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盆底肌的康復鍛煉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盆底功能;生物反饋;盆底肌鍛煉
妊娠和分泌過程中,胎兒和手術因素均可導致產婦的盆底肌張力降低、盆底肌肉損傷,進而影響盆底功能。有研究[1]指出,孕婦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發生率極高,極大的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因此,產后及時給予康復措施對改善產婦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為探討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鍛煉在產后盆底功能康復中的實際效果,筆者于2011年4月~2013年12月選取了260例產婦進行對照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2月的260例住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產婦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產婦130例,年齡20~33歲,平均(25.1±3.7)歲,孕周39~41w,平均(39.3±1.3)w,其中順產97例,剖宮產33例;對照組產婦130例,年齡21~33歲,平均(24.8±3.5)歲,孕周38~41w,平均(39.5±1.2)w,其中順產94例,剖宮產3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不進行康復治療。實驗組產婦首先采用phenix型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法國)進行治療,電流強度以產婦無疼痛感為上限,囑咐產婦按指示進行訓練,20min/次,3次/w。電刺激治療后,將盆底康復器放入陰道,進行夾持訓練,逐漸增加重量,同樣20min/次,3次/w。所有患者均治療3個月。記錄產婦盆底肌張力、陰道肌電壓和尿失禁發生情況。
1.3統計學方法 對本臨床研究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進行分析,對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對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當P
2 結果
2.1兩組產婦產后盆底肌張力比較 兩組患者42d時盆底肌張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32d時兩組患者較42d時均有不同程度恢復,但實驗組患者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產婦陰道肌電壓和尿失禁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在42d時尿失禁發生率和陰道肌電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32d時實驗組患者尿失禁發生率和陰道肌電壓均明顯改善,且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盆底肌肉在維持陰道緊縮度、尿液排放等生理活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維持女性正常生理健康和生活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但在生產過程中,產道擴張和胎兒壓迫等因素往往導致產婦盆地組織遭受不同程度損傷,嚴重者發生盆底功能障礙。有研究[2]指出,產后及時的糾正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礙癥狀,降低直腸膨出、子宮脫垂等嚴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病率。
生物反饋法通過將人體無法感知的生物信號輸出,使患者可以根據信號指示調節自身內臟器官的活動[3]。而電刺激可激活患者盆底組織活性因子,增加肌細胞數量,改善盆底肌力。有研究[4]證實,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增強了電刺激的目的性,針對性的調控肌肉收縮活動,提高了治療效果。盆底肌鍛煉則是指導患者交替收縮陰道和肌肉,以達到增進肌力的目的。
在本研究中,筆者將生物反饋電刺激和盆底肌鍛煉聯合應用,結果發現132d時兩組患者較42d時均有不同程度恢復,但實驗組患者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生物電反饋刺激聯合盆底肌鍛煉可有效恢復產婦盆底功能,改善產婦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蘭,郎景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防治策略[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7,42(12):793-794.
[2]羅新,李瑞滿.盆底肌康復治療產后女性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09,4(6):8-11.
[關鍵詞]女性;盆底肌肉康復治療;中斷原因;應對措施;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 R271.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2(c)-0148-04
Investigation of the reason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the understanding degree of related knowledge about the recovery of the pelvic floor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JIANG Wei-m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e Third Hospital of Nanch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female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and the understanding degree of related knowledge about the recovery of the pelvic floor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female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terruption rate,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women.Methods 134 cases of self interruption pelvic floor muscle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from June 2010 to April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understanding degree of related knowledge about the recovery of the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was understoo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and the corresponding health education was given.Result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was "knowledge of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was completely not understood",and it accounted for 82.1%,"time could not be arranged" accounted for 36.4%,secondly,"shy" and "short term wa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desired""higher cost" accounted for 27.5%,16.3%,12.0% respectively.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the understanding degree of related knowledge about the recovery of the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pregnant women was more and more in-depth, and compared before the health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Female;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Interruption;Countermeasures;Investigation;Research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是嚴重影響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見病,可造成壓力性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和產后女性障礙等,約1/3的成年女性存在FPFD,其已成為影響女性生活質量的5種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作為江西省FPFD防治項目參與單位,我院于2010年6月引進了法國PHENIX盆底康復治療儀,開展FPFD防治工作。本研究通過調查該類患者中斷治療的原因,針對個體制訂盆底功能治療訓練的修正方案和個性化方案,旨在提高治療依從性,提升女性生活質量。
1ο笥敕椒
1.1調查對象
選取2010年6月~2016年4月南昌市第三醫院婦產科的134例自行中斷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的女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為22~65歲,平均(36.2±3.4)歲。
1.2方法
采用電話聯系的方法了解134患者產后盆底肌康復中斷的原因。當有女性患者自行中斷治療時,專職研究人員即電話聯系中斷治療的女性患者,詢問造成治療中斷的主要原因,并將結果進行記錄。最后將全部134名女性患者治療中斷的主要原因進行歸類分析,制成統計表。同時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134例患者關于產后盆底肌康復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①相關知識了解情況,包括盆底肌康復治療的意義、正確的康復治療方法、康復治療的次數、康復治療的療程、康復治療時的注意事項、康復治療的目的、康復治療的作用。②康復知識了解的需求情況,包括科學進行盆底肌康復相關知識、盆底肌松弛相關知識、產后尿失禁相關知識、產后盆腔器官脫垂相關知識、提高性生活質量相關知識。
根據治療中斷的原因以及盆底肌康復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制訂相應的健康教育課,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更多的女性了解FPFD的知識、相關的預防及治療內容,為女性積極接受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做好理論指導。
于孕婦第1次到我院聽課前進行問卷調查,自行填寫內容,統一收回。上課結束后,再次發放同一調查表,填寫完畢后收回,回收率為100%。比較教育前后的康復相關知識了解程度。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包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盆底肌康復中斷原因調查
導致盆底肌康復中斷的主要原因是“對盆底肌康復知識完全不了解”,占82.1%;“時間無法安排”,占36.4%,其次分別為“羞于表達”“短期難以達到預期”“費用較高”(表1)。
2.2健康教育前后產婦對相關知識了解情況的比較
健康教育課后,孕婦對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的各項相關知識的了解越來越深入,與課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健康教育前后孕婦對產后盆底肌康復知識需求情況的比較
健康教育課后,希望了解盆底康復訓練各項相關知識的孕婦所占比例明顯提高,與課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本研究結果發現,導致盆底肌康復訓練中斷的主要的幾個原因是對盆底肌康復知識完全不了解、時間無法安排、羞于表達、短期難以達到預期和費用較高。
通過討論發現,約80%的女性患者可以通過積極有效的醫院應對措施來繼續堅持治療,因此,我院工作人員積極制定應對措施,以降低女性盆底肌肉康復治療的中斷率,為提高女性健康事業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FPFD具有不危及生命和隱蔽性的特點,因此選擇就診和治療的女性相對較少。人們對FPFD的認識缺陷是影響篩查、治療的主要原因[1],如何讓治療中斷患者認識到FPFD的危害,更有效地提高其保健意識、依從性和生活質量是有待解決的問題;醫院應加大健康宣教的力度,采用個體化方案結合產后產婦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給予每個產后產婦不同的康復治療方案,盡可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針對個體病情需要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治療,以便更有效地達到產后盆底康復的目的,具體應對措施如下。
3.1健康宣教
及時有效的健康宣教是做好盆底康復的前提因素[2]。將FPFD的相關知識制成宣傳版面懸掛在婦、產科門診處,使更多的女性了解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知識、相關的預防及治療內容。在條件許可的狀況下,印發宣傳單頁及手冊,方便患者傳閱,提高全民對FPFD的認知能力。開設公益性的女性盆底健康教育課堂,使大眾能更有效的學習到關于盆底的相關知識,為女性積極接受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做好理論指導[3]。
3.2調整婦產科門診康復治療時間
在康復治療的過程中,專業康復師盡量為女性醫師,并且提高她們的共情能力[4-7]。針對上班族女性因工作原因無法按期完成診療周期而放棄康復治療的問題,專業康復治療師應開放周六、日治療預約,采取不限定固定的康復次數或模式等方式,保證患者擁有充足的就診時間。
3.3提升康復治療師的專業素質
提升康復治療師的專業素質在女性盆底肌肉康復治療的過程中至關重要。高素質的康復治療師能將患者的病情及時準確地反映給患者及其家屬,能更好地進行醫患溝通,幫助患者答疑解惑,為飽受盆底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正確指導,促使患者作出明確的判斷,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對自身有利的治療措施。在提升康復治療師的專業素質方面,婦產科門診應增設高年資醫師承擔盆底篩查、咨詢、康復治療的指導工作,詳細詢問病史,根據患者肌肉受損類型和程度決定康復治療方案,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3.4 制訂個體化盆底功能治療訓練的修正方案
目前,個體化醫療在臨床的應用主要有腫瘤、糖尿病和高血壓管理[8-10],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因此,在女性盆底肌肉康復治療的過程中也應借鑒。每位女性的盆底損傷情況不同,造成的功能障礙也有所不同,其心理方面、藥物耐受方面、對病情的認知程度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異,因此,在制定診療計劃時,康復師應充分了解病患,制定適合患者本人的個體化診療方案。在強化盆底肌肉收縮或舒張時,應區分不同纖維類型進行。為喚醒和增強盆底肌肉收縮或舒張,采用刺激頻率、脈沖、強度等都應根據接受治療的個體情況調整,不應生搬硬套,造成患者治療效果不理想以至于自行中斷治療。
3.5盆底肌鍛煉法專業指導
專業的盆底肌鍛煉法指導首先能使患者堅定信心,其次,它能節約大量的醫療資源,更關鍵在于它能帶來更好的療效,能夠有效促進女性健康事業的進程??祻椭委熓乙笇ч_展專業的盆底肌鍛煉法(Kegal運動),充分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其潛力,盡早實行自我護理,減輕家庭負擔。女性盆底肌肉康復治療是運用盆底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的原理,依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制定不同的治療訓練模塊,直接測量盆底的肌電信號,以該肌電信號為指導,有效地幫助患者制定盆底肌肉放松和收縮的計劃,從而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該方法在臨床上獲得廣泛應用,并取得良好療效[11-12],因此,堅持科學的盆底肌康復訓練尤為重要。
3.6加大優惠幅度
政府應該加強對醫療行業的干預,加大σ攪剖亂檔耐度搿5是國家財政投入占醫院收入比重的不到8%[13-15],因此,醫院應該積極尋求自身特有的方法來緩解經濟上的壓力。對于經濟較為困難無法支付整個治療過程的女性患者,醫院應該本著以人為本,救死扶傷的態度適度減免部分醫療費用,幫助患者擺脫疾病的困擾。
綜上所述,雖然女性盆底肌肉康復治療中斷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可以通過調整診療方案解決。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可行性很高,能極大地提高女性的骨盆健康程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蔣紅,吳艷.產后盆底肌肉刺激對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肉近期療效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2):145-146.
[2]王雪梅.健康宣教對女性盆底肌肉康復訓練的效果影響[J].吉林醫學,2013,8(1):59.
[3]包軍容,謝素娟.女性盆底功能康復訓練的重要性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21-22.
[4]鄧曉云,張海燕,吳秀娜.162例孕婦對產后盆底肌康復知識的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0,8(7):1778-1779.
[5]王曉陽,楊麗霞,覃愛開,等.66例初產婦產后盆底康復認知與需求調查分析[J].護理學報,2013,20(5A):35-36.
[6]王曉燕,彭晶共.情在護患溝通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9(8A):2032.
[7]張乃連,劉美麗,男護士與女護士共情能力對比分析[J].全科護理,2012,12(1):103.
[8]侯梅萍,曲惠卿,肖筑蓉.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個體化應用的健康促進模式[J].中國臨床康復,2005,9(39):17-19.
[9]栗印軍,周曉龍,邢蕓蕓.拋開一線治療的爭論采取個體化的降壓治療――解讀最新歐洲高血壓治療指南[J].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8,29(3):27-29.
[10]鐘華.惡性腫瘤的過度治療與避免[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7,2(2):107-108.
[11]陳少青,劉穎琳,陳岱佳,等.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療法對不同分娩方式產婦產后盆底肌康復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33):4752-4753.
[12]朱蘭.女性盆底障礙性疾病的基礎研究[J].醫學研究通訊,2005,34(5):4-5.
[13]陳月秀,劉彩金,陳小紅.女性盆底肌肉康復效果評價[J].交通醫學,2011,25(5):280-285.
【關鍵詞】 電刺激; 生物反饋; 盆底康復; 臨床療效
Clinical Efficacy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in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XU Jin-ji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9):114-116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in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Method:80 cases with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routine kegal method,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n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lvic muscle strength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but after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more obviousl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feedback;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Clinical efficacy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Center Hospital,Shenzhen 51810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9.032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女性群體中的常見病癥,尤其是已婚已育婦女群體中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其病理表現主要為盆腔臟器移位、盆底支持薄弱導致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功能異常,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盆腔器官脫垂、障礙、壓力性尿失禁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需積極進行診治[1-3]。本文旨在分析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在盆底康復治療中的臨床療效,特收集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5月診治的80例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
5診治的80例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試驗組患者年齡21~49歲,平均(33.27±10.16)歲,均已婚已育;對照組患者年齡23~50歲,平均(34.45±10.44)歲,均已婚已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生育狀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kegal法訓練盆底肌肉,kegal訓練由專業康復師指導進行,訓練采用一對一訓練方式,具體訓練方法為:要求患者吸氣時盡力收縮5~10 s,呼氣時放松10 s后再收縮,反復練習直至掌握熟練,初次訓練可重復15次收縮,并逐步增加,每天訓練3次,持續訓練3個月。試驗組采用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首先是通過頻率為8~32 Hz、脈寬為320~740 us的電刺激和生物反饋,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Ⅱ類肌纖維收縮及區分會陰與腹部的收縮。其次是通過頻率為20~80 Hz、脈寬為20~320 us的電刺激和生物反饋,促使患者掌握Ⅱ類肌纖維收縮,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Ⅱ類肌纖維肌力鍛煉,同時給予患者上下樓、抱小孩、搬重物等各種場景的生物反饋訓練模塊,叮囑患者與康復師共同訓練,最后是對患者實施A3反射的生物反饋訓練,使患者掌握咳嗽時收縮盆底肌肉的方法,同時對患者實施會陰-腹部肌肉協調收縮的生物反饋鍛煉模塊,以此使患者能夠在直立時會陰-腹部協調收縮。每次治療25 min,每周2次,持續治療3個月。
1.3 療效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盆底肌功能情況進行比較,肌力測定采用國際通用會陰肌力測試法進行[4]。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使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盆腔肌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半年后發現兩組患者均明顯改善,且試驗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女性盆底肌肉是機體重要的組織器官,其作用主要是承托和支持眾多盆腔臟器,不僅如此,盆底肌肉還參與多項生理活動[5]?,F代醫學研究表明,妊娠和分娩是大多數女性都要經歷的生理過程,而在此生理過程中很容易導致盆底肌肉損傷與松弛,從而引發女性盆底功能障礙[6-8]。從廣義角度上講,女性盆底功能障礙主要是指盆底支持結構缺陷、損傷及功能障礙導致的病癥,典型的比如盆腔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大約有40%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的發病與妊娠分娩導致盆底功能受損密切相關[9]。據馮力民[10]報道,女性盆底肌肉功能發生障礙后,會出現壓力性尿失禁、子宮等盆腔器官脫垂,如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會繼續進展,更加嚴重,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帶來嚴重影響。因而,臨床工作者一直在尋找治療盆底肌肉功能障礙的有效治療方法,以此提高盆底肌群的肌力。
對于盆底功能障礙的治療,目前主要有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兩種方式。其中,手術治療主要是糾正解剖結構的異常,而對于引起解剖異常的盆底肌肉、神經的損傷等發病基礎卻無法解決,同時,手術治療很容易引起并發癥發生,術后復發率高,因此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保守治療方式,尤其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程度較輕的患者。Kegal法、電刺激和生物反饋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保守治療方法[8]。
Kegal法鍛煉主要由國外引入,該方式主要是通過調節呼吸,指導患者有意識地對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群進行自主性收縮鍛煉[11-12],該方式可有效提高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最終使患者的壓力性尿失禁與盆腔臟器脫垂等癥狀得到改善,由于該方式操作簡單、無毒副作用,因此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3]。而在應用Kegal法訓練過程中,患者不能自主的識別特定肌肉群,因此無法選擇性的對盆底肌肉進行鍛煉,盆底肌鍛煉的效果無法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缺乏對該方法的治療信心和依從性[14]。
醫學研究的深入發現,采用聯合治療的方式可獲得比單一治療更好的臨床效果,特別是采用生物反饋加盆底電刺激治療,可獲得大約90%的有效率。其中,電刺激主要是通過提高盆底肌肉強度和彈性,從而使部分神經單元激活,神經細胞功能得到恢復,進而提高神經反應能力,達到治療的目的[15]。盆底肌電刺激通過放置于會的電極通過不同頻率的電流刺激,強化整個盆底肌群,另刺激盆底肌的支配神經,經神經反射增強盆底肌的收縮。一方面能夠加強尿道括約肌收縮,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縮;另一方面通過刺激尿道外括約肌,加強控尿;刺激膀胱表面神經和肌肉,興奮交感通路并抑制副交感通路,抑制膀胱收縮能力。增加膀胱容量,加強膀胱儲尿能力。而生物反饋則主要是訓練盆底肌進行正確、自主的收縮,以提高盆地肌力,達到治療目的[16]。治療過程中,患者能夠觀察自身的鍛煉發展情況,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信心和依從性,最終提高了治療效果。據李鳳艷等[17]報道,生物反饋是反復訓練人的一種機能,即借助現代儀器,將患者某些生理功能加以描記。同時轉換為聲、光等反饋信息,使患者根據反饋信號學習調整不隨意的內臟功能和其他軀體功能,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患者可通過陰道內的測壓裝置,測定陰道收縮力,識別特定肌群,從而進行正確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訓練,并形成條件反射,達到對損傷的盆底肌進行治療和修復的目的,使患者恢復陰道緊縮、提高盆底肌力、防止及治療盆腔器官脫垂、提高性生活質量。董玉楠等[18]選擇產后6復診有壓力性尿失禁的12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進行電刺激治療,觀察組患者進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生物反饋治療。經過6個月的隨訪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的尿失禁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盆底肌生物反饋能夠恢復盆底肌肉肌力的恢復,從而降低尿失禁的發生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盆腔肌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半年后發現均出現明顯改善,且試驗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在盆底康復治療中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能有效促進患者盆腔肌力改善,值得在臨床應用上推廣。
參考文獻
[1]胡艷,李云,張魏穎,等.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盆底肌肉鍛煉對產后女性盆底肌力減退治療的療效評價[A]//中華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廈門,2012:94-95.
[2]王悅,喬玉環.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在盆底重建手術后的應用[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2,34(8):631-632.
[3]羅新,李瑞滿.盆底肌康復治療產后女性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08,4(6):522-526.
[4]王勝藍,孫健,甕占平,等.電刺激-生物反饋聯合Kegel訓練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10(7):28,32.
[5]率瑞滿,羅新,蔣學風,等.產后盆底肌低頻電診斷及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康復的近期療效[A]//第八屆全國創傷修復(愈合)與組織再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廣州,2012:181.
[6]張斌斌,朱麗珍,繆江偉,等.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前列腺增生癥合并膀胱過度活動癥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1):56-58.
[7]陳勤艾.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產后盆底康復訓練對提高盆底肌收縮力的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4,10(5):122-123.
[8]黃健,陳麗梅,丁巖,等.不同物理方法治療產后盆底肌力減退的療效評估[A]//中華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廈門,2012:66.
[9]溫紅梅,竇祖林,萬桂芳,等.表面肌電生物反饋聯合吞咽訓練在腦梗死恢復期吞咽障礙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12):979-983.
[10]馮力民.子宮全切術后盆底肌肉功能障礙及康復鍛煉的研究[A]//中華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廈門,2012:110.
[11]陳娟,朱蘭,郎景和,等.Prosima 網片全盆底重建術治療重度盆腔器官脫垂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2,47(9):664-668.
[12] Brusciano L, Limongelli P, del Genio G, et al. Short-term outcomes afte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 patients selected by a novel rehabilitation score system (Brusciano score) with or without previous 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 (STARR) for rectal outlet obstru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2013,28(6):783-793.
[13] Oldham J, Herbert J, McBride K, et al.Evaluation of a new disposable “tampon like” electrostimulation technology (Pelviva?) for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a 12-week single 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2013,32(5):460-466.
[14] Yang E J, Lim J Y, Rah U W, et al.Effect of a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program on gynecologic cancer survivors with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Gynecol Oncol,2012,125(3):705-711.
[15]邵仙吉.產婦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2):105-106.
[16] Del Vescovo R, Piccolo C L, Della Vecchia N, et al. MRI role in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the levator ani muscle: use in patients affected by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 before and after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4,83(3):479-486.
[17]李鳳艷,王志芳,侯雯蒞,等.心理干預對下生殖道感染及盆底肌恢復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1):1747-1748.
“生物反饋+盆底肌訓練” :擺脫術后尿失禁
生物反饋聯合盆底肌訓練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治療前列腺癌術后尿失禁的一線治療手段。盆底肌是一組肌群的統稱,猶如一張“吊網”托住膀胱、尿道及直腸等重要臟器,并行使著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發現,通過提肛運動等一系列針對盆底肌的鍛煉,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癌術后尿失禁的問題。術后一個月,開展和未開展盆底肌鍛煉的患者,尿失禁康復率分別為19%和8%;術后六個月時,這一比例分別為94.6%和65%。
生物反饋治療是借助置于直腸內的電子探頭,監測盆底肌肉的活動狀態,并將信息轉化為聲音或視覺信號反饋給醫生和患者,使其了解盆底肌肉鍛煉的情況,從而制定更適宜的鍛煉計劃,這是調整鍛煉方法、測量盆底肌鍛煉反應的一種更為科學的手段。打個比方,如果單純盆底肌鍛煉是患者自己在健身的話,那生物反饋就好比是健身教練,可以幫助患者更正確、有效地完成盆底肌肉鍛煉。
術前就開始鍛煉,效果更佳
方法選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廣西桂平市人民醫院盆底康復科就診的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行盆底肌功能鍛煉治療,研究組行盆底肌功能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治療后6個月觀察兩組問卷調查得分、盆底綜合收縮力、盆腔器官脫垂分度、壓力性尿失禁。
結果研究組性生活質量平均得分為(111.4±9.3)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5±11.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盆底肌功能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能夠改善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的盆底綜合收縮力、壓力性尿失禁情況,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盆底肌功能鍛煉;電刺激;生物反饋;全子宮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R713.4+20.47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1.011
A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herapy after panhysterectomy
[HJ2][HJ]
LU Lanying, MA Hailan, LAN Xueqin, LIU Huling
(Guangxi Guiping People’s Hospital,Guiping 537200,China)
[HJ2][HJ]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pplica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herapy after panhysterectomy.
MethodsPatients who underwent panhysterectomy and came to visit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Guangxi Guipi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August,2014 to December,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and based on which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herapy.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score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comprehensive contraction force of pelvic floor,degree of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The average score of sex life qualit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11.4±9.3),which was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3.5±11.1),so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Conclusion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herapy can improve patients’ comprehensive contraction force of pelvic floor and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fter panhysterectomy, which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electrical stimulation;biofeedback;panhysterectomy
全子宮切除術多用于婦科子宮腫瘤及某些子宮出血等病變,一般可通過陰道或腹部切口實施。但術后患者常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表現為臟器脫垂、性生活|量下降、壓力性尿失禁等,給患者術后生活帶來影響[1]。因此如何有效減輕全子宮切除術后對患者生活的影響,預防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非手術治療盆底肌障礙疾病主要有盆底肌鍛煉,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可以糾正損傷的肌肉、神經,具有長期療效。本研究旨在探究盆底肌功能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在全子宮切除術后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廣西桂平市人民醫院盆底康復科就診的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年齡36~52歲,體重指數19~24 kg/m2。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標準:①文化程度小學以上;②產次為2胎,順產;③術前因子宮良性病變、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卵巢良性病變且有全子宮切除指征者;④無生殖器官脫垂;⑤無合并呼吸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急性炎癥、惡性腫瘤者;⑥患者及其家屬均同意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盆底肌功能鍛煉治療,研究組患者行盆底肌功能鍛煉與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共干預治療6個月。
1.2.1對照組治療方案
術后1周開始進行盆底肌功能鍛煉,即Kegel運動。具體方法如下:做縮緊的動作,每次縮緊時長在3 s以上,放松,連續做15~30 min,每日2~3次,2個月為1個療程,共進行3個療程。
1.2.2研究組治療方案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行盆底肌功能鍛煉治療的基礎上,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術后3個月開始,采用法國盆底康復治療儀PHENIX USB 4進行盆底肌功能康復訓練,包括電刺激及生物反饋。根據患者的不同癥狀選擇不同的電刺激方案、生物反饋訓練模塊。每次治療時長控制在20~30 min,10次/月,每個月為1個療程,共進行3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問卷調查得分、盆底綜合收縮力、盆腔器官脫垂分度、壓力性尿失禁。(1)問卷調查為自制,經軟件分析,Alpha信度系數為0.91,KMO值為0.8,且Bartlett球形檢驗值為0.42,信度效度均良好。第一份為性生活問卷調查,共涉及生理因素、情感因素、因素三個角度,評分越高性生活質量越高。第二份為尿失禁生活質量問卷,共涉及行為的限制、心理的影響、社會障礙三個角度,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2)盆底綜合收縮力評定標準,分為六級,0級:盆底無法收縮;1級:盆底有輕微顫動1次,保持1 s;2級:盆底不完全收縮2次,保持2 s;3級:盆底完全收縮3次,沒有對抗,保持3 s;4級:盆底完全收縮4次,具有輕微對抗,保持4 s;5級,盆底完全收縮5次,具有持續對抗,保持5 s。(3)盆腔器官脫垂分度標準,采用POPQ分度[2],共分5級,0級:無脫垂,Aa、Ap、Ba、Bp都是-3 cm處,C點在TVL和TVL-2 cm之間;Ⅰ級:脫垂的最遠處在處女膜邊緣內,距離處女膜>1 cm處;Ⅱ級:脫垂的最遠處在處女膜邊緣的1 cm內,不論在處女膜的內還是外;Ⅲ級:脫垂的最遠處在處女膜外,距處女膜緣>1 cm,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
表1盆腔臟器脫垂評估指示點
指示點內容描述范圍
Aa距處女膜3 cm的陰道前壁處-3,+3
Ba陰道前壁脫出離處女膜最遠處-3,+TVL
C宮頸或子宮切除的陰道殘端±TVL
D后穹窿(未切除子宮者)±TVL或空缺(子宮切除后)
Ap距處女膜3 cm的陰道后壁處-3,+3
Bp陰道后壁脫出離處女膜最遠處-3,+TVL
2結果
2.1兩組患者性生活質量、尿失禁生活質量比較
研究組性生活質量、尿失禁生活質量平均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兩組患者性生活質量、尿失禁生活質量比較(n=60,分,±s)
組別性生活質量尿失禁生活質量
研究組111.4±9.389.3±7.5
對照組83.5±11.173.1±6.2
t14.92412.896
P
2.2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盆底綜合收縮力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盆底綜合收縮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盆底綜合收縮力較術前明顯改善(U=6.527,P
2.3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盆腔器官脫垂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盆腔器官脫垂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與對照組盆腔器官脫垂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壓力性尿失禁情況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壓力性尿失禁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壓力性尿失禁程度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U=1.202,P=0.229),對照組壓力性尿失禁程度與術前比較明顯較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3.402,P
表3勺榛頰咧瘟坪6個月盆底綜合收縮力比較[n=60,n(%)]
盆底綜合收縮力
術前研究組對照組
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a對照組a
0級0003(5.0)
1級0004(6.7)
2級12(20.0)10(16.7)3(5.0)29(48.3)
3級36(60.0)38(63.3)8(13.3)20(33.3)
4級12(20.0)12(20.0)40(66.7)4(6.7)
5級009(15.0)0
U0.2918.173
P0.771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aP
表4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盆腔器官脫垂比較[n=60,n(%)]
盆腔器官脫垂分度
術前研究組對照組
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對照組
057(95.0)58(96.7)57(95.0)58(96.7)
Ⅰ3(5.0)2(3.3)1(1.7)0(0)
Ⅱ002(3.3)2(3.3)
Ⅲ0000
Ⅳ0000
U0a0.440
P1.0000.660
注:a表示采用卡方檢驗。
表5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壓力性尿失禁情況比較[n=60,n(%)]
壓力性尿失禁
術前研究組對照組
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對照組a
1級58(96.7)58(96.7)55(91.7)45(75.0)
2級2(3.3)1(1.7)2(3.3)5(8.3)
3級01(1.7)3(5.0)10(16.7)
U0.0172.450
P0.9860.014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aP
3討論
本研究對全子宮切除術后的患者進行盆底肌功能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使患者在無痛、無損傷的情況下改善、甚至治愈臟器脫垂、尿失禁、障礙等癥狀。據此評價盆底肌功能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在全子宮切除術后的應用價值,為臨床推廣應用提供依據。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性生活質量、尿失禁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盆底綜合收縮力、壓力性尿失禁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盆底肌功能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能夠改善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盆底綜合收縮力、壓力性尿失禁情況。原因在于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與盆底肌功能鍛煉能夠達到優勢互補[3],通過電刺激方案可以加強患者神經肌肉的興奮程度,喚醒功能受損的神經細胞,恢復其功能,從而能達到提高控尿能力,改善壓力性尿失禁的目的[4~5]。生物反饋治療是以肌電圖、壓力曲線或其他形式把肌肉活動的信息轉換成聽覺、視覺信號傳遞給患者,并使患者形成條件反射的治療方法?;颊吣軌蛘_進行盆底肌肉訓練,從而加強盆底肌功能[6~7]。對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進行盆底肌功能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能夠喚起患者肌肉收縮能力,加強盆底綜合收縮力,使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在無痛、無損傷的情況下改善、甚至治愈臟器脫垂、尿失禁、障礙等癥狀[8~9]。
在對患者盆腔器官脫垂的比較中發現,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盆腔器官脫垂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文獻報道[10],子宮切除術后在1年內盆腔器官脫垂程度的發生率均很低。但不能排除盆腔器官脫垂可能是全子宮切除術的遠期并發癥。由于本研究只隨訪到治療后6個月,更準確的數據還需后續研究。
綜上,盆底肌功能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能夠改善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盆底綜合收縮力、壓力性尿失禁情況,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歐璐,黃浩,王小婕.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21(z1):62.
[2]張曉紅,王建六,魏麗惠.盆腔器官脫垂的定量分度法及其臨床應用[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5,40(3):203205.
[3]任佳.盆底肌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對產后婦女盆底康復的效果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6):4546.
[4]楊梅.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產后盆底肌康復效果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29(2):291292.
[5]龍敏,董玉楠.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護理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8):6970.
[6]陳麗影,王燕婷.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在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中的療效[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Suppl2):3739.
[7]賴影.盆底肌功能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黑龍江醫學,2015,39(3):280281.
[8]謝佳,武子先,周婭,等.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對產婦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的影響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B):99.
[9]康紅,周利梅.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促進產后盆底功能恢復評估體系的建立[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5,9(8):13481351.
方法:選擇2011年2月到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女性19例,所有患者在常規健康宣教與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電刺激康復訓練,干預周期為2周。
結果:干預后,19例患者顯效18例,有效1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100.0%。干預后患者的肌電位明顯高于干預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病較為復雜,電刺激物理療法結合常規康復方法應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能有效改善預后。
關鍵詞: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盆腔器官脫垂 壓力性尿失禁 鍛煉干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122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3-0091-02
眾所周知,分娩可造成盆底肌肉組織部分去神經支配和神經障礙,形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盆腔器官脫垂及壓力性尿失禁,可導致局部肌肉萎縮變薄,張力降低[1]。調查顯示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病因多與妊娠分娩和年齡等有關,很過高齡婦女增加了壓力性尿失禁的患病風險,雌激素低落是壓力性尿失禁伴隨和相關的因素[2]。當前由于我國女性分娩年齡的增加,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提高,并嚴重影響產婦婦女的生活質量[3]。在康復干預中,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電刺激康復訓練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影響產后盆底康復的因素與干預效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1年10月到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女性19例。入選標準:符合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診斷標準;年齡20-45歲;無嚴重身體軀體疾病。其中單純子宮脫垂6例,單純陰道前后壁脫垂11例,子宮脫垂并發陰道前后壁脫垂2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45歲,平均年齡34.23±2.78歲;平均產次2.34±0.33次。
1.2 康復方法。所有患者在常規健康宣教與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電刺激康復訓練。電刺激頻率以患者感覺肌肉強力收縮而不疼痛或患者盆底肌肉有跳動感而無疼痛為準,一般為低頻(50Hz)到高頻(80Hz),從而喚醒患者深層和淺層肌肉收縮的本體感覺?;颊咛顚懨恐艿呐拍蛉沼洠獏⒄丈现艿呐拍蛉沼?,預定本周的排尿時間間隔,以遵守預定排尿的時間。訓練患者學會Ⅰ類肌纖維收縮,區分會陰與腹部的收縮,訓練會陰肌肉控制功能。讓患者學習Ⅱ類肌纖維收縮,讓患者跟著模塊訓練,加強患者的Ⅰ類與Ⅱ類肌纖維肌力。干預周期為2周。
1.3 觀察指標。療效標準:顯效:臨床主要癥狀消失,恢復日常生活與工作。有效:臨床主要癥狀減輕,恢復日常生活與工作。無效:上述癥狀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惡化,不能單獨日常生活與工作。盆底電診斷:所有患者在干預前后進行電生理指標的檢測,主要包括肌電位等。
1.4 統計方法。采用SAS9.0軟件進行分析與處理,肌電位值對比采用t檢驗,P
2 結果
經過干預后,19例患者顯效18例,有效1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100.0%。經過觀察,干預后患者的肌電位明顯高于干預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女性盆底是由封閉骨盆出口的多層肌肉和筋膜組成,盆底肌肉群、筋膜、韌帶及其神經構成復雜的盆底支持系統,其互相協同起作用從而保持子宮、膀胱和直腸等盆腔臟器于正常位置,維持著女性性生活、排尿、排便等多項生理功能[4]。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是指分娩后期間激素水平變化、盆底韌帶膠原溶解增加,從而可引起盆底肌收縮力量減弱。產后盆底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盆腔器官脫垂和壓力性尿失禁,隨著產婦分娩年齡的增加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病率將逐年提高。
在康復方法中,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非手術治療適用于輕度尿失禁患者,包括盆底肌肉鍛煉治療、行為治療等。盆底肌肉鍛煉是壓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其多與生物學反饋治療一起應用。生物學反饋治療是采用模擬的聲音或視覺信號,使醫生及患者了解盆底肌肉鍛煉的情況,以制定有效的盆底肌肉鍛煉方案。而盆底電生理特性改變可以通過現代科技手段檢測到,盆底電生理檢查能及時發現盆底組織損傷情況。以其為基礎的盆底康復治療可以幫助修復和改變盆底組織的損傷,改善并提高尿道及括約肌功能、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5]。本文患者經過干預后,19例患者顯效18例,有效1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100.0%。
盆底電診斷是指通過探測、記錄和分析盆底神經及其肌肉生物電活動來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包括誘發電位、神經傳導速度、肌電圖參數和生物反饋等。本文干預后患者的肌電位明顯高于干預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病較為復雜,電刺激物理療法結合常規康復方法應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能有效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 謝嘩玲,施加復,鞠華妹.術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7O例分析[J].蚌埠醫學學報,2008,33(5):577
[2] 張曉紅,梁莉明,苗婭莉,等.盆底重建手術前后患者生活質量及盆底肌肌電變化初步探討[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8):12-14
[3] 蔣勵,苗婭莉,張立芳,等.盆腔器官脫垂患者陰道壁成纖維細胞受力后變化特征初步研究[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2):37-40
長春市婦產醫院產科,吉林長春 130042
[摘要] 目的 探討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改善產后盆底肌肉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該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產后女性21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7例,觀察組給予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治療,對比分析兩組女性的治療前后的盆底肌力測定情況和康復治療效果。結果 經過康復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后的盆底肌力恢復的女性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為98.1%,對照組康復總有效率為75.7%,觀察組的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可以明顯的改善產后女性的盆底肌力,提高臨床康復有效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
關鍵詞 ] 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臨床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 R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c)-0172-02
女性懷孕后隨著體內激素的改變、子宮增大對盆底肌肉的損傷、分娩時對盆底肌肉、神經的損傷,都可能導致女性的產后盆底肌肉松弛,如果不及時進行康復鍛煉,可造成尿頻、尿急、咳嗽時漏尿、子宮脫垂等臨床癥狀。我國成年女性產后盆底肌肉松弛的患病率為18.9%~50.9%[1-2]。隨著醫療手段和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康復治療已成為產后肌肉松弛的重要治療方法,生物反饋療法[3]是利用現代生理科學儀器,通過人體內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饋,使患者經過特殊訓練后,進行有意識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訓練,從而消除病理過程、恢復身心健康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電刺激[4]是利用一定強度的低頻脈沖電流,通過預先設定的程序來刺激一組或多組肌肉,誘發肌肉運動或模擬正常的自主運動,以達到改善或恢復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為了探討產后盆底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將該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產后女性214例的病例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該科收治的產后女性21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07例,年齡19~33歲,平均年齡(24.5±2.3)歲;初產婦67例,經產婦40例。對照組107例,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27.3±2.5)歲;初產婦59例,經產婦48例。所有產后女性均排除嚴重心、肝、腎疾病。兩組產后女性在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康復方法
①觀察組給予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采用美國Chattanooga電刺激治療儀2778[5](藥(械)準字:國食藥監械(進)字2013第2222963號,美國Chattanooga)。參數設置為:頻率5~100 Hz,電流0~25 mA,治療時間20 min,波寬200~500 s。排空膀胱后取仰臥位,把探頭消毒后置于陰道內,電刺激強度以患者可以耐受為限度,刺激強度為10~20 mA,使患者沒有痛的同時感受到盆底肌肉跳動,刺激20 min,休息間隔為8 s,2 d刺激一次。生物反饋治療根據所反饋的信號給予調整收縮部位和力度,根據患者的盆底肌力情況調節訓練的時間和強度,20 d為一個療程。所有女性治療結束后通過電話隨訪5個月,了解其盆底肌力恢復情況。
②對照組給予常規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6]治療,女性取站立位,收縮及夾緊口與尿道口(女性尿道口、陰道口),收縮與放松肌肉各維持5~10 s,每日至少5次,每次5~10個輪回,初期練習5次/d,逐步增加至10次/d?;蛘呷⊙雠P為,吸氣,曲起雙腿,雙手抱住,呼氣,將雙腿壓向胸部,先吸氣,再呼氣,同時抬頭貼膝,如此反復,共做3次。
1.3 觀察項目
經過治療后,對比分析兩組女性的治療前后的盆底肌力測定情況和康復治療效果。
1.4 療效評定標準
檢測依據法國國家衛生診斷論證局關于修改會陰肌肉測試標準[7]將肌力評估分為0~V級,會陰肌肉收縮持續0 s為肌力0級,收縮持續1 s為肌力I級,收縮持續2 s為肌力II級,收縮持續3 s為肌力III級,收縮持續4 s為肌力IV級,收縮持續5 s或者大于5 s為肌力V級。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盆底肌肉恢復至正常水平;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盆底肌肉得到明顯改善;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盆底肌肉無改善甚至加重。
1.5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錄入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 兩組女性的治療前后的盆底肌力測定情況
經過康復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后的盆底肌力恢復的女性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女性的康復治療效果比較
經過康復治療后,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為98.1%,對照組康復總有效率為75.7%,觀察組的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女性盆底是由封閉骨盆出口的多層肌肉和筋膜組成,盆底肌肉群、筋膜、韌帶及其神經構成了復雜的盆底支持系統,盆底肌中發揮支持作用的主要是肛提肌,結締組織包括筋膜及韌帶,其共同組成盆底發熱肌性-彈力系統,在神經機制的協調作用下形成具有動力的支托結構,維持盆腔器官的穩定,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受到不同程度的壓迫和過度牽拉,導致盆底支撐組織的肌肉、筋膜、韌帶組織松弛,對分娩后產婦的盆底功能造成不良影響。產后盆底康復治療是指在整體理論的指導下,施行對盆底支持結構的訓練、加強及功能恢復,其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是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縮能力、預防和質量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改善夫妻生活質量。生物反饋治療是通過肌電圖、壓力曲線把盆底肌肉的信息轉化成聽覺和視覺信號反饋給患者,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盆底肌肉訓練。電刺激可以刺激神經傳出纖維,誘發盆底肌肉的被動性收縮,促進肌肉的血液循環,防止肌肉有害代謝產物的堆積,還可以增加肌細胞的數量及質量,促進肌肉功能的恢復。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可以喚醒產后女性深層和淺層肌肉收縮的本體感覺,增強會陰與腹部收縮力,增加深層和淺層會陰肌肉的收縮及肌力。Wilson等通過研究發現[8],產婦進行產后盆底鍛煉可以有效提高盆底肌強度。通過該科的研究發現,經過康復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后的盆底肌力恢復的女性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為98.1%,對照組康復總有效率為75.7%,觀察組的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有關報道相似[9]。結果表明,采用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可以明顯的改善產后女性的盆底肌力,提高臨床康復有效率,明顯優于常規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治療,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
參考文獻]
[1] Boyle R,Hay-Smith E J,Cody J 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Urinary and Faecal Incontinence in Antenatal and Postnatal Women[J].H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12(10):7471.
[2] 郁秀文,散結通乳方與產后康復治療儀聯合治療產后乳房脹痛效果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2,3(7):326-327.
[3] Richter HE,Brumfield CD,Cliver SP.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nal sphincter tear:a comparison of primiparous patients,vaginal births after cesarean deliveries,and patients with previous vaginal delivery[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2(8):1194.
[4] 張宏慧,尤如冰,曹曉娟.加味生化湯聯合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對產后康復的作用觀察[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20(3):342-343.
[5] Han Yong-xia,Niu Yu-xia.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o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J].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2014,30(5):875-878.
[6] 羅靜,譚廣萍.100例足月單胎順產初產婦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臨床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2,34(5):432-433.
[7] Gao yuan,Li Wen-hua.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for individual treatment of 100 cases[J].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2011,17(8):563-565.
[8] 徐學勤,張師前.生物反饋電刺激與雌三醇聯合治療圍絕經期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13(6):136-137.
摘要目的:探討盆底肌電刺激對產后尿失禁產婦盆底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選取我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分娩后發生尿失禁產婦96例,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行盆底肌訓練,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盆底肌電刺激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盆底肌肉張力指標及尿失禁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后盆底靜息壓和收縮壓高于對照組,盆底收縮持續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仍存在尿失禁產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盆底肌電刺激促進了產后尿失禁產婦盆底功能的改善,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產后;尿失禁;肌電刺激;護理;盆底功能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38
尿失禁是指當腹壓大于最大尿道壓力時,逼尿肌收縮乏力而出現尿液不自主排出,根據誘因,尿失禁一般分為壓力性、充溢性、急迫性、反射性、功能性、完全性和混合性,產后尿失禁多屬于壓力性,主要由于產婦分娩后盆底組織結構與功能發生改變而引發[1-2]。女性分娩過程中,盆底支撐組織包括筋膜、肌肉、韌帶等,這些組織結構易因過度牽拉而發生結構和功能性損傷,進而造成不可逆的生理變化,影響產婦產后生活質量[3]。本研究中將盆底肌電刺激應用于產后尿失禁盆腔肌肉萎縮和損傷的治療中,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婦產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分娩后發生尿失禁產婦96例,年齡22~36歲,平均(28.3±5.2)歲。孕(38+3±41+2)周,平均(39.2±2.3)周。順產78例,剖宮產18例。納入標準:(1)均為初產。(2)產婦無泌尿系感染史或腎病史。(3)產前盆底肌力評估為3級以下。(4)產后經臨床診斷為尿失禁。(5)產婦對治療方案知情并簽署同意書。隨機將本組產婦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年齡、孕周、產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指導產婦行盆底肌訓練,即產婦取平臥位,雙膝彎曲略分開,臀部縮緊,吸氣時將收縮至關閉,呼氣時放松,反復12~15下完成1次訓練,完成訓練前的3~5下采取快速收縮訓練,每日訓練3~5次。4周為1個療程。
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訓練基礎上給予盆底肌電刺激治療,儀器為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即指導尿失禁產婦取平臥位,電刺激儀電極消毒后置于陰道內,進行生物反饋電流的收集,指導產婦根據儀器指示信號行陰道放松及收縮訓練,詢問產婦感受,以有刺激感但無疼痛感的電流強度為宜。盆底肌電刺激治療每次20 min,每周3次,4周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治療3個月后,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監測產婦盆底靜息壓(盆底肌肉無主動收縮時壓力)、盆底收縮壓(盆底肌肉主動收縮時的壓力差值)、盆底收縮持續時間[4]及產婦尿失禁情況。
1.4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c檢驗,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產婦治療前后盆底肌肉張力指標檢測結果比較(表1)
2.2兩組產婦治療后仍存在尿失禁情況比較(表2)
3討論
盆底肌肉結構和功能性失常是產后尿失禁發生的主要原因,因而其治療關鍵也在于對盆底肌肉的功能性修復,產后早期實施盆底康復性訓練對于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5]。盆底肌訓練主要是指導產婦主動收縮或放松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組織,以此來強化盆底肌肉的張力,延長其收縮時間,從而改善尿液排泄的控制力[6]。但是盆底康復性訓練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由于產婦產后身體較為虛弱,易疲勞,再加上人往往有“惰性”,易影響其治療依從性,進而影響訓練效果。
盆底肌肉電刺激療法主要是應用物理刺激,提高盆底肌肉的舒縮能力,從而改善肌肉的萎縮與損傷,增強尿道的閉合能力,進而有效控制逼尿肌的作用,改善尿失禁[7]。操作中將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的電極置入產婦陰道,不僅可對膀胱和尿道產生雙重刺激作用,還有利于保證盆底肌肉正確而有效地收縮[8-9]。結果顯示,盆底肌肉電刺激療法結合盆底康復性訓練改善了產后尿失禁產婦的盆底功能,觀察組治療后盆底靜息壓和收縮壓顯著高于單純應用盆底肌訓練法的對照組,且觀察組產婦治療后僅1例仍存在尿失禁,其余產婦均有效恢復正常排尿(P<0.05),證實了產后實施早期電刺激的有效性。
分娩本身給女性帶來巨大痛苦,產后發生尿失禁更給產婦帶來心理與生理上的不適,護理人員要向產婦講解產后尿失禁的發病原因、治療及配合方法等,以減輕產婦自卑、焦慮、羞澀等不良心理。產婦尿失禁后下腹不適、腰酸、會陰紅腫、破損、身上異味等問題,易產生緊張、抑郁、不愿與人交流等問題,護理人員應加強心理疏導,采取安慰、鼓勵、關懷、尊重等態度對待產婦,使其感受到周圍人群的關心,提高自信心。平時注意避免責怪產婦,日常多與其交流,幫助其打開心結,說出感受,鼓勵病友間的相互交流與經驗分享。為產婦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病房內定期通風換氣,保持整潔,產婦床褥勤更換,做好消毒清理。注意保護產婦隱私,哺乳、排尿排便時拉上掛簾,遵醫囑定期外陰清潔,對發生潰爛者遵醫囑給予用藥處理,給藥時注意詢問產婦感受,以語言交流的方式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疼痛等不適感。對于產后尿失禁產婦的護理,應重視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心理疏導、環境整潔和保護隱私等,從而使產婦認識到疾病的根源并積極配合治療,同時為產婦提供一個良好、舒適、安心的醫療環境,促進產婦以更加良好的心態面對尿失禁。
綜上所述,對產后尿失禁產婦實施早期肌電刺激聯合盆底康復性訓練及精心細致護理,有助于更好地改善產婦盆底功能,促進盆底肌張力的恢復及逼尿肌對排尿的控制,從而改善尿失禁,提高產婦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明.不同時期盆底肌功能訓練對預防產后尿失禁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0):33-35.
[2]劉湘暉,杜丹,黃淑妹.產后早期盆底肌康復治療對產婦盆底功能的近期影響[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2,39(6):613-614.
[3]王悅,喬玉環.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在盆底重建手術后的應用[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2,34(8):631-633.
[4]梁群,張倩平,黃敏,等.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盆底肌訓練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8,8(5):34-36.
[5]陳玉芬,李環,丁小容,等.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改善產婦尿失禁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3,20(6):52-54.
[6]曲航菲,張田苗.循證護理在產后尿失禁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3,42(10):951-953.
[7]何玉蘭,單青,李超平.生物反饋-電刺激-盆底肌肉鍛煉聯合進行產后盆底肌肉康復訓練的作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0,14(22):696-697.
[8]李瑞琴.護理干預對產后尿失禁患者的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2,8(8):270-272.
[9]楊素勉,馬衛景,王秀粉,等.盆底肌鍛煉聯合電刺激促進產后盆底器官功能康復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2):1-3.
關鍵詞:壓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饋電刺激;盆底肌鍛練
尿失禁是女性的常見病,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成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嚴重影響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按照國際尿控協會的定義,尿失禁(UI)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有活動受限、智力衰退,最終導致尿失禁發生,對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有著重大的不良影響[1]。有調查結果表明,尿失禁的患病率為30.887%,約33.3%的婦女需要承受尿失禁帶來的痛苦,年齡越大,癥狀越嚴重,而尿失禁患者的就診率只有25%[2-3]。尿失禁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及非手術康復治療。手術方法適用于重度尿失禁患者,但創傷較大,復發率高,非手術方法適用于輕、中度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現階段已成為主要的康復治療辦法[4]。筆者電刺激+生物反饋及盆底Kegel鍛煉治療壓力性尿失禁97例,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0年10~2011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門診和婦產科門診收治的女性SUI患者63例,其中輕度54例,中度8例,重度1例。門診常規檢查,經主訴、問卷調查、測定殘余尿及尿常規檢查診斷為尿失禁,排除尿路梗阻和泌尿系感染性疾病,自愿接受生物反饋及電刺激治療的患者。
1.2 儀器設備:儀器:采用型號為 PHENIX USB 4(廣州杉山公司)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設備主要的技術參數為電流0~100 mA,頻率1~400 Hz,脈寬50~1000 μs。
1.3 治療方法:囑患者排空大、小便,半臥于治療床上,將盆底肌肉治療頭(肌電型)輕輕放入陰道,調整電流強度0~70 mA,頻率為25~75 Hz,以產婦自覺盆底肌肉有跳動感而無疼痛為準,置零標準以最大限度的收縮及最大限度的放松為準,依據肌電壓設定電刺激及生物反饋訓練模塊,依次對患者實施 Ⅰ類肌纖維和 Ⅱ類肌纖維的電刺激以及生物反饋訓練、A3反射以及場景生物反饋,20~30 min/次,2次/周,10~15次為1個療程。同時結合盆底Kegel訓練,盆底Kegel訓煉可在站位、坐位及臥位時進行,收縮盆底肌3~6 s,然后放松3~6 s,重復上述動作,囑患者回家后按上述收縮模式自行盆底肌鍛煉,2~3次/d,15 min/次,逐漸增加訓練量。同時訓練間斷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時停頓或減緩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誘發動作”,如咳嗽、彎腰等之前收縮盆底肌,從而達到抑制不穩定的膀胱收縮,減輕排尿緊迫感程度、頻率和溢尿量。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的最終目標是患者在沒有生物反饋設備的幫助下進行盆底Kegel訓練。一旦獲得滿意效果,就可轉為行為治療,即盆底Kegel訓練。
1.4 療效判定標準[5]:采用主觀評價及ICS 1 h尿墊試驗:治愈:尿失禁完全愈合,運動及咳嗽或大笑時無溢尿,尿墊試驗<1 g;好轉:溢尿癥狀改善或自覺癥狀減輕,尿墊試驗尿量減輕;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甚至加重。
2 結果
所有患者都堅持做完1個療程。治療結束時治愈55例(87.3%),有效8例(12.7%),無效0例(0%),總有效率為100%;治療后半年治愈53例 (84.1%),有效10例(15.9%),無效0例(0%),總有效率為100%;治療后1年治愈52例(82.5%),有效11例(17.4%),無效0例(0%),總有效率為100%。所有患者的最大收縮肌力均增強。見表1。
表1 患者治療不同階段的療效(例)
3 討論
尿失禁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對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有著重大的影響,目前非手術康復治療成為治療尿失禁的首選方案。電刺激、生物反饋及盆底Kegel鍛煉已經成為壓力性尿失禁主要的康復治療辦法。電刺激的作用原理在于,通過電極對神經進行直接的刺激,壁內或尿道周圍橫紋肌在此時會有被動地收縮,從而對尿道的鉗制力會更強,尿道關閉壓在此時會有明顯升高。生物反饋通過放置在陰道內的電子生物反饋儀來檢測盆底肌肉活動,并將治療時有效的信息轉變為感觀信號,通過合理的方式及時反饋給患者和治療者,讓患者跟著信號訓練,久而久之形成條件反射,這樣就可以慢慢發展到,患者可以自主地控制盆底肌肉的收縮,最終擺脫儀器[6]。所以康復治療前對患者要進行專業性指導和充分的教育,患者準確的定位和有效的收縮對療效有著重大的意義。本文結果表明,治療后所有輕度和中度患者臨床癥狀有顯著改善,有效率可達100%,盆底康復治療可以明顯降低尿失禁患者的手術率,操作簡單、方便易行。
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使得人們對于健康和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醫務人員及社會的宣傳引導尤其重要[7]。生物反饋電刺激可以有效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是一種安全、簡便、無創、無痛,治愈率均較高的治療方法,而盆底Kegel鍛煉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治療作用。
4 參考文獻
[1] 宋亦軍,徐 玲.絕經后婦女尿失禁患病率及相關因素[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4,26(4):442.
[2] 朱 蘭,郎景和,劉春燕,等.我國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狀況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9,44(10):776.
[3] 朱 蘭,郎景和.女性盆底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7.
[4] 馮 靜,王小萍,陳庚敏,等.生物反饋聯合盆底電刺激療法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7,42(12):802.
[5] 那彥群.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48.
[6] 龔愛華.產后尿失禁原因及患者主動改善策略的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8):3945.