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族意識的覺醒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豐子義(北京大學哲學系)
國際間的文化對話,使各種思想文化主張和多種研究成果得以充分地展示和交流,從而形成新的碰撞,產生新的思想火花,豐富和發展了民族精神研究。但是,一些思潮的興起,又給民族精神研究帶來不少新的問題和挑戰。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需要對其中蘊含的深層理論問題加以廓清,而這離不開對當代諸多有影響的社會思潮的反思。就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過程中如何處理與新自由主義、民族主義、文化相對主義、后現代主義的關系作出較為系統的梳理和辨析,可以明示當代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方向。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約8000字
論“民族精神”概念內涵的規定性
李煌明(云南師范大學哲學與政法學院)
對于“民族精神”這一概念的內涵,學界爭議頗多。但是通過仔細分析,這些觀點之間的分歧只是表面的,它們之間不僅不沖突,而且正好構成了“民族精神”這一概念在內涵上的七個規定性,即歷史性、核心性、時代性、開放性、特質性、共同性和廣泛性。這七個規定性是不可分割的、有機聯系的一個整體。“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共同價值核心,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精神支撐,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和生命力之所在。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約4500字
對民族精神內涵的深層解析
孫文營(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
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往往通過該民族的行為方式和處世風格表現出來。但理解民族精神,不能僅從該民族的行為方式和處世風格層面分析,還要把握影響其行為方式和處事風格的深層原因。概括來說,民族精神的內涵可以從以下四個層面來把握:民族世界觀是民族精神的基礎;民族價值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情感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民族行為方式和處世風格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現。
《理論探索》2009年 第3期,約4000字
史革新(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關鍵詞]黑人;女作家;創作;特征
[中圖分類號]I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4 ― 0116 ― 02
1. 美國黑人女作家的崛起
美國自建國迄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時間不長卻造就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不僅是經濟方面的,同時也是文化和社會環境等方面。盡管美國在各個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美國的人權狀況卻是一個受到持續關注和討論的話題,這里面既有種族問題,也包括性別問題。
20世紀是一個浸潤著改革與創新風采的世紀,也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美國黑人文學緊跟著時代的腳步進入了成熟和蓬勃發展的階段。在此期間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美國黑人女作家,例如“哈萊姆文藝復興”(Harlem Renaissance)時期的杰西?福賽特、內拉?拉森、尼爾?赫斯頓等。她們的作品大多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黑人在時代、社會背景下的生存狀態,從人性、道德、倫理等方面深度刻畫主題〔1〕。回望過去的20世紀,美國黑人女性作家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從被譽為“文學之母”的寶琳?伊麗莎白?霍普金斯到格溫德林?布魯克斯,從成績斐然的波勒?馬歇爾再到摘取諾貝爾最高成就的托尼?莫里森。美國黑人女性作家們憑借著自己優秀的創作才華重新拾回了話語權,打破了多年來的失語桎梏,提升了女性的社會地位,也使女性的自我意識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透過其創作反映出了她們的人道主義情懷,以及對種族命運、女性地位等多方面的深層思考。
本文將從當代黑人女作家所處的創作背景、創作選材角度來對其創作特征進行解讀。希望能以此進一步充實和拓展我們對黑人女性文學內涵的理解。
2.當代黑人女作家的創作背景分析
美國的黑人文學也被稱作非洲裔文學,回望過去,從17世紀開始,非洲裔的美國黑人承受著太多的苦難,有太多的血淚心酸需要傾訴。廢奴運動、美國內戰、哈萊姆文藝復興、民權運動等一個又一個歷史事件不斷改變著美國黑人的命運,同時也成為一種時代印記,深深地烙刻在每一位美國黑人的心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美國黑人傳統文化。文學作為時代的傳聲筒,一些黑人作家借助手中的筆書寫著自己的人文情懷以及對民族覺醒的獨特感受,他們用細膩的筆觸,呼吁著平等、自由的權利。
最初的美國黑人文學作品通常帶有強烈的反抗白人奴役、反對種族歧視意識。隨著20世紀風起云涌的婦女運動及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在要求種族平等、女權運動的大背景下,長期深受種族、性別雙重歧視的黑人女性紛紛站出來,她們借助手中的筆,通過一部又一部優秀作品,記錄著實現自我的點滴艱辛與勇氣。長期以來,美國黑人女性一直承受著父權、夫權的壓迫,獨特的生活境遇賦予了她們豐富的生活感觸〔2〕。因此,她們渴望發聲表達內心所思所想,渴望得到尊重,實現自我的解放。受性別、種族、階級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美國黑人女性作家們始終密切關注著權益平等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緣于她們與生俱來的本土文化親和力,這些黑人女性作家繼承了非洲傳統文化中和諧一體的宇宙觀,她們懷揣著一種尋根的渴望,試圖建構起一座橋梁,以此來表達黑人種族對社會、時代的理解以及對民族、個人命運的關切,較之男性,女性作家更多地希望能找準自身的定位,尋求界定獨立個體身份和團體力量的支撐點。
3.黑人女作家創作選題解讀
(1)女性情誼的題材
在美國黑人女作家的筆下,母女情誼、姐妹情誼也是其創作時的一類重要選題。這類題材的典型代表作有沃克的《紫色》和《日用家當》,莫里森的《寵兒》等。由于受美國黑人傳統文化的影響,美國黑人女性長期處于男權至上的社會、生活環境中。為此,女性在尋求自我或者社會認同感的艱難過程中,來自女性的感情支持無疑是她們在種族、性別雙重歧視重壓下的精神寄托。同時,這種建立在女性之間的深厚情誼,也是她們解放自我,謀求發展的重要保證。通過黑人女作家們從自身的生活狀態出發,揮墨構建的一個個鮮活角色,無一不折射出了黑人女性在面對困苦生活環境、面對重壓下相互扶持的人道主義精神,同時她們的樂觀、隱忍也體現出了在謀生存、求發展過程中對家族的深厚感情以及對本族傳統文化的珍愛與傳承。
(2) 描寫女性為尋求自我實現的抗爭
隨著當代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女作家們開始關注女性為了尋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作出的抗爭。她們筆下塑造出了一個又一個極具反抗精神的角色,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黑人女性的內心世界,深刻的反映了在男權主宰的社會中黑人女性的心聲。這類題材的典型代表作有莫里森的作品《秀拉》、《所羅門之歌》等。《所羅門之歌》里塑造的敢于追求自由的拍拉特,《寵兒》中寧肯選擇殺死女兒也不愿其被奴役的黑人母親賽斯,《紫色》中敢于反抗權威熱情奔放的黑人女孩沙格。這些新時代的黑人女性,顛覆了傳統的美國黑人女性形象認知,她們個性張揚,獨立自強,在婚姻、家庭、兩性關系中都享有獨立的自,她們敢于用自己的方式大膽掙脫社會中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桎梏,雖然結局中時有失敗,但她們的反抗精神引起了人們對黑人女性生存狀態的關注與反思。
中國的體育市場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繁榮。打開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伴隨著安踏、康踏等一大批國產運動鞋的全新登場,體育明星、影星、歌星的紛紛登臺,國產運動鞋領域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毫無疑問,眾廠家都是看好了中國申奧成功、足球沖出亞洲之后的體育商機,NIKE、阿迪達斯的巨額利潤也無時無刻不在誘惑著這些后起之秀,但如今我們的這些國產品牌的現狀如何?品牌的級別是不是由明星的級別決定的?NIKE、阿迪達斯這樣的名牌又是怎樣成功的?民族體育品牌又該如何崛起呢? “傳統牌”——就地徘徊
在李寧牌前后,國內有一批品牌興起,當中以十佳、格威特、康威、捷安特為代表,它們都曾馳騁市場,但如今這些品牌已顯老氣橫秋之色,不但缺乏創新,且沒有明確的品牌戰略規劃。“十佳”伴隨著亞運會及中國十佳運動員評選而誕生,至今讓人記憶猶新,其式樣當時也比較時尚,可是路走的并不遠。“康威”樹立的是大眾體育品牌形象,九運會贊助活動中還能看見身影,看起來卻像服裝品牌,運動性能不夠。“格威特”在眾多老品牌中較為突出,曾經請陸毅、徐靜蕾為其廣告代言,凸顯其青春、時尚的品牌個性,引發了一定的市場效益。還曾高舉民族大旗,想喚醒民族意識的覺醒,造就中華民族體育品牌,進而產生品牌的認同,但它卻恰恰忽視了體育是全球共同的文化這一面。 “明星牌”——粉墨登場
繼前面所述的那些老品牌之后,搭乘申奧這趟快車,國內掀起了新一輪聲勢浩大的運動鞋造牌運動,大多品牌出自有“中國運動鞋之都”之稱的晉江,為了爭奪市場,紛紛挑起明星大旗,有體育明星、影星、歌星,電視廣告出現了“群英會”:謝霆鋒飛奔起來,標志影像在大廈上劃過;緊接著,鄭伊健也攜靚女奔跑,然后停下來告訴你“運動就要酷到底”;新廣告天后伏明霞更是閃亮登場——“運動每時每刻”……近期,筆者針對100名體育運動愛好者做了一項電話訪問調查,僅有1%的人能把一個品牌及其代言人對上號;35%的人能回憶起幾個明星,但記不住牌子;42%的人根本不關心這類品牌;29%的人認為大同小異,牌子太雜;28%的人認為這類品牌,根本無法與耐克、阿迪達斯媲美。 李寧——榜樣的力量
... ...(本文尚未結束)... ...
回顧百年來的民族史,就是一部艱辛的“逆襲”史。無數人杰傾盡才智,以圖中華民族能在工業時代趕超其他族類。雖艱危多難,遭盡欺凌,仍能合民族之力險度劫波。然而法西斯主義興起,一場由日本軍國主義發起的,無異于在我民族的前途上攔腰一斬。
國雖破,山河仍在。面對史無前例的踐踏與屠殺,中國各派軍人浴血奮戰,一致對外,用鋼鐵意志和血肉之軀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一寸河山一寸血,最終堅持到了勝利來臨的最后一刻,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重大貢獻。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全世界都看到了中華民族面對危難時爆發出來的超能量。
因為這一場偉大的抗戰,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也空前覺醒,猶如鳳凰涅盤重生,此后的民族史,完全是另一種風貌,可謂脫胎換骨,而中國也快速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直至今日。
往事回首多驚夢,誰人憐取丹青心?當年那些氣震山河的護國壯士們,無論是因功授勛者,還是卸甲歸田者,亦或是政見不合者,多已在時光里化作塵土,深藏功與名。撫今追昔,我們不禁慨嘆時間的無情,如今想要去當面致敬,卻斯人無蹤,徒留遺憾。幸而尚有那些健在的英雄及英烈家屬,仍能承載和延續那偉大的抗戰精神,讓我們民族借禮遇而緬懷致敬,弘揚愛國主義。這種洗禮,勝于任何形式的愛國教育!而其中所蘊含的國際主義精神也會得以彰顯,從推廣的意義上講,這又是一件收效不可估量的宣傳案例。
紀念之余,我們還要抵制和注意兩種現象。
其一,近年來,國內個別抗日文藝作品 “兒戲化”劇情,雖惹來無數眼球效益,但卻受到官方和民間的一致批評與抵制。媒體曾做過調查,一些健在抗戰老兵看過此類作品后,無不痛心疾首悲憤莫名,當年若是沒有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中華民族又怎會付出三千多萬人的重大犧牲取得最終偉大勝利呢?歷史是很嚴肅的事情,尤其歷史作品更要嚴肅對待,如果這樣的惡搞不受抵制,那就是在對抗戰英烈們發出可恥的嘲笑,我們也談不上對犧牲的抗戰英雄有所尊重。
【關鍵詞】 中國民俗藝術 文化溯源 原始美
1 “2011北京?中國民俗藝術國際論壇”的基本情況回顧
1.1 開幕式及專題報告
2011年10月15、16日,“中國民俗藝術國際論壇”開幕式及專題報告會在北航舉行。此次國際論壇的學術主題為:現代性與民俗藝術、中國民俗藝術的保護與傳承、民間信仰與民俗藝術、現代教育與民俗藝術等。出席論壇有30余位專家學者,分別來自國內及法國、英國、日本的高校與相關研究機構,學術研究涉及社會學、人類文化學、藝術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民俗藝術收藏與研究等方面。
懷校長在開幕式的講話中指出:中國民俗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寶藏,是充分體現民族精神的文化遺產,是激發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和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依托。研究以及發掘蘊藏其間的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文化傳承和建設的重要使命。
在隨后的專題報告中,田青、鄧啟耀、范華(法國)、大田尚作(日本)等與會專家發表了專題的學術報告,報告的內容涵蓋現代保護民俗藝術的必要性和難度、以及如何把民俗藝術運用到現代的教育當中去以及切實貫徹保護民俗藝術的步驟和方法。兩天的報告聽下來,頗受感動,內心對于民俗文化的喜愛更為強烈,迫切地希望能夠追隨專家學者們的腳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去研究各地域的民俗藝術,在即將面臨消逝的民俗文化邊緣能撿起一些文明的碎片。(圖1)
1.2 “超越與創作――移動的古代祭祀壁畫”展覽(圖2)
整個的民俗藝術論壇,最令人震撼的當屬“超越與創作――移動的古代祭祀壁畫”展覽,展出的80幅古代繪畫和200個古儺面具特別震撼人心,這是顏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在平時細心收集、整理、修復和裝裱的一些民俗杰作,這也是顏老師收藏的一批塵封百年的古代祭祀壁畫的精品,這些祭祀壁畫均為傳承下來的工筆畫真跡,跨地域范圍廣闊,包括貴州、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在時間上橫貫明清、民國等幾個時期。內容多為天、地、水、陽四界古往今來的歷史英雄、祖先親眷、神仙鬼怪、動物與草木精靈,包含巫術、道教、佛教、祖宗神靈信仰和儒家教義等文化與情感內容。
這些古代作品大俗大雅,古灘面具率性、自由奔放、渾厚,各個祭祀壁畫又嚴謹、深沉,堪稱傳統美術的好范本,畫作的精細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顏老師說:“這些作品展示了前人面對神圣美好與他者悉心分享、相互慶賀告慰, 面對天災人禍自我鼓舞、自我療救的人情與人性關懷,展示了前人以藝術方式自娛自樂, 以無中生有的卓越想像力彰顯浪漫精神, 以藝術創造的方式敬畏生態自然、超越功利實在、延展生命時空、升華人性意境、提升幸福指標的恢宏態度。”是的,這些至今仍保留著我們祖先的提問的民俗藝術作品,向我們傳遞著生生不息的民族感情和無盡的想象力。
1.3 沅陵縣原生態民俗歌舞專題展演
民俗藝術論壇還特邀了湖南沅陵縣藝術團于15晚在北航學術交流廳進行了主題為“四季飆歌”原生態民俗歌舞展演,分為“春之聲”、“夏之夢”、“秋之喜”、“冬之情”四季篇章。
沅陵的歌舞藝術表演是集沅陵民間歌舞于一體的一種藝術形式,有酉水船工號子、盤木號子、打夯號子、車水號子,有精彩腔調的山歌演唱,有詼諧的小調表演,有民間喜慶點子,還有古老習俗之舞《哭嫁歌》等。整個的演出把我們帶回到原生態的民間,放縱在山川和大地之間,徜徉在小河和田埂之上,讓我們去感受那種來自于原生態的無窮的生命力和濃郁的民俗風情。
2 民俗藝術的覺醒對設計藝術文化的影響
當下中國的設計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設計屆開始經受日本和歐美設計的影響,模仿、抄襲、嫁接日本和歐美的設計,導致了創新文化意識的匱乏和民族語言的缺失。但隨著現代民族意識的逐漸清醒,民間的元素逐漸被藝術家挖掘,設計業陷入一個茫然的混合發展的狀態。
我們現在不會像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樣盲目的崇拜西方的設計,因為西方的設計是立足在他們的發展基礎之上的,根本救不了中國的設計,曾經盲目地學習反而使我們失去了自己本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心里認同感。不管是哪個國家的設計,都不可能從別的國家移植中的來,只能在本民族文化基因和藝術精神的繁衍下成長,都要立足于本國的國情和本民族的文化,因為這些才是文化發展的基本源泉,才是藝術長期發展的基本沃土。一個設計師如果沒有本民俗的傳統文化修養和沉淀,那么他所節后的設計文化只能說是一種比較膚淺的表面的文化,這種嫁接的“無根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能曇花一現。
CHEN Chuan-cai
(Chinese Department,Chinese Peoples University,Beijing 100872,China)
【內容提要】當代中國文論的變革發展,凸顯了“文學是人學”的視角。文學通過對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矛盾的過程展示,極大地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了人的自覺,為人性的豐富、發展展現了多種可能性;從而確證了“文學是人學”的命題,從最深層的意義來理解,可以認為是文學本體論的命題。因此,當代文學觀念的變革、重建,就不能停留于文學主體性和文學價值論的探索,還應當推進到文學本體論的構建上。
【摘 要 題】文論建設
【英文摘要】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ontology protrude the visual angle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Through the display of the contradiction procedure that deeply hides in mans natural character,literature greatly enriches mans spiritual world,strengthens mans consciousness,displays many possibilities for the richness and development of mans nature,thus proves the subject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deepest level,it may be considered that the subject is the literary ontology.Therefore,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iterary idea can not only stop the exploration of literary main body nature and literary value theory,they should be promo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ontology.
【關 鍵 詞】文學本體/生命本性/文學價值取向/人生觀念/文學的層次品位
Literary ontology/life natural character/direction of literary value/human life idea/the level grade of literature
【 正 文】
中圖分類號:B83-0/I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5424(2003)01-0068-08
進入新世紀以來,人們在反思既往、探求未來發展中,既感受到20世紀歷史巨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又體察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自身及人與人之間正面臨新的矛盾和沖突:一方面,人們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重視科技的不斷發展,經濟水準的不斷提高,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另一方面,人們也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警惕人自身的物化、工具化、異己化,力求通過高揚人文理想,使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礪相長,促進人超越異化而獲得全面發展。從而顯現了未來的變革不僅是物的變革,更是人的變革;人要有力地作用于社會變革,就須在變革中不斷完善自身。因此,人的全面發展問題,不但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中心問題,也是當代文化(文論)建設的旨歸。
當代文學審美實踐越來越明晰地顯示了文學(文論)的變革、創新,始終與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相伴隨、相融合的特點,進一步確證了《文學是人學》的命題,從最深層的意義來理解,可以認為是文學本體論的命題,即文學本體和人的生命本體相關聯,應把文學放到人的生存發展的根基上,與人的自由解放聯系起來加以考察。那種回避人的問題的文論是膚淺的,而缺失文學維度的文論則是片面的。
一
文學與人的生命本性,與人的生存發展究竟具有怎樣的聯系和意義?或者說人究竟何以需要文學?這也許只有循著人的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征去思考探求。
人的生命活動可以說有兩個基本指向。一是指向自我肯定和自我實現;二是指向自我解放。
首先,人類最基本的活動是改造或創造對象世界,求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無論主體自覺與否,這種生命活動本身就是人的本質力量的一種實現和確證。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說:“實際創造一個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的自然界,這是人作為有意識的類的存在物的自我確證。”由于人是有意識的,他不僅面對著一個外部客觀世界,而且還有一個自身的內部精神世界,因此人就不僅在現實中,而且要求在精神上肯定自身。現實的肯定方式是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實踐活動,而精神肯定的方式則比較復雜,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學藝術活動。馬克思說:“藝術創造和欣賞都是人類通過藝術品來能動的現實的復現自己,從而在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1](P125)這里指的就是人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和確證。
人的本質力量特別是精神本質(比如某些復雜的意欲和情感),作為一種潛能,無不時時在追求著實現。尤其是當現實的實現遇到障礙時,便往往轉化為假想的亦即精神方式的實現。人類童年時期創造的文學藝術,如壁畫和神話,雖不無符咒意味,但主要還是表現某種當時無力實現的幻想,比如,把實際上還不能戰勝的野牛殺死,把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征服等等,這實質上是人類要求征服自然的意志愿望在想象中的實現,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肯定。隨著人自身物質實踐能力的增強,想象也可以轉化為現實的創造,如飛天、奔月、遠渡重洋都已成了今日的現實。這樣,能夠在現實中得到肯定和實現的東西一般說來就不再需要在想象中尋求實現和肯定了。所以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隨著這些自然力的實際上被支配,神話就消失了。
從人類的發展趨向來說,一方面,隨著人類物質能力的不斷發展,就可以更有效地改造和創造對象世界,使自己的某些愿望需求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得到滿足,使自身的某些本質力量得到現實的肯定和實現。與之相應的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本質也會隨之不斷發展和豐富,如果說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方面無限可為,而精神上的某些追求如人類相互間的愛與理解,社會生活的合理,愛情的甜美豐富等,卻也許難以完全在現實中得到實現和肯定,或者說它們具有永遠不可窮盡的內涵。因此人類就不僅永遠需要在現實中實現和肯定自己,而且也永遠需要在精神上實現和肯定自己。這也許是文學藝術作為人的精神本質自我實現和肯定的一種方式,將和人類共存下去的一個方面的理由和根據。
其次,人的生命活動不僅追求自我肯定和實現,往前推進一步,他還追求自我解放和超越。文學藝術活動作為人的自由自覺生命活動的一種方式,也就不僅與人的自我實現自我肯定的要求相聯系,而且在更深刻的層次上和人的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相聯系,從而展開和生成著它多方面的豐富本質。
人的解放包含著互相聯系著的兩個方面,即自我精神上的解放和人的現實解放。文學藝術活動作為一種精神領域的活動,當然首先和人的精神解放相聯系并顯示自己的意義。人是惟一有精神的存在物,而人的精神往往比肉體更容易受到傷害,在人們的現實生存中,被壓迫的地位處境,自由生存權利的被剝奪,還有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種挫折打擊,都會帶來精神上的痛苦、煩惱、苦悶、壓抑,或者導致精神的麻木,靈魂的扭曲,主體意識的失落等等,使人的精神被嚴重束縛,甚至成為精神變態的人。這種精神上的壓迫狀態往往會生發出一種內驅力,尋求自我精神的解脫或解放。這種自我精神的解脫或解放,可以有兩種最主要的方式或途徑,這就是宗教和文學藝術。宗教給人送來上帝的關懷或天國的幸福,使人的精神得到撫慰,這是一種外力的拯救;文學藝術活動則使人在自己創造的審美想象的世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這是一種自身的超越和解放。由于這種自覺的超越和解放,就有可能使人的精神本質得到復歸,被束縛的精神力量得到釋放,使主體意識得以喚醒,而這正是爭取人的現實解放的必要前提。
毫無疑問,任何精神解放都只具有相對的意義,都不能代替現實的解放。馬克思曾深刻指出,解放是一種歷史活動,而不是思想活動。只有在現實世界中并使用現實的手段才能實現真正的解放。不從現實中獲得解放,精神上也不可能最終得到解放,因此人的精神解放和現實解放總是相聯系的。文學藝術活動雖然直接與人的精神解放相關,但由于人的精神解放畢竟要導向現實解放,因此文學藝術活動也必然要指向現實,與人們爭取現實解放的活動相聯系。
正如馬克思所說,人的活動一開始總是從個人出發的,人的解放也往往總是從爭取個人的解放開始的。然而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任何個體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處在復雜的現實關系之中的。因此,個體解放雖然具有某種相對獨立的意義,但在根本上又都只能是社會解放,都只有通過改造社會,改造現存關系才有可能實現。而要改造現實社會關系,就不是靠某一個體,而要靠一個社會群體協調努力才能奏效。這樣,個體解放就和群體解放,和整個社會的解放聯系在一起了。文學藝術活動雖然從它的本性而言是一種個人的活動,但是當個人的生命活動指向爭取自身的現實解放從而與群眾的社會活動相聯系的時候,也就自然而然會超出個人狹隘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的意義,就會指向對社會生活的參與,對現存關系的揭示批判,對社會變革和人的解放的思考等等,這樣個人創造的文學就具有了普遍的社會意義,具有了社會意識形態的特性,對于它的創造者來說就帶來了一個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問題。文學藝術活動這種由個體意義向社會意義的衍化,顯然不能認為是它的本性的異化,而恰恰是它的本性的一種合乎邏輯的自然延伸和展開,因為它是和人的生命活動的展開,和人的自我解放追求相一致的,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當然,對于文學藝術的創造者來說,個人精神上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與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之間確實有一個如何統一和契合的問題,而這則與創造者的主體自覺意識相關。
人的生命活動是一個無限的過程,人的解放也具有無限的內涵。馬克思曾經強調,所謂人的解放,是意味著“一切屬人的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這就不僅包括人的現實解放,即改造不合理的現實社會關系,使人獲得生存自由,甚至也不只限于擺脫精神上的束縛壓抑,而且也包含著使人的一切精神感覺、精神特性的徹底解放和自由發展,比如耳朵成為音樂的耳朵,眼睛成為形式美的眼睛等等,這樣,人才真正實現“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文學藝術活動作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的一種方式,就不僅對一定歷史范疇內人的現實解放和精神解放具有特殊意義,而且在人的一切屬人的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中無限可為。而這也許是文學藝術活動具有永存的意義和無限發展可能的又一個方面的理由和根據。
文學活動既然是人的自由自覺生命活動的一種實現方式,那么人們的文學觀念就在根本上與他們的人生觀念相通,或者更確切地說,人們的人生觀念往往決定著他們的文學觀念。
有史以來的人生觀念雖然千差萬別,但總的說來大概有兩種主要取向,即“兼濟”與“獨善”,或者叫“兼濟人格”和“獨善人格”。所謂“兼濟人格”,其人生指向是心懷天下,面向社會,改造現實,解放大眾,而自身價值的實現就體現在改造社會解放大眾的事業上,自身的解放也包含在群體的解放之中。“獨善人格”的人生指向則是面向自我,追求自我個性的解放,自我價值的實現,自我人格的完善。在生活實踐中,對于不同的個體來說,有的也許偏于強調“兼濟”,有的也許偏于追求“獨善”,有的也許是兩者復雜交織互相轉化,形成了人們人生活動的千差萬別。
和人生觀念的這兩種主要取向聯系,在文學觀念上也同樣存在著這樣兩種指向,即“為社會人生而藝術”和“為藝術而藝術”。前者主要指向參預現實變革和大眾解放,后者主要指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實現和自我完善。從整個文學史和文論史的發展看,可以大致分辨得出這樣兩種主要傾向和潮流;而從具體作家的創作和理論主張來說,則同樣存在種種復雜情況:有的偏于強調為社會人生,干預生活,參與變革;有的偏于追求自我表現;有的則二者兼取,在不同的條件下有不同的側重。正是由于人們在人生觀念及其文學觀念的指向上存在這些差別,因此帶來了文學創作上的種種復雜現象以及文學基本觀點上的幾乎無盡無休而又難分高下的爭論。
總之,關于文學本體論的思考,使人們知道文學活動是和人的生命活動相一致的,一定的文學觀念并不是人們隨意杜撰和隨便選擇的,而是和人們的人生觀念相關聯的。在實踐中,根據一定的主體性條件又往往會引出不同的價值取向,這樣,文學觀念就實際上一方面聯系著文學主體論,另一方面聯系著文學價值論。因此,由文學本體論的思考就還要分別推及對文學主體論和文學價值論的進一步認識。
二
文學主體性是和人生觀念相聯系,和人的實踐活動相統一的。因此,考察文學主體性還應當從現實主體性入手。
主體性是人在一切活動中作為主體所具有的特性。人類一切活動的實質是人自身的生命活動,那么,主體性具體說來就是人在自己生命活動(包括現實活動和精神活動)中所具有的自由自覺的特性。所謂自由,指人的活動不聽命于任何外部力量,而是根源于主體的自由意志,是自發的;所謂自覺指人對自己的活動及其目的意義有著清醒充分的意識,而不是盲目依從的,這種主體的自覺意識就是主體意識。人在現實中的主體意識指人能夠意識到自身在現實中是怎樣的和應該是怎樣的。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他不僅能夠認識外部世界,更重要的還在于具有自我主體意識。從人類史的角度看,人類意識的發展,人的自我意識、主體意識的萌發經歷了相當漫長的過程,然而只是到了人們逐漸具有了一些自我主體意識的時候,人的生命活動,包括對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的追求,才逐漸變得自覺起來。不過從個體方面看,情形又顯得復雜得多,就是說現實生活中每一個體是否具有自我主體意識或這種意識的程度如何往往是千差萬別的,因而也就帶來了人們生命活動和人生追求上自覺程度的差別。
轉貼于
人的主體意識往往首先表現為個體意識,因為人的存在首先是個體的存在。通常所謂人的發現、人的覺醒也總是從個體意識的覺醒開始的。人的主體意識雖然首先表現為個體意識,但并不僅僅具有孤立的個體意義,因為任何個體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是處在復雜的群體關系之中。因此,所謂意識到自我是怎樣的和應該是怎樣的就包含著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現實關系是怎樣的以及合理的社會關系應該是怎樣的。這樣,對于一個個體來說他就首先在自己的意識中將自我的存在和他人、群體的存在聯系起來,同時也將自我的生存發展要求與群體的生存發展要求統一起來,并進而在實踐上使自我個性解放與群體社會解放相協調,只有在這種個體意識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凝聚成民族主體性,形成民族解放的浪潮。如果個體意識僅僅只局限在意識到個體的自我人生價值,孤立地追求個體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那就有可能導向“自我中心主義”,并且最終也許會因為孤立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的實際上難以實現而使這種個體意識在悲觀中重新歸于沉落。當然這里并不否認個體意識和個性解放本身的相對獨立意義,比如在封建專制極權統治壓抑和否定個體、個性的條件下,個體意識的覺醒和強化,個性解放的追求都是對不符合人性的現實的直接反抗,是人的解放的一種形式,但它終歸要匯入民族社會解放的潮流,否則仍將走向自我迷失。
文學主體性是指人在文學活動中作為主體所具有的特性,即主體在文學活動中自由自覺的特性。文學主體性同樣和主體的自覺意識相關,即一方面意識到自身是文學活動的主體以及文學活動對于自身的意義;另一方面意識到文學本來是怎樣的和應該是怎樣的。人們的文學觀念實際上就根源于此。
文學主體性其實并沒有確定不變的內涵,由于人們的主體意識有著不同的層次意義,文學主體性也實際上有著不同的層次品位。
前面說到,人的覺醒總是首先從個體意識的覺醒開始的,基于這種覺醒,個體便走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實現、自我解放,而這往往是整體意義上人的解放的開端。但是,當人的主體意識還停留在比較狹隘孤立的個體意識層次的時候,這種所謂主體性就實際上有一定的局限。由此推及文學主體性也同樣是如此。基于單純個體意識的文學主體性當然也表現為某種自由自覺的特性,但這種自覺不過是單純個體意識的自覺,這種文學活動的自由也往往是個人精神上的某種自由,或者說只是在審美境界中獲得精神上的解脫和滿足,比如“自我表現”論的文學觀念及其創作追求就主要是把文學活動當作單純表現個人生命意志和情感體驗的一種方式;文學主體性理論和“自我實現”的文學觀念也實際上是把文學活動視作個體人格價值、精神本質的一種自我實現和確證。這種從比較單純的個體意識出發的“自我表現”和“自我實現”,在個體人格比較高尚的條件下,也許可以表達某種超出個人意義的情感,如對他人以至對人類的愛;而在個體意識比較褊狹的情況下,則往往會限于表現一己私情,有的甚至可能把某些生命本能、感性當作人的生命本質來表現和追求,從而導致人欲橫流,這實際上是主體性的淪落。因此,基于單純個體意識的文學主體性雖然也不失為一種主體性,也表現為某種自由自覺的特性,但它的意義畢竟有限,因而還只是一種較低層次品位的文學主體性。
更高層次品位的文學主體性則是基于充分的個體意識和清醒的時代意識、民族意識的有機統一。如前所說,真正清醒自覺的主體意識應當是在自己的意識中將自我的存在與時代生活環境聯系起來,將自我的生存發展要求與民族群體的發展要求統一起來。在這種充分的個體意識和清醒的時代、民族意識有機統一基礎上形成的文學主體性,就超越了狹隘的“自我中心主義”,從而獲得了更為豐富博大的內涵。以這種主體性來對待和參與文學活動,那么文學就不僅僅只具有表現自己的意義,甚至也不只具有實現自我的某些精神本質(如想象、意志、愛等等),而且也是爭取和實現自身及民族群體現實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的一種方式。因此文學就不只具有個體活動的特性和價值,而且具有社會的特性和意義。即使是對于個體自身來說,與那種單純追求精神個體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相比,這種包含著整個現實人生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無疑具有更全面深刻的意義,與這種生命活動相聯系的文學也必然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我們說,這種超越了狹隘個體意識和精神特性而指向人的全面實現、全面解放、全面發展的文學主體性是一種更高層次品位的主體性。
由于文學主體性事實上具有不同的層次品位,那么文學活動作為人的自由自覺生命活動的一種方式,它所追求的人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也往往有著不同的品位和意義,而且文學上的所謂生命意識、懺悔意識、憂患意識等也可以有不同層次的含義,即它既可以是以自我為思維中心而生發的,也可以是對包括自身在內的整個民族和人類命運的關注思考而形成的,前者可能導向個人的享樂追求,后者可以升華為一種崇高的人類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們在談文學主體性的時候,籠統地主張以人為思維中心,強調自我實現,自我解放及種種主體意識還不夠,還應當進一步區分文學主體性及種種主體意識的不同層次品位。文學主體性的品位不同,文學活動所能達到的境界也會有很大的不同。由此觀照新時期以來的文學,可以說它的每一個進步都與主體意識的覺醒、主體性的強化相聯系,那么它的某些失重和浮泛也同樣與文學主體性的層次品位不高相關。
三
如前所說,人的精神活動和現實生存實踐活動之間實際上并不隔絕,而是相互聯系,雙向流動轉化的,那么對于文學活動的價值,也許就不能僅僅從精神需要方面,還應當從人的本體存在,從整個現實人生的發展需求來理解。根據現實人生的不同發展需求,文學活動也許可以說有兩重主要的價值取向或價值功能。
首先,從比較消極的方面來說是補償調適功能。所謂“補償”是指對人生缺憾(缺乏或失落了某些東西)的某種彌補和償還。從人的生存發展愿望來說,沒有誰不追求人生的充實和生活的圓滿,然而現實人生本身卻往往難以盡如人意,構成這樣或那樣的人生缺憾。這些人生缺憾在現實活動中得不到補償,那么就往往導向在精神上,在文學活動中以審美想象的方式實現補償。比如有生理缺陷的人缺乏正常人的人生生活,由此往往會生發出強烈的補償愿望,當他們從事文學活動的時候,便很容易借助于這種方式實現心理補償。我們看到,主體在哪個方面缺憾最甚,便在這方面表現出特殊的審美追求:失明者偏愛于描繪明麗的景物和繽紛的色彩;失聰者則鐘情于節奏和旋律;肢體殘缺者更愿意表現人的強健體魄和自由活動等等。而且,由于傷殘者一般都有一種深層自卑心理,而在文學中則往往偏于塑造自尊自信意志堅強的人格。這種現象從表層來說是主體精神意志的投射,從深層心理來說則根源于對自卑心理的克服和補償的愿望。再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如果缺乏或失落了什么,在文學中也往往會有相反的表現:一個缺少家庭生活溫暖的作家可能描寫出一個又一個完善幸福的家庭;在愛情生活上屢遭不幸的作家可能編寫出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懷才不遇的作家可能不停地表現“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的喜悅等等。俗話說:“畫餅充饑”、“望梅止渴”,《聊齋志異》中異史氏曰:“觀其容可以療饑,聽其聲可以解頤”,都可以說是對人的缺憾補償心理及其文學審美創造(也包括審美欣賞)的一種樸素說明。此外,關于“調適”,是說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遭遇到某些打擊、挫折和壓迫,使心理失去平衡,這樣就需要進行精神上的自我調節,使之適應于現實的生存發展,這時文學活動也就成為一種特殊的調節方式,發揮某種調適功能。比如人在現實中受到打擊、被現實力量所否定,便往往在文學活動中尋求自我肯定;由于現實生存環境的不合理,人在精神上感到苦悶、壓抑,也往往借助文學活動加以宣泄釋放,一吐積郁,以獲得某種精神解放;有時由于過度勞累也會帶來精神上的緊張疲勞,失去平衡,文學審美活動也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恢復平衡,如此等等。總的來說,補償調適主要在尋求心理平衡。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學審美的世界是不安靈魂的棲息所;也正是在這一點上,文學藝術和宗教的比較研究成為可能。
其次,從比較積極的方面來說是建構激發的功能。“建構”與補償相對應,是對更高尚完美人格,更健康完美心理,更富有意義的人生的一種自覺追求和塑造;而“激發”與調適相對應則是對人的主體意識,積極的人生進取精神,變革現實的意志和情感力量的一種主動呼喚與激勵。正常人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有美化生活、豐富人生、完善自我,實現自由全面發展的愿望和要求,雖然這種愿望要求在現實中的實現有種種局限,卻可以轉化為文學審美活動中的積極追求。它一方面表現為主體從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念出發,對健全、崇高,理想的人格及其一切合乎人性的東西、合理的人生生活進行肯定性的塑造和描寫,從普羅米修斯式的崇高人格到浮士德式的進取精神,從簡·愛的生命意志到安娜的人性追求,從鶯鶯、杜麗娘的純潔鐘情到寶、黛的叛逆反抗,從高爾基的雨中海燕到郭沫若的火中鳳凰,直到當代文學中喬光樸、陸文婷等人格類型。當然,其中有的作品充分描寫了某種人格人性的自由現實,也有的作品展示了人生有價值的東西的毀滅,這種悲劇性的描寫往往包含著對不合理社會關系的深刻批判,在痛惜中更顯出對有價值人生的肯定與呼喚,從而具有更強烈的激發力量。另一方面則是表現對異化心態,畸形人格,扭曲了的靈魂及一切違反人性的事物,不合理人生生活的否定性描寫和批判。比如古代神話中對眾惡神的描寫,各民族文學中對種種丑惡人格的刻畫:莫里哀筆下的偽君子、慳吝人,果戈理《欽差大臣》、《死魂靈》中的人物,岡察洛夫寫到的奧勃洛摩夫,魯迅筆下的阿Q等。展現人性人格的異化和扭曲,實質上還在于喚起、激發人們對自身的反思,讓人警惕自身的異化,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建構健全的心理、人格,去追求合理的人生生活。
一般說來,在文學審美活動中,人在美的事物面前往往有一種心理壓力,一種失落感;而在丑的事物面前則有一種恐懼感,這意味著主體在對對象的觀照中內含著對自身的發現和反思,由此也生發出自我超越的愿望,從而導向重新塑造自己。因此,積極的文學審美活動就不只在尋求心理的平衡,而在于激發自身向善向美的意志情感力量,追求自我發現,超越、重塑,使人變得高尚完善,從而以更積極的姿態面對和投向現實人生。克萊夫·貝爾曾說,雖然審美情感是置于生活之外和之上的,所以從中可以逃避生活,但當步入審美情感世界的人回到人情事物的世界時,他已經準備好了要勇敢地、甚至是略帶一點蔑視的態度面對這個世界;“被藝術品的純審美意味激動著的男女,總是以一種激動和興奮的心情走進外部世界,這種心情使得他們對于在他們周圍發生的事情更為敏感了。這樣一來他們就有可能更為強烈地感受到人生的意義和生活的可能性前景。”[2](P155-156)這種審美活動對于文學創造主體和文學接受主體都有同樣的效應。其區別在于,創作活動是主體追求自由發展的生命本性的一種自覺投射和實現,它內含著主體的自我觀照,自我呼喚,指向主體人格的自覺建構與激發;而欣賞活動則是主體追求自由發展的生命本性的自覺迎合與投入,它內含著主體的自我發現與反思,從而導向主體人格相對被動的建構與激發。
文學的這兩重價值取向或價值功能,雖然在層次品位上有比較消極和比較積極的區分,但應該說都與人的生存發展需求相聯系。我們知道,人生有兩個基本向度:生存指向現在,發展指向未來。立足于現實生存,人們面對的現實和自我也許將永遠是不完善的,生活往往會有波折,人生難免會有缺憾,心靈也時常可能發生傾斜,因而精神上以文學審美方式實現的補償調適也許是永遠不可缺少的;而著眼于未來發展,自我有無限的可超越性,精神人格也有無限的可塑性,人生更有無限的發展前景,具有生命活力和自強意識的主體也許永遠不會滿足于生存現狀,永遠不會放棄對健全人格和完善人生的追求,這種自覺追求在精神方面就往往轉化成為文學審美活動的建構與激發,并最終影響人的現實生存與發展。因此,文學的這兩種取向都有其存在的根據,也各有其自身的意義和價值。
從文論史的情況來看,人們在文學價值觀念的這兩重取向上似乎各有偏取。比如,那些把文學活動和個體的生存意義相聯系的人們往往比較偏于著重文學的補償調適功能,如康德、席勒、尼采、叔本華、弗洛伊德、王國維等;而那些把文學活動和社會變革、人的解放與發展相聯系的人們往往比較重視文學的建構激發功能,如俄國民主主義的批評家們和馬克思、恩格斯、魯迅等。從創作方面的情況看,不同的作家也往往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和追求。也許正是由于這種文學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上的差別,帶來文學上幾乎永無止境的爭論。而人們這種文學價值觀念或價值取向上的不同歸根結底又和人們不同的人生價值觀念、主體性的不同層次品位有著內在的聯系。不過問題也許還有另一個方面,如前所說,文學活動首先是精神領域的活動,是人從精神上自我肯定,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因而它的價值也首先是精神價值。但是,人的精神活動和現實實踐活動應當是相互聯系的,主體經過精神、心理上的重新調整和建構,無疑還應當指向適應和改造現實,爭取現實的解放和自由生存發展。然而實際上,對于有些人來說,卻往往容易把文學審美活動當作逃離現實、退回內心的方式,滿足于自己的“審美”解放,陶醉于自,由的審美境界,以至于忘記或放棄了現實的解放與發展,這應當是文學價值論研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個問題;也是當今文學(文論)建設中應予重視的重要問題。
收稿日期:2002-09-14
參考文獻
關鍵字 傳統文化 語文教育 內涵 教育實踐
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
1、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而精深,要把握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就應該把握傳統文化總線,而中華傳統文化最鮮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對于人文這個詞,最早在《周易》中有記載"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在傳統文化中,人文就是不以武力,而是以一種文明的方式,講究教化,以詩書禮儀樂來教化人,以此來建立一個人倫有序的理想社會。
2、理性看待儒家文化。從打倒孔家店開始,儒家的思想被認為是封建的,都是糟粕,應該統統拋棄。"從歷代治國的理念、政治制度的構建,以及人身修養、安身立命的最核心的價值觀這些方面來看儒家確實是中國文化的主干。"從先秦原始儒學的克己復禮,到漢代儒學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到理一分殊的宋明理學,直到近代儒學,儒家文化走過了漫長的中華文明史,要想把它從傳統文化中完全剔除那是不現實,也不可能的。
3、道家思想的內涵。道家思想里,最核心的是"自然無為"的思想,這包含了古人對天地萬物本源的認識。所謂"自然無為"包含兩層意思:其一,"道法自然"出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是天地萬物的一個根本特性,指它的本來面貌。其二,"道常無為",這個"為"是以自己的意愿改變它的意思。"道常無為"就是要隨萬物之本性而因勢利導,要輔佐萬物生長。只有準確理解了"自然無為"的思想,才能正確把握道家思想的內涵。
4、佛教思想。佛教經歷了本土化以后,就在中國站住了腳,生了根,開了花,成為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隋唐以后,佛教在民眾的信仰層面,在民眾的精神領域里,應該說超過了儒家和道家,占據了主導地位。
二、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主體地位的具體方式
1、注重教材的開發。教材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學習媒介,也是主要的學習工具。教材是來于文化、承載文化、傳播文化的文化載體,在一定意義上說,從語文教材開發的角度看,只有挖掘傳統文化的優秀資源,保護好傳統文化遺產,才能保障傳統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傳統文化是一種取之不盡的寶貴資源。入選教材的課文應該經典作品,它們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經過時間的考驗,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并早已被廣大讀者所接受。經典傳統文化與時代文化是可以并存共處、和諧發展的。
2、與時俱進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作為一門傳統的基礎學科,語文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語文教學工具由一開始的,一塊黑板加一支粉筆,發展到投影、電腦、音響等各種媒體的工具,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教學方法。
我們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嘗試采用各種媒體豐富語文教學過程,課本中選取的詞大部分大家都很熟,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秦觀的《鵲橋仙》等,這些歌曲還比較好找。所以,我們就可以用音樂來帶動語文教學,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在語文學習中,體會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
三、傳承傳統文化的語文教育實踐
1、利用傳統節日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熏陶。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好傳統節日,大力弘揚和傳遞傳統文化的精髓,將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在語文教育中傳遞下去。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將傳承傳統文化滲透到語文教學中,把文化傳統傳承下去,這也是保持中華民族獨立性的要求。
2、讓學生在經典閱讀中接受傳統文化熏陶。中國古代一直很重視誦讀,啟蒙教育業是從誦讀和記憶開始的。教師可以定期舉辦了經典閱讀交流活動,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列出一些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供學生課下閱讀,也可以發動家長與學生陪讀,及時解決學生閱讀中的問題。學生也可以更多的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民族獨立性和民族歸屬感。
四、總結
在這個文化全球化的時代,強勢文化的侵入是不可避免的。中華民族文化要想傳承下去,就必須從語文教育做起,讓孩子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經典,汲取民族文化的精華,樹立民族的獨立性,這樣才能找到民族認同感,中華民族才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語文教育中加入當代文化的同時,必須確立傳統文化的主導地位,因為民族意識的根據就是民族文化傳統。我們可以將傳統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中華民族也一定可以在文化多樣化的新世紀里強盛不衰。
參考文獻:
[1]張英楠.儒家文化在語文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從精神之維去涵育人的生命情懷[D]
[2]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國學研究-基于人教社高中語文必修實驗教材的教學實踐[D]
[3]郭家齊.中國教育思想史[M]
[4]田廣林.中國傳統文化概論[M]
[5]王世堪/主編:《中學語文教學法》[M]
[6]蘇澤清.論中華文化在華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關鍵詞: 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思想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發展脈絡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歷史,是一幅復雜斑駁的圖景:內亂不斷,外患頻仍,專制橫行,列強凌侮。在民族危難和社會危機的催生下,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思潮應運而生。梁啟超作為一名理性的民族主義者,始終致力于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進行梳理,作出客觀的評價,這無疑對我們了解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思想具有重要意義。
一、梁啟超對民族主義的認識
“民族主義”一詞,最早出現于15世紀的德國,近代以后才開始被人們廣泛應用。在世界近代史上,出現過兩種民族主義。即“以反對民族壓迫為內容和以反對封建壓迫為內客。前者以建立資產階級民族獨立國家為目標,用反對民族壓迫為思想旗幟,推動了一系列的革命運動。后者以建立資產階級民族國家為目標,用反對封建壓迫為思想旗幟,推動了一系列革命運動”。①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產生屬于后者。
20世紀初,梁啟超最早提出中國近代民族主義問題。梁啟超說:“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是中國人’之一概念浮于其腦際者,此人即中華民族一員也。”他在《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中明確寫道:“今日之歐美,則民族主義與民族帝國主義相嬗之時代也。專就歐洲而論之,則民族主義全盛于十九世紀,而其萌達也在十八世紀之下半。今日之世界,實不外此兩大主義活躍之舞臺也。”“民族主義之發達之既極,其所以求增進本民族之幸福者,無有厭足。內力既充,而不得不思伸之于外”,這就是“帝國主義之所行也”。今“知他以帝國主義來侵之可畏,而速養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義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國民所當汲汲者也”。②
可見,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的產生是在國家面臨列強侵略、民族危亡的情況下,為挽救社會危機而催生的。梁啟超主張通過迅速培養起中國固有的民族主義,用中國的民族主義來抵制西方列強的民族帝國主義。他所闡述的民族主義概念,用現代專業術語來說,指的是由民族意識喚起的對本民族的感情、態度等,表現為對本民族的忠誠和奉獻,其最終訴求的是建立獨立、民主、富強的民族國家。梁啟超作為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理論的先行者,其對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認識深刻獨到,在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思想史上無疑起到了其他人無可替代的歷史先驅作用。
二、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
在對中國民族主義問題有了一定認識之后,受中國傳統民族觀念的熏陶、西方民族主義學說的啟迪及日本民族主義運動巨大推動力所形成的強勁動力影響,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的發展經歷了從“種族民族主義”到“合族民族主義”,從“天下大同主義”到“民族國家主義”的演進過程。
(一)從“種族民族主義”到“合族民族主義”
維新變法前,梁啟超師從康有為服膺于“今文學派”,以“公羊三世說”為理論核心建構自己的歷史觀。梁啟超認為,民族即指有共同語言地域及共同心理素質的人的共同體,同一種族的人血統相同、語言相同、宗教相同、習俗相同。他在《論民族競爭之大勢》一文中這樣論述“種族民族主義”的產生:在封建時代,分土分民,或同民族而異邦,或同邦而異族,“胡漢吳越,雜處無猜”。但到了封建的末世,“民求自立而先自團,于是種族之界始生,同族則本吸集,異族則相反撥,茍為他族所鉗制壓抑者,雖粉身碎骨,以圖恢復,亦所不辭,若德意志,若意大利,皆以同民族相吸而建新邦,若匈牙利,以異民族而分離于奧地利,皆其最著者也”。
甲午戰敗后,梁啟超從西方民族主義學說中接觸過“民族的國家”的觀念,“近四百年來民族主義日漸發生,日漸發達,遂至磅礴郁積,為近世史之中心點,順茲者興,逆茲者亡”,“今日欲救中國,無他術焉,亦先建設一民族主義之國家而已”。梁啟超倡導建立的民族國家指的是單一的漢民族主義國家。在他此時的民族主義思想中,民族國家的構建只能是單一型的漢民族,而不包括中國的其他少數民族,甚至是排斥其他少數民族的。
維新變法失敗后,梁啟超流亡海外。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1903年以后,梁啟超逐漸接受了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的學說,其民族主義思想開始發生轉變,從“種族民族主義”轉向“合族民族主義”。他在《新民叢報》發表的《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一文中解釋道,所謂“合族民族主義”,即強調在中華共同體內各族為統一之民族。為進一步說明“合族民族主義”的重要性,梁啟超強調:20世紀是“民族帝國主義”興盛的時代,而“民族帝國主義”與以前的“帝國主義”的最大不同之處,就在于“民族帝國主義”是以整個民族的力量對外侵略擴張。既然“民族帝國主義”是以整個民族的力量對外侵略擴張,那么我們要抵抗“民族帝國主義”的侵略,實現民族獨立,也就必須集合整個中華民族的力量,包括滿人的力量,而不能兄弟鬩于墻,制造滿漢對立,“將彼五百萬之滿族先擯棄之”。很顯然,此時梁啟超關于“合族民族主義”的思想主張,已經擺脫了傳統上以文化、種族主義為標志劃分族類的狹隘民族觀念,具有現代多民族國家的觀念。
(二)從“天下王朝主義”至“民族國家主義”
對中國近代史頗有研究的美國學者列文森曾說:“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大部分時間里,可以說是一個使‘天下’變為‘國家’的過程。”③甲午戰敗后,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運動在中國逐漸展開。由于變法嚴重損害了頑固勢力的切身利益,只持續了三個多月就被西太后發動所扼殺,梁啟超不得不流亡海外。
隨著對西方民族主義學說日益廣泛的接觸,梁啟超開始逐漸背離康有為的“三世說”理論,“萬國并立”的觀念開始在他腦中萌芽。在日本,梁啟超親眼看到了這個國家在近代民族主義思潮的沖擊下所表現出來的巨大潛力。在對中日的歷史及現狀進行研究比較后,梁啟超逐漸意識到:傳統的“天下主義”并不能解決“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只有將“天下”與“中國”分離、“國家”與“朝廷”異位,確立民族國家思想,使國家成為國人為之奮斗的唯一目標,才是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所在。
梁啟超在《愛國論》中寫道:“我支那人,非無愛國之性質也,其不知愛國者,由不自知其為國也。”“故吾國數千年來,常處于獨立之勢,吾民之稱禹域也,謂之為天下,而不謂之為國。”“自數千年來,……蓋視吾國之外,無他國焉。”④在此,梁啟超分析了中國人不知愛國的原因所在:由于“天下王朝主義”導致“國家”與“天下”一體,人們只知道有“天下”,而不知道有“國家”。
20世紀初,梁啟超已經接受了西方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的民族主義學說。他剛從美國回來就開始“宣揚放棄個人權利,以國家至上的集體主義價值為本位,提倡‘民族國家主義’,認為中國急需的是建立一個鞏固的現代化國家,‘而自由平等值其次耳’”。⑤對比之前梁啟超對民族建國的看法,我們可以發現,他轉變了以前認為民族建國就是建立單一民族國家的思想,接受了伯倫知理的“合族民族主義”理論,認同建立多民族的國家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其利也不少”。因為“世界文明每由諸種民族互相教導互相引進而成,一國之政務亦往往因他族之補助而愈良”。
梁啟超聲稱:國家要想實現自強,需“平滿漢之屆,誠支那自強之第一階梯也”。⑥他在《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一文中指出,根據伯倫知理關于民族的定義,“吾中國言民族主義者,當于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小民族主義者何?漢族對于國內他族是也。大民族主義者何?合國內本部屬部之諸族以對于國外之諸族是也”。流亡海外的經歷,使梁啟超深切地體會到近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此民族與彼民族的競爭,中國要想實現富強,必須團結國內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的力量,在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建立多民族的現代國家,提高國民素質。至此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的演進,已從“天下王朝主義”嬗變到“民族國家主義”,標志著其民族主義思想趨于完善。
三、對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的評價
任何一種思想的提出,都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也不例外,它是在民族危難和社會危機的催生下產生的。基于此,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深受當時中國特定歷史環境的影響,具有明顯的救亡圖存色彩。剛開始時他試圖用傳統文化來喚起中華民族的自覺意識,重塑民族奮發圖強的精神;維新變法失敗后,特別是1903年接受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的思想后,梁啟超關于民族主義的思想發生了新的變化,從“種族民族主義”、“天下王朝主義”轉而提倡通過建立多民族現代國家、提高國民素質來挽救處于危亡境地的中華民族。
縱觀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實際上它已經觸及到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兩大基本問題:一是民族國家意識的覺醒,以及建立民族國家;二是國民意識的覺醒,梁啟超稱之為“國家主義”。作為中國近代始終致力于民族主義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杰出代表,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在中國近代政治和思想發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影響不容置疑。正如先生所言:“梁任公為吾國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國之思想界。十五年來,吾國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義及世界大勢者。皆梁氏之賜。此百啄所不能誣也。”⑦
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作為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客觀探討無疑對我們了解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思想具有重要意義。回顧中國近代民族主義先驅梁啟超的思想歷程,更有一種特殊的意義。
注釋:
①彭樹智.亞洲民族主義思潮.載《人文雜志》1988,(2).
②梁啟超.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飲冰室合集(第1冊).文集之六.北京:中華書局,1989(影印版):19-22.
③[美]列文森著,鄭大華等譯.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87.
④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270.
⑤徐立望.中國近代民族主義之史的考察.求索.2001,(5).
⑥梁啟超.變法通議?論變法必自平滿漢之界始.《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中華書局,1989:77―81.
⑦.藏輝室札記.上海亞東圖書館,1939:112.
參考文獻:
[1]梁啟超.變法通議?論變法必自平滿漢之界始[M].飲冰室合集?文集(一).北京:中華中局,2005.
[2]梁啟超.中國史敘論.飲冰室文集點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1627.
[3]梁啟超.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A].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冊)[C].2010.
[4]梁啟超.飲冰室文集類編(上)[C].北京:中華書局,1989.
[5]鄭大華,任著譯.列文森.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6]徐立望.中國近代民族主義之史的考察.求索.2001,(5).
[7]鄭大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發展及其他[J].史學月刊,2006.6.
[8]金沖及.和中國近代民族主義.近代史研究.2001,(5).
[9]鄭師渠.近代中國的文化民族主義.歷史研究.1995,(5).
[10]皮明勇.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多重架構.戰略與管理.1994,(3).
關鍵詞:高校;民族主義;引導途徑
民族主義作為重要社會思潮,是學術上的流派,同時更是實踐上的現實存在和運動,因此在社會尤其是青年較多的高校有著較大的影響面和較強的號召力。
隨著中國與世界的融合,民族主義情緒也漸漸的侵蝕到校園,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動,對社會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民族主義的一般含義是指將自我民族作為政治、經濟、文化的主體而置于至上至尊價值觀考慮的思想或運動。
一、民族主義在當代大學生中的表現
民族主義強調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強調民族利益至上,保護和傳承其民族的固有文化傳統和疆界的完整,非常符合年輕人朝氣蓬勃、感情豐沛的特點。當代大學生在豐富和提高知識,探尋發展,了解社會的過程中,比較容易接觸到并接受民族主義思想。
(一)當代大學生接觸民族主義思想的原因
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到,很多大學生并不明確知道什么是民族主義,或者認為自己沒有民族主義思想,但是就一些社會問題進行分析其語言就會表現出民族主義色彩。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對于民族主義的接觸是不知不覺、潛移默化的。
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思想感情,很容易在一個具體案例中被大學生所接受,而大學生的理論分析水平導致他們在具體的案例分析中缺乏全局性,容易被一些簡單情緒所控制。可以看到,當代大學生接觸民族主義思想還是具有較強的被動性。
(二)當代大學生受民族主義思想影響狀況
當代大學生在接觸到民族主義思想后有三種表現。第一種是比較冷靜的,在接受了零碎的民族主義思想之后能夠進行分析,把握在接受的范圍內,認識到其中的利弊之處,納入到自己完整的思想范圍。但這樣的認識僅限于一些政治理論水平較高的學生。還有相當一大批學生是傳播者,在自己接收了民族主義思想之后,產生了強烈的自我情緒,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對這種思想進行更廣泛的傳播。有一小部分學生成為行動者,通過某些行為進行自我思想的表達,自我情緒的宣泄,在民族主義上還帶有個人主義色彩,容易被某些別有意圖的人所利用,形成對社會發展的不良影響。
(三)當代大學生接觸民族主義思潮的渠道
雖然高校中講座、交流、影視書刊等是很重要的渠道,但由于社會網絡環境的形成,相當一大批學生都是通過互聯網絡途徑接觸到的民族主義思潮。從而也形成了具有網絡色彩的民族主義思想,這被稱為“網絡民族主義”,較之一般的民族主義有一些新的特點。
網絡民族主義作為一種具有很強傳播能力的思想意識,具有這樣一些特點:一是消極性和積極性共存。由于網絡發表言論的自由性,出現了更多狹隘或者極端的民族主義,以發表過激言論,敢說話為榮,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但同時這些言論很多被冠以愛國主義,能夠引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二是具有較強的行動性。由于網絡召集具有迅速快捷、范圍廣的特征,大量的“轉載”、“跟帖”形成了強大的號召力,使得網絡民族主義更容易把思想變成行動。
二、民族主義對大學生影響
作為青年精英群體的大學生思想開放、思維活躍,但是在政治上又不完全成熟,非常容易成為民族主義最積極的追隨者、參與者、傳播者和實踐者,其民族主義情緒明顯要比中國社會其他群體更高。
民族主義是一把利弊兼蓄的雙刃劍。
(一)民族主義使大學生民族意識覺醒,政治參與性提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
民族主義在大學生之中的傳播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責任危機感,關注民族利益,關注社會、國家發展,具有比較明顯的訴求意愿,對當下的熱點或重大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表達對國家社會發展、國際地位等問題關注,闡述自己的政治觀點,其中不乏維護國家民族利益的寶貴言論。這一點對于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對于維護國家利益、實現民族發展都具有積極影響。
(二)民族主義容易使大學生追捧極端,參與政治無序
由于大學生性格、思維上的不成熟、不穩定性,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缺乏客觀理性的認識,很容易被一些偏激的言辭和舉措所感染,不僅僅從思想上接受,有些甚至于身體力行,從言語和行動上表現出諸多的政治沖動和政治參與的非理。即使有些蘊含著愛國主義熱情,但也伴隨著狹隘、極端、盲目等非理性特征,對于大學生健康心理以及穩定有序的政治觀形成有一定的負面作用。
三、如何正向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民族主義思想
民族主義是一種具有強烈感情性的思想,容易形成集體力量,正確引導大學生群體的民族情感對于大學生個人成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的民族主義思潮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對在校大學生的民族主義思想不能避而不談,不能避重就輕,不能硬性消除,應該正確進行思想的引導,要強化大學生的主流意識,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在校大學生形成理性成熟的思想。在對當代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要堅持指導思想教育、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堅持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在教育中,要用真實的事例說服人,優秀的案例引導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奉獻精神和誠信意識等,從而使民族主義的積極方面彰顯出來,克服民族主義偏激、狹隘、沖動的消極作用,形成正向引導。
(二)以高尚優秀的精神文化培養大學生自覺和諧的人格
每一所高校都有著自己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對大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而這種力量是可以通過人為的努力來正確地引導的。因此高校要大力營造層次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要融入思想性,組織思想、文化、娛樂、學術為一體的富有科學性和趣味性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動起來,更要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祖國,了解歷史與現實,了解社會發展,加強思想的廣度和深度,既要有熱情、激情又要形成沉靜、冷靜的處世態度,不容易被一些簡單的宣傳所誤導,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矛盾,在思想的碰撞中能從更多角度來分析問題,加快政治成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鼓勵大學生通過更多的學習和環境交融,形成成熟穩定的個人風格,塑造出良好的人格魅力,做到自我發展和社會發展統一,熱愛祖國,奉獻社會。
(三)加強管理,掌控大學生的民族主義情緒
前面已經提到,由于當代大學生民族主義思想的接受和傳播渠道與網絡密不可分,產生了網絡民族主義。這就需要在高校大學生管理中重視這一問題。一是培養大學生做一個合格的網民。網絡信息真假難辨,良莠不齊,要培養大學生在當前網絡信息龐雜、虛假信息繁多的輿論環境中能夠看到正確的理論觀點,不能僅僅依據個人喜好,妄自判斷,要正確的具有全局性的看待事物,要形成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做一個理性的網民,對于自己的言論負起應有的責任,不去傳播不良信息,拒絕過激民族主義言論的瘋狂傳播。二是要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網絡民族主義的極端言論很多,雖然這些言論大部分難以轉化為行動,帶有發泄性質,但是過多的偏激言論會對大學生心理形成錯誤引導,會使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言論進行回應,進行正確的分析引導,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加強管理才能向良性方向發展。
對于高校大學生中的民族主義思想,不能簡單的進行堵,而是要加強重視,擴充管理渠道,正向引導,才能使大學生的愛國熱忱、民族感情不被挫傷,將大學生的民族主義思想引向正確軌道,成為我國經濟建設的有益助力。
四、應用民族主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有相當多的不同之處。首先,愛國主義的對象是祖國,民族主義的對象是民族,大學生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對于我國民族和國家之間的認識不夠,從而民族主義會導致大學生離愛國主義越走越遠。其次,二者的“容他性”存在較大差別。愛國主義在認同與關心自己的祖國和同胞時,并不排斥“他者”。愛國主義可以號召人們為了祖國的利益而抵抗外敵的入侵,但這并不以對其他國家和人民的侵略與迫害為代價。愛國主義是理性的,本國人民可以熱愛自己的祖國,別國人民同樣也可以熱愛他們的祖國,兩者并不沖突。而民族主義對他者的態度遠遠沒有愛國主義這么友好。民族主義往往需要將 “他者”作為參照物,才能對自身進行界定與認同。要通過不斷地對立、強化矛盾來表現自身,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狹隘性。最后,愛國主義的實踐性是要把愛國的滿腔熱情化為理性的行動,以維護國家利益,服務國家建設。而民族主義往往帶有某種非理性、狂熱和盲目的主觀情緒和傾向,更注重夸張的宣傳和激烈的行動,其非理難以帶來積極的后果。
看到以上不同之處,我們在高校大學生民族主義思想的引導中就可以通過加強這幾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將非理性的狹隘民族主義中包含的愛國情緒沉淀為愛國主義,將狹隘的民族情感上升到高尚的愛國情感上來,規范自我思想和言論,將民族主義的民族意識升華為愛國主義的國家意識。
民族主義是對大學生影響較大的一種社會思潮,民族主義中的非理性因素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我國現代化建設及民族的振興帶來了很大挑戰。用正確的觀念引領民族主義,加強大學生自我培養,引導大學生樹立起理性的民族主義觀,是應對全球化挑戰的要求,更是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徐迅.民族主義[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龔超,陳莉.當代中國民族主義思潮對青少年政治觀念發展的影響[J].咸寧學院學報,2010,(1).
[3]李紹元,黃祖輝.論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耦合與對立[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0,(2).
[4]史正憲,王秋鳳.論民族主義在大學生中的表現形態與正向引導途徑[J],高等理科教育,2010,(1).
[5]岳鵬,韋成功,戴鋼書.民族主義思潮對當代高校教師思想影響的調查與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6]李樂.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關系研究述評[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0,(1).
[7] 董海浪.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網絡民族主義[J].黨史文苑,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