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比較英語范文

        比較英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比較英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比較英語

        第1篇:比較英語范文

        1.1計算機英語教學目的的需要

        計算機英語是一門專業英語課,屬于科技英語的一種。科技英語的目的就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翻譯能力,以及從外語資料中獲取專業信息的能力。使用比較法可以讓學生清楚了解語言之間的差異,加強學生對語言的理解。

        1.2計算機英語特點的需要

        計算機英語屬于科技英語的一種。它的特點是單詞量大,但與其他專業英語相比較,轉意單詞較多;語法方面多使用被動語態、主從復合句、非限定性動詞、倒裝等等;語言客觀、準確、精練。以上特點就決定了計算機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教學中要擴大學生的專業詞匯量、適當講解主要句法、傳授翻譯技巧,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計算機專業英語資料的能力。

        2比較法在計算機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將比較法運用于英語教學,就是要求對同類事物進行比較,找出兩者之間共同點與不同點,使其特征明顯,從而加深記憶和理解。大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分析比較和綜合概括的思維能力,比較法教學能恰到好處地利用和發揮學生的這一優勢,引導他們運用這些對比因素而掌握專業英語語言規律。

        3比較法在計算機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3.1詞匯方面的比較

        詞匯在計算機英語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單詞記憶時,可以使用比較法來分析單詞,擴大計算機英語單詞量,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同義詞(近義詞)比較。有些詞從表面上看是同樣的意思,但在詞義與用法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點差異。不了解這點差異,使用中就容易混淆。如bootstrapsector和bootsector都是表示磁盤的“引導扇區”,但bootstrapsector特指邏輯扇區為0的第一個保留扇區。再如“table”和“form”,通用的英文含義為“表格”,但在數據庫中,二者表示的具體含義并不相同,前者指“數據庫中的子表格”,后者為“用于簡化數據輸入和查詢的窗體”。將這兩個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進行比較,不僅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而且可以加深記憶。

        2)原有的詞與派生新詞比較。計算機英語詞匯中很多新詞是派生而來的。因此將原有的詞與派生詞比較,可以擴大詞匯量。如:計算機內部有很多互逆的過程,為了表示這些互逆現象,就出現了大量的反義詞。而這些反義詞大多是使用派生這一構詞方式出現的。如:compres(s壓縮)———de-compress(解壓縮);instal(l裝載)———uninstal(l卸載)。

        3)新舊詞義比較。計算機英語中完全獨創的專業詞匯不多,許多都是將英語中原有的詞匯引申用于計算機行業。因此,將一個詞原來具有的基本詞義與新出現的專業詞義相比較,不僅可以增添詞匯學習的興趣,使單詞易于記憶,還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和翻譯中選擇適當的詞義。同一個單詞,不同的意思。如bug通用的英文含義為“(英國)臭蟲;(美國)蟲,昆蟲”。在計算機英語中指的是由于設計疏忽而遺留在軟件中的漏洞或隱藏在軟件中而使軟件或操作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錯誤程序。這同臭蟲的本性有相似性,因為臭蟲可以鉆進家具或食物中進行破壞而不易被發現。同一個單詞,同一個意思。如store在英語中表示“儲存”、“儲藏”等意思,用作計算機術語后,基本意思未變,但是通常譯作“存儲”。

        4)計算機專有詞匯。如縮略詞和首字詞。RAM———ReadOnlyMemory,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CPU———CentralProcessingUnit等等。這樣進行比較,學生可以知道自己對計算機英語詞匯并不是完全陌生,并且能提高對單詞的記憶效果。

        3.2句子結構方面的比較

        3.2.1語序比較

        由于語言習慣不同,漢語和英語的語序在定語、狀語和倒裝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漢語中的定語不管是長是短,一般都放置在名詞前;而英語中定語可以放置在名詞前,也可以放置在名詞后。如:Memorychipsarehardwarethatstoresinformationandinstructions.(內存芯片是存儲信息和指令的硬件。)在本句中,that引導的定語從句在句子中限定修飾hardware,因此翻譯成漢語中的前置定語。

        3.2.2結構比較

        英語中句子內成分之間的關系、復合句中分句之間的關系是靠形合。也就是說,英語句中主謂賓為句子的主干部分,其余成分往主干上掛靠;復合句先找出主句,從句靠關系詞掛靠在主句上。漢語中句子成分之間、分句之間是靠意合、靠語序,按時間順序、邏輯順序來安排。因此,在閱讀翻譯計算機英語時,我們應比較英漢兩種語言的句子結構特點,注意培養分析句子結構,找出句子主干部分的習慣,以便能夠正確理解原文。如:Theydon'tcarehowtheygetwherethey'regoing———onlythattheyarriveintherightorderandattherightmoment..(它們不關心如何到達所要去的地方———它們關心的只是在適當的時刻按適當的順序到達。)計算機英語中為了力求語言簡潔而使用省略句、不完整句,閱讀過程中要根據上下文和英語句子的省略特點找出省略的部分,翻譯時要根據上下適當的補充。如:Mostpeoplecanformamentalpictureofacomputer,butcomputersdosomanythingsandcomeinsuchavarietyofshapesandsizesthatitmightseemdifficulttodistilltheircom-moncharacteristicsintoanall-purposedefinition.(大多數人能夠想象出計算機的樣子,但計算機做那么多事情,有那么多種形狀和尺寸,要提煉其共同特點、形成一個通用定義似乎很困難。)這句話是由but連接的兩個并列分句。第一個比較簡單,第二個結構復雜。其主干部分是“computers(主語)+do和come(由and連接的兩個并列的謂語動詞)”。除了主干,第二個分句還含有一個表示結果的狀語從句,由so…that和such…that融合在一起引導。狀語從句中又以it作形式主語,真正主語是不定式(todistill…into…)。

        3.3翻譯方面的比較

        在準確理解原文句子結構的基礎上,應在目的語中選擇恰當的詞匯、習語、句子結構來表達,即翻譯。翻譯時,既不能完全照搬,也不能任意發揮。對于這一方面,應多采取比較方法來解決。首先,進行英漢比較。我們知道,在英漢互譯中英語與漢語之間表達方式的區別通常很大,我們應該了解一些翻譯技巧和方法。如:英語中的被動句可以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譯成漢語的被動句、漢語的主動句、漢語的無主句,可以譯成以泛指人稱為主語的句子以及漢語的“是…的”結構等等,然后進行漢語譯文比較。我們可以讓學生翻譯一些文檔,翻譯后再和中文版的原譯文進行對照檢查,看自己的譯文和原譯文的差距在哪里。如很多同學將屏幕信息allrightsreserved翻譯成“保留權利”或“權利被保留”,當他們看到原譯文是“版權所有”這樣熟悉的詞匯時,不禁笑起來。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教師全文翻譯講解所造成的枯燥,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得到了進步。

        第2篇:比較英語范文

        關鍵詞 商務英語 普通英語 聯系 區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作為英語中的一種語體形式,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相比較,不僅有其共通之處,也有區別于普通英語的明顯特性。分析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的聯系與區別,揭示商務英語的普遍性規律,是商務英語教學人員和學習者更好掌握和認識商務英語特點的必要途徑,對商務英語的學習和教學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1 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的內在聯系

        商務英語是一種交際能力的體現形式,指的是在特定的商務場合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專門性英語,屬于特殊用途英語的一個分支,因此,它既具有商務活動的專業性,又與普通英語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兩者是息息相通的。

        (1)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本質一致。商務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重要變體及重要分支,它是人們在商務活動中使用的一種工作語言,與社會大眾所使用的普通英語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在本質上是相一致的,并沒有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商務英語雖然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但從根本上講,其本質特征仍然是語言,而普通英語的本質特征同樣也是語言,因此,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2)商務英語源于普通英語。商務英語是英語在商務場合中的應用,是普通英語的一種社會功能變體,這也就是說,商務英語源于普通英語,普通英語是商業英語的基礎。首先,商務英語沒有屬于自身所特有的語音系統,在商務場合的應用過程中,使用的仍然是普通英語的語音系統。其次,無論是書面表達還是口語表達,商務英語所使用的詞法和句法都與普通英語相一致,并沒有自己獨立的語法。再者,商務英語所應用的基本句法結構和詞匯都基于普通英語,商務英語中約有85%的專業詞匯和術語來源于基本詞匯,雖然已具有新的詞義,卻往往不失其內在聯系。例如inquiry,普通英語是指咨詢的意思,而在商務英語上則表示詢價之義,盡管字面意思不同,但還是具有詢問的基本含義。必須說明的是,即使在最尖端的專業書中,普通詞匯的使用也比專業詞匯更多。由此可見,學習普通詞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脫離了普通英語,商務用語便成為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泉。

        (3)英語語言基礎是商務英語學習與教學的前提。根據上文所述,商務英語屬于英語語言,是專業英語的一種,這也就是說,商務英語教學與學習的基本宗旨都是語言能力的訓練。從語言能力訓練的規律上來講,遵循的都是先普通后專門的規律。商務英語是商務專業知識和英語語言知識的綜合,若是沒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商務英語這類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和學習就如同紙上談兵,無米之炊。

        (4)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相輔相成。普通英語作為一種通用的語言,其首要的功能是用于交流,而商務英語的意義和功能就在于運用英語語言達到成功的商業交際的目的,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商務知識,只是憑借普通英語的知識和技能,是無法勝任國際商務工作的。只有將商務知識與普通英語知識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國際商務交流,才能實現普通英語的功能延伸和發展。其次,普通英語是掌握商務英語的必要前提。要開展國際商務活動或社會活動,商務工作者除了要掌握扎實的國際商務知識,還必須掌握必要的英語知識,才能達到成功的商業交際目的。

        2 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的區別

        2.1 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的語言表達形式不同

        商務英語由于商業需要,所使用的語言具有較強的客觀性,而普通英語的語言表達形式并沒有體現出明顯的客觀性。這是因為商務英語是在一定的商務背景下,進行商務活動時所使用的語言。一般情況是發生在商業場合,如商品銷售、談判或者對外貿易等,在這種場合中所使用的語言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在陳述事物時往往具體明確,絕不含糊其辭,較少具有主觀性和個人的感情因素。在這一方面,普通英語與商務英語不同,它在語言表達形式上沒有一定的限制,場合不同,其語言表達形式的特性也不盡相同,既可以是客觀的事實描述,也可以是主觀的情感表達,具有一定的隨意性。

        2.2 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的語言規范性不同

        商務人員在進行商務活動時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模式進行交流的,故商務英語用語規范得體,簡明扼要。而普通語在語言的規范性和禮儀原則上沒有明顯的要求,既可以口語化,也可以正式化。商務英語用語的規范性和簡明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商務人員在使用英語時,一般使用常用詞,以確保所用的詞語具有國際通用性,能被社會大眾所理解。但這并不意味著商務英語可以口語化或是非正式化,相反,為了要實現一定的商業目的,商務英語所使用的語言不能過于隨意,例如“Dear Sirs”翻譯為“執事先生”或“敬啟者”、“靜候佳音”翻譯為“Your early reply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等。因此,商務人員必須學習、熟悉并掌握一套國際上公認的、通用的、規范的商務文體和交談方式。

        第二,提高時間的經濟效率是商務活動的目標之一,因此,商務英語用語必然要求是簡明扼要的。簡樸直接的語言表達是提高時間經濟效率的關鍵,尤其是在傳真或電話交往中更是如此。商務人員在用語上通常使用簡明的商業術語和縮略詞,如 CIF 和 FOB 等,這樣不僅使表達簡單明了,而且也清晰易懂,既省時,又不會產生歧義,是實現“clear communication”的表達方式。

        2.3 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的語言專業性不同

        與普通英語相比,商務英語語言專業性較強。商務英語最顯而易見的特點之一就是其大量用語都是被賦予了商務意義的普通英語詞匯,這也就是說,商務英語在詞匯使用上強調對專業詞匯的精確運用,其中包括大量的專業詞匯、具有商務含義的普通詞或復合詞以及縮略詞等。例如:CIF代表Cost, insurance, freight(到岸價)、FOB代表free on board(離岸價);4C 代表customer need, cost, convenience, communication ;4P代表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等等。

        3 結語

        綜上所述,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商務英語源于普通英語,而普通英語又是商務英語的基礎和前提,兩者相輔相成。此外,商務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又與普通英語存在著區別,如目的性不同、語言表達形式不同、語言規范性不同以及語言的專業性不同。只有真正全面客觀地對兩者進行比較,了解其中的聯系和差異,才能更好地理解商務英語的特征,有效地掌握其使用方法,才能切實指導商務英語學習及教學工作,促進商務英語學科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石華麗.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的比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2).

        [2] 趙軍.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關系辨析[J].教育與人才.中國西部科技,2010(9).

        [3] 王英華.商務英語特點淺析[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7(3).

        [4] 衛娜.商務英語的語言特征及其翻譯技巧[N].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5).

        [5] 孫肇春.商務英語語言特點研究——兼談商務英語的學科定位[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9(3).

        [6] 張連美.商務英語詞匯特征簡析[J].工會論壇,2010(1).

        第3篇:比較英語范文

        1、少兒英語。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親賢北街茂業天地二期三層東北角。

        2、通慧少兒英語培訓學校。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南門街49號。

        3、山姆大叔少兒英語培訓。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和平北路56號金域閱山小區6號樓底商1號。

        4、美華國際少兒英語。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長風街南2巷春亭小區底商。

        第4篇:比較英語范文

        1. 相似句式比較

        有些英語句子結構相似,但其含義和句法功能卻大相徑庭。若不加辨別,使用時就會出錯。例如:

        (1) This is the factory that you visited last year.

        (2) It is the factory that you visited last year.

        這兩個句子粗看相似,若細加鑒別,我們不難看出:在句(1)中, that引導的是定語從句,并在從句中作賓語,可省略;句(2)為強調句,強調的是visited的賓語the factory, that不可省略。在學習中,如果我們經常比較這些相似句式,就會大大提高識別能力。

        2. 近義詞的習慣用法比較

        有些近義詞盡管意思差不多,但表達習慣不同。例如:

        (1) We have beaten your team.

        (2) We have won the basketball match.

        雖然win和beat都有“打贏”的意思,但win的賓語是一場比賽,一場戰斗,一場辯論,而beat后面卻需要接比賽、戰斗或辯論中的對手作賓語。二者不能互換使用。

        3. 近義詞的含義差別比較

        有些近義詞看起來意思相同,但仔細琢磨,卻發現它們之間還是有差別的。例如:

        (1) In time of danger, he was as calm as usual.

        (2) Why did you keep silent at the meeting?

        若將calm和silent這兩個近義詞通過實例加以比較,就可以增加其區分度,在使用中可以避免出錯。

        4. 單詞與其派生詞的比較

        英語中的一個詞干可派生出許多新詞,新詞之間在含義和用法上有時差別很大,常常成為學習的難點。例如:

        (1) I didn􀆳t sleep well last night. so I􀆳m feeling sleepy now.

        (2) Don􀆳t make any noise; there is a sleeping baby here.

        (3) He is fast asleep. I can􀆳t wake him up.

        三句中的sleepy, sleeping, asleep均從sleep派生而來,但含義和用法互有不同。若能在學習中將諸如此類的派生詞通過典型例句進行比較剖析,便能正確地使用它們。

        5. 單詞和與其搭配的短語的比較

        英語單詞的搭配能力很強。一個中心詞與其他詞搭配往往可輻射出許多短語。這些短語的含義復雜、多變,需要自己不斷地加以歸納才能熟練地掌握它們。例如:

        Many foreigners_______the Great Wall as the world􀆳sSeventh Wonder.

        A. look out B. look up

        C. look on D. look through

        答案為C。 解答這道題時,必須弄清與look搭配的四個短語的不同含義。在解題過程中,只有通過比較分析,弄清疑點,才能加深記憶,擴大知識面。

        6. 單詞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比較

        英語單詞大多具有基本含義和引申含義。引申含義同基本含義有時大相徑庭,不熟練掌握就會南轅北轍。如dead的基本含義是“死的”,但在下列句子中卻有不同意義。

        (1) I􀆳m dead sure of it. 我對此完全肯定。

        (2) He is a dead shot. 他是個神。

        (3) The wireless went dead. 無線電話失靈了。

        (4) He hit the target at the dead centre. 他擊中了靶子的正中心。

        在不同的語境中比較單詞的含義,就能把握住英語單詞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語涵,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感能力和辨異能力。

        7. 一意多句表達的比較

        漢語中的一個意思,往往可用不同的英語詞匯和句子來表達。在學習某一新知識時,只有把表達類似意義的單詞、詞組和句式聯系在一起進行比較,才能辨別其異同。

        若要表達“向人問到車站怎么走”這樣的意思,就可以寫出下列句式:

        (1) W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station?

        (2) 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station?

        (3) Can you direct me to the station?

        (4) Should I go this way or that to the station?

        這些句子,都能用來“問路”,但在表達方式和語言運用上又各具特色。通過這種一意多句表達比較,可以培養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修辭手段來表達思想的能力。

        8. 漢英兩種語言差異的比較

        漢英兩種語言,在詞匯、語法和表達習慣上存在著不少差異,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應注意漢英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例如:

        (1) My younger brother often sleeps late.

        第5篇:比較英語范文

        【關鍵詞】中韓 英語教育 比較研究

        一、引言

        中韓是一衣帶水的鄰邦,都屬于漢字文化圈國家,可以說文化和地理位置都非常相似,且兩國都是非英語國家,所以兩國的英語教育有很多類似之處。但是韓國更多地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影響,所以與中國的英語教育方式又有所不同。在全球化趨勢日益深入的今天,推進英語教育的發展,對于中韓兩國來講,都是刻不容緩的事情,都亟待加強對英語教育的研究。

        二、英語教育相關理論概述

        本文中的英語教育與英語教學意思相同,就是對于英語不是第一語言的學習者,講授英語的過程。在這個講授的過程總,包括多種專業理論知識,即語言學、詞匯學、句法學、文體學等等。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英語學習在全球化趨勢迅速加快的今天,對所有國家都是至關重要的。

        三、中韓英語教育之比較

        1.教學目的之比較。韓國英語課程的總括目標是“培養理解和運用日常生活常用英語的交際能力:能夠正確吸收國外文化以及介紹本國文化”。其具體化的目標是“a.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以及基本的交際能力;b.能夠在日常生活進行自然會話;c.培養理解和運用國外多樣化信息的能力;d.在理解外國文化的基礎上重新理解本國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中國英語教育培養的目標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也就是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素養的提高。兩國在教學目的方面還是比較一致的,但是韓國在培養學生交際能力、吸收外國文化的同時,還強調向外國介紹本國文化,這點是值得中國借鑒的。

        2.教學手段之比較。韓國的互聯網覆蓋率和網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韓國對互聯網和多媒體的運用也比較普及和廣泛。此外,韓國很多企業致力于開發英語學習的軟件、建設英語學習的網站,建設“英語村”,創造了更多更新的教學手段和環境。中國的互聯網普及率最近這些年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總體來說水平還是不高,并且網速也普遍低于發達國家,因此英語教育方面,對于互聯網等高科技手段的應用處于劣勢,應該加快互聯網建設和增強英語學習環境的營造。

        3.教學對象之比較。據調查,很多韓國大學當中,英語授課都是采取小班教學,教學對象人數較少,班容量一般控制在二三十人左右,而中國由于師資數量相對不足,通常大學英語教學都是大班授課,一個教師要面對一百多教學對象。語言教學由于它的特殊性,更加適合采取小班教學,這樣更加方便教師掌握學生的情況,學生得到練習的機會更高,更有利于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所以中國也應該逐步縮小英語教學的班級容量,采用小班授課方式。

        4.師資隊伍之比較。韓國從事英語教育的人員,來源渠道比較廣泛,除了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凡是具備高水平英語實力的人員,只要通過了韓國政府教育部門組織的相應的資格考試,經過一定期間的培訓,都可以加入到英語教育的隊伍。中國的英語教育師資隊伍,應該不拘一格降人才,師資隊伍的來源不應該局限于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的畢業生,而應對所有有識之士敞開大門,壯大師資隊伍的數量,提高師資隊伍的質量。

        5.課程內容之比較。韓國的英語課程,其內容除了強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B,還重視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在此基礎上,加強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韓國推行英語課堂的全英化授課,在課堂中設計較多實景訓練,切實向著其“培養理解和運用常用英語的交際能力”的目標努力。中國的英語課程,教學內容更加強調單詞和語法的講解,實用性的內容一直比較欠缺,授課過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講,課程設計難以達到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目的。

        6.評價方式之比較。教育教學傳統的評價方式就是考試,英語教育也是如此,考試可以檢驗學生對英語聽、說、讀、寫技能掌握的程度,但是目前人們對考試這種評價方式的質疑越來越多。韓國率先修正了英語教育成果評價的方式,將英語考試從韓國的高考當中分離出來,改為由國家單獨實施英語能力考試,推行“韓式托福”,這種做法并非是對英語教育的放松,相反是提升了英語考試的層次,使學生不只關心分數,更關系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中國目前也在逐步推行“去英語化”,逐步把英語學習從中考、高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使學生英語學習的目標從“會做題”轉變為“會應用”。

        四、結論

        中韓都屬于漢字文化圈國家,都是非英語國家,所以兩國的英語教育有很多類似之處。但是因為韓國更多地受到西方國家的影響,所以與中國的英語教育方式又有所不同。在全球化趨勢日益深入的今天,推進英語教育的發展,對于中韓兩國來講,都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本文通過對中韓英語教育現狀各方面的比較,發掘了中韓兩國英語教育在教學目的、教學手段、教學對象、師資隊伍、課程內容和評價方式等方面各自的特點,對我國的英語教育提出了幾條合理化建議,希望中國的英語教育向更加良好的方向發展。

        第6篇:比較英語范文

        關鍵詞:運用、英語教學、比較法

        英語教學中能運用比較法的地方很多,很難細說,現僅略舉比較法在字母、語言、詞匯、語法教學中運用實例,簡要說明如下:

        一、 字母教學:

        教師在教字母名稱的讀音時,可有意識地把形體相近的字母G—C、O—Q、E—F、P—R、M—N、e—c、i—j、m—n、g—q、v—r等成對地進行比較,講述它們相互間在音形上的區別,再給以一些辨音辨形的練習。經過比較和練習,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掌握好字母。

        二、 語音

        為了要求學生把每一個音都發得準確清晰、教師可引導學生作多種形式的比較。如:對單元音[i:]—[i]、[u]—[u:]等進行長短比較;對雙元音[ei]—[ai]、[u]—[au]等進行口形變化的比較;對讀音相近而易于混淆的某些因素,如[e]—[ei]、[i]—[e]等進行口形比較和音響的區別;對清濁成對的輔音音素進行聲帶振動與不振動的比較。經驗證明,通過比較教學能幫助學生弄清疑點,提高學生誤別能力,教學效果顯著。

        三、 詞匯

        為幫助學生確切地掌握單詞教師可把單詞按性質、用途等歸納比較,使之條理化、系統化、易鞏固記憶。

        1、同義詞。英語中有些詞在意義上相同或相近。如表示“多”就有:a lot of ,a great(large、good)number of,a great(good)many等。它們各有特色,用法也不盡相迥,歸納起來記,就比較深刻。

        2、反義詞。背單詞時,背到正的想到反的,就會把一些單詞記起來。如ask問——answeer答,begin開始——end結束。

        3、近義詞:cap(名詞)帽子——cup(名詞)杯子,brother(名詞)兄弟——bother(動詞)打擾。

        4、同音異義詞:如:dear(形容詞)親愛的——deer(名詞)鹿,sell(動詞)賣——cell(名詞)細胞。

        5、不同詞義的詞:如(1)I want to be a doctor.我要做一名醫生。(2)He is doing his lessons.他正在做功課。(3)My mother made me a new bag yesterday.昨天我媽媽給我做了一個新書包。三個句子中的“做”應分別理解為“當”、“做”、“縫制”。

        在詞匯教學中采用比較的方法,可擴大詞匯量,幫助學生增強記憶,深受學生歡迎。

        四、 語法

        語法教學中比較法同樣可普遍運用,例如:

        1、 為強調句子中名詞的單復數與主謂語的一致關系,教師可組列類似下面一些句子進行比較:

        (1)This is a book.

        (2)These are books.

        (1)There is a map on the wall.

        (2)There are two maps on the wall.

        通過這些比較,學生能在熟悉名詞組單復數的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從單數名詞變為復數名詞時詞尾加—s的各種情況,以及在語言實踐中如何正確使用。

        2、 述動名詞與現在分詞的用法時,教師通過一些實際例子的歸納比較,來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

        (1)Jim is cleaning the room.(現在分詞、與助動詞be構成進行時態的復合謂語)。

        (2)His work is cleaning the room.(動名詞短語作表語)。

        實踐結果表明,比較法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采用比較法,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展開發散思維,加深印象,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書目:

        第7篇:比較英語范文

         

        關鍵詞:英語教學法 變遷與發展 優缺點 實踐 

         

        提高英語課教學質量,提供更多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增加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是每個英語教師真正要肩負起的責任。目前,在英語教學法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學法主要有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視聽法、認知法、交際法。 

        一、翻譯法 

        語法翻譯法是為培養閱讀能力服務的教學法,其教學過程是先分析語法,然后把外語譯成本族語,主張兩種語言機械對比和逐詞逐句直譯,在教學實踐中把翻譯當成教學目的,又當成教學手段。其優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有很多復雜的結構和抽象的概念用母語解釋起來較為容易且直觀,學生也易于接受,這樣既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規則和詞匯,應用語法規則做翻譯練習,也幫助教師節省時間,用于其他更為有意義的教學。其缺點:學生只是機械地通過強化訓練記憶語法規則和詞匯,忽視聽說能力的培養,長期以往,學生無法在交際場合將其正確,流利地運用。他們學到的只是啞巴英語,只會讀寫不會聽說,其結果只會是高分低能。 

        二、直接法 

        直接法是主張采用口語材料作為教學內容,強調模仿,主張用教兒童學習本族語言的方法,“通過說話學說話”的方法來學習外語,教學過程是一句話一句話聽、模仿、反復練習,直到養成語言習慣。其優點: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學,模仿力強,老師利用直觀的教具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具體和抽象有利結合。如,我們教授水果的英語單詞時,可以利用卡片或者掛圖教學,這樣既可以調動課堂氣氛,又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其缺點:教學方法過于簡單化,不利于學生理解抽象復雜概念,還有學習內容單一,詞匯量少,沒有拓展性。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聽說法 

        聽說法是以句型為綱,以句型操練為中心,著重培養聽說能力的外語教學法,又叫句型教學法或口語法。其優點:在學生有一定的聽說基礎后,再進行讀寫教學,使讀寫促進聽說。我國學生缺少英語語言環境,說英語機會少,采用聽說法讓學生大量地聽、模仿和背誦錄音材料。教師利用表演節目、小組對話、講故事等教學方法不斷培養他們對聽說表達的興趣。其缺點:大量的模仿和機械操練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脫離語言內容和語境的句型操練不利于學生對語言的靈活運用;放松讀寫訓練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實踐能力。

        四、視聽法 

        視聽法于五十年代首創于法國,是當時法國對外國成年人進行短期速成教學的一種方法。其優點:通過創造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情境的設立能夠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語言,視聽法先選詞匯再選情景最后選結構。情景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啟迪,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發展學生的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其缺點:完全排除母語不利于對語言材料的徹底理解;把培養口語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首要目的,過于重視語言形式;過分強調整體結構感知,忽視語言分析、講解和訓練。 

        五、認知法 

        認知法是六十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魯爾首先提出的,是作為聽說法對立面產生的。其優點: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作用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規則;注重理解在理解語言知識和規則的基礎上進行操練,反對死記硬背;反對聽說領先,認為語言和文字是缺一不可,主張聽說讀寫齊頭并進,使學生全面發展。其缺點:作為一個獨立的外語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需要進一步充實。認知法對語音語調要求不嚴格,不利于學生對語音語調的正確掌握;它不強調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六、交際法 

        交際法也叫功能法或意念法。交際法是70年代根據語言學家海姆斯(hymes)和韓禮德(halliday)的理論形成的,是全世界影響較大的外語教學法流派。其優點:重視學生的實際需要,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恰當使用英語交際;注意語言的運用能力,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相互作用;因此交際法是培養學生在特定情況下正確運用語言的能力的一種外語教學法。其缺點:忽視除口語外其他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排斥傳統的語法教學,致使學生們出現常見的語法錯誤。相對傳統教學交際法對老師的要求很高,這要求教師具備很強的能力和適應性。 

        作為一個合格的外語教師,僅僅知道外語教學法的教學理論是不夠的,更要真正懂得如何有作用地運用到教學實踐,每種教學法都有其優缺點,可以互補和結合。我們應

        該盡量從實際出發,對各種教學法進行去粗存精,才能使我們的英語教學日益完善,真正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第8篇:比較英語范文

        關鍵詞:中國;日本;英語測試制度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英語能力測試是英語教育規劃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目前,我國英語考試經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然而,也有它的不足之處,考試制度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國英語教育的廣種薄收,耗時低效,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依舊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的現狀。中國和日本是近鄰,又同屬英語學習的“延伸圈”(即把英語作為外語學習的國家),我們在英語學習方面具有很多共性,因此,作為非英語國家,日本現行的英語考試制度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探討。

        二、日本的英語測試制度

        (1)各級英語升學考試

        日本是世界上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但是日本國民的整體英語水平不高,一直以來,日本都以“大國”自居,對于英語學習熱情不高,但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面對日本英語學習者交際能力較差的現狀,日本政府《培養“能使用英語的日本人”行動計劃》,英語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同時也對考試的內容、形式和強度作了相應的改革。

        日本的高中入學考試中,英語也是必考科目。過去,高中入學英語考試都注重讀寫和語法,經過改革,現行的英語考試內容和形式都得到了豐富,增加聽力和口語能力測試,注重測試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改進后的中學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

        針對大學入學考試,2003年5月,日本公布了大學入學統一考試中聽力考試的實施大綱,規定從2006年開始,大學入學考試中增加英語聽力內容,改變過去只側重于詞匯、語法和閱讀測試的狀況,以便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張航,2010)。另外,除了大學入學統一考試外,日本很多大學利用學生的校外英語考試成績,如托福、雅思、“實用英語技能測試”(日本英語檢定協會主辦的一種注重口頭表達和實用英語能力的水平考試)、劍橋英語等來進行選拔和錄取。

        (2)STEP考試

        在日本,STEP考試(由日本文部省認定的、“日本英語檢定協會”主持的全國統一英語水平測試)的準一級和一級考試相當于我國的英語四、六級考試,它們都是對大學生的英語全國統一考試。STEP考試分為七級,最高級即一級是針對大學畢業生的,而準一級是針對在讀大學二年級學生的。2004年日本對STEP考試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改革目的是:1)改革后的考試更注重測量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2)能使學生努力提高用英語流利表達的能力;3)對英語教學產生積極的反作用。改革后把考試從單純測試學生的語法詞匯知識轉向語言交際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把口試納入考試,占整個考試分值的50%。所有考生必須參加口試,口試通不過,整個考試就不能通過。筆試部分的聽力和寫作的分值和難度也有所增加;而且在聽力理解和閱讀理解部分都采用了真實材料和真實場景,閱讀和詞匯部分的比例和分值有所下降。STEP改革突出了考試的效度,保證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蔡基剛,2006)。

        (3)英語教師和企業人才選拔中的英語水平考核

        在日本,英語教師的錄用不僅有學歷要求,還以權威英語考試的成績作為錄用標準,除了全國統一考試STEP成績達到準一級以外,TOEFL考試成績550分以上,或者TOEIC(國際交流英語考試,是針對在國際工作環境中使用英語交流的人們而指定的英語能力測評)成績730以上才能被錄用。

        日本的企業招聘,英語綜合能力測試的成績也是重要考核依據。大中型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在職員的招聘過程中,由企業內部組織的考試中也要考察應聘者的英語綜合能力,而且也成為職員錄用和職務升遷的一個重要標準之一。很多日本在職人員會通過參加TOEIC測試自己的英語運用能力,提升自身英語水平。

        三、我國的英語測試制度

        (1)各級升學考試

        我國中考和高考中,英語都是必考科目。以寧夏2011年中考英語試卷為例,聽力部分比例不到17%,寫作部分的比例是8%,詞匯、語法和閱讀部分是75%,沒有口語測試。總體來看,中考的測試重心是詞匯、語法和閱讀。雖然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中考英語考試大綱都對口語測試有所涉及,但是由于各種困難,真正實施的地區并不多,而大都以筆試的形式考察“口語應用”能力。高考英語考試先進行筆試,而口試是在高考結束之后進行,與筆試項目都是單獨存在的,而且口試是自愿參加的,不是必考內容。以寧夏2011年高考英語試卷為例,聽力部分和寫作部分的比例分別是20%和13%,詞匯、語法和閱讀所占比例是67%。由此可見,聽說能力的測試仍然不是我國中高考英語考試的重心。

        (2)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

        在我國,CET-4、CET-6(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最典型的英語全國統一考試。英語四級考試是針對大學二年級以上的學生,而六級考試是針對四級考試通過的學生。2010年全國英語四級考試題各種提醒比例是:聽力35%,閱讀35%,綜合10%(完形填空或改錯),寫作20%(包括翻譯和寫作兩部分1,六級考試的考試題型及分值比例與四級大致一致。而英語四、六級口語考試是在筆試成績公布之后進行的,只有四級筆試成績550分及以上,或者六級筆試成績520分及以上的學生才有報考資格。相比2004年之前的英語四、六級考試,聽力部分比重增加,閱讀和詞匯部分比重有所降低。而口語考試仍然沒有被納入必考范圍之內。

        (3)英語教師和企業人員錄用中的英語水平考核

        我國對各層次英語教師的考核標準是不同的,城市和農村地區也有所區別。城市地區的中小學對英語教師的考核比農村地區要嚴格得多,一方面是學歷和專業要求,另一方面,是對英語水平測試(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成績的要求。農村英語教師錄用的實際情況令人堪憂,很多老師深知自己都不能講一口正確流利的英語。我國的英語教師考核中,沒有對國際性英語考試(如托付、雅思等)成績的要求。

        企事業在錄用人員的考核中,對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的要求是最常見的考核標準,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要求員工至少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另外,在職人員的英語水平考試

        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英語考試是由國家人事部組織實施的一項國家級外語考試。根據英語在不同專業領域活動中的應用特點,結合專業技術人員掌握和使用英語的實際情況,對申報不同級別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的英語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考試共分三個專業類別:綜合類、理工類、衛生類,每個專業類別的考試各分A、B、C三個等級。

        第9篇:比較英語范文

        按形式來分,非謂語動詞主要有不定式、動名詞及分詞,下面針對不同非謂語動詞的用法進行比較及分析。

        一、不定式與動名詞的用法比較

        1.作主語

        (1)當不定式與動名詞作主語且同時表示一個抽象的概念時可互換。

        如:To study hard is our task.

        也可說成是:Studying hard is our task.

        (2)若要表示一個具體的或是特定的或是將來的動作時一般用不定式。

        如:It is time to do our homework.因do our homework表示一個特定時間里發生的動作,此時多用不定式而不選擇用動名詞來作主語。

        (3)非謂語動詞同時作主語及表語時要保持前后一致,也就是說若主語用的是不定式,那么表語也要用不定式;若主語用的是動名詞,那么表語也要用動名詞。

        如:To see is to believe.其主語為不定式,那么其表語也要用不定式;若此時主語用的是動名詞,那么其表語也要用動名詞,也就是說如果主語用的是seeing,那么其表語就要用believing,整個句子就要變成Seeing is believing.

        (4)若句型為“There is no[JP8]...[JP]”,那么其主語只能是動名詞,而不能用不定式。

        如:There is no joking about such matters.此時句中就不能用不定式來作主語。

        (5)若句中含有no或是less等否定詞,那么其主語只能用動名詞而不能用不定式。若句中用not對謂語進行了否定,那么其主語也可用不定式。

        如:It is useless discussing the matter.

        2.作賓語

        (1)不定式或是動名詞作賓語時有一些特殊的詞需要注意。比如說admit,deny,delay,suggest,give up,miss,finish,fancy,imagine,mind,stop等表示建議、完成等時,其賓語只能用動名詞。

        比如:I have finished correcting the students’ paper.其賓語為動名詞而不能用不定式。

        (2)若句中含有afford,agree,hope,choose,dare,promise,desire,plan,choose,want,fail等表示愿望、計劃、選擇等的詞時,其賓語只能用不定式。

        如:She failed to pass the middle examination.其賓語為不定式而不能用動名詞。

        (3)另外還有一些句子當中既可用不定式作賓語,也可用動名詞作賓語,并且其含義不會發生很大改變。比如:like,love,hate,start,prefer,cannot bear,cease等表示個人意愿的詞,其賓語既可是不定式,也可是動名詞。

        如: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也可以寫作:Do you like to play football?

        (4)若句子當中有begin,start等的進行式時,其賓語應用不定式。

        如:Mary was starting to learn Chinese.句子中存在start的過去進行式,因此其賓語只能用不定式。

        (5)一些動詞后面的賓語在使用不定式和動名詞時具有不同的意義。比如說remember,forget,regret等詞,若其賓語用的是動名詞,那么其表示動作已經發生;若其賓語用的是不定式,則表示動作尚未發生。

        如:I don’t remember telling you the story last night.表示“講故事”這個事情已經發生了。

        而I don’t remember to tell you the story last night.表示“講故事”這件事情還沒有發生。

        二、不定式與分詞的用法比較

        1.作賓補

        (1)不定式不帶“to”且跟在感觀動詞后面則表明是對整個過程的描述,若跟的是現在分詞則表明動作正在進行,若跟的是過去分詞則用來形容動作的結果或狀態。

        如:I saw him go into the shop.是指此動作的整個過程。

        (2)現在分詞和不定式與賓語的關系為主動,而過去分詞與賓語的關系為被動或完成。

        (3)現在分詞表示動作正在進行,而過去分詞表示動作已完成。

        2.作狀語

        (1)若狀語為不定式則表示目的或是結果。

        (2)若不定式作原因狀語,常跟在表示心情狀態的詞后面,而過去分詞則要放在句首,且其可與現在分詞進行互換。

        (3)若狀語為不定式,則表明結果屬意料之外;若狀語為分詞,則表明結果屬自然結果。

        三、不定式、動名詞及分詞的用法比較

        1.作表語

        (1)用動名詞或是不定式作表語時,其主要用來表明主語的內容,且此時主語可與表語互換。若動作為一次性或是表示將來的動作,其表語通常用不定式。

        (2)分詞在句中充當表語時,主要用來說明表語的特征,若使用的是過去分詞,則是說明表語的狀態或是表示被動。

        2.作定語

        (1)定語為不定式且跟在被修飾的名詞之后則表明其為動詞不定式的賓語。

        (2)定語為動名詞表示被修飾名詞的作用。

        (3)定語為現在分詞表示被修飾名詞的狀態。

        (4)定語為現在分詞表示主動,若為過去分詞則表示被動。

        (5)定語用的是不定式、動名詞或是過去分詞時其含義不同。

        總之,相對于其他語法來說,非謂語動詞的用法比較困難,很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當中就經常搞不清楚不同形式非謂語動詞的用法。然而,非謂語動詞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相對來說還比較高,因此學生們必須了解并掌握各非謂語動詞的用法及其區別,這樣英語水平才能得以提高,在高考英語考試當中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陳穎.非謂語動詞的用法歸納與比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12).

        [2]李彩青.英語非謂語動詞縱橫談[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2).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 | 中文天堂最新中文字幕版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 | 五月天婷婷丁香综合播播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老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