為理論聯系實際,立足應用。在進行課程配置時在學位課程模塊中選定《車輛工程》或《現代軌道車輛》行業相關課程;在選修課模塊中選定《車輛現代設計與制造技術》、《機器人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等具有較強行業特色的課程;研究生論文的研究內容都取自南北車下屬企業的生產企業,如動車車輛轉向機焊接、車體的焊接、地鐵及城軌車輛的焊接等工程項目,在為企業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同時,也使研究生知道了學習機器人技術的意義,掌握了解決車輛制造過程中焊接自動化的工程問題的知識與技能,為機電專業方向的研究生就業開辟了一條新路。
四、展望
在過去多年的研究生培養實踐中,學校和導師都不斷地對工程型研究生培養問題進行探索與研究,也總結出很多經驗,制定了一些切實的培養方案,但在培養的過程中大多都按照學術性研究生的培養方案進行,缺乏系統的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培養方案。本文所述內容也是我們在培養研究生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初步實踐的總結,尚缺乏深入的理論研究和系統論述。今后要進一步研究工程教育在研究生培養中的理論意義,并構建系統的培養規程,特別要注重下列幾方面具體問題的研究與落實:第一,大力構建產學研聯盟體系,為研究生培養提供工程實踐的條件與機會;第二,推動與職業任職資格及國際研究生工程教育發展趨勢的對接;第三,積極營造崇尚工程文化的氛圍,提高公眾、社會及學校對工程人才和工程教育的認識;第四,主動培育研究生工程教育的師資隊伍,適應未來工程人才培養要求。
參考文獻:
[1]劉建樹.淺談研究生工程教育體系的構建[J].紡織教育,2012,(2):43-46.
[2]汪應洛.當代工程觀與工程教育[J].西安交通人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6-8.
關鍵詞:反洗錢;現場檢查;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F832.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392(2008)11-0049-02
一、反洗錢現場檢查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程序日趨規范,概念仍有模糊
《反洗錢法》的頒布和實施,使反洗錢工作走上了依法行政的軌道,在相關管理辦法的指導下,反洗錢現場檢查執法過程已越來越規范。但一些指導條文的概念仍有模糊空間,如:反洗錢法中第三十一條規定“情節嚴重的,建議有關金融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責令金融機構對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紀律處分”,什么情形什么程度為情節嚴重,在《反洗錢法》和隨后出臺的規范性文件中都沒有明確說明,造成了在現實執行中難以操作。
(二)監管對象眾多與監管資源緊缺的矛盾突出
《反洗錢法》出臺后,目前反洗錢工作已延伸到包括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全部金融機構。在副省級以上城市各類金融構有近百家,地市級城市少則二三十,多則有五六十家,縣級也有十幾家。這些金融機構按照規定,都是各級人民銀行反洗錢工作的監管對象。但全國副省級以上人反洗錢處最多也就十幾人,三百五十多個地市級人行絕大數沒設反洗錢科,專業從事反洗錢工作的只有二至三人,甚至是一人,二千多個縣人行反洗錢工作日常由一人負責,往往還是兼職的。由此可見,龐大的監管對象和緊缺監管資源形成了極大反差。每年各級人民銀行都要開展反洗錢現場檢查,大部分都要抽調其他部門人員才能成立起檢查組,雖然也有檢查前培訓,但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做法,雖實屬無奈,但效果可想而知。既便如此,按照現在狀況,要把轄內金融機構檢查一遍也要許多年,全面普查對反洗錢現場檢查來說幾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三)可疑交易不易界定,發現問題后定性難
雖然反洗錢法律、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已經出臺了不少,但在具體的現場檢查實踐中仍常常感到尺度不易把握。特別是作為可疑交易交易報告,這種情況更為突出。如:《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6〕第2號)中第十一條有十八種情形可以作為可疑交易進行報告,這些條款在把握上筆者認為可分為三種情形:一是可以完全進行量化來考核的,如第二款;二是部分可以進行量化考核的,如:第一款“短期內資金分散轉入、集中轉出或者集中轉入、分散轉出,與客戶身份、財務狀況、經營業務明顯不符。”前一部分可以進行量化,但后一部分“與客戶身份、財務狀況、經營業務明顯不符”就只能定性考核了;三是只能定性分析考核的,如第十一、十三款等。對于定性考核的條款或部分,在現場檢查中如果檢查人員一旦認定有可疑交易漏報,往往就會引起爭議,這種情況在現場檢查中時常發生。
(四)檢查人員素質影響檢查結論公正
由于反洗錢現場檢查內容多,涉及面廣,檢查結論認定難等原因,反洗錢檢查人員需要具備全方位復合型知識儲備,即:清楚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的基本業務流程,熟悉有關法律事務,掌握金融會計和外匯知識,熟練基本計算機操作等,這就對現場檢查人員素質提出了很高要求。我們從現場檢查結果就不難看出,由于人員素質的不同,檢查結果就會有很大差別。素質較高的不但查出問題多,而且認定準確,容易做出處罰結論;反之則問題少,認定不清,不易做出處罰決定。因此,會產生因檢查人員水平差異而出現事實上的不公平:問題多被處罰的機構可能其反洗錢工作開展情況不一定比沒被處罰的差。如果出現這樣情況,不但嚴重影響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做出正確的評價,而且還將嚴重影響人民銀行執法的權威。
(五)金融業務集中化、電子化,增加了現場檢查難度
隨著各金融機構業務核算向集中化、電子化方向發展,現在地市和縣級等基層金融機構的業務核算數據大多都集中在省級或總行級,基層金融機構不保存電子數據。同時由于數據的集中,金融機構對保存在當地的紙質業務資料裝訂和歸檔要求有所降低,而且每家機構的紙質資料保存方式也不一樣,檢查人員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掌握其規律,在檢查現場用查找紙質資料的方法來還原一筆業務的來龍去脈變得十分困難。因此,現在從金融機構業務系統中完整剝離出電子數據,并制成電子表格,是提高反洗錢現場檢查準確性的重要一環。但由于數據集中后,受數據資料的保管使用權限和技術水平限制,大多數基層機構無法單獨完成數據剝離工作,往往需要通過省級機構來完成,有的甚至還需要其總部進行協助才能解決,這就大大拉長了檢查時間。有時,即使數據剝離了,也存在數據剝離不完整,數據格式與檢查需要的格式不符等現象,需要重新篩選、轉換,嚴重影響了現場檢查效率。
二、相關對策及建議
一是繼續強化制度建設,制訂實施細則,細化相關規定,為反洗錢現場檢查提供完備的制度環境。建議人總行對法律和制度中的有關模糊概念做出進一步解釋。當然對所有問題都希望總行給予明確也是不現實的,但對一些涉及處罰定性的重要概念必須要有一個明確說法,如上述“情節嚴重”的概念就需要給出明確尺度。現在當務之急是需要制定《違反反洗錢規定處罰實施細則》,進一步加強對各級人民銀行反洗錢現場檢查和行政處罰指導和規范。
二是引入風險導向型策略,合理確定檢查對象,著力解決監管資源不足問題。現場檢查中的風險導向型策略是指在對被檢查單位各項內控制度充分了解、評價的基礎上,判斷分析其風險及其程度,采取相應的檢查策略和程序,將檢查資源集中于高風險的單位和環節,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高風險點的控制,節約檢查成本。此策略針對目前人民銀行反洗錢現場監管資源不足的現狀,應該是一個不錯選擇。因為人民銀行可以通過金融機構反洗錢內控制度報備情況,非現場監管情況及日常掌握的工作開展情況,對轄區內各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現狀都有基本的了解,通過對這些情況的梳理,排出大致的風險程度。現場檢查的對象就要確定那些反洗錢義務落實不到位,內控制度不健全,潛在風險高的機構。通過檢查促整改、促提高,起到震懾和幫扶的目的,以此促進整個轄區反洗錢工作水平的提高。通過合理的確定檢查對象,將有限的監管資源用在“刀刃”上,就可以發揮出檢查的最大效益,達到開展檢查的真正目的。
三是加大對可疑交易研究力度。可疑交易不易界定是大家公認的,但可疑交易報告制度是反洗錢工作四項基本制度中的核心,也是反洗錢工作關注的重中之重,更是我們開展反洗錢現場檢查繞不過去的“坎”。針對《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眼2006?演年第2號)中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條規定的銀行業十八種情形、證券期貨業十三種情形、保險業十七種情形的相關問題,我們還要繼續開展深入的研究,做出盡可能詳細的描述和規范。但我們也要認識到,無論是檢查督促,還是處罰整改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防范洗錢犯罪。因此,對可疑交易的最好認定,我們認為還應該是金融機構在充分“了解客戶”的基礎上由金融機構自身做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